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场面描写

2024-04-28

热闹的场面描写(精选12篇)

篇1:热闹的场面描写

描写场面热闹的词语

热火朝天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龙腾虎跃

【解释】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接踵摩肩

【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接,碰着。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川流不息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接踵而至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络绎不绝

【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解释】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水泄不通

【解释】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人山人海

【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盛况空前

【解释】形容热闹至极。

【出处】今日在广场上有数万人参加国庆游行,真是~。

座无虚席

【解释】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出处】《晋书·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济济一堂

【解释】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尚书·大禹谟》:“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篇2:热闹的场面描写

描写场面热闹繁华的成语

人声鼎沸 人来人往 人欢马叫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人头攒动 人潮汹涌 人满为患 比肩继踵 接踵摩肩 摩肩接踵 踵趾相接 接踵而至 川流不息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万头攒动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万籁俱寂 火树银花 鸦雀无声 门可罗雀 热闹非凡 载歌载舞 欢声雷动 万人空巷 门庭若市 熙熙攘攘 项背相望 欢声笑语 沸沸腾腾 沸沸扬扬 盛况空前 座无虚席 济济一堂 车水马龙 水泄不通 风风火火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锣鼓喧天 欢呼雀跃 挨三顶五 人多势众 掎裳连袂 灯火辉煌

篇3:场面描写方法例谈

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一般来说,场面描写比较开阔,人物活动比较多,要紧紧围绕人和事展开描写,写出一种氛围,要正确处理其中人物、环境、情节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场面描写呢?

一、把握基调,突出氛围

每个场面都有一个基调,有一个总的气氛。比如,祭扫烈士墓的场面,它的基调是肃穆的,气氛是悲哀的;开庆祝会,基调是热烈的,气氛是喜气洋洋的;比赛的基调是紧张激烈的,氛围热烈、欢腾的。因此,在场面描写的过程中,首先要抓住场面的基调,要把场面的气氛描绘出来。例如:

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天安门城楼巍峨耸立,大红灯笼高悬。56根民族团结柱高高矗立广场两侧,寓意中国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表达对新中国六十华诞的深深祝福。八万名儿童手举明黄和鲜红的花束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英雄的中国军队在这里集结,自豪的中国人民在这里欢聚,迎候伟大时刻的到来,要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

这段对国庆60周年庆典的场面描写渲染了热烈的氛围。

二、有条不紊,分清主次

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有时一个场面中往往会有很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描写时要突出主角。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场面: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鲁提辖,作者对他写得很详细,着力表现他的见义勇为、除恶惩霸的精神,次要人物镇关西和围观者对鲁提辖起到了陪衬作用。

三、点面结合,以点为主

场面描写要勾画出整幅场景,这是“面”;也要描绘出局部细节,这是“点”。就像摄影师拍摄战斗场面时,有时要鸟瞰战场全景,有时要拉近镜头拍摄局部厮杀的特殊人物。没有全景,特殊人物就失去了广阔的背景、陪衬;没有特写镜头,宏大的场面就显得空洞,主要人物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场面也是如此:写好整个场面的环境、背景、氛围或人物活动概况,文章内容才丰富,读者才能对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写好典型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等,才会让读者对重点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如:

八年级男子跳高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周围不知何时已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堵高高的人墙,大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运动员们一个个鼓足勇气奔跑着、跳跃着。不一会儿,一位运动健将上场了。“小凡!小凡!小凡!”欢呼声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尖叫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只见小凡把手在裤腿上擦擦,睁大眼睛凝望着前方高架着的竹竿。他深吸了一口气,起步、台足、助跑、加速,就在即将触竿的一刹那,他咬紧牙关,身体向上腾起,双腿抬起,奋力向高空跨越,“呼”飞过竹竿,竹竿纹丝不动。“小凡过了!”顿时,激动的惊呼响彻天空……

四、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不同,景物描写侧重于客观自然环境的描写,以静态为主,而场面描写的重点则是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以动态为主。景物描写包括在场面描写之中,场面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生活的场点及其周围的客观环境,而且要活动地展示人物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例如: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引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这段场面描写中,既有环境的描摩,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为文章的哀悼、悲痛气氛作了很好的铺垫。

五、纵横结合,以横为主

“横”的描写,是现实的,是眼前所见,意在展现人物的外在活动,体现场面描写的宽度;“纵”的描写,是心里所想,旨为反映人物的内在活动,追溯历史,畅想未来,增加场面描写厚度。场面描写必须是横向空间与纵向时间的最佳结合,且必须以横向现实描写为主。例如:

在礼炮的轰鸣中,护旗手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向升国旗的地方。他们身穿绿军装,腰束白色武装带,脚蹬黑皮靴,肩扛钢枪,踏步在鲜红的地毯上。枪刺在阳光下闪着光芒,守卫着和平的天空。他们的脚步坚定有力,走出了当代军人的风采,传达着保卫祖国的神圣誓言,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顽强精神和勇敢品质。走在最前面的升旗手肩扛五星红旗,他神色庄重,目光如炬,脚步沉着坚定,仿佛他擎着的不是国旗,而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整整走了169步,穿越了从1840年到2009年这169年的中国近代史,他们从英雄的历史出发向辉煌的未来前进。

篇4:消息中的场面描写

场面在小说和消息中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小说中的场面绝大多数是作者通过艺术想象虚构而成的,是生活的艺术真实表现;而消息中的新闻场面,全部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是新闻发生的现场,是记者亲历的新闻环境,是新闻发生事实环境的再现。从场面的构成要素和写作目的看,小说与消息的场面也不一样。小说的场面基本是由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作者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来刻画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塑造典型环境,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而消息中的新闻场面虽然也有人物、事情和环境要素,但却无叙事功能,记者常常是通过新闻事实中的人物、事情或环境的特写和白描,来渲染和烘托人物和事件的新闻价值,增强着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揭示新闻主题,表达思想观点。因此,消息中的新闻场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功能和独特的审美功能。

从新闻写作实践可以看出,消息中场面的种类很多,它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是新闻人物场面,即以新闻人物自身的行为活动为主的场面,它主要通过新闻人物来展示新闻消息中现场的面貌情景。如1998年9月《光明日报》:“黑衣、短发、纤瘦身材;屏幕、键盘、十指翻飞。农民出身的俞巧仙坐在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店铺中,面对电脑,正在网上搜寻商品信息。‘这个月我通过因特网做成了10多万元生意呢。’这位30多岁的女子不无得意地对记者说。”新闻人物如在我们眼前,且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

二是新闻事件场面,即以展示新闻事实发生过程中富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事件场景为主,此事件场面具有揭示新闻主题的作用。如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的消息《长江上游仍在砍树》的场面描写:“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粗的木头,……由于二滩水电站关闸拦住了漂木的去路,大量的木头在上面几个水运站捞上岸运走了,漂下来的只是‘漏网之鱼’。”长江下游在抗洪,上游却在乱砍滥伐,令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三是新闻景物场面,即记者通过对新闻景物场面的描写,凸显自然和人造的鬼斧神工与来之不易,从而彰显了景物的新闻价值。如光明日报社1984年5月版的《全国短新闻选》中消息《北京香山饭店建成开业》的场面描写:“楼高三至四层,高低错落、蜿蜒曲折地建筑在香山公园静翠湖畔的山坡上,和香山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从每套客房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庭园中的古松、假山、小桥、流水瀑布等景色,很像是一幅幅中国画。”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四是新闻生活场面,记者通过对人们生活场所的变化描写来表现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既突出了新闻的现场感,也揭示了新闻的主题。如新华社拉萨1998年7月12日消息《西藏乡村涌现一批“百万富翁”》:“走进贡觉次仁宽敞明亮的楼房,房内雪白的墙壁上绘有各种吉祥图案,显得舒适而整洁;大屏幕彩电、录像机等现代化电器设备,还有窗外锃亮的东方牌大卡车,则昭示着他家的富有。”目击式的新闻场面使富裕起来的西藏乡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历历在目。

五是特写式场面,它不同于新闻特写,它抓住新闻事实中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典型细节作形象化的描写,从而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如新华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18时消息《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香港》:“机场上铺着红地毯。数百名香港各界代表有的手持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有的手持鲜花,高呼‘欢迎’、‘欢迎’,以表达600万香港同胞的期盼和亲切之情。4名青少年向江泽民和李鹏献了鲜花。”香港回归的隆重场面和欢乐心情溢于言表。

消息中的新闻场面具有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现场性。新闻讲究现场感和目击性,记者对消息中场面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不仅增强了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而且也使消息富有新鲜感和现场感,“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触摸到的有形物体。”①新闻场面的描摹,以目击般的现场逼真,提升着消息的新闻价值,突出着消息的新闻主题。如毛泽东亲自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仅动静结合地写出了我人民解放军渡江现场的磅礴气势,记录下多彩的历史事件的瞬间情景,而且还使人目击式地想像起当年渡江战役的宏大场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想象空间。

第二,白描性。如《人民铁道报》1991年12月16日消息《革命圣地延安无铁路的历史结束》中的新闻场面:“一名从百里外赶来、身着羊皮袄的80岁老汉,破例被北京型内燃机车司机任斌扶上操纵台,用穿土布鞋的脚踩响风笛,宣告:革命圣地延安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白描性新闻场面的再现,使消息更有新鲜性和现场感,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消息的新闻价值,它不仅告诉人们延安有了铁路,而且巧妙地抒发了记者自豪喜悦的心情。

第三,生动性。如新华社1997年3月9日消息《日全食彗星今日同现漠河上空》的场面:“不久,太阳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口,然后缺口越变越大,黑影吞食着太阳。半小时后,太阳亏缺成弯月形。9时7分40秒,太阳的最后一线光芒消失,像一个黑色的空洞,周围散发出微弱的银色冠冕。同时,海尔—波谱彗星向西北方向伸出长长的尾巴。”日食现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使人在获得新闻信息和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娱乐和享受,陶冶了性情,得到了休闲。

第四,抒情性。叙述事实,交代新闻要素,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第一生命。但这并不影响记者在消息中巧妙地抒发情感和观点,即寓情于新闻场面的描述之中,表面看是客观叙述和描写,而内里巧妙地隐含着记者的情感和观点。如新华社西安1991年12月24日消息《黄河出现“河清”景观》中的新闻场面:“自今年9月以来,滔滔黄河一洗浑黄的旧貌,碧波清澄,呈现出罕见的‘河清’奇观。宁夏青铜峡十里长峡仿佛水晶画廊,两岸山石倒映在黄河中央;刘家峡壮丽银瀑漫下峡谷;在龙羊峡滔滔而下的黄河被178米高的大坝拦腰一抱,狂涛巨浪顿时化作绿波千顷。”这一场面描写,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也巧妙地抒发了记者对黄河环境改善的欣喜之情。

第五,审美性。好新闻不仅要写得“色、香、声、味、形”俱全,呼之欲出,而且还要写得美丽如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而新闻场面的描写,恰恰可以使消息情景交融,它既使新闻具有画面感和现场感,又使消息富有诗情画意和悠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要达到像看电影一样。”如《光明日报》2000年2月13日消息《江西婺源有一处全国罕见的鸳鸯湖》的新闻场面:“上小船,绕过山坳,只见湖中鸳鸯双双对对,形影不离,或静伏水面,卿卿我我,或扑翅戏水,雌雄追逐,或翱翔空中,比翼双飞。……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水面,别有一番风光。”“湖水碧波荡漾,水质清冽,湖畔青山环绕,林木苍翠,环境幽雅。”白描和特写手法,既生动展现了鸳鸯湖的殊异风光,又让读者在领略大自然风光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消息是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它以事实说话,完全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新闻场面,写生活中的真人,叙生活中的真事,描生活中的真景,绘生活中的真物,用真人真事、真景真物真实地去吸引和启发读者,让读者陶醉在如临其境般的新闻场面里,精神得以放松,情感得以熏陶,心灵得以洗礼,思想得以启迪,它在传播新闻信息、揭示新闻主题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休闲娱乐和审美愉悦。新闻场面的写作功能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反映新闻事件,再现新闻场景。新闻是对生活最真实、最直接和最迅速的反映,它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亲历式再现,而消息的场面直接反映着新闻事实发生及过程,真实地再现着新闻的场面和情景。

其二,丰富新闻情节,提高新闻价值。新闻以事实说话,事实以情节为重,而场面正是情节的主要构成要素。

其三,渲染新闻氛围,揭示新闻主题。好的新闻总是善于通过形神兼备的新闻场面来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事实,以突出新闻的现场感,并形象地揭示新闻主题。

其四,变换新闻节奏,制造情感波澜。好的新闻不仅要善于以精彩的导语抓住读者的眼球,而且还要善于变换节奏,给读者制造阅读情感上的波澜,而新闻场面正是撩起读者情感高潮(波峰)的重要手段。

其五,整合新闻意境,彰显社会哲理。“有意境则成高格”(王国维语)说的是文学创作,但新闻写作也需要意蕴来折射社会和生活哲理。消息写作中新闻场面的描写,形象生动地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熔铸出消息的意境,寄寓记者的情感审美和思想观点。

注释:

篇5:描写场面热闹的片段摘抄

2、当然,最壮观的还是晚上放的烟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先是一个小圆圈,接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个圆圈的颜色都不一样呢!有的烟花放上天就像喷泉一样“哗”地散落下来,各种五颜六色的烟花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妆扮得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样,十分美丽。

3、到了那儿,人太多了,真是人山人海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处可以听见人们的欢笑声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好不热闹!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店、有的是服装店、有的是玩具店……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并且都是超值大优惠。我们逛了一圈,可是没有我们合适的。

4、到了上午,菜市场的人愈来愈多了,摩肩接踵。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为菜市场增添了热闹的气息。那边的男子熟练地从大鱼缸里抓出一条草鱼,问了价钱后,又熟练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提着鱼走了,左边的那位女士,在摊上挑苦瓜本来挑到两根,突然发现一根更好,就把前面的一根换上另一根更好的。虽然贵一些,但她还是笑盈盈的。

5、街上人流如潮,人人笑容满面。年轻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走在大街上。他们戴着MP3,听着音乐,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也有的年轻人在说说笑笑,街上一直回荡着他们的笑声。老年人拄着拐杖,静静地坐在长椅子上,沐浴着那温暖的阳光,真是舒服极了!孩子们蹦蹦跳跳的,特别贪吃,只要听到边上有人喊:“羊肉串!羊肉串!”,闻到那诱人的香味,就忍不住叫爸爸妈妈买一串,我也跟着要了一串呢!

6、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吃完午饭,就去东南花都逛庙会。到了东南花都,一看真是热闹非凡、人山人海。那儿有很多表演,分别是:南狮、北狮、中华舞龙、东北海域高跷……其中东北海域高跷表演得最精彩出色,好笑极了,表演的节目是小丑、空翻、媒婆、叠罗汉等,看表演叠罗汉和空翻的时候真刺激,我真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7、在早上8点整的时候,音乐把我的梦打碎了,我就马上起床大开窗户一看,远来交流会开始了,害得我吓一大跳。交流会设在建设银行后面,那里有一个红红的大气球立在那里,交流会的长大概有20多米,就像一条小龙,从高空中看下去真是太长了。下午三点整,交流会上响起了种种音乐,那里的人,人山人海,他们纷纷在做自己在做的事情。有的看东北虎,国宝熊猫,有的在打泡泡,有的在买衣服,还有的在玩游艇。到了晚上,交流会上灯闪闪发亮,人们吃好晚饭,都到交流会上玩了,街上的人基本没人了。交流会那一天是最热闹的一天。

8、来到了会场,啊!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了进去。我看到有玩游戏的,投飞镖的,卖棉花糖的等等,会场上到处是叫卖声,说话声,讨价还价声,只看得我眼花缭乱。

9、来到了石景山洋庙会的正门,进去后,之间小吃街人头攒动,可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大家手里有的拿着椰子,有扽拿着各式各样的烤串,还有土耳其烤肉等等,全都是我爱吃的,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见了,就带着我去买,这一路走去可谓是吃了一路,午饭也解决掉了。

10、马路上那来来往往、大大小小的车子,发动时那轰轰的引擎声,刹车时那刺耳的摩擦声,还有那不停响的喇叭声……使大街边沿上的马路热闹非凡。

11、庙会上,人山人海,叫卖声、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可真热闹。五花八门的东西让我看不过来。先说那卖吃的:香甜的巧克力惹人喜爱,酸甜的糖葫芦让人馋掉牙……再说那卖玩具的:各种各样的大气球,五颜六色的茸毛玩具,五花八门的小面人,还有红色的纸灯笼呢!再说那蔬菜:又红又大的柿子真可爱,嫩嫩的韭菜真便宜,绿色的豆角卖得快……

12、瞧,街道上,各类车辆川流不息,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风驰电掣的小轿车,有急速飞奔的摩托车,有轻捷方便的电动车,还有悠然自得的自行车……我们犹如置身于车海之中。车辆还排起了队伍,组成了一幅长龙似的图案。

13、晚饭过后,我、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大街上灯火通明,各种各种的叫卖声吆喝着,热闹至极,已不在是原来那个寂寞冷清,人烟稀少的小街了。看,路旁摆水果摊的老大爷老大娘,有的已经在这条街卖了五年的水果了,原先生意冷淡,无人问津,而如今顾客频频,生意兴隆,忙的不亦乐乎!

14、戏场、人行道上,摆满了小摊。有的在烧烤;有的骑自行车卖玉米;有的骑三轮车卖碗托;有的卖凉粉、面皮;有的卖玩具;有的卖饮料;有的卖水果;有卖日用品……应有尽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流在不断的增多,从以往的人烟稀少,一下增到约一公里外,到处是停放的汽车,人山人海。站在楼上往下看,人群密密麻麻,像是无数蚂蚁在动,由于人多,一不小心就会你踩了我一脚,我碰了你一下,要想从这人流中出去,就得会钻。

15、一大清早,九华的大街上便热闹非凡。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的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篇6:描写春节场面热闹的句子

2、岁月是一艘大船,常常停泊在港湾的最后一个月,让那些快乐、悲伤的心灵拥挤不堪,忽上忽下。今年年是风,雪,今年是热空气呼吸,今年是祝福,今年是上鲜艳的红点热馒头,每个灯的问候和祝福不睡眠,每个开放的心温暖和进入。

3、是的,在喧闹的鞭炮声中,送走了难忘的旧年;多少温暖的春风,送给微笑的人们送去新年的祝福。我们长大了一岁,每个家庭打开门窗,让明亮的阳光照在新年的第一天,进了屋子,在鞭炮的声音,这不是混合着锣鼓的声音,欢快的器乐,它不是充满欢笑?

4、春节在不知不觉中忙碌的到来,每到这一刻,每个人都要停止工作,与家人和亲戚团聚在一起,为了延续家庭,报答亲人,孝顺父母。这是中国传统观念和独特的文化之爱。

5、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隆重的节日。春节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每一家商场的人山海茫茫,熙熙攘攘,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手里提着大袋子,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6、想想吧,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一年。读书不放弃一切,随着新年的到来而遗忘,一直想忘记的东西,也随着新年的到来而遗忘。

7、中国新年的味道由浓到淡,由甜到涩。我想留住对过去的感觉,但是时间的步伐太快了,我跟不上。

8、这时,我听到一声巨响,原来是烟花表演开始了,我立刻跑到屋顶去看。烟花很漂亮。它们有各种形状和颜色。有红色的牡丹,黄色的笑脸等等。看完烟火表演后,我心满意足地在楼下睡觉。

9、这是我对你的祝福:遥远的梦想点亮了一盏灯,聆听我的心愿,希望你的人生没有伤痕,祝你旅途平安,旅途平安,愿所有的美好装满你的梦想,祝你新年快乐!

10、春节的味道是多变的,有跳跳糖的喜悦,棉花糖的柔软,巧克力糖的苦乐参半,薄荷糖的新鲜。

11、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热闹非凡。家庭主妇们准备了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放鞭炮。鞭炮声持续了一整夜。在除夕夜,每个人都熬夜。

12、一年是诗的日子,一月是五彩的封面。窗户上画着喜鹊对着梅肥猪拱的喧闹声,鲜活鲜活的爆竹上画着爆炸响粗门的巨响,街道上画着高跷船的豪迈潇洒。

13、一把钥匙开新年,双牛戏水送福源,三元归一好事连,四海升平把福延,五福临门春节欢,六六大顺家团圆,七星北斗耀吉祥,八方宾朋把礼送,九州华夏共此时,十全十美在今朝!祝您春节快乐,幸福团圆!

14、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除夕的喜庆弥漫院落厅堂。请打开欢唱的手机,把我的祝福收藏,让甜蜜直达心房,快乐伴你身旁,幸福随你徜徉。祝新春快乐!

15、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坎坷,不管前面的路会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充满梦想,越是困难越是前进,张开我们的双臂,让我们迎接新年的曙光。

16、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万象恢复植被的更新,人们已经度过了冬雪之后植被的凋零,期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难怪人们这么高兴地迎接春节。

17、期待期待啊,看到春节来了,想到这,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都欢呼雀跃,充满精神,很多人购物,在新的一年里有绘画,有新年购买的商品,有一台电视开火,有人打麻将,打牌,等等。

18、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的各种习俗,体会了人间的亲情,也体会了朋友之间那种纯洁无暇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红包,我看起来很富有,但是我已经为未来做了计划,你想知道吗?

19、春节前,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家家户户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千秋。他们把新年买的东西扔得满地都是。买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各有各的风格和喜欢。有些是粘着的,有些是倒着的,有些是弯着的。

篇7:描写春节场面热闹的句子

2、年末将至,回家的期盼越来越浓,想念儿时的情景,杀年猪,打糍粑,熏腊肉,穿新衣,堆雪人,放鞭炮,年夜饭,看春晚,收红包,说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3、生病啥时候能好,啥时候能有男朋友。不想过年,不想被比来比去。

4、恭送金鼠旧岁去,祝语千万迎玉牛。大地梅香瑞雪舞,家家欢歌笑语稠。新春对樽话屠苏,年年好运无烦愁。快意人生勤奋斗,乐享生活创奇谋。幸在盛世舞乾坤,福禄康健业千秋。

5、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不想回家过年!

6、平安是人们百说不厌的词汇,平安是人们生活温馨的示意,平安是人们一生中的福气,平安更是人们想往的意境。但是没有红包,谈什么平安夜快乐。

7、家,是生命启程的车站,家,是人生出发的驿站,家,是家人停靠的港湾。家,凝聚了一生最浓厚情感,积攒了一生的匆匆的光阴。家,没有孤独在外的轰轰烈烈,却有闹市久违的平淡幸福。

8、过年回家是传统,可我有一年没回家了,今天终于踏上回家的旅途了。

9、哦第一次不想回家过年想到春节就烦

10、离过年还有很久,我就萌生了今年不想回家过年的心了怎么办?怎么办?

11、过年就是天增岁月人增肥,春满乾坤肉满身。满嘴蒜味呼呼吹,全身脂肪滚滚来。腰已粗,脸已圆,裤勒衣紧忧

12、大哥大嫂,过年好。

13、百岁三分一,初心谩慨然。空囊难避节,青镜不留年。静阅无穷世,閒观已定天。履端思后日,四鼓未成眠。

14、真是超级不开心,一个事情反反复复,不开心不想回家过年。

15、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越来越没有过年的感觉了,也越来越不期待过年。

16、不想回家过年[失望]一想到要回家看到那个谁,还要过年我的天啊我压力好大

17、腊月二十五,离过年还有五天了。越发感觉没意思没年味。

18、过年不给女朋友发红包的男朋友不是好男朋友。

19、讨厌到一想起来就整个人狂躁不满生气想哭。今年完全不想回家过年。自己在新疆待着也挺好。

20、我要回家,我在青岛,家在丽水,一年到头没回家,过年还不回家看看爸妈,做儿女的说的过去吗,就算是天天打电话回家还不如回去看看

21、一想到过年要离开猫猫三个星期,瞬间不想过年了,还特别想哭

22、春节将至,心情欢畅,喜事不断,旅途舒畅。祝福好友,身体健康,合家欢乐,来年更旺。祝愿朋友在回家旅途平安,吉祥!

23、临近过年了,到了这个尴尬的`年纪真心不想回家过年了,想一想那场面都可怕,有时想一想要不然将就找一个吧,可是又不想委屈自己。

24、春风爱你,爱养育你,财富帮你,家人关心你,爱了解你,朋友信任你,生活关心你,祝福跟着你,短信提醒你,发信息在新的一年里,幸福是多么甜蜜!

篇8:热闹的场面描写

关键词:叙事艺术,场面化书写,多人称使用

史铁生曾经说过:“一切形式, 都是来自人与外部世界相处的形式。你以什么样的形式与世界相处, 你便会获得或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史铁生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

一、场面化描写

我们读文章的时候, 可以感受到作者描写的生动与形象, 这得益于作者场面化描写的运用。如作者在描写园里那个爱喝酒的老头时这样写道:“他在腰间挂一个扁瓷瓶……衣着过分随便, 走路的姿态也不慎重, 走上五六十米路便选定一处地方, 一只脚踏在石凳上或土埂上或树墩上, 解下腰间的酒瓶, 解酒瓶的当儿迷起眼睛把一百八十度视角内的景物细细看一遭,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一大口酒入肚, 把酒瓶摇一摇再挂向腰间, 平心静气地想一会什么, 便走下一个五六十米去。”他先是从大的方面描写饮者的形象, “四处游逛”又看出了饮者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心态, 接下来, 作者连续用了几个动词, “走上五六十米”“选定一处地方”“踏在石凳上或土埂上或树墩上”“解下腰间的酒瓶”“迷起眼睛”“细细看一遭”“倒一大口”“摇一摇”“挂向腰间”“想一会”“走下一个五六十米去”, 这一系列的动词, 把喝酒者的动作神态传神的表达出来, 再加上前面对饮者外貌气质的描写, 更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这种手法让我想起了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对鲁迅先生的精妙描写:“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 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 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这一段描写, 我们在观看作家描写的时候, 仿佛鲁迅就在你的旁边, 你可以感受到他的风采的。因此, 这段描写成了人物描写的经典文本。《我与地坛》中, 史铁生也是如此, 饮者的气质、神态、姿势, 仿佛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在眼前, 更能看到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领悟。

在其他描写中同样有此有此效果:“有一天夜晚, 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 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 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 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 唯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 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 响在现在, 响在未来, 回旋飘转亘古不散。”这一场景极像一个电影镜头, 一个双腿残疾面有苦闷的年轻人, 在古老的树下, 听不知从哪个方向传来的穿越了古今的唢呐声, 确实极容易感染人的情绪, 让一个再快乐的人也不禁要静下心来, 想想那些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关于人生和宇宙的问题。作者在描写时, 仿佛不是在描写自己, 而是跳出场景, 看自己的影子。因而, 他的描写不会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知庐山真面目”, 而是有一只高悬于天空的眼睛, 俯视世事沧桑。

在描写景物时, 作者照样卓尔不群。如在第三部分, 作者对四季的感悟:“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每一处都是一副画面, 这些画面是感觉, 是作者对时光的感觉。作者用绘形的笔法, 为我们描绘出时光的形状。

作者长时间地待在园子里, 日出日落, 光影给他的不仅是时间感, 还有画面感, 这就使他的作品场面化十足,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 也不是隔山观火, 而是如在眼前, 置身其中。

二、多种人称的运用

有一些评论者在评论史铁生的作品的时候, 认为, 他在叙述的时候, 笔法是冷漠的, 但在本文中, 通过作者多种人称的运用, 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作者情绪的涌动。在文中, 作者分别用了“我”“你”“她的儿子”“您”进行自我指涉, 从这些人称的变化中,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情绪的变动。

“现在我才想到, 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 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这里坐着情绪还比较平静, 能冷静的叙述当年的事。接下来, 他叙述了当初给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以后, 情绪就开始激动, 他写道:“那时她的儿子, 还太年轻, 还来不及为母亲想, ”他用第三人称, “她的儿子”来称呼自己, 是站在母亲的角度, 悉心体会母亲当时有多么的心痛并且隐忍;他也是进行自我谴责, 但是自我谴责的力度好像不够, 他更希望母亲能站住来, 狠狠地谴责他曾经年少不懂事的孩子。母亲是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他只能通过为母亲代言, 让母亲发声, 从而来减轻他心上的自责感, 达到某种欠缺的感情的补偿。情绪更激烈的交锋出现在文章的第六部分。在这部分, 人称更变的更加频繁, 频率更加快, “我”“你”“您”频繁的交叠更替。“这一来你中了魔了……是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 并且出了一点小名, 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 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 那样你就又完了。凭什么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这里, 作者在“你”、“我”两个人称之间频繁的变换, 甚至在同一个句子之间都会有人称的变化, 就把作者的那种焦虑不安又急需抒发的心情表达了出来。也许人被命运玩弄了, 被别人欺骗了, 我们都可以抱定自己的意念不放松。可唯有自己迷失了, 找不到自己了, 那种急着想要找到出路, 又不知方向在何方的迷茫感的困兽之斗, 实在是一件折磨人的神经的事。后来作者又写道, “这下好了, 您自由了。算了吧你, 我怎么可能自由呢?……所以您得知道……”这里在称呼自己的时候用了一个尊称“您”, 其实在这里是自嘲, 欲望和自由是一对永远不可妥协的矛盾体, 没有欲望就没有人性, 想要人性就无法保留自由, 命运总是给人出难题, 作者经历了激烈的挣扎, 最后终于能平静了, 他不再像对待仇敌一样对待自己的欲望, 也不再想要追寻一个非此即彼的结果, 正如作者在本段末尾中写的:“孩子, 这不是别的, 这是你的罪孽和福扯。”一个“孩子”, 让我们看到, 作者的情绪又复归平静。

多种人称的使用, 不仅是一种叙述的策略, 它更体现了作者情绪的波动, 在平静的表面下, 暗藏的是波动的暗涌, 作者把情绪的波动通过人称的不断转换表现出来, 体现了作者叙述功力的不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高超的叙述手法能取得超乎内容之外的艺术效果。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位叙述的高手。在《我与地坛》中, 他通过场面化的刻画手法, 不断变换人称, 从朴素处见精细, 化功力于无形之中, 成为拥有高超的叙述艺术的经典文本。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A].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19-20, 30, 15-16, 12-14.

篇9:各有侧重的场面描写

《云南的歌会》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一、浓墨重彩描写人物

场面一——山野对歌。“山野对歌”,是对抗比赛,是才情智力大比拼,关键在于对歌者。故在这一场面中,作者对演唱者浓笔描绘,由点到面,先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出一位朴实活泼的年轻妇女形象,随后再泛描众多云南年轻妇女特有的民族服饰等,借此赞美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妇女的勤劳、美丽和智慧。

二、移步换景描写环境

场面二——山路漫歌。作者写“山路漫歌”这个场面,着力描写的不是唱歌的人,而是唱歌人所处的环境。因此,文中运用移步换景法,调动视觉、听觉感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美丽的云南山野风光。其中,作者抓住戴胜鸟欢声叫“郭公”,云雀盘旋、歌唱、钻空、下坠之机敏等来烘托赶马少女歌声中发哑带沙的淳朴美。这部分主要是以优美的环境来映衬优美的人物以及优美的歌喉。

三、整体与局部描写相结合

场面三——村寨传歌。在写云南十年难逢的“金满斗会”时,作者围绕传歌场面,抓住地点、人数、规模、衣着、传歌内容及方式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描写,这是对全场的鸟瞰(整体描写);同时,又以特写镜头(局部描写),重点写“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的歌师傅(吹鼓手),着重从其年龄及会唱的曲目之多,来表现云南歌会参加人员之广、风俗之久远,衬托出村民们参加盛会的热情,也表现出了云南歌会代代相传的特色,让人体会到云南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

【延伸练习】

1.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母親不断地从箱子里取出传单,忽左忽右地朝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的、灵活的、想接受真理的手上抛去。

……

群众静下来了。

他们越来越挤,人数不断地增加,用身体的圈子紧紧地围住了母亲。

“贫困、饥饿和疾病,这就是你们劳动的报酬。一切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一辈子都是在劳作里面、在污泥里面、在欺骗里面,一天一天地葬送着自己的生命!可是别人却是利用我们的血汗来享乐,坐享其成……我们的生活就是黑夜,每一天都是黑夜!是漆黑的黑夜!”

……

“散开!散开!”宪兵拨拉开群众,高声喊着。

人们极不情愿地走开,他们推撞着宪兵,故意阻挡他们,或许是下意识的。……近旁的人们默默地站着,母亲看见了他们饥渴一般的专注的眼神,那种眼神让她的脸上都感到了温暖的气息。

——[前苏联]高尔基《母亲》

选段主要表现了母亲英勇无畏的性格特征。作者是通过哪几个场景来表现的?

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 ,坚时像 ,乱时如 ,齐时如 ;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王 雁《鼓神》

(1)请概括选段中鼓神“神”在哪里。

(2)请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刻画“鼓神”的形象的。

(3)根据上文的场面描写,加以想象,补出横线上相对应的画面。

3.下面对场面描写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描写学校活动、战争、工作等场面时,最好侧重于描写其中的人物。

B.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进行具体描写,关键要写出其中应有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C.场面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因此,描写人物活动时所处的环境其实是多余的。

D.好的场面描写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

篇10:关于描写热闹场面作文

星期六,我听到水的声音,我就从楼上走下来,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烧饭。妈妈准备洗菜的时候,我就马上搬了一个小板凳,我做在那里看妈妈洗菜,洗菜的时候,水发出“哗哗”的声音,啊!水流的速度好快呀!洗完菜,再开始切菜,切菜的时候,菜刀和刀板发出“蹬蹬”的声音,像我们一样,用脚使劲的往地下踩,也发出“蹬蹬”的声音,啊!真是快如飞刀。切完了菜,在开始炒菜,炒菜的时候,发出“喳喳”的声音,仿佛像小鸡一样“叽叽喳喳”的叫,真是到了农村一样。

我家的厨房热闹非凡都是声音,又是烟熏火燎的厨房,这就是我家热闹的厨房。

篇11:热闹的场面描写

刚走近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美妙的音乐。一进去我们就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包围了:店员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等等;这里真是人山人海啊!从入口进去一排排整齐的货架映入眼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人头攒动,在挑选不同的商品,热闹极了。

我最喜欢吃的是蔬菜,于是我们就去蔬菜区。这里有我最喜欢吃的西红柿,红通通的,上面还留着许多小水滴,新鲜极了。我们还买了水灵灵的小白菜和其它蔬菜。接着我们来到面食区,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有长长的面条,五彩的花卷馒头。这时我们来到了水果区。那又红又大的苹果,皮薄瓤红的西瓜,我想它们一定很美味吧。然后我们又上了二楼。我对图书最感兴趣了,于是就直奔图书区,书架上有各种各样的书籍。二楼还有服装和鞋帽区,其它生活用品也是应有尽有。我选了一双有小空能透气的球鞋。

篇12:场面热闹壮观的词语

2、杯觥交杂:觥:酒器;交:交织。形容酒宴中相互频频举杯畅饮的热烈气氛。

3、烈火烹油:形容气氛更加热烈。

4、箪食壶浆: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5、满腔热枕: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6、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7、热情洋溢: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8、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9、欢欣踊跃:形容欢乐热烈、积极参与的样子。

10、大得人心: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12、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13、欢呼雷动: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14、浓浓郁郁:指香气、色彩、气氛等浓厚热烈。

15、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16、深得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17、红旗招展:招展:飘动。形容气势壮大,场面热烈。

18、满腔热忱:形容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19、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上一篇:赴韩国留学计划书下一篇:民和县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