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意义

2024-04-23

从众心理的意义(精选6篇)

篇1:从众心理的意义

从众心理的感想

心理1班 马梦彤 1307111014 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它,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后,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福尔顿的所谓“习惯的帽子”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体现。

从众是这样被定义的:它是指个体在于他人在一起时,因为他人以某种方式做事,自己也自愿做出与他人这样做的一种倾向,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从众现象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具有普遍性。例如,当几个人聚在一起向天空看的时候,即使天空并没有什么东西,路过的人也会凑过来一起看一看。通常把从众行为分为两种类型:1真从众。这是指个体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其内心也认同群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表里如一的从众。心理学家阿伦森等人把这种从众行为称为“私下接纳型”,也就是个体真诚地相信他人言行的正确性因而顺从他人的行为。2权宜从众。这是指个体虽然行为上表现的和群体一致,但是其内心并不完全认同群体的看法,只是破玉群体的压力才做出屈从群体选择的从众行为。阿伦森等称这种从众行为为“公开顺从型”,也就是在公开场合顺从他人的行为,但私下不一定认同他人的所言所行。比如说当公司开会研究出一个战略方案,有人提出了一个让老板非常看好的方案,其他人虽不看好但为了赢得老板的开心从而一起看好这个战略。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就弊端来说:从众会让人盲目,缺乏理性。从众的心理在群体中使个人获得了匿名感,因此个人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很多像随地吐痰、贪小便宜、不遵守公共规则等很多现象,都是这种从众的行为,导致很多不文明成为了一种屡禁不止和社会现象。还有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老大爷摔倒在路边,却没有人敢去扶,不是不敢,而是从众心理在作怪。从众心理会带来个性的消失。就比如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好多好多的东西,因为看见别人也在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伍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做,这样做不仅仅业余时间被剥夺,连正规的文化课都没学好,结果想弄些个性,却什么都没学好。这就是这种从众的心理,造成的个性消失。从众心理更会扼杀创新的勇气和锐气,最终的结果就是将本来刚刚萌发的新思路和新观点活活扼杀在萌芽状态。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影响,减少了社会的创新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从众现象也不仅仅只是有其负面效应,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些从众效应反而会带来更多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机会,在同伴的支持鼓励中可能对很多原本没想过或不敢去做的事产生动力,抑或在紧迫感的驱使下产生毅力,同伴与同学的共同参与能支持并鼓励我们对很多原本没想过要去做或不敢去尝试的事产生信心,抑或在紧迫感的驱动下产生坚持到底的毅力。总之,最终的结果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可谓采百家之长,受益无穷。

由以上分析而知,从众心理利弊各有,有时候从众给你带来利益和好处,有时候从众给你带来不利和伤害。什么时候从众?什么时候不去从众?我们需要先做理性分析、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如何把握其分寸尺度呢?其实,依我看来很简单,不妨借用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作选择,那就是:若从众行事能获得利大弊小的效果,则行从众之举,反之则选择不去从众。

篇2:从众心理的意义

由利兹大学Jens Krause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做了一系列试验。试验中,大量志愿者被告知在一个大厅里随意行走,不允许互相说话。只有一部分志愿者事先得到具体行走方向的指令。试验结果表明,5%按照指令行走的志愿者就可以影响至少200人的方向选择。其余95%的人都会选择跟随那些按照指令向同一方向走动的人,而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Krause教授说:“人的这种行为特征与动物群体行为非常类似。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从众行为,这并不奇怪。该研究的有趣之处在于所有志愿者在没有语言和手势交流的情况下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众行为。并且,绝大部分的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被其他人引导。”该研究项目由Krause教授、John Dyer,以及牛津大学和威尔士班戈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

在此研究之前,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的Simon Reader教授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喜欢玩一种名叫“学领袖”的游戏,即使那位领路的“领袖”并不知道是要去向何处。让人更感奇怪的是,即使其他人发现了一条捷径,他们依然会选择跟随‘领袖’,并且告诉其他人也跟上来。

这项研究发现可能会在建筑物或船只灾难发生时的疏散工作中挽救生命,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行为引导快速疏散。

篇3: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分析

“所谓从众, 乃是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在群体一致性压力下, 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和自身冲突间寻找到的一种解除方式, 获取自身安全感的手段。现今大学生自我意识不足, 独立性不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尚未定性, 这些都是致使从众行为过分普遍的原因, 更是从众心理中消极影响产生的主要源头。

1.1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性方面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来说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消极作用。在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下, 形成积极的正面的努力进取的从众, 而这样的从众对个人、对社会都将带来有益的收获, 这就是从众的积极意义所在。大学生积极从众的表现有:一是学习从众。努力学习, 为考研做准备。经调查发现, 有些班级考研人数超过一半以上。二是全面发展, 提升自我。现今社会更多的是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而这也要求大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开阔视野, 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能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集中全力。在现今社会竞争、压力、机会和挑战同时覆加的情势下, 从众行为是集体力量的发挥, 进而达到预期目标;其次, 集体意识得以加强。在群体中大家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互相交流, 新的思维不断产生, 促成新的力量, 落后者想进步, 先进者更上一层, 而个别不自觉的落后者也能在从众行为的效应下, 为了达到群体目标而改变自己。最后, 从众便于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大学生中正面的影响, 对周边的人有着积极作用。这一群人都这么干, 也就能促使更多的个体衍生出从众心理, 获取良好的行为方式。

1.2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消极性方面

当在一些不良的作风和风气的影响下, 形成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消极怠工、阻碍发展的从众, 也就是消极从众。这样的从众迫使个体在行动、信念上改变原有观点, 不再坚持, 而是盲目地跟随当下时尚的社会风气或思潮。这不仅给个体也对社会带来危害。大学生消极从众的表现有: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学习, 考试时采取非正常手段。有些同学刚开始时对学习态度端正且目标明确, 可当看多了他人平时无所用心, 考试作弊投机取巧却取得好成绩, 遂开始放弃个人理想, 学习不再努力, 考试时更是采用花样繁多的作弊手段;恋爱成风, 追求刺激。更有一些同学不管家庭经济状况, 跟着不良风气走, 讲排场, 摆阔气, 谈恋爱, 滥交友等行为。大学生从众心理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倾向一致的从众行为压力, 容易致使大学生的独创力被扼杀, 个性被压制, 思维被捆绑, 使人变得因循守旧和毫无主见。

2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学习及生活经历等都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因素, 并对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人, 从众行为的程度, 不同类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表现。普遍来说, 年龄大的低于年龄小的;文化程度高的低于文化程度低的;外向自信的低于内向自卑的;男性低于女性;阅历丰富的低于阅历浅的人。

2.1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 服从的思想意识。“人多”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在众口铄金的情形下, 鲜少有人还能坚持己见。少数服从多数这一从众行为是对大部分人行为信任的一种表现。

(2) 心理压力因素。在某一群体中, 独树一帜的行为总是会招致“背叛”的嫌疑, 使其被其他成员孤立, 更甚于受到惩罚。因而群体成员的行为更多是倾向一致。任何人如果做的太多或太少都将被人提醒, 而冒犯大家的人, 都将被抛弃。为不被抛弃, 个体就会采取“随大流”, 而不是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有就是权威的压力。一是因为领导者在工作上经验丰富, 更具权威;二是害怕相左的行为将会带来不利的结果。

(3) 恐惧心理的影响。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在群体中, 当个体的行为、态度与建议与其他成员相一致时, 拥有不被孤立的安全感。从众的产生, 始于群体对自身的无形压力, 致使一些成员做出与自身意愿相左的行为。对于和大多数人并肩齐进的人, 他人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而对于个别独树一帜的人,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表现出拒绝、厌恶, 甚至有时还会惩治一番。因而, 个体想偏离多数人的行为都将冒一定的风险。

(4) 心理不确定性需求的影响。当个体做出任何行为时, 都将面临确定和不确定性两种约束条件。当确定性的条件得到满足, 从众行为不会出现。因为情形是确定的, 清晰的, 不用去从众。反之, 如果不确定性条件存在, 从众现象也就容易发生了。

2.2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因素

(1) 个性特征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由于个体的个性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带来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奇菲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提出, 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智能较不发达, 思维过程缓慢, 缺乏己见, 坚韧性不强, 应激能力较差, 情绪沮丧, 明显的自卑感, 自信心不足, 自尊心不强, 人际交往消极被动, 容易受人暗示, 依赖性强。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时代, 大部分大学生在需要做选择时常感到迷茫, 在这种情况下, 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就成了他们的参照物, 进而来决定自己的抉择。

(2) 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自然环境, 这里要说的是地域环境。不同地方的人受当地文化背景的影响, 性格特征也有不同。在我国, 他人取向是当今社会里的一大特征, 在这样的情形下, “他人”的建议对个体带来极大的影响。有这样的民族文化前景, 从众就成了大学生通有的行为。

社会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有两点。首先, 专业的设置盲目从众。例如, 很多高校跟风其它院校设置一些专业招收学生, 却忽略了自身的办学实力及当前社会的需求, 致使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大, 质量却成下降趋势, 以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再有, 大学生之间的影响也能造成从众。如一个学校及班极拥有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 容易形成高素质群体, 这也引导着学生发展成积极理性的从众行为。反之, 消极的、不进取的班风及校风形成的群体易导致学生盲目的从众。家庭从众行为也能导致学生的从众。家庭成员依照自己的经验对情形做出判断, 依照自身对事件的了解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所以说家庭成员的从众也是引起学生从众的影响因素。

摘要: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成因, 有了较细致的叙述。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2.

篇4: “从众心理”的妙用

有没有想过,其实可以运用从众心理,

让你自己更快乐,让你的团队更有凝聚力?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0年代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他发现已经有五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其他五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者(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五个假被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同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者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发现: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始终坚持了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阿希的实验让人们都感到吃惊,谁误导了那些参与实验的大学生?阿希,还是参与实验的人?图片还是线段?心理学上认为都不是,而是人们习惯性的从众心理。实验中前五位实验参与者用错误的答案,影响了第六个人最终做出的判断,进而引发出这种错误的认知。从影响力角度而言,这意味着:那些试图影响他人的人,可以利用这种从众心理来有效地影响他人。

获取安全感

美国有一个非常搞笑的真人版恶作剧视频,就是将阿希实验的进一步形象化:

一个男子进入了电梯,结果后来陆续上来了几个人,每个人都是面向里背冲门口站着。该男子开始感觉有些不自在,在进来第五个人之后,他开始侧过了身体,终于在第六个人进入后,他转过身去选择了与大家一致的站立方向;又一个进入电梯的男子遇到同样情形,他的反应与第一位完全一致;到第三个男子进入电梯,陆续上来的人开始整齐地变换站立的方向,一会儿集体侧站,一会集体背对着门站,而被试者也随着大家莫名地变换着站立方向,并且随着别人进行脱帽、戴帽的动作。

聪明的你一定明白了,那些最早做“集体动作”的,都是“托儿”。

从心理学上说,从众是人谋求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尤其越是在狭小的空间和团队中,人的从众心理就会越强。事实上,有许多社会现象也同样透露出从众心理的影响。

很多时候,从众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像前一段火热上映的《让子弹飞》,当颂扬之声俨然已成众口一词,你还敢说姜大导演在哗众取宠吗?当人人都说尖下巴好看,你还指望那些人造美女有哪个下巴是圆的?

但是,其实很多时候,从众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比如:失去工作是人生很痛苦的体验吧?——有时候对某些人甚至比离婚更痛苦。但随着失业率的增高,如果你的身边有很多人——同事、朋友、邻里,甚至是家人也和你一样,失业的打击反而会显著减少。

肥胖也一样,人变胖了通常会很难过。可是,一旦他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也变胖了,自我感觉就好多了。

这些现象,都已经得到了社会学家和经济学、流行病学的最新证据支撑。“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心理依据的。

所以,何不好好利用一把从众心理,让自己感觉更安全,也因此更快乐呢?比如:当你在工作中办砸了某件事被领导臭批一顿,回想一下其他同事被指责时的“惨相”——虽然这有点不厚道——就不会觉得那么不可忍受了吧;当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敢接手某个任务时,不妨看看身边的某某某,也许他比你还差都敢去拼,赶紧收起你的羡慕嫉妒恨,效仿之吧。

让团队氛围更美好

个人还只是一个微观层面,其实打造团队精神,从众心理也是可运用的很不错的选择。

看看我们的职场吧,你身边同事如今都在用微博,如果你没用就会被人定义为“奥特勒”,也许你并没有强烈感觉,但是由此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压力一定是存在的。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团队中,谁都不愿意成为那个太过与众不同的人。因为在孤立的环境下,人会有压力,而从众是摆脱压迫感的一种解决方法。

现在的员工越来越追求特立独行,管理难度日益加大。主管不妨抓住“坚持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使不能守规矩的人产生一种压力。同时,抓住在团队中最有影响力的员工,通过他们的行为带动,更有助于影响和帮助整个团队风气的形成。要知道,罚款久了是会产生耐药性的。而心理的压力,才是改善不良行为的根本方法。尤其是,当这种心理压力涉及到合作,相信只要想继续在这个团队里生存的人,都不得不“从善如流”。

几个小技巧或可一试:把工作设计成一个严密的流程,使得每个人都是下一道工序的上游;让不守规则的人做规则的监督者,或是奖惩的执行者。作为部门主管,你自己的做事方式、思维模式更要时刻注意,万一有什么负面的东西被“众”所“从”,影响可就大了去了。管理

篇5:从众心理,人的安全需求

每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下火车站我们都会随着大流就会不用想事地走出火车站,有许多这样的“从众”而正确的事例。其实这是根据常识做了判断,更多的时候从众并没有从常识判断,只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大家都这样,错不了,即使错了,大家都一样。

且不说孩子千差万别,但即使是“百差十别”,那也说明孩子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智能结构。在幼小的时候,特别需要不同的环境成长和发展。我办学本来开始是出自个人的兴趣,但到后来假装得考虑社会的意义并自己也信以为真的时候,我想这种社会意义是提供一个选择,为某些孩子。

我曾有过一次闯红灯的经历。前面一辆高大的大巴,让我没法看清前面的红绿灯,如何计算左右的红绿灯规律咱也没有去关注过,跟在这大巴后面结果就闯了红灯。如果在当时的情况,自己停一会儿让大巴离我一点距离以免看清红绿灯,但如果那时是绿灯,你傻乎乎地停着后面的人不停地按喇叭让你感觉自己就像犯罪似地内疚。

篇6:从众心理的意义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 刘振吉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发现,对如何区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特别是运用这个知识去解选择题更是难以区分,甚至搞错。下面先把教材和有关材料对这两种消费心理的分析摘抄如下: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②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③商家通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2)评价:①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②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3)特点:仿效性、重复性和盲目性

(4)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

(2)评价: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3)特点:夸耀性、盲目性

(4)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从上面的内容,归纳一下这两种消费心理的共同点是:盲目性,对个人生活不利。

我刚开始讲课就是按照上面所列的内容给学生讲的,结果学生在具体处理问题时仍然对这两种消费心理区分不开。举例如下:

例1:见到别人有的,自己不管是否有用,都想方设法买来。这是:(C)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例2:据调查,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买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大多是和同学一起逛商店时买的,同学们都说好,可买回来后,才发现这些东西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C)

A、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B、往往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C、属于消费上的从众心理

D、是一种明智的消费选择

分析:上面两个例子中的消费都涉及到受别人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但为什么例1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例2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呢?我认为,要给学生讲清楚,必须特别强调例1中的“想方设法”,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呢?肯定消费有困难,超出了本人或家庭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条件。因此才要“想方设法”。由此,在讲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区别是应特别从“攀”字上下功夫。何谓“攀”,应是从下向上攀登,即“向上看齐”,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涉及到消费,就应理解为超出了本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切实际的攀比别人的消费。这是说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如何理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呢?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己有很多买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很多”说明购买这些东西不费劲,很轻松、很简单,这种消费本人或家庭完全能够承受得起,或者根本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凡是超越本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就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相反,如果消费完全在本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甚至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这种消费类型就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简言之,应以本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为标准来区分。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可行,我以高中生买手机这一现象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购买手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同学的家庭收入很少,父母下岗,靠政府发放的最底生活补贴过日子,这样家庭或类似家庭的孩子,如果看到别人有手机而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就应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如果一个学生的家庭收入很高,甚至年收入过几十万、百万,这种家庭中的孩子看到其他同学有手机而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就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区别的标准就是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上一篇:容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突出革命传统教育下一篇:蒲场镇中心学校放寒假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