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散文:回到家里

2024-05-05

张晓风散文:回到家里(精选4篇)

篇1:张晓风散文:回到家里

张晓风散文:回到家里

去年暑假,我不解事的小妹妹曾悄悄地问起母亲:

“那个晓姐姐,她怎么还不回她台北的家呢?”

原来她把我当成客人了,以为我的家在台北。这也难怪,我离家读大学的时候,她才三岁,大概这种年龄的孩子,对于一个每年只在寒暑假才回来的人,难免要产生“客人”的错觉吧?

这次,我又回来了,回来享受主人的权利,外加客人的尊敬。

三轮车在月光下慢慢地踏着,我也无意催他。在台北想找一个有如此雅兴的车夫,倒也不容易呢。我悠闲地坐在许多行李中间,望着星空,望着远处的灯光,望着朦胧的夜景,感到一种近乎出世的快乐。

车子行在空旷的柏油路上,月光下那马路显得比平常宽了一倍。浓郁的稻香飘荡着,那醇厚的香气,就像有固着性似的,即使面对着一辆开过来的车子,也不会退却的。

风,有意无意地吹着。忽然,我感到某种极轻柔的东西吹落在我的颈项上,原来是一朵花儿。我认得它,这是从凤凰木上落下来的,那鲜红的瓣儿,认人觉得任何树只要拼出血液来凝成这样一点的红色,便足以心力交瘁而死去了。但当我猛然抬首的当儿,却发现每棵树上竟都聚攒着千千万万片的花瓣,在月下闪着璀璨的.光与色,这种气派决不是人间的!我不禁痴痴地望着它们,夜风里不少瓣儿都辞枝而落,于是,在我归去的路上便铺上一层豪华美丽的红色地毯了。

车在一家长着大榕树的院落前面停了下来,我递给他十元,他只找了我五元就想走了,我不说什么,依旧站着不动,于是他又找了我一块钱,我才提着旅行袋走回去。我怎么会上当呢?这是我的家啊!

出来开门的是大妹,她正为大学联考在夜读,其余的人都睡了。我悄悄走入寝室,老三醒了,揉揉眼睛,说:“呀,好漂亮!”便又迷迷糊糊地入梦了。我漂亮吗?我想这到底是回家了,只有家里,每一个人才都是漂亮的,没有一个妹妹会认为自己的姐姐丑,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妹妹竭力怂动她,想让她去竟选中国小姐呢!

第二天我一醒来,柚子树的影子在纱窗上跳动了,柚子树是我十分喜欢的,即使在不开花的时候,它也散布着一种清洁而芳香的气味。我推枕而起,看到柚子树上居然垂满了新结的柚子,那果实带着一身碧绿,藏在和它同色的叶了里,多么可佩的态度,当它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它便谦逊地隐藏着,一直到它个体庞大了,果汁充盈了,才肯着上金色的衣服,把自己献给人类。

这时,我忽然听到母亲的声音,她说:

“你去看看,是谁回来了。”

于是门开了,小妹妹跳了进来。

“啊,晓姐姐晓姐姐”她的小手便开始来拉我了,“起来吃早饭,我的凳子给你坐。”

“谁要我坐他的凳子,就得给我一毛钱。”我说。

“我有一毛,你坐我的。”弟弟很兴奋地叫起来。

“等一下我就有五毛了,你先坐我的,一会就给你。”

我奇怪这两个常在学校里因为成绩优异而得奖了孩子,今天竟连这个问题也搞不清楚了。天下哪人坐别人座位还要收费的道理?也许因为这是家吧,在家里,许多事和世界上的真理是不大相同的。

刚吃完饭,一部脚踏车倏然停在门前,立刻,地板上便响起一阵赛跑的脚步声。

“这是干什么的?”没有一个人理我,大家都向那个人跑去。

于是我看到一马领先的小妹妹从那人手里夺过一份报纸,很得意地回来了,其余的人没有抢到,只好作退一步的要求:

“你看完给我吧!”

“再下来就是我。”

“然后是我。”

乱嚷了一阵,他们都回来了,小妹妹很神秘地走进来,一把将报纸塞在我手里。

“给你看,晓姐姐。”

“我没有说报纸啊!”

“你说了的!”

“我不知道,没有报纸啊!”她傻傻地望着我。

“你刚才到底说什么?”

“说包‘挤’”。她用一根肥肥的指指着我枕旁的纸包,我打开来一看,是个热腾腾的包子。原来她把“子”说成“挤”了,要是在学校里,老师准会骂她的,但这里是家,她便没有受磨难的必要了,家里每一个人都原谅她,认为等她长大了,牙齿长好了,自然会说清楚的。

我们家里常有许多小客人,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客厅中没有什么高级装璜的缘故,我们既没有什么古瓶、宫灯或是地毯之类的饰物,当然也就不在乎孩子们近乎野蛮的游戏了,假如别人家里是“高朋满座”的话,我们家里应该是“小朋满座”了。这些小孩每次看到我,总显得有几分畏惧,每当这种时候,我常想,我几乎等于一个客人了,但好心的弟弟每次总能替我解围。

“不要怕,她是我姐姐。”

“她是干什么的?”

“她上学,在台北,是上大学呢”

“这样大还得上学吗?”

“你这人,”弟弟瞪了他两眼:“大学就是给大孩子上的,你知不知道,大学,你要晓得,那是大学,台北的大学。”

弟弟妹妹多,玩起游戏来是比较容易的,一天,我从客厅里走过,他们正在玩着“扮假家”的游戏,他们各人有一个家,家中各有几个洋娃娃充作孩子,弟弟扮一个医生,面前放着许多瓶瓶罐罐,聊以点缀他寂寞的门庭。我走过的时候他竭力叫住我,请我去看病。

“我没病!”说完我赶快跑了。

于是他又托腮长坐,当他一眼看到老三经过的时候,便跳上前去,一把捉住她;

“来,来,快来看病,今天半价。”

老三当然拼命挣扎,但不知从哪里钻出许多小鬼头,合力拉她,最后这健康的病人,终于坐在那个假医生的诊所里了,看她那一脸悉容,倒像是真的病了呢,做医生的用两条串好的橡皮筋,绑着一个酱油瓶盖,算是听诊器,然后又装模作样地摸了脉,便断定该打盐水针。所谓盐水针,上端是一个高高悬着的水瓶,插了一根空心的塑胶线,下面垂着一枚亮晶晶的大钉子,居然也能把水引出来。他的钉尖刚触到病的胳臂,她就大声呼号起来,我以为是戳痛了,连忙跑去抢救,却听到她断断续续地说:“不行,不行,痒死我了。”

打完了针,医生又给她配了一服药,那药原来是一把拌了糖的番石榴片,世界上有这样可爱的药吗?我独自在外的时候,每次病了,总要吃些像毒物一样可怕的药。哦,若是在那时能有这样可爱的医生伴着我,我想,不用打针或吃番石榴片,我的病也会痊愈的。回家以后,生活极其悠闲,除了读书睡觉外,便是在庭中散步。庭院中有好几棵树,其中最可爱的便是芒果树,这是一种不能以色取胜的水果,我喜欢它那种极香的气味。

住在宿舍的时候,每次在长廊上读书,往往看到后山上鲜红的“莲雾”。有一次,曹说:“为什么那棵树不生得近一点呢?”事实上,生得近也不行啊,那是属于别人的东西;如果想吃,除了付钱就没有别的法子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法律条文,把所有权划分得清楚极了,谁也不能碰谁的东西,只有在家里,在自己的家里,我才可以任意摘取,不会有人责备我,我是个主人啊!

回家以后惟一遗憾的,是失去了许多谈得来的朋友,以前我们常在晚餐后促膝谈心的。那时我们的寝室里经常充满了笑声,我常喜欢称她们为我“亲爱的室民”,而如今,我所统治的“满室的快乐”都暂时分散了。前天,我为丹寄去一盒芒果,让她也能分享我家居的幸福。家,实在太像一只朴实无华而又饱含着甜汁的芒果呢!

我在等,我想不久她的回信就会来的,她必会告诉我,她家中许多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我真的这样相信;每个人,当他回到自己家里的时候,一定会为甜蜜和幸福的所包围的。

篇2:张晓风散文:回到家里

平日里,只要我们在早上出门,就会看到一些环卫工人在大街上打扫着卫生。大街上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凭空飞出来的吗?相信我们大家一定知道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没错,这就是我们平常随地乱扔的那么一点垃圾。更可恨的是那些西瓜皮、香蕉皮之类,容易使人摔倒的垃圾。试想,如果一位老人不小心踩到上面,就很可能摔成骨折。多么严重的后果啊!我们想想,如果人人都这么做的话,那我们美丽的城市就会变成什么的样子呢?因此,我们中队特地举行了本次活动《让垃圾回到属于自己的家里》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知道,乱扔垃圾的后果和危害,并让同学们带动自己的家长、朋友、邻居、亲戚等。让我们为了我们美丽的城市来尽一点微薄之力吧。在公园里、马路边、校园外,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有人乱丢垃圾。有人明明看见前面有垃圾桶,可就是把手中的垃圾丢在地上,可能是图方便,也可能是懒得走几步路,甚至有的同学会这么想:反正有值日生、清洁工,我乱丢垃圾也没有关系。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其实乱丢垃圾对我们危害可大着呢!乱丢垃圾会导致塑料膜、纸屑、粉尘等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人们如吸入就会生病;如遇到下雨,垃圾中大量有害成分冲入水中,就会导致水体污染、鱼类大量死亡,水也不能正常饮用;另外,乱丢垃圾还会导致蚊蝇滋生,传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纠正乱丢垃圾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大力宣传,让大家认识到乱丢垃圾的危害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保护环境卫生。比如使用布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修旧利废、少用罐装食品、饮料„„ 另外,我们呼吁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实行垃圾分类制度。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共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

活动准备:

1.请环境好少年去搜集不乱扔垃圾的标语;记者小队去学校或街道上拍摄乱扔垃圾的照片;其他小队去调查关于乱扔垃圾的事件。

2.请活动小队表演如何劝说别人不要乱扔垃圾。3.请所有同学制作自己的“不乱扔垃圾承诺”卡。4.呼吁大家一起完成“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上”的内容。活动过程:

6.5日下午少先队员活动课的时间,我们中队举行了《让垃圾回到属于自己的家里》的课题活动我们像平常的活动一样,进行完了所有步骤。

活动开始中队长向大家说明了活动第目的和要求,其他事是由中队的副队长主持的。活动开始,副队长先让环境好少年来说一些关于一些不乱扔垃圾的标语。这让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到乱扔垃圾是不对的,并且还要及时的劝说别人不要乱扔垃圾。这时,有位同学说:那应该怎样才能有效的劝说他人不要乱扔垃圾呢?因此,我们中队特地准备了一个小节目,就是为了教会大家怎样才能有效的劝说他人不要乱扔垃圾。表演之后,大家纷纷争着自己也要演一演。

之后我们又把记者小队在街边或学校拍到的一些乱扔垃圾的情景给同学们看,同学们在底下也小声的议论,这么好的城市就因为这些垃圾而毁了。

看完之后,另一些小队又把自己调查到关于乱扔垃圾的事给同学们说了一说,其中有一个是非常感人的:有一个环卫工人在扫地,看见旁边有个小孩扔了一个雪糕棍。环卫工人上去对那个小孩说:小朋友,请把那根雪糕棍捡起来好吗?垃圾桶就在那边。这时,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过来说:你干什么!环卫工人说:这个小朋友随地乱扔垃圾,我让他捡起来,扔到那边的垃圾桶里。没想到那个中年妇女说:你不是环卫工人吗?扫地应该是你的事吧。环卫工人非常生气。旁边的人都在小声说这个女人和那个小孩没教养。突然出来了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孩说:阿姨,乱扔垃圾是不对的。旁边的人也说道:就是就是,小孩子都比你明白。那个妇女只好捡起雪糕棍,匆匆离去了。

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生气,同时他们也知道了乱扔垃圾是不对的。之后,我们又制作了“不乱扔垃圾承诺卡”并且贴在墙上。

之后,我们中队又呼吁大家和我们一起来做“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上”的事。大家也都非常同意,而且还答应我们回家后尽量让自己的家人和邻居一起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中队也是非常高兴。

曾经有一位女校长,当她看见学生随手将垃圾丢在地上时,总是要追上那人,温和地提醒他:“嗨,你掉了一样东西。”有学生反应迟钝,居然对她感激地笑笑说:没有啊,校长。她便指着地上的东西给他看,那学生于是脸红红地拾起垃圾,跑掉了。“你掉了一样东西”,到底掉了一样什么东西呢?同学们也许会说,不就是掉了样垃圾吗?不,如果你随意地扔弃手中的垃圾,你就丢掉了可贵的公德心,失去了提高自己修养,让自己成为品行高尚的人的机会,你的心中也便没有对大自然、对土地的热爱。

也有一位女士,她穿着一条不太方便的长裙在月台上追一张被风吹飞的纸片,热心的人们看她追得那么辛苦,以为那张纸一定很重要,纷纷跑过去帮她追。终于有人捉住了,把纸交给那位女士,只见她把那重要的“纸片”放进了垃圾筒里。同学们,这位女士那么执著地要把一张已经飘飞的纸片放进垃圾筒里,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是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她不会因为任何情况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我们的校园里,常常见得到随手扔弃的垃圾,却很少见得到弯腰捡垃圾的行为,一天下来,教室里,操场上纸片满地,同学们便在这脏乱的环境中成长,丢掉了可贵的公德心。其实,你也能很容易再拥有它,不随意地撕毁你的作业纸、草稿纸,不随意扔掉任何垃圾,而是走到垃圾筒前轻轻地扔进垃圾筒里。这样你的公德心就又回到你的心里,你也因此会为自己而自豪——因为你是一个行为高尚的人。

清新美丽的校园,整洁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快乐学习的家园,创建绿色校园,营造和-谐氛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根据浦东新区“垃圾不落地,浦东更美丽”文明行动的号召,学校向大家提出倡议:

一、爱护学校一草一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中队文化,积极创建绿色 中队。

二、有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科学回收资源,绿色消费;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保。

三、认真做好十分钟劳动,积极开展绿化校园、美化校园、净化校园工程,共建绿色校园。

四、自觉遵守学校环境卫生制度,落实包干区负责制。

五、认真贯彻“垃圾不落地,浦东更美丽”号召,把每月的21日作为“全面自查日”,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六、自觉树立维护环境意识,积极深入社区、公共场所宣传“七不规范”做校内校外的文明使者。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结束后,辅导员希望我们都能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带领着同学们和家长,一起来让垃圾回到自己的家。还说只要我们都重视这件事,都去爱护环境,不久,就会有许多人跟着我们一起爱护环境。

篇3:解析张晓风散文中的诗性智慧

张晓风在她的散文中就善于捕捉平凡人的片言只语、举手投足, 身边的小小器物, 自然的花草虫鱼, 季节更替的细微变化来激发自己的想象, 赋予它们生命的情态, 以一种变换了视角的哲理, 来对真切的生活进行挖掘, 为我们启动了另一扇窗, 使人洞见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给我们带来一种冲击心灵的新奇感, 让人深感在日常生活中情感的麻木和心灵的钝化。

由学生证上一个让人熟视无睹的戳记, 她联想到个体生命的印记, 进而发出对生命的感悟, 对生命创造主的崇敬, “我的主, 我抬头望着蓝宝石般的晴空, 心里默默地祷告, 但愿在你那本美丽无比的生命册上, 我的名字下也盖满了许多整齐而又清晰的戳记, 表示你对我完成之事的嘉许, 当我走完一生路程的时候, 当你为我盖下最后的戳记的时候, 求你让我知道, 我曾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最后的戳记》) [1]p41。当看到湖边那些不知名的树漫天漫地地借风播送种子时, 她说:“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飘散之余, 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 但造物主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 蔚然成荫, 教会她, 怎样敬畏生命” (《遇见》) [2]p191。她以一颗虔诚敬畏的慧心在这里敞亮了其他生命的存在, 以平等之心思考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和意义, 从中支取生命的能量, 借以走出了自我的困顿意识, 期间没有世俗纷争, 没有忧烦恐惧, 真正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悠游和广阔。当年轻的学生无法接受“受伤”时, 她想到的是“如果关怀和爱就必须包括受伤, 那么就不要完整, 只要撕裂, 基督不同于世人的, 岂不正是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手掌吗?” (《只因为年轻·受创》) [3]p180是啊, 爱与痛是不可分割的。这里, 作者讴歌了“爱”, 更肯定了“生命”。为了拯救世人, 耶稣上十字架, 流血牺牲, 并以复活见证“生命能胜过一切”, 正是生命的内在张力, 使人有“爱”并胜过“痛苦”, “宛在的钉痕”岂不正是“生命的荣耀”。在张晓风的散文中, 这样的小事件大感动比比皆是。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往往受现实存在的限制, 陷于无意义的空洞之中, 完全失去了生命本真存在所带来的满足与喜乐, 如何才能从囚禁生命的牢笼中跳出来, 回归更本真的生活境界?海德格尔给出的建议是“诗意地栖居”。他认为, 只有实现了从现实的残缺的人生向审美的诗化了的人生转化, 人才能惬意地栖居而不是居住, 才能不为世俗的蝇营狗苟所困。也就是说, 只有人诗意化了, 世界才能诗意化。在这里就涉及了个体对审美形态的认知问题。当处于本真的生命被遮蔽的状态中, 就如《旧约·创世记》第一章第二节所说“地是空虚混沌, 渊面黑暗”, 缺乏健全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 缺乏追求自由的诗性智慧, 是很难摆脱现实世界中那些与生命无关的事物 (诸如权利、名声、钱财、安逸等) 的捆绑, 去竭力澄明人与世界存在的原初意义。所以, 必须站在另一个更高的世界角度来看这个世界, 而神性是最高标准, 祂规定了人的生存本质, 《旧约·创世记》第一章第27节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只有以神性的尺度来看待世界, 否定世俗的标准, 才能超越有限, 逍遥于大地, 获得真实的存在。

我们知道张晓风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对基督教理的熟知, 更易激发她的诗性智慧和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她对生活与自然中点点滴滴的关注与尊重可以理解为对创造之美的认知与追求。而创造之美正是基督教神学美学的核心之一。自然作为上帝的创造是无限博大而美的, 是上帝至善、智慧和全能的体现, 因而万物具备上帝的灵性。“这一番气息命脉是我们没有祈求就得到的天宠, 这一副骨骼筋络是不曾耕耘便有的收获。至于可以辨云识星的明眸, 可以听风闻雨的聪耳, 可以感春知秋的慧觉, 哪一样不如同悬崖上的吊松, 野谷里的幽兰, 是一项不为而有不豫而成的美丽” (《矛盾篇之三》) [4]p221。作者深深意识到个体存在的有限和渺小, 原来“这一番气息命脉”我们也无力掌管, 因而坚信“因为在你 (耶和华) 那里有生命的源头, 在你的光中, 我们必得见光。” (《旧约·诗篇》第36章第9节) 在这里, 她肯定了有信仰的人生, 呈现了对深层生命意识的挖掘。她把自己还原为一个谦卑的人, 俯伏在神性的创造之下, 从世俗的捆绑中释放出来, 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主客相融、生机勃勃的生命的世界。“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 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相思树是墨绿的, 荷叶桐是浅绿的, 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 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 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 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 我慢慢走着, 我走在绿之上, 我走在绿之间, 我走在绿之下, 绿在我里, 我在绿里。” (《魔季》) [5]p119普通的景致在她的笔下成了有形有色、有情有义、能呼吸能交流的精灵, “墨绿”“浅绿”“翠绿”“黄绿”“苍绿”“嫩绿”, 一个绿意盎然的春天就这样活泼跳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不再是“景”著“我”之色, 在作者眼中, 它们本来就是有精神有灵性的, 人的情感似乎是在和它们的交流中才得以形成。超越世俗的成规, 打破主客樊篱, 通达而自在地进入生命之间的交融, 岂不正是“诗意地栖居”。

张晓风怀着一颗善的、温暖的心, 以一个看见者、谛听者和神性见证人的身份在描摹生活, 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感。由“初, 裁衣之始也”想到“每个清晨都该恢复为一个‘初人’, 每一刻, 都要维护住那一片‘初心’” (《初心》) [6]p122;由一碟辣酱, 想到“我对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分赏悦, 上帝总会立即赐下万道流泉” (《一碟辣酱》) [7]p61;由蛇店店员说的一句“不被咬到就不毒”, 想到“有浪, 但船没沉, 何妨视作无浪, 有陷阱, 但人未失足, 何妨视作坦途” (《种种可爱》) [8]p45……对生活细致的体察, 对细节的尊重, 这样的真诚怎能不唤醒我们心底沉睡的影像, 让人觉得尽管残缺、有限, 此番人世也是值得珍重的。

以谢有顺的话说, 有了一个安妥自己灵魂的去处, 才有心情去观察细碎的片段。[9]灵魂安妥, 有了健全的思想、丰富的心灵, 才能透视事物的本质, 才会有包容、理解、同情, 诗性智慧因此而勃发。“诗性智慧”语出维柯《新科学》, 是关于自由、尊严、灵魂和美的想象性智慧, 不来自于权力, 也不来自于对现实的依附。纠缠于现实利益, 只能培养目光短浅, 不会对生命产生独特思考, 也无法向我们提供更高远的想象和灵魂的拷问。正是有了这样一颗蕙质兰心, 聆听着神性启示, 才能带着希望、感恩、敬畏去生活去抒写, 文字背后的精神和情怀才能抓住人心。这也是张晓风为我们提供的一种有价值的写作方式。

参考文献

[1][5]张晓风.地毯的那一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

[2]张晓风.名家散文典藏:张晓风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

[3][4][6][7][8]张晓风.张晓风散文精品集:再生缘[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

篇4:浅论张晓风散文的超性别书写

女性主义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曾于《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引用柯勒律治“伟大的脑子是半雌半雄”这一观点,认为只有“雌雄同体”的脑袋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1994年,国内女作家陈染在英国一些大学演讲时提出“超性别意识”这一概念,后来又在《超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一文中给予了详尽的解释。我们可以将之看做是对“雌雄同体”思想的进一步阐释,除了认同“一个作家只有把男性和女性两股力量融洽地在精神上结合在一起,才能毫无隔膜地把感情与思想传达得炉火纯青的完整”,⑤她还另辟蹊径地指出“一个伟大人格力量的人,往往首先是脱离了性别来看待他人的本质的”⑥。可见,“超性别”不代表“无性别”,而只是基于性别视野之上却不自囿,能够越过性别的拘囿去看待人与物,以及最终面向“人”及宇宙的大关怀和大抱负。

事实上,散文集《愁乡石》的出版,标志着作家已经出走闺阁。“闺阁是美丽的,但我有更重的剑要佩,更长的路要走。”(《步下红毯之后》)这之后,她的散文创作不仅有着一股超越女性单一性别视阙的“英伟之气”,更有一股将视野投向人类与宇宙,由小我出发而至大我的情怀和抱负。本文即从其散文书写中的三重身份:基督徒、中国人、“述者”这一角度着手来进一步探究作家“超性别书写”的成因及表现,力图勾勒出一代散文大家的成长轨迹。

一、基督徒:博观与博爱的底色调

生于1941年, 8岁前生活在祖国大陆,祖籍江苏徐州,8岁时,张晓风在战乱中随母亲迁居台湾。作家曾于散文《初雪》中回忆童年是在“拥塞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海船里度过”,并且他们那一代人都像“菌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也许正因为战乱、逃荒等苦难的童年经历使得青年时期的她极轻易地便接受了基督教。她在回答友人关于人生意义的提问中答到:“若是没有信仰,我再也想不出其他的意义了。”(《山路》)

事实上,宗教信仰可以说是作家散文创作的底色调。坚定的信仰不仅开阔了作家眼界,也化为一道上帝般无所不至的人间关怀。一方面,使她能以低姿态贴近自然、亲近世俗生活;另一方面,她也能超越生活本身,探向生命本体,对“人”作超时空的永恒思考。

首先,宗教情怀扩展了作家的个人视野。正如余光中所言:“一般的所谓散文家,无论性别为何,笔下的题材常有日趋狭窄之病”,张晓风作为女作家,却能够“在题材上颇见扩展”⑦,这其中原因众多,但宗教信仰必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因素。以自然为例,在一般人眼中,自然仅仅是风景宜人却毫无感情的客体,但在作家眼中,成了沟通上帝与人类的媒介。起初,自然是與自己关系密切的庄严象征物。“父啊,你让我知道,你充满万有,让我知道,你在山中,你在风中,你在云中……”(《到山中去》)而后,作家与自然/造物融为一体。“四下里一个人也没有,我就觉得自己也没有了……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婉转的气流……”(《画晴》)最终,在相互交融中,人类也拥有了自然的永恒性。“此山即我,我即此山,此水如我,我如此水。”(《常常,我想起那座山》)人可以在万年不变的山水中追溯和透视人类漫长的历史。她将局促在单一空间里的“人”拔高到时间长河里的“人类”之高度以获得超越单一时空的永恒属性。

即便是生活中极其琐碎的题材,她也极力运用超越生活本身的慧眼去发现,并有将之扩展至永恒的功力。酿酒,只是一件凡人的劳务,她却觉得这一行为不简单,乃是“参天地之化育”“缔造化之神功”(《酿酒的理由》);韭菜合子,在她看来仿佛“宇宙包容着银河”(《饮啄篇》);就连关掉电灯,家中闲坐,在她也是“仿佛胎儿犹在母体”(《我的幽光实验》)。她认为人类“灵魂深处残存着千年万年的记忆”,所以旅行是一种“放生”,而且将人类看作是一只“亟待放生的生物”。(《放尔千山万水》)

其次,基督的博爱精神还令她自觉丢弃人类的飞扬跋扈,而以平等、谦卑的心态贴近和找寻“人”的本真状态。在大漠旅行:“我睡去……在一日疾驰,累得倒地即可睡去的时刻。我睡去,无异于一只羊,一匹马,一头骆驼,一株草。我睡去,没有角色,没有头衔,没有爱憎。只是某种简单的沙漠生物,一时尚未命名。”(《戈壁行脚》)这里,作家一方面脱离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大漠上所有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同类;另一方面,她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她以平视姿态看待宇宙生物,并存有同在造物脚下、共沐上帝恩泽而不分彼此的脉脉温情。在《酿酒的理由》一文里,她觉得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一缸酒,便是“古代的史官”“站在日日进行的情节前,等待记录一段历史的完成”。(《酿酒的理由》)同样,“人”在这里,既属于生活本身,又获得了生活之外的历史,至此,张晓风对“人”的诠释可谓淋漓尽致。

基督徒的身份于作家犹如拥有了一副上帝之眼,因而她能够拥有更宏阔的视野、饱览世间更广阔的风景。在此视野关照下,跨越闺阁之狭隘,性别之鸿沟,拥有一种“超性别”的视阙,也都成了意料之举。

二、中国人:从乡愁里溢出的慷慨悲歌

曾有人问张晓风散文创作主题,她回答:“如果有人分析我,其实也只有两种东西: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基督教。”⑧如果说基督教信仰是她生命运行的底色调,那么“中国人”身份则是一湾之隔的张晓风毕生梦魂牵绕的心灵归所。散文集《愁乡石》(1977)的出版,预示着作家已从闺阁中出走。对于一块土地、分割两处的无奈现实,她开始从两岸同源、也是自己熟悉和喜爱的古典文化中,寻求和辨认精神上的中国版图。联系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实践,显而易见,乡愁文学,正是她取自古典而融于现代的一个突破口。

不同于梁实秋、林海音、琦君等一批在大陆生活过的作家笔下的乡愁散文,8岁迁台的张晓风对故乡的记忆十分淡薄,因而她只能从精神上对古老中国进行感性的描摹。这也是她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愁书写之处。更是她的乡愁书写能够在阴柔、绮丽之外,平添一丝悲壮色调的原因所在。

张晓风的乡愁书写拥有强烈的家国意识。8岁时,父亲将她和母亲送至江边,自己却因为“守土有责”承诺会“熬到最后五分钟”(《步下红毯之后》)。父亲的言传身教给幼年张晓风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家国的种子。这之后,她的家国情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对“中国”形象的维护上。“行年渐长,对一己的荣辱渐渐不以为意了,却像一条龙一样,有其颈项下不可批的逆鳞,我那不可碰不可输的东西是‘中国”。甚至于“只要听到别人的话锋似乎要触及我的中国了”,作家便会“一面谦卑的微笑,一面拔剑以待,只要一言伤及它,我会立刻挥剑求胜,即使为剑刃所伤亦所不惜”。(《矛盾篇》)这里,我们看到的俨然是一个近乎疯狂的爱国者形象,既正气凛然又英雄气十足。另一方面,她对“中国”的体认是在中国之外找寻与中国相关的一事一物。为此,她在马来西亚“俯饮麻六甲的郑和井”;她在纽约街头“看李鸿章手植的绿树”;她在韩国的庆州“看汉瓦当……”所有这些举动仅仅是为了赢回“故国的形象”,为的是将散落在全世界“像拼图一般”(《矛盾篇》)的中国聚拢起来,最终完成她对中国的版图构想。她也会在台湾本土的地名、菜名中寻得故国的痕迹。“云南的人和园,四川的吴抄手,广东的新陶芳,北平的正阳楼……”每当作家在品尝这些美食时,都觉得自己“咀嚼的不复是菜肴,而是流浪者在异地的悲歌”。(《我们的城》)

其次,对中国之爱不可避免地要具体到对中国文化之偏爱上。中国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张晓风幼年在台湾接受了较为正统的古典文学熏陶,大学毕业后又长期在高校教中国文学。这使得她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国文化的美学精髓,又比常人多肩负了一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在《色识》《玉想》《地篇》等篇目中,她系统铺陈了中华文化关于颜色、玉器、地名等繁复并精致的描述。《色识》中,中国色彩可谓琳琅满目:祭红、牙白、甜白、娇黄、茶叶末、鹧鸪斑……;《地篇》中,她由《尔雅》中对”地“的概念引申到地毛、地血、地肺、地骨、地脂等概念并一一为其附上个人的感性注解。这一举动早已超越了国学爱好者的初衷,而是作为入世的知识分子肩负起弘扬国学的使命感、责任感,有意识的对中国文化进行普及化、大众化的宣传。尤其是在快节奏和功利化的当今社会,国学之美犹如一道被封存的宝藏,而作家自愿当起掘矿人。在《我有一个梦》中,面对音乐、英文等科目都有专门教室的现状,她不禁疑惑:为何不能建一间“国学讲坛”?她的梦想便是拥有一间专属于国文课目,一间“合乎美育原则,像中国旧式书斋的教室”。作家的古典情怀可想而知。在宗教的底色之外,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是张晓风自愿担起的文人使命,是士大夫力挽狂澜的当代诠释。

在对“中国人”身份的追溯过程中,作家选择了“乡愁文学”作为突破口,在她熟悉的古典文化领域,她不仅作为一名研究者,也作为一名弘扬者,将古典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加以传播。她的写作,既不缺少女性的敏感颖悟,又能超越女性的琐细和低吟。她从小我的个人乡愁情怀出发,却能超越小我,朝着极具社会使命感的中国传统士大夫形象靠拢。体内盛息着的信仰血液,连同中国儒家入世的胸襟,都决定了她的散文创作必定超越了女性低矮的天空,而在更高处展翅飞翔了。

三、述者:为天地作传的注释者

孔子的“述而不作”思想是指只阐述前人著述,而不掺杂自己观点。张晓风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她说:“‘述而不作,少年时代不明白孔子何以要作这种没有才气的选择,我却只希望作而不述。但岁月流转,我终于明白,述,就是去悲悯、去认同、去解释。”(《给我一个解释》)最终她认定自己的写作是一种“述”,因为她说“解释,这件事真令我入迷”,“山川和人世”是无言的,作为人却可以“用智慧、用言辞、用弦管、……用爱,一一对这个世界作其圆融的解释”。(《给我一个解释》)在张晓风笔下,“述”既是入世,是对“人”的关怀,也是对物的诗意阐释。

对于人,一方面,她记录当代已然消逝或者即将消逝的优质灵魂,作为人性的活化石。她笔下既有已故的文化界前輩:同事杜公(《半局》)、老校长洪陆东(《看松》)、作曲家史惟亮(《大音》)、老师俞大纲(《孤意与深情》)、戏剧导师李曼瑰(《她曾教过我》)等,又有与她并肩作战过的同伴:歌唱家姚立含(《我听到你唱了》)、导演黄以功(《找个更高大的对手》),更有奋斗自立的泰雅尔山胞温梅桂(《蜗牛女孩》)。她着墨最浓之处在于“人”。她称嘴巴刻薄却爱憎分明的杜公为“有瑕之玉”,因为“他才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半局》)她认为“有些人的死是‘完了,史先生的死却是‘完成了,他完成了一个‘人的历程”。“人”之所以为作家所倚重,源于张晓风对五四时代“人”之价值与尊严的追溯,是对生命本体价值意义的探索,更是对当代“人”之堕落的痛惜与反思。她理想中的“人”是兼具儒家之“仁”与基督之“爱”的完美结合体。她笔下那些优质的灵魂已然变成当世为数不多的活化石。她曾与友人通话中痛心地指出:“他们那一代的事,今天的人不但不解”而且也“不能想象”(《大音》)。所以她“缅怀的不仅是逝者,而是属于逝者那一代的风范”。(《看松》)

另一方面,她以现代眼光透视历史,更以一支秀笔写活了历史人物。《梅妃》《许士林的独白》《大师·树林·鸟蛋》等篇章中,她以知性的笔触还原为历史遮蔽的个体心灵的独白,目睹天宝年由盛入衰的梅妃、新科状元,回乡祭塔怀母的许士林、在一片有鸟蛋的树林里沉思的爱因斯坦……这些人物的所思所想如在耳瓣,他们从历史上单调的名字变成了真正血肉丰盈的“人”。

对于物,她一向不厌其微小琐碎,极力挖掘它们背后的深情与诗意。她从饺皮上的“手泽”感到了“万物的有情”(《种种有情》)。她甚至通过垃圾阵里若干张印有“广东潮艺国乐社”的绣帔,追溯起潮州音乐、潮州菜以及推想绣帔的主人面貌。《礼物》篇中,她细数了朋友相送或者自赠的各种礼物,这些礼物背后无一不满怀着送礼人的深情和深心。《衣履篇》中,她依次罗列了睡袍、油纸伞、花鸟门额、羊毛围巾等物件,这些看似平凡的衣物背后都深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咏物篇》中种类繁多的花树以及《林木篇》中,形态各异的树木科,经过作家的感性浸润,全都获得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张晓风笔下的物,因为有了“人”的透视而不再是毫不关情的自然界客体。它们在散文家灵心诗性的浸润下,或者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牵连不断的情感纽带,或者成为“人”之诗情的客观承载物。张晓风之伟大处正在于,她将人之所及所触所闻的有限空间变成了一座万物有情、万物关情的无垠天地。

“述者”的追求和抱负令她逐渐成长为一名散文大家。身为女性作家,一方面,她的散文作品时时散发着独属女性的温情、知性和细敏;另一方面,她的“述者”抱负令她既不满足于女性的低吟软语和相对狭仄的风景,又无兴趣陷于与男性争夺话语权的混战之中。她从性别视角出发却不自囿,而是直抵对“人”之价值意义的更深处思考。“基督徒”“中国人”“述者”这三重身份,既呈递进之势又不断融合一体,既为作家的“超性别”书写提供契机,又进一步展现作家“超性别”书写的不俗成果。在当今这个价值失落、秩序颠倒、流行解构、热衷文字游戏的时代,她的散文作品因饱蘸基督之博爱,又深得中华美学之精髓,再加上她不拘一格的“述者”抱负,显示出了一个散文大家应有的风范。

注释:

①②④⑦余光中:《亦秀亦豪的健笔——我看张晓风的散文》,参见张晓风:《你还没有爱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3-14页。

③痖弦:《散文的诗人——张晓风创作世界的四个向度》,参见张晓风:《色识》,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页。

⑤⑥陈染:《超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钟山》1994年第6期。

上一篇:工程档案质量证明下一篇:阜阳市文管所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活动查找问题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