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什么小学作文

2024-04-17

我发现了什么小学作文(通用15篇)

篇1:我发现了什么小学作文

小学生作文我发现了什么

(一)平时苍蝇在我们周围飞来飞去,是不是觉得心烦意乱呢?可是有了苍蝇拍就不用再害怕了。记得那年夏天,几只绿豆一样大的苍蝇在我家来来回回。弄得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于是我搬出了秘密武器――苍蝇拍,“啪”的一声下去,一只苍蝇很轻松的被我打死了,可是同时我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苍蝇拍上要扎这么多孔,没有孔难道就做不成苍蝇拍吗?为什么一定要用苍蝇拍打苍蝇,用别的打不行吗?我带着种种疑惑做了一个实验。我用拖鞋瞄准了一直苍蝇然后小心翼翼的打下去,不料苍蝇突然飞走了,停留在了另一个地方。我于是把拖鞋换了下来,换上了苍蝇拍。看准了那只苍蝇,又“啪”的一声打了下去。咦?为什么用苍蝇拍打时就死了呢?我知道了秘密就在那些小孔上,可是这些孔到底有什么用呢?为了查清楚是怎么回事,我查阅了各种书籍,书上说苍蝇拍之所以打上孔是因为装上小孔就会有光线筛下来,如果不打上孔的话,你打苍蝇的那一块地方便会暗下来,导致苍蝇察觉,所以打不到的原因。

看来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去探究,你看一个小小的苍蝇拍都有这么多秘密,那更不用说其它东西了。

小学生作文我发现了什么

(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天,我便发现了蚂蚁摔不死的秘密。

中午,我和几个院子里的伙伴捉蚂蚁。“奇怪,奇怪,我捉的小蚂蚁被我不小心往高处摔下来,居然安然无恙。”我不禁大声说,伙伴们围了过来,看着我把蚂蚁从一米多高的台阶上摔下来,结果和上次一样,小蚂蚁安然无恙,而且更奇怪的是蚂蚁总是脚先着地。

“小蚂蚁摔不死,大蚂蚁摔得死吗?”我皱着眉头对伙伴们说。于是我们又捉了一只大蚂蚁,用同样的方法把蚂蚁从高处摔下来。可是,大蚂蚁和小蚂蚁一样,都是脚先着地,安然无恙。

蚂蚁摔不死,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妈妈。妈妈便带着我进行分析,我找来尺子,用尺子上附带的放大镜观察。我发现了蚂蚁那六只细小的脚竟和身子一样长。这么长的细脚在蚂蚁下落过程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

在妈妈的引导下,我突然明白了: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其中阻力的大小与物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关。越小的物体其表面积大小和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大,即阻力越容易和重力相平衡,从而不至于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也就是说,微小的物体可以在空中以很小速度下落,所以说,蚂蚁摔不死。

这就是我的新发现,你的呢?

小学生作文我发现了什么

(三)去年暑假我去农村玩,最喜欢干的事要数捉蟋蟀了。

在田间,我捉了一个多小时,杯子里的蟋蟀也有不少了。于是我便快快乐乐的向家中跑去。由于跑得太快了,把一只蟋蟀掉了下去,正好掉在了路边的一个小水塘里,这下可糟糕了,于是我马上下水去捞。正当我准备下去捞它时,发现从它肚子上飘出了一串水泡,我想起了自然老师说人或动物在水下用鼻子或嘴在水下呼气,就有一串水泡漂上来,那蟋蟀的鼻子在那里呢?于是我马上回家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我拿了一大盆水,又拿了一只蟋蟀。然后把它的身子提起来,把它的头放入水中,过了一分钟,蟋蟀非但没死,反而越来越精神了,好像在对我说洗脸好舒服呀!我又把它的头提起来,把身子放入水中,只见它拼命的挣扎着,一会儿把身子挺起来,一会儿把身子向上浮,看了这情景,我实在不明白,蟋蟀为什么把身子向上浮呢?于是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上说,蟋蟀靠肚子上的两个孔呼吸,所以它要把肚子向上浮了。

篇2:我发现了什么小学作文

了什么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发现了一:我发现了

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由于昨天晚上下过一场雨,我在社区公园玩的时候,发现人行小道上爬着十几只蜗牛。我兴奋极了,因为我以前很少见到蜗牛,更没有一次见过这么多蜗牛在路上拼命的爬。

我就忙蹲在地上仔细的观察它们。只见这些小家伙们,一个个长得都几乎一个样子,不仔细观察很难区别开来。每只蜗牛头上都有两支长长的触角,背上都背着同样造型的小房子——一个看起来很重的壳。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那就是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外壳深一些,而有的就要浅一些。

蜗牛的胆子很小,只要它的触角一感觉到了危险,它就会把头缩进壳里,不肯再伸出来。尤其有趣的是,蜗牛没有腿,不会走路,行动时只能靠身体不断地往前伸缩,一步一步的慢腾腾的爬行,却偏偏喜欢背着它那沉重的小房子去四处旅游。不过,我却觉得,蜗牛这样做也有它的好处,起码不用像我们人类这样,无论到哪里都要为房子犯愁了。

后来,我根据每只蜗牛都长得差不多的特点,写了一个童话故事《蜗牛和兔子赛跑》,并把它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听了都觉得很有意思。小学三年级作文我发现了二:我发现了鸡吃石子的秘密 星期六,我和妈妈去奶奶家玩。一进门,我就看见几只鸡在院子里吃谷子,我数了数,一共有五只鸡。看着这些鸡,我脑子里一闪,想起了老师布置的周末作文??我发现了什么。不如就写鸡吧!

于是,我跑过去仔细观察起来。那几只鸡见了我并没有逃跑,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谷子。你瞧,那只大公鸡头也不抬,拼命地吃着食物,好像在说:别抢,都是我的,都是我的!真贪心,我正想把它赶走,突然发现它把小石子也吃了进去。这是怎么回事?我忙去问妈妈:妈,鸡为什么吃石子呀?它会不会消化不良,会不会死掉呀?妈妈说:这我可不知道,你再去看看吧!我只好又去观察了。

这一次我看得可认真了,眼睛都不眨一下。咦,那只鸡还在吃石子,却安然无恙。我不由得猜想起来:是鸡眼睛不好,把石子当谷子吃?不对,我看它眼睛可好了,专挑大的谷子吃。是鸡饿极了什么都吃?也不对,鸡不可能每天都这么饿。

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最后,我跑进房间,翻出《十万个为什么》找了起来。因为我想快点找到,只是随便翻了翻,怎么也找不到。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吸取了上一回的教训,认真地一页一页地看。最后,它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书上说,鸡吃石子是为了帮助消化。我这才恍然大悟。

我把答案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篇3:我发现了

我查了一下《十万个为什么》, 原来, 相同质量的水和冰, 冰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 水在结成冰的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部分水分, 所以, 冰的体积比水要大。于是我决定做个试验来证实一下。我找来一个有刻度的量杯, 往里面倒了50毫升的水, 然后把它放进冰箱里。过了一天, 我把量杯拿出来一看, 水结成了冰, 果然冰比以前的水多了一些。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这个道理大人们都知道的, 所以, 冬天到来之前, 人们会把露天的水缸齐口埋在地上, 盖上稻草编成的缸盖, 就是为了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缸。有些地方到了冬天, 放在露天的水缸都要倒扣过来, 不再装水。院子里的水缸就是爸爸忘了倒扣过来, 被我灌满了水后胀破的。

篇4:我发现了什么小学作文

下面就针对两位教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页第7题的教学进行分析,以找出这一类数学题的教学策略。

例: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180-36-44;180-(36+44)。

(2)159-(59+37);159-59-37。

【教学片断一】

师:解答这一道题目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计算题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两组题目中,有一个没有括号,另一个有括号。

生3:我发现36+44=80。

生4:我发现用下面的计算方法计算比较简单。

……

从发言情况来看,学生确实发现了一些数学的东西,表面上看教师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让学生自由发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发现进行引导,造成了学生的发现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东西,这偏离了教材编写者编写这类题目的初衷。

【教学片断二】

师:通过自己解答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每一组的两个题目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师:那你看看每一组的两个题目都有什么特征?

生1: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题目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就是运算符号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结果却相同呢?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180-36-44”与“180-(36+44)”这两道题,第二道题是如何由第一道题演变而来的?

生2:它是把后面的两个数先加起来,然后再减的,但结果是一样的。

师:为什么连续减两个数,就可以把后面的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减它们的和?

生3:比如我拿180元去买衣服,上衣用去36元,裤子用去44元,问我身上还剩多少元钱?我可以拿180元先减去上衣的36元,然后再减去裤子的44元,就求出身上还剩多少元。我还可以先求出上衣与裤子一共花去多少元钱,然后再拿180元来减。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师:真了不起,你能够通过实例来证明为什么两道题目的答案是一样的。

生4:我发现每一组题目中如果按照第一个的计算顺序来解答比较麻烦,比如”180-36-44”,我得列两道竖式才能算出来,而变成”180-(36+44)”,我口算就可以算出得数了,因为36+44正好等于80。

师:完全正确,你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在演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4: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的,那么加上括号或者去掉括号时,括号里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而减号就要变成加号。你看”180-36-44”变成”180-(36+44)”时,本来是“减44”的,但是因为放到了括号里面先计算,就得变成“加44”,而“159-(59+37)”变成“159-59-37”时,本来是“加37”的,去掉括号后就得变成“减37”。

师:对,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要记牢了,否则计算时就会出错。

……

通过上面的教学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道题目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发现了题目的核心内容,圆满地完成了教材中提示语的教学。

对以上两个教学片断进行分析与比较,笔者认为在教学“你有什么发现”这一类内容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联结点。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知识的逻辑层次,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往往一个内容在多册教材中都会有所反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与比较、探究与归纳,得出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与数学思想。比如该文的例题其实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下减法的运算性质,这也正是这一册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比较难,所以放在了高年级来完成。因此,教师要先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的编排体系,找出这些知识的前后联结点,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

其次,精心备课,预设知识的拓展点。在研究好教材的编排体系之后,教师就要精心备课,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与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相应的教学预设。像教学片断一,就是由于教师没有预设一些问题,任由学生随便发言,才造成许多无效的发现。而教学片断二中当学生回答“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计算题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时,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预设的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有价值的发现中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围绕着教师的提问而展开,避免了一些无效的言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减法的运算性质。

(责编金铃)

篇5:我发现了什么小学二年级作文

在一个难忍的夏天,我正在大门下乘凉突然飞来了一只瓢虫,又飞来一只瓢虫,哪个是益虫?那个是害虫?第一只瓢虫七颗星,第二只十二颗星,我问爸爸:“您能告诉我那只是益虫,那只是害虫吗?”爸爸说:“你自己去找答案吧,去找之前我先提醒你一下,益虫吃苍蝇,害虫吃树叶。”

于是我拿了两个小盘子,又拿了一片树叶放在左边盘子里,又找了一只苍蝇的尸体放在右边盘子里,我以为它们向一种食物爬去,让我恍然大悟的是那只十二颗星的瓢虫像树叶爬去,另外一只七星的瓢虫向苍蝇爬去,我终于知道哪只是益虫哪只是害虫。

篇6:小学我发现了什么作文500字

记得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双休日,我和妈妈去逛商场,妈妈打算买几套漂亮衣服回家。进了商场服装柜,我忙帮妈妈挑了几套漂亮的衣裙,让妈妈试穿,妈妈看了,也是“一见钟情”,便喜滋滋地拿着衣服走进了更衣室去换衣服。不料妈妈穿着新衣走出更衣室,我便怔住了,这裙子都已是中号了,怎么穿在她身上却像包粽子般紧巴巴的,难看极了,妈妈往镜子前一照,只见,裙子那线条分明在腰间,一圈赘肉清晰可见,妈妈惊叫了一声:“啊!不行,不行!”便红着脸一头跑进了更衣室。

于是我又挑了几件特大号的连衣裙递给了妈妈,不料,这么大尺码的裙子还是包裹不住妈妈那肉鼓鼓的身子,裁剪得体的牛仔裤一套到妈妈身上就变了形。瞧,妈妈的手臂好粗,快把袖管都撑破了,那裤子紧贴着妈妈那园滚滚的屁股,腰上的一粒扣子怎么也扣不上,急得她额头直冒汗,我站在一边,也只能干着急,忍不住喃喃自语道:“啊!妈妈变胖了!”

篇7:小学生作文:我发现了什么

记得我曾看见爸爸连续几天都在给这棵小草浇水、松土、施肥等,特别的尽心尽力爱护这棵小草。

一天,我随口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的精心养护这棵小草呢?爸爸说:“你知道它的名字吗?”我说:“不知道,反正挺难看的。”爸爸笑着说:“女儿这你就错了,它可是藏有秘密的奥!”我有好奇的问爸爸,什么秘密呀?爸爸嘲笑我似的说:“这就要靠你自己去发现了。”听了爸爸嘲笑的话,于是我下定决心要亲自发现这棵草的秘密。

我既然下定决心,就一定下功夫去查找,于是我就天天观察它,可观察了好长一段时间却没有观察出一点结果。我慢慢就失去了信心。

直到放暑假的一天,我无意间碰到了这棵草,它的叶子竟突然合拢了起来。当时爸妈都不在家,我就自己查看爸爸的植物书籍。我终于一下子知道了这棵草的名字,它叫含羞草。含羞草之所以叫含羞草是因为一旦碰到它,就会害羞似的合拢了它的叶片,并且好长时间才伸开,真像是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正当我看得入神时门咔嗒开了,原来是爸爸回来了。于是我神气十足的把我观察的结果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伸出大拇指对我说:“你真棒,女儿。”

篇8:我发现了美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起了个大早,看到教室里没人,我借机到喷水池旁背几首绮丽的小诗。我坐在石头上,正欣赏着美丽的花花草草,突然看见一个小孩在翠绿的草地上捡起一个钱包,我悄悄地上前看个究竟。他轻轻地拂掉上面的灰尘,不紧不慢地打开钱包,里面竟有几张大钞和几张银行卡。只见他把钱包合上,走了。我正想:哇,真是天上掉馅饼啦,而且是大馅饼,这下他赚大了。我得把他跟紧了,生怕他溜之大吉。

他拿着钱包跑了出去,莫非他想把钱藏起来,放学再带回家?好奇心促使我上前探个究竟。

咦!他怎么没有去教室?而是向老师的办公室跑去?我从窗外看到他将包交给老师,说:“老师,这是我从草坪上捡到的。”而后又急切地说:“老师,希望您能尽快找到钱包的失主,他一定很着急……”老师说:“你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学生。”“没什么,这是我该做的。”小同学回答道。

我亲眼目睹了这个同学心灵美的行为,从中感受到了这位同学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虽然很多同学有过拾金不昧的行为,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其他人也难免会躲过啊。

是啊,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像一杯酒,陶醉你;美,像一块磁铁,吸引你;美,像蜂蜜,让你感到甘甜。我将继续追逐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样才能说是美不胜收。

篇9:火星上发现了什么?

就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宣布说他们已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远古时代火星曾经是大水汪洋的蓝色世界之后仅几个星期,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罗斯·瓦特豪斯天文观测台即爆出令科学及宗教两界备感震惊的新闻:一艘与传闻了两千余年的挪亚方舟形神毕肖的“物件”稳稳地摆放在火星的一座山上,并附有一张照片,看得一清二楚。

挪亚方舟怎么跑到了火星上?这张照片又向我们泄露出哪些玄妙的天机?为揭开这两个谜,不妨先从《圣经》谈起。

据旧约《创世纪》所载,神造出亚当和夏娃之后恨他们偷吃了智慧之果,一怒之下把他们逐出伊甸园,罚到地上劳动求生,养育儿女繁衍后代。不料他们的子孙早已失去了纯朴天真的本性,“……神观看世界败坏了……就对挪亚说:……我要把他们和地球一并毁灭……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要长10米宽16米高1米……上边要留透光处,高003米……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上、中、下三层……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再过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洪水泛滥在地上40天……水势比山高过045米,……过了150天水从地上渐退……二月二十七日地就全干了……”这是有关挪亚方舟和那场淹没地球的大洪水最权威的记载。从上述文件不难得出三个结论:地球一度成为无土可寻的水世界;挪亚造了一条船;现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方舟所载“活物”的后裔,如此说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完全是一句空话。但涉及“救生船”的描述究竟是子虚乌有还是有根有据?这一场洪水浩劫是先哲为告诫世人多做好事勿为恶行而编造的神话故事,还是残存在远古先民脑海中某个历史事件的记忆?两千余年来多少学者为了给《圣经》一个完美合理的解释绞尽了脑汁,跑断了腿,到处去寻找靠得住的证据——方舟的残骸,最后得出的结论依旧是——悬案!

2002年3月11日,罗斯·瓦特豪斯天文观测台凡·德·哈阿斯博士领导的一个小组把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太阳系的老四,红色的火星,在赤道以北不远处有一片满地红色土壤的大块石头,干燥得如同半点水汽皆无的西尔伯鲁斯平原。在平原上他们看到一座高高耸起直插天际的山峰,当镜头移到4000米的峰巅上,一块“奇石”赫然在目。它的外形规则有序,仿佛出自能工巧匠之手雕琢而成,而且酷似传说中的方舟!凡·德·哈阿斯博士立即将照片放大,利用现代技术精确测量它的三维尺寸,长140米,宽20米,高12米,按一肘约合045米换算成古代计量单位,恰好是300×75×30,哇,分毫不差!不仅如此,您对照一下古代艺术家根据《圣经》的描述绘制的方舟图,和这块“奇石”简直一模一样,莫非它就是那艘千万人朝思暮想睡梦中都想看一眼的挪亚方舟?怪不得踏破铁鞋无觅处,原来它在火星上?

如果它只不过是一块“奇石”,经亿万年岁月的剥蚀偶然点化成方舟的形象汲取了它的灵气,那么可以把它归入大自然的杰作,有朝一日搬到地球上定能卖个好价钱。如果它果真就是方舟,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说明火星上曾经闹过一场超级大洪水,而且上面还居住着有智慧能设计加工各种材料的生物——人,有这样的证据吗?

洪水的证据是现成的。地球科学家迪望·巴尔和行星学家阿尔弗雷德·麦夫伊万分析火星轨道照相在阿扎巴斯卡谷地纵横交错的沟渠网里拍摄到的东一块西一块散布着的台地,正是经受流水长期冲刷侵蚀后形成的,它们表面平坦,边缘光滑呈泪滴状,与流水的走向一致,自然界其他现象如火山熔岩和地震虽然也能塑造出鬼斧神工般的地貌,但雕琢不成如此俊俏的身段,因此火星上至少爆发过一次大洪水,其势头之凶猛,规模之浩大,远远超出地球上发生过的任何一次山洪泛滥河水决堤,当年那种可怕的情景恐怕是我们的科学家无法想象的。

火星上的洪灾与地球上的水患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既不符合由于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引起两极冰盖融化以至海平面逐年上升淹没大片陆地的模式,也非天降豪雨百川汇聚无处宣泄造成的水漫金山的局面,它的水源来自地下海或大冰库。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直封闭在地壳之下的水突然冲破火山构造形成的裂缝,600立方千米的海水以天崩地裂不可阻挡之势同时喷涌而出,夹杂着数以百万吨计的泥沙倾泻而下,一时间火星上涛声如雷震天动地,浊浪横空拍岸裂石,遥遥天际上的这颗红色的星球已是一片泽国。像地球一样,火星也在不停地绕中心轴旋转,由此产生的巨大离心力逼得火星海形成几股洋流,昼夜不息地奔腾呼啸,发挥它那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切刮磨削,把巨大的山岩分割成一块块平坦圆滑的台地,就是巴尔和麦克伊万看到的那样。

找到方舟又“瞧见”了大洪水,剩下的问题当然是重写火星的历史。

写历史又需要证据,人证物证齐备始可动笔。1976年NASA的“海盗”号飞船光临火星后拍摄到一幅漂亮的照片,上面有一座久已废弃近乎坍塌的金字塔,还发现一块巨石,在半空中从一定角度鸟瞰都是一个面貌秀丽形神兼备的人头像,取名斯芬克司;另有许多名符其实的运河水道,应该属于人类劳动的成果,此其一。古代社会无飞机轮船代步,交通不便,崇山峻岭大海巨洋阻挡了不同思维库之间的交流,迫使他们偏安一隅各自发展,所以古代文明分别在五大洲不同地点燃起智慧之火。但古巴比伦文明也好,古中华文明也好,古恒河文明也好,尽管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却有一个共同的内容:滔滔洪水一度吞没过世界,不同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包括印度的史诗也记载着世界性大洪水的故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远古的先民如何能够构思出内容完美情节雷同的历史事件?这又是一条旁证。

据当代宗教界研究人士的推算,《圣经》记载的那次大洪水实际发生于1000万年之前,挪亚的方舟也是那时候造成的。如果学者推算的时间准确,可就令人困惑不解,因为那个时代人类还没有登上地球大舞台,我们的祖先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腰疼着呢,没有人哪来的挪亚?没有挪亚哪儿来的方舟?上帝命令挪亚拯救生灵的伟大壮举根本无从谈起,在地球上找不到它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结局,找到了才怪呢。如今在火星上发现了它的倩影,上述那些矛盾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又是一条反证。再有,欧洲、亚洲甚至澳大利亚都流传过大洪水淹没世界的神话,但事出有因却查无实据。局部地区遭受洪灾蹂躏的例子时有所闻,始终找不到全球性大洪水的证据,换句话说《圣经》的记载与实地考察两相乘谬难以吻合。那问题出来了,这场洪水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倘若洪水肆虐是实,它在何处咆哮翻腾?

所有这些旁证反证和疑问都在西尔伯鲁斯平原那座山巅上汇总统一了起来。挪亚方舟停在火星上,大洪水冲刷的是火星的山峦。遥想千万年前火星人突然遭逢大难,洪水仿佛地狱放出来的恶鬼号叫着席地卷来,冲毁了他们的家园,他们只好赶紧造条大船逃生。后来水退了下去,一切才恢复了常态。这艘救命的船却卡在山巅上留作永久的纪念。后来,不知又过去几千几万年,火星上的太空人来到地球观光考察,所有住着人的地方都留下过他们的踪迹,他们带来的文件,包括大洪水的记载,一一留在人世间,被奉为神圣的历史融合进古老先民的记忆库中代代流传下来。

无论洪水毁灭了地球还是淹没了火星都无伤大雅,因为它只会说明一个事实,《圣经》记述的这一段历史并非虚构,然而它对学术界的冲击却是史无前例的,有朝一日验明了正身证实山头上卡着的正是挪亚的方舟,那么火星上曾经有过高级文明社会这一千古疑团就此尘埃落定,人类也不再是宇宙中惟一的娇子,茫茫苍穹必定还有数不清的外星兄弟等着我们挨着个儿地拜见。这一场思想大洪水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多么强烈、多么深刻的冲击,眼下还真难以断定。

篇10:我发现了什么小学作文

在和安娜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我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秘密。安娜的性格特别古怪,有时它乖乖的,你摸摸它,抱抱它,甚至捉弄它,它都不生气,丝毫不在意。有时却十分调皮,从很高的地方跳下来,我们都怕它有什么闪失,但它还依然活蹦乱跳,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得。有时,它还跟我们玩捉迷藏,弄得你真想在它的小屁股上打一下,安娜的性格还真是变幻莫测!它还像一个小杂技演员,它能用后腿站立,前脚悬空,跳过比它自己高三倍的障碍物。如果把它放在空地上,它会飞快地跑起来,你是追不上它的,真是身怀绝技呀!这只是我的发现之一。

小兔子安娜刚来我们家的时候,妈妈就叮嘱我小兔子不能碰到水,我想:生命不是离不开水吗?怎么小兔子不能喝水和洗澡呢?经过查看资料,原来小兔子不是不喝水,只是比其他动物喝得少而已,不过在它很小的时候的确是不能洗澡的。小兔子还很爱干净,每次饭后都用自己的嘴去添身上弄脏的地方,这又是我的一大发现。

小兔子的秘密还真多,你要是把它抱在怀里,它会很温顺地用嘴舔舔你的衣服。如果它闭着眼睡觉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点声响,就会突然睁开眼,呆呆地看着你,小鼻子一动一动的,好像充满着疑问。要是发现没什么事,便又倒头就睡,可爱极了!在我看来,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奥秘,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篇11:我发现了什么 作文

母亲告诉我说:“鸡蛋裹着一层白膜是因为白膜会防止鸡蛋被细菌侵入,还有一个原因是能够更好地保护住鸡蛋的表皮,还可以使皮肤更加细嫩。”

听了母亲的话之后,我突然联想到自身:平时我在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总会突然有一阵风吹过,结果沙子进入了我的眼睛,弄的我眼睛都红了。我突然觉得要是人们能仿照鸡蛋的膜做一个眼贴膜贴在我的眼睛上,那么,就不会让那些可恶的风沙乘虚而入了,还保证了用眼卫生。

篇12:我发现了什么之美作文

同学们一定知道九大行星吧,它们是那么的大,但在水这个大力士面前,也还是能被轻而易举地举起来的。那么,这个大力士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呢?这就是水的浮力。

提到水的浮力,不知怎么的,它唤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让我想到了幼时看过的动画片《海尔兄弟》中的情节。还记得海尔的兄弟们在驱赶鳄鱼时,油桶漏了,汽油全流入了水中。海尔兄弟灵机一动,用火柴点燃了水面上的汽油,水面便着了火,这是为何呢?原来那正是水的浮力在起作用。

我对此有些怀疑,便展开了我的实验。我拿了几个杯子,都灌满了水,起先我用泡沫塑料放在水面上,用手将其压至底部,可是一松手,它又弹了上来。我又把吹足了气的气球放在水面上,用力将它压下去,可是越往下压就感到越吃力。结果一松手,气球又弹了上来,难道这就是浮力吗?

水的浮力到底是什么呢?我从书中得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后,由于物体上下部分在水中的深度不同,上面受到的压强小于下面受到的压强,所以下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大,其合力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这时我又有了一个想法。大家都知道,石头放在水里会沉下去,一片树叶放在水里却会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有人会说是因为石头太重的缘故。错了!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可是后来我做了一个实验:我先把一个小小的铁螺丝帽放在一个装满水的池子里,它立刻沉了下去。然后,我又把一艘比螺帽重几十倍的玩具快艇放入水中,但快艇并没有沉下去,这证明了物体并不是因为自身重就会沉下去的。

其实,树叶也好,石头也好,落水时都会遵守同一条规律——阿基米德定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树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本身的重量,而石头受到的浮力小于本身的.重量;所以树叶上浮,石头下沉。玩具快艇的体积大,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本身的重量,因而会浮在水面上。另外,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还与液体和气体的密度有关。它们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在离地中海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内陆海叫死海,那里的海水特咸,含盐量达23%——25%,这使得死海里水的密度大大超过了人体的密度,所以人在死海里不用担心被淹死,还可以躺在海面上看书呢!

篇13:我发现了桑蚕吐丝的秘密

我们家乡到处都是桑园。我们家也种了三亩桑树,每到春天,爸爸、妈妈就为桑树追肥、浇水,好为蚕宝宝备下足够的口粮。每年“五一”前后,各家就开始收拾蚕棚,迎接可爱的蚕宝宝。蚕宝宝到家时,我也经常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采摘桑叶,给蚕宝宝喂食。

刚出生的蚕宝宝黑黑的,瘦瘦的。经过几次蜕皮之后就会变得又白又胖,吃食也多起来。大吃七八周后作开始作茧了,一个个椭圆形的茧雪白雪白的,煞是可爱。

桑蚕吃什么呢?出于好奇,我做了几次实验,把蚕宝宝分为几组,分别喂不同的树叶、菜叶、草叶……可是每次除了桑叶和莴苣叶以外,其余的蚕都不吃。而且吃莴苣叶的蚕却怎么也不作茧。

桑蚕为什么只有吃桑叶才会吐出白丝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上网找到了答案:原来,桑叶中大部分是水分,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纤维素等。这些都是制造蚕丝的必不可少的原料。蚕吃了桑叶以后,就通过消化液和各种酶将其消化,吸收里边的各种成分。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物质被吸收,纤维素被排出体外,成为蚕粪。那些被吸进来的“原料”,又被特殊加工,这些氨基酸通过蚕体内特有的代谢功能,被制成了丝素、丝胶等,最后从蚕口中吐出白丝。

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我知道了蚕要想吐丝必须多吃桑叶。另外,丝绸公司的技术员叔叔还告诉我,大约一千条蚕,从出生到吐丝结茧,要吃二十千克桑叶,而吐出的丝只有二百五十克左右。于是,我更加精心地喂蚕吃桑叶了。

篇14:他们在美国发现了什么

不过,这本书呈现给读者的东西,远不止怀旧之情。书中收录的31篇文章,在内容、文笔和境界上固有高下之分,但大多内涵丰富,亲切可读。

读者如果对留学史和中美关系史感兴趣,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当然,根据治史的一般经验,回忆性的文字作为“重建史实”的实证材料,不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人的记忆多不可靠,而回忆时往往因利害而取舍,又经情感的渲染,失其情者比比,这是不足为怪的。不过,如果把它们作为文本分析的材料,以此窥悉新一代留美学人“闯荡美利坚”的心态和感受,那就成了极为难得的史料。

对于正在和打算留美的年轻学子来说,这本书也许可以起到“指南”或“津梁”的作用。虽然时代和环境发生了变化,但类似的经历,特别是从这些经历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想来应当还有些借鉴和启迪的意义。

美国研究生的学术训练

我个人读了这些文章,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反映的美国的学术训练体制,以及支撑这种体制的理念和伦理。不少作者所谈的,都是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给人一种活生生的感觉。多数文章都谈到了他们在美国大学所受的学术训练,而丛小平的文章更是这方面的专文,结合她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求学经历,系统而周详地描述了研究生培养的种种细节。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赴美留学的人,大多经历了“文革”,并在国内完成了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他们初入美国的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无所适从”之感,心中充满“苦恼和焦虑”(P85)。导致这种不适应感的因素,有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的障碍,还有教师、同学、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所带来的陌生感。他们一旦摆脱了最初的“苦恼和焦虑”,便很快发现了美国教育的长处,逐渐转变了思维方式,调整了学习习惯,从而获得了很大的裨益。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各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各有特色,而学生通常拥有较大的选课的自主性。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授课教师主张批判性地对待前人留下的知识和思想,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见解;而学生也特别乐于自我表现,争先恐后地发表各自的“高论”。叶维丽和张信都在文章中提到,美国学生总是对读过的书“找碴挑刺”,注重的是“提出自己的观点”(P86);而老师几乎不对学生的看法给出对错的评判(P19)。他们一开始不理解这种做法,因为这与他们在中国所习惯的教育方式相去太远。后来他们渐渐明白,这正是“所谓自由主义教育的‘真谛”’,是一种“开放式地求索‘真理’的路数”(P19)。

我觉得,这种现象至少反映了三个问题。第一,学生放言臧否前人,尽管有时可能走过了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说话也许不着边际,但批判性学习乃是主动求知的一个有效方式。第二,研究生课堂应当显示知识和思想的多样性,学生自由地发表不同的见解,正预示着增益知识和思想的可能。第三,研究生课堂也应是一个“民主的”场所,在人文知识领域没有绝对的权威,一个问题很难说有什么“标准答案”,也不能做简单的对错判断,因而老师并没有一锤定音的特权。

留美学者所受的学术训练,通常包含严格而系统的方法训练,而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则是方法训练的重要一环。巫鸿的文章谈到,他在张光直教授的影响下,“在哈佛学到的重要一点是对方法论的自觉,甚至认为这是现代和传统学术的基本分野”(P5)。把方法论的自觉提到区分现代与传统学术的高度,这是一种富有见地的说法。中国历史学者做研究,固然要调动和运用多种方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方法论的意识;但是普遍存在一个重大局限,就是在处理具体的研究题材时,对方法论往往缺乏系统的思考,往往把一般分析手段或常规逻辑方法当成自己的核心方法。照这种方式来做研究,结果难免是用常识性理解压倒或取代学术性阐释。

培养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也是学术训练的重要内容。刘晓原的老师告诉他,在读学术论著的时候,“只要一看注释就能了解这个作者的学术成熟程度”。他自己慢慢体会到,历史著作的正文好比枝干花叶,而注释是其根茎和“立命之本”(P34-35)。这是一个别致而发人深省的比喻。翟强也提到,冷战史名家约翰·加迪斯教授在培养学生时,“强调注释的重要性”(P167)。王希则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趣事”:他在写作研究丹佛华工的论文时,借鉴了另一位学者的统计方法,但在文中未加说明;老师要求他必须就统计方法的来源做出说明,以免产生是他首次使用这种方法的误解(P67)。也就是说,在学术上受到他人的任何启发和帮助,都要在文章中反映出来。

可是,刘晓原在国内看到的现象,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国内学者在讨论“领土属性转型”时,很少提及他以及他介绍的其他美国学者的论点,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假相,似乎是这几个中国学者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P41)。近年来,国内学界屡屡曝光的“学术丑闻”,如果不是严重到了叫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也不会引起舆论的关注。刘晓原所提到的现象,国内学界通常说是“不够规范”或“不够严谨”,并以此来为许多的学术犯规行为辩解或开脱。对照美国学术界对学风的严格要求,我们的确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学术规范,特别是要把注释提到学术著作的“立命之本”的高度来看待。

培养制度背后的伦理

我们在讨论如何改进研究生培养时,常说要借鉴美国的经验。从留美学者的经验来看,制度和方法的引进并不困难,难就难在如何确立制度和方法背后的伦理。就研究生的学术训练而言,牵涉到教和学两方面的伦理。如果我们忽略这个伦理层面的问题,单纯地移植制度和引进方法,在效果上难免要大打折扣。

教师须遵从教的伦理。留美学者大多提到,他们的老师要对课程做精心准备,不仅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拿出来与学生分享,而且还帮助学生发现寻求新知识的可能方向。据丛小平描述,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各个教授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但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老师能容忍不同的说法,鼓励学生做富于个性的独立思考。尤其是在讨论课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协调人,并不是掌握最终话语权的裁判。教师还必须关心学生的学习,把教学和批改学生习作视为一件必须做、而且必须尽力做好的工作。王希谈到,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埃里克·方纳教授学术上正是如日方升,工作十分忙碌,但

对于学生交来的习作,总是“很快阅读”、“仔细批改”;如有问题,则马上约学生前来谈话(P72)。徐国琦也说,入江昭教授事务繁忙,应接不暇,有时甚至是直接从机场去课堂;但无论怎样忙碌,他对学生学习方面的事情总是有求必应(P370)。以美国大学通行的课堂教学方式,教授的工作量必定极大地增加;但他们能不厌其烦,仔细认真地批改每一份作业(P437)。

学生则有一个学习伦理的问题。研究生要完成学业,就必须接受繁重的课程量,敷衍和应付是没有出路的。每一门课的分量都很重,老师布置大量的阅读材料,学生不仅要读书,要在课堂讨论中发言,还要经常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在课堂上,学生必须是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只带耳朵的“听众”。单方面吸取知识固不算坏事,但并不合乎公平的理念,因为课堂是一个学术讨论的场所,修课的人应当贡献自己的思考和心得,教师和学生应当一道来完成教学。丛小平提到,有个美国教授把这种课堂称作“搭伙餐”(P436)。有的教授反对旁听,因为旁听者对课堂没有贡献。这样上课,学生就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对老师和其他同学就显得不够尊重。

可见,一种制度,或是一套规定,往往有自身的系统和层次,有相应的理念和伦理作为支撑,并且离不开有利的社会大环境。具体到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如果仅是借用某些做法和制度,似乎是很难指望取得理想效果的。美国史学发展的利与弊

从书中的一些文章可知,美国史学的发展,得益于开放而便利的档案利用制度。档案的保存、保护、开放和合理利用,是历史研究的命脉。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档案利用制度,没有歧视性的限制,这是历史学者的福音。徐国琦在文中对比了在国内和国外做档案研究的不同待遇,给人一种天上地下的感觉(p372-376)。从他的描述推知,要在国内做一个有原创性的历史学者,是多么的不容易。另外,美国学术还依赖一套相对严密和合理的评价体制。多数留美学者都在美国出版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和专著,不少人详尽地描述了评审过程。虽然有人感到自己也受到了误解和委屈,但都承认这种出版前的评审,对于保证出版物的学术质量和可靠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书中还有几篇文章,从跨文化的特殊视角,对当前美国史学有独到的观察,也颇值得一读。他们对于美国学术的优势,有着相当的敏感和自觉。但他们所身负的中国文化,又赋予他们一个跳出庐山的视点,看出了美国史学的缺陷和不足。余茂春对“翻案史学”的利弊有精到的评论,认为这种“改写历史”的风气走过了头,由此产生了多种弊端,如门户之见,政治正确性的限制等。王晴佳指出,美国史学中“社会史、公众史和其他‘自下而上’史学流派”的兴起,与历史学者的“草根化”和美国社会的“反智”风气有关系,未必什么都好;他认为中国史学和美国的情况本不一样,如果盲目追随美国的风气,就会“自毁长城”(P309-313)。

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兴趣,就是巫鸿称张光直教授为“现代学者”(P5)。从他的下文可读出他对“现代学者”的界定。这里同样涉及一个角色和伦理的问题。一个“现代学者”,不仅仅是一个擅长单干独断之学的孤胆英雄,而同时也是“学科机制”的建设者,学术活动的组织者,把建立和主持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看得与个人治学同等重要,并乐于为此付出心血。另外,“现代学者”还很重视学术的传承,一心要把这种传承建立在制度和系统的基础上,培养和提携后学,积极参与学术评审和鉴定。就此而言,现代学术就是“现代学者”的事业。反观今天国内的学术状况,我们似乎还需要更多的“现代学者”。

如何看待留美学者学成未归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不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留美学者的作用和贡献。他们中许多人的初衷是赴美研究美国史,但最终坚持下来者却为数寥寥。初到耶鲁专攻美国史的叶维丽,后来转行做中国史,她表示“我对能够坚持‘做美国史’的中国留美学人充满钦佩”。据她的解释,那么多原本出国学习外国史的人,纷纷“‘回归’了中国史”,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在特殊背景下“以求在美立足”(P18)。他们在美国一待多年,经历了艰难的身份转移,从学生变成了教师,有的还从移民变成了公民。据李洪山的说法,他们留在美国大学执教,给美国的高教和学术园地增添了多样性,特别是给中国史、中美关系史研究带来了生气。目前,他们大多正当五十岁上下的壮年,刚刚进入学者生涯的黄金期,今后自当有更大的作为。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他们当中能出现杨联薛、邹谠、何炳棣、许倬云、余英时这样的学者。

有人会问,这些留美学者大多在美国取得了永久教职,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回国为学术和教育出力呢?李洪山在文中提到,1949年以前的百余年里,赴美的中国留学生约为两万多人;而在中美建交以来的30年里,这个数目超过了40万(P114)。但就回国的比例而言,1978年以来却大大低于1949年以前,人文学科尤其如此。新一代留美学者,有的在出国时抱着要回国、甚至回母校教书的念头,可最终还是留在了美国。留美不归的原因自然是各各不同的,也都有合理的成分。但是,这种状况对国内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这本书的作者当年在国内时,大多上的是最好的大学,有不少人已经在高校任教,甚至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以当时国内教育和学术资源的匮乏,他们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得天独厚。到了美国以后,他们又享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与研究条件。如果他们像出国学理工的人一样,有较多的人回国工作,对于国内学术规范的形成,学术风气的改造,以及学术水准的提高,肯定会有很大的推动。不过,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回国服务,但多数人十分关心国内社会的变化,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和推动国内教育与学术的发展。有的在国内高校兼任教职,其中还有两位是“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笛所说的“学术二道贩子”,对国内学术也是功莫大焉的,因为他们“把西方的这些学术成果、学术规则和实践介绍到中国”,以“加强中西方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P426)。

篇15:我发现了什么英语作文

The world no one can and the great scientist Isaac Newton discovered gravity, Madame Curie discovered radium was a woman of the world known as the “mother of the radium, roentgen discovered X ray, became the first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All of these discoveries come from life, and as long as we keep an eye on the things around us, we will find them. I have a small appearance. This small discovery made me happy. If I was crazy, I was excited, and I understood a discovery. It was not difficult to ask a few more questions.

Originally in the sensitive plant base of petiole, there is a more swollen tissue, called ”pillow“, pulvinus inside is full of water, often bilges bulging, kept a lot of pressure, the upper and lower than the pressure. When a finger touch sensitive plant, leaves trembled, water in the cells of pulvinus lower 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flow to immediately, and then, lower lobe pillow as frustrated the ball falls down, the upper like playing ball drum up enough gas, so petiole prolapse closed, like a shy girl. But after a while, the lower part of the pillow is gradually filled with water, and the leaves are again open and restored. In fact, mimosa, not only when touched by the hand will hang down the leaves, when the rain or strong wind, its leaves will also droop, this is it protects itself from the storm and rain.

It turns out that mimosa is not shy, but a way to protect yourself. There is also a lot of knowledge in plants, so we must study hard and read more books so as to acquire more knowledge.

上一篇:附中阳光体育实施方案下一篇:心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