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舞台剧本

2024-04-24

征途舞台剧本(精选6篇)

篇1:征途舞台剧本

时间:二十一世纪某年某月某日某时

地点:某市某医院某科副主任医师门诊办公室

人物:

病员母亲:40岁左右,女,以下简称病母

主任:35岁左右,男

院长:50岁左右,男

病员:17岁左右,女

护士长:40岁左右,女

[舞台提示:一间以白色调为主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办公桌,上面放着文件,主任正在伏案工作。

病母:真是越想越气人,原本打算去医院医治好病,没想到是医出一身病,我``````我今天非得去找他们给个说法。

[她敲响办公室的门,门未关,主任随声附和并未朝门这边看来。

主任:请进。

病母:(走进)医生,还记得我吗?

主任:(抬头端详片刻)哦,记得,是你啊,(停顿片刻)你叫什么名字?

病母:(冷笑)你记性也真是够好的,我是你管的一个病人的家属。

主任:(点头)+9床的女孩的母亲!是吧?!我怎么会忘记呢?对了,你们不是昨天就已经办理了出院手续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是``````复诊?

病母:来找你的麻烦!

主任:(惊讶)大姐你真是会开玩笑,俗话说病人医生一家子,哪有一家子间相互找麻烦的?

病母:那只是医病的时候,花钱的时候就不是了,况且我这回是连医病的时候都不是!

主任:(放下手中的活站起来)这位家长真是越说越有些离谱了啊?!

病母:我做事从来就不需要修饰,我女儿本来是打算昨天出院的可是还没走出医院大门几步病情又复发了,除了头晕,还感到呼吸困难,比以前症壮还要严重,多亏我及时打电话给医院的朋友,去了急诊科才总算把病情给控制住了。

主任:(沉思)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那现在你女儿``````

病母:(摇头)这回不会再让你来操心了,我今天来是要索讨医疗和精神损失费的。

主任:(惊讶地)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并未做错任何事情,为何要赔你钱呢?

病母:一个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却只会开些常规消炎药和作些尿血常规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居然连我女儿的病毒性肺炎也没查出来,我女儿如今的症壮可都是你一手造成的,我有权提出赔偿。

主任:(点头)我能体会你的心情,可是,做血尿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查,我们是按规矩办事的。

病母;可是,医生的服务对象就是病人,一切都应该从实际出发,你们不给我女儿开胸片检查而是去做些其他的检查,花了钱医不好病,你这不是存心吭人吗?

主任:请注意你的用词,我今天是上专家门诊。

病母:哼,专家门诊,就是主席门诊我也不怕,一句话,我要赔钱,我要找你们的院长。

[正在这时,院长和护士长推着病员从舞台的一侧上。

病员:妈---!

病母:(发现女儿来)女儿,(上前去触摸额头)还发烧吗?

病员:我没事,发热也好多了,妈,请不要难为那位医生了!好不好?

病母:(一脸惊讶)他们把你弄成了这个样子,你这是怎么了,还替他们说话。

病员:(摇头并挣扎着下床)我今天病成这个样子并不是他们的错,谁也不想我这样,医生是医病人的,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想驱走病魔。

病母:可是,他们却耽误了你的病情的确诊。

院长:(对病人)你妈说的没错,不过,我相信这中间还是存在误会的,(向病母)对了,我是这医院的院长,你好,感谢你先前提出的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也要对你女儿如今的遭遇深表歉意。

病母:总算站出来一个像说人话的。

主任:你说什么?哼,我在工作中并未做错任何事情,那些消炎药和处致申请单包括三日诊断都是毫无问题的,况且她女儿直到出院前一秒钟都未出现过任何的.异常症壮和体征,在医疗技术上,我并未有过失,倒是```````这位大姐满口的污蔑。

病母:我有污蔑你吗?你当初不让我女儿做胸片就是你的过失,是正常人就都明白这一点!

主任:和主要病症无关的其他检查我们都不做,这也是出于经费的考虑,医生这么想有错吗?难道我在面对一个病人时该如何做还得你来教吗?

病母:可是?

病员:妈——!

护士长:孩子别激动,让你妈把话说完。

病员:(来到病母面前)妈,别在争了,他们没有错,我们也没有错,医生要按规矩办事,病员是想早一些康复,沟通得靠理解才行。

病母:(欲言又止)可是,女儿,你的病~~~~~~

院长:能听我说一句吗?你女儿说的真好,这只是一场误会,现在时代变了,日子过得好了,怪病杂症多了,医疗费用高了,医患关系改了,紧张程度强了,再加上医学上本身还有一些缺陷,所以,我们之间的误会也就深了,而这些都是医学上的大敌。作为院长,我也有在工作上的不足,对此,我再次向你们的遭遇表示歉意。

护士长:我在多年来的工作中也有很多不足,在此想你们和其他我在工作过程中接诊过的病人表示深深的歉意。

病母:这?

病员:妈,我知道你的想法,也明白你对我的爱,可是,我不赞成你今天的做法,我是患者但不是受害者,病恩要理所当然地相信医生,因为,在打倒病魔这一点上我们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医学不够完美,就像我们的生活不够完美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就像去亲戚家作客,他们最先都是按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接待你,也许炒的菜不合胃口,时间长了,他们才会发现你身上的特点与喜好。

病母:女儿,我~~~~~

病员:妈,让我们一起来学会理解和宽容吧!

护士长:你的女儿真的很优秀,她知道你今天会来这里找主任麻烦,硬是要我去找院长一起来说服你,我真的很感动。(掩泣)

主任:(低头叹气)在你这样的病人面前,我感到汗颜,请接受我的诚挚的道谦。

病员:(摇头)别,我们之间谁也没错,(暂停)在课堂上我常听老师讲有矛盾才有进步,今天,我相信我们之间的小摩擦一定会对医学的未来产生一些思考。

院长:(拍掌)说的好,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

护士长/主任:(齐声)是的,向你学习!

病员:既然误会消除了,那就送我回病房吧,我还盼着早一点出院呢。

院长:(点头)好,(让病人躺在推车上)这次让我来推吧!

病母:(抢上去)不,让我来推我的乖女儿,她是为我而来教会了我宽容,我要送她回房一起抗争病魔。

院长/护士长/主任:(齐声地)好!(一起朝舞台的一侧走去)

主任:(突然发现自己也跟着走上去了)不对,我今天是专家门诊,现在还早,怎么能说走就走呢?(在舞台上徘徊并朝院长的方向看过去),我不能送你回病房了,下班之后,我一定来看望你,再见!

[主任向台下观众挥手致别,下。

————————剧终

篇2:征途舞台剧本

乙:说相声的,给人们带来笑声!

甲:我瞧不起你们!靠买嘴为生,别说那么高尚,什么传播笑声!你们就是买嘴的!

乙:我们不高尚,靠技术体力吃饭,我们也是响当当的人!

甲:我没说你不是人,我是说你可以象我一样干点高级一点的工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乙: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甲:我在美国科技院工作!

乙:了不起呀!

甲:没什么,搞一点研究嘛!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乙:您具体都研究什么呀?

甲:太多了!我负责的课题是研究人文科学!比如说餐饮。

乙:您研究营养学!

甲:聪明!对了!怎么吃着营养这是很高深的问题,在我国人们不注意营养,在美国人们就特别注意!

乙:当着观众朋友的面你说说,我们也学习学习!

甲:比如说吃肉要吃蒜,吃肉不就蒜,营养减一半!

乙:就这个呀!

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嘛!再比如吃烩面,五个人来吃饭,你说:“来五碗烩面”。这就错误了!

乙:为什么呀?

甲:你应该这样叫:“伙计,来一碗烩面!”做好了再叫:“您的烩面好吃呀,也给我做一碗!”又做好了,再叫,一碗一碗的做。你叫五碗是大锅做,你一碗一碗的要是小锅做,肉多油水大味儿足呀!

乙:就这个呀!

甲:还有,和朋友们吃饭要细嚼慢咽,一定要最后吃完才有营养,这一般说来谁吃的早就谁结帐,所以要吃的慢!

乙:啊,是为了叫别人买单呀!

甲:如果大伙都不想结帐,就得用最后一招。

乙:什么绝招呀?

甲:上洗手间!等他们付完钱再出来!这样才有营养!

乙:这就是你的研究呀!

甲:涉及领域很广泛!在许多方面我都很有建树!什么衣食住行我都研究!比如说行,我有研究,和朋友一起坐车,打的也好,公共也好,地铁也好,要往后面坐,这样既经济又实惠!

乙:是很实惠,坐车钱叫朋友掏了嘛!

甲:这时你一定要手插到口袋里说句话:“我来,我来,看又叫你破费!”等朋友把钱付了,手再从口袋里出来!

乙:我以后是不和你一块打车了!

甲:我研究的成果很多,很丰富呀!再比如说买衣服,怎么才能便宜?你知道吗?

乙:买旧衣服!

甲:错了!象我这样伟大的科学家我穿旧衣服?可能吗?正确的是:冬天买夏天衣服,T桖什么的,夏天买冬天的衣服,羽绒衣什么的,这样才便宜!

乙:就这个呀!

甲:还有,由浅入深嘛!譬如说买一套西服,我能叫他很便宜。

乙:说说大家听听!

甲:听着啊!“西服多少钱一身儿?”“1680元!”“我只要上衣,不要裤子得多少钱!”“不,单件不卖!”“您帮帮忙,卖给我个上衣好吗?”“不行!你这么罗唆!”“您帮帮忙!就给我吧?”“好!上衣1600!你买吗?”“真的?”“真的,要了拿1600,不要拉到!”“我不要上衣了,我要裤子,一套1680元,上衣1600元,裤子不就80元嘛!我要裤子!”

乙:人家能卖给你吗?

甲:她不卖,我找群众给我评理,找他们经理,我找消费者协会,最后她卖给我了,怎么样?80元钱买一条名牌裤子,你行吗?

乙:我是不行,没你脸皮厚!

甲:这叫学问,跟脸皮没关系!这些都是我多年潜心钻研,研究出来的.!我今天高兴,我把我这些成果无偿的捐给社会,造福人民!我再问你个问题:“空调怎么用最省电?”

乙:简单呀!不开呀!

甲:不开要它干什么?这是最大的浪费!

乙:你说呢?

甲:用别人家的空调!

乙:别人家的空调叫你用吗?

甲:这又是学问!天只要一热,我就到邻居家去,我到他卧室,开着空调呢,凉快!我凉快着还看着他家的电视,喝着水还嗑着他家瓜子,我邻居很关心的问我:“都零点了,你累吗?”

乙:那是要送客!

甲:我说:“不累呀!”“你不累,我累了,我要休息了!”“你随便,到我这儿你随便!”

乙:反客为主了!

甲:他睡了,他妻子很热情,还陪着我看电视!

乙:你在人家卧室,你不走人家能睡吗?

甲:没关系!我看见就当没看见!我说:“嫂子你睡吧!”“不,我在陪你一会儿!”嫂子真好,我很感动!

乙:脸皮真厚呀!飞毛腿导弹打不透呀!

甲:我媳妇来叫我,该走了,嫂子说了:“谢谢呀!明天在来!”“不客气!留步!留步!”“没事,我上门!”

乙:你可走了!

甲:回去我媳妇不理解还数落我:“咱家也开着空调,你上人家家干什么?”

乙:说你不屈你!

甲:“头发长见识短,女人家知道什么呀!空调人多不是费电嘛?”

乙:没听说过!

甲:我的研究成果得到美国政府得认可!

乙:就这美国能认可!

甲:美国世贸大厦被撞了吗?布什急了,把我叫去了,说:“你知识渊博,又是多年参与人文科学的研究,你分析分析谁撞了世贸大厦!”

乙:说呀!

甲:我一看布什白天屋里亮着灯,这不浪费嘛!我说:“你拉灯(拉登)!先拉登!”我一说完,布什高兴呀:“真够哥们儿!咱们是不谋而合呀!真是君子所见略同呀!高!安全局也不如你呀!高人也!”

篇3:征途舞台剧本

关键词:戏剧翻译,《推销员之死》,表演

Death of a Salesman (1949) 作为美国现代悲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成名作, 在美国上演取得骄人成绩后, 在1983年被搬上了中国的舞台, 并对中国话剧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在, 在国内能看到的有三种译本, 包括:1971年姚克的译本, 1980年陈良廷的译本和1983年英若诚的译本。姚克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和剧作家, 由他率先将Death of a Salesman译入中国。姚译本忠实原著, 琅琅上口, 但由于姚先生在译本中使用了许多非常地道的北京话, 北京以外地区的读者理解有困难, 因此读者范围相对有限。本文要进行比较的对象是, 国内研究Death of a Salesman的学者较多采用的陈良廷译本 (以下简称“陈译本”) 以及为搬上话剧舞台而“量身订做”的英若诚译本 (以下简称“英译本”) 。笔者将在从戏剧翻译的特点出发, 剖析两种译本的区别。

一、戏剧翻译的特点

(一) 戏剧语言的特殊性

一部戏剧作品既可以被视为文学作品, 同时又是舞台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刘金龙、高莉敏, 2010:96) 。因而一部戏剧既要关心其作为书面文本的效果, 又要考虑其作为舞台剧本的效果。但笔者认为, 戏剧被创作出来, 最大的目的是为了他日搬上舞台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因此相对而论, 大部分剧作家更看重的是未来观剧的观众而非单单通过阅读剧本获得感受的读者。试想, 历史上哪部名留青史的戏剧作品不是通过演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呢?戏剧的这种特殊性必然导致了其语言的特殊性。

“戏剧语言既不同于小说、散文语言, 又不同于一般诗歌语言。比之于前者, 它更像诗, 即使是用散文写成的剧, 它的语言也应该是诗化、充满着诗意的;比之于后者, 它又更具有小说的描绘性、通俗性、口语化、个性化。它是兼有二者特点而又与二者都不相同的第三种文学语言”。 (汪榕培、王宏, 2009:142) 即便单单从阅读感受而论, 戏剧与小说就有着明显的不同, 读完一部小说, 读者往往在脑海中构筑成了一个丰富而又独特的世界, 作家在创作时也十分留心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读过戏剧剧本过后, 读者往往会有“不完全、不彻底”之感, 甚至某些地方“不知所云”。究其原因, 是因为“戏剧文本在阅读时是不完全的, 还未得到完整展开, 因为只有在表演时, 文本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Bassnet, 1991:120) 。这便是戏剧剧本区别于其他文学文本的特殊之处。剧作家在创作时就是抱着他日上演的目的, 使用了一种与其他文本不同的语言习惯和结构, 既要做到给表演者以提示又要有发挥的空间。

(二) 戏剧翻译的特殊性

基于戏剧语言的以上特殊性, 无论是戏剧创作还是戏剧翻译都有不同于处理其他文学文本的特殊之处。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 在《仍陷于迷宫中——对翻译与戏剧的再思考》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 (Performability) ”。 (Bassnet&Lefevere, 2001) 根据可表演性原则, 话剧译本不能只是好的文学读本, 更应该是舞台表演易于操作的蓝本。为了能够译出这样的译本, 译者不仅要处理其与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也要面对与未来观看此剧的观众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 王卫平和乌兰在《试论英若诚译<推销员之死>的艺术成就》一文中, 创造性地用一个模型进行阐释:

D=director导演S=spoken language口语

A=audience戏剧观众R=reader读者

T=translator译者P=playwright/author作者

W=written exit书面语1=原语2=目的语

从上图可以看出, 剧作者P的原作W1可以直接由本国语言的读者R1阅读, 也可以导演为口头形式S1的戏剧, 操原语的观众或者听众A1可以直接享受舞台上的戏剧。但要将戏剧传达给操目的语的读者R2, 必须由译者将原作W1翻译为目的语的译本W2;操目的语的导演或译者将译本W2改编为口语形式的目的语剧本S2, 再由演职员演绎为目的语的戏剧, 最后戏剧S2才传达给目的语的观众A2 (王卫平、乌兰, 2005:64-67) 。经过这样几番“接力”, 最后呈现的戏剧作品在目的语国家上演时要做到与原语国家上演的效果一致的确是非常困难的。译者在翻译戏剧作品的过程中, 倾注的经历不见得会比剧作家在创作时耗费的少, 像玛丽安 (Maryann) 在谈到戏剧翻译时曾说“译者必须置身于剧中, 犹如亲临其境, 亲历其事, 亲睹其人, 亲道其语, 亲领其甘, 亲受其祸, 亲享其福, 亲得其乐, 亲感其悲” (转引自汪榕培、王宏, 2009:147) 。

二、两种译本的比较

1978年米勒首次访华, 当年的《外国话剧资料》杂志的第1期刊登了梅少武所写的长文《阿瑟·密勒 (米勒, 引者注) 的六个剧本》, 同期刊登了陈良廷译的《推销员之死》的剧本 (熊婷婷, 2007:56-60) 。1983年, 阿瑟·米勒第二次访问中国, 赶在他来之前, 英若诚用六个星期的时间重新赶译了该剧的舞台剧本。当时, 已经有了姚译本和陈译本, 为什么他都没有采用呢?对此, 英先生坦言, “现在的译本不适合演出”。他希望达到这样一种效果, “语言节奏上保持米勒的风格, 但是意思上又设法寻找晓畅、活泼、上口的北京话, 力图在风格传递上保持原作神韵、在语言表现上又增加民族乡土味儿” (吴戈, 2006:7) 。以下我们不妨从译文的增补、删节和口语化的角度, 通过具体例子来看英先生的译本是否达到了他期盼的效果, 而陈先生的译本又有何不同。

(一) 译文的增补和删节

例1.LINDA:Well, you’ll just have to take a rest, Willy, you can’t continue this way.

WILLY:I just got back from Florida. (Miller, 1994:6)

林达:得了, 你非歇会儿不可。威利, 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威利:我刚从佛罗里达回来。 (陈良廷, 1980:13)

林达:哎呀, 威利, 你就是该休息一阵子啦, 再这样干下去不行。

威利:我刚从佛罗里达休养回来。 (英若诚, 1999:17)

陈译本遵循了原文, 直译成“我刚从佛罗里达回来”, 这也遵循了米勒要给读者留下理解空间的初衷, 而英译本增加了“休养”二字。对于原语观众来说, 佛罗里达州是很熟悉的疗养胜地, 很容易理解威利为什么这样回答林达叫他歇一阵子的要求。但对80年代的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 可能难以理解, 所以加上“休养”使意思明确。

例2.There’s little attachment on the end of it.I knew right away.And sure enough, on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heater there’s a new nipple on the gas pipe. (Miller, 1994:42)

在橡皮管的一头有个小附件。我马上就明白了。果然, 在烧水的煤气找底肚上有个新的小喷头接在煤气管上。 (陈良廷, 1980:63)

管子的一头安着个接头儿。我一看就明白。他打算用煤气自杀。 (英若诚, 1999:78)

此处是林达向儿子描述威利如何有自杀的打算。英译本删减了部分台词, 主要是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陈译本则完整地译出了原作, 但这段用作舞台表演, 显得有些拗口, 观众也不容易听懂。

例3:How can I insult him in that way? (Miller, 1994:42)

我怎能那样侮辱他呢? (陈良廷, 1980:63)

我要是当面说, 他的脸往哪放呢? (英若诚, 1999:78)

此处是儿子问林达为什么不直接把煤气管子拆了以阻止威利时林达的回答。英译本采用了增词法, 加上原句没有的“当面”, 强调了林达矛盾的情绪, 也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二) 从译文的口语化角度

两种译本的语言风格也有较大的不同。英译本“北京味儿”较重, 在当年《推销员之死》演出的中文剧本的封页上, 英先生曾这样写道:“至于《推销员之死》, 因为原剧用的是四十年代末纽约的中下层社会的语言, 其中不乏某些土语, 因此译文中也大胆地用了不少相应的北京土话。这样做是否得当, 自然还需要观众的批准。” (英若诚, 1999:1) 据说, 米勒在导演该剧时就要求说, 要把它演得美国味十足, 办法就是把它演得中国味十足。可见他对英若诚的这种译法也是很赞成的。而陈译本更多地遵循原作, 努力向读者展示著者所表达的意思。从翻译策略角度来看, 也可以发现英译本多用归化, 陈译本多用异化。从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就可看出区别。

例4.You are counting your chickens again. (Miller, 1994:44)

你蛋还没孵, 就在数鸡啦。 (陈良廷, 1980:65)

又是八字没有一撇, 就想发财。 (英若诚, 1999:80)

此处是威利讽刺儿子太异想天开。英语原句出自谚语“Don’t count chickens before they’re hatched”。陈良廷先生采取直译, 是典型的异化;而英先生恐怕是担心观众一时不习惯这种类比而改成了我们更为熟悉的“八字没有一撇”。笔者认为, 这两种译法都是非常恰当的, 陈译法保留了原文的“精髓”, 而英译法则是为适应戏剧表演时“瞬时性” (一句台词观众只有机会听一次) 的特点。

例5:Maybe it was the coffee. (Miller, 1994:5)

也许是咖啡作怪。 (陈良廷, 1980:7)

说不定就是那杯咖啡闹的。 (英若诚, 1999:14) 例6.And then all of a sudden I’m goin’off the

road! (Miller, 1994:6)

不料一下子我竟离开了车道。 (陈良廷, 1980:8)

车子老往轱辘外面甩。 (英若诚, 1999:15)

例7:I’m fat.I’m very—foolish to look at, Linda.I didn’t tell you, but Christmas time I happened to be calling on F.H.Stewarts, and a salesman I know, as I was going in to see the buyer I heard him say something about—walrus.And I—I cracked him right across the face.I won’t take that.I simply will not take that.But they do laugh at me.I know that. (Miller, 1994:24)

我胖了。看上去我真是——一副蠢相, 林达。我没告诉过你, 圣诞节那会儿我凑巧上斯图尔特公司去, 我刚进去看个买主, 碰到认识的一个推销员, 听到他说什么——矮胖子。我啊——啪的打了他一耳光。我咽不了这口气。我就是不肯咽这口气。可是他们当真在笑我。这点我知道。 (陈良廷, 1980:38)

我太胖。相貌太蠢。我没你跟说, 林达。圣诞节那会儿我去见F.H.斯图尔特, 正好有一个我认识的推销员也在。我一进门儿的时候他们正拿我开心呢, 说我是大狗熊, 我当时就给他一嘴巴。我不吃这个, 我说什么也不吃这个。 (英若诚, 1999:45)

以上几个例子当中, 英先生使用的语言像“闹的”“往轱辘外面甩”“给他一嘴巴”“我不吃这个”等, 都带有明显的“京腔”。笔者认为, 最精彩的例子应该属下面一句:

例8.There was a man started with the clothes on his back and ended up with diamond mines! (Miller, 1994:27)

他一个人光带着随身衣服出去闯天下, 结果开到了钻石矿! (陈良廷, 1980:43)

你看看人家, 俩肩膀扛一个脑袋, 最后是几个钻石矿到手啦! (英若诚, 1999:52)

三、结语

英译本对话剧《推销员之死》在中国的成功上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与英先生本人丰富的话剧翻译、表演经验密不可分;而陈良廷先生作为我国优秀翻译家, 其译作更贴近原文, 作为文学研究对象价值很高。两种译本各有千秋, 为广大后人研究《推销员之死》一剧、一书, 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

参考文献

[1]Bassnet, Susan.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Methuen, 1980rev, 120.

[2]Bassnett, Susan&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Miller, Arthur.Death of a Salesman.New York:VikingPress.1949, 2nd Version.

[4]陈良廷.阿瑟.密勒剧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5]刘金龙, 高莉敏.戏剧翻译的文化之维[J].中外戏剧视线, 2010 (4) :95-99.

[6]汪榕培, 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7]王卫平, 乌兰.试论英若诚译《推销员之死》的艺术成就[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5 (2) :64-67.

[8]吴戈.英若诚、阿瑟.米勒——中美戏剧交流的两个“推销员”[J].中外戏剧交流, 2006 (7) :56.

[9]熊婷婷.从功能派角度看话剧翻译兼评推销员之死的两个译本[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7 (1) :56-60.

篇4:班主任的剧本 学生的舞台

我认真反思:不能视学生为小孩子,要本着尊重、信任他们的原则走人文教育、和谐管理之路。经过反复思考,我借鉴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管理思路,推出了班级学生“自主合作管理、自主和谐发展”的新办法。

其宗旨就是:人人都是自己的主宰者——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本书,我们应该让这本“书”的每一页都绚丽多彩;生生都是班级中的一员——我们每天的成长其实就是班级的成长,是这个集体的成长过程,人人都是班级形象中的一个点,点“红”集体形象红,点“黑”集体形象黑。这样,就树立起了“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未来我负责”的积极向上的成长理念,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都与其所在小组的每个同学紧密关联起来,营造人人为小组、小组为人人的和谐氛围,大家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追求人人为班级、班级为人人的境界。

实施方案是每周有1个组值周(共有8个组)。每天,责任组长带领组员在考评簿上记录当天班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在下午放学前责任组长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能够潜移默化,达到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自我成长境界,并在周末据此参评出优胜小组,班委干部对本周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进行商议,根据班情补充到《班级公约》里,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考虑到每个同学的情感、态度等因素,为了弘扬班级正气,我写了一篇《致全体同学书》。同时,针对班级近期出现的问题,我作为班级的一员记录了考评簿的第一页,并且做了全面总结。将这本厚重的考评簿放在教室中最显眼的地方后,我郑重地宣布从即日起开始施行,并且悄悄观察着每一个学生的反应。

上午,同学们虽然都一如既往地按时上下课,做好两操,但喧哗声小了,打闹现象没有了,连广播操的带入带出都比以往要快、静、齐。我暗喜,这一招还挺灵!

中午,为了静观事态的发展,我提前走进班级。教室内鸦雀无声,学生们休息的、做练习题的,秩序井然,与过去相比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偶尔有班里的“捣蛋鬼”进班时,都先去翻看小组考评簿。我悄悄问责任人,怎么还没有记录呢?他回答:“某某没有完成作业,但他求我先别记,早利用课间完成了,特意拿给我看后,又交给老师了。我想了想也就没记。老师,您说这个机会给不给他呢?”

日复一日,班里的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想不到考评簿还有这么大的威力,我兴奋极了,一定要好好利用它。我立刻拟定了一个长远计划:第一步,利用它监督每一位同学扬长避短,让自己更加优秀;第二步,利用它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身上的闪光点,并让这闪光点照亮每个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第三步,利用它让每位同学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把这个集体拧成一股绳,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于是,我点拨当天责任人,为什么不记录某某同学能认识错误,自觉完成作业并且给予表扬呢?我果断地把当天的新气象作了几点归纳,交给责任人,自己却隐退到幕后。

连我也觉得这一天好漫长,终于等到了紧张而激动的5分钟总结时间,全班同学精力超前集中,都端坐着听总结。总结的话音刚落,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也热血沸腾,因为这5分钟的总结,让我看到了许多我以前所未发现的学生身上的优点和能力,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和智能水平。

我在幕后扶持了一个月后,班级里的考评簿越写越精彩,不仅成了监督台,也成为每个学生展示文采的天地。这一个月,班级荣登上了学校“五星级”班级,学生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被每一位同学所感动,感动于他们追求上进、热爱学习,也感动于他们乐于助人、关心同学。由此我相信,只要坚持学生自主发展、合作管理,人人都会有更大进步。

我又暗访各科任老师,了解哪位学生的学习有进步、谁的纪律比以往好,并嘱托科任教师在课堂上一定点名表扬同学……这样,在考评簿中,表扬进步的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帮助同学讲解难题、书写端正、作业中没有错别字、上课发言积极,就连体操动作标准、穿戴整洁等等发生在每个同学身上、体现变化的小事,也都被记录到考评簿中。最让我心潮澎湃的是,虽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小组胜出,但是都能把自己发现的其他同学的优点告知责任人,这是多么无私和高尚啊!因此,班级形成了人人改正自身缺点,为小组争光的和谐风气。

我意识到学生身上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即学生自主发展和班级合作管理能力。班级应是培养学生个体和群体自我发展、合作管理能力的舞台。

继而,在考评簿的基础上,我又推出了班委承包责任、落实共管的工作监督机制,使班级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营造出人人有责任、人人受监督的合作管理、和谐竞争的氛围,让每位同学都深刻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个人,还是这个小集体、大集体中的一分子。打造以学习、责任、团结、奉献为标准的班委团队,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我自己在后面调控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自我教育的责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在班里起表率作用。我对班委、学科助理和组长提出:“能够动动脑筋,用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很好;能够互相沟通、团结合作,为班级的荣誉着想、为同学服务就更好,这才是高尚。”

为此,班里的大事小情、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先有班委干部组织大家共同研究、决策,再到我这里报批。我只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因为50个“小诸葛”的智慧是我远远比不了的。班长石浩主动率领班委团队自主管理,在学校与班级、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班级秩序稳定,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作为班主任,我一下子从琐屑事务中解脱出来,从全局上调控着班级的建设,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不到一年的时间,我所带的班级就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考评簿天天记录,天天总结,学生们是班级建设的主角,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监督,行使民主权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信任和尊重,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师生相处的日子就如同一个起伏跌宕的剧本,班主任就是剧本的导演。我感觉到我这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逐渐“弱化”了,而这正是对学生自主发展、合作管理能力的锻炼,是培养素质人才的应然。

篇5:舞台剧剧本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他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可是这位皇帝他什么事情也不做,他既不关心他的队伍,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你瞧:他又在更衣室里享受穿衣服的乐趣呢!

地 点:皇上的更衣室

上场人物:皇帝 仆人1名 骑士4名 老大臣1名 官员1名 骗子2名

舞台说明:有4个骑士站在舞台的后场,宝座两边一边两个,两人双手叉腰,两人肩扛武器,摆出了很有气势的pose。舞台左边立一穿衣镜,皇帝驾到的时候,要播放音乐(拉德茨基进行曲)。

第一场

骑士甲:陛下驾到……

(皇帝大摇大摆地上场,身后是1个仆人,耳边响起了拉德茨基进行曲)

皇 帝:(大摇大摆的上场,在场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走一个来回,在炫耀自己的新衣服。然后走到在舞台左侧的时候,仆人上前举起镜子,皇帝在镜子面前夸张的左照右照。

仆 人:(手里捧着镜子,紧跟在皇帝的后面,当皇帝要站立照镜子的时候,就屈膝半跪在地上双手将镜子高高举起,让皇帝照。)

音乐停!

皇 帝:你看这衣服合身吗?漂亮吗?(左扭右扭)

仆 人:绝对合身,绝对漂亮,再也没有这么漂亮的衣服了!(头也不敢抬举着镜子)

皇 帝:嗯——,可是——(左照右看)我还是想要一件更美丽更与众不同的衣服?

(老大臣上场————官员上场——仆人站起来举着镜子)

皇 帝:(夸张的照镜子,举起胳膊,插着腰)

老大臣:陛下,(拿着放大镜,看着奏呈)自从上个月那场暴雨之后,农民们缺吃少穿,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如果想恢复边境的秩序,现在还得派九个营的骑兵——

皇 帝:(不满地打断老大臣的话,生气地说)没空没空,我没看见我正在试胜利游行要穿的衣服呢吗?

老大臣:(无奈地看了身边的官员一眼,耸耸肩膀。)

官 员:(和老大臣对视了一眼)可是陛下,如果不快点增兵, 哪还会有胜利游行呢?

皇 帝:难倒边境的事也要我操心吗?有什么能比我的新衣服更重要的事呢?快看我的这身新装是否合身。(再照镜子)

(官员顿时哑口无言,也无奈的耸耸肩膀)

老大臣:陛下,您的衣服实在太合体了,只是这衣料……

皇 帝:衣料怎么样?难倒不好吗?

老大臣:不不,这衣料相当华贵了。只是……国外来了两个织工……

官 员:听人说这两个织工能织出非常奇特的布料。

皇 帝:真有此事?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你快去把两个织工给我找来!(欣喜若狂状地对着官员说,边说边走到宝座处,威风凛凛的坐下)

(仆人拿着镜子退场)

官员:是,陛下。(官员下场)

(老大臣立于宝座的旁边。)

(两个骗子上场——东张西望、蹑手蹑脚,神形狡猾,形象很有些猥琐。皇帝则翘着

二郎腿趾高气昂地坐在宝座上,还不时欣赏自己的漂亮的皮鞋)

骗子甲、乙: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动作统一)

皇 帝:你们就是那两位从国外来的裁缝吗?

你们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就赶紧说出来吧?(边说边大摇大摆地走下宝座。特别骄傲的站在舞台前场的左侧,面向观众)

骗子甲、乙:(侧立一旁,不住地点头哈腰。然后身子略转向观众,目光追随皇帝背影)

骗子甲:我们是从遥远的东方专程赶来为陛下效劳的。

骗子乙:我们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料来!

皇 帝:(面向两个骗子)难道我现在穿的这件衣服不够好吗?

骗子甲:(与另一个骗子耳语,并坏笑了几声,并上走到皇帝的身边,仔细端详了一下,装模作样地说)天啊?您没开玩笑吧,您身上穿得这叫什么款式啊?太过时了!哈哈哈哈

骗子乙:这叫什么料子啊?太寒酸了!哈哈哈哈。

骗子甲:(站在皇帝的一侧,开始推销自己的料子,有动作手势表情)我们的布料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的美丽,

骗子乙: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偷着笑)

皇 帝:哦?!(急问)什么特性?

骗子乙:就是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 帝:(作惊讶状)哦?!这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衣服吗?

骗子甲:这您可就不知道了!这衣服可是高科技产品,陛下,机不可失!(互相对视一下)

骗子乙:时不再来啊!

皇 帝:哈哈哈哈!(甩一下披风,快步回到宝座,坐下)这正是我所需要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能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是不称职的人,哪些是愚蠢的人。(美美地)快说,你们需要什么材料!

(骗子甲、乙互相咬了一阵耳朵,然后煞有介事的跟皇帝说)

骗子甲:我们需要大量的金子,

骗子乙:还有最好的生丝。

皇 帝:这个好办!(示意老大臣)快把金子和生丝给他们,要他们赶快开工!为我织出最好的衣服,十天后我要穿着你们的新衣进行胜利游行!

老大臣:(把金子和生丝给了两个骗子。)

骗子甲、乙:(接过东西,狡猾地相视一笑齐声说)谢陛下!我们一定会的!

皇 帝: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这位最忠实的老大臣讲,他会竭尽所能去帮助你们的!

骗子甲、乙:(捧着东西作点头哈腰状)

皇 帝:我最忠实的大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可别让我失望啊!

老大臣:是,陛下。

皇 帝:(抬胳膊看一下手表,起立)嗯!更衣的时间到了,回宫!

老大臣:回宫——

皇 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四名骑士跟在皇帝的.后面,依次正步走下舞台。

骗子甲、乙快退下舞台时,幸灾乐祸的互相说:这个皇帝真好骗!

(骗子迅速将宝座搬下舞台,摆上自己的织机和椅子)

第二场

旁白: 两个骗子摆出一架织布机来,装作努力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什么东西也没有,他们请求国王给他们最好的金子和生丝,把这些装进自己的腰包,却假装在织布机上忙碌的工作,一直到深夜。一转眼一天过去了,皇帝的心里总放不下他的新衣,以至于茶饭不思,于是他决定先派自己最忠实的老大臣去看看。

地 点:皇宫织坊内

骗子甲、乙:在旁白响起时,两人不是在推杯换盏,就是在玩扑克牌,一副寻欢作乐的样子。

(旁白话音一落,两个骗子交谈起来)

骗子甲:你看我们的生活多么好,咱们说要织一种神布,那个蠢皇帝还真信了。

骗子乙:所以说嘛——

骗子甲、乙:我们不愁吃,不愁穿,金子细丝满腰包,绕着纺车睡大觉。

骗子甲:糟了,有人来了!

(大臣上场,骗子二人装模作样地干起来。)

老大臣:(先在门外偷看了一阵,只见两人空手忙碌,自言自语道)不会吧!(把眼睛揉了揉)我怎么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嗯!进去问个清楚!

老大臣:(敲门)咚咚咚!

骗子甲:(连忙走过去开门,毕恭毕敬地)老大臣,快请进。

骗子乙:(作织布状)

老大臣:你们的布织得怎么样了?

骗子甲:大臣先生,我们俩正在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工作,过不了多久,这布就将大功告成了。(加入手势等身体语言)

老大臣:是吗?我可是等不及了,想看看这布是什么样子。

骗子乙:(忙从织布机上走下,将布料在空中抖了几抖,两个骗子装模作样的将布料举起,)您请看!

老大臣:啊?!(吃惊地,用放大镜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仔细看了个遍)这!这就是你们织得最美丽的布?没搞错吧?!

骗子甲:大臣先生,您看,这布的花纹是多么的美丽!

骗子乙:这布的色彩是多么的鲜艳啊!

骗子甲:您看这花纹,花鸟虫鱼,亭台楼阁,应有尽有,美不胜收!

老大臣:(瞪大眼睛)

骗子乙:您看这色彩,金光闪烁,七彩流莹,缤纷夺目,天下无双!

老大臣:(面向舞台观众)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大概我不配拥有这样好的官职吧。(再小声,诡秘地)我可绝对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骗子甲:大臣先生,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

骗子乙:大臣先生,您不会看不见这布吧?

老大臣:(被惊了一下,忽然镇定了)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睛里仔细地看,一边不住的点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骗子甲:您真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大臣,最称职的大臣。

老大臣:那是当然,我会告诉皇帝这布料真是太美了!

骗子甲乙:啊——,我们听了您的话真高兴。

骗子乙:请帮我们转告陛下,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金子和生丝。

老大臣:好吧。尽量让皇帝满意,东西我会派人送过来的。

骗子甲乙:您走好!(窃笑)

骗子并不退场,依然回到自己的织机旁边,行乐起来,(肢体动作:一边喝酒一边划拳,好不开心)没有任何语言。

第三场

旁白: 老大臣向皇帝描述了那新衣服如何美丽之后,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那美丽的布料。皇帝更是按捺不住想去看看新衣服了。终于有一天,他选定了一群特别指定的随员——包括那位老大臣,一起到两个骗子那里去。(当上一场骗子甲乙说完您走好,话音刚一落,旁白就响起)

地 点:皇宫织坊内

骑士甲:(并不上台,舞台下只是响起他的声音)陛下驾到——

骗子甲、乙:(迅速调整状态,改作乐为假装织布和在空中比划着裁剪、缝线)

(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乙走上舞台,皇帝站在舞台中部偏右,大臣在左侧,中间空出,便于观众看到舞台后场正在工作的两个骗子,官员立在皇帝的右面,最后骑士站在官员的身后。)

老大臣:陛下,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老大臣指着这架空织布机,他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这布)

骗子甲乙:(两个骗子更得意地织着,缝着衣服)

皇 帝:啊?!!我的天哪!(惊讶得几乎站立不住,老大臣赶紧过去扶着快要倒地的皇帝)

皇 帝:(惊声高问,略带责问式)我最忠实的大臣,这布真的很美丽吗?

老大臣:(站到舞台左侧,面向皇帝,身子略侧向观众)当然,陛下您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月光般的皎洁,钻石般的夺目!

皇 帝:(头转向官员和骑士)你们说呢?

官员、骑士:(齐声说)陛下,这布真是美极了!鲜花般艳丽,丛林般神秘!

骗子甲乙:(此时停下手头的工作,狡猾地注视着皇帝,不动声色,脸上带着一丝丝打算捉弄皇帝的神色)

皇 帝:(面向观众,背对骗子,挠挠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我不够格当皇帝吗?这真是一件最可怕的事!

骗子甲:(哈着腰,点着头走过来)陛下,正如老大臣所说的,这美丽的布料您都看到了吗?

皇 帝:(转过身,清清嗓子)看到了,看到了,我——怎么会看不到呢?

骗子乙:(走过来)您还满意吗?

皇 帝:(忙点头)满意,满意,我十二分的满意!这布真是太美了!我要穿着这衣服参加明天的游行大典。

骗子甲乙:(相视一笑,一丝狡猾浮现)啊——,我们听了您的话真高兴。

皇 帝:我要封你们两个为“御聘织师”。我最忠实的大臣,请赏给他们最好的金子和生丝。

老大臣:是陛下。(骑士把两袋子金子和生丝抱上舞台)

骗子甲乙:接过两袋子金子和生丝。

皇 帝:起驾回宫!

老大臣:回宫——

(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来开舞台,骑士走正步)

骗子甲乙:(互相击掌,分外高兴地)我们发财了!

(两个骗子拖走袋子,骑士上来将舞台上的椅子等东西搬下场,骗子然后回到舞台上,站着进行表演)

第四场

地 点:皇帝的更衣室

旁 白: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头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子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

骗子甲、乙:(忙了一通后,齐声说)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大臣、典礼官、骑士甲乙丙丁上场。骑士站在舞台后面,一排四个。

骗子甲:(好像举着什么东西似的,展示给陛下)陛下,您看,这是裤子。

骗子乙:(好像举着什么东西似的,展示给陛下)这是袍子。

骗子甲:这是外衣。

骗子乙: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蚕丝一样,陛下穿在身上,会觉得像什么也没穿似的。

骗子甲: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坏笑)

(皇帝闭着眼,做满足状,不住的点着头)

骗子甲乙:现在请陛下更衣!

皇 帝:(在镜子面前把他的外衣脱了下来,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衣服给皇帝穿上。他们还特别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了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皇帝走到舞台正中,骗子鬼鬼祟祟地趁机溜走了)

皇 帝:(问众大臣和骑士)你们觉得朕穿着这身衣服如何?

众大臣、骑士齐声回答: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皇 帝:嗯——(自我满足状)

典礼官:陛下,大家都在外面等着,可以开始游行大典了。

皇 帝:好!

(皇帝、大臣、典礼官、众骑士依次都下了场)

婚礼进行曲音乐响起——

四个骑士先出场,排两排,一排两个,走正步,从后场走到前场,成八字形站好,接着皇帝大摇大摆地踱着歩缓缓走上台,展示他的新衣服,身后跟着打着“华盖”的老大臣。(音乐一直播放1分钟,音量一直需要调节)音乐声变小,骑士们开始议论起来。

左边的骑士们甲:陛下,今天您是帅呆了!

右边的骑士们乙:陛下,今天您是酷毙了!

左边的骑士们丙:帅呆了!

右边的骑士们丁:酷毙了!

左边的骑士们甲:帅呆了!

右边的骑士们乙:酷毙了!

皇 帝:停停停停停!(伸出双臂示意左右不要争执了,然后拉长调)陛下我是帅呆了,加酷毙了!

老大臣:(立于一旁作点头状)

音乐声又大起来,皇帝和老大臣左右踱着歩子,皇帝不时向左右和台下的人挥手。舞台下有四个路人,一个是小孩,一个是爸爸,一个是路人甲,一个路人乙。

路人甲:哦,天哪,皇上的新装真是太漂亮了!

路人乙:哦,乖乖,这是巴黎的时尚吧?皇上太时髦了!

路人甲:看,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路人乙: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皇 帝:(打了一个打喷嚏)

音乐声小——

小 孩:(奶声奶气地)皇帝怎么没穿衣服呀?

爸 爸:哦——,您听这天真的声音!

小 孩:可是,他真的什么衣服也没穿啊!

路人甲: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皇 帝:(吃惊地喊道)我最忠实的大臣!

大 臣:(急忙凑上前去)我在这,陛下!

皇 帝:我怎么听到我的臣民在议论我没穿衣服?

大 臣:不不不,陛下,您一定是听错了,他们是在夸您的腰多么像一盏茶壶啊!

皇 帝:我最忠实的大臣,我怎么觉得身上有点冷啊?

大 臣:陛下,您听过这样一句话吗?

皇 帝:(好奇地问)什么话?

大 臣:美丽动人呀!陛下,您想美一下,就得冻一下!

皇 帝:嗯,好吧!我宣布,让游行大典继续进行下去吧!(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大 臣:遵命陛下!(音乐声再次响起,皇帝先退场,依次是大臣和骑士)

旁白:就这样!游行大典在臣民的议论声、嘲笑声中继续进行下去了!

篇6:舞台剧剧本

片名:梦回金沙城

日 内 小龙家

(特写)一只桌上的闹钟突然响了起来。

一只手从被窝里伸了出来,把闹钟按停下了,手又缩回了杯子里。

手缩回去的时候,一些放在桌子上的飞行模型杂志,照片等落在地上。

(摇镜头)

房间里墙上贴着飞机模型的图纸,桌上有做了一半的飞机模型,在床头还挂着一顶有些旧了的飞行帽。

(SE:广播操,自行车的铃声,四川话的叫卖声,小龙目前早晨吊嗓子,练川剧的声音)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条缝。

小狗小星星从门缝里溜了进来。

它在床脚到处嗅了嗅,将一只袜子从床脚叼了出来。

小星星从床下一跳,跳到了床上,从杯子下面钻到了被子里。

被子里立刻起伏动了起来,里面传来一个男孩咯咯的笑声。

小龙:“哈哈哈… …小星星,别闹了!… …哈哈哈”

杯子突然被全掀开了,小星星正趴在小龙身上,不停地用舌头填小龙的脸。

SE:楼下传来小龙奶奶的声音:“小龙!快起来了!要迟到了!”

小龙的头发蓬松,他随手抓了两下,答应了一声:“就来啦!”

小龙趴到窗口,往楼下看去。

小星星又调皮地趴在了小龙的肩膀上,也跟着朝下看去。

晨 外 小龙家的院子

小龙从窗户里探出头来

(俯视,镜头随着小龙的视角出窗户,进入庭院)

小龙家的院子是一个中国式的庭院,院中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径,在有些斑驳的影壁前长着几杆绿竹,中间是一棵茂盛的芭蕉树,芭蕉树下是盛开的海棠花,几块假山石和青石板搭成的台子上摆放着几盆别致的盆景,石桌上还有一盘围棋的残局。小院的墙边放着三辆自行车,父亲的“永久”和妈妈的女式车并排摆放着,小龙的小轮车随意地靠在一边。

几件浇花用的工具和水壶放在院中的金鱼池边,有几只小鸟从树上飞下来,洗洗澡,然后将身上的水抖落。

上一篇:高级助理值班员主题库下一篇:井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