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的方法

2024-05-13

写读后感的方法(共9篇)

篇1:写读后感的方法

最好学这种方法写一篇试试。

写读后感的方法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也可以用正副标题。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应遵循“概”“引”“议”“联”“结”的思路

“概”就是主要内容

“引”就是简述读书的内容,一段就行,„议‟就是阐述自己的观点,简洁最好准确选择感受点

„联‟就是结合书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通过对自己所想到的进行详尽的描写,最好叙议结合„结‟就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得到的启发,和今后的打算

① 先写自己在什么时候读了什么书或者什么文章。(略写)② 简单介绍这本书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略写)③ 这本书或者文章中那些地方让自己最有想法

4、自己的一次相关的实际做法(详细)

5、自己感想或收获等

笑对人生(主标题)或者生命·奇迹等

副标题——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而且又重新看了两遍,读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① 先写自己在什么时候读了什么书或者什么文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讲述的是一位叫做海伦的聋、哑、盲女孩成长的经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凯勤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热情的态度劝戒世人应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她祈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这个世界,使她熟悉身边的一切,海伦。凯勤想看到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却只是一个很美很美的梦。简单介绍这本书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我的是惊讶,是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苦难铸就了海伦。凯勤坚强的性格。纵然是身体残疾也不会抱怨命运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怜悯,他们会凭着自我坚强的毅力到达理想的彼岸。在整整的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竟磨练出一个如此勇敢、坚强,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引”就是简述读书的内容,(选了一个感点——顽强)„议‟就是阐述自己的观点,简洁最好准确选择感受点。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正是对海伦的真实写照。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联系自己,夹叙夹议)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而我呢,不是去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而是吃不得半点苦,把学习当成一大苦差,无心向学。自己不去努力拼搏,而是哀叹命运对于自己的不公,责怨上天没有赋予我聪颖的天资、超人的智慧。而她作为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却有着超过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达自己对求知的渴望和对人类的真挚热爱。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诫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类成功的最基本条件,有健康身体而没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纵然是身体残疾也不会抱怨命运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怜悯,他们会凭着自我坚强的毅力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一个健全的人,难道就不能做到拥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努力学习吗?记得有一次寒假,我要去上补习课,但那天外面正下着狂风暴雨。看着屋外被大

风刮倒的树枝和地上的重重积水,我似乎感觉寒风正似暴怒的狮子在不断地抽打自己。于是,我害怕了、退缩了,有了不去上课的想法,还好,妈妈坚持了原则。但我当时是在妈妈的训斥下,很不情愿,嘟着嘴去上的课。现在想想,当时的行为与海伦·凯勒相比,真是相差甚远,感到太惭愧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她不仅能在黑暗中为自己寻找光明,更为无望的世界带来了希望„„她让为生命绝望的人类相信命运可以用双手去改变;她让为生命叹息的人类坚信命运无法掌握人的生死;她更让为生命而自暴自弃的人明白生命的可贵!海伦,是世界上所有人类的精神楷模;海伦,她更是世界的一个奇迹!就是结合书的内容,通过对自己所想到的进行详尽的描写,最好叙议结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我的是面对逆境中的不屈不挠,是困难中的微笑,是以顽强的毅力和超乎想象的韧劲而创造的奇迹!自己感想或收获等

我有这一本好书做我的良师益友,相信我以后的日子会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确定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对象的什么特点;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有80多种病毒,肆虐范围之广,令电脑世界里几无净土”。如果把“几”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准确科学是说明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考点就是:能正确指出文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语的作用。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种题型是:某个词语能否换成某个词语;二要分析用词、造句的准确性,题型是:某个词语能否删除或某词语的作用;三要分析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事物、剖析事理,这种题型是:修饰语或限制语的表达作用。

“有一部分”,是限制语,表示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的数量范围,不是全部,去掉就变成全部了,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它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篇2:写读后感的方法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小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如何写感想式笔记?写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写读后感应注意这样几点: ①读后感的练习要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不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读后感”便成了无源之水。②写读后感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集中谈一两点感受最大的心得体会。③写读后感在联系实际时要实事求是,不说假话,大话,空话。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要选好读物(包括课文):即选择自己最感兴趣,读后最有收获体会,受益最多的读物作为对象来写。不能顺手拈来,马虎对待,随笔就写。

二、要读懂原文:即要认真阅读。反复琢磨,真正掌握原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它的中心思想,体会其思想感情,弄清文章的写作特点,抓住精彩的句段等等。只有这样,才算真的有所获,有所感。那种匆匆过目,囫囵吞枣,是难以真正读懂弄通读物的。如果连文章都没读懂,还谈什么“感”呢?可见,“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关健的―环。

三、深谈感想。“感”由“文”生成,因此,“感”应与“文”有密切的联系,即把“读到的”与“想到的”紧密结合起来,但一定要注意,“感”是重点,不应只注意读了什么,进而忽略了感受,感想,“重墨要泼洒在感上”。写感想要注意:要和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现实,要紧抓文章中心淡感想。

四、小学生写渎后感可按照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去写,开头简单介绍原作(包括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可根据自己需要而定),以便读者对所读文有―个大概的了解。淡感受,这部分须注意的是要结合所读文章淡感受。引用原文的内容要少,感想的内容要多,“引”是为了“感”引用要恰当,不要只“引”不“感”.结尾用结论性的语言进行概括,点明主题。

写读后感的步骤:

1、开头:写自己读完的感受(百感交集之类的话)。

2、然后写本文的大概意思,主要内容。

3、再写联想,如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或人。

4、最后写总结,如我以后一定……之类的。

写好读后感的秘诀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篇3:克服写错别字的方法

首先, 要从老师的教学开始。错别字泛滥, 这反映了高中生语文基础不扎实, 表达能力差。纠正学生错别字就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大课题。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老师应如何帮助学生避免写错别字呢? (1) 教会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高中生写错别字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个字跟那个字相像, 对于字的写法总是模棱两可, 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国汉字中有很多音近的字, 高中生经常会因为形近而写错字, 对于这种现象, 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 辨析汉字的“音、形、义”。首先对教材原文要熟悉, 要知道这个字是哪方面的意思, 然后就是根据这个意思来选择正确的“形旁”的汉字。最后再检查一下这个汉字的拼音是否正确, 是否合乎题意。举个例子来讲, 如“栽”“裁”“载”, 学生犯错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裁”, 学生经常遇到, 如文学作品的“体裁”, 学生很多时候写的都不是“裁”, 而是“载”或者“栽”。我觉得解决的方法是, 首先要知道这三个音近形似的汉字的意思和使用场合。“裁”“栽”和“载”的“形”的区别主要是形符“衣”“木”“车”, 而这几个字实际上已经表示了“栽”“裁”“载”的使用范围和场合。即“裁”是与“衣服”有关的, 如“量体裁衣”;“栽”与“树木”有关;“载”与“车”有关。知道这些以后, 再了解一下三个汉字的“音”的差别 (实际上差别是很大的) ,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中国汉字中有许多是会意字, 对于音同的字词我们可以根据字的意思来判断它的形旁, 举个例子, 如“晦”“悔”“诲”。晦”从“日”旁, 与时间有关, 指天气不好, 光线不好等。“悔”从“忄”旁, 与人的心情有关, 指人很懊悔、后悔等。“诲”从“讠”旁, 与说话有关, 是教导之意。有了这些形声字的常识, 在写“风雨如晦”“悔之晚矣”“诲人不倦”这些词语的时候就不会写错了。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参与改错的全过程。在作业中写了错别字, 常常自己意识不到。因为错别字在该学生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以前, 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 我都耐心地帮学生找出并圈画起来, 让学生专心改。实践证明, 这种保姆式的方法收效甚微———由于学生在纠正错别字的过程中, 并没有经历寻找和发现错别字这一过程, 因此没有养成辨别错别字并加以改正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改错的全过程。后来, 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 我不再帮学生画出, 只是在出现错别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 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 要求他们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这样做, 促使学生参与了改错别字的整个过程, 培养了他们寻找错别字的意识。时间一长, 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 在检查作业时, 便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

其次,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学生在学习中要重视写, 而最常见的错别字是重点。虽然我国的常用汉字至多不会超过3000个, 但是要把这3000个汉字真正掌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高中生, 甚至大学生, 写错别字, 是很常见的现象。华东师大曾经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实施了全国初中三年级识字教学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汉字的通过率为55%, 测20个次常用字, 识别12个, 书写8个。从这两个数据对比中可见, 学生对字的识别能力大大超过书写能力。在字词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写的字, 就必须充分重视“写”的训练, 而不能用“认”的训练来代替。这样才能纠正学生提笔忘字, 能认不能写的通病。 (2) 写作文时拿不准的字词可以不用, 作文的文采、思想始终是第一位的。从大的方面讲, 汉语的词语之妙, 在于它内涵复杂, 难以穷尽, 而且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从小处讲, 作文的评分标准主要是紧扣主题, 有一定认识深度, 而对于语言方面则没有太高要求。所以考生尽量在保证书写正确的情况下讲究遣词造句, 用“替代法”将自己拿不准的词换掉。 (3) 要学会字词归类。把音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的常用字罗列出来, 通过比较字型的异同、读音的差异、意思及使用范围的区别来达到减少写错别字的目的。 (4) 要学会分析、了解汉字的造字特点, 根据我国的“六书”造字法, 字形与事物的形状、性质等方面有很多联系。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去推知汉字所表示的含义, 从而达到少写或不写错别字的目的。 (5) 注重复习巩固。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对学生的字要及时复习,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前、课后、饭前、饭后, 对已学过的生字写写画画, 加强识记。 (6) 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果。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 力争写一个字, 对一个字, 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写字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同时学生要养成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遇到字形生疏或意义不明确的字勤查字典的习惯, 为消灭错别字创造条件。

正确书写、运用汉字, 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必须从现在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铁杵成针, 滴水穿石”, 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要把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有机地结合, 综合考量, 才能解决高中生写错别字的问题。

篇4: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方法

坚持写日记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巨大的作用。学生要写好日记,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十分关键。实践证明,下面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明确告诉学生:《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但很多同学视写作为畏途,找不到内容可写,无情可抒。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社会的观察、感受最好的载体就是日记。日记是对生活最原始的记录。特级教师张勇认为“一年写下来,笔下渐生巧;三年写下来,作文不打稿;六年写下来,文名冠高考。”写日记可以促使我们关注生活,培养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为作文建立一个丰富的材料仓库,作文时为我所用,可以精挑细选,“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以情动人,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要改变写日记的方式。拒绝盲目的模仿、编造,改变一定要写“高大”“新奇”材料的想法,强调写“真实的我”,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说的;语言要朴实,不单纯追求语言的华丽精美,避免空话、套话、假话、啰嗦话,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天坚持,哪怕只写几句,只要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写出来就行了;没有题目限制和文体束缚;无需顾忌中心是否明确,无需担心评分优劣。敞开心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把心中的话倾吐出来。

二、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能力

学生学会对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自身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找到有价值的日记素材。训练这一能力可采用的做法有:A、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作者的观点、情感进行讨论评价。如学习了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后,大家一起来评价菲利普夫妇的做法;B、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中受到启发。如阅读《今日中学生》、《青年文摘》、《中学生悦读》《时文博览》《意林》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章评介活动;C、引导学生阅读时事评论文章;D、组织学生评论生活事件或人物。具体做法是选择学生日记中记录的社会现象或人物,让大家来进行评价,然后在日记中记下来;E、教师介绍自己新近看到的生活中的人或事,有目的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健康的情感。F、组织召开辩论会。辩论会要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辩题、划分小组、制定规则、邀请评委、推选主持人、确定奖励办法,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寻找辩驳材料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倾听的习惯,学习批驳方法,也为日记提供材料。总之,要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如何去分析评价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在日记中表达正确的观点。

三、先“扶”后“放”,引导学生学会写

刚开始写,学生还不适应,教师应每天抽时间加以引导,如:写前让学生交流今天可以写哪些内容,怎样安排内容及段落等。也可不作写前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写,但写后一定要指导。教师也可和学生一起写日记,以教师的下水日记激励引导学生。但应注意,“引导”不能成为束缚学生思想的牢笼。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生找到写作素材。

(一)善于发现生活

告诉学生参加主题班会、讨论会、卫生大扫除、讲故事比赛、听安全教育讲座、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办黑板报、校外活动及在家里参与的劳动等都是日记的好素材。帮助学生梳理“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启发他们写出“对这些事情的感受”。也可以请学生把当天经历的有意义或值得记住的事讲出来,在班集体中交流,相互启发,找到写作内容。如讲自己打乒乓球、篮球的趣事,讲自己与同学商讨难题的过程、讲自己与家人的趣事,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观察家乡环境及校园环境的变化、季节变换、城市面貌、熟悉的人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身边感人的人(事)、应该批评的人(事)等,把它们筛选后作为日记素材。如介绍自己熟悉的人或新结识的同学,自己看到的某个令自己感动的细节——中午家长冒着烈日给学生送饭、放学时家长接学生、老师送生病的同学就医等。

(二)勤于动笔,多阅读

学习课文后续写、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如学完《木兰诗》后,让学生根据想象写木兰胜利回乡换上女儿装后见战友的片段;写理科实验的过程及收获等。让学生把自己所喜爱的图片、照片、邮票等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然后“看图写话”,就成为一篇好日记。把平时读书时体会最深的好词语、好句子或精彩的片断抄下来,加上自己的评价、感受,也是好日记。或者看到好文章,自己有了同感,模仿着写一篇,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或对自己读过的书进行评价等。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中直接获取写作材料或从中受到启发而写生活中的相关事件。

四、创新日记评改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恰当的评价,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培养写作兴趣。

(一)真情批注,激励为主

要真心赏识学生抒写的发自肺腑的真话,宽容、接纳和赏识每个学生在日记中表达的情感与观点。当学生不愿教师把自己说的话公开出去时,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隐私,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和后顾之忧。评语既要挖掘、肯定学生的优点,更要引导学生抒发健康的情感,同时语言要热情、亲切。学生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后,常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评改学生日记,应鼓励为主,多留少删,多批少改,多褒少贬和“高分政策”。重视面批指导。对后进生可用师生问答式,引导其把细节写清楚。把最真实最有价值的素材在日记中保存下来,成为今后写作的涓涓细流。除教师评改外,可以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在学生评改时,教师应先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教给评阅思路与方法。也可以请家长参与评价,以了解孩子日记写作情况,得到家长的肯定。

(二)写好“第一篇”,注重个性化

开始写作,教师挑选写得好的日记,精心指导修改。对好的日记,组织同学欣赏,作者介绍经验,教师点评,营造气氛,刺激胃口,激发热情。坚持“佳作”评选。开展日两篇、周两篇、月五篇的佳作推选,“月冠军”、学期“小作家”评选等活动,展示美文,守住“中间”,抓好“两头”。不去消除差异,要去全面提高。以中等生为重点,照顾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以出“精品”为目标,修改要抠“细节”;后进生要出“合格品”,从大方向指导,多找优点、进步点,提高写作的兴趣。

只要教师不断探索、研究、改进指导方法,学生就会写作有法,写出好文章。

篇5:写读后感方法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0篇》。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九、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十、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④禁止写成流水账!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篇6:写日记的方法

步骤/方法

1、写好一句话

一年级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就可以开始有意识地教给他们一些简单句式。

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谁看见什么”等,指导他们借助汉语拼音写一句话的日记,来记录自己在一天里的点滴见闻,记载自己在一天里特有的发现或亲身的感受。不能每天都写差不多的话,那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日记的内容应该每天都是新鲜的。

2、写好几句话

随着孩子眼界的扩大、认识的提高、识字量的增加和词汇的日益丰富,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写一句话的日记了,这时可因势利导,过渡到写几句话日记。几句话的日记与一句话的日记相比,主要特点在于日记的内容丰富了。

这时要指导孩子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教给他们一些连接句子的技能。几句话的内容应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的合理的顺序,连缀而成。可以按先后顺序,也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还可以按方位顺序。

3、交流日记

刚上小学的孩子常会感到疑惑:我天天早上背书包上学,下午背书包放学回家,哪有这么多东西好写?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让孩子去挖掘生活,积累生活,把孩子的目光引向家庭、学校、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处处做有心人。

可以将一些其他孩子写的生活日记读给他听,或上网看一些孩子的文章,让孩子在互相欣赏中产生新的灵感:原来这事也可以写啊!于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他们笔下跳动的音符。在家里听到的大人的一些有趣的话;课堂上同学闹的一个笑话;走在路上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等,都成为学生笔下的好材料。孩子写得稍好的,或有进步的帮他传到网上,让网民评价也能促进孩子写日记的兴趣。

4、复述一段话

篇7:写英语作文的方法

作者:高云 英语作文是很多同学的苦恼,写的时候东拼西凑,写出来的英语作文全无美感,自己发明些中式句子对付过去,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中式英语作文。

那怎样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地道、快速而且得分高的英语作文?让老外看了也全无违和感?很简单,用他们的方式、句子写英语作文即可。先不说思维方式的差别,那个太深奥了,这里我们只说“地道的句子”。

地道的英语句子显然不能出自我们的想象,推测,很多时候甚至“举一反三”这样的原则都要慎用。比方说,有左轮手枪,从而举一反三地说有“右轮手枪”,就闹笑话了。学校里学英语,进行造句几乎是必做的作业,原因是它能让我们“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在图忆看来,这种照葫芦画瓢的运用,在外语学习中,其地位应该远次于“直接携带葫芦”!

这话是啥意思呢?就是说,画100个瓢,不如自己带着个葫芦,就是说把原装的句子完全记住!画瓢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我们画出的瓢是否有英语的原装韵味还很难说,有时候连你的老师也把

不准!语法正确一般没问题,但老外是否这么说只有老外才知道,遣词造句有很多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看看以下两个小故事:

1、一位自称为汉语专家的美国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在谈到准确理解“东西”的词义时,他作如下的表述:汉语中,“东西”并不仅仅表示方向,更多的时候指的是物品,如桌椅、电视机、眼镜,都可以称为东西,但如果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能这样表示——比如,你我都不是东西!

2、一次,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国男生吃饭,中间,一名中国同学出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大家告知这是去厕所排泄。这名学生记住了,有一天,一名女生希望在他方便的时候拜访他,这位留学生立即摆手,“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方便的时候不能来。”

上面说的是外国人学汉语的故事,我们学英语一样会闹类似的笑话,所以说,“照葫芦画瓢”一定要慎重。如果是要给老外发英语邮件,最好把你的句子在google搜索一下,看看老外是怎么表述的。国内的课堂课后练习倒可以略微马虎,因为一旦精细就会陷入研究的泥潭不能自拔,就像上面说“你我都不是东西”的那个美国教授一样(直接背几句关于“东西”句子很难吗?)。

既然“照葫芦画瓢”有风险,那究竟该如何学写英语作文?图忆的看法是大量背诵原装的句子,而不是自己造句子。句子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你想说什么它会自己跳出来,或你的脑子会告诉你,应该换个说法,这样,犯结构性错误的风险会小很多,最多就是遣词不当的问题,句子结构和语法一般都没啥错误!

总之,多背课文,背熟原装句子,英语作文自然会好,不然就一定是chinglish作文。

-----------

湖北2013高考英语试卷就出问题了,请看下面的报道节选: 武汉媒体邀请两名美籍外教试做2013高考英语试题,两人翻开考卷,刚看到语法题第一题,David就大叫了一声:“It’s

dramaticallywrong!”(这错得离谱!)这是怎么回事?David指着第一道语法题句尾的“a lack of sense of

belonging”说,这种表达感觉很“怪异”。“虽然这句硬要挑错也很难,但是我们的写作和口语永远不会说、也不会用这样的语式。” 大家可以在Google上搜索“a lack of sense of

belonging”,就会发现很多含有“sense of belonging”的句子,其中一定能找到能表述自己意图的句子,那就是外国人的地道用法。

很多人十分羡慕他人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只要能和老外侃个不停就足以让人羡慕,至于侃些什么反倒被忽略了。这里我要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简单的英语口语比较容易,只要现实中或网络上找到外国人聊一段时间就比较溜了。对方一般会很照顾你,只说些简单的句子,也能听懂你的chinglish,所以简单交流不成问题。如果你善于学习,对方的话很快就会成为你的口头禅,这是来得最快的。

现在,网络上有不少外国人通过视频教学,只要你稍有英语基础,就找他们聊好了,例如菲律宾人,虽然想抢夺我们的海礁,但他们的英语口语教学算是又好又便宜(淘宝价40元/小时左右)。如果你设定某个场景或话题,知道一些这个话题场景常用的英语口语,那么围绕这个话题对话,效果是不错的。

图忆推崇背诵,但是不建议背诵口语教程。口语教程一般围绕场景设计,如果能背下再练习当然很好,但是背诵这种场景对话式的课文十分痛苦。一个人既扮A又扮B,忙乎半天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记住这些枯燥的句子更是遥遥无期。问题出在哪儿?对话型课文逻辑关系单调,情节单调,就像沙漠的地形一样容易迷路,到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背了哪些句子,虽然提起来很熟,但很快就不知不觉地忘了。

如果背的是故事情节很强的课文,掉了一个句子就很明显。如果配合图忆教程背诵,更不容易掉句子。口语也是有句型的,这种句型和新概念英语课文的句型并无多大差别,通常是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从句部分完全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转换一下思路,如果完全背诵新概念英语后再练习口语如何?这就相当于先制造好预制件,再用这些预制件来建房屋一样。前述的直接找老外聊天如何?就相当于蜜蜂建造蜂巢,依据本能行事,建到哪就是哪,居住可以,但谈不上结构,也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篇8:写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读书笔记,句子,片段,感想

“不动笔墨不学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养成写笔记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一本好书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时刻把自己读书的痕迹记录下来,这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那么写读书笔记有几种方法呢?

一、摘录好词好句(警句、格言、诵读识记)是写好作文的源泉

词汇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词汇才能写好文章。好的词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一些警句、格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又都含义深刻。运用恰到好处可以给文章增添色彩,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较好的训练。

1.有效的利用文本。在学文本的同时大量的积累词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好词句的意义,激励学生有意识地识记好词句。

2.让学生读广搏的书。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结合“好书伴我行”活动,让学生自由读书,自己去寻求好词句,积累识记。

二、抄录好的片段,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章是由句、段等构成。好的句、段可以使文章增添色彩,学生平时积累生活素材较少,即使有素材学生也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也是平平淡淡的。让学生读书的同时,积累诵读好的片段,在多诵读的基础上,就能形成创新的语言,精炼出美好的句子。

在学习文本时,让学生好好读自己喜欢的片段,熟读成诵,训练语言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课外书籍,记录下自己喜欢的片段。如写春、夏、秋、冬季节的;场面、人物描写的等。

三、写读后感(观后感)

读完一篇文章有许多感受,要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启发最大的一点或几点。这种方法是写读书笔记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词、句、段的综合训练。

那么怎样写读后感呢?

写读后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边叙边议,就是一边交代内容,一边谈论自己的感受;二是先速读后再谈感受。

上述两种形式,不管哪种方式,都要认真阅读文章。只有读好读懂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主旨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写读后感重在感上,在研读原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或某一个方面而谈感想。不能面面俱到,而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文章的主旨去谈,如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等。

篇9:霍金弟子,用文学的方法写宇宙

在书中,加尔法德提到,自己不到22岁时就对纯理论物理学感兴趣。在英国剑桥大学接受了他学习高等数学和理论物理的申请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太好了!可以开始对真实世界进行深度思考了!”

<img src="http://img.resource.qikan.cn/markvip/qkimages/hqrw/hqrw201609/hqrw20160944-1-l.jpg/vipnlc.jpg" alt="" />

在进入剑桥前的那个暑假,加尔法德阅读了几位大师的著作,“想了解科学界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什么说法”。宇宙空间因为过于浩瀚而无法被解释,而那些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往往又是“在非常微小的领域作出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最终加尔法德得出结论:微观世界是我们一切事物的根本。

进入剑桥9个月后,霍金教授邀请他做博士研究生,与他一起研究黑洞和宇宙起源问题。霍金写过《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在这些书中,科学不再是理论化枯燥乏味的嚼蜡,而成为一种有趣而奇幻的旅行。加尔法德则继承了老师的长处,他将大量理论化研究转变为简单而感性文字——也许,他是想用这样的写作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在写作《极简宇宙史》之前,加尔法德就出过好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与霍金及其女儿合著的儿童文学作品《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在全球45个国家出版发行。如果说《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是一部天文冒险片,《极简宇宙史》更是有着奇诡的想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夏夜,你躺在沙滩上,仰望星空。一颗小小的流星安静划过,还来不及许愿,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一下子穿越50亿年,走进时光的旅行。

全书没有图标、没有方程式,一开始,加尔法德就承诺只会用到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其中E代表完全释放出来的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其实书里有着他15年的研究心血,为写这本书,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写了1年半。他自信满满地表示,读者即使是文科生,也能看懂这本书,因为它充满了好莱坞式的镜头,把抽象的宇宙定论统统化作了画面。

加尔法德擅用形象的譬喻,宇宙中的天体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联系起来,可亲可爱。太阳之于银河系就如从300箱铺在广场的沙粒中寻出一颗;沿轨道高速运转的卫星就像碗里的玻璃珠寻找恰好平衡的速度,过快会飞出,过慢会落下;电磁场好比冰箱贴靠近冰箱的瞬间,若是变成微缩的小人,绝对能感受到强大的磁场;如果用致密的白矮星做成一个棒球,要重达200吨……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写给星空的情书。

如今,加尔法德长期做客法国电视台和广播节目,致力于向公众科普。“大众对宇宙的认识还停留在150到200年前。其实如今宇宙已经宽阔很多,它是我们梦、想象、幻觉的源泉,取之不尽,远远超乎想象。我希望带着科学的奥秘革新,再现儒勒·凡尔纳的精神”。这也是加尔法德写作的初衷。

上一篇:员工宿舍文明公约下一篇:大学生军训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