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计划

2024-04-10

马歇尔计划(通用8篇)

篇1:马歇尔计划

美国马歇尔计划

它的客观作用。

满意答案: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但事实上真正提出和策划该计划的是美国国务院的众多官员,特别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计划最初于1947年7月在一个由欧洲各个国家普遍参加的会议上被提出。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的1300亿美元。

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后文将提到马歇尔计划理论上包括了整个德国,而并非仅是联邦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可以说这与马歇尔计划不无关系。同时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该计划同时也使西欧各国在经济管理上系统地学习和适应了美国的经验。

近年来史学家又开始注意对于马歇尔计划的深层动机及影响的`研究。现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马歇尔计划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实应归功于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这一政策下市场对经济增长的稳定作用。而当下也有某种意见认为,美国施行该计划的本意是为了通过援助使欧洲经济恢复,并使之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时也可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但事实上欧洲经济后来的发展趋势并未使其成为美国的附庸,反而通过一体化等途径成为了世界经济舞台上可以和美国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马歇尔计划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

相关问题: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有关哪个洲复兴方案的名称?

篇2: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蓝鹰运动。

美国的太空计划是那年开始的

篇3:“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一、“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相同点

之所以有一些评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是因为两者之间的确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

(一) 均可以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原因有很多, 经济原因是首要的。美国国内因战时繁荣出现了因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为了从战时经济中走出来, 就需要解决国内过剩的产能。此时的西欧经济衰落, 百废待兴, 急需援助, 正好为国内过剩产品和多余的资金提供了一个输出的途径。

时过境迁, 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我们国家, 因之前的几轮投资热潮在基建和房地产行业也积累了大量过剩的优质产能, 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覆盖人口约46亿, 经济总量达21万亿美元, 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它们多是发展中国家, 基础设施落后, 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而且还有资金瓶颈。而中国刚好有优质的过剩产能, 又可以为它们提供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可以在缓解基建领域过剩产能的同时, 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 “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均可以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

(二) 均可以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

马歇尔计划帮助美国将布雷顿森林体系运作起来, 为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提供了制度安排。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起运作资金的背景下, 马歇尔计划通过主动申请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使美元顺利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实际作用之前全面介入西欧经济, 占据世界货币制高点, 进而成为欧洲和世界经济的主要国际结算货币。 (1) 暂不论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霸权地位, 马歇尔计划的确很大程度上促成美元成为不可撼动的国际结算货币。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预计在2015年即可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目前中国对外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以美元为载体, “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增加我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 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可以让我们的货币走出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则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贸易结算领域的地位, 增加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外融资, 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 即人民币国际化, 提供平台, 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结算、计价和储备货币。

(三) 均对本国外交政策有推动作用

金玲认为, 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与马歇尔计划都是崛起的力量试图利用经济手段实现对外政策目标, 也包括支持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2) 二战之前, 美国一直是独立发展的国家, 但战后与苏联的关系和对欧洲的争夺让美国不得不主动出击。马歇尔计划除经济之外的另一作用就是控制西欧以维持其资本主义制度, 扩散美国在西欧的影响, 进而实现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近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对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有着迫切的要求, 而“一带一路”则可以平衡因过去由东向发达国家开放所造成的东西部差距, 也可以实现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目标。“一带一路”在加强区域合作发展中的作用也与“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外交政策目标相辅相成。暂且不提美国和我国在对外方针上的差异, 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都推动了本国外交政策的实施。

二、“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点

“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在我国出现产能过剩, 环境问题严峻, 急需转变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内环境下提出的。在国际方面, 我国的出口受欧美经济下滑出现疲软态势, 出口年增长量从2010年的30.47%下降至2013的6.01%, (3) 同时美国绕开中国推进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和TTI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 意图制定新的全球贸易规则。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 通过“一带一路”这一载体将我国过剩的产能输出, 同时拉动中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一体化建设, 实现经济增长。这样看来, “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对二战后欧洲经济的带动作用有一些相似之处, 但二者在意识形态、所处时期、涉及范围、资金支持方式和经济效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见图1) 。

(一) 意识形态不同

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 美国学者莫雷尔·希尔德与劳伦斯·卡普兰在其著作《文化与外交》中提到:“考察美国外交事务的出发点是这种信仰, (4) 即美国在对外关系中享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的特殊使命。”正是这种特殊使命感, 驱使美国将自己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扩散, 并逐渐地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因此美国对二战后满目疮痍的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是在苏联共产主义的包围中拯救资本主义, 行使振兴西方文明这个“特2殊0使15命年”的第表现9, 期而这中种旬意刊识形态也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根源。时

(总姜第安在60其0著期作) 《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中谈到, “作为T一i个m不e可s或缺的文化因素, 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作为所有政治单元的文化传统的重要因素和基本元素而存在。”中国自古以来尊崇以和为贵, 在世界经济体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的今天, 中国一直在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外交理念, “谁搞和平, 我们就拥护, 谁搞战争和霸权, 我们就反对”, 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们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国的基本目标。“一带一路”正是这些理念的实践, 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时, 强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 绝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 不经营势力范围。”所以, “一带一路”并不是为了像美国当年控制西欧一样控制中亚, 而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 和大家在平等和开放的基础上互惠互利。

(二) 合作机制不同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单边援助, 形式单一。孤立主义是美国的外交传统, 单边主义就是孤立主义在表面的反映。美国虽然在冷战时期放弃了单边的外交政策转而推行多边主义, 但单边主义中自身利益优先的影子依旧存在, 多边合作的机制往往成为了美国实行霸权主义的手段, 通过多边合作, 争取更多的同盟一致对抗苏联, 在多边主义的外表下贯彻孤立主义, 正所谓名存实亡。比如冷战期间为打击共产主义而发动的越南战争, 只是由于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就造成国际局势动荡。

随着国际局势的演变, 世界经济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就是利用双多边合作机制, 促进区域合作的倡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 建设“一带一路”要加强双边合作, 强化多边合作, 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沟通协商, 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10+1”等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 推动双多边关系的发展。

(三) 涉及范围不同

马歇尔计划和“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和范围也有很大的不同, 也就是包容性不同。马歇尔计划并不包含滑入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八个东欧国家, 目的是防止苏联利用马歇尔计划复兴和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美国对苏联开出难以接受的政治改革要求使苏联和东欧各国拒绝了马歇尔计划。当时对美国没有战略和经济价值的中华民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没有从马歇尔计划中得到援助。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才是春。”相比之下, “一带一路”的包容性是有目共睹的, 它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的参与, 不会刻意的排除任何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65个, 目前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一带一路”战略, 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 (5) 而我国也会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立场鼓励更多的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将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共同商议、共同建设、共享成果, 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绩, 满足各方需求,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

(四) 文化背景不同

马歇尔计划的主体, 美国和西欧,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都是西方文化的传承者, 因此他们有着共同的宗教和文化根基, 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 合作双方更容易在方案和措施的商议中达成一致, 双方的隔阂也会更少,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宗教和文化冲突产生的摩擦, 这也是美国一直热衷于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外交往来的原因。

“一带一路”涉及中国、蒙古、俄罗斯、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中东欧、中亚等地区, 有社会主义国家, 也有资本主义国家, 相比马歇尔计划单纯的文化背景, “一带一路”上不同的历史文化将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要想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下拓展投资领域、促进政治互信和利益融合, 就一定要通过“民心相通”来克服因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冲突和矛盾, 做好沿线节点的对接工作, 共同遵守和发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 “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也就是大国形象的建设过程, 一定要注意尊重各国的文化和金宗教信融仰, 相互理解, 相互包容。

a (n五c) e所处时期不同

所谓“时势造英雄”, 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是在1947年二战后两极格局出现, 美苏冷战开始的时期, 所以它也是美国和苏联争夺霸权的一件武器, 除了经济目的, 还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当时的欧洲经济秩序混乱,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运转处于停滞的状态, 需要外界救助。苏联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势力日益膨胀, 资本主义陷入危机。所以, 是战后复杂和迫切的国际局势孕育了马歇尔计划。

当前的世界虽然没有战争的纷扰, 但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疲软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各国面对的发展问题也十分严峻。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期, 提出“一带一路”可以让之前因政治、宗教等问题没有联合起来的亚太国家实现区域一体化, 让这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走向新的制高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 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6) , 因此, 在这个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一带一路”并不是扩张和对抗的产物, 它符合国家间合作与发展的利益, 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包容性倡议。

(六) 资金支持方式不同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附带着包括向美国提供储备物资在内很多的援助条件以确保美国可以实践自己的经济和战略目标。对于援助基金, 马歇尔计划提出对应基金制度, “对应基金”就是受援国在一个特别账户以本国货币设立的与美援等值的基金, 也就是说, 受援国不能直接拿到美国提供的赠款, 由美国政府决定资金的支配和投资方向, 主要是从美国企业购买物资运往受援国家, 出售物资的所得以本国货币计入这个账户中。所以, 西欧国家也在对应基金中存入了对应的本国货币, 却不能自由支配。 (7) 马歇尔计划完成之后, 除德国外的其他欧洲国家都不用归还此款项。

我国对于“一带一路”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于主权投资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出资400亿美元建立的主权投资基金也就是丝路基金主要投资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截止2015年4月15日, 共有57个国家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涉及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洲和大洋洲。 (8)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通过贷款、提供担保和投资等渠道支持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主要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亚投行将给亚洲地区提供了一个投融资的机制,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满足建设和发展的资金需求, 同时也需要带给投资成员相应的资金回报。

(七) 经济效果不同

美国对西欧提供的援助主要是物质资源、无偿贷款和政治等方面的支持, 主要输出给受援国的是以消费品为主的过剩产品和滞销产品。据美国商务部统计, 在整个马歇尔计划执行期间有2/3的西欧进口物资来自于美国, (9) 相比于对西欧经济的带动作用, 马歇尔计划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效果更大。美国既消化了因战时繁荣带来的过剩产能, 也扩大了美国在欧洲的贸易份额。

“一带一路”主要是向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输出高铁、生产设备、核电等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一旦建成, 对于带动当地经济有着更长远的积极影响。中国并不只是因为产能过剩和外汇储备过多而实施“一带一路”, 该倡议所关注的并不局限于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更多的是为了能在区域一体化, 和平外交, 文化融合等方面起到正面作用, 为世界发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所以, 要将“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区别对待, 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 在国内外各个层面宣传其互利共赢的理念, 加快“一带一路”的建设, 另一方面, 用实际的成绩打消公众的疑虑, 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大国风采。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方式的不断明晰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 很多媒体评论认为“一带一路”就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翻版, 还将其称为“马歇尔计划2.0版”。这种提法是对“一带一路”概念的混淆, 两者也许存在些许共同之处, 但对根本差异应该有一个细致明确的分析, 这样才有助于人们对“一带一路”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一带一路,马歇尔计划

注释

11金卫星《.马歇尔计划于美元霸权的确立》《.史学集刊》2008年11月第六期, 70-75页。

22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国际问题研究》, 2015年第1期, 88-99。

33 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44 王新谦《.马歇尔计划:构想与实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6 页。

55 邱逸“.一带一路规划将发多个语言版本, 已赢得60国参与”.中国经济网, 2015年1月23日, http://intl.ce.cn/sjjj/qy/201501/23 /t20150123_4414541.shtml

66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 5年3月28日。

77 王新谦《.马歇尔计划:构想与实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0-143。

88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 (名单) ”.财政部, 2015年4月15日,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415/13635359_0.shtml#_zbs_baidu_xk

篇4:马歇尔计划何以成功

展望2015年全球区域经济热点,“一带一路”必然备受瞩目。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预计今年将有重大进展。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也有学者指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的大战略,“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具备必要性与可行性,但是否非得用“马歇尔计划”这个名称来对比丝路基金,值得商榷。尽管如此,我们亦可以简略回顾一下二战结束之后“马歇尔计划”的历史进程,以史为鉴,加深对当前中国问题的理解。

酝酿:必须援助欧洲

二战虽然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作为主战场的欧洲却受到战争毁灭性的破坏,欧洲至少有3200万人死亡,2800万人残废,6000万人无家可归,正如历史学家马林·佩里写道:“到处都是幸存者在计算自己死去的亲人。”无数个城市只剩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美国学者罗伯特·勒纳描述道:“无情的炮火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工业、运输和交通已经瘫痪,桥梁、运河、堤坝和农田悉数遭毁坏。”

雪上加霜的是,1945年的夏天欧洲又遇到严重干旱,粮食歉收,本来就不足的粮食供应更为紧张。1945年9月8日,英国《画报》刊登了德国妇女和儿童在美国军营的垃圾堆上寻找食物的照片,称“德国今年的惨状将是自中世纪以来欧洲从未见过的”。

这些都是直观的现象,从数据上看,欧洲在“二战”刚结束时,早已深陷财政泥潭无力自拔。英国政府曾公开承认:“不列颠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完全瘫痪”。

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工业产量未达到1938年的2/3。法国以农业发达著称,然而到1947年,有320万亩小麦失收,居民每天口粮仅有6 英两面包。德国情况更糟糕,1947年2 月德国的生产水平仅为1936年的29%,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成为毫无价值的纸片,1947年的一条香烟等于德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土未受战争波及的美国,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不无酸味地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所处的地位。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着全世界财富大约30%,而今天,美国则掌握着大约50%。”

二战时,美国生产世界武器总量的40%,为盟国提供了60%的战争必需品,它在这过程中积累了惊人的生产能力,以至于在战后初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全世界的40%、工业生产占62% ( 1947 年)、 出口贸易占32. 5% ( 1947年)、黄金储备占70% ( 1948年)。正如美国学者戴维·霍洛维茨所感叹的:“战争的破坏使世界的工业力量结构处于异常不平衡的状态……一个国家对人类生活所需的最重要因素取得了近乎独占的地位。”

这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使得美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必须援助欧洲。美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威廉·克莱顿忧心忡忡指出:“必须密切关注欧洲形势,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1948年年初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崩溃。这将导致美国出口锐减,剩余产品积压,从而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

成型:统一的复兴计划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查尔斯·梅尔指出:“所有的回忆录和文件表明:大规模不间断援助西欧的念头并不是一下子从某一位决策者脑子里蹦出来的,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947年3月,马歇尔在莫斯科参加四国外长会议,亲身感受到欧洲经济凋蔽, 民生艰难。在返国途中, 他决定由美国承担起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重任,“西欧病人已经奄奄一息, 而医生还在踌躇”,“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5 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提出了“援欧”的研究报告,认为美国必须给西欧经济“ 输血”,建议把西欧的重建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同时,在总统杜鲁门的授意下,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克利夫兰市发表演说,向美国公众说明“援欧”的必要性。事后有人把这一演说称为“重要的试探气球”,杜鲁门则称之为“马歇尔计划的序幕”。

但是艾奇逊的演说没有产生预想中的轰动效果,于是在1947年6月5日,声名卓著的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他表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正式提出了美国的“援欧”计划,目标定在确保受援国不再依赖临时经济外援而自立。

马歇尔的“哈佛演说”,对于欧洲那些嗷嗷待哺的国家来说真是喜从天降。西欧各国领导人纷纷以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欢迎。1947年7月至9月,英、法、意、奥、比、荷、卢、瑞士等16国代表齐聚巴黎,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讨论统一的复兴计划。1947年10月,美国邀请相关人员到华盛顿磋商,经多轮磋商,形成了向国会提交的《哈里曼报告》。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对欧洲进行援助,第一年援助57.5亿美元,四年内美国总援助额在120亿到170亿美元。大体上按照这个方案,1948年4月2日, 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次日,经杜鲁门签署,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

效果:欧美获得“双赢”

马歇尔计划由美国经济合作署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具体实施,截至1951年底,美国通过捐赠、贷款、有条件补贴等形式提供了价值124亿美元的援助,大约相当于1948-195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其中以捐赠为主,占总援助额的将近90%,这对欧洲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47 年的1196 亿美元上升到1951 年的1588 亿美元, 增长32.5%。西欧各国工业产量超过1938年的40%,农业产量比战前提高10%,西欧经济逐步从战时的混乱中恢复正常运作,经济自身的增长动力基本启动。英国学者亨利·佩林指出,“马歇尔计划的目标是将欧洲国家生活水平提高到战前水平。到1952年底,这一目标已经超额完成。”

nlc202309021307

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盛赞马歇尔的哈佛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 马歇尔计划是一条“抛给溺水人的生命线”。丘吉尔也不惜溢美之词:“马歇尔计划是历史上最光辉的创举。”总体而言,美国对西欧各国的援助收获了西欧各国真心实意的感激,为美国确立二战后以自己为首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收获了坚定的政治支持。同时,在经济上美国表面上的付出实际上也没有吃亏。

美国所提供的捐赠、贷款等形式的援助,使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美国对西欧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攀升,1948年为36.3%、1949年增为62.7%、1950年达到73.2%。西欧各个受援国一度成为美国过剩产品的倾销地,美国获得了逐步消化过剩产能、调整经济结构的宝贵时机,避免了本国因为畸形的“战时经济”在战后所可能遇到的萧条,为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再次腾飞摆脱了负担,清理了障碍。

经验:满足各方需求

在收获他人感激的同时,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美国人确实以“马歇尔计划”为世界各国的对外合作树立了一个“双赢”的榜样。马歇尔计划何以取得如此的成功?从以上简短的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发现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美国的产能过剩遇到西欧的战后困境,双方彼此之间存在互补需求,所以一拍即合。双方的需求恰好能够相互对接是马歇尔计划可行性的先决条件,如果美国过剩产能没有严重到当时那种程度,如果欧洲的困境自身有能力克服,那么马歇尔计划可能连提出来的机会都没有。

其次,尊重受援国意见。在马歇尔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中,双方都以极为合作的态度进行沟通交流,特别是作为援助国,美国在计划方案的设计上没有单方面贯彻自己的意志,而是选择了尊重受援国的意见,这使得计划能够最大可能地符合实际、满足需求,让有效的援助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马歇尔在“哈佛演说”中要求“欧洲必须先行一步”,“欧洲国家必须在诸如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以及美国政府应做些什么上达成一致。美国的作用在于协助欧洲制定计划,支持对美国来说可行的计划的实施。”就是说尽管由美国提供援助,但是美国不单方面制定援助方案,而是由欧洲先行提出方案,再与美国协商,最终形成具体方案。这种态度与做法不仅使得双方能够尽可能地找到利益的平衡点,而且也使得方案能够尽可能合理地发挥效用、获得支持。

再者,我们必须注意到作为援助国的美国与作为受援国的西欧之间为什么可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交流沟通,特别是其中还包括了二战中盟国的敌人德国和意大利。背后的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存在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制度结构。宗教传统将他们在精神上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制度则将他们在利益上捆绑在一起。因而,这些国家之间在援助问题上进行相互沟通,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严重的障碍。

最后,马歇尔计划比较好地平衡了国内民众利益与国际援助之间的关系。马歇尔计划中所提供的资金绝大部分是捐款,即无偿援助,主要用于购买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美国人在《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中明确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应授意,凡属美国有剩余的农产品的采购,只能从美国采购。”很明显,这为美国过剩农产品的输出提供了一个畅通的渠道,实际上相当于美国政府间接补贴了美国农民,同时又救济了欧洲挨饿的人们。《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又直白地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利用援助款项在美国采购的方式应尽可能不消耗美国资源,不因采购而冲击国内经济;不损害美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这些规定确保了对外援助与本国民众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国内关于对外援助的反对声音,保证了对外援助进展的顺利。

启示:互联互通弘义融利

马歇尔计划总共花了120多亿美元,数额不大,客观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好比我们所说的“四两拨千斤”,以数额不大的资金撬动了西欧战后经济走向复苏,美国在收获西欧感激的同时也避免了自己经济陷入萧条的麻烦。这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但是很显然我们无法照搬照抄。

当前,有很多学者和官员将“一带一路”战略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似乎不大确切,从历史背景、合作前提、开展方式乃至目标,“一带一路”都与马歇尔计划存在极大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唯一可能相似的地方就是产能输出了。马歇尔计划最终推动了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自由贸易,我们通过“一带一路”输出产能同样也希望以此打造一个更为顺畅的“互联互通”世界,推动世界自由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倒是与马歇尔计划有相通之处。

以马歇尔计划的经验来看,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要考虑。我们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时怎样对接双方需求?我们想要输出的产能,人家真的需要吗?如何保证对外投资效率?或者保守一些,如何收回投资成本?马歇尔计划几乎没有这个问题,因为该计划涉及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无偿援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加强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这正确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助力战后恢复的马歇尔计划——那样只需顺着原有的经济增长轨迹前进就可以了,而是在和平时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需要自己走出一条新路,难度就大多了。我们要做的也不是以捐款为主体的临时救援行动,而是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感情,在这两者之间做到“弘义融利”,难度就更大了。所以,我们正在进行创新性的尝试,正在实践新的中国特色,我们当然可以从马歇尔计划中汲取有用的经验,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让这个名称误导了我们,让我们忽视了真实的问题。(支点杂志2015年1月刊)

篇5:马歇尔计划

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外国记者提出的“中方如何看待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的问题,外交部长王毅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既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马歇尔计划”进行认真分析对比,不难发现二者存在根本差异。

首先,时代背景不同。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是为了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尽快实现战后复兴,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国家,是经济上的“杜鲁门主义”,是为最终实现美国全球霸权服务的,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一带一路”则无冷战背景和意识形态色彩。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现代复兴,“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包容的,它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积极参与;作为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量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发展经验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的结果,是中国推进全方位开放的结果。

其次,实施意图不同。“马歇尔计划”通过美国援助恢复欧洲经济,使之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马歇尔计划”附加了苛刻的政治条件,欧洲所有亲苏国家都被排斥在外。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有关国家共同合作的平台,是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提倡沿线国家进行平等友好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再次,参与国构成不同。“马歇尔计划”的参与国包括美国和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一世界对第二世界的援助,社会主义国家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被排除在外。

“一带一路”则以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并拓展、延伸到其他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这一合作倡议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推动各类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和经济整合,开创南南合作、区域合作与洲际合作的新模式。

第四,具体内容不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对西欧提供物质资源、货币、劳务援助和政治支持。其结果是美国获得大量对欧出口,美元成为西欧贸易主要的结算货币,推动建立了美国战后金融霸权。此外,“马歇尔计划”还包含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等较强冷战色彩的内容。

与“马歇尔计划”的单方面输出不同,“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

最后,实施方式不同。受援国接受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多亿美元。“马歇尔计划”依靠战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对西欧各国提供援助,快速实现受援国的经济重建,体现了“美国—西欧诸国”的一对多援助形式。

“一带一路”是由中国发起倡议、沿线国家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沿线国家积极开放边境口岸,共同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体现的是丝路沿线国家多对多的合作模式。“一带一路”特别强调沿线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标准、技术的对接,旨在将中国的发展机遇变成沿线国家的发展机遇,谋求不同种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国家共同发展 时至今日,冷战早已结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彻底摒弃了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框框,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潮流,其内涵和意义远远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将“一带一路”比作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没有历史和事实依据的。

篇6: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这个学期以来,我们一直在上经济学的经典文献导读课,在莫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阅读了由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我在读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思考,这本书难道就像西方有些学者认为的那么完美吗?所以我带着怀疑的态度去读完这本书,当然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也有不完全赞同,或者说其中还是有一些缺陷。

马歇尔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他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 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 “经济学”。其所著《经济学原理》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由于初次阅读经济著作和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有限,我对书中的观点理解的并不透彻。但还是能大概的了解《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马歇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相当严密的体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分成了6篇。第一篇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需求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第二篇,说明财富、价值、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生产、消费、劳动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需求及其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在这一部分,讲述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第六篇,国民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的提出者,即微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运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也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时起作用的。以需求为例,一年来,消费者是否购买一种商品或购买多少。除了这一商品的价格高低外,还手他的收入水平,他的爱好以及其他代用品价格高低的影响。而马歇尔的局部均衡论就只分析这一商品的价格高低对消费者购买量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在这本书里,马歇尔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研究对象上,他主张经济学同社会学合流,经济学研究对象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显然是一次折衷。在方法论中,他既采用推导模型的抽象法,又采纳历史主张的描叙法,他认为各种方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互相排斥,因此也是折衷的方法。该书的核心“均衡价格理论”其实也是传统经济学如生产费用论强调供给因素和边际学派的效用价值论侧重需求的一种折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所运用的分析方法也是对各经济学派的综合,马歇尔和主观学派一样,认为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马歇尔接受了杰文斯的观点,用生产者对劳动上的主观感觉来衡量劳动。真实成本中所包括的劳动,并不是指物质生产中所消耗的劳动数量而是指生产者对劳动的心理上的厌恶和反感。马歇尔如同杰文斯一样,采用了“负成本”一词。此外,他还采用了“负商品”一词,来解决这种劳动。与此同时,马歇尔又继承了西

尼尔的“节欲论”,用“等待”一词代替西尼尔的“节欲”一词以解释资本。显然,“负效用”、“节欲”等是以往经济学家的观点。马歇尔在此只不过是做了一些折衷而已。马歇尔还把生产费用说成是建立所谓资本家和工人两方面的“相互牺牲”(资本家的“节欲”、“等待”和工人从事劳动的“奋勉”、“努力”)的基础上。这同样是强调价值论中的心理因素。强调“边际增量”分析:这是受到数理经济学派的启发而产生的,马歇尔认为,“精神和物质世界中,我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总数量的关系没有与增加量的关系那样大”。因此,在《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广泛运用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重视 “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把物理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均衡观念来说明经济力量的均衡。马歇尔强调的均衡不是一般的均衡而是局部均衡。在局部均衡之下,马歇尔研究的是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而不考虑各厂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运用“静态”分析方法。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总是将自己研究的现象置于经济关系和相关因素不变的环境中。认为静态下,生产和消费、分配、交换的条件一般多是不变的。

马歇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

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同时把大量的数学模型引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之中,使复杂的、抽象的经济现象变得形象化的、具体的的图形,从而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

通过阅读,我们也不难发现:受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其理论具有局限性。马歇尔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始终没能摆脱其的历史局限性。首先在经济学研究对象上,他没能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引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为他认为,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其次,其的核心“均衡价格理论”虽然使用价值这个概念,但他所说的价值实际上是价格,从而掩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最后,在分配论中的工资里,他认为工资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掩盖了工资的本质。在利润中,他极力宣扬资本家在生产中的作用,掩盖了利润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本质。他把地租看成是受土地的需求影响而由其的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和利息是资本的需求和供给相均衡的价格也都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那个本源问题。书中是这么讲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学问,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即人为什么会进行这样那样的选择和活动”,马歇尔得到的结论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最坚定的动机还是获得工资和货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拿工资及货币来衡量的,比如说情感因素和道德因素等,我始终没有在这本书中找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与我。

篇7:林毅夫在马歇尔讲座的演讲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有强烈的愿望实现快速发展并赶上发达国家,这个愿望是很崇高的。然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没能认识到,发达国家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现象本身是内生于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这些国家往往在要素禀赋结构很低的情况下,追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样,企业在竞争市场中没有自生能力,只能依靠政府的保护补贴才能发展起来。

在违反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CAD)下,虽然发展中国家能够比较快速地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却会造成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推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往往会变成内向型经济:一方面,优先发展的产业没有比较优势,本应进口,但却自己发展,因而进口下降;另一方面,国内资源有限,若这些有限的资源被用来发展优先发展产业,则那些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的产业获得的资源就会减少,因而出口下降。相反,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口增加,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能够获得更多资源,从而增加出口,因而,国家的外向性程度就会高于推行赶超战略时的程度。有一种看法指出,外向性越高的国家发展绩效越好,但这一看法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造成该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外向性较高的国家往往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国家,因此,最佳的外向性程度亦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而非越高越好。

第二,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可能难以很好地利用后发优势。(1)在推行赶超战略时,需要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而这可能是发达国家的当家技术,因而发展中国家可能无法获得,即便能够获得,也需要付出高额代价,故其技术引进面临困难。即使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研发等途径获得技术并建立起先进产业,由于建立的产业违反比较优势,效率很低,能够创造的剩余很少。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技术仍在不断进步,若发展中国家要维持赶超战略,就必须继续投入资本,通过研发或引进机器设备等方式实现技术进步,而这在经济剩余量少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追求赶超的国家通常在建立起一个先进企业后就会变得僵化。(2)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展,首先会进入较为成熟的、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产业,这些产业中的大部分技术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即使还在保护期内,也是比较初级的技术,因而比较容易引进。在引进技术后,因为相关产业符合比较优势,产品可以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据很大份额,创造大量剩余,实现资金快速积累和产业升级,同时,经济中的物质资本因为剩余的出现而实现积累,人力资本也因为经验、“learning by doing”而得到提高,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准备程度提高,可以进行产业升级。但在发展的下一阶段仍应引进比较成熟的、容易引进的技术。这样,发展中国家就可以较好地利用后发优势,使得自身的技术变迁速度大大高于完全依靠自己发明的发达国家,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在初始时可能会经历一段经济发展较快的阶段,但这多为投资拉动式的经济增长。在此之后,由于建立起来的优先发展产业不符合比较优势,不能创造剩余,而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为得不到资金也不能创造剩余,能够用来投资的资金很少,导致经济的增长速度降低甚至停滞。此时,如果能够从国外借到资金,投资拉动式的经济增长可能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若所投资的产业仍然不符合比较优势,在建立之后同样不能创造剩余,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仍会减慢,甚至还会出现金融危机等现象。而若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则可以实现快速的技术升级和剩余积累,不断提高产业水平,实现经济动态增长。

第三,一国是否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也会对收入分配造成不同的影响。(1)如果在发展中违反比较优势,则能够在资本密集产业中投资的人多为富人、或者同政府有特殊关系而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人。他们投资的产业没有自生能力,需要政府的保护、补贴,而补贴则来自于无法在这些产业投资的穷人。这样,穷人补贴富人,自然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由于赶超战略创造的就业岗位少,大量劳动力无法在正式部门就业,会出现失业,收入分配两极化在所难免。现在很流行的一种“利益集团说”认为,投资到优先产业、得到保护和补贴的人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这种保护、补贴正是由利益集团的利益所形成的制度扭曲。我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态度。固然,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性扭曲看似是在保护和补贴利益集团,但追求赶超的国家普遍存在的大量国有企业是不利于利益集团的,“利益集团说”不能对此给出逻辑一致的解释。因此,政策性扭曲背后更加一致的原因是赶超战略。(2)相反,若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一国的收入分配可能会逐渐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可以大量进入现代工业部门,分享工业增长的果实,经济容易实现充分就业。同时,由于建立起来的产业符合比较优势,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能够实现快速的利润积累、资本积累,并不断提升要素禀赋。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相对于劳动的丰富度逐渐提高,资本回报率逐渐下降,而工资不断上升。由于富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资本收益,而穷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益,收入分配状况自然会逐渐得到改善。这也正是东亚经济在发展中能够实现“Growth with equity”的最主要原因。

如前所述,二战之后,依据当时的赶超战略思想,人们普遍认为市场失败,而需要大量的政府干预来保护、补贴发展先进产业。这样的政策经过二、三十年的实践后普遍失败,当时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是困难重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学术界、国际发展机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中,普遍产生了“资本主义胜利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证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成功。在这样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国际发展机构,以及各个发展中国家政府普遍开始倡导经济的改革和转型。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实行市场制度。这一目标是正确的,但在问题的一些判断上可能存在失误。“华盛顿共识”有十个政策建议,基本目标是政府退出、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让市场配置资源、让竞争决定激励。苏联、东欧改革时推行的“休克疗法”就是华盛顿共识的一个版本。根据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的三项重要内容必须在一个转型国家内同时施行,惟其如此,才能带来转型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这三项内容是:(1)价格自由化,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这样才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源配置;(2)快速私有化,只有在产权私有时,企业主才能积极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3)政府维持财政平衡和宏观稳定,避免恶性通货膨胀,这样价格信号才能发挥作用。在理论上,休克疗法是很严谨的,同主流经济学中有效市场制度所应该具有的基本制度安排相符。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改革时,推行休克疗法的经济学家曾经承诺,按照这样的方式转型,经济在开始时可能会有所下滑,但在半年、至多一年之后一定会实现高速增长,实现“J curve”。但事实上,实行休克疗法的国家实际面临的却是“L curve”,有的国家经济下滑超过50%,长期停滞,直到九十年代末才开始好转。事实上,不仅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旧体制下都面临危机、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而贷款条件则是按照华盛顿共识提出的方式实施改革。然而,在二十多年中,这些按照华盛顿共识改革国家的经济发展绩效比原来还差。

从理论模型来看,休克疗法的逻辑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而究其失败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倡导休克疗法的经济学家忽视了一个因素——存在于原先计划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内的扭曲并不是随机的。这些扭曲自身多是“果”,而其“因”则在于优先发展的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因而,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若不能得到保护和补贴就无法生存,缺乏自生能力,因此,政府必须给予其保护和补贴。从发展战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扭曲,相对于从利益集团的角度解释,能够更清楚地对转型失败做出解释。按照利益集团论的说法,扭曲只不过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是财富转移,因而受到保护、补贴的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应该可以生存,休克疗法也应该能够成功。而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在竞争市场中无法生存,这也正是休克疗法失败的症结。

由此可见,一种理论本身可能言之成理,但若不能解释事物背后的原因,这种理论就经不起推论。休克疗法忽略了制度扭曲的内生性,因而未能认识到休克疗法的三项内容不能同时实现。例如,如果仅分别推行价格自由化或私有化,不会有问题;但若二者同时推行,则在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情况下只可能导致两种结果:或者是整个社会大崩溃,引发大量失业;或者是由政府为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提供补贴。这是因为,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企业原先往往雇佣很多劳动力,政府对其补贴的原因并不在于其国有性质,而是因为它们没有自生能力。休克疗法后,原来的技术、产业没有变化,出于以下两个原因,政府力图避免其破产并给予其保护和补贴:(1)这些产业非常先进,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很重要;(2)这些企业雇佣大量劳动力,一旦破产,必将引发大量失业,进而导致社会不安定。因而,华盛顿共识的失败不在于目标的失败,而在于其对问题的分析只看到表象,而未认识到问题的深层原因。

值得指出的是,私有化的情况下,政府需要提供的保护和补贴高于国有化情况下所需提供的数额。当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企业为国家所有时,厂长、经理会像政府索要保护和补贴,但其自身并无法占有补贴;而在这些企业私有化之后,厂长、经理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多余的补贴据为己有。因此,在私有化情况下,企业所有者向政府索要保护和补贴的积极性更高、理由更多,而由于政府的资金不为自己所有,其向企业提供保护和补贴的积极性没有变化,这样,保护和补贴非减反增。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大多数人并不相信这一点,但包括世界银行和东欧国家所作的研究在内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私有化的大型企业取得的保护补贴比未私有化时更多。而与此同时,政府的收入在改革之后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在国有化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剩余属于国家、需要上缴,而在私有化情况下,政府只能向企业征税获得收入,而征税并非易事。这样,政府只能通过大量印制钞票来向企业提供保护和补贴,而这又会引发高通货膨胀。例如,1993年、1994年,俄国的通货膨胀曾经超过10000%,亦即一年之内价格上涨超过100倍,这正是当时认识错误导致的结果。与之相对,东欧国家中表现最好的波兰没有完全实施休克疗法,其国有企业基本保持国有,价格也没有放开。另一个表现较好的国家是斯洛文尼亚,该国长期保持企业的国有性,在加入欧盟前

一、两年时才开始私有化。

中国、越南的转型是比较成功的,这得益于它们没有推行休克疗法,而是推行了一种渐进式、双轨制、“摸着石头过河”的转型方式。总结起来,这种转型方式有如下特征:(1)并没有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所谓的资本主义胜利论。(2)在转型开始的时候,微观主体效率低、缺乏积极性,因此要提高其积极性,要让干得好的企业获得更高的收入,让干得好的工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在城市实行利润留成;在农村也要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干得好的农户获得更高的收入。(3)要体现出干好干坏的差异,就必须给微观主体以一定的自主权,从而提高其积极性,使其生产靠近生产可能性边界,创造新的物质资料。同时,在计划轨之外允许市场轨出现,即推行双轨制:一方面,在价格上保持计划价格的同时允许一部分市场价格的存在;另一方面,允许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进入原来受抑制的轻工业部门(投资来源于国有企业、农民的剩余,他们在对剩余进行投资的时候自然会追求利润,因而自然会投资到产品短缺、技术符合比较优势的轻工业部门)。不过,国企和农民只有在完成政府统购统销任务配额之后才能在市场上出售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微观主体积极性提高,微观主体控制的资源能够投资于符合比较优势的部门,因而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高,计划轨的比重也逐渐减小。当一个部门绝大多数产品由市场配置的时候,政府可以把价格放开,使之完全由市场配置。

渐进式改革的结果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继续得到保护,所以不会崩溃;(2)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后,资源越来越多地流动到符合比较优势的部门,经济实现动态发展。这正是中国、越南转型较为成功的原因。除中国、越南之外,智利、毛里求斯等一些曾经推行赶超战略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在70年代之后的改革也很有效率,它们原先也有计划部门,在转型时同样推行双轨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竞争部门的进口,但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等方式鼓励出口,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智利是拉丁美洲表现最好的国家,而毛里求斯是非洲表现最好的国家)。据智利央行行长称,智利转型的成功依靠的是尝试(亦即中国所讲的“摸着石头过河”),在存在机会的地方推动改革。

我在六篇文章中用严谨的数学模型对这一整套理论构架给出了证明:产业结构由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若制度安排中的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相违背,则必然会同时存在一系列扭曲;扭曲存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较慢,不能实现收敛,收入分配不平等;政策性负担是预算软约束背后的原因,如果不消除政策性负担,私有化情况下政府需要给予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企业更多的补贴;双轨制转型是相对更为有效的转型方式。

以下从经验验证的角度探讨这一理论。我使用TCI(技术选择指数)来衡量一国的赶超程度。违背比较优势的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制造业实际的资本劳动投入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部门,据此,可以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构造两种度量生产模式的指标:(1)第一种指标是制造业部门的人均资本密集度与整个国家的人均资本密集度的比值。一国的赶超程度越高,制造业部门人均资本密集度越大,此TCI指标的值也越大。(2)第二种指标是制造业部门人均产出与整个国家人均产出的比值。赶超程度越高,制造业部门工人越少,价格相对越高,因而制造业人均产出相对整个经济的人均产出而言更高,此TCI指标的值也越大。

一国的政府干预程度反映在如下方面:(1)一是黑市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数据可以看出,赶超程度越高,黑市价格与官方价格的差价越高。(2)二是经济自由度,赶超程度越高,政府批准微观主体进入一个产业所需的程序越多、时间越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越高,经济越不自由。(3)赶超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发展绩效越差,这是使用1962年到1999年间60多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别借助上述两种TCI指标做计量分析得到的结果。结果显示,在分别用两种TCI指标解释经济增长率的时候,TCI指标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赶超程度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慢。

接下来探讨转型方式的影响。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可以预期劳动密集部门有较快的发展,而若推行休克疗法,则大量资源被用于补贴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较慢。用这两个赶超指标的差衡量改革方式同双轨制改革的接近程度,结果表明,越接近双轨制改革,转型后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基本同理论预期相符。

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东亚经济的领导人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之所以没有推行赶超战略,中国、越南的领导人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之所以选择了渐进式改革方式,有较大的运气成分。

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所有国家领导人都具有同样的目标——在自己的领导下将国家领向现代化,而发展先进产业就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的领导人在当时也不例外。但是,赶超战略效率低,需要有很大的可动员的资源来支持,其可维持的时间长短和程度深浅取决于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人口规模的大小,人均自然资源越丰富、人口规模越大,能够动员的时间就越长,资源的动员也越容易。然而,东亚经济的人均资源短缺,人口规模相对小,这是其推行赶超战略的不利条件。例如,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试图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第二年就出现了由补贴造成的政府财政赤字以及随之而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因而难以维系。此后,尽管政府提倡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由于政府不提供保护补贴,企业只能进入到符合比较优势、有自生能力的部门,并因此一步步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韩国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朴正熙执政时,为了维持经济稳定,曾一度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之后在1973年推出重机械制造业、重化工产业优先发展政策,但继而引发了1973、1974的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20%),政府虽然表面上未放弃该政策,但为企业提供的保护补贴越来越少。这一政策在朴正熙于1979年遭暗杀后基本被放弃,韩国大财团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只能回到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产业发展。新加坡、香港更是如此,因为各自的经济体内只有几百万人口,不可能发展重工业。由此可见,东亚新兴经济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源所限。

资源约束的影响在中国长期的文化思想中也有所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很长的时期内,人均资源都非常有限。前现代社会的中国相对西方而言发展程度固然更高,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接近饥饿的边缘。因而,中国文化长期强调实用主义、实事求是。从儒家讲的“中庸”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再到现在的“与时俱进”,都体现了不追求简单完美的意识形态、不受教条主义影响、根据现实调整政策的文化传统。而中国、越南从70年代末开始转型,之所以采取双轨制、渐进式的转型方式,还受到政治因素的限制。中国和越南的转型多为第一代领导人所推动,而在东方权威主义的社会中,领导人的权威来自于其所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来自于其所推行的政策的正确性。由于第一代领导人同时也是计划经济的推动者,其不能、也很难完全否定计划经济,只能对计划经济进行“摸着石头过河”式的修修补补。

现在,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已成为共识。但是,中国的改革经验是否可以为其他转型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借鉴?需要注意的是,苏联、东欧在20世纪80年代也曾经推行渐进式改革,但没有成功。渐进式改革成功与否也同实施方法、方式有关。苏联、东欧的改革与中国、越南的改革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根本差异:第一,苏联、东欧在改革的时候,没有给予企业定价权,仍由国家完全控制价格,而在中国,计划内的价格由国家制定,计划外的价格由企业根据市场制定,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微观主体会对边际价格做出反应,苏联、东欧企业面临的产品边际价格低,因而对边际价格做出反应的积极性低,而中国和越南的企业对边际价格做出反应的积极性高。第二,在苏联和东欧,原来受抑制的轻工业部门准入障碍很多,资源配置效率难以得到改善。而中国则鼓励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三资经济等进入轻工业部门,从而提高了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资源配置效率。第三,苏联、东欧给予企业的自主权是制定工资的权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厂长、经理自然倾向于制定很高的工资率,从而引发工资膨胀。而在中国和越南,虽然推行了利润留成制,但企业的工资总额受到限制,因而没有工资带来的通货膨胀。第四,在苏联和东欧,工资上涨引发了市场需求的增加,因而增加了短缺,俄国、波兰、匈牙利都曾通过大量借外债、大量进口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国家负债大大提高,难以持续。与之相对,在中国和越南,工资增长不多,而资源配置得到改善,生产效率提高,市场丰富程度大大提高,出口持续增加,外贸盈余增加,国家宏观稳定性越来越好。

由此可见,同样是渐进式改革,改革成效还依赖于具体的操作方式。中国、越南、东亚的改革对于其他转型国家具有以下借鉴意义:第一,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实施多劳多得制,提高微观主体积极性。第二,因为有一大批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需要获得保护和补贴,在条件没有改变前不能减少补贴,但要放开原先受抑制的部门,因而要在资源配置上实施双轨制,并进而需要在价格上实施双轨制。第三,微观主体效率提高后,如果原先双轨中政府配置的比重越来越低,则双轨向市场单轨的转变时机已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法律制度等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这样,就可以分几步“跳过”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鸿沟”。总结讲座的所有内容,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现代经济(工业革命后的经济)而言,技术升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社会而言都是其经济长期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如果没有技术的不断变迁,经济必然停滞。

第二,思想、认识、社会思潮,是决定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一个国家对落后背后的真正原因(要素禀赋结构)有足够的认识,并据此制定政策,就能够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第三,对发展中国家,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每个国家的公民的身份先天给定、无法选择,而政府拥有强制力,其政策的正确与否决定这个国家的制度安排是否有效率。

第四,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是该国产业、技术选择的最重要限制。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点,要素禀赋给定,决定了该时点社会的总预算。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一个国家资本、劳动的相对价格,从而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最有效率的产业和技术选择。

第五,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是最重要的经济原则。惟其如此,才能形成竞争优势,落后国家也才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第六,企业的自生能力在现有经济学中尚未得到认真研讨,但这是了解一个发展中国家制度扭曲的最重要概念。大部分制度扭曲都是为了保护由错误战略造成的、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而形成的。

最后,在转型过程中,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转型路径,则即使在非常弱的制度框架之下,也有可能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并不是命运。如刘易斯所讲,所有的国家都有机会。如果它们有勇气抓住自己的机会,有好的领导和政府,在适当的时间引入适当的政策,那么这个国家基本可以如五十年代的东亚、八十年代的中国和越南那样突然实现经济的起飞。当然,政府领导人需要有勇气和正确地认识做出发展决策。东亚经济和中国、越南的成功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必然的成分,但如恩格斯所言,自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亦即要在作决策时认识到所要决策的事物背后的因和果。

篇8:马歇尔企业家理论探析

关键词:马歇尔,企业家,素质

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 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 同时也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 阐述了其企业家思想。

一、企业家的界说

在马歇尔之前, 已有经济学家使用“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坎蒂隆的《商业性质概论》中多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一术语。在他看来, 企业家的外延很广, 比如租地农场主、布商、制造商、面包师、屠户、商店店主和零售商等等。 (p25-26) 亚当·斯密, “对企业家的界说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家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 (p275) 。他认为, 资本家 (企业家) “几乎没有劳动”, 但由于其资本的垫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 对企业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说, 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 (p372) 。在马歇尔的著作中, 企业家的地位很重要。马歇尔喜欢在企业家前面加上限定词, 例如“机警的企业家”, “机敏的企业家”, “谨慎的企业家”等, 这无疑包含着马歇尔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原理》的正文中, 马歇尔没有给出“企业家”的直接定义, 所以通过马歇尔的叙述, 必须明确“企业家”所指代的内容。

马歇尔在谈到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 涉及到了企业管理。他说:“在大多数营业中, 都有企业家这个特殊阶级参与其事。” (p305) “在近世的大部分营业中, 能够如此地指导生产以致一定程度的努力能最有效地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任务, 不得不分裂开来, 而转入专门的雇主手中, 或用较为普通的名词来说, 转入商人的手中。他们‘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收集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 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 (p305) 可见企业家是营业中的主体, 是中间人, 是商人。企业家所担当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 马歇尔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 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 似乎最适当不过了。” (p392) 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 企业家是劳动者, 企业家只有在工业中, 才能称之为企业家, 并且要承担一定的职能, 尽自己的本分。在此基础上, 马歇尔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一类引用先进的企业方法, 另一类墨守成规”。

二、企业家的素质及作用

马歇尔道出了理想的企业家所需的才能。马歇尔依据企业家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对其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

首先, 以他作为商人和生产组织者的作用而论, 企业家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的知识。他必须具有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变动的能力, 他必须能谨慎地判断, 大胆地承担风险;他当然必须了解他的行业中所用的原料和机械。 (p309) 马歇尔的企业家素质论中, 伦理性素质 (亚当·斯密讲的节俭、不妄为、爱秩序) 呈隐退趋势, 技能性素质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企业家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家应有创新精神。他们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生产领域, 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家还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以理性判断作为其基础的。其次, 以他作为雇主的作用而论, 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马歇尔所说的这些素质是一个企业家能“尽本分”的重要保证。他描述出的企业家近似完满的人, 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 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能力。以上讨论的是企业家的素质, 那么企业家所需的素质是如何获得的, 即企业家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人只要具有“耐心、天才和好运气”, 有效地经营管理, 都有成为企业家的可能, 更不用说那些具有较多优势和机会的资产阶级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现实, 还需要其他条件和因素。先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就业机会和途径。后天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从马歇尔对企业家素质的有关论述中来看, 企业家的职能是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

三、马歇尔企业家思想简评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 马歇尔的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既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马歇尔也有自己的创新, 并且论述的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 比如他讲到的“创新”的重要性, “好运气”的作用。马歇尔对企业家的关注和系统论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马歇尔将企业家定位于“工业生活”中, 这样企业家就是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在马歇尔的论述中, 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上一篇:具法律的借条下一篇:余音绕梁味无穷——听窦桂梅《牛郎织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