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

2022-12-09

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全册(本站推荐)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板书

一、说教材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的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本节课分三个部分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影响进行了阐述。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栏目,对学生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些详细史料。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周强盛和衰落的影响。

(3)理解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说课稿

(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辩论赛和历史短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4、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说学情

高一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先向评委介绍我的教法。教学时主要采用3个方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创设情境,设疑引思。通过图表和资料,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建议学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收获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1个课时。本次课就对这一课进行说课。

1.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请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大禹正是因为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并于公元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正是我们在这节课中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1)想想议议

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吗?知道继承汉景帝皇位的人是谁吗?

是汉武帝刘彻继承了汉景帝的皇位。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由儿子继承父亲的皇位而执掌朝政,这种制度就是王位世袭制。那么王位世袭制是怎么产生的?它与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结合我给大家读的材料思考这个问题。

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禹定国名为“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启继承禹的王位,说明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已代替禅让制,“家天下”时代开始。禅让制的最大特点是王位在一姓一家中传承。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师: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请同学以列表的方式,把商朝的主要官员及其职责板书出来。板书 从以上的分析中,归纳出夏商政治制度的三个主要内容。第一,实行王位世袭制;第二,商朝在中央设置百官,协助商王治理朝政;第三,地方上侯、伯有双重身份,他们对商王负有一定义务。其中大家特别要注意到第一点和第三点,因为它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习惯。

(2) 根据课本第5页西周分封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有三种人被周王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即王室贵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裔。这些人在做了诸侯后对周王朝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呢?是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还是削弱了周王朝的统治呢?请同学们看教材和相关资料,然后就这一问题进行辩论。板书

教师总结指出: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朝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3)不知大家在学习“西周的分封制”时注意到没有,周王与被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同姓(姬姓)贵族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板书 历史剧表演:请六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扮演周王的嫡长子和次子、诸侯国君的嫡长子和次子、卿大夫的嫡长子和次子,然后一起表演一个历史短剧,剧名是“周王室的嫡长子与次子的对话”。

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总结:1.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嫡长子、嫡长孙在本支内称为大宗,而次子、庶子的后裔在本支内称为小宗,大宗要保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为了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宗法制所构成的一个庞大宗族网,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页的示意图:

提出问题:从刚才的历史短剧和课本的示意图上,大家还可以获取到什么历史信息?

教师总结: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宗法制内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周朝姬姓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3.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注意能够概括本科内容: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发展轨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思路引领:分别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谈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朝代为时间顺序作答。

答案提示: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汉朝时“中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方面的新发展,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州、道等观察区的设立;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及作用。

(2)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各朝代发展特点。

思路引领:从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轨迹和趋势,从各朝代发展概况总结出相应特点。

答案提示: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5.布置作业

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我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有没有联系?

六、教学总结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好的板书既点明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由于时间关系我写的还不够完整。

说课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板书

一、说教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历史必修1的第2课。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是如何形成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 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本课的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三、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四、说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五、说教学过程

我打算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现在就对这一课进行说课

1、新课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先给同学们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根据故事和自己了解的史实,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燕太子丹为什么要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2)刺杀失败后秦王嬴政什么时候灭了燕国,什么时候统一天下?

总结学生的回答,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

(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

(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和对后世是具有进步意义以及消极影响。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3)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课堂小节不仅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前后引申,让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

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

(一)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二)用稿纸写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本环节设置突出对本节课主题的测评,测评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测评,所提出的问题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解决。

5.布置作业

课下小论文撰写: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一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请说说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环节要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所学,归纳整理思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题目属于课后“思考与探究”栏目问题,考虑到课上时间紧无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当天完成收齐,并检查评分,选出优秀小论文下节课课堂表扬,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避免放任自流。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先预习一遍教科书,再从网络、课外读物中搜集一些关于古代中国君主与宰相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科举考试等内容的资料,基本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进一步布置学生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些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新课导入

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随之消亡了没有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内容。

3.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主要讲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部分学生自学。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四个问题: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北宋分割限制地方权力;元朝的行省制度

(1)注重补充材料,让学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口与动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改其枝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错. ──司马迁《史记》

材料四 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习惯。

(2)唐朝藩镇割据与之后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预习时搜集的一些资料掌握,将此内容仅作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的一个背景。要求学生通过对这段背景的理解来分析讨论北宋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

以此背景引出北宋如何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难题,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背景分析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

设置问题: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

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4.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注意能够概括本科内容: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发展轨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思路引领:分别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谈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朝代为时间顺序作答。

答案提示: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汉朝时“中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方面的新发展,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州、道等观察区的设立;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及作用。

(2)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各朝代发展特点。

思路引领:从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轨迹和趋势,从各朝代发展概况总结出相应特点。

答案提示: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6.布置作业

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我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有没有联系?

六、教学总结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本节课承接本单元的第2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时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原因,从而为学生以后学生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三、说学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习激情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一是观察学习法,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期望学生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

二是思辨学习法。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各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深刻理解历史。

四、说教法

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第

2、3课学习的内容,因为第2课讲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讲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对这两节课内容的复习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发展脉络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接下来就通过对胡惟庸案的讲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一段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资料,提示学生大肆杀戮功臣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接着引导学生看课本提问他们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得出明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于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清宫戏中见到的一些现象,通过讨论来总结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为最近有关清代宫廷的电视剧比较多,学生们应该都接触过。这是难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解决方案。

难点“宰相制和内阁制区别”解决方案: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曾指出:“(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宰相是“大臣”,握有大权的阁臣只是“权臣”。然后通过课本P17“历史纵横”中张居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

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比如张居正当时是有皇太后的支持。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张居正死后的下场可以证明这点。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难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内阁和明清时期内阁的比较这一探究性问题来认同学们认识到: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中国的内阁使得中国走向专制、愚昧,而西方近代的内格使他们走向民主、科学。从而引导同学们来总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3.课堂小结

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力求本课内容当堂消化,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5.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加强》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中的亮点之一,它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发展、辉煌及衰退的过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于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另一幅灿烂的政治画卷,让我们去亲自感受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历程中地位和重要影响。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课在整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这一课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要概念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等。

2)结合历史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民主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3)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懂得每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其国情、经济发展等因素相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理解希腊奴隶制度是把双刃剑的含义;体会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作用。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九年级上册历史时已经对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阶段不重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对相关内容的印象比较模糊,而且学生对政治文明的内涵还不甚明了,对古代西方的历史更是陌生,加上本课涉及内容繁多,知识比较深奥难懂,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另外,本课涉及的民主政治话题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片面理解或是偏激言论,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正确疏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

三、说学法

新课程的设置,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主动探究式学习。

自主学习:在一定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形成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的有效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学生共同探究本课问题,开展互助性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探究学习:怀疑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带着质疑走进课堂,带着对历史的质疑走进生活,这样才能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态度与情感。

四、说教法

1.以高中新课标为依据,主要围绕“示今通古”的宗旨,努力体现时代精神及素质教育思想。

2.备课活动依靠课标;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

3.遵循新教材中中外史合编体例的设计,即注意展示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4.遵循新教材编写原则,即注重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及政治参与意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及撰写历史论文,给学生留下大量的学习与想像的空间

五、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悬念:“你知道以下这些英语名词的最初来源吗?你知道这伟大的雕塑作品产生于何时何地吗?你知道以下这两位伟人诞生的地点吗?他们产生于同一块土地,同一个时代,他们一起演绎了那个时代的辉煌。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辉煌的文明?”让学生在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教师发出召唤:让我们一起参观西方文明的摇篮,探寻西方文明之根„„

2.问题探究

(1)总论:

指出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之源,被称为“海洋文明”

一句话概括本单元主要内容:文明表现:从政治文明看,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世界文明贡献良多。

概念剖析:民主政治的含义 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2)讲解民主的形成过程:

首先多媒体展示古希腊地图,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并解释古希腊的地理位置。

资料引入:利用图片和文字立体的展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进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3)民主政治的特点

情境创设:“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伯利克里时代的3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你能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通过此题,培养学生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强化学生对民主政治内容的理解。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名报社记者,你的上司要求你写出一篇有关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操作流程及评价的报道,你将会采访哪些人,提出哪些问题?去参观哪些地方?采访后你将会给你的报告拟一个怎么样的题目?如果你是被采访者,你又将如何回答提问,评价希腊民主政治?”完成此题的要点是教师必须指给学生明确的操作程序,并作好示范,如教师分别示范记者与希腊公民,并在最后作好评价。设置此题的目的是培养学

生语言表达能力、合理的想像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辩证的评价能力,强化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的认识。

最后,在已经充分了解民主政治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这样,结论显得水到渠成。

(4)评价民主 通过对雅典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的介绍及展示伯利克里的讲话、陶片放逐法,使学生认识到,雅典的民主在统治阶级内部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并促进了希腊人完整人格的形成。

通过伯利克里讲话、图片、文字分别讲述希腊人重责任感、渴求知识的民族性格,并请学生朗读有关雅典人生活的有关文字,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情逐渐升温,引发学生对民主的充分认同及对雅典人重精神生活的无限神往。

问题设置:让学生思考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西方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同时指出“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民主政治的必然性。

用书中的两段材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其影响。

4.课堂小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6.布置作业

撰写历史论文: 首先布置论文范围、主题;其次进行举例;最后提供相关查阅资料的网址。

此题设置的目的,是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与概括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并深化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沿着西方政治文化上溯其源头,就是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民主”,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史。而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为实现它而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也为下一个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与罗马帝国扩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思考问题

3)理解罗马法对后世法律体系的影响,促使学生通过对比、联系更清晰的从历史纵面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罗马法的内容及《人权宣言》、《权利法案》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民法典》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小组讨论罗马法的内容所体现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和分析中西法律发展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思维,加深其对现实的关注

3)以案说法,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4)通过资料研读、问题探究分析罗马法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现实的关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留给人类的不是这些法律的本身,而是一种追求民主追求法律意识的人文精神和确立民主与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的原因;公民法向万民法发展的原因

二、说学情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三、说学法: 以案说法 比较方法 问题探究法

四、说教法

由于学生对于古罗马时期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对本课程的内容可能感觉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法律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和介绍一些古罗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法律的故事,使教学深入浅出。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让学生有条件的话翻阅初中的历史书,好好的温习旧知,并事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并翻阅相关资料,可以有一些印象,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时间短内容多的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新课导入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如此说道:“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可见耶林对罗马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罗马建立过一个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维系主要是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缜密的罗马法律。那么什么是罗马法?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罗马法又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以至影响至今呢?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新内容。

3.问题探究

(1)案例导入“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

罗马共和国早期,卢修斯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卢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其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

①法官会怎样判决?为什么?

②如果你是平民面临上述的结果,你是否愿意?当你的权利受到不公正的损害,你会怎么做呢?

③如果还是这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

④通过这个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规律总结:

(2)课件展示罗马扩张示意图,讲解: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简述罗马共和国向外扩张的过程。

问题:版图的扩大带来了哪些新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后归纳: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原有的公民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质疑)。公民法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在扩张中纳入到疆域中的许多外邦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法发展成万民法。

万民法的出现,一方面由于公民法的狭隘性,另一方面伴随对外战争的胜利,奴隶制在罗马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问题探究:万民法的制定产生哪些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后总结: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协调了罗马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庞大帝国内微细,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社会矛盾也祈祷重要作用。万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也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3)合作学习:完备:《民法大全》──体系最终形成

问题探究:为什么说《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的完备?

(4)课件展示:罗马法的影响

课件展示:《拿破仑法典》、美国《独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等相关材料。

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分析罗马法对当时和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问题探究:罗马法为什么影响如此深远?

4.课堂小结

形成阶段:习惯法到成文法(表现形式)

发展阶段: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范围)

完备阶段:汇纂《民法大全》(体系完备)

总之,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成为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古代罗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珍贵的遗产。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6.布置作业

举出你身边经常发生的法制意识淡薄,或者法制不健全出现的违法犯法的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现在法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第三单元是以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本节是本单元第一课,本课从光荣革命和议会权力的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三个方面来阐述,实际也就是讲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到发展的过程。要求让学生从中体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和作用,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权利法案》制定的基本史实;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内阁的构成及作用。

2.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体验的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使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注意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的分析、理解和把握。

依据:本节内容主要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而展开,所以确立过程肯定是重点;同时本单元讲的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要求学生理解欧美代议制的特点,从而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难点:对君主立宪制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及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依据:学生在初中对近代英国史的了解侧重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而对《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了解明显不够。对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认识也只是基于时事的感性认识层次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整体而言,本课教学我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这样既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思路

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我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把它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四个模块,全部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来学习, 同时按详、略、详、略的规律来安排本节内容的教学,注意做到详略得当,由浅入深,重点突出; 同时注意紧扣时政吸引学生兴趣;注重“论从史出” ,通过材料或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得出结论。

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由两“布”交接班的图片、材料引出学生对英国政体的总体印象,导入课题。

当今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什么是君主立宪?在它之前又是什么?

现代英国的政府机构是怎样的?

2.问题探究

分四个模块整体把握教材。在学习过程中穿插练习。

探究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

分组讨论: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你有哪些权利?

卡梅伦首相──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你有哪些权利?

含义:(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是没有实权。政府和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决策者和领导者。 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展示:英国国家政权结构示意图

(1)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2)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保留,但国王只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呢?

图示形成过程。

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作用?

出示材料。

3.课堂小结

再次从整体把握教材:用本科知识结构示意图

4.知识延伸

巩固课堂新知,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选用摘自旅游世界网、中国广播网、语文天地网的三段材料,设计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国家元首和理论上国家权力的最高拥有者是英国君主,目前为伊丽莎白二世。实际上女王只拥有象征性的地位,其权力的形式受到惯例和民意的约束,但是君主基本上还是可以行使三个重要的权利:被咨询的权利、提供意见的权利和警告的权利;一个君主在位的时间越长,经验与学识越丰富,他的意见就越会受到内阁和首相本人的重视,而这种君主和内阁之间的交流是在每周的例行的秘密会议中进行的;事实上在英国,拥有最高政治权力的人是内阁首相。

──摘自旅游世界网

材料二 中广网伦敦5月11日消息:正在英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下午同英国首相布莱尔举行会谈,就中英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温家宝说,中英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半年多来,双方成立的双边关系互动小组的工作卓有成效,提出了发展今后关系的具体设想和重点领域。会谈后发表的《中英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确定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将成为中英关系的一个新起点。

──摘自中国广播网 材料三 今天,英国首相的集权趋势还在加强。他不仅可以决定内阁组成的名单,而且还控制着内阁活动的各个方面;内阁的决定多半不是通过表决来作出,而是以首相的意见为转移;所有的内阁大臣都要服从首相的意志,,对首相负责;同首相产生分歧矛盾的大臣,除了辞职,别无他途。而名居高位的英国国王,只不过置身首相之后,代他履行批准手续而已。如此权限决定了其无所作为的方式。──摘自语文天地网

(1)材料一中涉及到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利?国王在国家政权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集中体现了英国首相的哪一方面的权力?除这种权力外他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权力呢?

(3)材料三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增强,会导致英王的消失吗?

5.课外探究:拓宽知识外延,引入下节课的学习。

课外探究一:17世纪中英制度对比

(1)正当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时候,中国处在什么历史时期?采用什么政治体制?

(2)不同的政体对它们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外探究二: 当今英美两国政治制度的比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外一方面,我从不为内阁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英美两国一贯关系密切,文化和传统上更是同根同源,但在政治制度上却有许多相异之处,预习第2课,试以 “英美政治制度之比较”为题试以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七、教学总结

1.本节内容学生活动很多,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但在时间上要注意安排紧凑。

2.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否万能?从本课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很适用,但对于那些智力一般,善于模仿思维的学生来讲,效果可能并不突出,有时还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这种情况,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是值得我们教者深思的问题。

针对文综考试的大形势,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政史的结合,将政治的政体的学习与历史结合起来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教学目标

①重要概念:美国联邦政府、1787年宪法等。②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再一次认识到国情对治国之道影响。③1787年宪法以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为主要特点。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大权的分配与运作规范。④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教学方式

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前作好多媒体课件。②引导学生整合教材,使之条理化、简单化,做到深入浅出,并从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学史方法。③适当补充材料,激发兴趣,扩大视野,提高学生处理材料和运用史料论证观点的能力。④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关注情感熏陶,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人文观和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流程

一、从美国的崛起看美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情景创设一:播放《大国崛起——新国新梦》的片段。

设问1:美国一个年轻的国家,一个自YU世界上最民主、自由的国家,世界财富和权力的代表。但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二、1787年宪法的诞生的历史背景

情景创设二:简介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概括——前提

设问2:美国独立距今有多少年?其标志是什么?(回顾初中学习的知识回答)

情景创设三:独立后的美国状况——必要性

(提供材料,课本“资料回放”)

设问3:美国独立了,获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刚刚建立起来的美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这给当时的美国经济、政治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美国人民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设问4:如何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呢?新的国家整体应该采取什么模式呢?

情景创设四: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理论来源

三、分析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原则

情景创设五:《签署美国的1787年宪法》图

设问5:如何在一个大国既能把13个州紧密地统一起来,又能把确保在原有的统治秩序下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呢?

(让学生了解1787年制定前美国国内的矛盾: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矛盾等)

情景创设六:提供资料“1787年宪法的条款”

设问6: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让学生概括出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设问7:这部宪法有怎么样的原则呢?

(1) 联邦制原则

电脑显示“地方与中央关系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并弄清“邦联”与“联邦”的区别。

(2)“分权与制衡”原则

电脑显示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也可以使学生自己画出来,结合教材内容理解。(重点)

设计一系列问题:(讨论进行,师生互动)

A美国总统权力很大,如何防止其专权?B举例,布什出兵伊拉克需不需要征得国会的同意,为什么?国会不同意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布什出兵?C如果国会决定的事情要不要受总统牵制?D如果总统否决,那么国会有无办法坚持?

(3)民主原则

总统和议员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

五、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美国的分权制衡原则还体现在他是的选举过程中实行的两党制的原则。

请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两党的由来”和“驴象之争的由来”,此外懂得“两党”的实质。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政党。

课外延伸

1、对比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异同?

2、【本课测评】从政府各部分的地位和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对比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思路引领:首先弄清其国体同属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政府各部分的地位和关系方面,英美有诸多区别。如总统、国王的产生、权限等。

这两个问题可鼓励学生举手抢答。允许补充、异议。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鸦片战争前中外发展比较;鸦片走私及危害;禁烟运动;鸦片战争进程、战争失败的原因。 [能力目标](1)学习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由此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2)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拨

[知识引导]

1.鸦片走私

(1)直接目的:因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危害:①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②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③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林则徐禁烟

(1)措施:①整顿海防;②缉拿烟贩;③收缴鸦片;④虎门销烟。

(2)评价:①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②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③林则徐是民族英雄。④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仅仅是借口、导火线,而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是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3.各阶层在战争中表现

爱国将领:英勇抗击、壮烈捐躯,如关天培、陈化成等

人民:自发抗英,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清政府:动摇不定,组织抵抗不力,屈辱求和 认识:“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业绩,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仍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4.鸦片战争的性质

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马克思曾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地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5.本节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的结果。这正如当时马克思所说;西方的原始积累“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发生作用。”(《资本论》第一卷)。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有个深刻的分析:“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19世纪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它们必然要把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

注意: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之间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要确定根本原因,就要看历史事件所在环境的内部的根本

矛盾。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民族的灾难和屈辱,加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

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探索课堂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新的

三、教学方法:“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2.重要战役

清朝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因此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他指示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命令海军“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海战”。当时,慈禧太后正在筹备60岁庆典,更是希望战争尽快了结。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招致了中国军队的节节败退。

3.《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在讲述《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造成的影响时可让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等方法,从《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指出其危害,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最后综合学生作答的内容指出《马关条约》带来的危害。

最后教师指出:《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中国军民的抗争精神

对战争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临危不惧,舍生忘死,英勇杀敌,英勇抗争精神,应结合录像资料和图片等加以渲染。在平壤战役中清军回族将领左宝贵则坚决抵抗,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在炮手阵亡后,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和两舰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可借助黄海激战的有关录像剪辑,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战斗情景;台湾军民也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国难当头台湾义土徐骧挺身而出,大声疾呼: “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众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愿吾血随吾台俱尽,吾头与吾台俱碎,安知终不可以有为耶?”显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顽强意志和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1.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

随着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外国列强多次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1900年6月初英等八国组织侵略联军,由英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8月,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在紫禁城设立司令部. 2.《辛丑条约》的签订

在讲述《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造成的影响时可让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等方法,从《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指出其危害,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史实。

2. 通过情景再现、问题设置、讨论交流等手段,认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感受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理解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在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认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艰巨性和必然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

二、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三、设计思路

本课力图利用丰富的文字史料和音像史料,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给学生以强烈的 视觉和听觉冲击,引导学生在对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史实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教师依据材料、依托教材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主线启发思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研讨、交流,以及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后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艰巨性和必然性;并提高观察、思考、探究历史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通过提问与学生共同回顾第14课内容:

1.前面第14课讲了哪几件大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什么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领导阶级)

4.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哪些方面作了准备?(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把马列传播工人当中)

5.中共诞生后确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6.在领导工人运动中共有什么认识?(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后来为什么失败?(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其领导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

(二)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图片

提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是什么时间开始使用的?(学生回答后出示材料:1949年6月15日,即新政治协商筹备委员会开幕的当天,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2.军旗上的”八一””五角星”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出示材料:“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已经用灿烂的星光照耀着中国”。

由此导入八一南昌起义

(三)探究新课:

1.八一南昌起义

打出幻灯片字幕:背景、时间、领导人、军队:结果、意义

由学生看书回答后通过幻灯片打出答案

背景:⑴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⑵大革命失败教训: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时间、领导人、军队(略)

结果:占领南昌,南下受阻,兵分两路。

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在讲述领导人时注意帮助学生辩清楚陈毅并未赶上起义,而是参加了撤退,与朱德一起率领军队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井冈山。出示陈毅之子的回忆材料:

在讲述意义时用动画突出“独立”,“创建”“开始”字样,并提问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中要用”八一”图标?为什么八一南昌起义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纪念日?与导入呼应,让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

2.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打出幻灯片,由学生看书后了解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理解会议内容及意义(略)。

提问:为什么有人说八七会议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一大的中心工作与八七会议的内容,找出工作重点的不同,即中共此时关注到农村,关注到农民的土地问题,再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苏俄革命胜利的情况得出两国在革命区域上的区别,从而得出之所以说八七会议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是因为它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的结论。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由学生看书,写出过程。然后教师出示幻灯片:

湘赣边秋收起义

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展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实践

突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三位一体,通过图片、地图及讲述引导学生简要了解反围剿斗争、土地革命内容及影响、红色政权的建立史实。

出示幻灯片边小结边打出字幕,进一步理清头绪。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抗战初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奋勇杀敌的史实。

2、掌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认识国共两个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掌握阅读、材料学习法,通过网络,学会收集、整理、归纳、质疑、比较材料,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理念,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

2、学会思辨学习法,通过讨论与交流,对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能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注意听取他人不同的观点,逐渐使自己的认识接近真实、客观和全面。

3、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影视、讨论、阅读等,引导学生积极地去体验及反思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加深对这段惨痛历史的认识,激发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初期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路线,开辟敌后战场,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3、通过学习全民族的团结抗战和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史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应该向为了祖国和人民做出了奉献的仁人志士学习,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和中共敌后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难点: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及如何评价,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世纪之痛——回顾日本侵华史,揭开历史的伤疤

设计:从亚洲地图中,引出和中国一衣带水的弹丸小国——日本,简要回顾日本侵华史,揭开历史的伤疤。结合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纪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回到70年前抗日战争的爆发。

意图: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日本一个弹丸小国为何还敢侵略地域辽阔的中国,原因何在,为下一步学习作铺垫。

二、亮剑——抵抗暴力

(一)七七事变的爆发

设计:教师首先根据示意图讲解七七事变的爆发,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爆发的意义。 “从国家实质上的分裂(国公十年对峙)给日本以可乘之机”这一原因引出当前的台湾问题。

意图: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有国家统一才能战胜一切敌对势力。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

设计:简要介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促成、正式形成,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课文,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阶段作总结归纳。

意图:落实教材知识点,将零散而又不难以理解的知识以阅读课文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正面战场

设计:为了解正面战场的作战,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地图,简要介绍日军的进攻和国民政府的防御方针、几次重大战役作战情况。

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看视频、图片等形式,学生能全面了解正面战场抗战,直面感受战争残酷和中华民族英雄的拳拳报国之心。

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战略目标是速战速决, 企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

1、淤沪会战:简述上海的战略地位、日军的图谋和国民政府淞沪会战的计划和意义。师:国民党调集重兵英勇抵抗,发起淤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想以

探究:如何评价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师:抗日战争的初期,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抗战为主,国共两党在军事上实行合作,沉重打击了日寇,但正面战场抗战并未能抵御住日寇的疯狂进攻,丧师失地严重,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的大片领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原因是什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生:分析材料和讨论后得出结论„„

意图:

1、培养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客观公正地看待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初期发挥的积极作用。

2、通过分析材料、讨论等形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敌后根据地的开辟

设计:教师首先简要介绍洛川会议后引导学生看《敌后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为烘托气氛,选取背景音乐《游记队歌》。

2、通过观看日军侵华的暴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黑太阳》视频和图片,直面感受日军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给学生以巨大的心灵震撼。

意图:①选取这些视频和图片,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民族的屈辱,引发悲伤——愤怒——深思。②通过分析目前日本对待侵华史的态度,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简要介绍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设计:设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的出路,究竟何在?引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六)介绍百团大战

看百团大战的示意图,分析它爆发的背景和意义。

意图:正确认识敌后战场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培养学生识图分析,结合时事得出结论的能力。

(七)出示“入偭远征军”的图片

师:这个图片说明了什么?

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师学生明白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部分,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

(八)出示图片

师:抗战胜利的意义?

通过图片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性还可以使学生对重点问题记得清楚、深刻,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和爱国精神。

(九)反思历史

出示“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的‘惊世一跪’”还有“日本修改教科书、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两幅图相对比。 意图:留给学生思考,反思历史。得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使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民族。 第17课 解放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

(2)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局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4)通过解放战争中敌我力量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2)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共以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尽力争取和平。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难点: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内容精讲】

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问题探究】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2)时间:1945年8~10月

(3)结果:签订《双十协定》

▲内容:①和平建国;②坚决避免内战;③召开政协会议;④保证人民权利;▲意义:《双十协定》的签订,

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

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旧政协会议”):

(1)召开:1946年 重庆

(2)内容: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3、全面内战的爆发:

(1)时间:1946年6月(2)进攻方向:中原解放区(3)结果: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4、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及被粉碎

(1)时间:1947年(2)进攻方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

(1)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2)方向:中原地区

【问题探究1】人民解放军为何反攻方向选择在中原地区?

提示:①中原地区敌人防守薄弱(主力在陕北和山东);②大别山地区是革命老区,群众基础好; ③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问题探究2】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内线作战”?何为“外线作战”?

2、三大战役:

(【问题探究】三大战役为何首选锦州作为战役的开始?

提示:①可粉碎国民党军的战略收缩企图,实现关门打狗;②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 ③可利用东北非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2)意义: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规模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背景:三大战役即将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2)时间:1949年(3)结果:国共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蒋拒绝签字,其假和谈的骗局彻底暴露,美蒋“守江谋和”的图谋终成泡影。

【合作探究】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异同

2、渡江作战:

(1)时间:1949.4.21(2)战线:江西湖口←→江苏江阴

3、南京解放:

(1)时间:1949.4.23(2)影响:同志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2)国际意义: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

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胜利经验: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本课小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胜利。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说教材

高一新课程教学,属于模块教学,每个模块具相对独立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属于第八模块开篇内容,在模块当中属于主题意义的作用,因为后面两节的社会主义运动实践都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所以只有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其产生兴趣,才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后面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兴趣与探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属于生涩难懂的知识,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学。而新课程理念当中特别强调学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二、 说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具体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奋斗的创造精神。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A、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进行推理分析归纳,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B、学会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图像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B、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C、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友谊”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友谊”的深刻内涵。

三、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的抽象性与理论性强的特点,能否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至关重要的,这样决定了上课教师必须讲究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材料当中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以及学生主体性与活动性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本节在设计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形式多样,有学生参与法、师生互动法、图片引导法、材料展示法等多种手段互相融合。

五,说学法

高一的新课程,是基于旧课程当中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及兴趣的发挥而实施的,在日常教学当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兴趣,这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成败问题。同样教学当中精心讲究学生学习方法也显得重要。本节课在强调学生主体性与参与性原则下,采取图片法,学生操作演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等手段如引入新课时由学生调查,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时代背景,由学生制作幻灯片与上讲台解说的参与方式,由学生来介绍马克思与恩格斯生平事迹等方式。

六,说教材重难点分析与突破

重点分析:《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方面。

难点分析: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历史必然性的分析,为此采取的方法是学生阅读,学生展示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解决。

七,说法教学程序

(一)说新课引入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抽象与生涩,所以如何在新课引入方面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采取了“谁是人类千年第一思想家”学生民意调查方式进行,在课前起到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的作用,而这也恰恰是新课程在历史学科方面所强调的。

(二)说传授新课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时代背景

1,(社会环境)

采用学生阅读,学生代表操作多媒体解说,教师归纳,图片辅助等手段自然的、形象的显示当时社会环境,从而引申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工业革命以后必然出现的产物,它的出现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2,主观条件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生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里强调的是学生活动,包括学生主体性,参与性与学生的课堂活动,而这些都是高一新课程当中所特别强调的。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先采用图片展示自然形象简单地引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共党宣言。然后利用共产党宣言原文引导学生分析内容,从而把抽象、生涩的理论知识给以形象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第一次完整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通过展示共产党宣言的原文首句与尾句,由学生联想而引申出意义比较自然与顺利,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理论对政治运动实践的影响,即后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2)能力: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②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和意义;(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 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材分析:

1、对《课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说明:

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在《标准》的相关部分还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通过对《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教材编写者在撰写本课课文时,对《标准》的内容加以拓展和具体化,建议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注意这一特点。

2、把握本课的核心思想:

课文内容围绕本单元的中心,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展开。本课的前一课是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的内容,后一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内容。 本课是讲述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所以它成为以上两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正因为考虑到这一因素,本课课文指出:十月革命“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这一点,就会把握住本单元和本课的主要线索。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在阐述具体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将主要的线索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现象,进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建立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

取得胜利;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放映录像、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历史图片和录像资料较多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

师:1991年,飘扬了74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宣告终结。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原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怀念那段如火的岁月。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如此巨大,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大家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的俄国大地,了解那场给世界带来巨变的十月革命。

(采用这样的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现实引向历史纵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师:(展示列宁的画像)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列宁成功地引导俄国度过了战争与经济危机。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了一场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革命,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推向高潮。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次革命运动。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背景)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这是俄国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特权仍然没有废除,经济上贵族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获得自由的农民仍然一贫如洗,所以俄国国内市场依然十分狭小,这些成为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环节的重要原因。

(2)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国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

2、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

(1)主观条件:①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即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

②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2)客观条件:一战激化了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2)经过:(教师略讲)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①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即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列宁发表《四月提纲》(1917.4)

(1)名称:《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2)内容:①革命的任务: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②革命的口号: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③革命的方式: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意义:《四月提纲》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指明了革命发展的道路。

2、七月流血事件: (1)起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直接原因是俄军在前线的惨败。

(2)经过:游行→镇压→结束

(3)影响:擦亮人民眼睛,丢掉和平幻想,转向暴力革命。

3、十月革命的胜利:

(1)经过:

①开始:1917.11.6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发生;

②发展:1917.11.7 占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进攻冬宫;

③高潮:1917.11.8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莫斯科等城市武装起义成功→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1918.2)

(2)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俄国最终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记忆技巧】可把十月革命胜利的经过概括为: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1、巩固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17.11.7(2)内容:三个文件、一个政府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通过《和平法令》: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③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④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

委员会。列宁为主席。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平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对俄国历史的影响: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3)对国际共运的影响: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说明资本主义是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4)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教学小结: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也标志着无产阶级故名新时代的来临。

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建立巴黎公社,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了一个缺口,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社会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华民族走向新的民族解放之路。今天,社会主义事业仍处在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制度也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派参政议政的主要任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能力要求:(1)通过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丛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注重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丛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开国大典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2)了解中国国情,感受骨肉同胞团圆的殷切情感,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一份力量;

【重点难点】重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理解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内容精讲】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即新政协会议)

(1)筹建:1948年中共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号召(参见“历史纵横”)

(2)召开:1949年9月,地点在北平

(3)内容:①通过《共同纲领》:

▲内容:a、规定了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b、

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见P95)c、规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参见P96)

▲性质: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五人为副主席; ③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纪年: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4)意义:①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新政协会议的展开和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2、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

3、人民政协的职能和方针:

(1)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方针: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简称“八字方针”)

【知识归纳】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演变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继续存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在巩固新生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新的发展:1956年12月,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渊源:1949年新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时间与地点:1954.9 北京

(2)内容:①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五四宪法》);

△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原则: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②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人大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归纳比较】《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

第二篇: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蛋白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作业设计和说板书,最后简单说一下教学反思。

一、 说教材

第一,本节在教材中的作用。

必修1整体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知识是重点部分。本节较全面的介绍了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为后面学习载体蛋白、酶等知识做铺垫。物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理解细胞的结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为必修2关于基因的表达部分奠定基础。本文涉及的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等三部分知识,我计划利用2课时来完成。 第二,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1)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2)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2、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学生

第一,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考虑到分子水平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编入了联系生活的内容。如:“大头娃娃”、“三鹿”奶粉事件、“皮革奶”;有关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如果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第二,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蛋白质的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比较多。在学习时介绍甲烷的结构式,从甲烷的分子式进行推导分析出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从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脱水缩合反应。再由结构到功能循序渐进,从而逐步理解掌握。

三、说教法

本节课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的过程,抽象难懂,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仔细设计教学过程,加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分析图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另外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

第一,设计问题情境,层层设疑。

第二,运用多媒体技术,适时展示动画过程,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第三,将抽象复杂的过程及时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利用学案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及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正确阅读和分析图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

一、课前准备。

因为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功能,是以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课前布置预习是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能对这一节的知识有部分了解,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进一步认识蛋白质产生兴趣,但是要给出一定的题目,否则学生预习的质量不高或者不预习。我的题目是:以课本P20上给出的四种氨基酸画出氨基酸形成多肽链的图形。这一个题目比较明确的提出了这一节知识的重点。 第二,导入新课。

提供素材:2004年阜阳市出现全国有名的事件——“大头娃娃”,案件中多名儿童因食用劣质奶粉,婴儿出现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头部浮肿甚至死亡等症状,就是蛋白质含量极为低下;2008年又出现“三鹿”奶粉事件,也是因蛋白质含量及其低下,引起婴幼儿出现病症。

提问: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呢?从我们人体生理方面出发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参考:我们的食物中应该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等。(学生也可能得出关于法制、道德问题)

引出本节课的标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选择了多媒体及具体形象性操作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三,学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P20的思考与讨论,找出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同学演示,如果我们人体来表示氨基酸,左手是氨基,右手是羧基,头是一个氢原子,下肢则是R基团。然后要求同学们把教材上的四种氨基酸上的R基团标示出来。检查一下。再请一位同学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抽出三位同学板演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加以点评。

通过课堂的模拟,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共同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C上;不同点:R基不同)

总结得出:由于R基的不同,构成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在生物体中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介绍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在人体内有的氨基酸是没有办法在人体细胞内合成的,如赖氨酸、色氨酸等,但是它又是构成蛋白质必不缺少的,所以要对这类没法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要有一定量的补充,这样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但是蛋白质的种类成千上万,那么氨基酸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呢?

同样利用学生的动作模拟过程(或使用Flash课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提问:我们的左右手分别代表什么? 参考:一个是氨基,一个是羧基。

要求四位同学分别代表P20的四种氨基酸。准备三条有水的湿巾,要求学生相互握手的那一只手拿着,当一个学生手握着他的手,用力将纸巾中的水挤出,表示脱水过程。 提问:反应过程有什么产生?原来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形成了什么? 参考:水、肽键。

提问:什么是二肽呢?三肽、多肽、肽链呢?

7个同学手拉手形成一个多肽链,脱去多少水分子呢? 12个同学拉手形成一个多肽链,脱去多少水分子呢? 要求同学们总结归纳出P22的旁栏思考题。 参考:n-1,n-1,n-m。

水分子数量=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 通过现象直观的模拟,学生非常容易掌握计算方法和规律。 顺便提出一个更高的思考题: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分子,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形成多少个肽键呢?

结合学案上的练习,分析两个例题。 第五,蛋白质的功能。

根据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经验可知道:生物的结构决定功能。再要求刚才的那四个同学上台组合多肽链。以不同位置组合,就会形成很多种多肽链,进而形成很多种蛋白质。得出结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虽然只有20种,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种类以及排列顺序不同,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所以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由学生对照教材,进行总结。举例说明蛋白质具体哪些功能? 第六,总结。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多样性是形形色色生物和绚丽多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由学生总结) 第七,课堂小结

总结这一节中主要的知识点 第八,教学评价。

由于只有一节课时间,课堂上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解析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深度,因此尽管学生课堂反应热烈,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也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在做课后练习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传统的讲练结合还是要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此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来完成。

六、说作业设计

我印发了本节课的学案。学案既包括主干知识的网络图,也包括基础题和一般提升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七、说板书(略) 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八、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知识点比较微观抽象,知识点也较难理解的情况,重视利用“形象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对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要更多与日常生活、现代相关科学相联系,了解蛋白质的应用价值,给学生提供教学拓展的空间。综合来看,要学生感到心情愉悦,思维才能活跃,这样才能接收新知识,让他们有不断深入学习的愿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第三篇: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面对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个框题的内容。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是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所以本课内容在知识的衔接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跨国公司。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

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影响,认识到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态度。

二、学情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本堂课恰恰是一堂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的课,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本校学生的特点是: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善于质疑,不爱求索,大多是死记硬背。所以,我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情境和问题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2、学法:

通过学生自读书、自质疑、自求索,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极参与、体验、感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品质。真正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总设计思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本课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图片信息以及视频,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热情。通过“我与全球化”、“我知全球化”和我迎全球化,把整个课本知识连接起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原因、表现、载体,进而重点讲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一)导入环节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

2、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通过提问高中生熟知的国际品牌引发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思考,感受经济全球化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经济现象的能力。自然过渡到本课内容——《面对经济全球化》。

(二)新课教学环节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   【自学检测】:

找同学回答预习情况,ppt展示答案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学生可以在泛读全文中对自学指导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领会课程的知识脉络,学生标记下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桌间对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进行交流、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合作探究能力,发挥集体智慧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一篇 我与经济全球化

 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第二篇 我知经济全球化 探究一:联想公司

设置两个情境:我通过多媒体播放情境一和二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主阅读和学生间的质疑、答疑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请你判断情景一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想一想联想集团在全球内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什么?联想等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学生可以在泛读全文中对自学指导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领会课程的知识脉络,学生标记下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桌间对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进行交流、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合作探究能力,发挥集体智慧在学习中的作用。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部分的内容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学生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就可以掌握。即便是有疑惑,通过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引导释疑完全可以解决。因此,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本课重点便迎刃而解。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过渡句: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乃至整个国际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感受一下。

创设情境,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播放视频《经济全球化》思考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方案一:让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讨论和展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展示出实际案例。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想一想:

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吗?

[设计意图]: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出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过渡句:通过我们刚才的探究,使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那么,在中国步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呢?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一下,面对经济全球化,习主席是怎么说的。 4.面的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

六、板书设计

1、从2007年到201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17万亿美元提高到24.3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

2、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9年的31年间,中国GDP增加了91倍,年均增长率高达 9.7%,是同一时期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3、“金砖四国”成为新兴的经济大国。近年来,“金砖四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发挥各自优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活力,经济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全球利益格局,其增长部分占世界经济增长近一半。2016年世界各国GDP前20位排名,发达国家11个,新兴经济体占9个,分别是中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度、韩国、土耳其、波兰、沙特阿拉伯。

探究二

材料: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不平衡, 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地区是卢森堡.其人均GDP是$113,533,而最贫穷的国家的人均GDP是$216。据联合国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由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

问题: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1)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探究三;角色扮演

背景材料:2008年金融危机 PPT呈现场景

问题: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帮助工人回答记者最后的问题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4、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发展更加不平衡,发达国家财富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贫困不断加剧,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在过去的30年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由5年前的10亿人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贫穷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5、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一国的经济波动不可避免地殃及他国。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最终必然会蔓延到政治和其他领域,带来收益分配方面的更大失衡,激化一些国家的社会矛盾。

[设疑探究]:经济全球化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快速发展,给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福音,是鲜花,是馅饼;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祸水,是凶猛的狼,是陷阱。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和书本知识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主题辩论的方式进一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确定辩题:“经济全球化是馅饼还是陷阱”

由一名学生担任辩论赛主持人,将班级学生分成正反2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认真学习领会本节课的内容,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各选举一位代表,代表本小组进行辩论。

在辩论结束后,我又根据学生的思辩情况适当评价或讲解,这样做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让学生真正的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归纳出以下教学内容: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机遇)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挑战)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4)经济全球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播放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简短视频。 [设计意图]:

1、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更加深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应对。

2、引导学生从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中借鉴有易于我国的办法,进而为下一环节的角色体验提供参考。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富有朝气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该怎么办?(学生分角色体验)

1、假如你是政府的外贸部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假如你是企业老总,你认为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3、我们现在只是一名高中学生,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设计意图]:

1、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国家、企业和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做好。

2、学生可以通过多角度思考,扩展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精讲点播突出了本课的难点。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恰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启发、释疑的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第四篇: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岳西县红杜鹃学校唐俊峰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课《鸦片战争》,本次说课,我将以下分五部分向大家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

《鸦片战争》是必修一第10课内容,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我国教材中的近代史,有一个范文澜、胡绳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有两条线索,第一条就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所以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二、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内容: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鸦片战争爆发背景和林则徐虎门销烟。

(2)掌握《南京条约》内容以及其附件对于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图表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战争背景和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

(2)通过补充香港被侵占和回归的史料,让学生知道我国现在的强大和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三、让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重难点。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什么英国要不远千里来侵略我国?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知识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本节课的难点是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以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会迷惑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兵多将广,而且又是主场作战,又有人民的抗英,为何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而且后面是只要是一打必败,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着重分析解决这个疑惑。

四、下面进入 学生学情分析。 根据我们红杜鹃学校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大多学生在初中时的历史知识掌握不太牢固,同时高一的孩子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限,基本不具有全局史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近代中国历史事件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去整体分析理解,通过补充历史过程史实和引导分析讲解,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点。

五、接下来是关于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引导讨论法,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和补充的图标图片等史料去分析掌握和理解本段历史。

六、最后教学过程部分。

首先是导入新课:

这一部分我将采用问题导入:香港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为什么是1997年7月1日0点?引导出《南京条约》的签订是香港被割让的开端,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部分,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对比。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前言及第一目虎门销烟,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的形势对比,引导学生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综合国力等方面得出认识。

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另通过PPT展示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前中英贸易额的对比,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我国现在也在禁毒,而且力度非常大,如果有人走私毒品到我国,然后被我国没收,会不会引起战争?禁烟是清朝的国事内政啊,一个国家政府会不会公然为“保护鸦片走私”而进行战争?这时就应该让学生讨论探究,“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从而师生共同分析出得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三、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在讲鸦片战争的过程时,首先通过展示和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个鸦片战争的情况。然后引导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及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通过口诀“五亿港元”来帮助学生记忆条约内容。

同时讲述南京条约时,要学生思考条约中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分析完南京条约,再分析书中《历史纵横》部门提到的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租赁房屋居留权等条款的具体意思和对中国的影响,在讲到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时,要先向学生清楚阐述一个概念: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分析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够从逻辑上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课堂上希望能够补充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过程,但是这些史实过程的补充表述不好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是清政府或林则徐导致的战争,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学生正确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去补充讲述这些史料,在这个方面还是有些困惑的。

以上就是关于《鸦片战争》第一课时的说课,谢谢大家!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任王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走过一段长长的路,背后弥漫的是朦胧的云烟。品品语文,寻找逝去的岁月,丝丝问候与关怀,融化了我的烦恼与忧愁。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研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程。

说课标 课程总目标: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分别是: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积累与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与领悟: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

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内容标准:高中语文必修课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阅读与鉴赏(1)整体把握文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梳理常见的文言实知识点。背诵现代诗词和文言文名篇。

(3)学会鉴赏诗歌,品味语言,分析意象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4)学习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5)了解实用类文本的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和帅选信息的能力

表达与交流:

(1)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路清晰。 (2)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 (3) 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45分钟能写600字文章。

(4) 朗诵文学作品,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说教材

编写特点:

(1)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2)构建“立体系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体例的模块化。 (3)坚持“守正出新”,适应时代特点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编写体例:

必修教材一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 阅读鉴赏是必修教科书的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

表达交流分写作和口语交际两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的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梳理探究,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 名著导读每册安排两本名著,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内容结构:

阅读鉴赏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 第二单元 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 第三单元: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 第四单元 博观约取 (新闻、报告文学)

表达交流:

(1)写作部分的各单元是:

1.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3.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4.“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2)口语交际:朗诵

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立体式整合: 内在逻辑关系: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这些单元的课文大致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型。另外,课文除了新闻报告文学,都是诗歌散文,属于纯文学作品,其实报告文学也可以归到文学作品的范畴,可以说本册课本的文学色彩较强,意在着重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纵向关系:本册教材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分别是:现代诗歌、古代叙事散文、记叙散文新闻、报告文学。这在必修二也有所体现:对应的分别是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古代抒情散文、中外抒情散文、演讲词。内容上从的关系:相互衔接由

简—繁

浅—深 易—难

说建议

教学建议:1.课堂上采取我校倡导的“五度六步知识清单”导教课模式

2.结合现实,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注重“四步早读”法,加强学生不同形式的诵读 4.参加教师“同课异构”课 5.加强小组内“合作探究” 6.引导学生注重归纳、总结

评价建议: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

这项内容采取小组量化考核,小组互评和教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每节一次,每周统计。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 评价写作能力:

这项内容采取周作文竞赛,每天随笔的形式展开。优秀文章、书面整洁文章年级展评,班级分享交流。

这样评价能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表现,是全面、公正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肯定、激励作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学。

(3)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学习资源,如 工具书、班内图书角、语文板报 等 (4)举办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 如“诗文朗诵赛”、“演讲赛”“课本剧展演”“读书分享交流会”等

(5)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的教学资源 。

生活本无意,只是有人发现了他,语文本无形,只是我们发掘了他。希望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勇于发掘,让整个社会都成为语文的翱翔天地。

上一篇:高职教学常规工作总结下一篇:工作经验交流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