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沙龙发言提纲2013.3.2

2024-05-25

班主任沙龙发言提纲2013.3.2(通用1篇)

篇1:班主任沙龙发言提纲2013.3.2

班主任沙龙发言提纲2013.3.27

一案例

张某某,女,我校七年级学生,李六寨村(学校驻地)人。由于父母多年在天津打工,所以整年跟七十多岁的祖父母生活。在校表现好交朋友,大方,对老师也有礼貌,学习成绩一般。

问题出现,一天其爷爷来找我,说家里丢了200元钱,怀疑是张某某拿的,想让我帮助调查一下,并要求保密。经过调查发现,其“外财”不止200元。于是,我又与其爷爷联系。其爷爷这才吐露,不是200元,可能是800元,而且不是一次了,因为没有办法了才找班主任帮助。

张在家的表现,及祖孙关系,姑侄关系。

再看在校的生活,花钱为了“朋友”,有时给同学过生日,有时自己买衣服(爷爷奶奶买的相不中,不愿穿)

深入交谈,多方了解,发现聪明爽快的张,内心是孤独郁闷的,爷爷奶奶的爱,她不领情,甚至不爽。又觉的通过大方得到同学的认可。

二、分析与反思

张一种需求——被认可,有一种渴望——比祖父母的更贴心、更细致的关爱。父母之爱是无法代替的。她在成长的的困惑无人诉说,成长中的偏差不能及时、有效的引导,安全感的缺失。

更高,更远地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环境不良,学校教育的片面(迫于压力,实行应试教育,紧跟导向,关注素质教育,无视人的教育,以育人为中心。特别地,在安全压力下,大行放弃教育),使他们多成为问题儿童。据资料,全国有2.6亿农民工,会有多少留守儿童?我校527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约200人。如果站在这一高度,不禁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压迫感。

从我们学校和我们班主任个人的角度反思,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我们班有多少留守儿童,他们的家庭是什么状况?

2、他们身边有几个知心朋友,他们有几个把我们当做知心朋友。我们一学期和他们单独说过几句知心话。

3、我们建立了什么机制,能尽量及时地、尽量多地了解关注他们的内心。

4、我们一学期有几次主动找家长详尽交谈,有没有一个机制。

5、面对班级积分的损失和挽救一个孩子的机会,我们选择哪一个?我们是否坚持了。

6、不少将孩子送到外地读书的家长,是否也有反思。

上一篇:iso9001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童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