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征文教师

2024-05-03

三八妇女节征文教师(精选6篇)

篇1:三八妇女节征文教师

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微博上转发着这样一句话,“幸福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人爱,有事做,以及有所期待”。我想说现在的我,正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中,并且此生将一直感受如此简单纯洁的幸福。

-----题记

有人爱

作为教师,感觉到最幸福的就是:无时无刻被爱包围着。学校是教师幸福的摇篮,师生关系融洽,同事关系和谐,都是教师幸福的桥梁;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他们是一群单纯可爱的小天使,他们善解人意,他们乐于助人。

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我们的指导下进步了,一个违纪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导下改正了,一个同学把心底最秘密的事情告诉了我们,一个同学把我们当作最知心的朋友,一个往届学生在路上看到时大声叫着老师......在这一切中,我们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感受着来自另一个生命所带给我们的幸福。

过年的时候,曾经教过的学生一个个祝福的短信,一个个拜年的电话,真挚的话语,诚恳的祝福,顿时感觉自己是多么幸福。

在我生病的时候,学生的问候与关心,懂事的孩子不再在课堂上调皮捣乱,使我不用刻意提高嗓音讲课,体贴的孩子会在我忙碌批改作业的时候,给我端来一杯水。我倍感欣慰,感动化作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房,为人师者,此生足矣。

有事做

花的责任是散发芬芳,鸟的责任是飞扬歌声,树的责任是营造绿荫。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作为教师,更要严于律己。唐代韩愈写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授予知识技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站在这个神圣的三尺讲台上,我有时也会感慨:现在的孩子太调皮了,要让课堂对孩子有吸引力也太难了,的确如此。但是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任何教师都是有优势的,这种优势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去抗衡的,那就是教师的魅力。

教师的知识应是博大精深的,教师的人格应是正直高尚的,我们面对的都是学生纯真的眼睛,我们要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他们结下属于时代,属于时代人民的丰硕成果。为此,我们要用心去追求教师的目标——塑造纯真,高尚,智慧的灵魂。

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英语老师,我希望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我会尽快记住所教班级学生们的名字,只是希望能更快的了解他们;我会不厌其烦的跟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只是真心的希望他们能为初中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有所期待

从学校到踏上三尺讲台,从学生到人师,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学生涯。怀揣着自己的教育梦想,每天勤勤恳恳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编织着美好的工作生活。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我走上讲台

时间不长,教学工作刚刚起步,我亲眼目睹了老教师们爱岗敬业、讲求奉献作为,亲耳聆听了老教师们不畏艰苦,牧牧不倦、潜心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的明天,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学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奉献和忠诚。青年诗人汪国真的一首诗道出了无私奉献者的心曲: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把握瞬间的辉煌,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

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孩子的爱

我们是富有的,因为我们拥有孩子的世界

让每一颗童心都永远享受阳光,这——是我们教师的共同的梦想

为了同一个梦想,我们默默耕耘,奉献;为了这同一个梦想,我们用火热的青春谱写爱的篇章!

篇2:三八妇女节征文教师

史凤霞老师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她有着面向全体学生的爱心,有着引导学生进步的耐心,有着转化后进学生的信心,有着指导具体活动的热心,有着热爱教育工作的专心。她自己的孩子过年想买个书包她都不舍得,却将节省下来的钱为班级贫困学生添衣服,买学习用具;她为了与家长及时沟通,教给家长有效的教育方法,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而她自己平时生活用品都要捡便宜的再便宜的买。

她就是这样用无限的爱心开启学生的心扉,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家长的心灵,用广博的学识开发学生的智慧,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大家看到课堂上的她神采飞扬,谁又知道她从容的外表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一个平常的年份,然而对于史凤霞老师来说却是命运转折的一年。这一年,她被确诊为乳腺癌。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让她和家人都蒙上一层阴影。

随着病情的发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进行了5次化疗,头发几乎全部脱落,身体越来越虚弱,有一次竟昏倒在卫生间里。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面对病魔缠身的苦痛,史凤霞老师不但没有退缩,倒越发显得坚强,因为她心里揣的满满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病情稍加稳定,史凤霞老师不顾身体的虚弱,不顾家人的阻挠,依然回到她魂牵梦绕的三尺讲台。在课堂上她焕发无限生机,不知疲倦地激发自身和教育的神奇,课堂使她实现着人生价值,彰显着自信,闪烁一名教师特有的光芒。用她质朴的话说:“我选择了讲台,那里是我最快乐的地方。”

为了给同学们上好课,她总是认真的备课、做,用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面对她心爱的事业。课堂上她忘我的讲解常常使同学们忘记她是一名癌症患者。谁又会看到每一次课后,她汗水涔涔,脸色苍白,瘫坐在椅子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学校允许她上完课就回家休息,但她从不享受这份待遇,每天放学她都坚持辅导后进生,苦口婆心、口干舌燥。丈夫心疼她,叫她回家休息,孩子心疼她催她回家歇歇,她却撂下电话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不管家人和朋友如何不理解,可当她看到同学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她感到是那样的满足,那样的幸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凤霞老师连续获得县、校“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正是她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与病魔做斗争的精神,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让师生,让家长暗自折服。

篇3:三八妇女节征文教师

一、“行动—立言”论文范式是教育实践的需要

对教师而言,“行动—立言”论文范式是教育实践的需要。“行动”的含义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立言”是指教师的研究论文。笔者提出这一观点,源于宝山区“教师德业兼修教学实践形态的本土构建”的课题研究。

2010年,“教师德业兼修教学实践形态的本土构建”被立项为市级课题。自课题立项起,区课题组就课题的核心问题召开了四次课题推进会,但情况不容乐观。一个最明显的问题是学校参加会议的成员对象始终是在变动,讨论的议题始终是在课题要不要开展、价值意义何在等起点问题上,这使得课题很难有效落实下去,急需深入推进的手段。于是,在课题进行到一半时,课题组决定在全区开展征文评选。此次征文的格式有五个需要,简称为“两课一评两反思”:(1)需有教师基于原有的认识与能力,对自己任教学科具体某个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构想(教案)与实施(上课);(2)需有此节课后的学生评教,即课后需开展学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询问学生对这堂课的感受;(3)需有教师对“学生评教”的反思以及改进的措施;(4)需有改进措施的实施——再次施教以及结果的表述;(5)需有对整个过程的回顾并从教师专业(德业)素养的角度分析本人在此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

征文历时半年,征文总数达1089篇,约占全区专职教师总数的十分之一。为检测这次征文的实际功效,课题组抽取部分基地校和非基地校作为样本,对参与征文活动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征文撰写与课题推进的真实情况。初步呈现的结果表明,征文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教师对课题的了解与参与。课题的研究终于深入了下去,不再纠结在起点上来回折腾。

课题组在征文中发现了一种与原有论文格式不一样的新范式。征文的格式要求是为推进课题服务的,但教师按着五步要求写出来的论文上交后,我们发现,很多论文“四不像”,无论是经验总结、教育叙事,还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都无法归纳。这给项目组带来了思考:这算什么样式?我们坚持,不管这些论文样式如何,他们在课题的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化自信自觉的信念下,我们把这种从教师教学行动出发,经过学生评教以及教师的连续反思与改进的文章格式称为“行动—立言”论文范式。

二、“行动—立言”论文范式的价值取向、原则和方法格式

“行动—立言”论文范式是基于兼修课题的“两课一评两反思”征文而提出的,它指向于推动教师在原有状态中起步,通过学生参与、学生评教,在不断反思中改进,并同步进行记录梳理、反省改进和诊断评估的文体格式。

1. 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改进,是“行动—立言”论文范式的目的。

它将教师的“行动”与教师的“立言”合二为一。论文撰写的过程就是教师实践过程的记录与梳理,是教师对教学行动进行再反思与实施、再评估与诊断的过程。

2. 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反思改进,是“行动—立言”论文范式的根本价值取向。

学生参与、学生评教的价值取向是支撑“行动—立言”论文范式的基础性支点,是这个范式的核心要求。征文强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评教”反映他们的需求与心声,体现出对教学活动以及教师教研活动意义的重新建构。

3. 从教师本人的基础出发,连续的行动改进是“行动—立言”论文范式的重要原则。

“行动—立言”论文范式并不要求教师直接按着课题的要求去做,而是要求教师从原有的基础出发来开展行动,通过学生评教后去反思和改进,一步一步归纳提炼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从中获得成长。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行动是基于本人原有的基础或者说是经验的。

首先是真实性。

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经验+反思。在这里,经验就是教师的教学行动,而“立言”则是反思的一种方式。“无论如何,现在总要影响未来”,教师只有将自己的“立言”建立在自己现在真实的“行动”上,将来才有进步的可能。

其次是连续性。

“行动—立言”论文范式是以反思的方式总结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具有连续性,同样,反思也具有连续性。因此,“行动—立言”论文范式要求教师从自己原有的基础出发,通过行动实验、反思分析,把过程中的新想法及新信息整合起来,返回到已经进行过的步骤中去,使初始的行动基础,包括问题、假设或数据收集方式发生改变,既从过去的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摆脱感觉欲望和传统等局限性的影响,在循环往复中得到成长。

4. 过程完整综合的表达阐述是“行动—立言”论

文范式的方法格式。与其他范式相比,“行动—立言”论文范式的方法格式综合运用其他的论文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五个组成部分:教师的“常态课堂教学”,课后的“学生评教”,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反思,改进方案措施的实施,再次反思、体会与总结。

三、“行动—立言”论文范式的实践意义

首先,“行动—立言”提出了一种新的论文范式。教师的行动实践与教师的研究过程、教育论文的撰写合一,对当今教师教育中教学实践与研究论文分离、理论与实践割裂等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行动—立言”论文范式是为了实践的深入而产生的,它指向教师的教育实践,它的出现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方法格式的五步规定究其本义,首先不是指向文章,而是实践,是为着教师的实践,伴随着教师的实践。这种形式虽然有待继续完善,但其引领教师实践成长的意义不可低估。

其次,“行动—立言”论文范式把学生的学习视为核心价值取向,规定了论文的对象主体是学生,规定了论文撰写主体教师的实践反思改进的依据是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的评价研究实践之中。参与“两课一评两反思”征文评选的教师在这种格式的规定下,从原来认识上的不足到尝试让学生评教,从原来改进主要依赖教师互相间的研讨到倾听学生的心声,从习惯反思自己的学科教学到反思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体现出教师不断向着现代教育的理念和要求的方向成长进步,促使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朝着“德业兼修”的方向发展。

第三,“行动—立言”论文范式成为诊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数据来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数据资源库。项目组对上交的征文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处理,并开发出“是否从原有基础的行动起步”“有否开展学生评教”“改进设计的依据是什么”等近十个指标。以每项指标提供一个数据来算,一篇论文十个数据,一千篇论文就积淀了相关数据上万个。这为诊断我区不同学段、不同职业年限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发展、“德业兼修”与课堂教学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为区域、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比如,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有部分的教师对学生评教有疑虑,不是用家常课,而是用公开课来让学生进行评教,反映出教师希望听见学生肯定赞扬的心态。在具体评教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把学生评教看成是了解学习基础,询问的是学生有无预习;也有教师把课后的随意询问当做课后的座谈;还有部分教师不会分析处理学生座谈的数据等。这些都成为学校、区域制订对策、完善制度建设的宝贵资源。

“行动—立言”论文范式与实践过程相伴而行,它的完成不是一两天、一两周能做到的,而是伴随着教师整个行动的完整周期。以兼修课题的“两课一评两反思”为例,教师从起步开始,一直到最后,其中经历了两次上课、两次反思和至少一次的学生评教,每个环节都伴随着教师的设计、实施、研讨与反思,前后至少两个月才能完成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而每一次的“行动—立言”过程是教师对教学经验完整的、连续的反思过程。这种反思是教师有效成长的强大推动力,相信在经历了几轮“行动—立言”的过程后,教师的教学或多或少地会有所改进。※

篇4:三八妇女节征文教师

来稿要求故事真实,感情真挚,每篇1000字以内。来稿一经选用,即付稿酬,同时还将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获奖者将获得心动奖品。

来稿请发往以下邮箱:fsj63581717@163.com,或信寄(450012)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24号润华商务花园D座610冯士军收,电子邮件及信封上请标注“征文”字样。征稿截止日期:2012年10月31日。评选结果将于2013年第1期《妇女生活》(上、下半月)上公布。

本刊同时举办“《妇女生活》珍藏家”评选活动。凡个人连续订阅并珍藏《妇女生活》杂志10年以上,或珍藏《妇女生活》创刊号(单行本),经我刊认定,获得参选资格,将有机会获选“《妇女生活》珍藏家”。凡被认定为“《妇女生活》珍藏家”的读者,本刊将全额返还你订阅《妇女生活》的所有费用。

联系电话:0371-63581710

联系人:李红涛

(我刊对本活动有最终解释权)

篇5:三八节女教师征文

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校长秦海地携领导班子成员向全体辛勤工作的女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问候!

开学以来,学校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改革管理体制,学校的教育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我们也应看到我们学校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

教育的竞争空前的激烈:各学校都在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打造自己的品牌,生源的争夺也烽烟四起。

处于竞争夹缝中的二中步履维艰。

二中要生存,要发展,要跨越,必须不畏艰难,奋勇登攀!

我们的老师深深的认识到这一点,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凭着对二中发展的渴望,大家超常付出,不计报酬,不讲待遇,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这一点,学校领导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学生们看在眼里,化作行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看在眼里,由衷地钦佩。

家长感谢老师的奉献,学生感谢老师的付出,学校领导向大家真诚地道一声辛苦!

在我们这支负重前行的队伍中,女教师是当仁不让的生力军。

你们虽没有坚实的臂膀,却肩挑着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你们虽没有强健的体魄却撑起了半壁江山;你们把汗水撒在了课堂,你们用微笑装点了校园,你们用智慧放飞着学生的希望,你们用真情照亮了二中的明天。

三月的春风弹奏着急管繁弦,三月的春风描绘着辉煌灿烂,三月的春风播撒着希望的种子;三月的春风把朴实无华的女教师装点成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篇6:优秀教师描写书香三八征文

走累了,坐下来,看着不远处因采矿而日渐裸露的荒山,听着那阵阵揪心、刺耳的机器轰鸣声(这也许是这块净土中唯一一处最败的风景,最不和谐的声音),我想。为了眼前一时的蝇头小利,而牺牲后世子孙几代人的幸福,这鼓胀的`钱包里真的能盛满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每每想起曾经有这么一天,一个学生拿着作文本,笑得一脸灿烂,用溢满童真快乐的语调对其他的同学说:“这是老师批的!”因为,他的作文被我用红笔描了许多“~~~”,且得了“96”分外加“优”。这时,我的心里湿漉漉的,我想那就是幸福感吧。一个红对勾,一朵手折的小红花也许就能让一个孩子拥有了全世界。推己及人,我想如果换做我们什么事情都能够简单些,或许幸福来的就更容易些吧!。

想到这二十几年,生活虽然比较清贫、寂寞,但生活在孩子的那种透明的世界里,没有孰是孰非的面红耳赤的争论,没有明争暗斗的尔虞我诈……只有雨打芭蕉的清静,我亦感到幸福与满足。细细的品来,繁华三千,富贵也好,贫穷也罢,只不过是一场过眼烟云。在教育的这块晴空里,无风无云无雨,抛开世间繁华,抛开烦恼怨叹,只有自己一颗纯净的心,简单从容,就像这水滴成弦,须用简单、毫无利欲之心才能聆听成是美妙的乐音!

阳春三月天,也有让我始料不及的时候,刚才还暖阳斜照,一会儿就下起了雨,虽小树林离校不远,我疾步回走,但还是受到了雨的眷顾。不知怎的,我非但不懊恼,反而一身清爽。这一刻,我嗅到了雨袭烟尘的芳香,似乎也看到了被雨水洗礼后的更蓝的天,更绿的叶,更美的虹,更蓬勃的生命,更纯净、透明的世界! 人生又何其不是如此,在历经了世俗尘埃的沾染之后,如能去掉浮华和贪念,对生活不寄予过多、过高的奢求,最终能得到良知和道德的净化,又何愁我们的生活不简单、不充实,人生的天空不亮丽、不精彩!

回房后,随意地翻看手中的《意林》,任思绪一如草原上的野马自由驰骋,突然有这样一段文字映入眼帘:“小时侯,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

我虽不敢妄自定义幸福究竟是什么,但是我却知道平和、健康、良好的心态是滋生幸福的沃土,得到它其实也很简单。

聆听自然、感受生活,你就能得到幸福!

甘清贫、寂寞,怀揣纯真,平淡从容地工作,你就能得到幸福!

抛却过高的物欲,懂得感恩,积极、有爱地生活,你就能得到幸福!

……

上一篇:2022巴黎安全防下一篇: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