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报规流程

2024-05-15

南昌市报规流程(精选2篇)

篇1:南昌市报规流程

科目三实际考场仿图双港西大街考试路线靠边停车地点绿化带人行横道边线实线考试车海棠北路厕所考试入口候考区南昌科目三考试新规如下: 南昌科目三考试新规如下:

首先上车正视前方照相,然后听到考试开始,请上车准备时,下车绕车一圈上车,调整座位,安全带,打火(注意,有些安全员回来是不会熄火的,那就别再打火了),开大灯(注意是不是远光灯),挂一档,放手刹,打左拐弯灯,按喇叭,看左后视镜,起步。等车身完全驶入车道后再加油门,到10码挂二档,20码挂三档,保持25码左右行驶。

刚起步没有指令,可以到30码挂四档,速度加到42码左右再减速到32码左右挂三档,然后保持25码行驶(新的方法与老的不同,它不会报加速,你全程需要一个挂四档,速度上41码,这就属于加减档了)除了加减档没有指令,其余都有指令的。

听到前方请直行通过路口、前方请通过人行横道线、前方请通过学校区域、前方请通过公共汽车站指令时,立马松油门,左右看后视镜,远近光灯交替,踩下刹车(不需要踩离合),踩刹车1秒,然后就加速,恢复25码就行了

变更车道:远近光灯交替,打拐弯灯,看后视镜等三秒再变过去(也可以不变道,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超车:远近光灯交替,打左拐弯灯,看左后视镜等三秒进入左车道(也可以不变道,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直线行驶指令:到30码挂四档,速度加到42码左右再减速到32码左右挂三档,然后保持25码行驶;如果你做过加减档,可以不用管它,保持25码走就行,就是要注意,不能与前方请直行通过路口这个指令搞混了。

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掉头:这些指令是打拐弯灯,然后远近光灯交替,减速到13码左右,挂一档(这里需要半离动状态行驶,不能离合器全松,否则会挂掉),然后看后视镜再拐(速度要慢下来,需要注意一档不能超过100米,二档不能超过200米,一旦完成指令后立即加油门,恢复三档)。

靠边停车:先打右转向,远近光灯交替,看后视镜,等三秒(注意车辆行人),踩下离合器,慢慢刹车,减速换一档,车轮离路边石阶30CM,然后挂空挡,拉手刹,大灯改小灯(就是大灯开关往右按一下),熄火,松安全带,看后视镜看了没事再下车,关车门。

新的考试方法很自由,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可以随意开,比如你前方有车挡你的路,你就可以变道,但一定要注意变道的程序

拐弯的顺序一般是先右拐弯,然后掉头,然后再左拐弯。

新的考试方法指令没那么密集,一共有16个指令,大约200米左右才有一个指令,而且所有指令都要做一遍,只要做一遍,基本没有重复。

考试地点可以上网搜索,卫星地图也可以搜索,考试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实际道路侯考点

以上是个人经验,具体还是依据教练和考试要求进行学习、练习,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考试不是很难,但是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倘若没有好的心态你即使侥幸考出驾照也会成为马路杀手。

篇2:南昌市报规流程

全媒体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寻找与新媒体融合的契机,报纸类传统媒体也不例外,纷纷开辟微信公众号。近来,人民网江西频道中曾发布一篇文章题为《每周一篇10W+,江南都市报怎样做到的》一文引起笔者的关注。经查阅据清博指数大数据平台中发现江南都市报在报刊类转战新媒体平台遥遥领先南昌其他报刊,阅读量几十万,拥有大批忠实的阅读群体。

《江南都市报》是江西日报社主办主管的一张综合性都市类报纸。以“关注都市冷暖、关心百姓甘苦”为办报宗旨,是当前江西省发行量、阅读率、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媒媒体,也是唯一率先进入全国报业30强的都市类报刊,拥有江西“最好看的一张报纸”美誉。其微信号延续了报刊的发展方向,自开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以来,连续几期排行前五,常常单篇阅读量达到10W+,到底是推送了什么内容的文章?文章的标题又有怎样的奥秘?本文将从江南都市报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的点击率交高的新闻为主,探讨其标题特色,以期给同类报刊类媒体公众号提供借鉴。

二、《江南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特点

全国数以万计的新闻媒体每日推送多篇文章,在这纷繁复杂的文章中成为瞩目,让文章受到读者的青睐,阅读量突破百万,编辑们绞常常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然而,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与传统新闻呈现方式不同的是每条新闻需要订阅再推送。因此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在惰性思维盛行的时代,若标题不足让大家移动手指点开,或许会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标题是新闻标题的点睛之笔,人们往往通过标题引发兴趣关注新闻内容。而新闻标题需要讲求高度凝练、准确无误、引人注目。通过研究江南都市报推送头条新闻,不难发现似乎有几种方式影响着它一直领跑在前方:

1、长标题的频繁使用

全媒体时代,媒体们对标题的重视,仿佛直接体现在标题字数上。传统观点认为,标题应该简洁有力,观点鲜明。然而江南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号的标题却反其道而行,比如每天推送的头条新闻标题基本在20—29字,而且大部分拥有超高点击率和转发率,此类标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看到标题就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如《疯狂!南昌这家火锅店,排队排到哭!100人免费任性吃!这周末也只要1折》(江南都市报,10月21日)共29个字。看到这个标题后,宣传火锅店优惠活动,读者们非常开心的把它转发,因为1折的价格或许抓住了人们广而告之的心理。

(2)话题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事。如,《中央批了!江西这751个村子要发大财啦!每村100万,快看有没有你家》(江南都市报,10月11日),微信文章对旅游扶贫工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读,并且把江西入选的751个乡村分设区市加以罗列,抓住读者渴望获取福利的心理,再加上钱的数量较客观,激发起读者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文章的推送度,让省内网民产生比较竞争的心态,促成了微信文章被推广和转发,最大限度提高了影响力。

(3)抓住人们猎奇心态。如《南昌现毒花甲蟹脚!可致癌、休克!一水产老板被刑拘,揭秘惊天潜规则》,如这类文章标题,编辑在标题中列出现象,提出问题,预测结果的文章非常多。现今社会读者们都热衷碎片化阅读,看到标题有类似“潜规则”、“奥秘”等神秘色彩的词语出现,立即点击,窥探奥秘,浅藏辄止后毫无考虑转发,以期告知其他朋友。

2、感叹号的频繁运用

标点符号在标题中常常起突出重点和传达情感的作用。从传统观点的角度看,标点只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断句符号出现,很少去承载一些特殊的情感意义,而在江南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标点符号已成为其极具吸引力的招式。

据统计,江南都市报推送的每一篇头条新闻几乎都使用了感叹号,几乎突破10w+的文章都使用感叹号,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一标点符号产生疑虑,竟然有如此受欢迎程度,让编辑朋友屡试不爽。不仅如此,难道感叹号有指引转发的神奇功效吗?感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句末,表达强烈的情感。感叹句是以抒发赞颂、愤怒、惊讶、喜悦、叹息、为主的句子。笔者通过比对发现,使用感叹号呈以下几种情况:

(1)将词语拆解,每个字后面加感叹号。如《一天之内,怒降15℃!最低温8℃!冷空气杀!到!南昌人挺住!》(江南都市报,10月23日)第一、二个感叹号有惊讶的意味,“杀到”本是一个词语,却被作者在每个字后加叹号,以获取更多人的关注。感叹号在此处的使用,又捕捉了读者们爱关爱他人的心思。

(2)多个感叹号连用。如,赣A、赣B、赣C、赣D……车主请注意!这6种开车意外以前不赔,现在要赔了!!!》(江南都市报,10月22日)一般而言,情感的表达用一个叹号足矣,即便要表示异常强烈的情感,也不需要用这么多,但确实因为有车的读者们看到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新闻,且被标注,让他们情不自禁的点击,这样又获得较高的点击率。

3、“南昌人”称谓词的频繁使用

江南都市报十分注重“家”文化,总是从家人的角度用“南昌人”这个称谓词讲述新闻,以此来增进读者的亲切感和“熟悉”度,仿佛是与自己家人说自家的事,以此增强读者黏性。例如,《17℃+6级大风!南昌人挺住!噩耗来袭,知道这个要悲伤一年……》、《后天30°下周8°!吓哭南昌人,冬天真的要来了!更可怕的是……》这两个标题的潜台词是若你是南昌人,你就要关注,这是咱家的事。既然是咱家的事,岂有不加速传播让其他家人都了解的道理?

三、报刊类微信公众号标题的建议

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读者了解新闻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中占有一席地位是各大媒体不断探索的课题。当前,绝大多数的报刊类媒体正处于转型中,而江南都市报给各报刊媒体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思路。之所以在新媒体中大放异彩,与其跳出固化思维,积极了解互联网思维是密不可分。在标题的编辑过程中,结合自身扎实的传统新闻标题制作时提炼语言的功底,主动学习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化,编辑出适合潮流的标题。然而,在“微时代”追求的是变化,长期使用长标题策略终究会产生审美疲劳,期待这样套路式的形式能在多变中嬗变出更贴切的形式。

标题在微信公众号呈现,阅读者与新闻首先接触并非新闻本身而是标题。获得点击率、阅读量、转发率都要仰赖读者。受众的感知,体会、感悟是最值得编辑者探究和深思的。大凡佳作必定是源自于生活,江南都市报也充分考虑到读者接触新闻的情绪与期待,真正践行了关心百姓生活。因此无论今后进入哪个时代,哪种呈现方式,只要是新闻,就必定要关注受众,感受众之所感,毕竟内容为王。

此外,内容固然重要,形式也不容小觑,标点符号合理使用适度即可,无需重叠反复。对于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还应该参照报刊类的正确用法,否则将读者带入误区。

摘要:《江南都市报》是江西日报社主办主管的一张综合性都市类报纸,发行量,阅读率,广告收入都是领跑江西报刊传媒,应新媒体时代的号召,开辟了公众平台并取得广泛好评。本文将从《江南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标题着手,探析其标题标点的特色,对报刊类媒体转战新媒体提供策略。

关键词:《江南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标题

参考文献

[1]康薇.报刊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特征与表达[J].新闻传播,2015,11.

[2]徐超.基于媒体类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研究[J].新闻世界,2015(8).

[3]王梦雪,戴竺芯.基于受众心理的微信新闻标题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8.

[4]曹运波.主观视点下官方类微信标题标点符号连用的修辞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上一篇:毕业生求职补贴范文下一篇:祖国生日的学生优秀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