洞穴奇案读后感

2024-04-26

洞穴奇案读后感(通用11篇)

篇1:洞穴奇案读后感

在一次和朋友的谈话中,他跟我说了一本书,就是《洞穴奇案》,用朋友的话说“极具神奇色彩,堪称法学独秀之一”,最让我有一种去看的冲动的就是,他告诉我“你对此案例的所有看法都会在法官的看法当中”。所以就专门去图书馆找了这本书,读罢此书不由长吁一口气,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书中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法律专业术语,对于我这个法学初生牛犊来讲确实应接不暇。然而,我就是带着一种“要产生自己独特的法官之外的见解”的非正常思维去读的,一看就不舍得放下:一个虚拟的案例,竟能引发如此多的观点,逻辑般的充满了法律、哲学、正义、人性情感太多的思辨,让我不禁深深陷入其中,领略这法律的无尽魅力和作为法律人的无限风光。

该书主要讨论的案例是由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发表了一个假象公案: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中,水尽粮绝,而且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持生命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他四人,维特摩尔使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任执意抽签,而恰好选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以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了绞刑。本书的前一作者围绕这一案例进一步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也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本书可以说就是十四位法官判决书的集合。

自然我们不是每天都面临着洞穴探险者案那离奇的事情,我们置身其中的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书中所说或者是大异其趣,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从其论述中获得富有现实意义的教义和理性,同时也是对于正义和社会整体道德情感关注和热议,所以我们才会对那些似乎与我们不是有太大关联的李丽云案、许霆案和邓yu娇案的关注。因此我可以说,虽然对于洞穴奇案没有陪审团,没有媒体大众的关注,甚至可以说是几个大法官坐而论道,但其中的严禁法律推理,公开理性论辩以及对于公平正义的探求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因每个人的经验、判断各不相同,所以就举两个例子,谈谈几个大法官的主要观点和辩论中的精妙技巧。

首席大法官的主要观点是:法典规定,任何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必须判处了死刑。根据这一条,我们基本是可以断定其是“不仅公正明理,而且是法律所允许的唯一方案”。然而福斯特法官以“探究立法精神”为题,用了两个新观点巧妙的绕过了首席法官的罪刑法定挂点:实定法是建立在人在社会中可以共存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失去了这一基础,实定法就不再适用,而是用自然法则,因此本案不适用于联邦现行法律;其次法律的规定应该通过它显而易见的目的来规定,因此他认为本案应该判无罪。另一论点就是饥饿是否构成紧急避难的问题,认为饥饿不是杀人理由的唐丁法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被告沃尔金由于盗窃一个面包被指控,被告的抗辩理由是自己当时处于饥饿状态,法庭没有接受他的答辩理由。因此唐丁法官认为“如果饥饿不能成为盗窃事物的理由,怎么能成为杀人并以之为食物的正当理由呢?”而另一方赞同积极避难的斯普林汉姆法官却认为沃尔金案与本案有很大的差异性:首先,沃尔金可能不是一直处于饥饿状态或者有生命危险,不知其挨饿程度;其次,除了犯罪,沃尔金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比如找工作甚至乞讨等等,然而本案中的探险者没有这样选择,杀人成为了唯一的途径。这样的精彩辩论怎能不让我拍案叫绝!

说实话,看这个案例,我都很是揪心:从法律以外的理由的却是可以刀下留人,我们似乎也是期待着法官不要杀他们,这就让我想起一句话“我们对‘法律’和‘司法’经常有两种矛盾的情绪:一方面我们坚持罪刑法定,希望它是客观的,法官不应当有任何价值判断;另一方面,许多人法律司法应该代表正义,不应拘泥于法律条文”正如中国古人云:人之情无穷,而法之意有限;以有限之法而御无穷之意,则法之所以不如人情也。还有一点就是被杀的人最后反悔了,但任没有逃脱被杀的厄运,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老师经常说的多数人的“暴政”我想从一个法律人的思维来讲,我们既然制定了法律就应该接受这个哪怕有些残酷的事实,我们不是要求法律毫无瑕疵,更多在意案件的合法性基础,所以尽管时间的背后有复杂的起因和可原性的事实,但我还是认为至少应该判有罪,至于具体惩罚上,就看当时当地的具体实况吧。

篇2:洞穴奇案读后感

看完萨伯的《洞穴奇案》,我真真被它所感动。它所说的大部分角度都是我们能想到的。但是却是无法用如此精炼的语言这么全范围,多角度的论述出来。当然陈福勇、张世泰的英语、法律功底可谓是功不可没。

萨伯说富勒的洞穴探险者案是史上以来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例。

(1)洞穴探险者案确实是很吸引人。我看后也是思虑万千。对威特莫尔我表示同情。但是要我赞同对余下的5位幸存者判处死刑。我真是于心不忍。他们也很是无奈。一方面是对生的渴求,另一方面是对杀害威特莫尔和食人肉的罪恶感。海伦法官认为人在那种条件下,食人肉是无可奈何的。认为即使是品德高尚的人也会这么做。但是。特朗派特法官却认为,人们食人肉自保是必须的。宁肯一起饿死,也不能再夺取他人生命的条件下活下来。因为生命是绝对价值。没有5人的生命价值高于1人生命价值这种说法。我不知道我在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我想着是大多法官判决此案的瓶颈吧。

我看完这本书,整整花了三天。之前开始看的时候可能是太随意了点。没看懂。而且是那种看了就忘了的那种。后来我明白这并不是一本让人娱乐的小说。它是一本14名法官精心分析的结果。出于对这些智慧的尊重。我重新很认真地看了一遍。虽然仍有很多地方是我看不懂得。但在我看懂的部分。出现了很多令我感动的句子和论点。

福斯特法官认为案发时他们不再联邦法律管辖下。有句法律谚语说“当法律存在的理由停止时,法律也随之停止”而刑法的目的是促

进和改善人的共存状态,调节共存状态下相互间关系的公平正义。而当威特莫尔的生命被剥夺时,他们并非处于“文明社会的状态”,而是处在“自然状态”。所以说,他们应该使用自然法。这是我听过适用自然法的最有意思的一种说法。之前,认为在法律规则,原则没用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自然法。很抽象。同时。福斯特法官认为法律精神比法律文字更重要。而基恩法官则有着与之完全相反的观念。他的观点有种恶法亦法的味道。他崇尚立法至上。他否定法官把法律与道德混同。对立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不可分割,对司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相互独立。基恩法官认为,最高法院法官宣誓效忠的是联邦的法律,并不是自然法。所以法官有义务忠实适用联邦法律条文。根据法律平实含义来解释法律,不能参考个人意愿或个人正义观念。同时,他认为法律的目的有很多,不同的案件对法律来说都体现出不同的目的。如果一味强调法律目的而忽视法律文字,就会出现法官造法,出现司法混乱的局面。福斯特和基恩就像是两位战士,你来我往。思维缜密,很有意思。

而这14位法官中的两位女法官很是吸引人。从妇女强奸案中推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结论。海伦法官认为从妇女强奸案中妇女被迫同意被强奸并不意味着妇女同意强奸。妇女有意思并不代表妇女故意。因为,人们可以有意识做某种行为(顺服强奸者),但同时又违背自己的意愿(没有故意)。得出洞穴探险案中被告并没有杀人的故意。而且海伦认为人在那种情况下,即使是品德最为高尚的人最后都免不了要吃饭,最终会被饥饿推倒顶点,到了那一刻,他也会杀人。

所以对被告实施惩罚没有意义。而戈德法官认为海伦完全颠倒了情形,认为被告被比作被强奸的妇女是错的。他们应该是强奸犯。因为他们把威特莫尔当做了目标,通过暴力使其服从他们的意志、服务于他们的目的。同时,戈德认为无罪判决可能会导致悲剧的重复发生。因为戈德认为杀死并食用朋友(能一起去登山,并且一起是登山协会的会员,应该是朋友了)是件很痛苦事,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即使做了那件也许会自责,内疚一辈子的事,认逃不过法律的制裁的话,还不如就抱着朋友一起死好了。这样天堂在见仍是朋友。

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邦德法官回避的理由。居然是因为无线电池。我见过很多法官因这个那个理由回避。但是因为几年当律师代理的一件无线电电池案而回避,真是有点令人费解。邦德认为被告杀人是因为被告在使用无线电时,政府官员,法律工作者,神父没有告诉他们杀人,食人后果会怎样。所以他们设立新的社会契约。英文他们被当前的法律拒绝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真是我肯定是想不到还有这么一种说法。真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渴望自己能是一名法官,虽然我仍不知道,我会怎么判,看过14为法官的论点,我真是被折服了。并且也混乱了。最令人折服的地方是,每当我看完一个观点,我总是觉得很有意思,很有道理。即使我想找些与之背道而驰的观点。我也不能完整,有逻辑地阐述出来。但是,之后的法官总是有这种能力,不仅把我想表达的观点讲出,而且会讲的更深更远。

这是我买的第一本法学专著,我很庆幸自己能买到这么好的一本

书,看一遍是不能完全领悟它的内涵的。我在看着它的时候,自己的在法学上的肤浅,就被暴露的一览无余了。

中庸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但是我觉得,在学术上的中庸就会让我觉得没有自己的观点,中国学者大多有种这样的感觉。每次上课,将到美国学者怎么对待这个观点的。德国学者怎么对待这个观点的。尽管似乎有很多缺陷。但却是很吸引人的。但是一讲到中国学者怎么认为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意思。总是中庸的让人觉得这不就是两个观点的结合么?《洞穴奇案》这么吸引人,也体现在他思想的连续。总有一些观点,确实开始很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法官们总是能顺着这个观点阐述下去。让人看着看着就接受了他的观点,并为之倾叹。

篇3:新洞穴奇案

福勒虚拟了5位大法官的陈词,把法律与争议从形式主义的法律条文里解放出来,把法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被后人称做“法理学经典”。

“福勒的洞穴探险谋杀案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例”,续写后面9个观点的萨伯认为。

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他们到底该不该被判有罪”的争论始终不休,而福勒和萨伯先后虚构出的14位大法官的判决意见,其影响之深远已远远超出了法律的层面。62年后,福勒的洞穴奇案却在中国找到了它的现实版本。

案子从一开始就陷入一个谜团。因为警方的高度保密而使本来就很惊悚的案情变得扑朔迷离,从而引发了公众的种种猜测。

到底是与一起命案有关?还是与两起命案都有关?是一名女子与命案有关?还是4名女子都与命案有关?是高压下的强迫还是胁从?她们的心理健康是否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被救以后有没有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

围绕这些疑问,引发了一场从法律到人性和命运的大讨论。

高艳东:身处危境不是受害者之过错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看:

1. 如果四名女受害人是在“她死还是你死”的极端强制状态下(比如枪抵着脑袋)参与杀人,则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意思自由,不构成刑法上的“行为”,因而不是犯罪。

2. 如果四名女受害人在没有完全丧失自由意志的情况下参与杀人,则可能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作出定罪但免除刑事处罚的结论:

(1)刑事责任能力降低问题。判断刑事责任能力问题,一般需要分析犯罪人的控制能力和认识能力两个方面。本案里面,控制能力并不是争议焦点,但是四名女受害人的辨认能力可能明显降低。一是因为受到李浩的长期关押、虐待和殴打,二是因为与社会长期隔离,生活在地下室这样一个逼仄、潮湿、恶臭的环境下,三是还要忍受色情表演、强迫卖淫等侵犯。如此一来,四名女受害人对于是非善恶的辨认能力可能降低,对他人生命的认识、对自我行为的认识都可能发生异于正常人的判断,因为可能符合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

(2)期待可能性问题。这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观点,在司法实践中也往往得到遵循。其核心理念是:在当时的特定情况下,能不能期待被告人——本案中的四名女受害人——选择不杀人的适法行为?对于被告人行为的期待,应当设身处地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不能抛开当时环境做矫情的“卫道士”,也不能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轻易臧否。这是一个带有相当成分的主观性的价值判断,但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应考虑减轻或者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甚至确定为无罪。

(3)协同犯罪问题。如果四名女受害人受到李浩的强制而参与杀人,不管这种强制是暴力的还是精神的,不管是致命的还是相对缓和的,都导致她们的意志自由降低,因而即使定罪,也应以胁从犯论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

兰荣杰:定罪不应忽视的几个元素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兰荣杰认为:司法上对刑事个案的处理,不仅要“向后看”,即解决本案的定罪量刑问题,还要“向前看”,即关注本案处理对被告人和社会其他成员的引导作用。在刑法理论上,“向前看”又具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特殊预防”,即防止犯罪人本人再犯罪;二是“一般预防”,即防止其他社会成员犯罪。

“向前看”的关键之处,即在于设立一种合理的刑罚方案,能够指引人们的行为,当她们遭遇和当前案件相同或类似的情况时,能够主动避免侵犯特定法益的犯罪行为,转而选择其他更为合理的行为方案。其中微妙之处在于,必须把人当做一个理性的主体,预测一个理性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合理选择。如果一种刑罚方案有悖于人的理性,要求个体在特定情况下违背理性进行抉择,则难以起到“向前看”的预防犯罪作用。

以此观之,洛阳性奴案中,基于不同的案情假设,需要分别配给以下几种刑罚方案:

第一,如果四名女受害人是在意志完全自由的前提下——比如纯属争风吃醋或“窝里斗”——参与杀害另两名受害人,则毫无疑问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从“向前看”的角度,就是要向社会发出明确的信号:不能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否则将受到极端严厉的刑事处罚,包括从肉体上消灭犯罪人。

第二,如果四名女受害人是在受到现实的、紧迫的、致命的威胁情况下(比如“你不杀她我就杀你”)参与杀人,则应当判决无罪或者定罪但免除刑事处罚。核心理由在于,如果对四名女受害人施以刑罚,并不能引导她们本人或社会其他成员在遭遇类似情况时选择不杀人;因为不管如何,一个理性的人在面临“我死还是她死”的抉择时,几乎都会选择“她死”(除非是超越了自我的大爱,比如父母对子女之爱等)。既然如此,对四名女被害人施以刑罚,除了宣泄暴戾的报复心理外,并没有实现“向前看”的指引功能;其所暗含的“即使我死也不能杀她”的指引,其实并不符合常人的理性。

其实同样在河南,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案例。平顶山一名男性检察官被八名歹徒劫持,在捆绑、殴打、勒颈等暴力方法之下,以及“不照做就杀了你”的威胁之下,被迫将另一名被劫持的女性强奸,并以绳索紧勒该女性之脖颈(当时,该检察官本身亦被歹徒勒颈)。该女性后死亡,不过不能确认是否系该检察官勒死。案发之后,平顶山市公安机关并没有追究该检察官的刑事责任。

第三,如果四名女受害人遭受的威胁既非紧迫也非致命,而仅仅是一般的殴打、饿饭等,则应当就参与杀人的行为承担符合比例的刑事责任。换句话说,在“自己的疼痛”和“他人的生命”之间,一套合理的法律制度应当鼓励选择前者,惩罚选择后者,从而引导人们尽最大努力保全他人的生命。由于这种惩罚机制的存在,一个理性的人在面临类似情况时,可能就更倾向于选择不杀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三种分析,都是以四名女受害人属于“理性人”为前提的。问题在于,如果她们因为长期的关押、侮辱、虐待、殴打和强迫卖淫,已经形成心理上的某种缺陷(比如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则不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其行为不再完全是一种理性选择,而可能是缺陷心理支撑下的非自主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根据其心理缺陷的程度,再结合受胁迫的程序,按照合适的比例加以定罪量刑。

总之,处理刑事案件一定要“向前看”,关注案件结果对犯罪人和其他社会成员的行为指引。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把人当做理性的人、当做正常的人,思考这样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合理选择是什么。如果一种刑罚方案并不能改变一个理性人在相同情况下的行为,那么就仅仅具备报复功能,除了宣泄愤怒和张扬戾气之外,并不能提升社会整体福祉。

马特: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马特认为,“洛阳性奴案四名受害女性反映出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1973年8月23日,两名劫匪闯进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扣押6名职员做人质。奇怪的是,人质获救后反而对警察表现出明显敌意;其中一名人质竟爱上绑匪,跑到监狱要与他私订终身,另一人则四处筹钱,请律师为绑匪开脱罪责。)

犯罪学家Nils Bejerot提出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说法,“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心理疾病,缘自患者与绑架者共同生活,对其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感,也可称为“人质情结”。无独有偶,1976年法航139次班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机场,也发生类似的状况。根据一名叫达维森的女人质回忆,劫持过程中,留给她强烈印象的不是恐怖分子如何殴打、虐待旅客,而是每当恐怖分子头目发表演说时,全机舱里就会发出如潮的掌声。在她的回忆中有这样一句话:“现在,只是现在,我才理解。当人们想活命时,是最容易受骗的。”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人质挟持事件中相当普遍的一种现象。杰弗逊大学综合医学中心精神和行为医学主治医生杨景端博士在哈佛大学燕京礼堂的一次演讲中,分析出人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四个条件:(1)要人质切实相信生命正受到威胁。(2)施暴的人会给人质施以小恩小惠。(3)控制人质的信息来源和思想。(4)让人质感到无路可逃。这四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马特说。

而性奴案中的四名受害女性基本符合这些条件:(1)犯罪嫌疑人李浩当着这些人的面先杀死了一名反抗者,并就地掩埋,使另外几名女性产生极大的恐惧,她们认识到自己如果不服从也会有一样的下场。(2)囚禁她们的地窖位于地下6米,且有7道铁门,基本没有逃生的可能性。(3)施暴者李浩是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渠道,可以带来让她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甚至基本供她们消遣的书。(4)谁表现好了,李浩就会把她带到地窖上面的储藏室或者外面放放风。

“人性多么脆弱!只要满足一定条件,人是可以被暴力和恐惧驯化的。在彻底绝望之时,人的反抗意志和独立精神可能完全被摧毁,由愤怒到冷漠,由冷漠到麻木,由麻木到配合,由配合到依赖。”马特说。

李玫瑾: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四名被囚女性的命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却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所能解释了的。为此她提出了自己更深的思考,“在洛阳性奴案中,有些被害女性还助纣为虐,尤其在两名女子遇害过程中她们中有人参与,最后这一点是最让人痛苦的,是同情她们好呢?还是谴责甚至处罚她们好呢?有人马上想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并用此概念来描述这些被囚女性的心理,真不知这是心理学的幸事还是悲事,心理学时髦的词汇很容易让人记住的,似乎这就解释了被囚女性的心理?其实不然,此案最值得研究、最值得社会关注、最值得司法斟酌的就是这几名被囚女性!”

李玫瑾教授认为,“洛阳性奴案已经让社会看到冰山一角,有这么一个女性群体:她们来自贫穷的地方,她们身边没有亲人,在城市里她们只是一个谁都不识、谁都不管、可以充分自由的个体。她们没有太多的知识,甚至她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完全是在无知无畏的背景下开始了这种生活,我把这种生活称为‘灰色生活方式’。”

“这种灰色的生活方式,从社会普遍观念,到她们自己的观念,都对此予以否定;从道德到法律,都对此进行制止甚至处罚;甚至她们自己也从内心否认自己,只能隐匿而为,不敢让家人知道,不敢让朋友知道,这就造成了她们生活的极高风险性;因此她们生活得极不体面,她们常常失踪或者遇害也不被人知道……”李玫瑾说,“其实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问题,他们也在探索有效的对策,我们不妨摆脱一些偏见或固执的观念,应该学习所有可借鉴的先进管理方法。对于特殊场所的管理,应该以人为本,真正管理到位。”

篇4:洞穴奇案读后感

这本书所适合的读者是那些不热衷于给观点贴标签或猎寻虚幻、但对严肃而富有意义的论证充满兴趣的人――萨伯

萨伯将富勒的洞穴探险者案称之为“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尤其是在法律深度、思辨灵敏度上是其他案例无法比拟的。富勒虚构的案例是以几个真实案例为基础的。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案例,是1842年美国诉霍尔姆斯案和1884年的女王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在霍尔姆斯案中,杀人是为了让严重超载的救生艇减轻负荷。在杜德利和斯蒂芬案中,杀人是为了给即将饿死的幸存者果腹。

洞穴探险谋杀案主要经过是,五名探险协会的成员,其中威特莫尔是该协会会员。五人受困于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来救活其他四个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他又宣布撤回约定,但是其它四人却执意坚持,最后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然后他就被同伴吃掉。在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前五个观点为富勒所写,后九个观点为五十年后九位大法官对此案发表的自己的意见。让我们分别捋顺一下这十四个观点。一、特鲁派尼:尊重法律条文,应判有罪。但是建议各位法官加入首席行政长官的请愿,相信通过行政长官的赦免可以实现正义同时又不损害法典的字义或精神,不鼓励漠视法律的行为。二、福斯特:探究立法精神(无罪)批判特鲁派尼。如果法律迫使我们做出令人羞耻的结论,而且只能借助行政长官才能摆脱,就等于承认我们的法律是不能实现正义的是犯罪的。理由一:案发时他们不在联邦法律管辖下,所有实定法都不适用,只能适用自然法。理由二:法律精神重于法律文字,一个人可以违反法律的表面规定,而不违反法律本身。三、唐丁(不参加审判)法律道德的两难。以自然法为依据是荒谬的,而且法律的目的难以确定。饥饿不是盗窃食物的正当理由,更难以构成杀人的理由,可是有罪判决难以接受被处死的人是以十个英雄的生命换来的应当不指控他们。四、基恩:维持法治传统(有罪)。立法至上,忠实履行法官职责。五、汉迪:以常识判断无罪。法律为人服务才有意义,而且根据民意调查结果,公众普遍支持宽恕被告和给予象征性惩罚后释放。

六、首席法官伯纳姆:撇开己见(有罪)。不能仅考虑道德处境,必须看法律的要求,两者冲突时,必须维护法律,依照法律只能得出有罪结论。法律是无关同情,而且紧急避难抗辩不成立。七、斯普林汉姆:判案的酌情权(无罪)。是疑难案件,但又不能用自由裁量来回避法律的复杂性,应当考查法律的要求,同时注意对人责任细微差异保持敏感,并且认为紧急避难抗辩成立。八、塔利一命换多命(无罪)。法律允许预防性杀人,紧急避难抗辩成立而且比行政赦免要更好。九、海伦:动机与选择无罪有意杀人不一定故意杀人,基于紧急避难杀人是正当的。十、特朗派特:生命的绝对价值(有罪)。承认生命的绝对价值,忍受不正义,好过实施不正义。十一戈德(有罪):被害人生存权利被侵害,而且并没有什么理由说明被告没有犯罪。十二、弗兰克(无罪):把自己放到被告的位置上,抛弃司法客观性的面具,依靠无任何修饰的自我意见来断案。十三、雷肯(有罪):严格惩罚犯罪是预防犯罪最有效的手段。法官不能凭常人之心履行职责,否则要想有效地实现正义,法官必须要成为天使。十四、邦德:利益冲突选择回避。这十四个观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两个观点一是福斯特的认为无罪的观点,他认为被困的`人处于自然状态的环境中应适用自然法,这让我觉得非常荒谬。而且他在观点中写道:“人类生存的通常条件使我们倾向于把人类生活当成绝对的价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牺牲。这一观点有许多虚伪的成分…。”我并不认为这个观点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在里面,生命至上。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力,没有人有资格决定他人的生或者死。而且生命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并不是十条人命就比一条人命来的金贵的。第二个观点就是特朗派特的承认生命的绝对价值,他也反驳道杀人永远不是划算的交易。我比较认同他主张的观点。这也让我想起了《奇葩说》中的一个辩题:一艘船上有100个人质,而另一艘船上只有贾玲一个人,如果选择炸死贾玲那么100人就会获救,炸还是不炸?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炸啊,一命换一百条命多划算。可是因为自己站在船上的人不是你,你也体会不到我也多想活着,而不是做一个英勇就义的英雄。

读这本书的时候能真正感受到不同观点的激情碰撞,每个观点不尽相同却也有理可依,我想这也是法律所具有的魅力所在复杂、多变、不同逻辑之间的相互博弈。

篇5:《洞穴奇案》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大家乍一看书名,也许会认为这是一本侦探小说——其实不然,这是一本关于法哲学的经典著作。本书主要讨论的案例是由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Lon Fuller)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发表了一个假想公案: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并且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他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选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本书中作者富勒围绕这个虚构的案例进一步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法学家萨伯(Peter Suber)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本书便是十四位法官的判决书的集合。

本书对案例的讨论充斥着各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充分体现了法律的政治取向和时代特点。人在社会生活中,法律、道德、正义、人情等等作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几个维度,在这些维度里面思考问题,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判断各不相同,因此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就书中的话题仅举两例以说明几位大法官的主要观点以及其中精妙的论证技巧:

第一个例子,首席法官表达了其主要思想:法典规定,任何人故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都必须判处死刑。根据这一条,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其“不仅公正明智,而且是法律所允许的唯一方案”。然而另一位福斯特法官以“探究立法精神”为题,用两个新观点巧妙地绕过了首席法官的论点。福斯特法官认为:首先,实定法是建立在人在社会中可以共存的基础上的,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实定法便不再适用,而应适用所谓的“自然法”,因此本案案发时“不在联邦法律的管辖下”;其次,法律的规定应该根据它显而易见的目的来合理解释,为了说明问题,他举了另外一个案例:在某一案中,根据把汽车停放在特定区域超过两个小时构成犯罪的规定,被告有罪,但由于当时街道被游行所占据而使得车辆无法移动,因此有罪判决最终被法庭撤消,因为在判案时要“明智地解读实定法”,因此,福斯特法官认为,综合两个观点,本案被告应该被判无罪。

第二个例子,在讨论饥饿是否构成紧急避难的问题上,认为饥饿不是杀人理由的唐丁法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被告沃尔金由于盗窃一个面包而被指控,被告的答辩理由是当时正处于接近饥饿的状态中,法庭没有接受他的答辩理由。因此唐丁法官认为:“如果饥饿不能成为盗窃食物的正当理由,怎么能成为杀人并以之为食物的正当理由呢?”而另一方,赞成构成积极避难的斯普林汉姆法官却认为沃尔金案与本案有着很多区别:首先,沃尔金可能并不是一直在挨饿,我们不知道其挨饿的程度;其次,除了犯罪,沃尔金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的选择,比如找一份工作,甚至乞讨等等,然而在本案中山洞中的探险者却没有这样的选择,杀人只能成为唯一选择。这样精彩的辩论让我拍案叫绝。

从以上列举的两例,我深刻地体会到思维推理的逻辑性和多元性,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然而问题出现了:每个法官说的都有道理,而结论却千差万别,难道法律条文终将成为一场玩弄思维游戏的文字工具吗?经过思考,我想这是不会的,因为法律是具有其时代性的,在某个时代,从宏观上看,主流意识虽然不会左右法律,但其所导致的公众道德会不自觉地融入到立法和审判中去,因此,处在某个时代的法律规定是具有严肃性的且是真理的代言人。本书作者萨伯告诫我们不要“对号入座”,道理应该就在于此了。

读这本书,我认真思考了很多问题,例如法律与公众观点的协调,制度与真理之间的矛盾,同情心对法律的影响以及生命的绝对价值等;同时,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第一,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属性,我们平时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要从总体上把握,多维度、多层次分析,并且注意细节之间的关系,利用关系进行严谨的推理,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二,在平时的学习与科研工作中,要多交流,多讨论,这样会更使知识积累地更加扎实,研究技巧也同样会越来越高明。俗话说真理会越辩越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生活中对各种问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考问题时不随波逐流,不偏激固执,不被他人的观点蛊惑,而应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常识进行推理判断,自主得出结论与评价,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篇6:洞穴奇案读后感

10法学二班20101021210

一、阅读感想

《洞穴奇案》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上面说的有意思,并不是指它会让人乐不可支,也不是指它有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事实上它的情节只有差不多两页半),但是它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法律与道德,理性与情感,个体与群众„„它们在本书中兵戈相向,辩论对抗,难分胜负,在刀锋剑刃碰撞中迸发了照亮大脑与心灵的智慧光芒。说实话,读下这本书,我的感觉是精疲力竭。也许是外文翻译作品的缘故,读起来总觉得不是那么顺畅,但你又挑不出一句废话,因为它已精简到无字可减,这也正是它仅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的原因,但是,171页的篇幅中蕴含的信息又是如此之大,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厚到拿起来都觉得吃力的书。

我并不是一口气读下这本书的,这导致我每次打开这本书时都不太记得清之前的判词,但后面法官的判词又有很多地方针对前面的观点提出辩驳,这迫使我必须不时地翻阅前面的判词,最后我不得不用便签贴在各个法官的判词处,这让我可以随时翻阅任意一个判词,这才使得我的阅读稍稍轻松了些。

在读这本书得时候,一开始我觉得第一个法官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第三个,第四个法官都一样有道理,可他们的理论所推出的结果又截然相反,这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这样。经过思索,我终于明白是我的阅读思考方式有问题。在我阅读一个观点的时候,我总是先把它作为一个权威、一个标准答案来看,先把它升到了一个高度,这样一种仰望的阅读视角使得我只懂得接受,将所看到的全盘接收并默认为正确答案,从而压抑了自己的想法与异议。这是不对的,这是高中式的填鸭式的阅读方式,这不能适用于大学。大学的阅读方式应该是抱着一种永远不完全相信,永远怀疑,永远挑刺的。这样的阅读方式才能让我们自己的“异议”有成长的机会并以此得到真知。当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改变我的阅读方式,用大学的阅读方式来读《洞穴奇案》,从而得到了我的“异议”。

二、我的“异议”

1.生命价值的衡量。在书中塔利法官在他的论述中谈到威特莫尔的生命价值不低于他的伙伴(P93),一命换多命是一项划算的“交易”,这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生命的价值该如何衡量?对于生命真的是机械行的多大于少么?难道我们应该为了就100个希特勒而杀1个爱因斯坦?如果回答是不,那么我们又如何判定生命的价值?以一个人对整个社会,对全人类做出的贡献么?那么在一个人还未过完他的一生的时候我们又能通过何种手段得知在未来这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呢?毕竟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在他的前半生安安分分但由于某种原因而在其后半生无恶不作,同样,一个大恶人也完全可能改过自新造

福全人类,这样看来,我们又无法确定生命的价值了。

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让我想起了当时轰动一时的三个大学生为救两溺水儿童而丧命的案例。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我认为这是如此的不值得,因为当时的我也认为三命换两命不值得,并且我觉得那些投在那些大学生身上的资源要比投在溺水孩子身上的资源多得多,因此我觉得这样的交换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可是过了几年,我的想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开始认为生命不能以多少来衡量,其次,大学生和孩子身上都有无限种可能,我们都无法预测如果他们此时不死将来会为社会、为人类带来什么,因而无法判断他们社会的影响是正值还是负值,正或负的值得大小又如何,从而不能依据其对社会的影响而对他们的生命价值作出一个判断。

2.本案与联邦诉沃尔金案不同。伯纳姆法官在论述其“饥饿不能成为杀人理由”的论点时将洞穴案与联邦诉沃尔金案作了类比(P63),但我认为两者不能一概而论。沃尔金并所处的境地并不像探险者们那样封闭,他可以在建筑工地上找一份薪水不高但足以让他可免于饿死的短工,或寻求政府救济等,很明显他的选择要比探险者们多得多并且其可行性也大得多。

3.怎样才算公平。伯纳姆法官在论述其“饥饿不能成为杀人理由”的论点时提到四种可替代杀人的选择,其中包括等待最虚弱者自然死亡(P64),而塔利法官认为这根本就是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成员对最虚弱的成员的直接选择,这使得他们不再平均地承担死亡的风险,因而不公平(P96)。这让我又陷入了一个泥潭——到底怎样才算公平?是什么都不做根据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淘汰一个成员公平还是有诸如抽签这样概率相等的方式让所有成员平均地承担死亡风险公平?我思索良久依旧得不到答案。

4.被告是否应为所遇到的危险负责。伯纳姆法官指出探险者们明知登山的危险还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下,他们不能以自愿面对的危险为由受惠于紧急避难,并且指出他们应对危机准备不足(P65),戈德法官也提出由于他们自愿走入一个布满危险的环境中,他们应对自己所陷入的困境负责。(P133)但是,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危险的,比如说使用高压锅,我们都知道使用高压锅可能引起爆炸,但我们还是在使用它,并且在遇到由此而引发的危险时得到保险公司和生产厂家的赔偿。坐车也可能发生车祸,吃饭也可能食物中毒,我们明知有这样的危险,可我们还是选择去坐车,还是要吃饭,怎么可以因为明知危险还去做这样的理由去指责一个人呢?

况且我们明知营救活动可能会让那些营救队员陷入生命危险,我们还是选择派他们去进行这个最终导致十名营救队员失去生命的危险活动,那我们这个决策也是一个错误么?

伯纳姆还提出应当责备被告应对危机准备不足。(P65)在这一点上我完全同意斯普林汉姆法官的观点(P85),什么才算真正的准备充分?我也认为探险者们的准备已经足够充分,详细的理由斯普林汉姆法官阐述得已十分详尽,在此我就不多赘述了。

戈德法官在论述其“被告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观点的时候,举了一个一个男人为加入某帮派而“必须”强奸妇女的例子,但正如洞穴案中的探险者们一样,的确存在完全无辜的人,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

个检察官受到一个犯罪集团的报复,他们将他绑架并同时绑架了一个无辜的路人,他们要求那个检察官杀掉那个完全无辜的路人,否则就杀了他,但他们并不保证在他自杀后放过那个路人。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这个案例里面,路人无疑是无辜的,但检察官也是无辜的,他之所以会陷入这个困境,是因为他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依据法律将一个罪犯投入监狱,我们怎么能因此责备他?所以,的确有一些陷入困境中的人事完全无辜的,洞穴按中的探险者们就是。

5.什么是真正的公平正义,少数服从多数是否正确。我们一直在说公平正义,但我始终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在很多做出重大决定包括立法时,我们采取的都是少数服从多数,但这真的是公平的么?我们这样做不就是对少数派的一种漠视和迫害吗?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每个人的思想都不相同,我们一直主张多元化多样性,公平公正地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但我们同时又在大多数情况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这样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况且多数派的选择一定优于少数派吗?我们知道民众是很容易被煽动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甚至是错误的判断的,这样就会行成一种多数人的暴政。

伯纳姆法官在论述其“选择被害人有欠公平”的论点时,指出威特莫尔在最后撤回了同意,这使得选择方法很不公平。(P66)但是现在我们所订立的契约、所作的决策都不是全票通过,为什么我们认可这些“少数服从多数”,却不能认可洞穴里的“少数服从多数”呢?

6.举例不当。伯纳姆法官在论述其“法律无关同情”的观点时举了一个富人为了衣服杀人的例子与洞穴案相类比(P61),但我认为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该例子中的富人并没有遇到像洞穴案中的探险者那样的绝境,他拥有许多可行性很大的选择,如就近买一套衣服等,并且着装不够得体这样的理由显然不能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样的境地相提并论。因而,这样一个例子用在这里并不恰当。

7.道德不比杀人自保更重要。特朗派特法官提出“道德比杀人自保更重要”,这一点我完全不认同。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不去杀人,这的确是值得赞扬的优良品德,但对于优良品德,我们只能肯定和鼓励,不能强制要求,优良品德只能追求而不能要求。我们可以让教育家们鼓励教育大众舍生取义,但我们绝不能以法律的名义强制要求民众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不去杀人,公民有不这样做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

8.法律的目的不是导向。戈德法官提出“无罪判决可能会导致悲剧重复发生”(P137),雷肯法官提出“严格惩罚犯罪是预防犯罪最有效的手段”(P145),但我认为我们不能以判决带来的影响为衡量标准决定一个案子该如何判决。法律的目的是审判,不是引导。在我看来,法律是作用于一个事件发生以后的,作用于发生之前的应该是道德。否则舆论就可以影响案件的审判后果,法律的公正性必将不保,法律的尊严也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三、我的判断

对于这个案子,我真的无法作为第十五位法官写出我的判决,该书中十四位法官的论述都不能完全说服我,但又有很多地方我很赞同比如不能为了生存而杀了一个器官配型与自己相符的无辜者等。

我没有一个具体的判断,不能提出经受得住推敲的论点,我只有一个倾向性的判断——我会做出有罪的判决,只要违反了法律,就是有罪的,至于他们的绝境,道德冲突,社会影响等应该交由政府来考虑,政府可以做出行政赦免等,政治和法律不应该混淆。因为法就是法,没有但是。

四、总结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离法律近了,但又离法律更远了。我学会了用更多的视角来审视案件,但是我在一个案件面前再也无法像原来那样即刻的、干脆地做出一个判断,因为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果天差地别。

也许是因为我对法律的学习还不够,也许过一些时间,等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的时候,再来看这本《洞穴奇案》我会有更多,更深入的体会。

篇7:《洞穴奇案》

译者:陈福勇 张世泰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01

平装: 171页

定价:18.00

内容简介: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选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

推荐进行时:

这一著名的公案已成为西方法学院学生必读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他们真的有罪吗,请看十四名法官的判决书。这些判决书,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犹如一桌法哲学盛宴,让读者得以品味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学素质。本书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本书适合的读者是那些不热衷于给观点贴标签或猎寻虚幻、对严肃而有意义的论证充满兴趣的人。

篇8:《作文里的奇案》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作文里的奇案》这本小说,它是法国作家伊夫格勒韦的著作。《作文里的奇案》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侦探小说,在法国荣获了包括拉图侓文学奖在内的6个奖项,是非常值得一读的课外文学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埃尔万G卡桑德拉K是一名面临中考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巨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同学们接触到了一桩离奇的谋杀案。他们通过对25位同学的作文仔细阅读,反复推敲,提炼作文里的线索,走访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还看了许许多多报纸,最终成功协助警察成功抓住杀人真凶。在侦探的过程中,埃尔万G卡桑德拉K和同学们增加了感情,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了,成绩不但没有退步,反而进步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也很有趣,深深地吸引了我!

读了这本小说,我懂得了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能马虎。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成功!

篇9:《作文里的奇案》读后感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想作文里会有奇案呢?我带着好奇心读完啦这本书。事情开始于一堂作文课,男孩埃尔万班上的法语老师,给大家布置啦一份特殊的作业,要求全班25个同学在早上9点至10点之间,散布到小镇的各个角落,去仔细观察和体会回来后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想。谁料就在这个时间段,一向和平的小镇居然发生啦一起谋杀案!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25篇作文最终让25个同学都化身为侦探!这最普通的学生作业里,每个人都暗藏着蛛丝马迹。

在最初谢作文的时候,这25个学生谁会想到自己的一篇作文,有一天会对破案有帮助呢。达莱纳老师也没想到,她布置的一次观察写作任务,会对谋杀案提供破案的证据。让25个学生变成啦25个小侦探。

这本书给啦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知道写作文就是要,多观察周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仔细观察、多多思考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篇10:《作文里的奇案》读后感

《作文里的奇案》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侦探推理小说,讲述一次特殊的作文课如何导致25篇作文变成了破解谜案的关键线索。

事情开始于一堂作文课。男孩埃尔万班上的法语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要求全班25个同学在早上9点至10点半之间,散布到小镇的各个角落,去仔细观察和体会,回来后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想。谁料就在这个时间段,一向和平的小镇居然发生了一起谋杀案!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25篇作文最终让25个同学都化身为侦探!这普通的学生作业里,究竟暗藏着什么蛛丝马迹,到底是谁无意中写下了最为关键的线索……25篇作文风格各异,每一篇都附有老师辛辣的评论。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小镇探险游戏,只为了解决一个侦探谜题。

读完这本《作文里的奇案》,让我认识到写作文要学会观察,注重细节。找出事物的表面之下隐藏的联系。这就是推理的秘密,也是写好作文的秘密。

篇11:洞穴奇案的法律困境

最近,由好莱坞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在院线上映,引发观众热评。但身为法律人,我在观影之余想到的是:人类在特殊情况下有权杀死同类么?

影片根据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派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使派对信仰与人的本性有独特的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意轮船中途沉没,派的家人全部遇难。幸运的是,派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由于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

在海上漂泊的227天中,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活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理查德·帕克又杀死了鬣狗。影片围绕17岁的少年派海上生存的故事展开,他由最初的与理查德·帕克相互提防,想要杀死对方的心理逐渐变为相互依赖,也变成了派生存下去的一种动力。

人与虎227天的“同舟共济”竟然产生了依赖的情感,而且最终成了拯救人生命的维系,让人不由感慨万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引申的法律命题,人类在特殊情况下有权杀死同类么?这应该不是我的凭空臆造,现实发生了,而且就在我们中国。

洛阳性奴案

洛阳性奴案就是这样一起案件。

2009年8月,曾为消防兵退伍后被安置到河南省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从事内勤工作的李浩在其购买的地下室挖掘地洞,先后将6名妇女从KTV、按摩店、美容院等场所骗来囚禁于地洞内。其间,李浩多次强行与6人发生性关系。

沦为性奴已经够悲惨的了,不想丧尽天良的李浩竟然强迫这些女性之间互相屠戮。

2010年下半年的一天,李浩指使、胁迫段某某并直接参与杀害一名被囚禁妇女。

2011年6、7月份,李浩又指使段某某、姜某某、张某某杀害另一名被囚禁妇女。

2012年11月30日,河南省洛阳市中级法院对李浩一审以故意杀人、强奸、组织卖淫、非法拘禁,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死刑。

法院同时认定在李浩的胁迫、指使下,被告人段某某参与杀害两名被害人,被告人姜某某、张某某参与杀害一名被害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因这三名被告人在受到李浩囚禁、威胁的情况下被胁迫参加犯罪,依法应当减轻处罚,遂判决被告人段某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姜某某、张某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缓刑。

这起案件被许多媒体作为新闻予以刊登,民众对无辜被害的失足妇女表示同情,对“性奴”这一丑恶现象竟然在大陆出现感到无比愤慨。

但身为法律人,我却更关注的是这三名被迫杀害自己姐妹的女子命运表示同情,我们不能因为她们本身从事为人不齿的职业而忽视她们的权利,一如我们不能因为她们杀害的是同样是KTV、按摩店、美容院等场所的灰色职业者而对被害人权益不予以保护一样。

我们看到,法院确实已经考虑到胁迫情节存在,对杀死2人的段某某处有期徒刑三年,对杀死一人的另2名女子适用了缓刑,似乎比较宽大了。

但个人认为这样的处理仍然有失失宽大,因为这样的事件在司法理论上争论不休。

想象的洞穴奇案

海难中在救生艇上曾经发生过杀死同伴,以同伴的身体为食物的惨剧发生,法律如何面对如此情况呢?

在最为著名的洞穴奇案中,通过一个洞穴探险队的历险模拟了这一场景。公元4300年,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

这是美国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这一公案后来成了西方法学院学生的必读文本。

1998年,美国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写出了的判决意见……

后来萨伯写就《洞穴奇案》一书,兼收了富勒和萨伯两人共十四个观点,借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

其实如果详细分析起来,每个法官其实都不止一种观点,所以案件变得异常复杂,就我们普通读者而言,感觉每个法官的宣判都非常有道理,很合乎法律,可是这十四种观点,就让你感觉到了法律的茫然无助和无所适从,法律的权威开始动摇了起来。

道德、经济、社会、契约、人道、规则……都加入其中,让我们看到了原来法律并不是简单的,而是建立在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东西之上的,而这个案件动摇的正是法律的基础,因此让你感觉到法律的无能为力。

这就让每个人去思考,法律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法律到底能够做什么?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何为公正?这是一个法律学者皓首穷经而终生不得其解的难题,因为公正标准太难衡定了。

哈佛大学开设了一门最受新生喜爱的公共课,是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入门系列课程,主要是围绕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法学系列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别名:《哈佛伦理学课程:抉择》)展开评议。桑德尔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假设或真实案例的描述,置学生于伦理两难困境中,然后要他们作出决定:“该如何做是好?”他鼓励学生站出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這通常激发生动而幽默的课堂辩论。桑德尔然后围绕伦理问题展开,更深层次地触及不同道德选择背后的假设。

第二讲《同类自残案》中的问题是:教授介绍了19世纪的一个著名案例,此案涉及的人是4个失事轮船的船员。他们在海上迷失了19天之后,船长决定杀死机舱男孩,他是4个人中最弱小的,这样他们就可以靠他的血液和躯体维持生命。案件引发了学生们对提倡幸福最大化的功利论的辩论,因为功利论的口号是“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让我们吃惊的是,上述案例与我们现实中的洛阳性奴案竟然高度吻合。

为什么要宽恕被迫杀人者?既然外国的理论对这种基于道德和本能的犯罪都有关于罪与非罪的不同认识,我们该怎样看待我国的这起判决?我们承认,这3名杀死同伴的女子当然在杀人案件中有责任,但问题在于:如果她们不杀死别人,死的就是她们。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求她们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全别人?毕竟每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上一篇:走创新之路同步练习下一篇:纠正四风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