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

2024-05-03

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共8篇)

篇1: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

第一章绪论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侵害的一种状态,也指为确保此种状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天然有毒物质、天然过敏物质、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第二章动植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

龙葵碱的防治措施:存在于土豆中

1、将马铃薯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或辐照处理,以防马铃薯发芽。

2、发芽较多的皮肉变黑绿色者不能食用;发芽少者可剔除芽与芽基部,去皮后水浸30-60min,烹调时加入少许醋煮透,以破坏残余的毒素。

3、目前,对发芽马铃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现病人后立即采用吐根糖浆催吐,用4%鞣酸溶液、浓茶水或0.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停止食用并销毁剩余的中毒食品。对重症病人积极采取输液等对症治疗措施。

秋水仙碱的防治措施:存在于鲜黄花菜中

1、不吃未经处理的鲜黄花菜。最好食用干制品,用水浸泡发胀后食用,可保证安全。

2、食鲜黄花菜时需做烹调前的处理。即先去掉长柄,用沸水烫,再用清水浸泡2-3h(中间换水)。制作鲜黄花菜必须加热至熟透再食用。烫泡过鲜黄花菜的水不能做汤,必须弃掉。

3、烹调时与其他蔬菜或肉食搭配制作,且要控制摄入量,避免食入过多引起中毒。

4、一旦发生鲜黄花菜中毒,立即用4%鞣酸或浓茶水洗胃,口服蛋清牛奶,并对症治疗。有毒的动物性食品几乎都属于水产品,动物中常见的有毒物质: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鱼体组胺、蟾蜍毒素。

第三章生物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沙门菌属,属于肠杆菌科,为革兰阴性无芽孢直杆菌。中毒临床表现类型: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大肠杆菌,是革兰阴性短杆菌。葡萄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革兰阴性菌。

肉毒梭菌,格兰阳性内生芽孢杆菌,厌氧。蜡样芽孢杆菌,革兰阳性菌。产气荚膜梭菌,厌氧革兰阳性菌。李斯特菌属,革兰阳性菌。

食源性寄生虫分类:肉源性寄生虫、水生动物源性寄生虫、水生植物源性寄生虫、蔬菜水果源性寄生虫。

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留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及其衍生物和杂质的总称。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内以及可食性产品中的药物或化学物的原形、代谢产物和杂质。

药品残留危害表现方面:毒性作用、过敏和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激素的副作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管理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除了应遵循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还应遵守以下要求:

1、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保证其在允许使用范围内长期摄入而对人体无害。

2、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物质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影响食品质量及风味。

3、食品添加剂应有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制造及贮运过程,具有保持食品营养价值、防止腐败变质、增强感官性能及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

4、食品添加剂最好在达到使用效果后除去,而不进入人体。

5、食品添加剂加于食品后应能被分析鉴定出来。

6、价格低廉、原料来源丰富、使用方便、易于贮运管理。

第五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氟化物氯气沥青烟雾酸雨大气粉尘和金属飘尘 土壤污染物:农药重金属多环芳烃和酚类物质化肥污泥垃圾

第六章转基因技术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转基因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或DNA重组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提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再和一定的载体拼接重组,然后把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内,产生基因重组现象,使之表达并遗传的相关技术。

转基因食品GMF:是指用转基因生物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

★转基因技术实验步骤:

1、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基因,以分离出含有特定的基因片段或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

2、制备载体基因,再把获得的目的基因与制备好的载体用DNA连接酶连接组成重组DNA分钟,利用细菌繁殖扩增重组DNA。

3、将该重组DNA分钟转入受体细胞,使之在受体细胞复制保存。

4、对成功转化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5、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源基因是否表达。

第七章食品生产过程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 在加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方面:

1、食品加工企业设计不规范,生产环境不符合食品企业卫生的要求,未能远离有毒、有害物污染源,以及风向、采光、通风、防尘、污水处理等不合理。

2、食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管道使用不当或清洗、消毒不当,使其中的有害物析出,造成食品污染。

3、生产用原辅材料、生产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使用腐败或霉变、虫蛀甚至受有毒物质污染的原辅材料,造成食品污染。

4、生产工艺不符合卫生要求,造成食品污染。

5、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添加剂或加工助剂,造成食品污染。

6、食品的掺假及假冒。

7、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良造成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厂址选择:食品厂应选这城镇郊区、周围环境较好的地方建设。水质控制:食品加工用水和制冰用水必须符合国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分离技术:过滤萃取絮凝膜分离。

常见杀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巴氏消毒法

第八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微生物常规技术:灭菌消毒技术无菌操作显微操作染色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接种、分离纯化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的计数技术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GC-MS系统组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一般由气相色谱仪、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的中间连接装置和计算机四部分组成。

LC-MS联用仪组成:液相色谱、接口、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

ELISA常用方法:直接法测定抗原、间接法测定抗体、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竞争法测定抗原。

PCR扩增:模板DNA变性模板DNA与引物退火引物延伸 巢式PCR: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反转录PCR:检测RNA 多重PCR:检测单拷贝基因重排、插入扥异常改变 不对称PCR:检测特异长度单链DNA。

生物传感器组成:分子识别元件信号转换器件电子测量仪表

第九章食品安全性评价

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计量。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交流

毒性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 28d经口毒性试验 90d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第十章良好生产规范GMP、食品生产许可QS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QP 良好生产规范GMP:它是为保证食品安全、食品质量而制定的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全过程的一系列方法、监控措施和技术的规范性要求。食品生产许可QS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QP SSQP : 加工企业为了保证其生产操作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确保加工过程中消除不良因素,使其所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知道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性文件。实施GMP的意义:

1、确保食品质量

2、促进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有利于食品进入国际市场

4、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水平

5、促进食品企业的公平竞争 实施QS的意义:

1、实行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是提高商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需要。

2、实行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是保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符合基本条件、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的需要。

3、实行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是适应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的需要。

第十一章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它是一种以食品安全预防为基础的,简便、合理、专业性又很强的,先进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由食品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两部分组成。

★实施HACCP的理由:

1、HACCP是保证食品安全和防止食源性疾病传播的质量管理体系。

2、HACCP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将加工企业对原料的要求传递给原料供应商,确保原料安全性,减少食品的原始危害。

3、HACCP是一种体系化的控制体系,能够及时识别生物、化学、物理等所有可能发生的危害,建立预防性措施,提高食品安全性。

4、HACCP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的质量检测与监督方法的不足,不但提高了产品品质,延长了产品货架寿命,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保证食品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5、HACCP控制程序通过预测潜在的危害物,提出控制措施,为采取新工艺和新设备提供依据。

6、HACCP已被政府监督机构、媒介和消费者公认为目前最有效的食品安全性与卫生质量控制体系。企业可通过实施HACCP提高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度,促进产品的销售。

HACCP七项基本原理:进行危害分析(HA)、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关键限值(CL)、建立CCP监控程序(M)、建立纠偏行动(CA)、建立有效的记录保持程序(V)、建立验证程序(R)。

篇2: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

一、所有科室:安全指标

(一)医嘱合格率≥95%;处方合格率99%;

(二)危急值报告、登记、处置率:100%;

(三)每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或隐患)报告例数: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5件;辅助科室≥2件。

(四)不良事件上报率:100%。

(五)传染病漏报率0。

(六)患者满意度≥95%。

二、缺陷登记处理规范,每季度投诉发生次数不得超过3次,投诉及纠纷处理及时率100%。

三、临床科室

(一)门诊病历合格率≥95%

(二)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

(三)平均住院日

1.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8.50日;

2.各临床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见附表一);

(四)住院时间超30日患者例数;

(五)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

(六)治愈好转率≥95%;

(七)床位使用率≤93%;

(八)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100%。

(九)手术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内容完整,合格率100%。

(十)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十一)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十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指标(另行下发)

(十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另行下发)

(十四)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80%。

(十五)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十六)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42%;(十七)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正确率达100%;(十八)出院病历3天回归率≥90%;

(十九)“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的正确率≥95%;(二十)抢救成功率≥80%;

(二十一)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二十二)输血合格率≥95%;

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

(一)医院开展7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

(二)临床路径病例入组率≧50%;

(三)临床路径入组率较前升高;入组完成率≥70%;

五、麻醉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麻醉工作量:各种麻醉例数。心肺复苏例数、麻醉复苏室例数等。

(二)严重麻醉并发症:麻醉意外死亡、误咽、误吸引发梗阻、出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患者Steward评分大于4分的例数等。

(三)各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例数(PCA)。

六、ICU质量与安全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人工气道脱出例数等。

七、急诊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1.急救设备完好率100%; 2.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 3.统计数据:

(1)接受急诊诊疗总例数与死亡的例数;(2)进入急诊抢救室总人数与死亡例数;(3)急诊分诊与急诊就诊患者例数之比;

(4)严重外伤(颅、胸、腹腔内大出血,其它威胁生命需紧急手术)手术在30分钟内到达手术室的比率;(5)实施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分级之各级的例数;(6)急诊患者中收入住院例数与比例;(7)急诊住院占全院住院比例。

八、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处方合格率99%;

(二)定期对药库、药房药品质量进行抽检,合格率达 99.8%;

(三)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六)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七)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八)抗菌药物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逐渐降低。

九、检验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临检常规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常规项目≤1个工作日出报告;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

(二)急诊检验报告时间:临检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

(三)特殊项目的检测,原则上不应超过2周时间;

(四)检验报告合格率≥95%;

(五)标本合格率≥95%;

(六)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95%;

(七)POCT项目比对≥95%;

十、输血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为100%。

(二)供、受血者血型复查率为100%。

(三)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为100%。

(四)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为100%;

(五)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六)输血治疗合格率≥95%;

十一、病理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病理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5%;

(二)病理诊断报告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85%;

(三)细胞病理诊断报告在2个工作日内发出,抽查达到规定要求≥90%。

(四)常规制片应在取材后1~2个工作日内完成。

(五)常规切片的优良率应≥90%。

(六)术中快速病理:单件标本的冰冻切片制片应在15分钟内完成;病理诊断报告在30分钟内完成。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准确率应≥ 90%。

十二、影像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大型X线设备检查阳性率≥50%,(二)CT检查阳性率≥60%。

(三)彩超:阳性率≥55%;

(四)设备运行完好率≥95%;

(五)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统计与分析,符合率≥90%。

十三、血液净化科质量与安全指标:(1)血液透析机台数/专职医师/专职护士。(2)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总例数。

(3)血透治疗总例次(普通血透、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过、单纯超滤例次)。(4)维持血透患者透析1年内死亡率。

(5)血透中严重(可能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并发症发生例次。

(6)可复用透析器复用率与平均复用次数。

(7)血透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E抗原转阳病例数。(8)血透患者丙肝病毒抗体转阳病例数。

(9)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例数、血透转腹透例数、血透转肾移植例数。

(10)血管通路类别: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血透导管、动静脉直接穿刺、其他血管通路例次。

(11)血压控制(透析间期血压90/60~150/90mmHg)例数。(12)平均每名患者透析时间例数。(13)患者主观舒适度评价。(14)腹膜透析例次。

十四、中医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85%,(二)病房中医治疗率≥70%,(三)甲级病案率≥90%。

十五、康复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康复治疗有效率≥90%;

(二)年技术差错率≤1%;

(三)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四)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

(五)设备完好率>90%;

(六)平均住院日≤30天。

十六、护理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基础护理合格率≥95%;

(二)、分级护理合格率≥90%;

(三)、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四)、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

(五)、护理核心制度知晓率100%;

(六)、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

(七)、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八)、“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九)、护理差错发生率“0”;

(十)、压疮发生率“0”;

(十一)、健康宣教覆盖率100%;

(十二)、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50%;

(十三)、病区管理合格率100%。

十七、院感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医院感染监控率为100%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10%,实查率≥96%,医院感染率≤8%

(三)、医院感染漏报率≤20%

(四)、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五)、无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知晓率100%;

(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

(七)、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0%;

(八)、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50%

(九)、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钱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80;

(十)、多重耐药知晓率与预防控制执行率100%;

(十一)、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100%;

(十二)、洗手正确率≥90%

(十三)、手卫生依从性≥70%

(十四)、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十五)、灭菌合格率100%

篇3: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

大型深基坑工程对基坑周边环境, 包括周边建筑物 (构筑物) 、地下管线、道路、岩土体与地下水体产生巨大影响, 对支护结构及基坑周边受保护对象构成潜在的危险, 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危险性。必须根据岩土勘察和环境调查的结果以及基坑安全等级合理进行支护结构选型, 根据支护结构类型和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基坑监测项目, 根据支护结构具体形式、基坑周边环境重要性及地质条件复杂性确定监测点布置及数量, 在施工过程中准确反映支护结构安全状态及基坑周边环境受影响程度, 确保安全。

2 工程概括描述

升龙环球中心工程位于福州市台江区, 为一栋53层超高层综合楼和3层裙房组成, 集办公、商务、酒店于一体。设置有三层地下室, 南北宽70-124m, 东西长116.3m。±0.00标高相当于罗零高程7.80m。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1) 本场地位于市中心, 离周边建筑物很近, 施工场地极为狭小。在基坑施工时, 应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加强基坑的监测和巡查, 确保基坑安全。

(2) 本次工程总共有三层地下室, 基坑的土方开挖也比较深, 较大的开挖面积达到了15.10m深, 最深处达到17.9m, 从地质报告上看, 场地处于砂层, 故在土方开挖过程中, 应注意承台周围的围护。

(3) 本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有: (1) 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 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排水等影响。混合稳定地下水埋深为8.20-9.10m。 (2) 中砂层中的孔隙承压水, 中砂的渗透系数取5.0m/d。在施工内支撑及地下结构时就应做好相应的降水措施。

(4) 由于基坑西侧和北侧紧邻已完工的规划路, 地表水排出后恐引起路面沉陷、开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监测, 若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立即回填, 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好环境。

3 深基坑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

3.1 围护结构的选择和施工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的叙述的地下土质情况, 地下水位情况、周边环境及本工程地下室设计概况, 采用了SMW工法桩加两道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组成的圆环支撑体系。施工工艺也较为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 是一种经济的深坑施工技术。

(1) SMW工法桩施工

SMW工法桩采用“三轴搅拌”、工字钢“隔一插一”桩直径850。桩长约为24m。三轴水泥搅拌桩选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掺入量为20%, 水泥土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5Mpa。施工时搅拌机提升及下沉的速度为0.8m/min。水泥搅拌桩的桩位偏差小于50mm, 垂直度偏差小于0.5%。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严格控制喷浆、搅拌和提升速度。施工中控制重复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 保证加固范围每一深度内均得到充分搅拌。在成桩过程中因其它原因造成成桩工艺中断的, 在搅拌机重新启动后, 均将搅拌叶下沉半米再继续成桩, 以防止桩中断。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内。确保泵送水泥浆前管路保持湿润, 水泥浆内避免有硬结块, 每日完工后都彻底清洗一次缸体。

H型钢采用机械振动插入, 待地下室施工完成后采用液压千斤顶顶拔、履带吊拔除。型钢插入在搅拌桩施工结束后30min内进行, 插入前检查其垂直度、接头焊缝质量并保证满足设计要求。型钢插入采用牢固的定位导向架, 并用两台经纬仪双向校核型钢插入的垂直度, 型钢插入到位后用悬挂构件控制型钢顶标高, 并将已插好的型钢连接起来, 防止在施工下一组搅拌桩时导致已插好的型钢位移。

(2) 水平支撑梁施工

基坑水平内支撑采用角部“鱼鳞”水平支撑梁+“圆环梁”组成 (见图2) 。

支撑梁施工过程中,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支撑梁截面尺寸、配筋、砼等施工满足规范及相关要求。支撑梁节点位置是一控制要点, 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布置、砼的振捣着重控制。本工程基坑支护为圆环受力体系, 圆形位置的准确性关系到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 施工过程测量放样严格把控。

(3) 支撑格构立柱施工

本支护共设计有29根钢格构造柱用来支撑支撑梁, 主要布置在支撑梁交叉节点位置。格构柱施工过程, 材料的选择、钢格构的尺寸、位置, 立柱施工时的垂直度控制等严格把控, 确保施工质量。

3.2 合理有序的进行土方开挖

(1) 土方开挖顺序

本支护共设计有两道水平支撑, 根据两道支撑梁的位置, 及施工场地情况, 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施工。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至一道支撑梁底, 同步进行一道支撑的钢筋砼结构。

第二阶段:待一道支撑梁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0%, 进行第二段土方开挖至第二道支撑梁底, 同步施工第二道支撑梁的钢筋砼结构。

第三阶段:待第二道支撑梁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0%, 进行第三段大面积土方开挖, 至基础垫层底。

(2) 土方开挖要点

(1) 本基坑工程的支撑梁为圆形, 土层开挖必须沿基坑外围均匀开挖, 以保证支撑梁体系均匀受力。因此, 本基坑土方开挖时, 沿基坑外围均匀开挖土槽, 保证支撑均匀受力。

(2) 严格遵循分阶段分层开挖的原则, 开挖每层厚度不得超过2米。

(3) 工程桩及支撑桩周边开挖要对称, 以免引起土体流动造成桩倾斜或者损坏, 在土方开挖之前确保所有桩基及钢筋砼支撑构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4) 在开挖基础梁、承台、底板不同高度的土体时, 高低差位置要进行1:1放坡处理, 不得留置垂直高低差土体。

(5) 围护桩内侧800mm范围内土方采用人工清理, 围护桩间缝隙在腰梁处应向内清理500mm, 待腰梁浇注混凝土时一起浇注。严禁采用机械开挖围护桩边土方, 以免机械碰撞破坏围护桩。

(6) 工程桩边800mm范围内土方亦采用人工开挖, 严禁使用机械开挖, 碰撞工程桩。

3.3 基坑降、排水

根据地质报告, 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 地下水位稳定埋深在8.2-9.10m, 做好降水、排水工作, 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1) 基坑内设置降水井

根据地质报告的意见, 并结合实际情况, 在基坑内设置13口降水井。降水井排水设备选用多级深井潜水泵, 在降水过程中, 定期取样测试含沙量。井点降水井施工成孔直径按400mm, 井管直径为219mm, 距井口一定深度用粘土封口, 防止地表水灌入, 管井安装后应立即洗井, 用空压机自上而下洗至水清, 并做好压力、水位、抽水量记录, 到井底填1500mm的碎石料。

(2) 基坑内临时排水沟

在开挖过程中设置临时排水盲沟, 并酌情在开挖处坑底 (间隔50m) 设置若干集水井, 采用潜水泵抽水, 明沟和集水井随土方开挖深度加深, 抽水排到坑外明沟, 经集水井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道。

(3) 基坑外排水

本工程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要求, 在地下室基坑周边砌筑设置排水沟 (坡度0.05%, 排水口设在东北、东南两侧) 及集水井, 以排除地表滞水, 四角、直线边间隔50m设集水井, 集水井比沟底深0.5m, 集水井根据地形采用水泵或自然排除。

3.4 加强基坑监测, 保证基坑安全

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危关系到本工程的安全, 还关系到附近建筑物、城市管线、道路施工及人身安全。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的要求对基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测, 做好预警工作。

监测工作内容包括: (1) 土体深层变形监测 (斜测) (2) 坡顶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 (3) 已建的临近建筑物及构筑物变形监测 (4) 周边建筑物、地表裂缝监测 (5)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沉降) (6) 支撑梁应力 (7) 立柱变形监测 (8) 地下水位监测 (9) 周边地下管井变形监测。

基坑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室工程全过程。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查。正常情况下的测试频率见下表: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加强监测, 提高监测频率。

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b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c基坑周边大量积水, 长时间连续降雨等;d基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极限;e支护结构出现开裂;f周边地面出现加大沉降或严重开裂;g临近建筑物出现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倾斜;h基坑底部、坡体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现象。

4 小结

升龙环球中心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情况, 合理选定基坑支护形式;严格控制三轴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 土方开挖时, 沿基坑均匀分层开挖, 施工中密切监测, 及时准确掌握基坑动态, 加强降水, 合理优化施工顺序, 有效保证了大型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安全。

摘要:深基坑工程应同时保证主体地下结构施工安全和基坑周边环境安全,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危险性。本文以升龙环球中心基坑施工为例, 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基坑监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冯燕妮, 谢志平.不同地质的基坑围护施工技术与运用[J].福建建筑, 2010 (9) :75-79.

篇4: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促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直接关系着群众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本文将浅析南山文体中心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南山文体中心;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其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认真分析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整个建筑施工来说意义重大,只有认真分析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解决,才能提高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的水平,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1、工程概况

南山文体中心位于南山区中部,总占地面积3.96万平方米,是南山区目前体量最大的文化项目,在南山文体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引进先进施工设备、使用优质建筑材料,通过精心设计建筑图纸,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使南山文体中心整体建筑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下面将根据南山文体中心建筑情况,简单分析建筑过程中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因素,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旨在为南山文体中心建筑的顺利完成提供帮助。

2、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因素

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工程施工设计

建筑施工设计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期基础,在进行施工设计时,部分因素会影响到施工设计的质量,如对施工环境没有进行合理分析、没有对施工地点进行实地勘察、一味追求外观美而忽略了建筑施工工艺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会为施工单位带来负面影响。

2.2 施工材料和技术

施工材料是保证建筑主体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若材料质量差,则会为工程带来一定损失,甚至会引发伤亡事故,若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则会导致劣质材料流入工程,同时,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则会为建筑物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2.3 质量管理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也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若没有制定相应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很可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使质量管理制度的利用率不高,会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

2.4 施工人员以及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低

在建筑过程中,如果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低下,而施工单位又忽略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偏低,缺乏责任意识,不能切实履行自身工作职责,对于突发事件,也不能够及时处理,则会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建筑的质量。

3、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针对以上影响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因素,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3.1 认真审核施工图纸

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从建筑实际情况入手,认真设计施工方案,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施工环境等因素;另一方面,必须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自身所负责的工作进行认真审核,充分了解施工要点以及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地方,为后续施工建设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加强对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步骤等问进行记录,以便后期维护时作为参考。

3.2 提高施工材料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在施工材料上,材料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切实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一方面,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端正其工作态度,使其能够加大力度对施工材料进行审核和管理;另一方面,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不仅要保证材料的质量过关,还要进行相应的材料检测试验,确保达标后的材料可以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使用,进而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在施工技术上,严格对施工人员、设备以及施工工艺进行管理,使施工技术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同时引进先进设备及技术,为施工工艺带来方便。

3.3 完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针对施工过程的现状,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规章制度,与施工有关的环节都要包括进去,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第二,制定相应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管理人员应该尽到的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督促管理人员认真管理;第三,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认真且有成效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疏于职守或工作态度过于散漫而为工程带来麻烦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激励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不仅可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还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提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现场管理

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很大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引进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同时引进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如网络教学、施工现场进行学习等方式,促进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

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是指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范顺利进行,并保证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标准。施工现场出现的突发性问题不仅降低了施工质量,还会使成本增加,或是出现返工的现象,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协调进行管理,同时,建立现场管理制度,分工明确对现场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对施工材料严格把关、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切实为南山文体中心建筑施工质量保驾护航,为给群众打造一个完美的活动中心奠定良好基礎。

参考文献:

[1]赵景峰,高惠玲.浅谈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269-270.

[2]唐杰.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4,21:292-293.

篇5: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密切关系着疾病的诊疗,患者的生命,医院服务质量及经济效益。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贯穿于医疗设备的购置、认证、使用、维修、计量及报废的全过程。

一、制度制定

在医院决策层和执行部门成立以院领导、科室主任、医疗设备科科长为主的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统筹计划设备质量控制工作。

二、医疗设备购置的质量控制

(一)购置前期调研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对购买某台设备的要求和需要达到的精度标准。

(二)医疗设备的定型科学的考察论证,选购满足临床诊断治疗需要的成熟的制造技术与工艺的设备。

(三)购置者选择:选择对医疗设备的质量要求、性能参数、功能特点有深刻的了解的工程人员和临床使用人员。

(四)医疗设备的注册证:严格审阅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设备注册证,确保所购设备在注册范围内。

(五)质量再评可由医院自身或委托第三方如医疗设备检测机构进行拟购产品质量的再评价。

(六)医疗设备的使用条件严格考核所购医疗设备能否最大限度地适应振动、冲击、潮湿腐蚀、电磁波干扰、雷电等等。

(七)医疗设备保修及服务尽量选择实力较强的公司提供为供应商,购置的设备要从产品的质量及保修服务的源头上作好质量控制工作。以维护医院利益。

(八)合同制定购置合同需要具体制定,体现其质量要素。

三、医疗设备使用中的质量控制

(一)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要进行严格系统的培训并对其资质和业务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实行院内上岗考核制,DSA、CT、x线机、彩超、高压氧舱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设备的使用及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指导。

(二)做好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登记工作。平时做好质量控制措施。

(三)定期对需要计量的设备进行计量,保证使用结果时准确。

(四)管理部门定期对各个科室设备和台账进行核查。

(五)预防性维护医疗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和安全检查等维护工作。

四、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

医疗设备维修后进行检定、校准、校正、和试运行质量评定才能重新用于临床。

五、医疗设备报废的质量控制

(一)医疗设备报废的标准:影响使用安全、性能下降、设备落后、维修费用过高、使用年限超时、未达到国家计量标准及特殊设备强制报废等等。

篇6: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模拟试题

1.下面关于食品安全表述,正确的是:()A、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细菌

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的营养要求,对身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C、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 D、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 2.关于有机磷农药,不正确的说法()A、大部分不能够溶于水

B、这一类农药的药效高 C、不易为微生物所降解 D、很少有农药毒性残留

3.关于平盖酸败,不正确的说法()A、罐头外观正常 B、因平酸菌引起

C、原因菌多需氧 D、原因菌多耐热

4.引起毒素型食物中毒,不包括下面哪一细菌()A、沙门菌 B、韦氏梭菌 C、蜡样芽孢杆菌 D、肉毒梭菌 5.关于GMP,不正确的说法()

A、是在提倡企业产品遭到投诉后再做检验 B、是一种起源于药品生产的标准化管理 C、是指对于生产环节实行重点控制 D、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终产品检验方法 6.下列哪些不属于防腐剂()

A、苯甲酸及其钠盐 B、山梨酸及其钾盐 C、丁基羟基茴香醚 D、对羟基苯甲酸酯 7.在HACCP术语中,危害分析指的是什么()A、分析危害以了解它们是否可能在食品中产生 B、对危害及其存在条件的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的过程 C、对食品加工步骤进行分析以确定什么会出错

D、对食品加工步骤进行分析以确定如果在某处出错可能是有害 8.关于CCP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键限值(CL)是确保CCP有效控制危害所必须满足的底线 B、在HACCP体系中,至少要在生产流程图中设立两个CCP C、生产过程中的小步骤也可视做控制点,但只有部分作为CCP D、是生产过程中的点、步骤或程序可对此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9.下列哪项在产品配方中不涉及食品安全危害?()

A、水分活度

B、苯甲酸钠 C、蛋白含量 D、柠檬酸含量 10.引起水俣病的毒性物质是:()

A、元素汞

B、氯化汞

C、甲基汞

D、硫酸汞 11.下面物质中,目前公认是属于致癌物的包括()A、三聚氰胺

B、亚硝胺 C、苏丹红 D、黄曲霉毒素

12、ABS指()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苯乙烯 D丙烯腈丁二烯

13、在罐藏食品的安全性控制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罐、玻璃罐需经82℃以上的热水清洗、消毒 B、水果罐头采用抽空处理

C.冷却水加氯量应使排放的冷却水中余氯量不低于0.5 mg/kg D、在高酸水果罐头中加入0.1%动物胶延长罐头保质期 14.可进行重复照射其总的累积吸收剂量不得大于10kGy的食品()

A、为控制病虫害而进行辐照的含水分高的食品 B、用高剂量辐照过的原料制成的食品

C、为达到预期效果可将所需的全部吸收剂量分多次进行照射的食品

D、含6%以下辐照配料的食品

15.凡属我国创新的物质特别是对其中化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或致癌性可能者或产量大、使用范围广、摄入机会多者,必须进行全部()A.二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C.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二.填空题

1、煮豆浆时为使毒素有效破坏,应防止__现象。

2、公认的极毒、强致癌物,有“世纪之毒”之称的是__。

B.三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D.五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3、在油炸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和增效剂,降低油脂变质速度,最理想添加__。

4、常用的抗氧化剂TP是__。

5、__表示一定剂量外来化合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

6、危害识别所需材料中的人体材料主要来自__。

7、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是__。

8、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提出采用__原则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

9、三致作用即__作用。

10、能引起一群个体死亡50%所需的浓度,一般以__(单位)表示水中外来化合物的浓度。

三.名词解释

1、农药残留

2、MAC

3、HACCP

4、无作用剂量

5、安全系数 四.简答题

1.影响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因素 2.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原因 3.热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控制措施 4.亚慢性毒性试验原理

5.我国实施GAP标准化与认证的意义 五.论述题

1.ISO9000,GMP,HACCP的关系 2.控制生物污染的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为糖果制造厂,此前已经建立并实施了ISO9000体系,目前又在策划HACCP并申请认证。审核员在第一阶段的现场审核中,发现生产流程中需添加色素等化合物。根据资料,人工合成色素使用不当会造成危害,如致畸、突变等。

审核员考虑:(1)后道工序无法控制这些化学残留物质(2)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等法规有此要求。所以判定配料司称工序为CCP,查企业的HACCP计划,并没有把此过程识别为CCP——HACCP小组的解释是:在ISO9000体系中已将其作为关键工序,所以没必要作为CCP。

审核员参考ISO9000体系程序文件,发现对该工序的要求是:检验物料品种,注意使用正确性和称量准确性,但缺少CCP所要求的:(1)色素添加步骤CCP及建立CL(依据我国以及各进口国的标准要求),(2)确定CCP的监控程序,以及(3)偏离该CL时的纠偏行动。可以看出,虽为同一工序,但两个体系所强调的重点和控制的深度却不同。审核员认为,目前仅仅以ISO9000的程序对这一点进行控制是不充分和不严格的,建议将该工序列入HACCP计划中的CCP,并实现与原有体系的融合运行。

问:何谓CCP?你对CCP怎样理解?结合本案例谈谈体会。答案

篇7:血液透析室质量与安全控制目标

一、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二、急救仪器、药品、物品完好率100%

三、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四、药品管理合格率≥95%

五、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95%

六、核心制度知晓率≥90%

七、三基三严考核合格率100%

八、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满意度≥98%

九、年计划达标率100%

十、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十一、科室绩效考核方案知晓率≥80%

十二、手卫生依从性≥95%

十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故、院感爆发处理上报流程知晓率100%

十四、职业暴露处理上报流程知晓率100%

十五、消毒登记监测合格率100%

十六、年事故发生率为0

十七、门诊住院登记完整率100%

篇8: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

卫生装备是卫勤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诊疗救治的保证。然而由于目前国内还未形成严密组织、系统规划和措施完善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医疗事故频发。据统计,医疗设备质量问题造成的医疗事故已达17%[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的大量引入与滞后的控制失衡成为制约医院医疗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军自2006年以来,从试点工作到扩大推广[2],逐步展开了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并在思想认识上强化卫生装备安全质量意识、在法规标准体系上建立和完善18种骨干和高危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法规标准体系、在质量控制模式上将卫生装备质控纳入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在检测技术手段上使检测装备实现主要测量标准与测试技术与国际同步、在质量控制效果上合格率达到95%以上。尽管军队在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受到现有医院编制、体制等限制,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平衡,在制度和运行体系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3],致使卫生装备在采购论证、使用维护、检定检测、退役报废等环节上的保障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综合保障效益也有待提高。

医疗设备租赁中心近几年来在很多医院已经建立起来,它不仅节约了医院的设备购置经费,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4,5]。我院设备租赁中心运营一年多来效益显著,深受军区好评,实现了医疗设备的“专管共用”,能对一些关注的焦点问题统一观点、协调行动,是卫生装备计量、质量控制管理方案施行的良好平台。为此,本文在原有质量控制工作的基础上,从医院的特点出发,基于医院设备租赁中心工作平台,研究医院卫生装备集中式的质量控制方案,从而解决人员现有日常工作与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矛盾,缩短质量控制周期,提高租赁设备质量水平,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

2 租赁中心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案设计

根据医院现状,将基于租赁中心平台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分为基本措施、空间规划及运行模式3个部分实现,具体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基本措施作为租赁中心平台上质量控制开展的基础,包括人员落实、设备配备和规章制度确定;空间规划是在保证原有租赁中心业务的前提下对质量控制流程所需空间的规划,是规范化质量控制流程的需求;运行模式包含开展的质量控制内容与方法、执行的程序流程及针对薄弱环节的措施。

3租赁中心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案实现

3.1基本措施

为保证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在医院设备租赁中心的顺利开展,首先需先制定基本的规章制度,落实人员和设备,并明确职责,具体方法如下:

(1)落实人员:根据医院特点,主要由医院器材科人员担负同设备租赁中心工作结合在一起展开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在军区大力推行卫生装备质量控制趋势下获得了较好的培训,值班人员理论与技术水平均满足设备质量控制技术水平要求。租赁中心平台提供了“365天天天在岗、24小时时时服务”的质控保障,使租赁出去的医疗设备质量处于更高的质量水平,有效解决了质量控制工作同现有日常工作之间的矛盾。

(2)配备设备:依据军队医学计量站的要求,医院已配备了标准检定装置14台,通过除颤器、呼吸机/麻醉机、高频电刀、输液泵/注射泵、心电监护、电气安全等检定装置对相应设备实施质量检测。目前我院把专用性强的设备配置到科室,而为医疗设备租赁中心配备了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等保障急救治疗和护理所需,且多科室通用、常用的医疗设备。因此,为租赁中心配备了心电监护检定装置3项,呼吸机检定装置1项,输液泵/注射泵检定装置1项及通用电气安全检定装置1项。

(3)明确制度、职责:目前国内主要依据《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实施通用要求(试行)》、《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试行)》和《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检查考核标准》等法规制度来确保质控工作有法可依[3,6]。我院将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划入租赁中心业务中,值班人员有责任按制度执行设备质控,如按规定检定周期施行检定流程、及时做好检定记录等。

3.2 质量控制实施区域划定

为规范化租赁中心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模式,首先对租赁中心进行质量控制相关空间区域的规划,设计了设备质量控制过程所需的收发区、待检区、检修区、检测区、已检区5大区域,具体布局如图2所示。

3.3 租赁中心质量控制方案运行模式

3.3.1 设备质控内容与方法

质量控制可以有效保障医疗设备量值传递的准确性、有效性、安全性,减少因医疗设备导致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工作安全。严格检定规程即除一般的符合性检查外,还要对技术性能参数指标进行量值检定、检测。我院租赁中心值班人员严格按照总后出具的质量检测原始记录表内容开展质控,先进行环境条件、外观检查、报警检查等基本质控内容的确定,再来对不同设备依据其测量参数分别检定,如心电监护仪需测量的参数包括心率、呼吸、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几项。租赁中心配备了温湿度表和除湿机,一般环境条件均符合要求。参数检测时依据记录表要求在检定装置上调节设定值,设备上显示对应项即为测量值。最后根据允许的最大误差判断设备质量状况,并给出证书确认设备是否合格。

3.3.2 租赁中心设备质量控制执行程序

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必须抓好从采购、使用到技术保障的每一个环节,保障设备“设备采购-入驻租赁中心-科室申请使用-设备返回租赁中心-租赁中心报废设备”每2个状态切换的质控管理。首先,设备入驻租赁中心前把好设备质量控制关,先由临床工程师和医学人员对设备进行技术和临床效用评估,再由采购和财务人员对设备准入进行确认,技术人员对设备类别确认并由工程师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测,最后由医学人员进行设备测试应用,合格后方可入驻,具体执行流程如图3所示。设备入驻租赁中心后,设备从租借到送还过程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定,由于设备使用率高、流通速度快,租赁中心值班人员主要在设备送还后进行质量控制相关检定,合格即可再出租[7]。租赁中心工作人员接收到临床科室租借设备的申请后确认设备数量,并在收发区与运送人员进行设备质量状况的对照,运行正常即可发放;送还的设备经过收发区检查外观后先放置于待检区,有故障的设备由值班人员在检修区进行检修,正常运行后再进入检测区进行质量参数检定,合格后将设备放置于已检区待发放。租赁中心质量控制执行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

3.3.3 环节控制

3.3.3. 1 严格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设备是安全治疗的重要保证,据统计,有60%~70%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因此,对租赁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使其牢牢掌握设备的连接、启动、设置、使用后整理各项使用要求及数据标定、清洁、电池的维护保养相关事项等设备操作规程,并将简要操作说明贴于设备上作为医护人员的操作指南。

3.3.3. 2 不良事件处理

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租赁中心工作人员还应对其值班过程设备的状况进行把握、监测。各医务工作者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遇到不良事件应及时报告、评测,防止不良事件再次发生并应对不良事件负责。

3.3.3. 3 集中式的可能与人员培养

受技术和精力的限制,目前开展的质量控制项目和种类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租赁中心时刻有值班人员负责,可以通过强制临床科室在一定周期内将一些高危设备送至租赁中心进行集中检定,合格后才可继续进行临床诊治,同时开展卫生装备使用、质控培训,培养科室设备质控骨干,从而逐步形成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长效机制。

3.3.3. 4 合理监督机制

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建立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更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租赁中心在运行的过程中按照管理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建立一个简单的ISO质量管理类型卫生装备质控效果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核查装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改进质控措施如检测周期、重复检测次数等,再来根据效果考察执行不足,如此循环往复,使得监督机制能发现问题逐步完善实施方案,其执行流程如图5所示。

4 结语

找寻自身特点,加强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是提高医疗质量水平的必然需求,也是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从落实人员和设备、制定制度、明确职责、空间区域设计程序、质控执行程序和质控环节控制等着手,基于医院设备租赁中心平台逐步建立了适合医院范围内集中式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案,有效解决了目前医院质量控制工作的缺陷,保证了各卫生装备应对医院急剧增长业务时的诊疗质量效果;将设备租赁中心与质量控制工作相结合,实现了职责、环节明确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完善了医疗设备管理。

自实施此方案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后,1 a内租赁中心已对呼吸机实施质量控制156次,监护仪798次,输液泵492次,注射泵325次,基本达到了日检甚至是次检。对租赁中心设备实施质量控制方案前后设备租借状况进行统计,以呼吸机为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四格表检验,见表1,质控方案实施前后租借的设备质量状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租赁中心平台质量控制方案实施,设备运行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大大保障了卫生装备的运行质量,也提高了医院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

摘要:目的:研究合适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案,解决负责人员现有日常业务与质量控制工作的矛盾,为医院集中式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建设全方位开展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医院特点,基于医院设备租赁中心工作平台研究合适的医疗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案。结果:从人员和设备的落实、规章制度制定、空间规划、工作模式等方面建立了以租赁中心工作为基础合适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案,确立了设备入驻租赁中心前后的质量控制方针,针对薄弱环节如人才培养、不良事件等问题给出了对策,且方案实施前后租借设备的质量状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此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负责人日常业务与质量控制工作的矛盾,缩短了设备检测周期,大大提高了医院卫生装备的质量水平,为医院范围内实施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卫生装备,租赁中心,质量控制方案

参考文献

[1]魏海龙,张长虹.军队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1):53-55.

[2]张玉明,李毅,孙志辉,等.强检类部队卫生装备计量管理方法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4):128-129.

[3]孙志辉,杨冬.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9-11.

[4]靳萍.医院固定资产租赁中心管理系统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9):76.

[5]尹传胜.现代医疗设备的租赁应用之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41.

[6]郑嘉羽.急救设备租赁中心筹组设想[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2):42,70.

上一篇:海医保险法律制度下一篇:初中竞选学生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