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村党建情况汇报-519修改

2024-04-25

玉田村党建情况汇报-519修改(通用2篇)

篇1:玉田村党建情况汇报-519修改

港头镇玉田村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们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五好支部”等活动为载体,立足于本村实际情况,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现将2008年7月至今的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简介

玉田村地处龙高半岛,全村分12个村民小组,共有436户,1851口人。现有党员40人,其中女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的17%;男党员33名,占党员总数的83%。党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学历3人,高中学历6人,初中学历16人,小学学历12人。60岁以上18名,55岁以上-60岁的1名,45岁以上-55岁的8名,35岁以上-45岁的2名,35岁以下的11名。高中以上学历仅占30%,45岁以下的32.5%,党员队伍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目前,村“两委”成员7人,其中有党员6人,另有后备干部2名。先后获得福清市四星级党支部、2009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注重实效,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强化教育,加大班子建设力度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我们支部始终按照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建设“五好支部” 的目标,加强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抓好支部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着重落实一下几项措施:

1、加强团结。新支部班子组建后,我们坚持定期开展班子谈心会,带头寻找自身的差距,不搞亲疏,遇事共同商量,大事集体决策。

2、树立正气。支部班子在各项工作中以身作则,狠刹各种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事。按时进行村务、财务公开,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3、兴办实事。只有真为村民干实事,老百姓才能信服,支部才能硬气。几年来,村里实施了“硬化”工程、“亮化”工程,完善了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村里还专门建了玉田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文化站,使村民学有去处,玩有场所,从而杜绝了迷信赌博现象,大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二)支委带头,抓好支部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体力量。在农村基层开展工作,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十分关键。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和“四访四问”等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在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得到明显增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

度,在抓好党员队伍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参加上级培训等形式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08年以来,我村党支部每年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讨论6次以上,并加大对党员的电教力度,每个月都组织党员观看电教片,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知能力,使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2、慎重发展优化党员结构。在党员的发展上,我们严格按照《党章》关于党员发展的程序和制度以及十六字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形成了链条式的党员发展机制,对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进行帮带、培训、考察、公示、回访、跟踪培养入党等措施,切实做到了成熟一名、发展一名,真正把那些立场坚定、思想进步、文化素质高、具有年龄优势的入党积极分子吸纳到了党组织中来,进一步优化了党员年龄、性别、文化结构。08年至今,我村共发展党员4人,转入2人,今年计划再发展2名入党积极分子。

3、狠抓落实加强作风建设。我们村建立了规范化的制度,包括“三会一课”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农村流动党员制度、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民主议事听证制度等40余项内容。通过各项制度的建设,切实做到了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了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4、精心组织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在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党支部针对无职党员在农村“要所为,难有所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实际,积极创新载体,为无职党员搭建工作平台,设立了信息咨询岗、纠纷调解岗等8个岗位,我村8名无职党员先后上岗,较好的发挥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示范作用。

(三)加大力度,推进民主进程管理建设。

在民主管理上,我们注重做好党务公开,进一步加大了公开的力度和公开的质量。我们于09年7月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修建了一个全新的党务村务公开栏,严格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细化了公开内容,统一了公开的内容、程序、范围。对关系群众利益的集体用工、款项收缴、开支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及时向群众进行了通报,并公布在公开栏上,接受群众监督。

三、突出发展实效,以党建带动新农村建设

村级组织担负着带领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神圣职责,要履行好这一职责,物质基础则是村级集体经济,如果没有集体经济的支撑,为民服务功能就会弱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为此,村党支部始终把繁荣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放到突出位臵。为此我们建设“五好”支部时刻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在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上想实招,谋实策。

(一)就业信息的共享与发布

通过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帮助和支持,建立村级劳务双向平台,一方面定期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并发布在村务公开栏上;另外一方面,登记村里的求职者信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搭建创业平台,引导“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在我们这个地区,“打工经济”已被百姓普遍接受,村里85%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早期外出务工人员经过多年的拼搏,积累了资金、技术、人脉关系等,初步具备返乡创业的条件,党支部积极发展这些人入党,通过这些致富能手带动村经济发展。

(三)抓住发展机遇,建设具有特色的新农村文化阵地 村两委高度重视文化事业,为了增强我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修建了文化体育设施,满足村民们的文化需求。

1、新建了一个配套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

我村于2009年共投入资金185万,新建了一个国家试点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共两层占地4430平方米,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一层为可容纳1500多人的大型文化汇演场所,共有固定座位800个,同时配备了专业的灯光音响,可供市镇大型文化表演活动需要。二层为多功能室内活动场所,配臵有棋牌

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和健身器材等多种娱乐器材。文化活动中心不定期举办各级文艺团的文艺表演,不断丰富群众得精神文化活动。

2、建设了一个老少皆宜的体育活动广场

体育活动广场为室外活动场所,为国家试点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的配套场所。配备有两个羽毛球场、健身路径、灯光球场、老年人门球场五个体育活动场所和相关设施。晚上在其他体育活动无法开展悄无声息的时刻,灯光球场上有场内激情四射、场外驻足观看的篮球比赛,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丰富多样的健身路径和舒活筋骨的门球运动,深受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喜爱。村两委干部在提供场所为群众服务的同时,也定期做好体育活动广场的卫生保洁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体育活动环境。

3、修建了一个功能多样的综合文化站

综合文化站占地面积为395平方米,主题建筑面积387.5平方米(2层框架结构),资金投入55万元左右。综合文化站集书报刊借阅、宣传教育、电脑技术、科普培训等众多功能为一身,共有电脑10台、书刊3000册、文技培训室桌椅近50套,为我村各项文化培训和宣传提供文化阵地。现文化站主体工程全面结束,已开办科学发展观活动集中学习、强农惠农政策等多场次的宣传辅导报告,并开放了书报刊阅览室、电脑室等活动场所供村民精神文化需要,极大丰富了我村的精神文化活动。同时,我们

将进一步重视文化站非物质文化遗产理事会的创建,不断发掘我村乃至全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切实发挥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事会的作用。

我们将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和综合文化站作为向农村宣传科学发展观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积极推动和促进我村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由于没有集体经济实体,导致村党支部活动开展难、制度落实难、作用发挥难,为群众办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农村党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发挥带头作用难;

(三)少数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缺乏奉献精神,对集体事业不热心,没有起到真正的带头作用;

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完善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

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抓教育、抓培养、抓机制,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开创村级班子建设新局面。

(一)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素质教育”工程与“三培养”工作、“三级联创”活动与聘请当地的“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等现身说法形式相结合,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重点对实用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二)是抓培养,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结构。把农村中的致富能手、村社干部、青年和妇女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再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多方面、多渠道,努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同时,创新党员活动载体,继续推进农村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探索实行不作为党员告诫制,强力疏通党员“出口”。

(三)抓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

要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村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续扎实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为加快我村的新农村建设进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玉田村党支部 2010年5月

篇2:玉田村党建情况汇报-519修改

一.建立长效机制, 保障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开展

1. 建立“电子书包”项目管理机制

为保证电子书包项目的有效实施, 我们首先建立了管理组织架构。成立了由校长亲任组长的“电子书包项目推进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决策、实施与保障等。下设“项目实验工作研究小组”和“电子书包项目专家组”———“项目实验工作研究小组”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负责项目策划、组织、协调、指导、监控与评估, 对重点需要突破的问题合力攻关;电子书包项目专家组”定期到校进行调研及指导, 保证项目科学性。此外, 学校出台了《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 为实施电子书包项目提供了可行、可操作的行动纲要。

2.建立“电子书包”项目教研评价机制

为保证电子书包项目的良好运作, 学校建立《实验教师“电子书包”管理制度》, 《学生“电子书包”管理制度》, 《“电子书包”项目实验家长承诺书》等系列规章制度, 规范项目研究的开展;与清华同方建立联系机制, 形成了研究-实践互动的新型教育研究模式, 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建立子项目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和项目总结表彰制度, 建立长效的过程性评估体系, 提升项目研究质量;建立项目教研交流制定, 定期组织校内外的交流、研讨与展示活动, 深化项目研究的层次;建立项目推进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小组会议, 总结阶段工作, 分享优秀经验;建立简报制度, 每季度以简报形式发布阶段研究情况及实施指导意见;逐步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数字化作业系统、智能测评系统、电子学档系统等, 构建学校各部门、教师、家长、社会之间的管理服务平台。

3.建立“电子书包”项目奖励机制

对于电子书包这一新生事物, 学校除了以任务驱动老师积极开展实验工作外, 还建立奖励机制, 提高师生运用电子书包的积极性。

(1) 教师奖励机制

实验教师每学期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 奖励300元/人, 并在评先评优中加分奖励;积极上传各类资源完成规定的数量, 研学稿 (学案) 、作业、测试题、互动模块论题等每超1份奖励10元, 200元封顶;每学期评选“电子书包优秀实验教师”若干名, 奖励300元/人。

(2) 学生奖励机制

根据利用电子书包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要求, 每学期末各实验班评选10名“电子书包实验优秀生”予以奖励;在互动讨论模块, 能积极参与讨论, 进行有意义的回帖, 每学期各班评选10名“互动讨论积极分子”予以奖励。

二.强化培训力度, 保证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质量

1. 阶段性校本培训有的放矢

在项目开始阶段, 部分实验教师对运用电子书包实施“研学后教”理念的认识不够, 对利用电子书包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信心不足, 表现在教师培训时技术学习的低效性, 他们从心理上排斥新技术, 认为电子书包实验对自己教学没有实质性帮助等。这不仅影响到了教师培训效果, 还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子书包创新教学应用及推广受阻。基于此, 我们通过强化培训更新观念。开展了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的培训活动:在探索实验阶段进行应用通识培训, 为参与项目实验的教师提供系统培训, 进行全面周到教学理念与平台应用指导;在深化应用阶段持续推进以案例观摩研讨为主的教师研训, 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指导, 形成有效研训案例;同时,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教师、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将人员的培训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之中, 用制度促进人才成长。

2.“引进来, 走出去, 促成长”的培训方式

在自我不断培训的过程中, 我们也并不闭门造车, 而是广泛交流, 实施“引进来, 走出去, 推开去”的政策。

请进来, 专家引路———为了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提高, 我们以实验校为契机, 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幼如教授对项目教学进行实地指导和顶层设计。有了名家的指引, 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方向。

走出去, 取经同侪———为了让我们的实验老师能进一步了解我区兄弟学校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经验, 学校除了保质保量完成区级培训的规定动作外, 还主动要求同方联系电子书包实验工作比较成熟的学校, 开展交流活动。先后组织实验老师参加仲元中学承办的“六校电子书包交流活动”, 富丽中学组织的“四校数学微课专题研讨”。同时, 学校借助教研室举办的“研学后教”现场会, 先后组织实验教师到番禺实验中学、石楼中学、石碁二中、石碁四中等学校取经, “走出去”的系列动作让我校的实验老师心里有了底, 减少各位老师心理的排斥感, 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实验教学。

推开去, 交流提高———我校借承办区级“研学后教”现场会的东风, 特别安排了语文、英语、物理三堂电子书包课, 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其中赵志娟老师利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平台开展名著辩论, 向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展示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语文名著复习课;雷晓丹老师利用电子书包给学生们准备了视听盛宴;物理科的黄晓君老师利用电子书包平台的资源推送和互动讨论等模块上了一堂被区教研员何老师评价为“听过的最好的电子书包课”。在2014学年“番禺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 我校推荐了语文学科邓惠娜老师和英语学科杨柳老师的电子书包课参赛。这都为我们的实验教师提供了展示提升的平台。2015年4月10日举办了番禺区电子书包实验项目现场会, 孔卓敏老师利用电子书包上了一节初一英语听说教研课。会上, 谭雯副校长对“电子书包”实验项目在我校的开展情况作了详细报告。区教研室主任黎耀威回顾了我区开展“电子书包”实验工作三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岳冬在会议上表示, 钟村中学的经验以及教师代表所分享的感悟和收获都让这场“电子书包”现场会“太给力了”。

三.探索课程建设, 推进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实施

1.课程活动, 扎实有效

针对前阶段我校实验教师数量少、教师利用率低、使用间隔长、学生利用率低”等问题, 在2013学年第二学期, 我校推出“增教师, 加培训, 抓教研, 建特色”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实验教师由原来的4位增加到22位实验教师, 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2节电子书包常态课、5节汇报课、3节展示课。

2. 常态课程, 实验保障

常态化的应用是项目实验与电子书包真实改变教与学方式的保障, 在教师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我们的实验教师能保证每周使用终端上课或应用平台与终端开展相应的活动, 并在课前、课后广泛的应用平台配合教育教学。

我们的的常态课向全体教师开放, 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教师们能共同参与常态课的研究, 共同去发现、去探讨、去总结、去实践。实验班除了严格按照计划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日常教学外, 教师们也能主动带领实验班的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以此进行设备及平台的培训和练习, 使电子书包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 汇报课程, 主动提升

每学期安排的三节电子书包汇报课, 从不同的角度演绎互动课堂, 提供实验的生动案例, 为实验教师搭建了团队研讨的平台。通过汇报课, 使广大教师检讨正在开展的实验工作, 从学科角度分析适用性与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提高了实验工作的效益。

四.课题引领, 构建电子书包的学科教学应用模式

构建“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主要为两个向度, 一是以电子书包某一功能模块为支点, 建立与不同教学内容的联系, 构建成电子书包某一功能模块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教学应用模式;二是以某一教学内容为支点, 建立与电子书包多个功能模块的联系, 构建成教学内容整合电子书包多项功能模块的教学应用模式。

为使我校的电子书包实现常态化发展, 我们将电子书包实验研究与学校区级立项课题“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三为主’体验式课型模式的研究”有机融合。根据“研学后教”教学理念, 我校对“电子书包”应用模式研究重点放在两种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上:一是自主协作学习模式, 二是以写促读展示模式。如下图:

自主协作学习模式以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协作性为主要特征.教师利用平台, 制定学习任务, 创设学习情境, 并在推送的任务 (研学案) 中, 提示方法、提供资源 (微课) ,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帮助并促进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通过平台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如有疑问, 可以通过“辅导答疑”模块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问, 其后通过在线检测进行反馈提高。

以写促读展示模式则是教师进入“在线作业”模块,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品读任务, 同时提供“优质资源” (使用录屏软件录制) 和指导评价;学生进入“我的作业”模块完成习作, 借助“互动讨论”平台跟帖、互评, 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佳作的汇编。

将电子书包融入研学后教的课改理念, 应用于“先研后导, 三为主”教学实践, 逐步实现互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这毕竟是新的尝试。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会发现不足, 遇到困难, 产生困惑, 例如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如何体现学科特色, 如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精选素材, 如何设计恰到好处的研学问题等都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共同解决。

五.展望未来, 对电子书包实验工作充满信心

电子书包在我校三年多的实践运用, 为我校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模式和宝贵的经验。这是探索的三年, 更是收获的三年。或许, 在探索中我们曾迷茫过、彷徨过, 但这也恰恰说明我们在思考进程中、反思总结中。有理由相信, 在区教育局的关怀下, 在专家们的引领下, 我们将继续以“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应用为契机, 不断探索更先进的电子书包有效应用模式, 建构高效的现代互动课堂, 促进我校乃至我们整个区域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春种一粒子, 秋收万颗粮”, 电子书包这粒种子, 已经深深地播种在我们每一位实验者的心田。我们坚信, 它将会在不久的金秋时节, 结出更甜蜜的丰硕果实, 谱写“智慧教育”的新篇章!

附:ppt文档

摘要:2012年11月, 在建设“智慧番禺”的大背景下, 钟村中学成为番禺区第二批“电子书包实验学校”。通过四年的摸索与实践, 在机制建设, 模式建构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文章包含“建立机制”“强化培训”“课程建设”“课题引领”“展望未来”五部分。

上一篇:冰心成功名言下一篇:区检察院强开展主题活动会议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