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

2024-05-07

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精选12篇)

篇1: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观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观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800字1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史记》的光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朝的兴衰,得以窥见世事发展的道理。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成“前四史”。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它的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一些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用的说法。其文字运用的传神也令人欲罢不能,如刘邦听闻韩信死后的反应,用了五个字“且喜且怜之”将刘邦复杂矛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这里有英雄穷途的奋勇,有帝王孤独的无奈,又复仇者绝望的空虚,也有圣人深夜的哭泣,所有人都被太史公以高贵的形式刻下名字。

了解完其内容的“雄、深、雅、健”,我们同样可以关注太史公的写作背景。太史公是以超我之姿完成《史记》的。创作《史记》时,他正蒙受前所未有的屈辱。“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剃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腐刑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生理上都对他是极大的摧残。在这样的双重折磨下,他尽可以宣泄自己的私愤,但他最终超越了生死,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时代,只是从历史的乱石堆里撷取最耀眼的碎石来筑造一个民族的丰碑。

历史的长河静静流淌,温润而庄严,其中熠熠闪耀的流沙万千等着我们小心翼翼的擦拭、领会它的光芒。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史,则观书不徒为章句。读史,明史,在精彩的故事中汲取智慧,认识自己和世界,同时更是在传承中华原汁原味的文化。

观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800字2

在你眼里,英雄应该是怎样的?

有人说:“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我想,每个人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吧!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世界上岂不人人都是英雄?老师说过,有人主张成败论英雄,有人主张君王草寇论英雄。在我眼里,《史记》就是一部中华儿女英雄传——命运不济的英雄,成就霸业的英雄,仁勇集一身的女英雄……

春秋战国是货真价实的乱世,又是人才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有一群人不想在乱世浮生,成为了《史记》里叱咤风云的辩士英雄。而苏秦便可以称为其中的超级辩士了。他主张合纵,游说六国联盟抗秦,从而挂六国相印,名震于下。

虽然《战国策》里对苏秦的描述也并不正确,其实苏秦与张仪并不是同学,苏秦更没有同时佩戴六国相印等等。但这些并不重要,《苏秦列传》依然很有文学价值,因为正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大批像苏秦一样的纵横家们,是如何在各国之间推销自己的独特见解,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让我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君王、赢天下的。纵横捭阖的即使不是苏秦,也一定会有一个像他一样的超级英雄来拯救黎民百姓。

可以说,苏秦的智慧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他凭一个人的力量使得战事频发时期各国和平共处了十五年,没有了战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他游说时,立论之前先铺垫,否定外交政策,会出现的恶果并警示;一个赞颂,一个类比,一语点明实行合纵之策;然后,正反论述如何实行合纵之策。最终成就了六国军事联盟。他可真是气势磅礴、雄辩方法多变的超级英雄!

然而,我并不认为所有的纵横家都能成为英雄。大时代的纵横家亦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不乏有些前倨后恭,毫无品行之人。历史证明只有那些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为民着想的辩士提出的见解才能真正被人们所接受。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学习辩士们“语言的艺术”,而不是权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帮助我们看清那段风云变幻的时代。主席说的没错,我们从小就应该多读《史记》这类国学经典,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英雄观、历史观。每一次读《史记》,我都会有不一样的领悟。

这一次,我明白了——英雄者,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思,不惧强权之勇,能言善辩之才,为国为民之怀。

观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800字3

听过《史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写出了一部巨作——《史记》。

司马迁是个饱学之士,他在接受宫刑之前,一直生活得平平淡淡,说不上幸福也说不上悲惨,小日子过得舒坦,如果没出意外,他将一直是一个小小的史官,一直到老,到死。

可命运注定不会让他平凡下去,于是,命运派来了他的使者——磨难。在他四十七岁那年,他一生的转折——“李陵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被判了死刑,有三种选择:(1)死(2)拿钱赎(3)接受宫刑。在没有钱的境地里,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选择了屈辱地活下去。

很多人都说,四十七岁是司马迁一生最痛苦的一年,我不否认;但同时,这也是一种选择:是继续屈辱的活下去,还是,在黑暗之后转身,迎接光明。

但是,无可非议的,他的身份改变了,变成了一位不是太监的太监,男人的另类,以及文化人的另类。

然后,他的人生观改变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接着,他的金钱观改变了,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改变了,他用手中的笔,将对自己的内心之中最真实的声音抒发出来,那个作为男人,作为士大夫的司马迁死了,但作为文化人的司马迁却获得到了新生。

不知道为什么,读司光迁的传记时想到了一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几尽折磨他,打压他,但他并没有放弃,所以,《史记》问世了。

不公的人生,却打造出了璀璨的精神,这是多么了不起啊……司马迁成功了,他的名字家喻户晓,被我们永颂。可是,又有谁看到他身负黑暗,在数十年里,历经煎熬与磨难,只是因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呢?

凤凰只有经历过涅盘,才能获得新生。人不是也一样吗?只有在经历过苦难之后,才能感慨:原来我这么强大。

我突然想起了鲁滨逊,在什么都没有的境地里,创造了生活27年的记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只因为他挑战了自己。

我会学着和鲁滨逊、司马迁一样,挑战自己,将自己的生命打造得更加璀璨。

观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800字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得真是一点不错。一本好书就可以让人明白很多道理;一本好书可以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读完一本好书就会让人豁然开朗,是书让人类走上了进步的阶梯,才有了今天这欣欣向荣的世界。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翻阅沉甸甸的历史,蓦然看见,那一抹鲜艳,带着成熟稳重,披荆斩棘,正向我走来。

在这一册的人物故事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伍子胥所承担的责任。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迫害致死。伍子胥流亡在外,一度当过乞丐。他忍受了所有的屈辱,为的就是要报仇。吴国后来攻克楚国的国都。伍子胥把当年杀他父兄但已过世的楚平王从坟墓里挖出来,加以鞭尸,那种强烈的恨意表达得真是淋漓尽致。

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吴国日益壮大起来。吴王却完全不理会这个忠臣的劝谏,还赐他自尽。伍子胥恨不得要门客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上,好看着吴国被越国消灭。伍子胥是个悲剧人物,他承担的是作为一个家人和一个臣子的责任,不过那责任后来演变成过重的负担,压得伍子胥喘不过气来。

对人生来说,学会承担什么以及学会怎么承担,的确很重要。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我价值的创造,而这个自我价值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它对别人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担当,具有它自身的意义和时代性。

没有担当的人往往是没有作为的人,自我价值也轻薄得很。有担当是好事,但可别像伍子胥那样,让肩膀上的`担当变成过重的负担!

《史记》之韵味,非桂花树凋零的悲哀,也非纳兰性词的凄凉,它的韵味,是甜香赛芝兰之悠长,踏雪寻梅的不变的情怀。

读《史记》之韵,读出司马迁的韵味,那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光芒绽放的灵魂,带着一丝不羁,带着万般男儿忍辱负重的尊严,书写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春秋,反复咀嚼,齿留余香。

对《史记》的感动,不仅仅在于它灵动的文字与丰富的情节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所蕴含的人格魅力与精神的升华。

正是因为这种力量对《史记》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精神的境界。

观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800字5

在这个短暂的寒假中,我读了一本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的《史记》。这本书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体质完备,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医学及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史记》这本书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世代传承,在当今文坛上仍熠熠生辉,它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它影响了几代甚至几十代人。

扁鹊是战国时期渤海郡郑地人,本名秦越人少年时做过故里的舍长故里有一位常往的客人,名叫长桑君,扁鹊与他交情甚深。时间久了,长桑君发现扁鹊天资聪颖,不似常人,就想将自己的医术和秘方全部传授给他。于是,长桑君将一剂灵药送给扁鹊,说:“你用清晨还没落地的露水把它和匀,然后服下,三十天之后你就能洞察一切了。”说完,长桑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扁鹊依照长桑君传授的方法将那药剂服了下去,三十天后,他果然能看出人的疾病所在。于是,他开始周游各国,行医救人。

有一天,扁鹊云游到虢国恰巧遇到虢国太子去世。扁鹊来到虢国宫门口,擅长方术的中庶子将太子患病时的症状详细地说了一遍,并告诉他,太子天明时刚刚过世,还没来得及下葬。扁鹊说:“我是齐国渤海郡的秦越人,快去禀告国君,说我能救活太子。”虢国国君听到禀告之后,连忙将扁鹊请进宫殿。扁鹊看过太子之后,说:“太子患的是一种叫‘尸蹶’的病,并没有死。”说完,他命弟子磨制针石,随即针刺太子的各穴位。过了一会儿,太子果然苏醒过来。扁鹊又用了一些药,太子就可以坐起来了。继续调理了二十天后,太子完全康复了。

消息一传开,天下人都说扁鹊有令人起死回生的本事。扁鹊说:“我并不能使人起死回生,只是能将活着的病人治好而已。”从此,扁鹊名扬天下。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本书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丰富人生阅历,吸取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自己开辟一条健康快乐的人生之路。

观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800字

篇2: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史记中有许多个经典小故事。如烽火戏诸侯、刘邦的故事等。看史记故事,看每一篇故事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看商纣王与妲己的故事,我为比干的直谏而感动。为商纣王的残忍而心酸。看到商纣王对妲己的痴迷为她做的一切。我心中充满了气愤。看到武王伐纣的故事,我感谢他的义举,因为他拯救了一方百姓。

看时,我有时会把自己当做故事中的人物,有时我会想如果我是妲己,我会劝商纣王以国事为重。如果我是商纣王,我会专心务国,以国事为重。

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坎坷人生让我感动万分。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大约死于公元前90年,字子长。司马迁出身与史官世家。汉武帝天汉三年曾因李陵事件被被捕下狱。司马迁痛苦万分,曾想过一死了之。可他并没有那样做,因为他想到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创作的史记还没有完工,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

篇3:从《史记》看司马迁的理想人格

司马迁的一生是复杂、苦难而又悲壮的。他的理想人格的形成也是充满曲折的。以“李陵之祸”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司马迁一心为朝廷谋划, 以求得皇帝的赏识, 他的人格特质呈现出的主要是一种蓬勃向上、力求奋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精神, 实现“立德, 立言, 立功”的理想。这是司马迁一生的主旋律。

一.完美理想与精神的支柱

《孔子世家》“赞”中一句“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可见孔子那一以贯之, 坚持主张决不放弃的人格, 正是司马迁的立德之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积极用世的精神愈加坚强。一方面刻苦自励, 充实自己, 等待时机, 以用于世;另一方面另辟蹊径, 整理古籍, 著书立说, 收徒授业, 表现了艰苦创业、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积极用世的精神, 也构筑了司马迁完美理想与精神的支柱。司马迁说过:“先人有言:自周公卒, 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有能诏明世, 正易传, 继《春秋》, 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向来将其著述之举视为同《春秋》等量齐观的事业。《孔子世家》“赞”曰:“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白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可谓至圣矣!”司马迁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态度, 有孔子的影子, 这是他们精神的真正契合处。事实上, 孔子和司马迁都是将功利建立在当世无法实现的, 建立于未来的一种功利上, 这种功利如孔子听到“往者不可鉴, 来者犹可追”时的一种觉悟, 于是选择了在当世的牺牲。

二.入世之道与变革的楷模

《管仲列传》“赞”曰:“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 故上下能相亲也”, 表现了管仲务本求实, 以民为本, 因势利导, 而这一切恰恰成为了司马迁的入世之道, 立功楷模。变法改革在思想领域探索的基础上, 更为可贵的是有赖于一批实践家勇敢地付诸实施, 艰难地进行改革试验。首先走上改革舞台, 进行较为系统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的要算齐国的管仲。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 发展生产, 富国强兵,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称霸中原的赫赫功业。而“赞”中“岂以为周道衰微, 桓公既贤, 而不勉之至王, 乃称霸哉?”是借孔子的批评进一步展示了自己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的匡世济民的宏愿。

三.人生困境与心灵的皈依

在《屈原列传》“赞”中“悲其志”“未尝不垂涕, 想见其为人。”司马迁面对屈原悲剧的一生、对祖国无限忠诚、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真实而又相似的人生困境使司马迁相见恨晚再也不能自已。他要寻找自己的心灵皈依。

在极度困厄时, 人的压抑与苦闷无法申诉, 往往就会“述往事, 思来者”, 产生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在《史记》未完成之前, 司马迁深感他无权放弃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 “立德”、“立功”已经无法实现时, 他却隐忍以行, 通过著书“立言”, 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直面人生的苦难, 通过著述摆脱对生命价值的困惑与疑问, 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此时, 司马迁内心盈溢着勘透自然、洞穿生死、直视生命真义的悲怆。有时也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 对天道不公的愤懑, 以及对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的悲凉之情。在其理想遭受幻灭时, 及时从自然, 从人的本质出发, 实现人本来的本质,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正是儒与道的兼顾, 才使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 显示出大智大勇, 大仁大义, 这也许就是具有封建主义特色的东方人文主义。

司马迁在历史沧桑、岁月淘洗中, 重铸了个人的理想人格、民族的灵魂。

读《史记》, 其实就是在读司马迁, 品读其书, 见其为人。读他的人格和情感, 读他的人生智慧:执着、坚毅、睿智、变革、浪漫。

摘要:在文学史上, 有评论家称:司马迁“述往事, 思来者”作《太史公书》, 继周公、孔子之后, 第三次对中华文明进行整合, 提出“法天则地”。在欧洲古希腊的普鲁塔克被尊为“世界传记之王”, 但司马迁的《史记》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几乎两个世纪。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格才铸就了如此伟大的作品?本文谈谈个人看法。

篇4: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创作背景 儒学 影响

每一部著作都会受其创作背景的影响,其中有创作者的主观动因也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史记》作为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又是历来被称赞的文学作品,当然也承载着作者创作的主观动机,更加离不开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公认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的史学观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且对后世史学家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关于司马迁本人究竟是尊道还是崇儒历来都有争论,本文旨在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背景来探讨儒学对其影响,进而说明司马迁是尊崇儒学的。

一、《史记》创作的主观动因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观动因主要是继承父志、作为史家的自觉还有对其自身命运的抗争,这些方面都能看出儒学对他的影响。

(一)继承父志

司马迁写《史记》是继承父命,这是众所周知的。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明确说明其父司马谈临终嘱咐司马迁:“余先周室之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便许下诺言:“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司马谈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由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写《史记》首先是遵父命,完成父亲司马谈的遗愿,这主要是出于“孝”。《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儒家伦理最讲孝道,所以司马迁不敢有违父命,即使后来遭受身心的摧残依然坚持写完这本著作。如果司马迁因为各种困难而放弃完成《史记》的创作那他就是不孝的,这在他的观念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二)史家的自觉

司马谈认为:“幽历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司马谈认为自孔子之后“史记放绝”,并不是说春秋至秦汉之间没有历史记载,而是认为这期间的诸家史书没有能像孔子所作的《春秋》那样能上承周公,为治理国家作借鉴。司马谈希望司马迁能做第二个孔子,希望他能作出一部能上承《春秋》的史书,以弥补自孔子获麟以来的历史空缺。司马迁遵其父命写作《史记》,并不是当时作为史官的责任,而是司马迁父子个人对历史对民族的一种自觉。李长之先生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说:“他可称为中国上古第一个觉醒的担负着历史使命,历史课题的人”,这一评价有过誉之处,但足以看出司马迁史家自觉的重要意义。司马迁自身的史料积累,再加上其史家修史的自觉,才有了后世相传的《史记》。

(三)自身命运的抗争

如果说司马迁开始写《史记》是由于其史家的自觉和承其父命,那么在其遭遇宫刑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后,又看尽世态炎凉仍然能够忍辱坚持写完《史记》,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对自身命运的抗争。作为有着远大抱负的史学家,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欲著一部能够流传千古的史书。可是命运不济,偏偏让他遭遇这样的刑罚。在遇难之际无人帮忙,由此看尽了世态炎凉。这时如果不是心怀理想,恐怕司马迁不会隐忍苟活。可以说著《史记》成了司马迁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从他所著的《史记》中可以看出其对许多命途多舛但不向命运屈服的历史人物的称赞。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写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想效仿这些命途多舛仍能够千古留名的人。这里是受儒家“显身扬名”思想的影响。在司马迁身上还显示出一种坚韧不屈的品格。《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正是受儒家这种“大丈夫”思想的影响,司马迁才能在遭受磨难后坚持著作,最终著成流传千古的史书。

二、《史记》创作的客观环境

(一)史官文化的发展

司马迁的先世多为史官,他的学术思想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尤其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负责管理国家图书和收集史料。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给司马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官在上古三代就已经存在,当时的史官掌管天文术数,成为中国学术文化之宗,经春秋战国的不断发展史,官文化渐趋成熟,两汉时期正式确立史官修史制度。汉代史官的规模扩大而且有了专职,这是汉代统治者看到历史延续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史学的表现。历史是对历朝历代兴衰荣辱的记录,对先前历史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治理当今的国家。历史本身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对前代历史经验教训的借鉴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论语·为政》篇记载:“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是儒家对历史承继的重视。在《论语·八佾》中记载:“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说历史资料和熟悉掌故的人不多,不能对夏殷两代的历史进行验证,所以孔子作《春秋》以使历史得以延续,能够为后人提供借鉴。司马迁仿效孔子作《春秋》而作《史记》,就是在这种史官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发挥儒家修史以使历史承继的功能。太史公(司马迁)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不敢让历史成为空白,所以承其父命,呕心沥血著作《史记》,从今天看来《史记》也的确发挥了它的作用,成为先秦到两汉这段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二)儒学独尊的文化背景

儒学自产生始就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创作《史记》虽然是史学家的行为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学的影响。汉初刚刚经历过战争百废待兴,为恢复社会秩序,统治者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这种政策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上升才有所改变。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汉初黄老之学影响下的社会,所以在其《论六家要旨》一文中有明显的尊崇黄老的思想。虽然司马谈去世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已经有25年了,但其基本思想早已成型,所以司马谈在思想上主要还是尊道的。司马迁曾经师从董仲舒,而且其生活的时代几乎与儒学独尊同时,所以司马迁的思想上儒学色彩较为明显。这一点从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篇章中有很好的体现:司马迁不仅把孔子列入世家,而且为孔门子弟做传,还有《孟子荀卿列传》《儒林列传》等,一部史记简直就是一部儒学史。司马迁开了专记“儒学”的先例,而且对书中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论大都以儒家思想为依据,可见司马迁对孔子及其儒学的尊崇,梁启超则有“太史公最通经学,最尊孔子”的说法。

虽然说司马迁创作《史记》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大环境下,但是司马迁对儒学的推崇并不是完全遵照董仲舒的儒学思想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推行,这里的儒术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适应统治需要的思想,具体说来是适应封建大一统社会需要的“公羊学”学说。董仲舒的儒学“天命神权”“天人感应”色彩浓厚,但是司马迁所尊的儒学更加注重人事,更接近先秦时期的儒学。虽然其在《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但总体而言司马迁更强调人事的作用。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项羽将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天给予批判:“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在这里司马迁强调人事对国家兴亡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和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理念是相通的。可见司马迁所尊崇的儒学主要是对先秦时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当然也不能排除董仲舒对其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观动因和客观环境来看,《史记》在很多方面受到儒学的影响。儒学在两汉时期逐渐成为正统,自此儒学就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史学当然也不能免受其影响。从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来看,司马迁虽然受其父尊道思想的影响,但其尊儒的色彩更加浓厚,这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2]郭莎.论司马迁的创作心态[J].鸡西大学学报,2011,(03).

[3]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孟子译注[M].岳麓书社,2009.

[4]许凌云.儒学与中国史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5]贾庆超,郭德芳.论语新读[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6]李景明.中国儒学史(秦汉卷)[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7]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篇5: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

——从高中语文中《史记》选文看司马迁传记文学的人物刻画

戴娟戴桂敏

武汉市武汉中学

内容摘要

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草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涉及人物四千多,重要人物百多名。司马迁在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借助精彩细腻的描写在特殊环境中刻画人物特性,更注重借助典型历史事件着力刻画人物形象,这就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带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本文仅从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四篇作品中浅易分析太史公刻画人物的高超笔法。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信陵君项羽刘邦蔺相如人物刻画

“往事越千年”。有史以来,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在原野和庙堂、战火与笙歌之中,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或许他们贵贱不

一、愚智各异,但都曾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了民族历史发展的巨轮。谈中华民族的“史”,自当从《史记》开始,而那两千多年前的许多历史人物在《史记》中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

司马迁的《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它首先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立了纪传体裁,是我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奠基之作;它更是一部文学著作,是上承《左传》《国语》《战国策》而影响及至当今的古代史传散文创作的典范。司马迁用生动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塑造出一系列个性鲜明且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成为后世的史传散文、传记散文和历史小说及当代影视文艺作品的肥沃土壤。《史记》内容丰富,高中语文课本中主要选取了富有浓郁文学色彩的记传部分,旨在激发引导青少年学子们能走进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

从《史记》中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有《鸿门宴》《项羽之死》《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公子列传》。本文将以以上作品中的人物为对象分析司马迁在传记文学《史记》中的人物刻画方式。第一把握人物基本性格特征,细致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

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就有高下之别,而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也各有各的风貌。信陵君是司马迁极为推崇的理想人物,在选文《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司马迁称“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并且用细致的行动描写表现出信陵君最鲜明的性格特征。

作品首先用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世地位,然后用“公子为人,仁而下仕,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来突出强调信陵君的性格特征:“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然后用“自迎侯生”的典型事例,形象地记叙描写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具体情况。

当信陵君听说魏有隐士侯嬴后,并不因为侯赢是一个又老又穷的“夷门监者”而小看他,恰恰相反,信陵君立即“往请,欲厚遗之”,并且“置酒大会宾客”以待,魏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且“执辔愈恭”;出发驶时,侯生故意要拜访集市中的屠夫朱亥,且见其客朱亥久不归,久待侯生的信陵君“颜色愈和”,侍从都窃骂侯嬴而公子“色终不变”;至家之后,马上“引侯生坐上坐”“为寿侯生前”。一个身份高贵的魏国公子,居然能够去屈身拜访、亲迎一位看守城门的小人物,并亲自为他驾车,还表现出如此异常的尊敬和谦恭,可见其内心的真诚和对人才的尊重,实在难能可贵。作者无须多言,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美德和形象,已闪烁出深邃的思想光彩,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位读者。

歌颂魏公子“礼贤下士”的精神,也是司马迁作此传的主旨。其原因除了在称颂信陵君一生功业都与他能仁而下士有关之外,同时,由于司马迁在目睹、亲历自身所处社会的世态炎凉时,达官贵人、乃至于当朝至尊不能礼贤下士,反而摧残人才的恶行中,藉由此传在信陵君等人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渴望君主能如信陵君一般仁而下士、从谏如流,成为士人的知己,而士人也能如侯生一般为知己者所用,为国效力。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也是一个自古为人称道的人物。他智勇双全,能言善辩。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借赵宦者令缪贤之口说出之后,就极尽其描写之能刻画人物的性格形象。蔺相如的出场,被司马迁精心安排在赵国的一场几乎无人能解的困境中,他分析形势的周密严谨,他应对秦昭王时的冷静机警、智谋和勇气。当蔺相如从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中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时,他略施小计取回和氏璧,随之他“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一个“怒发上冲冠”的夸张,将相如此时的愤怒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一段不卑不亢、义正词严的控诉后,“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一个“睨”就把相如那种与璧共存亡、誓死捍卫赵国尊严的毅然决然的神态勾勒出来,谨防一切不测又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中的气势呼之欲出。寥寥几个动词就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深深地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了,挥之不去。太史公也满含钦佩地评价他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二、精选典型历史事件为背景,着力刻画人物性格;

司马迁在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和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捕捉、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之后,精心细致地选择历史材料去表现突出人物的几件事,选材标准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事件能否鲜明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司马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片段来概括蔺相如的事迹。其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事件。而渑池之会最为精彩。

在这个典型的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强秦的蓄谋已久、嚣张跋扈,更看到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仁大勇。赵王鼓瑟,秦御史记录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从“令”字可以看出赵王鼓瑟是被迫的。秦王击缶,赵国的御史如此记录:“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一个“为”字,表明秦王是自愿为赵王击缻,自愿娱乐于赵王。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在外交场合,国君的言行举止代表着国格和国家的形象,一个“令”字让赵国的形象大打折扣。面对强秦有意而给的羞辱,蔺相如随机应变,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不得不“为一击缶”,看似秦王自愿为赵王击缶,事实上秦王却是被迫的。蔺相如以其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既挽回了赵国的颜面又顺便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一箭双雕,可谓快哉!

如此以来,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在司马迁为他精心选取的两个典型历史事件中就以一个智勇双全、能言善辩、机警善辨的英雄形象被刻画出来,并深深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中。这更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带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 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史记》中,司马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樊哙、荆轲、蔺相如、信陵君等,都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在大非面前,紧张激烈的斗争场景中,人物的表现就越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特别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来表现各种不同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鸿门宴》一场,是刘邦、项羽较量的关键时刻,宴前的紧张气氛,宴会上的剑拔驽张,使双方人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是在暗伏杀机的宴会场面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展现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把不同人物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先看项羽,当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将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告诉给项羽时,项羽大怒,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大军入秦,函谷关闭,这位曾击破秦军主力的霸王遭此冷遇,已是怒火填膺;再有曹无伤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犹如火上浇油;三写范增劝说之辞,谓刘邦“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更是火油交煎之际煸了一股阴风;风、火、油层层作势,紧张的空气仿佛一触即燃。旦日击破沛公军,如箭在弦上。项羽盲目自负的性格尽显。此后项伯夜访、沛公约婚,风、火、油已被化作一夜凉雨落尽。第二天在鸿门宴上,刘邦谢罪,一席看似毫无野心的温顺言语后,项羽推心留饮、前嫌顿释,不但不杀刘邦,竟然还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军事机密。此后范增数目示意不成,即召项庄舞剑助饮,平地又起波澜。对此,项王却默然不应,现其胸襟坦荡以及作为政治家的胸无城府、缺少谋略。之后一切也已由此注定。

再看刘邦,当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一面大惊“为之奈何”一面对张良说“鲰生说我”以推脱责任,一面又虚心听取张良的建议利用项伯度过难关。刘邦先问张良何以与项伯有故,了解关系的深浅,考虑是否靠得住。接着又问项伯的年纪,想出一套“吾得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来逢迎收买项伯的办法。精细老练、会拉拢人、会利用人,表现出刘邦机智权变的性格。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司马迁不仅写活了项羽,而且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善使手段,张良的沉着冷静、察颜观色,樊哙的忠勇无畏、善于言辩,范增的阴险狠毒、脾气暴躁等,显而易见,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

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再看《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因有蔺相如的陪同,渑池之会不仅平安归赵,更使强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且受辱而还。蔺相如因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感到自己蒙羞,因此扬言见到蔺相如定“辱之”。就在这僵局之时,蔺相如的做法令人疑惑不解:不与会,称病不上朝,望见廉颇引车避匿。但听相如一席话,尖锐的矛盾不解自破:“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的家国大局观,宽容坦荡的君子腹让廉颇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负荆请罪,为刎颈之交。在尖锐的矛盾中,人物形象有被凸显:蔺相如沉着冷静、宽容大度,以家国大局为重;廉颇粗豪坦荡、直率自负,但知错必改勇气可嘉。负荆请罪的廉颇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堪称经典。而这些文臣武将竭忠尽智、国难当头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也为世人所称道。

司马迁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蔺相如这个人物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又在秦廷上与秦王面对面紧张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他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是那样的谦让,似乎是在逃避,却正是他的高明处。对待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从中我们能清楚、全面地认识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四 从整体客观分析,辩证地对待历史人物。

《史记》中包含了不同阶层的各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人物如此复杂繁多,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司马迁对每一个人物的描绘都很形象,他对人物的刻画不是简单的扁平人物的描写,而是多维透视,使人物饱满的性格特征尽显。司马迁阅历丰富,对各色人物的把握都恰如其分。

司马迁往往突出人物的多维性。多角度多层面地塑造人物形象。能从整体着眼,客观评价和辩证地对待人物是一个史官在强大的政治威力下难以做到的。就这一点而言,司马迁为史书的创作做了一个极好的范例。这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当属西楚霸王项羽了。

司马迁塑造的英雄人物项羽具有多重人格。他喑恶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忌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是有恻隐之心,不杀刘备,还顾虑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势和儿女情长。项羽是一个英雄,但他并不完美,《淮阴侯列传》中借韩信之口道出了项羽的为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在太史公的笔下,我们看到的项羽、刘邦,虽然同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具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运——沛公刘邦,机智果断,能屈能伸,贪财好色,狠毒阴险,最后威加海内,成就一代宏业;西楚霸王项羽,率直磊落,勇武过人,刚愎自用,寡谋轻信,最后自刎乌江,失去一生霸业。太史公以细腻的笔触精致地雕琢刻画出了两人复杂的人格特征。对《史记》有了整体的印象后,你肯定不会再仅以“英雄”和“奸雄”来对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承认作品是宏观文本与微观文本的综合,水乳交融,我们应该综合地来把握它.

司马迁对现实的自觉干预和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包括他个人对身世遭遇在内的个人体验,使他在以理性批判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同时,常常

直接和间接地移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他除了在《史记》每一篇传记结尾添加“太史公曰”,直接、明确地表达他对历史人物所持有的看法和评价之外,还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如在《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垓下之围中,夜闻四面楚歌,于是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同时在《高祖本纪》中,刘邦衣锦还乡,与父老子弟纵酒,慷慨伤怀,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两人虽然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下怀着不同的心情歌唱,表达了不同的内心感受,但都可以显现出太史公对两个人物所倾泻的情感。这种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效果并不是一般史书所能达到的,这正是司马迁一书所特有的成就,是它为视为传记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篇6: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司马迁的《史记》,贯通祖国三千余年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经典之作。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史记》是历史的“实录”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它的文学价值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并且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真正做到了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个人物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还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在《史记》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五张羊皮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候爱惜人才的秦穆公为了赎回聪明才干的百里奚用五张羊皮去跟楚人交换他最后秦穆公赎回了自己最喜欢的大臣百里奚。读了这篇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样他如果用重金去赎回百里奚的话楚人觉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会轻易交换。但是如果用五张羊皮去交换的话楚人必定会很轻视百里奚而同意交换。聪明的秦穆公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终如愿以偿。我觉得秦穆公值得我们学习。

篇7:司马迁《史记》读后感700字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从小就到处游学,领略过无数的祖国风光,同时一直编写着《史记》。后来司马迁遭受腐刑,在出狱后完成了这部著作。

翻开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历史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文章详略得当,细节描写十分到位,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么多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蔺相如的两个故事——《完璧归赵》和《将相和》。

《完璧归赵》和《将相和》讲述的是:秦王派人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换取赵王获得的一块玉璧。于是赵王就召来群臣商量此事,赵王说:“我们赵国弱小,如果答应他,他很可能不交出十五座城;如不答应他,只怕秦国来攻打我们。”派谁护送宝璧前去与秦王交涉也没有决定。一位大臣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并说明了原因。后来赵王和蔺相如说明了此事,蔺相如表示愿意前去护送宝璧,并说:“如果秦国给了赵国城池,玉璧就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给,那么玉璧我会安全地还给您。”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和秦王正面交锋,用他的勇敢和机智将玉璧完好无损地还了回来,也没有得罪秦国。后来他在秦王和赵王的见面会上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为此廉颇很不服气,并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于是蔺相如就对他退避三舍。别人问其原因,他说:“别的国家之所以不敢攻打我国,是因为有我们二人在。如果我们争斗起来,必定会让别的国家钻了空子,我是为了国家着想。”廉颇得知此事后自愧不如,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之交。这两则故事让我佩服蔺相如的有勇有谋,将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高,更让我认识到只有宽容待人团结一致才能走向成功。

篇8:看《史记》司马迁著作的个人观后感

一、《史记》中有关洪水神话的记载

《史记》中关于洪水神话的记载主要集中在《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中,其中《夏本纪》最为详细,从中可以看出洪水神话演变的痕迹。这里主要以鲧、禹治水为例。

关于治水背景,《夏本纪》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2]在尧为帝王时发生了规模宏大的洪水灾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存与生活。尧在这里是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召集大臣们商议由谁来治理水患,已不带有神话色彩。群臣都举荐鲧,认为他能够担当治水大任,鲧在这里被推荐给君王,也是作为一位具备治水才能的臣子。《夏本纪》中仅用三十三个字,就生动的描绘出在面对洪水灾害时,先民们是如何应对的。这里的君臣共议、举贤任能,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

在《史记》所载的洪水神话中,鲧、禹是负责治水的主人公。“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2]鲧未治理好水患,被放逐到羽山,最后死在了那里。舜又命禹来继续其父治水的事业。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致力于治水之事,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关于治水的方法,《史记》中对禹治水的细节和过程阐述得较为细致,对于鲧治水的经过却并未展开叙述。禹采用了疏导的方法,“通九道”、“九河既道”、“九川涤原”里的“通”、“道”“涤”都是疏导的意思[3];关于鲧治水的方式,却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并未详写。

在《夏本纪》中,司马迁是把鲧、禹作为真实存在的人来描述的:禹新婚就离家赴任,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行遍祖国的山川大河,凡事亲力亲为,历尽艰险才治理好水患。由此不难看出司马迁对古圣先贤的崇高敬意,对大禹治水功绩的颂扬。这里的禹没有神通天的本领,而是靠着人的智慧、勤劳和耐力,治理水患,重建家园。

在鲧、禹治水之前,还有共工治水的神话传说。《史记·五帝本纪》:“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2]“淫辟”是指没有治好洪水。《五帝本纪》:“请流共上于幽陵,以变北狄。”[2]共工没有治理好水灾,被流放到幽陵,以改变北方部族的风俗。这里的共工也不具有神话色彩。

二、其他古籍关于洪水神话的记载

据文献可考,《尚书·洪范》是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的古籍。“我闻,在昔,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4]同是《尚书》,《尧典》是这样记载此事的:“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於!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4]

由上可知,《尚书》中关于洪水神话的记载已经有所变化。在《洪范》中,鲧治水并没有获得“帝”的批准;而在《尧典》中,鲧去治水是君臣共议的结果,帝尧起初并不赞同,但最后还是听取了群臣的意见,派遣鲧去治水。与《史记》的记载相比,司马迁明显受《尧典》的影响更多,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4]《山海经》中对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较为详细。在洪水来临之际,鲧窃息壤,触犯上帝被杀;鲧腹生禹、帝命禹最终挖土疏通了大水,安定了天下。这与《洪范》的记载较为一致,带有浓厚的原始神话的色彩。

《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引《开筮》:“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5]《淮南子·地形篇》:“禹以息土壤填洪水,以为名山。”[4]与《史记》“本纪”的记载不同的是,这里古籍所载的鲧禹治水,是用息壤湮的方式;而在《史记》中,禹主要用疏导的方式治水。

三、司马迁的天命观在洪水神话中的体现

载有鲧、禹治水神话的古籍很多,将《史记》中的洪水神话与其他古籍所载的洪水神话相比,从司马迁对洪水神话的取舍,可以看出司马迁复杂的天命观。“天命观是指天帝的命令,包含了对自然、政权和个人的主宰意志。”[6]“‘究天人之际’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之一。”[7]武帝时,董仲舒为了适应汉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天人感应”,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君权神授”,即帝王是上天派来统治人民的;天与人之间相互感应,诸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都是上天对人的警示。在当时的社会思潮中,司马迁的天命观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天人感应”说的影响。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在昔,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2]这段记载和《尚书·洪范》基本一致。鲧用堵塞的方式治水,破坏了五行的顺序,天帝震怒,没有赐给鲧九种治国大法,治国的常理因此败坏了,鲧在流放中死去。这段文字与《夏本纪》中的记载相比,带有浓厚的天命色彩。由此可知,在取舍这段洪水神话时司马迁思想上的矛盾:天命与非天命思想共存。

我国的洪水神话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主要以治水为主题,反映了原始先民主动抗争、改造自然的精神。如果说女娲具有神性,那么大禹则是实实在在的人,大禹治水反映了人们战胜自然的愿望。在众多的洪水神话中,《史记》主要记载了鲧禹治水,由此可见司马迁对其进行了有选择的取舍。女娲补天的神话充满了奇异色彩,司马迁秉承“实录”的原则,在《史记》中并未记载;大禹则是作为治水的英雄人物,其功绩被《史记》所歌颂。

综上所述,司马迁的天命观在《史记》所载的洪水神话中有所体现。一方面,司马迁明显自觉抛弃了洪水神话中的传奇性叙述,体现了他神人分离的进步思想;另一方面,在《史记》的洪水神话中,并没有摆脱“天人感应”说的影响,仍有鬼神天命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思想上的矛盾,也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虽然司马迁的思想倾向基本是唯物主义的,但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把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归结到天命上,这也与儒学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思潮有关。

司马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创作《史记》时,取材考信于六艺,自觉摒弃了洪水神话中荒诞怪异的成分。他对有无天命鬼神的回答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带有浓厚的二元论色彩”[8]。在天人关系上,司马迁受“天人感应”的影响,并不否认天命的存在,但他对天命鬼神的态度主要是怀疑。表现在《史记》的洪水神话中,司马迁笔下的鲧禹治水,很少提到“天命”,更多的是强调人为。司马迁认为洪水就是一种自然灾害,有英雄人物带领大家一起抗洪救灾,就能齐心协力、不畏艰险,最终重建家园。这种坚信人定胜天,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主动抗争的精神,才是司马迁记录洪水神话的真正意义。

摘要:洪水神话是指以洪水为背景或主题的神话故事,是原始先民通过想象对洪水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的解释。我国的洪水神话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主要以治水为主题,反映了原始先民主动抗争、改造自然的精神。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了有关鲧禹治水的神话,与其他古籍所载的洪水神话相比有所变化。在洪水神话的取舍之中,隐含着司马迁复杂的天命观。《史记》中的洪水神话,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司马迁的天命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史记》,洪水神话,司马迁,天命观

参考文献

[1]赵霈霖.中国神话的分类与“山海经”的文献价值[J].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2][汉]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评注本)[M].湖南:岳麓书社,2004.21;6;562.

[3]李瑞仙.《史记》神话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241;239.

[5]袁坷.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536.

[6]韩玄哲.《史记》天命观[D].西南大学,2013.

[7]孙娟.《史记》神话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篇9: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读后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的故事,现在的语文书又有了这样的一篇课文,因为喜欢司马迁,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翻开课本再读这篇故事。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当我读《史记》这本书时,根本不知道作者司马迁受过宫刑。因为他的心血结晶《史记》已经把他的耻辱洗刷得一干二净了。

司马迁受父亲影响,从小就是一个“历史学家”,大量吸收历史知识。他没有忘记父亲临终前泪流满面地立下的嘱托,开始着手写《史记》。一场飞来横降临到他的头上,他原本想要自尽,但想到没有完成父亲的遗愿,便继续发愤写《史记》。他用了整整13年才完成,耗尽了他毕生心血。

司马迁受了宫刑,代表着他的司马家要断子绝孙了。他一定不甘心自己害了司马家族,他要为家族争光。《史记》这部辉煌巨著是他顶着泰山般的压力写成的。13年呀!整整13年呀!他是怎样度过的呀!一定是熬过来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时,每一分甚至每一秒他都在煎熬中度过!!真的不可想象!这13年,一定是受朋友、邻居甚至亲人歧视与非议的13年;这13年,一定是走南闯北东奔西跑寻找史料的13年;这13年,一定是历尽艰辛的13年„„不,全都不是,司马迁用毛笔写出了这13年,这4700多个日日夜夜是他的心血凝结而成的,每一滴都是那样的宝贵,那样的完美,那样的精彩,那样的无可替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一部伟大的史书——《史记》。

中国历史上从此留下了关于《史记》,关于司马迁,关于整个司马家族辉煌的一页。每一个字仿佛都是司马迁在告诫人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篇10:《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读后感

今天,在语文课上,包老师给我们讲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使我很受感动,给了我很大启发,使我在学习上有了前进的指明灯。

让我最感动的是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耻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书。

就这样,司马迁写作用了整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篇11:读司马迁著作之读后感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

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

篇12:史记名著读后感 历史著作读后感

《高三史记》,戏说高中三年史事。从化学、物理到政治、历史;从高考、作弊到补课、翘课;从情书、留言书到直升加分书、志愿书;还有此列传彼列传等等林林总总共计35篇文章,再加一序一前言一后记两自述,全书总计40篇大作。其中39篇由刘嘉俊和夜Χ两位大侠泼墨挥毫;序则是“哄动”一时的焦点人物的韩式寒文。

(以上叙述皆符合《高三史记》目录。)

我绕有兴致地逐篇而阅,时不时地嘴角露出坏坏的一笑。笑是由于其中所言有时因太恰如其分而显示出此二生平凡中的一点不平凡。前人即已如此,那么后生必然可畏啊!至于说到那个“坏坏”嘛,实则其中某些 篇章段落正中鄙人下怀。一向就觉得那些敢言人之不言者和敢为人之不为者为有胆识之人,其中尤以韩寒为经典人物。如今看来,此类人物似乎是新概念之宠儿,自韩大师兄后继又有刘、陶二辈(夜Χ实名陶磊),其作品似乎也有一脉相承之势。有多少人能把对老师的“不恭不敬”搬入正史,一笔一划一字一句落于纸;又有几何人能把诸如作弊此等如同古代禁毁小说一般被老师三令五申禁止的行为如此堂而皇之地剖析;还有把翘课这类似乎一贯不登“大雅之堂”的内容堆字成文。言其实,不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或者后劲生(无论老师的评判标准为何),总有那么几次或者十几次,多则无以记数次的“思想越轨”。看到此类拍案叫绝的文章自然不禁窃喜:同是天涯读书人,做文何必曾相识!

(以上叙述皆符合鄙人初读此书的第一感觉。)

上一篇:餐饮后厨操作流程制度下一篇:第一学期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