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观后感

2024-05-01

丰碑观后感(精选7篇)

篇1:丰碑观后感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课文和文章,让我受益匪浅的文章就是在五年级学的《丰碑》一课。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红军队伍在环境恶劣的云中山行走时,发现有人冻死,到真相明白好,将军十分崇敬军需处长的一件事。当将军知道这个人就是军需处长时,他"愣住了"。说明将军感到十分意外,这位专门负责办理红军所需的给养的人竟只穿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原来这位军需处长将棉衣发给战士们,好让他们能一心一意地为祖国打击敌人。课文中"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表面是写军需处长的身体积满了雪,光亮透明,真像一座晶莹的丰碑,实际上是在歌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p舍己为人p毫不利己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丰碑。

记得在我6岁那年的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齐去买年货。来到街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买卖声,嬉小声等交织成一首迎新年的交响曲,十分热闹。突然,我看到有一位大约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抱着一台大电视,高兴地走着,一不留意撞到一为年过六旬的手里拿着许多东西的老奶奶,只见老奶奶"扑通"一声,屁股摔在地下,手了拿着的饼干之类的年货撒满地,她着急的说:"我的年货"。那位青年匆匆忙忙的从人群中消失了。我看到脚下有一快饼干,便趁别人不注意,躬下身子,做着一个找东西的动作,把饼干防灾自己的口袋中,便高兴的跑到爸爸妈妈的身边。鼓舞士气的话

自从学了《丰碑》一课,比较军需处长崇高的风格,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我十分后悔,正因我不但没把老奶奶扶起,还偷吃了她的年货,如果有后悔药,我必须要回到六岁,把老奶奶扶起,帮她收拾好撒在地上的东西。

篇2:丰碑观后感

这篇文章写了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个在军队里管袄服、物资等的军需处长竟然正因没有棉衣穿而被活活冻死在高山上的感人故事。

刚开始,我觉得不可思议。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军需处长掌管着军队袄服的分配,怎样可能活活被冻死呢?难道他不知道冷吗?他不知道自己拿一件棉衣穿在身上吗?穿得暖和,他不是能够不死了吗?但仔细一想,并非像我想得那样简单。

第一,在长征途中,红军所需的各种物品极其缺乏。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爬雪山过草地,经受了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但哪有那么多的棉衣让过雪山的每位红军战士御寒呢?那时各种物资缺乏的严重程度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第二,军需处长是一个公而忘私,廉洁自律的红军干部。身为军需处长,他时刻想到的是让战士们穿暖和,让战士们安全地过雪山,取得长征的胜利。他一心为公,一心为他人着想。他把生的机会带给战士,把死的危险留在自己的身边,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革命前辈呀!想着,想着,我的眼睛湿润了。

篇3:《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是一篇小说, 讲述了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 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崇高精神。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感情真挚浓烈, 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通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都没有明说出来, 而是蕴含在叙述和描写的语言文字之中。全文写军需处长的文字不过一段 (第7自然段) 和一句 (第13自然段第2句话) , 加起来也不到150字, 所占篇幅不到全文的三分之一, 然而作品题目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小说的主人公正是军需处长。关于军需处长, 作者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就是小说的“布白”艺术。文章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作者浓墨重彩地大写特写将军, 既以将军巧妙地引出军需处长, 又以将军起伏的情绪烘托出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 这样的构思, 使得小说极具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 掌握“丰碑、冰坨、恶劣、袭击、考验、愣住、倚靠、塑像、豹子、覆盖”等词语;理清课文的条理, 学习按事情发展记叙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受感动的部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第7自然段, 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 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突破重点, 运用情境教学法、点拨法。在学生独立感悟和与伙伴合作提出疑难问题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一切声像资料, 创设想象的氛围, 化抽象为形象, 再现军需处长的英雄形象;通过教师的点拨, 使学生感受其伟大人格, 深深领悟人物的精神。

2. 教学难点。

(1) 懂得丰碑的深层含义。

(2) 化解难点, 用引导法抓住将军的心情来分析。他为什么认为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你对课题“丰碑”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四、教法、学法

让学生凭借课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变常规的“平推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 教师则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步骤、有重点、高效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1. 教法设计。

情境教学法:

(1) 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引导、过渡及总结。

(2) 播放狂风呼啸的录音及低哀的交响乐。

(3) 播放flash动画。

朗读法:

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采用自由读、齐读、引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 通过学生自评、师生评价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2. 学法设计。

五年级的学生, 年龄大都在十一二岁, 经过了几年的学习, 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此时, 正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日益增强的阶段,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非常适宜。教学中, 要引导他们在独立学习和与伙伴合作的基础上, 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评价。

考虑具体运用以下学法:

读书找疑———讨论质疑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合作解疑

(师生互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反馈搜集结果, 交流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初读感知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略)

第二课时

1. 激情导入, 确立研究主题。

导语: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 了解到一支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正艰难地行进在那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云中山上。今天, 就让我们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艰苦的战争岁月, 拉回到云中山, 用心去聆听那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吧!

课件演示:课题“丰碑”及以云中山为背景的图片。

教师继续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了解到“丰碑”是指什么呢?本课是写高大的纪念碑吗?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呢?既然写军需处长, 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呢?军需处长和“丰碑”有什么联系呢?

【设计思路:这样从“丰碑”入手, 直奔重点, 既符合作者的思路, 也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把他们带入一个探究的天地。】

2. 围绕主题, 自主合作研究。

(1) 读书质疑, 合作解疑, 感悟军需处长的“形”与“神”。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描写军需处长的自然段或语句。

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

淤认真读这段话,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

于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盂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并提出疑难问题。

榆梳理疑难问题, 师生共同解疑。

【设计思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 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难, 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交流深入认识, 这时, 学生提出的疑难已经是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 能体现其自学思考以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

对于可能出现的两个问题: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他死时的神态为什么那样的镇定和安详?教师酌情点拨:军需处长在部队是负责什么的干部?他为什么会没有棉衣穿?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快要冻死的人, 脸上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军需处长是在冰天雪地里活活冻死的, 他的脸上为什么没有死时的痛苦?

引导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直至体会军需处长不仅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而且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虞朗读训练。

过渡语:就是这样一位给千千万万个战士发放过千千万万件棉衣的人, 却在冰天雪地的云中山上, 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别人。此时此刻, 对于军需处长, 你的内心涌起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请表达出来。

(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设计思路: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针对可能出现的两个疑难点, 教师作这样的引导, 等于找准了“发散点”, 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疑难, 更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启而得法, 学生想象的翅膀自会展开, 否则便会启而不发, 唤而不应。】

(课件演示:狂风呼啸声和低哀的交响曲)

至此, 学生通过读书质疑、合作解疑、朗读表达完成了第7自然段的学习。

(2) 以读促悟, 以悟促读, 剖析将军的“怒”与“敬”。

过渡语:这位可敬的军需处长就这样默默地去了。队伍仍在云中山艰难地前进, 当将军听说有人冻死时, 他愣了一下,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第6、8耀12自然段, 看看将军在不知老战士是军需处长前和知道后神态有什么变化, 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学生读书、思考, 反馈学习结果。

淤出示将军不知军需处长前语言、神态变化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

从将军神态的变化中, 可以看出他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他在生谁的气, 为什么?

于出示将军得知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后神态变化的句子, 出示学习要求。

认真读一读这段话, 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语句或词语中体会出来的?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朗读训练 (生读———指名读———师范读———自由读) 。

3. 水到渠成, 揭示研究结果。 (课件演示:播放动画)

“风更狂了, 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提问:军需处长和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明确:从形象上看, 大雪覆盖着军需处长的身躯, 确实是一座晶莹、洁白的丰碑, 而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与高山同在, 与日月共存, 在将军的心中, 在战士们心中, 在我们的心中, 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学生反复品读, 感悟军需处长的英雄形象。

【设计思路:这两部分的教学, 都突出了“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学生通过读, 自主地到语言材料中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然后再通过读把读中感悟的研究结果呈现出来, 真正体现了“以读促悟, 以悟促读”。此外, 在读中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自然的思维和创新融为一体。】

4. 感情升华, 深悟“丰碑”内涵。

过渡语:当战士们穿着军需处长发的棉衣走过这座晶莹的丰碑时, 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这个“发散点”为理解下文“那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做好了铺垫。)

教师引导:军需处长的英雄形象使战士们受到了莫大的鞭策和鼓舞, 那么作者是怎样把战士们情感变化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呢?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读, 教师继续引导:此时此刻, 将军为什么认为胜利一定属于自己的队伍?现在你对课题“丰碑”又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学生回答后, 教师总结: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一样可歌可泣的革命战士, 组成了一支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有如钢铁长城般的革命队伍, 有了这样的队伍, 才会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 丰碑就是红军精神, 就是崇高的革命精神啊!

接着完善板书: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教师升华主题:同学们, 只要让这座丰碑在我们心中立起来, 我们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和重重困难难道还不能够战胜吗?

5. 写法质疑, 保持探究激情。

教师总结:课文是一篇小说, 对于主人公军需处长, 作者只用了一段加一句进行描写, 描写将军则用了大量的笔墨。然而, 我们读了课文却受到了军需处长精神的强烈感染, 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 我们继续研究。

篇4:友谊的丰碑

从一九○四年九月到一九○六年三月,鲁迅先生曾经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这是鲁迅战斗生涯中不寻常的一段历程,鲁迅在一九二六年十月写的《藤野先生》中回顾与描写了这段生活。鲁迅用这篇文章,塑造了纪念中日人民友谊的丰碑。日本人民也没有忘记鲁迅,他们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伟大的鲁迅,除了完好地保留了鲁迅学习和生活过的遗址,还特地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作为永恒的纪念。这是又一座纪念中日人民友谊的丰碑。

在仙台建纪念碑的决议是一九五九年八月通过的。一九六○年开始动工兴建,一九六一年四月落成揭幕。纪念碑的建立,是广大日本人民表示日中友好的生动体现。

鲁迅纪念碑座落在宫城县市立博物馆旁的青叶山麓,碑用宫城县稻井出产的黑色玄昌石制成,高四点五米,宽二米,重十吨。正面上半部有直径一米的圆形浮雕,是取自鲁迅逝世前十月八日在上海青年会参观时所摄像片,由日本著名雕刻家精心制成;碑的下半部横塑着郭沫若同志手书的“鲁迅之碑”的行书字;再下面刻有宋体字的碑文。碑文扼要地叙述了鲁迅居留仙台的情形和仙台人民对他的怀念。碑文说:

“中国的文豪鲁迅,从一九○四年秋到一九○六年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东北大学医学部的前身)学过医学,他痛心于祖国的危机,以拯救民族灵魂为急务,而志向于文学。仙台就是他走向转折的地方。从此他写出了许多作品和评论,为中国新文学带来曙光。我们敬仰鲁迅的人们,为了纪念他青年留学时期,建设这纪念碑,深愿永远地传达他伟大的精神。”

纪念碑参考了中国汉代古碑的式样,雄伟庄严。纪念碑周围灌木葱茏,鲁迅生前喜爱的桂花树,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许广平同志一九六一年参加纪念碑揭幕典礼时亲手种的松树,周海婴同志访问日本时种的腊梅,都已生长成材,枝叶繁茂,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根深叶茂,长青不败。“深愿永远地传达他伟大的精神”是建造纪念碑的宗旨,也表达了日本朋友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鲁迅先生学习过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现在是东北大学,当年的校舍大部分不存在,都已经新建了,但鲁迅看幻灯片的那个教室和藤野严九郎先生解剖人体的研究室还存在。研究室是一座简单的木屋,而那个梯形教室也比较简朴。我们在参观这个教室时,陪同的日本朋友说,鲁迅当年看过的幻灯片有一部分至今还保存着,但那部激起鲁迅愤怒的关于日俄战争的影片没有了。鲁迅学习过的教室,至今还被完好地保留着,作为一种纪念。

在仙台,我们还参观了鲁迅的旧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写道:“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的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由此看来,鲁迅先生在仙台至少住过两个地方。关于鲁迅的住处,日本的鲁迅研究者也有不同的意见。山田野理夫一九六一年发表的《鲁迅在日本的二三遗迹》中说:“鲁迅的住处在仙台市片平町五十二番地,房主原为佐藤喜东治,现在是垣久实先生的府宅,中间虽多少经过一些改建,但鲁迅曾住过的二楼那间十叠大的房间,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参见一九六一年五月三十日《光明日报》)但日本精神医疗中心理事长兼脑研究所所长柘植秀臣不同意山田野理夫的意见,他发表了两篇文章,认为,“鲁迅住的佐藤家的房子,在大正七、八年(一九一八到一九一九年)时拆毁了,在那个地方盖了现在的两层楼房。……这所被误认的二层楼房屋是后来佐藤老人建造的,而老人从被毁坏了的旧屋迁入那里的,这正是被误传的原因吧!”柘植秀臣的岳父安积弥六郎和鲁迅在仙台是邻居,一九一六年五月安积逝世,拍有葬礼照片,正好将鲁迅旧居照入,成为纠正误认的鲁迅旧居的贵重资料,柘植秀臣将此照片送郭沫若同志。我们到仙台参观鲁迅的旧居,是在一个现在叫“瑞凤殿”的地方,宅院门口树着一块一米多高的黑色石碑,上面刻着郭沫若同志书写的“鲁迅故居”几个字。我们在这里刚下车,院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陪同我们的日本朋友介绍,她叫竹中女士,是当年鲁迅居住此地时房东的孙女。竹中女士把我们领进院里,据她说,院里的那棵大树,是鲁迅居住时就有的。可以想见,当年鲁迅住在这里条件虽然不太好,但是这却是他一生中值得记忆的地方。鲁迅在这里,不仅每天俯瞰广濑川的流水,而且在观察着时代的风云,在怀念着他的祖国和人民。今天日本朋友对于鲁迅住过的地方还专门树碑,供人参观游览,也足见日本朋友对鲁迅的深厚感情。鲁迅逝世以后,日本文学界、学术界不仅大量翻译了鲁迅的作品,而且不断出版研究鲁迅的专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研究鲁迅成为热潮。日本学者们为什么那样悉心研究鲁迅,我们在仙台得到了答案。仙台市长、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会长岛野武先生、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事务局长村上先生在宴请我们的席间,诚挚地告诉我们,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仙台同中国的关系也很密切。他们很风趣地对我们说:“仙台是从中国来的。我们这个城市原来叫‘千代’。若干年以前,在一次藩镇诸侯聚会时,其中有个诸侯吟咏了一首中国古诗,其中有一句‘仙台初见五层楼’,大家说这‘仙台’二字很好,于是就把‘千代’改成了‘仙台’。”他们还说:“仙台的人民都以有鲁迅这样伟大的朋友而自豪。”他们还谈到,仙台各界人士还想出各种办法来纪念这位伟人。仙台市把鲁迅的小说《故乡》列入中学的语文课本,目的是让更多人通过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在访问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中国有十位留学生在仙台的高等学校里学习,那里的教师们都表示,一定要象藤野先生那样,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让这些学生回国后,在建设中国四个现代化事业中作出贡献。随着中日友好的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也日益频繁。仙台市组织了一批批青年到中国访问,日本第一架“友谊之翼”的飞机,就是从仙台起飞的。这批青年高兴地来到中国,在北京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有的还访问了鲁迅的故乡绍兴,见到了闰土的孙子。

篇5:丰碑观后感

今天和以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不同,不仅形式不同,而且同学们的听课积极性和反应也不同。我们看了《丰碑》这部电影,结合影音资料深入地了解到这位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伟人,这位70岁高龄的老人当时是以什么样的气魄打开了中国尘封多年的国门的。他把世界搬进了中国,也把中国还给了世界。

我难以忘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刻,也不忘不了1999年12月21日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激动瞬间。我们要感谢这位伟人,他按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了,他设计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提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标准,不断开拓新局面。他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指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他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他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我还清晰的记得,在邓小平追悼会那天全国都降半旗致哀,火车汽车防空警报哀鸣四起。国人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的现代化幸福生活缔造者最后送行。回忆当时,爷爷让我陪着他站在电视前看追悼会的

转播,那时从爷爷的举动中,我感觉到邓小平对爷爷政治思想的影响,也看得出爷爷那种发自肺腑的哀思。

转眼间14年过去了,看到这部影片时,又一次勾起了对童年的回忆。也再一次解读了邓小平这位伟人。是他提出了“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是他切实地带领中国人走上了具有中国人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网络中翻查邓小平的资料时,我了解到,不仅中国人在不断解读我们的伟人,外国人也对这位打开中国大门的老人充满了肯定。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超越和平》一书中说,二十世纪是最不幸的世纪,它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半个世纪的冷战,冷战中无数次的局部热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牺牲。但正是这个不幸的世纪造就了无数的英雄造就了一批出人头地的领袖人物。他又说:“一般来讲,出色的革命领袖都不是优秀的国家建设者。革命领袖必须摧毁旧体制,国家建设则必须建立新体制。”在我看来,小平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建设者。

篇6:《永远的丰碑》观后感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的《永远的丰碑》,虽然每天只有短短的1分半钟,但那些革命先烈为革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忘我精神,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杨靖宇,东北抗联负责人,1927年组织了确山农民暴—动,组建了红25军鄂豫皖特别大队,并担任了中共豫南特委书记。1928年离开家乡到上海中共中央训练班学习时,小女儿出生才5天,儿子才3岁。之后赴东北至1940年牺牲,他一心扑在抗日上,与家中12年音讯不通,母亲与妻子在战乱中病饿而死。

杨匏安,中共早期理论家、革命家,广东党组织最早的党员之一。1929年来到上海,调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31年7月被捕。早在国共合作期间,他曾担任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杨匏安被捕后,每天都有国民党要人以高—官厚禄为许诺到狱中劝降,杨匏安始终回答:“死可以,变节是不可能的!”最后蒋介石把电话打到狱中要杨匏安接,他却将电话摔到墙上。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将他处决。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陈延年,陈独秀长子,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中与周恩来、赵世炎一起组建了中国少年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江浙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1927年6月在上海被捕,敌人对他用尽酷刑,丝毫不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几天后被反动派押赴刑场乱刀砍死。陈延年牺牲不到一个月,弟弟陈乔年来到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他踏着哥哥的血迹,在白色恐怖中与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王若飞并肩战斗,一年后也在上海英勇就义!

你知道革命先烈中马尚德是谁?李坤泰又是谁吗?他们是杨靖宇和赵一曼的真实姓名。他们到东北后化名参加革命,直至牺牲。解放初期,组织上以他们的`化名分别在河南和四川查找他们的亲人,而家乡的亲人则以他们的真名向组织上查询他们的下落,历经曲折,才弄清真实情况。

篇7:《永恒的丰碑》观后感

自从看了雷锋故事后,它一直深深了打动着我。雷锋一身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俗话说:“雷锋行了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带病还帮助工人推车;上班再苦再累也不忘读书;(这也正是他所提倡的钉子精神。)他平时非常勤俭,一瓶汽水都舍不得喝,但在国家有难时,他却把自己在部队的全部积蓄都捐了出去……其中有一个故事最令我感动: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进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的名字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雷锋做好事却不留名,这真是无私的奉献啊!

可惜雷锋英年早逝,我们再也看不到雷锋乐于助人的身影,再也感受不到雷锋叔叔那种钉子般的精神,为了怀念雷锋同志,国家把三月十五日定为学习雷锋日,在这个日子里大家都会学雷锋的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

上一篇:连绵的秋雨作文下一篇:场县共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