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表

2024-04-26

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表(精选6篇)

篇1: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表

浅谈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查明

牛春辉

人民法院的业务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司法审判、一是强制执行。强制执行工作是法院业务工作中的难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司法环境、执行观念、执行人员及当事人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年来执行积案过多,结案周期过长,问题比较突出。其中被执行人及被执行财产难以查找,是导致这些问题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执行案件根据执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金钱债权的执行、物的交付的执行以及行为的请求权的执行三大类,其中金钱债权的执行案件,是执行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对于金钱债权的执行,如何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是涉及到有关案件能否得以顺利执行的关键环节。由于现行法律对于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明问题没有具体规定,法院在传统的职权主义的支配下,便把这个沉重的负担全部背了起来。但是由于客观上法院不堪重负,而总体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使被执行财产难找成了执行难问题中的一个顽症。鉴于此,本文拟对执行金钱权案件中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明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产生抛砖引玉的功效。

一、理论上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责任负担。

执行金钱债权,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是基础。我国目前没有强制执行法,关于执行程序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民事诉讼法的部分内容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这些法律依据中只有最高人民法院1 9 9 8 年制订实行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查明”这一专题。《执行规定》对于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责任负担作了如下分配:“申请执行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被执行人必须如实向人民法院报告其财产状况。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有权向被执行人、有关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公民个人,调查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由此可以看出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在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申请执行人是有条件地承担责任,被执行人是无条件地承担责任,人民法院则享有调查权。尽管这项规定在当时是填补了法律上的漏洞,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现在看来就显得不够完善了。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正在制订当中,其中该法草案的第一稿、第二稿均辟专章或专节对此问题进行规定,想必将来的民事强制执行法会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为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传统的执行观念强调法院负责,执行改革的观念中强调申请执行人的举证责任。对此,笔者认为,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及有关案外人来共同承担责任,且承担责任的基本顺序应当是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人民法院、有关案外人。、被执行人的责任。

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责任,首先应当由被执行人负担,这是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延伸。

从法理上讲,一份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了被执行人具有一定的义务,被执行人就应自觉地在指定期间内全面履行。若其不能按期全面履行相关义务,则应主动向人民法院说明情况,并应提供证据,证明其不能履行义务的客观事实。这是维护生效法律文书权威性、严肃性的要求,也是民事诉讼法的内在要求。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实践中由于债务人没有履行其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导致对方提起了执行程序。因此,在执行程序伊始,被执行人若非立即履行义务,就应负担申报其财产状况的责任。即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的义务主要表现为:要么 主动履行义务,要么提供一定的财产保证执行,要么提供一定的证据证明自己确无履行能力,没有财产可供执行。

要求被执行人提供自己的财产状况,可以减少法院调查工作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给被执行人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促使其履行义务。

然而,现实当中被执行人往往是既不履行偿债义务,也不提供其财产状况,甚至躲藏起来逃避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申请执行人举证对于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甚至包括查找被执行人就是很必要的了。、申请执行人的责任。

民事强制执行案件也是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实行当事人主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也是当然适用的。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讲:“强制执行程序是依当事人的申请发动的,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除了要有已生效的法律文书即提供执行依据以外,同时还必须提供明确的被执行人,以及明确的执行标的。”

一般情况下,对于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问题,在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之间应当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由被执行人负责证明其财产状况。如前文所述,这是其诉讼义务的延续。

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的举证义务主要表现为:被执行人有隐匿财产(包括申报财产时的隐匿及不申报财产)情形时举证证明被执行人有何财产可供执行,实践中还常需要提供被执行人的人身所在。

被执行人隐匿财产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不履行提供其财产状况的义务被推定为隐匿财产,二是提供财产但不全面、不真实。尽管被执行人可能隐匿财产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提供财产状况的义务,但这只能导致其受到法律制裁如被拘留、罚款、警告等,却并不当然导致其债务被执行。因此当被执行人未履行偿债义务又未提供可供执行的财产时,申请执行人若能主张对被执行人强制执行,则其必须举证证明被执行人有何财产可供执行,否则人民法院可推定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而拒绝采取执行措施。

虽然申请执行人对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应负举证责任,却不应将其责任无限扩大化。目前的执行改革中有学者提出要严格立案标准,要求申请执行人在申请立案时即提供出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的详细情况,否则就不予立案受理,本人以为这是不妥的。因为这种要求将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相混同,类似于混淆了起诉权与胜诉权。债权人的债权经生效法律文书确认之后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即享有申请执行权,这是民事诉讼法赋予他的诉讼权利。如果债务人未清偿债务,债权人也提供不出可供执行的财产,只

能导致他的债权不能客观地实现,而不能产生债权人申请执行权丧失的后果。否则,在很多情况下就会导致由于进入不了执行程序,而免除了被执行人提供财产状况的义务,甚至免除了其偿还债务的实体义务,这对于债权人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要求申请执行人为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负担举证责任,会产生积极的执行效果,既可以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也可以防止部分申请执行人无理缠诉。

但要求申请执行人举证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即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要求申请执行人举证证明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就应赋予其一定的调查权。而按现行法律规定,申请执行人调查取证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起草中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出了申请执行有先行扣留权及持法院为其下达的协助调查令进行调查的权利。

当申请执行人提供不出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具体财产但可提供一定的财产线索时,则可申请人民法院依其提供的线索调查查明。、人民法院的责任。

应当说,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享有调查权,而非负有调查义务。但当申请执行人提供了一定的财产线索并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查明具体财产情况时,即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查明,人民法院因此而负有相应的调查责任。其道理与诉讼中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相同。

当然,由于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处于支配、指挥、主导的地位,因而应当组织安排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申请执行人举证以及案外人提供以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必要的时候可以主动采取一些查明措施如搜查等。、案外人的责任。

案外人对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的责任主要是不得拒绝人民法院调查取证及不得向人民法院提供虚假的事实情况。

一般情况下,案外人是在人民法院向其调查有关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时,应积极配合、如实反映其所了解的情况。现在由于悬赏执行等执行手段的采取,使案外人有了更多参与执行的可能。

二、实践中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具体操作。

人民法院作为执行进程的指挥者,应综合安排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及案外人提供相关信息及材料,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为案件的最终执行打下基础。尽管理论上排列了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人民法院、案外人的举证、查证顺序,但在实践中,为高效执行案件可不受此顺序的限制。尤其是对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应当在受案之初即通知其提供、证明被执行人财产的状况。、要求被执行人申报财产。

要求被执行人申报财产,主要的做法有传唤被执行人到庭进行询问由其口头申报,或通知被执行人书面报告。这里重点谈一下通知被执行人的书面报告。

要求被执行人书面申报告财产状况的通知宜在送达执行通知书的同时一并送达,并限定申报的期限。通知应包括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财产内容上,要求被执行人从金钱、动产、不动产、权利等几个方面报告。例如报告银行存款,应报明开户银行、户名、帐号及截止申报时的存款余额;报告车辆,应报明车辆型号、牌号、颜色、购车时间及价格、已行驶里程、目前所在地等。报告房地产,则应报明房地产的位置、面积、使用情况等。同时应一并提交相关的权利证书等材料。另外,对于被执行人设立的分支机构的财产情况,也应要求其一并报告。

二是要求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限内书面报告其全部财产。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由本人在报告上签名确认,被执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由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告应注明日期。

三是要求被执行人注明所申报的财产中有无抵押、质押及被查封扣押的情况,若有,还应提交相关文书材料。

四是可以要求被执行人指定可执行财产。

由于被执行人的全部财产中部分属于不可执行的豁免财产,如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故应确定被执行人的某一部分财产为可供执行的责任财产。今后随着执行工作的逐步规范,有关的执行顺序也会明确规定。如执行人有多项财产可供执行时,应当首先由被执行人指定执行财产,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不予指定,或指定不当,如指定财产上已设有担保权或优先权且无剩余可能时,则由人民法院参考申请执行人的意见选定执行财产。选定财产按金钱及存款、动产、不动产、权利的先后顺序进行。

最后是告知被执行人逾期不申报,或不如实申报,不全面申报财产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如可能受到罚款、拘留等制裁。、要求申请执行人举证。

实践中,被执行人常不申报或不如实申报财产,执行工作仍然难以进行,因此不完全依靠被执行人申报,而应当在立案之时就应向申请人发出举证通知。举证通知可包括如内容:

一是提供被执行人的存款、动产、不动产、权利等尽可能详细的情况及线索。

二是告知其若要求法院对特定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时应予证明该项财产的产权属被执行人所有,必要时可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三是告知申请执行人举证不能的后果。即申请执行人若不能证明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人民法院将推定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

四是告知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悬赏执行。即若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被执行人财产查找不到而使案件不能得以执行时,申请执行人可申请悬赏执行。同时应明确告知申请执行人若申请悬赏执行必须提出书面申请,讲明奖赏方法及金额,并交纳公告费。

对于申请执行人,除了明确其义务外,还应赋予其一定的权利,以实现达到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例如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

一是人民法院签发协助调查令。

在申请执行人自行直接取证困难时,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为其或其律师发出协助调查令,就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当事人或其律师持协助调查令进行调查的,视同执行员进行调查。这样既克服了申请执行人举证无力的现实问题,又能缓解人民法院执行力量不足的问题。这种措施已有上海等地法院率先采用,强制执行法草案中也已提出,尽管现行法律中尚无规定,但按沈副院长所讲的“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我们就可以在改革中进行探索”,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摸索试用,为制定相关的法律打下实务基础。

二是赋予申请执行人先行扣留权。即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且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措施将造成该财产转移时,可以先自行扣留该财产,并报告法院处理,法院则应当立即办理查封手续。未能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的,不得继续扣留该财产。

目前执行工作形势严峻,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困难重重,为了实现申请执行人的私权利,就应尽量的发挥申请执行人的积极作用,而避免无谓地耗费属于公共资源的执行精力,是符合法理要求的。事实上,实践中常有原告或申请执行人先扣下对方的财产,然后再报告法院处理的情况发生,不少时候法院还是很快采取了查扣措施的。与其这样显得是非不明,还不如就明确规定,申请执行人享有此项权利。、人民法院直接查明。

人民法院对于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享有调查权,是强制执行权的一部分内容,而强制执行的权力不应演变异化为义务。但强制执行权除了具有司法权的性质外,还具有行政权的性质,行政权就具有主动性。因此,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主动采取措施以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人民法院常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传唤询问被执行人,必要时可以拘传。

二是搜查。搜查包括对被执行人的人身、住所或财产隐匿地的搜查。其实施条件是认为被执行人不履行偿债义务并隐匿财产。与要求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相结合,若被执行人不按通知申报财产的,可推定被执行人隐匿财产,即可采取搜查措施。

由于拘传与搜查往往具有即时性,而目前搜查措施与拘传措施一样,都要求院长签发文书,在实践中就使执行措施的适用受到一定的制约。如被执行人经传唤拒绝到庭的,若非马上拘传而是等找院长签过拘传票再行拘传时,则可能错过时机,而难以找到被执行人。又如被执行人到庭后声称无钱,却可能身上就带着钱,执行员若要对其人身搜查,即应找院长签发搜查令,实践中基本没有这样做的,但直接进行人身搜查还可能因为未下达搜查令而搜查为非法搜身。因此强制执行法草案中已提出由执行法官决定拘传或搜查。目前可由院长授权执行法官决定拘传、搜查,并可口头宣布拘传、搜查令。

三是强制开启。在人民法院依法搜查或查封财产时,对被执行人可能存放隐匿的财物及证据材料的封闭处所、箱柜等,被执行人经责令开启而拒不配合的,可以强制打开封闭的箱柜及门锁。实践中强制开启往往是搜查或查封、扣押的一个步骤。

四是向了解案情或掌握有关证据材料的有关公民或单位进行调查。但法院的这种调查应当逐渐减少,而尽可能多地转变为由申请执行人进行调查。只有申请执行人确实无法查证而又提出了足够的财产线索,并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的,人民法院才进行调查。、注意案外人提供线索。

悬赏执行中案外人报告,就是最典型的案外人提供有关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情形。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任何了解被执行人财产情况的人都应向法院提供有关线索。我们的社会也应鼓励知情者,通过更多的渠道而支持、配合法院的工作。除悬赏执行外,限制高消费、曝光执行、公告执行等一些措施中,也具有案外人参与的因素。当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了执行工作时,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就会变得容易了。

5、严格追究妨害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行为的责任。

目前的执行案件中,妨害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现象较多,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应充分适用民诉法及执行规定的有关制裁措施。尤其是对执行规定第100条规定的各种情形予以注意,不要简单地只考虑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三、执行实务中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边缘性问题。

在执行实务中,有一些边缘性问题若能给予更多注意,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执行效果。例如变更、追加被执行人就与查找被执行的财产有关。

当一个被执行人要求推迟还款或作出还款决定时,可以要求其提供担保人或担保财产。其逾期不履行时便可对担保财产或担保人采取执行措施。

一个被执行企业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就可以查询其工商档案,看有无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资金以及有关部门不当收费等情况。因为不到位的投资、不当收取的费用,都应视为被执行人的财产,而应予以追回用来清偿其债务。

另外,被执行人与他人共有的财产,以及已设置了担保或其他优先权的财产,往往容易排除在可执行财产之外,都是不恰当的。

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被执行财产,对一个案件实行“综合治理”,是提高执行工作效率、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必要方法。

篇2: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表

“执行难” 是困惑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构建并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是破解“执行难”问题的重要出口。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是指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应当向法院申报当前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起一前的财产情况,否则将受到拘留或罚款等处罚的一种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和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一、尽快制定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制度的相关细则规定是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前提

立法的不完善是一个制度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的首要原因,只有从立法上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才能要求人们更好地去遵循,也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杜绝钻法律空子的现象。

第一,应当明确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具体内容。

明确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具体内容不仅便于被执行人申报自己的财产,而且便于法院的审查。

第二,明确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期限。

被执行人还应当随时申报在执行过程中的财产变动情况,以防被执行人在初次财产申报以后转移财产、隐瞒财产。被执行人在此期间转移财产的行为将成为追究被执行人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第三,强化被执行人不履行财产申报义务的责任,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拒绝申报、虚假申报、隐瞒申报财产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有法律对不申报者的处罚较小,以及执行法院在实际操作中对拘留、罚款等处罚性措施运用得较少,故而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不大。因此应当强化对被执行人不履行财产申报义务的责任,拒不申报、虚假申报和隐瞒申报者应当严格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制定统一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通知格式文本,在通知上明确不履行该义务将导致的法律后果,做好释明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制定统一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通知书的格式文本,并且在通知书上应当明确不履行财产申报义务将导致的法律后果。执行法官应当在发出执行通知后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务时,向被执行人送达财产申报通知书,同时执行法官应当向被执行人做好释明工作。

二、实行听证程序,双方当事人对质是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关键

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后,执行法官应当首先进行审查,对被执行人申报的财产状况先做初步审查;然后召集双方当事人听证,申请人对被执行人申报的某项财产状况表示质疑并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证明的,执行法官应责令被执行人予以说明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被执行人无法证明的,执行法官可将此作为被执行人虚假申报、隐瞒申报财产的证据,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

三、构建社会诚信系统,促成诚信守法、有法必依的良好法治环境

首先,通过媒体曝光使“老赖”无处遁形,媒体公开老赖”名单,将此与银行信贷系统、出境检验等挂钩。其次,强化相关组织和个人积极协助法院调查、法院执行的义务。

对被执行人合法权益保障

司法救济区别于私力救济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司法救济具有国家强制执行的效力,然而目前由于诚信体系的缺失以及司法权威的不足,越来越多的法律生效文书得不到执行,执行难已经成为困扰司法机关的一大难题。而究其本源就是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各地法院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执行方法,例如债务人名录、网上执行、审计执行等。申请执行人是法院判决认可的债券人,为了保持司法的权威,法院一直致力于保障申请执行人的权利,却忽视了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被执行人合法权益原则是执行程序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群益。

一、区分恶意被执行人和善意被执行人

恶意被执行人是指客观上除了维持自身及家人的生活必需外,有能力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但主观上有意拖欠债的被执行人。善意被执行人是指虽然主观上有还款意愿但因客观上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债务的被执行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第二百二十三条分别规定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和生活必需品,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体现了“生存权高于债权,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的思想

二、保障被执行人的实体权利

为了保障被执行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不会应为执行程序而使基本生活无法维持,应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得执行的财产。主要包括:维持当事人生存所必需的财产;维护社会政策目的而闲置或禁止执行的财产(包括退休金,因人身伤害或死亡而支付给受害人或家属的抚恤金、伤残补偿金,未公开的著作或发明创造等等)

在执行程序中除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和生活必需品,还应当注重对被执行人及其家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护。由于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申请执行人和群众的举报制度和网络电视等媒体在执行程序的应用使被执行人及其家人的隐私权和名誉群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影响了被执行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隐私权和名誉权。

二、对被执行人程序性权利的保护

在执行程序中可能会出现执行错误或者执行不当等情况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和人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完善救济制度,在执行程序上赋予被执行人对执行提出异议的权利和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执行错误和执行不当侵害而提起诉讼和提出赔偿的权利。

评监禁刑罪犯享有与配偶同居权、生育权

有人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使其承担危害社会的不利后果,受到应有的制裁,所以

其不应该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与配偶同居和生育的权利。若赋予气和正常人一样的权利,那么刑罚就是去了其真正的目的和意义。但我认为惩罚犯罪只是刑罚的目的之一,刑罚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罪犯改过自新从新做人。且监禁刑的内在含义和目的是限制罪犯的人身权利和剥夺其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并不包括剥夺其结婚生育等其作为人应享有的人身权利。因此为了使罪犯积极改造回归社会,罪犯应该享有结婚和生育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因此,结婚权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不因罪犯被监禁而丧失。且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

一、达到法定婚龄;

二、无医学上认为不得结婚之疾病;

三、非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四、无重婚事由。并没有规定罪犯不能结婚,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结婚和生育权是罪犯享有的宪法性权利,不因受到刑罚而被剥夺。

与配偶同居、生育是罪犯应享有的宪法性权利和法定权利,但是由于其特殊身份,其结婚和生育的权利如何的到保障和实施呢?对于不同的罪犯能否都应当给予其结婚生子的权利?对于女罪犯与配偶同居后怀孕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是使罪犯享有结婚和生育权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邻结婚证必须由当事人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罪犯由于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无法行使该项权利,且国家并没有义务给罪犯结婚创造条件。不过我们可以把其享有结婚和生育作为其积极改造的激励手段,有条件的选拔一些罪犯,使其享有与配偶同居和生育的权利。我认为我们可以从罪犯的犯罪性质、改造表现和需求程度来选拨一些犯罪危害性小、改造表现良好和有实际需求的罪犯,使其享有与配偶同居和生育的权利,这不仅会促使罪犯积极向上而且会激励其他罪犯积极改造。对于女罪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果罪犯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因此为了防止罪犯利用此条规定规避法律,我们可以要求女罪犯签订有关协议以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

篇3: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

造成执行结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占大多数无法执行的情况是法院在许多案件中难以真正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目前对债务人财产的调查主要有法院调查、申请执行人举证及被执行人自己主动申报三种途径。从近些年本法院的执行情况看, 对于有些案件通过法院调查、申请执行人举证是可以查询到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的。这类案件主要是有抵押财产的借贷合同纠纷, 被执行人属较大公司的工程承包合同纠纷、被执行人是大公司的劳动争议纠纷, 被执行人属公务员或有固定工资收入的案件等。对于申请人根本不了解被执行人的比如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故意伤害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被执行人系有准备早已转移财产的案件, 被执行人没有固定收入的案, 被执行人是政府等特殊主体的案件, 被执行人是小公司的劳动争议案等案件 (这类案件占所有收案的30%左右) , “法院调查、申请执行人举证”的方式就显得没有多大作用了。因为目前法院调查方式确实有限, 法院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力去查询所有银行。这类案件的被执行人看到法院调查手段有限、申请人又无法提供其财产后, 往往都选择拒不履行, 就算是最后被法院调查到财产再履行也不迟。总之被执行人就是认为不主动履行要比主动履行更有利。而且实践表明后一类案件占执行案件的大多数, 也是因这类案件多数无法执行, 就造成了法院执行难而且多年无法解决的现象。

如何能让“被执行人自己主动申报自己财产”成为“法院调查、申请执行人举证”以外, 能够帮助解决案件执行难的手段, 已成为目前我国立法制定的方向。从公认的法治国家看, 多数法治国家实际都规定了被执行人负有财产申报义务。例如, 《德国民事诉讼法》第807条规定了债务人有义务提出财产目录并提出代宣誓的保证, 第901条规定对不到场接受询问者、拒绝作出代宣誓保证者可以作长达2年的拘留。美国加州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令状, 要求债务人在令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法院, 或在法院指定的仲裁人面前, 提供有助于强制执行的信息。纽约州民事诉讼规则第5223条 (披露义务) 、第5224条 (有义务接受盘问) 、第5251条 (虚假宣誓的后果) 也规定大致相同。[2]

从现在中国的国情来看, 中国现在尚没有将公民的财产用统一的身份证号联系起来的以供查询的社会基础, 不能像美国那样在电脑上输入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就可以清楚地查询到其在哪个地方有多少财产的高效透明的体制。这就必定造成中国目前现状是各公民的财产分散隐藏在社会的各部分, 而且各部分又是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必然给法院执行时的调查取证带来极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中国从立法上也开始要求被执行人主动申报自己的财产, 也就是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第28条中规定“被执行人必须如实向人民法院报告其财产状况”。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一次规定了我国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制度, 根据该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总之, 要求在执行程序中, 强制要求被执行人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

从笔者近两年的实践工作中看, 现在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仅凭这两个条款就显得比较抽象, 因为尚没有涉及到明确规定应当报告财产的时间、没有指明申报财产的情况范围、申报财产的义务主体范围还没有清楚, 另外“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惩罚性措施依然显得较轻缺乏威慑力。

对于如何明确规定应当报告财产的时间, 或者说是被执行人应当在何时以前提供自己的财产, 条文规定是“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对此, 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应当属不妥。主要是规定的时间过于短, 应改成“应当报告当前以及自诉讼以来的财产情况”。有些被执行人在诉讼开始以后, 就开始转移财产, 到了申请执行阶段造成财产全无。而且很多申请人的不懂有诉前财产保全措施或当时无法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或是没有足够财产提供担保, 都会给日后造成无财产可供执行。

另外, 立法还应规定, 被执行人应当每年一次向法院申报自己的财产情况。之所以要求一年申请一次而不是一个月或二年申报一次, 主要理由是过于频繁申请报, 就会给被执行人带来太大负担, 而且也没有必要。超过一年, 二、三年一次申报会造成财产会有较大变化, 笔者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提出一年申报一次, 这个时间比较合适。

至于要求被执行人何时向法院报告, 有些学者认为应由立法规定一个比较准确的期限, 如要求“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应当在执行通知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次日起3到5日内或者是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内, 向人民法院如实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笔者却认为不应用立法强制这样一个期限, 而是应规定在申请人申请执行立案以后, 由法院依职权可以要求被执行人在多少天内主动向法院提交财产申报表。笔者之所以提出由法院依职权设定时间, 而不是要求在立法上规定一个比较严格的期限, 就是要给予执行人员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主要原因一是有些案件被执行人财产比较明确, 无需再要求提供。如有些借贷, 事先已有了足额的抵押, 拍卖抵押物足以偿付债权, 执行就不必多此一举。二是有些案件双方当事人愿意达成执行和解, 并且又主动履行的, 此时也无必要再要求被执行人提供财产。三是有些案件被执行人是特殊主体, 比如是政府、金融机构等, 这些单位的银行账号可以到人民银行查询, 也没有必要要求提供。而且这些单位的办公设备、营业场所是不能查封、扣押并拍卖的, 提供了也执行不了。

对于申报财产的情况范围, 有些学者认为被执行人申报的财产应当限于自己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的范围内, 超过的部分应属个人隐私, 无需申报。笔者认为, 在被执行人实际申报中, 必定会出现被执行人随意夸大自己申报财产的价值, 以此逃避执行的情况出现。所以把申报财产数额交给被执行人去判断显然会给被执行人规避法律带来便利。所以立法时就应规定被执行人须向法院申报自己全部的财产, 至于其价值是否超过自己应当履行的范围应由法院来判断, 法院也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另外, 应同时要求立法时规定“财产状况”不仅只包括实际的财产, 而且应包括享有的财产性权利;不仅包括财产的增加情况, 而且包括财产的减少情况;不仅包括财产的来源, 而且包括自诉讼以来的财产去向。此外, 对于尚未发表的作品以后发表可能产生的稿费, 尚未完工结算的工程款等诸如此类的可产生预期债权的也应是属于主动申报的范围。

对于申报财产的义务主体范围。有学者提出财产状况的申报主体除了被执行人本人外, 还应包括被执行人的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同时, 还应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代管人或财产的实际管理人。理由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执行人来说, 其法定代理人既是其行为的责任人, 又是其财产的实际管理人, 因此,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执行人的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申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既是其责任使然, 同时其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也最为了解。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作为财产状况的申报主体, 是因为他们是对单位财产行使管理、经营、决策的代表, 既是行为的责任人, 又是行为的承受人。财产状况的申报主体之所以还应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代管人或财产的实际管理人, 因为除了被执行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为法定的被执行人的财产代管人或实际管理人的情况外, 现实生活中, 也不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将自己的财产交与他人代为管理和代为经营的情况。这种情况下, 被执行人有时对自己的财产状况也存在着一时不是很了解的情形。而其财产代管人, 对其代管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却能了如指掌。

对此, 笔者完全赞同, 更提出对于尚未发表的作品以后发表产生的稿费, 尚未完工结算的工程款等诸如此类的可产生预期债权的出版社、发包单位, 也应把其列入申报财产的义务主体范围。理由是这些单位以后会成为被执行人的财产代管人或实际管理人。

对认定被执行人财产申报义务主体“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情节的轻重标准方面, 法条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确实给执行人员自由裁量权地适用留下了极大的可供裁量的空间。法理认为, 赋予执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可以使执法人员根据个案的特殊情况而具体掌握执法的尺度, 从而保持个案的正义。但“自由裁量权是把双刃剑”。自由裁量权如果“如脱缰的野马”失去了约束, 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不仅不能实现个案的正义, 而且必将损害个案的正义。并且“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 立法上应当对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有所约束, 尽可能地明确规定“情节轻重”的具体情况, 这既可以约束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 又可以提高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 从而保持执法尺度的统一, 应当换个解度来求解。

笔者却认为, 从目前的执法情况看, 基层法院采取的主要制裁措施, 如拘留就是拘留十五天, 罚款就是最高罚自然人是一万元, 单位三十万元, 很少有人关注情节的轻重。所以笔者认为, 这是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 各地情况不一, 很难统一标准。再有中国各方面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立法永远落后于实际情况。就算是在一个法院, 要保证执法尺度的统一, 也绝非易事。起码首先要制定一个程序可以操作, 再有每次制裁都要一个合议庭来开庭审理, 听取各方意见, 最后再合议决定。这种事没有哪个基层法院能有足够的人力来办理, 就算有也会把时间拖得很长, 反倒是造成了执行久拖不决。可见要想从立法方面设定处罚情节的轻重标准, 保持执法尺度的统一、约束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是在实践中根本办不到。所以尽管有学者呼吁保持执法尺度的统一, 实现公平正义, 甚至提出了很多呼吁。但笔者研究这方面的论述后, 发现这些学者也都是在呼吁立法时制定标准, 却没有出具体的标准, 可见这些呼吁也没有实际操作意义。所以笔者本着给立法者提供有用的建议的前提下, 实事求是地提出, 中国的国情无法实现执法尺度的统一, 应当换个角度来求解。

现有的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惩罚性措施依然较轻缺乏威慑力。在罚款方面, 最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对原来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规定进行了修正, 提高了罚款数额, 对个人罚款从原来的“人民币一千元以下”提高到“人民币一万元以下”, 对单位罚款从原来的“人民币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提高到“人民币一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新民诉法确实加大了对财产申报义务主体不如实申报财产行为的处罚力度, 增加了其不如实申报财产将面临高强度处罚的风险负担。不过却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因为如果案件在基层法院, 受案标的小确实能起到威慑作用。要是在中级法院或是高级法院, 受案标的论千万、过亿来看, 就算30万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在拘留方面, 最新《民事诉讼法》对拘留的期限没有作出任何地变动, 仍延续了旧《民事诉讼法》15日的规定, 实践中15日的拘留期限对一些拒绝财产申报的人难以达到威慑作用, 挫伤财产申报义务主体主动、真实地履行财产申报义务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笔者认为, 在罚款方面, 立法上应修改类似最高罚款多少这样的弹性很大的规定, 因为这样很难保证公平正义。比如, 被执行人应履行10万元的执行款, 却因有财产拒不履行被罚款30万元, 而有的被执行人应履行1亿元的执行款却也被罚款30万元。对比之下, 法院都在依法办事, 造成的处罚不公正却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实现公平正义, 笔者提出, 立法时应规定把对被执行人的罚款数额同申请执行标的联系起来, 按比例罚款的新的处罚形式, 这样就可以造成罚款数额会随着申请执行标的“水涨船高”, 好处就是避免了以上出现的法院处罚不公正的问题, 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威慑被执行人。建议在立法时把罚款数额规定为占申请执行标的30%或是更高。之所以要提30%以上, 是因为在实践中, 低于30%就不一定会触动被执行人的根本利益, 高于30%就肯定增加了欠债数额较大的被执行人不如实申报财产将面临高强度处罚的风险负担。至于立法时到底应如何确定罚款的比例, 笔者总结在基层法院工作的有限经验, 可能不是很有代表性。

在拘留方面, 有些同事提出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 比照了如德国, 对不按法院指定的期日到场的债务人或无正当理由拒不申报财产状况的债务人可科处6个月以下的拘留, 对虚假申报财产的债务人, 一旦被发现, 将依据德国《刑法》第156条的规定以伪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处3年以下的监禁或者一定数额的罚金。在瑞士, 债务人如对其资产做不真实的披露, 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进行罚款。对此, 在日常学习讨论中有同事认为, 应修改我国《民事诉讼法》15日的司法拘留期限, 规定为3个月为宜。理由是在司法拘留方面既能达到促使财产申报义务主体主动申报和如实申报财产的威慑力的要求, 又与我国《刑法》规定的拘役的时间保持了一致和衔接。对此, 笔者却不赞同这种观点。如果把拘留时间延长到与拘役的时间一致, 那拘留岂不成了刑罚处罚?要知道刑法制裁的是行为人的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拒不申报或者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债务人难道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不妥。就现在的审批拘留程序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尺度, 很容易出现滥用司法拘留, 极大影响公民人身权利, 所以刑事立法方面要求很严, 确立了由公安机关侦查, 由检察机关起诉, 由法院两审判决才能定罪处罚的严格诉讼程序。制定繁琐的程序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实现公平正义。如果把拘留期限定为3个月, 又没有相关严格的程序去保障就很难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实现公平正义, 也容易成产问题。所以笔者认为, 拘留不能更改期限。如果要加强威慑力, 不如把拒不申报或者不如实申报财产的被执行人作为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嫌疑人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起诉, 通过刑事诉讼, 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如果以后的立法能够考虑到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以上缺陷, 并予以完善, 就能够对被执行人产生极大威慑力, 能解决一部分执行案件执行不了的难题。

摘要:目前,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案件执行实际结案率普遍偏低是中国执行工作存在的普遍现象, 为了能够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借鉴外国的经验引入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不过从这两年的实践来看,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主要原因是现在关于这方面的立法尚没有对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作出较为详细明确的具体规定, 这就使财产申报制度缺少可操作性, 没有达到原来的立法目的。文章依据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结合国外的立法经验, 针对立法上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个人建议, 希望通过调研的形式给立法者在改进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完善

参考文献

篇4: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表

执行难问题一直是民事执行过程中的毒瘤,生效法律文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一方面损害了生效法律文书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危害到法律本身的严肃性。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有执行立法上的不足,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司法本身执行机构以及措施的不完善。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国外民事执行立法及实践,2007年我国修改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增加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而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解释》)对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做出了更加完善的规定,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作为一项新制度将会在执行工作中产生广泛影响。

一、我国关于民事执行中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立法

《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第二百一十七条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

1、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概念,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义务是指为了防止民事执行中败诉当事人逃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实现债权人的债权,让被执行人主动报告自身财产状况的义务。通过了解被执行人财产状况,防止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给申请执行人带来损失。我国首次引入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是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新增加的,根据第二百一十七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这条规定包含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义务发起的前提是在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下;其次规定了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的大致内容;最后对被执行人拒绝或虚假报告财产义务的,规定了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未具体明确发起财产报告的方式;被执行人应报告的财产具体范围;被执行人履行完财产报告义务的后果等。

2、为了更加规范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在实践中有效实行,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解释,于 2009年1月1日生效。其中司法解释第三十一条补充了发起财产报告程序的主体,规定由人民法院发出报告财产令:“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的,应当向其发出报告财产令。报告财产令中应当写明报告财产的范围、报告财产的期间、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法律后果等内容。”第三十二条补充规定了被执行人应报告财产的范围,根据第三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应当书面报告下列财产情况:(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同时第三十二条第三款对被执行人在报告财产期间履行全部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报告程序。解释第三十四条规定了申请执行人查询财产报告内容的权利和保密的义务,“对被执行人报告的财产情况,申请执行人请求查询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应当保密”。解释第三十五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报告财产的依申请或依职权的调查权,“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情况,执行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调查核实”。

二、 国外关于民事执行中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规定

(一)对韩国财产明示制度的简介。韩国与我国相类似的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被称为财产明示制度。韩国为了解决执行难问题,在1990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就导入了财产明示制度和不履行债务者名簿制度。不过,由于该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其运作效果不怎么理想。在2002年颁布单独的《民事执行法》中,韩国继续保留了该制度,但为了保证该制度的实效性,《民事执行法》导入或完善了相关的配套制度,比如执行根据的扩张措施、拘留制度、财产照会制度等。韩国的财产明示制度规定的比较完善。 1、从发起财产明示制度上看,须由有权申请强制执行的债权人以书面方式提起,申请执行人应当提交具有执行力的文本正本和开始执行程序必要的文书;2、提起财产明示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必须存在以金钱支付为目的的执行根据为基础;3、韩国的财产明示制度设置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如韩国《民事执行法》引入了拘留制度。根据该制度,债务人不出席明示日期、不提出财产目录、或者拒绝宣誓,法院可以做出处以20日以内的拘留处罚的决定。①

(二)加拿大民事执行财产报告制度的规定。加拿大有关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具体规定。加拿大大多数省规定,在债权人获得胜诉判决以后,就可以从执行的角度询问债务人有哪些财产可供执行,债务人必须如实回答询问。如在安大略省,债务人接到询问通知后必须到场并宣誓,回答有关其财产状况的询问,如果债务人不到场接受询问,债权人可请求法院强迫其到场;如果债务人仍拒绝到场,法官可以债务人藐视法庭为由命令监禁债务人,从法律上迫使其到场,并回答其财产状况的询问。此外,债权人还可以通过法院传唤债务人的方式来了解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当出现债务人故意躲避逃避债务情况时,加拿大的一些机构,如电话公司、信用管理部门、公共图书馆等信息机构都可以为债权人提供查询服务。②

三、被告人财产报告义务在我国实践情况及分析

(一)我国目前少数法院系统适用民事执行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实践

根据最新的法院报告显示,浙江省金华中级人民法院2008年4月份起有选择性地向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发出报告财产令,要求被执行人在收到报告财产后三个工作日内履行报告义务。截至2008年7月底,先后向716件未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发出了报告财产令873份,其中,有415名被执行人收到报告财产令后,主动履行了财产报告义务;有372份报告财产令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躲避执行而无法送达;有86名被执行人因在财产报告期间履行债务或拒绝报告而未申报财产。金华中级人民法院所做的调查还详细分析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效果,同时也指出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法官对被执行人财产制度的认识尚不到位;2、报告财产文书形式和内容尚未统一规范;3、责令报告财产文书的送达方式不一;4、对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处罚难。山东省四方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首次启动对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和限制出境措施,被执行人接到《报告财产令》5日内,必须向法院报告当前及过去1年内的财产情况,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将被罚款或者拘留,最高可以对单位罚款30万元。通过限制出境以及罚款制度,能更有力地保障和督促被执行人履行财产报告义务。③

(二)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法条评价

1、我国《民事诉讼法》经过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进行了该法颁布以来的第一次修改,首次在民事执行中引入被告人财产报告制度,对解决执行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借鉴其他国家关于财产报告明示制度的规定,制定出了执行程序新的司法解释。在对首次引入的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进行了比较完善的规定。这次司法解释从法条第三十一条至三十五条对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整个程序从启动到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终结情形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在2007年的民诉法修订中规定了被执行人不履行财产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例如规定了限制被执行人出境的制度、对被执行人罚款制度。而2008年的司法解释对此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操作规定,如第三十七、三十八条“被执行人为单位的,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限制出境。 被执行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以对其法定代理人限制出境。”第三十九条“执行法院可以依职权或者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信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公布”。通过有些法院的实践情况看,这些约束机制能起到威慑被执行人的作用。不过,由于我国在民事执行方面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如我国执行机构的不健全、执行人员本身素质有待提高,加之民事执行本身又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整个体制的配合,而我国在信用体制方面、与其他单位协助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造成了限制出境措施以及罚款措施在实践中执行起来受到了阻碍。要使法律上应然规定成为社会中实然的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执行体制改革。

2、执行解释第三十一条补充规定了由人民法院作为启动财产报告程序的主体,由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财产报告令。民事执行法律关系是由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在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人民法院等主体中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人民法院作为执行权的主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执行权有不同于审判权的特点,它是在生效法律文书为前提的情况下执行的,根据既判力理论为了有效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利益,维护法院裁判的严肃性。因此它要求人民法院执行的主动性,采取不同于审判权的一些方式由人民法院承担启动财产报告财产的主体,有利于督促执行程序有效运行,增强财产报告令的威慑力。但整个执行程序的启动是由申请执行人申请开始的,在被执行人不履行确定义务的情形下,法院不会主动启动执行程序,从而导致执行程序的启动者与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启动者不同一的情况。而通过让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适当承担举证责任,可以更加有利于查清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如由申请执行人提供执行依据的合法性、被执行人主体适格状况以及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等。④根据《民事诉讼法(2007修正)》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不过目前关于财产报告令应采取什么法律形式还未得到一致的认可,大多数法院倾向于使用裁定的形式向被执行人送达财产报告令,其法律依据是《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此外,也有一些法院采用申报财产通知书等形式。财产报告令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产报告制度的严肃性。其次执行解释对财产报告的送达方式以及被执行人收到财产报告令后报告财产的具体期间也未做规定,可能会对这一程序的良好运转带来负面影响。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作为一项义务要在执行工作中广泛推进将会是逐步的,无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方面已经在立法以及实践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执行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不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制度就能完全解决的,而是需要根据本身国情扎实进行。

注释:

①陶建国.韩国民事保障制度研究.比较民事诉讼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②严军兴,管晓峰主编.中外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比较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③冯运才.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实践与完善. [J]审判文化,2008(4).

④黄永春.论执行难的成因及破解[J].法治研究,2008(11).

篇5: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的途径与方法

一、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的途径

(一)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

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申请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如前所述,申请人在立案后,有义务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财产线索。规定和强调申请人负有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义务有利于申请人积极参与执行程序,积极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不只是消极地等待、坐享其成,将实现债权的责任完全交由执行法院负责。

(二)被执行人(担保人)申报

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被执行人必须如实向人民法院报告其财产情况。”申请人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的申请之后,法院有权要求被执行人提供其财产状况,被执行人也必须如实向法院申报其个人财产。

要求被执行人申报财产,主要的做法有传唤被执行人到庭进行询问由其口头申报,或通知被执行人书面报告。重点是通知被执行人书面报告。通知宜在送达执行通知书的同时一并送达,并限定申报的期限。还要告知逾期不申报,或不如实申报,不全面申报财产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如可能受到罚款、拘留等制裁。

(三)法院调查、搜查

法院的调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但执行工作面临着案多人少的矛盾,执行法院的调查因此往往一方面疲于奔命、徒劳无功,另一方面人力不足、有心无力。应以申请人申请为主,只有在申请人确实不能收集或因客观原因不能提取到证据的情况下,法院才依职权调查。此外,还可以按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对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其人身及其住所地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四)悬赏举报。

悬赏举报是指对于检举和揭发被执行人存款或有价值物品线索的人员,经查证属实,由申请人或人民法院给予举报者酬金奖励并为举报者保密的行为。悬赏举报的奖金来源可按申请人自愿付出或依职权确定或二者结合。依职权确定的奖金由被执行人负担。按实际执行到位标的额,大额标的按1%~20%的相对比例,小额标的按绝对数确定。

悬赏执行是执行工作借鉴刑事侦查手段的实践尝试,拓展了执行程序中财产调查的途径,有利于动员社会力量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从而提高执行效率、震慑企图逃废债务的被执行人。当然,此举有引发执行人员怠于履行职责,或者虽已查明财产却隐瞒不报,而与他人串通举报以领取悬赏金之虑,应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

(五)委托外地法院调查

社会发展迅速和人员流动性增强,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多,要查明其在外地的收入、投资等情况,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将过大,也给被执行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除委托执行之外,对规定不明的案件,可以采取委托调查的形式查明其履行义务能力。基层法院还可以采取代为执行措施。

(六)给予申请人一定授权

对于申请人,除了明确其义务外,还应赋予其一定的权利,以实现达到权利义务的一致。可以借鉴外地做法采取这样的措施:

1、申请人民法院签发协助调查令。

申请人在自行直接取证困难时,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为其或其律师发出协助调查令,就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当事人或其律师持协助调查令进行调查的,视同执行员进行调查。这样既克服了申请人举证无力的现实问题,又能缓解人民法院执行力量不足的问题。这种措施已有上海等地法院率先采用,强制执行法草案中也已提出,尽管现行法律中尚无规定,但按沈副院长所讲的“只要法律不禁止的,我们就可以在改革中进行探索”,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摸索试用,为制定相关的法律打下实务基础。

申请人查找到的被执行人信息及其财产状况后,执行法院应当在合理期限(如3~7日)内进行调查核实。

实践中应当注意,有的申请人为了实现权益,不惜代价请黑社会的人出面解决,有的雇用“侦探公司”等代为查找,而有的黑社会的人或“侦探公司”为了查找到财产,实现经济利益,又不惜侵犯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秩序。

2、赋予申请人先行扣留权。

即在执行过程中,申请人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且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措施将造成该财产转移时,可以先自行扣留该财产,并报告法院处理,法院则应当立即办理查封手续。未能在24小时内报告的,不得继续扣留该财产。事实上,实践中常有原告或申请人先扣下对方的财产,然后再报告法院处理的情况发生,不少时候法院还是很快采取了查扣措施的。与其这样显得是非不明,还不如就明确规定,申请人享有此项权利。

二、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的方法

(一)查询

这是普遍采用的方法。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一般来说,首先应到公安、车辆管理、国土资源管理、房地产管理、银行等金融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建设管理、公路交通管理、农机管理、劳务输出、保险证券、福利彩票等部门查询、确认被执行人身份、机动车、土地权属、采矿、房屋、抵押登记、公司注册、工程承揽、工程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车辆运营、农机设备、务工收入、保险、债券、股票等有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冻结、划拨、限制等措施。

(二)核实

对申请人提供或案外人举报的线索及被执行人申报的财产进行核实,确定应执行或采取的措施。法院常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传唤询问被执行人,必要时可以拘传。

二是搜查。搜查包括对被执行人的人身、住所或财产隐匿地的搜查。

由于拘传与搜查往往具有即时性,但都要求院长签发文书,在实践中就使执行措施的适用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可由院长授权执行法官决定拘传、搜查,并可口头宣布拘传搜查令,然后补办签发手续。

三是强制开启。在人民法院依法搜查或查封财产时,对被执行人可能存放隐匿的财物及证据材料的封闭处所、箱柜等,被执行人经责令开启而拒不配合的,可以强制打开封闭的箱柜及门锁。实践中强制开启往往是搜查或查封、扣押的一个步骤,但应邀请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到场。

(三)调查

向有关了解案情或掌握有关证据材料的公民或单位进行调查。只有申请人确实无法查证而又提出了足够的财产线索,并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的,人民法院才进行调查。

(四)审计

即由法院委托专门的审计机构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以明确其履行义务能力或投资者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为进一步追加被执行人提供依据。

(五)严格追究妨害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行为的责任。

目前执行案件中,妨害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现象较多,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应充分适用民诉法及执行规定的有关制裁措施。尤其是对执行规定第100条规定的各种情形予以注意,不要简单地只考虑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六)直接适用物权公示规则查明被执行人的责任财产。

篇6: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表

申请人:某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被申请人:某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事项:

要求对被申请人的房产再次公开拍卖,并将拍卖所得,按贵院判决确定的数额和申请人的损失,划归申请人所有。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某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被申请人某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贵院于二O 年十一月十五日审理完结,并作出了(20)民初字第 号民事判决书,已发生了法律效力。由于被申请人未履行该判决确定的义务,申请人遂向贵院申请执行。

本案在执行程序中,贵院曾于20 年 月 日对被申请人的房产进行了一次公开拍卖,未果。为此,申请人要求再次进行公开拍卖。拍卖产与上次相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6条、223条、232条之规定,特申请贵院依法对被执行的房产现次进行拍卖,将拍卖所得归申请人所有,以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某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O 年 月 日

上一篇:油浸式变压器的故障处理下一篇:横空出世观影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