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

2024-05-07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精选8篇)

篇1: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

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司法行政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做好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西岗”建设中,努力做好司法行政工作,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优良的法制环境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今天,借举办干部论坛的机会,我从三个方面谈点认识和体会:

二、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区的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普法为先导,以法律服务进社区为载体,深入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通过“一五”至“四五”普法,全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为“新西岗”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开展“法律在您身边”系列活动,推行完善“五个一”工程即:全区每个社区有一名义务法律顾问;开辟一条法律咨询热线;设立一个法律知识宣传栏;建立一个法制课堂;有一个法律图书角使社区居民遇有一般法律问题不出社区就可得到解决,形成了法律服务与群众“零距离”的“五进社区”工作模式,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好评。法律援助工作被辽宁省司法厅授予“辽宁省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和“大连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为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实施法律援助,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省、市政府对我们的做法给予肯定,市内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开展法律进社区,送法送书入户活动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10余万元,编印“一书四指南”即:《常用法律知识手册》、《外来劳务人员法律知识指南》《人民调解指南》《公证指南》《法律援助指南》免费向社区居民发放,做到“一户一册”。近年,围绕旧城区改造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治理的做法被市司法局推广。指导石道街小学开展的“少年模拟法庭”大赛活动被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联合制成光盘向全国发行。虽然,我们在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典型城区相比,与司法行政工作的内在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一是个别部门和行业的领导对法制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在执法环节上,部分执法人员秉公执法的意识淡薄,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违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二对企业员工、外来人员普法教育亟待加强和完善,普法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些改制企业,普法网络不健全,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跟不上。在街道社区,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目前,对这部分人的普法宣传教育问题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三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一是街道司法所编制和级格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司法助理员兼职过多,基层司法队伍不够稳定、影响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二是司法行政干部的综合素质还不高。以上这些差距和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三、进一步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思路及措施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大连”及“新西岗”建设步伐的加快,司法行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突出表现为“七变”:一是社区内涵变大;社会功能的回归,导致社区包罗万象。二是社区法律服务对象变多;三是社区依法治理变难;四是社区依法治理的战线变长,安居拆迁,人户分离、导致管理乏力;五是社区法律援助工作量变大;六是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变广;七是社区治安任务变重。新形势的变化,为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紧紧围绕“保持地区稳定,强化依法治区、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一中心工作,完成好以下任务:一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不断提高全区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单一的法制宣传教育方式向多样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方式转变,实现大众传播媒体和专门法制教育机构的有机结合;二是由同一法制教育内容向因人、因需划定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转变,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宣传教育效果;三是变等待式法制宣传教育为跟踪式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加强重点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四是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从建立和完善学法制度、健全制约措施入手,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尤其是要搞好《行政许可法》的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重点抓好《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教育。通过“七抓”即:抓领导、抓机构、抓窗口、抓青少年、抓活动、抓帮教、抓阵地在全区逐步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齐抓共管的法制宣传格局。二围绕中心工作、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的新发展要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方针,首先要加强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的硬件建设,争取领导的支持,投资配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施,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办案效率。其次要加强基层专职队伍建设,使街道司法助理从繁忙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做司法工作,社区法律顾问要积极配合、拾遗补缺、确保一方平安,化解群众矛盾,创造良好的法律服务环境。第三,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实现“148”法律服务专线联网,构筑起随拨随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的法律咨询快速回应网络,使之真正成为联结法律服务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三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以“发现早、控制住、处置好、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建立“一校、一庭、一员”法制学校、人民调解庭、人民调解员的基层调解工作新机制,要在街道建立法制总校、社区建立法制分校,担负起辖区法律知识的辅导与宣传。在社区建立人民调解庭,力争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需要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就在哪里发挥作用”,促进人民调解工作从单一化的“小调解”向多元化的“大调解”方向发展。四开展真帮实教,广开就业渠道,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要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建立一支由司法助理、派出所干警、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及刑释解教人员亲友为成员的安置帮教队伍,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好“四关”接收关、管理关、帮教关、安置关,坚持“五项”工作制度:例会制度、走访制度、“通气”制度、谈心制度、档案制度杜绝刑释解教人员回归脱管失控现象,做到“五谈”谈思想找根源,使其知罪错、谈法律讲法纪,使其认罪服法、谈教训讲危害,使其迷途知返、谈家常问情况,为其排忧解难、谈未来讲前途,使其热爱生活“五清楚”犯罪原因清楚家庭状况清楚就业状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社交情况清楚确保帮教对象、帮教关系、帮教责任、帮教时限“四落实”。要开发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信息数据库,健全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走向实。要主动与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及街道协调,挖掘就业岗位,积极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实现再就业,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五贯彻全会精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各项司法行政工作任务的完成当前,司法行政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组织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提高对加强执政能力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提高执政能力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把学习全会精神与开展创建“三个一流”活动结合起来;同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机关结合起来,制定措施、落实制度,找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把学习的落脚点放在本部门工作的实践创新上,紧紧围绕“新西岗”建设目标,切实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职责,着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利用区辖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公证等资源,探索为“四区二带”和大的经济项目主动上门服务,解答法律咨询、担任法律顾问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强对机关干部、街道司法助理、律师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关于依法行政从严治警的“十条禁令”》《关于加强政风和行风建设的八条规定》和《大连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八不准”》,全面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为建设“新西岗”、为我区经济发展和软环境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篇2: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

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建设为先导,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我们积极参加本局和审管办组织的各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学习资料,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领会。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来指导审批服务工作,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按照规范、便利、高效、廉洁的审批服务要求,严守纪律,维护形象,依法行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各项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二、强化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窗口工作是直接面对社会的前沿,业务的熟练与精通将直接影响到办事的效率乃至窗口单位的形象。作为窗口工作人员,我们把业务理论的学习放在工作首位,相互学习,虚心向有关业务科室请教,能保持前后方的学习和交流,以保证工作的衔接和严密性。我们还在工作有侧重和分工的基础上,严格按中心规定实行AB岗工作制度。不因人员的变动而耽搁工作。工作中我们从未因业务能力的不足或人员的变动而发生拖延、缓办的事件,确保了各项审批工作顺畅有序地进行。

三、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强化窗口廉政建设

自今年年初正式进驻审批中心以来,我们认真学习审批服务中心各类有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制度履行窗口审批工作职责。在服务态度上,我们文明用语,谦和接待;在思想觉悟上,我们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工作作风上,我们不断加强党性和职业道德修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着重强调纪律和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追求廉洁优质高效服务,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切实推进廉政建设扎实有效的开展。

四、注重科学实践,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4月下旬,根据局里的安排,我们科室配合劳动管理科和监察大队一起开展“情系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送法下企业活动,走访了**中孚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奔驰鞋业有限公司、**汇顺达工贸有限公司、澳伦鞋业有限公司、**华都鞋业有限公司、**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樱花厨卫(中国)有限公司**分公司等,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称的相关政策等带给企业,并与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分析,深受企业的欢迎。

五、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推动人事劳动审批工作持续、稳健、快速发展。作为窗口科室,我们始终把“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审批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期限、收费标准”这六项内容公开化。在工作时,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今年进驻审批中心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咨询人员5000来人次,受理、办结各类审批项目3468件,其中承诺件331件,即办件3137件,实现办结率100%,充分体现了科室的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

[Nextpage]

(一)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

1、职称初定工作进一步强化。根据市里有关政策规定,我们在职称初定的工作年限审核中,采取劳动合同备案表或原始工资册或社保交纳记录等作为认定工作年限的依据,并要求提交经所在单位盖章、申请人签字的专业技术资格初定材料真实性保证书。为了使职称初定工作更加规范,我们为职称申报人员提供了办理程序、必备材料等一次性告知来方便办事。今年1-11月份以来共办理各类职称初定101人,提前办结率100%。

2、传统的职称评审工作正常开展。为使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行科学、规范,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方式,保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合理使用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今年1-11月份,我们初审推荐了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5人,其中按专业分为建筑51人、机械3人、经济3人、档案2人、图书1人、群文1人、水利1人、交通1人、农业5人、畜牧兽医2人、卫生4人、教育4人。另有推荐教师高级职称88人,其中副研究员1人,普通高中组36人,初中组46人,小中高5人;教师中级职称评审187人,其中高中43人,初中45人,小学80人,幼高19人,在年底内完成。

3、不具备规定学历职称评审继续推出。为了培养开发更多人才,适应我市工程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我市实现“第三次跨越”提供人才支撑,**市人事局推出在工程系列中,开展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的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为此,我们推荐和评审了建筑工程中级67人、初级48人(已初审)。

4、职称外延专业评审更具地方特色。为加大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培养更具地方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非公经济实体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延伸职称外延、开展地方特色职称评审的意见》(温职改〔1999〕004号)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职称工作的效能,使职称工作更具活力。今年1-11月份,我们初审推荐了73人(高级8人、中级40人、初级25人)参加了市里职称外延评审,其中建材5人、经营管理9人、汽摩配12人、电镀12人、服装12人、紧固件14人、塑料9人。

5、职称统考报名有序进行。随着职称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职称报考的专业范围越来越广,更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今年1-11月份,共报名参加中级职称全国统考有35人(高级7人、中级22人、初级6人,另有经济职称报考人数由市里统计),其中档案4人、图书1人、统计29人、专利管理1人。

6、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新证顺利换领。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管理,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证书的真实有效,便于政府构建诚信系统,维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去年精心组织、调查摸底、认真审核、上报信息的基础上,高级职称证书新证由**省人事厅于今年10月统一制作完成303个,本科室第一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前来换领,另有23个高级职称证书仍在审核中。

(二)劳动合同备案、审查登记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近两年以来,经劳动部门的不断宣传和引导,劳动者双方渐渐认识到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并逐渐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以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方式来明确和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自1月份以来,受理、办结劳动合同备案登记3137件,办结率100%。同时,为指导和规范工资集体协商及集体合同签订,协调处理集体合同争议,加强集体合同管理,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集体合同规定》,本科室对全区各类企业与企业职工集体协商、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进行审查登记。今年1-11月份以来,共受理集体合同审查登记(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协议)228件,涉及职工5016人,提前办结率100%。

(三)特殊工时制度审批

为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工时管理,规范用人单位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切实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需要,本科室依法审查申报材料、企业实地调查、上报领导批示等程序,开展特殊工时制度审批工作。今年1-11月份以来,共受理、办结3件,办结率100%。

六、2010年工作思路

篇3: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行政办公室,行政人员

校、院两级管理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常见管理模式。二级学院行政办公室是高等学校的基层管理部门和综合办事机构,承担着教学、科研、实验辅助管理和行政服务等重要职责,也是链接学校、学院和学生的纽带。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高等院校的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规模扩张逐渐转向质量提升,学院行政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也就对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简要概括高校二级学院行政办公室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二级学院行政管理工作改革的几点建议。

1)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工作具有辅助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走上了管理岗位,担任领导职务。这些教授、学者在任职初期可能会因为缺少相应经验在行政管理方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从而需要学院办公室提供必要的辅助服务。行政人员应时刻把握好学院各方面工作的动态和进展,协助领导熟悉教学、学生管理、科研、人事工作的各项章程、政策和要求,对领导布置的任务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处理,对紧急事项及时向院系领导层请示报告。

2)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工作具有繁杂性

办公室行政人员既需要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承担着协调、沟通和联络的任务,又担任着院系领导的助手,服务的对象面向全院师生,行政事务非常繁杂。除上述职责外,办公室涉及的日常事务还包括收文发文,重要文件整理和归档,会务筹备与接待,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登记与管理,会议纪要整理及相关新闻报道撰写,院系网站建设、更新和维护,办公设施的日常维护,办公用品采购等。行政办公室每天都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常需要做到多任务处理。

3)二级学院行政办公室承担着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责

二级学院行政人员在传达贯彻学校的工作精神,保障学院正常工作及联系院系领导和各部门以及师生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办公室需做好学校重要公文、资料、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职责,是联系广大学生与校院教学机构,广大教职员工与学校管理机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还需加强对外联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工作具有可预见性

高校常规行政工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反复性。例如每年的新生入学、毕业生就业离校等学生工作,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评审,教职工年终考核,人事招聘等事务都是在特定时间进行。这类工作的政策精神、指导思想往往具有一定的一贯性和持续性,可按照既定步骤和章程进行办理,因此相应的行政工作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

5)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工作具有突发性

办公室工作面向广大师生及上级管理部门。因此,日常实践中常会遇到突发状况或接到临时性紧急任务,这需要行政人员具有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应急反应能力。

6)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易被忽略

高校教师根据职责不同,一般可分为教学岗,科研岗,实验技术岗,行政管理岗等。行政管理工作也往往容易招致误解和忽略。办公室行政人员应主动加强与广大师生的沟通与协作,强化服务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忽略行政工作重要性而引起的误解和矛盾。

针对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工作上述特点,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改革建议,以供参考和讨论:

1)实现行政工作现代化管理

“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已成为行政工作的常规模式。如今高校办公室行政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巨大,使得传统的纸质和纯人工办公已经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准确、高效的行政工作需求要求高校行政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化设备的掌握水平。计算机、手机、电子邮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行政人员从繁杂低级的文字处理及文件报送等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用网络传输代替了人工传输,让得他们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处理手头亟待解决的工作任务,极大提高了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

2)提高信息化安全程度

信息化办公系统一般都存储着大量的机密数据和信息,若这些信息通过明文传送,易被拦截从而引发安全隐患。提高行政办公系统的数字身份认证安全性,对机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保密处理,对涉密电脑采取必要保护措施。

3)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政治、文化素质,也包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实践中常有一种观点误认为相较于教学科研岗而言,高校行政岗工作在技术层面没有什么含金量,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并不需要专业知识储备。然而,行政人员如果不能主动学习上级部门下达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不掌握相关业务技能,就无法为高校教职工提供较好的辅助工作。因此,行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此外,行政人员每天需要面对的工作非常繁杂,如何做到稳中有序,疏而不漏,就需要行政人员具备很强的统筹协调能力:需要先对手头工作的轻重缓急进行区分,明确规划,优先处理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同时还应学习如何对不同性质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和分类,集中力量解决相同或相似类型的工作。概括而言,办公室工作虽然繁琐,但是有章可循,行政人员应根据某一类型工作的特点,建立科学详细的工作制度,从而适应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

4)落实行政人员定期培训

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绩效和业务水平极大程度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利益。学校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只有通过行政办公室才能够高效地传达到各二级学院,再传达给教职工和学生;与此同时,办公室也需要对信息进行汇总和反馈。因此,行政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的行政人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包括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业务水平及管理水平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定期组织行政人员分批外出参加学习,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5)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评估体制

学校领导层要重视和认可二级学院行政人员的贡献,目前,重科研成果、轻行政工作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于很多高等院校。由于没有认识到行政队伍对学院和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在很长时间内,行政工作被误解为替代性很强的纯事务性工作,这就造成人员配备上良莠不齐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要提高行政队伍的工作水平,就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需要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估。但由于高校办公室的行政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直接进行工作成绩的量化评估,因此,需要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进行评估,建立立体的绩效评估体系,让更多的相关人员参与到评估中来,才会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和客观。

院系办公室行政人员的工作繁琐又平凡,但每一件工作都关乎院系师生的切身利益,他们的业绩直接体现在院系的日常工作能够正常高效进行。本文只是对高等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改革建议进行探讨,由于管理人员的诸多素质需要与他所服务的岗位相匹配,根据各院校不同的发展情况,行政人员可能还需具备许多特定的素质。总之,行政人员需要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全面了解工作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蔺琛.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发展战略,2015(4).

[2]饶舒,刘睿,饶良辉.高校行政秘书岗位之析[J].科技信息,2009(12).

[3]张宁.高校教学院系办公室行政秘书服务意识与能力培养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4]王东.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问题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3(1).

篇4: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不断的进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及其资产也随之扩大。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投入逐渐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因此,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办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针对如何改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效率提供参考,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问题 新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能够用货币计量的其全部占有、使用、以及控制的经济资源,具体有各种债券、财产、以及其他权利等。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规模及种类等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在数量、价值量、管理方法等方面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管理意识较弱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抱着重钱轻物的想法,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仅仅是创造社会效益的,而不是赚钱的。另一方面,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是享受财政拨款与投资的,因此许多单位实际上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入账不及时,进而使国家的公共财务安全遭到损害。例如在建设行政楼、扩大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入固定资产账目;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工程竣工之后没有及时的做工程决算,相关的财务人员也没有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及时入账,进而导致大量的固定资产流失。

(二)利用资产投资的效益低

当前,我国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采取出租、合资、以及入股等方式,把单位所控制的非经营性资产向外投资,进而从中获得收益。但是在实际中,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收益较低,甚至有的单位出现亏损的现象。这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投资之前,没有充分的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同时对于要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缺乏科学指导及正确的评估,在没有适应市场规律的情况下盲目的投资,最后导致效益低甚至亏损的现象;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于专业人才缺乏,管理经验不足,管理制度又不够完善,这就造成了资产投资的效率性低,甚至有的单位出现了不收的现象。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实际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这就造成了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互脱节,进而致使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严重,此外,某些非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没有及时入账,这就使得固定资产浪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二、不断探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

(一)创新管理模式

第一,加强预算管理。由于以往的资产管理中,预算管理同财务管理相互脱节,这不仅不利于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而且也不利于预算及财务管理的加强。预算是财务实现增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所以,要认真处理好存量资产同增量预算间的关系,按照现存量来制约增量,通过增量来激活存量的要求,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要依据单位实际的资产占用情况以及配置标准,必须将超过规定限额的资产购置事项编入部门的预算管理中。对于以后新增的资产,例如发改委所安排的资金和项目、财政预算资金等都要将其纳入部门预算中,经过审批之后再执行。

第二,注重全程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仅包括实物资产,还包括非实物资产,这就使得在资产管理方面,不仅仅是对固定资产管理,同时还有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对外资产等不同形态资产管理,并且资产的配置、使用、及处置等环节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各环节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够真正实现资产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所以,各级的财政部门要注重加强对资产的全程管理,实现资产的科学配置、合理使用、以及规范处置的管理目标。

第三,加强整合管理力度。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使用率低、以及闲置浪费的现象,各级的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应建立起规范的资产调剂制度,有效的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整合与共享共用。同时,要根据单位实际的发展状况,合理使用调剂手段,进而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二)创新管理制度

首先,注重对资产购置的审批制度的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前,要编制出所要购置资产的品目和数量,以及测算经费的额度,在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之后,再报同级的财政部门审核及同级政府审批之后,才可以列入单位部门预算。

其次,创新资产使用的监管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应构建资产调剂制度。通过全面清查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开展闲置资产申报、登记、及评估定价,部分单位需要新购建资产的,要积极考虑是否能够从现有的资产中进行调剂。同时,也可以依据有偿转让原则进行调剂,从而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现优化组合与配置。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要逐渐建立健全资产的内部管理机制,例如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与使用等。要派专门的人员对事物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认真做好入账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另一方面,关于对外投资及出租出借的资产,要进行转向登记,设置专门的台账,以及实行专项考核。

最后,加强对资产收益统一管理制度的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主要包括出售资产收入、报废及报损的残值收入,这些都是国家所有,应该按照相关的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规定,把资产收益纳入财政专户。同时,负责征收国有资产收益的机构,要通过同级财政在进行部门预算的时候,按照征收总额合理安排一定比例的征收工作经费,并纳入部门预算之中的专项经费。

三、总结

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并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这不仅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国有资产负责任的表现。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不断的探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进而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现代商业.2012(32).

篇5:司法行政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建设“平安××”为契机,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职能作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二、基本工作目标和要求

以“强基础、促规范、创一流、保平安”为工作目标,提出突出“五个重点”,抓住“四个环节”,强化“三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具体为:

(一)“五个重点”:一是要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要积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努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四是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五是要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进一步活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二)“四个环节”:一是工作思路抓创新。要深入开展调研,把握发展脉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工作任务抓务实。将全年工作任务分解到科室,分解到人,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三是服务质量抓优质。要求局机关干部、基层司法助理员、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四是队伍建设抓规范。积极创建市级文明机关,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强化“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请登陆政法秘书网)行政队伍。

(三)“三个服务”: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进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等各项工作,强化司法行政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面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1、着力抓好各阶层、组织、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是通过多种形式,抓好领导干部、中青班以及公务员的学法用法,并形成一个任前考试和任中测试的考核制度,提高各阶层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开展争创“青少年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将法制教育融入到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加强校外法制基地、法制副校长和家长法制学校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三位一体”青少年法制教育新格局。三是抓好企业经营者的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提高经营者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自觉性。四是加强对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的法制轮训和测试,使他们能真正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五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制教育资源,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同时重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维权。

2、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企业)”创建活动。一是出台《××区“民主法治村”管理办法》和《××区“民主法治村”考核细则》,加大对“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形成年初申报、年中指导、年末考核的良性循环体系,把“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并开展“民主法治模范村”的创建工作。二是“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按照“以法为准、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突出“普法、自治、服务”三个主要环节,做到领导有机构、组织有网络、服务有渠道、活动有载体、管理有制度、经费有来源、阵地有保障、队伍有落实的“八有”工作格局。全面推广钟公庙街道飞虹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试点工作经验,扩大“民主法治社区(企业)”创建范围。三是在××东方压铸机床有限公司进行“民主法治企业”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围绕“普法教育、厂务公开、制度完善”三大块内容,在部分镇(乡)、街道选择1—2家公司进行局部推广,并向“民主法治学校”、“民主法治医院”等方向延伸。

3、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和队伍建设。一是不断拓展普法新阵地,进一步完善“××法治网”和《新法传递》,及时传递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扩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影响。二是进一步增强《××普法》报可看性、可读性,使其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真正成为我区普法工作的有效载体。三是巩固原有法制学校、法制宣传窗、法制宣传刊物等宣传教育阵地,充分整合一切有效资源,发掘潜在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法阵地作用。四是继续办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突出法制宣传重点,丰富法制宣传内容,增加法制宣传效果。同时,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对有关专职人员、联络员和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4、做好“

3、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坚持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司法所、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为群众开展零距离的法律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以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为依托,建立处置突发性事件的“法律顾问处”,发挥12348法律咨询热线的优势,设立“维稳信息站”,畅通信息收集、汇报渠道,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的同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上报有关社会稳定方面信息,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排难。

(五)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素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全大局,增加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按“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二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通过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加强支部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做好局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届满的中层干部,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篇6:2014司法行政工作思路

~司法行政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建设“平安鄞州”为契机,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职能作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二、基本工作目标和要求

以“强基储促规范、创一流、保平安”为工作目标,提出突出“五个重点”,抓装四个环节”,强化“三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具体为:

(一)“五个重点”:一是要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要积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努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四是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五是要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进一步活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二)“四个环节”:一是工作思路抓创新。要深入开展调研,把握发展脉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工作任务抓务实。将全年工作任务分解到科室,分解到人,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二是服务质量抓优质。要求局机关干部、基层司法助理员、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四是队伍建设抓规范。积极创建市级文明机关,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强化“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队伍。

(三)“三个服务”: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进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等各项工作,强化司法行政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面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1、着力抓好各阶层、组织、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是通过多种形式,抓好领导干部、中青班以及公务员的学法用法,并形成一个任前考试和任中测试的考核制度,提高各阶层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开展争创“青少年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将法制教育融入到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加强校外法制基地、法制副校长和家长法制学校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三位一体”青少年法制教育新格局。三是抓好企业经营者的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提高经营者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自觉性。四是加强对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的法制轮训和测试,使他们能真正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五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制教育资源,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同时重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维权。

2、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企业)”创建活动。一是出台《鄞州区“民主法治村”管理办法》和《鄞州区“民主法治村”考核细则》,加大对“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形成年初申报、年中指导、年末考核的良性循环体系,把“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并开展“民主法治模范村”的创建工作。二是“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按照“以法为准、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突出“普法、自治、服务”三个主要环节,做到领导有机构,组织有网络、服务有渠道、活动有载体、管理有制度、经费有来源、阵地有保障、队伍有落实的“八有”工作格局。全面推广钟公庙街道飞虹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试点工作经验,扩大“民主法治社区(企业)”创建范围。三是在宁波东方压铸机床有限公司进行“民主法治企业”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围绕“普法教育、厂务公开、制度完善”三大块内容,在部分镇(乡)、街道选择1—2家公司进行局部推广,并向“民主法治学校”、“民主法治医院”等方向延伸。

3、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和队伍建设。一是不断拓展普法新阵地,创办“鄞州法治网”和《新法快递》,及时传递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扩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影响。二是进一步增强《鄞州普法》报可看性、可读性,使其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真正成为我区普法工作的有效载体。三是巩固原有法制学校、法制宣传窗、法制宣传刊物等宣传教育阵地,充分整合一切有效资源,发掘潜在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法阵地作用。四是继续办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突出法制宣传重点,丰富法制宣传内容,增加法制宣传效果。同时,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对有关专职人员、联络员和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4、做好“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和“五五”普法规划工作。一是抓紧研究制定好《鄞州区“四五”普法总结验收标准》和《鄞州区区属单位“四五”普法总结验收标准》,做好各种资料收集、整理以及查漏补缺工作,适时组织力量做好考核验收工作。二是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并出台《鄞州区“五五”普法规划》,并要求各镇(乡)、街道、有关部门根据实际制定、出台本单位“五五”普法规划。

(二)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1、贯彻精神,做好参谋,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一是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加强“两所一庭”基础建设的要求,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司法所在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帮助解决司法所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基层设施等方面

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把司法所纳入到各镇(乡)、街道将要设立的“综治工作中心”,并保障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助理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司法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

2、加大力度,注重协调,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一是积极协调公安、检察、法院以及民政、工商、劳动等有关部门,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合力,确保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二是巩固和推广“防、疏、调”三位一体维稳工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开展争创“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活动,提高调处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能力,使人民调解工作成为调处纠纷的“稳压剂”、解决矛盾激化的“减压阀”和双方平等主体的“黏合剂”。三是对全区基层人民调解员全面进行一次培训,使其掌握人民调解工作常用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技能,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效率。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离退休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以及律师、法律工作者等志愿者参加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的人民调解员队伍。

3、积极引导、化解矛盾,预防和减少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一是按照上级部门有关处置涉法信访和突发性群体事件预案要求,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处理信访工作,正确引导上访群众依法上访,依法反映问题、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直接为上访群众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引导群众法律程序依法解决。二是积极地为信访部门处理涉法上访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建议,协助信访部门对无理纠访的人员进行法制宣讲教育,促使其息诉罢访。

(三)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社会教育改造质量

1、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依法规范进行。一是加强对各司法所执行社区服刑人员奖惩中的指导、监督和督促,努力使全区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教育、奖惩、帮助时能依法、公正。利用人大、政协、新闻媒体等部门对各地的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教育工作进行监督,设立公开监督电话和电子信箱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和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二是进一步明确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在社区矫正具体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到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并在实践中与各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形成合力。三是建立社区矫正管理系统软件,实行数字化管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2、运用多种工作措施,保证社区矫正质量。一是加强与法律专家咨询组的协作,不定期地对全区各地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困难和法律运用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建议,制定对策,完成立法调研任务。二是建立由心里矫治医师组成的“社区服刑人员心里矫治中心”,定期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里咨询和矫治活动,使矫正对象能在矫正期内得到良好的教育、帮助和本质上的矫治。三是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整个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教育质量。制作音像宣传光盘,推广我区经验和做法。

3、结合安置帮教工作,遏制重新违法犯罪。一是进一步完善归正人员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等各项制度,加强对三无的归正人员和没有改造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归正人员的管控力度。二是继续在城镇地区建立和扶持一批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进一步规范原有安置帮教基地,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帮教志愿者活动。三是加大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我区归正人员帮教率和安置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5%以下;力争社区服刑人员无犯新罪现象。

(五)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努力强化保驾护航功能

1、律师、公证工作。以“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为宗旨,加强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和执业纪律教育,提高律师队伍素质,努力做到“三个规范”,改善律师执业环境,提升律师队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的水平。继续组织律师参与每个月的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同时安排一名律师在司法局值班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实行律师值班日制度。根据公证体制改革后公证行业新组织形式的特点,转变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公证机构的内部管理,重点抓好公证 />-->/shijianbaogao/index.html target=_blank>实践“xxxx”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通过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加强支部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做好局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届满的中层干部,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注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的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篇7: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

2015年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总书记关于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区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和“江改十九条”、“江法二十条”的任务要求,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保障经济转型发展目标,紧贴中心、主动服务、积极进取,切实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XX区智慧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作出新贡献。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司法惠民服务能力

进一步深化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围绕“主动服务、深度服务、常态服务”,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健全区级、街道、社区(村)三级法律顾问,着力在工作覆盖面和职能发挥上有新突破。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建立以群众利益保障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将优秀律师向法律服务相对匮乏地区倾斜,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覆盖城乡、可持续性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法律服务重点项目常态化机制,“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形式,组建法律服务团,主动沟通对接,精准发力,为全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智慧江干”、“依法治区”、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投融资等中心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网络。发挥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的集聚优势,加强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三级联动,完善“集中受理、分类办理、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争创省三星级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扩大法律援助申请范围,提高“12348”热线接听率,推行电话申请、上门受理等服务方式,深入社区、敬老院等困难群众集中的区域巡回受案。加强对案件受理、审查、指派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听庭、回访比例,不断完善案件质量监督机制。建立部队(团以上)、区人民法院、铁路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深化与工青妇残、看守所等部门的合作,提高民生领域和困难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水平。推进“律师进社区”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进一步融合,创新“律师进社区”活动载体,加强对社区律师工作指导,优质服务社区群众。加强与发改、科技等部门的联动,选派优秀律师主动走访企业,开展“法律体检”、“送法进企”和“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分类指导企业开展法治建设,及时化解涉企涉劳矛盾纠纷,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形成全方位、高密度、普惠制的法律服务网络。

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法治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法律专家库。找准律师行业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律师队伍业务素质,推荐优秀律师担任政府及各部门法律顾问,提高律师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比例。借助市律协落户钱江新城和省、市直所管理体制调整契机,吸引更多律所落户江干,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规模所,扶持专业所、特色所,规范个人所,促进我区律师业多元化发展。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机制,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强化律所百分制考核,健全律师诚信执业的评价、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净化从业环境。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深化培训、推优评先等方式,加快律师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着力提高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发挥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指导作用,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强化矛盾纠纷受理、分流、协调职能。完善排查预警、联席联动、协商沟通等运行机制,进一步整合区、街道、社区三级调解资源,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各自充分发挥作用,又紧密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加大矛盾比较突出的行业、领域和区域的纠纷化解力度。加大调解人才培育力度,建立区级调解专家库,形成人民调解工作专项服务团队,提升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能力。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逐步推进区、街道及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调委会根据需要聘任专职调解员。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保障,落实“以奖代补”,加强培训表彰,稳定人民调解员队伍,激发工作责任感。建立季度核查通报制度,做好重特大案件调处情况报送工作,推动调解工作深入化、精细化、规范化,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维护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落实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健全工作制度和保障体系,严格规范执法,提高刑罚执行威慑力。充分发挥“人防、物防、技防”优势,完善区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与司法所、省市监管系统的衔接,积极发挥指挥中心在入矫宣告、学习教育、心理咨询、日常监管、信息采集、应急指挥等方面的作用。成立心理矫正工作室,聘任心理专家、志愿者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开展入矫风险评估。建立1—2个区级社区矫正服务基地,利用“律师进社区”活动载体,发挥社区律师作用,配合司法所共同做好矫正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重点人员的谈话工作,提高社区矫正质量。继续完善社区矫正救助金制度,加强对社区矫正困难人员的救助,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控制在0.8%以内,脱漏管率控制在3%以内。不断完善帮教安置网络,加强服刑在教人员信息核查,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接收、帮教、管控、安置等各环节实行动态管理。落实帮教衔接和困难帮扶,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到95%以上,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达到90%以上,城镇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达到80%以上,本地籍五年内刑释人员当年重新犯罪率不超过2%。

推动基层依法自治。深化“法治建设先进区”创建,加大对法治街道和“民主法治社区”创建的指导,实现三级联创,在巩固现有省级“民主法治社区”的基础上,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村)”。注重基层基础建设,加大对社区(村)法治宣传的投入和扶持,推进社区(村)“五个一”工程,继续加强对新建社区、撤村建居社区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等普法阵地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与街道联动,结合属地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积极推进“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进一步提升司法所建设整体水平,着力在规范化管理和职能作用发挥上下工夫。积极稳妥推进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工作,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

三、着力创新法治理念培育方式,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健全完善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强化区依普办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的作用,加强区依普办成员单位的协作联动,落实全社会各部门行业及各单位的普法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社会化普法教育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普法。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浙江法治宣传月等“节假日、纪念日、主题日”普法活动。做好“六五”普法特色亮点总结提炼,圆满完成“六五”普法考核验收。

强化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大力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率先学法用法带动全社会法治理念提升。继续做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网上学法工作,举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治讲座,开展领导干部述法工作,组织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继续开展青少年“精准普法”实践项目,进一步深化“校园法治晨会”,开展“法律进课堂”活动,提高“第二课堂”的精准性和吸引力。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宣传,完善“工友律师顾问团”制度,重点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火车东站温馨岛、劳务市场、“草根之家”、工地等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建立宣传点。

着力提升普法教育效果。坚持理念和方式创新,把单纯法律知识普及向法律素养培育转型,以法治凝聚共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活普法活力,构建互动平台,突出江干品牌。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的宣传渠道作用,用好“一微一博”官方平台,通过“以案说法”、“以戏说法”、“以画说法”等生动形式推进法治文化的基层传播,切实提高普法教育效果。坚持紧贴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宣传“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相关法律法规,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及征迁回迁工作顺利推进凝聚法律共识,提供法治保障。创新拓展“楼宇普法”,开展“网络安全与法治”主题普法活动,为“智慧经济”担当法律护航。坚持项目带动,进一步加强“普法品牌”的联动打造,不断充实和完善普法项目的内容和形式,以钱江新城法治汇为引领,完善并提升“一街一品”法治项目。

四、着力抓好自身队伍建设,提高依法履职水平

加强廉政作风建设。按照习总书记“五个过硬”和“三严三实”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加强岗位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严格制度执行,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执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完善作风和服务工作长效机制,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强化正风肃纪和效能问责,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检查)制度,集中解决机关、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和服务效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完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夯实行政执法工作基础。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标准,积极组织开展执法评议、案卷评查和执法监督检查活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和质量。加大执法人员执法证培训考试工作力度,提高行政审批、执法岗位持证率。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认真做好政务服务网的管理工作,做好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的反馈落实以及信访投诉件的处理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和工作调研制度,加大对基层单位的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基层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绩效考核,制定出台《司法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司法协理员绩效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提升基层调解员、法治宣传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激发司法行政队伍的工作激情,焕发工作活力,有力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实。

2015年是“六五”普法总结验收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法治江干建设关键之年。今年,我区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法治建设系列讲话,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法治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江法二十条”工作落实,系统总结“六五”普法以来工作经验,进一步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创新发展法治文化、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为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围绕中心,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市法治建设有关精神。学习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概念,把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拓展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凝成社会法治共识。学习宣传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定》和市委“杭法十条”主要内容,把握时代潮流,创新法治宣传载体,助推法治江干建设。(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普法办、各街道、各单位)

2、大力助推“智慧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楼宇普法”,服务“智慧cbd”建设,为“智慧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开展“网络安全与法治”主题普法活动,广泛宣讲“XX市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促进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我区经济稳增长、转型升级以及实现建成智慧经济发展的“四区一高地”目标创造良好法治环境。(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

3、加强“平安江干”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央、省、市对深化平安建设的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平安江干”建设的宣传工作。以“增强法治观念、深化平安创建”为主题,加强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和谐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着力提升全区平安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确保我区平安创建“三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平安办、区统计局、各街道)

4、积极服务城市化推进。推行“律师进重点项目”,组织法律顾问团深入征地拆迁、回迁安置工作一线,大力宣传《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河长”法律顾问作用,为依法治水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广泛开展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好家园•无违建社区(村)”创建等环境整治行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开展“信访法治建设年”主题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区住建局、江干国土分局、区信访局、各街道)

5、紧贴民生开展普法宣传。认真落实XX市2015“为民办实事”普法项目,广泛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妇女权益保护、交通安全、反邪教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试点开展撤村建居社区居民法律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宣传物业管理、消防安全、防诈骗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引导撤村建居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积极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深化“律师进社区”工作,推动社区(村)法律顾问全覆盖,打造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四位一体”的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610办、各街道、各单位)

二、突出重点,抓好“江法二十条”落实

6、重点加强宪法宣传。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在全区组织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宣传活动。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2015年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开展一次宪法专题学习,在公职人员中开展“我读宪法”活动。将宪法和法律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必修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培训。组织策划好“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落实宪法宣誓制度。(责任单位:区普法办、区委宣传部、各街道、各单位)

7、深化重点对象学法工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组织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网上学法等活动,中心组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开展领导干部述法工作,组织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加强对重点项目参建单位人员廉政法治教育,提高职务防风险意识。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为依法行政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深化“校园法治晨会”工作,推进中小学生“我们一起学宪法”系列活动(宪法主题晨会、宪法晨读、我心目中的宪法绘画、设置宪法主题墙等)。充分发挥“工友律师团”作用,重点在劳动仲裁院、劳务市场、建筑工地等民工流转或聚集地建立宣传服务点。依托“民工学校”,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治电影放映等普法活动,达到每所“民工学校”年普法活动2场以上。做好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和职工普法工作,发挥好企业法律顾问作用。(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检察院、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区法制办、区人力社保局、区教育局、区住建局、各街道)

8、培育江干特色法治文化。对钱江新城法治汇、青少年“精准普法”、工友律师团等重点普法项目内容和形式进行完善和充实。各街道要将本辖区得普法项目再提升工作作为2015年工作重点,实现普法项目的品牌化、长效化和特色化。依托现有文化设施、公共场所,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法治文化示范点。各街道、各单位要全面发动、广泛动员,做好“钱塘普法”微信的推广工作,共同打造“钱塘普法”品牌,扩大影响,增强吸引力。(责任单位:区普法办、各街道、各单位)

9、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继续推进“三级联创”,开展法治建设先进区、法治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以争创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对村(社区)干部和村(居)民代表的法律知识培训,加大新建社区、撤村建居社区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等普法阵地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开展“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各街道)

三、精心安排,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总结验收

10、扎实做好“六五”普法验收准备。4月中下旬召开全区依普培训会,部署“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5月底前,对照《XX区2011——2015年普法教育依法治区规划》,全区完成查漏补缺、亮点提炼、特色展示、材料报送以及迎检准备各项工作;6月份迎接市总结验收;7、8月份,迎接省里和全国检查。验收结束后,做好全市、全省、全国先进典型的推荐。区级层面着手启动“七五”普法规划起草调研。(责任单位:区普法办、各街道、各单位)

11、广泛开展“六五”普法成果宣传。结合全民普法30周年,大力宣传开展法律普及、法治宣传,尤其是“六五”普法以来我区的丰硕成果。党委宣传部门要组织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采访报道或通过开辟专访、专栏、专版、专题,集中宣传我区“六五”普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法治江干”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集中宣传“六五”规划实施以来具有江干特色的典型经验及先进事迹。(责任单位:区普法办、区委宣传部、各街道、各单位)

四、完善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保障力度

1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做到经费有保障、工作有计划、措施有落实、检查有成效。各街道要根据全区“六五”普法规划要求,全面落实普法专项经费,区属各单位也要安排相应经费。各街道、各单位普法经费落实情况纳入“六五”普法考核验收指标内容。(责任单位: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财政局、各街道、各单位)

13、完善普法联动机制。进一步发挥区依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织协调、牵头汇总、监督检查等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促进各项普法任务的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要求,面向社会积极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动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推动法治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新闻媒体要积极承担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责任单位:区普法办、区委宣传部、各街道、各单位)

篇8:做好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根据档案工作需要, 明确档案行政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

《档案法》根据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 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县 (市) 级以上档案行政部门的法律地位, 并赋予其相应的行政执法权限, 使其成为《档案法》的执法主体, 由其承担确保《档案法》贯彻落实的职责。县 (市) 级以上政府在机构设置时, 应根据需要配备一定的机构和人员, 使其主体得以真正落实。县级以上档案馆建设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乡镇、行政村的档案工作需要监督指导和规划管理, 但县级档案行政部门编制名额少, 承担管理的任务具体, 范围较宽, 且业务指导、执法工作机构单一, 而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需要一个健全而科学的法制基础, 档案事业发展亦要适应这一根本要求。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的形成、积累与管理, 档案馆的建设, 法定单位的档案进馆, 国有档案的公布与利用, 档案产权的变动与纠纷, 涉及档案事务的法律责任等, 都应有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 依法监督, 依法查处, 其他行政机关无权代为行使法律赋予的档案执法职能。

二、加大档案法制宣传力度, 增强档案法制意识

当前, 提高人们的档案法制意识, 一是将《档案法》等法规纳入普法宣传规划, 扩大档案法规宣传力度和宣传面。各级档案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认真学习档案法律、法规, 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并严格执法, 带头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明确了档案部门是行政执法部门, 要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档案部门的这一职能, 应强化执法意识。尤其要及时通报批评、严厉查处一些违反《档案法》的案件, 切实使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加大人大执法监督的力度, 切实解决好档案执法问题。尤其要加大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法律地位设定、职责行使等问题的监督力度, 切实使人们树立不贯彻落实《档案法》就是违法的理念;三是档案部门要主动、积极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加深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了解, 强化他们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完善档案执法机制, 加强档案执法监督

首先, 应建立健全执法机制。一是要确定合法的执法机构, 配备执法人员;二是要建立执法目标责任制。发现违法行为要追究其具体责任, 造成重大损失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理, 并做好违法案件的复查工作;三是要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制定《档案行政处罚规定》、《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制度》、《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档案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档案行政执法重大问题处理备案和行政执法查处案件备案制度》、《档案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等;四是要全面执行档案各项法律法规, 要以点代面, 抓好典型, 把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系统、全面地开展起来;五是要举办档案理论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 开展档案执法机制研究, 以推动全社会档案法制观念的增强。其次, 提高执法主体的责任意识, 具体落实执法责任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必要条件。档案行政执法责任要具体细化,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分级负责制, 层层分解到档案局内部职能机构和工作人员才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 克服相互扯皮, 互相推诿”的现象。再次, 加强档案执法监督。档案行政执法行为要受到监察、审计等行政部门的监督, 也要受到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监察部门的监督, 更要受到上级管理机关、同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这种经常地、系统地行政监督工作, 对于保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档案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权是十分必要的。

四、加强领导, 把档案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高度重视档案工作, 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把《档案法》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一是把档案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纳入目标管理, 列入领导工作议事日程, 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依法依规治理档案工作, 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问题;二是逐步健全档案管理网络。按照“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明确档案工作的领导, 建立档案工作机构, 落实基本保障经费, 为《档案法》的贯彻实施提供有力的保证;三是逐年增加档案事业投入, 为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五、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执法人员素质

上一篇:我的拿手好戏精选小学生优秀满分600字作文下一篇:自我介绍通用词的英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