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饮食文化

2024-05-21

端午节传统饮食文化(精选8篇)

篇1:端午节传统饮食文化

端午节的传统饮食文化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端午节的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容,具体内容: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至于端午的时候往往有怎样的传统饮食呢?下面我整理了以供大家阅读。端午节的传统饮食粽子:粽子古称“角...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至于端午的时候往往有怎样的传统饮食呢?下面我整理了以供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传统饮食

粽子:粽子古称”角黍“,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

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五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有吃豆腐的习俗。

打糕: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

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吃粽子

端午节为纪念诗人屈原有吃粽子的习惯,现今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口味大不相同,有鲜肉粽、蛋黄粽、蜜枣粽、原味等等。这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粽子的摄入量,不要因为贪美味而伤了身体。同时记得将粽子加热后再吃,既安全卫生,又减轻消化负担。

2、吃蛋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3、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4、吃油糕

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表皮松泡,馅心甜美,外形美观。

5、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

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6、糖枣糯米饭

端午节,纳西族要吃糖枣糯米饭。糯米饭能温补脾肺、补虚寒,而且糯米会有糯米素,含有不少的维生素,大量的磷质、钙质、铁质、蛋白质及脂肪,更加会增加人体血液中的血。所以要特别注意,有糖尿病的人不宜进食。

7、吃臊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

8、吃麻花

又酥又脆的麻花也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端午节本身是为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所以吃麻糖(麻花)来粘嘴,也是为了祝愿我们的生活甜蜜美好。

9、吃”五红“、”五黄“

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五黄“的内容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五红“,即”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10、饮菖蒲酒

饮菖蒲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菖蒲酒是以菖蒲为药料、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强身。

端午节的来源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 476 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 23--220 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

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猜你感兴趣:

1.端午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2.端午节有什么特色饮食

3.端午节吃什么好

4.端午节传统食俗

5.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哪些

篇2:端午节传统饮食文化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活动准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活动过程: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1.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教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帮助理解。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1.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教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很多种呢。2.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快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热闹的活动。

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分享游戏的感受。

教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四)自主探索,包粽子

1.提供实物,教师示范,幼儿分组操作包粽子。2.幼儿交流包粽子方法。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1.教师念儿歌总结。

2.去教室里继续寻找端午节的其他活动。活动延伸:

美工区:用彩色纸折粽子,尝试编蛋网兜。生活区:继续学习包粽子,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语言区:讲讲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与传统故事

双台子区辽河幼儿园

孟雪

篇3:端午节传统饮食文化

“端午”课案中, 教学的设计以端午节为原点, 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情境。 (见图1) 首先从端午

的历史情境入手, 明确了节日背后的民族精神体现;接着, 由节日的时令气候特征导入, 结合其历史起源, 提供了端午习俗的形成线索, 由此引发学生对端午传统习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探索的兴趣, 学生可以选择从“包一包、挂一挂、闻一闻、看一看、玩一玩”这五个角度随机进入, 从不同侧面体验端午文化, 并使之与现代生活的需要相结合;最后, 在基本理解了端午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教师又提供了可供反思的情境———韩国申遗, 以激发学生自主建构对传统文化的忧患和保护意识。这个设计中所运用的素材大多数教师都会涉及, 但王达老师对端午的传统意义进行了重组, 并提供了多维的全球视角。其中最独到之处在于, 他结合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来开发并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意义。

一、全球化背景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 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议题, 主要聚焦于“文化全球化”部分。文化全球化作为全球化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的是不同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观念意识的相互认同、相互渗透、相互吸收, 从而形成一种全球性的文化, 其中不乏文化霸权与文化入侵的现象。受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强势作用, 像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 在传统文化领域也必然会面临文化全球化的冲击。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 主要可概括为: (1) 单一民族国家的完整性与权力不断下降, 文化的传统屏障无法存续。 (2) 全球性的大众主流文化日益崛起, 对传统文化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3) 新型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内在与外在传统的界限, 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 传统文化在新的格局中呈现空洞的状态。[1]正如“端午”课案中所提及的我国的端午文化影响了日韩等周边地区, 但是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下, 传统的节日在年轻一代中无人问津, 反而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洋节, 应有的人文生活呈现出西化趋势。那么, 如何借用节日———这一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 使传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时空, 更加符合课改的教学目标呢?“端午”课案为我们提供了可取的方案。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全球化是力求发展的不可抗力, 在这种趋势下, 必须营造适合全球化发展的文化氛围, 但同时, 与维护物种多元化具有相同意义, 维护文化的多元化也势在必行。然而, 在传统教育方式中, 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一种口号式的宣扬, 其教育意义受到了局限, 教育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开辟其独有的空间, “端午”课案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一) 传统文化蕴含的教育意义

1. 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

(1) 传统文化对知识获得的意义。首先, 传统文化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些远古文明的智慧虽然无法与现代高科技相匹敌, 但是, 在弘扬优秀民族文明的同时, 能够兼顾科学知识启蒙与日常科学普及, 可谓一举两得。在“端午”课案中, 讲到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喝雄黄酒, 这就涉及古代的历法、天文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一般的药理、化学知识, 学生能够了解农历五月初是什么节气, 此时的气候如何, 艾草和雄黄可以驱虫驱毒, 等等。其次, 传统文化中潜藏的人文知识博大精深。这些人文知识可以包括哲学、文学、史诗、传说, 等等。人文知识属于较为抽象层面的知识系统, 能够启迪智慧、开发潜能, 提供一种最基本的看问题的方法及世界观。“端午”课案中, 学习端午节的来源时, 学生首先就能接触到屈原所创造的不朽诗篇, 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然后, 蕴藏于这些文学著作之后的是先秦学者丰厚的哲学底蕴, 包含了他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不懈探索的精神, 等等。

(2) 传统文化对技能习得的意义。传统文化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大多具有一定的活动形式, 配备相应的技能, 可供后来者学习。同时它能够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 使技能的学习更贴近生活, 更具情趣。这些技能主要包括: (1) 体育方面的技能, 如“端午”赛龙舟的传统活动就是典型的例子。 (2) 手工艺术方面的技能。小到常见的特色日用品, 大到价值连城的工艺品, 在挖掘这些物品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的同时, 更不能小觑其本身的工艺价值。“端午”课案中的“包一包”板块就展示了一项完整的民间食品的制作工艺。 (3) 生活劳动方面的技能掌握。比如课案中提到的, 在端午节, 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 将家中打扫干净, 以便躯毒避邪, 迎接美好的生活, “大扫除”就可以成为生活劳动技能培养的切入口。

(3) 传统文化对其他能力养成的意义。除了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 传统文化在一些需要长期培养的能力方面也具有其客观的教学意义。首先是观察力与鉴赏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在不断地运用自己的视、听、味等感知器官的过程中形成的, 并伴有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传统文化的传承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端午”课案中, 学生通过视觉观察, 能够了解菖蒲与艾草的区别, 通过嗅觉观察, 可以发现这两种植物的气味, 以此明白它们驱虫驱毒的作用。而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 包括器物的丰富造型和绚丽色彩, 各时节、地区食物的五味交杂, 艺术品的韵味、质感及丰厚的人文底蕴能在不同层面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发展, 培养品评鉴赏能力。其次, 传统文化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传统文化有别于数、理、化等学科的一般学习内容, 它不具有单一答案, 有足够空间容许学生的发挥。课改中一再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文化正是培养创新能力最佳沃土, 如在课上的包一包环节中, 教师在展示了许多传统粽子形态之后, 问道:你们还能包出什么样的粽子?学生千奇百怪的答案, 既出自现有的了解,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创意?

2. 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1) 传统文化对兴趣与动机的激发。相对于现代文明, 传统文化是与之相交但又区别甚大的领域, 有别于现代生活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 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感, 促使其产生兴趣以进一步的探索。“端午”课案中, 花色繁多的粽子激起了学生学习包粽子的兴趣;各种从没玩过的传统游艺项目唤起学生们互动游戏的兴趣。在这种单纯的兴趣动机之下, 促使学生学习包粽子的技能和从事体育运动、互相交流感情的过程都充满了动力。

(2) 传统文化对道德与情感的培养。传统文化包含其文明背景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其实这就属于道德与情感的培养, 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具体的分析, 只是笼统地宣扬, 那么传统文化到底反映了什么民族精神?我们要继承发扬怎样的精神?这些文化只是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就要自豪吗?诚然, 撇去一切过程分析, 直接以民族精神与自豪感的终极目标来教化学生是不具有说服力的。而且, 中华文明有别于新兴资本主义的文明体系, 很难单纯以类似“自由、民主”之类的纲要形式来概括, 我国的民族精神的范畴实在是博大精深的领域, 因此, 更加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端午”课案中, 这种民族精神的分析就恰到好处, 教师通过介绍端午的来历, 分析屈原、曹娥、伍子婿的人物精髓, 得出了中华民族是具有不懈努力、忧国忧民、孝顺等特质的民族, 因此, 我们要以此为荣并向他们学习。

(二)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应对

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值得深入挖掘。然而,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它也有着许多现代化的替代品, 完全能够出于医学健康的角度来进行体育活动和饮食, 也完全可以为了生活、竞争的目的而去学习知识和技能。那么, 如何使传统文化打破与现代性的隔膜, 更加贴近生活需要, 开辟其新的意义呢?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开发其教育意义必须符合文化传承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文化的传承必须具有现实意义, 要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具有时代特征。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和功能。然而, 传统文化的性质是双重的, 一方面, 有其时代性, 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内容;另一方面, 文化的发展是有继承性的, 不同时代的发展中又贯穿着共同的基本精神, 那么, 就有必要挖掘其背后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内容精华。这也是“端午”课案的亮点之一, 教师将端午节所蕴含的内容全面地呈现了出来, 并将之归纳为:缅怀故人、民族精神、享受美味、传递真情、防疫驱病、强身健体、快乐游戏等多个方面, 其间大多数是繁忙的现代人所追求的, 人们所向往的幸福生活最基本的就是健康快乐、人际和睦、衣食无忧, 甚而有精神层面上的深造, 这些在端午节的真谛中就全都包含了, 那么谁不愿意接受这样一种既包含了深刻文化底蕴, 同时又能够服务于现代生活的传统节日呢?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所在:寻求积极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发展的客观趋势, 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之间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 这也使传统文化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有相悖的论调, 认为全球化并不能导致世界的单一化, 全球化和本土化将长期共存, 从而使世界保持多样性。美国学者罗西瑙教授就认为, 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利益和习俗超越既定的边界范围, 而本土化的发展则限制或缩小利益和习俗的活动范围。当今世界事务的核心是由全球化动力和本土化动力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的。本土化的分裂力量和全球化的整合力量之间的互动导致一个称之为“裂合”的过程。[2]可以说全球化本身充满深刻的内在悖论, 文化的一体化、同质化, 同时伴随着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性元素被点缀到主流文化的潮流中去, 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 在新的土壤中也培养出各具特色的新文化。

“端午”课案中, 处理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问题时, 完全可以将它置于全球化背景之下, 借题发挥以寻求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 不应完全诉诸捍卫民族情感的立场。首先, 我国的端午文化能够传播出去, 影响到日韩等地, 也是全球化过程的产物, 对于文化的交融与吸收需要抱以肯定的态度, 任何民族、国家都有吸纳其他优秀文化的必要。就像王达老师最后说的:让美国人、英国人都过一过端午节。反之亦然, 我国也应该对其他文化采取海纳百川的态度, 不能因为想要维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杜绝应有的文化交流。第二, 需要认真分析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原因。在这一点上, 需客观分析, 不带有民族情感的冲动。教学中, 让学生认识到对于端午祭, 韩国方面多方重视, 至今仍能广泛保留祭礼、歌舞、游戏等传统元素, 每年都能保持盛大的活动形式。而相较之下, 我国的端午节由于留存不完整无法申遗成功, 这正给我们敲响了反省的警钟。在此, 还应该鼓励学生向韩国学习, 学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同时, 在点出提高保护传统文化必要性之后, 要指出如何保护的方法。最后, 需要认清韩国的端午祭有别于我国传统的端午文化, 是端午文化在融合了韩国本土文明之后产生的具有其本民族特色的产物。它虽然可能与我国的端午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更包含着其民族的创造与发展, 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与我国的端午日期不同, 祭祀的对象也从屈原变为山神。因此, 如果以全球化作为背景, 传统文化就不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 而是人类所共有的, 谁能在“趋同”的逆境之下将传统文化进行较为完整的继承、发展, 就有必要承认他的贡献。借鉴端午祭的案例, 更提示了我们, 不但要存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对于异己文化的吸纳与发展同样是应对全球化的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篇4:传统节日文化谈——端午篇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黄涛认同民俗学界的看法,即辟邪说。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黄涛认为,拨开古人笼罩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月初五,夏天在望,讲究以水克火,其习俗多跟水有关。龙舟竞渡在水乡盛行,连所祭的神灵也都跟水有关:楚地所祭的屈原是投汨罗江而死,吴地所祭的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是死后被投入江中,绍兴一带所祭的东汉孝女曹娥是因父亲淹死而投水寻父……端午节的另一部分习俗是防毒避疫,人们相信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水洒庭院等做法可预防疾病流传,因春夏相交之际疫病容易流传。黄涛表示,这些都与人们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有关。

自古以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兰汤洗浴”“挂系艾蒿、菖蒲”“饮药酒”“吃粽子”“赛龙舟”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吃粽子”和“赛龙舟”。影响很大的“纪念屈原”的民间传说,为端午节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内涵。

黄涛说,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于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

篇5:端午节传统文化作文

每一年得到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家每户都会包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我们家也不例外。

今年的端午节,外婆来我们家包粽子,我看见外婆准备的材料可多了,有粽叶、糯米、绿豆、五花肉,外婆说她今天要包的是绿豆粽和五花肉粽,我看见外婆把粽叶卷得像一个斗一样,再把糯米、绿豆和五花肉放进去,然后在上面再盖一层糯米,再把粽叶包好,一个绿豆五花肉粽就做好了,不一会,外婆就包了一篮子的粽子,然后我看见妈妈把这些粽子放进一个大锅里面,把盖子盖上,再开火,煮了好久,我终于闻到了淡淡的粽子的香味,原来粽子已经熟了,于是我就叫妈妈拿了一个出来,我迫不及待的剥开一个粽子尝了尝,“啊,真香,真是回味无穷啊!”我边吃边说。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赛龙舟了,就是一群人坐在船上,用船桨来划船,船头做成一个龙头的样子,船尾是龙的尾巴的形状,之所以叫龙舟。岸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他们加油、呐喊,可热闹了!

篇6:端午节传统文化作文

端午节是国内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二闾医生屈缘由为爱国理想不可以达成而抱石投江自_杀。大家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的投江日——阴历5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每年一到这个日子,赛龙舟、吃粽子就是主要的活动。据了解大家赛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不让河里的鱼儿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不过,在我姥姥家,到今天还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戴香囊的风俗。每年端午节,姥姥会给大家一家包粽子吃。她和我妈先去采摘一些新鲜的竹叶,清洗干净——先放进热水中煮一煮,同时将筹备好的糯米浸泡好将来,姥姥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次她选取两三片叶子,左右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糯米,最后用棉线绑住。一个粽子“婴幼儿”就诞生了。姥姥喜欢依据每一个人的口味包不一样的粽子:我喜欢吃白粽;母亲喜欢吃肉粽;姥爷喜欢吃黑米粽……哪些穿着绿衣裳的婴幼儿在炉火上煮着,还没有出锅呢,空气里就已经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了,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恨不能立马拿出来狂吃。

端午节前夕,母亲会给我在裤子或衣服上佩带香囊。我的香囊是蓝色的,十分香,走到哪都能闻到。听母亲说,香囊里面的艾叶和雄黄有辟邪驱瘟有哪些用途。

篇7:端午节传统文化作文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因为地域广大,民族海量,加上很多故事传闻,于是不只产生了海量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孩子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去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到今天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的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进步,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由来,是中国古时候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大家“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范围,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块。

篇8:端午节传统饮食文化

关键词:藏区民居,传统,传统文化

1. 藏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藏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根植于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之本, 有着与西方迥异的民族特性,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国内对藏区民居建筑的理论分析很少, 大多是最近几年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群体、民居、园林资料少而且零碎, 其中1989年版《四川藏族住宅》是较好的四川藏族民居资料, 分类较细, 涉及群体布局、单体空间与结构布置、装修与构造等。众多学者对藏族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也从未间断, 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籍仍在日积月累。从独特的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 再到无比丰富的精神文化, 藏族文化不谓不博大, 藏学研究不谓不繁荣。而对传统民居的研究从四十年代刘敦祯教授首次提出把民居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来研究开始, 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也出版了很多专著。民居研究己开始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已经从单纯的建筑学范围扩大到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民俗、语言、美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研究。但是总的说来, 以往这些对传统民居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是什么”的阶段, 它们较多注意平面布置和类型、构造材料做法以及内外空间、形象和构成, 虽然也探讨历史背景、文化因素、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使用者的生活、习俗、信仰等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但较多的是从形式上来说, 很少对民居建筑环境的发展演变机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最近几年, 藏区的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民居改扩建工程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正在快速稳定地进行中, 针对这些情况, 2004年7月30日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座谈会及《西藏传统建筑导则》赠书仪式在北京国谊宾馆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就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建筑艺术形式和建筑艺术风格, 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应当用科学的发展观, 进一步开展多层面的西藏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专家学者认为:要尽可能吸取、借鉴和反映西藏的优秀建筑文化, 保护好建筑的风格和历史街区原有风貌, 提高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在建筑的规划选址、建筑方案设计以及建筑材料使用等各个方面要充分尊重和服从汉地管理, 使项目建设充分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1]。看来, 保护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2.“传统”、“传统文化”的定义

藏式传统民居是与自然环境最密切相关的建筑形式, 是藏

亮亮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在头上插上一把心爱的人送的梳子, 带着羞涩去那芦笙场。

总之, 从苗族的历史上来看, 我们可以了解到, 他们的历史悠久, 民族的传承文化也非常优秀, 无论是从古歌, 还是从服饰刺绣文化, 无论的传说, 还是苗族民间雕刻艺术, 都无不投射出苗族人民内藏着深厚的意蕴, 也就是这个寓意, 苗族人民把自己最美好的愿望和寄予体现在装饰的图案里, 尽力把这些图案表现得淋漓尽致, 产生了具有一种富有想象和意境风格化的美, 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 可谓民间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中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传统建筑哲理思想的影响下, 崇尚自然、结合不同气候、民族风俗习惯,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运用世代相传的朴素的建造技术, 自己设计、自行建造的供自家使用的居住建筑。“人们对西藏传统文化的认识就出现了各种不同, 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我们认为, 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可取的态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才能做到客观公允的对历史负责呢?惟一可行的办法, 就是不断地学习和深入地研究它, 对它进行理性的批判和扬弃,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丰富和发展它。”[2]其实人们会对西藏传统文化的认识表现出不同看法, 除了对西藏的历史文化掌握的不够系统与全面之外, 还因为对“传统”及“传统文化”的定义界定的不够明确, 有的甚至将一些传统习惯看作是传统文化。

我们知道, 任何一种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人的生活需要, 一种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人类自身的繁衍, 在《正典与资源—当代艺术中的传统转换辨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随着考古的许多新发现、文化遗产的开掘与整理、公私收藏的披露与浮现, 关于‘传统’的视域正在迅速的扩展, 中国艺术传统特别是视觉艺术传统在时间上不断向前延伸, 在内容上更是无限丰富, 这就为今日艺术创造对传统内容的选择吸收带来多种可能性。能够进入创造视野的传统越大, 就越发检验着选择者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眼光, 因为, 不断丰富的传统也同时使传统显得驳杂, 成为一个视觉的迷宫。”[3]“传统”是一个名词, 在今天的文化条件下, “传统”这个概念在扩大, 对于“传统”的定义也说法不一, 本文主要根据部分词典以及一些学者对传统的理解来下一个定义。传统是基于特定民族、社区传统的信仰、道德标准和实践活动, 并被世代承袭的传统。邵大箴在《民族美术传统当下意义—中国美术成才论坛文集》的序中写道:前人一切优秀的创造, 经过沉淀, 成为传统, 成为新文化的起点。他认为:“民族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的法则, 它会跟随时代的变化, 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和更新。”[4]康·格桑益希教授在《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的继承弘扬》一文中曾提出继承传统美术的各种价值以及如何保护与继承传统美术的几种观点、藏民族传统美术的嬗变与通融[5]。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 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6]。辞源中“传”有“转授、宣扬、转达、表现、移置”等多种含义;“统”也有“丝的头绪、纲纪准则、统一、综理、世代相继的系

的一支奇葩。参考文献:

[1]张锦华著.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考察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罗义群著.中国苗族巫术透视[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

[3]龚维著.原始崇拜纲要——中华图腾文化与生殖文化[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9.

统”等多种意义。薛永年在《传统资源与文化身份》一文中写道:传统是一个系统, 传, 授也。统, 总束众丝之绪也[7]。我个人将这句话理解为:由早期传承下来能束缚、影响大家的思想的一系列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

藏民族有着悠久的、持续上千年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不但同我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也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藏族文化, 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长期以来, 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艺术是渐变和缓进的, 并带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周丽在《中国古建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到: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 故传统应属文化范畴。完整地说, 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8], 文化意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考古学用语, 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 同样的制造技术等, 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9]。顾森在《传统的意义》一文中对“传统”作了这样的定义:所谓传统, 实际是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被优选、被优化的结果[10]。有些学者常常会将“传统”与“习惯”误认为是一种“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仅仅具备悠久的历史、民族的独特信仰、被世代承袭发展, 还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在《贯穿百年精神之链—中国现代美术“新传统”初探》一文中, 认为“传统”的本质含义应该是出于对某一文化恒常元素或精神的界定, 也就是说文化传统是屡经历史变动而仍然保持某种同一性的文化元素[11]。传统除了文化、风俗、艺术等等, 还包括一切可以继承 (留传) 的东西, 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 就成为传统[12]。

“所谓‘传统’, 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文化’则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13]。”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 本文较为认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定义, 在汉语中, “文化”实际上应是人文教化的简称, 主要注重的是教化功能。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 所以文化也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关于“文化”的释义, 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3. 对“传统”、“传统文化”的认识

通过上述部分学者、词典对“传统”“传统文化”“传统元素”的定义, 本文认为:传统是一种习惯、习俗, 是早期人类在对待自然、互相交流、并被周围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一种思想、行为、经验, 并被后人所沿用的一种习惯、习俗。“文”是基础和工具, 包括语言或文字, “教化”才是“文化”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 前人一切优秀的创造, 经过沉淀, 成为传统, 成为新文化的起点, 成为教化的内容。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 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 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然, 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据专家考证,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 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 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品德的教养, 本是精神领域的范畴。有些学者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由此可见,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都属于文化。

上一篇:荆州市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须知下一篇:党的18大召开开幕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