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

2024-05-22

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通用5篇)

篇1: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

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

引言

今天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就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这个问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三严三实”是当前我们党集中开展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由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的又一个通知活动要求。这个问题很重要,“重要”不是像我们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样有什么分别,而是“三严三实”的问题充分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政治生态和现实。透过“三严三实”这样一个专题,对今天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特点趋势会有一个特别清楚明白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架构中国共产党政治的新生态环境,应当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

围绕这个专题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新常态条件下的干部生存环境。这是对中央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大的背景的一个介绍和分析。

第二个,“三严三实”的政治议程及其内涵。就“三严三实”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一些政治上的考虑做一个基本交代和分析。

第三个,新常态条件下的“干部姿态”。就是按照中央的“三严三实”的这种基本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干什么、应当怎么办、应当怎么样把“三严三实”贯彻落实到自己工作的实际当中去,结合行业特点、部门特点,有效的 把“三严三实”的中央要求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这个对干部的行为,职务行为是重要的一个问题。

一、新常态条件下的干部“生存环境”

通过这个问题告诉大家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环境及其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这个问题,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大家可能觉得是不是这个问题扯的有点远了,讲“三严三实”讲经济干什么?

实际上政治和经济是不分家的,政治和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经济的特征、问题往往在政治领域能够最直接的表达出来,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环境,有什么样的经济运行,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今天的上层建筑领域的调整、调试,很大的程度上是适合或者说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性特征。

从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的状况来看,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叫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什么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可能在认识上、看法上分歧还是比较大。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理解,至少经济新常态包含一个最基本的结论和判断,就是当前的经济发展下行的趋势比较明显,或者说经济增长乏力,这是经济新常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引进的概念,实际上作为一个国际流行的概念,不是中国人最先提出来的,是由美国人最先提出的,表述的是在全球化的这个背景下,全球的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全球化的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全球的经济社会的一种状态,把这个叫做全球的新常态。套用到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际上是由高速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的这么一个经济的转轨时期、转型时期,这叫做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里面我们刚才强调,它的应有之义,最基本的内涵是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为什么增速放缓?也有客观的原因。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讲,发端于2007年后半年的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最后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领域,带来的整个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两个市场的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旺盛。整个外部环境的这种全球经济的周期性的困难,波及到我们的经济体,或者波及到中国,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出口乏力、出口下降。从2014年到2015年,2015年一季度出口增速成负的增长,就是说整个中国经济的出口这一块,整体上不容乐观。外部的有效的市场需求不旺盛,导致的结果是很多东西卖不出去,如鞋子、袜子、帽子中国擅长造的这些东西,现在大部分都堆在我们的家门口变成库存。所以外部的这种经济的周期性的环境,对中国的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这是外部的外贸领域,国际贸易领域。国际贸易的萧条,对中国的外部需求减退,这是外部环境。从内部环境来讲,是产能过剩的问题。钢铁、煤炭、水泥、光伏、家电、电力、船舶,这些大宗的基础行业现在普遍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效益不好,产能过剩,库存比较高。这种情况下,整个经济效益就比较差,产能过剩。

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家也能够看到,比方说以苹果和三星为例,这种智能手机,电子终端产品,恰好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逆全球的经济周期而产生的产品和企业。它的销量一直很好,整个全球的市场占有份额大的不得了。把摩托罗拉、诺基亚这些传统的电子企业都搞死了。就是说它的成长性太好了,说明什么问题?好东西还是有市场,好东西还是可以做生意,还是可以卖的。但是非常遗憾,我们造不出来三星,造不出来苹果,造不出来一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我们能造的就是修路、架桥、盖房子这些基础产业,围绕这些基础产业,把我们整个基础这一块的比重做的比较大,造成中国整个的经济质量效益不是很高。就是块头很大,但是实际的整个经济效益和质量包括收益率、回报率比较差。在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这种世界工厂的基础产能劣势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大量的低端的产品卖不出去,消费不了,所以造成今天国内的消费市场也不是很旺盛。

外部的周期性困难,内部的结构性困难,对经济而言至少抑制到两个环节,第一个把出口抑制了,第二个把投资抑制了。就剩下消费,而消费因为受居民的储蓄存款影响,储蓄率比较高,老百姓在整个社会养老、社会保险这些基本的社会福利政策不健全的情况下,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内需、消费这一块带动经济有贡献,但是贡献率不能完全取代投资和出口。正是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今天感受到的中国的经济总体上来讲需求比较疲软,然后经济增长乏力。

从2015年5月份出来的这个统计数据来看,CPI5月份统计的数字是1.2,应当说创了近几个月以来的新低。PPI是负的4.6%,这个应当说是价格上来讲,那就意味着很多的企业和项目是处在亏损状态。他的价格是负增长,但是银行的存款利率还是正增长,通货膨胀还是正增长的。这两个东西一叠加,企业开工越多,亏的钱越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的很多企业的这个效益不是很好,整个宏观经济的景气度不是很高。

另外一个从政治周期来讲,今天进入一个反腐败的政治周期。反腐败的这种政治周期对整个的政府行为,对政府的积极性,对市场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抑制作用的。反腐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种没人干活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干部觉得干多了要承担风险,还要出事,索性干脆不干了。过去为什么愿意顶风作案,愿意冒着风险去多干呢?因为腐败的这种负面的激励刺激,多吃多占,干的越多得的越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利益在里面搀杂着,干的越多,个人拿的好处越多。今天说不让拿了,不能随便贪污腐败了,过去是多吃多干,现在有一部分干部立马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那我不拿、不吃、不占,也不干了。对整个的政府效率和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尤其在传统的这种腐败刺激下的政府而言,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

政府的积极性下来了,政府不作为的现象屡屡发生,整个市场肯定是要受到抑制的。因为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还较严格,政府的不作为,或者说少作为,必然带来是市场那一块有卡脖子的现象。所以说周期性的外部困难,加上结构性的内部困难,再加上反腐败的这种政治抑制,造成今天中国的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反腐败对经济的这种直接、间接的影响应当说不容忽视。最简单的能看到的餐饮行业,高档的白酒,高档的保健品市场,过去都处在销售的旺季,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茅台也好,五粮液也好,这些好的高端的白酒,包括一些“湘鄂情”这样一些高档的餐饮企业,现在纷纷都进行转型。走高端的路线,过去公款消费的路线走不下去了。所以反腐败对很多的行业是有直接影响的,把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应当说在短时期之内对经济还是有影响的。

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就造成经济下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经济下行的时候政治领域不承受压力是不可能的。打个比方,中国的社会和国家就是一批野马,这批野马有几根绳子把它牵着,它不能乱跑。过去在所有的拽这个野马的绳索里面,经济的这个绳子是最给力的。30多年的高达9.7%的高增长,把所有人的注意力目光全部转移到赚钱的行当里去了,市场和经济这个行当里去了。今天一下子经济增速由过去最高的年份12%、11%突然降到7%,意味着什么?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精力,就被从低增长的经济需求当中释放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这种不稳定的因素,社会的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就增多了。所以不管从哪个层面上来讲,共产党执政的如果说经济搞不好,搞不上去,那对共产党员最大的政绩没有了。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结果中心工作直线的往下掉,党能不承受压力?另外一个方面从社会领域来讲,释放了这么多的闲散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这些人在社会领域怎么安顿?怎么安置?不安顿好,不安置好,会给社会造成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讲,经济下行,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不同程度的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这是经济环境。

从社会的环境来讲,比较明显的一个社会发展趋势是什么?和传统的中国社会相比较,由一个温顺的社会突然进入一个自主行动能力超强的一个社会;由过去的默默无闻的社会,突然进入一个嗓门声音很大的社会。今天中国社会的这种自我行动能力非常强;今天中国社会这种自我利益,自我意愿表达的调门特别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动能今天就被充分的激发出来了,释放出来了。

为什么会有中国社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社会的两次大的这种实质性的转型或者说变革引起的。第一次变革是制度变革。比方说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一种中国社会的经济制度关系的一种调整,至少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上做了一次大的调整。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归家庭个人所有。正是这两权的确权,或者这两权的明确,带来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老百姓一看给自己干,不再吃大锅饭了,这下干多干少差别就大了去了,所以老百姓铆足劲的干。这一干,去年打的粮食刚刚够吃,今年打的粮食吃不完,后年打的粮食剩的越来越多,富裕的这些粮食就变成老百姓的私人资产了。这样一点一点积累,农村改革到80年代城市改革、工商业改革,农村人、城市人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在私人财产的基础上就有了私人的话语空间了。这是我的地,这是我的车,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我的钱,他就有话要说。围绕着这私有财产,有了社会领域的私人空间,整个社会的成长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过去不一样,过去吃喝拉撒就是计划经济,完全是组织管控的,你和谁结婚都是组织批准的,组织不批准不能结婚的,所以私人的空间和私人的权利非常少。随着这种产权关系的变更,老百姓有了私有财产,有了财产权之后,在财产权的基础之上,就滋生出了政治的民主,权利的需求。那我只是要表达我的声音,保护我的财产,所以社会领域的这种公共的政治参与的意愿就空前的强烈起来了。这是第一次的制度转型释放的中国社会的制度空间。过去是铁板一块,现在允许社会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制度上,政治制度上的调整引起的。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今天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层面上的技术转型。全球化是个什么概念?过去的全球化是一个经济的全球化,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第二个概念是政治全球化,在经济和政治全球化基础上出现的第三个概念就是社会的、文化的全球化。社会层面上的全球化就有了一个世界范围之内的社会层面上的交流,就是说除了国家外交层面上的交流,老百姓也可以背个包出去旅游。在社会的层面上,非政府的层面上,社会领域的企业也好,非政府组织也好,包括一些两新组织也好,包括家庭个人也好,有了一定的这种社会层面上的交流互动。比方说我作为一个中国的老百姓,我可能在美国有三三两两的好朋友,可能在德国、在意大利也有我私人的好朋友。这种民间的交往,社会的交往和官方垄断的政府公务交往它是不一样的,所以慢慢的整个社会活动的空间已经由内部的制度空间逐渐的扩展到全球范围了。

中国现在每年出境游的人次达到1亿多人,13.4亿人里面,十三分之一的人一年的时间在外面漂着,在国外转悠着。所以说社会层面上的这种交流互动越来越频繁,极大的拓展了社会领域老百姓的生活空间、活动空间。

另外一个就是这个互联网,包括现在的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互联网的崛起给老百姓带来一个什么权力?带来了一个话语权,带来了一个传播权。过去媒体是党管媒体,媒体是机构媒体,媒体是官方办媒体。今天老百姓每个人自己拿一个手机,就相当于一个新华社的通讯站了,他的意见、他的声音、他的想法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手机能够表达出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领域老百姓表达自己的渠道越来越便捷,成本越来越低廉,表达起来越来越方便了。老百姓的声音通过互联网,通过新媒体能够充分的、随时的、及时的表达出来。所以今天社会的这种意愿表达的能力,话语权空前的增大了。大有和传统的机构媒体,党的媒体抢风头的趋势。社会的声音能够发出来,就不能装聋子,装哑巴,装着没听见、没看见,这种声音表达出来作为党委、作为政府就要回应。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制度转型和技术转型带来中国社会今天发展的实质性的变化,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大体上来讲,可以把它做这样一个有效的区分。截止现在这个时间点,中国社会已经由农业社会走到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走到了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由传统的威权社会,走到了市场社会。这三种身份的变革,这三种社会发展阶段的变革,就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出现了,这个社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垄断下的社会,这个社会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身份,独立的权益,有了自己独立的话语空间。这个社会和传统社会相比较,运行的内在逻辑是不一样的。

传统社会比方说威权社会,那就是权力逻辑,谁官大谁说了算。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运行的逻辑是什么逻辑?信息逻辑,信息逻辑就是公开逻辑。老百姓今天把私人化的想法和事情能够通过新媒体的公共的平台和渠道充分的表达到公共空间里面去。一个人的遭遇,一个人的事情,能够受到大家的关注,大家的关心,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信息的公开化。这种信息的公开逻辑和权力逻辑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权力逻辑谁官大谁说了算,官大的肯定是少数,当官的是少数,老百姓是多数,所以说权力逻辑很大程度上是个少数人的原则。但是公开逻辑就不一样了,公开逻辑追求的是信息的普遍性,信息的流动性,所以必然遵循的是多数人的原则。这种东西力量是很强大的,威力是很大的。

比方说重庆北碚区的雷政富,就因为一个私人生活领域的不雅的视频事件,最后在网上发酵,逐渐的扩大,最后导致的结果由这件事情牵连,把重庆市十多位厅局级的干部同时给拖下水。这件事情既不是组织行为,也不是法律行为,是什么行为?恰好是公共的舆论行为。通过这件事情在网上不断的发酵,最后让地方的党委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迫不得已,不得不做出反应,在反应的过程当中那只能是说政府要自证清白,就要把有问题的同志给隔离开处理。所以这种多数人的原则,公开逻辑,在实际的政治和社会关系当中,是起非常强大的作用的。

另外一个比方说公民社会,公民社会运行的逻辑是什么逻辑?法制逻辑。我是公民,公民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和公民相伴随的就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谈到权利和义务,就谈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层面的问题,这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必须通过国家的宪法、法律来明确的规范下来。一旦以公民的这种政治身份参与公共生活的时候,必然要把法律原则、法律逻辑要变成大家的普遍逻辑,要不然没法对话。他说的是公共的权利问题、义务问题,你谈的是家人的事情,讲不到一块儿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由这种法律逻辑必然引申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那就是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势必成为中国社会运行的主流趋势,这是由中国社会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引起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社会发展的这种阶段性特征来讲,就能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人民群众的交往方式与生存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新目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里面也已经确立,这都要求党必须重构政治生态。通过重构政治生态去干什么?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状况,这就是政治生态的重构问题。

“三严三实”正是这种政治生态重构当中的一个活动,一个环节。前面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这两方面特征,必然带来政治上的反映。政治上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这种潮流与趋势,必须做出正确的回应。

从当前党的实体政治运行的状况来看,政治上最大的回应是什么?那就是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管,今天的经济下行,党本身就承受巨大的压力,社会迅速的崛起,又在不断的挤压我们党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尽可能的少犯错误,尽可能的不犯错误。为了少犯错误,为了不犯错误,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必须加强党的建设。这才有了八项规定,国务院开展的精简机构,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包括中央开展的作风建设,包括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三严三实”活动。所有这些活动叠加在一起是干什么?都让政治适当的收缩。因为经济环境不利,社会环境于执政党而言不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不利的形式,还是小心谨慎为好,不能粗心大意,不能施之过快,否则容易翻船。所以要加强政治的规范性和政治的约束性,尽可能的使权力规范的运转,使权力规范的行使,不应该由权力的任意的行使带来很多的政治麻烦和政治问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个笼子是什么?这个笼子是怎么编的?八项规定也好,简政放权也好,转变作风也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好,“三严三实”也好,就是给这个公共权力编笼子。一个绳子,两个绳子,三个绳子,四个绳子,所有这些绳子叠加在一块儿最后让公共权力不能任性,把公共权力给捆绑起来,让它正确的行使,正确的使用,正确的发生作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三严三实”活动也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好,都是符合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条件下要求的政治生态的重构重建的问题。这一点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里面就体现的更充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的总目标直接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本身表达的就是一个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的调整和建设的问题。那就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的调整和建设的问题?很简单,因为经济环境变了,社会环境变了,所以政治上必须要跟着它的现实要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才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体制改革上去了,才把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放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去了。因为政府这一块牵扯的是公共权力的运作问题,市场这一块牵扯的是利益的分配、配置的问题,利益流动的问题,所以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好,政治建设也好,说到根儿上去,就是对权力和利益这两种东西要进行有效的监管。既不让权力像脱缰的野马危害社会、老百姓,市场正常的健康运作运转,也不让资本和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对社会稳定和政府政治的管理方式构成大的冲击。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对资本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得很充分。对资本的这种天然的性质和属性,资本的侵略和扩张的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分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说资本的繁荣不必然意味着国家的稳定,不必然意味着国家的繁荣,不必然意味着国家的安全,不必然意味着社会的稳定,不必然意味着老百姓的福利。政府的宏观的干预和宏观的调控,在对资本的作用发挥里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总目标把重点和重心,就放在处理权力和资本这两个关系上来。这是中国社会当前所有的要素关系里面最重要的一对关系。通过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维持我们经济和社会新常态条件下的政治安全的、稳定的运行,这是我们大的宏观的这种逻辑。

在处理的基本方向上来讲,就是政企分开,说白了就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就意味着政府要回到自己的主业上来,不再去过多的干预微观的经济领域。政府和市场,政府和资本,各自起作用的空间要做一个有效的切割。资本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按照市场机制的法则和原则去发挥作用,公共权力要回到政治和行政的层面上来,按照政治和行政的制度安排发挥作用,而不能像过去一样官商勾结,资本和权力结盟,权钱不分,最后把政治规矩和市场规矩全部给破坏了,造成政府和市场双失灵的现象。今天就是说各回各家,各管各的事儿。市场的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的问题就交给市场去管,政府领域行政监管的问题,宏观管理的问题就交给政府去干,各自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使命。

正是这种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到市场主导型的经济的转变,必然带来政府和市场两种地位,两种身份的转变。这个时候政府就由过去的大政府就慢慢的变成中型的政府,变成小政府了;市场就由过去的小市场,慢慢的变成一个中型的市场,未来变成一个大市场。政府做的是减法,市场做的是加法。过去政府侵占了的市场的空间和权力都要还给市场,过去市场参与了的政府的公共的行政空间的,很多的这种职务行为全部要退出来。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官商分开,权钱分开,资本和权力分开,市场和政府分开。

过去的很多干部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刚好是处在权钱不分,官商不分。当官的想发财,然后和一帮老板纠结在一起。做老板的不好好琢磨自己的产品,不琢磨自己的市场,不琢磨自己的经营,整天千方百计的和当官的钻在一起,千方百计的从当官的这里搞权力寻租,获取一些超额的暴利,获取一些商业机会,这个是不正常的。就是总书记讲的“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结果最后是发财的又想当官,当官的又想发财。资本对权力不断的进行操控,权力对资本不断的进行指挥,最后造成的结果这两个家伙穿一条裤子,严重的扰乱了政治秩序和市场秩序,最终侵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因为当权力和资本两个东西联合起来搞竞争的时候,老百姓是没有赢的机会的,老百姓只能全盘皆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要把这两个东西分开,当官的不发财,发财的不当官。当官的回到政治和政府领域去,发财的回到市场领域去。然后各自的游戏规则是不一样的,各自的活动空间和地盘是不一样的。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立的最大的规矩,也是破解中国今天社会难题、社会问题的应当说最重要的一个措施,一个办法。

当年的苏联共产党出问题就是出在这一点上,就是因为资本和权力的过度结盟最后形成寡头,寡头最后大到威胁国家,把苏维埃的政权全部给挤到一边去了。中国今天对这个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强政治领域的监管,说白了把自己的孩子管好,别人家的孩子也少到我们的地盘上撒野,你就到你家里去玩儿。企业家别过多的干预政府,别过多的干预地方的政治。

从政府的治理方式上来讲,或者说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上来讲,因为这种身份的变化,政府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的以经济激励为主,逐渐的过度到法制约束上去。那就是说政府的管理办法,全世界所有的政府一般情况下就两种办法,一个是硬办法,一个是软办法。硬办法就是大棒,软办法就是胡萝卜,软硬兼施。这是所有政府管理里面,不管是什么样的政府,什么样体制下的政府通常采用的两种办法。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都有军队,都有警察,这是什么?硬办法,这是大棒,还有什么?软办法,柔性的管理。不断的改善和增加老百姓的医疗、教育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政策,养老政策,这是软办法。过去的政府在经济高增长的时期为了招商引资,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引进重大的项目,所以政府在很大的情况下往往有这种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现象。就是不按程序走,不按规矩来,很多事情都是特事特办。特事特办必然打破规矩,打破规矩必然引起社会领域的反弹,老百姓必然有意见、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惯常采取的手段是什么?别哭,好好听话我今天晚上给你糖吃,这就是我们讲的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老百姓发现一闹就灵,到政府去哭哭鼻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闹一闹政府立马就给钱。过去说给4万,再一闹给成8万了,所以政府最后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社会管理的问题就剩下一个问题,价格问题,你不是要闹吗?你就说吧,多少钱吧?反正政府的经济发展很好,财政很好,政府有的是钱,只要能开出的价,政府愿意去买这个单。在今天经济下行的时候政府的买单能力下降了,财政下行的压力很大,财政萎缩的很明显,政府没钱了,你说你去闹政府、闹县长、闹书记,闹一闹县长书记说给你钱,没钱给你了。现在很多区县,银行里面的负债欠着一屁股债,你跟他去要钱他没钱,所以这个时候政府没钱了,过去是正向的给糖吃激励,现在没钱了还要履行正常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怎么办?靠什么?听话,不听话我揍你屁股,这就是我们讲的法治。法律一般讲的是惩罚性的措施,应该干什么禁止干什么,你只要干了你就要为你的行为承担法律后果,法律后果最后就让警察跟你说,让法官跟你说,一定是揍屁股。所以说政府的行政方式慢慢的由过去的给糖吃,逐渐的向揍屁股转变,这就是由过去的管理,逐渐的走向治理。

在治理的环境下那就是说权力、资本、老百姓,大家都是平等的主体,大家坐在一块儿有话好好说。过去不一样,过去是政府一家说了算,自上而下的政府运行的是权力逻辑,政府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政府表现特别强势。今天经济形势不好了,政府财政萎缩。政府没钱了,政府今天开始说话,嗓门低了,但是政府又是搞公共管理的,职能又要履行,那就讲法律。大家都按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原则办事。政府要让大家遵守法律,政府就得带头遵守法律,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时候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法律面前在宪法面前大家一律平等,所以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市场。因为政府的整个管理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讲法的阶段,倒逼机制逼得市场、企业和社会、个人也不得不讲法,这是中国社会的政治和行政的调整,以便去适应经济和社会的新常态做出的努力。

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到市场主导型的经济的转变,一方面是由国家内在的自主发展的自身的阶段性特征和阶段性的问题的倒逼机制引起的,另外一个方面跟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有很大的关系。从内部环境来讲,我们前面讲了第一个问题就是经济下行,经济的下行就得考虑怎么办的问题,要解决经济下行的问题,那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把一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项目、落后的资本全部淘汰出去,腾笼换鸟。把有效的市场空间、政策空间和财税的资源尽可能的配置到好的资本、成熟的资本和项目上去,这是政府应该干的事情。政府这么干的话,政府自己就要在资源配置当中想办法。过去是书记在配资源,县长在配资源,实践证明书记和县长配的这个资源好像并不怎么样,配的结果是什么?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山东搞煤化工,宁夏也搞煤化工,新疆也搞煤化工,山西也搞煤化工,搞的结果是什么?煤化工严重过剩。所以你会发现,山东的、山西的、宁夏的、新疆的政府配制资源的导向和方式,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什么?从整个的全国大盘子来讲,结构上并不优化、效益上并不良好。最后发现政府配置资源是有问题的,政府配置不了,配置不了让市场配。那就是经济要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要变成市场主导型的经济,怎么样变成市场主导型的经济?政府不再指手划脚,市场自然就在起作用。政府不指手划脚,本质上就是公共权力从市场的运转当中要退出的问题。公共权力的退出问题本质上是个什么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解决,只有说公共的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愿意从微观的市场运作当中退出来,然后把市场的身份和市场的空间还原给市场,这个时候市场才能起作用。这就有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中国的经济转型的背后本质上是什么转型?政治转型,政治的权力转型。这种政治转型就要由过去的那种重经济而轻党建、重经济而轻社会的权力运转要逐渐的转型到自己的主业上来,自己的本分上来。过去的书记是讲政治的,过去的行政长官,市长、县长是干行政的,一个搞决策,一个搞执行很好,结果是什么?书记和县长合伙起来干了市场的活儿,最后逼的市场的老板企业家没活干了,最后去干县长、书记的活儿。个别地方出现的几个企业家,几个老板就把一方的政治生态操控了。四川汉龙集团的老总刘汉,那不是被号称地下组织部长吗?他对公共权力的介入和干预是很强烈的。所以今天经济转型的本质上是政治转型,政治转型就包括能力转型、作风转型、廉政转型、思想转型、队伍转型、制度转型等等,所有的政治要素都要跟着变过来。所有的这些要素转型叠加起来叫什么?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的“八项规定”也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好,“三严三实”也好,是在干什么?促进政治转型,促进政治的能力转型、作风转型、廉洁转型、思想转型、队伍转型。所以这些东西在逻辑上来说是顺的,是一条线的。

另外一个,从外部市场上来讲,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经济体排行老二,老二的基本使命就一个事情,就是把老大干翻自己当老大,这就是老二的基本使命。所以现在面临着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现行的经济增速基础上,总有超过美国那一天。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速的话,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大概是在2020年左右。到那个时候就面临一个基本的事实、基本的问题,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经济的老大。大家想一想老大不好当,要当老大得有个老大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身份的转变,倒逼机制逼的中国国内,中国的政治,中国的社会必须也要向现代政治文明靠拢。再按照过去的那种潜规则代替明规则,暗箱操作,很多事情是做不了了。你去给人家送个卡,送个信封然后就把事情搞定?在国际社会上这一套东西的风险是很高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在国内玩儿的潜规则拿到国际市场上去是行不通的,国际社会的透明性是很高的。如果以一个国家的面目去搞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那是会被人笑话的。所以说当老大就要有当老大的样子,当老大为了安全起见一切就透明,增强公开性和透明性,按规矩办事。这种国际身份的变化,逼得自己不得不转型。由过去的原始资本积累的那种混乱的发展,无序的发展要逐渐的进入到一个有序的良好的发展阶段,有品质的、有效益的、有质量的、有道德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些软要求实际上都是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一种刚性的要求。你是来执政的,是来主持这个事儿的,现在中国这个船跑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和过去不一样,掌舵的执政党自己就要去适应这种规则。为了和国际接轨,国内的政治的现代化和政治文明就要搞起来,要不然的话没法实现国际接轨,国际对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的可以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原始资本积累时期,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但是粗放型的增长时期。在这种高速的粗放型的增长时期,积累的问题是很多的。这些问题到了今天就变成社会运行的包袱了。一方面讲中国用二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二三百年的历程,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反过来讲,西方的现代工业文明二三百年的问题在二三百年里消化的问题,今天在二三十年时间把它积聚起来消化,谈何容易。所以中国的高增长不可持续,所以才有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才有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问题。

今天就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的换挡期,由高速的五档,一下子可能就要到了三档或者二档。在换档期增速下来了,速度下来了,但是要把质量、效益和结构这三个方面搞上去。这就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是一个转型时期,一个换挡时期,“三型叠加”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基本使命就是消化前期的高速粗放型的增长积累的所有问题,大量的问题,这个阶段叫做挤泡沫、去杠杆的阶段。这个阶段完成了之后,中国社会会迎来一个绿色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高质量的增长阶段,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

今天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为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做准备。“三严三实”的问题是对干部队伍的要求问题,对干部队伍的管理问题,就是让干部队伍实现现代化,不能再按过去传统的那种不讲道德、不讲规矩、不讲法律的权力运作。干部作风要回到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的正常轨道上来,国际社会都是这么运作的。所以说在当前一定要对中国社会周期性的、阶段性的特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在经济下行的这种压力下,必然的倒逼机制,逼得中国今天处在一个高政治弹性时期,强政治周期时期。就是说经济不作为,偷懒的时候,政治上必须作为。不作为的话社会这匹野马跑的没边没沿了,社会乱了套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这种强政治周期,最后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制度建设领域,干部队伍领域,包括党内的法规领域。“党的作风建设”也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好,“八项规定”也好,“反腐败”也好,都是服从于这种强政治周期,都是强政治周期在当前阶段性的表现。

当前的政治局这一级的25位政局委员的配置使用的结构上来看,这种强政治周期体现的最为明显。当前党务系统的政治局委员的官员人数达到7个人,是共产党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期。党的十二大的时候,政治局委员党务系统负责党务的只有三个人,今天七个人,占到了28%的比例。这种政治、国家的顶层优质的政治资源的配置使用结构,本身就能够充分的说明当前的强政治周期。从干部的角度来讲,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过去是三个政治局委员在管干部,今天七个政治局委员在管干部。这么多的有本事的人,职位这么高的人来负责党务系统的工作,来管理整个的共产党的干部队伍,聪明人就知道这个时候应当是放的规矩一点,就是总书记讲的要讲规矩,不能乱来,不能顶风作案。你要看看这个环境,这个气候,你要看这个事项。

今天搞的“三严三实”,就是这种强政治周期里面,在应对经济和社会新常态的时候,政治紧缩,政治收缩的一种典型的表现,也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三严三实”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政治领域的去杠杆、去泡沫、挤水分。通过政治领域的去杠杆、去泡沫、挤水分,最终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达到政治的规范化和效能化。第一个政治不能空转,第二个政治的运转要规范,不能随意的运转、不能瞎运转。通过政治的规范化、效能化,最终响应和回应是什么?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是新常态,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达到对经济社会的有效监管。

二、“三严三实”的政治议程及其内涵

主要就针对“三严三实”从政治学的角度,从当前的党的建设环境的角度,对它做一个简单的具体分析。

首先是“三严三实”的提出。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当时有一个讲话,在这个讲话当中,对当时的安徽代表团的干部,总书记在讲话当中提出了“三严三实”的作风建设的要求问题。应当说是当时习总书记临场对安徽的代表团的干部说的一段话,但实际上是反映了总书记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一贯的思考,体现了他对新时期的干部工作的一些基本思路、基本理念、基本框架。

在安徽代表团提出“三严三实”的时候,总书记讲的很简练,那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24个字:三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说到根儿上去就是两个字,一个是严,一个是实。严是什么?实是什么?实讲的是结果,讲的是效果。只有严才有实,没有严谈不到实。严的问题实际上说到底是严什么?通过修身,通过用权,通过律已最终达到什么?达到对所有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务行为的一种规范,一种规范化的要求。不是说让你这个人回去洗个澡,打扮一下,穿的漂漂亮亮,关键是对自身要求,对用权的要求,对自我要求的这些规范,最终是达到规范权力。目标指向是权,就是说人是你自己的,但是权不是你自己的,权是党的,权是属于人民的。权为民所有,那就要权为民所用。

我们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权为民所有,但是个别人拿着权,不为民所用,为自己所用,为自己的亲戚朋友所用,为自己的家族利益所用,这就叫公权私有、公权私用。现在的目的是说把权力有效的监管起来,不让权力滥用,不让权力随便用。要达到监管权力,就要达到对执掌权力的人的监管。你管你的权力,管你的职务行为就好,你管我人干什么?刀子和刀把是分不开的,所有的刀子不管是装饰品的刀子还是真正的上战场用的刀子,好的刀子在刀把上一定是很有讲究的。按说的话杀人用的是刀锋不是刀把,为什么把要把刀把做那么好?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刀把,刀锋的作用是发挥不出来的。那各级干部是什么?是掌权者,就是这个刀把。现在要规范这个刀子,让这个刀子不乱杀人,就要把刀把管住。这个刀把不能随便东倒西歪,不能随便的偏离了方向。所以说修身、用权、律已的问题,所讲的本身是什么问题?干部的个人行为问题,干部的个人的道德品质,个人的修养问题,干部的个人素质问题,个人的境界问题。

通过严格要求干部,最后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严格规范权力的使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把干部严格的管理起来,权力的使用,严格的规范起来,够不够?不够,只听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干事情,是要解决问题的,所以总书记讲在“三严”的基础上,在对干部个人严格要求基础上,又谈到了什么问题?干部的作用问题,干部作用发挥的问题,干部的职务的效能问题。不能说你也是早上8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但是到办公室去做事情马马虎虎,随便瞎做了一通,最后做的事情也不像个样子,事情本身到处都是泡冒滴漏的,根本不可靠。做得这个事情不牢靠,有问题,那在一定程度上做还不如不做。所以说,总书记这里继严格的管理干部,严格的规范权力的使用之后,谈到权力的使用的效果问题。就是效果要实,不能有水分,不能有泡沫。

为什么前边讲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要挤水分、挤泡沫?就是因为权力的滥用,或者权力的不当使用,带来的权力的行使的效果泡沫化。看起来GDP的数字大的很,但是内部的结构差的一塌糊涂。不该上的项目通过请客送礼都上去了,不该批的项目通过走门子都批了。最后造成的结果总量盘子是上去了,但是内部的效果质量很差。一有风吹草动,一碰到金融危机,一碰到次贷危机,硬伤、缺陷就暴露出来了,抗风险能力太弱太差,体弱多病。为什么体弱多病?平常的监管失败了。所以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光严格不行,在严格的基础之上还要注重实效,还要看最终的效果,还要追求实际的业绩,而不仅仅是认认真真的走过程。你是没有滥用权力,没有越权,没有越位,但是也没有正当的作为,或者说正确的作为,或者说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那最后的结果充其量说这是一个好好先生,这个干部不出事,但是这个干部也没干成个什么事情。不出事和干成事是两种境界、两种层次,不能以不出事最后眉毛胡子一把抓,好像干和不干都一个样。首先要干成事儿,事情干不成的话,经济社会发展靠什么?大家都去弄虚作假,大家都去在这里制造泡沫、吹肥皂泡,最终吃喝拉撒的这些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刚性问题,不是说谁去吹吹牛能够把一个馒头吹出来,吹吹牛能够把一碗米饭吹出来,这些东西是要实实在在的去做的。所以总书记讲,不但是要规范权力的使用问题,还要规范权力的效率问题、效能问题。权力的效率问题、效能问题,就是这里讲的“三实”问题,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没有这“三实”,权力看起来是在有条不紊的运转,但实际上有可能是空转,实际上有可能不解决实际问题,有过程没结果。

所以强调的是过程监管和结果监管同等重要,过程的监管就是“三严”,结果的监管就是“三实”。只有把过程和绩效管理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一个政治流程的真正的全方位的监管。总书记在这里提出“三严三实”的时候,尽管还没有上升到党和国家作为一项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思路上来,但实际上已经在思考中国社会的一个最深刻的根本问题。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党的问题关键在干部,干部的问题关键在管理。今天的干部管理究竟出了哪些问题?问题出在哪些环节?总书记在这种解剖麻雀的思考当中,最终找到了当前的症结所在。一个是干部的权力使用的不规范问题,另外一个是规范的使用权力,效率和效能的跟不上问题。那就是两类干部,一类干部是滥用权力,一类是正确的使用权力了,但是不打麦子、不产粮食。大家都看着你在开车子,也在转方向盘,也在轰油门,最后才发现你的车子底下几块砖头把车支着,车轮子根本就没在地上,你原地踏步,你车轮子是空转的。所有的驾驶动作都做了,时间也熬到了,但是公里数没跑出来。

“三实”是讲什么?就讲公里数。不能说光坐在车子上轰油门,按方向盘,还要实实在在的把公里数跑出来。所以说“三严三实”的问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那就是说一方面司机驾驶的动作要规范,不能随便驾驶。该踩制动的时候去轰油门,该轰油门的时候去踩离合,这就叫做不规范的运作。在动作规范的情况下,不能光是表演、作秀。动作看起来规范,但是不出成绩,还得要公里数。动作规范,效率很高,或者说效能很强,只有这样的干部,只有这样的权力行为,才是真真正正需要的。

为什么GDP质量不高,有作假的有水分?就是因为严没做到,实没做到。有的是没严,没严谈不到实;有的是有严但是没实。现在要强调的是什么?既要严又要实,不但要重过程,还要重结果。习总书记把问题看的还是很透的,这就是一层一层分析下来,今天中国的干部队伍的最大的症结所在。

把这两个问题克服了,中国共产党就没问题了。现在恰好出问题就出在这个层面上,尤其是实的问题,最能掩人耳目。我也是早上8点钟上班的,也是按时下班的,没有旷工,没有缺岗,但是上了一天班解决了什么问题?如果说只是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聊天呆了一天,事情最终得有人干,你不干,这个事情进展上就少了一部分。所以说一方面要把干部管理起来,另一方面要让干部的工作出成绩,出效果。只有这样,最终才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实在在的实绩上、业绩上、政绩上来。没有成绩,前面所有的动作都是零。这就跟银行的存款一样,前面做了80分、90分,就是为后面这10分做准备。如果说整个干部管理链条上前面所有的动作都做到了,但是就在最后真正的干事创业的环节掉链子,那前面下了那么大血本,基本上就没有收回应有的收益。组织部要考察一个干部,提拔一个干部,宣布任命一个干部,最后让这个干部去上班。然后组织纪检各个的部门,对该干部进行动态的测评和监控,最终让这个干部真正的产牛奶的时候,这个干部一点作为都没有,那意味着我们前面下那么大的血本、成本,基本上就没有收回应有的收益。这显然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一个干部亏,两个干部亏,十个干部亏,如果所有的干部都亏一点,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党的事业就全亏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部门、每个行业,每个干部,都要把自己分内的事情担当起来,都要尽力,都要操心。只有人人尽其心,人人尽其力,人人操其心,事情才有可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当中进步,才有可能有发展。应当说总书记把当前的政治生态政治环境,当前的干部生态看的还是很透的。

从“三严三实”的内容上来讲,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比方说严以修身的问题,强调的是什么问题?干部的个人德行问题,道德问题。本来一个人有私德,有公德,如果没有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公德怎么样、私德怎么样意义不大。只要整个社会的舆论领域能够接受,也就可以了。但是一个干部如果说在私德方面出了问题,公德肯定是站不住的。比方说在私人生活空间里面,个人的生活作风各方面都不注意,在背后去乱收人的红包,乱收人的钱,到了公共的场合去讲道德,讲党的作风,讲党风廉政,显然是在说假话。显然自己是分裂的,背后一套当面一套,所以这两个东西是一致的。不是说我背后一套,表面上表演一下,装一下,还能装另外一套,时间长了是装不住的,狐狸的尾巴总会是要露出来的。既然担任公共职务这个角色,那对个人私德的要求,德行的要求就很高。干部的选拔任用的原则里面,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什么?没有德行,有再大的才能,我们担心这个才能使用的方向不对,担心这个才能使用的地方不对。所以说严以修身的问题,实际上强调的是干部作为一个公共的职务角色,干部个人的品德问题、党性修养问题、德行问题,干部个人的情操问题、精神的境界问题、觉悟问题。这些问题对干部来讲太重要了。党的中高级干部,包括***在内,按说在那么重要的岗位上,那么大的平台,正是为党、国家、人民做事情的时候,由于自己的思想滑坡、道德滑坡,最后造成整个的职务行为也扭曲了,不但没有起好作用,还起坏作用。这说到根儿上就是这个人出了问题。人出问题在这个人基础之上的职务一定是扮演不好的,角色一定是演不好的。没有说哪一个演员自己都感冒了、打喷嚏、发烧还能去把一个角色表演好。所以说首先要这个人好,然后才要这个扮相好、角色演的好。

现在强调的严于修身,很大程度上就是规范干部个人的素养问题,道德问题,党性问题。没有好的党性、好的素养、好的修养,要当一个有作为的官员,要当一个好干部是不可能的,这是强调的严以修身的问题。

从严以用权的角度来讲,主要强调的是什么问题?干部个人的职务行为问题。不但要管了你的思想、灵魂,还得管手和脚。如果你到处随便张口,随便伸手,行为不当,而且是以职务角色的面目出现去做了很多事情,那造成的影响是很坏的。比方说***出了问题,刘志军出了问题,徐才厚出了问题,那别人一说就说共产党的高级干部都这样了。个人行为不当,最后这个损失是个人没法承担的,都变成党的损失。所以说严以用权,实际上是对干部职务行为的一种高度的要求。在这个里面明确的强调的是按制度行使权力,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特权。就是要把权力的所有权和权力行使的边界要搞清楚,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用,而不是说为己所有,为己所用。公权不能私有,公权不能私用。

第三个严以律己讲的是什么问题?干部个人的遵守纪律的问题。遵守纪律的能力是当好一个领导干部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干部光有一套说辞,光有一套过人的能力,但是没有遵守法律和党规要求的纪律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能力,那么这个干部有可能也会出事儿的。就是所谓大江大河都过来了,可能小沟里翻了船。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对自己的纪律意识、讲纪律的要求不重视,在这方面相对观念上就要淡漠。没有这种很强的纪律意识,就很难区分出职务行为哪些是被禁止的,哪些是可以做的。正是在这种被禁止的和可以做的中间,因为纪律意识不强,所以存在模糊、存在认识的不清楚,最后自己犯了错误还没意识到。这种事情在很多干部身上经常发生,是很遗憾、很可惜的。不是说干部都是坏人,都打定主意做坏事情的。很多人就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可能由于一丝疏忽,或者说那一根弦没绷紧,稍微的思想上一滑坡、原则上一松懈,很多不该答应的事情应了,很多不该办的事情办了。结果应了事,办了事之后把自己给绑住了,自己在这个里面撇不清,最后越陷越深。万丈深渊都是一尺一尺挖出来的,关紧纪律阀门,防止个人泡冒滴漏,这是你不出事、干成事,永保安全最牢靠的一个措施。严以律己,遵守纪律,心中有戒,心中有法,这就是干部个人从事政治和行政这个行当的护城河。没有这种风险的管控意识,很多事情是没法做的。这是从内容上来讲,“三严”的侧重点不同。

“三实”的侧重点,和前面“三严”一样,侧重点也是有区别的。比方说谋事要实的问题强调的是怎么样遵循规律的问题。光有积极性,光有热情,能力也很强,但是做事情不讲客观的条件、客观规律、科学精神,可能瞎忙了一通,出了很大的力气,最后从效果上来讲有可能还是脱离实际的,有可能老百姓还是不买账的。所以说任何时候干部的职务行为选择都要看菜吃饭,要从所在的部门,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能拔高,也不能压低,要基本上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保持平衡。这是谋事要实的问题,重点强调的是做事情的规律性的问题。

“创业要实”强调的是什么问题?就是干部在职务行为过程当中,在私心和公心中间不能偷懒,不能耍滑头。要实实在在的踏踏实实的本着敢于担当的精神,对所承担的岗位的使命、责任、义务,一定要尽到履职尽责的份内的本分要求。不能在这个里面见了困难绕着走,不能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好干的干了,漂亮的面子上的、好看的都干了,背后的一些疑难险重的事情装作没看见,装作没听见,掩耳盗铃这不可以。

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一个侧重点谋事要实,侧重强调的是外部的规律问题;第二个创业要实强调的是干部的个人履职尽责的担当问题。每一个职务行为可能都有一定的成本风险,不能因为要承受一定的风险,然后很多该做的事情就不做了。

第三个做人要实强调的是什么问题?干部在政治环境、政治生态、政治气候里面,对组织也好,对群众也好,对党内的其他同志也好,都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党内的干部生态、政治生态才能健康起来。如果说到处都是大话、套话、空话流行,到处都是开口满嘴跑火车,胡乱说一通,到处的随便的承诺许诺给老百姓。答应了一堆事儿,最后一个也没办,长此以往因为个人做人的不实在,最后造成老百姓认为共产党承诺的不兑现,影响我们党的威信,影响我们党的权威。所以既要符合客观的科学规律、自然规律,也要符合社会的人性的规律。你可以把人家骗一次骗两次,还能把人家骗三次骗四次?你说骗一次我就脱离这个岗位了,不管后面这个人怎么干了,那不可以。你骗上一次两次你代表的不是个人,最后可能这个部门的形象,乃至整个政府形象都要受到影响,那后边的人很多事情就没法干了。

总书记这里强调的是什么问题?第一个做事情的选择不能有泡沫;第二个做事情的过程要有担当,实实在在不能有泡沫;第三个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这个人不能有泡沫,要实实在在的。通过这“三严”,通过这“三实”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过程监管和结果监管的有效统一。

其实这种思路应当说不是突然出现的,这是总书记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管理的一些战略性的思考。早在2013年的时候,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当时就明确的提出了干部的20字的方针要求。在当时会议上,总书记提出新时期的好干部的标准问题,“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过去有一句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是讲封建皇帝和大臣的关系问题。到了今天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新常态化了,政治环境也要适应这种新常态,也要跟着这种社会的发展趋势性的阶段性特点要做出调整。政治调整主要是干部调整,干部的思想观念、理念、行为调整。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共产党政治的有效性的问题,共产党政治的匹配度的问题,怎么样让共产党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通过自身的改革,达到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目的。

在这种适应的过程当中,干部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总书记在整个的政治改革和政治转型里面,思考的比较多的是干部问题。新时期的干部标准实际上在试图回答一个什么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求的是什么样的干部的问题。环境变了,干部的观念行为也要跟着变化,从而对干部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了。实际上思考的是这个问题。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讲话之后,就是2014年的3月9日在安徽代表团审议的会议上,总书记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问题,这比前面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20字的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要求更加的简明扼要。当时表述的是20个字的问题,这里表述的实际上是24个字,分开两个层面讲,前面的“三严”是强调过程,后面的“三实”是强调结果。就把前面的干部一般性要求已经分解到干部的职务行为的环节上来了,对干部的职务过程和职务结果两个方面分别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应当说比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新时期的干部标准的要求更加的具体了,更加的直接了。

在2014年10月,“三严三实”提出七个月之后,总书记在云南工作视察的时候,当时做了一个重要的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12个字的要求和前面的20字的新时期的好干部的标准,和“三严三实”的干部标准又不一样了,又精进了一步。“三严三实”的问题强调的是干部的职务过程和职务结果的问题,前面的20字的要求是讲的干部的新时期的一般干部的统一标准问题。这里强调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强调的是干部在所有的职务行为当中,共性的要求问题。就是当前的干部薄弱点在哪里?恰好是忠诚度不够,恰好是不够廉洁、不够干净,恰好是缺乏担当精神。有好处的时候一窝蜂往前冲,没好处的时候都往后边溜,没有担当。所以前面都是在从正面讲问题,后面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实际上是针对当前干部的问题,实际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三次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关于新时期的干部这种要求的不同表述来看,应当说在这个问题上总书记做了连续性的一贯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越来越趋于具体和准确,越来越趋于深入。由过去20字的原则性要求,到最后的干部职务行为的过程性要求、结果性要求,再到最后的针对干部存在的问题的方向性要求,就是说当前就把这三个方面能够做好就不错了。

正是遵循了总书记的这种干部战略的一般性的思考,在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的活动。对2015年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活动做了一个总体的安排。办公厅发的安排、方案、文件当中要求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要求,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里用了两个字聚焦,实际上就是遵循了总书记关于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战略性思考的层层深入。这三个层面,已经是针对干部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已经聚焦到主要问题上,共性的问题上来了。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实际上是什么意思?着力的克服政治的泡沫化的问题,水分过多的问题,泡沫化水分过多就是不严不实,这样和整个的大逻辑就统一起来了。

努力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前面提的一个关键词最多的是政治生态的重构问题,“三严三实”最后的落脚点落到那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解剖麻雀,由大到小,一环一环的这么扣下来,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不管是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逻辑,还是中央的整个工作安排的逻辑,还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共产党政治中间互动的内在逻辑,这三条线讲下来结论应当是一致的、是统一的、是共性的。

在《方案》里面最后明确的强调的是什么?要坚持问题导向,重构政治生态。当前的政治生态出什么问题了?从哪三方面着手?这个方案的文件里面讲了三个方面,把当前共产党的病根全部找到了,而且归纳的非常全面,非常精准。

第一个着力解决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识淡薄、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党性修养缺失、不讲党的原则等问题。这是当前的政治生态不健康的因素里面比较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党性修养缺失,党员混同一般群众,干部混同于一般的党员,体现不出优越性、先进性。所以在重构政治生态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理论问题。这是当前政治生态里面思想不健康、舆论不健康、道德信念不健康,是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思想一旦跑冒滴漏,人就垮了,人垮了之后,人关于权力的使用就开始失控。从***到***,到徐才厚所有的人仔细去分析他的轨迹,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因为人的思想先滑坡,人变质了,最后造成人的职务行为、职务过程变质,滑坡了。

第二个着力解决滥用权力、设租寻租、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不直面问题、不负责任、不敢担当、顶风违纪还在搞“四风”,不收敛不收手等问题。在当前的政治生态当中,除思想的意识形态的生态不健康之外,干部在整个权力的使用过程和使用方式上来讲,这里讲的问题列举的应当是比较全面。滥用权力,设租寻租,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不直面问题,不负责任,不担当,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这是党的正式的文件,中国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三严三实”通知里面文件上的话,应当说很坦诚。没有把党内存在的这些丑恶现象、不良现象藏着掖着,把这些问题统统都摆出来,这是重构政治生态里面着力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着力解决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阳奉阴违,自行其是,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等问题。这强调的是干部的个人政治素养问题。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自己不带头遵守纪律、不带头遵守规律、不带头讲法律、不带头讲制度,随便的滥用权力,造成特权现象,那老百姓就开始也不守规矩,整个社会就乱了套了。所以要牺牲一个干部,牺牲一个班子,造成的社会的损失影响应当说是很大的。当前的政治生态里面,最突出的问题就表现在这三个方面。所以说这个方案在整个工作部署上来讲,强调问题导向,把整个“三严三实”工作的重点也就放在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个也能够对当前的整个党内的政治生态环境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这个也可以对照自己在某些方面做一些改进。

三、新常态条件下的“干部姿态”

“三严三实”活动也有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有了,包括“八项规定”也有了,所有这些在内在逻辑上是一样的。就要所有的干部每个人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在新时期如何做一个好干部?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干部?如何当好一个干部?每一个干部在这个时期就要跟飞机一样,要根据天气预报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航向,调整自己的高度。不能说那边明明是暴雨,明明是雷雨区,还往那个地方开,这样闪电会把这个飞机击落的。明明现在设了很多高压线,有了很多新的政治要求和政治规矩,还熟视无睹,就是“三严三实”的通知里面强调的顶风违纪,顶风作案,那不是往枪口上撞吗?光不撞枪口不行,还得有所作为,不能明哲保身说这不能干那不能干,提那么多要求,那索性整天啥也不干了。啥不干了肯定不起坏作用,但是也没起好作用。所以说在新常态条件下,如何当一个好干部,这个确实变成了所有的干部的一个共同的命题。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干部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和时代和环境兼容的问题。

这里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最重要,对所有的干部来讲,排在第一位的问题是风险管控的问题。风险管控是什么意思?就是国家的法律和党内的规章制度,党规党法规定的不准干的事情,禁止性的所有的事情一律不准干。这是高压线,干了这个之后你就触高压触电了,触电自己必然要遭受损失、遭受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一点点就像政府的负面清单一样,不能干的东西你千万不能干。这个风险管控就是党内的规矩,党内制度等这些高压线。凡是国家的法律和党内的法规规定的禁止性的行为,不管是私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不允许的都不得干。

比方说领导干部尤其是经营类的干部,就企业里面的,不管是这个央企还是地方的国资委下属的国有企业,企业里面的领导干部禁止自己的直系亲属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这就是一条刚性的规定。你不能把七大姑、八大姨、小舅子全部安置到这个企业里面去,然后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担任职务,那这个企业究竟是国家的还是你家的?只要触犯了这一条就一票否决制,这是硬伤问题,所以强调的第一位的问题是风险管控问题,一定要把党内的国家的法律中,很多的禁止性的规定铭记在心。

从层次上来讲,风险管控大概分四个方面,第一个个人风险。比方说领导干部要注意个人的品行,要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要注意个人的私生活,要注意个人的职务行为。你就不能去找小三小四,就不能去随便的受贿贪污,这是党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禁止的。不让收红包,收那个卡,实际上关注的是你的安全问题。不要以为你占了便宜,其实自打你收了人家的,就开始不安全起来了,总有一天这个东西就跟一个炸药一样会把你炸的粉身碎骨。所以说个人的风险管控里面,关于领导干部的监管条例、管理条例里面,规定的很清楚。不能干的禁止性的很多规定,都是有明确的要求的,每个行业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都有一些专门的具体的条例。这些禁止性的东西,个人一定要注意,个人事项当中不能有这些东西。

第二个单位部门的风险。比方说三令五申的各个单位不准有小金库,不准有自己小的两本帐的财务。如果顶风作案,单位里面还去搞一个第二副业创收,然后有自己内部人的一块蛋糕、一块利益。这一块蛋糕和利益,脱离了整个国家的正常的政府财政的监管,在体制外循环,就内部这一小拨人吃这些利益。尽管是部门的行为,单位的行为,但是这也是被禁止的,主要领导是要承担责任的。

第三个社会风险。在医疗、食品安全、住房、交通、环境、安全等领域,三令五申不准出现重大的公共危机事件。谁要在这些领域不履职尽责,在这些领域把风险没兜好,底没管好,在这些领域出了问题,也是一票否决制。上海踩踏事件出来之后,区委书记也辞职了,公安局长也辞职了。这一次的长江上的沉船事件,中央已经成立调查组,将来要有相应的监管职能部门的领导,要为这个交通事故买单的。社会领域的这种风险是各个部门没管好引起的,在这些领域没尽到职责,就要承担这个风险。

第四个经济财务风险。比方对地方党委政府来讲,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的这些钱,怎么样使用,怎么样监管,如果搞这种狸猫换太子,搞这种假借名目,混乱的使用,没按规矩使用这些钱,那将来恐怕就要承担责任的。包括地方的财政的预算和财政决算监管,如果作为一把手,在这些方面没有尽到职责,这些领域出现重大的问题的话,那是要问责的。所以这个风险管控对所有的领导干部,不管在什么行业,什么单位,什么岗位上,这都是负的100分,一票否决制,在这些禁止性的规定里面,只要没做到位、做坏了,就会遭受相应的惩罚,而且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安全的维护与生产。不能说我怕出去让车子撞了,然后就睡在床上不动了,不出去了。还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得干事,还得创业。不能说光为了怕出事,然后什么都不干了,那发工资聘请你当干部干什么?不出事还要干成事,不出事不是目的,干成事儿才是目的。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还要主动性的去做很多事情,用这些事情来保证正面的安全,积极的安全。不做事情,同样是要被问责,履职尽责不到位,岗位的职责履行不到位,同样是要被追究责任。没出事但是也没做事,没做事要被惩罚要被问责的。所以积极的安全的维护和生产跟前面的消极的风险的管理是两回事,这个是积极安全,前面那个是消极安全。从积极安全的角度来讲还是要做事情,这对做的事情就提出一些基本要求。比方说用人的问题,用人上是不是做到公开、民主、竞争,是不是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不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使用人才,还是说暗箱操作,把和自己关系最近的好的人都用起来,然后排除异己,有本事的人和自己关系不好的都放到一边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你个人而言可能就是职务的玩忽职守,就是职务的不履职、不尽责,所以在这些问题上也要追究责任。现在的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条例里面规定的很清楚,谁动意,谁提名,这是要签字画押的,要为行为负责的。不是说你提一个人,然后这个人上去干了一堆坏事情,最后你也没事儿、不追你的责任,现在要把这些关联起来。

第二个比方说项目问题,在整个项目的立项、审批所有环节,都要规范。不能因为说是给大家做好事情,干的这个项目是老百姓的项目,老百姓能够受益,在做项目过程当中就可以在行为上方式、方法上可以不合法,不合规矩,甚至可以打擦边球。即便把事情干成了,最后真正要追究起来,也是逃不掉的,不能以功补过,功是功,过是过,是分开的,不能相抵的。所以项目上涉及到的钱的问题、土地的审批问题等等,所有的相关的政策问题,都要按规矩办事情,只有这样才是安全的。包括决策的问题,是一言堂还是说发挥常委会、全委会,还是发挥社会决策、专家决策、民众决策、领导决策,把这些决策结合起来,还是一个人拍脑袋说了算?如果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谁来承担责任,谁来负责?这些年因为工程的问题,决策的问题被问责的领导干部是很多的,谁当初拍板定的这个事儿?明显的就是胡来了,为什么要定这个事情?是要被追究责任的。包括政策制度程序的执行问题,就是“三严三实”的通知里面讲的,阳奉阴违,有令不行,表面上一套,背后一套,中央说应当这么干,然后表面上不反抗,实际上也不作为。对整个的政策制度程序,拒不执行,或者说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大打折扣,这些都是不安全的。这些要真正的按程序追究起来,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包括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如果发生一些群体性的事件,发生一些职工、单位的老百姓集体的围堵事件,那就一棒子把你打死了,是因为工作没做好引起的。群众闹事,最后群众还安全,但是你一定是不安全的,是要出问题的。

这些都是日常工作当中,常规的事务性的工作当中经常碰到的问题,逃不过去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严格来讲,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落实好常规动作,要求的这个岗位上该做的所有的流程环节和动作,务必把它做到。比方说“三重一大”的议事决策制度,是在什么范围之内,在什么场合下,什么人参加,什么人来议,要按程序做到,否则出了事儿之后是兜不起的。所以最好的安全就是按照制度的要求办事,按照程序的规定办事。注重用体制的手段和法治的思维办法去解决问题,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把这些常规的动作做到了,就跟锻炼身体一样,把基本的广播体操做到了,身体的基本这种运动量就够了,基本的保障就有了。作为一个干部把基本的动作做到了,基本面的安全就有保证了,基本职务的合格就有保证了,至于将来是不是一个脱颖而出的最优秀的干部,那恐怕到时候要根据你做的事情以及做事情的成绩另当别论。这次中组部表扬的全国100个县委书记,这个名单一个省就那么几个人。31个省区市一个省三个人,93个人,一个省基本说就三四个人。每个省的县委书记可不止三四个人,那就说明工作还是有差别的。尽管都合格,但在合格的基础上说有优秀和不优秀之分。所以强调的第二个层面上是合格问题,然后第三个层面才强调优秀的问题。

这里的优秀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有限作为。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严以修身说到底是什么?不能胡作非为。什么叫做胡作非为?那就是说没要求做的事情你去做,要求不能做的事情偏要去做,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做的事情,擅自的改变范围扩大范围去做,这就叫胡作非为。

从这个角度来讲有权不能任性,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能是有限作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有禁止不可为。不能说法律没禁止的我干,法律禁止了的我也去干,这叫无限作为。无限作为的结果是什么?要打屁股的,要追究责任。对地方党委政府来讲,现在三张清单,四张清单,很多地方已经搞的很清楚,很明白了。负面清单那就是一些禁止性的规定,权力清单那就是每个部门的委办局的职能边界的问题。在范围之内的事情去做,超出范围的事情别去做,这是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就是讲的责任的问题,追究的问题。该承担的东西,如果没做,最后这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那最后就一定能找到你这里来,因为这个单子是清晰的。所以这叫有限作为,该做的一定要做足、做好、做够,做漂亮,不该做的切莫去做,这才叫权力的合理使用,权力的有效使用,这才叫严以用权,这才叫做事情比较实。就是权力是用来做事情的,而不是用来狐假虎威给个人壮胆的,增长个人的羽毛的。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整个“三严三实”的选择当中、要求当中,要对职务行为、个人行为要做一个清晰的区别,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不能碰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最起码的底线,在这个基本的底线范围之内,然后对做的这些事情在成本上在过程上,在整个的规范性上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整个大的中国社会的大的方向趋势来讲,未来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的发展趋势。总体而言,政府不能在无限度的扩张,政府在一定意义上要严格的限制权力的使用,不该使用的领域,政府坚决的不能随便的行政干预。就是李克强总理讲的,法有禁止不可为,坚决不能做,这就是有限作为。不做的坚决不能做,要求做的该做的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做足了,做不足的话是要问责的。

这就是有限作为,和过去的那种有权就任性,滥用权力,权力超额度的使用,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天的政府是有限责任政府,不是大包大揽的全部都管的政府;今天的干部是有限权力的干部,不是说无上的权力,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所以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艺术的要求上来讲,更高了,而不是更低了。从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专业素养的要求上来讲,要求的标准更严格了,而不是更宽松了。既要干成事儿,还要不出事;既要干该干的事情,还不能越界。

和过去的这种扩张性的政府,这种权力的过度使用的干部的生存状态相比较,今天的干部一定意义上要节制、要收敛、要节俭。通过节制、节俭、收敛,最终一个是确保个人安全,其次是确保职务行为安全,最后是确保所做的事情安全。只有干部安全了,事情安全了,国家、社会才能安全,真正的“三严三实”最终才能落地。因为“三严三实”的要求是对干部的要求,对干部的要求最终是要落到干部的工作上来,要落到干事创业上来的。所以通过干部安全、干部的行为安全、干部的职务安全、干部的工作安全,最终达到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党安全。

谢谢大家。

篇2: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党的忠诚、责任、干净好干部,好教师,就应该做到:

一、严以修身,就是要始终做到信仰坚定、无愧于心。要以修炼信仰为基,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干事创业的“压舱石”,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要以砥砺道德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道德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以加强学习为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精华,虚心向群众学习,补好精神之“钙”,固好思想之“元”,守好为师之本。

二、严以用权。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和班主任,但相对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确有时候处于相对的强势地位。手中也有点小小的权力,比如让哪个孩子当那种班干部,让哪个孩子坐哪个位置等等。这些事情看似小事,在学生那里或许就是大事,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处理起来一定要慎重。所以,我一定要本着对每个孩子高度负责和公平公正的态度,正确看待并用好手中的这点小权力,要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来自领导与同事们的监督、组织与群众的监督、社会与媒体的监督。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三、严以律己,就是要始终做到自省自警、守住底线。要时时自省、处处自警,切实以理智控制欲望,以正气驱逐污浊,做到“清心寡欲,尽职尽责”,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要杜绝“下不为例”的侥幸,坚持原则,把握自己;,不让小节、隐患、苗头在自己身上打开道德缺口,做到不因小过酿大错、止于未萌“不湿鞋”,坚决不参与黄赌毒,不搞有偿家教,不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代课,不给学生家长找麻烦,占便宜。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教书,干干净净做事。

四、谋事要实,就是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当前,我校正处在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关键阶段,自己身为其中一分子,更需要时时处处牢记“谋事要实”,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树立正确的成绩观、事业观、义利观,一件接着一件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不断促使自己稳中有进、逐步提升;把搞好“教书育人”作为谋事要实的核心内涵,做好教学理论和学生实情结合这篇大文章;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学生和家长上,思他们之所想,虑他们之所需,急他们之所忧,解他们之所困,进一步加强家校联合,努力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最好让每个孩子都成才成人。

五、做人要实,就是要始终做到光明磊落、表里如一。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做老实人,要对党忠诚,强化党的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遵守严格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原则,看待事情、处理问题都要出以公心、公道为出发点,不怕事、不躲事,多干实事,少发牢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表里如一,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帮互助、教学相长,齐心合力干事业。带头做“老实人”的同时,努力带动自己的学生和身边的同事也争做“老实人”。真正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谨作师生表率,信守师德底线

自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展开以来,学校精心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经过这几次的学习,我收获颇多,尤其是关于“三严三实”的学习。习总书记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我省各级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认为,总书记关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等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现实针对性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提供了指南。

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学习贯彻好“三严三实”,我们就要认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国是一个拥有许多传统美德的国家,古人论为官,推崇“清、慎、勤”,常言“公生明、廉生威”。公与廉,是严于律己、严以修身的效果;慎与勤,则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展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故事曾被口口相传,“老实人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则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些经验和传统,都为今人留下了镜鉴。而在当今科技极速发展的中国,许多人的钱包鼓了,心理却空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更应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一、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要有清醒认识,要有识大体、谋大局的胆识气魄,要有摒小我求大我的精神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是前提。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无数反面典型在悔过书中,无不承认自己犯罪的根源是理想信念的丧失,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而追求权利、财富、地位、享乐,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二、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查摆自身问题,杜绝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 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及当前出现的关于教师的言论,发现教师队伍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形式主义,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用脱节;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难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专研不够细致深入,只为完成任务,没有真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二是官僚主义,教学方法简单,每次学生出了问题易责怪批评他们且过于严厉;同学生谈心交流不够多、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够实;执行制度不够严,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享乐主义,当前许多教师怕吃苦,深入基层学校调研的次数少,到艰苦困难地方指导工作的频度不高;工作进取心不够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方法不够多;工作中怕得罪人,有老好人思想。四是奢靡之风,存在乱订参辅资料,红白喜事大肆操办宴席,参加非法聚会,进行有偿家教的现象;办公中节约意识不强,存在浪费现象。

三、以“三

”要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以“三严三实”的要求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一是坚持用权为师为生,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始终牢记宗旨,心中装着学生、胸中揣着制度、头上悬着规则、手上把握尺寸,把学校的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倾听学生诉求。二是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谨作师生表率,诚持做人节操,信守师德底线,甘作人梯,乐于奉献。四是积极主动、创新创优,立足岗位,扎实苦干,勤于进取、勇于探索,做到工作不拖拉、事业不消极;多深入学校听课调研,常思主动发展之计,多想创新创优之方;主动学习,不断充实业务素养 的确,作风建设应该常抓不懈,为的是治某些党员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之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的是治急功近利、不负责任之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的是治挥霍奢靡、铺张浪费之病,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我们应该深刻领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始终自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转变作风,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不断改进服务。

篇3: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

一、“三严三实”的内涵与辩证关系

1.“三严三实”的内涵

积极地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需要对其基本内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下面就对“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严以修身, 指的是在党性修养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提升。党员干部应该拥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同时还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党员代表应该为人民群众起到很好地带头作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加强品德修养的提高, 并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出自《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明确指出, 各级领导干部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富强, 必须要提升自身品行修养, 以德为先。

严以用权, 指的是权力的使用应该遵守规则与制度, 权力的行使不搞特殊化, 任何人都不可凌驾于权力之上, 各级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时不可以权谋私。党员干部应该积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 将自己放在与人民群众同等的位置上, 想民之所想, 急民之所急, 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

严以律己, 指的是领导干部应该遵守国家的党纪国法, 善于开展自我批评, 积极自省, 用无形的戒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勤政爱民。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应该做到清正廉洁,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以造福人民, 为群众谋福为己任。

谋事要实, 指的是谋求事业的发展应该时时坚持从实际出发, 尊重科学, 遵守客观规律。相关政策、措施、方案等的实施应该以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 切不可好高骛远, 脱离实际[1]。我党的实践经验证明, 只有那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才能真正造福当地的百姓, 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创业要实, 指的是党员干部应该坚持办实事, 一步一个脚印, 敢于挑战困难, 担当责任, 并积极解决问题。党员干部应该严厉拒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表现在政绩上, 还表现在其解决问题等的态度上, 任何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 都应该为人民群众着想, 追求实效, 积极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难题。

做人要实, 指的是党员干部都应该以老老实实, 公道正派的态度对待党、对待人民、对待组织、对待同志。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杜绝“纸上谈兵”等行为。党员干部应该植根于人民群众, 并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以维护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美好形象。

2.“三严三实”的辩证关系

上面对“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 下面主要对“三严”与“三实”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

“三严三实”从根本上强调了党员干部在修身律己方面应该以“严”为本, 在谋求事业发展方面应该以“实”为本, 由此可见“严”与“实”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两者相辅相成。

“三严”是“三实”的基础与前提。“三严”主要体现的是党性原则, 主要是对领导干部基本道德修养上的要求。这里的“严”是谨慎行事的自律, 是对规则制度的敬畏, 是对党员形象的维护。“严”是一种精神状态, 是一种精神追求, 更是一种道德境界[2]。正是这个“严”字, 使我党在成立之初直至见天,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克服艰难险阻,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进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并在我国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上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由此可见, 只有“三严”得到了良好的落实与实施才能为“三实”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实”是“三严”的体现与归宿。“三实”是领导干部做事的基本行为准则, 是为政之道的必然要求[3]。“三实”强调将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情落到实处, 做到实处。“实”体现的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是一种担当, 是造福百姓、赢得民心的决心。“三实”是“三严”的具体体现和最终归宿, “三实”落实不到位, “三严”就成为了“假把式”, “三严”需要“三实”的落实来巩固和体现。

在具体实践中, 党员干部应该坚持以“严”带“实”, 持之以恒地坚持修身、律己, 将“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落到实处, 为人民群众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此外党员干部还应该坚持以“实”促“严”, 坚持群众路线, 植根于人民群众中, 了解群众的疾苦, 从实际出发,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

二、“三严三实”对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意义

1.“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应该严肃党纪, 维护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美好形象。但是, 目前党员队伍中部分同志无视党规党纪, 进而导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盛行。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为了表现自己的“业绩”, 大肆兴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 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有的党员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没有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脱离群众, 等等[4]。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党员队伍中的少数现象, 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美好印象。这些行为不利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妨碍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 按“三严三实”的要求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势在必行, “三严三实”对党内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利于纯洁党员队伍。

2.“三严三实”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 夯实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

我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强大力量之所在, 中华民族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各级党员干部应该时刻心系人民, 为人民群众着想, 关心群众疾苦, 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党员干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 才能促进“三严三实”的落实, 进而推进党和国家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三严三实”科学地总结了党的作风建设应该坚持的行动准则, 同时“三严三实”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稳固基石[5]。

3.“三严三实”是巩固反腐成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自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 大力度整治腐败, 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虽然现阶段还无法完全杜绝腐败现象, 但是大力度的反腐行动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共产党惩治腐败, 重典治乱的决心。反腐倡廉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三严三实”的提出又在心理上进一步夯实了党员干部的为人之道与为政之德,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三严三实”的提出有利于凝聚党员干部的力量, 促使要他们积极践行焦裕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三、按“三严三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途径

想要把“三严三实”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狠抓执行。按“三严三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主要包括下面几种具体途径。

1.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三严三实”的落实, 需要全党坚持群众路线,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依靠群众, 此外还应该积极为群众服务, 接受群众的监督。全党应该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决策的确定都应该以群众利益为先, 将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做到实处, 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三严三实”的落实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群众服务制度的健全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党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的带头作用。密切联系群众, 需要党员干部健全联系群众制度, 创建新的联系群众的方式, 同时机关领导干部应该深入到基层当中, 对基层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倾听群众的心声, 解决群众疾苦。加强与改进信访工作也是我党坚持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 信访工作的改进拓宽了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 便于群众表达合理的诉求[6]。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重视并及时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关于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问题, 进而保障群众的利益。

2.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高尚的党性修养以及优良的作风是保证“三严三实”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动力。“三严三实”要求全党学习优良作风, 遵守党章党纪, 增强党员意识, 强化党性实践, 继承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7]。严厉整顿党政机关以及党员干部中的作风问题, 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过程中, 将党的作风建设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范围内。

3.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三严三实”的切实践行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应该与人民群众同呼吸, 共患难, 为群众的利益不懈奋斗。各级党政机关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厉行节约, 减少办公经费中的不必要支出, 将资金与资源用在经济发展以及改善民生问题上。各级党政机关应该严格执行财经制度, 防止办公用房的过度装修, 防止违规为领导干部配置用车、购买住房等。严肃处置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行为。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主要是针对党员干部在社会交往、生活作风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 铺张浪费, 挥霍公款等行为必须从得到严肃惩治。

4.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切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我党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保持党的先进行与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三严三实”标准的落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切实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8]。坚决杜绝领导干部之间曲意逢迎、溜须拍马等行为, 以提高党性修养, 促进党内团结。健全民意调查,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并积极进行整治改进。领导干部应该勇于揭露并指出缺点与不足, 为工作的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到实处还应该严禁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行为。

5.贯彻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也是落实“三严三实”工作的重要内容。党领导各级部门应该健全工作责任制, 为求真务实创造良好的氛围, 促进党员干部将心思用在为民谋福利上。各级领导机关应该大力整顿文风会风, 杜绝空话套话, 提倡开短会, 讲短话。运用各种手段, 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与规模, 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抵制一切形式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庆典工程”。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由于敷衍搪塞以及弄虚作假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应该进行严厉惩处。

综上所述,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于党员队伍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三严三实”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三严三实”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党在作风上的突出问题, 因此得到了广大党员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三严三实”对党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级党员干部应该用“严”严格要求自己, 真正做到严于律己, 坚决不做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对于党内要求并提倡做的事用“实”来保证, 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一步一个脚印, 想民之所想, 急民之所急。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党内各级领导干部积极端正思想态度, 努力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切实解决群众疾苦,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 进而有效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 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标杆, 也是党的作风建设在理念上的又一次飞跃。党的作风建设体现着我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作风建设关系着我党的生死存亡。“三严三实”要求党内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用端正的态度, 积极的作风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三严三实”,党的作风建设,指导意义,具体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小平.践行“三严三实”以推进作风建设[J].经营管理者, 2015, (9) :329.

[2]朱启丽.试论“三严三实”对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意义[J].南方论刊, 2015, (6) :27-33.

[3]赵见波.“三严三实”与党的作风建设新视野[J].大连干部学刊, 2014, (6) :14-17.

[4]崔丽娜.“三严三实”是匡扶作风建设之良方[J].南方论刊, 2015, (6) :17-23.

[5]范春华.试论“三严三实”与党的作风建设一脉相承和创新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 2015, (7) :219-221.

[6]邢中先, 丁威.习近平“三严三实”视阈下党的作风建设探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 (1) :27-31.

[7]丁晓强.“三严三实”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创新[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11) :38-40.

篇4: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

关键词:三严三实;检察机关;队伍建设

随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国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提出的这个新时代的干部标尺。“三严三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基层检察机关要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常态化要求,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把检察事业摆进去,以“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以检察工作新成果检验作风建设新成效。

一、“三严三实”对检察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加强检察队伍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三严三实”是我党作风建设理論的重要发展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作风建设规律的认识,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为深入推进检察队伍作风建设树立了新标杆。

“三严三实”是打造高素质检察队伍的内在要求。“三严三实”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特质,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为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供了“导航仪”和重要“标尺”。

“三严三实”是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三严三实”从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谋事理念、工作方法等作了系统精辟的概括,提振了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指明了干事创业的方法,为检察机关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全体检察干警应坚持以“三严”祛歪风、以“三实”聚正气,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保持住力度、保持住韧劲,切实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紧扣行业特点,把“三严三实”要求作为作风建设的新指南,引导全体检察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用权为民,敢于担当责任,着力于“严”和“实”两个字,全面落实“三严三实”的各项要求,推动检察工作取得新发展。

二、以“三严三实”要求为指导检察队伍作风建设

“三严三实”要求,直指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四风”问题,是我们解决作风问题的有力武器,是我们祛病除垢、正风肃纪的重要指引。全市检察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全体检察干警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当认真仔细地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正心修身当楷模,干事创业做表率。对此,我们具体应当认真作以下一些实际考虑,并切实体现到工作、学习每一个方面的实际行动当中。

要“严以修身”,提升品质修养。这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对我们执法者淬炼品质提出的要求。我们都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检察官职业道德的锤炼和养成,培育昂扬向上的做人品格,培育促进公正的执法风范,始终坚持做一个好人、做一名好检察官。

要“严以用权”,做到执法为民。这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于我们执法者正确用权提出的要求。我们都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公权力,这个权力姓公,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权、不能以权谋私;我们都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这个权力来自人民,所以必须为人民掌好权、为人民用好权、为人民服好务。作为检察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严以用权”要突出地体现在定事、用人、花钱这些大事的决策上;作为检察官,“严以用权”要突出地体现在为民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这些具体的要求上。

要“严以律己”,缜密规范言行。这是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执法者更严对己提出的要求。我们是检察机关的领导干部、是检察官,是国家法律实施的监督者,不同于普通的党员干部,不同于一般的执法人员,因此在对自己的要求上必须更加严格。我们都要更加模范地带头遵守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禁令,更加模范地严守规矩,时时处处事事都不要忘记从严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守住底线,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不做出格事,不去碰红线。记住“谋事要实”,坚持求真务实。谋而不实,即属瞎谋,或为邪谋。我们凡事都必须注重实际,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广大人民群众和检察工作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人手,不搞花拳绣腿,不搞哗众取宠,切实做到察实情、谋实事、想实招、做实功。

三、坚持用“三严三实”扎实推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检察事业成败的根本。“三严三实”不仅是队伍作风建设的首要标杆,而且是做好检察工作的有效方法。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复杂性、反复性,必须抓常、抓细、抓长,做好久久为功的心理准备,绝不能功亏一篑、半途而废。要深化落实党委负主体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负监督责任这“两个责任”的认识,以认真再认真的精神、以严而又严的态度抓好“两个责任”的落实。明确“两个责任”的硬指标、硬杠杠,切实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与检察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不满足于一事之成、一时之效,不停留在解决表象问题、简单问题、共性问题上,要下狠劲动真格解决好深层次问题、复杂问题、个性问题,在对标立规中查找差距,在上下互动中解决问题,在攻坚克难中创新机制,在思考辨析中把握规律,切实把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持续积累风清气正的强大正能量。

培树务实作风。开展检察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基层检察机关要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注重从每一件具体事情做起、每一起具体案件抓起,不空谈、不虚为,做到真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真真正正地干在实处、求得实效。

培树廉洁作风。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约束,自觉用党章党纪严格要求自己;要时刻注意行为检点,严格遵守《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要谨慎社会交往,严格遵守《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禁令》;要牢牢把住私欲,严格遵守《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防止成为被“公关”、被“围猎”的对象。

检察干警要坚定信念,修身做人,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服务群众,严以用权,始终牢记人民性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属性,自觉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要勇于担当,干事创业,推动各项检察工作更上一层楼。检察机关要把“三严三实”教育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不断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和规范法律监督工作,着力解决案件质量不高和执法程序不严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规范执法、公正司法的能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严厉惩治腐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保持高压态势,清除腐败毒瘤,保证党的肌体健康,维护执政良好形象;要关注保障民生,聚焦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污染等热点,增强打击力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和“蓝天碧水”。要通过开展“送法五进”、“检察开放日”、“举报宣传周”等活动,增强检察机关的感召力。要积极开展涉检信访工作,促进当地平安建设、法治建设。

篇5: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

一、我国宽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宽带网络已经走入千家万户,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宽带发展十分重视,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宽带网络是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一举多得,既有利于壮大信息消费、拉动有效投资,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又可以降低创业成本,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宽带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启动实施和持续推进,我国宽带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网络速率相对国际先进水平仍然较低,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用户期望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宽带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面对这样的新形势,作为地方通信监管工作者,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踏实工作,为大力提升我国宽带发展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近几年江苏宽带建设的积极探索

宽带发展水平的提升,涉及到方方面面。“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作为地方通信监管机构,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紧紧抓住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着力点,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初步探索出一条条块结合、政企联动、适度超前发展的江苏宽带建设创新之路。

从2011年起,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围绕“宽带江苏”和“无线江苏”建设,在条块结合上下功夫,积极争取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指导,推动出台支持江苏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政策,营造良好的宽带建设环境。在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的积极推动下,江苏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了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制定了《江苏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发展专项规划》(苏政办发[2011]148号),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1]149号)、《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3]72号)和《关于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提升全省宽带发展水平的意见》(苏政发[2014]50号)等文件,提出了“八个减免”、“足额赔补”、“六个开放”以及设立5000万“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等支持政策。即对8项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相关费用进行减免;对因征地拆迁或城乡建设造成光缆、管线、基站、机房等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迁移和损坏的,给予足额赔补;开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车站、展馆和旅游景点等6大类场所的建筑物以及路灯、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用于支持移动通信基站、通信管道、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支撑了江苏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在积极争取地方支持的同时,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还坚持政企联动的方针,充分调动和发挥基础电信企业的积极性,积极推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集团公司分别与江苏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江苏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十二五”时期,三大集团公司以打造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江苏信息高速路为目标,从“宽带江苏”、“无线江苏”等重点工程着手,切实加大对江苏的投资力度,全面推进全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江苏电信、江苏移动、江苏联通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1350亿元的投资计划。同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四大集团公司与江苏省政府又签署了下一个五年(2015-2019)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四大集团公司将以推进“智慧江苏”建设为载体,投资1750亿元用于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未来五年全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宽带网络地方建设标准的制定实施。2011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光纤到户省级建设标准,2015年3月,又在全国率先出台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省级建设标准。这些建设标准的实施,有力加快了全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通过条块结合、政企联动、先行先试,全省宽带建设水平快速提升,各项宽带建设发展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截至2015年5月底,全省FTTH覆盖家庭用户2301万户,居全国第三位;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达1764.9万户,占全省总宽带接入用户数的90.8%,比东部地区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使用8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达1282.8万户,占全省总宽带接入用户数的66.0%,比东部地区高13.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5.0个百分点;使用20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达538.4万户,占全省总宽带接入用户数的27.7%,比东部地区高1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0.4个百分点。全省3G/4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684万户,居全国第二位;4G基站数达10.3万个,居全国第二位。

三、江苏宽带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虽然江苏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不相适应”:

一是社会各界对宽带网络重要性的认识与其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的地位不相适应。

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宽带网络定位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但是社会各界还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还没有真正把宽带网络与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一样看待,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小区进入难、基站选址难等困难和困境。

二是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体系与宽带网络建设的当前形势不相适应。

虽然江苏省委、省政府一贯重视全省宽带网络建设工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今年又在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的积极推动下,出台了《江苏省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办法》;但从总体上看,国家有关宽带网络建设的法规规章立法层级还不够高、法律效力还不够大,相关支持政策还不够系统配套、操作性也不够强,很难形成合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信息通信行业的管理体制与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遇到的诸如规划、建设、拆迁和光纤到户验收备案等问题都需要在市、县层面落实解决,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部、省两级通信监管体制,省级通信管理局在省以下无分支机构,很难保障宽带中国战略在市、县的真正落地。

四是基础电信企业作为单一投资主体与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战略性、公共性属性不相适应。

目前,对于宽带网络建设的投资,主要还是依靠基础电信企业,各级政府并无直接投入。而基础电信企业作为宽带网络投资建设主体,受制于国资委KPI考核指标以及企业效益权衡等因素,在宽带网络建设上往往重城市轻农村、重投资效益轻普遍服务,难以完全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也难以完全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四、以“谋事要实、创业要实”的精神推动江苏宽带建设迈上新台阶

面对当前时不我待的宽带发展新形势,需要我们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谋事要实、创业要实”的精神,以江苏宽带网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全省成立各市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的优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抓落实,积极推动江苏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1、认真督促基础电信企业加大宽带网络投资

认真督促江苏基础电信企业按照集团公司与江苏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要求,细化投资计划,明确投资进度,切实加大对全省宽带网络的投资力度。

持续推进“宽带江苏”工程建设,加快光纤到户建设,完成全省98%以上的老旧小区光纤改造,推进打造“全光网城市”。持续推进“无线江苏”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地区4G网络深度覆盖,完善城市、县城和乡镇的连续覆盖以及农村区域的有效覆盖,提升移动宽带速率。积极引导江苏基础电信企业树立央企责任意识,加大普遍服务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资金扶持,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2、科学做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

积极配合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依托全省各市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切实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汇聚行业智慧、整合行业力量,科学做好各市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主动与各市相关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等综合性和专项规划进行有效衔接,从源头上保障宽带网络建设通行,解决基站选址难、管线铺设难等问题。

3、大力推动宽带建设支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指导全省各市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不断优化宽带建设制度环境,切实推动本地区各项宽带建设支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各市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要加强对本地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与组织推动,通过督办、统计、考核等办法,动态监测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要帮助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协调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以及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地铁等公共设施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迁移或毁损,要协助基础电信企业依照《江苏省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办法》的规定,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争取补偿。

要配合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影响宽带网络建设的各项违规收费进行坚决清理整治。要配合环保部门进一步优化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监管机制,加快环评进度。要加强舆论引导,扩大科普宣传,消除公众对移动通信基站设施电磁辐射的片面认识,营造和谐良好的宽带网络建设环境。

4、切实保障宽带网络建设标准严格执行到位

指导全省各市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和通信行业协会,进一步完善新建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规划建设和验收备案等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光纤到户国家标准规范,落实小区红线内通信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支持现有住宅小区光纤改造,努力破解小区进入难问题。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大对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加强设计把控,强化施工图审查,确保执行到位。积极开展对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技术标准的宣贯培训,加强对各地相关工作的督导,推动标准的落地执行。

5、深入推进实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体育健康课下一篇:鸡年贺词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