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

2024-04-22

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精选2篇)

篇1: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

于漪老师说 :“头脑里‘仓库’充实, 写的文章才会材料厚实, 质地好。‘仓库’靠坚持不懈的储存。一是生活素材的积累, 二是从阅读中积累。”诚然, 学生书读得多了, 脑子里积累的知识也就多了, 写起文章来, 自然得心应手。所以, 作为语文老师, 要想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定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阅读首先要读好课本。我们知道, 在选入语文课本的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中, 有不少相当美妙的语句。这些佳句是提升学生写作表达的天然宝藏, 是他们学习、模仿、借鉴、创造的最佳蓝本。学生要读懂读透, 去欣赏、品评诗词歌赋, 去学习炼字造句的技巧和功力, 久而久之, 他们必定能够吸收其中的精妙, 必定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另外, 学生手中的历史课本、思想品德课本, 都会有一些名人故事或者其他的典故, 也可引导学生关注、阅读。

其次读同龄人的文章。同龄人的文章思想境界多相通之处, 语言表达多相近之处, 所表现的生活是同一时代的生活, 没有那种因时代的隔膜而造成的语境差异, 因而更容易理解其优异之处, 学习其表达上的长处。同龄人的文章, 示范性强, 可学易学, 能够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事实上, 很多满分的作文, 正是从阅读同龄人佳作起步的。所以, 我经常引导学生读同学的优秀作文, 读学校文学社的刊物《新芽粲然》, 读《全国优秀作文选》, 读《中学时代》等等。

再次读杂志报刊。随着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信息量的剧增,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报刊, 同样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上好材料。如《读者》《意林》《格言》《小说选刊》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读写版) 》《语文报》《语文周报》等, 这些报刊杂志语言优美, 形式多样, 内容健康, 知识丰富。让学生多阅读, 在培养语感、学写作文、塑造人格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如《读者》, 文苑栏目的文章与课文范文相比较, 毫不逊色, 寓意较深 , 积极向上 , 又有文采 。《格言》, 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充满哲理, 富于智慧和情趣, 读者群定位为中学生,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语言素材, 提高语言素养, 丰富表达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使作文丰满深刻, 谈吐高雅有趣。《语文报》和《语文周报》 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好助手, 针对性强, 实效性强, 阅读使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后读名家名作。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阅读名著, 可以增长见识, 启迪智慧, 陶冶情操, 是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时代通过阅读大量的名著, 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名家名篇, 可以感受他们那个时代的生活内容, 了解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提高审美感受和审美意境, 阅读名家名作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所谓“破万卷”, 就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 知识才厚实,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才能达到“如有神”的效果。相信随着时间的累积, 学生必能“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必能在海量的课内外阅读体验中丰富涵养, 积累习作能力, 具有源源不绝的写作题材和风格隽丽的表达方式。就像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学生读得好, 才能写得好。”

日记随笔学生喜欢时间自由、环境宽松的作文训练方式。特级教师李镇西, 每教一个班, 都会向学生宣布:“作文无禁区!只要写的是真情实感, 只要说的是真话, 李老师都非常欢迎!”兴之所至, 想写就写, 文体不限, 表达手法多样, 写多少算多少, 随随便便, 自由自在。这符合现代学生的个性, 也符合写作的常态, 如果作文能这样, 相信我们教育者是不会再听到“作文难, 难于上青天”的抱怨了。所以, 要想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就要还作文的本质。而作文的本质就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剖白, 真情真话是作文的灵魂, 自由表达、独抒性灵是作文的本真。我最主要的做法是, 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 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兴趣。

我认为写作应允许学生写大题材。一般人认为,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 生活不丰富, 见识比较肤浅, 所以老师是不提倡写大题材大事件的, 只需要写好自己和身边人即可。其实, 人的思想认识是无止境的, 不经过三番五次的磨炼不能有所提高。那种只让学生“读书”, 不闻“天下事”的做法只能遏制学生的想象力, 束缚学生的思维, 泯灭学生的个性。因此, 我努力给学生创造条件, 给学生以向社会说话的机会。我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国际重大政治问题,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倡导关心科学发展, 人与自然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稷民生, 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学生视野开阔 了, 观察深入了, 思想自然有了深度, 也从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下面是我的学生写的随笔:

中国的“软实力” 和俄罗斯的“硬实力 ”

中国一向 注重“软 实力”, 看重谋略, 崇尚三十六计 , 视“四两拨千斤”为最高境界 , 但俄罗斯则对四两拨千斤不屑一顾 , 只相信俄罗斯的一句俗语: “铁棍横扫, 无招可挡, 要想抵挡, 铁棍加粗。”

现在流传这样一句话 : “美国不说 就做 , 俄罗斯说 了就一定 做 , 中国只说 不做。”事 实上 , 这句话讲得太对了, 正是因为中国注重软实力, 俄罗斯注重硬实力, 才造成了当今这个局面。就拿领土争 端来说吧 , 日本与俄 罗斯有“ 北方四岛” 之争 , 俄罗斯总 统普京说 :“俄罗斯 领土虽然 广大 , 但没有一寸 是多余的 。”有了这 句话 , 日本只好老老实实地去俄罗斯谈判 , 说要和俄罗斯共同开发北方四岛 , 但不料 , 普京总统 不吃这一 套 , 他说: “领土问题只有战争 , 没有谈判。”当 然普京总 统也是有 实际行动的 , 俄罗斯先 是派两架 图 - 95轰炸机围绕日本上空飞了一圈 , 又派“瓦良格 ”号巡洋 舰等穿越 宗谷海峡, 日本这下子彻底失去了收复北方四岛的愿望。 再看钓鱼岛, 那日本可就不含糊了! 先是右翼分子登岛, 又是派自卫队舰船巡航 , 再是抓捕中国船员, 而中国只会派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 上说 :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中 方对日方的挑衅表 示强烈抗 议…… !”唉 ! 我作为一个 中学生都 对此感到 厌烦 , 那成年人 呢 ? 中方应拿 出实际行动, 来威慑日本, 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可能, 但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用实际行动收复钓鱼岛。

再者写作允许学生写诗歌。长期以来, 我们的中考、高考作文试题在文体上多是不限文体, 但往往还要加上“除诗歌以外”。其实, 诗歌是使用了最精华的语言来进行表达的, 用最少的话表达了最深刻的情感。中国曾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曰:“不学《诗》, 无以言。”钟嵘也曾说:“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乎诗。”它以感情为生命, 以想象为翅膀, 它是作诗者内心想法的宣泄。一个人, 在内心情感达到顶点的时候, 是很想通过一个“抓手”来宣泄的, 而诗歌就是那个“抓手”。所以, 我允许学生在写日记或随笔的时候写诗歌。

同时写作允许学生模 仿。平时, 一说到写作文, 有些学生总觉得不知如何下笔, 有的甚至为了完成任务, 胡诌瞎编, 语句七拼八凑, 内容混乱。这时, 如果过多地给他们讲解写作技巧, 会让他们更加产生“畏难”心理。于是, 我就放宽要求, 允许模仿曾经读到过的优秀篇章。学生读过的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名家名篇都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当然, 模仿不是目的, 只是一种促进手段。作为老师, 我还会及时地引导学生不为范文所拘, 从灵活模仿中得到启发, 借以唤起自己的文思, 发挥独创精神。学生在大量阅读的情况下, 充分汲取优秀篇章的精华,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从而写成一篇篇美文,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增加了写作的自信心。

日记随笔的写作本身就是自由的, 他们本应是学生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 如果我们老师人为地加上一些限制条件, 那还叫什么“日记”“随笔”呢?还学生写作表达的自由,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 持之以恒的写作。

篇2: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漫谈

【关键词】写作训练 日记 随笔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97-01

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而写作能力正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表达与交流层面,“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还要求“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并明确提出“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的写作要求。

一、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提出背景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应试作文”已成为困扰师生的一道魔咒。学生在写考场作文时,往往抓耳挠腮,东拼西凑,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千篇一律,内容干瘪,读之味同嚼蜡;要么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只是文辞的堆砌,毫无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养成长期写作的习惯,表达能力有限,二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心中没有激情,笔下自然难见真情。学生写作的困境也是教师教学的困境,作文教学中过于急功近利的应试思维,预先设定的生硬的写作模式和框架,无疑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打击,对个性化写作的束缚,对“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本质的一种扭曲。而日记随笔式的写作,能够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让他们学会从生活的平凡和细微处发现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并养成记录的习惯,在日积月累中逐步训练表达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二、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的价值和目标

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养成及时记录与表达的习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长期的练笔中提高写作水平。以写带读,以读促写,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转变为写作而写作的功利性目的,把写作教学从僵化死板的应试训练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真情实感的表达中体会写作的乐趣,领略写作的真谛。

在坚持记日记写随笔的过程中,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一种需要。让写作能力和习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让每日静心的整理成为修正自己一天言行得失、反思自省的道德长跑,让每天的生活留下痕迹。有助于教师了解和洞察学生的心理,并通过评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励,把德育渗透到写作表达的交流中。

三、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需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在课堂阅读中,发掘读与写的结合点。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写作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写作手法突出的文章,引导学生对写法进行模仿,将文中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包括教师推荐篇目和学生的自主阅读。把读书笔记作为写作内容之一,以读后的“写”来带动阅读的深入,实现“以写促读”。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把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的观察和感受记录下来,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抒情议论,在无限的生活里寻找写作的源泉,抒写心情,记录成长。

2.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1)每天写。“日记随笔式”写作贵在坚持,如何在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决每天写的问题,实现练笔的长期坚持。

(2)写多少。写作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如果刻意要求字数,势必会使自主的写作变成一种任务或负担,如果写的太少,又影响练笔的效果。如何选择恰当的篇幅来保障练笔的质量,将是训练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3.解决“怎么评”的问题

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评语也存在千篇一律,模式僵化的问题。“日记随笔式”写作具有真实、自由、灵活的特点,这也对教师的评语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评语要能够与学生形成互动,与学生的写作内容构成呼应,对学生的写作手法进行点拨,最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思想情感形成交流。充满人文关怀,赋予生命气息的评语最能展现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怀,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写作的热情,让他们在自由的表达中获得理解和尊重,体验成功。

关于写作教学的探索很多,但大多都是站在教师“怎么教”的层面上,而缺少对学生“怎么学”的实践研究。“日记随笔式”训练立足于写作的本质,致力于将练笔作为学生应长期坚持的习惯,让表达成为一种本能,让写作成为一种享受。同时,探寻提高写作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并把教师的评语作为一项研究内容,提高到和学生的“写”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评写结合、以评促写”的生态作文模式。

参考文献:

[1]《致语文教师》,余映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研究性教学论》,张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学习部长演讲稿下一篇:城建处办公室行政执法情况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