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2024-05-22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共10篇)

篇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GB/T 18337.1-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Non-commercial forest construction―Guide principle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版 【发布日期】2001/3/14 【实施日期】2001/5/1 【修订日期】2001/3/14 【中国标准分类号】B6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4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暂无

适用范围&文摘

暂无

篇2: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1.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

A.65%以上

B.75%以上

C.55%以上

D.50%以上

B

2.验收调查工作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初步调查阶段

B.详细调查阶段

C.编制调查报告阶段

D.编制实施方案阶段

C

3.验收调查标准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标来进行验收的。

A.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B.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环境敏感目标变化

D.工程实际建设文件

A

4.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的评价范围一致。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工程实际建设文件

C.工程设计文件

D.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文件

A

5.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完工

B.同时设计、同时竣工、同时投产使用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D.同时设计、同时完工、同时生产

C

6.了解项目建设区域的生态背景,可以通过()核实文件资料的准确性。

A.公众意见调查

B.现场勘察

C.历史数据

D.遥感调查

7.现场勘察的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涉及区域的()以上。

A.70%

B.75%

C.80%

D.85%

C

8.适用于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调查方法是()。

A.公众意见调查法

B.现场勘察法

C.文件资源调查法

D.遥感调查法

D

9.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分为()时段。

A.工程前期

B.施工期

C.工程后期

D.试运行期

ABD

10.验收调查应重点调查的内容是()。

A.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C.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

D.环境保护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ABCD

11.在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时,应概括描述工程在()对生态、污染和社会影响的。

A.准备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运行阶段

BCD

12.公众意见调查可以定性了解建设项目在不同时期存在的环境影响,发现()曾经存在的及目前可能遗留的环境问题。

A.工程前期

B.施工期

C.工程后期

D.试运行期

13.生态影响调查方法包括()。

A.文件资料调查

B.现场勘察

C.层次分析法

D.环境承载力分析

AB

14.生态影响调查结果分析的内容包括(A.自然生态影响调查结果

B.农业生态影响调查结果

C.水土流失影响调查结果

D.环境保护影响调查结果

篇3: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公益林的价值

生态公益林按主导功能和培育目的不同,划分为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2大类。其中防护林是指以国土保安、防风固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具体划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特种用途林指以保护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国防、森林旅游、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具体划分为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自然保护区林[1]。

2 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

2.1 净化空气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空气是必不可少的,人若是脱离了空气在真空中无法存活。但近年来,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掺杂着一些对人类健康不利的化学分子、滞尘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展生态公益林,有利于净化空气。

2.2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我国沙漠化、风沙化土地面积达1.53km2×106km2,并且还在扩大中,20世纪90年代,全国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展2460km2。西北东部、东北西南部、华北北部等地连续多次出现大范围沙尘暴天气,使北方城市风沙遮天蔽日。生态公益林的根系通过分泌粘液、固结土壤,有效防止水蚀、风蚀和温差巨变,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天气[2]。据统计,湖南省1995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5664000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7.9%,每年流失表土达1.7亿t[3]。广东省从1986~1992年,平均每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426km2。1999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3610 km2。

3 生态公益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

3.1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建设”,包括恢复森林生态、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以及保护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公益林可以使林内生物多样化,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公益林生态系统,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2 提高森林覆盖率

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不断扩大生态公益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上升,可减少风沙的侵袭,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生态环境便会得到缓解与改善,并且可以应对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会导致山区人民的收入减少,为了保障山区人民的生活,政府和国家要给予山区人民生态建设的补助、也可以借此机会,宣传保护生态公益林,维护生态文明环境。在公益林区,要在林地草地,树立保护牌,将有关于公益林的内容印刻在保护牌上,提醒山区民众,从而使民众了解公益林,在了解公益林后,能主动保护公益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生态公益林

4.1 保护生态公益林使其多样性

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不仅仅是保护林木,还要保护林下动物、植物、土壤、微生物。在这样的保护中,会有一定的层次感,像食物链一般,使在空间内分布的生物共同生存在生态公益林,既可以丰富食物链,又可以激发出生态补偿功能。生态公益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菌类等,动物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等。由此观之,生态公益林里的生物是多样性、多元化的,也具有可持续性和动态性。这样的生态公益林,具有完善的食物链,所以,恢复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较为迅速,达到水土保持和降低径流的作用,实现区域小生境的良性构建。

4.2 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生态公益林

我国已经开展生态补偿政策,生态补偿政策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人民群众意识到这一点后,便会自觉地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宣传保护生态公益林,维护生态文明的环境。

5 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而生态公益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公益林既可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森林覆盖率,又可以帮助居民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韦如萍,薛立.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湖南林业科技,2003(9)

[2] 薛达,薛立,罗山.园林、城市与城市生态环境[J].城市发展研究,2001(1)

篇4:国防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

公司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将新仓库库区、501火工区、军五厂火工区(装配车间)、万家山(公司水塔所在地)列为生态公益林区,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管护和建设措施。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遵循三个原则: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坚持分步实施,逐步提高,务求实效。根据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的原则,对需要进行道路和房屋改造等的工程设计,必须与划为生态公益林的区域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不得破坏现有林地,如造成小面积的破坏,在图纸设计和资金投入上需将现有林地进行补充。公司的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公司火工产品的组装区、原材料区、成品区,规划强调相对合理布局。即生态公益林尽量将库房之间、生产车间之间隔离,以免因火工产品意外产生冲击波伤及到生产工人和其他人员。利用原有植被,大量种植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的种植方法,先生产车间,后库区,分步实施。

公司党政领导极其重视生态公益林保护,成立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管护小组。由公司行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职能部门领导任成员的组织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管护协议,公司与职能部门签订管护协议,职能部门与个人逐级签订管护协议,层层落实,把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护具体落实到个人。

公司成立了森林防火应急救援小组。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分厂行政领导任副组长(13个),每个分厂设一个小组(10~20人),如遇火灾信号,各个小组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救援。公司每年调集韶山、湘乡及本单位的消防队伍、应急小组成员、江南医院医生等进行一次森林防火应急救援演练。由于公司生态公益林与周边农村山地紧密相连,一旦周边农村山地发生火灾,极易引发到公司林区,在公司林区周边建立了一条宽15米的隔离带,防止山火蔓延到公司的林区。

公司严格执行了一系列管护制度:禁止征用、占用生态公益林地,确因国家、公司建设需要征用、占用的,必须依法办理,并在异地划定同等面积的生态公益林;禁止采伐生态公益林,确因国家重点建设、林木更新需要采伐的,必须逐级申报,由省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批准;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区内开展生产性经营活动。同时规定,生态公益林区的更新采伐迹地、病发地应在当年或次年完成造林更新。

笔者作为公司园林部门的基层管理人员,参与园林绿化的管理已超过10年,通过听报告、座谈、实地观察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对公司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提出一些意见。

大力开展宣传。完善宣传基础设施,在公司公益林区交通路口及时设立宣传牌、监督岗、公示栏,对一些已经陈旧破损和内容有所调整的公益林宣传牌及时更新,同时丰富宣传手段,利用好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宣传的针对性,主要针对周边群众和公司职工、家属,做好他们长期维护和支持公益林建设的思想工作,使生态公益林建设能得到社会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加强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通过开展与林业部门交流活动,提高宣传水平。

科学编制规划。认真搞好森林分类区化界定工作,制定公司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本着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扩大生态公益林总量。同时对每一块宜林地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包括整地方式、栽植树种、造林方式、造林年度等统筹考虑,将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分厂,做到明确职责,限期完成。

提高队伍素质。严把入口关,聘用护林员时首先由公司职能部门推荐,分管领导考核,公司行政主管领导审核,报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加强对护林员的培训教育,开展法律法规、政策、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为保护好公益林打下基础。

强化管护责任。要求主管领导、分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管护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凡不能及时发现案件或隐瞒不报要给予相应处理。每年对护林员进行综合评定,如不能胜任,更换护林员。

规范资金管理。公益林补助资金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查,监督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到位,有效防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或造成资金浪费。

完善数据建设。工作中注重合同档案的管理,设专兼职档案管理员,建立生态公益林资源数据库,公益林管护台账,区划的界定书、管护合同等完全按照档案管理的标准进行归纳,为科学管理好公益林提供依据。

篇5: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统一认识抓紧落实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布置我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工作,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签订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书。会后主要有两项任务需要落实:一是尽快将公益林建设、保护

与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并运作起来;二是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规定发放并规范使用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六个字:“管好林、用好钱”。下面,我就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大意义

我县位于XX流域,是XX水系的源头。多年来,我县一直把公益林建设作为全县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成效也较为显著。今年年初,省政府结合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作出了重点公益林建设的部署,出台了《XX重点公益林管理办法(试行)》和《XX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省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投资机制正式确立,进一步表明上级对公益林建设的高度重视。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以全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为契机,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生态公益林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森林生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绿色GDP的增长速度。我县的森林生态建设现状总体情况良好。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继续发挥生态、绿色的优势,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建设“生态县”的迫切要求。县委县政府为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目标,这是我县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县对森林覆盖率、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等都有具体指标,而且我县的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源头及两岸、城镇周围、水库库区等重要地段,其建设成效好坏直接影响我县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因此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对于加快“生态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生态公益林建设和补偿制度的落实是我县的“民心工程”,不仅关系到我县生态环境,同时也关系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是执政为民理念的有效体现。我县有X万多户家庭每年能够领到补偿资金,XX乡等乡镇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公益林专用存折。虽然钞票不多,但每年也是一笔固定的收入。我们必须把生态公益林建设这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事抓紧、抓实、抓好。

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努力抓好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为我县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支撑。

二、明确职责,切实担当起公益林建设的责任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建好生态公益林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县政府同各乡镇要签订公益林管护责任书,各乡镇一定要把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护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责任到人的建设机制。林业部门要做好全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护的指导与监督检查工作,对破坏生态公益林的现象依法从严处理;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补偿资金的筹集、发放与管理工作。

三、抓紧部署,把公益林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是我县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希望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好今天的会议精神,抓好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让农民高兴、社会满意。当前,要着力做到以下“三个到位”:

第一,把宣传工作落实到位。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基层干部群众对生态公益林的认识来看,还有很多不到位的现象,对补偿讲得较多,对严格保护认识不足。如果宣传工作不做好,很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和纠纷,引起部分群众的不满和误解,影响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因此,各乡镇必须广泛地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政策规定,宣传公益林经营者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将群众关心的、疑虑的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分析,妥善解释一些误解,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

第二,把公益林管护措施落实到位。公益林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管好林,关键是

能否把管护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各乡镇要按照今天会议部署的具体要求,逐项落实公益林管护措施。当前各基层护林员队伍都已经建立,接下来要抓好队伍的管理,要做到管护人员落实到位、管护职责明确到人、管护措施落实到山头。对护林员的管理要严格,要求做到经常性巡山,经常性宣传公益林管护规定,经常性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和火灾隐患排查,发现破坏公益林和公益

林设施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报告。乡镇和村要加强对护林员的监督管理,定时不定时地组织抽查,严格按照护林合同兑现护林员工资,山林没有管好的一定要按规定扣发护林员工资,以提高护林员的责任心。要发挥好村规民约、护林公约的作用,加强村级自我管理,提高村民爱护公益林的自觉性。加大对破坏公益林现象的处理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爱林、护林的意识。

第三,把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补偿资金的发放关系到公益林建设的成败和广大林农的切身利益,群众对此极为关注,稍有疏忽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各乡镇、部门必须非常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对损失性补助要及时发放到农户和经营单位手中,管护费只能用作护林人员劳务费支出。总之补偿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能挤占、挪用、套用,要经得起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

同志们,生态公益林建设任重而道远,希望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各乡镇、部门在工作中既要严格规定办事,又要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善于总结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将公益林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群众满意,使我县的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篇6: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赛江流域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发展对策

主要论述赛江流域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地位,提出赛江流域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构想和目标,阐明赛江流域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的意见与对策.

作 者:林少华 LIN Shao-hua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林业局,福建,福安,355000刊 名:防护林科技英文刊名: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分类号:F316关键词:林业建设 生态公益林 保护发展

篇7: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乡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摘要: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之一。本文对云龙县旧州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总量小、质量低、管护投入少,结合几年来的林业工作实际,提出旧州镇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的具体对策是增加公益林总量、限期进行宜林地造林绿化、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生态防护效益、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严格资源管护。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现状对策 旧州镇位于大理州云龙县西部,北接云龙县表村乡,南和保山地区瓦窑乡接壤,西靠云龙县漕涧镇,东连云龙县宝丰乡,澜沧江纵贯全镇78公里,是一个集坝区、半山区、山区三位一体的农业乡镇。全镇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656米,最低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850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度明显。辖13个村民委员会,2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49户33287人。几年来,云龙县旧州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澜沧江防护林保护工程的启动实施,按照“走出去造林,市场化动作,工程化管理,标准化经收”的要求,切实加强林业工作,林业取得长足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了%。多年的实践证明,森林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致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境内功果、苗尾电站的逐步开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承载和要求日

益增加,因此,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出了迫切需求。但目前,有限的生态林资源难以有效担负旧州镇社会经济以及自然条件对林业的生态需求和环境承载压力,在旧州镇建设以森林为主体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那么,旧州镇的生态公益林目前的状况如何?怎样建设和管护好该镇的生态公益林?本文从分析旧州镇生态公益林的现状入手,对如何建设和管护好生态公益林提出了见解。那一世范文网://找

一、现状 ㈠概况

全镇生态公益林总面积32万亩,共涉及13个村,重点分布在海沧、山西、新山、功果、民主、汤涧、汤邓、旧州、下坞、水井等村澜沧江沿岸地区。㈡结构

1、地类结构:生态公益林总面积万公顷,其中林地万公顷,疏林地万公顷,灌木林地万公顷,未成林地万公顷,宜

林地万公顷;

2、林种结构:全镇防护林万公顷,占全镇林业用地的57%;特种用途林万公顷,占14%。公益林种面积中水源涵养林1万公顷,水土保持林公顷。

3、树种结构:有云南松亩,占31%,华山松亩,占1%,标类亩,占41%,核桃亩,占10%,花椒亩,占5%,其它亩,占8%。

4、地貌结构:全镇公益林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其中山区万公顷,占70%,半山区万公顷,占30%。

二、存在问题

㈠绿化总量小,宜林地多

从目前的旧州镇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看,全镇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还较小,有林地面积占公益林总面积的比例相比之下还很低,绿化总量小,另外生态公益林中,宜林地面积万公顷,占公益林面积的%,建设任务仍很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全镇的生态公益林绿化总量不断增大。

㈡林分质量较差,防护效益低 一是生态公益林防护效益较差,林地利用率低,防护功能弱;二是从目前树种结构看,仅有云南松、华山松等较少的几种,结构较单一;三是从建设结构看,没有形成乔灌草复层异龄结构,存在纯林、单层林多,混交林、复层林少的问题,防护效益和防护功能弱。㈢管护投入少,机构不健全

多年来,在全镇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中“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突出,造林投入较多,管护投入较少甚至于几乎没有投入,形成“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对森林资源的管护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只靠镇林业工作站来管护,人员、资金少,形不成合力。加之分布广泛,点多面广,对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力量薄弱,手段较落后,建成完备的生态

公益林监测体系任重道远。

三、发展对策 通过分析,从目前旧州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来看,本人认为旧州镇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护,必须站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在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的同时,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结构,逐步形成合理的乔灌草复层异龄结构,建设多层林、混交林、复层林相结合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提高公益林防护功能。㈠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宣传力度 一是完善基础宣传设施。在新区划的公益林区交通路口及时设立宣传牌、监督岗、公示栏,对一些已经陈旧破损和内容有所调整的公益林宣传牌及时更新,同时丰富宣传手段,利用好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加强宣传的针对性。主要针对林区群众最为关注的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热点问题,及时为他们释疑解惑,做好群众长期维护和支持公益

林建设的思想工作等内容进行宣传;三是把领导干部纳入宣传对象。不断强化各级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意识,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当成一件关系地区生态安全的大事,长抓不懈;四是加强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通过开展林业部门送林业科技下乡活动,向林区群众发送有关宣传资料,开办专题讲座,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㈡科学规划,全面建设

认真搞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制定全镇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本着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扩大生态公益林总量。同时对每一块宜林地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包括整地方式、栽植树种、造林方式、造林等统筹考虑,将任务分解到村、社、,做到明确任务,明确职责,限期完成。

㈢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效益 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增加林

地生产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是增强公益林生态防护效益的关键措施。通过造、封、抚、引等措施,培育复层混交林。同时加大科技力度,生态公益林地处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变化频繁的地带,造林难度较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含量,建设高质高效的生态公益林。

㈣出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加强公益林管护

对地处澜沧江沿岸的重点防护林和特殊用途林实施生态补偿,加强其有效管理和保护,弥补其因发挥生态效益而使经营者受到的部分经济损失,是保证生态公益林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将生态补偿纳入县乡财政框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益林保护的实质问题。㈤严格保护,动态监测

依据《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生态公益林进行严格的保护,严禁非法征占用。经批准确认的公益林不得随意变

更。确需变更的,必须逐级上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积极出台《旧州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明确职责,加强法制,促进全镇生态公益林建设。同时定期检查生态公益林发展情况,掌握动态,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具体工作中着力抓好“五化”,即一是管理法制化。根据制定的《旧州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规范管理。二是队伍建设素质化。严把入口关,聘用护林员时首先由村委会推荐,镇林业站考核,镇政府审核,报县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并安排时间加强对护林员的培训教育,开展法律法规、政策、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为保护好公益林打下了基础。三是管护责任化。乡、村、社层层签定责任状,并建立相应的层层监管机制,由镇林业站定期检查考核监管员,监管员检查考核护林员。哪个地块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该地块的护林员、监管员责任。

篇8: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关键词:公益林,功能,保护经营管理

1 引言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 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 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 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 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西部是全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 地域辽阔, 自然资源丰富, 战略地位重要, 区位优势突出, 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是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植被稀疏、灾害频繁、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启动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优势和劣势同在, 所以如何处理好开发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 生态公益林的基本定义与功能

2.1 生态自然历史状况

贵州省的资源丰富, 气候宜人, 但经济水平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 基础设施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 尤其在农村地区还主要是以粗犷的生产方式为主, 加之自然因数的制约, 农民依赖自然资源坐山吃山的思想进而根深蒂固起来, 因此, 转变农民对生态资源的依赖及提高对生态保户的意识显得有一定的意义和必要性。

2.2 生态公益林的定义

森林的主体区划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块, 公益林是指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 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涵盖了《森林法》中5大林种中的防护林和特用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和国防林等。

2.3 公益林在生态平衡调节中所承担的功能

森林生态功能是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只受地貌的相对制约, 在其可达范围内充分发挥其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吸碳放氧、减小地表径流、保持土壤的完整功能, 体现了森林生态功能的无限性。而生态功能从森林形成就开始生产, 随森林年龄的增加而源源不断地增长, 如不受外界的干扰。森林将自行繁生息、更新换代, 充分体现森林生态功能的持续性。森林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森林生态功能直接作用于土壤、河流、气候、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复杂的子系统, 在自然界中相互协调发展, 相互利用而生存, 从而推动整个自然界的繁荣。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是复杂的、动态的、延续的。

2.4 生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态公益林一旦得以管护, 则生态区位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将得以改善起来, 而贵州省主要的情况是水土流失严重和石漠化广布。各种珍稀动植物涉危物种减少, 对贵州省的各种生态自然安全隐患巨大, 干旱, 水涝, 等自然灾害频发, 究其主要原因, 都归根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与破坏。所以公益林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中起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维护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减少水土流失与防止石漠化, 改善目前生态状况为贵州省西部大开发中作出坚实的后盾, 同时也可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承担一个重要的枢纽作用, 为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环境。

3 公益林保护中所实施的措施

(1) 公益林区划界定以后就要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根据《贵州省公益林保护和经营管理办法》规定, 凡区划界定为公益林的, 严禁商品性的采伐, 禁止乱砍滥伐、乱征滥占、乱采滥挖、乱捕滥猎、毁林开垦等破坏公益林的违法犯罪行为活动, 对公益林只能进行抚育或更新性质的采伐。

(2) 国家出台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管理办法, 对区划界定为国家公益林的地块按权属为国有每亩每年5元、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每年每亩10元的标准补偿给林权所有者或林权管理者, 落实了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林权所有者或经营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管护好森林, 从而使森林得到有效保护。

(3) 贵州省目前国家级公益林面积, 占全省林业用地的34.88%, 全面实施有效的管护有利于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2010年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公益林保护和经营管理办法》对公益林的保护和经营作了具体规定, 区划界定为公益林后, 公益林应采取保护、造林、封山育林、抚育相结合的措施, 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 封、飞、造、补、管并举, 封育结合, 乔、灌、草结合, 以天然更新为主, 辅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把重点公益林建设成多树种、多层次, 结构合理, 功能健全,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长期稳定、不断提高的森林生态体系。

4 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补偿标准低, 各级配套工作经费难

目前中央财政对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仅能解决实施公益林的管护和劳务补助, 与其林地及林木价值相差甚远。贵州省级因财力问题难以落实必要的管理工作经费, 补偿落实难度大。另外, 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工作要求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勘界确权结果, 区划界定面积必须与林权证一致, 面对广泛的森林、林地, 工作经费短缺和对公益林经营管理要求的理解不透和宣传不到位, 致使林农误认为一旦区划界定为公益林就禁伐和禁止在林下开展经营活动等等。所以各地各级特别是林农对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积极性不高, 实施难度大。

4.2 资金缺乏

由于各个地方的林改工作的进度不一致, 二调的数据和林改的数据不一致, 林权证的发放需要一定的时间, 部分地区的资金兑现困难。

5 生态公益林建设对策

(1) 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加大对公益林补偿投入力度, 积极筹措公益林工作经费, 加强管理工作的力度。

(2) 完善公益林管护方面的制度建设, 建立管护制度, 制定《巡护职责》、《巡护制度》、《考核办法》、《公益林办公室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做到了每个山头地块都有护林员管护, 并对管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3) 加大对公益林补偿资金的监管力度, 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 对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不得擅自挪用,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保证资金使用安全。

(4) 加强公益林方面的生态保护意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 提高农民对公益林保护意识和觉悟。

参考文献

[1]李康.绿色经济与绿色GNP[J].环境科学研究, 2001 (1) :75~76.

篇9: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积极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公益林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地区应当积极提升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基于此,本文以公主岭公益林发展为例,简要分析了公益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探讨了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公益林在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公益林;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 S727.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58

公主岭全市林业经营总面积近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5%,全市主要林种为公益林和用材林,其中公益林占绝对比重,但许多公益林都呈现出了老化趋势。为了进一步加强公益林管护,公主岭市依据《吉林省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试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本文结合公主岭市实际情况,简要探讨了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问题。

1公益林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公益林指的是能够提供公益性及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森林、林地,其有着生态保护功能,这种功能有着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能够实现生态补偿效果,对于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1.1有利于恢复生态多样性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对林木资源的保护,也是对林下土壤、微生物及动植物的保护,这种生态保护有着层次化和立体化的特点,在整个公益林内,生物呈空间上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恢复食物链的丰富性,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功能[1]。公益林中生物种类众多,例如高大乔木、灌木、草本类植物、菌类及各种动物,这种生物的多样性有着动态性和可持续性特征,能够不断恢复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于保持水土、径流降低等方面作用明显,有利于构建良性区域小环境。

1.2有利于资源储藏和节约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是对林区内所有资源的保护,以此来恢复资源原生态特点,保证自然界食物链不受人为干扰,从而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减少,降低了资源消耗。排除人为活动后,公益林内以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为主,在长期自然界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些不适合环境条件的物种逐渐被淘汰,优势物种被保存,这对于公益林内的自然资源储藏有着积极的意义。

1.3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是对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从而减少林区资源在市场流动,市场上资源的减少会体现在资源市场价格上,从而在货币上体现出生态价值,这就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相配套的制度,以制度来引导和制约资源的生态价值,因此,公益林有利于间接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

1.4有利于提升全民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背景下,广大群众都意识到,生态补偿制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群众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提升,从而自发投入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环境建设活动中。

2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对策

积极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对于完善公主岭市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结合公主岭市公益林管理和维护实际情况,应从公益林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着手。

做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做到专款专用,杜绝资金挪用和节流的情况,做好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经济基础;以公主岭市各公益林区管护难易程度来合理的设置重点管护人员面积,一般来说以2200亩~3000亩为宜,对于集体所有的重点公益林来说,应当以国有林场标准来确定人均管护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护标准[3];公主岭市林业局应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同一合同样本与国营林场、村集体等承担公益林管护任务的经济组织签订公益林管理和维护责任合同,保证公益林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落实,从而提升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做好公益林管护人员的管理,按照管护面积标准聘用管护人员,监管人员加强日常考核和检查,制定管护责任合同;做好公益林造林、补植、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资源监测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公益林正常生长,避免受到破坏,以此来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功能;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例如《巡护制度》、《公益林管理办法》等,保证公益林管理和维护的有制可依[4]。此外还应当积极加强公益林保护及公益林重要性的宣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此来提升群众对公益林保护的意识,避免人为活动影响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发挥。

3结语

综上所述,公益林对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公主岭市有着众多公益林,但许多公益林出现了老化趋势,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本文简要分析了公益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公主岭市为例,探讨了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对策,旨在充分发挥公益林对公主岭市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守蓉,冀光楠. 我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政策工具选择研究——以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4,(01):93-97.

[2]沈玲玲.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3]姚红岭.生态公益林的资金筹集与运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

[4]吴爱娣,陈平留,郑德祥.浅析生态公益林与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区别[J].林业经济问题,2009,(01):65-69.

篇10: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颁布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19981117 【实施日期】 19990101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已经1998年10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九届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 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为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森林。具体包括: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红树林、农田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和风景观赏林、休憩林、国防林、母树林、科研林、工业环保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

第三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生态公益林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生态公益林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科学、经营、严格管护的方针。

第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第六条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资金来源:

(一)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财政安排的林业资金中,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的资金不少于30%。

(二)省每年安排治理东江、北江、韩江水土流失经费中,用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经费不少于25%。

(三)省每年从东深供水工程水费收入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

(四)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工程,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第七条 禁止采伐生态公益林。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省财政对省核定的生态公益林按每年每亩2.5元给予补偿,不足部分由市、县政府给予补偿。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生态公益林规划,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协调。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由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批准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 门备案。

第九条 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应当不少于林业用地总面积的30%。各县(含县级市、区,下同)生态公益林规划面积按所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比例确定为:山区县占25%以上,半山区、丘陵县占30%以上,平原县占40%以上。城镇城区内应当有30%以上布局合理的绿化造林用地。

第十条 生态公益林规划必须落实到地籍小班,实行小班经营。划定的生态公益林,其原来的权属不变,受法律保护。

第十一条 生态公益林区内的宜林荒山、沙滩、滩涂,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划限期造林,沿海基干林带宜林地段应成带造林,不留缺口。生态公益林规划区内现有的针叶纯林,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残林地,应进行补植、套种或更新改造。生态公益林的郁闭度应逐步达0.7以上。

第十二条 生态公益林中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区,原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地方,可在该区内划出15%以下的林地发展竹、茶、果、药等经济林。

第十三条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风景观赏林、国防林、母树林、科研林等的建设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 县级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封育管护工作,按每66.7 ̄200公顷划定综合管理责任区,落实管护人员。并根据地形、地势,开设防火线或营造防火林带,加强防火、防病虫害工作。生态公益林区内火灾、病虫害发生面积不超过省定的标准。

第十五条 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区内伐木、放牧、狩猎、采脂、打树枝、铲草及地表植物、开矿、筑坟、建墓地、开垦、采石、挖砂和取土。

第十六条 在生态公益林区内开展旅游和其它经营活动,必须经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地级以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与生态公益林林地、林木所有者签订合同。改变林地用途的,须征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生态公益林面积超过500公顷或沿海防护林特殊保护林带长度超过10公里的乡(镇),没有设立林业工作站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设专职人员负责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征用集体所有和占用国有生态公益林地的,必须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核同意,并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林木更新改造或卫生间伐需要采伐的,须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批准,并实行专项限额管理和采伐许可证制度。

第二十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采伐沿海防护林特殊保护林带内的林木时,应保留临海面不少于200米宽的林带。

第二十一条 生态公益林林木更新采伐的年限:人工松林40年以上,木麻黄林20年以上,其它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50年以上。复层林更新应实行择伐,不准皆伐,择伐后的植被覆盖度不低于70%。生态公益林内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应于当年或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第二十二条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上一篇:抗洪救灾作文素材下一篇:当代诗歌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