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答案

2024-05-23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答案(精选8篇)

篇1: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答案

四级快速阅读答案

1.

[答案] A. Make an apology.

[解析]:从文章第三段第二行… I thought she was coming over to apologize,…可以推知。

2.

[答案] D. It’s possible for one to get into lots of trouble

[解析]:定位到文章第四段第二句 …Dealing with other people’s children has become a minefield…, minefield原义为布雷区,引申为棘手、难于处理的问题

3.

[答案] B. hurt

[解析]: 从文章第七段最后一句…then that’s somehow a criticism of me…可以推知。

4.

[答案] A. Talk to them directly in a mild way.

[解析]:从文章第九段…Usually a quiet reminder that “we don’t do that here” is enough.

5.

[答案] C. people are reluctant to point out kid’s wrongdoings.

[解析]:从文章第十六段所举例子语气可以推知。… For Andrew Fuller, the child-centric nature of our society has affected everyone, “The rules are different now from when today’s parents were growing up,” he says. “Adults are scared of saying “Don’t swear”, or asking a child to stand up on a bus. They’re worried that there will be conflict if they point these things out―either from older children, or their parents.”

6.

[答案] B. It’s difficult to create a code of conduct.

[解析]:从文章第十七段He sees it as a loss of the sense of common public good and public courtesy,…可以推知。

7.

[答案] D. They’d put the blame on their kids

[解析]: 从文章第十九段 “I got into trouble”, and Dad said, “ You probably deserved it.”可以推知。

8. challenged

9. can be proud of

10.keep/remain silent

篇2: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答案

Real.time web search―-which scours only the latest updates to services like Twitter―is currently generating quite a buzz because it can provide a glimpse of wha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thinking or doing at any given moment.Interest in this kind of search is so great that,according to recent leaks,Google is considering buying Twitter.

The latest research from the interact search giant,though,suggests that real―time results could be even more powerful―they may reveal the future as well as the present.

Google researchers Hyunyoung Choi and Hal Varian combined data from Google Trends on the popularity of different search terms with models used by economists to predict trends in areas such as travel and home sales.The result?Better forecasts in A.most every case.It works because searches reveal something about people’s intentions.Google has demonstrated before that search data can predict flu outbreaks,and last week World Bank economist Erik Feyen said he could cut errors in a model that forecasts lending to the private sector by 15%using Google search data.

But real-time results could have even more predictive power:knowing what people are actually doing,not just thinking,at a particular instant gives a strong hint of the future consequences.

Johan Bollen of Los A.amos NationA. Laboratory and A.berto Pep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applied a mood rating system to the text from over 10,000 Future Me emails sent in to gauge people’s hopes,fears and predictions for the future.They found that emails directed at to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depressed in tone than messages aimed at the subsequent six years.Could they have predicted the world’s current economic slump?

Without more data,that is no more than an intriguing possibility.So Bollen plans to look at more Future Me emails,as well as Twitter messages,to search for mood swings that foreshadow other economic changes.If he finds any such links.the sanle sources might be used to try and predict future economic fluctuations.

So will our online footsteps become a central part of economic forecasting?We’11 have to wait and see――0r perhaps do a quick web search.

61.What is real-time web search.like Twitter?

A.It tells us what people did in past days.

B.It generates quite a buzz in recent days.

C.It provides latest news about everything.

D.It informs what people do in the future.

62.What is the result of research established by Google researchers Hyunyoung Choi and Hal Varian?

A.They gain nothing special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data and models.

B. 11ley indeed reveal something about people’s intentions in such areas.

C. They find that the future trends cannot be predicted from the research.

D.They totally understand the future trends of these areas from research.

63.What can we infer from Para.5?

A. It is possible for researchers to get some hints from the Future Me emails.

B.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ression and economic slump.

C.There is a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economic slump.

D.The Future Me emails may indicate people’s reaction about future prediction.

64.What’s the meaning of“Without more data,that is no more than an intriguing possibility.”?

A. More data are necessary to turn this possibility to be reality.

B.The possibility is just all intriguing possibility without data.

C. No amount of data cannot be a strong proof for the possibility.

D.More data are needed to turn it out to be a pure possibility.

65.What’s the attitude of author to real.time search?

A.Negative.

B.Critical.

C.Optimistic.

D.Indifferent.

61.What is real-time web search,like Twitter?像Twitter一样的实时搜索是什么?

A.It tells us what people did in past days.它能告诉我们人们在过去都做什么。

B.It generates quite a buzz in recent days.它是最近互联网中热门的应用领域。

C.It provides latest news about everything.它能为人们提供一切最为实时的消息。

D.It informs what people do in the future.它能告知我们未来人们都在做什么。

62.What is the result of research established by Google researchers Hyunyoung Choi and HA. Varian?谷歌的研究人员崔元英和哈尔范里安的研究结果如何?

A.They gain nothing special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data and models.他们并未从数据和模型中得到任何特殊的信息。

B. They indeed reveal something about people’s intentions in such areas.研究人员确实解读到人们的一些意图。

C.They find that the future trends can not be predicted from the research.他们发现有关未来的预测并不能从此得出。

D.They totA.ly understand the future trends ofthese areas from research.他们可以完全得知这些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63.What Can we infer from Para.57我们可以从第五段得出什么?

A.It is possible for researchers to get some hints from the Future Me emails.研究人员可能从这些邮件中得到一些暗示。.

B.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ression and economic slump.人们的沮丧情绪和经济衰退没有任何关系。

C.There is a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economic slump.人们的沮丧情绪和经济衰退有潜在的联系。

D.The FutureMe emails may indicate people’s reaction about future prediction.这些邮件表明人们的情绪也许可以预测未来的一些事情

64.What’s the meaning of“Without more data,that is no more than all intriguing possibility.”?“没有更多的数据,那就只能是一个有趣的可能性”是什么意思?

A.More data are necessary to turn this possibility to be reality.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证实这一可能性也许就是事实。

B.The possibility isjust all intriguing possibility without data.没有数据,可能性就只能是有趣的可能性

C.No amount of data cannot be a strong proof for the possibility.再多的数据也不能将可能性变为事实。

D.More data are needed to turn it out to be a pure possibility.需要更多的数据证明那只是一种可能性。

65.What’s the attitude ofauthor to real-time search?作者对于实时搜索持何种态度?

A.Negative.消极的。

篇3:英语快速阅读新论

快速阅读是一种从文字当中迅速吸取有用信息的读书方法。它可以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取最多的信息,节约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平时我们的阅读速度缓慢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训练。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以往快速阅读中的几个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新的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方法和技能。

二、阅读中几个问题的澄清

亚出声阅读(subvocalization)、指读、回读等是经常提到的阅读中的不良习惯,被认为是有效阅读的障碍。我们从对眼和脑的最新研究来重新审视他们,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1. 亚出声阅读

它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阅读时把所看到的每个词都一个一个不出声地读出来。另外,读者阅读时的不出声,则表现为嘴唇、舌、喉头的无声的活动。几乎所有的关于快速阅读的书都认为这一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最大障碍。由于发音器官参与了阅读,读者的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读某个词,理解建筑在对语音的鉴别的基础上,即靠正确的读音帮助理解,从而降低速度。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快速阅读应该超越发音,直接从字形的认知中获得意义。默读时,读者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义,直接从文字理解意思,因而提高速度,这也即是平时所说的默读。

让我们想一想儿童的教育,亚出声阅读实际是由看字读音教学法或看图识词法造成的。在儿童学单词时,老师总是从音标和单词的发音教起,直到学生能大声朗读、正确的发音后,才进入到默读阶段。在看图识字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标有相应单词的图画,让学生指认。而学生则需口头做出正确的反应,即读出正确的单词,不正确的发音被纠正直到符合标准。总之,这种先朗读后理解的模式已根深蒂固。也就是说亚出声阅读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完全消除。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从积极的角度审视它,就会产生正面效应。我们应该认识到亚出声阅读总是存在的,但它可以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而自己意识不到。换言之,我们在阅读时不能消灭它,但可以尽量不依赖它去理解文章,记住这一点,读者就可以不必担心自己偶然会意识到的亚出声阅读,而坦然接受这一普遍习惯。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亚出声阅读帮助记住读过的东西。在遇到重要的字词或概念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亚出声阅读从而使这些信息突出出来,从而加强记忆。我们还应意识到亚出声阅读根据我们前面给出的定义,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脑完全有可能在一分钟之内亚出声读出2000个单词,实际上,现在有一些人一分钟可以说出1000个以上的单词(Buzan, 1989)。

2. 重读和回视

重读(regression)是读者感到没有理解或错过部分信息时而有意识地返回到原来的字词或者段落。回视(back-skipping)是一种视觉的闪回,是读者无意识地跳回到刚读过的词或短语。有这种习惯的读者,如果不频繁地重读刚读过的词句,他们就似乎不能一行一行地读下去。这样他们眼停顿的次数就会增多,阅读速度随之减慢。当然,任何读者都有重读或回视的现象,那是因为想重读某个好句子,加深记忆,或是对读的东西思想不集中,一时心不在焉而采取的补救措施。但是,如果读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养成总是重读的习惯,就会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对付这两种习惯的方法是首先必须强迫自己不要重读认为没懂的地方,然后逐渐加速,在眼睛移动的同时尝试保持均衡的节奏。速度和节奏可以有效地防止回视,从而真正提高理解力。另外,扩大视幅是避免回读的一种好方法。阅读时,在一次眼跳时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看尽可能多的单词,目光应从每句话的句末迅速转向下句话的句首。刚开始时可以略微忽略对意思的理解,而尽可能快地阅读。对一些难点可跳过去继续往下读,一直不停地往下看,紧抓住文章主要观点不放,将其作为思考的焦点,能有效避免回读。另外,阅读时使用一些视觉指引物也能避免回读。

3. 指读

指读是阅读时用手指或铅笔、尺子指着所读的字词,读到哪里指到哪里。人们认为这种方法使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个单词上,并且会遮挡阅读视线,从而妨碍阅读速度。也有人指出指读是读者想要给自己的大脑一种额外的支撑,使其注意力集中,结果把读速拖住了,因为手的运动不如大脑的活动快。所以,很多人倡导速读时应该避免指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习惯,如果使用合理,是可以提高阅读效率的。最近的研究表明,指读不仅可以增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使阅读速度提高一倍,并可以纠正回读等效率低的阅读习惯。

关于使用何种视觉指引物,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如使用卡片、铅笔等。首先讨论使用手指做指引物的阅读方法,使用自己的手指也许比其他任何物件都要方便,因为手指不用临时准备,人们总是随身带着它们。我们可以把拇指和食指围成圆圈,其他三个手指合拢伸直成一个直角楔形。掌心向下放在纸上,中指和纸成45度角。从第一行开始读起,均匀地、有节奏地将手指沿着字行的下端自左向右移动,接近每行末时将手略微抬离纸面。然后回到下一行字的开始处,此时手指应再次接触纸面,将手指沿着该字行的下端自左向右移动,且到句末,再将手指略微抬离纸面,再返回,如此重复进行。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保证手的运动保持持续、均匀、有节奏。在句末和句首不能有停顿和跳跃。一旦掌握了这个动作,把手腕、胳膊肘和肩部放松,逐渐加速,直到手能运动到最快。多次重复练习,几天内就能把阅读速度提高一倍。当习惯了用手指指读后,可以把手指换成铅笔等其他物品。除此以外,还可以借助视觉指引物进行“S”型阅读(reading in S’s)、“之”字型阅读(reading in zigzags)、环型阅读(reading in the loop)和垂直阅读(reading inthe vertical wave)练习。

三、结论

总之,亚出声阅读、指读、重读和回视这几种所谓的低效习惯是可以调整和利用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被有效地利用以提高阅读质量。通过节奏和速度的训练,我们可以防止重读、回视,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

参考文献

[1]Buzan, T.Speed Reading[M].NY:A Plume Book, 1989.

[2]Fry Fdward.Teaching Faster Read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3]金惠敏, 林立, 王欧.一目十行——英语快速阅读技巧与操练[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2.

[4]庄恩平.大学英语阅读分类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5]余天柱.速度入门[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2.

篇4: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答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 交互模式 英语快速阅读教学

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很慢,阅读本身是为了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但是“长期大量阅读经过人为裁剪、加工和详细注释的课文使得学生始终停留在语言学习性阅读的层面,没有达到语言应用性阅读的高度”。英语阅读始终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阅读交互模式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方式。

一、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就是以较快的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浏览全文,从大量的信息中高效、准确地扑捉所需信息。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Bernhardt 的“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是外语界在阅读理解研究方面可行的理论模式,帮助教师分析教学中问题和解决办法。

二、阅读理解交互模式的内涵

所谓“交互”,指的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词汇知识相互影响。读者不能够单凭背景知识来阅读一篇文章。阅读理解是读者运用一切知识,包括感觉,来达到的。不但背景知识可以影响词汇知识,词汇知识反过来也会影响背景知识的使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要依赖三种因素:智力因素,由于外语学习者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智力水平会有所不同;背景知识,文化背景越接近,阅读理解就越容易;语言技能,对于有一定语言技巧的读者,阅读会更加省力。外国语言学者的观点强调了阅读的多维性,为交互模式打下了基础。Bernhardt比较系统地创立了“交互模式”的核心理论。他认为,阅读理解牵涉到“文字方面”和“非文字方面”。前者指读者对文字和语法的理解能力后者指每个读者所独具的元认知能力,包括读者对背景知识和文章大意的理解。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既注重背景知识又强调语言知识的“交互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三、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虽然学习了多年外语,但是快速阅读的能力比较弱,读起英文来不是速度太慢,就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传统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以词汇和语法为重点教学内容,实际上采用的是“自下而上”阅读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对所读到的内容进行解码,他们获取信息是从单词、短语,到句子、段落,再由段落到篇章,再到对作者意图的把握。这种阅读模式忽视了阅读材料的内容,忽视了读者本身的世界知识和构思图式,是一种效率极为低下的阅读,也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策略的运用。另一方面,阅读教学中过分淡化语法,词汇,忽视了语言知识的教学,好像如果教授语言知识就不是英语泛读课了,因而教学中实际上采用了“自上而下 ”阅读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随着阅读材料难度的增加,学生们有限的语言知识就会限制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词汇和语法教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淡化,因为系统的语言规则或语言知识,可使学生越学越明白,从而能激发学生深层的和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两个片面化的问题,既有观念上的问题,更有教学设计,方法上的问题。

四、交互阅读模式与快速阅读教学

影响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不在于读速快慢,而在于词汇、语法结构、文化背景知识、个人生活经历、对某方面读物的熟悉程度等;而影响读速的主要因素是对快速阅读技巧是否掌握得好和长期形成的不良阅读习惯。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于相同文化层次的人来说,他们在阅读一般的汉语读物时,有的读速很快,而有的却较慢。这两部分人读速快慢的差别,除了客观因素外,其中较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是否经常阅读,和不良阅读习惯。读速快的人往往善于对文章的内容和情节进行整体推测,善于综合思维等等,表现在他们的大脑在阅读中的工作快节奏;而速度慢的人在这方面则较差。需要指出的是,强调阅读的速度并不是不管阅读准确度,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达到一定阅读理解力的基础上,尽快提高阅读速度。在此,笔者就提高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1.加强语法、词汇教学,打好语言基本功,通过广泛的阅读扩大知识面。事实上,没有语法不能传授和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则不能传达任何东西。由此可见,词汇和语法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好的读者首先必需具备相当水平的语言基本功和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在英语的阅读实践中,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阅读中能完全认识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的全部词语,但不能理解句子的深层内涵,因而不解其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宗教、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了解甚少,导致理解能力差,从而形成阅读障碍。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技巧。

(1)快速浏览法。快速浏览法是指迅速移动目光,粗略地快速地阅读全文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对所读材料的体裁、结构、内容、逻辑关系和作者态度获得总的概念和印象。一般情况下,应重点阅读文章的开头段、结尾段及每段的首句和结尾句。

(2)查读。查读是带着问题跳跃式浏览全文,从文章中迅速查找某一事实或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

(3)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在英语快速阅读中,猜测是一种重要阅读技巧。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应强调学生通过分析词的构成或利用上下文推测生词及短语含义的能力。

(4)预测。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项积极主动的活动,是读者与材料之间不断交流活动的结果。同时,阅读也是一个心理语言猜测活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浏览文章的标题及文中的小标题、插图等,对文章的大致内容产生一种读前预期。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作者所给的信息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并随着阅读的深入不断调整对下文的预测。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扩大视幅。即以意群、词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这样就可达到一目数词,同时能将视觉放在主要单词上而撇开冗余信息,因而理解全句或全文就能做到一气呵成。

(2)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阅读习惯,严重地制约着阅读速度的提高。不良阅读习惯包括以上提及的逐字阅读和滥用词典,此外还有诸如:指读、声读或心读、频繁回读、口译或心译等。这些习惯必须在快速阅读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加以纠正。

(3)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阅读要求在快读的同时还要快速记忆,并且快速理解。这一高难度的思维活动,没有集中的注意力是很难保证的。这就要求学生一旦开始阅读,就应排除一切杂念,深入文章,把自己的思想融入正在阅读的文章当中,利用已掌握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不断寻找信息,以求快速完成阅读任务。

(4)培养学生计时阅读的习惯。计时阅读训练是提高快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计时阅读宜选择一些语言简单,内容有趣的英文读物。

4.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不少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本身就缺乏自信,加之快速阅读在时间上的要求,致使在速读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和思维混乱,不知所读内容或无法读下去。在快速阅读的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调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并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能。

参考文献:

[1]Bernhardt.Read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Listening,Reading,Writing:Analysis and application.Northeast Conference 1986.

[2]陈伟伟.大学英语阅读障碍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许余龙.学习策略与英汉阅读能力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内蒙古教育厅科研立项“关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NJSC14240)”的部分成果。

篇5:大学英语快速阅读课件

大学英语四六级快速阅读冲刺技巧

快速阅读,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既强调速度(Speed)又强调准确度(Accuracy)。根据大纲要求,快速阅读主要考察的技巧是查读(Scanning)和略读(Skimming)。 因为熟练掌握这两种阅读方法,能够把阅读的目的更直接地投入到阅读的过程之中,从而更有效 地提高阅读速度,同时提高阅读的准确度。因此,提高略读和查读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平时学习时快速查找资料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1) 略读步骤 所谓略读,顾每思义是一种省略的读法。略读,能够让你以最快的速度阅读,选择性地遗漏某些细节内容,目的是获得文章的主旨大意。在回答主旨题目的时候,略 读就能派上用场。不仅如此,进行略读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大意、作者的观点,这样对我们做推论题也大有裨益。

这种选择性的阅读方法,特点是“省略细节找主旨”,注重对全文整体内容的把握。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省略细节”是选择性的省略。因为主旨也是可以从一些 细节中透露出来的,所以有些细节是有助于我们掌握大意的。那么在略读的过程中,关键点就是更多地关注并抓住文章中这些标志性的词句,例如文章的标题、章节 标题、斜体字、黑体字、每段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文章中能够代表观点的句子。而其他的个别生词和介绍性质的语句(如说明时间、地点等的词汇)则可以略过。

总之,在采用略读方法的时候,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属于主旨题),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风格(属于推论题)。而在略读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a。快速阅读文章第一、二段,抓住文章大意、背景和作者风格,因为作者一般会在文章开头几段概述全文;

b。快速浏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和几件事实,抓住一两个关键词,如果文中段落大意没有用一句话总结,就自己归纳出大意,在可能蕴含全文主旨的部分进行仔细阅读;

c。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脉络;d。省略不必要的细节内容,从而追求最快的略读速度。

查读步骤

查读是以某个细节的关键词为目标,目光很快地扫过文章,直到发现与问题

有关的文字,迅速锁定答案。在回答细节题目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个“W”

和一个“H“,即What,Who,When,Where,Why,How),查读的效率之高就突显出来了。

这种有选择性的阅读,特点是“带着问题找答案”,也就是说,在阅读文章之前就已经明白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要找出什么方面的信息,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 读,在文章中找出某些具体的事实和信息。就像我们查电话号码本一样,可以根据被查询者姓名的开头字母,按字母顺序快速找出电话号码。

这种“带着问题找答案”的方法,关键点就在于要熟悉不同体裁文章中信息的分布特点,就像查电话号码本一样,必须首先了解它是按照字母顺序编排的。否则,如果我们不熟悉这种信息的分布特点,那就很难快速地找到所需信息。因此,在运用查读技巧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a。首先,确定自己要找的信息:在阅读文章之前,目光快速扫描一遍后面的题目;

b。其次,了解文章的信息分布:可查读各章节小标题进行定位,确定可能含有所需信息的.部分;

c。最后,找出所需的具体信息:在已经定位的区域,快速阅读直至锁定答案。

综合步骤

快速阅读题不仅需要我们通过查读方法来回答细节题,同时也需要我们运用略读方法回答主旨题和推论题。因此,我们必须将略读和查读步骤统一起来,综合使用。归纳起来,应有以下步骤:

a。略读文章前一、二段和各小标题,归纳出文章的主旨;(原略读第一步)

b。目光快速扫描一遍文后题目,回答主旨题,确定其他题目关键词;(原查读第一步)c。根据关键词,查读各章节小标题,定位可能含有所需细节信息的部分;(综合原查读和略读第二步)

d。快速通读已经定位的段落,找出与题目相关的句子确定答案;(原查读第三步)e。对蕴含全文观点的段落进行细读,判断作者态度并进行逻辑推理,完成推论题。 现在就以最新样题中的快速阅读题为例,分析如何在答题步骤中综合运用这两种技巧。

出题顺序与原文顺序一致。因此,考生在做题时,可以按题号顺序做题, 依次在文中寻找答案。下一题的答案一般都在上一题的答案之后出现。

从题目类型看,在做快速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做题细节,同时还必须避免一些误区。

1) 对号入座

短句填空题:依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情况下,题。目的句子结构与原文句子结构几乎一样,只要确定了关键词,就能快速定位答案。但有些 情况,如题目改变单词词性或者句子结构作了调整(如动词变形容词,状语成分变成定语从等),这对我们定位答案并无太大影响,只要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也能 获得答案。在做短句填空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填数字的题目别忘了带上单位,比如“¥,$,mile,F,C,km/h”等。

2) 必须以原文为依据

切记:原文是我们答题时的唯一判断依据。不能凭空猜想或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 这一点在区分N还是NG时显得格外重要,考生经常在这里失分。就算自己的知识储备相当全面,但是原文中没有提及,也只能回答NG,而不是N。

3) 注意修饰性词汇

在回答细节题的时候,题目经常会使用修饰性的词汇。最常见的有:both,only,all,never,always,usually,等等。在时间有限的压力下,考生们经常会匆匆掠过答案所在的段落,来不及仔细分析其中的确切含义。在回答细节题目的时候,往往不注意这些修饰性的小词,导致判断失误。因此,当出现这些词的时候,考生要高度警惕。大部分的情况下,出现这些词的细节题答案是N,当然并非绝对。

4) 不要过度推断

过度推断的情况,大多出现在回答主旨题和推论题的时候。因为这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原文基础上适度地思考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而考生经常掌握不好这个“度”,要不就是推错了方向,要不就是推理得太深,导致该回答Y的时候,错答成了N。

5)平时训练

在平时训练快速阅读时,除了灵活运用查读和略读技巧之外,还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短期记忆能力和眼睛移动的技能。由于我们需要“带着问题找答案”,所以要 靠短期记忆记住题目或题目关键词,进行阅读。如果我们短期记忆不够好,阅读完了又忘了题目,再去看题定位,速度没有了,准确度更是谈不上了。至于眼睛移动 (EyeMovement)技巧,则是通过训练来增加我们眼睛每次在纸上停留时的跨度(EyeSpan),即提高每次能看到的单词数量,这样在阅读同一段文字的时候,能够减少眼睛停留的次数,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6) 避免错误情况

在进行快速阅读时,有些错误情况需要避免。如:边看边读出声音;边看边用笔指着;心里默念;逐字阅读等。这些错误方法都会影响我们的阅读速度。

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秘籍:如何攻破快速阅读?

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占总分35%,比例最大。所以,如果阅读能做好,那么过四六级考试将会变得非常容易。阅读的第一部分是快速阅读,这部分的难度在于:

1. 文章非常长,而给的时间短(文章大概有1200个单词,时间为15分钟);

2. 题型灵活度强,覆盖范围广,定位比较困难;

所以,在此,我和各位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开速阅读技巧。

一、考前:背四六级高频词汇

众所周知,词汇是一切英语考试的基础。但是望着那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有几个人能有把握啃完?大多数人绝对属于望而却步型。

我的建议是:同学们去买一本四六级高频词汇手册,每天啃个2~3页的,应付考试也就基本ok了。当然,有余力或者想挑战高分的同学可以去再找些高频词以外的词汇来背。

二、考前:训练泛读技能

很多同学都反映考试时间给的太少,来不及完成,从而造成失分。而这主要是由于大家平时疏忽练习这一部分。那么应该如何练就这本事呢?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每天去图书馆看些历年英语四级快速阅读真题以及历年英语六级快速阅读真题的文章等等。刚开始,可以不用做到一目十行,只要做到看完一篇很长的文章后知道其大体内容是什么。渐渐地,你会发现你采集信息的能力在加强,而且速度也有稍微提升。

紧接着,你就可以用手机、手表等计时工具来看看自己在多少时间内读完一篇1200左右的英文文章,记下第一次读文花多少时间,以后就算每天只是进步一秒钟,那也是一种进步,欲速则不达嘛!这里当然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文章可能难度不一,相差个几十秒也是正常的,但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我们要追求一个稳定性。之后,等你差不多练到能在12分钟左右看完一篇1200字的文章了,你就基本成功了!

三、考中:快速阅读技巧

任何考试都存在一定技巧,但前提必须是同学们做足考前功夫。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的重点信息一般包含在段落的首末句,主题内容一般是包含在首段和末段。首末句可能就是段落内容的概括句。而首段和末段则是整篇文章的导语和总结。所以看文章时,着重看一下首末段和首末句。

还有一个技巧适合那些善于抓取信息点的同学,即先浏览题干,再去针对性地看原文,从中定位答案,这样做有时候可以省一些时间。

四、考中:精神要紧张起来

篇6:大学英语六级快速阅读技巧

a. 略读文章前一、二段和各小标题,归纳出文章的主旨;(原略读第一步)

b.目光快速扫描一遍文后题目,回答主旨题,确定其他题目关键词;(原查读第一步)

c.根据关键词,查读各章节小标题,定位可能含有所需细节信息的部分;(综合原查读和略读第二步)

d.快速通读已经定位的段落,找出与题目相关的句子确定答案;(原查读第三步)

e.对蕴含全文观点的段落进行细读,判断作者态度并进行逻辑推理,完成推论题。

现在就以最新样题中的快速阅读题为例,分析如何在答题步骤中综合运用这两种技巧。

出题顺序与原文顺序一致。因此,考生在做题时,可以按题号顺序做题, 依次在文中寻找答案。下一题的答案一般都在上一题的答案之后出现。从题目类型看,在做快速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做题细节,同时还必须避免一些误区。

英语六级考试需要注意的6个细节

1) 对号入座

短句填空题:依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情况下,题.目的句子结构与原文句子结构几乎一样,只要确定了关键词,就能快速定位答案。但有些情况,如题目改变单词词性或者句子结构作了调整(如动词变形容词,状语成分变成定语从等),这对我们定位答案并无太大影响,只要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也能获得答案。在做短句填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填数字的题目别忘了带上单位,比如“¥,$,mile, F, C,km/h”等。

2) 必须以原文为依据

切记:原文是我们答题时的唯一判断依据。不能凭空猜想或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 这一点在区分N还是NG时显得格外重要,考生经常在这里失分。就算自己的知识储备相当全面,但是原文中没有提及,也只能回答NG,而不是N。

3) 注意修饰性词汇

在回答细节题的时候,题目经常会使用修饰性的词汇。最常见的有:both,only,all,never,always,usually,等等。在时间有限的压力下,考生们经常会匆匆掠过答案所在的段落,来不及仔细分析其中的确切含义。

4) 不要过度推断

过度推断的情况,大多出现在回答主旨题和推论题的时候。因为这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原文基础上适度地思考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而考生经常掌握不好这个“度”,要不就是推错了方向,要不就是推理得太深,导致该回答Y的时候,错答成了N。

5)平时训练

在平时训练快速阅读时,除了灵活运用查读和略读技巧之外,还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短期记忆能力和眼睛移动的技能。由于我们需要“带着问题找答案”,所以要靠短期记忆记住题目或题目关键词,进行阅读。如果我们短期记忆不够好,阅读完了又忘了题目,再去看题定位,速度没有了,准确度更是谈不上了。

6) 避免错误情况

篇7:英语四级快速阅读技巧

考生平时阅读一般会采取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先看文章后看问题;另一种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文章。那么究竟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笔者认为还是先看问题后读文章比较好。原因在于,先看问题,你可以熟悉出题人的出题角度。并且有题干,你可以划出题干的关键词,先看问题后刊文章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通过问题先把上述“核心词”在原文中划出,然后再读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对题的意思把握更准确。由此得出正确的阅读方法就是“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扫描题干抓关键。

第二步,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大意标重点。

第三步,定位原文解剖句子。

第四步,比较选项定答案。

第五步,主旨态度最后做。

英语文章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强转折:通常由“but, yet, however”引导。因为转折的作用一般来说是对前面的否定,对后面的肯定,因此转折词后面引导的成分往往是出题人容易出题的地方。特别是在文章中出现but。

2.比较处:通常形式为“more/less---than---”。比较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突出某一点。比如more A than B的结构中,很显然是强调A,那么考生直接在A处划线,重点关注A就可以了。以此类推,less A than B,很显然是强调B,那么就直接在B处化线。它们是出题人喜欢出题的地方。

3.主旨句、主题句:两个概念在上面写作部分我已经讲过。因为他们是高度概括性的句子,直接反映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因此也是出题人的出题点。

篇8:英语快速阅读教学管见

关键词:英语,教学,快速阅读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英语的水平,这是每一个英语老师和学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所处的生活环境完全是汉语语言环境,基本没有日常英语交流的条件,加之汉语同英语之间差异性太大,无论是字形、语音、语言结构、语言习惯还是语言背景都完全不同,阅读起来都非常困难。所以,过去大多数学生对英语都有畏惧感和厌学感。因此,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往往事与愿违。实际上,无论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学生来说,除了勤奋刻苦学习之外,如果注意研究英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掌握英语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要提高快速阅读水平也是不难的。

1. 养成计时阅读习惯

在长期以往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影响学生进步的最大问题就是阅读速度。我经常看见有些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速度慢,词汇量低,思维不活跃,看书时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慢慢看下来,结果考试时间到了题目还未做完。有的学生学英语多年,长进却不大,他们总是喜欢边看文章边查字典,这其实就是一个坏毛病,阻碍了进步。由此可见,阅读速度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问题,要特别引起注意。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一定要有时间限制。尤其是在全国性的四级和六级英语考试中,不仅有时间限制,而且题目也不容易,速度太慢就做不完题目。反之也不能太快,盲目求快会导致学生不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其结果也是没用的。因此,学生既要快,又要好,那就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即单词量一般要求每分钟120—150个词,文章篇幅15分钟约1000个单词。按照这样的速度和阅读量进行强化训练,坚持下去必有收获和长进。通过这样的努力,就能够打牢扎实的基础,应付各种高难度的考试。

2. 扩大词汇量

学生阅读速度的快慢与学生本人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有大的关系。我给一些学生做过检测,发现掌握生词越多的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就越少。相反掌握词汇量少或词汇量不足的学生在快速阅读中,理解力低,准确性也低。因此,有人认为,看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高低,就要看他掌握的词汇和词组有多少,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在阅读中就能明显看出来。现在我们来进行一组检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基础的好坏和词汇掌握的多少是得分的重要条件。我分别找了5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实验。文章标题:“Plastics———Man’s Most Useful Material”,词数:980个词。文章难易程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中等水平。见下表: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更加能看清,如果一个学生受到词汇量的限制,那么他的阅读成绩会很差,英语水平也就不高。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要想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考试,分别要掌握4000和6000个词汇。同时,学生还要花大力气去熟记容易搞混的词语,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抽查和默写学生应掌握的词汇和词组,督促他们学习。例如:

熟记一些含有否定意义的副词by no means, still less, barely, hardly, scarcely, rarely, on no account, seldom, little, in no way, in/under no circumstances, at no time, never before, no where。

3. 掌握关键词

在阅读中除了平时注意练习速度、掌握词汇量以外,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注意。如在阅读中注意主题句(topic sentence),因为它是贯穿本段的中心。看清了主题句就是抓住了文章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词。主题句有时在句子最前面,有时在句末,这是一个规律。除了常规认识,我们所接触到的还有很多无规律的文章,多半要靠自己去判断和思考,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快速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意图。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的快速阅读方面,要强调“准”、“严”、“细”、“查”。做题时要专心致志,排除任何干扰和影响自己的不利因素,提高准确性。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严谨的态度、严格的学风和严格的工作作风;要细致,有疑难时,去查证,多翻词典,千万不能望文生义,以免害人害己,闹出笑话;要擅长学习,总结经验,多看权威人士的大作,来督促自己的学习。如果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多下工夫,勤奋学习,来弥补自己,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4. 熟悉语法规则

在阅读中,如果学生能掌握和熟悉各种语法规则,就能对文章作出快速反应,理解意思,加快阅读速度。如果不能掌握和运用语法规则,那就会对文章理解不透彻,以致造成阅读中的理解错误,也提高不了速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注意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告诫学生,引起注意。下面是我收集到的一些学生看不懂的句子:

1) These two areas are similar in that they both have a high rainfall during this season.

这两个地方很相似因为在这个季节里都有很高的降雨量。

2)———I hear that his father is very rich.

———So what?He wouldn’t accept any help from his father, even if it were offered.

———我听说他父亲非常有钱。

———那又怎样?即使他的父亲提出帮助他, 他根本不接受他父亲的任何帮助。

3) ———Go for a picnic this week, OK?

———I couldn’t agree more.I love getting close to nature.

———周末去野餐怎么样?

———我非常赞成。我喜欢接近大自然。

4) We didn’t do anything else on the farm but helped farmers pick apples.

我们在农场帮助农夫摘苹果。

5. 学会掠读和查读

学生必须要学会浏览书本、报刊、杂志及小说。浏览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掠读。即要学会快速浏览全文,尽快理解和掌握作者意图,这就需要采取掠读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不需要每个单词都看,有的人习惯一字不漏地看完全文,才感到踏实,其实不然,我们在做阅读时,应该养成一目十行的习惯,也就是掠读(skimming),充分利用余光扫射,尽快找到难点和突破点,掌握关键词,做到胸中有数,为后面的准确回答问题做好准备。一篇文章里有它的中心思想,那么文章中每一段也有它的意义,只要知道每段的内容、大概思想就行。阅读速度可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单词,因此,我们要学会抓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快速浏览。另一种方法叫查读或者说是寻读(scanning),当在快速浏览中,发现了所需要的信息问题时,阅读速度就要调慢一些,进行查读,找出正确的信息,辨别真假,准确无误。因此,它也叫做检索性阅读。通常查读是在掠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作者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去寻找答案。

一般情况下阅读理解题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做,一是要通读完全文后,才能做题。因为这牵涉到全局性的问题,这种文章有难度。另一种学生可先看问题,做到胸中有数,然后扫视文章,很快就能找到验证点。这是因为作者在文章中所提的问题属于局部性的内容,属于明题,因此,学生不需要通读全文,就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这种文章较容易。但很多时候,阅读文章并不是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有规律的、容易判断,而是非常复杂,无规律可寻,要靠考生仔细审题。

6. 熟记一些小技巧

(1) 通过上下文推测生词之意。在阅读中, 也许会碰到不认识的词, 千万别慌, 也不要急着查辞典, 而是要通过上下文去推测, 根据所认识的字去推断, 这是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利用近义词和反义词来猜测生词。 (3) 要有扫视句子的能力, 如:Charles Dickens was born/on Friday, February7, 1812/at No.1 Mile End Terrace, /Landport, Portsmouth.../His father, John Dickens/was a clerk/in the Navy Pay Office./In 1817/John moved his family/to Chatham/and worked in the naval dockyard./It was here, /at Chatham/in the Medway Valley, /that Charles experienced his happiest childhood memories./In 1822/John was transformed to the London office/and moved his family there./Because John spent money like water, /he was thrown into prison/for debt/in 1824./

7. 注意英语的修辞

在阅读中,还必须要注意各种修辞。通过文章中的并列、转折、让步、否定、赞成、设问、因果、对照、破折号、长句、短句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英语快速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不仅要给学生理论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去实践,反复实践。因此,教师可制定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计划、阅读内容,并加以实施,一定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长喜主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王长喜英语预测试卷.学苑出版社, 2006.

[2]汪士彬编.英语快速阅读.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

上一篇:小学实践活动方案下一篇: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 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