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2024-04-17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共14篇)

篇1:《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带给我们很深的震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今天晚上,爸爸带我和姐姐 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开始时,我看到了幸福的一家子人,我想,他怎么也想不到灾难就在身边吧。

我猜对了。他们有说有笑,而地震在晚上,电影里的爸爸妈妈正在一辆大卡车上卿卿我我,那对龙凤胎在家里睡着了。他们家有一个大鱼缸,鱼从鱼缸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活蹦乱跳的。我知道,那是预震,鱼在警告人们,也是在告诉那对龙凤胎:要地震了!

可那对龙凤胎睡的太沉了,没有感受到周围的异常。我的心都揪起来了,真为他们担心,心里不住地在喊“快醒醒,快醒醒,要地震了!

地震真的开始了,我看见天空在一点一点地在变成紫色,我不敢看了,只听见我身边也是一片尖叫„„直到爸爸告诉我没事时,我才敢睁开眼。在我眼前,刚才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电影中的“爸爸”已经死了。那对龙凤胎压在了一块板子下面,一个叔叔说,只能救一个,救女儿压住儿子,救儿子压住女儿。“妈妈”决定不了。看他们都要死了,“妈妈”说“救弟弟”。“救弟弟”这三个字在我心里震了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救弟弟?虽然姐姐应该让着弟弟,但要用命去让吗?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词:男尊女卑。

接下来,就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被一个救援的夫妻收养了。然后费劲周折,在XX年,汶川地震时,姐弟去救助时相遇了。

然后去墓地拜祭了他们的父亲。

最后,快结束时我看见了好几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那写的都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我看见一位老人在看他在地震中死去的妻子、儿子、妹妹。我看到他死去的儿子仅有五岁时,我哭了。

这是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

我记住了一句话:23秒,32年!

今天晚上,爸爸带我和姐姐 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开始时,我看到了幸福的一家子人,我想,他怎么也想不到灾难就在身边吧。

我猜对了。他们有说有笑,而地震在晚上,电影里的爸爸妈妈正在一辆大卡车上卿卿我我,那对龙凤胎在家里睡着了。他们家有一个大鱼缸,鱼从鱼缸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活蹦乱跳的。我知道,那是预震,鱼在警告人们,也是在告诉那对龙凤胎:要地震了!

可那对龙凤胎睡的太沉了,没有感受到周围的异常。我的心都揪起来了,真为他们担心,心里不住地在喊“快醒醒,快醒醒,要地震了!

地震真的开始了,我看见天空在一点一点地在变成紫色,我不敢看了,只听见我身边也是一片尖叫„„直到爸爸告诉我没事时,我才敢睁开眼。在我眼前,刚才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电影中的“爸爸”已经死了。那对龙凤胎压在了一块板子下面,一个叔叔说,只能救一个,救女儿压住儿子,救儿子压住女儿。“妈妈”决定不了。看他们都要死了,“妈妈”说“救弟弟”。“救弟弟”这三个字在我心里震了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救弟弟?虽然姐姐应该让着弟弟,但要用命去让吗?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词:男尊女卑。

接下来,就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被一个救援的夫妻收养了。然后费劲周折,在XX年,汶川地震时,姐弟去救助时相遇了。

然后去墓地拜祭了他们的父亲。

最后,快结束时我看见了好几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那写的都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我看见一位老人在看他在地震中死去的妻子、儿子、妹妹。我看到他死去的儿子仅有五岁时,我哭了。

这是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

我记住了一句话:23秒,32年!

第二篇: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暑假之际,新闻热播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票房、精彩片段和影评,并称之为“XX年最感动的电影”。我半信半疑,它真的那么感人吗?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于是用自己所有的积蓄换来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这部电影围绕着亲情,讲述了原本幸福的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时,父亲身亡,母亲只能救一个孩子。当她面临着如此艰难的抉择时,母亲救了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姐姐方登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她奇迹般活了下来,被解放军收养了。而母亲却多年如一日地惦记着女儿,认为自己对女儿亏欠很多。方登一直没有原谅母亲,她怨恨母亲当年抛弃她。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废墟上的母亲的一举一动所深深感动。于是,她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并彻底地原谅她。看完这部电影,我眼睛湿润了,心弦为之颤动„„ 这部电影催人泪下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惊心夺魄的传奇故事,而是人间最美好的亲情。让我倍受感动的是,奶奶无情地留下媳妇在唐山生活,硬要带余震后仅有一个胳膊的孙子走。当老太太在车上,看见小孙子哭哭啼啼要妈妈时,当老太太看见媳妇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她的心软了,把孙子留在了媳妇身边。看见母子相拥的情景时,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观众还没从刚才的感动中回味过来,就又陷入了另一场感动之中。当母亲扑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儿道歉时,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眼泪随之流下。这是多么浓厚的亲情啊!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母爱的伟大再次激荡我的心头。

是啊,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人要知足常乐,一家人温馨地生活,不就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吗?有的人为了财富,错过了亲情,他们整日数着钞票,却数不出真正的快乐。难道这样的人生也美满吗?一家人在饭后团聚在一起闲聊,充满了欢声笑语,比起他们,不知幸福多了!我们要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不要对父母的爱不屑一顾,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做人要知恩图报,孝顺父母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机会。若错过了,就后悔莫及!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发自内心的震撼。我明白了很多,从今开始,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个亲人,努力吧!

篇2:《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一个让许多人都感到痛心的自然灾害事故。当我看到影片中地震之前时的安详与美好,真的无法想象地震后的惨象。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当太阳还未来得及升起时,可怕的地震突然出现了,无数的人在惊恐与黑暗中度过这可怕的32秒。32秒,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但是对于在地震中的同胞们来说,这是一个很漫长并残酷的时间。

32秒,让唐山变成一片废墟:;32秒,让最亲的人和自己天人永隔;32秒,让我们亲眼目睹地震的可怕;32秒,让一个母亲面临这辈子最大的痛苦。地震后一对姐弟被压在大石块下,他们的母亲面临着只能救一个的抉择,母亲在痛苦的挣扎下,她选择了儿子。这句话使小女孩对母亲充满了恨意,但是最后她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红军夫妇领养。在这阴差阳错下最后姐弟俩相认。那时他们一起都奔赴汶川大地震,他们为了祖国,也因为体验过地震的残酷,所以他们想拯救更多人。当姐姐见到当初放弃她的母亲时,她的母亲竟然给女儿下跪,这个时刻仿佛时间被静止了,我不禁潸然泪下,这一跪包含着太多太多的亏欠,太多太多的内疚,太多太多的爱….我突然感到当一位母亲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因为从来都没有人教她们怎么样去当一位母亲;从来没有人要告诉她如何面对失去女儿和丈夫的.痛;从来没有人教她们要为自己的孩子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篇3:《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导演:冯小刚

主演:徐帆

陈道明

张静初

这部电影的核心和本质的东西是情感的力量、家庭的力量、人性的力量。《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其实不是关于地震的, 而是关于我们要怎样重新确立对家人和家庭的爱。

———冯小刚

篇4:《唐山大地震》影评

影片《唐山大地震》给我们展示了互不相干的两场劫难,机缘巧合地让一家人死别而生聚,以深沉肃穆的情调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超时空要爱。

影片开场的1976年地震中,方大强之死,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而对于方达与方凳被选择时。他们的母亲哭喊了无数次“两个都得救啊”,可现实委实太残忍,偏要择其一,二者不可兼得,作为一个母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割哪儿不疼啊;临危关头,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让女儿记恨32年的三个字:“救弟弟”,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被认为已经“过去了”的女儿方登却在大雨的漂洗下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并被一个比他原家庭强出好多倍的军人家庭所收养。

接下来的方达与方登便开始了在不同背景下的生活:一个人上了大学,一个读完高中走上了打工做老板的路子。当方达携着妻子“衣锦还乡”打算替母“尽孝”时,却被母亲坚决地回绝了,眼瞅着方达要生气了,坐在车后面的方达的妻子说:“方达,别跟妈发脾气,跟妈好好说”,这一句极其简单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试想有多少时候我们曾为父母着想过: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将生活的事情跟妈妈好好说。工作的事情跟爸爸好好谈。我们年幼无知时,父母是我们的避风港;当我们稍大一点,便对父母的管束东耳进西耳出,一听就烦;再长大成人后,往往会敬而远之省的唠叨。如果我们真的认为我们已经不在年幼,那么就请你“别跟妈生气,跟妈妈好好说”。殊不知,你的脾气发在父母身上,而他们的火气却不能像你发泄。甚至不能让你看出,任期灼烧自己的心。那时的父母有多难多痛。

影片中的方登生长在军人家庭,虽然条件优越却抹不掉那1976年灾难留给她的阴影。“救弟弟”三个字伴绕在她灵魂的深处,她恨。而大学的情感挫折又使她辍学漂泊还带了一个女儿。若干年后,当养父在歌剧院学唱《走进新时代》时,她的养女归来了,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女儿归来了。回家后,方登给父亲穿上了新买的羽绒服,她说:“在我印象里您特别高大。袖子怎么就长了呢”,简单朴实,毫无一点点的粉饰,却能给我们每个人留下深深地印痕。想来人的生长成熟总会有一个衰退期,而当记忆中的父母与现实中的父母真正有差别的时候。我们的确已经值得好好反省一下了。父亲,一个曾经被我们骑来骑去的宽阔脊背却再也不容也不能承受起我们的重量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他做好一个支柱,别再让生活的重担那么一刻也不松懈地压在我们父亲的身上了。记得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有这样一句话:“当别人的爸妈在打牌逛街的时候,我们的爸妈在干活;当别人的爸妈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爸妈仍然在干活;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的”。我们怎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那刚直的腰杆迅速地弯曲下去。

也许仅凭几句台词我们还很难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让我们回顾以下两个片段。

当方登重归养父家时的景况,父亲满脸焦灼愁苦的说:“为什么不回家,来封信打个电话总可以呀,不想让我担心?我天天为你担心,你上哪儿去了?”。

另一个场景是当方达将方登带回家时进屋后的那个场面。她的母亲居然一扑通地跪在了令她魂牵梦绕的失散了32年前的女儿面前,哭喊到:“这么些年咋就不给个信呢,我成天念着你们,不理我,你上哪去了”。

这两幅场景深深地刻画了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对女儿的又爱又恨之情,阐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厚爱:尤其是母亲为了女儿居然宁可一个人住在那间小房子里,咀嚼痛苦和折磨:宁可用一生来为女儿忏悔。作为一个军人父亲,明知道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他仍然鼓励女儿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坚信“人是有感情的”;这样的爱是多么的深沉,足以堪称人间至爱。人间至情。虽然我们没有经历那样的生死离别,但我们应该想到天下父母心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有事没事打个电话给父母。

而在影片尾声,导演却用了一个“爱转角”的方式将人间的真情推向峰巅,在方登的坟墓里埋的不是其他,正是书包;方达告诉方登“从小学到高中,每次妈妈都买两份课本,有我一份。都有你一份”,此刻的方登终于幡然悔悟。领悟到了母亲的艰难。

篇5: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详细的剧情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上网搜一下就会有很详细的介绍和海报。

这部电影请的是韩国的特效制作队伍,所以以为会像一样在视觉上很震撼,可是看了以后才知道心灵的冲击早已冲淡了视觉的震撼,这不仅仅是表现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更是主要着眼于这场浩劫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的影片,冯小刚夫妇一导一演,以质朴的电影画面和语言传达出主人公对家庭、亲情的永恒依恋。

我是地震那年出生的,所以电影开始的镜头——买冰棍、吹电扇、画手表,一下子叫我回忆起儿时的情景。除去开场地震来临、震后废墟上的痛苦抉择以及结尾家人相认的感天动地,电影叙事的中间部分几乎看不到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恸哭,可是眼泪大多时候却是不自主的流了下来。

整场电影下来,除了演到汶川地震开场的时候带笑笑童鞋中途去了一趟洗手间眼睛是干的,其余的时候泪水始终在奔涌。每个场景每句对白都触碰我的软肋,我是彻底的被这部电影征服了,感情爆发了无数次。笑笑在一边忙不迭的给我递纸巾,还对LG说,我不要在妈妈身上坐着,衣服都被她弄湿了!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令我感情大爆发的几场戏吧!

感情爆发点一: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舍了谁都能要了当妈的命,被舍弃的姐姐方登当听到母亲所做的抉择后流下的那道委屈和绝望的眼泪就像针扎一样刺痛我的心。徐帆撕心裂肺大骂“老天爷,你个___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了。因为母亲无奈的抉择,方登32年来一直没能走出这个阴影,就像在影片结尾方登问妈妈:“这32年你是怎们过的”一样,这孩子的32年也生活在无尽的痛苦、怨恨和失落中。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我也曾经问过LG的,“妈妈、老婆、孩子同时落水,你会救谁呢?”现在觉得这句话实在是太愚蠢了,不管是谁,在这种状况下都无从抉择,选择实在是太难太痛苦了!

感情爆发点二:奶奶要带震后余生的孙子走。说实话老太太虽然很绝情的要带走缺了一只胳膊的孙子,留下孩子妈妈独自一人负罪的生活,并且说出“要不是因为你,我儿子也不会死”等等令人伤心欲绝的话,可是我从心里并不是很怨恨她,因为换回母亲的角色来想,她也是痛不欲生的,她不是一个不近情理和残忍的女人,不然她也不会在汽车启动后望着伤心欲绝的媳妇在女儿的劝说下改变主意,重新叫孙子回到妈妈的怀抱。当老母亲坐在远去的汽车上,望着相拥的母子俩,流下不舍和辛酸的眼泪,我再一次控制不住哽噎了。

感情爆发点三:祭奠亡灵之时。当镜头推出满城祭奠亡灵的镜头时候,那种心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形容。当星星点点的火堆,寄托生者的哀思之时,真的从心里希望阴阳之间可以通话,可以相见。母亲带着儿子给罹难的丈夫和女儿烧纸,并一遍遍说着新家的路线,期待丈夫和女儿能时常回家看看,当因为没有去考大学毁了前途、辜负全家希望的儿子说出:“早知道,当初就该别救我救我姐”时,母亲狠狠甩向儿子那记耳光,就像抽在自己脸上一样,生疼生疼的。

感情爆发点四:令人钦佩的儿媳妇——小河。小河是儿子方达在外闯荡天地,事业有成后带回家的儿媳妇。小河的豁达和对婆婆的理解真的叫人打心里敬佩她。丈夫事业有成,开宝马车,有能力叫家人住更大更好的房子,母亲不愿意,依然坚持住在老房子,儿媳妇没有说什么,反而责怪丈夫不该说出令婆婆伤心的话,一家人挤在小窝棚里,迎接孙子的到来。过年了,外地媳妇小河要带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去父母家过年,可是方达坚决要妻子留下儿子陪自己的母亲过年,夫妻俩爆发了家庭大战,太理解小河的委屈了,从心里觉得儿子方达的这个做法实在是太霸道,太不讲道理,太偏激,原本以为夫妻俩会因此而鸡飞蛋打(电影里的原话),可是小河这个善良的女人,最终还是决定留下儿子陪伴孤独的婆婆过年,自己和丈夫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当小河推开婆婆的房门,依依不舍的轻吻儿子告别,被丈夫拉走后,我再次泪如泉涌。想想小河父母巴巴盼望外孙的眼神和失落,我的心被揪的更疼了!

感情爆发点五:女儿与母亲的相认。当女儿在父亲的遗像前,看见母亲为她洗干净镇在水里的西红柿后,我的眼泪又已经开始止不住了,之后,母亲向女儿下跪忏悔,说出32年来自己一直在向她赎罪,女儿终于原谅母亲,最后女儿在墓地自责的说出那句话,“他是我弟弟,他活着,多好”。之后一段王菲的《心经》开始荡漾,空灵的声音,真是净化心灵。

影片的最后缓缓地展现了现在的唐山大地震的纪念碑和广场。23秒,让一座城市顷刻间沦为废墟,24万人失去鲜活的生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32年,重建的城市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但幸存者却难忘那场灾难,一场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也让更多的人对生命有了重新的思考和感悟。

我想在生活中我们因该学会更加宽容和珍惜!

篇6: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今天,我去看了《唐山大地震》,电影一开始显现的是70年代的画面,看看这个画面,灰灰的天空,平平的小楼,又快又方便的自行车......再看看现在,,又高又大的高楼,既快又方便的电瓶车、摩托车、小轿车......时间过得太快,现在已经是XX年了,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着。 看着方达、方登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的妈妈,看见有人来了,便求他们帮忙,救救孩子们,这些人二话没说就去救人了,他们说只能救一个人,妈妈使劲央求着,说:“求你了,两个都救吧......”他们着急了,说:“再不做决定,孩子可一个都没了!”妈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犹豫了。过了一会儿,她说了三个字:“救......弟弟......”看到这时,我的心都跟着妈妈的哭声颤抖着,顿时,眼泪水一颗一颗地从眼眶里涌出来,已经止不住。我妈妈告诉我说:“世上没有一个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如果我是方达方登的妈妈的话,我有多么希望代替他们去死啊!”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让我知道了母亲是多么伟大,母爱的伟大!我一定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篇7:《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

 

四年级关于老师的作文:我的老师

篇8:《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创下票房佳绩, 灾难中一个普通家庭生死别离的爱恨纠葛牵动无数观众的心, 让人们再一次体会到“亲人”两字的分量, 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天佑中华, 多难兴邦”不只是一种口号, 更是根植在国人心中坚不可摧的信念。万众一心的信念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它是中华民族家国伦理的反映, 而这种家国观念的根基是儒家的孝悌伦理。“孝悌”是家庭中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关系的总原则, 是为人之本。本文将结合影片从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孝悌与家国安定的关系等方面来阐述儒家的孝悌伦理, 为新时代孝悌的践行提供理论依据。

父慈子孝

影片中的方登是爱恨纠葛的焦点, 在地震中她和双胞胎弟弟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 只能救一个。在面对这种两难选择时母亲下意识地选择了救弟弟, 这使得她怨恨了母亲32年。在地震中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对抗震救灾的军人夫妇收养, 她又处在了一个没有血缘但对她恩重如山的家庭中。这一复杂的家庭背景与子女关系处处折射出儒家“孝”的传统, 值得我们深思。

孝悌是以人们的自然本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化行为, 它根植于人们的血缘天性中。在古代, 无论是平民共同生活互相协作的亲情, 还是贵族宗法制中与政治家国相结合的阶级性亲情, 都是以天然血缘为依托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从人性角度出发, 认为孝悌是出于“良知良能”, 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具有非功利的性质。影片中多次提及的一句话“亲人终究是亲人”言简意赅地点出血缘亲情的自然属性, 无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怎样的恩怨纠葛, 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否定的。方登虽然也爱养父母, 但那是出于后天培养起来的感恩亲情, 是“孝悌”的延伸。她与养父母之间总有无法消解的隔阂, “毕竟不是亲生的”是养母常说的一句话。

孔子言论中常常“孝悌”并举,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是所有德行之始。其中“孝”又是儒家反复强调的德行, “孝为天之经, 地之义, 德之本, 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 在父子关系中, 儒家倡导“为人父, 止于慈;为人子, 止于孝。”父慈子孝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家庭伦理规范。“慈”与“孝”有着双重内涵。“慈”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它包含养育和教育两方面的内容, 是自然本性和社会理性相结合的行为方式。父母对子女不仅仅是“养”, 更重要的是要“教”。“爱之必以其道”“爱子, 教之以方”即是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对子女的“慈”一般都能实现, 基于实用主义原则, 孔子更强调“孝”。儒家赋予孝很宽泛的内涵, 具体到家庭中,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爱, 包含养体与养志两方面内容, 既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 也要在精神上关爱父母。《论语·阳货篇》中孔子与宰我有关于“三年之丧”的讨论, 孔子认为礼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 “三年之丧”是以子女对父母抚育之恩的怀念为依据的, 孝的本质是基于血缘亲情的情感, 本于子女内心对于父母之爱的感戴之情。孔子认为对父母孝顺不仅要“养”, 还要“敬”。“今之孝者, 是为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 孝养父母“能养”易, “能敬”难, 侍奉父母不仅要让他们衣食无忧, 更要有虔敬温和的态度, 和颜悦色。孔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孝养父母的原则:“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父母唯其疾之忧。”“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等等, 这些对于我们现代人敬养父母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影片中有很多祭祀的场景, 这也是儒家“孝”中很重要的内涵之一。“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 (《纪孝行章》) 可见孝不仅包含对父母生前的敬养, 也包括死后的丧祭。孔子强调丧祭中的情感因素, “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 (《论语·八佾》)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 如不祭。’” (《论语·八佾》丧葬祭祀不在于外在形式的奢华, 内在情感更为重要。唐山大地震中遇难亲人的家属们每年都会在家门口烧纸钱祭奠, 痛哭流涕。方登的母亲更是把丈夫和女儿的遗像天天摆在眼前, 她不愿搬家, 也不愿改嫁, 始终守着这个“家”, 她所守护的是永远无法再重建的心灵废墟, 是对丈夫女儿刻骨铭心的怀念。儒家既强调祭祀时要尽其哀“人未有自致者也, 必也亲丧乎。”同时也要适可而止“丧致乎哀而止”。失去亲人必然悲伤但不能过度, 既不失去丧礼的情感内容, 也不能损害身心, 因为过分悲伤伤害自己也是对亲人的不孝。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 人们不可能再按照习俗处理死者的遗体, 也不能一味沉溺在哀痛中, 活着的人还得好好活着。无论是在唐山大地震还是在汶川地震中, 丧失亲人的家属都能压抑心灵的悲痛投身到救灾队伍中, 生者比死者更为重要。

兄友弟恭

“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论语·学而》) 这里的“出”是指不在父母面前之时, “悌”是敬爱兄长之意。儒家强调“天伦”, 兄弟姐妹之间长幼有序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 在宗法制社会中更注重幼者对长者的尊敬, 后来延展为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尊重, 互相关爱。

悌如同孝一样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是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影片中的方登与方达是龙凤胎姐弟, 幼年时候弟弟处在姐姐的庇护中, 母亲也对弟弟更宠爱些。孩童的良知不是遵从某种道德规范, 而是出于天然情感, 姐姐关爱保护弟弟, 弟弟对姐姐也亲近甚至依赖。影片最后方登跪在母亲面前忏悔的时候说“弟弟能活下来多好”, 作为姐姐是甘愿为弟弟牺牲的。

兄友弟恭是儒家倡导的兄弟相处的原则, “兄弟怡怡”是家庭和乐融融的理想状态。在家庭中, 一般长者 (父母兄姊) 承担重任, 幼者应该体谅他们的苦心, 对他们恭敬爱戴;幼者一般属于弱者, 长者应对他们宽容关爱。兄弟姐妹长大之后虽然能力上悬殊不大, 但仍需要相互沟通, 宽容谅解。“兄友弟恭”是兄姊尽友爱之心帮助弟妹, 弟妹尽敬爱之心向兄姊学习。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比起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更容易产生并激化, 在宗法制社会中兄弟间利益冲突尖锐, 更需要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约束。儒家传统强调个人的义务责任, 通过家庭成员中每个人自觉履行义务从而使其他成员获得权力, 这样比起反复强调个人权力更利于化解家庭矛盾, 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孝悌与家国

08年汶川地震之际, 方登在加拿大获知消息痛哭流涕, 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方达也筹备了许多救援物资赶往震中, 与唐山救援队汇合。我们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总能够被激发出万众一心的凝聚力, 这强大凝聚力的内核是我们家国合一的传统, 归根结底是孝悌精神的延伸。

“孝悌”根植于血缘关系但并不局限于家庭, 它的血脉渗透到庞大的社会体系中, 将华夏民族凝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孝悌是家庭成员之间协调关系的原则, 儒家的孝悌是有等差的, 即是说爱是有等差性的。“亲亲”是人的本能, 一个人的道德实践应该从与自身最贴近的家庭做起, 敬爱父母, 友爱兄弟然后推己及人, 才能实现个人, 家庭, 社会的和谐。“孝”的拓展是一种纵向延伸, 首先要做到父慈子孝, 然后推及到祖孙的天伦之乐, 对祖先做到“慎终追远”。而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悌”的拓展恰恰是横向延伸, 兄弟姐妹应做到兄友弟恭, 进而推及到堂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宽容友爱, 族室有序。最后以这种友爱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四海之内皆兄弟。通过这样纵横交错的关系, 才能达到儒家所倡导的“至仁”, 这是一个由等差之爱到博爱的过程, 既顺应人的自然天性, 又能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谐。

孝悌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民亲爱, 莫善于孝;教民礼顺, 莫善于悌。” (《孝经》) 孝悌首先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 它是培养道德人格的内在动力。孝亲又是一种自然本性, 养老抚幼, 尊老爱幼, 有利于人类的自然繁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 孝悌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基石。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 见证了他们对中国传统精神的认同。我们儒家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内核在先秦之前, 两汉之后更多的是传统文化与当时社会相结合加以权威化的制度, 社会功利性更强。儒家文化所体现的人们的心理及伦理秩序在任何社会都必不可少, 具体规范的过时并不能否定儒家伦理本身, 恰恰相反, 这些基于人们共通情感的伦理在任何时代都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我们所要做的便是从旧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新的精神内核, 然后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融入到整个价值体系中, 让璀璨的中华文明再一次照亮华夏儿女的心灵, 为我们做人找到新的精神依托。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 2006年

[2]《论语今读》李泽厚注,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

[3]《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整理本) 李学勤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

[4]《孝经译注》汪受宽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5]《儒家伦理思想研究》曾振宇, 中华书局, 2003年

[6]《人和论》徐儒宗著, 人民出版社, 2006年9月

篇9:解构《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将一个普通家庭大灾难后32年的生活与情感展现在大银幕上,无论时代如何进步与发展,始终不变的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家庭观念,无论再大的灾难也不能摧毁。在冯小刚看来,《唐山大地震》是不是“史诗电影”并不重要,他说:“史诗电影说得多了,观众就麻木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史诗,但是我记录了这样一个家庭,他们的灾难和重聚。地震可以摧毁房屋,但这些都可以恢复重建,但对人内心的伤害是没办法重建的,这种伤害一直伴随着受害者,直到他们走进坟墓。这个电影,更准确地说,是小说《余震》,说的是亲情力量。”

主题篇—— 大时代下的人性

对于灾难片来说,其实套路大多只有一个,即宏大背景加小人物命运,此招屡试不爽,曾经赚了全球眼泪的《泰坦尼克号》如此,现在吓得全世界人民都“想开了”的《2012》亦是如此,所以这部《唐山大地震》在形式上也确实想不出什么新花招,不过灾难片本来也不是靠着形式赚钱的,主要还在于主题。

在各种主题中,难度最小的是爱情,难度最大的就是人性。一般功力稍浅之人是不敢碰“人性”这二字的,一是这个主题太宏大,又太具体,不好把握,二是稍微有些差池,就会画蛇添足,有哗众取宠之嫌。所以从中找一个平衡点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唐山大地震》有张翎的知名小说《余震》“撑腰”,《余震》写的不是血淋淋的伤口,而是伤疤下暗暗涌动的东西,将人性放在一个“疗伤”的容器中,无疑让《唐山大地震》这部灾难片产生了一种不一样的特质。

电影的结构基本上就是小说的结构,从地震开始,然后母亲和女儿三十二年的分离,妈妈以为女儿死了,而女儿则是不愿意再去回首灾难来临被母亲抛弃的这段往事。当然编剧并没有把精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是将笔墨分散开来,既写了这样一个觉得自己被亲人遗弃的女孩,也写了失去女儿和丈夫的这个母亲对儿子的感觉,还有儿子对母亲的特殊感情。一条线延伸出的三条线,更加丰厚和全面地折射了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等等层面,让“疗伤”在其中慢慢地“发酵”。

当然电影的主题跟原著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张翎《余震》的主题更多地是一个女孩,因为妈妈的选择,造成的一种心灵的伤害,和她怎么去修复。注重表达地震灾难是一时的,而灾难对人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电影的主题则更关注中国人对家这个概念。这一场一场的地震,不管是唐山大地震,还是汶川地震,其实它破坏了什么呢?那就是家庭。如果你孑然一身,地震不会对你有太大影响,活就活了,死就死了,没有牵挂,但是假如你有家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唐山大地震》说的主要就是家庭,地震之后,虽然逝去的人已经逝去,活着的也已远走他乡,但家一直还在心里。

人物篇—— 选择与被放弃

女儿方登:过不去的一道坎儿

“ 1976年7月的一个傍晚,地震突然来袭。为救孩子,父亲死了,女儿方登和儿子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母亲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做出的抉择……”

地震来袭的时候,最最困难的就是选择,尤其是选择自己亲人的命运的时候,不管这种选择是在什么条件下,什么心境下,它一定会伤害到不被选择的一方。饰演女儿的张静初说:“在发布会上,小女孩说了一句能让所有大人都哭了的话,她说想不通为什么妈妈会选择弟弟,而不是我,我也是妈妈的孩子啊。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创伤,你就觉得可能需要怎么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她才能够真正地忘掉。虽然整部电影演完了,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作为她这个人物我慢慢能理解一点,可是有时候乍一想我还是觉得很伤心。如果是我妈妈做了这样的决定,我不能原谅她。”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女儿方登的心路历程无疑是整部影片的一条主线,她的心理重建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难点、看点所在。“戏里面女儿跨越自己心理的坎经历过很多层面,包括汶川地震的时候她去救灾,包括她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感受,还有就是她见到妈妈之后的感觉,这个一层一层往上添加,来帮她越过这个坎儿。其实也是让观众一起过这个坎儿。要大家能够相信,能够接受,在经历这么大的信任危机之后,她还可以学着去宽容,去爱她的妈妈。”张静初说。

母亲李元妮:选择是最痛苦的!

人们在关注《唐山大地震》这部戏的时候,往往容易把焦点放在劫后余生的女儿身上,而忽略了那个同样痛苦的母亲。那个被环境推入绝境而被迫做出残酷选择的母亲,才是这条脉络中最疼的一环,她一直存在于影片的背景中,没有女儿的戏那么重,那么突出,但母亲的喜怒哀乐却像空气一样一直牵绊着整部影片。

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她既是被谴责的一方,又是受同情的一方,无法想象,在一个母亲放弃自己亲生孩子之后,她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这部戏最难的就是把握李元妮是怎么过日子的。她是从地震堆里爬出来的人,对今后没有什么设想,不敢想,因为什么都没有了。丈夫没了,女儿没了,她还要带着一个残疾的儿子,就得从头做起。对于李元妮的乐观,很多人认为她是被动的,其实我理解她是再主动不过了,痛苦不一定要一天到晚都挂在脸上,她积极地活下去也是一种痛苦。我真是从这部片子中感受到了母亲是最伟大的,她的那个心啊,不管怎么样,孩子走到哪,她都是揪着心的。”饰演母亲的徐帆说。

道具篇—— 细节还原真实

冯小刚是一个喜欢用平民视角来记录时代的人,小市民群体的原生态展现,让他的影片在戏剧性之外,平添一份纪实感。正因为主角多为小市民,没有温饱的压力,又攀不上铺张的奢侈生活,冯导片中的主人公多半抱有自己的坚持与信仰。

这种感情一般在冯小刚的片子中是盡在不言中的,而这种尽在不言中,无非就是将情感物化成一种东西,通过它来传递情感,这一向是冯小刚影片中常用的伎俩。《不见不散》里象征爱情的物件是刘元送给李清的挂饰表,它是前者送给后者的告别礼物,却被后者当做鼓励自己留下的信仰加以收藏。一年后的再见面,最先映入刘元眼帘的是它,再两年的分合纠缠,它是李清身上不曾缺席的饰品,最终成了她对刘元说“我愿意”的小暗号。

自然,《唐山大地震》中也少不了这种象征意义浓郁的道具,而它就配合“家”这个主题概念串联着登场亮相。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成片,“家”的破碎是残留在每一个地震幸存者心中的隐痛。

篇10: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作文

今天,电影《唐山大地震》在我们的泪水中结束了,看了之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走出电影院,还沉浸在唐山的泪水里,来到热闹的街市,看着人们脸上满足的笑容,欢乐的气氛强烈的渲染着我,我却无动于衷,眼前不停地出现电影里那些令人心碎的镜头,黑色的废墟,阴沉的天空,憔悴的脸庞,空洞的眼睛,绝望的泪水……

电影刚开场,镜头里出现的是唐山地震前人们生活的场景,有的忙着买菜,有的忙着回家,有的忙着乘车……虽然他们所做的事情各有不同,但他们有着同样幸福满足的笑容,很快就夜深了,各家各户陆陆续续的关灯歇息,了刚才还亮着万家灯火的城镇,顷刻间就漫入了黑夜之中。

“嘀嗒,嘀嗒,嘀嗒……”时间在不紧不慢的流逝着,死神大人也在一步一步靠近熟睡的人们,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对马上就要面临的危险浑然不知。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天空霎时就变了脸,大片大片的紫色在天空中蔓延开来,屋顶的灯在晃动,频率越来越快,幅度也越来越大,桌子上的水杯被震落在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人们被惊醒,醒来的人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明明在睡觉前一切都还好好的,怎么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可怕的晃动?不知是谁在喊“啊,是地震,地震了,地震了!”此时人们像疯了一般,全都害怕得尖叫起来。屋子里的东西都在晃动,人们难以站稳,想跑出去却随着屋子的晃动摔倒在地上,头顶的东西不断的砸下来,墙壁很快就出现了裂缝,大楼快要塌了,人们拼命的跑到街上,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窜,轰然间,大楼接二连三的坍塌,很多的人们被压在了废墟中……

地震终于过去了,才短短的几分钟,让在地震后幸存的人们觉得世界都变了,昨日的欢歌笑语,昨日的玩耍嬉戏,在今天没了,全没了。眼前的废墟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狰狞,人们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哭天喊地的叫声,听起来是那么的绝望,那么的凄凉,那么的令人心碎。我没有经历过地震,不知道地震带来的恐惧,看到这里,我发现自己流泪了,电影很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地震的场景,当接二连三砸下的重物把人们掩埋时,我看着很害怕也很担心,当听到人们绝望而凄烈的惨叫时,我无比心痛。我在这场电影里很真实的感受到了地震所带来的恐惧和悲痛。

震后的镜头,是一片废墟,幸存的人们满身的血和泥,满脸的泪水,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不堪,在废墟中绝望的寻找着自己的亲人,她们抱着一丝丝希望声音嘶哑的叫着亲人的名字,有的挖出了自己亲人的尸体,抱住不放,撕心裂肺的叫唤着死者的名字,看到他们是那么痛苦,我的心狠狠地疼着,我很明白失去亲人是个什么样的滋味,那种痛,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形容得出来的,只有失去过亲人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幸存者心中的痛苦。

很小的孩子失去了双亲,年迈的老人失去了儿女,健全的人失去了双腿,心碎的父母失去了子女……他们在无助的哭喊着,他们被痛苦深深的折磨着,地震后的唐山是泪水的唐山,是痛苦的唐山,是可怕的唐山。荧屏前的我被痛苦的气氛所渲染,不停地拭擦脸上的泪水。这是一幕人间悲剧,一幕我们不愿再看到的人间悲剧,一幕无人导演却令我们心碎的人间悲剧。啊!我的同胞受难了!

篇11: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初一作文

地震在摧毁着唐山,毁了苦心经营的家园,死神在一步一步的走来,丈夫在在生死关头以命相救,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在一次余震中废墟埋没,但是,她的悲剧并没有结束.找到自己的龙凤双胞胎时,因为情况危急,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水泥板上方是随时可能坍塌的废墟.救援人员只能撬起一头救人,也就是说只能有一个孩子可以活下来.作为一个母亲,她面临这样残酷的生死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而她最终的一句“救弟弟”,自认为残酷地把女儿推上死路。

我扪心自问,我能理解一位母亲在面对一双儿女面临死亡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的心情,虽然我还没有为人父母,那份痛楚是撕心裂肺的,痛彻心扉的。丈夫在灾难面前选择了让妻子活下来,面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尚且如期,更何况是自己的骨肉啊,按我妈妈说的,孩子就是妈妈身上的一块肉啊,选择固然难。但是选择之后,确是更难,整整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人生能有几个32年啊?

从整个电影来说,这份选择里面包含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这在影片里的开头可以看出来。西红柿,出现了3次,第一次是泡在脸盆里,有两个,方凳和方达抱着风扇跑回家,妈妈拿出来给方达吃,第二次是晚上他们睡觉前,妈妈又拿给方达了,当时方凳很不满意,要西红柿,妈妈说明天就给姐姐洗,方凳说妈妈骗人,妈妈做出承诺说肯定会买的。只是姐弟生活中很平淡的一个片段,在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支配下,纵使是双胞胎,同一个时间出生的,虽然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终归有了个薄厚。

平日里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偏向出现在更大的抉择中,地震中姐弟被压在了同一块预制板下,关于生死的抉择再次将人性推上了拷问的平台,两个同样的生命,同样的鲜活,同样有机会生还,但所有的一切就是在那么一个选择之中。或许那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时会简单一些,但人均有恻隐之心,母爱无疆,当这个选择出现在母亲面前时,母亲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是可以想象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庆幸我身在了一个虽不富裕但充满了爱的家庭里。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偏爱我和妹妹任何一个,每次爸爸打工回来,或多或少都会给我和妹妹买点好吃的,我和妹妹得到的都是相等的,爸爸总是告诫我们,家里就你们两个人,有好东西要两个人都吃,不能一个人吃,爸爸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重男轻女这种思想在农村还是可以见到的,比如说让男孩子上学,女孩子就给免了,早早的就让出去打工,或是出嫁了,但爸爸却没有。爸爸说过,儿子和女儿在他心里一样重,儿子可以上学,女儿也同样可以。父亲还对妹妹说过,秀,你好好学,别怕爸爸不供你,只要你学得好,爸爸就是砸锅卖铁卖血,也不会亏了你的。父亲没有上过几年学,因为我奶奶去世得早,那时父亲才十二三岁,家里兄妹也多,所以没多少文化。但是,在父亲身上,有很很多多的东西是我在书本和学校里所学不到的,父亲是我一辈子的老师。虽然我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大学生,但父亲值得我一辈子去敬仰,去尊重。

也有的人说,父母皆祸害。我想说的是,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吗?对于父母要有感恩之心,尽管他们生育我们时没有征求我们的授权,但我们现在享受的这个繁华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是拜他们所赐。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你,我和他。即便从法理学的角度来说,你可以抱怨,但不可以仇视。当然,混蛋的父母多的是,虐待子女的变态有之,强奸亲身女儿的畜生有之,卖掉儿女换毒品的人渣也有之,但那些都是离我们正常的生活很遥远的事情,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父母,其出发点还是好的,无非就是希望我们过上他们所希望的生活,他们认为那样的生活是好的,是光荣的,是值得他们骄傲的。但话又说回来,每个人都有私心,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伟大的父母也是很多的。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汶川大地震,有的父母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死于水泥板的重压下,等等,这是人性中最可贵的动物本能,是对子女爱的本能。

篇12:初中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面对地震的亲情!徐帆演的母亲和张国强演的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爱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了的痛苦选择过程,被演员演得真实、动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选择,那可关系着生死,最后选择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分离,母亲无奈的答应,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说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还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奉献,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体现出人民军队是人民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电影中对爱的表现处理非常到位。父亲不顾生死推开母亲自己却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这些体现了爱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地震后母亲30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

篇13:《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一、历史与现状

“大片”流入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4年中国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中影公司经理吴孟辰以分账方式进口外国一流影片的建议, 提出每年可以由中电视系列剧团统一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 (2) 由于进口的这些影片基本上是好莱坞的大制作, 预算较高, 所以它们又被国人称为10部进口“大片”。这些进口大片数量有限, 其票房却占到当年中国大陆票房的50%以上, 各制片商, 发行商以及国内放映院线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中国的大片热潮由此开启。

在90年代引进的10部大片中, 1997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无疑是其中的翘楚。作为全球及北美地区历史单部影片票房的第一名, 《泰坦尼克号》蝉联其殊荣长达12年之久, 直到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出现, 《泰坦尼克号》终于退居第二。《阿凡达》以超过5亿美元的制作费用、宏大瑰丽的场面, 并以全球总票房超过20亿美元的佳绩刷新了《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神话。

在好莱坞大片庞大商业利润的吸引和对中国电影市场侵袭的巨大张力中 (2003年之前, 好莱坞大片基本上占有了我国电影市场份额的60%—70%) , 两岸三地的电影人也纷纷尝试大片路线。2000年台湾导演李安拍摄《卧虎藏龙》, 制作预算为1千5百万美元, 其在全球票房为2亿2千8百万美元, 并一举夺得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真正开启了华语大片时代的到来。受《卧虎藏龙》商业成功的鼓舞, 中国亦有越来越多的高投资的电影被制作发行, 很多知名导演亦纷纷为大片转型, 华语电影也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下表为2000年以后, 堪称华语大片, 票房过亿元的电影:

(注:以上数据来自网络)

这些国产大片虽然也云集了诸多国内一线大明星、相对于其它国产电影也确是高投资、大制作, 也不乏大场面, 但其观影效果和票房却未必总能如初所愿。《满城尽带黄金甲》被认为是一部“东方式的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 形式上虽已达到大片的视听觉刺激, 但成亦形式, 败亦形式。张艺谋对《雷雨》的“创意性”改编使其时代意义和文化反思丧失殆尽, 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仅仅成为徒有空壳的噱头, 《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能不说是一部内容苍白的形式主义影片。《夜宴》因厉王诙谐的形象及文白夹杂、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台词让一部严肃沉重的宫廷悲剧严重变质为喜剧而让人诟病。2010年1月22日《孔子》上映, 同档期的《阿凡达》仍在热映, 消息一出, 很多人自觉地担心《孔子》会被《阿凡达》覆灭, 然而正如大多数国家的电影保护政策一样, 《阿凡达》的2D版 (普通版) 在《孔子》上映之日统一下档, 只保留该片的普通3D版、IMAX版。在这样强力的保护政策下, 《孔子》终于收获一些票房。然而, 导演陆川观看《阿凡达》之后在其博客里表示了对卡梅隆的仰慕和赞美, 并为中国电影人表示羞愧, 表示是一次集体服气的完败。

面对国外大片好口碑、高票房的来势汹汹, 国产大片总是宣传造势“声威显赫”, 最终票房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对真相的探寻中, 有人尽心地评选出每年的十大炮灰电影, 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些票房严重掺水的炮灰电影中, 国内所谓的大片亦不在少数。当中国电影人和观众惊呼美国大片是“狼来了!”的时候, 国产大片如何才能摆脱被吞噬的命运?中国,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片?

二、启示

国产大片和美国大片较量过程中的失利, 很多人将之归结为技术上的原因。本人认为问题的症结首先不在技术, 而在故事内容本身。中国电影, 尤其是大片在故事讲述方面极为欠缺, 华而不实的通病极其严重。

2009年10月上映的田壮壮《狼灾记》是个典型。此片宣传时号称是导演五年磨一剑的绮情巨制, 本片故事原型也是根据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提供的日本著名小说家井上靖的小说取材, 再加上导演本身在中国电影界中的影响力, 据此, 观众可以信任地推测本片应该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大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五代鼎盛时期田壮壮曾放言: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他也被一些电影人、文化人看作是最有希望成为大师的中国导演, 但是在已经是“下个世纪”的《狼灾记》上映后的反馈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观众普遍反映故事情节不够饱满充实, 叙事不够清晰完整, 空有高山大漠、林海雪原的宏大场面和美景。对此, 田壮壮在影片上映后参加一个访谈节目时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现在不需要大师。中国需不需要大师我们暂时不做讨论, 但事实是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观众一样需要大片。《狼灾记》除了评论上的失利之外, 票房回收也仅有400万。类似这种被寄予厚望却在评论或票房中大为失利的中国大片还有陈凯歌《无极》、冯小刚《夜宴》、张艺谋《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吴宇森《赤壁》、胡玫《孔子》等等。从这些大导演的大片中, 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大片, 绝对不只是场面的宏大、投资的巨大、演员的国际化或知名度这些空壳, 大片同样需要重视故事、重视故事的讲述方式。事实证明, 中国电影缺乏的不只是技术, 更是故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故事, 是绝大多数商业片的生命线。纵观上表堪称华语大片的电影, 可以发现, 中国大片非常偏好从历史素材中取材 (3/4的比例) , 对当下现实地关注严重欠缺。诚然, 美国大片中也不乏《魔戒》、《亚瑟王》等历史题材, 但更不缺乏《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第5元素》、《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生化危机》、《侏罗纪公园》、《阿凡达》、《2012》等等立足于美国近现代史, 更立足于当下, 思考未来, 表达科技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巨大影响的优秀影片。对比中美大片取材, 中国大片显然缺乏关注现实的勇气、思考未来的大器, 固然容易失去观众真正的热情与关注。

另外, 中国大片过分重视海外观众的观影心理, 甚至一味以古老中国的种种元素“媚外”, 在表面符号化的中国元素中, 影片早已丧失了 (有意忽略) 厚重的本土文化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丧失为代价的视听盛宴背后, 中国大片的内核却显得极度匮乏, 极度苍白无力。种种形式大于内容、形式谋杀内容的惨败也正是中国大片在故事方面的症结所在。

国产大片和美国大片较量过程中失利的第二个因素在于导演的定位模式。目前活跃在中国影坛的大陆导演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在各自的影片定位上显得泾渭分明。第五代执著于历史题材、对画面的构图尤其讲究、造型意识强烈, 这样的情怀延续至大片, 则成了大片亦以古老中国的种种历史故事为主, 关注画面表面的视觉冲击力。第六代导演在第五代导演赫赫声名和社会政治的强大压力下逐渐浮出水面。为了冲破第五代的束缚, 获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六代导演普遍关注当下社会的边缘人物, 影片表达带有强烈私人性的体验、主题低沉、镜语体系写实化。虽然与美国大片一样是对当下社会的关注, 但第六代强烈私人性体验的表达却严重缺乏了主题的宏大与普适性, 对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科技后遗症、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短视, 使之局限于极度的自我、小我情怀, 难以获得大众的认同。第五代与第六代导演应打破自己电影的固定模式, 放宽眼界与胸怀, 敢于探索与创新, 在电影的题材与主题精神上尽量与当今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观众在精神需求和审美上已经极大提高的受众语境匹配。

在大片时代到来的当下, 中国大片唯有定位明确, 而不仅是形式化的跟风美国大片或者内容上肤浅地媚外, 才能扭转颓势, 获得稳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大片盛行的时代, 面对美国大片好口碑、高票房的来势汹汹, 国产大片如何才能扭转颓势, 获得稳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片?

关键词:大片,票房,症结,故事

注释

1 《世界电影史》 (美) 克莉丝汀.汤普森著, 陈旭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122页。

篇14:唐山大地震

漆黑的夜蓦地亮了!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地下12公里的地方,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瞬间释放。

多位幸存者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声响,由远而近轰隆隆地奔腾而来。疯狂的大地,垂直着颠起又跌落,跟着就是左右摇晃。几起几落,建筑物便酥松了。猛然间,大地浑似次第伸展的海潮,似波涛滚滚地颠簸起来。数十米的烟囱,硕大的商场,成片成片的居民住宅楼,都在强烈的摇撼中倾斜了,断裂了,夹着无辜的人坠落。睡梦中的人们大脑还在麻木状态,人跟桌椅板凳混杂在一块,任地震波随意摆布,从床上抛到床下,被恶狠狠地摔来摔去,听凭死神成千成万地吞噬。整个城市都被令人窒息的灰尘淹没了,高达数丈的灰尘在夜空翻卷奔腾着。

短短的23秒过后,唐山被夷为平地。

但就在地震发生时,还有一群人正处在距离震源最近的大地深处。他们是开滦煤矿的1万多名井下工人。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上万名矿工将成为灾难中境况最惨的人。“星罗棋布的巷道,宛若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几百米的地层深处,那种漆黑不同于闭上眼睛的黑。”曾经写过《唐山警示录》的张庆洲亲自下过矿井,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仅凭头上的一盏矿灯,平时从井下到地上都还困难,更何况是在地震中。”

然而,地下这1万多名矿工在这场毁灭性的灾害中竟得以生还,震亡率仅为万分之七。井下矿工绝处逢生靠的到底是什么?

冷静和秩序

1976年7月27日晚,地震前几小时,全开滦放高产,那时全国工业战线盛行的口号是:学大庆,赶开滦!快到月底了,为了达到产量,大多数机关干部和工人一起下了矿井。

吕家坨矿,当时井下工人1006名,这1006人中,有100多名机关干部,有兄弟单位的打井队,有参加大会战的洗煤厂工人,有下井不足半个月的新工人,还有四十几名女同志。最高的领导是这个矿的革委会副主任贾邦友。

大震来临那一刻,先是一阵强烈的震风,煤尘轰然而起,什么也看不见。接着,从底板方向传来巨大的声响,由远而近,渐渐地震耳欲聋。整个巷道都在晃,顶板上的煤和矸石哗哗地往下落。钢制的拱形支架接头,在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中发出巨响,令人恐怖的火花四处乱溅,地下深处的矿井立即陷入了地狱一般的绝境。

现场管理者即是抗震指挥者。一个临时的党支部和指挥部成立,由贾邦友担任书记和指挥。他鼓励大家:“要看到光明,增强勇气,在撤离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服从指挥。”最后,贾邦友宣布了撤退路线,撤退的顺序是,兄弟单位的同志先走,然后是井上工人、采煤工人,最后是机关干部。“各单位都要先群众后党员,先工人后干部,领导必须最后撤离。”

军人出身的贾邦友,已经快八十了,一直被脑血栓等疾病困扰,腿脚也不好,行走需要拄拐杖,记忆也开始有点模糊。在唐山古冶区融园小区的家里,他努力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从采面撤到大巷,从大巷撤到井口,在撼人心魄的余震中走完十几里路,攀上一千多米的陡坡,是何等艰难。在黑暗和恐怖中,谁也看不清谁,一千多人在并不宽敞的巷道里,犹如一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缓缓蠕动的长龙。但是,在这个决定生死的通道下却没有拥挤,也没有嘈杂,有的只是贾邦友镇定自若的指挥。

终于来到最后的关口,风井的梯子道。吕家坨矿的风井是竖井,竖井的梯子道是矿工生还的唯一通道。这梯子长达90多米,分为 14节,每次只能上—个人。上的人多,会造成拥挤,甚至梯子倒塌。梯子—塌、上井的路就断了。上人少了,又拖延时间,如果地震再次发生,井口变形,剩下的人便会失去生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绝对维护好秩序,做到紧而不乱,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撤离。” 贾邦友说。

“女同志先上!” 贾邦友指挥着,她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几百米高的铁梯,每攀上一级便向生还靠近了一分。她们头上是暴雨般的淋水,脚下是不断摇动的大地,无数矿灯光柱无声地照耀着她们。

“新工人上!”

“老工人上!”

最后是干部,这是一群真正受人尊敬的领导者。贾邦友最后一个返回地面,当贾邦友爬到地面时,已经是上午8点半。撤退共用了近5个小时,这短暂的时光恍如隔世一般。在井口贾邦友一眼就看见,昨日的家已经夷为平地,先上井的人并没有跑回自己的家,都在余震中焦急地等待,等待贾邦友安全返回地面。贾邦友心里一阵发热,“矿上不要管了,都回家看看吧。”

说到这里,贾邦友干涩的眼睛有些湿润起来。

当记者提起再说说井下的事时,贾邦友用很苍老的声音说,“那点事啊,不想再说了,不是不想回忆,想起来心里都难受。华国锋啊,煤炭部长啊,都来问过这点事。”

坚守岗位

吕家坨矿震时井下工人1006名,零伤亡;位于极震区的唐山矿,震时井下工人1600多名,零伤亡;赵各庄矿震时井下工人3000多名,2人遇难;马家沟矿4人遇难;唐家庄矿1人遇难。

这里面有个细节不得不提。贾邦友等1006名矿工在井下蜿蜒蠕动时,井下完全断电了,水上来了,通风也停止了,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也越来越困难,每个人的体力都快支持不住了。

“人们只知道,井下震害比地面要轻,往往不知道井下潜在的凶险。一旦断电停风40分钟以上,地下水会像猛兽一样咆哮着淹没矿井,各种有害气体也会让人窒息。”张庆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可是就在这时,巷道里突然吹过一阵凉飕飕的风。原来是负责通风的工作人员,在地震中逃出后,并没有回家,没有电就用人力代替电动绞车,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打开了全部风门,保证了矿井的自然通风。

而唐山矿同样负责通风的一位科长,在大地还在震动的时候,从家里逃出,顾不上亲人的安危,立即奔向他的通风岗位。同样用人力代替电动绞车使矿井通风,地处极震区的唐山矿亦无一人伤亡。

其他几个矿井也是一样,地面脱险人员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保证了地下通风,为矿工向地上逃亡争取了时间。

另外,唐家庄矿唯一遇难的矿工张勇,是井下炸药库的保管员,地震时张勇距地面仅有150米,因为担心炸药库发生危险,他一直没有撤离岗位,直到飞速上涨的地下水把他吞没。还有林西矿正在值夜班的绞车司机吴显东,地震时绞车房已经摇动不止,吴显东却按操作规程要求,把闸把打到紧急制动的“O”位上。就在那生死攸关的几秒中,车房倒塌,把他砸在里面。当矿上派人把他扒出来时,他仍然坐在操作位上,手还紧握着闸把。

奇迹绝非偶然

在震前两年,开滦煤矿在国务院69号文件指导下,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抗震防震计划,并且全部进行了落实。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手里翻阅的1974年国务院下发的69号文件就曾指示:切实抓好地震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运动,加强防震抗震工作。这个文件并不是针对开滦煤矿一家企业颁发的,但因为开滦煤矿地位之重要,它担负着北京、上海等地发电的用煤重任,所以,开滦煤矿本着“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立足于有震、大震、早震的思想,始终把井下的防震抗震摆在首位。吕家坨矿、范各庄矿的撤退过程几乎就是这份文件的体现版。

上一篇:“雷锋在我心中”主题班会下一篇:开课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