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什么 作文

2024-04-16

我发现了什么 作文(共16篇)

篇1:我发现了什么 作文

春天来了,我和妈妈去公园游玩。

我们来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只见荷叶上有许多青蛙冬眠刚醒,正在“大合唱”呢,“呱呱,呱呱”

我们又来到树林边,发现柳树钻出了嫩牙,五颜六色的花儿盛开了笑脸,再加青青的草儿,就像是给大地妈妈盖上了一层绿毯

接着,我们看到了动物园冬眠的动物都醒了——乌龟总是往上爬,刺猬也一跳一跳的,蛇呢,则在水里摇头尾

这一切的一切,都标志着——春天来了!

篇2:我发现了什么 作文

我走在小路上,偶尔发现小蚂蚁成群结队地搬运着蛋糕碎屑。我见了,十分疑惑:小蚂蚁都是成群结队地去寻找食物的吗?如果不是,那它们是靠什么来告诉同伴哪里有食物的呢?

有一回,我在吃糖,一不小心把糖弄掉了。黏黏的糖贴在地上,发出糖的甜味,不一会儿,糖的香味把一只小蚂蚁吸引来了,小蚂蚁在糖边转来转去,我被这一举动吸引了。我慢慢地蹲下来,仔细观察着。只见小蚂蚁转了几圈后,又爬开了,我紧跟着,小蚂蚁进了一个小土堆里,大约过了一分钟,小蚂蚁又叫出了几只蚂蚁,并用触角碰了一下其中一只蚂蚁的触角。之后,那只小蚂蚁又回到了小土堆里,被碰了触角的蚂蚁带着几只蚂蚁向那块糖爬去,到了糖边,它们一起齐心协力的使劲地抬,可就是抬不起来。这时,从远处又来了十几只蚂蚁。它们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糖抬起来,并向蚁窝走去。从中,我解开了上次的疑问,还知道了蚂蚁的语言——那就是触角的振动。

篇3:我发现了

我查了一下《十万个为什么》, 原来, 相同质量的水和冰, 冰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 水在结成冰的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部分水分, 所以, 冰的体积比水要大。于是我决定做个试验来证实一下。我找来一个有刻度的量杯, 往里面倒了50毫升的水, 然后把它放进冰箱里。过了一天, 我把量杯拿出来一看, 水结成了冰, 果然冰比以前的水多了一些。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这个道理大人们都知道的, 所以, 冬天到来之前, 人们会把露天的水缸齐口埋在地上, 盖上稻草编成的缸盖, 就是为了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缸。有些地方到了冬天, 放在露天的水缸都要倒扣过来, 不再装水。院子里的水缸就是爸爸忘了倒扣过来, 被我灌满了水后胀破的。

篇4:我发现了什么 作文

下面就针对两位教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页第7题的教学进行分析,以找出这一类数学题的教学策略。

例: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180-36-44;180-(36+44)。

(2)159-(59+37);159-59-37。

【教学片断一】

师:解答这一道题目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计算题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两组题目中,有一个没有括号,另一个有括号。

生3:我发现36+44=80。

生4:我发现用下面的计算方法计算比较简单。

……

从发言情况来看,学生确实发现了一些数学的东西,表面上看教师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让学生自由发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发现进行引导,造成了学生的发现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东西,这偏离了教材编写者编写这类题目的初衷。

【教学片断二】

师:通过自己解答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每一组的两个题目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师:那你看看每一组的两个题目都有什么特征?

生1: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题目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就是运算符号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结果却相同呢?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180-36-44”与“180-(36+44)”这两道题,第二道题是如何由第一道题演变而来的?

生2:它是把后面的两个数先加起来,然后再减的,但结果是一样的。

师:为什么连续减两个数,就可以把后面的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减它们的和?

生3:比如我拿180元去买衣服,上衣用去36元,裤子用去44元,问我身上还剩多少元钱?我可以拿180元先减去上衣的36元,然后再减去裤子的44元,就求出身上还剩多少元。我还可以先求出上衣与裤子一共花去多少元钱,然后再拿180元来减。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师:真了不起,你能够通过实例来证明为什么两道题目的答案是一样的。

生4:我发现每一组题目中如果按照第一个的计算顺序来解答比较麻烦,比如”180-36-44”,我得列两道竖式才能算出来,而变成”180-(36+44)”,我口算就可以算出得数了,因为36+44正好等于80。

师:完全正确,你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在演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4: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的,那么加上括号或者去掉括号时,括号里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而减号就要变成加号。你看”180-36-44”变成”180-(36+44)”时,本来是“减44”的,但是因为放到了括号里面先计算,就得变成“加44”,而“159-(59+37)”变成“159-59-37”时,本来是“加37”的,去掉括号后就得变成“减37”。

师:对,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要记牢了,否则计算时就会出错。

……

通过上面的教学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道题目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发现了题目的核心内容,圆满地完成了教材中提示语的教学。

对以上两个教学片断进行分析与比较,笔者认为在教学“你有什么发现”这一类内容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联结点。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知识的逻辑层次,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往往一个内容在多册教材中都会有所反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与比较、探究与归纳,得出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与数学思想。比如该文的例题其实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下减法的运算性质,这也正是这一册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比较难,所以放在了高年级来完成。因此,教师要先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的编排体系,找出这些知识的前后联结点,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

其次,精心备课,预设知识的拓展点。在研究好教材的编排体系之后,教师就要精心备课,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与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相应的教学预设。像教学片断一,就是由于教师没有预设一些问题,任由学生随便发言,才造成许多无效的发现。而教学片断二中当学生回答“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计算题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时,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预设的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有价值的发现中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围绕着教师的提问而展开,避免了一些无效的言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减法的运算性质。

(责编金铃)

篇5:我发现了什么 作文

站在高山往下望,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就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那就是炎热的夏天的象征——茂盛的树木。可是秋天就不同了,那树上总有许多黄色,地上也多了许多黄色,那就是凉爽的秋天的代表——金黄色的落叶。

呼、呼、呼……一阵阵风吹来,少许的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从我的头上划过。教室旁的树成为了“光头”,那郁郁葱葱的树林则变成了树枝。

我从我家的窗户望去,长满丝瓜的架子消失了,豆子叶子枯黄了,竹子也没有了叶子……这些东西那儿去了?叶子为什么枯黄了?原来,秋天来了,叶子黄了,果子成熟了,这也是一个象征——东西收获了。

篇6:我发现了什么中考作文

这只小猫非常可爱,灰白灰白的毛,摸起来柔软、舒服,圆圆的头上,长着一对尖尖的耳朵,大大的眼眶里,一对蓝色的眼球在白天时眯成一条线,但晚上时却变得非常大,非常亮、非常有神。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啊想,有一次,我正在睡中午觉,睡前,我把所有的窗帘拉上,房间里立刻暗了起来,睡醒后,我拉开了窗帘,强烈的阳光射了进来,我眯起了眼睛,顿时,我想到了猫,会不会是白天的光线太亮,导致眼睛眯成一条缝,而夜晚恰恰相反?

我还发现一点,我的猫一生下就会长胡子,它要这胡子有什么用呢?因为听老师说:动物身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很有用的,不然会退化。“我很奇怪,便上网查阅资料,明白了,猫的胡子所以往两边长,是因为猫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比猫的身体略长一点,进洞口时,猫先要用胡子比一比洞口,如果洞口比身体小,猫就不进洞口里了,如果洞口比胡须大,猫就会进洞里。

猫睡觉的时候,总爱把耳朵贴在前肢的下方靠近地面。我觉得很奇怪,这种姿势睡觉舒服吗?这样睡觉有什么样好处呢?于是,我学猫睡觉的方法趴在地上,这时,我听见了一阵脚步声,但抬起头,却听不见了,过了一会儿,才听见脚步声,还没有刚才清楚,我又趴下来,比刚才清楚多了呢!顿时,我明白了,原来,因为地面上传声比空气中传声要快得多,所以一旦有老鼠走动,猫就会立刻惊醒,这就是猫要靠着地睡觉的原因。

猫喜欢吃鱼和老鼠,猫喜欢吃老鼠,可能是因为老鼠在夜间活动,猫也夜间活动,所以,猫喜欢吃老鼠,但鱼呢?猫为什么喜欢吃?我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猫经常在夜间活动,体内必需具大量的牛黄酸,这种能提高夜间视力的物质,而鱼与老鼠又是有牛黄酸最多的动物之一,所以老鼠和鱼就自然成为猫的美餐,如果猫长期得不到这种物质的补充,视力就会降低,不得在黑夜中看东西,就更捉不了老鼠了。

篇7:我发现了什么作文高中

星期三,老师急匆匆地拿着一个罐子、一只鸡蛋和一袋盐进了教室,我们感到非常惊讶,老师在做什么呢?

噢!原来老师要做实验,老师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实验!”我们非常开心。老师先往罐子注了一半水,再把那只鸡蛋放进水里,“嗖”的一声,鸡蛋沉进水里了,然后老师再把盐袋打开,把适量的盐放进水里,再用棍子轻轻地搅拌,盐溶化了,“啊!奇迹出现了,鸡蛋浮上来了。”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议论纷纷,老师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就连蚊子飞过的声音也听得见,老师重复了一次问题,还是很安静。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盐水的密度远远大于水和食用油,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当老师把盐倒进水里的时候,然后鸡蛋受盐水的挤压和托力的双重作用下,盐水就慢慢地把鸡蛋往上托起。原来是这样啊!

篇8:我发现了美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起了个大早,看到教室里没人,我借机到喷水池旁背几首绮丽的小诗。我坐在石头上,正欣赏着美丽的花花草草,突然看见一个小孩在翠绿的草地上捡起一个钱包,我悄悄地上前看个究竟。他轻轻地拂掉上面的灰尘,不紧不慢地打开钱包,里面竟有几张大钞和几张银行卡。只见他把钱包合上,走了。我正想:哇,真是天上掉馅饼啦,而且是大馅饼,这下他赚大了。我得把他跟紧了,生怕他溜之大吉。

他拿着钱包跑了出去,莫非他想把钱藏起来,放学再带回家?好奇心促使我上前探个究竟。

咦!他怎么没有去教室?而是向老师的办公室跑去?我从窗外看到他将包交给老师,说:“老师,这是我从草坪上捡到的。”而后又急切地说:“老师,希望您能尽快找到钱包的失主,他一定很着急……”老师说:“你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学生。”“没什么,这是我该做的。”小同学回答道。

我亲眼目睹了这个同学心灵美的行为,从中感受到了这位同学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虽然很多同学有过拾金不昧的行为,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其他人也难免会躲过啊。

是啊,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像一杯酒,陶醉你;美,像一块磁铁,吸引你;美,像蜂蜜,让你感到甘甜。我将继续追逐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样才能说是美不胜收。

篇9:火星上发现了什么?

就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宣布说他们已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远古时代火星曾经是大水汪洋的蓝色世界之后仅几个星期,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罗斯·瓦特豪斯天文观测台即爆出令科学及宗教两界备感震惊的新闻:一艘与传闻了两千余年的挪亚方舟形神毕肖的“物件”稳稳地摆放在火星的一座山上,并附有一张照片,看得一清二楚。

挪亚方舟怎么跑到了火星上?这张照片又向我们泄露出哪些玄妙的天机?为揭开这两个谜,不妨先从《圣经》谈起。

据旧约《创世纪》所载,神造出亚当和夏娃之后恨他们偷吃了智慧之果,一怒之下把他们逐出伊甸园,罚到地上劳动求生,养育儿女繁衍后代。不料他们的子孙早已失去了纯朴天真的本性,“……神观看世界败坏了……就对挪亚说:……我要把他们和地球一并毁灭……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要长10米宽16米高1米……上边要留透光处,高003米……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上、中、下三层……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再过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洪水泛滥在地上40天……水势比山高过045米,……过了150天水从地上渐退……二月二十七日地就全干了……”这是有关挪亚方舟和那场淹没地球的大洪水最权威的记载。从上述文件不难得出三个结论:地球一度成为无土可寻的水世界;挪亚造了一条船;现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方舟所载“活物”的后裔,如此说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完全是一句空话。但涉及“救生船”的描述究竟是子虚乌有还是有根有据?这一场洪水浩劫是先哲为告诫世人多做好事勿为恶行而编造的神话故事,还是残存在远古先民脑海中某个历史事件的记忆?两千余年来多少学者为了给《圣经》一个完美合理的解释绞尽了脑汁,跑断了腿,到处去寻找靠得住的证据——方舟的残骸,最后得出的结论依旧是——悬案!

2002年3月11日,罗斯·瓦特豪斯天文观测台凡·德·哈阿斯博士领导的一个小组把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太阳系的老四,红色的火星,在赤道以北不远处有一片满地红色土壤的大块石头,干燥得如同半点水汽皆无的西尔伯鲁斯平原。在平原上他们看到一座高高耸起直插天际的山峰,当镜头移到4000米的峰巅上,一块“奇石”赫然在目。它的外形规则有序,仿佛出自能工巧匠之手雕琢而成,而且酷似传说中的方舟!凡·德·哈阿斯博士立即将照片放大,利用现代技术精确测量它的三维尺寸,长140米,宽20米,高12米,按一肘约合045米换算成古代计量单位,恰好是300×75×30,哇,分毫不差!不仅如此,您对照一下古代艺术家根据《圣经》的描述绘制的方舟图,和这块“奇石”简直一模一样,莫非它就是那艘千万人朝思暮想睡梦中都想看一眼的挪亚方舟?怪不得踏破铁鞋无觅处,原来它在火星上?

如果它只不过是一块“奇石”,经亿万年岁月的剥蚀偶然点化成方舟的形象汲取了它的灵气,那么可以把它归入大自然的杰作,有朝一日搬到地球上定能卖个好价钱。如果它果真就是方舟,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说明火星上曾经闹过一场超级大洪水,而且上面还居住着有智慧能设计加工各种材料的生物——人,有这样的证据吗?

洪水的证据是现成的。地球科学家迪望·巴尔和行星学家阿尔弗雷德·麦夫伊万分析火星轨道照相在阿扎巴斯卡谷地纵横交错的沟渠网里拍摄到的东一块西一块散布着的台地,正是经受流水长期冲刷侵蚀后形成的,它们表面平坦,边缘光滑呈泪滴状,与流水的走向一致,自然界其他现象如火山熔岩和地震虽然也能塑造出鬼斧神工般的地貌,但雕琢不成如此俊俏的身段,因此火星上至少爆发过一次大洪水,其势头之凶猛,规模之浩大,远远超出地球上发生过的任何一次山洪泛滥河水决堤,当年那种可怕的情景恐怕是我们的科学家无法想象的。

火星上的洪灾与地球上的水患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既不符合由于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引起两极冰盖融化以至海平面逐年上升淹没大片陆地的模式,也非天降豪雨百川汇聚无处宣泄造成的水漫金山的局面,它的水源来自地下海或大冰库。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直封闭在地壳之下的水突然冲破火山构造形成的裂缝,600立方千米的海水以天崩地裂不可阻挡之势同时喷涌而出,夹杂着数以百万吨计的泥沙倾泻而下,一时间火星上涛声如雷震天动地,浊浪横空拍岸裂石,遥遥天际上的这颗红色的星球已是一片泽国。像地球一样,火星也在不停地绕中心轴旋转,由此产生的巨大离心力逼得火星海形成几股洋流,昼夜不息地奔腾呼啸,发挥它那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切刮磨削,把巨大的山岩分割成一块块平坦圆滑的台地,就是巴尔和麦克伊万看到的那样。

找到方舟又“瞧见”了大洪水,剩下的问题当然是重写火星的历史。

写历史又需要证据,人证物证齐备始可动笔。1976年NASA的“海盗”号飞船光临火星后拍摄到一幅漂亮的照片,上面有一座久已废弃近乎坍塌的金字塔,还发现一块巨石,在半空中从一定角度鸟瞰都是一个面貌秀丽形神兼备的人头像,取名斯芬克司;另有许多名符其实的运河水道,应该属于人类劳动的成果,此其一。古代社会无飞机轮船代步,交通不便,崇山峻岭大海巨洋阻挡了不同思维库之间的交流,迫使他们偏安一隅各自发展,所以古代文明分别在五大洲不同地点燃起智慧之火。但古巴比伦文明也好,古中华文明也好,古恒河文明也好,尽管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却有一个共同的内容:滔滔洪水一度吞没过世界,不同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包括印度的史诗也记载着世界性大洪水的故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远古的先民如何能够构思出内容完美情节雷同的历史事件?这又是一条旁证。

据当代宗教界研究人士的推算,《圣经》记载的那次大洪水实际发生于1000万年之前,挪亚的方舟也是那时候造成的。如果学者推算的时间准确,可就令人困惑不解,因为那个时代人类还没有登上地球大舞台,我们的祖先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腰疼着呢,没有人哪来的挪亚?没有挪亚哪儿来的方舟?上帝命令挪亚拯救生灵的伟大壮举根本无从谈起,在地球上找不到它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结局,找到了才怪呢。如今在火星上发现了它的倩影,上述那些矛盾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又是一条反证。再有,欧洲、亚洲甚至澳大利亚都流传过大洪水淹没世界的神话,但事出有因却查无实据。局部地区遭受洪灾蹂躏的例子时有所闻,始终找不到全球性大洪水的证据,换句话说《圣经》的记载与实地考察两相乘谬难以吻合。那问题出来了,这场洪水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倘若洪水肆虐是实,它在何处咆哮翻腾?

所有这些旁证反证和疑问都在西尔伯鲁斯平原那座山巅上汇总统一了起来。挪亚方舟停在火星上,大洪水冲刷的是火星的山峦。遥想千万年前火星人突然遭逢大难,洪水仿佛地狱放出来的恶鬼号叫着席地卷来,冲毁了他们的家园,他们只好赶紧造条大船逃生。后来水退了下去,一切才恢复了常态。这艘救命的船却卡在山巅上留作永久的纪念。后来,不知又过去几千几万年,火星上的太空人来到地球观光考察,所有住着人的地方都留下过他们的踪迹,他们带来的文件,包括大洪水的记载,一一留在人世间,被奉为神圣的历史融合进古老先民的记忆库中代代流传下来。

无论洪水毁灭了地球还是淹没了火星都无伤大雅,因为它只会说明一个事实,《圣经》记述的这一段历史并非虚构,然而它对学术界的冲击却是史无前例的,有朝一日验明了正身证实山头上卡着的正是挪亚的方舟,那么火星上曾经有过高级文明社会这一千古疑团就此尘埃落定,人类也不再是宇宙中惟一的娇子,茫茫苍穹必定还有数不清的外星兄弟等着我们挨着个儿地拜见。这一场思想大洪水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多么强烈、多么深刻的冲击,眼下还真难以断定。

篇10:我发现了什么优秀作文

啊!我发现了苹果里的一只虫。童年的我在吃苹果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虫,事情是这样的。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水果,特别是苹果,因为它又酸又甜。那一天我跟往常一样向奶奶要苹果吃,奶奶就给我挑了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十分高兴。可是上天不想让我吃这个大苹果。就在奶奶拿水果刀切开苹果的一瞬间,令我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在苹果的里面竟有一个像江米一样的白色的东西。这个白色的东西看起来软软的满身都是肉。我试着小心翼翼的抚摸那个小东西,最令我毛骨悚然的是那个恐怖的小东西还会蠕动。我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样好。奶奶看见我的`表情连忙解释:“这是只虫,如果苹果里有虫,就代表着这个苹果坏了。所以你可不能吃啊!”我点了点头。

虽然奶奶说不让我吃,但是奶奶还是吃了,只不过把那只虫爬过的地方用刀削掉。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奶奶在干什么,还以为她在骗我:其实苹果里有虫是可以吃的。直到我上了小学才知道,奶奶是为我好的:她看见苹果里有一只虫,害怕我吃了之后身体不舒服,可是她又不想把那个苹果扔掉,所以就把虫怕过的地方给削掉,这样就可以吃了。奶奶非常勤俭节约是我误会她了。奶奶是从旧社会来的人,当时的经济非常贫困,人们都是非常节约。虽然现在是新社会;虽然人们都很富裕;虽然现在比旧社会好,但是如果人们一直浪费资源的话,我们就无处可去了!

篇11:我发现了什么350字作文

枯黄的树枝上,抽出了新芽;小草弟弟脱掉了黄色的风衣,换上了漂亮的绿衣裳;花儿妹妹也露出了笑脸,穿上了花衣服。看!远处的柳树姐姐,在微风的吹拂下,慢慢地梳理着她那美丽的秀发。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欢快地跑着,还不停地哼着一首动听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停止。“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欢快地唱着,好像在说:”我真高兴,我真高兴。“

冬眠的昆虫从洞里爬出来,伸伸懒腰,呼吸着新鲜空气,投入到春的怀抱。

人们的衣服也减少了许多,厚厚的棉衣脱掉了,换上了薄薄的T恤。户外活动的人们也越来越多。

学校里,师生们开始春游了。校园的花坛里的花,也都渐渐开放了,花香弥漫。

柳絮、杨絮飞舞着,像冬天的白雪一样。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就比赛抓柳絮、杨絮。柳絮、杨絮也调皮地落在同学们的脸上,有时甚至飞到嘴里。可同学们顾不得这些,只是兴奋地追逐着,欢笑着……

篇12:我发现了什么作文1200字

那天,我到舅舅家的荷花池里看到了几朵开的正艳的荷花.顿时,我的心中出现了2个问题:荷花

开放与合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变成莲子的过程是什么?

为了研究出答案,我可好几天都连续来看荷花呢!

第一天中午,荷花有一点合上了,到了下去荷花又变成了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苞了.

晚上,我睡到半夜突然醒来,因为我要去观察荷花了.

我来到荷花池边惊奇的发现荷花又半开了,可是接下来我却又睡了.

第二天,我十分后悔,决定要在第二天晚上看个明白.

到了晚上,我眼睛盯着荷花.突然荷花慢慢的向外张,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完全开放了.

到了第三天早晨,荷花还是开着的.下午和上次一样,合上了.就这样连续了几天,后来,荷花慢慢脱落了.

等荷花瓣全脱落下去后,花蕊也慢慢垂下去了.因此,我知道了第一道题的答案.荷花晚上开放后

到第二天下午会慢慢合闭,开放时间是晚上,合闭时间是开放的第二天下午.

虽然第一道问题答上来了,但我还是要研究出第二道问题.

因此,又一个早晨,我来到荷花池旁边,看见莲子还要黄的,十分小,茎也直直的.显得十分娇小可爱.

过个几天,莲子开始变绿了.后来慢慢变大,茎也有些弯曲了,并且还长出了一些小刺.后来莲子就完全长大了.

我找到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是莲子一开始是黄的,又小茎又直.慢慢长大后莲子变绿,变大,茎变弯曲.

当我知道答案后,惊喜地喊了一声:”啊,我知道了!”我的心里一下子绽开了花.

我的发现是用我的汗水得来的,因此我的发现将会让我受用一生,我还想呐喊一句:”啊,我发现了,发现了!”

啊!我发现了奇怪的土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发现,或大的,或小的,或好的,或坏的。我呀?也有自己的发现,那就是——学校内奇怪的土。小荷作文网,你也可以投稿

听老师指挥,两队分散,自由地去寻找自己的发现。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大叫一声:“看,那是我的发现。”话音未落,我便像一支离弦箭似的飞速向篮球场四周的每一个角落冲去。小荷作文网,你也可以投稿

由于是下午,似乎土儿们都去维护田地了。角落里只剩下几堆弱小的土守护着家门,土有湿有干,土块有大有小,这些你也许经常看见,但是奇怪的是,湿土还是分着几层,也许是因为爸爸不让他们去干活的缘故吧。手拿一块湿土,把手轻轻地一捏,土不但没有碎,而且一层层,很有秩序地落在地上,正当我要低头数一数有几层土壤的时候,却变成了碎末儿,怎么回事?我左思右想,忽然间想出了眉目:原来土是湿的,经过我的手一捏,变成了一层层的,又经过我的手一搓不就变得粉身碎骨了吗?随后,我又找来几块和它一样的土块,但却未能发现同样的现象,这个问题又使我迷惑不解。“同学们,集合啦。”老师一发话,我们马上集合又向西南方向前进。小荷作文网,你也可以投稿

我带着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看那被抛在后面的奇怪的土。就在这一会的时间内我反而懂得了很多道理:人的一生不会遇不上问题,只要大胆地想象,合理的猜测推理就一定能够解答。

篇13:我发现了桑蚕吐丝的秘密

我们家乡到处都是桑园。我们家也种了三亩桑树,每到春天,爸爸、妈妈就为桑树追肥、浇水,好为蚕宝宝备下足够的口粮。每年“五一”前后,各家就开始收拾蚕棚,迎接可爱的蚕宝宝。蚕宝宝到家时,我也经常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采摘桑叶,给蚕宝宝喂食。

刚出生的蚕宝宝黑黑的,瘦瘦的。经过几次蜕皮之后就会变得又白又胖,吃食也多起来。大吃七八周后作开始作茧了,一个个椭圆形的茧雪白雪白的,煞是可爱。

桑蚕吃什么呢?出于好奇,我做了几次实验,把蚕宝宝分为几组,分别喂不同的树叶、菜叶、草叶……可是每次除了桑叶和莴苣叶以外,其余的蚕都不吃。而且吃莴苣叶的蚕却怎么也不作茧。

桑蚕为什么只有吃桑叶才会吐出白丝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上网找到了答案:原来,桑叶中大部分是水分,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纤维素等。这些都是制造蚕丝的必不可少的原料。蚕吃了桑叶以后,就通过消化液和各种酶将其消化,吸收里边的各种成分。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物质被吸收,纤维素被排出体外,成为蚕粪。那些被吸进来的“原料”,又被特殊加工,这些氨基酸通过蚕体内特有的代谢功能,被制成了丝素、丝胶等,最后从蚕口中吐出白丝。

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我知道了蚕要想吐丝必须多吃桑叶。另外,丝绸公司的技术员叔叔还告诉我,大约一千条蚕,从出生到吐丝结茧,要吃二十千克桑叶,而吐出的丝只有二百五十克左右。于是,我更加精心地喂蚕吃桑叶了。

篇14:他们在美国发现了什么

不过,这本书呈现给读者的东西,远不止怀旧之情。书中收录的31篇文章,在内容、文笔和境界上固有高下之分,但大多内涵丰富,亲切可读。

读者如果对留学史和中美关系史感兴趣,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当然,根据治史的一般经验,回忆性的文字作为“重建史实”的实证材料,不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人的记忆多不可靠,而回忆时往往因利害而取舍,又经情感的渲染,失其情者比比,这是不足为怪的。不过,如果把它们作为文本分析的材料,以此窥悉新一代留美学人“闯荡美利坚”的心态和感受,那就成了极为难得的史料。

对于正在和打算留美的年轻学子来说,这本书也许可以起到“指南”或“津梁”的作用。虽然时代和环境发生了变化,但类似的经历,特别是从这些经历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想来应当还有些借鉴和启迪的意义。

美国研究生的学术训练

我个人读了这些文章,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反映的美国的学术训练体制,以及支撑这种体制的理念和伦理。不少作者所谈的,都是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给人一种活生生的感觉。多数文章都谈到了他们在美国大学所受的学术训练,而丛小平的文章更是这方面的专文,结合她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求学经历,系统而周详地描述了研究生培养的种种细节。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赴美留学的人,大多经历了“文革”,并在国内完成了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他们初入美国的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无所适从”之感,心中充满“苦恼和焦虑”(P85)。导致这种不适应感的因素,有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的障碍,还有教师、同学、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所带来的陌生感。他们一旦摆脱了最初的“苦恼和焦虑”,便很快发现了美国教育的长处,逐渐转变了思维方式,调整了学习习惯,从而获得了很大的裨益。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各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各有特色,而学生通常拥有较大的选课的自主性。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授课教师主张批判性地对待前人留下的知识和思想,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见解;而学生也特别乐于自我表现,争先恐后地发表各自的“高论”。叶维丽和张信都在文章中提到,美国学生总是对读过的书“找碴挑刺”,注重的是“提出自己的观点”(P86);而老师几乎不对学生的看法给出对错的评判(P19)。他们一开始不理解这种做法,因为这与他们在中国所习惯的教育方式相去太远。后来他们渐渐明白,这正是“所谓自由主义教育的‘真谛”’,是一种“开放式地求索‘真理’的路数”(P19)。

我觉得,这种现象至少反映了三个问题。第一,学生放言臧否前人,尽管有时可能走过了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说话也许不着边际,但批判性学习乃是主动求知的一个有效方式。第二,研究生课堂应当显示知识和思想的多样性,学生自由地发表不同的见解,正预示着增益知识和思想的可能。第三,研究生课堂也应是一个“民主的”场所,在人文知识领域没有绝对的权威,一个问题很难说有什么“标准答案”,也不能做简单的对错判断,因而老师并没有一锤定音的特权。

留美学者所受的学术训练,通常包含严格而系统的方法训练,而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则是方法训练的重要一环。巫鸿的文章谈到,他在张光直教授的影响下,“在哈佛学到的重要一点是对方法论的自觉,甚至认为这是现代和传统学术的基本分野”(P5)。把方法论的自觉提到区分现代与传统学术的高度,这是一种富有见地的说法。中国历史学者做研究,固然要调动和运用多种方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方法论的意识;但是普遍存在一个重大局限,就是在处理具体的研究题材时,对方法论往往缺乏系统的思考,往往把一般分析手段或常规逻辑方法当成自己的核心方法。照这种方式来做研究,结果难免是用常识性理解压倒或取代学术性阐释。

培养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也是学术训练的重要内容。刘晓原的老师告诉他,在读学术论著的时候,“只要一看注释就能了解这个作者的学术成熟程度”。他自己慢慢体会到,历史著作的正文好比枝干花叶,而注释是其根茎和“立命之本”(P34-35)。这是一个别致而发人深省的比喻。翟强也提到,冷战史名家约翰·加迪斯教授在培养学生时,“强调注释的重要性”(P167)。王希则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趣事”:他在写作研究丹佛华工的论文时,借鉴了另一位学者的统计方法,但在文中未加说明;老师要求他必须就统计方法的来源做出说明,以免产生是他首次使用这种方法的误解(P67)。也就是说,在学术上受到他人的任何启发和帮助,都要在文章中反映出来。

可是,刘晓原在国内看到的现象,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国内学者在讨论“领土属性转型”时,很少提及他以及他介绍的其他美国学者的论点,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假相,似乎是这几个中国学者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P41)。近年来,国内学界屡屡曝光的“学术丑闻”,如果不是严重到了叫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也不会引起舆论的关注。刘晓原所提到的现象,国内学界通常说是“不够规范”或“不够严谨”,并以此来为许多的学术犯规行为辩解或开脱。对照美国学术界对学风的严格要求,我们的确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学术规范,特别是要把注释提到学术著作的“立命之本”的高度来看待。

培养制度背后的伦理

我们在讨论如何改进研究生培养时,常说要借鉴美国的经验。从留美学者的经验来看,制度和方法的引进并不困难,难就难在如何确立制度和方法背后的伦理。就研究生的学术训练而言,牵涉到教和学两方面的伦理。如果我们忽略这个伦理层面的问题,单纯地移植制度和引进方法,在效果上难免要大打折扣。

教师须遵从教的伦理。留美学者大多提到,他们的老师要对课程做精心准备,不仅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拿出来与学生分享,而且还帮助学生发现寻求新知识的可能方向。据丛小平描述,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各个教授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但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老师能容忍不同的说法,鼓励学生做富于个性的独立思考。尤其是在讨论课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协调人,并不是掌握最终话语权的裁判。教师还必须关心学生的学习,把教学和批改学生习作视为一件必须做、而且必须尽力做好的工作。王希谈到,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埃里克·方纳教授学术上正是如日方升,工作十分忙碌,但

对于学生交来的习作,总是“很快阅读”、“仔细批改”;如有问题,则马上约学生前来谈话(P72)。徐国琦也说,入江昭教授事务繁忙,应接不暇,有时甚至是直接从机场去课堂;但无论怎样忙碌,他对学生学习方面的事情总是有求必应(P370)。以美国大学通行的课堂教学方式,教授的工作量必定极大地增加;但他们能不厌其烦,仔细认真地批改每一份作业(P437)。

学生则有一个学习伦理的问题。研究生要完成学业,就必须接受繁重的课程量,敷衍和应付是没有出路的。每一门课的分量都很重,老师布置大量的阅读材料,学生不仅要读书,要在课堂讨论中发言,还要经常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在课堂上,学生必须是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只带耳朵的“听众”。单方面吸取知识固不算坏事,但并不合乎公平的理念,因为课堂是一个学术讨论的场所,修课的人应当贡献自己的思考和心得,教师和学生应当一道来完成教学。丛小平提到,有个美国教授把这种课堂称作“搭伙餐”(P436)。有的教授反对旁听,因为旁听者对课堂没有贡献。这样上课,学生就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对老师和其他同学就显得不够尊重。

可见,一种制度,或是一套规定,往往有自身的系统和层次,有相应的理念和伦理作为支撑,并且离不开有利的社会大环境。具体到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如果仅是借用某些做法和制度,似乎是很难指望取得理想效果的。美国史学发展的利与弊

从书中的一些文章可知,美国史学的发展,得益于开放而便利的档案利用制度。档案的保存、保护、开放和合理利用,是历史研究的命脉。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档案利用制度,没有歧视性的限制,这是历史学者的福音。徐国琦在文中对比了在国内和国外做档案研究的不同待遇,给人一种天上地下的感觉(p372-376)。从他的描述推知,要在国内做一个有原创性的历史学者,是多么的不容易。另外,美国学术还依赖一套相对严密和合理的评价体制。多数留美学者都在美国出版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和专著,不少人详尽地描述了评审过程。虽然有人感到自己也受到了误解和委屈,但都承认这种出版前的评审,对于保证出版物的学术质量和可靠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书中还有几篇文章,从跨文化的特殊视角,对当前美国史学有独到的观察,也颇值得一读。他们对于美国学术的优势,有着相当的敏感和自觉。但他们所身负的中国文化,又赋予他们一个跳出庐山的视点,看出了美国史学的缺陷和不足。余茂春对“翻案史学”的利弊有精到的评论,认为这种“改写历史”的风气走过了头,由此产生了多种弊端,如门户之见,政治正确性的限制等。王晴佳指出,美国史学中“社会史、公众史和其他‘自下而上’史学流派”的兴起,与历史学者的“草根化”和美国社会的“反智”风气有关系,未必什么都好;他认为中国史学和美国的情况本不一样,如果盲目追随美国的风气,就会“自毁长城”(P309-313)。

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兴趣,就是巫鸿称张光直教授为“现代学者”(P5)。从他的下文可读出他对“现代学者”的界定。这里同样涉及一个角色和伦理的问题。一个“现代学者”,不仅仅是一个擅长单干独断之学的孤胆英雄,而同时也是“学科机制”的建设者,学术活动的组织者,把建立和主持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看得与个人治学同等重要,并乐于为此付出心血。另外,“现代学者”还很重视学术的传承,一心要把这种传承建立在制度和系统的基础上,培养和提携后学,积极参与学术评审和鉴定。就此而言,现代学术就是“现代学者”的事业。反观今天国内的学术状况,我们似乎还需要更多的“现代学者”。

如何看待留美学者学成未归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不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留美学者的作用和贡献。他们中许多人的初衷是赴美研究美国史,但最终坚持下来者却为数寥寥。初到耶鲁专攻美国史的叶维丽,后来转行做中国史,她表示“我对能够坚持‘做美国史’的中国留美学人充满钦佩”。据她的解释,那么多原本出国学习外国史的人,纷纷“‘回归’了中国史”,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在特殊背景下“以求在美立足”(P18)。他们在美国一待多年,经历了艰难的身份转移,从学生变成了教师,有的还从移民变成了公民。据李洪山的说法,他们留在美国大学执教,给美国的高教和学术园地增添了多样性,特别是给中国史、中美关系史研究带来了生气。目前,他们大多正当五十岁上下的壮年,刚刚进入学者生涯的黄金期,今后自当有更大的作为。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他们当中能出现杨联薛、邹谠、何炳棣、许倬云、余英时这样的学者。

有人会问,这些留美学者大多在美国取得了永久教职,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回国为学术和教育出力呢?李洪山在文中提到,1949年以前的百余年里,赴美的中国留学生约为两万多人;而在中美建交以来的30年里,这个数目超过了40万(P114)。但就回国的比例而言,1978年以来却大大低于1949年以前,人文学科尤其如此。新一代留美学者,有的在出国时抱着要回国、甚至回母校教书的念头,可最终还是留在了美国。留美不归的原因自然是各各不同的,也都有合理的成分。但是,这种状况对国内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这本书的作者当年在国内时,大多上的是最好的大学,有不少人已经在高校任教,甚至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以当时国内教育和学术资源的匮乏,他们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得天独厚。到了美国以后,他们又享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与研究条件。如果他们像出国学理工的人一样,有较多的人回国工作,对于国内学术规范的形成,学术风气的改造,以及学术水准的提高,肯定会有很大的推动。不过,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回国服务,但多数人十分关心国内社会的变化,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和推动国内教育与学术的发展。有的在国内高校兼任教职,其中还有两位是“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笛所说的“学术二道贩子”,对国内学术也是功莫大焉的,因为他们“把西方的这些学术成果、学术规则和实践介绍到中国”,以“加强中西方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P426)。

篇15:【热】我发现了什么作文[大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发现了什么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在书房紧张地做着作业,终于做完了语文,可以歇一歇了,放下笔。咦!手上怎么有黑黑的一块?糟了,我的笔芯漏墨了!不光手上,整个笔盖都染上了一层难看的黑墨,我赶紧起身,去洗洗吧。我先把漏墨的笔芯随手扔进垃圾桶,然后带着笔盖去洗手间。

清洗开始了,我打开水笼头,让清水注入笔盖,然后倒竖起笔盖往外倒水,嗯!怎么倒不出来?倒了几次都是这样,好像被谁拉住了,就是不出来!怎么办?你拉我就甩!我用尽力甩笔盖,一大堆黑呼呼的水终于不情愿地进了洗脸盆,果然有效,于是我按这个方法反复做:灌水,甩水。很快,笔盖就从最初的黑呼呼变成光洁如新啦!

擦干净笔盖上的水,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个大大的问号来:为什么这个笔盖里的水,即使倒过来也不流出来呢?这是偶然吗?

我用这个笔盖又做了三次试验,结局仍是一样,我又拿了其它类似的笔盖反复做,事实证明,这并非偶然现象!可是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呀?茶杯里的水一倒就会出来,我那针筒里的水也是一倒就流,为什么笔盖里的水就不出来?是不是在越细的管子里,水就越不容易出来?我很想试一试。

我找了几根吸牛奶的小管子,摁住一头,小心翼翼地把水灌进去,然后倒竖起来,里面的水真的没有出来。为什么粗管子里的水容易倒流,而细管子里的则不能?阻止水往下流的力量从哪里来?

晚上,我向爸爸妈妈讲述这个让我疑惑的现象,一起探讨原因。

“压力!肯定是大气的压力!”爸爸说,“除了大气的.压力,应该没有其它的力了。” 爸爸认为,这是一个与空气压强有关的问题,是大气压托住了一部分水。

“作用在物体上的大气压力应该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茶杯里的水会一倒就流呢?” 妈妈觉得有问题。妈妈认为,这是一个与摩擦有关的问题,水分子与盖壁上许多细小物质之间的摩擦力,这个力像脚一样撑住了盖壁,水才得以不落下来。

可是为什么同样的水,茶杯里的水却仍然倒出来了。

“这也许是一个与毛细现象有关的问题?”钢笔盖壁有许多的小物质,是它们吸住了一部分的水吧。”我说。

三人各持己见,一时谁也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要不,你问一问周老师吧?”

周老师是妈妈的好朋友,在一中分校教书,对呀!高中的科学老师肯定知道为什么。我兴冲冲地拿起了话筒。

“那就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水的张力是什么!”我赶紧去翻书。

“水的表面有一股收缩、拉紧的力,就是水的表面张力。”我看到这段话,“我们把硬币放入满杯的水中,可以连放10多个,水面鼓起来却不马上溢出来。”这件事我听说过,我赶紧也试一试。真的是这样!“是什么力量拉住了杯口的水?就是水的张力!”

那么,笔盖里的水也是这样被拉住了?对呀!肯定是。

因为在小笔盖里,水的重量相对较轻,水滴中水分子和笔盖分子之间的引力和大于水滴的重力的时候,水是倒不出的,只有等水滴慢慢聚集,当重力大过表面张力的时候,水滴才会滴落。这就是为什么茶杯里的水会倒出来的原因。

现在,这笔盖里的一点点水当然稳稳地留在里面了。

篇16:我发现了什么作文500字

一个风和日丽的晴天,独自一人步行到山上,找一快被松针与那翡翠似的绿草铺满的草地,躺在草地上向上望。我发现,天空原来很美。

太阳照耀在我的身上,我闭上眼,让阳光环绕在四周。这时,我听到了风儿与白云的嬉戏,打闹声。过了一会儿,我感觉世界成了橙色时,便睁开眼。在那一瞬间,眼睛会因为长时间被阳光照着尔略感酸痛。几只鸟儿从松树上“呼啦”一声跃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这时,天空就像一块点缀着一丝丝白纹的碧蓝色的水晶球,仿佛能从哪儿一下子看宇宙的另一端。一朵云从一边飘到了我的头顶,一下再变成了海星,一下子变成鱼儿。它好像对我说:“喂,您能像我这样吗?”天边飞来一支鸿雁的队伍,它们大概是来向大家报喜的吧?春风拂过天际,白云也都聚到了一块。我无意间发现日影西斜,已接近傍晚时分,连忙跑下山,回家休息。我边跑边想:“原来,天空是那么的美!”

夜幕掩盖了一切。天空盖下了眼帘。站在楼顶仰望,天上的群星三三两两地散落在各处,它们都在友好地眨着眼睛。此时的天空已经变成了黛青色,与白天相比,它就像一块紫色的琉璃。月亮升到了半空,她发出的柔和的光芒给大地披上了薄薄的银纱,别提多美了。几片小乌云与星星、月亮玩起了捉迷藏:它们忽而躲进了东山山峰,忽而又躲在了月亮背后,真是有趣极了!过了一会儿,乌云离开了现场。月亮的光辉又显露了出来。这让我想起了苏轼写过的一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沉浸在夜空中地我突然醒了过来。时间又到了八点钟。我只好挪开了脚步。

上一篇:家属答谢词下一篇:魏庄学校作风纪律整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