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2024-04-17

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18篇)

篇1: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在那张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唐山大地震中,死神冷酷无情的带走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坍塌的房屋,远远近近连成了一片废墟;往日和谐宁静的唐山变成了人间地狱,地上堆满了尸体,血流成河;幸存下来的人们身上雨水、泥水、泪水、血水混在一起,用双手拼命挖掘者被掩埋的亲人、朋友,烟雾弥漫中,“哭声,喊声,嚎叫声,声声入耳”……唐山大地震那悲惨的一幕幕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主人公原本是幸福快乐的一家四口。地震残酷的带走了爸爸方大强,龙凤胎姐弟方登、方达又被同时压在了一大块水泥板上,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否则两个孩子都活不了,我的心不禁被揪了起来。妈妈元妮迫于无奈选择了救弟弟方达。然而姐姐方达也奇迹般的还生。当本来漂亮可爱的方登肿着一只眼睛、披头散发、浑身泥土、衣衫褴褛的从满地尸体中苏醒过来时,很多人被这悲惨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地震啊,你为何如此无情!!!而另一边,妈妈元妮紧紧搂着失去了一只手的方达,她喃喃的念着:“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很多观众擦了擦红扑扑的眼睛。而幸运的方登被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整整三十二年,方登都没有去找妈妈和弟弟。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妈妈选择了救弟弟,她以为妈妈只爱弟弟……

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再次震惊了全中国。已是大老板的方达和身在加拿大的方登都去救援……一家人终于重逢,方登也终于理解了妈妈当年无奈的选择。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唐山大地震》的导演冯小刚说过:“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亲人永远是亲人,血缘关系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这一家人早日重逢该多好啊!

地震是无情的,而爱的力量是无穷。亲情的爱让很多人坚强的活了下来,全国上下对受灾人民的关爱让唐山很快走出灾难,如今的唐山焕然一新,到处耸立着高楼大厦。但那1976年死去的242769人和受重伤的164851人、受轻伤的544000人,时刻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20xx年的汶川大地震同样惊心动魄,如今汶川正在重建,或写灾难后的人们更强大。

我希望人们对地震的自我救护意识更强一些。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房屋越来越结实,在地震中的损失越来越少。梦中的我还惦记着《唐山大地震》,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篇2: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愈是时间的长久,愈能磨砺人的意志愈能看出爱的伟大,电影中的母亲亦是这样。

现在的我,想起我的母亲,她是多么慈祥,多么善良。在我中学的时候我看过以篇文章:主人公小时候,总埋怨父母爱我太少,。总以为他们在外面就忘记了对他的关心。每过几天,就只能在电话里倾诉,却不知道他们为他付出多少。两岁的时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乌鲁木齐所有的大医院,医生的不愿接受像他一样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背他着,***妈陪着他连夜乘飞机回到杭州。他得救了,却又让父母新生了白发,却又让父母为他担惊受怕。虽然我没有和他一样的经历,但是我却领悟了许多,就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写了篇文章,竟然在全校评比,成为十佳作文。

现在的我明白了,长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爱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轰轰烈烈的。而他们希望的只不过也希望我们对他们有平平淡淡的爱,比如倒一杯水,洗一次脚,拿一块毛巾,这些都是我们孝敬父母的机会,他们其实也在等待,等待我们的爱,等待我们对别人的爱,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让存折越来越多,让亲情占据它们。我相信最终,父母的守望会乘火车离开,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慢慢的离开我……

篇3: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导演:冯小刚

主演:徐帆

陈道明

张静初

这部电影的核心和本质的东西是情感的力量、家庭的力量、人性的力量。《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其实不是关于地震的, 而是关于我们要怎样重新确立对家人和家庭的爱。

———冯小刚

篇4:《唐山大地震》影评

影片《唐山大地震》给我们展示了互不相干的两场劫难,机缘巧合地让一家人死别而生聚,以深沉肃穆的情调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超时空要爱。

影片开场的1976年地震中,方大强之死,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而对于方达与方凳被选择时。他们的母亲哭喊了无数次“两个都得救啊”,可现实委实太残忍,偏要择其一,二者不可兼得,作为一个母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割哪儿不疼啊;临危关头,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让女儿记恨32年的三个字:“救弟弟”,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被认为已经“过去了”的女儿方登却在大雨的漂洗下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并被一个比他原家庭强出好多倍的军人家庭所收养。

接下来的方达与方登便开始了在不同背景下的生活:一个人上了大学,一个读完高中走上了打工做老板的路子。当方达携着妻子“衣锦还乡”打算替母“尽孝”时,却被母亲坚决地回绝了,眼瞅着方达要生气了,坐在车后面的方达的妻子说:“方达,别跟妈发脾气,跟妈好好说”,这一句极其简单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试想有多少时候我们曾为父母着想过: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将生活的事情跟妈妈好好说。工作的事情跟爸爸好好谈。我们年幼无知时,父母是我们的避风港;当我们稍大一点,便对父母的管束东耳进西耳出,一听就烦;再长大成人后,往往会敬而远之省的唠叨。如果我们真的认为我们已经不在年幼,那么就请你“别跟妈生气,跟妈妈好好说”。殊不知,你的脾气发在父母身上,而他们的火气却不能像你发泄。甚至不能让你看出,任期灼烧自己的心。那时的父母有多难多痛。

影片中的方登生长在军人家庭,虽然条件优越却抹不掉那1976年灾难留给她的阴影。“救弟弟”三个字伴绕在她灵魂的深处,她恨。而大学的情感挫折又使她辍学漂泊还带了一个女儿。若干年后,当养父在歌剧院学唱《走进新时代》时,她的养女归来了,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女儿归来了。回家后,方登给父亲穿上了新买的羽绒服,她说:“在我印象里您特别高大。袖子怎么就长了呢”,简单朴实,毫无一点点的粉饰,却能给我们每个人留下深深地印痕。想来人的生长成熟总会有一个衰退期,而当记忆中的父母与现实中的父母真正有差别的时候。我们的确已经值得好好反省一下了。父亲,一个曾经被我们骑来骑去的宽阔脊背却再也不容也不能承受起我们的重量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他做好一个支柱,别再让生活的重担那么一刻也不松懈地压在我们父亲的身上了。记得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有这样一句话:“当别人的爸妈在打牌逛街的时候,我们的爸妈在干活;当别人的爸妈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爸妈仍然在干活;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的”。我们怎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那刚直的腰杆迅速地弯曲下去。

也许仅凭几句台词我们还很难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让我们回顾以下两个片段。

当方登重归养父家时的景况,父亲满脸焦灼愁苦的说:“为什么不回家,来封信打个电话总可以呀,不想让我担心?我天天为你担心,你上哪儿去了?”。

另一个场景是当方达将方登带回家时进屋后的那个场面。她的母亲居然一扑通地跪在了令她魂牵梦绕的失散了32年前的女儿面前,哭喊到:“这么些年咋就不给个信呢,我成天念着你们,不理我,你上哪去了”。

这两幅场景深深地刻画了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对女儿的又爱又恨之情,阐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厚爱:尤其是母亲为了女儿居然宁可一个人住在那间小房子里,咀嚼痛苦和折磨:宁可用一生来为女儿忏悔。作为一个军人父亲,明知道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他仍然鼓励女儿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坚信“人是有感情的”;这样的爱是多么的深沉,足以堪称人间至爱。人间至情。虽然我们没有经历那样的生死离别,但我们应该想到天下父母心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有事没事打个电话给父母。

而在影片尾声,导演却用了一个“爱转角”的方式将人间的真情推向峰巅,在方登的坟墓里埋的不是其他,正是书包;方达告诉方登“从小学到高中,每次妈妈都买两份课本,有我一份。都有你一份”,此刻的方登终于幡然悔悟。领悟到了母亲的艰难。

篇5: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故事从一个幸福家庭说起,那一天,他们全家沉浸在幸福当中。晚上,天气又闷又热,狗汪汪叫,鱼儿在水面上不停地跳。地面开始震动,他们还没反映过来,轰隆隆房屋倒塌了,“快跑,地震了。”父母跑出了房子。轰、又有房子倒塌了,这响声让母亲反映过来,他们的孩子还在里面。可是,房子蹋了,父亲为救孩子冲进倒塌的房屋,不幸遇难。房子倒塌声中夹杂着人们的哭声,地上一片废墟。这时母亲发疯似的往废墟跑去,水泥板下传来阵阵喊声:“妈妈,妈妈。”一只手在摇摆,“我的孩子。”母亲跑过去。解放军们已经到了,展开救援,母亲大喊:“这里有活人。”马上有人跑来,看了情况后,努力救援,当两个孩子被发现压在同一块石板下,一位解放军走到母亲面前说:“我们已经努力了,但只能救一人。”“救儿子,救儿子。”母亲痛苦地做出了选择。

32年过去了,母亲天天祈祷。儿子成家立业,可他们不知道,女孩还活着,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女孩因不理解母亲,记恨母亲32年。汶川地震,当她看到地震救援时,一位母亲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锯断女儿的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女孩回到老家,和母亲相认。

篇6:《唐山大地震》学生观后有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学生观后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山大地震》学生观后有感1

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我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向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最终理解了自我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向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终连生的期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我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必须。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只可是条件不允许罢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简便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我养大的女儿恨自我。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当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最终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学生观后有感2

关于冯导的这部电影最近各大电影院都在热映,给冯导带来了不小的票房,我想这部电影应该会超过《阿凡达》,的确这确实值得庆祝!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在大家都被这部电影所震撼的时候,但我却不为这部影片而流泪。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冯小刚并没有排出我想要的那种震撼。本身冯导的这部电影就没有多少地震时的悲惨景象,而是用很大的笔墨来描述了灾后人们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其实“思念”这个出发点是对的,这个想法可以感动很多人,亲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是任何情感不能代替的。

但是我觉得,冯导的拍摄思路是错的,这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冯导突出的是李元妮对女儿的思念,母爱,这没有错,但是我觉得应该从女儿的角度来拍,来刻画女儿由对母亲的恨转变成对母亲的谅解,女儿的感情转变很重要,对于我说的这个冯导只是轻描淡写的用开头和结尾的几分钟带过了。。并且我觉得冯导的电影中间有的地方太电视剧化了,情节刻画的不够尖锐,没把中国人的大爱刻画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诚然,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挺容易被感动的一个人,有时候就连一篇极短的小说都可以将我打动的流下眼泪,可是,冯导的这部力作却没让我流下一滴眼泪。这说明什么?并不能说明我是个没有感觉的人,这能说明这部电影他没拍到位!我想,如果他拍的是唐山地震时候那些活着的人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自己用手一点一点搬起巨大的石头抢救亲人的场景的话,也许我会为中国人的坚强而骄傲,而落泪!

篇7:唐山大地震电影小学生观后感

这部电影讲的是: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年7月28日的凌晨,唐山发生了一场7.8级的大地震。

在短短的23秒之内,7.8级的地震将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方大强为了救孩子,不料被房子的一块水泥板压下来砸死了……由于房子太小,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水泥板压在东西两边,无论人们想救那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因为,用杠子撬方达这边就会压方登,如果撬方登这边就会压到方达。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子就像是空了的一样,心里觉得像被针刺了那么疼……最后,元妮还是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

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那时,她流下了眼泪,好像在说:“妈妈,您为什么不救我?”。接着还有一幕让我很心疼,就是方登的眼泪落下时,她叫了声“妈——”轰隆……水泥板压了下去……这一刻,我哭了,哭得好大声……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而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32年过去了,由于长大后的方登去救灾,所以找到了她的弟弟——方达。就这样,他们一家子终于再次团圆了!最后,元妮跪在地上,说:“登啊,妈妈在那次大地震没有救你,对不起啊……”这一次,我嚎啕大哭。

篇8: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创下票房佳绩, 灾难中一个普通家庭生死别离的爱恨纠葛牵动无数观众的心, 让人们再一次体会到“亲人”两字的分量, 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天佑中华, 多难兴邦”不只是一种口号, 更是根植在国人心中坚不可摧的信念。万众一心的信念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它是中华民族家国伦理的反映, 而这种家国观念的根基是儒家的孝悌伦理。“孝悌”是家庭中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关系的总原则, 是为人之本。本文将结合影片从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孝悌与家国安定的关系等方面来阐述儒家的孝悌伦理, 为新时代孝悌的践行提供理论依据。

父慈子孝

影片中的方登是爱恨纠葛的焦点, 在地震中她和双胞胎弟弟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 只能救一个。在面对这种两难选择时母亲下意识地选择了救弟弟, 这使得她怨恨了母亲32年。在地震中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对抗震救灾的军人夫妇收养, 她又处在了一个没有血缘但对她恩重如山的家庭中。这一复杂的家庭背景与子女关系处处折射出儒家“孝”的传统, 值得我们深思。

孝悌是以人们的自然本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化行为, 它根植于人们的血缘天性中。在古代, 无论是平民共同生活互相协作的亲情, 还是贵族宗法制中与政治家国相结合的阶级性亲情, 都是以天然血缘为依托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从人性角度出发, 认为孝悌是出于“良知良能”, 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具有非功利的性质。影片中多次提及的一句话“亲人终究是亲人”言简意赅地点出血缘亲情的自然属性, 无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怎样的恩怨纠葛, 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否定的。方登虽然也爱养父母, 但那是出于后天培养起来的感恩亲情, 是“孝悌”的延伸。她与养父母之间总有无法消解的隔阂, “毕竟不是亲生的”是养母常说的一句话。

孔子言论中常常“孝悌”并举,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是所有德行之始。其中“孝”又是儒家反复强调的德行, “孝为天之经, 地之义, 德之本, 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 在父子关系中, 儒家倡导“为人父, 止于慈;为人子, 止于孝。”父慈子孝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家庭伦理规范。“慈”与“孝”有着双重内涵。“慈”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它包含养育和教育两方面的内容, 是自然本性和社会理性相结合的行为方式。父母对子女不仅仅是“养”, 更重要的是要“教”。“爱之必以其道”“爱子, 教之以方”即是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对子女的“慈”一般都能实现, 基于实用主义原则, 孔子更强调“孝”。儒家赋予孝很宽泛的内涵, 具体到家庭中,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爱, 包含养体与养志两方面内容, 既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 也要在精神上关爱父母。《论语·阳货篇》中孔子与宰我有关于“三年之丧”的讨论, 孔子认为礼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 “三年之丧”是以子女对父母抚育之恩的怀念为依据的, 孝的本质是基于血缘亲情的情感, 本于子女内心对于父母之爱的感戴之情。孔子认为对父母孝顺不仅要“养”, 还要“敬”。“今之孝者, 是为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 孝养父母“能养”易, “能敬”难, 侍奉父母不仅要让他们衣食无忧, 更要有虔敬温和的态度, 和颜悦色。孔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孝养父母的原则:“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父母唯其疾之忧。”“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等等, 这些对于我们现代人敬养父母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影片中有很多祭祀的场景, 这也是儒家“孝”中很重要的内涵之一。“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 (《纪孝行章》) 可见孝不仅包含对父母生前的敬养, 也包括死后的丧祭。孔子强调丧祭中的情感因素, “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 (《论语·八佾》)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 如不祭。’” (《论语·八佾》丧葬祭祀不在于外在形式的奢华, 内在情感更为重要。唐山大地震中遇难亲人的家属们每年都会在家门口烧纸钱祭奠, 痛哭流涕。方登的母亲更是把丈夫和女儿的遗像天天摆在眼前, 她不愿搬家, 也不愿改嫁, 始终守着这个“家”, 她所守护的是永远无法再重建的心灵废墟, 是对丈夫女儿刻骨铭心的怀念。儒家既强调祭祀时要尽其哀“人未有自致者也, 必也亲丧乎。”同时也要适可而止“丧致乎哀而止”。失去亲人必然悲伤但不能过度, 既不失去丧礼的情感内容, 也不能损害身心, 因为过分悲伤伤害自己也是对亲人的不孝。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 人们不可能再按照习俗处理死者的遗体, 也不能一味沉溺在哀痛中, 活着的人还得好好活着。无论是在唐山大地震还是在汶川地震中, 丧失亲人的家属都能压抑心灵的悲痛投身到救灾队伍中, 生者比死者更为重要。

兄友弟恭

“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论语·学而》) 这里的“出”是指不在父母面前之时, “悌”是敬爱兄长之意。儒家强调“天伦”, 兄弟姐妹之间长幼有序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 在宗法制社会中更注重幼者对长者的尊敬, 后来延展为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尊重, 互相关爱。

悌如同孝一样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是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影片中的方登与方达是龙凤胎姐弟, 幼年时候弟弟处在姐姐的庇护中, 母亲也对弟弟更宠爱些。孩童的良知不是遵从某种道德规范, 而是出于天然情感, 姐姐关爱保护弟弟, 弟弟对姐姐也亲近甚至依赖。影片最后方登跪在母亲面前忏悔的时候说“弟弟能活下来多好”, 作为姐姐是甘愿为弟弟牺牲的。

兄友弟恭是儒家倡导的兄弟相处的原则, “兄弟怡怡”是家庭和乐融融的理想状态。在家庭中, 一般长者 (父母兄姊) 承担重任, 幼者应该体谅他们的苦心, 对他们恭敬爱戴;幼者一般属于弱者, 长者应对他们宽容关爱。兄弟姐妹长大之后虽然能力上悬殊不大, 但仍需要相互沟通, 宽容谅解。“兄友弟恭”是兄姊尽友爱之心帮助弟妹, 弟妹尽敬爱之心向兄姊学习。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比起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更容易产生并激化, 在宗法制社会中兄弟间利益冲突尖锐, 更需要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约束。儒家传统强调个人的义务责任, 通过家庭成员中每个人自觉履行义务从而使其他成员获得权力, 这样比起反复强调个人权力更利于化解家庭矛盾, 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孝悌与家国

08年汶川地震之际, 方登在加拿大获知消息痛哭流涕, 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方达也筹备了许多救援物资赶往震中, 与唐山救援队汇合。我们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总能够被激发出万众一心的凝聚力, 这强大凝聚力的内核是我们家国合一的传统, 归根结底是孝悌精神的延伸。

“孝悌”根植于血缘关系但并不局限于家庭, 它的血脉渗透到庞大的社会体系中, 将华夏民族凝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孝悌是家庭成员之间协调关系的原则, 儒家的孝悌是有等差的, 即是说爱是有等差性的。“亲亲”是人的本能, 一个人的道德实践应该从与自身最贴近的家庭做起, 敬爱父母, 友爱兄弟然后推己及人, 才能实现个人, 家庭, 社会的和谐。“孝”的拓展是一种纵向延伸, 首先要做到父慈子孝, 然后推及到祖孙的天伦之乐, 对祖先做到“慎终追远”。而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悌”的拓展恰恰是横向延伸, 兄弟姐妹应做到兄友弟恭, 进而推及到堂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宽容友爱, 族室有序。最后以这种友爱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四海之内皆兄弟。通过这样纵横交错的关系, 才能达到儒家所倡导的“至仁”, 这是一个由等差之爱到博爱的过程, 既顺应人的自然天性, 又能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谐。

孝悌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民亲爱, 莫善于孝;教民礼顺, 莫善于悌。” (《孝经》) 孝悌首先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 它是培养道德人格的内在动力。孝亲又是一种自然本性, 养老抚幼, 尊老爱幼, 有利于人类的自然繁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 孝悌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基石。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 见证了他们对中国传统精神的认同。我们儒家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内核在先秦之前, 两汉之后更多的是传统文化与当时社会相结合加以权威化的制度, 社会功利性更强。儒家文化所体现的人们的心理及伦理秩序在任何社会都必不可少, 具体规范的过时并不能否定儒家伦理本身, 恰恰相反, 这些基于人们共通情感的伦理在任何时代都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我们所要做的便是从旧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新的精神内核, 然后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融入到整个价值体系中, 让璀璨的中华文明再一次照亮华夏儿女的心灵, 为我们做人找到新的精神依托。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 2006年

[2]《论语今读》李泽厚注,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

[3]《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整理本) 李学勤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

[4]《孝经译注》汪受宽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5]《儒家伦理思想研究》曾振宇, 中华书局, 2003年

[6]《人和论》徐儒宗著, 人民出版社, 2006年9月

篇9:解构《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将一个普通家庭大灾难后32年的生活与情感展现在大银幕上,无论时代如何进步与发展,始终不变的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家庭观念,无论再大的灾难也不能摧毁。在冯小刚看来,《唐山大地震》是不是“史诗电影”并不重要,他说:“史诗电影说得多了,观众就麻木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史诗,但是我记录了这样一个家庭,他们的灾难和重聚。地震可以摧毁房屋,但这些都可以恢复重建,但对人内心的伤害是没办法重建的,这种伤害一直伴随着受害者,直到他们走进坟墓。这个电影,更准确地说,是小说《余震》,说的是亲情力量。”

主题篇—— 大时代下的人性

对于灾难片来说,其实套路大多只有一个,即宏大背景加小人物命运,此招屡试不爽,曾经赚了全球眼泪的《泰坦尼克号》如此,现在吓得全世界人民都“想开了”的《2012》亦是如此,所以这部《唐山大地震》在形式上也确实想不出什么新花招,不过灾难片本来也不是靠着形式赚钱的,主要还在于主题。

在各种主题中,难度最小的是爱情,难度最大的就是人性。一般功力稍浅之人是不敢碰“人性”这二字的,一是这个主题太宏大,又太具体,不好把握,二是稍微有些差池,就会画蛇添足,有哗众取宠之嫌。所以从中找一个平衡点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唐山大地震》有张翎的知名小说《余震》“撑腰”,《余震》写的不是血淋淋的伤口,而是伤疤下暗暗涌动的东西,将人性放在一个“疗伤”的容器中,无疑让《唐山大地震》这部灾难片产生了一种不一样的特质。

电影的结构基本上就是小说的结构,从地震开始,然后母亲和女儿三十二年的分离,妈妈以为女儿死了,而女儿则是不愿意再去回首灾难来临被母亲抛弃的这段往事。当然编剧并没有把精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是将笔墨分散开来,既写了这样一个觉得自己被亲人遗弃的女孩,也写了失去女儿和丈夫的这个母亲对儿子的感觉,还有儿子对母亲的特殊感情。一条线延伸出的三条线,更加丰厚和全面地折射了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等等层面,让“疗伤”在其中慢慢地“发酵”。

当然电影的主题跟原著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张翎《余震》的主题更多地是一个女孩,因为妈妈的选择,造成的一种心灵的伤害,和她怎么去修复。注重表达地震灾难是一时的,而灾难对人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电影的主题则更关注中国人对家这个概念。这一场一场的地震,不管是唐山大地震,还是汶川地震,其实它破坏了什么呢?那就是家庭。如果你孑然一身,地震不会对你有太大影响,活就活了,死就死了,没有牵挂,但是假如你有家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唐山大地震》说的主要就是家庭,地震之后,虽然逝去的人已经逝去,活着的也已远走他乡,但家一直还在心里。

人物篇—— 选择与被放弃

女儿方登:过不去的一道坎儿

“ 1976年7月的一个傍晚,地震突然来袭。为救孩子,父亲死了,女儿方登和儿子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母亲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做出的抉择……”

地震来袭的时候,最最困难的就是选择,尤其是选择自己亲人的命运的时候,不管这种选择是在什么条件下,什么心境下,它一定会伤害到不被选择的一方。饰演女儿的张静初说:“在发布会上,小女孩说了一句能让所有大人都哭了的话,她说想不通为什么妈妈会选择弟弟,而不是我,我也是妈妈的孩子啊。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创伤,你就觉得可能需要怎么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她才能够真正地忘掉。虽然整部电影演完了,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作为她这个人物我慢慢能理解一点,可是有时候乍一想我还是觉得很伤心。如果是我妈妈做了这样的决定,我不能原谅她。”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女儿方登的心路历程无疑是整部影片的一条主线,她的心理重建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难点、看点所在。“戏里面女儿跨越自己心理的坎经历过很多层面,包括汶川地震的时候她去救灾,包括她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感受,还有就是她见到妈妈之后的感觉,这个一层一层往上添加,来帮她越过这个坎儿。其实也是让观众一起过这个坎儿。要大家能够相信,能够接受,在经历这么大的信任危机之后,她还可以学着去宽容,去爱她的妈妈。”张静初说。

母亲李元妮:选择是最痛苦的!

人们在关注《唐山大地震》这部戏的时候,往往容易把焦点放在劫后余生的女儿身上,而忽略了那个同样痛苦的母亲。那个被环境推入绝境而被迫做出残酷选择的母亲,才是这条脉络中最疼的一环,她一直存在于影片的背景中,没有女儿的戏那么重,那么突出,但母亲的喜怒哀乐却像空气一样一直牵绊着整部影片。

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她既是被谴责的一方,又是受同情的一方,无法想象,在一个母亲放弃自己亲生孩子之后,她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这部戏最难的就是把握李元妮是怎么过日子的。她是从地震堆里爬出来的人,对今后没有什么设想,不敢想,因为什么都没有了。丈夫没了,女儿没了,她还要带着一个残疾的儿子,就得从头做起。对于李元妮的乐观,很多人认为她是被动的,其实我理解她是再主动不过了,痛苦不一定要一天到晚都挂在脸上,她积极地活下去也是一种痛苦。我真是从这部片子中感受到了母亲是最伟大的,她的那个心啊,不管怎么样,孩子走到哪,她都是揪着心的。”饰演母亲的徐帆说。

道具篇—— 细节还原真实

冯小刚是一个喜欢用平民视角来记录时代的人,小市民群体的原生态展现,让他的影片在戏剧性之外,平添一份纪实感。正因为主角多为小市民,没有温饱的压力,又攀不上铺张的奢侈生活,冯导片中的主人公多半抱有自己的坚持与信仰。

这种感情一般在冯小刚的片子中是盡在不言中的,而这种尽在不言中,无非就是将情感物化成一种东西,通过它来传递情感,这一向是冯小刚影片中常用的伎俩。《不见不散》里象征爱情的物件是刘元送给李清的挂饰表,它是前者送给后者的告别礼物,却被后者当做鼓励自己留下的信仰加以收藏。一年后的再见面,最先映入刘元眼帘的是它,再两年的分合纠缠,它是李清身上不曾缺席的饰品,最终成了她对刘元说“我愿意”的小暗号。

自然,《唐山大地震》中也少不了这种象征意义浓郁的道具,而它就配合“家”这个主题概念串联着登场亮相。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成片,“家”的破碎是残留在每一个地震幸存者心中的隐痛。

篇10:《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暑假里的一个晚上,我们一家人吃过晚饭,妈妈带我们去看《唐山大地震》这部片子。

我们排队买了票进入了放映厅。

这部片子讲的是1976的唐山,一家四口,父亲方大强,母亲元妮,姐姐方登,弟弟方达。在一场地震中母亲想去救楼上的孩子,父亲把母亲拉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父亲冲向楼上,可是一块石头掉了下来,正好砸到了父亲,不幸的是父亲被大石头砸死了。这场地震后,母亲在石头堆里找到了死去的父亲方大强。同时又一个叔叔,找到了呀在同一块水泥板下的方登和方达。在这姐弟俩中只能就一个的艰难选择,可母亲还是叫到:“两个都要救,两个都要救。”可是只能救一个。最后母亲作出了决定救弟弟。这句话让姐姐听见了如晴天霹雳,姐姐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幸运的是姐姐也没有死掉,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了。姐姐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008年汶川地震姐弟俩回想了当年的情景,决定去汶川抗震救灾。在汶川中有一位母亲的女儿右腿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母亲还想到许多的人在废墟下喊救命,母亲决定把女儿的右腿割掉。让解放军门去救别的人。在休息中姐弟俩相遇了,母亲元妮知道方登还没有死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

篇11:《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xx月xx日是唐山大地震正式播放的时间,我们坐车到南坪万达广场去看唐山大地震,我们买了票,走进电影院,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次是我第一次看电影,我们走进电影院的4号厅找到了自己的坐位,并坐下来,最先开始播了二十分钟的广告,声音大得不得了,我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终于开始了,1976年7月28日3时,唐山市有非常多的蜻蜓在飞,到了晚上,唐山市的天空变成紫色了,整个唐山市在23秒内夷为废墟,24万人死亡,5000人变成残疾人。有一块水泥板压住了一对龙凤胎,男的叫方达,女的叫方登,因为一块水泥板里面压住了两个人,如果敲开姐姐那边就压弟弟那边,所以只能救一个,他们的妈妈说:“救弟弟。”于是弟弟被救了出来,姐姐被甩在了死人堆里,下起的大雨把她给淋醒了,她开始去找她的妈妈,可是还是没找到,然后她遇到了两位军人,最后她被两位军人收养了。后来方达和方登在汶川相遇了。最后,他们(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非常悲伤,也非常感人,里面的母亲一直想到自己的罪过,一直感到心痛。三十二年的时间里面,她说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么走,这真让人感动,这个妈妈真的很伟大。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亲人,珍惜我们的妈妈,好好生活每一天。

篇12: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先说它的地震画面,虽然听很多人说,那个画面很真实,但给我感觉却是不怎么真实。或许高科技过了,一开始我也会以为这个电影会大篇幅展现地震的场面,但结果让我很满意,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也许有一点点的不足吧!但从另一方面我很佩服中国电影的科技发展,以前看惯了好莱坞的高科技场面,再来看看中国的,也许更加希望它更好!前途光明!

再说电影的情节,电影从唐山的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开始,两个双胞胎姐弟方登,方达,因为地震,妈妈必须做出选择。妈妈说:“救弟弟!”这句话触动着方登的心,让她三十二年纠结着。这个电影把亲情演绎的淋漓尽致,最后母亲向方登下跪的那一刻,我哭了!这个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的催泪大片,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我也不例外!我只从看电影的感情说,我觉得这是个情节不错的电影,内容丰满,让观众的心被主人公后来的命运牵绊着。最后一跪,让观众情不自禁流下泪来。

最后说的是这个电影的演员,徐帆是母亲的扮演者,可以说她把一个母亲演绎的深入人心,只能说冯小刚太明智了,选了这么一个好的演员,为这个电影添了不少彩,尤其是最后一跪,那真情流露,我想徐帆也被自己感动了,因为感动了很多人。还有扮演小方登的小演员,那神情,惹人怜惜,《唐山大地震》的宣传海报用这个小演员做了主角,足见冯小刚对这个小女孩的器重,不过他的决定是对的。

篇13: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一、历史与现状

“大片”流入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4年中国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中影公司经理吴孟辰以分账方式进口外国一流影片的建议, 提出每年可以由中电视系列剧团统一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 (2) 由于进口的这些影片基本上是好莱坞的大制作, 预算较高, 所以它们又被国人称为10部进口“大片”。这些进口大片数量有限, 其票房却占到当年中国大陆票房的50%以上, 各制片商, 发行商以及国内放映院线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中国的大片热潮由此开启。

在90年代引进的10部大片中, 1997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无疑是其中的翘楚。作为全球及北美地区历史单部影片票房的第一名, 《泰坦尼克号》蝉联其殊荣长达12年之久, 直到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出现, 《泰坦尼克号》终于退居第二。《阿凡达》以超过5亿美元的制作费用、宏大瑰丽的场面, 并以全球总票房超过20亿美元的佳绩刷新了《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神话。

在好莱坞大片庞大商业利润的吸引和对中国电影市场侵袭的巨大张力中 (2003年之前, 好莱坞大片基本上占有了我国电影市场份额的60%—70%) , 两岸三地的电影人也纷纷尝试大片路线。2000年台湾导演李安拍摄《卧虎藏龙》, 制作预算为1千5百万美元, 其在全球票房为2亿2千8百万美元, 并一举夺得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真正开启了华语大片时代的到来。受《卧虎藏龙》商业成功的鼓舞, 中国亦有越来越多的高投资的电影被制作发行, 很多知名导演亦纷纷为大片转型, 华语电影也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下表为2000年以后, 堪称华语大片, 票房过亿元的电影:

(注:以上数据来自网络)

这些国产大片虽然也云集了诸多国内一线大明星、相对于其它国产电影也确是高投资、大制作, 也不乏大场面, 但其观影效果和票房却未必总能如初所愿。《满城尽带黄金甲》被认为是一部“东方式的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 形式上虽已达到大片的视听觉刺激, 但成亦形式, 败亦形式。张艺谋对《雷雨》的“创意性”改编使其时代意义和文化反思丧失殆尽, 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仅仅成为徒有空壳的噱头, 《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能不说是一部内容苍白的形式主义影片。《夜宴》因厉王诙谐的形象及文白夹杂、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台词让一部严肃沉重的宫廷悲剧严重变质为喜剧而让人诟病。2010年1月22日《孔子》上映, 同档期的《阿凡达》仍在热映, 消息一出, 很多人自觉地担心《孔子》会被《阿凡达》覆灭, 然而正如大多数国家的电影保护政策一样, 《阿凡达》的2D版 (普通版) 在《孔子》上映之日统一下档, 只保留该片的普通3D版、IMAX版。在这样强力的保护政策下, 《孔子》终于收获一些票房。然而, 导演陆川观看《阿凡达》之后在其博客里表示了对卡梅隆的仰慕和赞美, 并为中国电影人表示羞愧, 表示是一次集体服气的完败。

面对国外大片好口碑、高票房的来势汹汹, 国产大片总是宣传造势“声威显赫”, 最终票房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对真相的探寻中, 有人尽心地评选出每年的十大炮灰电影, 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些票房严重掺水的炮灰电影中, 国内所谓的大片亦不在少数。当中国电影人和观众惊呼美国大片是“狼来了!”的时候, 国产大片如何才能摆脱被吞噬的命运?中国,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片?

二、启示

国产大片和美国大片较量过程中的失利, 很多人将之归结为技术上的原因。本人认为问题的症结首先不在技术, 而在故事内容本身。中国电影, 尤其是大片在故事讲述方面极为欠缺, 华而不实的通病极其严重。

2009年10月上映的田壮壮《狼灾记》是个典型。此片宣传时号称是导演五年磨一剑的绮情巨制, 本片故事原型也是根据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提供的日本著名小说家井上靖的小说取材, 再加上导演本身在中国电影界中的影响力, 据此, 观众可以信任地推测本片应该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大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五代鼎盛时期田壮壮曾放言: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他也被一些电影人、文化人看作是最有希望成为大师的中国导演, 但是在已经是“下个世纪”的《狼灾记》上映后的反馈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观众普遍反映故事情节不够饱满充实, 叙事不够清晰完整, 空有高山大漠、林海雪原的宏大场面和美景。对此, 田壮壮在影片上映后参加一个访谈节目时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现在不需要大师。中国需不需要大师我们暂时不做讨论, 但事实是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观众一样需要大片。《狼灾记》除了评论上的失利之外, 票房回收也仅有400万。类似这种被寄予厚望却在评论或票房中大为失利的中国大片还有陈凯歌《无极》、冯小刚《夜宴》、张艺谋《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吴宇森《赤壁》、胡玫《孔子》等等。从这些大导演的大片中, 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大片, 绝对不只是场面的宏大、投资的巨大、演员的国际化或知名度这些空壳, 大片同样需要重视故事、重视故事的讲述方式。事实证明, 中国电影缺乏的不只是技术, 更是故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故事, 是绝大多数商业片的生命线。纵观上表堪称华语大片的电影, 可以发现, 中国大片非常偏好从历史素材中取材 (3/4的比例) , 对当下现实地关注严重欠缺。诚然, 美国大片中也不乏《魔戒》、《亚瑟王》等历史题材, 但更不缺乏《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第5元素》、《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生化危机》、《侏罗纪公园》、《阿凡达》、《2012》等等立足于美国近现代史, 更立足于当下, 思考未来, 表达科技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巨大影响的优秀影片。对比中美大片取材, 中国大片显然缺乏关注现实的勇气、思考未来的大器, 固然容易失去观众真正的热情与关注。

另外, 中国大片过分重视海外观众的观影心理, 甚至一味以古老中国的种种元素“媚外”, 在表面符号化的中国元素中, 影片早已丧失了 (有意忽略) 厚重的本土文化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丧失为代价的视听盛宴背后, 中国大片的内核却显得极度匮乏, 极度苍白无力。种种形式大于内容、形式谋杀内容的惨败也正是中国大片在故事方面的症结所在。

国产大片和美国大片较量过程中失利的第二个因素在于导演的定位模式。目前活跃在中国影坛的大陆导演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在各自的影片定位上显得泾渭分明。第五代执著于历史题材、对画面的构图尤其讲究、造型意识强烈, 这样的情怀延续至大片, 则成了大片亦以古老中国的种种历史故事为主, 关注画面表面的视觉冲击力。第六代导演在第五代导演赫赫声名和社会政治的强大压力下逐渐浮出水面。为了冲破第五代的束缚, 获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六代导演普遍关注当下社会的边缘人物, 影片表达带有强烈私人性的体验、主题低沉、镜语体系写实化。虽然与美国大片一样是对当下社会的关注, 但第六代强烈私人性体验的表达却严重缺乏了主题的宏大与普适性, 对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科技后遗症、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短视, 使之局限于极度的自我、小我情怀, 难以获得大众的认同。第五代与第六代导演应打破自己电影的固定模式, 放宽眼界与胸怀, 敢于探索与创新, 在电影的题材与主题精神上尽量与当今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观众在精神需求和审美上已经极大提高的受众语境匹配。

在大片时代到来的当下, 中国大片唯有定位明确, 而不仅是形式化的跟风美国大片或者内容上肤浅地媚外, 才能扭转颓势, 获得稳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大片盛行的时代, 面对美国大片好口碑、高票房的来势汹汹, 国产大片如何才能扭转颓势, 获得稳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片?

关键词:大片,票房,症结,故事

注释

1 《世界电影史》 (美) 克莉丝汀.汤普森著, 陈旭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122页。

篇14:唐山大地震

漆黑的夜蓦地亮了!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地下12公里的地方,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瞬间释放。

多位幸存者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声响,由远而近轰隆隆地奔腾而来。疯狂的大地,垂直着颠起又跌落,跟着就是左右摇晃。几起几落,建筑物便酥松了。猛然间,大地浑似次第伸展的海潮,似波涛滚滚地颠簸起来。数十米的烟囱,硕大的商场,成片成片的居民住宅楼,都在强烈的摇撼中倾斜了,断裂了,夹着无辜的人坠落。睡梦中的人们大脑还在麻木状态,人跟桌椅板凳混杂在一块,任地震波随意摆布,从床上抛到床下,被恶狠狠地摔来摔去,听凭死神成千成万地吞噬。整个城市都被令人窒息的灰尘淹没了,高达数丈的灰尘在夜空翻卷奔腾着。

短短的23秒过后,唐山被夷为平地。

但就在地震发生时,还有一群人正处在距离震源最近的大地深处。他们是开滦煤矿的1万多名井下工人。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上万名矿工将成为灾难中境况最惨的人。“星罗棋布的巷道,宛若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几百米的地层深处,那种漆黑不同于闭上眼睛的黑。”曾经写过《唐山警示录》的张庆洲亲自下过矿井,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仅凭头上的一盏矿灯,平时从井下到地上都还困难,更何况是在地震中。”

然而,地下这1万多名矿工在这场毁灭性的灾害中竟得以生还,震亡率仅为万分之七。井下矿工绝处逢生靠的到底是什么?

冷静和秩序

1976年7月27日晚,地震前几小时,全开滦放高产,那时全国工业战线盛行的口号是:学大庆,赶开滦!快到月底了,为了达到产量,大多数机关干部和工人一起下了矿井。

吕家坨矿,当时井下工人1006名,这1006人中,有100多名机关干部,有兄弟单位的打井队,有参加大会战的洗煤厂工人,有下井不足半个月的新工人,还有四十几名女同志。最高的领导是这个矿的革委会副主任贾邦友。

大震来临那一刻,先是一阵强烈的震风,煤尘轰然而起,什么也看不见。接着,从底板方向传来巨大的声响,由远而近,渐渐地震耳欲聋。整个巷道都在晃,顶板上的煤和矸石哗哗地往下落。钢制的拱形支架接头,在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中发出巨响,令人恐怖的火花四处乱溅,地下深处的矿井立即陷入了地狱一般的绝境。

现场管理者即是抗震指挥者。一个临时的党支部和指挥部成立,由贾邦友担任书记和指挥。他鼓励大家:“要看到光明,增强勇气,在撤离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服从指挥。”最后,贾邦友宣布了撤退路线,撤退的顺序是,兄弟单位的同志先走,然后是井上工人、采煤工人,最后是机关干部。“各单位都要先群众后党员,先工人后干部,领导必须最后撤离。”

军人出身的贾邦友,已经快八十了,一直被脑血栓等疾病困扰,腿脚也不好,行走需要拄拐杖,记忆也开始有点模糊。在唐山古冶区融园小区的家里,他努力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从采面撤到大巷,从大巷撤到井口,在撼人心魄的余震中走完十几里路,攀上一千多米的陡坡,是何等艰难。在黑暗和恐怖中,谁也看不清谁,一千多人在并不宽敞的巷道里,犹如一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缓缓蠕动的长龙。但是,在这个决定生死的通道下却没有拥挤,也没有嘈杂,有的只是贾邦友镇定自若的指挥。

终于来到最后的关口,风井的梯子道。吕家坨矿的风井是竖井,竖井的梯子道是矿工生还的唯一通道。这梯子长达90多米,分为 14节,每次只能上—个人。上的人多,会造成拥挤,甚至梯子倒塌。梯子—塌、上井的路就断了。上人少了,又拖延时间,如果地震再次发生,井口变形,剩下的人便会失去生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绝对维护好秩序,做到紧而不乱,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撤离。” 贾邦友说。

“女同志先上!” 贾邦友指挥着,她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几百米高的铁梯,每攀上一级便向生还靠近了一分。她们头上是暴雨般的淋水,脚下是不断摇动的大地,无数矿灯光柱无声地照耀着她们。

“新工人上!”

“老工人上!”

最后是干部,这是一群真正受人尊敬的领导者。贾邦友最后一个返回地面,当贾邦友爬到地面时,已经是上午8点半。撤退共用了近5个小时,这短暂的时光恍如隔世一般。在井口贾邦友一眼就看见,昨日的家已经夷为平地,先上井的人并没有跑回自己的家,都在余震中焦急地等待,等待贾邦友安全返回地面。贾邦友心里一阵发热,“矿上不要管了,都回家看看吧。”

说到这里,贾邦友干涩的眼睛有些湿润起来。

当记者提起再说说井下的事时,贾邦友用很苍老的声音说,“那点事啊,不想再说了,不是不想回忆,想起来心里都难受。华国锋啊,煤炭部长啊,都来问过这点事。”

坚守岗位

吕家坨矿震时井下工人1006名,零伤亡;位于极震区的唐山矿,震时井下工人1600多名,零伤亡;赵各庄矿震时井下工人3000多名,2人遇难;马家沟矿4人遇难;唐家庄矿1人遇难。

这里面有个细节不得不提。贾邦友等1006名矿工在井下蜿蜒蠕动时,井下完全断电了,水上来了,通风也停止了,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也越来越困难,每个人的体力都快支持不住了。

“人们只知道,井下震害比地面要轻,往往不知道井下潜在的凶险。一旦断电停风40分钟以上,地下水会像猛兽一样咆哮着淹没矿井,各种有害气体也会让人窒息。”张庆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可是就在这时,巷道里突然吹过一阵凉飕飕的风。原来是负责通风的工作人员,在地震中逃出后,并没有回家,没有电就用人力代替电动绞车,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打开了全部风门,保证了矿井的自然通风。

而唐山矿同样负责通风的一位科长,在大地还在震动的时候,从家里逃出,顾不上亲人的安危,立即奔向他的通风岗位。同样用人力代替电动绞车使矿井通风,地处极震区的唐山矿亦无一人伤亡。

其他几个矿井也是一样,地面脱险人员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保证了地下通风,为矿工向地上逃亡争取了时间。

另外,唐家庄矿唯一遇难的矿工张勇,是井下炸药库的保管员,地震时张勇距地面仅有150米,因为担心炸药库发生危险,他一直没有撤离岗位,直到飞速上涨的地下水把他吞没。还有林西矿正在值夜班的绞车司机吴显东,地震时绞车房已经摇动不止,吴显东却按操作规程要求,把闸把打到紧急制动的“O”位上。就在那生死攸关的几秒中,车房倒塌,把他砸在里面。当矿上派人把他扒出来时,他仍然坐在操作位上,手还紧握着闸把。

奇迹绝非偶然

在震前两年,开滦煤矿在国务院69号文件指导下,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抗震防震计划,并且全部进行了落实。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手里翻阅的1974年国务院下发的69号文件就曾指示:切实抓好地震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运动,加强防震抗震工作。这个文件并不是针对开滦煤矿一家企业颁发的,但因为开滦煤矿地位之重要,它担负着北京、上海等地发电的用煤重任,所以,开滦煤矿本着“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立足于有震、大震、早震的思想,始终把井下的防震抗震摆在首位。吕家坨矿、范各庄矿的撤退过程几乎就是这份文件的体现版。

篇15: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影片开始的场景就是漫天飞舞的蜻蜓,这预示着灾难的来临。顷刻之间,大地在震动,房屋倒塌,山河颠覆,人们在彷徨中嘶声力竭地呐喊……家园被摧毁,千万条生命被毁灭。这一切都令人震撼。在那一刻,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它在灾难面前不堪一击;在那一刻,我也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它竟然不曾屈服;在那一刻,我还看到了亲情的伟大,爱情的无私;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男人的奉献与责任,一个女人的坚强与勇敢。

由徐帆饰演的母亲在痛失丈夫之后,面对着“救姐姐还是救弟弟”的抉择,她痛苦、无助。这种痛苦,这种无助,不是谁都可以体会的。母亲的本能让她不愿放弃任何一个,所以她不停地重复“两个都救,两个都救……”。迫于情势,她最终做出了折磨了她32年的选择―― “救弟弟”。其实无论选择谁,她都是最痛苦的,无论救谁,她都会愧疚一生。

同时,这三个字也使水泥板另一头的姐姐流下了绝望的眼泪,让她失去了生还的希望,年幼的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奈,甚至给她造成了一生的阴影。也许一个西红柿的偏袒她能接受,但这是生命的抉择。母亲的一个选择,在拯救一个生命的同时,也在摧毁了另一个小生命。后来,她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衣不蔽体的她在那片废墟里无助地张望,除了一对找寻希望的眼睛,过去的天真和幸福,在她眼里完全成了奢侈和虚华。这时,一个解放军救走了她。后来,她被陈道明和陈瑾饰演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她的生命得到了重生,因为养父母对她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在重获新生之后,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他们都长大了,姐姐有出息了,弟弟发达了,但他们在这些流年里从来没有过交集。那个生活在心灵枷锁下的母亲日益老去,昔日的光采不再,逝去的是年华,也是她的青春。不变的是她的坚守。为了女儿、丈夫在“记得”回家的路,她始终坚守着那所破旧的房子;为了坚守爱情,她孤独终身;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每当给儿子买一份书就会给女儿买一份。

年轮辗转,32年过去,在那场让我们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灾难里,姐弟俩相遇了。阔别32后的重逢,是悲喜交加的。这份失而复得的亲情,母女相见, 32年为了的惩罚终于到了尽头。白发苍苍的老母的一个跪,让女儿和儿子以及所有观众都非常震撼。这样她的心才可以解脱。

也许只有经历了死里逃生的洗礼,才明白生命的可贵;也许只有遇到过灾难的人,才知道灾难的可怕;也许只有失去过亲人的人,才体会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也许只有无家可归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辛酸;也许有钱的人就不会懂得缺钱的悲哀;四肢健全的人感受不到残缺的无奈;青春蓬勃的生命想像不到年迈的孤独……

篇16: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我看时,从它开演没多久,开始地震了,我就开始流眼泪,一直流到最后,完全不受控制的,我以为带纸巾了,谁知道就从包里找到两张。

整部电影节奏很好,两个小时十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演员的演技我就不多说了,很喜欢背景音乐,没有歌声的纯音乐,简简单单,生活其实不就很简单。里面我唯一听到歌声的是在说建了唐山大地震纪念碑的时候,悠扬的歌声,我听不清词,有一点类似于希望逝者安息的颂歌。

其实看完电影,最让我感触深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更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那些不能让我们接受的父母的做法,都是因为爱我们,都是现实所迫,也许当时的我们不明白。但总有一天会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宽容,最理解,最会无条件原谅我们的只有父母。

篇17: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都说人类征服了自然,但当自然灾害来临,人类却是如此的渺小1976年7月28日那天晚上,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在短短的几秒内,一个平静的城市瞬间灰飞烟灭,成为一片废墟!我是河北省人,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我更多相关范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都说人类征服了自然,但当自然灾害来临,人类却是如此的渺小1976年7月28日那天晚上,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在短短的几秒内,一个平静的城市瞬间灰飞烟灭,成为一片废墟!我是河北省人,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我为受难者表示深深地哀悼!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当年的惨烈灾难和感人故事。片中的父亲母亲,在地震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还在家里的两个孩子,父亲为救孩子冲进将要倒塌的房屋,然而不幸遇难。当两个孩子被发现压在同一块石板下,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对于一位母亲而言,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为此她承受了32年的痛苦和折磨。而女儿在一场大雨后奇迹般生还,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因不能理解母亲,记恨母亲32年。后因在汶川地震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锯断女儿的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亲人,永远是亲人,当回到久违的老家,看到相片下母亲为自己洗好的西红柿;看到母亲下跪道歉;看到母亲给自己买的书本和书包,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留下悔恨的泪水。此时此刻,我已是泪流满面,为这伟大的母爱和无私的奉献!看完了《唐山大地震》,我们感动着。灾难过后,在救援人员还没到来时,幸存的人来不及为亲人们哀悼,毅然团结起来救援同胞;无数的英雄解放军同志们为了抓紧时间,顾不上吃饭睡觉,不分昼夜地寻找生存者。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虽然渺小,但是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够战胜一切挫折困难。虽然唐山损失惨重,但我们不同情唐山,相反,我们对唐山充满信心。如今,唐山没有让我们失望,在大家团结一致地努力下,唐山已从灾后重建中恢复,经济迅猛发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明争暗夺,私下里竞争激烈,团结已被人们遗忘,却不知这只能让自己和团队,退步,却步,而迟迟不能进步!就像有了创意、时间、行动,却没有团队。即使你一个人单打独奏,没有团队的合作和团结,齐心协力,是不会有所突破和进展的!愈是达成目标,愈要团结互助,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看完电影,我们感动,感谢,更要感恩!幸存的唐山人民感激抗震救灾时遇难的同胞,感激全国人民对他们伸出的援助之手。而我们,在快节奏地生活的同时,应该抽时间去看看我们的亲人,珍惜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感恩他们对我们的爱护和关怀,留住身边的幸福时刻。

篇18:小学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小说《余震》从叙事结构的设计来看, 是倒叙与插叙结合, 回忆与现实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故事发生时间设置在2006 年1 月6 日加拿大多伦多的圣麦克医院, 经历唐山大地震的王小灯第三次自杀未遂, 抢救后在亨利医生的催眠治疗下, 一点一点释怀心中的悲痛, 渐渐稀释深藏在内心多年的痛苦。随后, 小说的叙述角度发生了转变, 时间回到1976 年7 月24 日的唐山市丰南县, 转而开始讲述一户唐山普通居民在地震灾难前后的故事。在接下来的叙述里, 小说的地点不断转换, 30 年时间, 在多伦多、唐山和上海切换的场景中, 运用蒙太奇的叙事结构, 以两条同等重要但时间有分别的叙述路线交替推进, 展开了叙事。

故事的一条线索发生在加拿大的多伦多, 生活在此的王小灯一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她自己长期患有失眠症和头痛, 这种精神疾病的困扰使她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与女儿的矛盾争执和与丈夫的常年分居也使得她的家庭濒临绝境——承受着种种压力和打击的王小灯多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则追溯到了30年前的唐山, 讲述的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唐山大地震发生前后, 唐山居民方师傅与他的妻子李元妮, 和他们的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一家的悲欢离合。

作者在交替叙述中, 在时间地点的不断变化中, 使小说外在张力得以最大化。我们可以看出, 王小灯的病症, 其实是她经历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除了间歇性的头疼之外, 她病态的感情处理方式, 也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她越是想把一切都抓在手里, 却往往失去得越多。而这种双线并行叙事结构所具有的宏大的视野和跨越东西的叙事方式, 增强了情节的发散性和延展性, 使得故事的主题在时空的变换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余震》在不遗余力地塑造主要人物王小灯时所采用的多角度深刻传神的笔法。举例而言, 在地震后逐渐苏醒的方登 ( 王小灯) 意识到自己被母亲所抛弃的事实时, 小说做了如此的一番描写——“她撕扯起自己最为心爱的书包, 书包带很结实, 小女孩撕不开。小女孩就弯下来咬。女孩的牙齿利如小兽, 经纬交织的布片在女孩的牙齿之间发出凄凉的呻吟。布带断了, 女孩将书包团在手里, 像扔皮球一样狠命地扔了出去。”作者并没有直接用一系列形容词来表达爬出废墟的方登此时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与神态描写就将一个小女孩彼时彼刻那种撕心裂肺的苦楚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外, 13 岁遭到养父猥亵后离家的小灯, 是用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将纸条钉在了卧室的门上;包括无数次出现在小灯的梦境里的一扇扇无法推开的窗户……正是这些精彩的细节描写, 在冥冥之中昭示着小灯已经备受摧残与扭曲的心灵和难以抚平的创伤, 正如张翎在序言里说到的, 经历过地震的小灯, 即使当时的伤口已经看似痊愈, 但持续不断的“余震”却使得她“再也没有能力去正常地拥有一切正常的感情。”

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方登一个, 《余震》也成功塑造了李元妮这一独具时代风貌的女性形象——她除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外, 更是一个鲜明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女性, 在大地震发生之前, 其超前于时代的装束, 彰显其现代女性特有的美丽与张扬;在地震后, 她又是第一批“站起来”的人, 为了照顾儿子, 辞职开裁缝店。她坚忍地活在痛苦者中央,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张翎笔下的李元妮, 用新时代女性特有的自信坚强点亮了灾难后的阴霾, 洋溢着生命的圣洁与包容, 浑身上下散发着浓郁的人性。

小说里李元妮和王小灯, 代表着千千万万灾难亲历者的生命轨迹, 一种像李元妮一样, 在经历过地震的痛苦后, 其之前隐藏的人性光辉在阴霾下大放异彩;另一种则像王小灯一样, 在体味了灾难的残酷后, 心灵上的余震绵延不息, 使得她渐渐用特殊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自己保护在“茧壳”中, 很难从阴霾走出去。小说的结尾是开放式的, 隔了32 年, 李元妮站在阳台上探出身子问:“闺女, 你找谁?”王小灯此时终于驱散了心中萦绕多年的阴霾, “只觉得脸上有些麻痒, 就拿手去抓。过了一会儿才明白, 那是眼泪。”

此后, 作者并非继续把篇章留给小灯与家人团结的场景, 而是将地点再次拉回故事开始的地方——多伦多。主治医生亨利被评选为“年度医生”后收到小灯发自中国的传真, 得知王小灯推开了心灵深处的那扇窗, 成功迈出了通往光明的第一步。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略显突如其来的结尾含蓄委婉, 如国画留白一样意味深长, 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 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效果。可以说, 张翎在接触素材、分析素材并进行创作时, 特有的华裔身份所带来了视角的不同, 使得作品具有极为开阔的视野, 并开拓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二、电影《唐山大地震》:常规线性叙事下对亲情主题的呼唤

与《余震》的变换着的时间顺序相比, 电影《唐山大地震》在叙事上采用了常规的线性叙事手法, 以时间变化为线索, 在紧扣住“唐山大地震”这一重要事件的同时, 在叙事上秉承凝练与节制的原则。电影中按照震前、震中到震后的顺序展开叙事, 使得整体结构紧凑而清晰。

震前, 李元妮一家人生活温馨和睦, 其幸福在电影中以诸多片段的着重点染而突出。李元妮和孩子打开方师傅带回的电风扇, 享受着夏日的凉风, 眼神里溢出满足的幸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影片开篇时努力营造的平静幸福与地震发生后的妻离子散、阴阳两隔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内在情绪由明媚急转而下, 霎时寒冬, 在感情上构造出巨大波澜。

与小说相比, 电影借助特有的表现优势, 在地震场面上取得了小说难以企及的效果。电影用裂开的大地、下落的砾石、被砸得血肉模糊的难民、废墟中随着雨水流出的血液等及其血腥但真实的镜头, 营造出足以让观众因震惊而沉寂的场面。相比之下, 小说对地震的还原虽仅仅依靠以小登的灾难亲历者视角还原“属于小登的灾难”, 画面感与表达效果较电影稍逊, 但其丰富的感官描写作为第一视角增强了对灾难描写的真实感。不同于电影全景式的视觉冲击, 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在思维上与小登合二为一。

电影对小说的改编集中体现在地震后小登的故事。活下来的小登被正直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收养, 在理解和关爱中长大。经历过大地震的小灯虽然曾一度认为自己遭受了亲情的背叛, 但养父对她体贴入微的关爱让她对以后的人生充满爱与温情。面对自己独自抚养长大的女儿点点, 王小灯并非如同原著中那般严厉苛刻, 反而是用一种近乎溺爱、小心翼翼的柔情来呵护女儿的成长;面对抚养自己、爱护自己的养父, 成熟后的王小灯则体现出了一种为人子女应尽甚至更多的关爱和孝敬, 凸显出了一幅父慈女孝的温情画面。而影片中的这种改动, 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彰显着亲情的强大治愈力, 与影片所要表达出的“用亲情治愈创伤”主题相互呼应。

由于电影的时间限制, 在人物塑造上不能做到面面俱全, 但我们不难发现电影中不经意的细节和场景同样使得人物形象自然而丰满。当压在水泥板下的小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时, 电影通过特写镜头——被压在废墟里的小登满是灰尘的脸上浮现出两道由泪晕开的痕迹, 小登叫了妈妈, 却无济于事。影片中小登流泪的特写镜头长达3秒, 故意留时间让观众观察小登、理解小登。昏暗的光线下, 污浊的脸与浑浊的泪, 配合演员耳语一般的“妈妈”, 瞬间唤起观众对小登的同情和理解, 进一步丰满了人物形象, 使后来小登不原谅李元妮更加有情可原。

而与小说中的李元妮相比, 电影中的李元妮性格内涵大有不同。地震之后, 李元妮拒绝与儿子分开, 独自抚养儿子不愿接受婆婆过多帮助, 帮他规划未来的人生;在祭祀烧纸钱的时候喃喃念叨着死去的丈夫方师傅和方登, 告诉他们回家的路;担心丈夫和女儿亡魂找不到家而屡次拒绝儿子搬家的建议;一家三口终于团聚时李元妮跪在地上对王小灯声泪俱下的忏悔……与原著不同的是, 影片中的李元妮不再是那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张扬而独立的新女性形象, 而是同全天下所有普通母亲一样, 平凡朴素却又坚韧善良。经历地震的她的确重新站了起来, 却不显得那样突兀, 反而如同一棵历经风雨摧残却终能存活的瘦弱植株, 在无声之中将温情与善意播撒在废墟之上。

三、人性深处的痛与暖:小说与电影表现主旨的异同

《余震》是张翎创作于2006年的中篇小说, 从未对地震有过真切感受的张翎在2006年7月28日候机时看到一本《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这本书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而那一天, 正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在考察了大量的资料后, 她用仅仅五个星期的时间写下了小说《余震》。张翎认为, “天灾带给建筑物乃至地貌的摧毁和改变, 终究会渐渐平复, 而天灾在孩子们的心灵上刮擦出的血, 也许会在时间的严密包裹之下, 暗暗地渗流得更久, 更久。”她曾说, “余震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心灵的余震”。对于个人而言, 在灾难中存活下来是一种幸运, 但灾难所带来的后遗症, 不仅仅是难后的生存问题, 也更是如何摆脱心灵枷锁, 再次站起来的问题。

2010年, 冯小刚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搬上了银幕, 电影直面无情的灾难和痛心的事实, 给观众带来了沉痛的视觉冲击。改编后的故事情节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电影并没有在灾难的形式感上作过多的文章, 核心情节也并没有改变, 主旨也同样在关注孩子的心灵创伤, 关注于人性的扭曲、心灵的复苏, 和地震后人们从废墟中站起来的温馨, 但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张翎在接受采访时, 对《余震》这部小说的诠释是“痛”, 她在《余震》后记中这样写道:“回忆到这里戛然而止, 那些孩子们的后来只是被一些简单的句子所概括:‘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可是我偏偏不肯接受这样肤浅的安慰, 我固执地认为一定还有一些东西, 一些关于地震之后的后来。”“痛”是小说《余震》的核心主题, 在地震后, 心灵的余震不会因创口的愈合而抚平, 相反, 它是小灯在之后30余年所有痛苦与扭曲的来源, 就如同树枝末端的叶片, 树枝的轻微摇晃就会带来叶子巨大的震颤。它是生长在那些看似已经愈合的伤口下的刺, 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就可能被再次牵引出令人心惊的疼痛——在这三十多年里, 灾难经历者又将面对诸多由灾难引发的灾难, 像余震一样绵延不息, 痛苦不止。

而导演冯小刚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所宣扬的则是“暖”, 主要体现在影片对于原著的改动方面。幸免于难的小灯并没有被普通家庭收养, 而是被正直的、慈爱的、善良的解放军王德清夫妇收养, 在关爱中长大的她未曾受到养父的欺辱, 虽经历痛苦, 但最后嫁给爱自己的亚力山大, 与自己的女儿点点相处很融洽;小灯的弟弟方达虽没有考上大学, 但通过自己的奋斗终于事业有成;包括后来小灯自电视新闻上得知汶川地震, 毅然决定回国奔赴灾区作志愿者……影片结尾处并没有采取原著中开放式的结局而是直接在小灯与李元妮母女相见时的悔恨、愧疚、理解与解脱的泪水中以一种大团圆式的结局作为收尾。由于电影需迎合和照顾以普通市民为主体的群众的审美心理, 因而在主旨方面更倾向于用“亲情”来治愈“疼痛”, 并将原作小说中较为阴郁的色彩变得明朗起来, 体现出一种更为温馨而动人的意识形态。

被惊扰的水面终究会恢复平静, 再刻骨铭心的伤痛也终究会被时间和亲情冲淡, 但是每个人走出来的方式是不同的。就像电影《唐山大地震》宣传文案所言:“23秒, 32年”——也许倒下去只需要短暂的二十三秒, 但是想要站起来却需要漫长的三十二年。无论是小说《余震》还是电影《唐山大地震》, 都以深入人心的情节笔触与叙事场景震撼着每一位读者与观众的内心。面对天灾人祸, 伤痛之后我们又该如何重新站立起来, 小说与电影为我们展现出了殊途同归的两条道路——小说里的自我恢复和电影中的亲情治愈, 就像作者张翎在阐述小说时所说:“天灾来临的时候, 人是彼此相容的, 因为天灾平等地击倒了每一个人。人们倒下去的方式, 都是大同小异的。天灾过去之后, 每一人站起来的方式, 却是千姿百态的。”

摘要:2010年冯小刚导演作品《唐山大地震》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巨大反响, 影片叙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惨状与受灾者三十余年的心路历程, 给观众巨大的震撼。而其创作原型中篇小说《余震》, 则通过华裔女作家张翎的独特细腻视角, 展现出了“余震”所带给人们难以抚平的心灵伤痛。本文通过对小说《余震》的文学手法与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艺术的探究, 比较各自主旨的表现异同。

关键词:《余震》,《唐山大地震》,文学手法与电影艺术

参考文献

[1]张翎.地震, 孤儿, 以及一些没有提及的后果[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7, (2) :31.

[2]冯小刚.我钟情人性中最柔软的[N].光明日报, 2010-7-22 (12) .

[3]张翎.浴火, 却不是凤凰[N].文汇读书周报, 2010-7-20 (14) .

[4]左亚男.彼岸的花朵——透过他者语境对张翎小说的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7) .

[5]古大勇.从《余震》的“疼痛”到《唐山大地震》的“温暖”[J].电影文学, 2011 (11) .

[6]李思.论张翎小说中的宿命意识——以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3) .

上一篇:《娘道》观后感下一篇:西岗中学“一岗双责”全员岗位育人制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