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2024-04-08

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精选14篇)

篇1: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同李老师结成师徒,进行“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作为年轻教师,我将虚心好学,积极请教,希望能在李老师的指导下,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顺利完成高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特制定以下计划:

1、积极主动学习新课标、课改精神及高考考试说明,刻苦钻研高中数学总复习教学方法。

2、积极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请教,积极听课,虚心听取老教师意见,听课评课有效地帮助新教师成长。

3、每节课写好详细的教案,让指导教师审阅指导,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4、每堂课后要及时写教学后记或反思,及时总结优缺点。

5、我将主动向李老师询问教学中的一些需要事先注意或知道的事项,做到有个心理准备,避免了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6、每周至少同李老师备一次课。

7、每周至少听李老师二节课。

8、每周至少记一次学习笔记。

9、每次考试后同李老师搞一次教学质量分析。

10、本学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写一篇论文。

11、本学期后进行一次自我总结。

12、上好汇报课。

篇2: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一、工作目标:

在工作中,我和老教师将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将不断完善自己,更加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具体措施:

(一)师德方面:

1、树立依法执教,为民服务的精神。首先,我们的教育活动要依法,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遵守教育教学常规细则,依法治教。其次,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的从事的职业是服务性行业,我们教学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2、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谁不珍爱自己的岗位,谁就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我们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面对学生;要敢于争先创优,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日新月异,我们将时时注重学习,同时要勇于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跳出来,开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争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二是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团队的事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互帮互带,取长补短。有经验有成绩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难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我要将将理论紧密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发展观,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上完每一节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积累教学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三)、自身素质方面

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会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多学习。我们要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要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2、多反思。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选择进行反思。使自己通过教学反思才能从“经验型”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

篇3: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一、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的对比

1.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新授课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授课的特点在于知识是全新的,但又以旧知识为基础,所以把握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地引入新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老教师在新课的引入环节能够根据学生的前知 识结构、年龄特点,简洁明了地将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新课中。新课的讲解后,老教师还能够注意到讲练的必要性和概念的使用范围,并结合练习的形式一一呈现,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而新教师由于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前知识了解不多,在讲解的时候容易采用直接引入概念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新概念学习的盲目性。

2.习题讲评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习题教学在化学 教学中也 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 用。它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老教师在习题课上多能精选习题、示范 讲解、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一道题的常规解题思路的同时,启发新思路,探讨新解,实现思维启迪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多数采取就题论题的形式,不能够拓展延伸,题目一旦 稍做变形,学生就不 知所措。在日常的作业和试卷讲评课上,新教师还容易出现“题题讲,面面全”的现象。其实,这样既浪费时 间,又没有突出重点。

3.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复习课追求的境界是有效、高效,而知识与 能力合一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和高效的标准。老教师的复习课大都能够注重以下几点:能够勇于取舍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强调基础,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疑点;能够将所学知识连接成网络,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听过一节印象较为深刻的老教师的复习课。在学习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 的量浓度后,该教师将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这些概念一一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知识脉络图,让学生想到一个概念时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下一个概念。

而新教师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学中看问题相对孤立,复习时大小知识点一一讲解,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琐碎而凌乱,不能有效、高效地进行提纲式复习,极容易造成复习课的无效。

二、反思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教师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新老教师课堂教学的对比看,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对教材知识点的梳理和把握,不能够准确认识到知识的重难点,在课堂上往往是一讲到底,没有重难点,很难达到 教学目标。这 就要求新 教师在教 学中,要精心备课,从考纲到 教材再到 学生,都要精心 剖析,最后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才能有详有略、主次分明,实现教学目标。

2.新教师患得患失,面面俱到,但是全而不精

新教师由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心理压力 较大,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患得患失,对学生和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觉得什么内容都要一遍遍地讲,学生才能加深印象。虽然讲的内容多,却都是蜻蜓点水,就题论题,分析不透彻,学生学会的只是这道题,而稍加变形,就有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一劳永逸的。新教师应该勇于放手,敢于给学生自主思考反思的空间。

3.新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缺少了解

新教师由于没有教学经验,缺少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了解,总是自认为学生应该会做,直到对作业进行批改的时候才发现问题。而老教师在新授课中就会提问可能犯错的学生,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进行特例教学,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进行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新教师应该在课前多向老教师请教,咨询学生哪些知识点可能是盲区,在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思维错乱,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 问题和困 难所在,积极为学 生打开心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可知,经验是财 富。新教师 需要在日 常工作中,多学、多听、多看、多思,积极向老 教师请教,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感悟的能力,提升教学技能,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摘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技能,对于新教师而言,最直接和最有效方法就是随堂听课,通过对不同课型课堂教学的对比和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能。

篇4:终身学习,新老教师看“心态”

一、离退休教师——“终身学习”的表率

联合国老年人研究机构经过调查,将高龄者分为四种类型:清心寡欲,保守传统型;健康和平型;终身学习,自我挑战型;享受人生,乐天行动型。我所接触的离退休教师,尤以第三种居多,有些简直就是终生学习的典型代表。一位教师退下来仅二年时间,平日搜集大量报纸杂志,用他的话说,“一看二剪三练字,最后才是卖废纸。”这位教师笔耕不辍,两年时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一位老校长退休十多年,仍坚持作摘抄笔记,摘文章剪贴。他说,“因为儿子还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我坚持给他推荐好文章,要求他汲取营养,好学上进。”还有一位老教师年近八旬,一次家中被盗,他早年订阅并保存至今的教育教学杂志不翼而飞。行动十分困难的这位老教师,硬是蹬着简易三轮车,跑了周边村庄的集市,终于追回这些“宝物”。他说,“我的教育生涯中就积攒了这些杂志,说啥也不能让弄丢啊!”

作为这些事例的第一目睹者和第一倾听者,笔者感慨良多。

他们是终生学习的楷模。“活到老,学到老”、“生有涯,而知无涯”这些人生哲理在这些离、退休教师身上得到具体体现。他们是青年教师终生学习的示范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什么老、什么身体不行、什么困难障碍”。

他们的终身学习贵在真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教育战线,这些离、退休老教师经历数十载的坎坷与拼搏,平日不离三尺讲坛,假期和老百姓实行“三同”,哪有什么“奖金”、“津贴”,真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如今,他们退下来了,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在奋斗、在追求。学无止境,因为他们有闪闪发光的历史,有自己的理想,有钟情的事业,更有奉献的精神!

他们的心态是生命的晚霞。“满目青山夕照明,老夫喜作黄昏颂”。人的生理与心理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谁都躲不过。但比起生理老化而言,比较长久保持年轻的心态却是可能的。这些离、退休老教师选择了“终生学习”,老将不提当年勇,他们更加注重“现在”和“未来”,因此,少一些消极而多一些积极是他们永远的需要。

二、青年教师要向浮躁的“心态”开战

终身学习,需要用看得见的目标激励自己。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无论离、退休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每天都在感受衣食住行的欢乐和艰辛,寒来暑往、日出日落给人们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终身学习,如果没有具体目标的依照、引导作用,没有具体目标的参与和跟进,便不可能成为如同家常便饭般普遍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就会不自在,不踏实,找不着感觉,更谈不上去实现心中的理想了。常常听到有些青年教师茫然不知所措地说,我该干些啥呀?而一旦校方检查心得笔记、剪贴笔记、阅览室学习记录,他们又叫苦不迭,认为是额外负担。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和五光十色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时髦、潮流、走向、选择对青年教师的诱惑是客观存在的,家庭、朋友、职业、生存对青年教师的压力是人所共知的。与离、退休老教师当年的学习、工作条件比起来,我们青年教师是没啥可说的,但有些青年朋友却不珍惜,上班关注大盘,下班摆弄杯盘,课余操心楼盘。如此下去,怎能写好自己“兴旺时期”的历史?又何谈理想和信念?

笔者认为,我们应针对部分青年教师的浮躁心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真正收回青年教师的“心”。

一是找出部分青年教师的自省点,以解决自傲心理。部分青年教师自以为学习、工作各方面都很好,不需要再下苦功读书、研究,其心态是充满自信,但往往又比较自负,有时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听不得别人对自己的提醒。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对部分青年教师而言,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力避教而不学、学而不思。部分青年教师年纪轻轻,职称到顶,再也不读书,不看报、不写论文,不搞课题研究,学校图书室见不到他们的身影,教师培训更是来去匆匆。当前,应特别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究,从目标和制度上给予激励,使他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二是开启部分青年教师的动力点,以解决无为心理。部分青年教师安于现状,处于中间状态,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上游吃苦,下游危险,中游舒服”,自认为“终身学习”是软件,缺乏拼搏精神,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于这部分青年教师的学习,应尽可能量化,以解决无所谓的轻视心理。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要加强针对性,使他们找到“动力”的感觉,在心灵深处受到激励。在集体学习中学有所获,跃跃欲试,回去后主动自学,立竿见影,进而心悦诚服地改变现状,找到新的进步目标。

三是激发部分青年教师的内燃点,以解决自弃心理。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成绩排序,评先晋级名额的有限控制,出勤考核与工资的挂钩,以及来自家庭的波折和困难,往往容易使个别青年教师遭受某些刺激和打击,对继续教育会表现出沮丧心理和彷徨心理,自尊心降低,自信心减退。要不断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制定发展性评价方案,不断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用一环扣一环、一个串一个的具体目标,让教师通过反思放下包袱,建立自信,稳定在一个既定的正确的方向上来。

三、搭建新老教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教师终身学习,需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需要引导教师立足岗位,立足自学,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教师的素质现状、培训需求和心理状态,以此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当前,我们的继续教育培训没有深度挖掘甚至完全放弃离、退休老教师这块宝贵的人才资源。

离、退休老教师是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指导者、领路人、导航员。首先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会感染、感召青年教师,他们是青年教师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的指导者。其次,他们是青年教师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和学习障碍的诊断者,不少青年教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不足,需要离、退休老教师指导其有效地学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便少走弯路,快出成果。第三,他们是青年教师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客观公正的评价者。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教师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学习的质和量上、在知和行上也就存在差异,需要比较、鉴别、评估、提高。有离、退休老教师的参与,就有利于多元化评价,有利于评价的科学、客观、公正。诚然,青年教师中不乏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家、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这必然会使离、退休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活动技术含量更高。事实上,绝大多数离、退休老教师不仅学书本知识,也懂得社会交往知识,更乐意学习青年教师之长,壮心不已,愿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他们热心提携晚辈,激励青年教师超越自己,热望看到朝霞越烧越旺,最后推出一轮太阳。

篇5: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新老教师结对”是当前学校培养新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新教师尽快成长的捷径。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感到“新老教师结对”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互相听课、评课是“结对子”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也成为了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我感到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与师傅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一学期以来,在师傅的影响和熏陶之下,我的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所有的这些都与师傅的教导和关心是分不开的。在这个学期里,我每个星期听尚老师的两节课。课前备好尚老师所教课的那一课,自己思考该如何安排教学,本着谦虚学习的心态,聆听师傅的课堂。课后和师傅交流自己的思考,此外,我还邀请师傅,每周来听一节我的课,课后主动找师傅交流,请师傅指出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写下反思,梳理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及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善。我和师傅经常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一起讨论,深入领会优秀教育教学理念。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我会第一时间主动和师傅交流。

“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制度中规定师徒之间相互听课、其他指导形式若干次,而最重要的在于师徒之间的随时交流与切磋。从我自身这方面来说,我总是想在尚老师的指导下能尽快的成长,所以面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全身心的投入,使出浑身解数。从这方面来看,这种形式在教师内部形成了自发的相互监督,从而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内驱力。

我觉得“新老教师结对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俗话说: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现在又是一个起点,我更深知自己的责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会有陌生的事情发生,所以我要不断努力的学习,多听听师傅的课,多学习师傅的教学方法,多学习师傅的态度,多学习师傅的经验,所以,本学期我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2.认真完成指导老师安排的每一项任务,并经常性地向指导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

3.力争一年熟悉课标、教材,基本合格;二年纳入轨道,胜任工作;三年拥有经验,有所作为

4.上好试验课,汇报课各一次。(含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等)

篇6:“新老教师结对子”学习计划

老教师:尹 珍 罗承敏 青年教师:周 丽

我于2013年8月通过公开招聘,有幸通过考试成为龙里县第四小学的一名见习教师,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及新的挑战。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我有些迷茫,值得高兴的是,学校开展了“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活动,让我有机会跟尹老师和罗老师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上得到快速成长,我计划从以下方面进行准备和学习:

一、学习工作方法

通过上半期的教学,我发现我在教学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可能是因为我刚刚进入教师行业,刚刚接触教学,在很多方面都不足,教学方法可能不够妥当,缺少教学的针对性自己却还未发现,这样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够显著,而尹老师和罗老师积累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经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很扎实,还能很快找出一节课的重难点,对教材把握很准确,教学很有针对性,能给学生强调重点,让学生提高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对知识点掌握准确,不会含糊。所以我首先要让两位老师学习正确的教学方法,争取提高我的教学效果,尽可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学习听课、备课

听课和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通过听指导老师的课来跟自己的课堂对比,发现不足并改正,通过学习指导老师的备课方法,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每学期至少听指导老师三节示范课,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及教学反思,学习长处。通过听课,评课不断进步,使得我的课堂教学日趋完善。

三、学习与师和生融洽相处

作为一名教师,不只是备好课、上好课而已,更重要的是学会跟学生融洽相处,建立融洽的“师与生”关系、融洽的“师与师”及“师与家长”关系才是教学效果得到提升的关键。处理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真正热爱老师,热爱学习。处理老师与学科组和年纪组的老师关系,让自己热爱工作,热爱同事。学会与家长沟通,赢得家长的尊重和帮助,共同为孩子的学习努力。这些都是我要跟两位指导老师学习的东西。

四、学习练习,出题及作业讲评

上课固然重要,但是教学的五个环节中,作业及测验以及试题的准备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要在作业、出测验卷;测试后的总结、归纳;如何评课,更有效的利用好作业以及测试,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等方面进行学习。还要掌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和分层布置作业的技巧。争取使教学和课后作业巩固有针对性,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每一节课上有所收获。

篇7:新老教师结对子帮扶计划

李月顺

本学年学校安排由我对祁秀萍老师进行帮扶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本着“认真、踏实、团结”的工作态度,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制定本“帮教帮学”活动计划。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第二阶段:制定帮教帮学活动目标。

我们用新理念处理旧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使我们投入到课改的实验热潮中。在课堂上,我们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在这堂课上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第三阶段 :帮教帮学活动过程。(1)制定教育及学科教学计划(2)钻研教材、备课。

A 课的结构,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 B 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C 板书的设计及教学媒体运用 D 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 E、作业量、作业批改、辅导等环节(3)课堂教学

A、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 B、资料、教学用具准备;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C、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D、运用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4)初步了解说课、评课

(5)教学教育自我总结、反思和评价

我们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挑战自我,勇挑重担,承担各级对外公开课;在教学中,我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英语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英语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英语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师只起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总之,展示了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我们受益匪浅。

为切实了解和评价我俩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的效果,共同提高业务素质,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我俩相互协调,通过发送短信联系,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为载体,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还通过教育教学资料:教育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题组设计、英语试题等形式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第四阶段 : 总结汇报

篇8: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从“师傅”角度讲:

一、要意识到这是双赢的安排。

为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承下去, 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是老教师光荣的职责。而新教师创新意识强, 接触的新事物往往较多, 对现代化教学手段, 尤其是使用电脑技术比较娴熟, 老教师可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再说, 新教师在教学艺术上也有闪光点, 值得汲取。比如, 我从被指导的教师中, 发现有的激励学生的方法可取, 即采用在黑板上划“正”字的方式, 看哪一大组发言的人又多又好, 如果谁举手发言而虽答错了却也加一划, 表示对举手者的鼓励;答对了则加两划。我在上课时进行尝试, 效果果然比原来的口头鼓励或鼓掌要好。

二、要相互多听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素养的综合运用, 是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 听课最能发现问题, 交流最有素材, 帮助最要抓紧。“师傅”应争取每周听一次“徒弟”的课, 听后要认真点评, 这样对新教师帮助会很大。只要提前通知, 经“师傅”同意, “徒弟”也可经常听“师傅”的课, 耳闻目睹, 吸取长处, 一定会有较大的收获。

三、帮助要从备课开始。

虽然上课最能发现问题, 但问题的出现大多出自准备阶段的不充分。因此, 帮助新教师要从备课开始, 从而上课的问题就会少一些。备课上的帮助有两种途径:一是让“徒弟”说课, 讲出本节课的课标、学情、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板书设计、作业的安排等;二是看“徒弟”的教学设计 (即教案) , 对教学设计的优劣进行评价。有一次, 我发现一位“徒弟”备的课比较简单粗糙 (可能是初三教学较忙) , 缺乏必要的环节, 于是, 我就从刊物中找优秀的教学设计给她看, 她也很虚心接受。过了几个星期, 我再次检查她的备课笔记, 发现她的教学设计变得具体完善了。

四、加强薄弱环节。

有的新教师其他方面不错, 就是某一方面有明显的缺陷, 如有的语言不简洁, 有口头禅;有的板书杂乱, 逻辑性不强;有的用的材料太多太杂, 填鸭式教学, 让学生囫囵吞枣;有的虽语言流利, 讲起来天花乱坠, 但知识点没落实等。针对第一种问题, “师傅”要及时指出“徒弟”有哪些口头禅, 让他尽快改正, 并建议他在上课前说课, 这样可以让语言变得简洁, 也可以让学生多说, 自己少说, 以扬长避短。对于板书问题, “师傅”只要经常检查“徒弟”的板书设计即可, 有时, “师傅”也可将自己的板书与“徒弟”的板书作对比, 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对材料用得太多, 教学不细腻的问题, 一方面帮助新教师大刀阔斧砍掉那些与主题和重点联系不密切的问题;另一方面帮助新教师学会怎样精用材料, 充分挖掘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精选精用材料, 就可节省阅读时间, 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对于“徒弟”善于自身表述而知识点不落实的问题, 我认为, “师傅”要提醒“徒弟”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让学生自己默读, 自主提问, 自主归纳, 教师则注重组织、参与、引导、评价等;同时要求“徒弟”也注意课堂板书, 充分挖掘文本内容, 让学生有东西可看可记。这样,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会加强。

五、带“徒弟”一起去听课。

除相互多听课外, 还可一起去听其他老师的课。这样做的好处是, “师徒”之间氛围轻松, 可以共同评课, 畅述各自的看法, 达到相互启发的效果。当然要以“徒弟”先讲为好, 这样“徒弟”思维放得开, “师傅”则补充修改即可。如有一次我带“徒弟”听了一位老教师上的“建设良好班集体”课, 回到办公室, 我让她谈谈听后的看法, 她说:“这堂课材料用得新,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得体及时。”我问:“还有呢?”她一时还没感悟出来。我说:“还有你, 他能联系学生的实际。但做得不够的方面是, 板书没有认真设计, 有些随意。”

从“徒弟”角度讲:

一、态度要虚心。年轻教师一般语速快、词汇新、与学生感情上较接近, 在外貌上占优势, 学生比较喜欢。有的年轻教师干劲足, 比较会抢学生的课余时间, 学科测试平均成绩往往较好, 但这并不能说明青年教师总体水平已比老教师高, 经验更算不上丰富, “姜还是老的辣”是有它的道理的。因此, 年轻教师一定要虚心接受老教师的传帮带, 认真达到老教师提出的要求, 切不可以自己的某些优势与老教师的不足相比, 私下里应多学些老教师的优点。

二、要多思考几个问题。一是自己的努力目标是什么?自己几年以后能教好一门课, 何时会成为校级学科领头人, 何时能成为县、市名师等, 要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 行动才会有动力, 遇到困难才容易克服。二是自己在教学上的薄弱方面是什么?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艺术, 是语言的表达还是师生互动的组织, 是教学设计包括板书设计还是课堂的提问艺术, 是命题水平还是论文的写作等, 都要有自知之明。三是我的“师傅”的优势是什么, 他能给我什么?作为新教师, 通过各方面信息, 掌握了“师傅”的优势, 就可以在这方面多请教“师傅”, 多作学习。四是“师傅”比较需要什么?即多关心“师傅”所需。年轻人好胜, 喜欢表现自己, 如果注意了场合和分寸是无可厚非的。但对老教师一定要热情、坦然大方, 自己有好的教学资源, 如课件、教学素材, 要主动及时向老教师提供。老教师在使用电脑时遇到困难和问题, 要及时耐心地帮忙排解。

三、平时要踏实努力。平时要多坐在办公室, 少外出溜达, 要少说空话, 多干实事, 要能潜下身来继续多读书, 静下心来认真备课, 要及时认真参加集体备课, 反复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 要会挤时间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等, 这样才会使老教师产生好感。课后多作书面教学反思, 批改作业要细心, 辅导学生要及时, 要踊跃参加相关的教学比赛, 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自己较快进步。

其次要关心老教师的身体。老教师很多都是高级教师, 也往往是学校的管理骨干, 他们处于这个年龄一般上有老下有小, 每天身心透支是非常大的。作为学校领导, 既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 更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尽量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这样, 既有利于老教师不断“充电”, 多些学习、思考和总结, 更能在工作上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四、要注意过程管理。为了不使这项工作走过场, 流于形式, 学校教科室、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要在学期中间进行听课笔记的检查, 并及时召开总结交流会等, 这样, 经验能及时得到推广, 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使这项工作能有效开展。

五、要体现老教师的工作价值。老教师是不会看重物质奖励的, 但如果学校能给“师傅”发点津贴, 体现他们的价值, 把“师徒结对”当作一回事, 可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的学校在“评优评先”时, 增设了“优秀指导奖”, 这也是一种励人之举。

篇9: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一、挂钩的制定

目前,许多实行“新老挂钩”的高中都签订了新老挂钩合同,甚至还专门召开相关会议,举行签约仪式,签订一份新老挂钩协议书,隆重进行新老结对,可见对这项制度的重视。一般对于结对的老教师的选择都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上成绩比较突出的教师,而挂钩的年限有三年的,也有一年的,可以根据各校情况,灵活制定。为了使这项制度更为完善和长效,还可以让新老教师制定相应的挂钩方案或者计划,计划必须详细、具体,要有详尽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必须在挂钩的制定方面严格把关,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将新教师在两三年内培养成合格成熟的教育工作者,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过分地强调以上两种培养模式,容易把体育教师的成长过程模式化,使体育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大力提倡“新老挂钩”模式的今天,学校要特别重视激发体育教师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给年轻体育教师搭建宽松自由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工作中快乐地学习和迅速地成长。

二、挂钩的内容

1.日常体育教学方面

教学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如常规教学的备课、听课(观摩)、上课等。首先,在备课方面。备课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保证,也是体育教师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高中体育科组的“新老挂钩”制度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统一各班教学要求和进度,规范技术动作;有利于深入钻研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新老教师共同探讨体育教材体系,每课的重难点的处理,教案的写作也要给予新教师应有的指导,以达到相互交流、互相切磋、学识互补的目的,以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教案一般采用电脑输入,提倡备多板块、移动式、个性化的教案。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其次,在听课观摩方面。听课是进行体育教学研究的一项常规活动,旨在学习、交流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新老师来说,这点非常重要。因此,体育教研室(体育组)要认真安排和组织挂钩教师每学期的听课活动,检查和督促听课活动的开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把体育课程改革作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手段之一。在课表安排上,尽量做到有利于新教师听课和同步跟教。对新老教师分别提出具体措施并每学期检查一次。有经验的老师要指导新教师形成自己听课的有效方法,督促其做好听课笔记和反思,重点注意老教师对重难点、复杂动作要领的处理和整节课的课堂驾驭。新老师听课要事先熟悉教材,听课时要作好记录,听课后和师傅进行评议,研讨教学方法改革。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最后,在上课方面。老教师也要多听新教师的课,多指导新教师的仪表仪态、语速表情、语言组织、示范演练和课堂驾驭。除此之外,对于每位老师所必不能少的体育测试工作也应多加留意。

2.体育教学组织管理方面

高中体育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组织管理。所谓管理,泛指对学校全部体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协调与监督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工作、体育图书情报、学生体质测试与评价、体育骨干队伍以及体育经费、场地设施器材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管理。其中每一项工作又同样复杂,比如体育课堂组织与管理,它包括运动技能学习、体能发展、分组学习、纪律等多项组织与管理。又例如,如何处理体育课堂偶发事件。体育课堂中的偶发事件与其他学科相比,多且均是危险事件,一般包括器材的损坏、天气的突变,身体受伤、也有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等。在课堂上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体育教师保持冷静的头脑,灵活地处理,视不同情况而定,妥善解决。加强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体育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因此,有资历的体育教师也要在这方面对新教师多多提携。一般而言,许多高中都让新教师担任一些组织体育活动的工作,而对体育活动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艺术,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做得优秀,而新教师则比较缺乏这种經验,管理时容易出现毛躁、武断的毛病。此外,新课程改革又要求体育教师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新教师需要在新老挂钩过程中善于请教,老教师也应勤于观察,做到主动帮扶。

3.体育教研科研方面

体育教研科研是高中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来说,只拥有体育教学能力和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教育科研能力。由于教研科研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校和体育学科的全面快速发展,因此,目前校本教研在各个学校越来越受重视,而这种教研、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应在新老挂钩的实施阶段来进行。比如,目前教育界比较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教学实效性理论、阳光体育、快乐体育思想等等,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理论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是每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在尝试探索的内容,而新教师对于这些理论的应用方法有待于老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总之,新老教师都需要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经验,积极提出高中体育课程更新与发展的建议,并协助组织实施;二是按照国家和地方对课程的规定,以及本地区民族体育特色,开发地方体育课程和校本体育教材;三是积极开发多样性高中体育课程资源,拓展高中生体育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的多样化;四是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体育教研和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五是积极参与高中体育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作为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要有敏锐的眼光,关注实践中的各种新问题,从自己的专业特长出发,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力求在教学中不断深化总结和完善。

4.师德培训方面

教师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在目前人文精神日益减弱的时代,新老师对师德的学习尤为重要。加强新老师的师德建设应首先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校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的学习、执行、检查。新老师首先应做到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不体罚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等问题。二是加强对新教师的师德继续教育。当前特别要加强对《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三是要建立奖罚机制。对那些人品低劣、缺乏师德的新老师,应坚决予以惩治。最重要的是,老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思想上,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对待学生要真心实意,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在仪表上,教师更应整洁、朴素大方,举止必须端庄、得体,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生活作风,这些教育和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如果有老教师的监督和督促,新教师就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三、挂钩的评价

对于新老挂钩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关乎这项制度的持久活跃。目前许多高中学校的评价体系多是制定一些能够量化的措施,如听课时数,所带班级体育测试成绩,论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的数量及获奖情况,公开课其他教师的打分情况等,然后根据量化出来的分数,评選合格与优秀,并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然而这种量化体系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个挂钩过程和结果,必须加入一些其他的内容,如学生的评价等等。另外,对挂钩老教师的评价以及整个挂钩过程的阶段性评价都应该包含在整个评价体系当中。为了能使新教师尽快地适应新岗位,强化这种帮扶措施,做好各种检查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凡事都必适中,过分捆绑进行也是不可取的,如果年轻教师在备课、上课、示范、组织体育活动等方面,过于亦步亦趋,绝对不会冒犯师傅,久之就会个性磨灭,容易把体育教师的成长过程模式化,打击了教师的自主能动性。

“新老挂钩”制度的实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体育教师培养成一名成熟的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但对促进专职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增强体育教研组的力量,提升学校的师资队伍,对于高中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鱼霞,毛亚庆.论有效的教师培训.教师教育研究,2004(1).

[2] 陈向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3] 申根喜.新老教师挂钩——培养新教师的有效途径.中国学校体育,1999(4).

[4] 周小山.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课程·教材·教法,2003(2).

篇10: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计划

(2011年9月—2012年1月)

为了更好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给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能手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推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本学年我将与林璐哲老师“结对子”,为了扎实有效做好这件工作,我们将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我们拟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对象分析:

林璐哲老师2008年参加工作,承担二(3)班的数学教学,林老师毕业于师范学校,基本功比较扎实,从教3年来已逐渐熟悉小学教学的一般过程,了解学生认知一般规律,并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在数学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和课堂教学中发挥不是特别稳定。

二、内容安排

结对子目标为:了解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初步熟悉任教学科的教育教学常规,基本能够按照新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如下:

第四周:共同制定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计划;读书计划。

第五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P1-60,做好摘记。

第七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P61-120,做好摘记,撰写随笔;

《角的初步认识》讨论备课。

第八周:研究课《角的初步认识》(林璐哲);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P121-200;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第九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P200-280;制定培优辅差计划。

第十周:探讨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试卷分析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P281-368,做好摘记,撰写读后感。第十一周:听名人名家讲座,研讨课《统计》(南晓娇);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撰写随笔。

第十二周: 研讨课《统计》(林璐哲);参加乐清市新教育实验校活动; 第十三周:参与校本教研;读《我就是数学》

第十四周:读《我就是数学》

第十五周:参与校新教师基本功比赛

第十六周:随堂课《数学广角》

第十七周:校本专题讲座

第十八周:期终命题,制定复习计划,及分析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第十九周:自我总结、评价。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撰写读后感,撰写读后感。(林璐哲),教师读书活动。

南晓娇林璐哲

篇11:新老教师结对计划

高一地理组

师傅:胡伟平

徒弟:丁丽

刚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对于我来说是陌生又熟悉。工作环境没有改变,可是教材改革了,我对于今后的教学感到迷茫的时候,学校保持了新老教师结对的优良传统。首先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我会尽量抓住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很荣幸我能成为胡伟平的徒弟,胡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为了使这次的结对有成效,我们一起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师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学习师傅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

3.学习师傅如何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二)学习内容:

1.多学习教学方面的优秀报刊杂志、名家专著、教育信息,以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揣摩教学技巧,深化思想。

2.每两个星期邀请师傅来听一节我的课。课后主动找师傅交流,请师傅指出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写下反思,梳理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及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善。

3.每两个星期观摩师傅的一节课。课前研究师傅所教课的那一课,自己思考该如何安排教学,本着谦虚学习的心态,聆听师傅的课堂。课后和师傅交流自己的思考,多多提问,才能进步。

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5.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也应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就主动和师傅交流。

(三)在此次学习期间有如下的自我期望:

1、通过师徒结对,拜师学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

2、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切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素质、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力争期间写一篇论文或案例,并积极投稿。

4、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并力争获奖。很多优秀教师经常说到反思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使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收获,可以使我在教育教学中进步的更快。因此,本学期积极参与每一次的研讨活动,多和同事进行讨论评价,从而获得广泛而深入的评价反思信息,找出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对策。

篇12:新老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根据学校“教师发展学校”计划,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研促教,以教研兴校,搞好“传,帮,带”.为不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搞好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与冯喜彬(徒弟)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计划。一.对教育理念的理解

树立一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二.实施目标:

规划好培训计划,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展示课教案,听课指导与简单评点,自我业务进修提高规划,论文撰写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师傅既可以锻炼自己,把经验传授给徒弟又可以让徒弟从中汲取许多对教学有用的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教学和基本素养。在这过程中,确确实实让徒弟有所收获,交流心得,相互切磋。

1、指导徒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指导徒弟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指导学习如何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4、本学期师傅和徒弟最少要完成一篇论文,力争在市区上获得好的名次。

三、实施措施:

(一)师傅:

1、在师德、教风、业务水平和学科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要切实担负起对冯喜彬老师的辅导工作。

2、指导徒弟熟练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研究方法。

3、师徒每学期要有至少两次的一对一具体教学指导,在备课、上课、组织考试各环节以及教学研究方面予悉心指导;平时经常互相听课(不少于15节),并遵循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客观评价徒弟的教学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4、努力帮助徒弟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5、本着教学相长、互动共进的原则,师徒分别学习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师徒相互交流。师徒两人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写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认真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汇报课。通过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公开课教学研究等活动,使师徒双方都有新的提高。

(二)徒弟:

1、带着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或就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有选择地与师傅进行交流;

2、完成师徒协议中规定的任务,解决问题。

3、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4、克服教育教学中的低效行为或高原现象。

5、积极探寻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采取新对策,在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积累教学案例、叙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6、通过各种杂志、书籍、网络等现代工具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向师傅请教如何将理论恰当的运用到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7、请师傅进堂听课,多提宝贵意见,取长补短。

8、一个教师,班级管理、教学常规最重要,因此很多事情都要多运用好的方法,组织好班级的常规。让孩子的在动静交替中更好的学习、科学的学习。让孩子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乐观、积极的接受知识。

篇13:多措并举广结对促进教师共成长

为打破地域限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笔者所在区教体局采取“下乡支教和城区挂职”的办法,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互派教师交流,区教研室也积极推行“城乡互动、典型带动、区域联动”的教研策略,将全区58所小学划分为六个大学区,针对体育骨干教师多数集中在城区、分布不均衡的状况,教研室牵线搭桥,将大学区内体育教师合理搭配,让城区骨干体育教师与农村体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师傅指导徒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与徒弟一起研究教学策略,认真备课,看课后及时点评,提出改进意见,指导徒弟认真撰写好教学反思;徒弟虚心接受指导,有计划地观看师傅上示范课,主动邀请师傅看自己上课,进行磨课,修改教案,上汇报课,写好拜师体会等。

教研室定期举行大学区教研活动,加强城乡教研活动交流,展示师徒结对成果。通过送教下乡、开放课堂等形式,对农村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业务素质以及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力求做到“四个结合”,即把“结对”工作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与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与学校体育今后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打破人数限制——立体分层结对

骨干教师是先进教学理念的承接者和传播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者。针对笔者所在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人数较少的现状,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改变传统的“一对一”结对模式为“一带几”模式,改变“平面培养模式”为“立体培养模式”,因人而异,实行一师多徒或多师一徒制,有的教师既可拜师傅又可带徒弟,注重讲求师徒结对效果,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多角度、立体式相互切磋;二是确定目标,合理选择“准骨干教师”为培养对象,指明努力的方向,制订分层培养计划,让现有的骨干教师与“准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适当加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并给予系统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吸纳骨干教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技能,尽快成长起来,使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成长。

三、打破年龄限制——教学相长

师徒结对应该避免师道尊严以及一味复制模仿的“现象”,新老教师要在学习中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实现共同提高。首先,老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爱才惜才的伯乐精神,要善于发现青年教师的长处,发挥他们的优势,倡导适合各自特长的教法,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足,探讨合适的方法。其次,老教师要虚心向新教师学习,青年教师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有许多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也是值得老教师学习的,尤其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制作微视频等,此时,师徒结对的徒弟就成了师傅。再有,年轻教师都有自己专项特长,在专业技能方面是老教师不能比拟的,老教师也应该虚心求教。比如,在全区小学体育教师健美操技能培训中,就是发挥青年教师在健美操方面的特长优势,让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以少教老,发挥青年教师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打破时空限制——网上结对

篇14:校企师徒结对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校企合作 师徒结对 专业化成长

“校企师徒结对”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期间临时性的师徒关系,它是一种更稳定、更长远的结对关系,并且通过学校层面签订师徒结对协议、颁发聘书予以确认,师徒结对活动的机制更趋于常规化,内容涉及课程教学、专业建设、技术指导、创新实践等各方面。

一、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分析

(一)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业教育对接企业需求的“催化剂”

从教育的起源来说,职业教育发轫于企业员工培训,因而职业教育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职业学校教师扎根企业拜师学艺,正是职业教育在本质上的一种回归;而从教育的发展来说,与普通教育的相对独立不同,职业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职业教育只有时刻保持与企业、行业、产业的密切联系,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因而,通过“校企师徒结对”推动大量的一线教师到企业拜师学艺、顶岗实践,必然能够有效地扩大、密切校企联系,也更有益于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乃至融合。校企之间良性的互动和融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校教师优化企业实践的“稳压器”

事实上,近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大多数中职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培养培训的制度和体系,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少中职学校的教师下企业实践往往安排在暑期进行,其应付任务的痕迹明显,至少呈现出三大弊端:首先,几乎都是短期行为,没有延伸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其次,在实践企业、指导师傅的选择上,往往呈现较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整个下企业实践显得十分盲目;第三,在实践内容方面,几乎都是依据企业的安排,缺乏自主意识,更没有系统化、长效化的构想和设计。

传统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其存在的随机性、偶然性、盲目性,导致实际的成效并不明显,而采用校企师徒结对式的下企业实践培养由于其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使得下企业实践的成效更加长远且稳定。

(三)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校教师跻身技术前沿的“孵化器”

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系统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模式,因而职校教师走的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路径。所以,若想我们的职校教师昂首阔步走在技术的前沿领域,若想我们的职校学生游刃有余于职场的千锤百炼,必须借力于“校企师徒结对”,求索于企业实践中,从而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四)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业学校提升师资水平的“试金石”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成长为专业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在校企师徒结对的学习中,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项目开发等工作,并且应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通过“校企师徒结对”,职业学校的老师需要从“学徒”成长为技术上独当一面的技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

二、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解析

(一)整体规划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基本保障

首先,学校应将校企师徒结对定位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专业部、实训处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专业教师校企师徒结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学校全体教师会议、教研组长会议、专业教师会议等形式宣传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定期组织校内交流活动,在校内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其次,学校必须制定出台相应的活动方案和实施办法,如制定《关于建立开放式、跨界性的教师‘技术成长团队暨校企协作式授课的实施办法》《校企师徒结对工作暂行条例》等制度,就参与师徒结对的专业范围、结对师傅的要求、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等相关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同时,结合活动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要求,每学期制订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计划,指导推进活动开展。

再次,学校将师徒结对纳入学期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以及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先进评比、专业带头人选拔、出国培训与教学骨干推荐的重要参考条件。

(二)导师遴选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关键举措

在开展校企师徒结对过程中,师徒对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一般稳定期是1~3年,只有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才能保证指导内容的长效性和深入性,也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成果。也因为如此,企业导师的遴选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企业导师应该具有一定资质。如学校开展校企师徒结对对企业导师明确如下要求:参与结对的企业师傅应当是企业、行业中的专家能手,一般至少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在该行业工作满五年及以上。此外还应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条: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在同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企业内公认的技术骨干,具有工程师及以上的技术职称,具有高级工及以上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其次,企业导师来源应有一定的方向。一般来说,学校可以允许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自行选择结对的企业导师,但对于那些之前很少接触企业的专业老师,应该提供一定的平台和资源库。比如,学校在2006年发起成立“平湖市校企合作研究会”,2012年升格为“平湖市校企合作促进会”,目前有会员单位42家,主要是平湖市机械、光机电、服装、箱包四大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专业老师可以从这些会员单位中寻求结对的技术导师;此外,学校还是“嘉兴港区石油化工协会”“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平湖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平湖市五金紧固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依靠行业协会与更多的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拓宽教师培养培训的资源和范围。

再次,学校层面应积极固化校企师徒结对关系。学校应在每学年初,通过组织“校企师徒结对启动仪式”等活动,邀请专业教师的企业技术导师来校,并由学校出面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导师签订结对协议,由学校出面颁发聘书,以强化企业技术导师的身份认同感。此外,学校还应积极与企业技术导师所在企业联系沟通,争取企业的支持,在安排技术导师来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或接纳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方面提供便利。

(三)规范活动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根本命脉

首先,常效化的活动时间。一方面,学校要求结对教师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在每年暑期赴导师所在企业实习10~20天。此外,要求每个“师徒对”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可以是企业技术导师来校与结对的专业教师开展实践技能指导或个别交流,也可以是结对的专业教师去企业技术导师处学习实践。

其次,互动型的活动形式。在互动型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中,学校专业教师既可以获得来自企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企业技术导师来校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开展技术指导、课程教学,能够帮助专业教师充分挖掘校内教学设备的使用效能,体验充满企业元素的专业教学。

再次,专题性的活动内容。学校要求每个“师徒对”以学期为单位,确定本学期的重点研究或学习方向,可以在课题研究、技术案例、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有侧重点地进行研讨。校企师徒对的活动专题,必须与学校科研项目相结合,即带着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结对活动;必须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充实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实效;必须与学校专业发展相结合,以进一步储备学校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富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必须与自身专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提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拓展专业外延。

(四)绩效考核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重要抓手

1.定量考核。学校要求每个师徒在每次开展活动后都要详细记录该次活动情况,内容涵盖活动时间、地点、主题、情况记载以及反思和体会。以学期为单位,每个师徒对上报本学期结对活动开展情况,汇总活动数量,每月活动不足一次的为不合格(详见表1)。

表1 校企师徒结对活动情况记录表

2.定性考核。学校组织进行效果检测,一方面检测专业教师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为以后工作提供改进的依据。一是进行即时性效果检测,即检测专业教师学会了哪些专业技能,掌握了哪些专业知识,了解了企业哪些情况等;二是进行持续性效果检测,即检测专业教师是否有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比没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进步快等;三是进行广泛性效果检测,即检测其他专业教师对挂职锻炼的看法,对学校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发展后劲的影响等。

三、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成效评析

(一)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通过将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学校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技能、职称结构、双师型比例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学校有平湖市名师2名,嘉兴市学科带头人4名,嘉兴市名师3人,嘉兴市名校长1人。2012年以来,学校不少专业教师在校企师徒结对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项目开发等工作,并且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二)教师业务竞赛成绩突出

通过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业务水平飞速提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能力竞赛、教学设计竞赛、创新作品大赛等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2012年以来,学校仅数控加工技术、电子运行与控制、化学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四个专业的教师就获得了30项省级以上竞赛成果。

(三)专业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通过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积极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自2012年以来,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2012学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成果20项、2013学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成果12项。2012学年(2013年度),学校886名学生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单考单招)考试,上线822名,上线率达92.8%,上线人数名列嘉兴同类学校第一。机械(数控加工技术)、工美、化工、计算机、体育五个专业的上线率均达到100%,共有113名同学进入省各专业前100名。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2010(3).

[2]孙泽平,田书芹.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4):105-107.

[3]韩秋黎,冯正良.“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发挥作用机制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11(1):57-61.

上一篇:班级干部队伍建设下一篇:大全诊所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