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

2024-04-09

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通用6篇)

篇1: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

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

一起走了呢么久,我曾经以为终点那一定会有你,我们会一起走下去,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被别人看好,祝福的人寥寥无几

想要和你好好的一直都想,你的喜好我都好好记着,即使不在空间炫耀在一起多少天多少天,可是每天都有记

以前没在一起的时候每一天都吵,你都回来哄我,现在在一起了,每次都会冷战,话不投机半句多,然后过几天莫名的和好,而这几天的冷战会把积累的感情击溃的.一点不剩

羡慕别人小打小闹的时候我就安慰自己,不吵架安定啊,呵呵,也挺管用的,不知道你心里都装着什么,装着谁,好像已经挤不下我了

听闺蜜说你劈腿的时候,有一瞬间相信了,到后来一想还是选择相信你,可是我累了,所以趁这个机会放开你的手

分手的前几天颓废过也后悔过,到后来想通后,不适合要怎么走下去呢,一直拖着就能幸福吗,可能对我们来说退到朋友的位置对谁都好

今天是我们分开后的第17天,你说你已经有了新的女孩,你不属于我了,我又有什么资格说什么呢,我终究还是为别人教育了老公

没结局,只知道我们再也不会是我们了

篇2: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

1、回家的路,无论多远,多难,不管吃什么样的苦受什么样的累,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踏上回家的路。

2、游子的故乡,不在此地不在他乡,在心里。

3、春运开始了,你是否已经背上行囊踏上回家的归途,要记得注意安全,一路顺风!

4、我所说的“家”并不是那幢房子或那间草屋,而是那个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的窝。家不分贫富,即使分,也是感情上的贫富。家,是幸福的源泉,离开久了,总觉得心中有些失落,无法言喻。

5、心若美好,自有光芒,心若善良,步步生香。平安到家了!

6、有一条风景最美的路,叫作回家的路,有一个无法割舍的美梦,叫作故乡,有一顿最美味的饭莱,叫作年夜饭,有一种最执着的坚定,叫作过年回家,奔波了一年,有钱没钱都该回家过年了!

7、祝牵挂我的人和我牵挂的人,回家的路上,吃饱喝足,欢歌笑语,柔情万丈。

8、过年回到父母的身边,家完整了,人踏实了,心也安定了。父母就如旺了一季寒冬的那盆火,过年回家,就是为烤火来了。

9、放下工作的疲惫,放下奋斗的艰辛,放下失意的苦楚,让我们一起整理好归家的行囊,带上欢快的微笑,踏上回乡的列车,让亲情的温馨温暖你,愿你在来年一切顺利,事业高升!

10、过年没有人想不回家,每一个不回家的人都有他的故事。

11、辛苦一年,看惯了大城市的忙碌喧嚣回家这一刻如释重负,回家过年。

12、钱包撑得吱吱叫,进进出出没完没了;票子喜得哈哈笑,飘飘洒洒有哭有笑;提包涨的呼呼摇,推推搡搡又挤又靠;车票急得嗷嗷闹,时时刻刻瞄钟瞄表;礼物乐的蹭蹭跳,快快乐乐又搂又抱;回家好,回家闹,闹的日子红火了,闹的生活美好了,佳节将要到,祝你平安回家嬉闹新春!

13、忙忙碌碌又一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14、世界太大,不管你走多远,生活再难,总有人等你回家。

15、忙碌了一年,疲惫了一年,在外漂泊,累了,该回家了。

16、一年春运又来到,如何才能买到票,通宵排队火车站,网站电话都已爆,我想回家去过年,可怜没有回家票!祝你,早点回家过年!

17、异乡的锦衣玉食让我们无所留恋,故土的粗茶淡饭在新年里格外香甜。

18、谁都忍受旅途颠簸劳累的苦,比这苦百倍的是不能回家过新年思乡树上结满的乡愁果。

19、回趟农村老家,在大院阴凉地儿铺个大垫子,眯着眼看着天,真蓝,心里好惬意!此时却能很好的放空自己!

20、又是一次远行之后的归家。虽没说上归心似箭,可是回家的心情也是喜悦的。

21、回老家了,竹林下面很凉快。汛期水好大,农村的环境破坏好严重,小时候陡岸浃还可以游泳,现在已经不行了。

22、带头回乡下的半天。奶奶做了好吃的炒豆饭,我头也感受了下乡下的新鲜空气。

23、每次回农村老家爷爷总是数落我,二十几岁的人了,一点不会过日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月月不剩啥的。你看看咱村主任多会过日子,一个月一千五的工资,现在都在城里买几套大房子了。

24、回乡下啊,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很多菜地里面种了莴苣,真想带几把回来给我家兔子吃。这些桃花可都是能结桃子的。

25、不要错过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爱你的人。

26、女朋友名字叫朱静,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农村老家,进门就说:妈朱静来了。妈听到后说:猪进来了把它赶出去就是了!

27、故乡荒凉贫穷不惹人注目,但每年回它怀抱过新年却是我人生最大的奢望。

28、回家的路又短又长,短的是距离,长的是心情。

29、虽说天涯海角哪儿都能把新年过,回老家过新年才是四处飘泊游子最终的归宿。

30、漂泊在外,总爱思念故乡,人生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一想到家,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

31、一时的决定来这里,10天后又滚回乡下,对,在上海本地人的眼里,上海以外的地方都是外乡,几次来到这里,几次的感受都不相同,感觉每个城市都有它能吸引人的地方,下一次再来,可能就是明年啦。

32、回老家,明天去乡下感受将近一个星期的农村生活。

33、这几天看到很多买房子在农村在山头,租房子改造过田园生活的。我觉得我可以回老家随便装装,春秋天住,还不用租。感觉很不错,就差钱了。

34、虽然天地很大,能在故乡狭窄的.怀抱里过新年也感觉比天地还宽阔。

35、谁都忍受旅途颠簸劳累的苦,比这苦百倍的是不能回家过新年思乡树上结满的乡愁果。

36、家是我们永远的依靠,虽说我们都已经长大,但还是舍弃不了那份对家的眷恋。

37、家的味道永远特别香,回家陪爸妈吃饭,我是乖女儿。

38、带着自己的影子回家,才知道什么是寂寞。

39、空气里弥漫着过年的香甜气。愈来愈浓。

40、一年的忙碌铺成了回家的大路,希望回家的你平安一路,一年的辛苦变成了盼望的归途,希望回家的你一路坦途,一路顺风。

41、过年回家下了火车,太饿了,去旁边饺子馆吃饺子,来了二两!吃完还有点饿,再来二两,呀…还是饿!不好意思再吃了,假装打个电话:喂,你要二两什么馅儿的,哎,好的!老板再给我二两打包带走……

42、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礼没礼图个热闹,有车没车安全第一。好看不好看都是妈的孩儿,闹人不闹人爹妈总挂念,过节不过节都要常回家。过年了回家吧!

42、你自己回家拿面镜子好好照照,自己头上究竟有几根葱,没有的话去买几把来插在头上,装蒜吧你。

43、一年忙到头,心中莫发愁。发条短消息,无聊时瞅瞅。人多别去凑,小心有扒手。天冷多提防,衣服要加厚。回家很温馨,好运相伴走。

44、过年回家,那是多少夜的期盼,回报父母,那是多少天的心愿,重拾童年,那是多少次的回忆,感动家园,那是多么深的温暖,回家的火车滚滚流动,愿你一路顺风。

45、载着新年的翅膀,飞向了春运时节。场面不亚于奥运现场,人山人海!你这弱小的身子千万要顶住压力,买票不容易,回家更不容易。祝你买票顺利,回家顺利!

46、寒冬瑟瑟北风吹,我的祝福紧跟随。上班公交能有座,下班不用再熬夜,工作事事都完美,回家之后有人陪,走的再慢也向前,成功一定不会远。

47、过年回家的温度,是想念最亲密的人的厚度,过年把温暖挂在嘴边,给他们诚挚的问候。

48、过年了,过年了,马上要过年了。坐上火车,拿上行礼,欢欢喜喜回家过个团圆年。愿旅途顺利,邂逅个林妹妹,解除单身生活,让幸福绵绵!

49、快过年了,都回家好吗?桌子上会有我们最爱吃的热菜。

篇3: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

2010年的夏天 , 我走进了 小五班孩子 们中间。阿文是班上几个相对好动的孩子中非常突出的一个, 不仅经常制造“班级矛盾”, 集体活动也“自由散漫”, 给我这个“学科带头人”出了点难题。为了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是下足了功夫:讲道理, 定规则, 以及适当的惩罚……真是跟他较上了劲。一番软硬兼施后, 阿文的行为逐渐有些好转。就在我为自己教育的成功而窃喜时, 接下来的两件事却把我的“成功”彻底否定了。

“我把老师臭走啦”

上课时间到了, 班里的孩子都上了座位, 我发现阿文又不见了, 忙走进洗手间寻找。阿文和鑫鑫两人正齐刷刷地坐在马桶上有说有笑呢。看到老师来了, 阿文连忙汇报:“老师, 我在大便呢。”鑫鑫看到我, 立刻涨红了脸, 一副使劲用力的样子, 说:“我也要大便的。”他话刚说完, 阿文那边就散发出了一股味道, 我连忙走到了外面。这时, 听到阿文在对鑫鑫说:“你还不谢谢我, 是我把老师给臭走啦。”鑫鑫说:“谢谢你。”

“老师像魔鬼”

活泼好动的阿文在幼儿园也小有名气, 善于交往、喜欢交谈的他能非常自如地和老师交流, 老师们见到他总爱聊上几句。这天阿文一早就来到幼儿园, 值早班的王老师又和他聊上了:“阿文, 你觉得你们徐老师好不好? ”阿文一本正经地回答:“我们徐老师凶的时候像魔鬼。”

童言无忌, 阿文的话让我猛然反省:虽然与孩子朝夕相处, 我们心灵的距离却是那么遥远。身为教师, 但我们经常无视孩子的想法, 频繁地向孩子发号施令, 有时甚至习惯了自己的武断, 习惯了孩子的接受。孩子的成长需要教师吗? 答案是肯定的, 但他们需要的是理解他们的教师, 能让他们放松心情、做回自我的教师啊。于是, 我开始沉下心来, 静静地观察孩子的行为, 希望以客观、平静的心态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因, 能以一颗了解孩子的心去教育孩子。

早晨区域活动时间, 忽然看到阿文在用力推一张桌子, 我没有开口阻止他, 而是静静地观察, 并拿起相机把他的行为拍摄了下来:

阿文把桌子推到教室中间, 拿起一根掉在地上的香蕉吊饰爬上了桌子, 一试, 发现要用双面胶, 于是喊:“同学们快拿双面胶来。”洋洋听见了, 就过来帮忙粘双面胶。粘好后, 阿文又爬上了桌子, 一试, 发现还够不着, 就下来端起一张小椅子稳稳地放在了桌子上, 阿文站上去终于把香蕉吊饰粘好了。他兴奋地说:“成功啦! ”说完, 把椅子、桌子、剪刀、双面胶一一放回了原位。

我被眼前这个“皮大王”的探索行为所感动。没想到感觉一向都拖拖拉拉, 甚至衣服、鞋子都经常穿不整齐的他居然做起事来这么有头有脑、有条有理、有始有终, 我为自己今天采取的教育姿态 (一个静静的观察者) 而感到庆幸。下午全班孩子观看了这段视频, 阿文热心而又充满智慧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热情和敬佩的掌声。在接下来的观察中, 我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阿文的优点:文文的纽扣掉床底下了, 他二话不说, 到卫生间拿个拖把从床下把纽扣找了出来; 鑫鑫的纸飞机卡在墙上了, 他会用自己的纸飞机一次又一次地朝它射着, 最后竟然被他射了下来, 让小伙伴不得不佩服……当然他也有犯错的时候, 对于阿文这样感性、有爱心的孩子, 当他做出一些攻击性行为时, 我采用“以情动人”的教育策略, 我会说:“这样做对吗? 你这样的行为小朋友喜欢吗?他还会和你做朋友吗?”有时, 索性用他沉浸其中的动画片人物来进行教育, 让他说说错在哪。每每这时, 阿文都会很诚恳地对同伴表达自己的歉意。

一次, 有位同事心血来潮问他:“你们徐老师最好的朋友是谁啊? ”他竟然脱口而出:“我们徐老师最好的朋友就是我们大五班所有小朋友。”回答让我们惊讶, 更让我感动, “朋友”, 这是孩子对我多么大的褒奖啊, 我的用心观察和换位思考终于赢得了阿文的信任。

篇4: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

作为教师, 怎样才算成功?这样的问题也许唐突, 但却无碍于它的客观存在。相反, 应该说每一个教师都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当前, 骨干教师担任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 成为名优教师和校长似乎都是目前教师发展中被认为事业成功的标志。但对于这些骨干教师再往上发展, 则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条是继续踏实地走学科教学的专业发展之路, 目标是特级教师;另一条是从政, 做主任做校长。对于前一条路, 研讨其专业发展的路已经很多, 不用赘述。然而改变人生方向, 兼职做管理, 做到校长职位, 却似乎到了顶峰。难道做到校长就不能再发展了吗?或者说做了校长后就是寻思着从一所小学校跳到另一所大学校, 从一所非重点校到一重点校, 从农村校跳到城市学校吗?可这又哪里是校长专业的发展呢, 分明是时空单位的变化, 是平面的, 不是立体的纵向的专业发展。校长的专业发展, 路在何方?

回看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当前,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上来看, 起着核心作用的就是职称。小学分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中高职称;中学分中学二级、中学一级、中学高级 (副高) 、中学高级 (正高) 。教师成长从低到高有一个序列。教师与教师之间比较, 无论是教育资历经验还是学术程度, 甚至包括待遇与绩效, 职称是一根最鲜明的标尺, 以此为标准, 衡量一切。正因此, 很多教师把评职称作为专业成长的重要依托甚至台阶, 一步步攀爬, 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觉得职称制的实行对教师发展的推动来说, 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由此想到校长的成长, 似乎远没有评职称来得明晰通达。在传统的意识中, 从组长到主任再到校长, 这是一条为官之道, 中国的为官之道讲求相马, 上级领导是相马人, 相中了哪匹马, 那马就开始了为官征程, 其余人干得好干得孬都没用, 不相中你, 你想干也不行。这就应了民间流传的说辞, “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 行也不行”。当然, 这是以前的做派, 现在用人制度有些改变, 一般都强调内行领导内行, 业务型校长越来越多。这是好事, 但是, 客观来说, 仍然停留在领导相马的阶段, 只是相的侧重点偏向于业务而已。这倒也罢了, 关键是对于被相中的校长来说, 也不公平。因为一旦被相中, 就得从此奔波劳碌于校务上来, 对其教学一块的业务发展来说, 是不利的。这要是遇到真热心于做管理的人来说, 倒也罢了。若是一个不很热心管理, 却又不得不去管理的人来说。这就出现了取舍不得, 勉为其难的状态。这就是我那位朋友所出现的心理纠葛。而从客观来看, 人的精力时间毕竟有限, 有所取就会有所舍, 要想在学科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科学探究上都有所建树, 还是真的比较难, 两方面都成功的例子有, 但是很少, 绝大部分的名优教师做了行政管理者之后, 业务一块被荒废了不少,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能对校长的专业发展给以一个明晰的阶梯, 又怎么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呢?

由此, 我想到了有些地方试点的校长职称制。既然教师成长可以有职称制, 为什么不可以用类似于职称这样的评价机制来引导、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呢?曾经去上海等地参观过, 了解到上海在实行一种“校长职级制”, 就是校长跟教师评职称一样, 两三年评一次, 自己根据教育局颁布的有效资料进行申报, 一旦申报成功, 则自然晋级, 享受高一级的待遇荣耀。校长职级制式与学校等级评估是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的。教育局在全区内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质量等确立一个等级, 在进行校长聘用时, 原则上是同一级别的校长去管理相应级别的学校, 当然, 也可以高级别的校长去管理低级别的学校, 但待遇则照校长级别来兑现。这样几年一评聘, 既给校长付出的辛劳以评价和兑现, 同时, 还通过科学的评估来引导校长和学校的发展, 促进校长更加科学规范地管理学校, 发展自己。

校长要再进步, 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校长的成长, 就不会有学校的发展进步。因此, 如果实行校长职级制, 让每位校长正确认识和审视自身和管理的学校, 寻找到努力的方向和上升的空间, 系统规划学校的发展, 校长则在发展学校的同时, 成就自身。这样做似乎才是校长专业发展的理想路径。最起码相比一些没有任何明晰校长上升空间的地方, 教育局管理校长只是凭印象, 校长管理学校也只是凭感觉, 糊里糊涂和稀泥, 其结果必然带来主管部门无法客观评价校长和学校, 校长管理学校也是浑浑噩噩拧不清, 这样的管理只停留于人治的层面, 永难实现规范化、科学化, 离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只会是越来越远, 永难抵及。对于校长的专业发展来说, 则就更谈不上成长进步了, 就像有些老教师一样, 浑浑噩噩几十年, 重复的就是开始工作那几年的老经验, 其余再没有成长, 也不会进步, 自然更谈不上创新了。

校长与名师对于学校来说, 应该都是非常重要的。校长与教师的成长进步同样需要机制来引导, 需要舞台来展示, 需要动力来推动。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教育改革日渐深入, 如果对校长的专业发展缺乏重视, 缺乏引导和推动, 校长会将学校带向更加纵深的科学境地, 无疑是痴人说梦。因此, 建立科学的校长职级制, 对校长的专业发展进行必要的等级评议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了。就目前而言, 全国各地在这方面走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北京、广州等地也已先后试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收到了广泛的肯定。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论及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改革时明确提出, “试行校长职级制, 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 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这是从国家层面给校长职级制的试行提供了政策支持。当前, 取消校长行政级别的呼声越来越高, 推进校长负责制的学校管理吁求越来越响, 校长职级制日渐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枢纽和关键。加上现代学校管理对校长专业化的要求, 校长职级制的试行应该是箭在弦上, 呼之欲出。可以预见, 校长职级制将成为今后我国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会全国开花, 全面推广。我们期待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期待校长的专业化, 希望通过校长职级制的推行, 将学校管理、教学质量, 尤其是师生成长推上新的发展平台。

篇5: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

贫苦的童年奋斗的人生

我与马明同志第一次见面是在1970年。当时他从酒钢调回宣钢, 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任马万水工程队队长受到批判, 造反派硬说马万水工程队不是先进是修正主义苗子, 不是红旗是黑旗, 马明同志也被作为黑旗的代表遭到批判, 关牛棚, 带黑牌, 游街示众, 马万水工程队也因此被解散。他回宣钢后立志要把马万水工程队在他的诞生地龙烟铁矿重新组织起来, 把红旗再扛起来。我当时在宣钢主抓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对他的想法很钦佩, 在舆论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从此, 我们就交了朋友, 经常在一起下现场调研总结经验, 马万水工程队重建期间的许多经验报告都是我们共同研究起草的。1973年, 他带领的马万水工程队攀登了全国快速掘进新高峰, 受到了当时冶金工业部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表扬, 马明同志也被层层提拔重用。1973年8月他参加了党的十大并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很快又被选为宣钢党委副书记, 1974年12月26日又调任冶金工业部负责人 (相当于副部级, 1977年7月19日正式任命为副部长) 。职务升了, 工作任务重了, 需要一个文字秘书, 在他和有关领导的推荐下, 1975年10月我被调到冶金部, 名义上是在冶金部矿山司办公室工作, 实际上又兼任他的文字秘书, 他出外调研参加会议总愿带我一起去, 有些重要经验工作报告也总是让我去帮他起草。1992年至1999年间, 他任中国冶金政研会常务副会长主持日常工作 (当时会长由冶金部部长兼任) 时, 我也调到冶金政研会任副秘书长, 出外开会、调研时我们经常同行, 他的一些讲话、发文、题词、报告等大部分都委托我起草, 经常沟通, 交往甚密, 无所不谈, 我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工人阶级特有的好作风好经验, 至今还历历在目, 受益匪浅, 他的豪爽、大度、精湛、乐观的谈吐仍回响在耳边, 挥之不去。

马明同志于1937年12月30日出生于山西省天镇县张东河村。这个仅有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 与当时大多数农村一样, 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 战乱连年、饥荒遍野, 他的家庭非常贫困, 只靠几亩薄地难以维持全家6口人的生活。父亲当长工, 挣点钱粮补贴家中生活。在兄弟姐妹中马明最小, 排行老四, 后来他母亲又生了三个弟妹, 只因家中生活困难, 一个也没有保住。母亲又因积劳成疾, 47岁就早年去世。马明因家中困难不能上学, 只好帮助家中养猪放驴做些农活, 直到解放后的1951年才上小学。上了两年半小学后, 1954年4月21日经亲戚介绍告别故乡到龙烟铁矿当了工人。20年后, 他由一名普通工人当上了共和国副部长, 期间充分展示了他艰苦奋斗, 拼搏向上的奋斗人生。

积极向上心系英雄集体

1954年, 是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各行各业都在迫切要求钢铁工业加快发展, 龙烟铁矿 (当年叫庞家堡铁矿) 是当时党和政府在华北地区的重点恢复建设重工业基地, 能否早出矿、多出矿, 对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加快新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矿工们劳动热情高涨, 矿山生产建设发展很快。年仅17岁的马明由农村来到矿山, 看到这种场面感到非常新鲜, 心情非常激动。他从小就是一个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好孩子, 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 热情奔放的矿工新生活鼓起了他积极向上的风帆。他暗下决心, 在家要当好孩子, 做工要当好工人。当时, 在龙烟铁矿有一个全国闻名的全国劳模掘进组———马万水小组 (后更名为马万水工程队) 。这个掘进组1949年成立, 1950年6月他们就靠一把钢钎、两把大锤首创全国地下矿山掘进新纪录, 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马万水同志代表小组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工农兵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还见到了敬爱的毛主席。到1956年先后三次创造全国新纪录, 最高月进尺由23.7米提高到128.5米, 全矿职工都在向马万水小组学习。马明这个从小就积极向上的青年, 敬佩英雄集体, 心向英雄集体, 渴望成为英雄集体的一员。1956年这个积极能干一心向上的小伙子开始和马万水小组的同志们接触。到这个小组工地干活, 一眼就被马万水同志看中, 正式把他调到马万水小组, 成了英雄集体的一员。马万水小组当时被人们喻为“革命熔炉”, 1965年冶金工业部在关于开展学习马万水工程队活动的决定中把这个队的特点概括为三句话:思想红、作风好、工作硬。这个队的作风实际就是解放军的三八作风, 有一股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拼劲;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力争上游、敢打硬仗、勇于攀高峰、善于完成艰巨任务。1958年曾连续攀登四次全国地下矿山掘进新高峰。到了这个组要比一般班组多吃苦、多流汗、多做贡献, 但马明同志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而是处处以马万水同志为榜样, 自找苦吃、自加压力, 自觉到艰苦困难的环境中摔打磨练, 遇到困难, 他总是冲在前、干在前;有了危险、他也是身先士卒, 冲锋陷阵。他以出色的行动赢得了战友们的称赞, 1962年被提拔为马万水小组的副组长。1963年3月这个小组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严峻考验, 他们接到了清理九平巷的任务。这个巷道是1958年开凿的老巷道, 打到一半停下来了, 内部岩石破碎、地下水大, 四五年没有人进去了, 里面积水有多深、底部有无暗井、顶板有无冒落、谁也不清楚。为了弄清情况, 必须有人先去“探险”。谁去?共产党员站出来了, 共青团员站出来了, 老工人站出来了, 全组工人都站出来了。当时担任组长的汪振声和副组长马明还是以各种“理由”说服了大家, 带头去探险。由于巷道多年封闭, 地下已淤积了很深很深的烂泥和污水, 又长年见不到阳光, 空气不流通, 坑木烂了、水腐泥烂, 霉气臭气扑鼻而来, 呛得他俩恶心头昏。马明同志走在前面, 汪振声在后面打手电。开始他俩还把木板放在泥水面上, 踏着木板, 一步一步前进。后来水深了, 木板失去平衡, 左右摇摆, 他们就索性扔掉木板, 在齐腰深的泥水里趔趔趄趄地走着。地下石块和废旧铁轨还常常把他们绊倒, 两个人满脸满身都是臭泥, 变成了泥人。但是为了工作, 他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硬是在泥水里走了40多米, 才把巷道内部的情况摸清楚。马明同志就是用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争难抢险的精神与小组的同志们一起闯过了几十个流砂断层, 攀登了十多次掘进高峰。

为了把这支队伍带好, 他牢记老队长马万水的口头语:“一台风钻打不出社会主义来, 只靠一个人搞不好马万水小组”。他在自己带头大干的同时, 十分重视培养锻炼队伍。他常讲成绩是干出来的, 队伍是练出来的。所以他对小组成员敢于严格要求。有一位技术操作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打眼工, 总是比别人先打完眼, 装药放炮, 但可进米却总是比别人少, 马明感到这里有问题。一天这位同志打完炮眼就要装药, 马明走上去说“先等一等”, 他马上用炮棍一个一个地量了炮眼深度, 结果每个炮眼都比规定标准浅了许多。马明当场严肃地批评了这位工人, 并耐心地教他把炮眼加深, 使这位工人很受教育, 从此后他对工作严肃认真, 打眼时深度不够不拔钎, 装炮时不合标准不点炮。使这个小组逐渐培养出“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

“严格要求要与体贴关怀相结合, 才有权威性”。这是马明同志带队伍的一条准则。他常讲“要求群众学大庆, 领导首先要学王铁人”。1972年他们在偏僻的山沟里施工时, 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 上面漏雨, 四面透风。晚上工人都睡下了, 领导成员却起来查铺盖被, 怕工人夜里着了凉;下雨了, 人们往屋里躲, 队干部却往雨里跑, 查看工人宿舍有无漏雨的;工人病了, 队干部到床前问寒问暖, 打水送饭;谁家里有了困难, 家中来信要钱, 他经常以这位工人的名义悄悄把钱给寄了, 工人自己却不知道, 马明给工人寄了多少钱, 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一次工人张万选因注射青霉素慢性中毒, 急需一种解药, 当地买不到。这时马明到外地出差, 专程到药店买回这种药。张万选感动地说:“老马, 你身上那么多病都顾不得治, 我这点小病你却挂在心上, 真是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还重!”还有一次, 一位青年工人结婚, 没有房子不能办婚礼。他听了以后, 回家说服爱人, 一起搬到单身宿舍, 把房子腾出来, 先给工人结婚用。为什么在队里他对工人要求最严, 批评最多, 但工人们却对他最亲, 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站在掌子头看到全世界”

1964年, 马万水小组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 加强三线建设, 要由龙烟铁矿调往戈壁深处的大西北—万里长城西端的嘉峪关酒泉钢铁公司。当时, 马明同志任这个小组的副组长, 如何保证这支队伍能拉得出、调得动、冲得上、打得胜, 他为此费了不少心思。因为这个小组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没有离开过庞家堡铁矿, 小组成员又绝大部分为当地人。他们所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与庞家堡铁矿的生产建设紧密联系着。他们对那里的一砖一瓦, 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离庞家堡矿不远的赵川南面有座黑泰山, 队内工人有句俗话:“看不见黑泰山就想娘”。现在要离开故乡到三、四千里外的异地他乡能调得动吗?当时绝大多数人表示, 坚决响应党的号召, 哪里需要哪里去, 哪里艰苦哪安家。但也有少数人思想不通:“在庞家堡矿照样干革命, 何必要跑那么远?”为了不使一个战友掉队, 马明同志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搞建设也是干革命,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 一个外国人, 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支援我们干革命,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站在掌子头, 看到全世界、全中国。我们是先进集体, 就要以白求恩为榜样, 四海为家, 哪里需要哪里去”。他还组织党团员、老工人到过去日伪时期留下的“万人坑”搞阶级教育。他们在被日寇杀害的阶级弟兄白骨面前庄严宣誓:“不管高山峻岭, 不管沙漠荒原, 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 走遍五湖四海, 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职工思想通了, 还要做职工家属的工作, 从工地到宿舍, 从这家到那家, 腿跑细了, 眼熬红了, 日夜奔波。同志们劝他注意休息, 他却说:“宁肯把心操碎, 也不能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周到细致, 该调的同志全部调走。工人们豪迈地说:“工人阶级志气豪, 调动不怕路途遥;荒原沙漠无所惧, 党的需要第一条”。

工人们来到大西北, 新的考验又来了。这里干燥多风, 严寒少雨, 空气稀薄, 含氧量只相当于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一。工人们在海拔三千公尺左右的高山作业, 生活、工作环境都很困难。寒冬腊月, 他们住的房子四面透风, 缺柴少水。没有柴烧, 就爬到十几里以外的山上去砍;没有自来水, 就用水桶、塑料袋从河里提取。1965年4月, 根据工作需要, 马万水小组调整为综合工作队—马万水工程队, 马明同志被任命为第一任队长, 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压力更大了。

1966年以后, 十年动乱开始了, 天灾人祸一起向这位上任不久的新队长身上压来。当时的造反派以批斗走资派为名, 上挂下联, 硬要把马万水工程队打成黑旗, 说马万水工程队是王 (王鹤寿) 、吕 (吕东) 、高 (高扬文) 、夏 (夏耘) 走资派树立的黑苗子, 不是红旗是黑旗。扬言要斩断走资派伸向三线建设的黑手, 彻底砸烂马万水工程队。当时任队长的马明同志也就成了批判揪斗的对象, 大会批, 小会斗, 住牛棚, 搞游斗, 戴高帽, 挂黑牌, 拳打脚踢, 在他的腰部留下许多伤痕。最恶毒的就是要他承认马万水工程队是走资派复辟资本主义的实验田, 不是红旗是黑旗。马明同志非常坚定, 不管造反派如何逼供毒打, 他始终坚持马万水工程队是大干社会主义的红旗, 马万水工程队的职工人人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大干出力, 绝不是要复辟资本主义。造反派看批斗不解决问题, 最后采取了组织手段, 把马明等一批骨干力量调出酒钢, 从组织上拆散马万水工程队。当时, 正赶上宣钢的领导去酒钢调人, 马明同志又带领15名老工人于1970年4月返回宣化钢铁公司工作。

人在红旗在一定要把红旗传下去

1970年4月27日, 马明同志背负着走资本主义道路“黑典型”坏头头的罪名来到了宣化钢铁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一个全国先进集体的队长到宣钢以后下放当工人, 挖地沟, 和泥搬砖, 一干就是七八个月, 连住房都要不下来。苦和累对久经锻炼的马明同志来讲倒无所谓, 当时他想的最多的是老队长马万水同志临终的遗嘱。1961年马万水同志临终前对前来看他的战友郭进财讲:“回去后转告小组的同志, 要永远争先进, 把党交给咱们的红旗保持住……”。这句话使马明同志寝食不安, 心潮澎湃, 难道就这样让造反派把一个好端端的马万水工程队拆散?把一个党培养十多年的红旗砍倒?不能, 坚决不能!老队长马万水同志争创的红旗决不能在我手里丢掉, 这面红旗一定要继续传下去, 人在红旗在。于是他萌动了重新恢复马万水工程队的想法。他首先找到从酒钢一起归来的老同志商量:“我们是马万水工程队的老同志, 老队长马万水同志希望我们要永远争先进, 不能眼看着这面红旗倒下去。我们应组织起来, 再上矿山, 重新恢复马万水工程队”。绝大多数同志赞同这个意见, 决心把这面红旗再扛起来。但也有些同志有顾虑, 他们认为在矿山井下干了一辈子, 四块石头夹块肉, 太危险、太辛苦了。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城市当工人, 不愿再离开了。还有些老同志认为年岁大了, 精力不足了, 即使恢复了马万水工程队, 创造不了新成绩也不好收场。特别是在宣化有家的同志, 更不愿离开老婆孩子再上山过独身生活。马明同志有个特点, 只要认准的事, 10匹马也拉不转, 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千方百计干到底。于是, 他走东家, 串西家, 苦口婆心地做工作, 说服了职工, 再找家属谈心, 硬是一个个把思想工作做通了。1971年初正是宣化地区最冷的季节, 他组织了170多人由宣化拉上矿山 (龙烟铁矿) 。4月份又从康保县招收了100名农民合同工, 通过做工作也编进了这个队。当时还是军事编制叫掘进六连, 马明同志任连长, 其他的老骨干分别任副连长、指导员和业务骨干, 全连270多人拉上龙烟铁矿黄田坑。但是刚刚工作了几个月, 龙烟铁矿有位领导又找到马明谈话, 以关心他的身体名义还是想拆散马万水工程队, 说马明同志有矽肺病, 在井下工作不符合劳保政策。按实际情况讲, 当时马明同志身体确实是比较虚弱, 多年的井下生活, 使他患了二期矽肺, 文化大革命中又惨遭批斗、毒打, 就坡下驴是求之不得。但他当时已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 一心想到的是老队长的遗嘱, 祖国的矿山建设。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队伍组织起来, 再拆散, 他坚决不同意。为了保住这支队伍, 他先后给当时的冶金部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写了三封信。信中表示, 要响应大打矿山之仗的号召, 要把马万水工程队红旗扛下去, 为祖国的矿山建设再立新功。正在这时候, 冶金部在本钢南芬露天矿召开了矿山生产建设现场会。冶金部矿山司的领导专程给宣钢打电话, 问马明同志还在不在宣钢, 如果在, 请他到南芬参加矿山会议。于是, 他和当时龙烟铁矿矿长一起赶到南芬, 当天晚上召开座谈会。当时的冶金部领导点名要马明同志参加会议, 并对马明同志讲你的信我们收到了, 你的想法不错, 要大打矿山之仗, 促进钢铁工业发展, 这很好, 部里支持你们。马明同志听了以后, 非常高兴, 连夜就给家里的副连长老战友任旺同志写信, 传达了部领导的指示。矿领导接到指示后决定:保留掘进六连。领导的支持和鼓励, 使马明和全连同志很受鼓舞, 马明同志讲, 要保留这支队伍就不能坐等, 红旗靠消极的保是保不住的, 必须干出个样子, 再立新功, 才能为红旗增光添色。于是, 他们决定在1972年4月份大干, 攀高峰, 为“五一”献厚礼。经过上下动员, 全队大干, 结果, 当月就创造了月进尺226.5米多头掘进新纪录, 使这个队第16次攀上了掘进新高峰。冶金工业部、河北省冶金厅、河北省张家口市都发来贺电, 龙烟铁矿召开了恢复马万水工程队大会。从此, 马万水工程队又在龙烟铁矿重新恢复名义, 扛起了红旗。马明同志任这个队的队长。在马明同志的带领下, 这支英雄掘进队以后每年创造一次全国地下矿山快速掘进新纪录, 到1975年4月创造了多头掘进月进尺3125.3米的全国最高纪录, 第十九次登上了全国地下矿山快速掘进新高峰。1974年以后, 马明同志先后调宣化钢铁公司和冶金部任领导职务, 虽然离开了马万水工程队, 但他一直惦念着这个英雄集体, 经常回队和工人们谈心, 访问职工家属, 关心这支队伍的成长。目前, 这支队伍已转战了邯郸市华北冶金建设公司第二井巷工程公司等多项重点工程, 马明同志每年最少要有一两次到队里看望队友和家属, 帮助他们制订发展规划, 研究并解决问题, 使这支英雄的队伍六十多年红旗不倒, 始终保持英雄称号, 在新形势下不断创造新战绩。

党的信任力量的源泉

马明同志是一个出身清贫的苦孩子,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 处处受到了党组织的重视和关怀, 由马万水小组整编为马万水工程队后的第一任队长是他, 马万水工程队被拆散后重新组建恢复这个队的第一任队长还是他, 这既反映了他的工作实绩和成长过程, 也反映了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在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召开的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他以优秀产业工人代表的身份被选为会议代表, 会议期间又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马明同志讲, 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 所以在他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的那天, 他激动得一夜也没睡着。他想了很多:像我这样的苦孩子, 要文化没文化, 要资历没资历, 要关系没关系, 是共产党使自己过上了幸福生活, 由农村苦孩子成长为一名工人, 又当了干部, 当了部长和候补中央委员。所以他下定决心, 一定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马明同志从北京参加十大回到宣化钢铁公司后, 宣钢又任命他为宣化钢铁公司党委副书记, 从此, 他离开马万水工程队到公司机关。1974年12月26日又调任冶金工业部负责人,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门负责人 (列席冶金工业部核心组成员) ;1977年7月19日被正式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副部长。

当了国家副部长以后, 马明同志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首先他牢记自己是工人出身, 要永葆工人阶级本色。1978年我同他一起去邯郸开会, 有一位老战友急着找他, 当时他正在主持一个座谈会, 因为平时我习惯叫他“老马”, 这次也是因为着急, 急不择言, 到会场顺口就问:“老马在吗?”组织会议的领导不知道我说的老马就是马部长, 就回了一句:“这里没有老马”。这时我方知在公开场合不能这样随便称呼。后来我找马明道歉。他却说:“这道什么歉, 这样叫我, 我高兴, 这说明我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变, 以后只要不在会议上叫我老马我爱听!”还有一次去邯邢矿山局各处调研, 一路上大家高高兴兴地聊天讲笑话, 只有司机一言不发, 连用餐时也只是闷头吃饭。马明同志非常细心, 爱和同志一起交谈, 他见司机闷闷不乐, 就问我:“大家都高高兴兴聊天, 司机怎么一言不发?”后来我问司机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司机说:“跟部长在一起, 哪能随便说话?”马明听了以后, 第二天就主动找司机聊天, 还有意和司机开玩笑, 让他解除顾虑。因为司机留了八字胡, 他就靠近司机耳朵悄悄说:“你留这胡子, 爱人没意见?”一下子把司机逗乐了, 从此有说有笑了, 还与部长开起了玩笑。从这两件小事中可以看出马明同志当部长后, 从来不摆官架子, 始终和工人心连心。同时, 还十分重视到基层蹲点调查研究, 关心职工群众疾苦, 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他分工主管矿山、地质等部门工作。当时在冶金工业中矿山是突出的薄弱环节, 制约钢铁工业的发展。所以部里提出狠抓矿山建设、大打矿山之仗, 为了把矿山生产建设搞上去, 他不是坐在机关发号施令, 而是深入到矿山抓典型, 抓关键。他通过调查研究, 总结经验, 发现马万水工程队的经验不仅在龙烟铁矿而且在全国地下矿山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所以在他的提议和积极组织下, 1975年7月下旬在龙烟铁矿召开了马万水工程队攀高峰庆功汇报大会, 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70多个地下矿山的37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听取了马万水工程队的汇报和经验介绍。会后冶金工业部转发了《学大庆、学赶马万水工程队倡议书》, 号召全国冶金地下矿山生产、建设掘进队、采矿队要向马万水工程队学习, 推广马万水工程队学大庆的经验, 争当马万水工程队式的班组。对于搞好矿山建设, 促进冶金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既保持工人本色, 又不满足于普通工人的要求标准。这是马明同志当了副部长以后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他常讲, 当了领导干部以后, 担子重了, 责任大了, 说话办事要认真负责, 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 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 深思熟虑, 认真对待, 绝不能人云亦云, 不负责任。一次部党组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开除一位老部长党籍问题, 要每个人表态, 迫于当时的政治气候, 大多数人都表示同意。马明同志认为对一个人的处理一定要慎重, 特别是对一个革命多年的老干部作开除党籍处理更应慎之又慎, 他认为老部长的问题不够开除党籍的条件, 应该坚持原则说真话, 所以他投了否决票。打倒“四人帮”后为这个老干部落实政策时, 人们查看当时的讨论表决记录, 发现只有马明同志不同意开除老部长党籍, 投了否决票。当时已经升任冶金工业部部长的唐克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别看马明同志是新干部, 工作时间不长, 文化水平不高, 但在关键时刻、重大原则问题上能够保持头脑清醒, 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再铸辉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马明同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特别是会议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这对于一个工人出身的副部长来讲深感任务艰巨, 责任重大。为了响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号召, 加快冶金工业的发展, 冶金部决定在江西德兴新建一个大型铜基地。这里环境艰苦, 白手起家, 建设难度很大, 需要部领导坐阵指挥、协调关系。当时部领导决定让马明同志担任总指挥, 常年坐阵德兴, 抓好铜基地。马明同志当时已患二期矽肺病, 按规定应该离开粉尘区, 到环境较好的地方安排工作。但马明同志对工作从来不讲条件, 总是哪里艰苦到哪里干, 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打起背包就到江西德兴上任。从1979年11月至1981年12月18日一去就是两年。马明同志因为多年在井下工作, 不仅有矽肺病, 还有严重的关节炎, 南方的霉雨季节经常一连十几天不见太阳, 使他的关节炎经常发作, 但他从未有一句怨言, 而是默默的忍受着, 还经常到工厂、矿山、建筑工地蹲点调查。

为了进一步提高马明同志的文化技术水平, 1982年9月部党组决定送他到北京钢院 (现为北京科技大学) 学习深造。到大学深造, 这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同志来讲也许比较容易, 但对于只有两年半文化水平的马明来讲却面临不少困难。一是文化水平低, 对数理化根本不入门;二是年龄大, 当年他已经45岁, 再加上从参加工作以后, 一直当工人, 工作十分紧张, 对学习已间断了28年。现在要用两年时间学完大专课程, 难度可想而知。但马明同志不仅在工作上有股拼劲儿, 在学习上也有一股惊人的钻劲儿。在学校到了晚上, 别人都是串串门, 聊聊天, 看看电视玩一玩;马明同志却在宿舍里刻苦学习。为了能如期完成学习任务, 不仅自己苦读真学, 而且还主动找学习较好的同志补课, 不懂就问, 甘当小学生, 从来不摆部长的架子。功夫不负有心人, 马明同志就是靠刻苦学习的精神和毅力, 在仅有小学两年半文化水平的基础上, 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大专学业,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马明同志从北京钢院毕业以后, 正赶上冶金部办的管理干部学院缺少一名党委书记, 冶金部党组决定让马明同志去担任。一名副部级干部到部下属的学院当书记, 对有些人来讲很难想通, 但马明同志没有考虑个人得失, 而是考虑工作需要,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于是1985年他又愉快地到冶金管理干部学院任党委书记。他常讲要当一名好干部必须是能上能下、能文能武, 党让干啥就干啥。所以他在冶金管理干部学院一干又是三年。

1988年, 由于党中央十分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 中国冶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需要一名资历深、水平较高的同志做主要领导, 主持工作。于是马明同志又被调到中国冶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 (当时的会长是原冶金部部长戚元靖同志) , 协助部长抓好冶金战线的精神文明建设。他任政研会主要领导工作以后, 带领大家努力工作, 使冶金政研会工作有了新的开拓和发展,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创业阶段, 使冶金政研会由小到大, 由分散到集中, 陆续组建了大钢、特钢、矿山、冶建等14个学组, 并逐步形成一系列工作制度;二是第二次创业阶段, 使冶金政研会形成独立的事业单位, 突出了自身工作特点, 进一步拓展了工作领域, 扩大了活动空间, 确立了自身地位;三是改革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马明同志对冶金政研会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首先是在部党组的领导和他的建议下改革了冶金政研会领导体制, 改变了过去政研会主要领导全部由冶金部机关人员担任的作法, 吸收了一些主要单位的党委书记参加, 扩大了特约研究员队伍, 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形成了上下结合、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新的决策机构和运行机制, 有力地促进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在冶金行业的进一步落实, 开创了冶金政研会工作新局面。第二是在工作内容和方法上强调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 与部党组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企业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搞好服务。因而受到了部党组的关怀、重视和支持, 为冶金工业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第三是在马明同志的组织建议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扩宽了工作领域。他极力倡导政研会工作要关心重视抓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问题, 他的建议得到了部党组的支持。部党组领导明确指示冶金政研会要抓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问题, 要抓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 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基本政治原则落到实处。第四是马明同志与政研会领导一起十分重视政研会本身的建设, 经常组织举办政研会秘书长培训班, 做好政研会领导成员的培养和思想工作, 提高了政研会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建立健全政研会工作机构, 使冶金政研会不断发展壮大, 对促进冶金工业发展, 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受到了冶金部党组、国家冶金局领导等有关部门和企业同志们的好评。

怀念与激励

篇6:从朋友退回到朋友的散文

自网络营销成为企业追逐的热点之后, 虚拟社区也成为了互联网最受关注的发展趋势之一。虚拟社区又称之为在线社区 (Online Community) , 它由有着相同兴趣、经历或者专业相近、业务相关的网络用户组成, 在线社区就好似一个聚会场所, 在这里用户可以自由交流心得和分享经验。在线社区的具体表现有微博、微信、QQ、电子公告栏 (BBS) 、虚拟论坛、聊天室、讨论组等, 或者上述部分的组合体。国内著名的虚拟社区有新浪微博、腾讯微信朋友圈、天涯论坛、猫扑论坛、百度贴吧、豆瓣讨论组等。从营销的角度, 可以把虚拟社区粗略地理解为在网上围绕着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流的人群, 这些人对社区有认同感并在参加社区活动时有一定的感情投入, 同时也对社区其他成员有一定的信赖程度。

虚拟社区的产生,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观念和群体意识产生了巨大影响, 企业针对虚拟社区的营销活动主要集中在搜索引擎营销、互动营销、品牌广告、事件热点营销等几个方面, 其中除了贴吧、论坛以外, 品牌广告、搜索引擎营销等热门网络营销手段均与社区特性的黏度不够高, 虚拟社区的营销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只有根据虚拟社区营销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特点和发展方向, 制定相对应的社区营销策略, 才能充分发挥虚拟社区的营销功能, 取得消费者的信赖, 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

2 腾讯宝马微信朋友圈广告——虚拟社区营销模式的成功试水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并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截至2015年,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备受热捧的虚拟社区, 在2015年1月25日, 微信首波广告登陆朋友圈, 宝马、Vivo手机和可口可乐是朋友圈广告的首批入驻者。

短短几个小时里, 这三大广告商的广告迅速出现在大部分人的朋友圈信息流里, 但每个人只能收到其中之一。第二天, 部分收到广告的微信用户都被贴上了三个标签:刷出宝马广告的, 刷出Vivo广告的和刷出可口可乐广告的。当用户刷新朋友圈时, 三个广告的创意信息会像一条普通消息一样出现在微信全球5亿用户的朋友圈中, 朋友圈广告可以相互点赞或评论, 这种模式能够让你看到自己的朋友中谁和自己一样看到了同样的广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广告概念因此而迅速引爆了朋友圈。

此次涉及的三个广告主的信息流广告都是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偏好、消费记录等来打造用户的标签系统, 用算法为每位用户定制个性化和精确的广告, 所以刷到什么样的广告, 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电脑程序根据你以往的消费数据对你的用户特征和消费能力下了一个精确的结论, 所以你收到哪一个商品的广告事实上取决于你是否是这个商品的潜在顾客, 是否具有相应的购买力与需求。

有意思的是, 这个广告跟以往的任何广告效果都有很大区别, 一个可以说是广告界从未有过的现象出现:用户不但不排斥广告, 反而特别希望收到其中的一个广告来判定自己在社会公众群体中的生存地位, 人人都想宝马广告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收到广告的小伙伴们都自发地努力刷着存在感, 没有刷到广告的人各种怨念, 于是当天晚上的朋友圈变成了晒广告的海洋, 宝马在当天成为了广告赢家。

由此可见, 虚拟社区的成员都是由有共同兴趣与购买力的用户组成的, 对于广告的敏感度非常高, 企业的广告定位可以很精确, 因此在虚拟社区进行广告宣传时只要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并精准定位, 就通常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广告宣传方式。

3 虚拟社区环境下的消费者群体特点

据腾讯公司统计, 在首轮朋友圈广告试点投放的过程中, 参与者主要以拥有大学学历的40岁以下用户为主, 这些消费者群体他们的行为特点也非常明显。

3.1 个性化的年轻顾客群

参与虚拟社区的消费者多以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为主体。在天涯论坛、百度贴吧、豆瓣讨论组这样著名的虚拟社区里面的长期用户多为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 他们通常更愿意接受新事物, 喜欢新鲜与刺激, 相比传统化的产品, 更偏向个性化的产品, 不喜欢重复与普通。他们不仅会考虑产品的使用价值, 更会注重产品和品牌的附加价值, 消费常常与自我价值的体现联系在一起。

3.2 向往归属感的顾客群

虚拟社区往往会根据用户特征、兴趣、喜好等标准而分类明晰, 所以在虚拟社区环境下, 消费者常常表现出成群结队的特性。他们关心的话题多元化, 年轻人尤其关心新产品及购物体验方面的资讯, 虚拟社区言论自由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于是他们在这个平台中不仅分享信息和经验, 拓宽自己的人际圈子, 也通过社区寻求共同的归属感, 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3.3 体验与分享相结合的顾客群

社区成员常常把虚拟社区当作分享购物经验和消费体验的重要渠道和展示平台。消费者不但会主动向其他成员展示自己购买的最新款产品, 同时也会介绍自己购物的经验和教训, 他们渴望通过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 既帮助到他人, 同时也满足展现自我的需求。

3.4 理性而独立的顾客群

虚拟社区中的消费者群体大多是具有理性和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年轻人, 对于企业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 他们常常会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 企业单向传播的信息对他们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而他们自己的理性判断才是主导着他们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4 虚拟社区的营销价值

4.1 营销作用的集中化

虚拟社区会根据成员们在社区中留下的各种信息, 进行市场分析, 得出消费者的各种信息, 如年龄、收入水平、地区、喜好等重要的营销数据更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 所以有了虚拟社区, 让企业可以更快速地了解消费者偏好, 锁定目标顾客, 节约宣传成本。

4.2 口碑营销的实践基地

口碑营销是指让消费者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 传播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优势, 从而达到让人们通过口碑而不是广告去了解产品、树立品牌的目的。因为淘宝的盛行, 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线上采购商品前, 都会参考网上购买者所写的产品评价;更让很多企业相信用户推荐和网民意见在影响用户购买决策方面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4.3 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

相比现实生活中的谦虚谨慎, 在虚拟社区里, 人们因为身份的隐藏, 开始学会自由并真实地表达想法, 所以在虚拟社区中, 我们会听到更多真实的产品改进意见与建议, 我们通常在官方网站上加上Q&A板块, 将顾客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经过多次筛选和精练后放到这个版块, 这样可以降低服务成本, 提高服务顾客的效率。

4.4 企业与顾客关系更紧密

在虚拟社区中, 顾客更倾向于向其他已购买该产品的用户获得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建议和信息。虚拟社区中顾客互通有无、交流频繁, 这也使得我们的企业更容易参与到顾客讨论中去,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企业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成员讨论中, 实时关注用户体验与反馈, 让顾客感受到被重视, 平等的沟通反而造就企业和客户之间更稳固而持久的联系。

5 虚拟社区环境下的企业营销策略

传统的网络营销更关注单个网民的意见及反馈。而虚拟社区不同, 社区成员是虚拟社区的行为主体, 社区成员们在虚拟社区交流消费体验和感受, 在互动中彼此影响。

在虚拟社区中, 成员们通常会运用社区口碑营销策略和虚拟品牌社区策略来为企业做免费的宣传, 所以在虚拟社区环境下, 我们更要关心如何正确使用营销策略。

5.1 注重培养意见领袖

社区成员的数量决定了社区的影响力及作用。参与虚拟社区的人数越多, 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他们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也就越大, 但更重要的是当这个社区中出现意见领袖时, 这种影响力会逐渐加强, 成员们会很关注意见领袖的言行并受到影响, 所以企业更应该积极寻找并培养那些在社区中有影响力或是领导者角色的人, 因为他们是社区中有效的传播者和社区营销活动的关键人物。

5.2 发现成员间购买行为的相互影响力

消费者之间的相互推荐会比营销人员的推销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对于相同的信息, 如果是营销者推送给他们的, 消费者一般都会认为这种信息并不十分可靠, 反而会出现一种反感甚至抵制的情绪。而如果从另外一些消费者那里得到的信息, 则会被认为是其他消费者的真实体验, 比营销人员那里得来的信息更真实可信。

5.3 以品牌为支点建设虚拟社区

以品牌为支点, 以虚拟社区为平台, 为企业搭建虚拟品牌社区, 是发挥虚拟社区营销功能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选择与产品品牌关联度较强的虚拟社区进行合作。

比如, 以生产数码相机而出名的佳能公司, 就应该选择以摄影话题为主的虚拟社区——例如蜂鸟摄影论坛共同构建虚拟品牌社区。这样, 既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社区对其目标顾客群的影响力, 又方便企业的忠诚顾客在虚拟社区聚集, 并借助忠诚顾客间交流的产品消费经验和品牌体验, 将产品品牌形象深深地植入潜在顾客的心中。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 尤其是网络购物变得越来越盛行的时代, 虚拟社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信息、成员和平台的影响力量不可低估, 虚拟社区改变了消费者寻找信息来源的方式, 也颠覆了传统的消费行为模式。消费者们利用虚拟社区寻找和分享信息, 购买并进行评价, 虚拟社区变成了消费者最可信赖的信息源之一, 消费者通过社区成员之间的话题了解产品信息和打折促销信息, 受话题和意见领袖的吸引与影响, 从而开始对这种产品产生好奇心和购买欲望, 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 作为求发展的企业要更加关注社区营销及口碑营销等方面的发展, 并加强品牌与虚拟社区之间的联系, 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雷杰.浅析虚拟社区的营销价值与市场策略[J].商业时代, 2009 (3) .

[2]宋安.社会经济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营销——社区角色与价值链分析[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07 (07) .

[3]徐小龙.虚拟社区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及营销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 2010 (10) .

[4]王成.社区营销:Web2.0时代催生又一主流[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07 (07) .

上一篇:wzp论文稿汉语版下一篇:Ohrgxg关于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