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

2024-05-19

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精选14篇)

篇1: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

《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 是一本写给小学数学教师的书。这本书是数学大家解读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力作,也有近5年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热点难点问题的案例式探讨,还有对美国小学数学课堂的近距离观察与记录,直接或间接回答了我们国内难以解决的教学方式改革问题。

翻开书的第一篇,就是数学家张景中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的《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指出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

作者谈到“函数思想”。他说:最重要的,首推函数思想。就如文中讲到的“加法”就包含了函数的思想。函数思想和方程的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面,都是大智慧。他又说,当然不用给小学生讲函数概念,但教师有了函数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变量和函数的思想,潜移默化,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就有好处。

接又讲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他说:数学要研究的东西,基本上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和形的联系几乎处处都有。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是学数的时候就讲数,到了学几何的时候就讲几何,缺少把两者联系起来的意识。他说,在数学当中,几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重要的数学概念,最初都是从几何中来的。所以我们不妨可以把几何与代数结合起来教学,让数形结合的思想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他还说,几何语言的早期渗透可不可能,值得研究。

最后他强调了寓理于算的思想。他说,小学里主要学计算,不讲推理,但是计算和推理是相通的。他说,数学活动中的画图和推理,归根到底都是计算。推理是抽象的计算,计算是具体的推理,图形是推理和计算直观的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和推理的关系,从计算发展到推理,是很重要的。

文中还提到了陈省身先生的观点,数学可以分为好的数学与不好的数学。好的数学指的是能发展的、能越来越深入、能被广泛应用、互相联系的数学;不好的数学是一些比较孤立的内容。比如,方程就是好的数学。据此指出,函数的思想、形数结合的思想、寓理于算的思想,都属于好的数学。这些思想是可以早期渗透的。早期渗透是引而不发,是通过具体问题来体现这些思想。就我的理解,好的数学就是指的这些数学思想。

引用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理论研究和人才成长的轨迹都表明,数学思想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受益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潜移默化,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篇2: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

《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找到教学的“亮点”。闲暇时翻看一下里面的内容,总是对自己教学的一个充电。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篇3: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

1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 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 既可以扩大知识面, 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2 利用“试一试”, 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 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 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 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 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 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 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 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 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 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对此, 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否定, 而应该多试一试, 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 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如七年级数学“绝对值”这一节的习题中提到“|a|”的问题, 因为在此之前并未学习字母能表示数, 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方法, 一是可以把这部分题目挪到下一章去做;二是引导学生对a选取不同的值试一试, 从这些不同的结果中去想、去探索、去归纳;三是从绝对值的概念出发, 利用数轴求有多少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a|。第一种方法采取了回避困难的态度, 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养成, 有悖于新教材的宗旨。我们应当选择第二或第三种方法, 在尝试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想一想”, 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 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 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 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 “想一想”引导学生动脑、并使学生进入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课程的执行者, 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的欲望。在教七年级数学“几何体”部分时, 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多想一想, 学生就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 学生兴趣高涨, 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在教学“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问题, 答案有多种可能性, 此时, 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 再用剪刀沿棱剪开, 展成平面, 此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在操作过程中, 要求学生多想一想, 不要习惯性地只求一个答案。这样, 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中学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 着眼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

4 利用“做一做”,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 学生学得苦, 教师也教得苦, 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 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 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 “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 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例如, 在测量物体高度中, 我让学生走出课堂, 实地测量学校的旗竿的长度, 要求学生至少用三种方法, 并说出哪一种方法误差最大, 是如何造成的。这样的“做一做”活动, 既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又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 同时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做一做”的活动也可以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和铺垫。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 我先把一张方纸对折, 再用剪刀随意剪一个图形, 然后展开方纸, 这时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就呈现在学生面前,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于是要求学生仿照我的做法动手“做一做”。实践证明, 尽管大家剪的图形各不相同, 但都有一共同的对称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同学们对其抽象的概念和性质自然印象深刻了。

总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利用新教材中安排“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 我们可以用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 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 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新教材相对较为宽松的课时安排, 选择更为合适的时机和内容, 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从“读”、“试”、“想”、“做”中体会数学的快乐。

摘要: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 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 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 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 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

关键词:“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健康.初中数学活动课程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1.

篇4: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

一、 从数学的本质和发展看数学课本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向小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数学,课本上呈现的是大量的数与数的运算、图形与有关图形的计算、数学应用等,但教师应关注数学知识共性的东西,正如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一书中谈到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其中的模式,可认为是从许多例子中用抽象概括等方式获得的数学的概念、命题、问题和方法。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节中,课本呈现了两幅图和一段文字:“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从这里教师应该读到分数引入的必要性,读到学生在数量表达中碰到的困难,小一级计量单位与分数单位的一致性。其实,分数的概念与一般的数学概念一样,是从许多例子中提取共同的数学结构“单位‘1平均分成n份,这样的m份用数m/n表示”得到的。要理解分数的意义须从分数的实际问题中来,到分数的表达问题中去,其中单位“1”、平均分、分数单位、分数的表达成了概念理解的关键,而在具体情景中平均分的多样性、涂色表示分数时涂色区的离散性和多变性等,须教师与学生克服思维的惯性和视觉的局限,这更能体现对分数本质意义的理解。

教师要把数学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放到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把课本知识丰富起来,避免数学教学只是单纯地传递知识。在人教版“分数的意义”这一节后“你知道吗?”栏目中,课本介绍了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和古阿拉伯人在分数记法上的演变,这是数学史在数学课本上的渗透。笔者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发现执教老师根本没有提及这部分内容,难道这部分内容不重要了吗?数学的表达追求简单,包括在记数法上。这个栏目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分数的记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是神来之笔,而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创造,才敢于去自我创造,变数学学习活动为重新发现、重新建构的过程。

二、 对照课程标准看数学课本

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并从“双基”发展到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课程标准关于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深层次的内容,也是当前课程标准落实的难点。数学知识可以说是无限的,但只有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才能对无限的数学知识有更好的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有人说课本上数学知识是明线,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课本上数学知识是有形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无形的,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有形的数学知识中贯穿始终。[1]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并没有形成线(序列),只是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也不是无形以至于让人难以捉摸的,它就在数学知识的背后,有时只要显化,不必另外“渗透”。

在小学数学中有集合、符号化、函数、数形结合、化归、概率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它们在数学课本中以隐含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感悟才能体会得到。它们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时常分散在各章节内,同一个数学问题有时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在“比多少”一节中,人教版课本第一册给了我们一幅小猪扛木头造房子的图,课本没有给出一一对应的概念。说实在的,小学生一开始也没必要知道这样的数学术语,但建立一一对应是关键,在不知道整数大小关系之前通过点数来直接比较多少是不妥当的。一只小猪扛一根木头是一种对应,在图片上一只小猪与一根木头之间画一条线也是一种对应,教师从课本上不难发现这两点。还有其他的对应方式吗?在图中还可展开哪两类物体数量的比较?物体排列无序的状态下如何比较物体数量多少?比较多少时学生会受到物体大小、长度等非数量性因素的影响吗?这些问题是教师钻研教材时都应该想到的。

三、 从教材的编排和对比看数学课本

小学数学教师通常有低、中、高年段之分,大多数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年段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小学阶段总的教学内容缺乏宏观把握。数学课本的编写主要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兼顾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螺旋上升编排的。只有当教师对小学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局部内容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同一范畴的内容被分块划分到不同的年段,教师要知道其内容是如何递进的。如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被划分为“认识钟表”“认识时间”“时、分、秒”“年、月、日”四块,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别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新版安排在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块内容的教学重点分别对应于时间单位时、分、秒、日(天),具体教学要求分别为认识钟面且学会看整时、会读写几时几分、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时、分、秒换算、通过时间单位日来区分大小月和平闰年,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前后关系清晰可见。

教师不能只熟悉一本或一套课本,还要了解国外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展开教材间的比较,还要从横向上把握数学课本,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独立学者马立平提出我国现在的课程标准多方面借鉴美国,由核心学科型结构转向条目并列型结构,这样的改变是否有充足的理由?[2]因为条目并列型结构容易生成小学数学越来越宽,越来越浅,使得结构不稳定、不连贯、不统一,所以马立平提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这样的改变至少说明我们看到了中西方数学教育的差异,正在努力寻求中西方数学教育的中间地带,以弥补我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不足。除了对国外的数学教育有所了解外,教师还要对国内不同版本的课本进行比较,特别是新旧版本的比较。通过新旧版本课本的对比,教师会对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传统做法有一种客观的认识,清楚新课程改革想要达到的目标。

四、 从学生角度和教学设计需要看数学课本

新教师拿到数学课本,常常会觉得内容简单,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后会暴露出许多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课本。教师熟悉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但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中会碰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课本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其实教学上的数学可分为学科数学、教师数学、学生数学三种,一般的数学教学由教师对学科数学处理后去影响学生数学[3]。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背景不一样,两者同样看数学课本其感悟是不一样的,教师又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如在“分数意义”一节中,单位“1”的理解是难点,学生常常把一个物体看成单位“1”,不太会把一些物体看成单位“1”。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可把一些物体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动态展示圈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整体通常叫单位“1”的真实含义。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课本知识时,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遵循古代“由博返约”的思想来阅读数学课本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在看数学课本的过程中,要联系相关数学知识和教学资源,添加注解、学生会碰到的问题等,使数学课本变厚。在理解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后,教师对课本内容想要表达什么有了清晰的认识,就会感到数学课本变薄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构思,使课本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成动态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可能,教师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不会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1] 蔡凌燕.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8(14).

[2] 马立平.美国小学数学内容结构之批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4).

[3] 黄新生.谈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要性[J].数学通报,2002(3).

篇5: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使我真正认识到在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已达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把握,培养数学能力,同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然后刘教授又给我们教师往往按照成人的理解以及思维习惯来看待学生的学习,容易将“现成的结论”告诉(教)给学生并加以大量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既不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又易使学生遭遇人为的障碍,从而逐步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接着通过“加法初步认识”以及“减法初步认识”为例,分析学生在学习加减法时的思维过程,以及教师应该设计哪些“过程”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并对数学产生积极情感。

案例1中教师设计的活动显然是对所教“结论”的巩固和强化。由于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什么用加法”“3加2为什么等于5”都非常抽象,而且教师的理念是“刚才我已经’教’了现在你们就应该会用”,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此抽象的结论仅凭教师告知“一遍”,学生怎么能准确地“复述”呢?显然这样的教学是“教与练”,是“告知式的,缺少学生自己的感知、质疑、争论、思考与体验。

案例2中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开放性”活动。通过学生操作,创设能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再次感知“减法模型”,然后整体上比较、概括所编“算式”的共同之处,抽象出“减法”,从而理解减法的意义。由于教师对“减法”的定位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案例抽象概括出其“模型”,因此当教学中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时,教师能成功地诊断出学生“争论”的本质所在--减法是解决某类问题的一个数学模型,关注的是抽象的数量关系而非现实意义。但学生的学习不能直接“背诵”抽象数量关,必须在大量的现实情境中做出取舍、抽象和概括,并在质疑、争论、举例以及教师及时、到位的“点拨”引导下来学习。学生经历的“过程”非常充分,因而能够认识到减法解决的就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甚至有的学生能够感悟出“数和算式都太神奇了”。

让学生认识到“加、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重要模型”,并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非常重要。果教师没有这方面的认识,那么就不能抓住教学中的生成。例如,在案例1中,有学生说“就好比马路上有车,或者……”,是否该学生想说的就是“3+2=5”不仅能解决“鸭子有多少只”,还可以解决“马路上有多少汽车”或者其他的“求和”问题?由于教师并没有将“加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因此就没有抓住学的生成。相反,在案例2中,由于教师认识到“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因此课堂就能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水果是否等于汽车”,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算式真神奇”。这样的教学就不单单是教计算了,而是对计算意义的深刻理解,从而带来学生对数学的积极体验--算式真神奇!

篇6:读小学语文教师心得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对于小学教育没有切实的实际经验的新生来说,我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除了从学校有经验的老师们那里得到的帮助,其次就是阅读书籍报刊了,而《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篇7:读《小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沈桂春

教师做久了,在工作中已经找不到兴趣和激情了,面对不想做又必须做的工作,只有疲于应付。对教育中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反映已显得有些迟钝了。行走在教育生活中,对工作逐渐丧失了热忱和爱好之心。更谈不上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

自从倡导教师读书以来,我读了李镇西的《教有所思》、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等多本教育专著。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

1计划着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它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魏书生、李吉林、支玉恒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我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调整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重塑自己积极的教育生活。这时,在心中定会感到教育的财富就蕴藏在自己的教育

生活里,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幸福感。

读书,我们才能找到教育的美丽。只要拥有理想,激情重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教育、爱上教学、爱上孩子,那时候,身为人师的幸福将荡漾在眼眸中,充盈在每时每刻的行动里,会尽享在风浪中扬帆前行的快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

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

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沈桂春

篇8: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读“厚”,读“透”,读“深”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 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 教材分析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一个教师能否正确分析教材将关系到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育目的的达成. 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材以全新面貌亮相, 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教师只有正确、深入地做好教材分析,才能焕发教材魅力、大放课堂异彩!

一、读“厚”:刨根问底,探寻前后联系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教材的设计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要善于分析教材的前后联系,既要“瞻前”也要“顾后”,把教材读“厚”. 所谓“瞻前”就是要回顾之前所学,为新知的学习找到攀登的脚手架或迁移的落脚点. 所谓“顾后”就是要放眼于之后所学,做到教学到位又不越位,为后继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它是质量单位认识的起始课. 面对这样一节全新型的课,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些知识与生活有没有联系? 有怎样的联系? 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 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 为后续哪部分内容做铺垫? ”与教材对话后我们发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质量问题, 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需要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用数学语言描述身边物体的质量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 此外, 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因此,我们要在课前开展调查活动,在课中加强操作交流,积累活动经验,为三年级学习吨、千克和吨的关系以及质量单位的互化打下基础.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面对这样一节后继型的课, 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或经验? 它新在什么地方? 知识的生长点是什么? 我们该怎样引导? 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与教材对话后我们发现:这节课新就新在如何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 乘得的积该如何对位? 因此,我们要沟通小棒图和竖式、口算和竖式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二、读“透”:咬文嚼字,领会编写意图

由于教材版面的限制,编者不可能将所有的意图直白呈现. 因此, 小学数学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有时只是一个情境图或几个小精灵的对话, 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教师要学会从教材的只言片语中进行分析,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把教材读“透”.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内容繁杂且知识点多. 在集体备课时出现了两种不一样的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将“按角分”和“按边分”同时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开放学生的思维;有人认为可以先引导学生“ 按角分”, 认识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后再 “ 按边分”. 当两方意见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不妨细品一下教材中小精灵的话“可以先按角来分”. 一个“先”字强调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来经历“按角分”的过程,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将三角形“按边分”,掌握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名称.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一课,例题的最后一行提示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用毫米做单位? ”如果单看这一句话,我们或许只能领会到“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可用毫米做单位. ”但当我们把这句话跟主题图中小女孩的提示语 “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 厘米,怎么办? ”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又可以领会到“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用毫米做单位”这样的编写意图.

三、读“深”:深入挖掘,把握知识本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概念的表述大部分都是采用描述性的方法,以至于很多老师粗浅地认为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内涵是非常浅薄的. 实践证明, 小学数学中虽说没有很深奥的知识,但要准确把握知识本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握知识本质进行教学,把教材读“深”.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一课,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教师经常会围绕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一句话反复教学,显得既单薄又浅显. 可以说, 方程承载着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重任. 对学生而言是一次飞跃, 更是一次挑战. 方程本身无须经过任何运算, 只是阐述了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事实. 其本质就是用等号将相互等价的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表达了题目中最基本的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 要深入理解方程的本质, 就要借助天平这一直观载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天平状态(平衡)→找出等量关系→用未知数和等号建立方程” 这样的学习过程. 利用看得见的天平的确很容易得到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 但是,天平在生活中并不是随处可见. 如果没有了看得见的天平,那又该怎么办? 此时,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在学生心中架起一座隐形的天平,同样也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总之,教材分析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每位教师在宏观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多进行微观分析,从而提升教材价值,使得教材分析与学生学习激情共舞,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仲顺年.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几点“注意”[J].云南教育,2000(11):16-18.

[2]张平.解读教材,我们应把握什么[J].科研纵横,2010(12):16-17.

[3]沈怡怡.新课程理念下关于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J].课改在线,2010(11):7-8.

篇9: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怎么想比这重要一千倍。”由此可见,读懂学生非常重要。它既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以“读懂学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处处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呢?

一、了解“生情”,教学有的放矢

“生情”在这里指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基础差异、爱好特长等等。“备学生”也就是要在课前把学生的情况当作备课这一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备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班里大多数学生都处于哪种认知发展水平,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有多大的发展潜力,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学生应有的一般思维水平与学习发展阶段,并据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案。”教师还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行动,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所实施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充分地掌握了生情,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读懂学生,否则,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的放矢,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刀切”、“教师主宰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会有学生生命活力的体现,师生之间也难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比如,当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时,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把自己的想法在一张纸上写一写、画一画、和同伴说一说,这正是我们在课堂上读懂学生的好机会。这时,我们要认真观察和倾听,要敏锐地搜索学生的不同的想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围绕本课主题的“作品”(包括错误的),并在全班交流中组织有针对性的数学活动。再如,有的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暴漏错误的机会,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学生兴趣盎然,教学真正取得了实效。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础教育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重心的转移,即把过去单纯对知识、能力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发展更全面的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能力不是靠传授形成的,而是在数学活动中,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的。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对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第一,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第二,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和倾听着。正是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联系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教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四、改变评价方法,多样性、多主体评价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教学中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终结评价与形成评价并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互补。同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在数学学习评语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全面的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比如:一学生对一些题目都能做,但速度却有些慢。可以这样进行评价:“优(四颗星),如果做题速度再快一些,那就是五星了,多神气啊!希望你继续努力,相信五星会属于你!”学生阅读了这个评语后,获得的是成功的体验,学好数学的自信以及争取更大进步的动力。在等级评价中,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用生动有趣的图案来形象的表示。如用不同的脸谱、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花朵、不同的印章等表示等级。

篇10: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

细细品读了《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有了更多的感悟与思考。在自己平日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一节好课,总是不自禁的赞叹:他怎么能想到如此精妙的设计,学生怎能学得如此自然„„,而自己的教学总是那么平庸,没有激情没有效率。但即使把名师的教学设计搬入自己的课堂,却还是感到课堂的“苍白”。读了这本书,体会到:一节好课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独到的解读,在于对学生精准的理解,在于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是的,读着这本书,你会感受到打开了一扇窗,让自己的思想又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里,你会知道数学家们是怎样理解数学的,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是如何理解数学的,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

翻开书的第一篇,数学家张景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数学思想的魅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这就是策略。这种策略无不受到数学思想的影响和支配。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能会非常强化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而简化甚至忽略一些过程性的东西,直接给出答案、方法,学生反复练习,机械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我们不必给学生讲这是集合,这是函数等概念,但老师首先要有函数等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潜移默化,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我常常想,有没有办法把数学教简单、教生动、教活泼,教出高质量,让学生学简单、学生动、学活泼,学出好成绩?在本书中也给了我许多的答案。首先数学教师只有对自己所教这门学科,理解、掌握还不通透,教材钻研不透,掌握不深,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推理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也有些不甚了了。没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自然就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了。所以正像《聊聊懒课》中李成良校长所说的:只有熟记每一册教材,熟做每一道习题,熟记每一个学生,备课备透了,才能把握数学的本质,从具体的数学内容中跳出来,站

在更高的位置整体把握数学的内容的本质,从而才能做到数学课堂的扎实高效。

其次,要读懂孩子。中医讲究对症下药,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人病灶所在。凡是惟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是这样,教师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因人教,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书,一个班的学生就是一系列的书。我们教师即使是满腹经纶,学高五斗,要是读不懂学生那一系列的书,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另外,“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陶行知的教育真谛。但是如何去理解它,如何去做好它,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读了华应龙特级教师的“让学生像呼吸一样自然”,感觉豁然开朗。在课前我们要变成“小孩子”,顺着学生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教师要通过创设一个个情景,提出一个个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出来,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把学生的错误的概念暴露出来,而教师在其中动态地把握各个教学时机,适时地介绍有关的概念,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促进学生建构概念。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孩子在这样一种自然地、放松的状态下,思维的天性就会自然地流淌。这正是我们一直渴望追求的教学境界。

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教师要改革教学理念,教师要经常思考如何变化才能适应变化的世界和现在的学生。当学生问路时,给学生指明方向,不如给学生一张经过加工的地图和一个指南针,然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地图,如何使用指南针。在教学中,评价的一个标准就是,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否自己主动 去解决。

篇11:读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么,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结合笔者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主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强,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刺激而激动、兴奋。因此,合理创设学习环境,可以引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1.故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设计引入一些于内容密切相关故事,笑话等导入新课。

2.创设操作性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我安排了两个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的分数来。

儿童往往是在操作中进行思考的,学生提高操作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3.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三、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

例如,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活动,学生马上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学生当导游,告诉大家离目的地还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负责租房子,有的学生负责景点的门票,有的学生负责中午的午餐搭配。

采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优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的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四、师生关系融洽,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要靠语言。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学生们会随着你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到兴趣中去,随着你鼓励的语言投入到认知中去,随着你赞扬的语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励性。

五、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六、注重教与学的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学生状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另外,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12:小学教师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

居里夫人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在物理、化学上都有着广泛的研究,她全身心地为科学服务着,干的都是男人要做的事,还省吃俭用,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伟大的女性让我赞叹不已,我决心要向她学习,学习她的严于律己、百折不挠。

爱迪生并不是科学上的书呆子,他很有童心。有一次,他将女儿的哭声录在自己做的留声机里。爱迪生对科学的爱好还惹出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在婚礼时,他居然跑进了实验室。爱迪生还很宽容,有一个人把他的耳朵打聋了,他居然这样看待:“我到现在还要谢谢那位先生,是他让我可以专心做实验,要不然,我会被身边的事物烦到极点。” 就是这样两个伟人的故事,让我看了受益匪浅,我一定要好好向他们学习!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局或是一个终点。人一生中,可能遭遇痛苦、烦恼、悲哀、无奈等很多负面的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其实都只是磨练我们成长的过程而已。

每个人的天生资质各有不同,遭遇也有差异,若是和高于自己程度的人相比,会越比越糟糕而没有信心;若是和自己程度差的人相比,便会越比越骄傲。每一个人在人生的路程中都有自己需要学习走的路,倘若能走在自己规划好的路程来走,不好高骛远虚心求教,将有另一片海阔天空。倘若无法顺利走在自己规划的路程,万不要灰心丧志,再次用心努力下一个的目标,终究也可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因此当每个人预先调整好自己的生涯规划,实际地善于运用,不仅是懂得尊重生命的过程,也是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当每一个人都能即时认清自己,进而肯定自己,如此,生命将得到提升,生活自然也会相对得到品质。

篇13: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

一、看和读

小学生大都不爱看、读数学课本, 因为它是用数学语言, 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写成的, 逻辑性强, 抽象难懂。看就是看懂图画、公式和文字;读就是读懂数学术语和关键词语。大家都知道, 课前预习是学好一门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看和读, 学生可以把数学教师未讲授的图画、公式和文字弄清楚一些, 把一些术语和关键词语弄明白一点。对于直观的图画, 学生容易掌握;对于公式、定理、单位换算和数学概念这些疑难问题, 预习的时候就要一边用铅笔勾画出来, 一边认真记录在预习笔记上。实践证明, 带着这些疑难问题来听教师的课, 学生就会表现得很主动, 精力高度集中, 心中有数, 哪里重点听, 哪里简略听, 很容易触类旁通, 找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 学生的眼睛要紧跟教师的手指, 及时捕捉知识信号, 与自己大脑中储存的前知识发生碰撞, 擦出火花, 满足求知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 常常会把教材和板书结合起来, 重点内容通过板书强调, 并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切实领会。学生通过眼睛观看, 通过心灵阅读, 彻底弄明白了预习中记录的疑难问题, 眼前会豁然开朗。整节课因为有了提前预习, 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 布置了很多作业, 做作业, 仍然离不开看和读。期中、期末考试时, 一张数学试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和读, 这是审题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所以说, 独立地看和读是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前提。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还会按照教师的指导阅读典型的例题和适当阅读相关的数学课外书籍。

二、听

课堂上如何高效率地听好课, 是学好小学数学的重中之重。学生预习就是为了听好课, 而听课不能平均用力, 要突出重点。在预习的时候, 学生已经记录下了疑难问题, 所以, 在教师讲课的时候, 学生就能主动地听、用心去听, 课上不明白的地方, 课下再向教师请教。在听数学教师上课的时候, 孩子们除了单纯地听外, 还要对照预习笔记, 记好听课笔记。听课笔记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只要自己看明白即可。有条件的同学, 还可以录下教师课堂上的声音, 来完善补充听课笔记。每一节课孩子们都要做好听课笔记, 这样坚持下去, 每一册数学的学习笔记就整理出来了, 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笔记也就整理出来了。当然, 在听课的时候, 学生还要做到敢于质疑、大胆提问, 要对教师的讲解方法、讲解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要怕同学讥笑。教师在课堂上也会提问, 学生也要争着回答, 敢于暴露自己的错误。这样做, 不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思

思, 就是思考问题。听课的时候, 学生要精力集中, 紧跟教师的思路, 开动脑筋努力思考、积极领会。通过思考, 重点把预习笔记上的疑难问题一一化解。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 学生必须依靠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 将数学题准确无误地完成。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如何培养小学生, 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是要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教师可以利用“口算心算”, 让学生进行速度训练。无论是布置“口算心算”练习题, 还是在课堂上进行“口算心算”练习, 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大脑反应的敏锐性和计算时的紧迫感, 从而促成考试和做作业时的高效率。

二是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小学四年级上册“奇异的克隆牛”一节中, 教师教授的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克隆牛“健健”与克隆牛“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健健体长72厘米, 身高76厘米, 体重38千克;壮壮体长76厘米, 身高80厘米, 体重42千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两只牛的出生数据大声读几遍, 然后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啊?”学生们一提起克隆牛, 注意力陡然集中起来, 凭着直观的观察力, 有的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规律。教师应对其进行鼓励, 启发锻炼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

三是要引导学生勇于创新, 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 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 发展创新思维。例如:课堂上, 教师可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64是几乘以几的积?”学生会积极回答, 答案有以下三种:8×8, 32×2, 64×1。这样的训练, 假以时日一定会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是设置充满趣味性的课堂环境来克服学生的思维惰性。小学生大都不愿意进行抽象思维, 特别是一些差生, 他们早已经“破罐子破摔”, 教师讲教师的, 他们想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听之任之, 而是要把孩子们学习的内因想办法激发出来。学生既然不喜欢抽象思维, 喜欢感性思维, 那就把数学建立在感性认识和让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例如, 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游戏, 学生有了兴趣, 投入了精力, 也就在玩中学得了数学知识。

四、练

篇14: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读”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阅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83-02

一谈到“读”,大多数人都有个误区,往往想到的是读书、看报等,认为阅读仅仅是语文教学的范畴。其实不然,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语言,数学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数学概念、符号、术语的精确性,表述的高度抽象性,形式上极强的逻辑性。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所以数学课堂也要阅“读”。笔者试着将语文课堂教学中“读读讲讲,讲讲读读”的阅读教学方法融入到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变数学课堂的“重讲轻读”为“重讲也重读”,经过一个段时间的实践与改进,初步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初读——讲解——再读——练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一、初读,读出粗知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数学课本,让学生通过预习性阅读,可以了解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哪些易懂,哪些难懂,做到心中有数,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从而提高效率。

数学概念、定义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精确的定义、严谨的推理、良好的逻辑,只有通过学生的阅读,文本背后的本质才能从简单的语言材料中解脱出来,拥有思维的活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通过阅读,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概念、定理、图表的含义或产生疑问。

例如我在教授苏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时,拟定了以下阅读提纲:分数怎么产生的?什么是分数?分数由什么组成?你对书中的哪句话不理解?要求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应始终伴随着问题深入地思考,以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二、讲解,讲出重点

先让学生讲一讲初读课本后的心得体会,解题思路、疑惑与不解等等,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教师应根据学生预习性阅读后的反馈信息作出相应的指导性讲解,以启发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中的每句话都有一定的重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词,对这些重点的阅读非常有助于解题与理解题目,以便尽快掌握阅读内容从而找出解题思路。

例如我在教授苏教版五年级小数数学“认识小数”一节中,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课题时,先让学生在讨论与归纳的基础上,仔细阅读课本的文字,要求学生标出重点词—— “末尾”,在此处标注的意思是让学生对末尾两字引起重视,而不是首位,从而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接着我又出示了一句话“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让学生反复阅读,并用心理解,加以比较分析。为什么教材是说“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而不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去掉0”?这样,通过教师对这些重点词句的讲解,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小数的性质了。

三、再读,读出细节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于数学概念的描述体现了逻辑严谨性的特点,因此数学阅读需要逐字逐句地细读、反复推敲。通过讲解后的理解性阅读,加深对概念的领悟。在新课的教学中,给学生留三至五分钟时间,对一些重点概念、字句进行研读,是有必要的。

例如我在教授苏教版四年级小数数学“因数和倍数”时,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这句话提出不解,为什么谈“相互依存”?“相互依存”在这里什么意思?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逐字的阅读,找出因数和倍数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类似这样的数学定义、概念,学生在进行细致的分析后,才能真正领悟教材,理解相关的数学语言,吃透其本质属性,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练习,培养读练结合的习惯

解题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倡导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新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用新的知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知识的复现,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例如我在教授苏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时,当学生阅读了画圆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圆。画好后讨论:画圆时,有一只脚固定不动,是哪只脚?在纸面上不停移动的是哪只脚?它是怎样移动的?同学们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那么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较大,什么情况下较小?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既要“重讲”也要“重读”,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是收获,而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阅读应当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读”出学习兴趣,“读”出数学知识,“读”出数学思维。相信在2011版新课标的引领下,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尝试中,只要我们坚持探索,不断总结,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阅“读”而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参考文献:

[1]王洁.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1,(11).

上一篇:学校食堂蔬菜配送方案下一篇:小学秋季开学安全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