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2024-05-07

法律援助工作计划(精选6篇)

篇1: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乌苏市司法局哈图布呼司法所

2012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一、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

继续通过报刊、网络、举办现场咨询、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大力宣传法律援助;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进行法律援助宣传

二、健全各项制度,强化三级组织网络管理,加强工作站、联络点建设。

对法援案件的申请、审查、受理、指派、结案归档,在2011年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管理,规范流程,使2012年我镇法援工作,特别是非诉讼案件管理更加规范。对各维权工作站更要加强管理,一季度制定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工作站和联络点培训,提高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水平。在2012年考核细则基础上进一步增删,要求工作站及所属联络点均挂牌办公,要求设立公示栏,公示组织机构图、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便民措施,完善基层工作站考核细则。各工作站法援案件必须先行网上申报、审批,结案后一周内报送案例信息,一个月内报送案件卷宗检查。

三、加强法援案件质量的检查,规范法援案件质量。

2012年,对法援案件的质量特别是工作站非诉讼案件,我们将定期进行检查与评比,开展互查互评,评出优秀法援案件,建议局领导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对诉讼法律援助案件,全年组织4次以上旁听庭审,随时督办,定期回访;对案件质量有瑕疵的进行通报批评,特别是对各维权工作站的法援案件,重点进行审查与指导。

四、扩大非诉法援案件的受援范围,让更多符合法援条件的群众避免诉累。

法援案件并非必须通过诉讼才能解决,非诉解决纠纷更有利于减少当事人对抗,化解社会矛盾。2012年,我们将在2011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非诉讼案件受理并规范非诉讼案件的审查与审批。

五、继续深入落实各项便民措施。

全面落实中心制定的便民措施,并注重工作站的落实。印发法律援助维权知识问答系列宣传材料,和案例选编一起发放到工作站及联络点,实行法律援助宣传进村入户。要求工作站制作法律援助联系卡发放到摸排的受援对象,要求工作站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兑现服务承诺。

六、多渠道争取法援经费,严把经费发放审查关,进一步保障法援工作的开展。

在确保地方财政预算经费落实的前提下,继续努力争取社会广泛支持,保证法援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法援办案经费的正常开支,并严把案件补助审查关,不合格案件不发补助款,有瑕疵案件,如无证据材料,无辩护词(代理词),没有按照规定会见被告人等问题存在的案件,扣发补助款。

七、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及时、认真地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乌苏市司法局哈图布呼司法所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篇2: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推动解决当前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法律援助工作计划。加大法律援助队伍培训力度,落实各项培训制度,制定法律援助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培训教材、师资、经费等基础建设,提升培训效果,提高法律援助队伍服务水平。重点加强对法律援助承办律师的教育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坚决杜绝收取当事人任何财物和偷工减料不负责任行为,从源头控制法律援助质量。

二、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重点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

积极探索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工作制度,适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阶段总结。探索构建法律援助便民利民长效机制,促进法律援助便民工作常态化。建立规范高效的法律援助实施体系,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积极推进城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进程,健全异地办案协作机制,扩大协作范围与事项,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完善调解前置原则,进一步发挥调解在法律援助中化解社会纠纷和矛盾的作用,促进问题迅速解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力推进农民工直通车活动,完善农民工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和审批程序,畅通申请渠道,规范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系点建设,做到应援尽援,工作计划《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促进法援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探索建立法律援助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履职标准,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率和质量。重点强化法律援助机构质量监督责任,细化工作人员对法律援助案件监管程序,实行精细化管理,狠抓落实;二是全面实施《广州市法律援助实施办法》,由市司法局牵头组成联合检查组,督促各区、县级市进一步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责任,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的投入,促进各区、县级市法律援助经费投入均衡,做到专款专用,充分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制定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三是积极推进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站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台帐统计机制,实现基层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化,确保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真正成为服务快捷、贴近群众的法律服务平台。完善区县法律援助工作考核标准,强化对区县法律援助工作监督指导、检查,促进全市各区县法律援助工作协调发展;四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探索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衔接机制,解决法律援助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法律援助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

篇3:法律援助工作新思考

虽然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迅速,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由于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起步晚, 而且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投入还有限, 因此我国现阶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需要我们去完善、去改革。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立法层次低

虽然我国于2003年由国务院由台了《法律援助条例》但是立法层次偏低, 仅仅是行政法规还远远不够, 许多地方对法律援助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的省、市还没有出台配套的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系则, 这使得法律援助工作在立法上出现“软骨病”的情况, 极大的损害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建设。

(二) 实施中有“打折扣”现象

我国法律援助的工作者即有一定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因为法律援助案件是无偿的, 从而导致部分律师不愿意接受法律援助的案件, 或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如普通有偿案件上心, 导致了许多法律援助对象的不满, 增加不稳定因素, 需要改进他们的工作情况,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一些热心法律援助的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或高等法学院校的师生, 或热心公益, 具有法律知识的个人, 他们乐意为法律援助的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援助活动, 但是由于他们不是律师, 或者没有相关的法律证件而导致法律援助对象对他们怀疑, 社会对他们质疑, 致使他们不能为法律援助对象提供必要的法律帮扶, 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这也是法律援助实施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三) 监督机制不健全

法律援助组织在监督上还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 有的地方还存在着部分收费情况、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情况, 这些现象的出现极大的损害了法律援助的形象, 损害了法律援助工作者的集体声誉, 对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四) 经费、人员保障存在差异

有些法律援助组织的经费时常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 人员编制不能得到解决, 甚至有部分违规收费的情况, 还有办案补贴地域差异明显, 这就极大的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使法律援助工作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五) 社会认知存在片面现象

虽然我国每年都在宣传法律援助工作, 但在社会上仍有些公民不清楚法律援助的内容、申请条件。有的公民将不是法律所涉及的事情也当作法律援助来申请援助, 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也不了解法律援助工作、不重视法律援助工作, 这些是法律援助前进行中的阻碍, 需我们在干部群众中加强宣传教育。

二、我国法律援助工作问题的解决方案设想

就在现阶段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中所存在问题, 提出部分解决方案的设想:

(一) 关于立法方面

1. 加强人大的立法, 我国应当制定出台《法律援助法》, 提高法律援助的法律地位, 使法律援助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2. 地方制定相应的法律援助实施条例, 地方应当出台符合地域情况、民俗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 便于工作开展。

3. 完善法律援助法律文书制度立法, 建议以司法部为单位出台法律援助的规范性法律文书的部门规章, 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文书的严肃性、规范性。

(二) 关于实施方面

1. 改革司法教考试制度

即在司法考试里对于实习期的规定中增加接受法律援助案件的强制性规定, 规定实习律师必须在接受1-2个法律援助案件才可以获得实习合格的证明, 并可以取得执业证书。

2. 改革律师制度

即在律师法中规定以每年接受1-2件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年度考核合格的条件之一, 并对完成好的进行一定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或补偿、在政治上给予一定照顾, 以促进律师积极接受法律援助案件, 认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3. 建立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联系制度

人民调解在调解矛盾纠纷中, 会遇到各种和法律有关的案件, 有时在调解中会遇到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时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联系互动, 将此类案件联合法律援助律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对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及时法律援助, 积极运用法治手段, 解决矛盾纠纷。

4. 设立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

在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 定期接受居民的法律咨询, 对符合条件的居民给予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鼓励和引导居民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减少矛盾纠纷、减轻信访压力。

5. 成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

将该组织作为各级法律援助中心的一个社会团体, 主要是借此联系高等院校的法律专业师生, 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又热心于公益的公民, 以及各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的热心于法律援助工作的公民, 让他们从组织建设上成为有组织的集体, 他们也成为法律援助机构所确认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成员, 提高他们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6. 建立志愿者准入及培训制度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组织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准入制度, 以考试作为其准入的先决条件, 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法律援助志愿者的素质, 又可以提高办理案件质量。对于可以准入的法律志愿者法律援助机构要发放《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证, 以作为其资格的证明, 并证明该证只能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 且载明法律援助的范围、对象及使用证件的方式、效力, 规范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工作行为, 便于管理。除此之外, 还应当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培训制度。因为法律援助志愿者法律专业知识不是很充分, 且志愿者还有其他正式工作要完成, 如教学、科研等活动, 不可能与专门的律师相比, 所以要组织他们每年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 以促进他们的法律知识的完善, 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关于监督方面

1. 加强人大、政协监督

现在仅仅依靠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和上级法律援助组织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当加强监督范围, 尤其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 建立人大、政协法律援助定期查访制度和法律援助案件督办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法律援助工作良好发展, 杜绝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2. 加强舆论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是“政府镜鉴, 改革尖兵”, 加强舆论监督使法律援助工作能够阳光, 可以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3. 建立公示制度

公示制度是一种阳光的政务公开, 建立公示制度可以防止不符合法律援助的案件违法办案, 也可以促进符合法律援助的案件尽快结案, 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效率减少人情案, 关系案。

(四) 关于保障方面

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法律援助中心人员编制、经费等各方面保障, 对于经费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律师会费中提取一部分基金作为法律援助的经费, 同时各级司法行政法律援助中心应当对其他法律援助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完善各项保障工作。

(五) 关于社会认识方面

1. 积极宣传法律援助, 不仅要宣传法律援助的内容、特点, 还要宣传法律援助的范围、对象, 让社会认识到什么是法律援助能够受理的范围, 哪些是法律援助的对象。

2. 鼓励社会爱心人士、慈善人士参与法律援助。应当鼓励并支持社会爱心人士、慈善人士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 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号召力促进社会的认识, 这点可以考虑选出地方“法律援助形象大使”, 或者举办法律援助慈善晚会, 一来可以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 二来可以解决一部分经费问题, 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3. 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学校活动, 通过广泛的宣传, 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认识法律援助的工作内容, 了解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

当今的法律援助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许多国家将法律援助写入宪法或法律, 还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法律援助顺利实施的制度和规范。我国虽然没有在宪法中明确写明法律援助, 但是在2004年宪法的修正案上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并早在2003年就由国务院制定了《法律援助条例》,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各种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法律援助工作也必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今后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必将是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所谓规范化不仅是法律援助办公设施、人员经费落实等方面更加规范, 更是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纪律监督建设的全面规范化。专业化, 所谓专业化是指法律援助工作队伍建设必将专职的从事此项工作, 无论是法律援助人员素质还是办理案件的水平都将逐渐专业化。常态化, 所谓常态化是指今后法律援助工作将是法律实务工作的一部分,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 遇到法律问题自然寻求法律援助解决。这将是法律援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必将减少信访数量,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潭世贵.律师法学[M].3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4:84-85.

篇4:谈监狱系统法律援助工作

一、监狱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法制的必然要求

法律援助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保障公民实现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权利,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我国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治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监狱安全稳定的内在需求

通过援助,可以有针对性地、一对一地解开服刑人员心中由于监管、改造、劳动、生活、学习或法律知识相对薄弱而造成的心理桎梏,使他们端正改造态度,重新振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生活中,对于促进监管安全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咨询,可以引导服刑人员正确处理与警察、其他服刑人员的关系,使狱内的一些矛盾得到消除,对狱内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3.加强服刑人员法制观念的重要方式

通过监狱警察和专业律师的解释和帮助,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更加信奉法律权威,明白法律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强制性,提高守法意识并自觉遵守法律。当其他服刑人员目睹了这些法律援助实践和变化,也会从中受到教育。这一切就能以点带面构建监狱法治大环境,对加强服刑人员的法制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监狱服刑人员法律援助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法律援助的参与度不够

服刑人员入狱前许多都是“三盲”(文盲、法盲、流氓),不知道监狱有一个免费帮助服刑人员解疑释惑打官司的法律援助站,对法律援助站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更是知之甚少,对监狱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主动参与性不够。

2.法律援助的受益群不宽

由于监狱法律援助站的协议机构都是本地机构,加之受费用等问题的制约,受益于法律援助的人群基本是本地人,不够广泛。受路途遥远、经费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外地特别是外省籍的服刑人员的法律援助很难开展。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与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显得异常突出。

3.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不广

目前法律援助站接受的案件主要是刑事案件,而有关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遗产继承、财产纠纷、子女监护等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因人员、资金、时间等原因,使得援助工作难度大,涉及则较少。

4.法律援助尚未步入常态化运作

因组织形式不健全、相关制度不配套、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等原因,法律援助尚未步入常态化运作,不能使更多的服刑人员得到援助。

三、完善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思考

1.加大宣传,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

服刑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寻求法律援助的意识差,应当加强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法律援助的范围、法律援助的程序、法律援助的条件及法律援助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都要让服刑人员了解清楚。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一是运用墙报、板报、巡回图片展、标语、开辟法律援助专栏等形式宣传《法律援助条例》,营造监狱法律援助氛围,为监狱的法律援助工作开展奠定思想基础。二是编印《监狱法律援助手册》,将法律援助在解答咨询中发现的监狱服刑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附上有关法律条文编写成册,分发给服刑人员,成为他们平时生活中的“工具书”。

2.设立援助基金,加大监狱法律援助保障力度

虽然法律援助是免费的,但目前监狱法律援助大多仅局限于法律宣传与咨询,而大量的刑、民案件因为需要取证,需要时间,所以需要支付律师办案补贴,由于经费保障问题而难以办理,经费不足问题已成为监狱法律援助受益面不宽的重要因素。因此,呼吁设立监狱法律援助基金,为监狱开展法律援助提供有效的保障。法律援助基金由监狱和地方政府部门共同筹资,每年可从行政办公费上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法律援助,还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发动社会力量组织义演、义卖、社会募捐等方式筹集资金辅助法律援助事业。对援助基金实行专门列项、专人监督、专款专用制度,确保有限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应有的效益。

3.规范运作,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真正要使监狱法律援助工作常态化,就必须有健全的工作网络,确保法律援助的有序展开。一是建立组织,在监狱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使其成为法律援助中心和监狱之间的纽带;二是建立队伍,在监狱各级管理层中明确法律援助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针对服刑人员中需要法律援助对象进行摸底,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有计划地给予安排法律援助;三是规范运作。应当制定服刑人员法律援助申请审核程序等制度,为服刑人员获得法律援助提供制度保障。

4.整合资源,确保法律援助的顺利开展

服刑人员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可能随时自主咨询或申请法律援助,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法律援助中心的现有资源,采取多种途径向服刑人员提供法律援助。一是充分利用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咨询电话。一方面,服刑人员提出的问题有普遍性,另一方面,也从监狱对服刑人员思想的掌握考虑,可以将一对一的咨询扩大到多对一的咨询,利用免提或电话系统,一个人的咨询,相当于所有人的法律学习,可以有效避免律师重复劳动,也有助于监狱方随时掌握动态,及时处理不利局面。二是建立监狱法律援助“直通车”。有些服刑人员的问题涉及隐私,不愿在公众面前提出,可以采取书信的方式进行咨询。问题复杂难以在复信中讲清时,法律援助中心可以指派律师上门服务,与服刑人员单独面谈,了解情况。

【责编 周春晓】

篇5: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一、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法律援助工作做细做实,尽心尽力为受援人服务。

二、加强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充分利用《法律学堂》、法制广场、社区宣传栏等现有的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在群众中的知晓率。

三、继续做好援调对接工作。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援调对接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民政、综治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本着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原则,不断加大法律援助的工作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的工作效率。

四、加强法律援助接待管理、案件指派管理、案件质量管理等,对案件办理实施“先协调后诉讼”的运作方式。

五、扩大援助范围。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法律援助经济标准,确实让困难群体能够得到及时的援助。

篇6: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一、继续夯实公共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工作基础

结合我区实际,在更多个法律援助示范联系点设立设置“法律援助宣传角”“法律援助宣传栏”等,进一步增强联系点的影响力;健全完善联系点工作机制,发挥联系点在宣传法律援助、引导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作用有效发挥。继续开展“法律援助示范联系点”创建活动,示范联系点做到“四有一公开”的要求,即“有标识、有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工作记录,法律援助事项、联系人及电话”公开,进一步促进联系点职能发挥。

二、抓实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队伍工作实效

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化水平,为法律援助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基础工作。

三、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工作,促进法律援助服务能力的提升

本着服务基层,服务弱势群体,服务孤老残百姓的实际需求,我们将宣传法律援助、服务弱势群体的工作尽量安排在社区、军营、学校、工地等方便百姓的地点开展,利于更多的人受益,避免走形式,力争得到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学生、军人、老年人等的欢迎。

四、抓实改革任务,确保落地见效

今年我局法律援助工作部门要继续全力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两项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衔接,规范申诉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指派和办理各环节工作,依法维护申诉人合法权益。

五、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上一篇:技术与实践下一篇:毕业生欢送会玩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