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圩小学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汇报

2024-04-28

姚圩小学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汇报(共9篇)

篇1:姚圩小学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汇报

姚圩小学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汇报

随着我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务工,为我镇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剩余劳动力大都是青壮年的群体,他们外出务工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这些小孩的教育问题:如何关爱“留守学生”就成了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校现有在岗教职工54人,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10人,其中“留守学生”697人,占全校总人数的69%。而在这些“留守学生”中,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人数有536人,占整体“留守学生”的77%。父母外出务工后,与“留守学生”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取而代之的是“留守学生”的祖父母辈,或其他亲戚,这种隔代监管的教育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容易给“留守学生”的学业、情感、心理、性格,甚至亲情方面出现缺失。

针对我校“留守学生”的现状,为切实改善“留守学生”的生存发展状况,促进“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主要从以下方面抓好落实教育管理工作:

一、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1、成立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卡。每学年开始,我校以班为单位,1

以班级为载体,全面摸清班级学生的情况,为“留守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卡。通过档案卡的形式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动向及联系方式,监管人的详细地址及电话,方便学校与家庭及时联系,有利于学校与家庭相互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动向及行为表现。

3、健立健全了对“留守学生”的帮扶措施。我校对“留守学生”经过认真调查,整理找出了学校的特殊“留守学生”,这些特殊“留守学生”是指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特殊。我校要求全体教职工对他们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爱帮扶,并将贫困“留守学生”纳入学校的照顾范围内,尽力为其提供生活补助。我校教师在帮扶过程中默默奉献,尽力帮扶。如我校青年女教师莫小女,当她看到本班学生裴嘉俊同学穿着单薄时,就把自己外甥穿着过时的衣物带来送给他。

4、建立健全了对“留守学生”的学业辅导。为使学生的学业整体提高,学校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落实好“培优补差”的辅导工作,努力缩小学生之间两极分化的差距。教师本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在教室、或在办公室、或上门对“留守学生”进行学习辅导,保证每一个“留守学生”的学业稳步提升。在大家的努力下,每学年学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生评比中,“留守学生”都能占到70%的比例。

5、完善“留守学生”亲情沟通渠道。为了让“留守学生”能与远方的父母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学校特开通了亲情热

线(***),申请了视频QQ,为“留守学生”与远方的父母架起了沟通之桥、亲情之桥。

6、狠抓“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大多是祖父母辈,由于代理家长的潜意识认为,我只要管好孩子的吃穿就好了,其他的也管不了,因此,孩子大多表现出溺爱,一般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或表现为无能为力的状态。为此,学校充分利用每星期的班会课及思品课,以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狠抓《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友爱、协作的性格,学校除了发挥体育课的优势之外,还特别安排每周两课的课外集体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精神。学校图书室的开放,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8、建立了心理干预制度。“留守学生”因缺乏父母亲情的关爱,心理难免会产生各种阴影,常常表现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为了缓解“留守学生”的这种心理问题上,我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制度,通过教师与其谈心、交流来引导学生把这种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9、加强安全教育管理。我校学生来自全镇10个村委近70个自然村,学生的分布面广。学生的安全既是务工家长的担忧,更是代理家长的顾虑。保障“留守学生”的安全,就保证了我镇的经济发展,更维护了我镇的社会稳定。为此,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

1加强校车的安全管理,做到每次出车前检查一次,每月到定点○

车检单位全面排查一次,做好维护记录,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司机及接送老师安全会。

2建立了教师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学生间的矛盾纠纷,○

带领生病学生就医。

3建立了课前询问制度,要求教师对迟到、未到学生进行询问,○

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交流信息。

4利用每周一课的安全课,以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

育,法制教育。

二、发挥社会教育的监管关爱作用。

“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的积极参与,党和政府部门的监管关爱,是关爱“留守学生”的重要力量。

1、为改善我校“留守学生”的生活住宿条件,我镇党委和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为我校“留守学生”兴建了一座功能齐全的学生公寓。为提高教学质量,镇党委和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为我校实现了班班通工程,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2、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与帮助,更是让“留守学生”及家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市区妇联、关工委领导经常会到我校进行走访慰问,指导我校“留守学生”关爱工作,了解“留守学生”,特别是贫困“留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情况,给他们送上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给特困学生送上围巾、棉被、慰问金等。

3、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与帮助,让“留守学生”及家庭更是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连续六年来赣西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在公司团委的牵头带领下,一直与我校“留守学生”结成了“大手牵小手、你我一家亲”的对子,为我校“留守学生”送上学习用品,进行联谊活动,走访慰问资助特困“留守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三、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主体作用。

为了加大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力度,使监护人更好地配合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发挥家庭教育的主体作用。我校创办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

1、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为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创建沟通交流平台,明确家长应尽职责。

2、聘请关工委领导及辖区民警对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交流家庭教育经验,普及法律知识。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感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在实际工作中,以下问题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来解决:

1、由于“留守学生”人数众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尤其是

代理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孩子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大打折扣。不良影视、网络信息的传播,单亲家庭的增多,都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4、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学校条件无法为“留守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场所。二是缺乏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无法为“问题学生”提供更好的疏导咨询。

不管怎样,今后,我们会继续把“留守学生”的教育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来抓,努力把工作做更细致,以实际行动构建和谐校园,让姚圩小学成为“留守学生”温暖的家。

篇2:姚圩小学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汇报

——方召中心小学副校长田腾

各位领导:

大家好!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打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如今在广东、浙江一带甚至全国各地的大小工厂、公私营企业均有方召人在务工生活,现在无论中小学生,男女老少,就是年逾花甲的老头老奶出去都能有人介绍找到工作,且收入较为理想。村村寨寨留守儿童比比皆是,方召正处在打工热潮的关键时期。目前,方召外出打工农民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子女也日益增多,已形成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前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已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本乡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方召乡有4000余户,总人口18000余人,现有1600多户举家外出,8000余人在外务工生活。根据摸底调查,核实统计,方召乡小学留守子女全部入学,共585人,其中中心小学留守学生106人。

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

1、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学生管理档案。开学初各班教师进村入户调查了解留守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调查家庭地址、电话,家庭人口、家长姓名、性别,人均收入、生活情况、家庭教育状况,父母在何地打工、手机号码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建档;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各存一份,每位老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学生。同时把学校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送一份给家长,以便加强督促管理。

2、用捐资助学来关爱留守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大程度地感受到学校给其的温暖,我们积极向上级和外界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申请和呼吁。近三年来,学生获得资助共1601人次, 共获资助资金达32.96万元,其中发展金会资助31.14万元, 外界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资助1.82万元。除些之外,我小学支部还于2010年4月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到四灯小学捐款资助学生。方召中心小学的单亲学生徐小芳,经过老师的大力协助,上学年获得县组织部、县妇联、县人事局资助1500元,本学期获得了其原来所学校资助4600元,同时还联系到了英国的一位华侨陈先生和苏州的一位罗先生,他们每人每月资助该生200元生活费,让该留守学生在失去父母后再一次体验到了人间的温暖。

3、加强学生德育管理。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010年春季开学初,我校从紧张的公用经费中拿出6000多元资金为住校学生购臵了新的被套、垫单、枕头枕巾,每个寝室增添一张桌布、一簇鲜花。5月底取得县民政局、乡民政办帮扶价值一万元的物资,给每个学生添臵一只新水桶和一个新脸盆。本学期起,学校对住校生实行免交生活费,且每周杀一头猪给学生吃,提高学生的生活营养质量。今年5月,学校又为每个学生宿舍购买了一台饮水机。经过上级的关心和学校的努力,彻底改变学生原来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更加安心地学习。

(2)分工负责,加强管理。我校的宿舍管理实行由总务处主抓,其他老师共抓的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我校安排每一个老师(包括校领导)负责对一个学生寝室进行管理,当好他们的德育老师,对他们的日常行为,学习生活进行教育管理。同时,从周一到周四的晚上都要求值周领导和值周老师进行查夜,清点人数,对不到校住宿者,向班主任或家长查明原因后进行登记,于次日对其进行核实并教育。

(3)开展文化评比,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我校每学期都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学生宿舍、教室文化评比,评比结果与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考核挂钩。为能做好宿舍和教室的文化建设,许多老师、许多学生都自己出钱购买新的文化用品。通过美化和评比,现在我校的学生宿舍和教室比以前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发展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我校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我校举办了《祖国,您好》、“祖国好,家乡美”、“感恩”教育、英语等演讲活动、师生乒乓球联赛、师生羽毛球联赛、体操、绘画、书法、作文、田径运动会等比赛;召开了防火安全专题教育、防震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禁毒知识讲座等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爱国、爱校、爱集体、爱自己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用大家庭的爱和温暖来感化留守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欢快和睦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学习生活,增强留守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决心。在2009年全县“健康-快乐”运动会中,我校学生奋力拼搏夺得二金二银七铜等十七个奖项并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后,使我校学生重新认识了自己,消除了曾经的“方召人落后”世俗观念,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5、架设爱心桥梁,设臵心连心电话。学校建立沟通心灵通道,加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创造平等和谐的合作交流学习环境,班主任老师经常与留守学生交心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困难、问题及时通过心连心电话加强学生、家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我校老师每天晚上都住校看守学生,学生生病,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老师都亲自带去医院掏钱为学生治疗;学生无米无钱时,老师都给予帮助。

6、要求教师当“五好”。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档升位,流动家长不断增多,在校留守学生比例越来越高,为能把这一特殊群体教好、管好;要求教师必须当好留守学生的“五好”,即:当好教师、好家长、好医生、好保姆、好保安,这样留守学生才能健康快活地发展。

三、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的效果,但仍存在许多让人头痛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打工潮的影响,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生活,价值观发生改变;学生厌学、逃学现象尤为突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学问题淡薄、漠视,有的家长认为,考大学成本高、工作难找,只要识文断字就可以了,打工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二)留守学生自身心理、行为存在的问题

1、自卑孤僻,不爱说话、沉默寡语,缺乏爱心、热情,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不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不敢当众发言、回答问题,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在学习上、交往上的挫折影响较大。比如现方召中学的留守学生万花同学(方召小寨人),在我校时,经过老师的多方教育和说服,曾代表本校在2009年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夺得一金一银一铜,引起县体育教练组的重视,计划让其代表县队参加全州运动会,学校老师带糖带肉去她家动员,监护人同意,但万花却死活不肯,最终只能放弃。据了解,该生现在方召中学性格仍孤僻,但跑步成绩却还不错。

2、妒忌心强,处事多疑。留守学生渴求父母的爱,却无法得到满足,心里失衡感到痛苦;那些由亲戚带养的留守学生总觉得寄人篱下,总认为亲戚另眼相看,心情不好,时常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淡薄;只有亲生父母才处处事事原谅自己,而亲戚却处处为难自己,最后什么人的话也不听。

3、性格内向,自控能力差,认识能力有限,精神空虚。

4、无感恩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留守学生从小就缺少父母的爱和教育;自我封闭,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认为是应该的,不必感恩。

(三)学校对留守学生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到位

现在学校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存活较大空间,家长对应试教育的期望居高临下。教师忙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疏于管理,在我乡学校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繁重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已使教师筋疲力尽。平时还应付各种检查,教师力不从心,疲于应付,一旦学生出问题,又长时间找不到学生的监管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信心、耐心。

四、建议和打算

1、加大开办寄宿制学校的力度,减少走读学生数,让更多的留守子女能集中到学校里来住校生活,便于学校管理和教育,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安心地学习。

2、学校教师要经常和留守学生交心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和照顾。

3、尽可能地和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和他们思想达成一致,共同教育留守学生,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一线牵。

4、上级出台政策,指导各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力度。总之,关心留守儿童,既是家长、老师、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各级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会再接再厉,时时刻刻为留守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而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篇3:姚圩小学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汇报

(1) 让留守学生懂得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以及对孩子寄予的厚望。 (2) 号召班上的学生关心帮助留守学生, 使留守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3)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等意识与能力, 牵手互助, 共同进步。

二、活动准备

(1) 弄清班级留守学生的详细情况:家庭成员、家长去向、联系方式以及监护人、留守学生在家表现等。 (2) 指导留守学生家长写好信。 (3) 准备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种太阳》, 儿歌《心里话》以及小品《留守娃的烦恼》。 (4) 做好留守学生代表与父母现场通话的准备工作。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一个家庭, 爸爸、妈妈、孩子, 团团圆圆守在一起, 是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同学们知道吗?有不少孩子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 他们很长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

主持人乙:因为与父母天各一方, 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甚至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如果你是留守在家的孩子, 如果你是留守孩子的同学, 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合:“留守不孤单”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 诉说恼和烦

留守学生表演小品《留守娃的烦恼》。主要剧情:放学了, 小冬等几个留守伙伴围坐在操场的角落边, 相互诉说着各自的烦恼。小冬:哎, 我受委屈了不知道向谁诉说……小新:我拿奖状回家也没有人喝彩。小红:我生病了, 爷爷奶奶只能干着急!……遥望远方齐声呼唤:“爸爸妈妈, 真的好想你们!你们快点回来吧!”

主持人甲:离开了爸爸妈妈的怀抱, 留守伙伴的心就像漂泊的浮萍!

(二) 体谅父母难

主持人乙: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看, 杨华的妈妈来信了!

1.主持人配乐朗诵杨妈妈的信。 (华儿, 你在家过得好吗?我和你爸可想你呢。每当天气变化时就想:华儿增减衣服了吗?每当早上起床时就想:华儿会按时起床上学校吗?每当夜深人静时, 就拿出相片看你, 想你。这时候, 你爸就叹气, 我就流泪。我们对不起你呀!你还这么小, 我们却不能像其他父母一样陪在身边呵护你。为了养活这个家, 为了让你将来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 我们只有忍痛割爱, 外出打工。华儿, 你很懂事, 相信你能理解我们的苦衷的。我们在外做工非常不容易, 因为文化少, 做的都是体力活, 每天早出晚归, 还经常加班加点。希望你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 好好做人, 勤奋读书, 早日成才。只要华儿将来有出息, 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2.留守学生谈读信后的感受。

主持人甲:读了杨妈妈的信, 我想起了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三) 留守不孤单

主持人甲:我们留守!我们不孤单!因为爸爸妈妈的爱一直陪伴在身边!

主持人乙:我们留守!我们不孤单!因为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使我们感到了温暖!

1.留守学生说说老师、同学、邻居等身边的人主动帮助他们的故事。

主持人甲:我们留守!我们不孤单!因为社会各界的关爱给我们增添了力量!

2.展示共青团、妇联、慈善机构等社会各界给留守儿童送温暖的图片、资料。

主持人乙:我们留守!我们不孤单!因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3.播放音像资料:去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爷爷到陕西农村看望留守儿童, 向孩子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主持人乙:伙伴们, 别孤单!祖国就是你们的大家庭, 班级就是你们的小集体, 我们就是你们的兄弟姐妹, 我们将随时分享你们的快乐, 分担你们的忧愁。请班长宣读我们共同起草的倡议书吧!

4.班长宣读关爱留守学生的倡议书。

(四) 自强伴我行

1.留守学生谈谈身边的留守榜样, 说说自己留守在家自强自立的点点滴滴。

主持人甲:父母的离开使我们得到了锻炼能力的机会, 我们学会了洗衣梳头、烧菜做饭、养猪喂鸡;也学会了孝顺爷爷奶奶, 照顾弟弟妹妹……

主持人乙:我们学习更自觉, 生活更自立, 意志更坚强, 因为我们要与别人比明天。

2.留守学生配乐朗诵《心里话》。

3.留守学生许心愿, 谈理想。

主持人甲唱《种太阳》开头两句歌词: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到那个时候, 世界每一个角落, 都会变得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主持人乙:留守伙伴们, 相信你们心中也有美丽的愿望, 也有远大的理想。把它写下来与我们一起分享吧!

留守学生将写有自己愿望、理想的心形纸贴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愿望树上。在《种太阳》的歌声中, 主持人有意识地从愿望树上挑选一个现场可能实现的愿望当即兑现。 (选一个想听到父母声音的同学现场连线通话, 让他向父母汇报自己留守在家的变化、进步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4.留守学生代表发表感言: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 有爸爸妈妈的牵挂, 有同学们的帮助, 有老师们的呵护……我们一点也不孤单!我们要感谢所有关爱我们的人, 我们决心用自立的双手、自强的身姿、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对我们的厚爱与期望。相信我们吧, 小树定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终会搏击长空!

(五) 携手未来

1.班主任总结:今天的班会开得很成功!为了让远离父母的伙伴们能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同学们伸出了友爱的双手, 创设了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 使他们学有人辅、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另外, 离开了父母的同学们, 能体谅父母的难处, 乐观向上, 自强不息, 快乐成长。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在今后的日子里, 希望大家携起手来, 互帮互助, 共同奔向美好的未来!相信明天会更好!

2.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歌声中, 全体师生融为一个整体:互相间或赠礼物, 或牵手, 或拥抱, 或祝福, 体现一种团队精神、互助力量……将班会推向高潮。

主持人甲:轻轻地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主持人乙:我们同欢乐, 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

篇4:浅谈如何关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乡村小学;学校教育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扭曲

由于孩子的父母们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家长容易产生负疚感,不断增加给孩子的零花钱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2.道德行为差

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如行为自私、任性,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不良行为。

3.学习成绩差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或责任心不强,没有能力或没有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4.心理不健全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缺乏安全感,精神压抑,不合群,不愿意与人交往。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2.父母在外、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

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3.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

4.学校、家庭不合拍,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盲区

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亲属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并不是取决于家庭。但是学校在许多时间、空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代替家长,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不便。这样,孩子在学校可能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

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身份的角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等问题。

2.我们在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对学校内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一次集中、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逐级逐班核实留守儿童人数、所在年级、父母及监护人以及学习生活状况等基本情况。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导致出现心理偏差、学习成绩差、安全等问题

(1)发动全校教师与留守儿童组成“一对一”管护对子,做他们成长保护人,要求老师要主动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家监护人沟通,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开展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家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疏导,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依靠政府和社区力量,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手拿手,联系企业家开展帮扶留守儿童的专项帮扶活动等,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温暖。

(3)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群体活动对于他们影响非常大。在群体里有和他们同龄的同伴,相似的年龄往往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孩子们可以在同伴之间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一个温暖团结向上班集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学校成立由一个优秀学生带动的活动小组。要求每周开展一次有益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进步,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置心理辅导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负责,不但要教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于留守儿童,还要教会他们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2)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3)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积极推行家长学校的建设,提高家长教育孩子水平,解决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对留守儿童教育偏差的问题。开办家长学校

(1)设立家长热线,保持学校与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

(2)定期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教育孩子的知识培训,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5.几点建议

(1)目前农村学校的生活设施比较简陋,不利孩子的成长,建议政府加大投入,从硬件设施方面改善学生寄宿条件,让孩子们有健康成长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2)随着住校生的增多,管理工作量加大,建议增加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和管理经费。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专职校医、宿舍管理员和食堂管理员,以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篇5:以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以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以河小学现有学生148人,其中留守儿童占44人,主要来自鸭池镇小寨村、河坝村、蚂蝗村,少数人来自德溪办事处、海子街镇、纳雍县等。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部分亲人(舅舅)监管,由于监护人年龄较大(较轻)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所以孩子不能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再者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一些留守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存在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

自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校园内开展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期初制订学期工作计划,成立关爱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职责,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使学校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2、精准排查,建档立卡,形成关爱网络,实行动态管理

在学期开学时对留守儿童的居住环境、监管情况、心理健康等进行调查摸底,如实填写“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基本信息,对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和信息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定期开展专题教育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每月对留守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使留守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关爱,消除不良情绪,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经常开展家访活动

各留守儿童的帮扶责任人每月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生活、学习、安全、心理健康等状况,形成家校共同管理的合力

3-2-3

5、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

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对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6、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为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我校以班级为主阵地,设置了课外阅读、球类、书法、美术、计算机、音乐等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二、四安排辅导老师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7、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考核,对工作重视且完成较好的个人进行奖励,对工作不重视,敷衍了事走形式的个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主要经验

1、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具体,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教师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我校将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方式。

3、期初进行安全排查,家访活动,形成家校联动。

三、存在的问题

1、档案资料不够完善。

2、部分老师的关爱工作不到位

3、个别教师缺乏耐心,工作中有犯冷热毛病的现象。

4、留守儿童关爱面较广,工作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5、对留守儿童资助帮助方面还有欠缺。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断强化全体教师的关爱意识,使关爱留守儿童转变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

2、不断总结,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培养工作。

3、让留守儿童五关爱活动成为常态化。

鸭池镇以河小学

2016年11月30日

篇6:朝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朝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便是“留守儿童”。而照料这些留守儿童的大多数是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残、文盲或半文盲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对留守儿童缺乏科学的教育与管理,致使在留守儿童中出现“学业失教、生活失助、感情失托、心理失衡”的现象,这也是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我校按照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摸清情况,加强领导。

朝阳镇共有人口19000多人,我校目前从学前班至六年级有学生近738名,本期有住读生100余人。通过开学各班对留守儿童的摸底,有215名“留守儿童”享受不到父母的呵护,只能得到隔辈或亲戚有心无力的关爱,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为此,我校全面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米阳光”的“关爱工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办公室,具体由大队辅导员办公,制订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种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快乐 1

而有尊严地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作为“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教育与管理作用,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各班通过调查摸底,弄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理家长”队伍,推行“代理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理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大队部,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理家长队伍中去,并举行“代理家长”关爱留守儿童的认领仪式,让“代理家长”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学校要求“代理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或与其临时监护人电话联系,每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要求留守儿童给家长写一封信;二是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三是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四是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五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学生”;六是将关爱留守儿童的情况纳入工作考核。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或电话联系,即留守儿童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争取外援,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2009年由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和腾讯公益基金会共同投资10万元,援建了我校的梦想空间(图书超市、网络及多媒体教室),2010年争取镇政府和县烟草公司投入资金近3万元,与梦想空间资源进行整合,配备了一台55寸液晶电视、15台电脑(烟草公司捐9台换代

电脑)、图书4000册、大条桌6张,折叠凳72个等,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同时,学校为“留守儿童”架设亲情热线,设立了“亲情电话室”、“亲情聊天室”、“心理咨询室”,让“留守儿童”定期与父母通电话、聊天,加强对特殊“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儿童”沟通有“热线”,活动有“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

四、强化落实,真心实意地关注留守儿童。

认真落实“三优先”,让“留守儿童”困难有帮扶,学业活动有指导,生活有着落。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儿童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要求“代理家长”每周过问一次留守儿童,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给予适当地指导地帮助,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如我校六1班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三2班还建立了留守儿童留影墙,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留守儿童,更多地去关注并帮助同伴的学习与生活。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

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放学后,由生活管理老师带着住校的留守儿童或开展文体活动,或到“留守儿童之家”练习上网打字,或与父母聊天,或看网络电影,听音乐,看图书,看画报等。

3、在生活上,学校把学生餐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将学生食堂由个人承包转为学校集体经营,学生餐实行三菜(一荤两素)一汤,对住读生每周两次荤菜进行加量,注重营养搭配。学校还建起了浴室,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保证学生的洗澡和热水问题,同时学生也喝上了纯净开水,让留守儿童有种比家还好的感觉。

五、内外结合,构建教育网络体系。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绝对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会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为此,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经常利用家长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

总之,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各位教育同仁商讨:

1、由于“留守儿童”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大打折扣,赌博风气的漫延,单亲家庭的增多,拜金主义的盛行,校园周边环境的游戏、网吧等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4、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所需要的开支,因学校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二是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

篇7:关爱留守儿童中心工作汇报材料

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一些留守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存在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日益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我们“星星家园”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在妇联的支持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

一、争取政府支持,整体统筹安排,工程全面实施。

冬,咸宁市妇联为我们双溪桥镇争取到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创办资金。上半年,我们镇政府用这笔资金全面启动留守关爱工程,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活动,丰富载体,规划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齐抓共管,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建设留守寄宿制学校、实行结对帮扶、开展主题关爱活动等措施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教育。

一是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政策,执行“两免一补”,杜绝乱收费,为特困家庭和留守学生减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物质上给留守儿童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二是政府、学校、社会共参与,三管齐下送温暖,建立助学体系,出台了救助贫困学生的办法,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入学,党委、政府、机关干部、广大党员纷纷捐资捐物。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咸宁市中心支行今年3月份向我们留守中心捐赠了投影仪、体育器材等一万多元的教学用品,鄂南高中的教师、学生也为我们捐赠了4000余元的音响设备,任市长也曾向我们“星星家园”捐款3000元,我们镇的区人大代表也曾个人共捐款多元,武昌水果湖一小、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也曾经向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今年六·一前夕,咸宁市妇联为我们送来了4000元慰问金,区妇联捐款1000元,咸安区教育局捐赠1000元,双溪教育总支捐赠500元。

三是整治校园周边秩序,净化社区文化环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区政府统一协调,组织公安、工商、文化稽查等职能部门经常性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二、学校逐步建立体制,管理服务不断完善。

我们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在指导、检查、考评时,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作为重要内容,我们学校建立了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办法,制订了对留守儿童实施管理的“制度与计划”,设立了留守处常务主任,聘请了生活老师,并与常务主任、生活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学习指导老师等签订了责任状。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留守学生健康档案”、“留守学生家庭档案”,并设立了“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处”,还跟留守儿童签订了“服务托管合同”。|确保在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上把对留守儿童关爱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健全家长学校,教育、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家长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学校的扶持和督促力度,保证家长学校正常办学,经常开展活动。

二是建立了“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的教育管理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班主任和德育教师为成员的“留守学生教育领导小组”,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设置亲情电话、开展主题班团队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制度等措施,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建立“四个”教育服务制度,分别是“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定期与不定期沟通制度、代理监护人培训制度和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学校确定教职工定点定人联系留守学生作为帮扶对象,建立了与代理监护人沟通联系制度,运用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

四是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保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联系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社会结对帮扶,开展主题教育。

留守儿童关爱问题,不仅得到了区委、政府和妇联的高度重视,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咸宁市政府、妇联、咸安区政府、妇联领导经常组织人马到我们留守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几年来,社会各界也积极努力,致力营造一个充满人间亲情、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是开展社

会结对帮扶活动。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队伍的积极作用,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定期到学校结对帮扶送温暖。妇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妇女的特殊作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联系“社会妈妈”和“代理家长”。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开展“当好临时父母、倾献师长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

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各界针对留守儿童易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在交通、消防、禁毒、防溺水等各方面,集中开展“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主题教育,引导留守儿童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健康、追求美好、追求进步。

三是深化对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的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他们逐渐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家庭、学校和社会协作的工作模式开始建立,围绕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来召开专门的研究会,开展课题研究,为政府提出和执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提供了帮助。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投入。留守儿童渴望爱,需要全社会人人去关爱,去帮助。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我们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大部分年龄在45-59岁之间,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建议政府教育部门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接纳一批高素质的年轻教师充实我们的队伍。

2、我们留守年中心西边的一排平房(食堂、饭厅、浴室等)在7月9日咸安区校舍安全大排查中被确定为d级危房建议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妇联等助一臂之力,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3.由于教室、寝室太少,这就限制了我们招生的数量。为了满足更多留守孩子到留守中心就读的需求,建议政府、妇联、教育出面协调解决留守学生的用房问题。

4、外来干扰、网吧、“老虎机”等严重侵害了我们留守学生的经济利益和身心健康。建议政府及执法部门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严肃禁止这些不法经营,还给留守孩子安宁日子。

5、建议留守学生的家长不要把育人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要经常积极主动与孩子进行电话交流、视频交流、书信交流,要重视子女的成人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篇8:一小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一小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MsoNormal” style=““>德阳市旌阳区***一小,位于旌阳区北郊***镇教育园区内。园区占地面积4.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是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生活、学习的好地方。

“MsoNormal” style=““>我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848人。其中留守儿童175人,占全校总人数的20.6﹪。“MsoNormal” style=““>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家。有的由爷爷奶奶照看;有的是外公外婆照顾;还有的寄养在亲戚家中。这样的家庭状况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为了贯彻我校的办学宗旨:不

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进步,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成了我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MsoNormal” style=““>

一、成立关爱领导小组

“MsoNormal” style=““>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杨家余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定了关爱措施,完善了关爱制度,明确了各项职责。“MsoNormal” style=““>

二、摸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

“MsoNormal” style=““>由德育部门具体负责,摸清留守儿童情况,完善留守儿童档案。清楚地了解每一名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再根据不同的情况,给留守儿童分类。一般分为两类:一般留守儿童、特殊留守儿童。

“MsoNormal” style=““>一般的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都比较好,家庭和睦,与父母联系密切,性格开朗。针对这样的孩子,关爱的力度可以适当减轻,除了班级留守儿童活动外,只组织参加少量 的学校关爱活动。

“MsoNormal” style=““>特殊的留守儿童包括单亲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留守儿童和身体残疾留守儿童。这一类孩子,有明显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表现出来的问题更加突出,更加需要我们的关心,所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心一般都放在这些孩子身上。

“MsoNormal” style=““>

二、特殊孩子的关爱

“MsoNormal” style=““>给特殊的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状况,不定期的向跟班老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况,利用心理调查问卷和心理辅导老师的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抚慰。“MsoNormal” style=““>为了更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异常情况,我们制定了情况报告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动向,及时向学校反映。“MsoNormal”>

“MsoNormal” style=““>

四、以活动为载

体,让孩子快乐成长

“MsoNormal” style=““>

1、班级活动 “MsoNormal” style=““>班主任的工作安排中明确规定,以留守儿童为先的活动每月开展至少一次。检查情况显示,每个班都在班会活动时间,以留守儿童为先,积极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MsoNormal” style=““>班主任老师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还积极撰写特殊留守儿童个案,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积极交流经验,探讨有效的关爱措施。

“MsoNormal” style=““>

2、学校活动 “MsoNormal” style=““>为了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感受家庭的温暖,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室、视频聊天室,提前统计安排,集中开展“我想对妈妈说”活动。

“MsoNormal” style=““>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建立了专门的留守儿童书屋,分年级不定期的开展读书活动、折纸活动、联

欢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留守儿童感觉到快乐。

“MsoNormal” style=““>为了帮助单亲留守儿童摆脱家庭的阴影,完善情感的缺失,开展“男生”、“女生”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我们一起过生日”活动……告诉他们学校就是另一个家,同样拥有家庭的温暖。

“MsoNormal” style=““>为了帮助贫困留守儿童,我们总是会在六一儿童节和过年的时候,给他们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行政领导会一起到特殊留守儿童家里去看望。一方面是继续核实情况,另一方面是去看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切切实实地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回校后,再商量制定出完善的帮扶计划。

“MsoNormal” style=““>

五、社会关注,让孩子更加温暖

“MsoNormal” style=““>我们大力宣传,并呼吁老师、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MsoNormal” style=““>2012年4月旌阳区广电志愿者服务队来了,给我校25名贫困留守儿童带来了书包、文具、象棋等学习用品,并与学生结对子,联系好了长期帮扶事宜;2012年5月31日,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唐平同志的带领下,旌阳区相关部门的领导来了,向我校10名贫困留守儿童赠送了慰问金和节日的礼品;2013年5月29日,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友华同志的带领下,旌阳区相关领导和爱心企业来了,慰问了我校20名贫困留守儿童,向他们赠送了书包、学习用品等节日的礼物……还有好多好多的爱心人士都来了,孩子们在这些浓浓的爱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增强了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MsoNormal” style=““>

六、收获的喜悦 “MsoNormal” style=““>在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下,我校留守儿童将爱心转化为生活的信心,学习的动力,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行为习惯变好了,学习成绩提高了,爱说了,爱笑了,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了……在本期举行的“我的梦 中国梦”征文、演讲及绘画比赛中,部分留守儿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几名爱好舞蹈,却因无钱购买演出服装而黯然神伤的贫困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帮助下,如愿踏上了旌阳区舞蹈节比赛的舞台;寄养在大伯家的骆晓媛同学,父亲去世母亲外出打工的廖智恒同学,父母离异再婚并外出打工的苏静怡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德阳五中,并热情洋溢地主持了学校六一舞蹈汇演。苏静怡同学更以出色的表现获得学校演讲比赛第一名,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大队长,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 “MsoNormal” style=““>看着那一张张笑脸,看着那一个个积极生活、努力学习的身影,我们很欣慰,很激动…… “MsoNormal” style=““>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着,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有的都是点点滴滴生活中的场景。做了很多,但还远远不够。

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把学校当做温暖的家,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MsoNormal” style=““>

篇9:团县委关爱留守学生行动情况汇报

为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2006年,大邑团县委扎实推进“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积极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关爱留守学生,为留

守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留守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一、坚持完善措施,努力探索关爱工作的长效机制

团县委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年初根据团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具体实施意见》,以县政府文件下发至各单位,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活动有计划、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措施,从制度上确保了关爱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基层团队组织对我县5382名“留守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逐级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成立了关爱工作理论研究组、工作推进组、成效评议组,并立足团队组织的实际,研究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阶段推进意见》、《大邑县“留守学生之家”建立办法》、《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办法》、《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成效评议办法》等十三项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整合资源,努力凝聚关爱工作整体合力

大邑团县委在实际工作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才能促进关爱工作向纵深发展。团县委全面联合县人口计生局、县教育局、县妇联形成了关爱工作的核心资源,结合各部门所需,建立了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切实做到了整体联动、规模推进、相互补充。去年11月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关注流动人口、关爱留守学生、关怀健康成长”的“三关”行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此外,团县委联合大邑电视台、《今日大邑》采编中心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宣资源,联合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县中医医院、四川兰田公司等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一方面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做好了工作;另一方面扩大影响,营造了关爱工作的良好氛围。去年一年开展全县性大型活动21次,中央、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分别为5次、8次、13次,县级媒体宣传报道34次。

三、坚持志愿服务,努力推进关爱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团县委在我县教师、机关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及广大团员青年中招募了200名青年志愿者;在成都电子高专、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体院等高校中招募了150名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了对“留守学生”“三知”、“三沟通”、“五个一”志愿帮扶活动。“三知”是指志愿者要知道“留守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三沟通”是指志愿者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监护人、班主任沟通;“五个一”是指每个星期为“留守学生”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其父母、监护人、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一次家访,每期制定一份帮护工作计划,每期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去年年底,团县委特别通过《成都日报》、《成都商报》面向成都征集了30名代理家长,为贫困留守学生提供全方位帮助。

四、坚持重点突破,努力打造关爱工作特色品牌

一是组建综合网络,突出心理教育。团县委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不断优化“留守学生”成长环境。特别重视“留守学生”的健康、安全和法制教育,通过讲座、谈心,以及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等形式,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邑安仁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成立了专门课题研究组,并设立了谈心室、心理倾诉室、校园心理热线,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联合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发挥社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留守学生”监护工作体系。

二是深化社会实践,突出结对帮扶。团县委积极与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成都农业技术学院、西华大学等高校团组织联系,组织高校学生到我县留守学生较为集中的金星、董场、安仁等乡镇,开展以“构建和谐农村、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留守学生结对,通过对农村留守学生现状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对我县结对留守学生开展了兴趣培养、文化补习、心理辅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广大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全年共集中开展社会实践2次,组建了10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186名。

上一篇:经典电影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下一篇:班主任工作应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