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定位

2024-04-29

建筑师定位(精选6篇)

篇1:建筑师定位

课 程 定 位

《建筑工程测量》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线定向、地形测量、建筑施工测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进行土石方测算、施工场地控制测量、建筑物施工放样、高程传递、变形观测、竣工测量等工作,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守规范、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

前导课程:《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与选择》、《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功能及建筑构造分析》、《建筑结构构造及计算》。

后续课程:《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特殊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等。

通过本课程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毕业后可在工程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造价咨询企业、招标代理企业、工程设计企业、工程监理等企业从事工程测量、施工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地形测绘、施工测量的能力,以土建施工员、测量员、监理员、管道施工员以及高级测量工等为主要就业岗位。

开设本课程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它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先导性、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测量知识和技能,《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衔接《建筑识图与构造》,为后续学习《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特殊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等课程打下基础。

篇2:建筑师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就是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的`测量工作。

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利用坐标反算法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此项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

坐标反算法: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的过程。

项目技术负责人带队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篇3:建筑定位测量复核要点分析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定位测量方法的深入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效率以及测量工作的工作效率。通过进行建筑工程的定位测量能够有利于测量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进而实现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工作目标。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定位测量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想要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水平, 就必须进一步的加强对建筑定位测量方法与技术的分析与探索。总而言之, 建筑工程定位测量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建筑质量控制点的确立, 提升定位测量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从而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正确施工, 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 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测量作业监理的要点

2.1 已知点的复测

进行已知点的复测时, 工作人员必须对承包商所提交的复测结果进行仔细的审核, 确保工程各项数据都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另一方面, 为了确保已知点复测的质量, 各项目经理还需要对工作人员审核后的复测成果进行不定期、不定量的抽查, 只有当抽查的检验结果能够符合施工单位的要求以后, 方可投入进一步的使用。

2.2 联测

对于存在多家施工单位的情况, 必须对相关联以及相邻标段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控制点进行联测。在进行联测工作时, 项目监理务必要做好各部门之见的协调工作, 对于会影响联测工作正常进行的主观因素以及可观因素, 都必须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排除, 务必确保联测工作正常、顺利的开展, 才能确保联测结果的精度能够符合实际要求。

2.3 关键点以及线的控制

不同性质的建筑工程, 就会存在不同的建筑物以及不同构筑物的关键点和线, 在进行建筑工程关键点以及线的控制时, 需要对建筑轴线正负零和测设进行确定, 同时对高层建筑的墩柱中心店、垂准度以及设备基础的标高等进行测试。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测试时, 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的运用不同的已知点对建筑的各关键点和线进行测试和检验。

2.4 控制网的定期校验

控制网经常会因为一些人为、自然以及施工等因素遭到破坏, 因此为了确保控制网能够正常的进行运作, 工作人员应该定期的对施工控制点进检查, 对于存在文体的控制点应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对于使用该点数据用于其他控制点的检验出现偏差时, 必须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2.5 沉降测量

沉降测量是表型测量的一种方式, 该测量方式对测量结果的精准度要求极高, 因此利用该方式进行测量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已经测量仪器的精准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

(1) 进行观测时, 施工方应该与项目监理一同进行, 相互配合。

(2) 如果施工方没有能力完成该项观测, 施工方可以委托其他有能力的测量机构完成测量。

(3) 为了确保观测的质量, 项目监理必须对测量机构的资质进行全面的审核。

3 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实施与管理

3.1 完善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质量控制体系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 施工企业应该对自身的测量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才能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 提高工程定位测量的效率, 确保测量的质量。对于设有放线测量部门的施工企业, 应该对自身企业的测量技术的水平。设备的运行状况, 以及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找出企业各部分所存在的不足, 进行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3.2 强化建筑工程定位测量标准操作

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效率与质量, 施工企业应该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定位测量时, 必须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 只有当共组人员在进行测量时的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效率与质量, 进而才能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 对会影响测量工作正常进行以及会造成测量结果出现偏差的一些主、客观因素, 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排除, 才能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现测量定位工作的准确性。

3.3 定期对测量人员以及质量监控人员进行培训

测量人员以及质量监控人员是测量工作与质量控制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因此测量人员以及质量监控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对测量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 施工企业应该定期的对测量人员和质量监控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增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为因素对工程测量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任朝军, 苏林王, 吕黄等.声纳法在管节沉放实时定位测量中的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 2012, 49 (05) :132-136.DOI:10.3969/j.issn.1009-6582.2012.05.023.

[2]郭俊杰, 邱丽荣, 王允等.用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丸测量的激光差动共焦传感器[J].光学精密工程, 2013, 21 (03) :644-651.DOI:10.3788/OPE.20132103.0644.

[3]江飞飞, 李向东.三点基准定位测量法在爆破漏斗试验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 (矿山部分) , 2014, 66 (03) :81-84.DOI:10.3969/j.issn.1671-4172.2014.03.021.

[4]丁峰, 李时蓓, 赵晓宏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编写及技术复核要点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8, 20 (06) :65-68.DOI:10.3969/j.issn.1006-2009.2008.06.019.

篇4:建筑师定位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政策的坚定执行者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项目部作为建筑企业下属的工程管理基本单位,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也是企业培养和锻炼人才的基地。项目党工委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处于最基层、数量最多的项目党工委建设好了,企业党建才能有牢固的根基,企业党委才能更好地带领干部群众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项目党工委书记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紧密结合项目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创新基层党建活动,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杠杆激发项目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筑成企业党委坚强的战斗堡垒,确保上级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在项目本级进一步发挥。

“战斗堡垒”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既包括自身强有力的含义,又包括所起作用强有力的含义,这就对党工委书记提出了“执行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做到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穿始终,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和群众观,保证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二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把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贯穿始终,以“直接责任人”的身份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把加强领导、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坚实理想信念,始终站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前列,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带领职工群众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驾护航,是政治工作的坚强领导者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重大原则。党工委是企业党委联系基层项目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工委书记作为一级党组织书记,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紧紧围绕项目生产经营中心任务,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适应项目管理机制调整的新要求,探索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推进企业决策的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促进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党工委书记作为项目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在思想认识上摆正位置,时刻想到自己是受企业党委的委派,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项目导航掌舵、把握方向、统筹兼顾,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要当好班长、弹好钢琴、搞好调研、做好榜样,把项目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推向前进。项目党工委书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保证上级党委的精神和各项指示在本项目的贯彻执行;二是支持项目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三是全心全意依靠项目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四是参与项目重大问题的决策;五是加强党工委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最终促进项目各项工作和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更加富有成效。

主持党工委内部事务是日常工作的具体组织者

项目党工委书记按上级要求负责主持党工委的日常工作,其五项主要职责:一是主持召开党工委委员会和党工委党员大会,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研究安排党工委的工作,将党工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党工委党员大会和党工委委员讨论决定;二是检查党工委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检查党工委决议的实施情况,总结党工委的工作,按时向党工委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四是定期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团结,搞好“一班人”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工委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五是经常与党工委委员(包括项目经理)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情况,研究工作,协调党、政、工、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抓大事议大事

是集体决策的重要参与者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职责和基本途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正确贯彻执行,对企业改革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支持和帮助董事会、经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避免和减少失误。项目党工委书记参与项目决策主要是抓大事、议大事,即关系到项目生存和发展,关系到项目全局的事情,而对生产经营的日常工作,则不作过多干涉,使参与工作既有高度、力度而又适度;积极主动地为项目发展建言献策,带领项目一班人抓好党工委各项工作,还应该处理好发挥组织作用与尊重项目经理生产经营指挥权的关系,做到“参与不干预、配合不适就、监督不滞后、引导不强制”。

发挥表率作用,是党工委自身建设的“领头雁”

有道是:企业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领导行不行,关键看品行。党工委书记是党工委的“领头雁”,是“一班人”的排头兵,他的个人品质、才能、工作方法对职工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威力,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因此,党工委书记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是非常必要的,即“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时刻给职工树立榜样,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凡是要求职工遵守的自己带头执行。解疑释惑、广听博闻,让职工感到党务干部可学、可敬、可亲、可信,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拥护的贴心人。其次,勤政廉洁、严格自律、甘于奉献、淡薄名利,向孔繁森、焦裕禄、刘清华等党的好干部学习,树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再次,勤于思考、明辨是非、说话公平、办事正派。容人、容话、容事,以良好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使班子其他成员及职工心悦诚服,达到上下思想一致、步伐一致,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不断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篇5:建筑师定位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

陈卫平

【摘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衔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清晰建筑类中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教育标准,找出其差异,可避免出现教育层次和职业能力水平的重复和错位,解决建筑高职院校培养“8大员”,建筑中职学校也培养“8大员”定位模糊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建筑人才 培养目标 探析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要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逐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清晰中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教育标准,才能避免出现教育层次和职业能力水平的重复和错位。由于建筑业用工在我国具有显著的行业特色,实施“管理层与劳务层”两层“分离”管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层岗位大多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也称农民工)。面对行业的用工特色和市场的需求及家长的期望,大多建筑类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都是定位在施工企业项目上的基层管理岗位(通常称的8大员)和一些关键操作岗位。由于中、高职之间同专业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区别不明显,造成了建筑类中、高职教育之间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雷同,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时无法凸显出各自的优势,给企业用工带来疑惑。

一、建筑施工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建筑施工业人才供需的情况是:总体需求量大,单个企业需求量小。从调研结果分析来看,企业对所需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主要反应在道德心理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上。不同企业在看待毕业生学历层次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某些被调查企业表示本科生比高职生要好,但另外一些企业却说高职生反而要好于本科生。原因在于不企业对这个问题的着眼点不同。认为本科生好于高职生的理由是,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要好于高职学生,在后续能力提升上要强于高职学生。

而认为高职生好于本科生的企业,其看法是:对待施工员这个岗位来说实际上本科生和高职生理论知识都已经够用,而高职生对自己的定位要更加实际一点,而不像现在的很多本科生好高骛远,体现出高职生更加踏实。被调查企业绝大多数都表示学生在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实习后,无论本科还是高职学生都能满足岗位技术能力的需要。有少部分学生在实习一年后还不能适应岗位,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实习的岗位上并未认真踏实地学习和实践。从企业对待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求上可以看出觉得本科生好的企业其实只是觉得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功底和道德心理素质普遍高于高职生,从而在后续学习和工作中容易提高;而觉得高职生好的企业,认为高职生的自我定位要准确一些,更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其实质也正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反应了企业对学生道德心理素质、职业素养 的要求,另外,从建筑施工企业需求的岗位看,在京、津、沪等大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技术管理岗位学历要求基本上都是大专以上,甚至非211学校毕业生免入,中职毕业生已难进入管理岗位(即通常的“8大员”)。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私营、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引进高学历的毕业生人力成本较高,且人才难以留住,另一方面由于中职毕业生具备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上手快、进得来留得住等优点,因此一些技术管理岗位对中职毕业生仍有相当的需求。

二、我国中职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一直作为高等学校的附属产品而存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有限,高级人才的空缺便由中专生来补足。加之当时的国家统一调配的用人制度,使大中专毕业生成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得以大幅度扩张,重要表现之一便是高校扩招,原有的高校毕业生稀缺的问题不复存在,中职学校开始完成其定位的回归,即成为真正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教育。21世纪初,部分中专学校将一些专业的学制由4年调整为3年,随之许多现实层面的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如:如何实现由学科式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3年制是否为压缩版的4年制、如何解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就业难”和“学生生源素质下降、流失现象增加”以及如何培养真正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等诸多问题应运而生。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中,实行重心向基层、操作层下移,在用人单位、办学单位、家长和学生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普遍持欢迎态度,他们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充实技术工人队伍,但也有企业认为普通技术工种招聘农民工成本低,容易管理,来去方便,不愿用中职毕业生;家长和学生普遍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了三年甚至四年去当“泥水匠”,做农民工的工作不合算;办学单位也多持反对意见,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反对的呼声更高,这一是因为他们担心重心下移后没人来读,二是因为按照原来的定位所培养的毕业生还有相当的市场甚至在某些地区还较受欢迎,三是因为实现重心下移势必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引起教师和学校的全面不适应,而且在实训教师、实训设施等方面还需要有较大投入。事实上,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上世纪90年代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职业高中也基本上沿袭了传统中专的办学模式,而相当多的技校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行“重心上移”,效仿中专的办学模式,这种做法不能说没有合理性。

为此教育部在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时明确定位,“中职工民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材料试验、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及加工、工程资料管理等工作,也可协助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等工作”。

但经过近10年的教学改革,大多中职建筑类学校(专业)仍未摆脱传统的学科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基本还是传统大专、中专的改良版,究其原因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岗位有相通性,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综合的了解。为此大多中职建筑类学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家长的期望、学生就业的需要,不得不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的人才,从而形成建

筑高职院校培养“8大员”,建筑中职学校也是培养“8大员”的“难堪局面”。这和中职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生的生源素质以及中职学生毕业时大多年龄尚不满18周岁极不吻合,导致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仍然处于一种含糊不清的状况。

因此,合理、理性地确定中职建筑施工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需突破过去“普通中专工民建专业”为施工企业培养“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的中等技术人才的框框,还必需与现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区别,否则毕业出来的学生既没有特色,更谈不上竞争优势。

三、中职与高职建筑施工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分析

(一)专业名称的不同:中职为“建筑工程施工”,高职为“建筑工程技术”。2004年《教育部 建设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准确定位: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可在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材料试验、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及加工、工程资料管理等工作,也可协助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等工作。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和技术资料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定位的不同:中职为“高素质劳动者”,高职为“高技能专门人才”。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按照“决定”的政策导向,“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在教育职能的分解上已经融入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它不是孤立的教育形式。但从培养人才的特性出发,两类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是明确的,即中职教育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高职教育是“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就两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要在教育性、知识性和技能性三个维度上做出各自的教育回应。

(三)知识结构的不同:中职侧重“经验型”,高职侧重“策略型”。

从学生的就业方向可看出,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 “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及加工” “材料试验”“工程资料管理“等工作,基本都属于“经验型”的工作,即“照着别人的样子做好”;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等工作,基本属于“策略型”的工作,即“要指导别人按标准规范做好”。

如中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知识结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了解房屋的墓本构造,学会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高职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较强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掌握房屋结构组成,材料的选择及做法,并具备较强的建筑施工图会审能力。中高职教学重复的部分为投影知识和制图基本规范。高职教育阶段只需花少量课时进行复习整理,重点应放在房屋的结构组成上,添加中职教育阶段未作要求的构造设计规范知识。通过采取综合实训、实习实践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投形基础、制图规范、构造知识等知识结构进行融汇贯通、综合运用。

(四)技能类型的不同:中职侧重“工艺实践或工序实践”,高职侧重“工

程项目实践”。

通常工艺定义如下: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和处理,改变它们的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内部组织、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相互关系,最后使之成为预期产品的方法及过程。工序定义直白的说要完成某个工艺过程要分成几步做,每个步骤就是一道工序。“工艺实践或工序实践”简单地说是利用工具和肢体劳动来完成某一项任务。

而工程项目的定义则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因此“项目实践”主要是劳动者利用大脑思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组织其他人员完成某一项任务。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依据对“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从中提炼出12项专业综合能力:建筑工程图识读能力、基本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常见建筑材料应用及检测能力、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成本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工种操作能力。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笔者通过分析中职与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和职业能力在范围和层次上的差异,提炼出以下10项专业综合能力: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用CAD(或天正)软件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及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能力、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放线的能力、钢筋放样加工的能力、墙体砌筑抹灰的能力、脚手架模板支撑的能力、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施工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工程量计算的能力。体现了建筑施工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满足了课程内容以“操作为主、管理为辅”;工作范围以“事中为主、事前、事后为辅”;职业岗位以“测量工、钢筋工、砌筑抹灰工、试验工为主、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为辅”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定位,也为建筑施工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设置了合理的梯度。

在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可进一步把上述专业综合能力化分为“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首先应抓好专业核心能力(如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建筑CAD绘图、建筑施工测量放线、钢筋放样加工)的培养,因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进入职场、生存发展的基本功;其次是专业基本能力(如脚手架模板支撑;施工质量检验、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及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基本工作能力,能胜任施工一线岗位(群)某项工作的职场人;再则就是通过专业拓展能力(如施工资料收集整理、工程量计算、材料检测技术)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1~2项技能;熟悉1~2个岗位;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中职建筑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着建筑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成败。因此,建筑类职业教育要围绕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做到中职以高职为导向,根据高职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高职以中职为基础,注意相互的衔接;避免出现科目及教学内容的重复,体现知识结构的提升和综合实践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2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2005 【3】课题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对口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实施策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黄民权,梁伟雄,刘晓燕.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研究,2009 【5】张东放.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中国建设教育》 2010 年Z3期

篇6:建筑师定位

(三)经过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甲方建筑师这个群体在房地产企业中,虽然面临着无法融入核心团队、得不到完全信任的窘境,却在能够领取固定高额薪水的同时还拥有在设计公司无法比拟的自主生活和固定假期,在社会地位上也有了相对积极的变化,那么作为我们中间有理想有抱负、不想平庸安乐度过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人来说,又应该怎样取舍如何进退呢?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痛苦和艰难的比较与思考,我对甲方建筑师的出路找到了以下几个方向。

一、继续在地产公司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安于现有职位,终老于此。当然,这种情况是适合于知足常乐的一部分人的。实际中很容易做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继续自己的地产职业生涯,在做好设计管理的同时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性格,即平易近人、善于表达、富于逻辑、博采众长,并且学习地产行业的相关知识,不以设计专才自居,为自己将来承担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的高级事务做好准备。

三、在经历了地产公司的职业生涯之后,回到设计行业,利用原有的专业技术和人脉,凭借在地产行业积累的资源和增长的知识能力,实现在设计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毕竟设计和实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少人经过了地产公司甲方建筑师职位的磨练,对于如何把设计和实际相结合肯定有很多心得体会,对于甲方希望设计院做到的要求,也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把甲方的经验与设计的技能相结合,势必对今后的设计生涯带来很大的益处。

四、开始创业,自己开设计公司。机遇好的甲方建筑师,会在地产行业接触到一些头面人物,对自己创业会有莫大的帮助。由于双方性情相投,理念相似,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往往会一拍即合,渴望事业上更长远合作。这样,甲方建筑师摇身一变,成了设计公司老板,结合自己对地产行业的认识和理解,采取更加符合甲方价值观和经营目标的经营方针,必然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拥有了一个实现自我建筑理想的平台。

上一篇:低龄职务犯罪心理形成与预防下一篇:博物馆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