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游戏教案

2024-05-07

健康心理游戏教案(精选6篇)

篇1:健康心理游戏教案

2.镜子对对碰

游戏目的:

1.锻炼学生的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

2.通过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明白如果不遵循他人指示做就会失败,学会尊重他人。游戏时间:每组2-4分钟 游戏人数:每组2人 游戏场地:室内为宜。游戏程序:

一、介绍什么是心理游戏

1.教育家克鲁普斯卡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2.游戏+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游戏

二、介绍具体玩法

1.学生前后(或左右)两人一组,相对而立(或坐)。2.一人在下肢不动的前提下,做单(双)手上举、前平举、侧平举、抓耳、摸鼻、指嘴等动作,另一同学象照镜子一样随之而做,如出错即为失败。

3.两人互换角色,继续进行。

三、游戏规则:(1)游戏中双方下肢均不得离地和挪动,全身均不得碰到桌凳弄出声响,否则一次扣1分,游戏结束,待下课后由同伴监督1分做2个俯卧撑。

(2)游戏中注意与其他组的距离,避免相互影响。

(3)游戏中或庆祝胜利时,要尽量降低声音,不要跺脚、击掌,否则每次课下罚做2个俯卧撑。

四、分享游戏体验

1.在游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说说怎样才能取得游戏的胜利? 3.小组交流、反馈。

6.快乐抱抱爆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愉悦身心。

2.通过游戏,明白队员之间相互配合,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加强合作能力。

游戏时间:大约需要10—15分钟。游戏人数:每组两人 游戏道具:吹好的气球 游戏场地:宽敞室外 游戏程序:

一、比吹气球

1.小队派代表吹气球,比一比谁吹气球又快又大。2.评选“吹气球大王”。

二、介绍游戏方法

1.全班同学分成四队,其中两位同学为一小组。

2.比赛开始后第一组队员背靠背(或胸对胸)夹住气球向场地的终点线移动,(其他队员可以协助放好球),跨过终点线后将气球挤爆后下一组才能出发,所有队员最先通过者获胜。

三、介绍游戏规则

1.队员移动过程中手不能触球(除掉球外),球掉落须将球重新放好后在掉落处继续行进。

四、分享游戏体验 1.你俩是怎么把气球挤爆的?

2.在竞争中取胜,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失败者谈谈失败原因。3.在游戏中,你有什么收获,把它写下来。

7.无敌风火轮

游戏目的:

1.让组员做到积极主动,有效沟通 2.通过沟通让队员学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学会冲突与妥协,加强合作能力。游戏时间:大约需要20-30分钟。游戏人数:6——8人一小组 游戏道具:报纸、胶带 游戏场地:宽敞室外

游戏注意事项:提前做好检查工作,保证游戏周围环境的安全,游戏过程中要全时有专人进行监督,防止有意外发生。游戏程序:

一、制作风火轮

1.自由分组,6人为一组。2.小组合作制作风火轮。

二、介绍游戏方法

1.6——8人一小队利用报纸和胶带制作一个可以容纳全体团队成员的封闭式大圆环。

2.将圆环立起来全队成员站到圆环上边走边滚动大圆环。3.先到达终点的小队获胜。

三、介绍游戏规则

报纸制作的风火轮如果断裂,则游戏失败。

四、分享游戏体验

1.为什么在这个项目中易失败,不够灵活?

2.为什么对团队指挥员不够信任,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3.你认为你自己在团队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五、游戏点评

向心力不够,团队意识不强,意识不到团队中合作的重要性,虽然只是一个小游戏,但从中能反映出很多问题,找到共同目标,认准指挥者,积极的配合才是成功的关键,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8.我来说你来画

游戏目的:

1.让学生学会全局思维、清晰表述、准确回应。2.学生学会多角度找原因,主动承担责任。

3.体验有效的信息沟通要素包括准确表达、用心聆听、思考质疑、澄清确定等。

游戏时间:大约需要10—15分钟。游戏人数:每组两人

游戏道具:两张样图,每人一张16开白纸和笔。游戏场地:室内为宜。游戏程序

一、观看心理游戏视频

二、介绍具体玩法

1.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两分钟,背对全体“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

2.“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样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3.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4.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画图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不断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5.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三、注意事项

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样图构成基本图形一致,但位置关系有所区别。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3.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四、游戏点评

主持人把游戏的大致过程与要求解说完后,就有不少的自愿者要求担任“传达者”,特别是当“传达者”2分钟看完样图一后,都觉得比较简单。主持人问:“你能够准确地把信息传达给全体‘倾听者’吗?”“没问题!”“传达者”总是自信地回答。当“传达者”一个个指令发出后,教室里渐渐地开始不安起来,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议论声、抱怨声、责备声。甚至有人说:“自己都搞不清楚,还说什么,越说越糊涂了。”也有的人干脆放下笔拒绝接受指令了。

“传达者”自己也明白为什么会如此表达不清楚,很少有人能够画出与样图一完全相同的图形。

通过“传达者”与“倾听者”的交流,发现理解、表述、质疑、回应都是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素。

篇2:健康心理游戏教案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 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和生气是人的两种情绪,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幼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心、快乐。

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篇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2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那么,什么是幼儿的健康心理呢? 我觉得,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 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 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 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他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通过数年的研究分析认为:“ 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理智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 来得切实。”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自己变换动作,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而且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因此,我认为在游戏中加强对幼儿健康心理培养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 要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创造性和与人合作的心理品质,使之成为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

一、兴趣是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前提

“ 兴趣是活动的源泉 ”。 兴趣对幼儿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 如果幼儿对事物没有兴趣,消极感知,就易产生攻击行为或哭闹、宣泄。 这些都阻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它能最大地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童心嬉戏的世界。 幼儿年龄小,易受游戏的内容、材料及角色的吸引而调动积极性。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及情感体验,丰富幼儿各种表象,使之萌发各种各样的游戏兴趣,如模拟爸爸妈妈做家务,去 “ 豪客来 ”享受美味 ,参加“ 旅游团 ”浏览祖国大好河山 ,建造高耸的 “ 摩天大楼 ”、贯通东西南北的“ 高速公路 ”,参观“ 水族馆 ”,表演“ 喜洋洋与灰太狼”“ 葫芦娃”,开展科学活动“ 跳舞的小礼物”“ 镜子中的娃娃”……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感到自由、快乐、自信。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应尊重幼儿的意愿, 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利用幼儿的长处发展他们特有的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环境,让幼儿体验各种各样角色的快乐:扮演能干的妈妈, 体会妈妈的辛苦;扮演“ 白雪公主”,体验人性善良;扮演“ 老巫婆”, 坚定战胜邪恶的决心。 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宣泄自己的情感, 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加深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二、学会与人合作,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关键

“ 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 。 ”让幼儿学会合作游戏 ,体验合作的乐趣是很重要的。要针对幼儿以单独游戏为主的特点,让幼儿先单独玩,然后再合作玩。 在不同的玩法中,让幼儿感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合作玩经单独玩更有趣。 为了使幼儿能更好地融入游戏环境,也为了使幼儿能从被动合作进入主动合作,教师除了要创造宽松的游戏环境外,还应让幼儿学习言语与非言语的交往方式,如拍拍肩、拉拉手,克服合作中的障碍;学会商量,“ 你先扮演小兔,我扮乌龟,待会再换”“ 你那个娃娃家的篮子借我一下,好吗? ”;学会合作,“ 你俩建房子,我们来建街道”“ 你在那边讲话,我在这边听听这棍子是不是会传播声音”,还有,在游戏活动中,也可加深体验进行交往语言迁移,如:幼儿学会说:“ 请你帮帮我,好吗?”“ 请借给我彩笔,好吗? ”这种“ 请……好吗? ”的句式迁移到游戏中,能强化幼儿的交往行为方式。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应及时根据情况,使用合适的交往行为,提高社交技能。 这样,幼儿在轻松愉快充满友谊的语言环境中,就会学习谦让、等待、轮流、共享、分工合作等技能。 让幼儿不断丰富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 比最初的固定双向合作发展到多向合作,从命令式合作发展到协商式合作,也给游戏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游戏中,幼儿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同伴的帮助、朋友的支持,体会到成功的游戏离不开伙伴,合作可以给大家带来甜蜜与快乐,合作将在他们心目中成为一件向往的事、一种美好的感觉。

三、张开创造的翅膀,是幼儿健康心理的展现

游戏材料丰富,宽松、自主、能自由操作与创造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创造力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能力。“ 创造的源泉来于生活”。我们从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入手,挖掘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 加大教育信息量,把游戏的内容延伸到商业闹市、公园郊区,让幼儿体会“ 万新商业广场”的繁华, “ 天福茶庄 ”的典雅 ,西湖公园的秀美等等 ,并把幼儿有创造性的游戏介绍给大家,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游戏。 在丰富多彩的感性刺激下及宽松的心理环境的诱发下,幼儿思维灵活了,在游戏中大胆想象,大胆创造。把一根小木棍当话筒,把纸箱当电视机,自己当上主持人,当评委打分,模仿着“ 智慧树”表演出一场场好看的节目。 特别在结构游戏中,孩子凭着自己的想象与意愿,用积木、积塑、各种空瓶等等拼插出各种建筑物,在玩沙玩水中任意塑造物体,在主题 “ 未来乐园 ”构造中建筑出气势宏伟的卫星发射塔 、妙趣横生的机器人城堡餐厅、精彩有趣的水上乐团、五彩缤纷的环岛公路、小别墅式的“ 幼儿园”,古色古香的“ 酒店”等等。 这些构思奇特的设计图,是孩子友好合作的成果,是幼儿智慧的结果、友好合作的结晶、 想象创造的缩影。 在老师热情洋溢的赞许中,幼儿饱尝了创造前的艰辛,创造后的喜悦,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开拓、创新。

篇4:心理游戏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探索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关键。教育家克鲁普斯卡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游戏是深受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我校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近年来,我校探索了心理游戏这种教育的新途径。实践证明:以心理游戏活动为载体,运用心理辅导的方式来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大力开展心理游戏教育活动(包括注意力游戏、自信心游戏、行为习惯游戏和团队协作游戏等主题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以注意力游戏的实验为例,介绍心理游戏训练的情况。

一、注意力游戏的实验

1.被试

设计“学生作业注意力时间登记表”,培训家长,并由学生家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记录孩子每次写作业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从二年级学生中选出平均持续时间为14~17分钟的被试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从五年级学生中选出平均持续时间为22~24分钟的被试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根据相关资料,7~10岁孩子的注意力平均持续时间为20分钟,10~12岁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平均为25分钟。本次选取的被试的注意力水平都在平均线以下。

2.实验过程

注意力训练实验为期五个月,对实验组的学生每周定期进行两次有目的、有计划、持续、系统的注意力游戏团体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留住我的心”“苹果与凤梨”“开火车”“拔孔雀毛”“弹钢琴”“抓耳抓鼻”“手指爬梯”“大小西瓜”“高个矮个”“萝卜蹲”等二十多个注意力游戏。训练实验期间,学生家长配合记录学生每次写作业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3.实验结果

二年级实验组在实验前注意力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15.3667,而实验后的平均值为20.5667,这个值已经能达到正常的注意力水平(20分钟),实验后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平均值显著高于实验前(p=0.000<0.05)。二年级对照组在实验前注意力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15.3667,而实验后的平均值为15.3333,实验前后没有显著差异(p=0.869>0.05)。可见,用注意力游戏对低年段学生进行注意力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

五年级实验组在实验前注意力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3.00,实验后的平均值为23.80,这个数值虽然还没有达到正常的注意力水平(25分钟),但相对于实验前的注意力水平有显著提高(p=0.017<0.05)。五年级对照组在实验前注意力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2.99,实验后的平均值为23.50,实验前后并无显著差异(p=0.091>0.05)。可见,用注意力游戏进行注意力培训也可以提高高年段学生的注意力水平。

由此实验得出:注意力游戏对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提升有明显效果。被训练的学生,上课能够集中精神学习,开小差的现象明显减少,写作业时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

二、心理游戏让学生健康成长

几年来,我校开展了注意力游戏、自信心游戏和团队协作游戏训练等活动,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领悟做人道理

在游戏活动情景中,学生们彼此互动,易于释放自己,敞开心扉。学生在活动中既能释放自己的各种负性情绪,又能将同学间日常产生的误解、偏见、矛盾和冲突,在欢声笑语里一一化解,使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透明,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有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游戏是“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游戏活动将各种道理融入其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得到友谊、互助、真情、团结等体验,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2.增强学习动机

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相关,或为学习兴趣所左右。游戏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有促进作用:学生喜欢游戏,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激发了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可见,游戏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其学习动机。

3.端正行为习惯

游戏活动,是一项规则与服从、职责与遵守、行为与自觉、分工与合作、勇敢与灵性、输赢与承受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规则教育,服从集体,约束自身的行为。因此,游戏活动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行为习惯的训练、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增强、自觉性和合作性的培养等方面很有帮助。

我校通过开展心理游戏活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有了明显改善,校园中不良行为明显减少。心理游戏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

4.促进班级建设

心理游戏活动促进了班级集体建设。

首先,组织新生入学游戏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彼此认识了解的机会,能减少彼此的陌生感,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

其次,组织班级团体心理游戏活动,让班级成员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相互接纳,反思自己,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能活跃班级心理气氛,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风建设。

实践研究证明,心理游戏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学习动机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小学,佛山,528303)

篇5:心理协会心理健康游戏活动策划书

二、活动宗旨:促进学生交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游戏时间: xx年5月20日晚上7:30

四、游戏地点:四教五楼

五、游戏形式:

游戏分为三个项目,第一是“啄木鸟行动”;第二是价值拍卖;第三是心理剧寻找自我 确立目标 追求梦想。

六、游戏内容及规则:

项目一:“啄木鸟”行动

游戏目的:使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合作,在合作中体会竞争,学会正确竞争和合作。

游戏规则及说明:

该项目的游戏形式是:全体成员分为4个组,每个组8个人,每组8人再分为4人对4人。游戏开始时,一人把一个吸管衔在嘴里,把双手放在背后,扮成“啄木鸟”,口衔吸管传递“虫子”(用两根橡皮筋代替)传给下一个人,如此循环。队员在相距15米迎面接力传递,不能用手,用时最少的组获胜。

项目二:价值拍卖

游戏目的:激发学生思考自我价值,体验人生态度

游戏规则及说明:

该游戏先将要拍卖的东西写在硬纸板上。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它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有低价,每次出价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一次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

项目三:心理剧寻找自我 确立目标 追求梦想

1、活动目的通过宣传和心理剧的演出,以及老师点评启发大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确立目标,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执著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紧张而丰富的大学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2、心理剧情简介

大学生活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完美,理想与现实往往让人难以接受,于是他逐渐地陷入空虚与迷茫,整天无所事事生活没有目标,谈恋爱、玩游戏、逃课旷课、喝酒打架……考试挂科、英语三级没过、计算机二级没过,他什么也不在乎,只是麻木地过日子,转眼便到了大三工作没找罗,考本无望面对残酷的现实、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期望,他失声痛哭:内疚、痛苦、后悔……

3、活动形式

心理剧演出:由学生自编自演,演出以大学生的思念生活为主线,真实再现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专家点评:演出结束后,当场有专家老师针对所反映的问题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点评。

六、报名时间:5月14日—5月16日

七、报名方式:直接报名,地点是各班心理委员处

八、宣传:通过海报和广播的方式

八、比赛奖励:

篇6: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成人可以通过幼儿的行为及情绪表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但因为学龄前阶段的幼儿语言表达水平比较低,对内心感受的描述不多、不准确,对心理困惑、痛苦的感受性不高,缺乏求助意识,所以这种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如何系统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目前,以儿童为对象的心理咨询通常采用游戏治疗的方法。游戏治疗是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借助游戏为沟通媒介,使来访儿童和咨询者在游戏中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在此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它借助儿童在游戏中运用的玩具和出现行为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来解释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依此疏导儿童。这种心理咨询技术常用于学龄前儿童。以下结合幼儿日常的游戏活动,介绍几种在游戏治疗中常用的游戏,教师和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和应用。

讲故事

在游戏治疗中常常应用说故事的技巧,让幼儿把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感情,通过自己原创的故事中表达出来,而成人通过故事中的隐喻来探析幼儿的内心世界。讲故事时,先由幼儿讲一个原创的、有头有尾、有内容的故事,教师或咨询师倾听并推敲其中的意义(根据该幼儿的有关背景资料),然后用类似情境中的.相同人物编讲一个包含更健康的观点和处理问题方法的故事。

上一篇:书籍《外婆的道歉信》的读书笔记感想下一篇:节能减排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