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2024-05-2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共6篇)

篇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李兴稼

北京农学院

摘 要: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因为农产品加工业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资源型城市“以轻替重”实现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资源型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采掘、加工某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产业的城市,我国达到一定规模的资源型城市有118个,其中典型资源型城市有60个。这些城市绝大多数面临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经济增长放慢,生态环境恶化,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难题。资源型城市要走出困境,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实施经济转型,发展替代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就是一种可行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我国粮食、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但在加工总量和加工水平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0-3.7:1,而我国只有0.6:1;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食品占消费的90%,而我国仅占25%;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我国还不及1/3;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达到80%以上,而我国只有45%,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

基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农业部于2002年7月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重点领域。指出要努力改善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金融、财政、出口、土地、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同时根据发展要求,积极争取新的政策措施。

200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今后国家将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技改投入。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科技、农业、乡镇企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科技开发资金、教育培训资金应有一定比例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外经贸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制品出口的支持和协调服务。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扶持主产区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发展精深加工。”“创造条件,完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税政策。对新办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强创业扶持和服务。”“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从上述相关政策分析,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优良的政策环境。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资源型城市“以轻替重”实现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

我国资源型城市基本是以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森林采伐加工等重化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其结构单一,后续发展能力较差,受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影响很大,在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由于重化工业的投资和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经济发展也处于上升状态,但是,当宏观经济处于调整和下降时期,资源型城市往往处于困难境地。因此,改变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使轻重工业结合,一、二、三产业平衡发展是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经济战略。

(一)农产品加工业属于轻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首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对农产品(农、林、牧、渔的全部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制造业。国际上通常将农产品加工业分为五类: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纺织、服装和皮革加工;木材加工和家具;纸张、纸制品和印刷;橡胶制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农产品加工业可分为五类17个行业:一是食品类:含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四个行业。二是纺织、服装、皮革类:含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三个行业。三是纸、纸制品及其印刷业类:含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二个行业。四是木材加工及家具类:含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二个行业。五是其他类:含橡胶制品业、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香料香精制造业、动物胶制造业、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

从上述五类农产品加工业来看,都属于轻工业,轻工业的发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6968亿元,从业人员1513万人,出口交货值5090亿元,利税2718亿元,占全国同类指标的比重均在26%左右,1998年至2001年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2.35%。“九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67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1%;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71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8%。统计数字一方面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不足,但也同时说明农产品加工业确实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考虑目前资源型城市普遍投资短缺的现实情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应是首选可行之路。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拉动区域经济的效应,有利于资源型城市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从国家发改委提出的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来看,它们基本分布在农牧业大省,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地区,其他一些地区如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区,农牧业在地方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些资源型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农牧业资源,带动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连锁效应非常明显。

从农牧业大省的经济特点出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起到带动农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

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把城市发展放在区域经济的大格局之中,与区域经济互相协调,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脱离。从而使资源型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形成新的产业群,推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用新的产业替代原有产业,但是,新产业与原有产业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资源型城市一般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生产能力,工业技术和企业管理人才。这些资源也是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应当加以充分利用。

资源型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除了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外,还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例如食品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食品机械设备制造业、包装工业、印刷工业、运输仓储业、饮食服务业、商业的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轻化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轻工、化工设备制造业、化学材料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新产业的长足发展,可以安排更多的人口就业,为城市经济的转型创造条件。

三、资源型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建立现代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

资源型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条件,发挥老工业基地的独特优势,按照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建立现代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而不是走我国乡镇企业曾经走过的低技术水平、小规模、分散化和产品质量较差的老路。

(一)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经济特点

从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来看,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以下一些技术经济特点

1.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追求规模效益,跨国企业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非常大,它们中的很多企业是一些跨国企业。如,乳业第一巨人法国的达能公司其年销售额为60亿欧元,帕玛拉特公司年销售额也达到60亿欧元,雀巢公司的年销售额为133亿欧元。顶新国际集在大陆的投资达到12亿美元,其方便食品事业部在中国大陆有12个生产基地,是大陆最大的方便食品生产商;其饮品事业部在大陆有9个生产基地,其糕饼事业部在大陆有3个生产基地,是大陆最大的的糕饼生产商;菲律宾晨光食品有限公司在大陆的投资也达到了1亿2千万美元。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资料,在1990-1995年期间,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业部门的跨国合并和收购平均每年达122亿美元,占这一时期跨国界合并和收购总值的7.7%。在市场日益集中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加强了他们在世界农业食品部门中的优势地位。1990年,在5990亿美元的营业总额中,农产品部门的10家最大跨国集团占32%。市场更加高度地集中在几家跨国企业的手中,如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卡捷尔、可口可乐,瑞士的雀巢,荷兰的龙尼莱佛等。美国在80年代初是最大的农产品生产者,但目前欧盟成为世界主要生产者,营业额超过6000亿美元,相当于总产值的35%以上。全球100家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跨国公司,1994年美国占28家、西欧43家、日本20家,其他9家。平均每家控制国外子公司15个。

2.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主要方向是精深加工。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如大豆加工,经过初级加工可得到豆油、色拉油。但可进一步精深加工出大豆磷脂,其市场价格及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若年产100吨粉磷脂,可创产值500万元。在国

际上,玉米可被精加工成为300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其深加工产品—各种氨基酸类等等,其增值程度是其原料产品价值的成百倍有的可达上千倍。一般来说,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和精加工转化后,可以成倍地多层次增值。据测算,稻谷初加工一般可增值20—80%,深加工可增值5倍以上;棉花初加工可增值80%,如果加工成白坯布可增值3倍以上;油菜初加工可增值50—100%;生猪初加工可增值30—50%,深加工可增值1倍以上;水产品加工可增值1倍以上;蔬菜加工可增值2—4倍。

我国各地农产品品种繁多,都可以通过精深加工进一步升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例如:河南省近年来先后投入小麦科研开发经费近千万元,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使企业技术装备和新产品研发能力明显增强,产品科技含量显著提高。莲花集团采用先进的小麦分离技术,提取小麦蛋白生产谷朊粉,利用小麦胚芽榨油和提取维生素E,以小麦替代玉米生产味精;天冠集团用小麦作为原料,在全国率先生产出酒精、液体二氧化碳和变性燃料乙醇。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利用木材资源加工家俱、木制品、人造板、集成材、锯材、地板块、桦木制品、机制炭等产品,产品品种200余种,家俱、地板块、集成材、机制炭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

3、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适应安全、绿色、休闲的消费潮流。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目前,世界各国均把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主要做法包括(1)制定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如:美国于1997年决定增加拨款1亿美元的年度预算,设立总统食品安全启动计划,1998年又组成了多部门参加的“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2)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如:日本于2003年以“保护国民健康为第一先决条件,确保食品安全性,将采取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为基本指导思想,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3)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如:加拿大针对原有的联邦食品监督体系不仅复杂而且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弊端,于1997年4月1日成立食品检验局,承担所有与食品安全性相关的监管责任,从而降低了法律法规重叠交叉,使监督变得更加有效。(4)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对食源性危害的控制,应包括从食品原料到消费的全部环节。为了做到这一点,英国在其《食品安全法令》中明确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危害与关键控制点技术”,并以法规形式制定了《地方官员应用HACCP进行管理的资格标准》。(5)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等新食品、新技术的监督管理。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均已制定法规,实施对生物技术食品的食用安全管理,包括上市前的食用安全和营养学评价以及食品标签的标示管理。(6)建立食品召回制度。在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召回针对可能导致难以治疗的健康损伤甚至致死的产品,二级召回针对可能对健康产生暂时的、可以治疗的影响的产品,三级召回针对不会产生健康威胁、但内容与标识不符的产品。

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要保证安全,而且要符合绿色标准,按照我国关于绿色食品的规定,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国外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至30%。

在安全、绿色产品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的同时,休闲农产品加工品也日渐成为市场消费趋势。最近针对全球12个主要市场所做的统计,显示1999年的休闲产品的总产量达440万吨,约合300亿美元。美国每年每人的平均消费量达8.6公斤,其次是荷兰和英国,分别为6.5公斤和5.7公斤。

4.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牌优势明显。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大型企业间的竞争,而企业竞争除了资本规模的竞争,就是产品品牌的竞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拥有品种繁多的产品系列。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的开发、生产都非常稳定,质量可靠,成本较低,因而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都拥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雀巢、康师傅、达能、上好佳、百威啤酒、米勒啤酒等,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各国消费者普遍对于名牌产品的认知度很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创出名牌。

(二)资源型城市如何构建现代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

资源型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合理地整合政策、资金、技术、项目、信息、服务等各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素,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技术基础,从产业规划、原料基地、科技开发、物流组织、市场营销、质量监控等方面下工夫,逐步建成现代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做好农产品加工产业规划。农业部在《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方案》中提出,农产品加工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本地区农产品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及技术设备能力等,确定并突出本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要着重培植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积极培植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企业。

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这一指导意见首先确定符合本地区农产品资源情况、并能发挥现有技术优势,形成产业链的主导产业。同时,对于关联产业也应进行规划安排,以加工企业为主要项目载体,考虑加工企业产前、产后的联系,按照加工企业发展要求统一规划原料基地、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信息服务和储藏销售等方面的建设,使其形成配套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

2.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依靠大规模的农产品原料基地作为保证条件,同时,农产品原料生产也需要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市场,实现农业产业化,二者互相依存。因此,资源型城市需要根据所选择的主导产业进行基地建设。

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应从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入手,尽可能地改善农产品原料基地的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基地生产水平。生产基地本身应根据市场需求切实安排好生产布局,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要为加工企业不断提供优质安全生产原料创造条件。相对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要为生产基地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收购等形式,加强与生产基地的紧密合作、互相支持,以求形成相辅相成的生产联合体,促进共同发展。

3.建立与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配套的服务体系。现代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由生产体系和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体系构成,包括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原料保障和运销服务体系,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加工企业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和符合我国实际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符合世贸规则的政策扶持体系等。

资源型城市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工业服务基础,但是需要按照农产品加工工业的要求重新进行定位和整合。

(1)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原料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原料基地和加工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之间布局合理、畅通便捷的储藏运输网络。依托目前的农业商品基地和储运设施,建设一批各种类型的商品基地和仓储运输设施。按照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配套生产能力的要求,调整项目内容,加强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基础设施、运销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创新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公司加合作组织加农户的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格局。

(2)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国际接轨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要借鉴国外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经验,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和国际惯例的农产品原料和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尽快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标准体系。把推行农产品和加工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建设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标明产品的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

(3)建立农产品和加工品质量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全过程的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渔药残留检测、环境质量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农产品加工的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体系。加强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综合类质检机构的建设。

(4)建立符合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要求的信息服务体系、科教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批发和零售市场网络等配套服务体系,全方位推进现代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 》 2002-8-272、王风霞:《国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北京农业信息网

3、崔文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农业经济导刊 2003-124、李兴稼:《农产品加工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兴稼 男 55岁 北京农学院教授,通讯地址:北京市德外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经贸系,电子邮件:lixingjia@bac.edu.cn

篇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通过大力培养接续产业、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转型,使一些“煤都”“油城”成功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重新获得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做“春蚕”还是“蝌蚪”?资源型城市的命运抉择

因资源而兴的城市,也有可能因资源枯竭而亡。专家们形象地将人类历史上资源型城市的命运总结为“春蚕型”和“蝌蚪型”。

“春蚕型”城市就像春蚕作茧、丝尽而亡,整体搬迁。例如美国西部有许多曾经红火一时的“鬼城”,就是资源被开采完之后被遗弃的矿区。“蝌蚪型”城市则像蝌蚪跳上岸,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蜕变成“青蛙”,即使资源枯竭,城市也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共生活着约1.54亿人,超过我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立足国情,如此庞大的城市人群绝不可能因为资源枯竭而整体搬迁。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十八大代表、湖北省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认为,这一论述,对于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8年,黄石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而在近代史上,100多年前,张之洞在黄石兴办民族工业,一批钢铁、水泥、煤炭企业随之诞生;共和国成长的流金岁月里,这个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工业创造了无数辉煌。

王建鸣说,黄石这座城市因矿而立、因矿而兴,资源不可再生,城市的发展仅仅依靠资源不能长久。转型当中最大的困难是理念上的转型。资源可以枯竭,但是精神资源不能枯竭,应该通过我们的智慧来汇集市场的资源,来发展一个城市,来实现转型。

铜川曾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西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典型的“先矿后市”发展模式,使资源濒临枯竭、产业发展受限、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铜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2009年,铜川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转型试点城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铜川着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面转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铜川市目前已跃入近10年来全国294个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城市之列。

“早转型,早主动”。这是我国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共同经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周期一般分为开发期、增产期、稳定期和萎缩期四个阶段。稳定期是实施经济转型的最佳阶段,在这一时期主动转型,可以比较平稳地、以较小的代价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一柱擎天”到“多业并举”,资源型城市力克“荷兰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丰富的天然气催生了荷兰的繁荣,但“一柱擎天”的天然气却打击了该国其他产业正常发展,当天然气开采殆尽时,荷兰陷入经济衰退困局。从此,国际经济界就将过度依赖资源导致短期繁荣的后遗症,通称为“荷兰病”。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都不同程度面临着“荷兰病”的威胁。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摆脱对资源的依赖,首要矛盾是解决结构性问题。

“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从2008年起,老工业基地徐州用三年时间打造出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旅游四大千亿元主导产业,物联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这是江苏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现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50亿元,增幅居江苏首位。

资源型城市,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现有的人才、技术、产品、市场为发展接续产业和“吃精资源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国家资源型城市改革试点,近年大庆产业结构打破“一油独大”的格局,大力推动石化工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服务业发展,2011年,采油经济比例首次被超越。令人瞩目的是,大庆石油勘探开发、工程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市场遍及中亚、美洲等20多个国家。

“经济转型靠什么?靠思想解放。”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一语中的。“跳出大庆看大庆、分析对比看大庆、站在高处看大庆”,大庆在更高的发展层级上设计未来。

资源型城市的结构优化,重在因地制宜,统筹比较优势和优势资源,选择合适自己的路径,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黄石在产业发展路径上,以高科技引领,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实现了由资源产业“一业独大”向优势产业“多业并举”转变。目前,全市有4家企业产值过百亿元,引进7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企业产销量居全球前3位。黄石先后被评为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面转型资源型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型城市实现华丽转身,需要生态、文化、社会、机制的全方位转型。

陕西铜川因煤炭、石灰石等储量丰富而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也曾因严重的大气污染而被人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近年来,铜川用环保“倒逼”结构调整升级,消化历史包袱,让城市转型“轻装上阵”。截至目前,铜川已先后关闭拆除一大批高耗能污染企业,同时森林覆盖率达到44.8%,2011年有328天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

生态转型回答了经济发展“为了什么”,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则是解决发展“依靠什么”的问题,为资源型城市长远发展鼓足后劲。

黄石是全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区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矿业文化历史,通过城市文化体系建设,黄石正在打造历史古迹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王建鸣说,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巨大。近年政府通过打造文化公益性设施平台,提升人的素质,让群众百姓广泛参与城市建设。黄石的文化转型,对产业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生态美、文化兴,更要社会稳,实现激情与活力竞相迸发、安定与有序紧密结合、公平与正义充分彰显。

鼎盛时期的铜川矿务局,职工和家属曾达到30万人之多。然而随着市场变化,企业破产、职工下岗„„谁来为这些长年居住在老旧棚户区的早期城市建设者埋单?从2003年开始,铜川启动沉陷区、滑塌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房261万平方米,12万人喜迁新居,占到当地总人口的1/7。2011年,铜川在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评比中位列第一。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勘查开发、资源税费改革等多个领域。破解难题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

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主任赵亚军认为,从长远看,关键是真正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形成系统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体系。目前看,较为迫切的是调整考核标准,提高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发展指标的考核权重;深化资源税制改革;设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

篇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其实,不只是最高决策层,地方政府近来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例如,上海市最近推出了国资国企改革20条,其中强调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上下一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不无道理。曾有经济学家预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向经济严重服务化和低效率路径持续演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持续扩大,最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另一种是劳动力和资本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新兴产业倾斜,在提高经济整体效率的基础上发展服务业,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在调结构、促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显然只能选择第二条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已刻不容缓。

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划分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领域。此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陆续被“十二五”规划、十八大报告等重要文件反复提及。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分别达到8%和15%。

从本质上来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一种产业升级:从以引进外资、技术模仿、接受产业转移、专注低端制造为主,升级为主要依靠自主技术来源、主要靠本国资本和主要以自己的力量将创新技术发展为先进产品,进而带动高端制造业的繁荣。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这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只能通过自主创新解决。因此,毫不夸张地说,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

令人欣喜的是,从“嫦娥”奔月到“蛟龙”入海,从高铁到大飞机,在这些重大工程的背后,一项项重大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始走在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因掌握高光电转化率多晶硅电池片和组件生产、高性能锂电池研制等技术,我国已形成了规模较大、体系较为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其中光伏电池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已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互联网系统,并成为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随着治疗性疫苗与抗体、细胞治疗、生物能源作物培育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并出现了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而前路更加任重道远。应当看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缺乏、新旧产业过渡不顺畅、部分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到底该如何依靠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长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中小科技企业是创新的摇篮。在美国,70%以上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创造;在欧盟,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新成果是大企业的3到5倍;在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的新产品来自民营科技企业。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这些企业的健康成长,相当于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结出硕果。

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因此,应通过立法和相关政策引导,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各种科技创新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为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创造条件。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后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国家的战略核心利益。因此,应当加强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明确界定创新成果归属,赋予产权主体阶段性的市场垄断权利,保障技术原创者和拥有者的利益,最终促进企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

篇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理财业务;战略选择;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2.3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90-02

理财业务虽然是国内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但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迅速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和激烈拼抢的重要业务领域,并且必将很快成为与存、贷款同等重要的基础性业务。

一、对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几点认识

(一)理财业务收益回报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银行的净利差为2.5%左右,相比之下,理财业务的收益率看似较低。但理财业务属于中间业务,银行在其中不承担信用风险。因此,既不需要向央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资金运用时也不需要扣减风险准备金,另外还不占用经济资本。而商业银行2.5%的净利差并没有考虑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存贷款等资产负债业务占用的人工、系统等业务费用成本,远远高于理财业务的费用成本。

可见,理财业务的净收益率和回报水平明显好于传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这也是为什么各家商业银行大力拼抢理财业务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退一步说,即便理财业务收益水平低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但客户有理财需求需要满足,如果仅仅因为收益高低的原因放弃理财业务,客户必将大量流失,最终给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也带来致命打击。特别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利差空间必将进一步缩减。而理财业务除了为银行带来中间业务收益、优化收入结构外,还是维系客户关系、提升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这一点来说,即便理财业务的收益率低于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也必须大力发展。

(二)理财业务是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必要途径

发展理财业务已经不单单是银行自己转型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理财业务作为连结投融资双方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业务,既能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又能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是对“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有力践行。

银行为了满足自身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配置了贷款、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投资、现金等各类资产。个人和企业也同样对其资产有着类似“三性”的需求。一个理性的客户除了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还会购买短、中、长不同期限的资产,以满足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均衡需求,会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配置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以寻求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平衡。很显然,单一的存款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而理财产品能提供多种期限、投向、风险和盈利水平的选择,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产。

另外,传统贷款业务仅是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之一,而在很多时候,一些企业或是不具备条件从银行获得贷款,或是无法通过贷款满足全部融资要求。例如补充资本金、引入战略投资者等。这些企业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银行理财产品获得个性化的融资。商业银行也通过理财产品满足了客户需求,密切了客户关系,同时还能带动其他传统业务的拓展。

(三)发展理财业务是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过去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还相对较新的理财业务其实早已是国外商业银行的主流业务和重要的利润来源。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过分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在收入结构和管理能力上与国际一流银行差距较大。理财业务的发展,为银行带来理财产品管理费收入、销售收入、托管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并强化了融资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纽带,间接地带动存款、贷款、银行结算、财务顾问等其他业务发展。各家银行都已认识到理财业务对于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带动其他业务、树立市场信誉和品牌的重要作用。理财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参与者不进则退。

另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领域齐头并进。中国传统上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格局也在发生改变,投资方和融资方都面临着更多选择,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遭受着巨大的冲击。银行不仅要在同业竞争中不断创新、赢得客户,还要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展开竞争。能否完善产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决定了一家银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顺应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必然举措。

(四)理财业务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事实上,理财业务与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一样,都是商业银行维护客户、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性业务。由于目前各家银行提供的存款基本同质,因此,如果一家银行不提供理财或者理财产品不够丰富,客户即便仍有存款需求,也会将存款转移到他行,因为那样客户可以更方便地购买理财产品和配置资产。而存款一旦受到影响,贷款业务自然也会受到牵连。若一家银行能提供多种期限、收益率、风险水平的理财产品,充实客户的选择,提高客户收益,不仅会留住已有客户,还会把其他银行的客户吸引过来。在目前的利率体系下,传统存贷款等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是我国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财产品,特别是股权类、债权类理财产品,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方式,有效填补了间接金融不能照顾到的市场空间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二者结合,有利于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和服务种类,不可偏废。

不少银行已经通过发挥理财业务的积极作用,在改善收入结构的同时,拉动了传统存贷款业务增长。因此,我们不应当先入为主地把理财业务和存贷款业务看成是你有我无的对立关系,而应该审慎思考、科学分析,研究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尽可能地让二者互补互促。

因此,理财业务作为资本占用少、经营风险低、经济附加值高的业务,必将成为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首选。未来理财业务发展的如何,将决定银行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和拥有量,只有占领该项业务的制高点,才能发掘更大规模的优质客户资源,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在未来的金融同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动力。因此,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调整的必然选择。

二、进一步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相比传统的存贷款、结算等业务,开发理财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更高,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复杂,产品基础资产的种类繁多,必须统筹协调,加强规划,对银行的综合服务素质和风险管理能力要求很高。

(一)加强市场研究,推出特色化的金融理财服务

目前理财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各类产品从功能设计、发行方式到投资方式都大同小异,且一旦有新产品推出,其他银行都会很快跟进。商业银行必须树立自己的理财业务品牌,从产品设计、市场定位、服务手段等方面推出特色化的理财金融服务。

(二)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拓宽资产配置渠道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信托贷款、信托受益权、委托贷款等资产受限,理财资产配置渠道受限。银行理财业务开发团队应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尽快研发符合监管要求的可配置资产,拓宽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渠道。

(三)搭建高效的理财业务综合支持系统

理财业务是银行维护优质客户的重要密器,理财业务综合支持系统的搭建要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综合支持系统能够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年龄、工作、投资意愿、风险承受能力等纬度自动将客户分层,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当客户资产发生变化,如汇率、利率、股价、基金净值波动较大时,理财业务综合支持系统可适时通知客户,自动发出电子邮件提供理财管理建议。

(四)加强理财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

第一,加强投资者教育,要求全社会形成和倡导理性投资观念,全面提示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风险;第二,银行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规范信息披露机制,严格遵守向客户约定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组合和投资限制等要求运作产品,信息披露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第三,真实揭示产品风险,银行不仅在提供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前,要真实告知客户产品的潜在风险,而且在产品运作过程中,也要根据产品表现及市场变化,及时与客户沟通,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提示,履行“卖者有责”的义务;第四,加强日常风险管理。理财业务虽然是银行表外业务,但是在日常的管理中,银行要尽量参照表内业务的标准来管理,加强全过程的风险监控和管理,建立智能化的风险预警措施,设置合理的前、中、后台处理程序,对理财业务的资产质量情况、业务部门执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风险管理窗口履行职责情况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保证理财业务健康平稳发展;第五,制定应急管理预案。银行要针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不可抗力风险、大额预约赎回、大规模投诉等特殊事件在产品运作前就做好应急预案,以保护客户利益为原则,应对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顾生.新形势下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若干战略思考[J].财富管理,2008,(11).

[2]吕乾浩.我国商业银行理财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金融研究,2008,(11).

[3]徐义生.试论财富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职能[J].财经科学,2008,(10).

篇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飞地经济;武汉城市圈; SWOT分析

1 武汉城市圈发展飞地经济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s)

首先,拥有较完善的交通优势。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形成快速高效流通的市场一体化提供了优良的硬环境。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发展最快的就是交通设施的建设。目前规划和建设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项目将使武汉市到达各主要城市的时间都在0.5至1小时,到达各县市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周边城市间的高速公路网使城市间的联系效率显著提高。城市圈的交通运载能力和通达能力的明显提升,将大大提高城市圈的空间效率,使各地市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为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和市场体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其次,武汉和周边城市产业体系的差异性、互补性特色鲜明。

武汉作为特大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高度。即较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较高层次的消费品市场和服务业为主要特色。如电子信息产业、汽车特别是整车制造、高附加值钢材、家电、医药等等,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层级有明显的差别。城市圈制造业中资本、技术较为密集的产业和产品主要集中在武汉市。武汉目前正在加快向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升级的步伐,一般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和土地密集的产业正在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同时,企业的“前店后厂”式分工也明显增加,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放到武汉,生产基地放在周边城市的情况不断增加。

再次,卓越的教育研究环境。

武汉城市圈内圈层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资源,没有人才谈发展无疑是空中楼阁。武汉城市圈以高校、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等为支撑, 培育了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拥有大批先进的技术和现代人才。一些学校的特色科目优势明显, 可以利用其科教资源和独特优势发展飞地高新技术产业。

1.2 劣势(Weaknesses)

一是圈内发展差距较大,经济融合度较低, 武汉城市圈圈域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 圈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重点。与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 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 特别是除武汉市外的 8 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 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二是行政干预、思维滞后。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已有三年,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与圈内人民的迫切希望、与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相比,进展不能令人满意。虽然不少地方建立城市圈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 遇到事情还是算本地小帐的多, 算城市圈大帐的少, 其结果是口头支持多, 项目进展少; 对本地直接有利的积极, 对难以立竿见影的冷淡; 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进展不大。

1.3 机遇(Opportunities)

首先, 武汉城市圈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可以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会议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己愈来愈成为国家或地区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城市经济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其次,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是东、西部地区资源、信息、技术等交流和交换的战略结点。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可以充分利用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扩散功能,形成一个极化带,通过聚散效应,带动湖北及我国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更好地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特殊作用,推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对于湖北、武汉的振兴,对于整个中部地区的腾飞,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4 挑战(Threats)

武汉城市圈与中部地区的几大城市群如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相比, 差距也相当明显。虽然在三个核心城市之间, 武汉市还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各项指标的差距也呈缩小之势,而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经济规模比其他两个城市群的相应城市明显偏小,延缓了武汉城市圈的总体发展步伐。因此,武汉城市圈必须发挥区域特色,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结合区域特点发展优势产业,争取实现互补和双赢。

2 武汉城市圈 “飞地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结合上述对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的分析, 选择四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和机遇, 并使劣势和挑战的影响减到最小的有效策略, 具体如下:

重视发展跨地区的省级飞地经济建设。通过发展省级专业飞地经济落实国家治理污染、减排节能等政策,促使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相对集中,通过规模优势形成便于治理、便于管理、便于发展的专项工业基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发达地区用更多的精力发展新型工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积极提升传统工业。另外,在发展飞地经济的过程中还要落实发展基金、加强工商服务、完善基础设施,以保障飞地经济的各项发展措施落在实处,形成政策到位、责任到人、资金到项、管理到底的飞地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把武汉城市圈建设得更加美好。

提倡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发展飞地经济的内容上,要考虑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关系,不但要发展飞地工业经济,也要发展飞地现代服务业经济,同时适当地发展飞地农业经济。在发展流向上, 提倡双飞,不但鼓励武汉市到周边城市建设传统工业飞地,示范、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也要引导周边城市到武汉市建设高新技术飞地, 为本地区积累产业升级的技术、人才和经验。

将发展飞地经济与发展总部经济相结合。总部经济是推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提升产业能级的一条重要渠道, 而飞地经济和总部经济的总部基地与生产基地分开发展的经营模式有天然的联系。因此, 要鼓励发达地区的企业, 将总部留在飞出地, 而将生产基地转移到飞入地, 形成互利共赢的经济格局。

加强华中科教中心的地位,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从而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飞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及智力方面的支持,为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企业提供技术以及高端人才资源的支撑,为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保障,为武汉城市圈吸引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产业创造发展条件。武汉的众多高校在教育、科研、培训方面所具有的潜力为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可以利用其科教资源发展飞地高新技术产业。

篇6: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发展

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已成为启动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業,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大都是一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资金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所需劳动量大,工艺相对简单,因此适合于乡镇中小企业生产,从而非常有利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小企业在全国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出口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52年和1958年日本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87.9%和84.1%。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中,这些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该产业,反过来又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组织程度的松散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使他们难以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使农民在走向市场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入世”挑战,表现出无奈和困惑,习惯于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订单农业,则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按照国际惯例,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户的关系应日趋紧密。在国内很多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已经形成。一些龙头企业把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通过公司(企业)加农户、契约加服务、服务加农户、科农工贸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 各地的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力的大小决定着结构调整的规模和成效,也决定着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哪里有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哪里的结构调整就顺利,农产品就销路畅、价钱好,农民的收入也就高一些。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等于找到了市场,收入也就有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讲,围绕加工来种,围绕加工来养,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接机制,让农民的种养成果有销路,让加工企业有原料,实现“双赢”。发挥好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不仅会推动产业化向新的发展空间迈进,而且可确保农产品有一条进入市场的稳定渠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日趋紧密。总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增值最大的环节在加工转化,如:美国的农产品总价值构成中,产前部门转移价值占21%,农业生产创造的价值占17%,而产后部门创造的附加值占62%,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增值是生产环节创造价值的3.6倍。一般来说,由初级农产品加工向深度加工和精度加工发展,经过加工转化后,可以几倍、几十倍乃至成百倍地多层次增值。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据统计,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65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年产值4176万元,其中31259家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平均产值3006万元,其中像三元、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旺旺、夏进、汇源、德大、华龙、鲁花等一大批企业不仅规模大、效益好、有品牌,而且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 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低,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少,尤其是后者,是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素质和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可以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把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都纳入农业的全部内容,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抓住当前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大规模地实行农产品加工转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将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7:1,而我国只有0.43:1。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由于其需求性小,科技含量低,因而形成价值低和竞争能力不强。当今世界各国的农业竞争,已不仅表现为初级农产品和单个生产环节的竞争,更表现为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利于保持和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原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相对降低某些初级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

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国外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至30%甚至50%。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家庭在外就餐趋势增强,城镇居民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1.8%,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年中将有1亿农村居民转移到小城镇。

6.结束语

总之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小城镇的发展,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机遇。我国农产品的加工及其综合利用将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突破口和潜力之所在,农产品加工业将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放在首要工作目标去抓。因此说,农民要增收,出路是产业结构调整,而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是农产品加工,只有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力发展,才会有新农村建设的繁荣。

上一篇:爱卫月工作总结下一篇:自考 学前教育学200907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