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审理流程

2024-04-14

民事案件审理流程(精选8篇)

篇1:民事案件审理流程

一、开庭前的准备

1、记得带自己的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授权委托书、证据原件。

2、出庭人员需将法律文书(包括但不限于答辩状反诉状追加当事人申请书鉴定人出庭申请书)自行在家中念三遍以上,熟悉之。

3、如对方的人事攻击(当面辱骂),不可对骂,只需要求承办法官训诫对方,并要求将对方的语言记录在案,一般情况下均有效果。离开法院时,先走或等对方离开后再走,尽量不与对方碰面或同行。

4、答辩状反诉状追加当事人申请书鉴定人出庭申请书均立即提交法庭。

二、庭审调查。

1、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

2、被告宣读答辩状,并宣读反诉状(如法官指出,需另案起诉,可暂停宣读反诉状)。宣读追加当事人申请书。

3、由原告方出示证据(不排除原告方有证人出庭)。

4、被告方进行质证,质证意见:原告证据或证人证言不认可、不真实、不合法。切记,将对方的举证全部带回或复印带回,以便研究.5、由被告方出示证据,并申请鉴定人出庭。原告方进行质证。

6、双方发问,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就回答:不清楚、不明白。

三、法庭辩论

1、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2、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见答辩状、反诉状观点)。

3、原告作最后陈述。

4、被告作最后陈述。坚持答辩状、反诉状观点。

四、法庭调解:

1、原告是否同意调解?谈调解意见。

2、被告是否同意调解?具体调解意见向公司领导汇报。

3、认真查看法庭记录,如无误,就签上自已的名字,如内容有错误,可要求更正。(并可要求复印庭审笔录或对庭审笔录用手机照相)

篇2:民事案件审理流程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九条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要明确写明具体的代理事项和权限。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或“特殊授权”、“特别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应告知其作具体、详细、规范的表述。如代为诉讼、代为承认、变更,放弃诉讼请求、代为和解、调解,代受诉讼文书等。没有具体内容,经告知后仍不作具体表述的,按一般代理人对待。

第三节法庭调查

第十七条当事人不申请回避的,审判长宣布本法庭依法正式成立,并宣布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当事人陈述及答辩,法庭归纳争议焦点,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认证的顺序进行。

第十八条当事人陈述及答辩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由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

2.由被告陈述案件事实及答辩的理由(或宣读答辩状);

第十九条指导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证、说明与辩驳。

举证、质证按下列顺序进行:

(1)原告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名称、来源及证明对象。被告、第三人进行质证;

(2)被告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名称、来源及证明对象。原告、第三人进行质证;

(3)第三人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名称、来源及证明对象。原告、被告进行质证;

第二十条质证时,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由一方逐份提交证据,另一方逐个质证;

(2)一方将全部证据一次提交由另一方质证;

(3)一方按照争议焦点举证,另一方进行质证;

(4)一方按证明事实类别举证,另一方进行质证。

案件有两个以上独立的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可以逐个出示证据进行质证。

第二十一条法庭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由一方当事人交另一方质证。法庭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出示,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监控录像是法院依职权调取的。)

第二十二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但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视听资料。

第二十三条对出庭作证的证人,应首先查明其身份,告知其权利义务以及作伪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然后由合议庭向证人调查。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可依次向证人发问、质询。

(法庭调查的最后,可以向当事人发问。。)

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合议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第二十四条鉴定人、勘验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原告、被告及第三人依次对鉴定结论和勘验结果发表意见。

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法庭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第二十五条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询问证人、鉴定人、勘验人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第二十六条公开审理的案件,庭审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质证,但可以在旁听人员不在场、且不致泄密的情况下组织双方当事人质证。

不予公正质证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第二十七条对经过当事人质证的证据可以进行当庭认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举证、质证、认证可同时进行,也可以就一个焦点当事人举证、质证后分阶段认证,或在当事人举证、质证全部结束后进行综合认证。认证时,应讲清认证的依据和理由。对不能当庭认证的证据,必须在合议庭评议时进行评议,并在裁判文书中写明认证与否的理由。

第二十八条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

(1)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2)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

(3)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4)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5)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第二十九条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2)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正、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4)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5)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第三十条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经合议庭许可,对合议庭主持调查未涉及但可能对查清事实有影响的事实部分予以补充,可以依次互相发问。

第三十二条合议庭成员可以就有关的重要问题和当事人没有提及或没有讲清的关键问题,向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提问。

第三十三条对于在庭审中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应首先交对方当事人发表意见。如对方当事人提出该证据不属于新的证据且不同意质证的,合议庭应该当庭审查确定该证据是否属于《证据规定》第四十一条

(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如属新的证据,应明确宣布审查结果,并告知当事人进行质证和拒绝质证的法律后果。对方当事人对该证据进行反驳,要求重新举证的,法庭应当休庭,给予其合理期限提出意见或者举证,并在新的举证期限届满后重新开庭。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虽不属于“新的证据”,但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且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未提供该证据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第四节法庭辩论

第三十四条法庭辩论要围绕争议的焦点进行,对双方意见一致的问题不再辩论;辩论主要是针对争议问题如何分清是非责任、正确适用法律发表各自的意见,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不应重复。

第三十五条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原告及其代理人就法庭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应当适用的法律发表辩论意见;

(2)被告及其代理人就法庭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应当适用的法律发表辩论意见;

(3)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就法庭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应当适用的法律发表辩论意见;

(4)互相辩论。

第三十六条第一轮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应归纳本案争议焦点,并征求当事人意见。对合议庭归纳的争议焦点,各方无异议的记入笔录;有异议的经合议庭合议后予以补充、修改;对不属于争议焦点的,合议庭应予以解释、说明。

第三十七条第二轮辩论,审判长组织当事人围绕法庭确认的争议焦点进行辩论 争议焦点以外的问题不作为法庭辩论的内容,与争议焦点有密切联系的除外。争议焦点:1.流浪猫是否属于饲养的动物。2.被告是否是饲养人或管理人。3.原告是否用脚踢流浪猫。4.本案是适用侵权法第7条、78条还是第6条?

第三十八条复杂案件可以限时、分轮次进行辩论。第二轮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应征求双方当事人是否还有新的辩论意见,如果有新的辩论意见,应允许其发表,并可对第二轮以后的辩论限时;如果没有新的辩论意见,应允许其发表,并可对第二轮以后的辩论限时;如果没有新的意见审判长应宣布法庭辩论结束。

第三十九条合议庭在法庭辩论时发现有尚未查清的事实可以中止法庭辩论,恢复法庭调查。法庭重新调查结束,应继续法庭辩论。

第四十条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陈述意见。

第五节 法庭调解

第四十一条经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当庭进行调解。(鉴于双方分歧较大,不同意调解。)

篇3:民事再审案件审理范围探究

我国现行再审制度是建立在审判监督权和检察监督权基础之上的, 建构在这种权力基础上的审判监督程序没有能够与民事诉讼的特性、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的一般原理整合, 从而导致了再审制度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原理的紧张和冲突, 现行再审制度运行中的若干问题大多源于这种紧张和冲突。虽然民诉法的修改对审监程序进行了修正, 但是构建更为科学的再审之诉制度仍然是民诉法追求的目标。因此有学者认为, 应当将再审制度的基础置换为再审诉权, 将再审制度建立在再审诉权的基础上, 按照诉的原理建构再审之诉。这种置换与重构不仅符合民事诉讼特性, 也符合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要求。对于这个论断不是本文的探讨重点因此不便展开论述。不远的将来我国有可能建立再审之诉制度, 我们可以借鉴再审之诉制度的理念来指导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工作, 以使我们的再审程序更具有科学性。

再审之诉具有二元性, 但是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具有唯一性。再审之诉与普通诉讼不同, 普通诉讼法院只需对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法院直接面对的就是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 而在再审之诉中, 法院必须首先对当事人有无再审理由进行审理后, 方可能转入对当事人原先争议民事法律关系的审理, 再审之诉的这种构造决定了再审程序的阶段性, 即第一阶段为再审理由有无进而是否废弃原判决之裁判。第二阶段为对原诉讼之诉讼标的之裁判。这种阶段性不同于普通程序中的程序递进关系, 它体现并服务于再审之诉的双重目的性。[1]依二元论设计再审程序, 能突显再审之诉的双重目的性, 符合再审之诉之制度功能, 另一方面, 再审程序阶段性的特点, 使当事人在不存在再审理由时, 不必进入对原诉讼的审理, 从而避免了诉讼资源的浪费。有鉴于此, 有学者主张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的二分肢说。也有学者认为:再审事由是再审之诉的诉讼要件之一, 法院虽然要对是否存在再审事由进行审查, 但并非法院要审查的事项都是诉讼标的。考察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一个基本点是要看再审之诉中, 当事人所要诉求的究竟是什么, 当事人的基本诉求才能构成法院在整个诉讼审理的核心, 否则就丧失了“标的”的基本含义。当事人的根本诉求并不是寻求撤销原判决, 而是通过撤销原判决, 最终实现自己权利的救济。因此要求法院对原诉讼中的权利义务进行审理裁判才是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将法院所有要审查的事项都作为诉讼标的, 必然导致诉讼没有标的, 没有核心和重心。诉讼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又有不同的阶段, 显然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法院审查的事项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有机连结的诉讼程序总是有一个诉讼标的贯穿于其中, 成为法院所要裁判的核心问题。在这个意义上, 笔者赞同单一诉讼标的论的观点。

在再审之诉的制度下, 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对于审理范围的确定具有决定作用。

处分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在再审之诉制度是不能排除在外的。我们在对待处分原则时, 一般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认可处分原则的作用: (1) 民事诉讼只能因当事人行使诉权而开始, 因当事人自主的撤诉行为而结束。没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开始民事诉讼程序。“不告不理”原则就是处分原则的体现。上诉程序的启动也是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在一审判决后, 没有向第二审法院提出上诉的, 第二审法院不能依职权开始第二审诉讼程序。执行程序一般情况下, 是在当事人即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下才能开始。 (2) 诉讼程序开始后, 原告可以放弃诉讼请求或者变更诉讼请求, 被告可以承认、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双方可以自行和解, 也可以提请调解, 并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 (3) 提出什么样的诉讼请求以及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的诉讼请求的事项法院不能作出裁判。即审判对象由当事人决定。[2]

在再审之诉制度下, 当事人提出何种诉讼请求以及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但是, 现代法治理论认为, 当事人有权获得法院公正的裁判, 这既包括实体上, 又包括程序上的, 所获得的裁判没有体现实体上和程序上的公正时, 该裁判就没有正当性, 应当予以否定。为实现终局判决既判力的正当性, 从而保护当事人获得公正的裁判, 就必须以完善、合理的程序制度作为其程序基础。民事诉讼中设置审级制度, 其目的就在于当一审法院对争议案件经过审理并作出裁判后, 如果该裁判因存在瑕疵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时, 当事人可以借助于行使上诉权, 通过上诉审程序以便从程序上保障将来终局判决的既判力具有正当性。但是, 即便这样, 也可能因法官的认识能力、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以及诉讼事件的时间、空间等原因而导致终局判决不具有正当性, 为使受不正当终局判决损害的当事人的私权利益得到应有的程序救济, 再审程序制度的设置非常必要, 其目的就在于直接否定欠缺正当性的终局判决的既判力。由此可见, 现代法治理论所确定的当事人有权获得法院公正裁判的理念, 必然决定了对判决既判力正当性的追求成为构筑民事再审制度的程序目的。[3]由于再审之诉制度同时具有审查原审判决的既判力是否具有正当性的要求。因此, 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原审中的诉讼主张范围, 对于超出原审诉讼主战的诉求不应在再审案件中进行审理, 否则就无法判断原审案件的正当性。因此, 当事人的处分权相对普通程序而言, 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 限制并不意味着处分原则的排除。

二、在现有法律框架下, 用再审之诉的理念来确定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 使再审案件的审理符合现代民事诉讼的理念

下面根据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的不同, 分别对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进行探讨。

(一) 按一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

按一审程序审理的民事再审案件从再审程序的启动原因上有以下三种情况:法院依职权、检察院抗诉和当事人申请。

1、首先来看依当事人申请而启动的民事再审程序。当事人对生效裁判不服而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法院首先启动的是再审申请审查制度, 经过合议庭的审查和通过法院审判委员会的讨论, 如认为当事人的申请理由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提起再审条件, 法院作出提起再审的民事裁定书, 案件便进入了再审程序。审判实践中, 大多数再审案件的提起都是依当事人的申请。那么, 进入再审程序后, 对此种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如何确定呢?前文已经讲过, 在民事再审程序中, 当事人的处分权依然是发挥效力的, 基于“不告不理”原则, 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 不是法院进行审理的范围。因此, 对这类案件的审理应当针对再审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和适用法律问题进行审查, 对于原审裁判所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双方没有争议的部分, 属于无争议的事实, 再审中可以直接确认。

当事人在诉讼中要求变更原审诉讼请求的情况的处理:当事人提出变更诉讼请求, 本来是属于当事人的处分权内的权利。但是, 在再审程序中, 当事人的此项权利应当受到限制。因为, 再审程序不仅要审理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且要对原裁判的正当性进行审查, 如果完全依照当事人的请求而变更了诉讼请求, 也就无法对原生效裁判的正当性进行恰当的判断。因此, 在再审中, 如果当事人提出了变更诉讼请求, 应当审查原审期间当事人是否提出过变更诉求的请求, 如原审中已经提出, 而且原审法院依法应准许而未予准许, 那属于法院的审理工作的不当之处, 因而对其请求应当允许。如果当事人在原审中没有提出或者虽然提出但是依法不应变更的, 在再审中, 法院就不应当允许其变更, 当然, 从诉讼经济的角度讲, 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调解不成, 则不予准许变更。

2、再审程序的设置具有纠错与救济的功能, 在上级法院指令再审或者本院院长依职权启动再审及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审理中, 如果有明确审查意见的, 对于审查意见也应当进行审理。法院依职权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当事人的申请, 因此其再审审理范围基本上与依当事人申请引起再审的案件一致。当然, 如果原裁判具有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利益的, 法院的审理范围此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事人的争议范围。

3、检察院抗诉案件审理范围的确定。现行的审判监督制度将检察院的抗诉作为当然启动再审程序的一种情形。但是, 实践中, 由检察院主动依职权去对法院的裁判进行审查监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绝大多数检察院抗诉案件的来源也是由当事人向检察院提出申诉, 由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诉理由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再审。但是, 因为检察院的抗诉行为具有法律监督的效力, 而民事再审制度的存在目的就在于对判决既判力正当性的追求, 法院在审理再审案件时, 就应当审查检察院的抗诉理由是否能够否定法院裁判的正当性。所以, 检察院抗诉而引起的再审案件应当对检察院的抗诉理由进行审理。但是, 检察院的抗诉理由仅仅是针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有可能引起不当裁判的因素, 而不得含有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内容, 更不能代替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 否则有违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由当事人自己处分, 法院据当事人主张的范围进行审理。

(二) 按二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

1、原生效裁判为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此类案件的审理范围确定方式同按一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对于当事人没有争议的内容, 法院不予审查。当事人诉求的范围不得超过原一、二审的诉求。

2、再审上诉案件。根据立法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的上诉审采取的是续审制的审理模式, 是以第一审为基础、加之第二审中提出的新的事实证据作出二审裁判的一种模式。在确定上诉审审理范围时, 则应当以一审的审理范围为基础, 结合当事人上诉后提出的事实、证据和理由对案件进行审理。因此, 二审的审理范围一般不应超出一审的审理范围。上诉人超出一审审理的范围之外, 又提出新的独立的诉讼请求的, 上诉审可以不予审理。按照处分原则, 一般情况下应当按上诉请求范围审理。但是也有例外情形, 如果上诉请求的范围与再审一审的范围不同, 应当将其上诉请求限制在再审一审的范围内。

审判实践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方法: (1) 一审处理中有明显的错误, 当事人对此未提起上诉, 能否作为二审审查的范围《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 当事人没有提出的请求不予审查。但判决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根据这一规定, 实践中应当掌握的是:第一, 原审判决确有错误的, 即使当事人在上诉请求中没有提出, 二审也应当依职权对一审处理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第二, 对于一审判决中的错误应严格把握, 主要是违背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侵害了第三人的或社会公共的利益。 (2) 被上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能否纳入上诉审的审理范围《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被上诉人在答辩中要求变更或者补充一审判决内容的,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审查。对此应把握的是, 被上诉人没有提起上诉, 在答辩状中或在开庭审理阶段提出不服一审判决的某些内容, 要求变更或撤销的, 一般不予审查。但是, 如果所提出的问题属于法院依职权应予审查的问题, 如一些程序性的错误, 或者是一审的处理违背了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等, 此时, 被上诉人的诉请也应列入上诉审的审理范围。

一定时期的诉讼政策, 往往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其一, 司法者对于民事诉讼目的的认识和理解;其二, 对当事人程序保障的程度。前已述及, 对民事诉讼目的的认识, 一般有保护权利与解决纠纷说之对立。主张保护私权说者, 强调按照实体法律规范所定的权利作为当事人主张和法院裁判的根据。在诉讼标的的范围上, 以法院裁判所确认的实体权利为其范围,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与诉讼标的范围一致。主张解决纠纷说者, 注重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和诉讼经济原则。在诉讼标的范围上, 均以诉的声明为准;但在既判力客观范围上, 则或认为裁判标的与诉讼标的的范围一致, 或认为与诉讼标的的范围不一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与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程序保障的程度有关。[4]就我国司法实践和社会国情的背景下,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应当以“合理维护和实现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和程序利益”为目的。这一定性符合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 也顺应了我国现阶段党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人民审判工作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追求。同时, 从我国民事诉讼中律师作用发挥程度、法官素质的高低以及大众法律意识和诉讼观念等情况来看, 目前, 我国的民事诉讼政策更应侧重于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因此, 在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问题上, 应当坚持处分原则的适用, 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不受到非法和不当的限制, 在此基础上, 结合再审程序的特殊性质, 对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作一定的合理限制, 以充分体现民事再审制度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海生著.论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17卷第2期 (总第73期)

[2]张卫平著.民事再审:基础置换与制度重建

[3]杨秀清著.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阐释.河北法学.第22卷第5期

篇4: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问题研究

关键词: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模式

一、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内涵及类型

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相对人与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之间因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纠纷的一种诉讼制度。民事诉讼是解决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纠纷的一种诉讼制度。两者是不同性质的诉讼形式。不同种类的诉讼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当事人提起诉讼必须归属于一种诉讼类型,受运用于该诉讼类型的诉讼法的支配。[1]由于行政机关的某些行政行为直接影响着行政相对人的民事权益,使得普通的行政争议因交织着民事争议而变得比较复杂,从而出现行政诉讼涉及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涉及行政诉讼的交叉问题。具体而言,民事、行政交叉案件,是指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同时存在均需解决的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两个争议在法律事实上互相联系,处理结果上互为因果或互为前提的案件。[2]

民事、行政交叉案件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以民事、行政交叉案件中争议之间的主次关系为标准,可以将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民事主导型交叉案件

这类案件主要发生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因民事争议而引起的纠纷中,只是因为行政行为的介入,使得民事争议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类案件中,民事纠纷的解决认定,直接决定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2.行政主导型交叉案件

这类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请求法院审理在同一案件中存在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的诉讼。在此类交叉案件中,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并存,但是行政争议是诉讼的核心,民事争议作为附带问题出现,两者在事实上具有内在的联系性,民事争议的解决依赖于行政争议的解决。

3.民事、行政并重型交叉案件

这类案件,是指因同一法律事实而引发的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之间相互独立的案件。这类案件中,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对独立,一案的处理结果也不影响另一案的处理。

二、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的司法现状

由于欠缺关于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机制的明确法律法规,导致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对于此类案件的审判程序、适用法律、裁判结果上都存在着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审理模式:

1.先行后民的审理模式

这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审理模式,这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的社会公益性优先于民事个体利益体现在司法程序上的结果[3]。在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审理中,民事争议的解决往往要以行政争议的处理结果为依据。行政诉讼能否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的处理,因为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除非经过法定程序撤销,否则都具有法定效力,民事审判无权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只能认同为合法有效,这必然导致法院的两份裁判自相矛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中止民事诉讼,待行政诉讼作出了裁决再恢复民事争议的审理。

2.先民后行的审理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涉及行政确权行为中发生的纠纷,比如颁发房产证的行为,如果当事人发生权属争议,只能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当一方当事人以行政机关不作为提起行政诉讼时,就产生了民事、行政交叉问题。这种情况下,法院为慎重起见,都先解决民事纠纷问题,权属确定后,再依据民事审判结果对行政诉讼作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或要求行政机关履责的判决。

3.民事、行政分别进行的审理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同一事实既可提起行政诉讼,又可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形,是一种诉讼竞合。两种诉讼可由当事人选择进行,也可同时进行,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分别作出裁判。

4.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模式

这一审理模式,是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间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在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民事争议纠纷。这一审理模式的适用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十一条,这一审理模式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约了诉讼成本,体现出法律的统一性。

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上述的几种主要审理模式,由于立法滞后,无法构建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完善的体系制度,使得司法实践中呈现出随意性和无序性,造成此类案件审理的困境。这样既浪费了司法资源,降低了诉讼效率,又加重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因此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三、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的模式选择

由于民事、行政交叉案件比较复杂,类型多样化,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不能实行“一刀切”的做法,也不能简单地适用统一的程序。要想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必须按照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审理模式。

1.民事主导型案件的审理模式选择——“先民后行”审理

对于民事主导型案件,有学者提出建立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制度,也有学者提出将此类案件纳入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笔者认为,针对此类案件,可以采用 “先民后行”的程序来审理。

如王某是刘某的保姆,刘某写“遗赠协议”将自己的房产赠给王某,王某依据此协议将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刘某的亲属不服。该案中刘某的亲属可以提起两个诉讼:一是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审查“遗赠协议”的真实合法;二是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房屋登记部门的过户登记。这两个诉讼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房屋产权登记是根据“遗赠协议”作出的,我国房屋产权登记实行的是形式审查原则,在法院没有对“遗赠协议”的真实合法进行审查确认前,行政诉讼是难以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以下两种审理情形:其一,刘某的亲属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在审理中发现该行政争议的解决依赖于另一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中止行政诉讼,告知原告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其二,刘某的亲属提起民事诉讼,待法院判决后,再行提起行政诉讼。

nlc202309041213

由此可以看出,选择“先民后行”审理模式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的交叉性;第二,行政案件的处理需要以民事行为是否合法为依据,对相关民事行为的审查结果直接影响了行政案件的裁决结果。

2.行政主导型案件的审理模式选择——一并审理

“一并审理”又被称之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受理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争议,将民事争议与行政诉讼一并审理,一同判决的诉讼制度。[4]这一模式法律依据来源于《解释》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行政诉讼一并审理民事案件的特点是:首先,一并审理并非是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简单相加,二者之间是主诉与从诉的关系,行政诉讼是主诉,民事诉讼是附属诉讼,法院对行政诉讼的审理直接影响着民事诉讼部分;其次,全面审理,法院对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都要作出法律判断,对具体行政行为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对民事争议也要做出相应的法律裁判。

3.民事、行政并重型交叉案件——分案审理

严格来说,民事、行政并重型案件,并不是属于民事、行政案件交叉的情况,而只是存在某一方当事人的重合,或者基于某一具体行政行为或某一事实的发生,此类案件中两个诉讼之间没有任何法律或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审判结果互不影响。因此,对于这类案件,法院应当由行政审判庭和民事审判庭分别进行审理。

四、结语

对于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如何处理,理论界一直没有形成共识,司法实践中虽然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但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系统的规则。本文重点对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类型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对不同类型的案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种模式的选择,一项制度的建立还是需要不断探讨完善,故此呼吁立法机关尽快对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规进行修改,把民事、行政交叉案件问题加以考虑,为建构全面系统而灵便实效的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机制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邓辉辉:《行政判决与民事判决既判力根据之比较》,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9期,第136页

[2]许尚豪:《民事、行政交叉案件诉讼程序研究》,载《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第1期

[3]吴偕林:《民事、行政救济程序交叉问题之解决》,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7期

[4]王兆雷,姬忠彪:《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若干法理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28日

篇5: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

作者:朱凌琳发布时间:2005-01-17 09:41:11

审限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无论是法院直接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还是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一律从法院正式立案的次日起算。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上述期限不能延长,若在3个月内不能审结,则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

篇6:民事 18案件中止审理申请书

申请人:张明灯,男,1963年6月18日出生,安徽金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职工,住合肥市瑶海区土山路96号8栋1号,联系电话***.申请事项:请求裁定中止对本案的审理。

事实与理由:

原告叶秀云诉申请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因申请人并未殴打原告,现不服包公(淝)决字[2010]第060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已依法向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该案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本案的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6条的规定,特申请贵院中止审理该民事案件,望贵法院批准。

此致

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篇7:民事案件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模板

申请人:XXX,性别,X族,XXXX年X月X日出生,家住XX市XX县XXXXXXXXXX,电话:XXXXXXXXXX

申请人:XXX,性别,X族,XXXX年X月X日出生,家住XX市XX县XXXXXXXXXX,电话:XXXXXXXXXX

请求事项:关于XXXX人民法院(XXXX)XX民初XX号“XXXXXXXX”一案,现因申请人无法按期出庭,请求人民法院延期审理。

事实和理由:申请人XXXX、XXXX诉XXXX侵权责任纠纷一案,XXXX人民法院定于XXXX年XX月XX日XX时开庭审理。申请人因身体多处患病,需要看病诊疗,故无法按期参加开庭审理。为保障申请人出庭参加诉讼的权利,根据法律有关规定,特请求人民法院推延本案开庭审理日期至XXXX年

XX月XX日。敬请同意。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篇8:民事案件审理流程

一、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调解的法理考量

知识产权从本质属性来讲属于私权, 理论界对此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但与物权、债权等其他民事权利相比, 知识产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产权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凸显, 理论界对其属性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探讨。有学者认为, “在当代, 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国家介入因素在增强;换言之, 知识产权私权的公权化因素在增强。知识产权私权的公权化表明知识产权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私权, 而是一种具有公权因素的私权”[1]。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属于私权但对公权有强烈的依存性”[2]。理论界探讨的知识产权的这些特点, 实质上源于知识产权背后浓浓的国家政策的影子, 也即国家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干预, 以实现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平衡的价值取向。

二、适宜调解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一) 适用调解能够体现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案件

知识产权案件中有一些商业标识类权利冲突案件, 涉及地理标志、特殊标志的案件, 涉及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件。这些案件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影响范围广, 易于受到社会的关注;案件所涉知识产权是经过历史传承逐步形成的;案件的当事人主观上不存在恶意。审判实践中出现判令任何一方停止使用都可能有失公允, 根据知识产权的独立性和地域性原则, 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前提下, 既尊重历史, 尊重文化传承规律, 又考虑现实状况, 通过法官释明权的运用, 平衡协调当事人在相关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保护、传承中的利益关系, 通过采取维持现状维护已经形成的法律秩序, 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方式、使用范围作出必要的限制, 给当事人一方经济补偿等方式达成调解协议结案, 有利于知识产权的提供者、持有者、使用者分享正当的权益;有利于一些中华老字号、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字号等商业标识在传承中发展壮大;有利于一些具有地方或其他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华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 适用调解促进智力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案件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有诉讼当事人之间具有合作基础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纠纷案件, 出版合同纠纷案件等。这些案件往往事实清楚, 法律适用也不是难题, 对人民法院来说是容易判决的案件。但判决后对当事人而言往往是并没有赢家, 被告要承担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停止生产侵权产品, 销毁现有侵权产品、生产设备、专用模具等直接责任, 一些企业甚至可能因此而倒闭;而原告也面临得不到赔偿款项, 丧失实施知识产权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遭受被告日后重复侵权等风险及面临知识产权得不到推广应用的尴尬处境。事实上, 这些案件的原被告正在“合作”或者存在合作的机会, 但囿于民事诉讼中“不告不理”的原则和人民法院“未经证明之事实不为事实, 未经主张法官不得裁判”的裁判案件规则, 法官不能超出当事人的主张或请求进行判决, 从而陷入“爱莫能助”的境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 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的规定, 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 采取调解的结案方式, 使诉讼双方当事人达成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协议, 不仅化解了矛盾, 解决了纠纷,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文学作品传播、交流。

(三) 适用调解实现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理公正的案件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证据可谓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 很多专利侵权案件和著作权纠纷案件, 证据难以取得, 还有的证据因种种原因已经不可能取得;一些案件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对证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及时收集证据, 还有的案件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手段违法导致证据不能被使用。在当前的司法体制内依据现有的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很难达到实体公正, 可能偏离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法官通过查阅案卷、调查取证、庭审及其他诉讼程序, 对案件事实往往能够形成“内心确认”, 排除各种非正常因素, 这种“内心确认”一般情形下也是符合或者接近客观事实的, 人民法院利用调解结案对证据没有那么苛求的“便利”, 通过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有些“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在审理过程中被查明或者被有关国家机关认定为不“存在”, 但“权利人”显然已经为该“智力成果”付出了较多的劳动,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判决驳回“权利人”的权益诉请不符合社会公众“付出就有回报”的善良愿望, 采用调解的方式由“侵权人”对“权利人”的付出进行适当的补偿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

(四) 适用调解实现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诉讼经济的案件

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纠纷案件审理时间长而知识产权保护有期限限制的特点令很多诉讼当事人“不堪其扰”, 有的案件甚至经过长达数年的法庭“攻防”, 才能得到一个相对明确的判决, 而此时对胜诉方而言, 既可能涉诉知识产权产品的黄金销售期已过或者已经被类似产品占据市场, 也可能知识产权的期限限制将至而使实施其的意义大打折扣。知识产权诉讼当事人大多是具有商业头脑的“经济人”, 与其打赢官司, 输了市场;不如调解结案, 节约时间和费用, 在知识产权的推广应用中获取发展的机遇, 谋取利润。有一些案件, 需要对争议的事实进行鉴定后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但鉴定费用可能高于诉讼费用甚至高于诉讼标的, 而不鉴定又不能使事实查证达到判决需要的“事实清楚”的标准。通过向当事人释明, 必要时征求专家的意见, 通过调解的方式则可以避免此类尴尬。法官把握一些知识产权案件的这种特点, 积极推动案件当事人和解, 有助于实现诉讼经济的目标。

(五) 适用调解有利于实现当事人诉讼目的或满足当事人特定需求的案件

知识产权诉讼的起因主要是制止侵权, 获取赔偿, 但不限于此, 有部分案件, 原告在合法适度的前提下可能基于新闻宣传或给竞争对手必要的侵权提醒或警示而提起诉讼。这种类型的案件, 起诉本身就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达到当事人的诉讼目的。如果一味按照常规的审理思路进行判决, 则显非案件当事人的本意, 也可能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有一些涉及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案件, 权利人一般情况不愿意让他人知晓其秘密的细节;还有一些企业或者组织, 不希望其因知识产权而涉诉的事件为公众所知。对这些案件, 不公开地调解结案能够满足当事人的特定需求。

三、不宜适用调解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一) 知识产权虚假民事诉讼案件

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的特点, 其价值往往并不确定。一些知识产权权利人虚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等进行民事诉讼, 并利用人民法院民事案件调解对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要求较为宽松的机会, 通过拟定虚假的调解协议条款, 争取人民法院以调解的方式结案从而自己给自己的知识产权“标注”价码。借助这种虚假诉讼, 权利人一方面炒作自己的智力成果, 另一方面也使其价值“明确”, 这样可以在以后的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使用时牟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这种知识产权的虚假诉讼, 背离了民事诉讼的初衷, 损害了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如果对其调解结案, 难逃助纣为虐的嫌疑。

(二) 审判结果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知识产权客体可以重复利用而其本身并不被磨损, 这种特点容易引发系列案件。诉讼实践中基于诉讼成本和效益的考虑, 权利人会采取投石问路的诉讼技巧, 拿出一个案件进行起诉, 实际上这种案件的审理结果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采用调解的方式结案很可能意味着双方或者一方权利的让渡, 使得是否侵权并不明了, 而社会公众则往往把这种情况和侵权成立划等号。司法实践中, 从已进行的审理进程来看, 被告可能并不侵权, 但基于避免诉累或受一些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所“导引”, 被告愿意支付少许“赔偿金”以调解的方式了结此案。就单个案件来看, 看似案结事了, 实际上却为权利人提供了一条滥用知识产权的新途径, 他可以以此调解书作为“范例”再去要挟其他“侵权人”。人民法院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不能充分地发挥, 同时知识产权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也不能实现。司法实践中会遇见各种新问题新类型知识产权案件, 对某些案件的行为定性, 很可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以援引。这类案件的审理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当事人一般也不愿意调解, 人民法院以判决的方式结案, 明确当事人的是非过错, 可以很好地发挥司法的引导作用。

摘要: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审理, 必须坚持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衡平的理念。基于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促进智力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诉讼公正、经济, 实现当事人诉讼目标等审判价值考量, 对一些案件适用调解, 审判效果更好。虚假诉讼案件, 审判结果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案件, 如果对其适用调解, 则适得其反。

关键词:知识产权,调解,适用

参考文献

[1]冯晓青, 刘淑华.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J].中国法学, 2004, (1) :62.

上一篇:《壮锦图案》教案下一篇:写字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