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工作人员职责

2024-05-16

狂犬病工作人员职责(精选9篇)

篇1:狂犬病工作人员职责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制度

一、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市卫生局批准,承担本市内的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

二、根据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的需要,制定狂犬疫苗购买计划,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疫苗记录。

三、严格遵守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管理规范,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

四、门诊工作人员要对狂犬病暴露者按照暴露情况依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进行规范处理,同时告知暴露者或其监护人暴露级别及处理意见(包括所需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血清)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详细填写“狂犬病预防知情告知书”,留底存档。

五、认真开展与狂犬病暴露处置相关的宣传、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预防接种反应报告处理等工作,并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作好记录;做好狂犬病暴露处置资料的档案化管理。

六、收集所有门诊资料,并及时统计上报。

禹城市疾控中心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人员职责

一、及时、规范的按照处理原则做好伤口的处理。

二、向咬伤者或家属做好相关知识宣传,说明常见的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详细填写知情告知书。

三、严格按程序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认真填写“狂犬病疫苗接种卡”,向被接种者预约每次接种的时间,每针次接种后都要记录疫苗批号,接种者要签字。

四、认真做好接种后观察,及时处理出现的接种反应。

五、每日要对伤口处理区,疫苗接种区进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六、做好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常规冷藏保存,每日测温2次,并做好出入库登记。

七、认真做好咬伤者暴露程序、伤口处理、疫苗(免疫球蛋白)接种,异常反应等相关情况的登记,每月2日向市CDC报“狂犬病预防接种情况汇总表”和“狂犬病预防接种月报表”。

禹城市疾控中心

动物咬伤分级及处理原则

【暴露分级】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免疫程序】暴露后免疫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本疫苗1剂,共5针,儿童用量相同。新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为“2-1-1”,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疫苗接种者提供了一种更简便、经济的接种程序,只需到接种门诊3次,分别在当天接种2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就能有效预防狂犬病,接种周期缩短了7天,且产生抗体迅速,对就诊时间比较晚、严重咬伤者更加适用,目前“2-1-1”已在我省全面推行。

【接种方法】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禁忌】

1、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暴露后程序接种疫苗无任何禁忌症。

2、暴露前程序接种时遇发热、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或对抗生素、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禁用。哺乳期、妊娠期妇女建议推迟注射本疫苗。严重不良反应者,可做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注射后有轻微局部及全身反应,可自行缓解,偶有皮疹。若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较严

【注意事项】

1、疫苗有异物或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2、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

3、禁止臀部注射。

4、严禁冻结。

禹城市疾控中心

篇2:狂犬病工作人员职责

1、继续完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建设,规范暴露人群处置。按照卫生部和省市文件要求,各乡镇要继续加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暴露处置门诊的技术培训和督导检查,2013内完成对各乡镇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符合验收工作,对达不到暴露处置门诊要求的门诊进行整改或调整。冬乡要严格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做好暴露处置工作,严格执行知情同意书制度,规范做好暴露人群的登记及有关报表的统计和月报工作。一旦发现一犬伤多人事件,及时上报并做好调查处置工作,跟踪随访人群健康状况。对可疑疯动物要及时采集其脑组织标本,送山东省疾控中心进行病原检测,并撰写调查处理报告。

2、做好疫情监测,及时调查和处置狂犬病疫情。按照《山东省全国狂犬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对报告的狂犬病病例在做好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处理、标本采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同时,要开展狂犬病疫源动物分布状况监测,了解发病情况、流行因素和发病原因,并撰写调查报告上报。对新发病人连续三天采集唾液标本、血液、脑脊液、尿液等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并与畜牧部门配合每年做好辖区内狂犬病疫源动物(犬、猫)数量及免疫情况报告工作。

3、积极开展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9月28日为“世界狂犬病日”,要提前部署、认真组织,利用媒体、广播、报纸、网站等多种媒体宣传狂犬病预防知识,各级疾控机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要悬挂狂犬病日宣传主题横幅,形成宣传氛围。各乡镇在宣传结束后要及时将宣传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宣传总结和有关图片报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篇3:农村狂犬病防控工作建议

1狂犬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健全,部门间协作力度不够。农村养犬尚未建立准养制度,公安、畜牧、卫生、村组工作上配合不够,部门间运作机制不完善,各自职能发挥协作配合不力。

2)防疫意识淡薄。养犬户犬只防疫意识淡薄,以各种理由作为借口拒绝犬只免疫,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困难。

3)宣传教育不到位。畜牧、卫生部门虽然利用各自的工作特点进行宣传,但面大、养殖户多,宣传面有限。

4)经费投入不足。防疫工作开展经费得不到保障,人用疫苗成本每注射1次(分3针)费用为220元,部分群众难以接受;犬狂犬病疫苗免疫注射每只收费10元,1年注射1次,养犬户以犬注射狂犬病疫苗后会出现死亡,或本身不咬人作为借口,阻碍防疫工作的开展,密度难以保证。

5)养犬户对狂犬病危害认识不到位。犬只放养为犬繁殖提供了条件,充实了流浪犬大军。部分养犬户只养犬不防疫,认为防疫员是为了收钱,以注射了疫苗犬会死等种种借口推脱,给养犬者及旁人带来安全隐患。群众缺乏科学处置犬咬猫抓伤的办法,甚至没有及时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意识,认为没有事,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悲剧发生。

2狂犬病防控的对策和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防范意识。改变养犬为看家护院的观念,树立我防疫我安全的思想。建立犬只准养制度,控制养犬数量,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科学处理被犬咬、猫抓伤的伤口及其它动物咬伤的伤口,及时挤压伤口的唾液,并用清水、温肥皂水清洗,立即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饲养犬只实行拴养或厩养,严禁放养,教育儿童不要玩犬、猫等动物,改变与人同睡等不良习惯。

2)普及狂犬病防控知识。开展全民普及狂犬病防控知识,从学生抓起,学校每学期安排3~4学时狂犬病防控知识讲座,通过学生把知识接受的同时,传给家长及亲属,畜牧、卫生部门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利用人员密集的时机做好宣传,村组利用召开户长会要求和落实犬只拴养工作,同时利用信息时代优势,通过短信、飞信等方式发送防控知识。

3)经费保障。狂犬病防控各种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村委会设立狂犬病免疫注射点,人、犬疫苗全部列入财政预算,每个人、每只犬免疫注射补助工作人员经费10元,鼓励危险人群,被犬、猫伤害人员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实行奖励,降低发病率。

4)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制订《乡镇狂犬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畜牧、卫生、公安的副乡镇长,武装部长为副组长,党政办公室、卫生、畜牧、公安、市场监督、财政、民政、学校、村委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即党政办公室负责各相关部门的调配与协调,后勤保障工作;卫生院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调供与免疫注射,疫情监测;畜牧兽医站负责犬数量统计,犬用狂犬病疫苗调供,犬只免疫注射指导与疫病监测;公安派出所负责犬只《准养证》的核发,可疑犬与流浪犬的扑杀工作;市场监督所负责市场上犬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配合畜牧部门做好检疫、查证验物工作;财政所负责狂犬病防控经费的预算及保障;民政部门负责开展困难群众社会救济工作;学校负责做好学生狂犬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村委会负责组织狂犬免疫注射工作及狂犬病日常疫情监测。构建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防控狂犬病的良好格局。

5)强化免疫注射。正常时期,犬只采取设点免疫与进村入户免疫相结合,使防疫工作常态化。非常时期重点区域、公路沿线、集镇周围、学校周边、人口密集区域实行强制免疫,降低安全隐患。

6)强化流浪犬和可疑犬只捕杀力度。降低流浪犬和可疑犬只带来的社会危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捕杀力度,建立奖惩机制,对作出贡献的部门给予奖励,对工作不负责的部门追究责任。

7)加强疫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以村小组为单位,建立疫情监测点,各村小组长为义务监测员,发现可疑疫情及时上报村委会,2 h内由村委会上报乡镇狂犬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把疫病处理在萌芽状态。

摘要:分析了农村狂犬病防控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防疫意识淡薄、宣传教育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养犬户对狂犬病危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转变观念,提高防范意识,普及狂犬病防控知识,保障防疫经费、强化免疫注射等防控对策和建议。

篇4:狂犬病工作人员职责

【关键词】 伤口处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66-02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于机体被带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病毒在咬伤部份侵入,然后从局部神经肌肉侵入到邻近的神经细胞,最后侵犯到中枢神经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进行性几乎是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它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目前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狂犬疫苗。本人对2011年5月——7月到我中心二类疫苗门诊部接受狂犬疫苗注射的暴露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5-7月,在我中心按受狂犬疫苗注射的患者有71例,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在2-68岁,对患者疗程注射进行咨询,第一针16例,第二针12例,第三针13例,第4针9例,第五针21例,其中6人为Ⅰ级暴露,25人为Ⅱ级暴露,3人为Ⅲ级暴露。

2 方 法

对患者的伤口情况和注射疫苗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

2.1 Ⅰ级暴露 伤口不作处理,注射狂犬疫苗;Ⅱ级暴露: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注射狂犬疫S苗;Ⅲ级暴露:伤口按暴露后按程序处理,注射狂犬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与此同时,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再给与有针对性的家庭指导。

2.2 Ⅰ级暴露 指的是没有出现皮肤破损,仅限于與动物触摸动物或者是被动物舔舐。Ⅱ级暴露:指的是被动物咬伤、抓伤,但是并没有出血或者是破损的皮肤被动物进行舔舐,粘膜被可疑或确诊的疯动物唾液污染。

3 结 果

接种疫苗有效率98、5%,1例第一针注射后,一个月后再来注射第二针,16例主观感觉朱感觉注射部位有肿胀和疼痛感,12例在注射后出现乏力和疲倦症状,且该症状在第一、二针注射时的发生率较高,1例伤口感染、化脓,除了要求其注射狂犬病病毒血清外,每天到本中心门诊部加强伤口处理和抗感染治疗,17天伤口Ⅰ级愈合。直至7月底无一例狂犬病传染病例报告。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4.1 加强宣传教育,切断传染源 动物在生长繁殖中存在差一定的周期变化,即所谓的“发春”期,临床上常发现狂犬病暴露发生在春夏季最多,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动物容易暴躁,不同年龄、职业人群都有普遍的易感性,以小儿多见,因此,加强动物管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家长要定期对家犬进行防疫检查和预防接种,避免小儿和狗接触,社区要加强人群的防范意识,禁止狗只在公共场所走动,发现疯狗要及时捕杀、隔离、告诫不要宰杀和吃用带病毒的动物,倡导尽量减少饲养狗只,切断传染病。

4.2 实行正确的伤口处理 伤口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透周围神经传到大脑造成损伤,因此正确、及时处理伤口是预防狂犬病的第一步,应指导患者立即挤出血,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经初步处理后即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到门诊后用2%碘酊和75%酒精消毒伤口,处理伤口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伤口较深的,应扩创或用导管行深部冲洗,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向患者解释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以免病毒在局部扩散和暴露会利用紫外线杀灭伤口病毒,也不要随便在伤口上用药,临床上Ⅰ级伤口不需处理,Ⅱ级以上的伤口应按以上常规进行伤口处理。

4.3 安全合理进行狂犬疫苗的注射 相关数据显示狂犬咬伤病的发病概率为15%-30%,但经过积极的伤口处理和注射疫苗后,其发病率下降到0.15%[1]。由此可见,足量、全程进行狂犬疫苗的注射是避免狂犬病发生的最佳方式[2],以下是一些狂犬疫苗的注射工作指导:其一是明确接种的对象,对于Ⅰ级暴露者来说无需进行疫苗注射;对于Ⅱ级暴露者来说,需要立刻进行注射;对于Ⅲ级暴露者来说,不仅要注射疫苗同时还要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其二是选择接种部位,临床将上臂三角肌作为最佳注射部位,针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应该选择大腿外侧区部位进行注射,为了有效避免疫苗注射在脂肪层发生硬结而导致接种失败,要需注意不能在臀部进行注射。其三是确定接种时间,临床表明,最佳的接种时间以伤口形成后在空气中暴露3小时之内为宜,次之是在伤口形成24小时或48小时之内。倘若没有在以上时间内金牛星注射,则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进行注射也是有效的,狂犬病的潜伏期为半个月-3个月,进行接种时需按照0、3、7、14、28全程注射,倘若接种者在1年内再次暴露可不用接种,如果在5年内再次暴露就要重新再接种5针。对发热、急性疫病的人群,要在病情稳定之后进行接种。其四是特殊人群的接种,狂犬病是一种能够致死的疾病,因此,一旦暴露,对于没有禁忌症的人群须立即注射疫苗,岁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也一样。其五是疫苗接种需注意的事项,嘱咐注射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禁食辛辣食物,不能饮用浓茶和酒,同时不能使用皮质醇类及免疫抑制剂。其六是疫苗的保存要求,贮存在2°-8℃避光保存,使用前应检查容器外观标签,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切勿将疫苗外带,以免影响疫苗效果及发生副作用。⑦其它:原则上避免使用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疫苗,以防注射意外时查找原因,由于实际情况无办法的才注射。

5 讨 论

随着经济发展,社区很多家庭都喜欢饲养宠物,但却缺乏有效的动物管理,缺乏相关的处理和预防意识,导致狂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相关数据显示,狂犬病的发病率位居我国目前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狂犬病毒的致死率极高,因此,做好暴露人群的相关健康教育,加强疫苗接种预防和伤口处理的实践教育,进行实践教育时,切忌千篇一律,以免由于内容繁琐而引起患者的厌恶心态和影响护理工作进度。通过加强动物管理、伤口处理,能够有效的切断传染源,防止进一步的扩大传染,在此基础上,及时的就医接种疫苗,对狂犬病发病作进一步的预防,从而提高个人及家庭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梅芳,应萍.传染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4.

[2] 陈香珍.狂犬病的预防护理.增刊.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7(22):37.

篇5:狂犬病防治工作培训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狂犬病的防治,规范对狂犬病的预防工作,我院对全院医务人员及所有村卫生站医生进行了培训。

培训主要内容有:狂犬病的主要表现、诊断标准、犬咬伤伤口的处理、狂犬疫苗的正确使用、对防治狂犬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等。

通过培训,使学员基本掌握了狂犬病相关知识,提高了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防治能力,推进了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次培训课程效果反映良好,达到了培训目的。

大邑县出江镇公立卫生院

篇6:狂犬病防控工作总结

一、狂犬病防控的历史概况

过去,由于狂犬病的发病率高,而且人感染的病例也较多,引起了人们对狂犬病的高度关注,狂犬病的免疫工作也逐步开展。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狂犬病的防疫意识的增强,加上狂犬病疫苗的市场化经营,饲养犬只人员对狂犬病实行自觉防疫,同时各级政府对狂犬病的防疫工作也十分重视,每年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期间,都把狂犬病列入重点疫病防控免疫计划之中,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培训、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全市人民对狂犬病防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人们在自身安全防范和经济利益方面,也提高了自觉防疫意识,狂犬病的免疫意识逐步增强,狂犬病的免疫密度逐年提高,发病率逐年下降。

二、近五年狂犬病流行情况

狂犬病病畜和带毒的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病畜咬伤而感染。犬患狂犬病的病例仅于4月底在我市高新区金山办事处界碑村委的大界碑村发生过一例,患犬及被其咬伤的2条犬均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村的犬均进行了狂犬苗紧急接种。

三、采取的防控政策及措施

近几年来,特别是以来,市畜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免疫接种,提高免疫密度,降低发病率,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狂犬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的领导。近年来,全国狂犬病疫情持续上升,疫情范围不断扩大,因狂犬病造成死亡的病例高居37种法定传染病报告病死数的首位,狂犬病已成为对人民生命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必须组织一切力量,认真开展防疫工作,提高防疫密度,减少狂犬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切实加强对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的领导,畜牧局成立了狂犬病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赵秀荣任组长。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我市犬的免疫接种工作。并且成立了由畜牧、卫生、工商、公安、城建等部门组成的驻马店市犬只管理办公室,负责城区犬只管理,对城区犬只进行登记制度,及时捕捉无主犬、流浪犬,防止犬咬伤人。

二是广泛宣传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自觉防疫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免疫密度,提高免疫效果。

三是制定免疫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制定科学免疫方案。驻马店市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20驻马店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春季免疫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规定了狂犬病的免疫程序,即初生犬3月龄时进行初免,12月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此后每年进行一次免疫。制定了具体的免疫方法。同时,驻马店市卫生局、驻马店市畜牧局联合转发了《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畜牧局转发卫生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按照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本辖区内犬的免疫接种工作。扎实开展免疫接种工作。今年从4月份开始,在全市组织了以狂犬病、新城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的强制免疫工作,免疫期间,各乡镇成立了防疫工作专业队,由乡村干部为队长,乡村动物防疫员为成员,逐乡镇、逐村组、逐场户开展了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强制免疫。

四是加强对运输和出售犬的检疫监管。加强对市场出售的犬、猫等的检疫。凡是上市销售的犬、猫等动物,必须出具免疫证明,经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加强对运输犬、猫的检疫,凡是运输的犬必须持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犬的检疫合格证明。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销售病死犬的行为。

五是加强监督,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强化对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的监督,畜牧局成立了督导小组,分片对各县区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对完成任务好的县区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进展慢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对造成狂犬病传播的流行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取得的成绩及好的经验

由于宣传到位、防控有力,使防疫密度逐年提高,有效的防范了狂犬病的发生,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搞好宣传工作。利用农村大喇叭和现代通信工具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了群众对狂犬病危害性的认识,提高自觉防疫的意识,狂犬病的免疫密度不断提高,降低了疫情发生的隐患。

二是领导重视。特别是集中免疫期,成立督导组织,加强对狂犬病免疫的督导检查,提高免疫率,降低发病率。

三是建立档案,规范管理。成立了由畜牧、卫生、工商、公安、城建等部门组成的驻马店市犬只管理办公室,负责犬只管理,对犬只进行登记制度,及时捕捉无主犬、流浪犬,防止犬咬伤人。努力对所有的犬实施狂犬病强制免疫接种,并做到免疫证、免疫标识、免疫档案三统一。

四是加强检疫监督。对过对犬类的检疫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销售病死犬的行为。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狂犬病的免疫注射主要是以群众自觉防疫为主,加上部分群众对防疫还缺乏认识,往往造成免疫不及时、不到位,免疫密度达不到100%,存在着严重的疫情隐患。

二是防控经费不足。目前,狂犬病还没有真正纳入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防控,从疫苗供应到组织免疫都是有偿服务,防疫人员积极性低,群众也不积极配合,集中组织免疫的难度较大,一般都是靠群众自觉防疫,对防疫密度等情况不能准确了解。

三是城市养犬管理不到位。对城市养犬的管理不到位,饲养数量不清,不能及时制定免疫计划。

(二)建议:

一是将狂犬病防控纳入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强制免疫。

二是增加经费投入,把疫苗、防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组织免疫队伍,免费进行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强化狂犬病疫苗及抗血清供销渠道的管理,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生物制品的不法行为,做好狂犬病疫苗及抗血清的供应与监管工作。

三是强化疫情监测,对检测出的阳性犬,立即予以扑杀、销毁。

篇7:预防狂犬病应急工作预案(推荐)

预防狂犬病应急工作方案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人和动物危害极为严重。它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有广泛的储存宿主。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或人兽共患病,常称疯狗病,人类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狂犬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人类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狂犬病的犬咬伤而发病。潜伏期多为半个月至3个月,可长达数年至10余年之久。人一旦发病,无救治药品和方法,病死率100%。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危害,保障我校师生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应急工作方案。

一、疫情判定

(一)人间疫情判定标准

1、流行病学史:有被犬、猫或其它宿主动物舔、咬伤史。

2、临床特征

(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延、多汗、心率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率不齐)。

(二)动物疫情判定标准

1、典型的动物狂犬病特征:病犬精神不振,常躲在暗处,不愿和人接近或不听呼唤,强迫牵拉就咬主人;口水多,后肢软弱无力,喜吃异物,吞咽时脖子伸长;稍有触动就乱叫、乱咬;喜舔自己或其它犬的性器官;高度狂躁不安、常攻击人畜;疲劳后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站起,夹着尾巴,眼睛斜视,有惊恐、害怕的表现;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出现一次新的发作,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巴、阴部等;随着病情发展,狂咬,显著消瘦,声音嘶哑,眼球凹陷,下嘴唇下垂,舌头伸出嘴外,不停地流口水,后肢或四肢瘫痪,昏迷,爬地不起直至死亡。“恐水”症状不明显,多在短期兴奋之后出现忧郁症和麻痹。可分为狂躁型狂犬病和忧郁型狂犬病。

2、非典型的动物狂犬病特征:病程极短,轻微症状迅速消失,但体内仍可保存病毒,病犬咬伤人和动物仍可造成流行。

(三)动物对狂犬病毒的敏感性

最敏感:狐狸、猎狗、狼、豺、袋鼠、棉鼠;

敏 感:地鼠、臭鼬、浣熊、猫、蝙蝠、猫鼬、豚鼠、兔、啮齿类动物; 中度敏感:狗、猪、牛、马、绵羊、灵长类动物。

二、疫情上报及要求

狂犬病疫情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按疫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医生、兽医、警察、护林员、农民等公民都是义务报告人。

三、疫区划分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地区、重点防治的原则划定各类疫区。

(一)疫点:狂犬病病人发病后所居留的地点和病动物活动区域划为狂犬病疫点。一般指村、镇或更大范围。

(二)疫区:疫点周围可能受威胁的地区划为狂犬病疫区。一般指以疫点为半径的25公里范围内。

四、疫情处理 政府重视,多部门团结协作是搞好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键,消灭传染源是控制疫情的根本措施,宣传教育工作是开展好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应用抗血清是防止人群发病的重要措施

(一)成立临时疫情处理领导小组

长:李增先

副组长:张永信

丁礼斌

邹卫东

李鸿杰

王纯兵

陈兴安

成员:班主任

全体教职工

(二)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证实后,尽快划定疫点和疫区范围。做好病例个案调查、伤人动物调查,查清疯动物的分布、数量,疫区内的养犬数。狂犬病发病数、病死数、犬伤人数及人用狂犬疫苗使用量。

(三)宣传教育

在疫区和邻近地区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克服恐慌情绪,稳定人心。发动群众积极支持参与防治工作。

(四)管理和消灭传染源

1.疫点:对犬、猫等伤人疫源动物必须全部捕杀、深埋,不得转移、外卖、剥皮食用。在一周内净化,对狂犬病人和病兽污染环境进行全面消毒。一年内禁止养犬。

2.采取“灭、管、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病犬、可疑犬、流浪犬、没有接受过免疫的有主犬、以及被疯动物咬伤或与其接触过而没有接种狂犬疫苗的家畜和其它动物都应该捕杀。加强特殊用途犬的管理和免疫,停止犬类交易市场。3.灭犬方法:可采用枪击、棒打、毒杀、勒死等方法,但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对人和其它动物造成危害,如流弹误伤,食毒死的狗肉而造成中毒等。对杀灭的动物应加消毒剂深埋。

(五)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人被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者,均应按暴露或疑似暴露处理。暴露后处理也叫暴露后的预防性治疗,包括局部伤口处理,疫苗免疫和抗狂犬病血清应用,三者同等重要。

1.伤口处理

⑴ 被犬咬后,立即用力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⑵ 先用20%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清洗20分钟以上,再用清水冲净和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⑶ 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擦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口大而且深,伤及大血管或头面部确实需要缝合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消毒为前提,应保证先在伤口深部用抗血清处理后再缝合。必要时采取扩创手术。

⑷ 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它抗感染处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但注射部位与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错开。

⑸被动物撕破的衣服和污染物应及时煮沸消毒、日光照射或用消毒剂消毒。这些措施适用于所有的咬伤,包括那些可能与狂犬病暴露无关的动物咬伤、抓伤。

2.疫苗接种

目前我国应用的人用狂犬疫苗主要为地鼠肾细胞纯化狂犬病疫苗和细胞纯化狂犬病疫苗。我国对暴露后接种的方案为:一般的咬伤按5针法免疫,及0、3、7、14、28(30)天各接种1剂,对严重咬伤者应于0、3天时加倍量注射。合并注射抗血清者应于全程免疫后再加强注射2~3剂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天、75天或第10天、20天、90天各加强注射1针,成年人疫苗注射的部位,必须注射于上臂三角肌,不应注射臀部。小儿则应注射于大腿前外侧区肌内,这里肌肉丰厚,容易注射。

3.抗血清和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凡已知确系狂犬和其它疯动物舔、咬伤者,必须在注射疫苗的同时注射狂犬病抗血清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狂犬病毒抗血清使用剂量:马源狂犬病毒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为每千克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IU∕㎏),人源狂犬病毒抗血清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为每千克20个国际单位(20IU∕㎏)。使用剂量不应再增大。使用狂犬病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时,应将计算出的用量多注射于伤口深部和伤口周围,剩余的做肌内注射。抗血清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反复注射。应用马源抗血清要做皮试,即用1:100倍稀释的马源抗血清0.02~0.05ml皮内注射,30分钟后皮丘小于1cm且无红晕者为阴性,可注射抗血清。皮试阳性者,可用逐渐加量的脱敏注射处理。

(六)暴露前免疫

主要针对职业性暴露高危者,如畜牧部门的检疫员、兽医;从事狂犬病毒工作的实验室人员;从事狂犬病防治工作者;动物管理和饲养人员;野外工作人员,如护林员、猎人、野外科考人员;乡邮员、以及前往狂犬病地方性流行区的游人;养犬户家人;发生流行时的当地人群等。在自愿的前体下,提倡暴露前免疫,但不做强制性免疫。接种方法为:0、7、28天,初免三针后一年再加强接种1针。

(八)人狂犬病的治疗

临床狂犬病治疗基本手段是将病人置于重症病例监护室,密切观察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等生命体征,避免不必要的声音、强光、吹风和频繁的触动刺激。必须努力使用每一种防止和治疗并发症及支持治疗的措施,即使不能取得效果,也要尽量鼓励病人住院,通过严密监护,使其镇静以减少对周围人员的威胁,并通过医疗手段减轻病痛,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1.加强医疗护理,将病人严格隔离于较安静、光线较暗的单人病房,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特派专护,严密观察。医护人员必须带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和带胶皮手套,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皮肤破损处被病人唾液污染而造成院内感染。床边设置护拦,防止病人狂躁而坠床,预先插好鼻饲管和静脉输液留置针,以保证热量、营养液和药物的随时输注。

2.严格消毒处理病人分泌物、排泄物。

3.加强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的监护,预防治疗并发症。并发症是狂犬病人的死亡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是低氧血症、心律紊乱、脑水肿、水电解质失衡、低血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以及采用一些生命支持措施时发生的并发症。在监护治疗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一切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的重要环节。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烦躁不安、痉挛者交替使用各种镇静剂,如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及冬眠药物等。

五、疫情控制效果评估

疫情控制后,要认真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疫区内的暴露人群是否全部进行了免疫、污染环境是否全部进行了消毒、犬类是否全部杀灭、外围地区的犬类是否都落实了灭、管、免的综合防治措施、宣传教育工作是否到位;收集和统计工作数据,并写出疫区处理工作总结,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下步工作建议,分报各有关部门。

四合九年制学校

华阳镇第一小学

预防狂犬病应急工作方案

篇8:狂犬病工作人员职责

1 正确地伤口处理

正确的伤口处理是暴露后处置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WHO和我国对狂犬病预防和处理原则均将伤口的及时和正确处理放在了首位。动物实验表明, 伤口用肥皂水充分清洗可增加50%的生存率。然而, 国内对暴露后伤口的处理严重不足, 有调查发现, 在报告的病例中约34%~78%患者未做局部清洗[1]。被犬或猫咬伤的伤口宜尽可能早地做好清洗工作: (1) 最好用自来水冲洗伤口10 min以上, 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 再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切不可用嘴去吸, 以免在口腔黏膜有破损的情况下进一步被感染。 (2) 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进行消毒。 (3) 伤口尽可能地不要缝合和包扎。如果确实需要缝合的 (如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 , 伤口在清创消毒以后, 应先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周围做浸润注射, 数小时后 (不少于2 h) 再缝合和包扎, 如果伤口比较深、污染比较重者, 应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其他感染。

2 疫苗接种

2.1 接种的程序

正确的疫苗接种可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我国对暴露后接种的方案:一般的咬伤按5针法免疫, 即0, 3, 7, 14, 28 d各接种1剂疫苗。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首次要接种2剂疫苗: (1) 接种狂犬疫苗前1个月之内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 (2) 免疫缺陷患者。 (3) 接受免疫制剂治疗的患者。 (4) 体质较差的及有慢性病者。 (5) 超过48 h后才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员。合并注射狂犬病球蛋白者应于全程免疫后再加强2~3剂疫苗。

一般情况下, 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对于再次暴露后疫苗接种,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版) 明确规定: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 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 应该于0 d和3 d各注射1剂疫苗;如果是在1年~3年内再次被犬咬伤者, 应于0, 3, 7 d各接种1剂疫苗;如果超过3年者应当接种全程疫苗。狂犬病的免疫程序是依据大量的临床观察结果决定的, 有的人因各种原因接种了3针、4针就中断了接种, 这样就不能很好地保证接种的免疫效果。如果接种过程中忘记了时间而错过了接种日期, 假如是发生在第4针或第5针, 且超过的时间不长如3 d~5 d, 可以立即补上, 以后的针次时间顺延, 假如错过的时间较长, 则应补齐后于打完最后1针的10 d~15 d后测1次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 根据抗体水平再做处置。

2.2 接种部位

除按照规定的程序接种外, 疫苗的接种部位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的环节。成年人疫苗的接种部位, 必须是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区, 不应注射在臀部。因为臀部脂肪丰富, 抗原在此剌激小, 产生的免疫力明显偏低。小儿应注射于大腿的前外侧肌肉, 这里肌肉丰厚, 容易注射。相反, 大腿前内侧有大血管和神经从此经过, 在此注射容易发生危险。

3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凡属于Ⅲ级暴露的人员都应该注射免疫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人体在注射了狂犬疫苗后抗体的产生有一个时间过程, 即使是应用质量较好, 效价较高的细胞疫苗, 亦要在接种后的7 d~10 d才开始出现中和抗体, 脑组织疫苗与鸭胚疫苗则要在14 d以后才出现。在疫苗免疫后尚未产生中和抗体, 或者抗体效价尚未达到抵抗病毒侵袭的这一时间间隙, 只能应用抗血清或狂犬免疫球蛋白予以补充。国外曾有实验报道, 将狂犬病毒注射到犬的臀部肌肉后, 分3组处理: (1) 单独给予疫苗免疫; (2) 单独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3) 疫苗+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表明, 第1组由于潜伏期短未能产生抗体全部发病;第2组50%得到保护, 提示免疫球蛋白在病毒早期有保护作用, 但由于球蛋白的半衰期为 (T1/2) 21 d, 如果潜伏期>14 d, 由于被动免疫失去功效后, 无疫苗免疫获得主动免疫作用, 后期使动物死亡。第3组则100%的动物得到了保护, 显示出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有效保护能力[2]。因此, Ⅲ级暴露的人员在接种疫苗免疫的同时必须配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的原则: (1) 根据暴露者的体重算出的用量要尽可能多地注射于伤口深部和浸润在伤口周围, 剩余的部分在大腿外侧肌肉肌注, 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因为即使全部的免疫球蛋白都做肌肉注射而不是伤口局部注射, 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滴度也很低, 到了伤口的抗体则更少。 (2) 如果伤口部位多,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量不够用时则可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用无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浸润注射。当然, 并不是说免疫球蛋白注射得越多越好, 如果超过本人的用量将抑制主动免疫应答, 造成不良后果。 (3) 如果首次接种疫苗时未能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暴露7 d之内仍然可以注射, 不影响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免疫效果, 且能迅速中和病毒, 阻止病毒感染伤口周围神经细胞和神经内膜, 防止病毒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移行扩散, 进一步延长狂犬病潜伏期[3]。 (4) 疫苗和抗体两种制品应在不同的部位同时接种。 (5) 前面提到, 用过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暴露者, 最好在完成末次疫苗接种后第10, 20, 90天 (或15, 75 d) 再分别加强1剂疫苗, 以保证有足够的抗原刺激, 保证免疫效果。

4 接种后狂犬病毒抗体的测定

由于疫苗的种类不同, 同一疫苗的批次不同, 被接种者的个体差异不同, 以及疫苗的运输、储存等因素的影响, 接种后的阳转率均有所不同, 如王建伟等[4]报道的阳转率高达94.75%, 而唐少令等[5]报道的阳转率却为74.59%。因此, 为保证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有必要做一次免疫后的抗体测定, 根据抗体测定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以确保万无一失。抗体测定的方法很多, 有沉淀法、凝集法、补体参与法和酶标记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的特异结合后出现的各种现象, 对样品中的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诸多方法中酶标记法中的酶联免疫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测方法, 它是采用纯化狂犬病毒抗原作为包被抗原, HRP标记小鼠抗人Ig G单克隆抗体作为第二抗体, 间接法原理测定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的血清中的中和抗体, 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简便等优点, 适用于各级医疗防疫部门, 尤其是基层单位。

参考文献

[1]俞永新.中国预防控制狂犬病降低发病率的思考[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3 (4) :393.

[2]董关木.狂犬病暴露后抗狂犬病血清 (免疫球蛋白) 的地位和应用[J].中国计划免疫, 2005, 11 (2) :144-146.

[3]王建伟, 富小飞.256例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与疫苗联合应用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9 (1) :80.

[4]王建伟, 徐文贤.2 519例精制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测定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4, 11 (3) :510.

篇9:狂犬病工作人员职责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1-01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被犬、猫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高度兴奋、恐水、怕风、流涎、咽痉肌挛、进行性瘫痪。狂犬病是迄今为止最凶险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其预后极差,病死率几近100%。

自2006年,我院共收治23例狂犬病病人, 在诊疗此类病人时,医务人员不可避免要接触其血液、体液、分泌物及病人使用过的器械、物品等,一旦发生针刺伤、粘膜喷溅、自身存在皮肤破损极易导致职业暴露,暴露后他们特别需要心理干预和心理咨询,以稳定情绪,疏导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希望获得心理支持和精神安慰。国内对狂犬病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报道甚少,临床缺乏理论和实践性指导。

1发生狂犬病职业暴露后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1.1紧张、情绪激动、害怕或消极被动心理:职业暴露后的护理人员有情绪激动、害怕,出现过激行为,还有的则消极被动,出现自责、退避、后悔等心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及早与暴露后的人员做好沟通,做好评估、化验、预防注射等必需工作,运用心理方法多关心开导,耐心倾听,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对其不良情绪表现的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主动和他们交谈沟通,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必要时找心理医生给予专业疏导,稳定情绪,积极引导消除被动心理,在工作生活中适当给予照顾和帮助,使其心情愉畅,避免出现过激行为和消极被动心理。

1.2恐惧、悲观、绝望、轻生心理: 狂犬病发生的职业暴露,虽有预防用药,但一旦暴露级别高,预防、注射保护无效导致被感染后,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很差,病死率几近100%,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心理将受到致命打击,易出现绝望和轻生心理。

必须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运用支持心理疗法做好心理护理,依靠心理治疗师的权威和专业知识来关怀他们,使其发挥潜在能力,提高应付危机的技巧,提高适应困难的能力,舒缓精神压力,帮助其走出困境避免精神崩溃。运用灾后心理疗法中的清除情绪、肌肉放松疗法、自我暗示和家庭疗法安排专人或家属全程陪护、监管、指导,及时发现心理变化,出现极端异常情况随时进行疏导。做好工作、生活、娱乐安排计划,保证其心理稳定,避免意外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1.3厌倦、拒绝情绪: 在预防用药时,由于程序繁琐、服药、注射周期长,预防效果又不确定,从而产生厌倦、拒绝情绪,对预防用药坚持不住,不能完成疗程。

针对此类情况,运用格式塔心理疗法中对自己负责、接受不愉快的情感、停止猜想,面向实际等方法耐心疏导,耐心讲解预防用药的必要性,只有坚持按疗程服药才能保证预防效果,避免被感染。做通思想工作后,换要定期督促、监督用药,定期回访,保证完成疗程。

1.4担心、畏惧情绪: 使用预防用药往往存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甚至出现肥胖、脱发以及遗留后遗症,因此怕容貌受到损害,影响身体美观,导致身体残疾等,出现担心、畏惧情绪; 根据以上情况,重点是讲清预防用药的必要性,淡化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刺激,不要因小失大,消除其畏惧害怕心理,使其愉快接收预防用药。

1.5社交、角色转变障碍: 长期休息导致社交、角色转变障碍,出现自我封闭、抑郁、偏执心理 ;出现角色转变障碍。

重点是加强沟通联系,调剂生活,利用同事、朋友、家属的力量,给予工作、生活上的帮助,特别是家庭、孩子要多给予鼓励和安慰,使其早日返回工作岗位,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1.6焦虑、担忧情绪: 由于在工作岗位、工资福利、晋职、晋升上的影响和担忧,出现焦虑、顾虑重重,不能安心用药和治疗。

对收治狂犬病病区的人员在奖励机制上更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如奖金分配、职称评定、带薪休假等,特别是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更要加倍关心和鼓励,全额发放奖金、工资,全额报销预防用药及治疗费用,保证工作岗位,只有让他们吃下定心丸,才能真正消除担忧和顾虑情绪。

2小结

2.1以上是针对狂犬病职业暴露人员心理特征及表现,采取不同心理干预手段,做好心理护理。在按国家相关规定加强正规预防用药和治疗的前提下,开展必要的、针对性的心理关怀,收效甚大,全院未发生因狂犬病职业暴露后出现较大心理障碍的情况。

2.2一旦发生狂犬病职业暴露,即使在接种疫苗后,仍旧出现一定程度的担心和紧 张情绪,少数人会因强烈的恐慌,害怕心理导致厌食,失 眠,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一旦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持续数周且在一个月内还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便出现应激障碍,实验研究证明,应激障碍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及时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帮助获得生理心理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此引发的强烈恐惧、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使处于接受治疗所需要的最佳生理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规则、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达到预防目的。

2.3定期给收治科室医护人员做好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配齐充足专业防护用品,建立医护人员的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掌握职业暴露人员心理情况,动态追踪观察监控,做到发现及时,措施得当,切实帮助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中实际困难,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2.4医务人员整天面对的是疾病、痛苦、创伤和死亡,对其身心是一种潜在的刺激,对他们心理深处的伤害是不知不觉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2]。平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心理辅导和讲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加强医务人员的意志品德锻炼,增强心理耐力,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满足医务人员合理、健康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帮助教育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参考文献

[1]朱小梅,毛玲琼. 心理护理干预在狂犬病暴露人群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6):90.

上一篇:暑假实践活动下一篇:关于包容的记叙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