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江雪古诗

2024-04-08

柳宗元江雪古诗(精选8篇)

篇1:柳宗元江雪古诗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一只也没有了。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lì):蓑衣,斗笠。

译文: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篇2:柳宗元江雪古诗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参考注释:

①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表达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②绝:一只也没有了。

③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④径:小路。

⑤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⑥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此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表达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练习: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________的环境。

2.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练习答案:

1.寒冷、寂静(或冷峭)

篇3:对柳宗元《江雪》的哲学解读

先看柳宗元的原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此诗是诗人谪居永州期间的作品, 它的表面意思是说, 天降大雪, 非常寒冷, “鸟”和“人”都不出来, 而“渔翁”我依然我行我素, 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很平淡很常见的画面, 很平淡很常见的事件, 很平淡很常见的人物, 可是细细品味起来却不是这么回事。为什么诗人要营造一个如此纯洁而寂静, 一尘不染, 万籁无声, 孤独冷清, 不带一点人间烟火的画面?他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又是怎样的?

诺瓦里斯说:“哲学原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在对人生与世界的根本性问题上, 诗歌与哲学异质同构, 正如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歌与哲学是邻居, 只是诗人把其的识度和哲思或隐或显地寄寓在文本之中, 而文本符号和手法本身所隐藏的某种哲理性品格, 就是我们解读分析的所在。在这里我们通过对这首诗溢出文本自身的意象的深层分析, 可发现诗歌隐藏了两种对立的关系, 一是天人之间的对立, 二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对立。通过对两种对立关系的分析发现, 这既是对逃避残酷现实的隐者的反讽, 又暗喻在天与地、人与社会的对立中, 个体的人虽然渺小, 但求索和抗争的精神却又可以使他变成能独立于天地间的强者。“钓雪”既可看作是一种在充满挤压和倾扎的社会里的人, 对人的本性进行守望、求索和反思的特殊方式, 也可看作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未来的默默期待, 是对人付出代价后的一种期望和反思。上升到哲学层面看, 则是对待“悲”与“喜”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

(一) “悲”是诗人对现实的悲凉和悲愤。

首先看前两句:“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大我之悲, 这既包含对现实的悲凉、悲愤和失望感, 也包含对不思改革的朝庭 (诗人心中自然之外的另一个“天”) 和衰微肃杀的社会的控诉和批判。柳宗元少年得志, 21岁中进士, 面对当时国家政治的腐败黑暗, 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 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 屡遭打击迫害, 被贬谪到荒凉的永州, 政治抱负不得施展, 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各一方, 生活上又陷入失朋少伴的极度贫穷孤独之中。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 心里非常难过, 非常悲愤。记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是用“众芳芜秽”来评价李璟“菡萏香消翠叶残, 西风愁起碧波间”这两句词的, “众芳芜秽”出自屈原的《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哀众芳之芜秽”, 意思是说自己培养的“芳草”枯败了我很难过, 但这并不是我最大的悲哀, 我最大的悲哀是“众芳”之“芜秽”。在这里诗人“我”在“雪后”孤独地面对“千山”、众“鸟”, 孤独地面对“万径”、众“人”, 也就是说社会大气候一变, 一切都变了。我们进一步分析会发现, 社会作为一个弘扬共性的个体的集合体, 它的建构必然是建立在个体的受束和规范、压抑和淹没的基础上的, 这个过程意味着个性的流失, “人”的流失, 以及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上的人的价值的迷失和流失。因此诗人在“千山”、“万径”的下面, 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 形成一种极端寂静, 绝对沉默的苍凉景象———为社会而悲, 为受社会压抑的个体而悲, 为在社会的压抑下的个体的无能为力而悲。

再看后两句:“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表现了为自我的小我之悲, 是“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渔父》) ”的悲。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鲁迅《呐喊自序》中那所“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 和里面“从昏睡入死灭, 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的快要“闷死”的“熟睡的人们”, 在那时鲁迅“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不惮于前驱”, 把希望寄托将来。而诗人呢?面对比鲁迅生活的年代凶险千百倍的社会政治环境, 除了坚守“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信念, 又能做什么呢?只有把一腔悲凉放在“独钓寒江雪”上, 一“孤”一“独”, 清冷幽僻的情境凸显诗人的忧愤、寂寞、孤直、激切, 也就是说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路途中, 同伴已经越来越少, 到了荆棘满布、前行无路的时候, 放眼四顾, 就只剩自己一个人了。诗人也明白, 凭一己之力, 如茫茫“江雪”中的一叶孤舟, 面对强大的社会, 根本无能为力。报国无门, 哀莫大焉!这是诗人深沉凝重又孤傲高洁的生命体验的闪现。

(二) “喜”是诗人对人生悲苦的乐观态度。

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 一叶小舟, 一个老渔翁, 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 一尘不染, 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 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这苦寒静寂的图画背后, 是诗人在特殊的人生体验中为自己营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境界。

1. 对“孤独”的坚守。

人最怕孤独, 但哲学上说, 孤独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 是一种生存状态, 是自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是对灵魂的一种整理和反思, 有助于真正发挥个体内在精神的巨大潜力。我们知道, 虽然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 但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独钓寒江雪”, “渔翁”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 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 是柳宗元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中营造的是一种“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 闲适自在之情, 春暖花开, 画面美而幽。而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 他是个有所坚持的政治家, 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 所以他营造的不但有纵情山水的一面, 还有严正清苦, 凛然不可犯的独守“孤独”的一面。这“孤独”不是惯常的小儿女情怀, 不是一个人思念, 也不是寓居他乡的游子情怀, 而是对整个命运和人生的、超然物外的大关怀所带来的孤独。这使人想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所表现的那种宇宙洪荒中缥缈虚无的孤独。这是一种诗人心灵深处的孤独, 这是一种超越了个体和时空的孤独, 是心怀远大的志向无法实现之后产生的孤独。

2. 对“悲苦”的品味。

“悲苦”是一种否定式的感情体验, 对其的欣赏和品味, 表现的是人对自身的反思和超越。这在诗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寒”的品味, 二是居其上的对个体“悲苦”的品味。“独钓寒江雪”, 特立独行, 凌寒傲雪, 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 正是这种感情体验的写照。这个形象与柳宗元同为被贬永州时写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中那位踏歌而行、闲云野鹤般的渔翁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正如古人对岁寒三友的歌颂, 体现了诗人对“悲苦”的一种的人生态度, 但我们切不可能把这理解为自我麻木, 而是诗人在更高层面对“悲苦”的审视和批判。

3. 对“苦寒”的超脱。

诗歌中“渔翁”的坚持是一种风景, 是一种美丽, 反映了诗人在厄运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虽深陷绝境而不悔其执着之心, 虽历冰雪而不改其高洁之志。也就是说, 诗人直面“苦寒”, 是为了超越“苦寒”。千山也好, 飞鸟也好, 万径也好, 人踪也好, 江面、小船、钓钩、老翁, 单从字面上理解显得有些孤单、有些寂寞、有些冷清, 但一旦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 就天人合一, 奇崛中尽显平和、和谐。正如黄周星《唐诗快》所说:“只为此二十字, 至今遂图绘不休, 将来竟与天地相终结始矣。”在这里千山万径之广远与孤舟渔翁之孤傲, 鸟绝人灭之阒寂与渔翁垂钓之情趣, 融为一体, 安谧冷寂画面之中尽显诗人虽处境孤独, 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品格。对自我的超越, 对人生的超越, 对“悲”与“喜”的超越, 正是本诗及其诗人获得不朽的艺术价值和永恒的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 “悲”是悲天悯人, “喜”是面对厄运的坚持和坦然, “悲”和“喜”是诗人反思人生本然的生存状态和已然的人生价值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境界, 是诗人与自然、社会、他者的对话和悲壮的抗争中所绽放出来的伟大精神, 是黑暗浓重的专制统治下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吴文治, 《柳宗元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2]骆正军, 《柳宗元思想新探》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廖国伟, 《艺术哲学初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篇4:柳宗元《江雪》的深度解读

如果我们在诗的“空白”处体味到在一片一尘不染,万籁无声的情境中,诗人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不怕寒冷、专心钓鱼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抑郁苦闷。那么,这就较前有了深入。再进一步,如果我们联系作者遭贬失意的创作背景就不难理解,那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正是对生命孤独的高峰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幅接近死寂的画面上感受到渔翁的那种摆脱世俗一往独前,坚定求索,执着不懈的精神世界之光和对人的高洁脱俗、遗世独立、兀傲坚贞的生命情调的孜孜追求。再进一步,我们就会发现,《江雪》一诗的视角是一个由大到小、由点到面的倒三角形:千山→万径→孤舟→渔翁→钓丝。这里诗人以宇宙空间万象的广袤,来映衬自己饮吸无穷时空于自我的襟抱。这山川漠漠空间正是可以把诗人全身心安放进去的恒寂世界。于是诗人“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大观小,又以小观大,俯仰天地而后回归自我。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卡斯特维特罗曾说过:“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困难的克服。”此言确矣!

诗中的渔翁(即作者)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后超越了原来的时空。这种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与庄子的宇宙意识一脉相承。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平常心——不为外物所拘,安闲自若,就能从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对抗性矛盾中超脱出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这种境界中,宇宙不再孤悬隔绝,不再是人的异己的存在;而人的生命情感也不再孤单、有限,不再是与宇宙本体相乖离的存在。人的生命本源被提升到宇宙本体的地位作一例看。浩瀚无边的白雪天地之中,那一位独自默默垂钓的老渔翁,不畏严寒,不怕孤寂,死一般的寂静中,显示的不是人的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天荒、地老、江宽、雪大,挺立其中的乃是凛然的生命强力,兀然不屈的心灵境界,这就是《江雪》的昭示万代流芳百世的精神主旨。白茫茫的天宇下,这个孤独的渔翁,简直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赫然在目,凛不可犯,令人仰视,肃然起敬。这个渔翁的形象,正是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而受打击遭贬谪后,诗人内心情志的外化,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傲情怀的人格化身。从文学角度看,写法简单、朴素至极,实无可言;从文化心理角度看,正有一种根源于最深的生命体验之美;从艺术手法说,此诗是缩龙成寸,化大为小,注目于精神之大,却落笔于形象之小,而又以大背景衬小形象,以小形象显大精神。

柳宗元的例子表明: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有一种特殊素质:这个诗人必定有顽强的生命活力,必定有一种兀傲不训的人格力量。正如胡晓明所说:“荒寒幽寂之境,归根究底,实为中国文人名士生活艺术中的一种品位,实乃中国文化所伸展而出的一种生命之诗情。”中国诗人在山水里倾吐悲情,又在山水里清濯悲情。“一钩掣动沧浪月,钓出千秋万古心。”漫漫风雪中,那一帧无限苍凉的独钓寒江的老渔翁的背影,渐渐趋向安宁,趋向止泊,竟那样充溢着生命满足的幸福感与自足感!如此的宇宙天地之美,如此的返璞归真之美,如此的心灵充盈之美,如此的生命自强自足之美,天若有情,岂不感动!所以说,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到过感动的人,都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明人胡应麟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一个“闹”字,则点出其中健旺刚猛的生命活力。正是山水自然,使柳宗元从心田里涌起了生命之诗情,从中汲取力量,变胶执为洒脱,来濡活自己的心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诗人在写山水,而是山水自然在“写”诗人,写他们生命中的缺憾与痛苦,执著与坚韧。清人况周颐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也。”(《蕙风词话》)“词心”,即中国诗人面对宇宙自然所感悟到的生命意识;不具这一份词心,就缺少了作为诗人最基本的感情特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的心灵从芸芸众生、茫茫尘世之中上升起来,游目骋怀,超越狭小的的身观所限,昂首天地,将其生命人格与精神情感,伸张于无限开阔的宇宙空间。诗人在山水之间为自己也为人类找到了遮风避雨的庇护所和回归与超越的自由路径。诗人心灵空间的无限与安宁,正是人类精神生命无限向上的证明。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现实人生体验中,宇宙和社会、自然与人文并没有能够实现应有的统一和融合,诗人们因此感受到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人文对自然的异化,这就难怪李白有诗云:“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游泰山六首》之一)诗人们渴望在精神上离弃世路的羁绊和喧嚣的拘挛,以进入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需要的是他们的“词心”,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最深刻的诗情,实在已经打通了最微至的生命哲学。

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诺瓦利斯曾经动情地说:诗是对家园的无限怀想,哲学是对精神故乡的不停追寻。所以说,柳宗元的《江雪》,正是以朴素无华的语言,将中国哲学的深刻意蕴,化而为形象生动的人生智慧格言,让我们透破人生的壁障,获取开放的心态,撑开精神的世界,舒展苦闷的心灵,从而抵达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二十个字的绝句中,千载之下的我们依然会看到一个与流俗决绝、誓不妥协的柳宗元在千山鸟绝而万径踪灭中独卧孤舟,独钓那中唐的满天风雪。

参考文献:

[1]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

[2]吴晟.中国古代诗学探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3]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欧阳代发等.珠吟玉韵[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李元洛.诗词风景[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年.

[6]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7]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12年.

[8]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篇5:柳宗元的江雪古诗赏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意境赏析:

说实话,这首诗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就收集在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本里。当然作为小学生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们只能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作讲解。我的儿子也上小学了,他所学习的书里很自然地将这首诗歌释为:山上的鸟全部飞走了,所有的路上都已经没有人行走。一个老头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坐在小船上,在飘满雪花的江面上垂钓。对小学生而言,这种纯字面的解释本身没有错,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游离了诗的`本身意境。

我一直认为,这首诗意境清寒高洁,孤傲绝俗,堪称中国古典诗词意境之典范。全文缪缪二十字,但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千山,一个万径,一个鸟飞绝,一个人踪灭,把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突然话锋一转,在这样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中,江面是有一只小船,一个老头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坐在小船上,在飘满雪花的江面上安静地钓鱼。一个孤,一个独,一个蓑笠翁,一个寒江雪,相互映衬,白皑皑,冷清清幽冷孤寒之感由然而生。这是一幅江天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篇6:柳宗元《江雪》浅析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中国古代文论历来重视创作心态问题,创作心态的正面价值取向,就是养成审美心胸。无论是把文学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还是把文学当做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高尚事业,都容不得庸鄙卑污而虚情假意的创作心态。文学作为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方式,文学创作的良好心态理所当然的具有审美属性,这样的创作心态,就称为文学创作的审美心胸。审美心胸是文学家们独特的审美方式,一旦养成,其感知系统、精神素质都会发生质的飞跃,即可以用空明澄澈的眼界和心境关照宇宙、人生。借此不妨用“涤除玄鉴”、“心斋”、“坐忘”、“澄怀味象”、“林泉之心”来浅析柳宗元《江雪》。

“涤除玄鉴”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老子曰:“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这一思想被一些古代文论家总结为:保持内心的宁静或虚静,以此标榜为绝佳的创作心态或审美心胸。叶朗释义:“涤除”,就是洗涤尘垢,“涤除玄鉴”也就是洗去心中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保持内心的虚静,从而使头脑变得如同镜子一样纯净清明。若是修养心性而“致虚”、“守静”的功夫达到极致,那么久回复到本心了,在这样的心境下观察万物的生长发育,就可以发现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其实芸芸众生周而复始,到头来都要归返各自的根源。

庄子忠实地继承老子创立的道家哲学,同时把他扩展改进得更加接近人生,使之更突出审美精神,“心斋”、“坐忘”就是这样的哲学美学思想的体现。庄子认为“心斋”是指超越一般的耳目感知与心验思考的精神状态——虚静的心境,即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庄子描述了“坐忘”的境界: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离形”、“堕肢体”是从生理欲望中解脱;“去知”、“黜聪明”,是从各种是非得失的计较的心智活动中解脱出来。要之,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的境界是一种非功利、无利害的心境,把这样的心境引入审美领域即可获得“至美至乐”审美心胸。庄子较之老子思想更具有美学韵味,其中最具美学价值的是庄子关于主体必须超脱利害得失的考虑,其特质是虚静,所以说“心斋”、“坐忘”是一种怀持虚静的审美心胸。叶朗先生认为:“老子的‘涤除玄鉴’命题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理论的发端。而庄子‘心斋’、‘坐忘’的命题则可看作是审美心胸的真正发现。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可以说就是由庄子建立起来的。”这一评论是很中肯的。

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可谓是老、庄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文中提出了“澄怀味象”的文艺美学命题。““澄怀”意思就是“洗心养身”即指虚静的心境,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涤除玄鉴”和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宗炳认为“,外天下”、“外物”、“外生”的虚静空明的心境是实现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只有“澄怀”才能“味象”,才能实现对于宇宙本体和生命之道的观照,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对山水景物的审美观照,艺术家必须要有一个清静玄远的审美心胸,这样才能从自然本身得到审美的享受。只有凭借这样的审美心胸,才可能“味象”、“观道”,并获得“怡身”、“畅神”的审美愉悦。可见,“澄怀味象”的命题与老庄的审美心胸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论中,最能体现审美心胸的理论就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此命题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只有直接的审美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之美。这个命题是与宗炳的“澄怀味象”的命题一脉相承的。同时“林泉之心”这种审美心胸隐含着佛家禅宗思想的淡泊、虚静的心境。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但这首五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用诗的`语言画成了一幅壮美的“寒江独钓图”。

首起二句的“千山”、“万径”形容范围广。鸟绝迹,人绝踪,这里描述的是“奇景”,在这样的寒雪中,竟然有人在江边独钓。这钓叟称得上是“奇人”。幽静的自然环境和傲雪独钓的渔翁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图画,给人宁静致远的享受,超脱出了世俗功利的束缚与禁锢,始终保持着对自然山水“静观”的审美心胸,才使其具备了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哲学基础、美学含蕴和精神内质,具备了“远”的氛围,从而成为“最有心灵价值的艺术”;

《江雪》的深层意蕴,寄托了一种傲然独立,清竣高洁的人格理想。诗人曾参与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便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出来。当时的政治环境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样,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诗人不屈服于压力,依然故我,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钓的渔翁,正是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孤独而又不屈的精神面貌的曲折写照。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深刻的含义使全诗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意美。由此可见,《江雪》诗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而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个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诗人自我的内心的袒露,一种人格的闪光,情境并茂。特别是诗人那种在逆境中的倔强的态度、宁静超脱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个性,几乎成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园。

篇7:柳宗元《江雪》诗意赏析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江雪

朝代:唐代 作者: 柳宗元 类型:记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9.独:独自。

10。钓:钓鱼。

赏析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江雪 柳宗元 古诗

2.柳宗元 江雪 赏析

3.柳宗元 江雪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4.《江雪》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5.柳宗元《江雪》与张岱《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答案

6.《江雪》译文及赏析

7.柳宗元写江雪的背景

8.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什么诗

9.《江雪 柳宗元》赏析

篇8:柳宗元江雪古诗

关键词:译诗,功能对等,形式对等,鉴赏

1《江雪》的原文及五种译本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山水诗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大约写于他谪居永州期间,由于受贬,作者精神上受到刺激,心情很压抑,于是就借描写山水和歌咏雪中钓鱼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受贬后由于仕途落魄带来的苦闷,也强烈地表达出他清高而孤傲的情感。

以下是这首诗歌的五个英译版本:

1)Fishing in Snow

By许渊冲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in lonely boat.

2)River Snow

By Gary Snyder

These thousand peaks cut off flight or birds

On all the trails,human tracks are gone.

A single boat---coat---hat---an old man!

Alone fishing chill river snow.

3)River Snow

By Witter Bynner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A little boat,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

4)The Snow-bound River

By吴钧陶

O’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

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s no footprint.

In a lone boat on the snowbound river,an old man,

In palm-bark cape and straw hat,drops his angle string.

5)Snow-bound River

By张梦井

The last bird has gone from distant hill tops,

The last human has vanished from winding trails

Veiled in silent snow,an old man in bamboo hat

Is fishing alone in the center of frigid river waters.

2 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1969年出版的《翻泽理论与实践》书中提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入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后来的研究中,为了避免有些人对“动态”误解,以功能对等取而代之,但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的内涵是相同的。功能对等论是种比较客观的翻译理论,它追求译文的效果,强调译文读者对泽文的反应要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并把这点作为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

奈达提倡“内容第一,形式第二”。但奈达也明确提出不能只顾内容而不顾形式,在做到信息内容对等的同时,也应尽量能在形式上对等,当形式不能对等时应优先考虑内容对等(1969:33)。这理论后来发展成形式对等理论,与功能对等理论相区别。形式对应,是指在目的语中保留原语的形式结构,不管这种形式结构符和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形式规范。

根据佘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诗歌最主要应译出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使原文的接受者和译文的接受者能获得相同的信息和感受,这就相当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译诗“三美”标准中的“意美”,那对于“音美”和“形美”,对于诗歌这种内容和形式并重的文体,怎样在翻译中实现对等呢?

诗歌中特定的结构和音律反映了原语的文化,也蕴含了作者所提供的大量信息。所以,在诗歌翻译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形式对等的重要性,因为形式往往是诗人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也是诗歌的“中心元素”之一。当形式在一首诗歌中占据重要地位时,如果放弃形式对等,将让读者无法全面了解这首诗,甚至无法全而了解这位诗人。所以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应该尽可能保留形式对等;若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发生冲突时,译者应全面了解诗歌,并判断诗歌中的形式是否属于“中心元素”之一,再对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作出适当的取舍。

3《江雪》的不同译本赏析

首先,我们从功能对等的第一个方面,也就是内容意义的信实方面来看,对于题目“江雪”的翻译,许译为“Fishing in Snow”,只把意象中的雪译出,而漏译“江”这个字,但正是许渊冲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把握,让他放弃了形式上的对等,取其译名。两位外国译者Snyder和Bynner则不约而同地译为“River Snow”,属于直译,符合形式上的对等,还有吴钧陶和张梦井译的“Snow-bound River”也译出了两个意象“江”和“雪”,内容意义都做到了信实。其次,我们看诗中出现的意象“千山”,“万径”,“人踪”“孤舟”“蓑笠”“翁”的翻译,许译没有译出数词“千”和“万”,但是“from hill to hill”“from path to path”一如原诗般含蓄幽远,不言多而使读者自觉其多,并且对仗工整、音律和谐。没有译出的还有张译,对于吴译和Snyder都只出现了一个“thousand”。Bynner译为“A hundred mountains”和“A thousand paths”虽然可以,但给人以算得太清的感觉,英语中只有“千”是单位,无“万”作为单位,汉语中用“千”和“万”表示“多”,Bynner这样翻译可能受英美人重个体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本人认为这两个数词在中国指的就是虚数,只是为了表达“多”这一概念,所以认为许译最好。“人踪”在这里其实指的是人,所以翻译中的许译“man”更好一些。对于“孤舟”的翻译,出现“lonely”和“lone”两个形容词,根据字典中的意思,虽然有时两者可以替换,但“lonely”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其实这里“孤舟”除了说明是“仅此一条船”以外,还赋予了人孤独的感情,所以许译最好。最后,对于“翁”的翻译后四个翻译的都是“an old man”,只有许译成了“fisherman”,这个翻译不是很好,不能体现出“翁”的真正含义。诗中还有关键的两个字“绝”和“灭”,许译为“no…in flight”“no…in sight”两个介词短语很好的对仗结构,张译和Snyder把它们动词化了,译为“gone,vanish”,“cut off,gone”吴译和Bynner译为“no,without”。所以在用词的信实方面不同的译本都各有千秋,难以定夺好坏。

读诗不仅仅读它语言本身,而是透过语言的表象,读出它背后所蕴涵的深意,所以说“诗在言外”。唐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2)第二方面,我们从神韵方面来看,原诗中出现的主要四个意象“鸟,人,舟,翁”,主要地点是“江上”,整首诗把这些意象连贯链接的很到位,可谓是一气呵成,还要注意把握这首诗表现出的幽静,孤独寂寞之感。首先看诗歌标题“江雪”是一个联合词组,仅仅两个字,却体现了中国古诗含蓄、委婉的审美特点。Snyder和Bynner的译文很好保留了这一结构特征,而其它三种都采用了意译,没有留给读者多少想象的余地。而且Snyder和Bynner在形式上也保留了诗歌首尾照应的重要的审美特征,从而很好地再现了原诗深层意蕴。许先生在前两句诗的翻译上,不仅用介词短语取代名词词组,而且用两个“no”译出了原诗的静态意义,替换了原诗中表动作意义的词,既没有违背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又表达出了原诗空旷孤寂的意境。吴译的缺陷就是过于注重细节的描写,所以他的翻译是这五个译文中最长的,这样就会对原诗的神韵略有破坏。张译中的“alone”强调的只是“独自的,单独的”,不能很好的表达出寂寞孤独的情感。所以就意境神韵来看,许先生和Bynner译的较好一些。

其次,我们从形式对等,也就是语言形式来看。

中国古诗之美,无论五言或七言,全在其每句整齐悦目之特点,其“整齐美”的形式是各国诗文所没有的。

就语言风格来看,原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总共四句,20个字,形式非常简约。对于这一简约风格保持较好的有许译,他仅用了25个单词和Bynner的译文,也只有26个单词。许先生的翻译保持了原诗的简约风格,每行用词不多,音节数都控制在九个以内,做到了将原诗形式合理移植。Bynner的诗译颇具特色,四句话全部以相同的一个冠词开头,是想用“a”和“an”来表达“孤”和“独”,但从头到尾都采用单一的句法结构,在整体上也没有体现原诗形式的对仗与变化,所以,该译诗的形式就略显呆板。Snyder的译文还算简约,字数不超过30个单词,张译和吴译就把诗歌的原本风格破坏掉了,采用了长句翻译,感觉有些累赘,繁琐。所以许译和Bynner的译文更符合原诗的风格。

英译的形式对等除了要照应原诗语言质朴的风格特征,此外还要保持原诗韵律整齐的形式特征,许译很好地照应了原诗对仗严格的特点,不但词性相对,连词数和音节数也完全相同,很好地模仿了原诗的句法特征。许的译文押的是aabb,第一行和第二行的“flight”和“sight”,第三行和第四行的“afloat”和“boat”压偶韵,节奏感强。Bynner的译文既没有追寻原诗的三音步,也没有追寻英诗的音步类型,只是前两行中用了“bird”和“footprint”。Snyder完全是自由诗派的风格,他的译文不押韵。张译和Snyder译文也完全放弃了诗中的押韵这一特点,吴译第一行的“wing”和最后一行的“string”押韵。所以在韵律方面,许译是最好的,这正好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形式对等”。

综合来看,许的译文翻译的是最好的,但是由于要很好的保持原诗的形式对等,就要受到诗行的字数所限,所以有些形象有时须略去,像“蓑衣”还有“江”这些事物就没有被译出,这样就无法很好的实现功能对等。Bynner的译文虽然形式上有些古板,但是总体形式上和原诗还是很贴近的,功能对等中的用词也有缺失和不准确,但是神韵把握的比较到位。至于Snyder自由风格的翻译,完全颠覆了原诗的形式,他放弃形式对等,致力于追求语言所传达意思的功能对等。吴钧和张梦井的翻译在形式上还是比较对等的,但为了实现功能上的对等,有时形式是不得不妥协的。所以想做到形式和功能同时对等是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译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抉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缺失。

4 总结

通过上述对诗译中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标准的分析,我们对五个译本进行了赏析,并可以看出译诗要想真正做到功能和形式完全对等是很难的。这种难处是诗作本身的特性造成的:它要求情,韵,意,理各个方面全得兼顾。单纯一两个方面不能构成诗,而全面兼顾实际上又不太可能,这就是诗特有的矛盾。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诗歌具体分析,尽量做到不忽视任何一方,趋近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的统一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宇峰,曹圣萍.谈诗歌翻译的功能标准——以唐诗《江雪》三译本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2]林超,高爽.论诗歌翻译中的形式对等[J].翻译研究,2009(6).

[3]郭国旗.从《江雪》的英译看古诗英译之“形式对等”[J].南华大学学报,2006(1).

[4]周文革,叶少珍.从诗歌意象选词和格律看《静夜思夜思》的英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常青.从《江雪》的英译诗谈诗歌翻译的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目下一篇:浅谈电视访谈节目的倾听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