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名人传的读后感

2024-05-04

写名人传的读后感(通用8篇)

篇1:写名人传的读后感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1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读完这本书,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本书主要是写三位非常著名的艺术家,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作家托尔斯泰的故事。

贝多芬出生贫穷,四岁时被迫整天不断的练习钢琴,他的内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还是坚持不懈练习。就在他离成功很近的时候,疾病无情地降临在他身上,他的听觉越来越弱,内脏也承受着痛苦的折磨。虽然他的身体越来越弱,但他还是创作了不朽的传世之作—《第九交响曲》。此曲让我至今感觉悦耳动听!而且大部分优秀作品也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贝多芬最终战胜疾病,战胜痛苦,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不肯屈服于命运,他改变了自己。他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也震惊了我。假如我生病了,我就不会像他那么认真的去学习,他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学习。

米开朗基罗看起来比贝多芬幸福,他不残疾也不贫穷,从小时候就接受贵族教育,很有文化素养。但他的父亲看不起他,经过他的恳求后,父亲终于答应可以让他进入佛罗伦萨最大的一个画室学习。他非常刻苦的学习,最终得到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一个著名的雕塑家。我也要向他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

下面就来说说托尔斯泰的故事吧。他不同于前两位艺术家,她出生于贵族家庭,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他也获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他不在乎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愿享受生活,不想虚度年华,他想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

看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不要向命运屈服,要掌握住自己的命运,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2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这本书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

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他孤独的活着,他惟一的亲人辜负了他,他内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可他还坚强活下来。他没有一个朋友,他就像与世隔绝,虽然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直痛苦的活着却创作了不朽的传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聋后创作的。他最后终于战胜命运,战胜疾病,战胜痛苦,战胜听众的平庸,战胜困难和障碍,攀上生命的巅峰。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不肯屈服于命运,他改变了命运,他的精神震惊全世界。

米开朗琪罗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毁于战乱,他受到别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钱。他一生依附教皇,为教皇做事。教皇为自己树立碑立传,使米开朗琪罗达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许多困难。他坚持,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岁。

托尔斯泰出生于富贵家庭。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曾经获得成功,但他蔑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虚度年华,他想要通过照福人类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对自由主义的蔑视。

作者告诉我们要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只要你不屈服于命运,总有一天你会改变命运。人生就是奋斗,幸福就产生在奋斗之中,命运是自己掌握的。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3

名人传下的贝多芬是个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他的一生遭受病魔的折磨,有着悲惨的遭遇。他在折磨下失去的是听觉,那用于聆听这个世界的工具。就好比与一个画家失明,再也看不清白昼的亮光分明,还怎么继续描绘这个世界的多彩。

我想许多人在这种似乎没有未来的窘境下都会自暴自弃的吧。而他在痛苦下却做出了不朽的作品。向日葵向着太阳的一面永远光彩夺目,然而背面却是无尽的阴影。贝多芬的作品在流年里始终散发着刺眼的光芒,成了世人无法超越的音乐存在。但贝多芬经历的沧桑是我们常人所远远不能承受的,病魔的纠缠,爱情的遗弃,世人不明了的苦楚。但我听说坚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失去的那一刻开始的。

贝多芬失去的那么多,所以他才能学会坚强吗?贝多芬在痛苦下努力的生活,只是想要让自己不悔恨一生,想要尽力的活着,想要为世人留下点什么,读。这样努力的人想换来一些健康的时间也成了不可能,最终还是被病魔带离人世。如今的我们却害怕岁月,却不知道活着是多么的.可喜。我们认为的生存已经没意思,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

为什么健康的我们不能让自己活的自知,满足。贝多芬的遭遇恐怕是我们很多人所不能忍受的。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把握。为什么不趁着我们还存有的时光去做更好的事。甚么时候,我们才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学着不那么懦微的活着,为这世界发出我们即使是微弱的一点点亮光呢。不要蹉跎岁月,贝多芬的故事不是虚假无实的。只要我们把握,努力,我们也可以做不平凡的平凡人。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4

这次,我要说一说另一位使我佩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一生在苦苦地追求真理与自我怀疑中度过,但他的努力并不白费,在不断地冲击和求索中,终成一代文学巨匠。

托尔斯泰出生在贵族世家,他曾在高加索从军,周游列国,这都为他积累了大量素材。在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他面对战争的残酷,自由、博爱的思想在他的心中深深扎根,这也是他创办学校的原因。晚年的孤独使他离家出走,一九一〇年托尔斯泰离世。

他的一生,为人类贡献了许多佳作,是人类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而且,他的一生主张博爱,尽管响声寥寥,但他并不放弃,毕生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他为广大的底层百姓呼喊,在他去世时,无数俄国民众不顾阻拦,自发为他举行悼念活动。

托尔斯泰的博爱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俄国民众。我们的社会缺的不正是托尔斯泰的博爱精神吗?面对需要帮助而不伸出援手的人是多么冷漠!不过,勇接从十八楼坠下的小女孩的最美妈 妈,用她的亲身行动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相信有一天,托尔斯泰的精神会成为人类生活的共同准则。不只是在人与人之间,更是在国与国之间,希望这种精神能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让战争成为历史!

望着伟人的背影,踩着他们的足迹,我们走向未来……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5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深有感触。他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

《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在三位伟人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惶惶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在18,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无法挽救时 ,并且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不可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顽强的和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么多优秀作品的原因吧!这种生命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充满了希望。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却能够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超越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不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更多的时候是求助于家人朋友,我们真正自己解决的时候很少。在家长的眼中,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即使发生了,家长都可以搞定。所以,我们的独立性在家长的呵护下一点点丧失,受挫能力也一点点降低,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可是,看到贝多芬面临不幸遭遇后的坚强表现后,我真的很惭愧。和他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啊!既然我有这么多优越的条件,那么就应该好好利用,也做一个出彩的中学生。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6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校正时间的偏差。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的,是自我同无形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为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籍。他们是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新时期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转》的结尾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确实,用痛苦换来了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转》内在的紧张和动人心魄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永恒的精神光芒!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7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们丝毫无惧。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除了这一点外,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8

你只要打开《名人传》,生命的烈火就会扑面而来。

英雄并不只是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心灵伟大的人也是英雄,罗曼·罗兰在贝多芬身上发现的“英雄气息”,是他伟大的人格,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的不屈不挠的高昂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任何时候都决不向命运屈服。

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大师,他需要敏锐的听觉,但在他还不到三十岁的时候,耳朵就开始变聋,内脏也有一些疾病,贝多芬还不得不忍受感情的折磨。第一次,他爱上了居丽艾塔居西尔第,她却在两年后另嫁他人。这大大加重了贝多芬的病情。但他却没有屈服,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创作,写出了一系列辉煌的作品。

贝多芬战胜了死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又与一个热爱着他的姑娘订了婚,体会到爱情的甜蜜,但后来婚约解除,他又陷入无边无际的孤独之中,从此他以全部精力创作,无论是成功还是困窘,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他热爱自己的事业。

米开朗琪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悲剧人物,他以无穷的精力来追求艺术尽善尽美。可是,他的精神却很软弱,他就已经十分衰老了,而且对敌人、朋友、亲人都产生猜疑,这使他很孤独,他厌恶自己的懦弱,他不快乐,这位天才艺术家死于贫病和孤独,死前一周他还在站着工作,他是“天才的工具和牺牲品”。

托尔斯泰拥有纯粹的基督教徒的灵魂,尽管他有种种矛盾和弱点,但他有博爱精神。托尔斯泰是——如他在信中自称的,“那个在一切名称中最美、最甜蜜的一个——”我们的弟兄。

他们各有各自值得称颂的地方。贝多芬的斗争精神、米开朗琪罗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以及托尔斯泰的博爱是我们崇拜的恐龙精神。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9

《名人传》是法国的罗曼。罗兰所著,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这本书中有三个传记部分,分别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一个音乐家,一个雕塑家,还有一个小说家。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人生忧患困顿的荆棘丛中,共同寻求真理和正义,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不因悲苦打击而一味地沉沦,冲破人生的束缚,奔向崇高的伟人境界。

这三位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音乐家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可能上帝就是那么冷酷无情,会把不幸降临在任何一个人身上,18,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心中不禁顿了一下。不是因为自己丧失了听力,无法与正常人一样,而是因为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最后恰恰这一切不仅没有使贝多芬放弃音乐,而他更加快步地追随音乐的脚步。罗曼.罗兰形容贝多芬“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是呀,可这雷雨却扑不了他心中对音乐的熊熊烈火。“和人类其他的一切智慧,一切哲学相比起来,音乐的境界最高,它也最能够给人以启示,谁能够参透我的音乐的意义,谁就能够超越那些缠绕世人的苦难。”这就是贝多芬对于困苦的解释。

三位伟人的做法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用痛苦谱写音乐,留下不朽的精神食粮;米开朗基罗用一生的血泪创作了杰作;托尔斯泰则用作品传播爱的种子。

每个人都会有困苦,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急功近利所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毫无意义。认识这本《名人传》你会懂得什么叫生命的升华!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10

社会生活在无情地、缓缓地流逝。这个世界所追寻的,不是信仰和精神力量,而是营利和发财。英雄人物(名人)能变革日趋颓靡的世风吗?是的,罗曼罗兰笔下的名人,他们坚持正义和真理,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也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

《名人传》里的第一个人物——贝多芬,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是大师中的大师!他渴望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但却屡遭失败。后来,他不幸耳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者来说无非是心灵上的摧残,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而是更顽强地投入音乐里。写出了震撼人心的乐章,并且保留着自己不屈不挠的高昂斗争精神。“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

就只说贝多芬吧,无论是身体上的痛苦或是成功的喜悦,都不能阻止他前进。我们也应该如此。我们应该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什么困难都不要怕,哪怕是上天赐给了不完整的身躯给我们,我们也应该珍惜眼前的万物,努力学习,给未来创造一片属于正义和光明的世界,那样才配做一个堂堂正正,不怕困难的人!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习贝多芬,学习米开朗琪罗,学习托尔斯泰。读完了《名人传》我真正的意识到了以前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尴尬,这三位名人就像明镜般照亮了这个社会的腐烂。《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名人传》这一部神奇的书,我真是对它赞叹不已。难怪傅雷说过:“你只要打开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生命的烈火就会扑面而来。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11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了名人背后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他们的那种精神让人震撼。这本书里的名人,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明星,也不是行侠仗义的江湖豪杰,他们是艰苦奋斗,为人们作贡献的人。

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而且他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还不行耳聋。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呀。但他克服了困难,没有被困难所打倒,与命运艰苦的作斗争。用牙齿咬住木棍感受声音,并且完成了《第九交响曲》,他的这种精神震惊了全世界。

米开朗琪罗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它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任命受奴役,他的许多作品都在战争中被破坏,它受人折磨,他的家族也向他索要财物,他一生依附于教皇,为教皇做事。但他却一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这种精神可歌可泣。

托尔斯泰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曾经也获得成功,但他不肯享受这一切,他不肯虚度年华,他在巨大的诱惑之中继续着自己的写作之路。把自己奉献给了写作。

现在我们都流行追星,但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人不是跟应该值得我们追求、学习么?

这些名人与我们现在的明星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去坚持不懈的奋斗一生,他们的这种精神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求、学习的。

初中名人传的读后感12

雪花飘飘,跟随在三位伟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身后,我了解他们丰富多彩、起起伏伏的伟大一生。在这三位天才之中,我格外钦佩贝多芬和托尔斯泰,这次我就来谈谈贝多芬那勇敢、不屈、坎坷多难的一生。

贝多芬小时候就被父亲强制练琴,并且马上显示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但在他三十一岁时,厄运降临——他失聪了。可他并未放弃音乐。爱情的不如意、他人的冷落、困窘与疾病都未曾打倒这位英雄。他反而创作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名曲。一八二七年,巨人离世,他的一生在痛苦和为他人制造快乐中谢幕!

纵观贝多芬的一生,老天无时无刻不在给他以磨难,他却用苦难来锻造快乐,奉献给全世界。并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这样的咆哮,面对苦难,他的行动是我们的榜样。

在看几百年后的今天,又有多少人面对生活上的不如意而以死来逃避所面对的一切。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世间哪个名留青史的人不是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记得二零零八年金融风暴到来时,媒体上偶尔可以听到企业家跳楼自杀的报道。既然破产,那么可以重拾一颗乐观的心,去从零做起,重新开始一次创业的机会,为什么偏偏选择逃避哪?

希望我,和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当命运向你发起挑战时,都能像贝多芬一样,有一颗强大而充满力量的心走上前去迎击它!

篇2:写名人传的读后感

In this book, I most moving is Beethoven, Ludwig van Beethoven is a music genius, his talent was very early father found, however, his father is not a qualified good father, his father let Beethoven piano everyday, dont care about his feelings, Beethoven and a violin sometimes shut up in a room, this is the day, with violence forced him to practice, Beethovens childhood was very sad.

Beethovens mother died early, my father is a profligate alcoholic, these, in Beethovens heart, on a break. Beethoven as talent and hard work, however, soon to become famous, but unfortunate thing happened, Beethoven was deaf ears, this for a musician was a great blow.

But,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Beethoven was a success.

On the road in life, there are many contingency, Beethoven was able to defeat him, Beethoven with their own effort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we must also can!

The celebrity biography has taught me a lot of truth, he taught me Beethovens strong, taught me positive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Michelangelo taught me Tolstoys honesty and unyielding spirit.

篇3:写名人传的读后感

名人出书“枪手”比名人写得更好

“这是看书还是看帅哥?”近日,偶像明星吴尊为新书《决定勇敢》签售,场面拥挤火爆,一名陪女儿来买书的父亲愤愤不平地对记者说:“书上都是花花绿绿的照片,这样的书能做到开卷有益吗?”

现今,出名人书已逐渐成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杀手锏”。记者调查过去一年的名人畅销书籍,发现质量可谓参差不齐:倪萍、柴静、陈伟鸿、任志强等人的书,因其深刻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深受读者喜爱;而有的书则无异于流水账,引发读者不满:“把每天的吃喝拉撒汇报一遍,有什么成书的必要?”

质量不高的名人书籍为何要出版?知名出版人金丽红曾说,尽管名人并不都能写书,写的书并不全都是畅销书,但必须承认,图书销量与作者的社会知名度是成正比的,名人的书在总体上要比非名人的书好卖。

但是,热捧名人的“粉丝们”却不知道,这些书籍未必都是名人亲笔所写。据畅销书研究专家李鲆介绍,现在名人出书大致分为4种模式:一是名人真的自己动笔写,比如倪萍、柴静、冯小刚;二是名人选择与作家合作,出版后联合署名,比如杨澜与朱冰,就是这样的长期搭档;三是名人口述,请人整理,真正写作者的姓名被隐去,或者仅在致谢一栏体现;四是有人搜集名人资料,帮名人写书,然后名人审阅认可或修订后出版。

李鲆表示,其实代笔也不代表质量低劣,有些“枪手”能写出完全是名人风格的文字,甚至比名人自己写得更好。

出版社争夺名人资源金钱情感攻势双管齐下

名人资源有限,能够保证销量的名人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出版社或出版公司为笼络名人资源,给这些名作者开出了超高的版税和首印量。李鲆说,“普通作者版税通常在8%左右,名人作者的版税通常在12%左右。据我所知,某出版公司曾经开出了17%的版税!”

主持人柴静的《看见》去年销量大概在300万册左右,每本书39.8元,如果按10%粗略估计的话,柴静去年的版税收入大概在1100万左右。这个数字与2013年作家富豪榜上柴静的收入(1150万)很接近。

除了金钱攻势,出版社常用的还有感情攻势。出版界流传着一个故事:A出版社为了挖一个大牌作者,专门派人去照顾该作者的饮食起居。该作者年事已高、无儿无女,对此深受感动,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只把我的书在A社出,而是把余生托付给了A社。”这本书,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为A社创造利润。

李鲆表示,许多编辑会主动为作者打理工作上甚至生活上的琐事,“就像管家一样。有些编辑已经类似于作者的经纪人或者是品牌经理,这样合作自然能长久。”

虽然出版社为了争夺名人费尽心血,但在著名评论家白烨看来,很多登上畅销书榜单的明星,是借助自身光环或粉丝的拥趸销售图书。“这其中的部分人只能算‘作者’而非‘作家’,书虽然畅销,但跟‘文学性’关系不是很大。”

篇4:名人写微博

微博势头如日当空,其魅力名人也难挡。所以,越来越多带有“V”后缀的名人,在这个公共大讲堂中出没。名人不是微信息传播的中坚支柱,但和现实中一样,他们在用自己的能量和方式引导着大众。面对微博,他们或将之作为劝勉的讲坛,或将之作为棒喝的圣地,或将之作为传播新知的殿堂,或将之作为人生告解的角落。

感谢微博,让名人和我们的距离首次变得如此之近,近得可以让我们随时看到他们最新的所感所思所想所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每期杂志中选登10则IT名人新近写下的微博,以期为IT产业中的各界读者带来积极、思辨、求真的智慧能量。

@张亚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董事长):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的、合作的创新,而不是自我封闭的创新。现在,我们在创新方面有了两种极端化现象:一种是“山寨文化”,只模仿,不创新;另一种是什么创新都要自己从头做起,不善于利用世界上先进的科研成果。这两种现象都是应该避免的。

@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

一面呼喊政策透明,一面哭守着潜规则,但又从未搞清楚VIE倒底是什么。假如VIE那么好,为何不能让它光明正大合法化?!假如它不够好,为何不能完善它?!中国的创新,互联网和资本市场会因完善VIE而毁?!我认为,创新是精神,更是行动。改变才刚刚开始!

@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

西方基督教文明孕育了人本主义的商业价值观,以人为目的,而不是以人为手段;幸福体现在经济独立和自由意志,注重工作环境,强调社会福利保障;法律为商业提供有利的保障。儒家文明输出的是以“义”为本的商业价值观,“以义制利”,用“义”和“德”约束商业。相较而言,还是前者更人性化,更有效率。

@王冉(易凯资本创始人兼CEO):

过去六个月里,中国互联网企业留下了什么?答案:1/3的估值。一个又一个案例证明:现在投资人给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电子商务公司)估值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需要回望6-8个月前实现的或者差点实现的估值,然后回手一刀,不是砍掉1/3,而是砍后剩余1/3!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有点过,能捡到的便宜才是好便宜。

@张朝阳(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

相比国企盘踞的产业,中国的互联网可以说是充分竞争的一个产业,其中也有通过竞争产生的自然垄断,但比起国企产业的政策性垄断要良性得多,所以,我们现在不必学美国照猫画虎地对互联网产业进行反垄断调查,我们的恶性肿瘤还没有解决,管良性的为时过早。

@周鸿祎(奇虎360公司董事长):

社会上如果所有人都热心做投资而无人做实业,这肯定是个危险的信号。同样,在公司里,如果大家都在热衷谈战略论布局,喜欢投资购并,而不再关注产品用户体验、运营细节,没有人愿意苦哈哈去做深入细节基层,耐住寂寞地去改善流程和解决细碎问题等工作,这个公司也危险了,都能让人闻到失败的腐味。这个时候,必须要出重手打击浮夸文化才能挽救公司。

@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

我们对外公开投资,在账面亏损阶段,我们被鄙视和同情;在账面盈利阶段,我们又被污蔑和谩骂。相比之下,我更享受被鄙视和同情的感觉。不过,还是乔布斯说得对:“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世界里”,被鄙视、同情、污蔑、谩骂,神马都是浮云。

@江南春(分众传媒董事长):

我认为明年GDP的增速应在8%-9%之间,后年会再超9%,国际投行说的“硬着陆”不会发生。我最近走访了上百家知名公司,大部分公司认为市场会持续增长达20%以上。因此,市场上的广告投入也会增长20%。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GroupM预测明年中国广告将增长16%,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数字,不太可能低于10%的增长,更不可能零增长或负增长。

@刘强东(京东商城CEO):

行业底线一再被打破!因为之前再流氓的公司都会遵守搜索引擎的公共协议!这也是愈来愈多公司不信任老马(指马云)的根本原因!信息透明、为用户服务?这种骗人的鬼话已经没人信了,(一淘网)早晚都是谁给钱多谁就排在前面,别想得到公平的信息。这只会加重电商负担,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吴鹰(中泽嘉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篇5:名人传的英语读后感

During the winter vacation, I read a book of Romance Roland. The title of the book is Biography of Celebrities. The preface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in world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there are three heroic hymns composed with passionate words: Beethoven, a deaf musician, a person played by fate, and a hero who trades pain for music; Michelangelo - was a melancholic, a workaholic who gave life to stones, and a hero who had to endure hardship and give up joy; Tolstoy - an elderly person who ran away from home.

The story inside is very touching. Beethovens life was very difficult, and he never felt the warmth of his famil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He has been taking care of his two younger brothers since he was young.

From this, I thought of our current life. Firstly, we dont worry about food and drink. Secondly, our parents always spoil us. We should study hard before we can repay our parents.

篇6:名人传的英语读后感

Beethoven, Michelangelo, and Tolstoy spent their lives fighting for truth. They are fearless of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breaking free from constraints, and allowing their souls to reach the highest level. They have incorporated their own spirit into their works, lets take a look at how these great men fought tenaciously in a difficult environment!

In 1789, the French Revolution broke out, and Beethoven saw his aspirations more clearly. However, at this moment, a crisis was approaching Beethoven, and his hearing was deteriorating! This was a very heavy blow for Beethoven, who had just established his lofty aspirations. Whether a persons soul boils or not depends on their fighting spirit. Beethovens spiritual fire undoubtedly extinguished many. However, as long as there is a spark in the soul, it can also ignite the flame in a persons heart, challenging the darkness and fate! Beethoven is such a person who reignited the fire of his soul. Beethoven endured the dual pain of body and spirit and created many excellent works. These works have adorned Beethovens crown of life with shining gemstones one after another. However, the pinnacle of luck is often the beginning of tragedy. Due to excessive fatigue, Beethovens ears were completely deaf. This has caused serious trauma to his body and soul. However, even so, he did not stop his hard work. The pearl like Ode to Joy brought him the final glory. At this time, Beethovens condition deteriorated sharply. Finally, a stranger helped him close his eyes. Beethovens life has come to an end, as brief but magnificent as fireworks, which is precisely the grace that great men should possess!

篇7:名人传的英语读后感

Opening the preface of the book, the words of Professor Fu Lei, the translator, came into my eyes: ”Only by seeing the heroic tragedy of overcoming suffering can we help us bear the cruel fate.“ Beethovens life was precisely the heroic tragedy of overcoming suffering.

I remember hearing about Beethovens story when I was young. I only remember that he was deaf in both ears, and the widely circulated masterpiece ”Ode to Joy“. Now after reading his story carefully, I know that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of ”Ode to Joy“, I cant help but pay tribute to Beethoven. When Beethoven wrote ”Ode to Joy“, his ears were deaf long ago, and even his dearest nephew could not bring him happiness, I cant imagine what his mood was at that time? I dont know how he created music in such extreme situations. It was like an abyss, but it was in this sorrowful abyss that he chose to face life optimistically and sincerely praise joy. He transformed his enormous pain and suffering into joy and brought the ”Ode to Joy“ to the world.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teacher taught everyone to sing this ”Ode to Joy“. At that time, we laughed and played, and now read it again, But I feel pity for Beethovens suffering and admire his strength.

He has gone through hardships and shed joy on the world. The world has given him endless darkness, but he strives to find light, selflessly creates, dedicates himself, and rejoices in others.

Shorten our horizons, why dont we have such people around us? Look at the medical worker, treating patients day and night; Look at the soldier, dedicating himself to disaster relief for the people; Look at the rural worker, using his own actions to bring joy to the people. They are also ordinary people who have their own lives, but the pain in life is enjoyable for them. They use their dedication to inspire the world.

Returning to myself, what are my current difficulties worth? Its just some learning difficulties, just a mole ant on the long road of life

篇8:名人写微博

11月22日下午4时50分,方舟子发出针对李开复的第一条微博,他怀疑后者在自传《世界因你不同》所载的个人简历中提供了不实信息。方舟子认为,据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时期所写论文的署名,李在该大学的任教职称应该为“博士后”,而其非书中所说的“副教授”。方舟子进而在其第2条微博指出,李开复在书中内文称自己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的说法站不住脚。

对于方舟子的攻击,李开复没有指责对方,仅用7条微博证明自己所言非虚。然后,李开复跳出事外,任由对方说三道四。

在新浪微博中,李开复和方舟子都是“万人迷”,前者拥有949.6万粉丝,后者也手握133.4万的关注人群,两人卷进是非纷争的漩涡,当然引来众人关注。其中,有挺方派的,但更多人把支持投给了李开复,其中就包括张亚勤、王冉、刘强东、江南春、倪正东、郭去疾和薛蛮子等30多位业界名人。

方舟子的主要怀疑:

16:50: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26岁的我,在恩师的盛情邀请之下选择留校任教,成为卡内基·梅隆里最年轻的副教授。”但他在那段时期的论文的作者简历则说是a 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 at Carnegie Mellon。该职称一般指博士后,难道卡内基·梅隆和其他大学不同,等同于副教授?请李开复解释。

18:04:李开复说:“当时年仅28岁的我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只要再坚持几年就可以得到tenure(终身教授)的职位。”但据其英文简历,他当时的职称是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一般来说这是non-tenure track(非终身体系)职称,升上去是Senior 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而不是终身教授。请李开复解释。

20:08:不管怎样,李开复自传说他在1988年26岁时留校任教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肯定是错的,因为他留校时的职称是非教职“研究计算机科学家”。即使他在1990年离校前夕真的转成了属于教职的助理教授(他译成副教授),也已28岁,工科领域不到28岁就当助理教授的人多得是,他怎么可能还是该校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挺方派:

期待生命中还会有美好:一个明显的翻译错误,动机无非是小虚荣。站队挺李者不讲事实和原则,对人不对事,身为精英,罔顾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坏的道德示范。

Fama6688:感觉李的翻译很牵强。国内一般都是把assistant professor译成助理教授。

时时关注新闻:方舟子是出了名的打假战士,我支持你,请保护好自己,因为这是在中国……呵呵

romanxu:方同学有时钻牛角尖,但中国确实需要一些较真的人。通过争论,至少对很多人是个提醒,也弄清楚很多概念,减少“忽悠”的空间。

挺李派: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开复是当时(语音识别)方面最杰出的年轻科学家之一,他的(人机自动语音识别)博士论文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工作,直到今天还是语音研究者必读的经典之作。他被破格提拔不奇怪。

谷歌中国前高管郭去疾:开复是我见过最胸怀坦荡的人之一。美式“助理教授”对应中国职称,更接近副教授而非讲师(讲师无需博士学位),译为中式副教授毛病不大。

汉能投资董事长陈宏:觉得这次简历事件,只是一个翻译上的争议。国内的副教授有点像国外的(助理教授+副教授)。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开复用不着(辩解)。这次方舟子无聊了。

李开复的解释:

18:22:我在1988年CMU毕业后,导师挽留我留校。一般毕业生留校是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但是当时学校希望我直接任tenure-track之职,所以先做了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后转换成Assistant Professor(同等职位,RCS年资都算在tenure)。

18:32:我在卡内基梅隆是Assistant Professor,此职位有资格做博士生导师和研究带头人,翻译为“助理教授”会被误解成助教;但是翻译成“副教授”可能和已有tenure的Associate Professor混淆。所以在自传中决定用“副教授”,并注明assistant professor就是tenure-track,但是尚未得tenure。

20:07:我的博导教授、图灵奖得主Raj Reddy证明我职称的邮件。重点:1、因为你的卓越论文和能力破格直接授予教职;2、做assistant professor需要学校批准,所以你先做了很短一段时间RCS;3、无论是RCS还是assistant professor,这两年多时间的工作都可计入tenure-track。

20:13:我的毕业论文共发了两篇期刊文章,都是1988年撰写的,但是因为期刊审批流程,1990年才发布。当时的自我介绍应该是1988年写的(当时尚未转成assistant professor)。另外,CMU网站多次都提到我在1988-1990年是assistant professor,因为我的RCS是破格计入assistant professor tenure track。

上一篇:2022年教育实习总结报告下一篇:梦缘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