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2024-05-12

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精选14篇)

篇1: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一、宣传教育:

1、学校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院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

2、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广播、班级活动、升降旗仪式、校运会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

3、健康教育课每学期安排一至二节课,由班主任兼课。

二、传染病防控:

1、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和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坚持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传染病消除在萌发之中。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3、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4、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生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

5、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露露第一希望小学

篇2: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成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法定负责人:校长,负责人:主任;传染病防制工作小组:主任成员名单:各班主任;并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各季节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由传染病预防控制小组主管;学校全体师生、其他员工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包括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预防接种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等。

学校实行晨检制度。主要对来校师生、其他员工通过询问和必要的体温检测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巡查;对每天因病缺勤者、出勤但有身体不适者及其诊治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并报送政教处。同时要尽早督促病患师生到医院就诊。晨检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承担。

学校实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或同一症状的师生、其他员工人数增多时,应及时向当地医院防保科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疫情报告工作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进行。

学校实行预防接种工作制度。要对小学新生进行入学前预防接种查证、验证工作,并做好登记。要结合各时期传染病预防工作重点,开展必要的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好登记和效果跟踪。避免集体接种,防止群体性不良反应(癔病)的发生。

篇3: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 具有传染性、流动性等特点, 一般人群不能正确认知和对待传染病。健康教育是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起始点。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评价的社会教育活动, 是联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通过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播, 能够激发和帮助人们接受并利用保健信息,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并自觉参与社会保健活动, 养成并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消除和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实现知信行的改变。

对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健康教育可使社会大众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源、传播途径等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了解社会因素在疾病传播和流行中的作用, 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有利于缓解社会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斥和歧视心理, 增加相互之间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提高卫生保健意识, 自觉参与社会预防控制工作, 降低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在此过程中, 包含知信行的改变, 其中知识是健康的基础, 信念是健康的动力, 行为是健康的目标。

2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2.1 通俗易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全民健康教育, 提高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传染病健康教育是为了宣传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规律, 阐明疾病个体的发生发展及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预防治疗, 使人们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般民众, 以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 应照顾到每一阶层。所以, 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通俗易懂, 便于理解, 不得使用一般人群无法理解的医学专业术语, 尽可能使所有人都能理解教育内容, 并掌握防病治病和控制疫情的基本技能, 发挥健康教育的目的。

2.2 科学性和艺术性:

《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性疾病分为三类, 甲类是最严重的霍乱和鼠疫, 乙类是难以治愈的乙型肝炎、SARS、艾滋病等, 丙类是流感等常见传染病。在开展健康教育时, 内容要有科学依据, 正确无误, 不得故意夸大传染病的危害程度, 切忌主观片面哗众取宠。教育与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不得出现脱离实际、前后矛盾、违背逻辑等现象, 每次选用合适的内容, 以正面教育为主, 注意宣传的内容和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时, 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 力求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趣味性、直观性和艺术感染力, 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3 群众性:

健康教育宣传的主要针对人民大众, 为一种全民教育, 必须讲求群众性。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 针对不同人群与不同地区传染病流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避免使用专业语言, 根据当地生活习惯和习俗制定教育内容, 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使之切实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保证教育知识适合群众需要[3]。

2.4 感染力和号召力: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不同于学校文化教育, 其目的在于普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并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技能。因此, 传染病健康教育要灵活多样不得过于呆板, 内容要讲求实际需要不得顾此失彼, 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人们了解传染病的类型、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危害性并掌握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技能, 并利用这组人群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社区中开展相应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活动, 切实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水平, 维护易感人群健康。

3 注意事项

要发挥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

要提高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力度, 必须让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这样才能联合相关部门一同制定防治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措施, 使之具有针对性、广辐射、作用大。应根据地方或地区特点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 普及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知识。地方政府必须将传染病纳入政府卫生管理项目中,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形式, 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3.2 要充分发挥各级组织机构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不同季节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种类及其传播流行趋势不同, 难以统一健康教育活动。因此, 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传染病流行种类和程度的不同, 做好居委会、社区、村镇等组织或机构的师资培养, 这样可以根据当地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 由他们做好随季节变化发病率逐渐提高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大众认知程度, 掌握相关技能, 积极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水平, 维护人群健康。

3.3 教育手段和途径要讲求多样性[4]: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方式要根据实际资源不同进行选择, 如报纸、书籍、图片、宣传单、宣传手册等书面形式, 讲座、一对一服务、广播等口头形式, 播放传染病的宣传片、网络转播、电视播放等影像方式。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途径各有优势, 但总体都要求宣传的内容和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提高传染病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度, 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度。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要走进社区、走进村落、走进最底层人民的生活, 这可显著提高社会人群对传染病房子知识的掌握度和认知度, 从基层开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让人们真正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特性、类型, 掌握传染病的早期识别、预防和治疗措施等知识和技能, 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可促进大众正确认识和对待传染病, 掌握日常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通过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降低其危害程度, 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健康教育方式要合理, 做到内容和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提高传染病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避免引发社会恐慌,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鹏.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5, 2 (2) :391-392.

[2]胡继伟.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1 (35) :19, 21.

[3]付文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21) :142.

篇4:校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

学校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出现传染疾病,则极有可能大肆蔓延,引起学生感染导致流行,甚至暴发流行,对校园内部正常教学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1]。据近年来相关研究统计表明,各类传染病在不同学校内部的暴发情况有所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及校园内部的管理,给大部分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双重折磨[2]。基于此,为探讨预防与控制校园传染病的发生,维持校园内部良好的教学教学秩序,本文根据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对校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控措施建议。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相互合作,改善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管理措施工作。这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理想,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卫生管理、卫生宣传工作不到位,卫生设施以及卫生意识不强,一旦到了春秋季节传染病开始蔓延,学生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3]。所以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预防为主,重点加强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控传染病在学校蔓延。

1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其来源

学校人群密度较高,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乙肝、风疹、血液传染病、动物性传染病等。这些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学生、教师、外来办事人员、临时劳务人员等,这些传染源携带的传染病有潜伏期、不典型症状期、健康带菌者等,非常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2学校传染病发生的特点

2.1年龄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学生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小学生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基础免疫水平不高导致的;中学生较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这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所决定的。

2.2季节性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和社会上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但是学校传染病还与寒暑假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另外,寒暑假学生开学时也是传染病高发的时间段,因为学生和老师一起集中到学校,很可能把各地的传染病病菌带到学校来,致使传染病急剧增加。

2.3易发性学校的人群密度高,通常情况下,很多人聚集在一个教室里,每天一起生活、学习,接触密切。如果学校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不好,就为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传播途径,再加上传播源、易感染人群,极易造成传染病流行。传染源越多、易感者的密度越大、传播途径越有利,学校传染病的流行就越严重。

2.4流行性学校主要是由学生组成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千家万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各个家庭里去。病菌传染非常容易从某一个角落被传播到学校里来,而后又从学校流向家庭和社会。可见,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地,具有扩散性的特点。

3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3.1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3.1.1加强学生卫生知识教育针对比较容易在学校发生、传播的传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卫生知识竞赛活动,增加师生的卫生知识和意识,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防范。

3.1.2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现代学校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给学生注射防病菌疫苗。与此同时,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进行,完善卫生设备,引导学生不随便扔垃圾,保持教室、宿舍的卫生条件和室内空气流通。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学校应特别注意食堂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学校食堂的卫生条件,如:食品原料的检查、炊事员是否定期体检、食堂售票工具的卫生情况等等,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

3.1.3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学校常见传染病传播根本方法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自身的抵抗力。老师要引导学生经常锻炼身体,除了平时的体育课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猜[4]。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换衣、勤晒被褥,不随地吐痰;作息时间规律、饮食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果发现身体不适或者类似传染病反应时及时向老师反映、及时诊治。

3.2传染病的控制管理

3.2.1及时发现传染源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及早地发现传染源,才能有目标、有計划地防止传染病的进一步扩散,具体做法有很多种,可以成立疫情报告网,以班级为单位,由校医担任学校的疫情报告员。校医一旦发现就诊的学生是传染源,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在进行病情处理时,对不同的传染源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对于呼吸道传染源病的传染源,应该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工作,并且对于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做好登记。

3.2.2及时隔离隔离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将携带传染病菌的患者与健康人群隔离开来,防止病原体随着空气传播扩散,同时便于管理与消毒、治疗等。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安排不同的隔离方法,起到真正隔离的作用。对于受到感染而成为潜伏期病人或病原携带者,也需要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如果一直观察到潜伏期过去,仍没有发病症状,才可以解除隔离[5]。

3.3及时消毒控制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除了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外,还要进行及时的消毒,以彻底摧毁病菌。对于患者居住的宿舍和生活场所,进行彻底的消毒,可以采取有效的化学或者是物理消毒法,消除学校内外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消毒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类型进行具体的安排,比如:呼吸道传染病的空气消毒可用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等;对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可采用每50kg的水加0.5~1.0g左右的漂白粉,加药后搅匀(漂白粉要晾晒20~30min方可进行消毒工作);也可采用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碘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

4小结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家庭的幸福、祖国的未来,学校要认识到学生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传播。总之,学校传染病的的预防和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校领导高度关注,不停监督与观察,做好卫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另外,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健康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或清除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参考文献:

[1]秦玉梅.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7:396.

[2]李凤伟.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515.

[3]白燕.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与管理.中外医学研究,2010,08(17):142-143.

[4]鲁小凡.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处理.神州,2012,26:226-227.

篇5: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瓦屋中心幼儿园

为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工作责任制,抓好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学校是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易感人群聚集场所,一旦传染源引入,极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我们要以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统筹兼顾,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学校对风疹、腮腺炎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和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等的预防控制工作。

学校成立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明会 副组长:吴殿斌 成员有吴殿斌、李国忠、陈福德、邱明立、杨亮、蔡德明、王磊。领导小组要配合疾控部门规范执行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日常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法制意识,及时报告疫情。

各班级必须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发现学生患呼吸道等传染病,在向学校报告的同时,应按照规定时限向学校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每天上报疫情进展、控制措施实施等详细情况。因疫情报告不及时导致疫情

扩大蔓延,要依法追究疫情报告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规范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各班级要坚持晨检和巡回健康检查制度,发现有发热、出疹、腮腺炎、腹泻等症状的学生,应督促患病学生立即去医院治疗,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学校发生暴发疫情后,要按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的工作要求,实施必要的消毒处理、疫苗应急接种、密切接触者隔离和停课等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坚持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保护易感人群。风疹、麻疹、腮腺炎、水痘和病毒性肝炎等大多数传染病已经有免疫效果确切的疫苗,是预防和阻断疫情发生蔓延的治本之策。各班主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防治,把相关疫苗接种作为防病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研究制订学生常见传染病免疫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管理工作。

要经常性保持室内室外环境的整洁,教室等场所的空气要保证流通。严格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总务处要认真排

篇6: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

控制制度

一、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区疾控中心做好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

二、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立即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三、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保健医,并继续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四、在园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及时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控制传染病在园内暴发和续发。

五、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

六、发生传染病期间,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手续。

七、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

木孜鲁克牧业村国语幼儿园传染病

管理制度

1、加强幼儿晨检午检及全日观察,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幼儿进行重点检查,以便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三早”措施。

2、幼儿园已发现某一种传染病时,应停止对外进出幼儿,即不准收新幼儿入园,也不能让幼儿转园,对内不让幼儿升班或合并班,至检疫期满为止。

3、控制传染源:很多传染病早期传染性最强,愈早管理传染源就愈能防止传染病蔓延。

4、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病原体传染给健康幼儿,必须采取措施对病人接触处进行终末消毒。

5、管理易感儿,对曾经与传染病有密切接触史者进行观察检疫,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被动免疫进行预防措施。

6、幼儿外出或在家中接触某种传染病时,必须待检疫期满方可回园。

木孜鲁克牧业村国语幼儿园传染病预防与

控制制度

木孜鲁克牧业村国语幼儿园

2017年10月15日

木孜鲁克牧业村国语幼儿园传染病

管理制度

木孜鲁克牧业村国语幼儿园

篇7: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桦甸市白山学校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少年儿童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我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现将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群防群控

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长:赵英波

正校长

全面负责。

副组长:王俊海

安全副校长

负责传染病安全管理

王秀娟

党支部书记

负责全面管理落实

员:

贾淑蕊:

校医

负责校园卫生消毒、传染病知识培训,传染病宣传教育。负责疫情报告,晨检汇总。

张久玲:

食堂管理员

负责食堂管理及住校生管理、食堂从业人员晨检。

李秀彬:

负责饮用水的管理。

各班主任:全面负责本班传染病防控工作。

刘智慧:

幼儿园长

负责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确保学生掌握健康知识。

2、充分利用板报、班会、国旗下讲话、致家长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期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建立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每期入学进行一次查验。

2、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

3、加强校园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

4、建立教室、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对可疑者应及时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认。

2、早隔离。建立留观室,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

3、早报告。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协助家长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并做好病因追踪报告。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用房、宿舍、餐厅要通风良好;食堂建筑、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厕所应有冲洗和洗手设施;

2、要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3、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1、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1、每天开展校园清扫和消毒,并做好记载。

2、加强学生午餐和住校生的管理。

3、派专人每天查看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责任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4、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情况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END

篇8: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1 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可分为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和专业防疫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领导, 当好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参谋, 并通过政府制定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综合措施;加强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的管理, 如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的管理, 粪便和垃圾等污物处理以及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保护易感人群;强化疾病监测系统, 保证防病信息的畅通。

专业防疫措施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两大方面。传染病疫情报告要求报告病种、报告人和报告时限;疫情控制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如何做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重要的是要做好对危险因素的调查和干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 不同于省、市级的宏观业务指导为主。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的是繁琐的具体工作, 但真正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都在区级, 因此, 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面临的困难也更棘手。

1.1 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责任不清

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现了人员和资产分离, 但就整体来说, 造成了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重复监督检查的现实。同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没有执法权, 指导检查力度小, 为传染病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容忽视的难度。

1.2 教育机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教育机构没有切实将学校的入学计划免疫查验证工作和托幼机构的儿童入托接种情况纳入常规管理, 致使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疫情发生后, 一些应急措施落实不到位, 使学校等人群集中区域聚集性病例的发生难以避免。

1.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设置与人员的调配工作上不是很科学, 致使传染病管理工作经常出现漏洞, 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1.4 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的难点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 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计划免疫空白点和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接种率进一步降低, 没有实现人群有效免疫屏障的功能, 是传染病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传染源管理难度大

一些传染病病例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隔离措施, 造成疫情扩大和蔓延。同时, 受人员流动和周边疫情影响, 输入性病例有可能直接影响到个别病例的高发。

1.6 传染病报告存在漏报隐患

一部分军队医疗机构常年不报告传染病, 因而存在传染病漏报隐患;少数大的省级医院, 使用电子病历, 致使无法查询门诊日志, 相对造成传染病漏报隐患。

2 对策和思考

2.1 落实政府贵任, 加强部门协调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责任。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南, 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规划, 增加对疾控工作的投入;加强预防保健机构的建设, 优先保证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需的资金。

哈尔滨市南岗区政府在2007年率先在全市8区11县 (市) 拨付计划免疫经费20万元, 工作经费30万元, 并把此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计划免疫经费的及时下拨, 大大提高了社区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在2007年推进儿童接种信息化建设中, 南岗区卫生局协调各有关部门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计算机, 为全区在2008年年末实现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2.2 加强疾控队伍建设

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疾控部门应注重自身队伍建设, 提高疾控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使其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要求。严把疾控工作人员进入关, 确保人员素质。疾控工作开展得如何, 工作是否收到好的效果, 工作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人员是关键, 南岗区疾控中心目前拥有职工44人, 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0人, 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0.5%, 专业技术力量雄厚。但从南岗区105万人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宽度来看, 不乏人员的短缺, 人员编制的问题让我们有很多无奈。针对此问题, 区卫生局在2008年年初制定人才政策, 在经过层层考试与能力测试的基础上, 为疾控中心正式招进2名预防医学的优秀大学生, 从而为疾控中心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3 依靠科学知识, 创新工作思路

运用科学知识,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防治力度, 搞好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南岗区疾控中心以项目为依托, 依靠科学知识, 创新了工作思路。

南岗区疾控中心承担着中英前瞻性慢性病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的社区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比较评价研究项目、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的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哈尔滨市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合作的以控制性病为策略的预防艾滋综合干预项目、全球第五轮基金艾滋病干预项目等等。因为多年务实的工作作风引来各层次的项目工作, 这又让我们在踏踏实实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锻炼了队伍, 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2.4 采取相应措施, 强化流动人口管理

建立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的疾控工作检查制度, 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工作, 防止群体性疫病传染事件的发生。

南岗区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 流动人口聚集。2007年南岗区位于王岗镇的哈尔滨市37中学发生风疹暴发, 此地为流动人口密集区, 各方给予疫区高度重视, 省、市卫生厅 (局) 和疾控中心领导亲临现场, 在技术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南岗区卫生局、南岗区疾控中心抽调30名医务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接种, 王岗镇政府、王岗医院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密切配合, 此次共接种麻疹疫苗459人, 风疹疫苗1 006人, 政府给予了3万元应急接种的经费保障。

2.5 深化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制改革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模式虽已确立, 但从近年来的运作情况看, 部门存在职能交叉、推诿扯皮、协调困难、反应迟缓、各自为政、信息不畅、机构重叠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必须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将卫生行政部门中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合并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同时,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执法职能赋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使之全面履行政府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行政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提供等工作职能,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能。

2.6 应建立稳定、适宜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保障机制

疾病预防控制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的, 但由于当前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 致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公共卫生职能明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 其根源主要是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和管理职能缺位。只有建立稳定和适宜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保障机制, 才能根治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职能缺位的问题, 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运转。

2.7 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 如疫情通报制度、健康告知制度、可疑传染病人报告制度、传染病病人交接制度和传染病定点医疗制度等工作制度, 并定期对各部门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监督检查。

总之, 由于传染病频发与流行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应强化政府职能, 落实政府责任, 形成多部门共同协作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抓住机遇, 创新工作, 加强自身建设, 广泛动员和争取全社会参与;依法预防控制疾病, 加大疾病防治力度;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疾病监测,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注重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 促进疾病预防与控制队伍建设, 以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

篇9:浅谈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关键词】 传染病;特点;防控措施

传染病总是存在于人类的发展进程中,直到20世纪中叶之前人们都对很多传染病束手无策,而随着二战之后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医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传染病的防控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抗生素的出世对很多传染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全球传染病死亡率也从50%左右下降到10%以下1。但是由于近年来很多新病原的爆发和一些旧传染病的复活让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 传染病的发病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交际更加频繁,人员流动量增大,这样一来传染病的发现难度和控制难度就更大。

1.1 病原体 任何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这里的病原体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按照病原体分类也是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的方法之一。

1.2 传染性 这是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特征,传染病的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将会通过各种渠道导致人们感染,这种传染性的强弱一般与被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和免疫状态有关。

1.3 感染后的免疫性 在传染病人康复后,往往会对其之前感染的病原体产生免疫能力,而根据其所获传染病的不同,这种免疫状态也不一致,比如有的人在传染病康复一段时期后又会感染同一种传染病,而有的人只经过一次感染并痊愈,今后都对某种传染病有免疫作用。

1.4 流行性和季节性 传染病的流行性指的是在某一地区的某一时间段内,某种传染病发病率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其中大流行指的是在短时期迅速传播的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和范围超过流行的强度;而暴发就是在更短的时期内,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大流行2。另外传染病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某些特别的病原体会在特定的季节滋生蔓延3

2 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2.1 提高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而应该依靠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应该放在防控工作的首位,只有从根本上切断传染病的根源才能够对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科学的预防知识,那么传染病也就失去了蔓延的机会,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把防控重心放在指导人们科学防治上来,从根本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2 建立合理的医疗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医疗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特别贫困的地区,医疗基础建设还处在建国时期的水平,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还不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设施,传染病在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就很容易流行。要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改善医院的治疗环境,完善医院的医疗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控制体系,最大限度的避免病原体在医院中传染。

2.3 完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机制 一是要对传染病加强监测,这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要求加强发病、死亡和病原体的监测力度;二是要建立健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体系,如卫生监督体系、公共卫生治疗救助体系等;三是要加强卫生检疫工作,特别是在国境检疫,以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进入国内。除此之外,我们应当认识到,单纯的预防工作并不能让传染病得到彻底遏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其的控制力度,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职责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4 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几点措施之外,还可以加强传染病疫苗的研制和普及工作,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对现有的传染病疫苗进行全面推广,让人们认识到接种疫苗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应该加大对传染病防控的资金投入,加快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促进对传染病的防控研究;最后还可以通过建立传染病防控相关的研究机构来提高我国对传染病的预防能力和控制水平。

3 结 语

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交通工具日渐增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如果不加强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人们的恐慌和社会的动荡。

综上所述,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我们首先必须对传染病的特点充分了解,并结合每种传染病不同的发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传染病防控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全员参与,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薇薇,梁景青.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09):P194.

[2] 姜建明.试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J].医学信息,2010(07):P1933.

篇10:公疗医院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制度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1、为防止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或医源性感染,遵照《传

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按《公疗医院的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执行。

2、各诊室、病房、化验室以及各技能科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终未消毒制度。

3、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尤其是实验室操作规程,防止病原体在实验室传播或扩散。

4、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无害化管理,禁止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并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医疗用品、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

5、认真落实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6、不认真执行医院有关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制度,造成传染病传播、扩散或医院感染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和医院规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除罚。

篇11: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一、参与研究和制订本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计划和总结;定期对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以及传染病工作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二、定期对全院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定,每季度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全院通报。

四、定期对全院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杜绝传染病的迟报、漏报现象,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五、定期召开会议,定期对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不定期组织召开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临时会议,对突发传染病事件进行工作部署。

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对技能。医务科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中职责

一、负责组织、参与救治,及医技人员的调配;

二、负责组织医院内的诊治专家组进行会诊;

三、协助科教科、预防科开展传染病诊疗方面的培训工

作。

护理部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中职责

一、负责门诊对传染病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

二、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对疫点、疫区的消毒隔离工作;

三、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救治;

四、协助科教科、预防科开展护理人员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预防科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中职责

一、负责医院疫情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传染病的网络直报;

二、负责传染病流行、暴发时的报告工作;

三、预防科对工作进行总结,及时修订、补充相关制度及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与科教科共同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五、必要时对人员采取紧急疫苗接种。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中职责

一、负责指导人员在采取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下开展工作;

二、负责对疫点、疫区消毒技术指导工作;

三、负责配备足够的消毒药品;

四、对疫源地卫生学检测合格后的疫点准入工作。

五、负责医务人员防护知识培训。

检验科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中职责

一、负责传染病病原的检验工作,负责标本的保留及运送,以备疾病控制中心取样进一步检验、分析;

二、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门诊部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中职责 负责门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协调工作。

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由预防科、医务科、门诊部与医院传染病相关科室的负责人组成。

二、制定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的计划、总结,定期检查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定期召开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会议,通报医院

传染病的报告、管理情况,制定整改措施。

四、负责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预防、控制、报告知识的培训,做好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

五、制定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

篇12: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护幼儿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工作责任制,抓好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幼儿园是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易感人群聚集场所,一旦传染源引入,极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我们要以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统筹兼顾,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幼儿园对风疹、腮腺炎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和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等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日常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法制意识,及时报告疫情。

各班级必须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发现幼儿园患呼吸道等传染病,立即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幼儿园负责人应按照规定时限向幼儿园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三、规范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各班级要坚持晨检和巡回健康检查制度,发现有发热、出疹、腮腺炎、腹泻等症状的幼儿园,应立即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并及时督促患病幼儿家长到园,带领幼儿去医院治疗,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幼儿园发生暴发疫情后,要按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的工作要求,实施必要的消毒处理、疫苗应急接种、密切接触者隔离和停课等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坚持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保护易感人群。风疹、麻疹、腮腺炎、水痘和病毒性肝炎等大多数传染病已经有免疫效果确切的疫苗,是预防和阻断疫情发生蔓延的治本之策。各班主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防治,把相关疫苗接种作为防病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研究制订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免疫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幼儿园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管理工作。

要经常性保持室内室外环境的整洁,教室等场所的空气要保证流通。开展多形式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卫生防疫健康宣传的强大声势,使广大幼儿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的知识,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病措施,抵御疾病的侵袭。

END

篇13: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英文名称:immunity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即机体区分自己与非己进而排除异己的功能。通常对机体有利, 但在某些条件下也可对机体有害。以示免除瘟疫或免除感染, 即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一) 、免疫的基本特性包括: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

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

免疫功能正常的动物机体能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 这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签的基础。动物机体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膜表面的抗原受体, 它们能与一切大分子抗原物质的表位结合。免疫系统的识别功能是相当精细的, 不仅能识别存在于异种动物之间的一切抗原物质, 而且对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的组织和细胞的微细差别也能加以识别。

2、特异性

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签和由此产生的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接种新城疫疫苗可使鸡产生对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 而对其他病毒如鸡马立克病病毒无抵抗力。

3、免疫记忆

免疫具有记忆功能。运动机体在初次接触抗原物质的同时, 除刺激机体形成产生抗体的细胞 (浆细胞) 和致敏淋巴细胞外, 也形成了免疫记忆细胞, 对再次接触的相同抗原物质可产生更快的免疫应答。动物患某种传染病康复后或用疫苗接种后, 可产生长期的免疫力, 归功于免疫记忆。

(二) 、免疫的基本功能

1、抵抗感染

动物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由于机体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各式各样的微生物包围之中, 时时刻刻都有成千上万的微生物从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黏膜进入动物体内, 其中也包括侵害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清除这些病原微生物是机体抵抗感染的具体表现。如果机体抗感染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缺陷, 就会引起反复感染;相反, 如免疫异常亢进时, 就会导致机体发生变态反应。

2、自身稳定

机体在正常条件下每天都有大量的细胞衰老和死亡, 这些细胞如果积累在体内, 就会毒害正常细胞的生理功能。而机体免疫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能经常不断地清除损伤的、衰老的、死亡的自身细胞, 维护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自身稳定功能失调, 就会产生自身抗体, 引起自身免疫病, 危及机体。

3、免疫监视

免疫监视就是严格监视机体突变细胞的出现。机体正常细胞由于在化学的、物理的、病毒等致病因素的诱导下变成异常的细胞, 也可自然产生异常细胞。这些细胞一旦出现, 机体的免疫系统予以识别将其歼灭。但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异常细胞大量增殖, 从而出现肿瘤。

(三) 、免疫的类型

机体抗感染免疫, 包括机体防止微生物的侵袭与扩散,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有害作用, 恢复一系列生理功能。免疫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非特异性免疫, 即先天性免疫;另一类为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即为获得性免疫。依照免疫的发生机制, 可将免疫分为如下类型:

1、先天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动物生下来就具有的免疫, 这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机能, 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生物学特性。

先天性免疫有"种"的特点, 动物种类不同, 易感性不同, 如牛不感染马鼻疽, 马不感染牛瘟, 猪不感染鸡新城疫等。先天性免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 甚至将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注入动物体内, 也不能使其感染。例如将大量鸡新城疫病毒注入猪体内, 也不能使其发病。但是当环境条件改变, 动物体质衰弱, 这种稳定性也会遭到破坏。先天性免疫也存在于动物种内的某些品系及某些个体。易感动物种内的个别品系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却具有特殊抵抗力, 如有的品系的小白鼠能抵抗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在品系选育中, 往往选择出具有抗病力强的品系及个体。

2、获得性免疫

动物在出生后获得的某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的不感受性, 称为获得性免疫。它是由于机体在受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的刺激作用后, 各个免疫系统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 如猪患瘟痊愈后或接种猪瘟疫苗后, 只能使该猪具有对猪瘟的免疫, 而对其他的病原微生物仍有感受性。

获得性免疫根据抗原刺激物的来分, 可分为天然获得性免疫和人工获得性免疫;根据机体免疫的形成来分, 又可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 自动免疫是动物直接受到病原微生物及产物的作用后, 由动物本身产生的免疫。

(1) 天然自动免疫动物在自然感染了某种传染病, 病愈后常能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 或者动物经过隐性传染后而获得的免疫, 称为天然自动免疫。如获得感染猪瘟耐过后, 人感染天花病愈后, 均有很强的免疫力, 有时甚至终身免疫。

(2) 人工自动免疫动物由于接种了某种疫苗或类毒素等生物制品以后产生的免疫。其持续时间长短, 因疫苗的种类、性质及机体反应等因素而不同, 一般说来自动免疫的免疫期较长。

(2) 被动免疫是依靠已经免疫的其他机体输给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

(1) 天然被动免疫动物在胚胎发育时期通过胎盘, 或出生后通过乳汁, 或通过鸡胚, 从免疫的母体被动地获得免疫, 称天然被动免疫。人及灵长类动物可以通过胎盘将免疫传给胎儿, 猪、牛、马则通过初乳而获得母源抗体, 禽类通过蛋传给雏鸡。

(2) 人工被动免疫给机体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 称人工被动免疫。其免疫力产生迅速, 注射后立刻产生免疫力, 但持续时间很短, 一般1~2周, 多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二、免疫接种

(一) 、免疫接种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免疫接种是根据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采用人工方法给动物接种疫苗、类毒素或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 使机体产生对相应病原体的抵抗力, 即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也是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 以保护个体乃至群体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疫病的目的。在预防疫病的诸多措施中, 免疫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 对动物以及人类健康均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免疫接种也是贯彻以"预防为主, 养防结合, 防重于治"方针的综合性防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免疫接种的分类

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 可分为预防免疫接种、紧急免疫接种和临时免疫接种。

(1) 预防免疫接种为预防疫病的发生, 平时有计划地给予健康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叫预防免疫接种。如根据免疫接种计划而进行各种动物的常规免疫。

(2) 紧急免疫接种。发生疫病时, 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 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堂未发病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叫紧急免疫接种。紧急接种使用高免血清, 它具有安全、产生免疫快的特点, 但免疫期短, 用量大, 价格高, 不能满足实际使用。

(3) 临时免疫接种。临时为避免某些疫病发生而进行的免疫接种叫临时免疫接种。如引进、外调、运输动物时, 为避免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爆发某些疫病而临时进行的免疫接种。又如家畜去势、手术时, 为防止发生某些疫病而进行的临时免疫接种等。

(三) 、疫苗种类

包括传统疫苗和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新型疫苗。

1、普通疫苗

是指以传统的常规方法, 对细菌、病毒进行培养或用含毒组织制成的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此外还包括用细菌外毒素经脱毒制成的类毒素。

(1) 弱毒疫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称为弱毒苗。制备弱毒苗所用的弱毒菌株和毒株有的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的, 如鸡新城疫Ⅱ系苗和Ⅳ系苗等;也有的 (大多数) 为人工致弱的弱毒菌株或毒株, 如猪丹毒弱毒菌苗和猪瘟兔化弱毒苗等。

(2) 灭活疫苗。将病原微生物 (强毒或弱毒) 大量繁殖后, 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 (如甲醛) 方法使其失活, 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制作的苗即为灭活疫苗, 又叫做死疫苗。灭活苗可以用强毒细菌或病毒制作, 也可以用弱毒制作。

2、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新型疫苗

这些新型疫苗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

(1) 亚单位疫苗:指使用纯的单一抗原制成的疫苗, 如猪大肠菌菌苗K88亚单位苗。

(2) 以活病毒或细菌为载体的活载体疫苗, 如狂犬病活载体疫苗。

(3) 缺失病原致病性基因的基因缺失疫苗, 如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4) 核酸疫苗:苗该疫苗的研究尚处于启始阶段。其他疫苗已有一些商品化成品问世, 将来都会在疫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 、免疫接种方法

免疫接种根据疫苗和动物的种类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接种方法。

1、饮水免疫

将可供口服的疫苗混于水中, 动物通过饮水而获得免疫, 叫饮水免疫。饮水免疫常见于一些弱毒活苗 (包括疫苗、虫苗等) 。衡释疫苗应用不含消毒药的新鲜井水和泉水。在饮水中加入1%脱脂奶或脱脂奶粉更佳。

2、肌肉注射

将某些疫苗通过肌肉注射而使动物机体获得免疫。多见于一些弱毒活苗的应用。宜选择股肉丰满部位进行。

3、皮下注射

多种疫苗均可通过皮下注射, 使动物机体获得免疫。多见于灭活苗的应用。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进行。

4、皮肤刺种

主要用于禽类某些疫病的预防接种, 一般在翅内侧无血管、无毛处刺种。如鸡痘、鸽痘疫苗的免疫接种。

5、点眼、滴鼻

用乳头滴管吸取疫苗滴于眼内或鼻孔内免疫。如鸡新城疫Ⅱ系疫苗的免疫接种。

6、气雾免疫

将稀释的疫苗经高压喷雾, 使疫苗形成1×10-6~1×-5m的雾化粒子, 均匀浮悬在空气之中, 动物靠自然呼吸进入肺内以达到免疫的目的。本法适于群体饲养动物的免疫, 但需有专用的气雾发生器来完成, 对卫生条件不良的鸡群易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此外还有皮内注射、喂食免疫等方法。

三、免疫失败的原因

免疫失败指某种疫苗接种的畜禽, 在该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内, 仍然发生了该弊病, 或在预定时间内经检验免疫力达不到预期水平, 预示着有发生该病的可能。但是, 疫苗接种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 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 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 接种过疫苗的畜禽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 就引起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概括如下:

(一) 、疫苗的质量

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 质量不合格或已过期失效。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 或取出时间过长, 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败。

(二) 、疫苗间干扰作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 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 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如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三) 、疫苗稀释剂

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触到污染面将杂质带入疫苗;有时随疫苗提供的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有时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稀释冻干苗, 饮水免疫的, 饮水器未消毒、清洗, 或饮水器中含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四) 、母源抗体干扰

母源抗体对初生畜禽有保护作用, 但也会影响畜禽的免疫效果, 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因此, 在给畜禽使用高质量的疫苗时, 能否起良好的免疫效果与母源抗体滴度有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是, 实施免疫接种, 疫苗接病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不起保护作用。

(五) 、疫苗的毒株

疫苗的毒株 (菌株) 或血清型不对, 即疫苗可能不会激发该病保护性免疫力所需的相应抗源。

(六) 、应激因素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 在环境过冷、过势、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 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 对拒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 增加IgG的分解代谢。所以, 当畜禽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 就会减弱免疫能力。

(七) 、免疫抑制性疾病

马立克氏病病毒、淋巴白血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霉菌毒素中毒、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球虫等, 导致免疫抑制。在这种情况下接种疫苗会导致免疫失败。

(八) 、饮水、气雾的局限

使用饮水免疫或气雾免疫接种疫苗时, 由于疫苗分布不均而使部分畜禽未能接触到因剂量不足而仍然易然。

(九) 、畜禽群中已潜伏着该病

(十) 、管理上的失误

饲养管理不当、免疫方法不当、滥用药物、免疫程序不合理、器械和用具消毒不严、化学物质的影响等因素也会引起免疫失败。

四、针对失败原因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 、正确选择和使用疫苗

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 到经兽医部门批准经营生物制品的专营商店购买。生产中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和稀释液, 严格按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 才能确保防疫效果, 免疫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 注意瓶子有无破损, 封口是否严密, 瓶内是否真空和有效期, 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使用。疫苗种类多, 选用时应考虑当地疫情、毒株特点。

(二)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畜禽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 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 、采用正确的免疫操作, 保证免疫质量

疫苗接种操作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饮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属容器, 饮水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 水中不得有消毒剂、金属离子, 可在疫苗溶液中加入0.3%的脱脂奶粉作保护剂。在疫苗饮水前可适当限水, 以保证疫苗在1小时内饮完, 并设置足够的饮水器, 以保证每只鸡都能同时饮到疫苗水。气雾免疫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 并保证雾粒在50чm左右。点眼、滴鼻免疫, 要保证疫苗进入眼内、鼻腔。刺种痘苗必须刺一下浸一下刺种针, 保证刺种针每次浸入疫苗溶液中。用连续注射器接种疫苗, 注射剂量要反复校正, 使误差小于0.01ml, 针头不能太粗, 以免拔针后疫苗流出。

(四)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全面贯彻综合防治措施

不断提高防疫人员预防操作技能, 严格防疫操作规程。调整畜禽健康状况, 确定接种时间, 接种疫苗前应对畜禽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若有严重传染病流行则应停止接种, 若是个别病畜禽, 应该剔除、隔离, 然后, 接种健康畜禽。对可疑有疫病流行的地区, 可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 对未发病的畜禽作紧急预防接种。免疫接种时间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和畜禽的实际抗体水平来确定。畜禽体对抗原的敏感程度呈24小时, 周期性变化, 不同时间内免疫效果稍有差异。清晨畜禽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较其他时间少, 对抗原的刺激边最敏感, 此时疫苗接种效果最好。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和各种疾病发生, 合理选用免疫促进剂。在免疫前后24小时内应尽量减少畜禽的应激, 不改变饲料的质, 减少意外噪音。控制好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 勤换垫料, 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适当增加氮氨酸、缬氨酸、VA、VB、VC、VD及n-3、n-6脂肪酸等, 确保免疫力。接种疫苗时, 要处置得当, 防止畜禽惊吓。遇到不可避免的应激时, 应在接种前3-5天内, 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 如电解多维、维生素C、维生素E, 或在饲料中加入利血平、氯丙嗪等抗应激药物, 均能有效地缓解和降低各种应激反应。在免疫的前后两天, 最好不使用消毒药、抗生素、抗球虫药、抗病毒药, 合理选用左旋咪唑、卡介苗、干扰素等免疫促进剂, 增强免疫效果。

(五) 、做好消毒工作

良好的环境卫生质量是提高免疫接种效果的基本保证, 在进畜禽前对圈舍和所有用具彻底清洗消毒。

摘要:畜禽传染病是危害规模化或集约化养殖业发展和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种类, 除造成患病动物大批发病、死亡外, 还引起动物如愿以偿生产性能下降, 治疗和扑灭费用增加, 以及动物产品质量下降。因此, 掌握动物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及防制技术, 对阻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以及养殖业及动物和其产品的国际贸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免疫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由免疫的概念了解到免疫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 进而认识到免疫接种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免疫,疫苗,免疫接种,免疫失败,应激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玉斌《.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长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Z].1987.

[2]王世若《.动物免疫学》长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Z].1988.

[3]南京农学院.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9.

[4]蔡宝祥、徐文燕著.实用家畜传染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5]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9.

[6]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牧业.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篇14: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关键词: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29-01

1 疾控中心工作职责的介绍

随着我国疾控中心在传染性疾病预防方面的角色越来越突出,疾控中心的关系也得到了理顺,其职责也越来越清晰。具体来说,我国各级疾控中心的工作职责大体有以下几点:一是为拟定与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疾病防治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生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二是拟定并实施全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重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三是进行公共卫生方面的实时监测,对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检测,并提出预控对策;四是参与和指导地方处理重大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国家重大疾病、救灾防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应急反应系统;五是参与开展疫苗的研究,等等。从以上疾控中心的工作职责可以看出,疾控中心在传染病干预、预防和控制及开展相关研究和提供咨询服务方面发挥着中坚作用。

2 我国疾控中心的发展现状

传染病控制现状很大程度上要看各地疾控中心的发展现状,截止到2011年底,在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264个,其中省级犯个,市地级405个,县(区、县级市)级2827个。在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逐渐下沉的政策趋势下,疾控中心正快速由城市向县、乡镇、甚至是村一级铺开,以农村为主战场的防控体系正在形成,使原来的农村传染病防控薄弱缓解得到了增强。随着广大农村牧区地区的疾控中心的延伸,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牧区,覆盖各类人群的严密疾病防控体系,为保证传染病的及时干预和信息反馈打下了基础。

3 我国传染病控制现状

3.1 防控方向逐渐国际化: 传染病世界各国都需要共同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类疾病,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SARS在世界广泛传播的时候,已经非常明显的体现了传染病是一个世界问题,所以在对传染病进行控制的时候,需要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通过共同的携手努力来对传染病进行抵抗。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将天花等疾病成功的消灭了。世界银行也开始对传染病进行资金资助,帮助一些传染病高发国家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好的效益。世界人口在不断的流动,因此,传染病也在不断的传播,以及各类因素的影响,让传染病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蔓延。

3.2 总体控制较好,具有一定的局部蔓延 我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非常大的突破,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很高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因为国家政府对于卫生事业具有非常高的关注度,加强了医疗技术的研究,我国在很多的传染病防治上具有非常大的进步,像是天花、疟疾等疾病都已经在我国消灭。但是一些传统的传染病被控制之后,又有一些新的传染病出现,像是艾滋、手足口等等,主要是因为微生物的进化和变异导致的,也与人口频繁流动、不良的行为方式(乱性或静脉注射吸毒)、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这些新发传染病由于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疾控中心等专门机构必须加强监控。

4 加强新形势下的传染病控制管理

根据我们对于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职责来看,其母亲对于传染病控制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从落实到提升再到软硬件等各方面,均有很多的不足,为了能够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确保疫病报告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和时效性,需要以决策来作为主要参考。

4.1 将管理责任人进行确定 疾病控制中心应该要能够肩负起卫生防疫工作,对传染病责任给予落实,在责任报告人对甲类传染病病人以及疑似病人进行确定后,一定要确保上报的时效性,能够在第一时间,最快速的将其进行上报,报告卡必须要求准确。完整,字迹清晰可辩,在规定的时间内与疫情管理人员进行报告的搜集、审核对工作[1-2]。监测传染病需要和乡镇的医疗机构进行联合合作,互换疫情信息,然后积极的进行信息反馈,为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提供帮助。

4.2 加强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需要借助科学化管理来提升其准确度。现阶段我国的疾病管理系统已经在全国都发挥着非常大的额作业,其效果比较明显,现阶段主要是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强化,提升工作效率。

4.3 提高防疫人员素质:因为新发传染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传染病的复杂性也是比较大,这样就要求由更多的专业人员来对这些疫情进行准确的判断,所以,专业人员应该从一线开始进行补充,提升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專业素养。

5 结束语

此次我们对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其职责作为切入口,进行了我国目前传染病控制现状分析,并且对传染病管理给出了建议。我们应该明白,传染病防控工作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责任,而是全民,全世界的责任,我们要能够不断的对这项工作进行强化,其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杜春.我国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现状及展望[J].医学信息,2011,25(9):17-19.

[2] 徐宝庆,幕莹尹,翼源.传染病管理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l):5-7.

上一篇:六五环境日演讲稿下一篇:因为遗憾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