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总目标工作小结

2024-05-03

聚集总目标工作小结(精选4篇)

篇1:聚集总目标工作小结

聚集总目标,服务惠民生

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一2017乌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2017年,面对新常态下的工作任务,市人社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总载体,紧扣“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主线,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有力推动了我市人社事业创新发展。现就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全市城镇实现新增就业8009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4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0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4.1%;应届高校毕业生应报到387人,实名制登记586人,已实现就业557人,就业率95.1%;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39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97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

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培训各类技能人才、致富带头人、乡土技术人员、企业在岗职工14267人次。其中:农业富余劳动力培训9057人次(含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就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00人,创业培训390人,在岗职工培训4620人次。

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395人,缴费收入59926万元,完成地区任务的83.3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868人,缴费收入13972万元,完成地区任务的84.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347人,缴费收入223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324人,缴费收入810万元,完成地区任务的100%;工伤保险人数14924人,缴费收入819万元,完成地区任务的100%。截止9月30日各项社会保险

基金支出75301万元。

二、重点工作及特色活动开展情况

(一)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一是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做好各项政策宣传服务,不断扩大政策扶持促就业的效应。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产业、政策、培训、创业、平台”六措并举促就业,定期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下乡进村入户活动。截止目前,享受各类政策人数726人(次),补贴资金1056万元。二是全力帮扶重点人群就业。通过全面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见习、三支一扶等十项措施,共实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557人。截止目前,全市实现就业再就业3.19万人,完成地区下达目标任务的226%。城镇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为零。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应报到387人,实名制登记586人,已实现就业557人,就业率95.1%。三是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作。以专业教师授课和创业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激励培训人员创业信心,组织开展各类技能人才、致富带头人、乡土技术人员培训104场886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00.5%。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金额195万元。已经有461人成功创业,带动1459名富余劳动力就业。举办创业促就业专项活动2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悬挂创业宣传横幅、标语15条,制作展板6个,推介项目7个。继续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专项活动,对120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为期10天的创业培训,切实提升了就业创业技能。截至目前,今年,新增创业实体546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5%,创业带动就业1766人,创业增收2230万元左右。积极为优秀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台,2017年7月我市两名创业指导师在新疆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塔城地

区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个,市人社局在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2017年8月在塔城地区第四届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四是多渠道多举措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扩大南疆少数民族群众有组织到内地和区内县市转移就业规模。今年乌苏市共吸纳喀什、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31人。其中园林环卫公益性岗位196人。主要安置在市环卫园林局保洁、绿化岗位。纺织服装企业吸纳94人;固投项目吸纳41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39万人(次),劳务创收19120万元,其中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92万人,疆内转移就业0.46万人,转移内地就业 0.01万人。五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今年重点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技能培训,拉动就业。目前已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6个,提供就业岗位8092个。针对项目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特点,分层次、分类型组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共培训8457人,其中:建筑类培训5973人;林业类培训1390人;交通类培训397人;水利类培训273人;农业类培训274人;畜牧类培训150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4233人。六是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共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235个,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23个,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211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覆盖全市乡镇社区,初步实现就业信息互通、就业资源共享。以我市建成的全疆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为辐射,做到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覆盖。共举办“精准扶贫招聘会”等专场招聘9场,全年累计参加单位337家,提供岗位数2581个,求职人数6000人,达成就业意向4210人。

(二)整合制度,创新服务,全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一是社保扩面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健全完善。

落实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四统一”。坚持做到从上到下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业务培训到位;人员落实到位;弱势群体经费保障到位;职责明确到位;工作督查到位。现已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395人,缴费收入59926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二是工伤保险基金运行明显好转。目前工伤保险参保单位 259个,参保职工15459名,事业单位参保职工3632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共计819 万元。共计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856万元,其中,为3名工亡职工支付各项费用 229万元。今年受理工伤案件140起,送达工伤认定97件,完成伤残等级鉴定63人,保障了受伤职工及时得到基本救治和经济补偿,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人身意外险政策惠及全市各族群众。自2016年乌苏市为全市每名群众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目前已享受赔付755人,赔付金额达482.6万元。四是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1-10月,我市企业退休人员为14540人,发放养老金3254万元/月,全部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100%。

(三)强化服务,广开渠道,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扎实推进。一是围绕“人才优先”,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参加了塔城地区赴疆内重点高校举办的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校园招聘会。通过招聘活动签订就业协议19人,协同教育部门完成了赴内地高校进行2018年特岗教师自主招聘工作,初步签订就业协议6人,有效补充了高层次人才缺口;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分批次完成了各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正高级10名,高级151名,中级158名,初级150名。会同编委根据对引进高层人才的需求,已核实32个需求岗(其中29个专业技术岗位,3个管理

岗位)。对自治区6所重点学院进行招聘硕士、研究生共13名;二是完成了全市96%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实施工作。及时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情况登记,共为201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其中,新聘人员376人,续签人员981人,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合同653人;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各类人员招聘工作,组织公开招聘14批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重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广、招商、煤炭、安监系统工作人员、公安协警、教育系统共2518人;做好2017年塔城地区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考试乌苏考区考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3993名人员的笔试考试工作;为402名新增、调动等人员办理了调动相关手续。三是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组织完成了2017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送计划;对21名新招录公务员进行了培训,并做好公务员赴南疆支教工作;做好2017年“天池计划”新选聘人员的合同签订工作;完成了全市655名公务员考核工作;完成105名已有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信息平台录入工作,新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4人的档案录入工作;四是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管理工作。在按时完成日常工资基金、津贴补贴审批工作的同时,共办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职)审批153人,各类调动418人次,工龄追加认定32人,上报新增人员62人,病退人员39人,为26名去世干部及时办理了遗属补助和善后事宜,完成了法检两院44人员额制套改及兑现,接待来信来访87人次。

(四)加强预防,科学执法,全市劳动关系继续保持稳定。一是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今年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2件,审理中6件,在规定时限内结案率为100%。其中调解6件,裁决75件,撤回仲裁申请11件,涉案金额144万元。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市共检查用

人单位267家,涉及劳动者12168人,签订劳动合同11681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6%,补签劳动合同人数487人。签订集体劳动合同,集体工资协商协议126家,签订率86%。认真做好投诉举报信访案件处理工作。全年共接待上访人员768人次,受理各类投诉案件72起,结案移交公安部门8起,涉及农民工588人,为工人追回拖欠、克扣工资474.5万元,结案率95%。完善工资保障金制度,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目前已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256.78万元,切实杜绝拖欠行为的发生。三是继续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建立劳动用工登记信息数据库和“网格化”管理,共发放劳动者维权手册15000份,目前已对267家企业、8499人信息进行录入,有效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自身建设不断收获新成效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权力运行,深化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开展领导干部述廉和群众评议工作,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班子成员以“两学一做”教育为契机,深化作风和效能建设,均按照“十项规定”、“七条意见”、“四个不直接管”等相关规定要求加强自身管理、干部职工及家人的管理,不断树立人社干部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二是机关内部管理规范有序。修订完善机关内部各类管理制度,每周定期召开绩效考评通报会,开展“月评、季考、年总评”,推动工作有效开展。认真查找分析存在的“四风”、不作为、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同时,大力开展“政风行风示范窗口”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创建等活动,切实转变了作风,提升了效率。三是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等方式,对全局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目前已开展集中学习

46次,主要领导上党课7次,开展专题讨论16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4次,每名党员干部撰写主题心得体会31篇,形成调研报告6篇。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所人员的学习培训,利用每月25日月例会,对基层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先后选派5名干部赴陕西、辽宁香港等内地省市培训,开拓了眼界,为各项工作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四是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扎实有效。把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落实了各阶段工作。同时及时梳理收集到的涉及作风问题线索,建立台帐,坚持边学边改,边改边整。截止目前,班子梳理问题12个,班子成员梳理问题41个,一般干部梳理问题127个,并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经满意度测评,已整改问题119条。五是“结对子、认亲戚”活动,用真情换民心。重点扎实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十项贴心”活动。全局认亲戚42对,做到互赠礼物、同拍“全家福”,同劳动、同吃一锅饭,共叙民族情。并按时看望了自己的结对帮扶亲戚,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询问家里有什么困难,为“亲戚”传递党的惠民政策、民族团结一家亲思想,为失业待业的“亲戚”解决就业问题,及时完成了各类活动台账。六是“访惠聚”工作扎实推进。选派了6名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的同志为第四批“访惠聚”工作队,驻西湖大湾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当地中心工作,积极配合、深入谋划、抓好走访调研,调查摸底,访贫问计,在认真梳理困难和问题基础上,结合村情村貌,多次与包村领导村干部进行沟通,切实帮助村里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问题,认真落实了“访惠聚” “1+2+5”工作任务,共办实事好事21件,投入资金 7.6万元。

与此同时,党建、宣传、精神文明、综合治理、维稳、消防、安全生产、保密、档案管理、扶贫共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

绩,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中共乌苏市就业服务协会支部委员会

因乌苏市人力资源市场现入驻劳务派遣公司、培训机构等服务性非公企业。2017年9月,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成立中共乌苏市就业协会服务党支部。党支部设在乌苏市人力资源市场,成员有非公企业党员、培训学校党员及党员创业户,人社局下派党建指导员,支部以“围绕就业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服务群众,全面推进就业工作有序发展。此成立党支部正确引导和帮助失业人员,了解就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明确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转变择业观念,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系统了解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并通过举办招聘会、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平台,让求职者享受到快捷便利的惠民服务,实现就业再就业。

(二)推进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建设。为进一步推进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规范化、鉴定依据标准化、鉴定人员专业化和鉴定服务人性化”建设。我们创新思路,对因病申请鉴定人员所申报材料,逐人登录社保系统网上核查后,并深入到自治区各大医院核对病例,辨别其病例资料的真伪性,严把劳动能力鉴定资料审核关。及时受理,及时组织专家鉴定,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每一案例都有章可循,使鉴定结论公正、客观、准确,消除社会隐患,保证参保人员的利益,实现了鉴定依据标准化的目标。

(三)突出“仲裁执行”,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阳光仲裁。

针对弱势人员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劳动仲裁工作程序,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建立劳动仲裁公信机制,全力打造“阳光仲裁”。以此推行“四优先”的原则(即农民工案件优先、老弱病残优先、矛盾易激化的群体案件优先、下岗失业人员优先)。在立案时将开庭前仲裁活动一次性通知双方当事人,以减少法律文书送达过程中出现延误案件审理的情况。对涉及女职工和残疾人的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从受理到裁决仅需12天,大大缩短了申诉等待期,使有争议的案件能够及时办理,尽早办结,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诉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我市大中专毕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也逐步显现,且部分求职者就业观念没有得到充分转变,不愿吃苦,不愿意在企业就业或长期性稳定就业,薪酬期盼偏高,不愿意到一些就业门槛较低的行业,如纺织、服装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就业。

二是企业用工需求大,企业熟练工人缺口较大。企业用工专业技术性强,农村劳动力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还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

三是受培训学校规模和办学力量的限制,开展技能培训专业设置很难形成规模,专业技术只限于初级培训阶段,中级培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受制于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影响),培训的档次低,相对吸引力就不高,培训还处于一种浅层次状态,没有呈现出优势专业和品牌效应。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本地人才外流严重,外地人才难以引进,人才队伍后续力量不足,造成人才队伍层次低,高层次人才紧缺、结构不合理。

五、2018年工作思路

(一)突出“政策助推,强化培训”,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一是狠抓各项就业政策落实。继续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为主渠道,以有组织转移就业为手段,以创建“劳务品牌”和提升技能为抓手,完善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二是全面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及措施,重点大力推动农民创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引导青年运用电子商务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同时,以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和凯赛集团落地乌苏为契机,积极宣传园区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优势,及时发布用工信息,鼓励和引导本地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劳动者在本市纺织服装企业就业。三是继续做好固定资产项目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工种培训工作。

(二)突出“扩面征缴、优化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大力宣传新出台的惠民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率,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组织开展扩面攻坚战,做到应扩尽扩,应保尽保。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三)突出“引进攻坚、政策创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围绕“人才优先”,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不同专业领域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落实好自治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着力提升各类骨干人才能力素质。二是围绕“服

务优先”,落实人事管理工作。继续做好市直各单位(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及实施工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并稳妥做好军转安置和全市企业退休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确保全市企业军转干部稳定。

(四)突出“夯实基础、预防预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巩固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加快推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二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大信访隐患排查力度和工作突出问题的分析研究力度,从源头上化解矛盾。

(五)突出“加强建设,规范高效”,提升系统整体形象。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公共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二是进一步抓好人社部门自身建设。继续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精神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中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三是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人社系统政风行风,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不断推动人社事业持续、科学、创新发展。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篇2:试烧贵州型煤工作总小结

我公司有¢2800的锥形炉8台,¢2650的直筒煤气炉16台,从去年以来,由于煤资源紧. 由于原料价格不断上胀,为了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机会,公司决定对造气系统进行改造,将原料加工产生的粉煤消化,2010年10月公司200Kt/a型煤生产线投产后,造气8台煤气炉转烧煤棒,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总结,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1 稳定煤质

由于本地煤矿产量较少,加上去年煤炭紧张,我公司采购的白煤粉变化较大,给工艺调整带来了较大困难,2010年下半年稳定几个矿点后,生产得到了稳定,消耗得到大幅度下降。

2 抓好型煤的的制作

2.1 煤棒制作要求

(1)原料白煤粉水份要控制在8%以内,如果水份偏高,破碎机容易积料,造成加工能力小,增加电机功耗,设备容易损坏:制胶时,配料工水份控制困难,水份要求小于13%,水份太低,煤棒不易成型,煤棒的强度不够。水份太高,煤棒机难以操作,对设备的磨损大,煤棒返粉多,如果用二次加水,又会造成煤棒强度不够。

(2)制胶配比要求

40%腐植酸含量的褐煤850kg、配50kg碱、1000kg水

(3)堆呕时间要求:要有足够的时间让煤和腐植酸充分渗透,一般要72小时以上,这样制作出来的煤棒强度好,柔韧性好,返粉少。

(4)控制堆呕粉的水份,调节好煤棒机给煤量,控制好煤棒机电流,避免二次加水。

(5)煤棒机通过挤压出料,要注意叶轮间隙,及时更换叶轮。

2.2抓好型煤质量

型煤质量主要包括煤棒的水份、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含碳量、形状等。我公司使用的煤棒为园柱形,直径一般在22mm。煤棒的成份受添加剂的影响很大,我公司煤棒用粘接剂为腐植酸钠,腐植酸钠本身就是一种煤炭,其添加量的多少对型煤的固定碳含量影响不大,但褐煤的腐植酸含量很重要,是影响型煤质量和炉况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煤棒烘干后水份一般在3-4%。对煤气炉来说固定碳越高越好,但由于受到添加剂的影响,都要在进厂白煤固定碳的基础上降低3-5个百分点,我厂一般在58-62%。煤棒的形状目前主要有园柱形和梅花形,具体烧什么样的形状,哪一种更有利于操作,有利于炉况的稳定,要根据各厂炉子的具体情况和操作习惯来确定,我厂使用的是园柱形。煤棒的长度也是影响炉况稳定和产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煤棒太短说明强度和韧性不好,需要从设备、制粉、配胶等各个方面查找原因,太长则需要从煤棒的成份上去分析原因和进行调整,一般刚从煤棒机出来长度在300mm左右为好。煤棒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对炉况的稳定和产气量都有影响,判断煤棒的强度:一是用肉眼观察,煤棒的外观光洁度要好,没有裂纹,有一定的长度。二是把煤棒拿到手中,用手捏,以不碎为好。煤棒的强度过高或过低主要受到设备、制粉、配胶等方面影响,应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找原因,另外煤棒中腐植酸含量、堆呕粉的水份、煤棒机的挤压强度等也是造成煤棒强度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3型煤制气

3.1设备改造

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备改造:

(1)对中心管进行改造,增大通风面积。

(2)对炉箅进行了更换,使用湖南浏阳型煤专用炉箅,并根据我厂的特点对风道进行了调整。

(3)对破渣条的长度和间距进行了调整。

(4)对风机进行了更换,使用了C600加压风机。

(5)对加炭进行了改造,将下吹布料改为吹风布料。

3.2工艺优化

煤气炉工艺优化指导思想:力求工艺参数合理,达到热量平衡和物料平衡,提高碳的综合利用率,降低蒸汽消耗,工艺指标稳定具有一定操作弹性。首先要确保热量平衡,影响热量平衡的因素主要是风量和蒸汽量。要及时根据气候的变化料层,系统阻力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实现煤气炉长周期稳定经济运行。造气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优化工艺,制定合理的工艺指标,统一操作思路,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和经济运行,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我公司型煤的理化特性,控制适宜的风量,确保炉上温度。

(2)入炉蒸汽量的控制,因为型煤灰熔点偏低,且床层阻力比塊煤偏大,要确保足够蒸汽入炉,适当拉长气化层来提高蒸汽的分解率,上吹蒸汽量是下吹的1.8-2倍;

(3)上行温度和气化层厚度:根据型煤特性,在工艺上尽量控制上行温度,避免煤棒在炉面破裂粉化,增加床层阻力,我厂一般控制在340℃以内尽量氧化层温度因受灰熔点影响,我厂尽量增加气化层厚度。

(4)合理使用上加氮:因受煤质灰熔点偏低的影响,以风过量容易造成结疤、结块,使用量小而时间长的上加氮来确保炉温,使煤气炉的发气量增加。

(5)炉条机的使用:由于煤棒灰份较高,应适当增加炉条机转速,确保渣层厚度。

4、结束语:

篇3:聚集总目标工作小结

关键词: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种群聚类;聚集密度;分布性

中图分类号:TP30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098(2016)01-0050-06

Abstract:The 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group clustering was improved, and crowding-density was introduced to measu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dividuals and maintain the diversity of population. The basic idea is that the initial popul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with different fitness by multi-criterion clustering method, and the crowding-density of each group is calculated. A poset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function value and crowding-density, and the individuals are selected from poset by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 selection, then the elite set is updated. The converg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improved algorithm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vergence of improved algorithm is roughly equal to the conventional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ut the distribution of improved algorithm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group clustering; crowding density; distribution

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关键是对约束条件的处理,目前已有一些典型的带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和约束处理机制:文献[1]提出的COMOGA算法,将向量评估遗传算法和Pareto排序分级的方法结合起来处理约束问题。文献[2]提出的约束VEGA,将群体划分成几个子群体来处理。文献[3]提出的约束MOGA,将基于Pareto优胜的选择方案用来处理遗传算法中的约束方程。文献[4]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分类的复杂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根据聚类方法来处理复杂约束,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照类内距离平方和最小,类间距离平方和最大等多种判据将种群聚类处理,再按类赋以适当的适应度值。这种算法对于处理Pareto边界比较光滑的三目标的优化问题效果较好,收敛速度较快,基本上二百代即已达到较好的优化效果,但在维持种群的多样性和分布性方面欠佳,现将此算法做了改进,在进化过程中引入聚集密度以调控种群,可以达到维持种群多样性的目的,并根据量化评价指标和数值实验结果对改进算法的性能特别是分布性进行了评测。

1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相关概念

11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其最优解

多目标优化问题可表述为[5]

min y=f(x)=(f1(x),f2(x),…,fk(x))

s.t e(x)=(e1(x),e2(x),…,em(x))≤0

x=(x1,x2,…,xn)T∈X

y=(y1,y2,…,yn)∈Y

(1)

式中:x为决策向量,f(x)为目标向量,X表示决策向量x形成的决策空间,Y表示目标向量y形成的目标空间,约束条件e(x)≤0确定决策向量的可行取值范围。

定义1[6]满足式(1)中的约束条件e(x)的决策向量x的集合,即

Xf={x∈X|e(x)≤0} (2)

称为可行解集。

定义2[7]设xA,xB是两个可行解,若f(xA)≤f(xB), 则称xA比xB优越; 若f(xA)

定义3若可行解x*满足:比x*更优越的可行解不存在,则称x*为弱Pareto最优解;

比x*优越的可行解不存在,则称x*为强Pareto最优解。

定义4Pareto最优解的集合称为Pareto最优解集或非支配解集,记为P*。

定义5Pareto最优解集P*中的所有Pareto最优解集对应的目标向量组成的曲面称为Pareto最优前沿或Pareto最优前端,记为

两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前沿是一条平面曲线,三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前沿则为一张空间曲面。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结果习惯上多采用Pareto最优前沿表示。

12最优解集的评价标准

多目标优化算法性能的评价包括算法的效率和最优解集的质量。算法的效率主要指算法的复杂性即算法占用的CPU时间,而最优解集的质量包括算法的收敛性和最优解集的分布性。

评价多目标优化算法性能主要依靠量化评价标准和有代表性的测试问题。

常用的量化评价指标有:

1) 世代距离[8](GD)

GD=∑ni=1d2i n (4)

式中:n为算法所得最优前端PFknown中向量个数,di为PFknown中每一维向量到最优前端PFtrue中最近向量的距离。

GD主要反映了PFknown对PFtrue的逼近程度。

2) 错误率[9](ER)

ER=∑ni=1ein (5)

式中:n为PFknown中的向量个数,且PFknown={X1,X2,…,Xn,ei定义如下

ei=0, Xi∈PFtrue

1, 其它(6)

ER描述了PFknown对PFtrue的覆盖程度,即最优解集的分布性。

3) 分散性(SP) [10]

SP=1n-1∑ni=1(di-)2 (7)

式中:n和di同GD。

显然,SP即为di的均方差。根据方差的含义,SP反映的是最优解集的均匀性。

2基于聚集密度的约束多目标算法

上述群体分类的复杂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但在分布性方面存在着的一定的缺陷,原因是算法仅考虑了群体中个体的R适应度,并没有考虑群体中个体间的距离,即群体的拥挤程度,这极有可能降低种群的多样性,影响解的分布性。

在进化算法中,保持解的分布性的常用方法有:小生境技术,信息熵,聚集密度,聚类分析等[11]。

本文将聚集密度引入选择过程,改善解的多样性和分布性。

21聚集密度

聚集密度的概念是Deb在[12]中提出来的。聚集密度可以从个体的相似度,影响因子或者聚集距离几个方面来度量,本文选择从聚集距离角度度量。聚集密度与聚集距离成反比关系,聚集距离大的聚集密度小。一个个体的聚集距离可以通过计算其与相邻的两个个体在每个子目标上的距离差之和来求取。

如图1所示,设有两个子目标f1(x)和f2(x),Pm[i]为个体i在子目标m上的函数值,则个体i的聚集距离P[i]d是图中四边形的长与宽之和,即

计算出聚集距离后,再按照个体间的聚集距离越大,则个体的聚集密度就越小的原则,即可定义个体的聚集密度。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定义聚集密度为聚集距离的倒数。

22基于聚集密度的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

基于聚集密度的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的步骤如下

1) 用多判据聚类方法将整个群体分成四类,不可行群体、可行非Pareto群体、聚类Pareto群体以及聚类Pareto最优群体。分别赋以适应度:R(不可行群体)≤R(可行非Pareto群体) ≤R(聚类Pareto群体)≤R(聚类Pareto最优群体)。

2) 当迭代次数小于最大迭代次数时,构造如下偏序集:① 计算种群中个体的目标函数值;② 计算每个个体的聚集密度;③ 根据目标函数值和聚集密度定义一个偏序集,该偏序集中的元素有两个属性:个体的目标函数值和聚集距离。

3) 根据比例选择原则,依次从偏序集中选择个体。

4) 对群体进行交叉运算。

5) 对群体进行均匀变异运算。

6) 条件终止判断。不满足终止条件,则进行新一轮运算,若满足终止条件,则输出计算结果,算法结束。

算法流程图如下

下面用基于聚集密度的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对两个标准约束多目标测试函数Binh4和Viennet 4进行了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12]中的原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检验改进算法的性能。

1) Binh4测试函数

F=(f1(x,y),f2(x,y),f3(x,y))

f1(x,y)=15-x(1-y)

f2(x,y)=225-x(1-y2)

f3(x,y)=2625-x(1-y2) (10)

约束条件为

-10≤x,y≤10

x2+(y-05)2≥9

(x-1)2+(y-05)2≤625 (11)

Binh4测试函数的PFlocal如图3所示。

2) Viennet4测试函数

Viennet4测试函数的PFlocal如图4所示。图4Viennet4 PFtrue 图图5Binh4 PFknown 图(改进算法)图6Binh4 PFknown 图(原算法)图7Viennet4 PFknown 图(改进算法)图8Viennet4 PFknown 图(原算法)

图5~图8分别是用改进算法和原算法求出的Binh4和Viennet4的Pareto最优边界。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改进算法在解的分布性和均匀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原算法。

为了更进一步定量地评价改进算法的性能,下面给出改进算法和原算法的世代距离、错误率和分散性指标的对比数据。

考虑到计算结果的随机性,表中给出的是20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从表1和表2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原算法和改进算法的GD指标相差不大,但改进算法的ER和SP指标与原算法相比明显占优。

综合图5~图8和表1~表2,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基于聚集密度的改进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的收敛性与原算法相当,但分布性和均匀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4结束语

本文根据聚集密度的特点,将聚集密度引入群体聚类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数值实验结果和量化指标表明:与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解的分布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理论基础目前还很薄弱,收敛性和分布性等关键理论问题无法从理论层次进行证明,所以算法的改进验证只能基于对比实验。

提高多目标优化算法解的分布性和均匀性的方法有多种,如小生境技术,信息熵,聚集密度,聚类分析等。本文采用的聚集密度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优点是既能从宏观上刻画群体的多样性与分布性,也能从微观上描述个体间的内在关系,缺点是计算复杂度偏高。这完全符合优化中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定理(No Free Lunch, NFL)”。

参考文献:

[1]SURRY P D, RADCLIFFE N J. The COMOGA Method: Constrained Optimisation by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s[J].Control and Cybernetics,1997,26:391-412.

[2]COELLO CAC. Treating Constraints as Objectives for Single-Objective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J].Engineering Optimization,2000,32:275-308.

[3]COELLO C A C.Constraint-handling using an evolutionar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echnique[J].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2000,17:319-346.

[4]张丽丽, 许峰. 基于群体分类的复杂约束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J]. 教育技术导刊, 2009(12):38-41.

[5]催逊学. 多目标进化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6.

[6]催逊学. 多目标进化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7.

[7]郑金华. 多目标进化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4.

[8]VELDHUIZEN D A, LAMONT G B.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nd convergence to a Pareto front[C]// In John R Koza. Late breaking papers at the genetic programming 1998 conference,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Stanford Bookstore:221-228.

[9]COELLO COELLO C A.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solving muli-objective problems [M]. Kluwer Acedemic, 2002:14-18.

[10]E ZITZLER,K DEB,L THIELE.Comparison of multiobective eveolutionary algorithms:Empirical results[J].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2002,8(2):173-195.

[11]郑金华. 多目标进化算法及其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118-124.

篇4:聚集总目标工作小结

iResearch艾瑞咨询根据网络广告监测系统iAdTracker的最新数据研究发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高的背景下,食品饮料类2011年1~11月的广告投入同比稳定增长至10.5亿,较去年同期增加24.1%。其中,由于饮料产品的季节性需求,其广告投放相对集中于夏季。而除啤酒外的酒类在年末和春节营销意愿较强。而在媒体类别选择上,食品、饮料和酒精类产品媒体选择各有侧重,酒类产品对于男性群体聚集网站的广告投入把握恰当。

iAd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食品饮料行业中饮料类和酒精类的广告投放呈现一定的季节性,而食品类的广告投入在下半年快速增长。饮料类在6~7月的初夏广告投入实现快速增长,而酒精类广告投放的高峰出现在7月,同时食品类下半年广告投入明显高于上半年水平。发展趋势上,2011年饮料类广告投放费用增长乏力,而食品类广告主网络营销意识进一步加强。食品中行业下半年的投放费用同比基本增长1倍以上,投放费用紧逼饮料类。

食品饮料类小行业中,各饮料和酒类产品营销重点时段各有不同。各品类中,含乳饮料和啤酒的广告投放高峰相对集中在7月,而饮料类企业形象的广告切入时间点相对提前一个月,碳酸饮料的投放高峰出现得更早。饮料和酒类产品不同的广告投放时间点主要是基于产品季节性消费的特点。同时,洋酒、葡萄酒和白酒1月和11月的广告投放费用有所上扬,显示出对于节假日市场的关切。

媒体类别选择上,饮料类和酒精类各有侧重。由于饮料产品潜在消费者较为年轻,而视频网站和客户端年轻群体聚集,因此这两个媒体类别广告投入较多,同时广告主也尝试通过社区网站与年轻消费者沟通。反观酒精类产品,其主要消费者是男性群体,因此男性群体偏爱的门户和新闻网站的投放费用都位居前列。另外,男性群体集中度较高的IT类网站、财经网站、地方网站和汽车网站也享有一定的广告份额。

上一篇:带一字的成语集绵下一篇:写诚信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