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影子小学生作文

2024-05-02

家乡的影子小学生作文(通用9篇)

篇1:家乡的影子小学生作文

关于家乡的影子小学生作文

一大早,被“外面”的谈话声叫醒。猛然,觉得好熟悉,熟悉的声音:是大人们话说生活的谈天。不觉间,小时候邻居大娘嫂子的哈笑之谈在脑海翻过。

小时候的星期天的早上,常常被他们的谈话喊醒。每每揉搓着眯睁的睡眼,看到厨房里冒着丝烟的的锅盖,心情异喜。那时,没有高耸的楼房,一切响声在乡村的空气里自由穿梭,显得嘹亮、绕长而没有半点渣滓,可比知了的歌唱。现在想起,妈妈、还有邻居大娘、嫂子的嘹亮声音无不展示了她们的年轻、活力,生活的满足、愉悦的心情。是啊,那时候,油盐不再成为关注的焦点,安全的住房不再是人儿的心结,生活显得分外舒适惬意,圆珠笔不再成为我梦寐以求的.东西,我的学习也平添了不少激情、乐趣。

好似梦幻!那些早已成为记忆长河中的一滴,还是引起我的思绪。再听听现实的声音,嘹亮但夹杂了太多的回音,显得特别刺耳、嘲哳。也难怪,阿姨们是在楼道里,不知一大早,她们有何商议。这点,回忆和现实的对比,令我怀念家乡的影子,简单、淳朴。曾听到这样一个说法:无论孩子离家多远,与父母分离多久,在他们身上终会找到父母的影子。当时,我对此是不屑思索的,但现在,我发现这是个不可掩饰的事实。

小时候,我是觉得妈妈的嗓门儿太大。一点小事,经她一说,四方邻里都知道了。称妈妈是我家的新闻广播员再合适不过了,可令我担心的是,我做错事时,她依不怠职。我想,我可不会遗传我妈的这点,太让人难耐了。也许因此,从小时候,我的声音都以柔低为主调。但独自在外摸打滚爬了几年,我深深感到话声太低带来的苦恼。去年,在舅妈家住了一个月,舅妈对我妈说,俺都是大嗓门儿,这段时间也把小贝的声音带大了……可不是吗?表弟表妹们说话时,声调一个比一个高,我不调大嗓门儿,就闭门思过去了,嘿嘿!不过,也很感谢他们,带给我的勇气、为我提供大声说话的的环境。现在,没人再对我说:小贝,大点声;小贝,嘘…嘘!

无论在哪里,我的身上都在渐显父母的影子。

妈妈是个善良勤劳爱干净又爱唠叨的的家庭妇女。农活儿不忙时,她总会记得打理打理家什,给我们姊妹做几双鞋子,为小鸡鸡清扫园地、换换尿纸。平日里,我在学校。每次回家,都是拖着走了几里路的疲惫身子,带着一堆该见是水的衣物;带走的是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嘱托,一件件清新干净的衣服。我曾以为自己是个懒蛋,可高中时,房东叔叔,总夸我说:小贝真勤快!去年清冷的秋季,我已离家几个月了,在网上和朋友聊天时,他对我说:哎,你可真能唠叨,比我妈还罗说。在姐姐家时,小外甥要听故事,我就一遍遍讲给你他,他听不腻,我也讲不厌;他挨吵了,撅着小嘴儿,我就安慰他,像是嘱托,不厌其烦。我想,小外甥长大后,也会说:小姨真罗说!呵呵!

小时候,乞讨者,闯门入院要饭,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如果我在家,总会听妈妈的指挥,送给他们软绵绵的馒头。我很引以为自豪,比起那些立马关上堂屋门装无人的大婶儿,特别是他们看到馒头时的笑容,至今令我感动。

如今,我已离家一年了,那些在我身上的父母的影子,总会在思念来袭时,给我些慰藉。

我发现自己的确很勤快,也很简单。周末,我就成了我们室的志愿者,对于保持室内的清洁,我一向不惜体力、乐于去做。生活中,常发现有些朋友为了别人不经意的投足、或芝麻大的小事儿生闷气,那脸蛋儿一点都藏不住怒色。我觉得这根本就是自己找气受。人有两只眼睛,也有两个触觉吧。有时闭一只眼,关一个触觉,对人对事不那么敏感,也许就少些烦恼。有值得在意关注的重要的事情,何必在意那么多无聊的呢?只要心知肚明,事事求个天知,无愧,坦然,赢得心灵的优势,不是更好吗?记忆中妈妈很少动气或与人争纠,也许这是妈妈心中的理儿吧。

家乡啊,对你越加怀念了。很欣慰有这个事实,我身上有你的影子,一生不离不弃。

篇2:家乡的影子小学生作文

篱笆,又名栅栏、护栏,是用来阻拦人或动物通行的障碍物,是保护家院或菜园的一种设施。我们村上的房子是连排式的,一片场地,从东到西,一家连着一家,所以大多不设篱笆,倒是各家的菜地上少不了要围上一道篱笆。菜地离家近,就在房前屋后,鸡鸭鹅狗随时可以进入。为防止禽畜们肆意妄为,糟塌庄稼,便围起了这种土围子。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篱笆围在菜园周围还能起到挡风作用,为蔬菜的生长制造一个优良的小气候环境。

在乡村,许多东西是不需要隔离的,田里的庄稼一片连着一片,长势和收成一目了然。自留地上的瓜果蔬菜,东家连着西家,虽有界限,但中间一般没有篱笆相隔,而是把各家的篱笆相接,把四周围围住。这样既节省了篱笆,又显得大度,这便是乡下人的聪明和朴实之处。

篱笆的材质多数取材于农家自身,或木条,或竹子,或芦苇,或玉米秸秆。农闲时间,搓好草绳,在木架子上制作成一番番篱子,三五米长短,然后一简筒卷起来备用。用时在菜地边上按一定间距打上木桩,横向架两道栏杆,围上篱子固定,即成一道篱笆。考究些的,选择一角设一活络门口,方便人员进出。篱笆不高,一米多些,差不多齐大人的胸口,篱笆内的庄稼,大人一眼就能看清,而我们这些嘴上没毛的孩子,双手扶住篱笆,踮起脚来才勉强看得见。

篱笆内是青菜、萝卜、黄瓜、长豆、茄子、南瓜和玉米,五花十色,很有看头。庄稼地里的草也在跟着疯长,每次进去乐滋滋地拔野草时,常有蚯蚓和小昆虫顺着草根被拽了出来,几只小鸡乘机跟了进来,那些蚯蚓和昆虫正好成了它们的美食。小鸡们有时为了争夺一条红蚯蚓,展开了一场“拔河”比赛,看它们使劲的样子,真是把吃奶的力气全用上了。也常见美丽的蝴蝶在那儿飞来飞去,也会忍不住在里边追来追去,无意间便成了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诗的真实写照。

我喜欢的篱笆,是由一棵棵木槿形成的篱笆。那是绿色的,自然的,有生命力的。它时而苍翠着,时而灿烂着。木槿是我们水乡最常见的一种落叶灌木,俗名叫槿扦条,随扦随活。唐窦巩《早春松江野望》诗:“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可见,木槿在民间很早就把它作为理想的篱笆之用了。的确,在菜园的四周,密密地插上一圈木槿的枝条,待木槿渐渐长高后,就是一道天然的篱笆。那起伏的葱茏,生动的绿色,自然比那些竹篱笆、芦苇篱笆、玉米秸杆篱笆美观得多。因为它是一道活的篱笆,充满生机的篱笆。

“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曾经瞪着天真无邪的眼,专注于那一片盛放着的美丽。一道参差不齐的篱笆上,开满了各色的木槿花,有白色的,粉红色的,还有紫蓝色的。白的,白的纯洁无瑕;粉的,粉的活泼可爱;紫的,紫的深沉凝重。她们从容地散布于绿叶之间,不张扬,不邀宠,犹如窈窕的少女,亭亭玉立,绚烂一片。

这样的篱笆墙,应该就是杜甫笔下“便插疏篱却甚真”的那道篱笆墙吧,让无儿无食的妇人“即防远客虽多事”;也是“隔篱呼取尽余杯”中的篱笆墙吧,空间的接近缩短了情感的距离,才如此慷慨地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也是“野老篱前江岸回”中的篱笆墙吧,安定的生活其实只需要一点点徜徉。日常事物一旦进入文人墨士的诗词,平凡中也就增添了新奇和灵秀。诗圣凭借一道篱笆时而嗔怪,时而开怀,把一道不长的篱笆插在不朽的唐诗里。

离开家乡的篱笆几十年了。如今,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是,河已不是那条河,房也不是那座房了。篱笆早也没有了,更没了爬上篱笆墙的豆角秧。只有那篱笆墙的影子,在我的记忆里还是那么长。

篇3:用心勾勒学生健康的“影子”

一、面面俱到, 确保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本溪县高级中学早在1981年就被评为辽宁省重点高中, 现有学生3450人, 教学班60个。该校在确保高考成绩的同时, 积极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 对大课间、课外活动和运动会进行大胆创新, 为学生的健康奠定了基础, 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推进注入了活力。

(一) 立足体育课堂, 确保教学质量

1. 限制课堂人数

本溪县高级中学学生人数较多, 为保证教学质量, 在进行模块选项教学时, 学校采取了限制课堂人数的做法, 即把同一模块的学生分成若干组, 由多名教师同时授课, 每名教师每节课所带学生不超过35人。

2. 保障教师资源

学校每学期都要对教师进行考核, 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互评、领导评价。此外, 还开展了“十项全能”基本功达标活动, 对不胜任的教师进行转岗培训。课余训练中,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 实行主副教练负责制, 主教练由班主任担任, 副教练由主教练聘任。

(二) 有效组织实施大课间, 增强活动效果

1. 充分利用场地

为有效解决因学生人数众多而导致的场地不足问题, 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 学校采取“梅花式”站位。即每4名学生中间再站1人的队列方式。

2. 建立竞赛与考核制度, 确保大课间质量

为提高大课间质量, 学校经常举办各种PK赛, 设立专项奖学金, 实行奖励制。并将大课间活动情况作为考核班主任的一项内容, 确保大课间活动能够长期顺利地开展。

(三) 精彩活动, 人人参与

1.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为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学校制定了“每月有主题, 月月有比赛”的计划, 包括4月份“迎五·四春季登山比赛”、5月份“校园杯篮球赛”、6月份“乒乓球擂台赛”、7月份“班操比赛”、9月份“田径运动会”、10月份“队列广播体操比赛”、11月份“跳绳比赛”和12月份“纪念一二·九冬季长跑赛”。

2. 创新比赛项目, 扩大学生参与度

学校对一系列比赛项目进行了创新。如篮球比赛实行15人比赛制。第一节对阵双方各派5名男生;第二节各派5名女生;第三节双方再各派5名男生, 但与第一节的阵容不得重复;最后一节, 双方派出最强阵容, 参赛学生可以与前三节参赛的学生重复。在田径运动会中增设了8×200米接力赛与师生混合接力赛, 并要求一名学生只准参加一项接力赛。

3. 建立监督机制, 确保人人参与

学校从管理的角度出发, 对课外活动也要进行指导、考核、评价, 为每位学生建立“活动课情况跟踪卡片”。

二、加强管理, 充分挖掘资源

沈阳市岸英小学, 位于沈阳市北站金融商贸开发区, 占地面积9167平方米, 操场周长仅为150米, 但全校共有1600余名学生, 40个教学班, 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面对这样一个难题, 从学校领导到体育教师, 大家群策群力, 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一) 合理安排时间, 充分利用场地

针对活动场地小、学生人数多的问题, 沈阳市岸英小学积极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 制定了“上午课间操+下午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的分时间段、分年级锻炼机制。上午课间操为4~6年级的锻炼时间, 下午大课间则是1~3年级的活动时间。此外, 每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要单独安排40分钟 (一节课) 的体育活动时间, 并纳入课程计划, 体现在课程表中。保证了所有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二) 重视体育工作, 注重师资培养,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篇4:在阅读教学中寻找作文的影子

在我看来阅读与写作好比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之间是有感应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事半功倍呢?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渗透写作教学,将写作训练和语文教材很好的联系起来,读写结合,相得益彰。那么如何做到让两兄弟齐心协力呢?

一、“哥哥”的方法,“弟弟”我来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无论是题材、体裁还是风格都是丰富多样。所以许多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教师可根据不同课文、课型,充分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实行读写结合,以读导写,给学生作文的钥匙,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太阳》一课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的说明方法,其中运用较多的是列数字。学完这课时,我有意安排学生习作:我们学校的操场真大呀……;《争吵》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特别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了两个小伙伴由于一些小误会引发的争吵到后来又和好如初。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争吵,更何况是一群未长大的孩子,让他们学学作者的表达方法,再写写生活中自己的例子;教《燕子》时,我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写出了它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通过写燕子习性、飞行姿态、栖息场景等写出了燕子的活动特点。从而让学生学得一些写小动物的方法。学完这一课后,我就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无论是写人、写事、写物,想象的,还是说明的,都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学一学,练一练。模仿是孩子们的一大心理特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喜欢模仿他人,以读导写正顺应了孩子模仿的心理特点。

二、多“吃”墨水,下笔有神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作文像一潭死水,荡不起一点儿涟漪。学生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绕尽脑汁想出来的词又常常觉得词不达意,甚至明明觉得自己的文章缺乏文采而又无计可施。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所以在教学每篇文章时,我都会运用一些方法让学生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并重视这些优美词、句的运用。如《卖木雕的少年》中,有一位学生积累这些词: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他是这样运用的:我家乡的青云山,那可是名不虚传,山清水秀,每逢节假日常常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又如《夸父追日》中,有一位学生积累到:喉咙干得直冒烟。运用:体育课上,黄老师叫我们绕操场跑三圈,害得我喉咙干得直冒烟。三年级是写作的入门段,刚刚接手本班时,学生对写作甚是陌生,经过一学年的努力,三年级下半学期,学生的进步就十分明显。在学到《卖木雕的少年》时,一位学生竟能在一小段话中运用课文的18个词语。他这样写到:今天星期六,妈妈吩咐我去超市帮小表弟买一个布娃娃。三狮超市里有不少出售布娃娃的摊点,摊点里陈列的布娃娃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妈妈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仔细地挑选。忽然,我的 目光停留在一只可爱的小老虎上,这只老虎构思新奇,我捧着它就爱不释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每一课都在积累,每一天都有收获,何怕不能下笔有神。

三、抓住契机,多动笔

(1)续写。有些课文在结尾处会留下一些空白点,留给读者寻思回味的空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续写课文的结尾。续写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延续情感、整合感悟、进行再创造的渠道。如《小小摄影师》一课以“高尔基等待小男孩的到来,可小男孩却始终未出现。”为结局,这种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小男孩会来吗?如果小男孩来了,他与高尔基先生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抓住此机,我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

(2)扩写。在文章的重点处或一些有一定价值却描写较简略的地方扩写。如《争吵》一文中,课文用第5自然详细写出了安利柯与克莱谛争吵后不安与后悔的心情,而克莱谛的心情仅用“悲哀”一词来说明,因此我让学生想象:与安利柯争吵后,克莱谛会想什么?他为什么会感到悲哀?又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让学生对第2自然段与第4自然段进行扩写,想象:他们会用山上的树木干什么,去砍伐树木时是怎样的心情?当洪水即将淹没他们的家园时,他们只能做什么,那时的他们又是怎样的心情?

(3)看插图写话。课文插图不仅是学好文章的工具,而且那一幅幅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画也为学生说话写话训练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这种训练非常适合低年级,但不代表中、高年级就不适用。如三年级下学期的《果园机器人》中的插图写话,一位学生这样写到:一大早,机器人就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果园进发了,果园里果实累累,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好似一个个灯笼高高地挂在枝头……有的机器人……有的机器人……有的机器人……还有的机器人……连小鸟也赶来凑热闹……一个个精美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不断地从学生作文中出现。我们应当给我们的孩子创建写作的平台,并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篇5:我的影子小学生作文

看见今天我在灯光下了自己的影子,我在离路灯远的地方跑来跑去,我的影子就越来越长,又高又大,真有趣呀!我又跑到离路灯近的地方,我影子又矮又胖,变成了一个小矮人。

我上哪儿,影子也跟我上哪儿,就像我是小主人,它是我的仆人一样跟着我,多快乐呀!影子还会跟着我做动作,我拍拍手,它也拍拍手;我踢踢腿,它也踢踢腿。我干什么,它也干什么。但影子是需要光和物才能产生的。

我放学的时候,影子总是和我做伴,这样,我也不用担心没人陪我回家了。

篇6:我的影子小学生作文

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在街上行走,在灯下,忽然我发现地上有我的影子.嘿!我怎么成了小矮人了?离灯远一些时,我又变成了大巨人,真有趣!

于是我踢腿,影子也踢腿;我挥手,他也挥手.他老是眼我学,跟我走,我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真调皮!

后来,我又发现,我的影子有一个永远改不了的坏毛病:不管我跟他说什么,他就是不理我,像个哑吧。真气人。

篇7:竹竿和影子的奥秘小学作文

吃过早饭的我和妈妈准备了三根不同长度的竹竿和一把卷尺,来到楼下小区的路边,今天艳阳高照,按照事前学习的实验要求,我在地上用水彩笔做一个固定标记,将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竿,分别插在这个标记上,在同一时间内对它们的影子长度做上记号,然后分别测量。竹竿高度我已经在家里认真量过了,于是我把与竹竿高度对应的影子长度记录下来:

影长(cm):505487

竿长(cm):6570113

根据上面记录的数据,我分别用分数和小数的形式表示如下:

50÷65=50/65=10/13≈0.77

54÷70=54/70=27/35≈0.77

87÷113=87/113≈0.77

通过比较计算结果,我知道影长大约是竹竿长的0.77倍,实验中的我有了发现:同时同地竹竿的长度越长,影子也越长,而且影子长度和竹竿高度的比值不变成正比例。我对妈妈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竹竿的影长,对应商相同,这样的话小区那棵白果树的高度我可以通过这个数学原理推算出来。”妈妈听了,赞同地点点头。

一旁一直耐心陪着我做实验的妈妈,建议我“趁热打铁”,再选取其中一根竹竿在四个不同时刻测量它影长。于是我将113厘米的那根竹竿在上午9:00测量的数据保留,相继在上午11:00和下午1:00和3:00,对这根竹竿在同地点测量它在太阳下的影长。我发现: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影子长,上午11:00和下午1点的影子短。妈妈告诉我:“地球角度和太阳存在一个夹角,当地球自传时,相对来说,太阳的位置就变化了,于是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也随之变化,因此出现了影子长度的变化。太阳光线与物体之间的夹角越大,影子越短;夹角越小,影子越长。”

篇8:对小学影子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影子教育,校外教育

影子教育 (Shadow Education) , 又被称为补习教育, 是指常规教育以外, 针对学生在校所修科目的收费补充教育服务。[1]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它不包括弹琴、绘画等非学科性的课外活动, 其课程及服务等都跟随或模仿正规教育的课程及考核范围, 两者犹如对象与影子一样, 故又被称为影子教育。[2]影子教育, 在现今小学教育中已成为多数学生提高成绩和巩固知识的首选方法。

一、小学影子教育的辅导内容

小学阶段校外辅导多见是针对学习方法、考试作业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提供全面综合帮助与服务, 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强化学习重难点, 增加练习频数。使学生在学科知识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辅导进而为考试做好准备。主要内容包括:解疑答惑, 指导家庭作业;给缺课的学生补课;培优辅导, 提供超前知识辅导, 多见于组织其参加各种竞赛;对后进生进行必要的补习。小学生参加的影子教育多集中于语文作文写作、数学、英语这几个科目。通常这些机构班容量、规模不等, 多到二十个人, 小到一对一、一对二家庭辅导。部分家长认可影子教育也看重其师生比更优化, 这样自己的孩子有更多机会能被教师关注、重视。在上课时间和形式上, “作业班”多见于每天午休时间和放学后一到两个小时。更多的是周六日半天、全天或单双日交叉来进行辅导。

二、小学影子教育的特点

与公立学校教育相比, 影子教育有如下优势:

(一) 创设更多机会, 因材施教。

公立小学一个班级往往有四五十个学生, 重点小学甚至更多, 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成长。影子教育就有这一优势, 班里学生较少, 教师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 提供更多专门指导与展示的机会, 让其发挥优势, 增强自信, 长善救失。

(二) 灵活性、多元性。

影子教育机构往往面临生存压力, 提高竞争力, 吸引生源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若想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们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小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学起来更快乐, 例如采用精美的课件、有趣的游戏、优美的歌诀等灵活的教学方法, 这样, 教学相长, 达到良性循环。

1. 影子教育机构良莠不齐。

私立培训机构场地大小不一, 收费标准不规范, 不主动亮出经营许可证, 教职人员资质不明, 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监管等现象普遍存在。

2. 培养应试教育小学生。

众所周知, 我国小学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影子教育重在培养成绩优异的小学生, 只注重智育, 而忽视了其余几个方面的培养。同时也背离了我国教育政策“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原则。

3. 加重小学生负担。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心理、智力都有待成熟, 他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的, 却被一个个课后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来, 享受不到童年的快乐。

三、影子教育辅导的启示

相对于学校教育而存在的“影子教育”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无论从家庭层面、学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有其合理性。如何发挥其优势, 更有益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值得深思。

(一) 家长转变思想观念。

中国家长们根深蒂固的思想, 譬如央视广告云:“孩子, 等你考上大学, 妈妈就享福了。”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对孩子学习成绩极其重视。因此, 在学校接受统一的教育已然不能满足家长们迫切望子成龙的期望, 他们希望孩子可以“超前发展”、“先人一步”、“不输在起跑线上”。影子教育, 契合了家长们的心愿。再者, 家长们要避免盲目攀比, 从众心理, 切莫随波逐流。家长们的思想虽然一时很难改变, 但我相信循循善诱的力量, 通过加大力度宣传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 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影子教育的兴盛, 其深层次原因离不开学校教学水平受到质疑。从教师的角度, 要不断的改善教学质量, 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真正践行有效教学、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从学校的角度, 应提高办学者的积极性和综合管理的科学性, 激发办学活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 发挥影子教育优势, 服务学校教学。

影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 它与学校教育相互借鉴、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学校教学与影子教育的优势, 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 个性化、多元化地学习。小学中实行小班化教学是教育多元化所采取的措施之一。除此之外, 学校和影子教育机构出于各自的发展需求不同, 确有相争相克, 但二者相互借鉴也是必然的、可行的。譬如, 双方师资力量的融合与交流、课堂模式的切磋、课程资源的共享等, 无不体现教育的包容性与多元化。

总而言之, 对影子教育机构与学校二者的碰撞与融合存在的问题, 亟需正确对待, 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同时还应发挥其自身优势, 进而使影子教育和小学学校的教育活动在未来的多元化教育里相伴相容、相辅相成, 为教育的发展贡献其特有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Bray M.Adverse effects of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Dimensions, implications, and government response, [M].Paris:IIEPUNESCO, 2003.

[2]Bray M., &Lykins C.Shadow duration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ers in Asia[M].Manila: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2.

[3]陈晓陆.冲突与合作:辅导机构与学校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4]程天君, 陈晓陆.杂乱有章:辅导机构学校化与学校辅导机构化——兼对校外“辅导热”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学报, 2014, (01) :109-120.

篇9:家乡的影子小学生作文

关键词:气象服务效益 评估 大学生 影子价格法

一、引言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服务工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评估气象服务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既能肯定当前气象服务工作的价值,使气象服务与国民经济运行接轨,又能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1994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召开的气象水文服务效益评估专门会议认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是一项重要且有价值的工作,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目前,多国专家已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但迄今尚未形成一种国际公认的评估方法和模式。

目前,国外针对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文献并不多,比较典型的是 Jeffrey(2002)等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采用支付意愿法评估了改善公众气象服务对家庭带来的经济价值[1]。在国内相关研究中,一些学者进行了理论研究。例如,姜爱军等(2008)设计出了定量评估暴雨预报气象服务效益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探讨[2];韩颖等(2010)从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气象服务效益的主要评估方法和技术,并针对我国目前的气象服务现状提出了建议[3];姚秀萍(2010)研究了我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的现状,并对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构想。另一些学者则在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濮梅娟(1997)等利用费用—效益分析理沦,定量分析评估了江苏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4]。王新生等(2007)[5]、李峰等(2007)[6]、郑宏翔等(2006)[7]又利用 3 种方法分别评估了对安徽、山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

由以上文献评述可知,目前国外相关研究尚少,而国内较多。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虽然理论研究较成熟,但实证研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前人的研究表明,在进行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过程中,常用3 种评估方法:自愿付费法、节省费用法和影子价格法,但自愿付费法存在明显的主观因素,节省费用法是一种典型的“反向”支付意愿,而影子价格法中影子价格的修正和确定又因调查人群等的多样化而难以客观准确。本文采用影子价格法进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其创新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本文对原有的影子价格模型进行了参数修正,使模型更能反映目前的状况,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第二,本文的气象服务效应研究人群为大学生,能针对性地反映气象服务在大学生中的现状。

二、模型介绍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影子价格等于某种资源、产品或服务投入的边际收益,反映了整个社会某种资源、产品或服务供给与配置状况的价格,即资源越丰富,服务方式越多,产品数量越多,其影子价格越低,反之亦然。影子价格法在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行业气象效益评估均有应用,其评价模型为:

其中,P为订正系数,公共气象评估是一般用电视普及率代替;C为影子价格;T为时间扩展系数,若以一年为单位,则取值为365;Mi为调查地区第i类公众的人数;Ni为实际回收抽样调查表中的第i类公众的人数;Gi为第i类公众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总次数;T为自愿付费法计算出的气象服务效益。由此可见,影子价格法中最关键的是C值的确定,C值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最后气象效益的大小。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气象服务效益资料获取的基本方法,主要是社会抽样调查法。为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情况,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专门选取了财务管理、会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日语以及大气科学(气候方向)6个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所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参数修正

P为订正系数,取值为全国电视人口的覆盖率。《气象服务效益分析方法与评估》(1998)根据 1994 年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83.4%),取P=0.834加以订正。时隔15年,显然P值已发生了巨变。随着电视普及率的升高,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我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达97.82%,所以将上述模型中的P值定为0.9782。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获取天气预报的渠道主要有手机、电脑网络、电视以及报刊,其比重分别为52.69%、40.86%、5.38%和1.07%,则C值的确定方法如下:

1、手机渠道的影子价格: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手机上查看天气采用的是上网方式。电信行业公布的手机流量官方价格为1.024元/M,而通过手机上网查看天气预报所耗流量约为0.1M,因此算出C1=0.5269×0.1×1.024=0.0540元。

2、通过电脑网络获取天气预报占有的影子价格:据统计,全国上网平均1元/小时,看天气预报的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则

■元。

3、通过电视获取天气预报占有的影子价格: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会长陈晓宁指出,目前国内有线电视每月平均缴费约24元;此外,统计资料表明每户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3小时零5分钟,这里取3小时,其中看天气预报的时间大约是10 分钟,因此算出

■元。

4、通过报刊获取天气预报占有的影子价格:报刊每份平均售价1元,天气预报所占比重约为 1/24版,则算出■元。

5、计算出:

C=C1+C2+C3+C4=0.0908元

(三)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根据问卷中的数据,并结合影子价格模型进行计算可得,所调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财务管理、会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日语以及大气科学(气候方向)这6个专业中各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分别为26.7元/(人·年)、35.07元/(人·年)、27.79元/(人·年)、33.74元/(人·年)、27.02和72.47元/(人·年),6个专业的整体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36.34元/(人·年),其柱状图如图1所示。endprint

(四)影响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的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我们需要知道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下面对“专业”和“性别”对“气象服务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采用赋值法对“专业”和“性别”进行量化,各专业分别对应数字“1”—“6”,“男”、“女”分别对应“0”、“1”,“气象服务效益”用每一个被调查对象按影子价格法算出的年气象服务效益值来反映。其次,利用Stata12.0计算出“专业”和“性别”这两个自变量与“年气象服务效益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6和0.3609。

(五)结果分析

1、与全国平均效益值的比较分析

2011年我国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339.2元/(人·年)(谢宏佐,2011)[8],而本文用影子价格法算出的6个专业的整体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36.34元/(人·年)。这表明,大学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普遍较低。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近两年来科技发展十分迅猛,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方式不断更新,越来越方便和廉价,例如,5年前手机流量的官方价格可以折合到10元/M,但现在只要1元/M。第二,“我国人均气象服务效益”的研究对象是全国人民,包括老人、临时工、农民等大学生以外的很多人群,这些人群中一部分人的收听收看方式比较落后且很昂贵,一部分人对天气预报的需求程度和质量要求又很高,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只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其主要收听收看方式为手机或互联网,价格相对低廉,对天气的信息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最后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2、各专业间的比较分析

从6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可以看出,气象专业的学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72.47元/(人·年),约为6个专业的整体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的2倍,远高于其他5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而其他5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都很接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专业需要的不同,气象专业的学生对气象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要求都相对较高,而其他专业的同学普遍只需了解天气的大概情况即可。

3、相关性分析

从相关系数可见,“专业”对大学生人均气象服务效益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气象专业的同学对气象信息的要求较高,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次数较大,而其他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较低。“性别”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女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总体来说要大于男生,大学女生总体比男生更关心天气。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影子价格法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值普遍偏低,这反映了大学生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同时,这也给气象服务市场放出了一个信号:气象服务产品在大学生中并不流行,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和创新,开发一些适合大学生的气象服务产品,从而拓宽市场,提高收益。此外,文献研究可见,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发展较晚,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影子价格法是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如何发现和改进该方法在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过程中的缺陷是摆在该领域学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从本文的研究过程及评估结果可以总结出影子价格法在公众气象服务评估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如何科学确定影子价格。由于每个区域的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方法和频次皆有所不同,因此影子价格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样本予以科学修正;二是构建较好的调查问卷平台,确保样本数目和质量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以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Lazo J K, Chestnut L G.Economic value of current and improved weather forecasts in the U.S.household sector[EB/OL].(2002—11—22)[2010—10—05] http://www.economics.noaa.gov/bibliography/economic-value-of-wx-forecasts.pdf

[2]姜爱军,屠其璞,陈广昌,田心如. 气象预报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以暴雨预报服务为例[J].气象科学,2008,28(4):436—439

[3]韩颖,蒲希. 中国的气象服务

及其效益评估[J]. 气象科学,2010,30(3):420—426

[4]濮梅娟,解令运,刘立忠,等.江苏省气象服务效益研究(Ⅰ)——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学,1997,17(2):196—203

[5]王新生,陆大春,汪腊宝,等.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技,2007,35(6):853—857

[6]李峰,郑明玺,黄敏,等.山东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山东气象,2007,27(1):22—24

[7]郑宏翔,谭凌志.一次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调查分析和对策建议[J].广西气象,2006,27(4):65—68

[8]谢宏佐,许广浩,刘寿东. 采用影子价格法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估——以京沪穗为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50—254

(徐沛勣,1993年生,江苏常州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绩效评价)endprint

(四)影响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的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我们需要知道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下面对“专业”和“性别”对“气象服务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采用赋值法对“专业”和“性别”进行量化,各专业分别对应数字“1”—“6”,“男”、“女”分别对应“0”、“1”,“气象服务效益”用每一个被调查对象按影子价格法算出的年气象服务效益值来反映。其次,利用Stata12.0计算出“专业”和“性别”这两个自变量与“年气象服务效益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6和0.3609。

(五)结果分析

1、与全国平均效益值的比较分析

2011年我国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339.2元/(人·年)(谢宏佐,2011)[8],而本文用影子价格法算出的6个专业的整体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36.34元/(人·年)。这表明,大学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普遍较低。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近两年来科技发展十分迅猛,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方式不断更新,越来越方便和廉价,例如,5年前手机流量的官方价格可以折合到10元/M,但现在只要1元/M。第二,“我国人均气象服务效益”的研究对象是全国人民,包括老人、临时工、农民等大学生以外的很多人群,这些人群中一部分人的收听收看方式比较落后且很昂贵,一部分人对天气预报的需求程度和质量要求又很高,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只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其主要收听收看方式为手机或互联网,价格相对低廉,对天气的信息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最后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2、各专业间的比较分析

从6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可以看出,气象专业的学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72.47元/(人·年),约为6个专业的整体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的2倍,远高于其他5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而其他5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都很接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专业需要的不同,气象专业的学生对气象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要求都相对较高,而其他专业的同学普遍只需了解天气的大概情况即可。

3、相关性分析

从相关系数可见,“专业”对大学生人均气象服务效益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气象专业的同学对气象信息的要求较高,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次数较大,而其他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较低。“性别”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女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总体来说要大于男生,大学女生总体比男生更关心天气。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影子价格法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值普遍偏低,这反映了大学生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同时,这也给气象服务市场放出了一个信号:气象服务产品在大学生中并不流行,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和创新,开发一些适合大学生的气象服务产品,从而拓宽市场,提高收益。此外,文献研究可见,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发展较晚,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影子价格法是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如何发现和改进该方法在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过程中的缺陷是摆在该领域学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从本文的研究过程及评估结果可以总结出影子价格法在公众气象服务评估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如何科学确定影子价格。由于每个区域的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方法和频次皆有所不同,因此影子价格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样本予以科学修正;二是构建较好的调查问卷平台,确保样本数目和质量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以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Lazo J K, Chestnut L G.Economic value of current and improved weather forecasts in the U.S.household sector[EB/OL].(2002—11—22)[2010—10—05] http://www.economics.noaa.gov/bibliography/economic-value-of-wx-forecasts.pdf

[2]姜爱军,屠其璞,陈广昌,田心如. 气象预报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以暴雨预报服务为例[J].气象科学,2008,28(4):436—439

[3]韩颖,蒲希. 中国的气象服务

及其效益评估[J]. 气象科学,2010,30(3):420—426

[4]濮梅娟,解令运,刘立忠,等.江苏省气象服务效益研究(Ⅰ)——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学,1997,17(2):196—203

[5]王新生,陆大春,汪腊宝,等.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技,2007,35(6):853—857

[6]李峰,郑明玺,黄敏,等.山东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山东气象,2007,27(1):22—24

[7]郑宏翔,谭凌志.一次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调查分析和对策建议[J].广西气象,2006,27(4):65—68

[8]谢宏佐,许广浩,刘寿东. 采用影子价格法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估——以京沪穗为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50—254

(徐沛勣,1993年生,江苏常州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绩效评价)endprint

(四)影响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的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我们需要知道大学生气象服务效益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下面对“专业”和“性别”对“气象服务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采用赋值法对“专业”和“性别”进行量化,各专业分别对应数字“1”—“6”,“男”、“女”分别对应“0”、“1”,“气象服务效益”用每一个被调查对象按影子价格法算出的年气象服务效益值来反映。其次,利用Stata12.0计算出“专业”和“性别”这两个自变量与“年气象服务效益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6和0.3609。

(五)结果分析

1、与全国平均效益值的比较分析

2011年我国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339.2元/(人·年)(谢宏佐,2011)[8],而本文用影子价格法算出的6个专业的整体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36.34元/(人·年)。这表明,大学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普遍较低。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近两年来科技发展十分迅猛,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方式不断更新,越来越方便和廉价,例如,5年前手机流量的官方价格可以折合到10元/M,但现在只要1元/M。第二,“我国人均气象服务效益”的研究对象是全国人民,包括老人、临时工、农民等大学生以外的很多人群,这些人群中一部分人的收听收看方式比较落后且很昂贵,一部分人对天气预报的需求程度和质量要求又很高,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只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其主要收听收看方式为手机或互联网,价格相对低廉,对天气的信息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最后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2、各专业间的比较分析

从6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可以看出,气象专业的学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为72.47元/(人·年),约为6个专业的整体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的2倍,远高于其他5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而其他5个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都很接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专业需要的不同,气象专业的学生对气象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要求都相对较高,而其他专业的同学普遍只需了解天气的大概情况即可。

3、相关性分析

从相关系数可见,“专业”对大学生人均气象服务效益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气象专业的同学对气象信息的要求较高,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次数较大,而其他专业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较低。“性别”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女生的人均气象服务效益值总体来说要大于男生,大学女生总体比男生更关心天气。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影子价格法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值普遍偏低,这反映了大学生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同时,这也给气象服务市场放出了一个信号:气象服务产品在大学生中并不流行,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和创新,开发一些适合大学生的气象服务产品,从而拓宽市场,提高收益。此外,文献研究可见,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发展较晚,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影子价格法是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如何发现和改进该方法在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过程中的缺陷是摆在该领域学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从本文的研究过程及评估结果可以总结出影子价格法在公众气象服务评估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如何科学确定影子价格。由于每个区域的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方法和频次皆有所不同,因此影子价格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样本予以科学修正;二是构建较好的调查问卷平台,确保样本数目和质量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以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Lazo J K, Chestnut L G.Economic value of current and improved weather forecasts in the U.S.household sector[EB/OL].(2002—11—22)[2010—10—05] http://www.economics.noaa.gov/bibliography/economic-value-of-wx-forecasts.pdf

[2]姜爱军,屠其璞,陈广昌,田心如. 气象预报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以暴雨预报服务为例[J].气象科学,2008,28(4):436—439

[3]韩颖,蒲希. 中国的气象服务

及其效益评估[J]. 气象科学,2010,30(3):420—426

[4]濮梅娟,解令运,刘立忠,等.江苏省气象服务效益研究(Ⅰ)——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学,1997,17(2):196—203

[5]王新生,陆大春,汪腊宝,等.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技,2007,35(6):853—857

[6]李峰,郑明玺,黄敏,等.山东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山东气象,2007,27(1):22—24

[7]郑宏翔,谭凌志.一次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调查分析和对策建议[J].广西气象,2006,27(4):65—68

[8]谢宏佐,许广浩,刘寿东. 采用影子价格法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估——以京沪穗为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50—254

上一篇:如果有来生我要你做我的新娘诗歌下一篇:风度高考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