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程设计小结总结

2024-04-13

机械课程设计小结总结(精选8篇)

篇1:机械课程设计小结总结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不过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和同学们之间的认真仔细的讨论之中,我们总算克服了种种难关,让每个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过得还蛮充实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专研的时候,那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团结,团结的力量,力量的伟大。所有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集体,因为它凝聚了集体所有的精华。

在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的那些辛酸,那些执着,那些付出。一路走来,我们伴着风雨,携手欢笑,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团队一定很完美。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对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而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应用,还算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吧。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设计一个项目背后的那些付出。整个过程是挺累的,但是当你看到这个完整的文档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最后,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们的设计提出宝贵意见。

篇2:机械课程设计小结总结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

也许自己太过于执着,从设计开始就落在大家的后面。不过还好,很快就将基本的数据设计与整理出来,不至于远离大家的进度。由于考试已经结束,我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搞设计。可惜,图书馆闭馆,不能参考一些资料,以至在有些结构设计上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那样设计。看来自己学的东西太少了!

天气情况很糟糕!我只能这样评价这段时间内的艰辛。雪不挺的飘,一阵紧接一阵,以至于绝大多少时间自己都是在寒冷中度过的。虽然穿地挺厚实的,但是整天的坐着,不运动,不感觉冷那是鬼话。起初,还只是寒冷,后来为了画图一站就是一天,包括晚上的4个小时。脚除了麻木,还是麻木!

我不喜欢加夜班。当然不是害怕加班的辛苦。而是,明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事情,为何非得将自己逼到慌乱的地步,加班加点的拼命赶呢!。“人是习惯的奴隶。”我一直这么认为的,也努力这么做着。不过这次为了搞设计,自己加了不少班,包括夜班。基本上,一天都呆在北区设计室里面。晚上,也经常奋战到10点才回南区。没有几个人会在这么冷的天气情况下留在教室搞设计。我这样说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比起其他人来说更勤奋,况且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大家也真的没有必要晚上挨冻搞设计,那样也太残酷了!而我之所以加班其实目的很简单,我想早点回家,毕竟家里比起学校来说更温暖。

谈了这么多的感受,只想表明天气太恶劣了,不过我们大家都挺过来了。对于课程设计,我只能说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最好,最出色的设计。过程我只能用不堪回首来形容,但是结果确实意义重大的。我付出了远比设计内容更多的毅力与决心。而我也应该保留这份精神,继续奋斗。

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门外汉)就是按照条条款款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没有劲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两条路,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通过这次的设计,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书本知识以及个人素质与品格方面。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的设计提出意见。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一、课程设计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本课程设计鼓励采用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课程设计中,针对布置题目学生要完成的设计内容有:

1.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2.三角带的传动设计;

3.齿轮传动的设计;

4.轴的设计(低速轴);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验算(低速轴);

6.键的选择计算及强度校核(低速轴);

7.联轴器的选择(低速轴);

8.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9.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和装配图

(1)绘制零件的工作图((有上机条件的同学用AutoCAD绘制)轴的零件图

(2)减速器的装配图(可根据个人的能力决定是否用AutoCAD绘制)

注:零件的工作图包括:

(1)尺寸的标注;

(2)公差;

(3)精度;

(4)技术要

求装配图包括:

(1)尺寸标注

(2)技术特性

(3)零件编号

(4)编写零件明细表、标题栏。

10.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要求

作为指导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加以指导。首先让学生做减速器的装拆试验,形象地认识减速器。在设计过程,轴的结构设计和减速器的外形尺寸的确定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要上一次辅导课。另外,每天来指导学生设计、计算、绘图,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对每个问题都应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反对盲从,杜绝抄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随时复习教科书、听课笔记及习题。

2)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认真计算和制图,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

4)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四、评分原则课程设计中,最终的图纸及说明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学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在图纸及说明书中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对同学的评分,特别要注意抓两头:一头抓平时,一头抓答辩.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出勤和设计图纸、说明书、创新能力和答辩情况综合按5级分制评定。

五、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虽认真但因基础差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不能按时在教室设计,多次迟到,甚至有矿课现象;

2)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时不能或不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指一步才作一步,或参照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照猫画虎”式的进行;

3)设计中有错误,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4)图纸质量较差,特别是尺寸标注,出现问题较多,表达不清楚;说明书内容不够完整、工整,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一般性错误;5)答辩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回答中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于非原则性错误。

六、结果分析参加本次课程设计5个班,大部分同学能按老师要求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最后的答辩中满足要求。参加本次课程设计共有139名同学,其中优18人,良32人,中51人,及格35人,不及格3人。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经验及教训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需要用到许多先修课程如《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及《公差测量及配合》等,而部分学生在由于前期的先修课没有学好或是由于纺织工程专业有些先修课没开,所以在绘图上表达不清楚,尺寸标注等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要在学先修课时,督促学生把先修课学好。另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前,并且恰好遇到英语四、六级考试,使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参加课程设计,建议最好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后。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

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不过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和同学们之间的认真仔细的讨论之中,我们总算克服了种种难关,让每个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过得还蛮充实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专研的时候,那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团结,团结的力量,力量的伟大。所有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集体,因为它凝聚了集体所有的精华。

在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的那些辛酸,那些执着,那些付出。一路走来,我们伴着风雨,携手欢笑,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团队一定很完美。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对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而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应用,还算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吧。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设计一个项目背后的那些付出。整个过程是挺累的,但是当你看到这个完整的文档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最后,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们的设计提出宝贵意见。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

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又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和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

开始的时候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的人来说,无非就是按照条条框框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无聊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仅有三周,但是通过本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的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的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要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努力。

篇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1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先修课程开设不足及部分教学内容取舍不当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讲解需要综合运用《高等数学》、《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等基本知识,这类先修课程的知识作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将上述先修课程安排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开课之前设置,为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但目前绝大部分近机类、非机类专业在开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之前,先修课程开设不足甚至严重缺失,给课程的讲解、分析带来诸多困难,对一些概念的认识学生有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机械设计基础》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部分的内容,内容纷繁复杂,涉及面广,很多教材在内容上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又有很大区别,目前,近机类和非机类各专业对该课程的讲授学时存在随意压缩、调整,教学内容随意增减、取舍不当等现象。

(2)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或者受到教学设施的限制,目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尽管大部分教学采用了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学效果却不显著。

(3)工程性和实践性不够突出及未能及时引入“现代机械学”的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机械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基本没有现代机械理论相关内容介绍,如适当增加这方面的相关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行业的发展及整个机械大系统的理解。《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以工程应用为背景,通过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灵活运用各章节所学的知识,消除由于章节多而带来的“繁杂”感,才能保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但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在理论教学与工程性和实践性方面存在脱节现象,缺乏整体感。

(4)课程设计与理论讲授联系不够密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后开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虽然设计课题可以提前布置,但如果没有细致的指导方案,课程设计与理论知识学习联系不密切,阻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易改善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

先修课程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由于受人才培养方案对总学分的限制及制定人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背景知识及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经过充分的讨论,听取多方的意见和建议。若确实受人才培养方案对总学分的限制无法开足先修课程,需留有一定学时方便任课教师在讲解时能够补上先修课程相关欠缺内容,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教学内容取舍不当的问题,任课教师需认真分析教学要求,对非机类、近机类各专业来说,要研究后续专业课对本课程的要求是什么,对不同专业学生本课程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需分层次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类别的教学大纲。

(2)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但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思维疲劳,甚至厌烦,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刚接触课程时,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对后面其它专业课程学习有何作用,对今后工作中可以用来解决哪些技术问题以及本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充分的介绍,引导学生意识到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该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动态的多媒体电子课件,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表现力,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使学生从原来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书本知识还原于生活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多媒体教室现虽配备已普遍,但如何应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应仅限于PPT文稿的展示,三维动画基本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例如轴部件动画相当于让学生经历了一次课堂上的拆装实验,对零件的安装、定位以及工艺性等都有了感性认识,既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哪些动画需要制作,如何制作,目的是什么,需任课教师认真思考。可借助播放与课程内容匹配的简短现场录像以及在参观、实习等各种机会现场DV,这类方法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对老师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剪辑或拍摄与授课的PPT更好地融合,可以向学生传达更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常见机械、机电设备中的动作、工作原理,让学生找出其存在和应用到哪些机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讲解间歇运动机构时,为什么在看电影的时候,总感觉画面有停顿感?多数同学的意见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为适应人们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所以放映机采用槽轮机构,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停留。采用这类方法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拓展了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

(3)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须从全局的角度来考察对象,不仅要关注该问题涉及的相关因素,还要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需从完整的工业产品设计的角度介绍各章节内容的存在意义,使学生对课程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将各章内容对应划归到机构设计和机械零部件设计的范畴中,强化了章节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培养目标。

重视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理论科学以严谨性和逻辑性见长略有不同,技术科学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落脚点,只有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好知识,最终在实践中创造知识、发展知识。《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特别是在设计方案结构化的过程中,零件加工的工艺性、零件结构的合理性均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极其重要。除去传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法外,应努力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三维软件实现零件实体模型生成、虚拟装配、运动仿真及干涉检查等演示,以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尊重客观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识世界是获得正确科学知识的基础。机械系统的传动方案千差万别,常见的有齿轮传动、轮系、带传动和链传动等,而不同传动方式有各自的特点,需根据使用场合和要求进行灵活、合理的配置。授课中客观评价各传动方式的存在意义,对比着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才可达到传授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科学的态度及合适的设计方法。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首先来自于强烈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坚持启发性教学,树立人人均能创新的意识,应将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学会创新为主的教学,坚持启发性教学、开展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树立人人都能创新的思想意识,需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性思维习惯,如在机构设计中,可选择以欲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讨论,启发学生运用横向、纵向、逆向、分合、对称等思维方法,考虑所有因素的后果,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从诸多的方案中,寻找出最佳的一种,以便最有效地解决问题。应尽可能利用实物教学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增强学生对所学机构、机械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起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能有效的帮助与促进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直观展示和动态模拟机构运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难点内容,在增强学生对机构、机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拓其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及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学生学习兴趣与科学素质及创新意识培养、多媒体手段应用等方面探讨。实践表明这些教学举措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将其余后续专业课课程教学方法同该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整体的教学计划形成通畅脉络,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专业领域的综合的设计能力,能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十分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的能力。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现状及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学生学习兴趣与科学素质及创新意识培养、多媒体手段应用等方面探讨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方式。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兴趣,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雪飞,韩维娜.《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初探[J].科技资讯.2010(.01).

[2]魏军英,李学艺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1(.01).

[3]庬姗.《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09).

[4]李占奎,刘元林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02).

篇4:机械课程设计小结总结

【关键词】机械设计 双语教学 渗透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7-02

一、双语教学背景

我国加入WTO和新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课堂教学如沐春风,注重学习的体验和知识的运用成为目前教学的最为核心的内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纯知识的外语教学已经落后,不再适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英语教育中除了知识性,还有工具性、交际性和文化性。然而,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应用。学生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彼此之间的交流,没有学好英语和运用英语的外部环境,结果就导致“哑巴英语”这一现象的产生,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双语教学,在高校的应用进一步充实了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交际性。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两种不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或在母语教学过关的情况下,用部分非母语或全部非母语进行学科教学的称为双语教学。

二、《机械设计》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从大环境来说,我们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以要用英语作为沟通的桥梁,而在高校里加强这一沟通的桥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双语教学。

2.从课程本身来说,《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最后一门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去设计适用的零部件和简单的机械。理论推理不多,难度相对适中,非常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3.从学生角度出发,这门课一般放在第五学期,这时学生英语的水平基本过英语四级,所以从知识的角度他们也已经具备开设双语课程的能力了。况且,先修课程也有开设双语的经历,他们更容易适应。

三、《机械设计》双语教学拟采取的办法以及效果,

通过六年的双语教学,我得出了以下经验:用英语作为课堂语言对《机械设计》进行教学,需注意的是英语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要想双语教学的效果好要从授课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上课所用教材的选取,授课模式和对学生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双语教学。

1.双语教师选择

首先对《机械设计》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有多年的《机械设计》教学经验,对该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对该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在讲解基础内容的同时能够做到前沿的延伸.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有较好的英文基础,能够用英文流利地进行表达.建议学校选双语教师时能够选拔那些在教学一线长期从事机械专业课教学的归国留学人员担任.另外,学校可以资助教师出国进修和访学来培养双语教学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双语教学教师.

2.教材选用

建议选用 杨明忠 编著的《MACHINERY DESIGN》该书内容深浅适宜,与中文版,濮良贵编著的《机械设计》章节的布置基本一致,可作为中文辅导教材,例题和习题丰富,基本符合国内的教学大纲.还要引导学生多参阅国内外的知名教材,如:Robert L Mott 《Machine Elements in Mechanical Design》, Joseph E Shgle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等。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 教学模式的选用

双语教学时,教师可采用部分英文渗透式教学.教师上课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些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如Machinery design(机械设计),Failure models(失效形式),Stress(应力),Strain(应变),Threaded fastener and joints(螺栓紧固件与连接件), Strength calculation(强度计算)等.让学生先熟悉专业词汇,使之很自然地接受英文表达.教师上课时可采用全英文板书,并恰当地处理英文表达,大部分用英文表达,中文作为必要的补充.教师上课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用英文方式思考,用英文提问题,逐步增强学生的英文水平,使英文与专业课学习共同进步.注意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多地使用些贴近生活的的实例,如:两个螺钉连接两块板,螺栓型号已知,那么最大能承受多大的横向载荷等,鼓励学生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思考.

4. 考核形式及效果

考试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3部分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 10%.实验占20%。平时成绩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翻译英文定义和概念,用自己的话英文表述分析过程,如:用英文表达螺栓连接承受横向载荷强度校核的分析过程。从而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英语的掌握程度.试卷采用一半英语一半汉语.经过一个学期的双语教学训练,学生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机械相关英文文献。

如下是从2010-2015年同一专业的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各项指标的对比如图1,2。

由图可以看出,就《机械设计》双语班的教学效果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双语教育的模式和效果逐渐成熟,无论是从该课程的及格率、四级通过率,考研上线情况看双语班都已经有明显优势。所以双语教育需要持续进行,使其优势能充分发挥。

四、双语教学中的问题

虽然教学效果明显,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从全国其它高校尤其是近几年安阳工学院各个院系的双语教学课程实践过程来看,双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双语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要常年从事机械设计的教学,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且能顺利的实现全英文上课。发音准确很重要,其次是流利组织语言的能力。但我们都是非英语专业出身,阅读不是问题,但是口语水平参差不齐,能满足讲双语课要求的老师不多。

2.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习英语听力、口语都是弱项,而且学生的英语水平落差较大,有的大三已经通过六级考试,而有的同学四级还没过,所以讲双语课时学生的接受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成绩悬殊较大。

3.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时,除了所用教材增加了英文版本,上课板书用英文外,与普通教学并无大的区别.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不顾及学生是否能听得懂,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做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很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因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而放弃学习.这就违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双语教学与研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双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投入。所以要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为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双语培训方案。多与其他高校的教师沟通交流双语教学的经验,多组织海外进修和访问学者等来提高双语教学的资质。

篇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本课程设计鼓励采用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课程设计中,针对布置题目学生要完成的设计内容有:

1.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2.V带的传动设计; 3.齿轮传动的设计; 4.轴的设计(低速轴);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验算(低速轴); 6.键的选择计算及强度校核(低速轴); 7.联轴器的选择(低速轴); 8.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9.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和装配图(1)绘制零件的工作图轴的零件图

(2)减速器的装配图零件的工作图包括:(1)尺寸的标注;(2)公差;(3)精度;(4)技术要求。装配图包括:(1)尺寸标注(2)技术特性(3)零件编号(4)编写零件明细表、标题栏。

10.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要求

作为指导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加以指导。首先让学生做减速器的装拆试验,形象地认识减速器。在设计过程,轴的结构设计和减速器的外形尺寸的确定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要上一次辅导课。另外,每天来指导学生设计、计算、绘图,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对每个问题都应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反对盲从,杜绝抄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1)随时复习教科书、听课笔记及习题。2)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3)认真计算和制图,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4)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四、评分原则

课程设计中,最终的图纸及说明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学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在图纸及说明书中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对同学的评分,特别要注意抓两头:一头抓平时,一头抓答辩.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出勤和设计图纸、说明书、创新能力和答辩情况综合按百分制制评定。

五、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虽认真但因基础差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2)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时不能或不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指一步才作一步,或参照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照猫画虎”式的进行;3)设计中有错误,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4)图纸质量较差,特别是尺寸标注,出现问题较多,表达不清楚;说明书内容不够完整、工整,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一般性错误;5)答辩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回答中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于非原则性错误。

六、结果分析

参加本次课程设计1个班,大部分同学能按老师要求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最后的答辩中满足要求。参加本次课程设计共有50名同学,其中优2人,良26人,中20人,及格2人,不及格0人。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经验及教训

篇6:机械课程设计总结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们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几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们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们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外我们都有了一种”春眠不觉晓“的感悟。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有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甚至弄错。但是一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们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要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

我们觉得我们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二的学生,能做并且做成功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已经度过的两年大学生活里我们有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但是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

我想做这种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我们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专用机床的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做的是课程设计,而不是艺术家的设计。艺术家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我们胜程师,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使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这次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在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们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作为机械专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本次课程设计用的是autoCAD制图,虽然班上像xx这样的高手用的是Proe做的,但是我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用的它。因为用cad制图方便简洁,易修改,速度快,我们的设计,大部分尺寸都能在cad上设计出来的。

其实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发现不管是我们这组的”四工位专用机床"的课程设计,还是班上其他的同学的课程设计,我们班上的同学都齐心合力的把老师分配给我们的任务都很出色的完成了,虽然有些设计和数据不是专用的那么标准,但是至少我们班的同学此次的设计当中,把协调合作,分工完成却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当然我们这组更加,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短短几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们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两年来的学习也学了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用。另外,课堂上也有部分知识不太清楚,于是我们又不得不边学边用,时刻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们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整个设计我们基本上还满意,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希望检查时,老师多查出些问题,由此我们可用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课后加以弥补。

对于我们这组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而言,当初太多的难题困扰了我们。在设计和计算过程中,并非每个组员都能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参与,因为是由小组完成设计,所以我们进行了分工合做,但当然最终每个组员都是必须能完全了解我们组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并且要能很好的组织语言来讲述我们自己的设计。说实话,因为每个同学所要处理的部分不同,所以也导致了一点不可避免的问题出来,就说那最初的送料机构。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个将料送进加工位的装置,但说实话,这可以说是我们完成最晚的一个步骤,不是因为它很难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重要原因,而只是因为开始的不同组员的不同想法,不同见解而导致的最终的不同结果。所以直到最后大家才理解了一个共同的想法,才得以完成,才终究到最都一个步骤才得以统一,得以实现。从这一点我发现,真的,组员之间的配合和多沟通对此次设计的重要性真的很没话说,如果各位组员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想法和课堂所得拿出来给各位组员分享与探讨的话,尽管最后终将有一个结果,但我相信最后的结果是不会让大家都满意的,是不能代表我们这一个组的最终能力的。同样的,有些方面就就必须要大家能够在某些同学的帮忙下理解和懂得才行,而且是必须只能自己去接受别人的结果,不能更改的,当然,那就是计算了。因为不可能每个同学都会很懂得去计算,都懂得怎么去完成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关于数字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那些计算功底好的队友帮助我们这些计算稍弱的共同完成任务。

当然,在我们设计次机械前,这个机械的运动方案也是最我们很重要,很困扰我们的一个环节。

在机械设计过程在中,机械的功能原理方案的构思和设计,仅能提出实施机械的各分功能的原理方案图,对于机械产品来说,从功能原理反哪个案到供生产用的图纸,其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将功能原理方案所需实施的各分功能,构想出一些动作过程,然后合理地选择各个执行机构来实现这些动作过程,在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时,同样可从多个方案中通过选择,取得较理想的反哪个案。当然,在设计中,由机构的选型可知,在选择执行机构时,要对各种实现运动的机构和执行元件的性能、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机械运动方案的好坏,对满足机器总的功能要求,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机械产品的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7: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感想及总结

炎炎烈日,烘烤着大地,没有空调的经管210就像一个大蒸炉,再加上每个人排出的温度,此时的教室俨然就是人间地狱,然而,在这地狱之中却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酷暑难耐,作业繁重,本来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本应该度日如年,可事实偏偏与此相反,每天早早的来到经管,时间似流水一般悄无声息的从指间划过,不知不觉一天就这样从身边走过。地狱般的生活本该痛不欲生,苦不堪言,可一路走来,汗水中夹杂着喜悦,似乎轻轻松松,预期的苦痛并没有如约而来。现在想来,有点不可思议,这也许就是机械制图课程设计的独特之处吧。

每天虽然很忙碌很疲劳,但感觉很充实,收获颇多。每天的专注和辛劳,唤回了我对机械设计课的重新认识,还有一种对设计制图工作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看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没有枉费这两周来的心血。在这次设计中进一步培养了我对工程设计的独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

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制图测绘是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对各种图纸的测绘,让我们全面地、系统的复习机械制图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绘图、读图的质量和速度,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十多天的课程设计,自己感悟颇多,知道了设计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根线条,一个结论,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考后才能加以确定(最后还不一定正确),也明白了要想学好机械制图,不仅需要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还需要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篇8:《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方案

一、本课程主要任务

1) 学会车、铣、磨、钻、镗几种典型的机械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基本理论、刀具基本知识、切削用量选择等;

2) 学会典型机床 (车床、铣床) 的工作原理、传动分析、结构特点及工艺范围;

3) 学会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方法与步骤;

4) 学会机床夹具、工件定位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加工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法;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6) 掌握零件装配的结构工艺性;

7) 学会零件质量检测的方法。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典型工业产品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为核心技术, 进行基于减速器生产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根据减速器生产过程, 课题组对授课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 确定了车削、铣削、钻镗削、磨削及装配五个教学项目, 与减速器的加工过程相对应。本课程还以减速器的零件作为主要的学习情境, 进行任务驱动教学;以减速器零件加工过程安排教学任务;以减速器零件加工安排实践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均以减速器为核心进行设计的, 充分体现了基于减速器生产过程的课程建设的思路。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一) 首先根据减速器的生产过程安排教学项目

减速器的生产过程是从零件的加工到部件的装配。那么在安排教学项目的时候, 根据这个过程, 先安排切削加工项目:车、铣、钻镗、磨 (加工减速器零件) , 然后进行装配知识的学习。

(二) 按照零件的加工过程安排项目顺序

通过市场调研发现, 车削、铣削是学生从事最多的两个工种, 是金属切削加工方法中最为主要的两种, 作为重点内容先学习, 钻镗及磨削次之, 所以先安排车铣后钻镗磨削。此外一般零件的加工都是由粗到精, 车、铣两类方法也是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的方法。而磨削是精加工的方法, 所以由粗到精组织教学任务。

(三) 以项目实现过程安排学习任务

下面以车削为例对这门课程的授课思路做一简单的介绍, 通过减速器的拆分拆分出传动轴及端盖等轴套类零件:

1) 任务一:传动轴是哪类机床可加工的典型零件?———车床。从而引入车床的知识:包括车床的应用、结构、分类等方面内容。

2) 任务二:切削加工要用到刀具, 车床用什么样的刀具?从而导入车刀的知识。包括车刀的种类、使用、角度及磨刀方法等内容。

3) 任务三:有了刀具了, 工件如何在机床上进行定位?从而引入夹具的知识。包括夹具的组成、典型夹具的结构及夹具的应用等内容。

4) 任务四:具备了机床、刀具、夹具等必备的条件后, 如何在车床上把这个零件加工出来?从而把车削加工的有关知识以这根轴为学习情境进行讲解。

5) 质量检测:首先理论讲解质量检测的方法, 然后让同学们分组对自己加工出来的零件进行质量进行。以上5项任务完成车削部分的教学。

每一个项目后面均设计了典型学习情境, 每一各任务书后面均设计了学生用的工作单, 每个工作任务后面还附了完成本任务的评分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完全理实一体化。此外对知识的讲解是:先分解再整合, 如分开讲解车床、车刀、夹具, 后整合, 在每个项目中都有相应的综合实训环节如车削综合实训。

(四)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教材参考书: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实训指导书》。教学资源还包括:教学资源库、网络课堂、实践教学。在立体化网络课堂中采用大量典型零件加工实例、图片、三维动画、视频资料及虚拟实训等多媒体素材, 使网络课堂更贴近于实际、现场, 更具高职特色, 更实用。资源库大量采用三维动画, 可实现任意方位的观察, 便于学生对零件的加工原理的理解、对于工艺的编制方法累积素材, 加深理解。

(五) 教学设计思想与效果

1.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作一体化;

◇为构建后续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平台服务。

2.教学设计思想:“分步实施, 系统整合”

1) 将最后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如:要达到学生能够完整认识切削加工, 并能够编制工艺、加工出合格零件, 先分步骤实施下列任务:

机床结构、基本操作;

刀具;

夹具。

2) 将以上内容学生掌握后, 进行系统整合;

操作机床加工零件;

零件质量检测。

(六) 学习情境及课时分配

四、主要教学方法

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确定与其适合的教学方法, 针对《机械制造》的课程特色,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 六步教学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授课过程为:学生信息收集- 制定计划 - 选择方案 - 目标实施- 信息反馈 - 成果评价, 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部过程。教师再这个过程中知识一个指导者, 学生是教学主体,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

(二) 案例分析法

由于《机械制造》是一门较为综合而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因此, 针对本课程开发出了适应这门课特点的案例分析法。就是在介绍各个课题的时候分别以典型零件为例, 通过这个实例的讲解, 把本章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减速器”这一典型零件, 通过减速器不同零件的加工和整体装配来学习相关内容。

(三) 分组讨论法

在有些授课环节上采用了分组讨论法, 如在讲授加工工艺的制定内容时, 学生分组讨论, 制定工艺, 共同分享成功后的喜悦,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教学基本保障条件

1) 工业用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10套、配套图纸10套;

2) 测绘工具10套;

3) 普车及配件10台、铣床及配件10台、钻床及配件10台、镗床及配件10台、磨床及配件10台。

本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教学过程“以任务为载体、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目标”, 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实现知识与能力并进, 培养高技能人才。

注:此课程设计获得全国机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摘要:《机械制造》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核心的专业课, 如何有效开展本课程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是机械类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论文深入探讨了如何进行《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方案成熟, 可实施性强, 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会英.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职高我的母亲老舍课件下一篇:组织生活会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