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2024-04-20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精选5篇)

篇1:《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用纸造一座“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倾听、不怕困难的品质。课前准备:

重物(200克)、报纸、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复习:观察这些桥,它们在形状结构上属于哪些种类,造桥的材料是什么?桥面的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桥)

为每个小组分发桥梁图片(上拱桥、索桥、梁桥)学生观察后集体交流。(师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复习:薄板型桥面为了增大抗弯曲能力而通过改变形状增加厚度。)

2、明确任务

师出示报纸: 一张报纸,薄而柔软,用它能造一座桥吗?好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六(6)班的小建筑师能接受这个挑战吗?(师补完整板书:用纸造一座“桥”)展示挑战:用2张《长江日报》报纸、35厘米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5厘米宽的河面,宽度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二、自主设计(个体梳理旧知识)

1、学生个体思考:从任务的字面理解,你想到了什么?说说我们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材料只有2张报纸,胶带或胶水不能超额;桥跨越35厘米,也就是桥墩间距35厘米,因此大部分结构桥长35厘米,宽10厘米。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师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学过哪些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 今天这些方法中,哪些适宜用在今天的造桥中的?(为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A、可以通过改变桥面的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O L □∪ W等。B、通过改变桥的结构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拱形、索桥等。教师板书)

3、学生小组合作:在书实验报告画上出设计图纸。(教师巡查指导)

三、展示改进设计方案(集体梳理知识)

1、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2组)并派代表简单介绍设计时如何解决使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的问题。

2、其他各组学生提出适当建议。(教师根据其他各组学生的建议适当提示:怎样牢固的连接各部分。)

3、学生小组再次改进设计方案。(可以重新设计画图,也可原图修改。)

四、成品制作(发挥技术创造)

技术指导:师提问,可能会用哪些技术或要用到哪些对报纸的处理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围绕“量、裁、折、卷、粘”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学生制作纸桥

提醒:造好的桥先不能过分承重和过久承重,如果压塌一次,恢复形状后载重量就会大大减少。(准备备用的报纸,一旦压烂了,如有时间按原样再造一座)

(课结束前如果完成的小组放到办公室,如果没完成允许在校的课余时间继续制作,也允许学生重新制作)

五、小结

教师谈话:用纸造桥,桥上还要承重200克的小车,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信我们的小建筑师们肯定能把这不可能变成现实。

板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

问题:

压力→不弯曲、破坏

办法:

形状 O L □∪ W

结构 拱形 拉索

篇2:《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本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运用。同时也是一堂实验探究和成果交流课。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重视实验前的探讨和预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合作交流与分享。

课题《用纸造一座桥》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告诉我们,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物体。它的抗弯曲能力不同。如果改变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可以改变其抗弯曲的能力。学生通过前面七课的学习和实践,已经灵活的掌握了这些科学道理。教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与巩固。这是一堂完全的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的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

概念:设计和建造桥梁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征和数量,形状和结构。

过程与方法: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来进行设计和制作。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教学重点:

按要求完成纸桥建设。教学难点:

解释建桥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道理。教学准备:

1、学生每4人为一小组,自选组长,分头准备棉线、胶带、剪刀、尺子,8张A4纸,组长负责汇报。

2、教师准备A4纸、砝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首先我们一起看段视频,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大桥,我们见过很多的桥,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几种主要类型桥梁的特点。

二、新知——纸桥的制作与评比

(一)检查各组的准备情况。

1、师:上节课老师安排大家提前做好本节课的准备。一是准备纸桥的工具,二是小组内商量建造纸桥的方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准备的情况。首先请各组将工具放在桌上。

2、师:好的,看来大家都准备齐了,下面检查第二项,请各小组长起来汇报你们组的设计方案。语言要简练。

3、师:看来同学们兴致很高,充分开动了脑筋,准备得很充分,设计方案各有千秋。但是否符合书的要求呢?为了确保大家实验成功,我们一起了解建桥的要求,探讨建桥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二)再次明确纸桥的要求

师:书上的要求很明确。一是纸桥的跨度为25厘米,二是纸桥的宽为10厘米,三是纸桥必须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三)探讨造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师:纸很柔软,要达到书上的要求看来有难度,需要同学们再一次讨论在建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师:时间到,请大家分组发言。

生:纸很软,要考虑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师:很好,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呢? 生:我们想把它做成圆筒形来增加它的承重力。

师:不错,运用了前面学习的知识,通过增加厚度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生:我们打算做成瓦楞形。师:很好,还有吗?

师:刚才各组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意都不错,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生:胶带是用来起固定作用,不能用来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考虑的也很周到,那么现在整理设计方案,开始制作,要注意安全。

(四)小组分头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

师:同学们请安静,我看大家都造好了,下面我们进行交流。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来介绍你们小组的成果。生1:桥的主要结构。生2:制作步骤。生3:不同的桥梁的制作。生4:„„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纸桥造得这么好,真不容易,看起来没少花功夫。那么,你在这堂课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1: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生2:思路要清晰。

生3:改变材料的形状就能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生4:分工、合作很重要。

篇3:《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一、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用纸造一座桥》是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最后一课,本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用纸造一座有一定大小和载重能力的桥。学生在经历设计、制作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发展诸方面的素养,也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1.时间设置是否合适

这节课需要几个必然的活动:一是桥的设计。要求每小组围绕造纸“桥”需考虑的问题进行讨论酝酿,大约需要10分钟。二是围绕讨论成果,每个人设计一张建造纸桥的图纸,小组内推举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班级交流,修正设计制作方案,大约需要15分钟。三是教师投放制作纸桥的材料,进行纸桥的制作,学生需要将近30分钟时间。四是纸桥作品的评价展示,大约需要10分钟。粗略算下来,本课的教学根本不可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

2.教学重心如何确定

遇到一堂不可能在40分钟内完成的课,我们该如何设计这堂课。教师往往采用两种途径去解决,一种是走过场,把教学的每个环节走一遍,在老师的主导下完成课堂。另一种是删除法,剔除占用时间长的纸桥制作部分,课堂中让学生试着设计纸桥,然后讨论纸桥设计的合理性。这样的教学调整对教师来说,时间容易掌控。但没有纸桥的制作,仅仅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带有纸上谈兵的意味。

二、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重新审视本堂课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我们认为既要体现对本单元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又要为学生创造充裕的动手制作时空。

1.增加时间,学生满足,教师满意

局促的时空不可能形成自然的学习过程,更不可能孕育严谨的思维和精巧的技术。我们决定把原先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变成两节课内容来上。第一节课安排部分时间让学生去制作桥,没有完成的组再安排第二节课时间给学生继续制作纸桥,然后进行成果交流展示,每组介绍自己的纸桥,进行载重量测试。实际教学发现,学生对于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有很多想法,觉得载重能力不行,马上想到哪个地方出问题,看到别的小组纸桥能承受重物能力好,反思自己制作的纸桥。

2.脚踏实地,教得实在,学得全面

科学课程技术设计课有很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设计和制作作品。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做框架》时,并没有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去制作框架,而只是课后布置学生去做。后来了解到只有几位学生去做,作品也没有展示交流,做框架教学对学生的教学意义就不大了。

学生在制作纸桥的过程中得到技能方面的训练,又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同时体现了学生相互合作能力,学生介绍评价我们的桥,这是很好的后续活动,可以达到前面教学不能达到的目标,如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三、追求材料制作课的特殊价值

我们细细去梳理一下,材料制作课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做一个指南针》《生态瓶》《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制作小赛车》《造一艘小船》《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等,以及其他穿插在教材中的制作活动。重视这类内容的教学,必将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一道散发异样光彩的独特风景。

1.科学认知在作品的设计中得以深化

在设计制作课中,学生需要充分应用前面学到的科学知识。以《用纸造一座纸桥》为例,学生需要用到的科学概念:材料的厚度比宽度更能增强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能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材料做成拱形、球形、圆顶形,材料的承受力会更强;三角形框架稳定性会更好,做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重心低;可以说,学生要造好一座纸桥,需要充分运用本单元每一课科学知识,只有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到纸桥制作中,再经历设计纸桥、修正设计方案、制作纸桥、展示评价四个过程,学生对本单元科学认知程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检测,是思维不断加速的过程。

2.探究精神在作品的完善中充分体现

学生在整个材料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究在制作纸桥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纸桥要考虑到报纸薄、软特点,硬度差,需要通过改变形状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实际制作中,有很多学生想到斜拉桥的结构,就是考虑到斜拉桥承受能力强的特点,如何把一张报纸进行裁剪、组合、粘贴变成桥柱、缆绳,符合斜拉桥的特点,在反复比试中,选择比较好的斜拉方式,是探究让学生一次次化解难题。作品完成后,进行了载重测试,对比别人的纸桥,学生会在头脑中规划最佳的方案。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纸桥制作中。

3.科学情趣在作品的演绎中生动表达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可见,创设科学教育环境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引导小学生去操作探索,材料制作课就是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舞台。材料制作耗费时间长,需要学生有耐心去完成一件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比较主动去完成一件作品。在《用纸造一座桥》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张报纸,在讨论好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每个人按照图纸的设计,分工完成纸桥每一部分的部件,还要齐心协力把部件组起来,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制作中,充分体验到科学趣味,在作品完成时刻,他们内心无比激动,进行承重测试,焦急地等待实验结果。

4.动手技能在作品的制作中有效提升

在材料制作课中,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使用仪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相互协作能力、读图画图能力等。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就是建立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地训练中,在科学教材中的动手制作课,就是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思考,产生疑问,想办法去化解,把动手和动脑有效结合起来。

篇4:《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过程与方法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来进行设计和制作。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教学重点】

●按要求完成纸桥建设。【教学难点】

●阐释建桥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道理。【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自我评价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每4人为一小组,分头准备胶带、剪子、尺子。

2、教师为各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砝码、镊子一套。【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见过很多桥,也走过不少的桥,今天请同学们再欣赏几桥梁的照片。

PPT出示各种桥梁照。

这些桥梁既宏大又坚固,可以提供大大小小各种车辆行驶。它们大多都是用钢索、水泥、石头制成的,所以它们都具有很大的承受力。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些素材和工具,请你们也制作一座自己的桥,你们愿意吗?

看看桌面上的材料,一张报纸、胶带、剪刀、尺子,你觉得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一座桥,可能吗?

(学生发言环节一:可能吗?)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就薄薄的一张纸当然不能当桥用,可是通过前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改变了它的厚度、形状,可就不同了。

请大家看一组图片。(PPT)

师:看到了纸桥的强大了吧?你们也想创作自己的作品吗?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二、新知探究----纸桥的制作与评比

(一)再次明确建纸桥的要求

(学生发言环节二:建桥要求)

师:在做之前,再次了解一下我们对要做的这座桥的要求,书上的要求很明确,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概括一下。

生:一是纸桥的跨度为35厘米;二是纸桥的宽为10厘米;三是

纸桥必须承重200克。

(二)组内讨论造桥方案

1、明确制作要求

师:很好。跨度35cm,也就是说桥的长度至少35cm,宽度为10cm,也就是桥面宽10cm,还能放200g的物体。也就是在你们做完以后我们可以拿200克的砝码,或者200克的物体放在桥是,看它是否塌陷,如果没有塌陷,即证明实验成功。

(学生发言环节三:注意的问题)

师:报纸很柔软,要达到书上的要求看来难度不小。所以先请各小组再次讨论一下在建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探讨建造纸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时间到,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1:要考虑报纸的特性。它很软,要想达到实验的要求,必须想法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师:很好。你们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生1:我们想把它做成圆筒形来增强它的承重能力。

是:不错的注意。运用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2:我们打算做成瓦楞形。

师:很好。也运用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还有吗?

生3:我打算做成三角形的,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你的数学知识很扎实呀。刚才各组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有见地。那么,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生4:要考虑报纸的数量----只能用一张。

生:5:先设计好,再动手,否则把报纸剪坏了就麻烦了。生6:胶带只是用来起固定作用,不能用来增强报纸的抗弯曲能力。

生7: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讨论造桥方案,画出设计图纸。

师:同学们考虑得非常周到,这些注意点在待会儿我们的制作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大家都得小心细致。刚刚一位同学说要先设计好方案再动手,否则报纸剪坏了就麻烦了。他说得很对,事实上桥梁专家们在建造任何一座桥梁的时候都经过了精密的考查,反复的计算,无数次的图纸修改后才真正动工建造的,那么我们这些小小设计师们也先把你们的方案在实验报告纸上画出来吧,然后再动手操作好吗?注意在你们的纸上甚至要把长度数据都标出来,这样方便剪贴。

(学生开始画图纸)

(学生发言环节四:方案汇报)

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制作方案!

组长1:这是我们小组准备制作的斜拉桥,在桥面下面粘上几排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中间装上两根立柱,然后用几根线拉住它。

组长2:这是我们小组准备做的拱桥,用上六个桥墩,桥面可以是报纸折叠起来的,这样增加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组长3:我们小组就准备做像瓦楞纸那样的桥面。本来想用5层瓦楞纸来增强报纸抵抗弯曲的能力。但是材料不够,只好用3层。

组长4:我们也准备做斜拉桥,但是我们不用线,拉索也只有4条。

师:看来同学们兴致很高,充分开动了脑筋,准备得很充分,设计方案各有千秋。但是否能符合书上的条件呢?这需要实践的检验。下面,就请各小组开始制作。请抓紧时间,注意安全。

(四)学生分小组建纸桥,老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分享,教师点评

(学生发言环节五:作品展示)

师:同学们请安静,我看各小组都造好了,有些小组已经完成了检测。下面我们进行交流,待会儿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带上你们的作品,依次到讲台前来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成果。

组长1:这是我们的斜拉桥。组长2:这是我们做拱桥。组长3:这是我们做的瓦楞形桥。组长4:这是我们小组做的斜拉桥。

师:同学们能再这么短的时间里把纸桥造得这么好,真不容易,看来大家下来没少花功夫。虽然有个别小组的作品没有完全达到要

求,但不要紧,你们下来之后再想法改进,争取下节课再给大家展示出优秀的作品来。关键是同学们在这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悟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合作精神。

三、课堂小结

(学生发言环节六:课堂小结)

师:本堂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1:看似容易动手难。生2:合作很重要。生3:理论需要实践去检验。

生4:改变材料的形状能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生5:要把知识转化为实践可真不容易。……

篇5:《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武乡镇中心小学 郑俊波

教学目标:

1.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2.能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一座美观坚固的桥。

3.培养他们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

教学难点:能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一座美观坚固的桥 教学准备: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刀、尺子、玻璃棒。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上一课里,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桥,它们都有各自的形状和结构,那你们觉得一座好的桥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呢?(播放幻灯、板书:坚固、美观。)

2.今天,我们就要象桥梁工程师那样来设计建造一座结实的桥。不过我们使用的材料不是钢筋和水泥,同学们请看屏幕。(放幻灯、板书课题:用纸造一座桥)

二、设计方案

1.用报纸设计一座桥,你觉得最困难或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报纸很薄很软,承受力很差,关键是要提高它的抗弯曲能力。)

2.我们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报纸做成什么形状抗弯曲能力最强?桥梁结构怎样设计? 3.指导设计方案:(桥梁设计成什么形?桥梁怎样组合起来拼成桥面?)

4.制作步骤可分为哪几步?

①把报纸裁成35厘米长的纸条。

②把纸条做成桥梁。

③把桥梁拼成一排,构成桥面,用胶带固定。

④桥面架在桥墩上,进行载重实验。

5.完成设计方案。

三、制作活动

分小组制造桥,时间为20分钟。

四、介绍、评价、交流。

1.老师采访各小组,请他们介绍自己造的桥:

①纸桥的长、宽是多少?承重能力怎样?

②你们是采用什么方式提高报纸抗弯曲能力的?

③你们认为自己的桥哪里设计得最巧妙?哪里还需要改进?

2.我们的桥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小结

今天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柔软的报纸造出了既结实又节省材料的桥,你们还可以用彩色的纸把自己的桥装修得更漂亮,有没有信心做到?

课后反思:

《用纸造一座“桥”》这堂课学生特别感兴趣,气氛活跃,轻松。通过学习,完成了三个活动,第一,设计造桥方案。第二,制造我们的桥。第三,介绍评价我们的桥。学生经历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学会了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发扬了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善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上一篇:十字路小学:开展“孝亲敬老”系列活动下一篇:观看2020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