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反思

2024-04-26

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反思(共8篇)

篇1: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反思

湘教版4年级语文下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湘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在学校上学期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我选择了此诗参赛。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它的最大难点是什么?难就难在怎样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诗词的意境。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风光图片,并且用优美的语言作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还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我又让学生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冥想:“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通过一系列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体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古诗教学中,朗读是重头戏,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诗歌,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感情。这一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有范读、个别读、分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渐渐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然而,这一堂课也有不少遗憾。我的情感不够投入是最突出的问题,诗歌的朗读还没有教好的凸显层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篇2: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反思

黄达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编者将古诗选入语文教材,重在引导 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教学这首古诗,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在 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由于教材中对诗已作注释,我对诗句不作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题目和诗句的意思。另外,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并以歌唱的形式感悟诗情。最后,我让学生在积累了不少描写祖 国壮美河山的古诗。我觉得本堂课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参与的质量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参与面广。如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边看我板书边一起书空课题中每个字的笔画,做到全员参与。

(二)主体参与的形式多。如个别读、齐读全诗;读诗句想象画面;

(三)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好。如让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并描述画面时,学生纷纷举手,描述画面时能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语言比较生动、形象。

二、课件的使用恰当、适时。本堂课使用的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几张投影片,有文字,有画面,还配上经典民乐作为背景音乐。听课老师反映课件的画面和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使古诗教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浓厚,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板书设计很好,但出现得不适时。这说明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因为临上课前,我突然想到板书出现的时机,如果调整一下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是临时的想法加上临场紧张,上课时没能适时地调整好相关的教学环节。想法虽好,却没有付诸实现。看来,今后课前的准备还要再充分些。

二、没有当堂指导背诵全诗。这也是教学设计上的一个疏忽。其实,当时设计教案时,我曾想到要有指导背诵这一环节的,可由于当时没有及时将想法记录下来,后来几次修改教学设计,竟然忘了补上这一环节。由此可见,在教学上有某种有价值的想法或灵感时应及时记录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篇3: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反思

品读文字的美, 更是一段美的旅程。如在特级教师冯琛莉老师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教学中, 有如下字词品读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让我们一起来猜猜“, 潋滟”两个字可能跟什么有关?

生:跟水有关, 因为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

生:水波荡漾。

生:肯定是很美丽的, 因为“滟”字中有个“艳”字。

师:“潋滟”让我们看到了水波荡漾的样子。你在哪里见过这水光潋滟的画面?

生:在西湖, 我看到了像水晶一样的湖面。

师:阳光照耀着水面, 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

生:像明晃晃的镜子。

生:像撒了一湖面的水晶宝石。

生:像银河落九天。

【片段二】

师:“方”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你们看看“方”在“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是什么意思。

生:正好, 恰恰。

师:你能给“方”换个词吗?

生:正好。

生:刚好。

生:恰好。

师:用“方”好还是用其他字更好?

生:“方”读起来更有韵律。

【片段三】

师: (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眼前的山是怎样的?

生:像被雾气笼罩了。

生:像披上了一层薄纱。

生:朦朦胧胧的。

师: (播放音乐) 如果你就是苏轼, 喝着杯中的酒, 赏着西湖的美景, 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生:雾。

生:柳枝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

生:像仙境一样。

师:那就让我们把这种朦胧、奇妙的感觉读出来吧。

【赏析】

在探寻文字之美的旅程中, 冯老师无疑是一个高明的导游。她能够采用高超的引导艺术, 带领学生从音、形、义开始, 既看到字词的色彩之美、意境之美, 还能使用声音的艺术来演绎美, 诠释美。

1.由字入景, 细品美韵。

古诗词的美似乎是惊鸿一瞥的美, 不着痕迹, 仅凭寥寥几个浓缩的文字, 万千韵味便全都彰显出来。而读者在品味文字的韵味之时, 便能够获得独特的享受。如片段一中, 冯老师从“潋滟”的字形、偏旁开始铺陈, 学生的眼前便展开了一幅光影闪烁的美丽景色。难能可贵的是, 在文字的感染下, 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和观察力, 将“水光潋滟”四个字品读成为一幅动态的画面, 并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韵味所在, 丰富了语言积累。

2.由字入境, 体味精妙。

古诗词的文字之美是自然而然的, 每一个字都那么熨帖, 恰到好处, 既不多, 也不少。如果能够品读这种精妙, 便能够对文字的语感有非常深刻的领悟。在片段二中, 冯老师从“方”的词义开始引导, 让学生明白真正能够与“水光潋滟”相匹配的则只有“方”这个字眼, 从而使得学生把握住了文字所具有的韵律之美, 积累了语感。

3.由字入心, 传达美感。

古诗词的文字之美, 美在字字入心。而当读者被文字所牵引, 整个人就会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这种感觉如果不能通过朗读表达, 便不足以使自己获得释放。如片段三中, 冯老师引导学生从对文字的感觉入手展开品读, 学生内化于心, 不知不觉有了美读的欲望, 此刻因势利导, 效果自然非同寻常。

篇4:《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古诗的意境,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天,苏轼和他的朋友坐船游西湖,他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的美景,起初还是阳光明媚,后来突然下起了雨。苏轼被这奇妙的景象迷住了,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那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生齐读课题)读诗题,也要读出节奏来。(师画节奏:饮/湖上/初晴后雨)按照节奏,再齐读一遍诗题(生再次齐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诗人笔下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读字词。(课件出示,指名认读,评价后齐读)

3.抽读诗句。(课件出示,指名读,评价后齐读)

4.师范读,划分节奏。(配乐范读)

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画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划分节奏的诗句,学生对照检查。

5.再次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后再读。(分小组或男女生赛读,再全班齐读)

6.同学们真不错!大家已经会读古诗了,接下来该做什么?(理解诗意)你知道哪些理解诗意的方法呢?(出示自学提示,学生一起读一读)读完了吗?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品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1)刚才读了诗题,我们就已经知道,诗人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那么诗中的哪一句是写西湖晴天的美景呢?(出示第一句诗)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诗?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什么?(板书:水)

(2)晴天西湖的水怎么样?诗也用哪个词来描写此时西湖的水?(板书:潋滟)“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孩子们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注释。(出示潋滟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波光闪动的样子,这就叫水光潋滟。

(3)晴天的西湖就是如此的美!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在西湖之中的游船上,迎着徐徐微风,你惬意地举起酒杯。这时,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生自由想象说话,师随机点评)

2.品读第二行诗“山色空蒙雨亦奇”

(1)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突然间又下起雨来了。苏轼所见到的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你从哪句诗知道的?(出示第二句诗)这里是写雨天的什么?(板书:山)(指名读,齊读)

(2)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写此时的山?(板书:空蒙)“空蒙”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注释。(指着空蒙图片)这就是云雾迷茫的样子,这就叫山色空蒙。我们张家界的天门山也经常是雨雾迷茫的样子,这也可以叫做“山色空蒙”。

(3)雨中的群山云雾迷茫,就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若隐若现,恍如仙境一般,诗人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奇)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一个“奇”字来概括了雨中西湖的特色。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读出它的美妙,读出它的神奇。(生齐读)

(4)引读前两句诗,品出韵味

其实,一句诗,你仔细品读,就会读出它的韵味。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诗:晴天的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生齐读),雨天的西湖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生齐读)

风和日丽,当我们漫步西湖边,我们会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男生读)

细雨蒙蒙,我们荡舟西湖中,我们也会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女生读)

3.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一天之中,苏轼享受到了西湖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的美,见到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谁?(板书:西子)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

(2)知道西子是谁吗?(西施)西施又是什么人呢?(生自由答,师略作补充)

(3)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西施,是因为他们都很——美!西施到底有多美?哪一句诗告诉了我们?(出示第四句诗,生齐读诗句)

(4)淡妆和浓抹,是两种不同的装扮,你知道各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谈,淡妆素雅,浓抹鲜艳明丽)

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亮丽的装扮是——浓抹,

生活中那些爱美的女孩子清新淡雅的装扮是——淡妆。

(5)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诗人是怎样说的?(都好,总相宜)

(6)西施天生丽质,无论是化淡妆,还是化浓妆,都是那么的合适。这西湖就像西施一样,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那么奇妙无比,令人神往。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示三、四句,生齐读)。

四、拓展延伸,积累诗句

1.西湖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去观赏,留下了不少千古佳句。(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诗人杨万里笔下夏天的西湖。

2.请大家自己读读古诗。(学生自由读)

3.全班齐读。

4.这节课我们在古诗中漫步,在西湖边畅游,感受到了古诗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还有许多诗人也用他们的笔,赞美祖国的山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课件出示:课后积累)

篇5:《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上了一堂公开课——《饮湖上初晴后雨》,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在此谈谈教后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编者将古诗选入语文教材,重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教学这首古诗,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由于教材中对诗已作注释,我对诗句不作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题目和诗句的意思。另外,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并以歌唱的形式感悟诗情。最后,我让学生在积累了不少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古诗的.基础上,试着仿写一首写景诗,培养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创新写作的能力。

我觉得本堂课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参与的质量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参与面广。如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边看我板书边一起书空课题中每个字的笔画,做到全员参与。又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看风光图片尝试仿写一首写景诗,我进行巡视指导,也做到了人人动笔。

(二)主体参与的形式多。如个别读、齐读全诗;读诗句想象画面;看录象欣赏西湖风光的同时听配乐朗诵;给古诗配上自己熟悉的曲子唱一唱;自己尝试动手写诗等等。

(三)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好。如让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并描述画面时,学生纷纷举手,描述画面时能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再如让学生动笔写诗这个环节,学生做到了人人动笔,并且完成的质量整体水平较高,连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下课后都主动将他写好的诗拿给我看,让我深感欣慰。

二、课件的使用恰当、适时。本堂课使用的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几张投影片,有文字,有画面,还配上经典民乐作为背景音乐。听课老师反映课件的画面和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使古诗教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浓厚,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板书设计很好,但出现得不适时。这说明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因为临上课前,我突然想到板书出现的时机如果调整一下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是临时的想法加上临场紧张,上课时没能适时地调整好相关的教学环节。想法虽好,却没有付诸实现。看来,今后课前的准备还要再充分些。

篇6:《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篇7: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在教学时,由于缺少经验和技巧,再加上本人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成功的地方少,而不足的地方是太多了,下面反思如下:

因为所教的对象是农村的孩子,见识不广,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图片,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接着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理解题意。然后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

律,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指导,让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再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最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本堂课中,因为在对学生理解诗意的引导不够好,导致在我提问时积极回答问题的人太少,课堂死气沉沉,一点也不活跃,用一个词来概括——沉闷。总之这堂课有太多的不足,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2

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先和孩子们一起了解诗人苏轼,介绍了苏氏父子在文学中的成就,也说了苏家小妹的才华出众,孩子听得很出神。接着问写哪里的风光?孩子大声回答:“西湖”“谁知道西湖?”孩子说了一些关于西湖的,有个孩子说:西湖也叫西子湖。“谁知道为什么又叫西子湖吗?西子指什么?”一生说:“西子也叫西施。”一生补充说:“西子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美女。”

说完了西子,我们再次回到西湖,为什么西湖叫做西子湖?可以想象西湖有着和西子同样的————美丽。请同学读读诗,找出关于把西湖比作西子的诗句。孩子开始读书了,很快有人说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孩子读诗,说说他们的理解,把欲的意思解出来了,其余的很多迎刃而解,在大家的补充说明中,我再次小结。接着过渡到,“为什么西湖能够和西子那么美呢?它美在哪里?”再从诗中找。孩子们再读,很快找出是前两行诗,孩子们结合注释来理解,理解晴朗时的西湖和下雨时的西湖同样的美丽,同样都是奇妙的,从而理解了下面的比喻。再让孩子朗读古诗,让孩子分男女生来读,小组来读,再试着背诵。这堂课总的感觉还是非常顺利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3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通风姿。

本诗的难点应该是重点词的理解及对诗描绘的意境的把握上。因此,课堂上,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首先,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本单元需要积累的谚语入手,播放苏杭的画面。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风光图片,并且用优美的语言作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还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我又让学生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冥想:“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通过一系列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体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4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课堂一开始,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湖的最直观的感受,使其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接着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发现美的词,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随后,引导学生在苏轼的笔下感受西湖朦胧细雨之奇。在这个环节,我先出示画面,让学生想象并来描绘,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之际,出示诗中的句子“山色空蒙雨亦奇”,体会奇的独特之处,加之各种方式的情感朗读引导,使学生能够走进诗中奇妙的境界。在感受奇妙的意境后,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天之中,诗人欣赏了西湖的晴姿雨态,真是兴奋之极

啊!这时,他情不自禁地由西湖想到了——(西子),在引导学生感悟此比喻的精妙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多次朗读指导,学生陶醉在这美丽奇妙的西湖景色之中。最后我通过苏轼的另一首《望湖楼醉书》来比较拓展延伸,一首是描写小雨的轻柔,一首是描写大雨的狂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体会雨的不同韵味,感受诗的魅力。

我觉得这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一、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铺垫得较好,有层次性。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接力读、齐读、配乐入境读,多种形式的读,课堂上书声朗朗。图文并用,借助图画将古诗词形象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更直观地理解诗词,反复吟咏诗句,体现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培养学生语感,感悟诗意,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以教为重心向以学为重心的转移。由于每个教学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步步推进,因此,学生生生互动时,生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引导比较巧妙到位,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很精彩,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三、在想象中个性化感悟诗中的意境。教学中,我注重对文本进行拓展。如:“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

是另外一番景象。(出示图片)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怎么来夸赞一下西湖呢?”让学生换词,用这种方式来攻破理解词语的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个“奇”字中蕴含的:奇特、奇妙、奇异、神奇等其中不同的奥妙和丰富的内涵。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学生读诗的韵味不够浓,我铺垫的语言如果再丰富些,而且让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感受意境之后,再让学生在想象中读,学生读诗的韵味会更浓。

二、教学设计过于面面俱到,容量过大,再加上没有掌握好时间,整堂课张弛无度,后面的点拨“打比方”这个课文很重要的表达方法以及拓展环节不得不草草收场,由于激励不到位,学生背诗的热情上不来,也没法展示师生吟诗的高潮,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有些遗憾。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过我相信通过这次大胆的尝试,对以后的诗词教学一定会有更多的借鉴和帮助。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收获,每一次新的挑战。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5

20xx年11月24—11月26日,我到深圳跟岗学习三天。期间,有机会到指导老师林主任班级上一节交流课。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上册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后,团队的老师们给我评课,提出了非常多宝贵的意见,具体如下:

第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因为经验不足,也不了解这个班的学生情况,我在备课的时候,担心这个问题学生不会、担心如果学生太活跃,我控制不了怎么办。所以,设计的教学思路,变得很保守,变得我要怎么讲完这节课,而不是怎么带着学生学完这首诗。

比如“懂诗意”这个环节,我出示了直接出示了图片,让学

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幅图。而且我的答案是预设好的了,那就是古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这样一来,学生看着图来描述,没有想象空间,就是被动接受了这些知识,而不是主动发现、建构了这些知识。

课后评课中,老师们指出,备课必须“眼中有学生”。这一环节应该改成这样:让学生自己想象“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景象,说自己的理解,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我去巡堂指导。或者可以把这个变成口语训练的一个训练点,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说话、表达。

第二,“一课一得”:指导学法,归纳方法。

评课时候,老师们指出,我没有把学习古诗的方法归纳出来,没有把方法交给学生。这里让我反思,所谓“一课一得”,在我的这节课上,我给了学生什么,学生收获了什么。

经过这次的上课和评课,我进一步理解了语文“工具性”的这一问题,学生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那么,我的课上应该这样调整:把和本节课教学目标无关的教学活动删去,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紧接着出示和其他西湖有关的一两首古诗,让学生按照这些方法进行学习,做到举一反三。把方法交给学生、把工具交给学生,我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第三,开阔思维,形式多样。

这一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体会。但是,从课堂效果看,都停留在比较表面,没有让学生深入去理解。评课时候,曾雯主任告诉我,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多样化的表达:比如,把这首诗画出来、把这首诗表演出来、把这首诗编成故事、把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等等。

以上的几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但要求让每个小组有任务、每个学生有事做。曾老师的这个想法,让我瞬间开阔了思维,我认为,这也是让学生理解和再创造的过程。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6

本来诗歌教学我一向遵循以读代讲,读中促思,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本堂课也不例外。本课结束后我通过询问学生,自我反思,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有几点思考;

1、在学生谈到西施的美美在何处时,学生无法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魅力,对西施浓淡相宜的美无法领悟时,我的教学环节就显得过于守旧,不知道恰当的引导,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其实可以引导学生,西施和西湖有什么相似之处,诗人为什么要这样说,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被错过了。

2、平时学生习惯了那种一本书一支笔的课堂学习模式,师生间的交流和默契显得较为生疏,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时间,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合理紧凑。

4、教学中在对诗歌整体进行感悟理解的同时,不能削弱甚至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如:生字书写,重点词语的理解。特别是在公开课上,部分老师可能出现为了展现对诗情意境的感悟,而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也许滔滔不绝的谈感悟,而在进行书面练习时,却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7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课堂一开始,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湖的最直观的感受,使其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接着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发现美的词,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随后,引导学生在苏轼的笔下感受西湖朦胧细雨之奇。在这个环节,我先出示画面,让学生想象并来描绘,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之际,出示诗中的句子“山色空蒙雨亦奇”,体会奇的独特之处,加之各种方式的情感朗读引导,使学生能够走进诗中奇妙的境界。在感受奇妙的意境后,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天之中,诗人欣赏了西湖的晴姿雨态,真是兴奋之极啊!这时,他情不自禁地由西湖想到了——(西子),在引导学生感悟此比喻的精妙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多次朗读指导,学生陶醉在这美丽奇妙的西湖景色之中。最后我通过一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来比较拓展延伸,一首是描写晴雨的西湖,一首是描写荷花怒放时的西湖,学生在朗读比较中体会西湖不同韵味,感受诗的魅力。我觉得这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铺垫得较好,有层次性。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接力读、齐读、配乐入境读,多种形式的读,课堂上书声朗朗。图文并用,借助图画将古诗词形象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更直观地理解诗词,反复吟咏诗句,体现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培养学生语感,感悟诗意,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以教为重心向以学为重心的转移。由于每个教学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步步推进,因此,学生生生互动时,生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引导比较巧妙到位,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很精彩,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3、在想象中个性化感悟诗中的意境。教学中,我注重对文本进行拓展。如:“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出示图片)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怎么来夸赞一下西湖呢?”让学生换词,用这种方式来攻破理解词语的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个“奇”字中蕴含的:奇特、奇妙、奇异、神奇等其中不同的奥妙和丰富的内涵。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学生读诗的韵味不够浓,我铺垫的语言如果再丰富些,而且让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感受意境之后,再让学生在想象中读,学生读诗的韵味会更浓。

2、老师的语言不够简练,略显啰嗦。在以后诗词教学中应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更富有诗意语言才能把学生不断带入诗情画意当中,更好的感受诗人描绘的情景。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过我相信通过这次大胆的尝试,对以后的诗词教学一定会有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编者将古诗选入语文教材,重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教学这首古诗,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一、注重朗读。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由于教材中对诗已作注释,我对诗句没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题目和诗句的意思。这也是三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虽然孩子们在理解诗句时还有一定难度,但在教学时,我适当扶一扶。

三、展开想象,感悟诗意。

本课写得特别美,教学时,我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并以歌唱的形式感悟诗情。

教学时,虽然介绍了西湖的美景,但孩子们没有去过,看过,在感受美丽景象时,还有一定难度。此文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为收集收藏,若您不愿意转载,敬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9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0

10月,我课题组进行了初期阶段的朗读教学展示课本周五第一节课我讲了一节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我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评课。现反思如下。

1、对诗词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应该放在诗词中体会。因为是朗读教学的展示,所以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由于课前我布置了预习,所以我对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单抽出来帮助学生来理解,效果不是很好,看来还是应该放到诗中去理解更为合适。

2、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也仿照前段时间在曙光小区听20xx年语文优质课一位人民大道老师教这一课的设计: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施和西湖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学生不知道,课堂很尴尬。所以我感觉农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在理解能力上与市区学校的学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教学上,要因材施教,降低要求,慢慢引导。

我觉得这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课堂一开始,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湖的最直观的感受,使其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接着从诗题入手,让学生知道整首诗写景是先晴天后下雨天,为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蒙”词语时,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蒙蒙细雨中西湖美景,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发现美的词,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

2、在想象中个性化感悟诗中的意境。教学中,我注重对文本进行拓展。如:“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让学生又一次加深前两句诗句的理解和欣赏。

总之,教师在知道学生朗读时,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但是每一次让学生朗读时,都要让孩子们带着“目的”去读。这样学生朗读时才有“使命感”,才能用心用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1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了晴天和雨天西湖优美的湖光山色,诗人以浓烈的情感赞叹了西湖的天然之美,表达了自己对西湖,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视频,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学生交流读懂诗的内容。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主要抓住“潋滟”“空蒙”“好”这几个重点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晴天时阳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隐隐约约,朦胧、神秘。想象画面,用语言描绘,感受这首古诗蕴含的美妙的意境。这不仅为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很好地把诗歌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这次诗词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过于引导,学生想象没有放开,对后两句的理解有点困难,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2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湘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在学校20xx年上学期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我选择了此诗参赛。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它的最大难点是什么?难就难在怎样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诗词的意境。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风光图片,并且用优美的语言作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还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我又让学生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冥想:“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通过一系列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体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古诗教学中,朗读是重头戏,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诗歌,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感情。这一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有范读、个别读、分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渐渐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然而,这一堂课也有不少遗憾。我的情感不够投入是最突出的问题,诗歌的朗读还没有教好的凸显层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3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部编版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诗词的意境。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

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新旧十景风光图片,并且用优美的语言作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发现美的词,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随后,引导学生在苏轼的笔下感受西湖朦胧细雨之奇。在这个环节,我先出示画面,让学生想象并来描绘,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之际,出示诗中的句子“山色空蒙雨亦奇”,体会奇的独特之处,加之各种方式的情感朗读引导,使学生能够走进诗中奇妙的境界。在感受奇妙的意境后,我通过一个小的写话来升华情感: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俊美,因为(),西湖的()更加()。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时,苏轼站在西湖边,看着美丽的湖光山色,苏轼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时,老师站在喜欢边,老师醉了。……此时小朋友站在喜欢边,小朋友们醉了……通过多次朗读引导,学生陶醉在这美丽奇妙的西湖景色之中。最后我通过苏轼的另一首《望湖楼醉书》来比较拓展延伸,一首是描写小雨的轻柔,一首是描写大雨的狂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体会雨的不同韵味,感受诗的魅力。

古诗教学中,朗读是重头戏,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诗歌,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感情。这一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有范读、个别读、齐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渐渐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在这次诗词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过于引导,没有放开学生大胆的想象,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

相信通过这次大胆的尝试,对以后的诗词教学一定会有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二、读通读顺。

浪淘沙 刘禹锡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标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走。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神往。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发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三、想意境,熟读成诵。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上”字

1、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去、……)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上”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出息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3、在下面这幅画上,誊写古诗。看看谁的“古诗配画”最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认识“亦、妆”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潋滟、空蒙”等词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导入《饮湖上初晴后雨》。

3、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你们了解苏轼吗?

2、介绍苏轼。苏轼多才多艺,他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号东坡居士,他的诗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在艺术上别具一格。

3、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说题目意思。

三、读古诗

1、听录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诗中哪些字你觉得比较难。

4、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卡片,指导学生读好“潋滟、空蒙、淡妆浓抹”,理解“亦”的意思。

5、把这些词语放进诗中,读好它,你会发现你能读出另一种味道。

6、学生自由读。

7、指名读。

8、齐读。

四、明诗意

1、学习第一句

①读第一句诗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②理解“潋滟”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

③指名读再齐读。

2、学习第二句

①、播放下雨音乐。

②、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什么画面?

③、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空蒙”。

④、理解诗句意思。

⑤、指导朗读。

3、学习后两句

①:如此美妙的西湖,在诗人眼中,他把西湖比作了什么?读后两句。

②、了解西子。

③、诗人为什么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呢?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④、学生汇报。

五、熟诵读,厚积累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读。

3、背诵。

4、拓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小结。

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的字词不仅仅是低年级的任务,本课中,生字的教学不局限于课本要求的“亦、妆”两字,而是根据了学生的需要,对“潋滟、淡妆浓抹”等的字词也让学生反复读,这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于整首诗的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诗句必须反复诵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古诗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流传至今而又行之有效的古诗教学方法。通过读,从读通到读懂,再到读出情,每句诗连听带读至少在10遍以上,所以到后来的背诵有不少学生就能脱口而出了。

篇8: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反思

将已知转化为未知, 这是语文教师的特殊使命;将未知转化为新知, 这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使命。将已知转化为未知, 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文本细读的“昭昭者”, 能以自己的学养和才情, 深入文本的内部结构, 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将未知转化为新知, 要求语文教师“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把自己真实、真切、真诚的细读心得, 适时、适度、适宜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心得, 促进学生微观解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冯琛莉老师执教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大获成功, 即在她“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教学功力和智慧上。

一、微观解读, 使己昭昭

欲教《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师必得先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全部艺术个性、审美奥秘和诗学创造, 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逻辑起点。可惜, 对此鲜有人自我觉悟, 更遑论认真落实了。教师的先知, 即是学生真正的未知, 亦是他们最有价值、最需掌握的新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总共不过28字, 算上诗题也不过35字, 除去“潋、滟、亦、妆”4字未识, 其余文字学生都已认得, 求助于课文的4个注解或者工具书, 诗意的理解应无障碍。

那么, 学生读此诗的未知到底在哪里呢?且看冯老师对此是如何分析的。当然, 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冯老师对《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细读心得, 但细读她执教的课堂实录, 就不难发现, 对于此诗的艺术个性、审美奥妙和诗学创造, 冯老师确乎有着与众不同、精彩独到的解读和感悟。梳理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比

唐诗以韵胜, 贵蕴藉空灵, 故难解;宋诗以意胜, 贵深折透辟, 故易解。缪钺认为:“宋诗运思造境, 贵‘奇’, 故凡落想落笔, 为人人意中所能有能到者, 忌不用, 必出人意表, 崛峭破空, 不从人间来。”自然, 作为宋诗代表的苏轼, 其诗之格调、境界亦不例外。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 就其总体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看, 全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天才设喻上。这一喻, 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言, “遂成为西湖定评”, 从此, “西子湖”成为西湖最美的别称。后人对这一比喻深为折服, 武衍即有诗曰:“除却淡妆浓抹句, 更将何语比西湖?”也许, 苏轼抒发的只是一时的才思, 尽管“西子之喻”非常人所能有能到, 确乎“出人意表、崛峭破空”。但是, 作为读者的我们, 对苏轼这一触景生情的取神之喻却不能作一时之思, 否则, 真是作践了这一“千古之比”。

东坡设喻“西子”, 在冯老师看来, 至少有如下妙处:

其一, 从神韵上看, 西湖之美无论晴雨, 是全天候的;西子之美不分浓淡, 是全景式的, 两者之美皆在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中。

其二, 从气韵上看, 西湖之魂在水, 西子之韵亦在水, 传说西施常在溪边浣纱, 水中鱼儿见其容貌姣好, 因羞怯纷纷沉入江底, 遂有“沉鱼”之比。西施后与范蠡泛舟太湖不知所终, 留给世人一个空灵的问号。

其三, 从风韵上看, 历史上美人如云, 妩媚如貂蝉、雍容如玉环、冷艳如昭君, 但以西湖的清纯、婀娜, 韵致最为神似者莫过于西子。

其四, 从情韵上看, 一为江南秀水, 一为江南秀色, 美都系于人文江南之阴柔一脉。若时光错位, 西子成为西湖的形象代言人仿佛命中注定。

其五, 从音韵上看, 西湖、西子, 首字同声、遥相呼应, 一唱一和却不落痕迹, 非大家手笔不能至。

“审美的选择, 总是在比较中确定, 没有比较也就没有选择” (王先霈语) 。也有诗人以“镜子”“明月”“图画”喻西湖, 但两厢比较则高下立见。按冯老师的解读, 以物喻物, 无生气郁勃之感, 虽有形似的一面, 终落于枯寂。以人喻物, 则神采为之焕然一新, 西湖之音容笑貌呼之欲出, 天生丽质、惹人怜爱。

2.“各随所得、诗无达诂”的妙手天成

对于这个千古一比, 后人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一说诗人是以“晴天西湖比之淡妆西子、雨天西湖比之浓抹西子”;一说诗人是以“晴天比浓抹、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 各持所据。

但正如古人所言:“读诗者字字能解, 犹然一字未解也。或未必尽解, 已能了然矣。”东坡此喻之妙, 妙在不坐实、不板滞, 以其创作之态, 也只是一时心与景会、取譬在神, 必不拘泥于晴雨二者孰淡孰浓。

因此, 全诗的意境于整体观照中透出一种空灵的美、含蓄的美、朦胧的美, 这种美的格调与韵致, 亦如在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扑朔迷离终至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西子。于是乎, 晴雨浓淡, 存乎一心, 悠然默会, 各得其所。对此, 冯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着精准而巧妙的把握。

3.“我情注物、照之则美”的物我同一

以苏轼的经历“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诗句) 和性情“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坡诗句) 看, 其对西湖之情亦如对美人之爱。还原其创作情境, 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 对西湖的玩赏已逾多年, 湖光山色或潋滟、或空蒙濡染着诗人敏感而精致的生命。那一天, 在西湖游宴终日, 早晨阳光明艳, 后来转阴, 入暮后下起雨来。席间或有歌伎陪饮, 诗人醉意渐浓,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于是, 在可以想见的兴会与氛围中, 这一千古佳构、神来之比应运而生。东坡晚学李白, 可谓无酒不成诗啊!

若将全诗作一整体观照, 则取譬之表的背后所隐匿着的是天才的拟人之思。诚如冯老师在师生对话中所言, 西湖即一天生丽质的大美人, 全诗的所有意象都凝聚为一主意象———美人在妆扮。水光潋滟是一种妆扮, 山色空蒙亦是一种妆扮, 由此联想开去, “接天莲叶”是一种妆扮, “映日荷花”是一种妆扮;“乱花迷眼”是一种妆扮, “浅草没蹄”是一种妆扮……美人梳妆, 惹人多少美好的遐想。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更好地解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诗。对于西湖之景的刻画描摹, 苏轼为何不写垂柳、长堤、小桥、黄莺、鲜花、游鱼、画舫、丽人?为何不写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柳浪闻莺?为何独独写水光和山色?其实, 苏轼所写, 非实写, 而是意写, 通过意写来写意, 写西湖如美人在梳妆之意。无论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蒙”, 苏轼所写皆为西湖通体之肤色, 肤色即水色, 潋滟是水色, 空蒙亦是水色。水的生命、水的精神, 呈现出“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水的肤色。

由水色联想到肤色、肤色联想到化妆、化妆联想到美人, 于是, 我们发现, 爱湖光山色与爱绝代佳人之间, 有着某种深层的、内在的精神同构。正是对西湖的这份醇厚如酒的爱怜, 驱使着诗人天才的想象和精致的感觉, “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句) 西湖以自然之美赠与诗人, 诗人则以审美之心加以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讲, 苏轼在诗中所面对、所赏玩的并非一个完全自然的西湖, 而是对一个沉醉于湖光山色中的、超越了日常功利生活的自己的欣赏。也因此,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门径。令人称快的是, 冯老师是这样解读的, 也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金圣叹在《水浒传》“楔子”总评中说:“今人不会看书, 往往将书容易混账过去。于是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 不得意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 悉付之于茫然不知。”“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 而将作者之意尽没, 不知心苦, 实负良工。”

冯老师对此诗的独到解读, 则将东坡先生于诗中所隐匿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 悉皆一一挑明、指与人看, 作者之意在冯老师心中早已昭昭如日月通明。

二、适度导读, 使人昭昭

自己成为昭昭者, 已属不易, 但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知音级的读者而已。语文教师的艰巨使命, 在于不光自己要昭昭, 更要让自己的学生也昭昭。当然, 限于学生的心智、学识和阅历, 其昭昭的程度、广度、高度、深度和厚度, 自然不能与教师自身相提并论。但是, 如何深入浅出、因势利导, 使学生也能适时、适度地感悟和理解此诗的种种秘妙、个性和魅力, 实在是语文教师肩上最为重要的责任, 也是最富挑战性的职业使命。

这节课令人称奇的地方, 正是这种“使人昭昭”的功力和智慧。

1. 渗透“诗眼意识”, 让学生高屋建瓴地读诗、悟诗。

诗的创作是一个直觉明了的过程, 诗的呈现是一种整体圆融的形式, 因此, 诗的领悟和解读, 也需要一个整体的、直觉的把握和洞察。诗眼意识,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视角高屋建瓴地觉知诗的意境和蕴涵。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诗眼即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设喻上。而这一诗眼意识, 在教师引领学生细读全诗时, 得到了巧妙的渗透和落实。

首先, 细读的逻辑顺序被设定为“后两句———前两句———后两句”, 这一过程既解构了诗本身的写作顺序, 同时也解构了学生自然阅读的顺序。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设计, 显然是为了凸显诗作中的千古一比。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曾经两度聚焦在“西湖比西子”这一诗眼上, 第一次拈出诗眼, 是为了让学生对“西子”这一审美形象有个初步了解和印象, 以便为他们深入解读诗眼铺垫必要的历史、文学常识, 但初次接触, 对西子的感受只是定位在一个“美”字上, 美貌、美丽、美好, 这样的处理是极有分寸的。第二次拈出诗眼是在细读了诗作的前两句之后, 此时, “西湖比西子”的神喻已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但这次聚焦显然和第一次不同, 美是一样的, 而对于美的内涵的解读则更进了一步, 美被分成淡妆之美和浓抹之美两种形态, 两种形态各具风姿、各领风骚。

其次, 诗眼意识也对诗作前两句的细读形成一个向心力。教师以“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吗?”一问撬动了前两句的细读, 于是, “水光潋滟”是美的, “山色空蒙”是美的;“晴方好”是美的, “雨亦奇”是美的。晴雨景致, 美不胜收。这就为下一步深度解读诗眼铺垫了良好的意象基础和情趣阶梯。

最后, 在二次解读诗眼之后, 教师顺着“美人妆扮”这一思路, 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至晨暮之美、四季之美, 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总相宜”的感悟, 这既是对诗眼的再解读, 也是对诗眼的审美提升。

总之, 诗眼意识的楔入和渗透, 使学生对全诗的读悟不再作一次性的平面扫描, 而是围绕诗眼作螺旋式上升, 如层层剥笋, 又如步步登高, 站在诗眼这一绝顶上, 对全诗自然就有了“一览众山小”的眼界和胸襟。

2. 彰显“比较意识”, 让学生个性鲜明地读诗、悟诗

如果只是满足于泛泛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 那么, 比较与否似乎意义不大。但是, 这样的解读, 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进入读诗的堂奥和门径。因此, 还要深入一些, 而深入的基本策略就是比较分析。比较的关键在于寻求诗的“这一个”而非“这一类”, 即这首诗的特殊矛盾、个性差异。从教学实录中我们不难发现, 冯老师在课堂上至少有意识地安排了三次比较性解读。

第一次在导入环节:

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 不幸失落人间。同学们, 你们猜, 诗人笔下那不小心落于人间的明镜是什么?

又曾有一位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 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 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 他又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 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 他眼中的西湖就像是什么?

那么, 在苏轼的眼里, 西湖又像是什么呢?

这次比较, 一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是为下一环节的个性化比较铺垫台阶。

第二次在细读环节:

还记得吗?有人说西湖像一面———生:镜子。

有人说西湖就像一轮亮晶晶的———生:明月。

还有人说西湖就像一幅———生:图画。

可是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却像什么呢———生:西子。

第二次比较, 意在引发学生对“西湖比西子”的个性化思考和解读。其教学的潜台词是:有人将西湖比作镜子、比作明月、比作图画, 可是苏轼为什么不作这样的比喻?为什么他的眼中西湖却像西子呢?

第三次在结课环节:

西湖的美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 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

在艾青的眼中———月宫里的明镜, 不幸失落人间。

在周起渭的眼中———若把西湖比明月, 湖心亭似广寒宫。

在白居易的眼中———湖上春来似图画, 乱峰围绕水平铺。

而在苏轼的眼中却是———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至此, 这一千古之比的审美张力和艺术魅力早已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比较读诗, 不在非要比出一个谁高谁低、孰优孰劣, 而在比出矛盾、比出差异、比出个性、比出特征。通过与镜子、明月、图画的比较, 学生才能进一步感受和领悟到西湖的天生丽质, 以及诗人对西湖的那份入骨入髓的爱怜。

3. 唤醒“示现意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读诗、悟诗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指出:“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 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 ‘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 诗的‘见’必为‘直觉’。”“第二, 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他进一步指出:“凝神观照之际, 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 一无比较, 无分析, 无旁涉, 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 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 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此种境界实为诗的境界。

当然, 朱光潜先生是从诗的创作角度来阐释这种“见”的机制和特征的。事实上, 读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真懂诗者, 必有饱满的“示现意识”。示现就是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想象得如闻如见。这就要求读者有很强的知觉复现能力, 更要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对此, 冯老师可谓深谙此道、深得读诗三昧。

“潋滟”一词的理解, 在诗中是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 又不破坏诗的意境呢?冯老师采用的就是“示现策略”:

生:老师, 什么叫“潋滟”?

师:让我们一同来猜猜, “潋滟”两个字, 它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与水有关, 因为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

生:水波一荡一荡。

生:肯定是很美丽的, 因为有个“艳”字。

师:是啊, 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 “潋滟”让我们看到了水波荡漾的样子, 你在哪里见过这水光潋滟的画面?

……

师:同学们, 阳光照耀着水面, 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

……

师:同学们, 这水光潋滟的景色够美吧, 难怪苏轼会说———

生: (接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

这是再典型不过的诗的读法!没有以词解词的呆板, 没有概念界定的机械, 一切都是“象”的激活、提取、呈现和叠映, 一切都是情趣、情味、情韵的自然流露。“水光潋滟”是作为意象而非作为概念进入学生心田的。

要示现诗的境界, 很重要的一条是“我情注物, 辞以情发”。唤醒、调动、激荡学生的内心情感, 投入地置身于诗的想象世界, 是冯老师在“示现教学”中的又一举措:

师:雨中的西湖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来, 看看吧! (看课件, 随着音乐, 教师轻声描绘:山变了———房子也变了———树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

师:如果此时, 你就是苏轼, 喝着杯中的酒, 赏着西湖的美景,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西湖上雾蒙蒙的。

生:好模糊, 就像摄影时对焦没对准。 (笑声)

师:呵呵, 这么专业的术语都出来了。

生:看到了柳树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

师:嗯, 好诗意啊!

生:房子朦胧了。

师:是啊, 房子朦胧了, 眼前的一切都像是披上了一层轻纱, 像走进了———

生:像走进了仙境一样。

师:你就是那位仙人! (笑声)

生:像是走进了神秘的世界。

师: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雨中吧, 谁愿意把这种朦胧、奇妙的感觉读出来?

朦胧、奇妙的感觉, 与其说是由文字解读所得, 不如说是学生投入地置身于想象中的诗的境界所得。因为投入, 我之情趣方能投射到由想象所呈现的物之意态中, 从而获得某种愉悦的审美体验。这里, 教师的一句“你就是苏轼”的心理暗示至为重要。

上一篇:火铺镇中学素质教育工作评估汇报材料下一篇:分析化验员岗位的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