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设备安全控制要点

2024-04-16

张拉设备安全控制要点(精选4篇)

篇1:张拉设备安全控制要点

锚杆张拉有哪些控制要点?

① 锚杆张拉前应进行原位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张拉工艺,验证张拉指标,避免强行张拉,

② 张拉过程中应保持锚杆轴向受力,必要时应在托板和螺母之间设置球面垫圈,

③ 张拉力的大小须满足设计要求,张拉锚杆拧紧螺母的扭矩不应小于100N.M。

④ 托板安装后,应定期检查其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及时处理。

⑤ 对于间距较小的锚杆群,应注意相邻锚杆张拉时的相互影响。

⑥ 所有张拉机具应定期进行率定校验。

篇2:预应力箱梁张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钢绞线的敷设、张拉、管道压浆等预应力的质量控制

1.1 预应力施工准备阶段

钢绞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绞线进场须有生产厂家合格证书,按试验室作钢绞线的最大负荷、屈服负荷、伸长率、弹性模量检测,作为监理依据。合格的钢绞线系上标签放在棚内存放台上,存放台高于地面50 cm以上。

1)检验钢绞线开盘:

将成捆钢绞线竖向放入开盘器中,将钢绞线自盘的中心抽出,钢绞线下料台面须光洁卫生,不得使钢绞线受到磨损。

2)检验钢绞线的下料:

下料长须计算确定,钢绞线只准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钢束长度=钢束通过的孔道长度+(工作锚高度+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高度+预留长度)×2(两端张拉×2)。

其中,预留长度一般为15 cm~20 cm。

3)检查钢绞线编束:

钢绞线分别用其锚环作为梳理工具,将一束钢绞线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梳理,使其平行顺直,自一端开始每距1 m用20号扎丝绑扎一道,待全长绑扎完即成钢束。将编好的钢束挂牌分别放在存放台上并及时入孔张拉。

扁钢束用特制扁束梳理器,扁束操作工艺同上。

4)钢束成孔:

钢绞线钢束根据设计要求的波纹管成孔,波纹管扁管钢带厚度应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

1.2 预应力张拉前准备工作的检验

1)检查锚垫板和钢绞线上的污物、锈蚀;对锚环、夹片做硬度检查;检查张拉顺序号是否写在锚垫板上;检查千斤顶校正报告;预应力施工检测流程。

2)检查张拉端的钢绞线是否理顺,严禁交叉→装工作锚环和夹片→装限位板:限位板上的每一个孔对准相应的钢绞线和锚卡环小孔后,使限位板紧贴锚环、无缝→装千斤顶:钢束穿过穿心千斤顶的孔道,千斤顶紧贴限位板使千斤顶、限位板、锚环、锚垫板都在同一中心线上(即四对中)→装工具锚环、夹片。

3)检查张拉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是否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或绳索阻挡,工作人员戴防护面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千斤顶对面严禁站人。

1.3 预应力张拉

1)张拉控制应力(σcon)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张拉程序:0→初应力(10%σcon )→20%σcon→50%σcon→80%σcon→100%σcon→锚固持荷2 min。

3)两端张拉,规定联络信号,行动统一,规范操作→初应力停拉,记录张拉缸行程,作为测算实际伸长值的起点数→张拉缸继续进油分级张拉,达到100%σcon 后持荷2 min,核对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在±6%范围内即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再张拉。达到张拉控制应力时先一端锚固后,另一端补足张拉控制应力后再锚固,千斤顶回油即锚固;当钢束伸长值大于千斤顶行程时应分次锚固,千斤顶回油后再张拉至达到张拉控制应力后锚固。钢绞线张拉锚具回缩量的量测应在达到100%σcon 持荷2 min后关闭油阀时量测。

1.4 断丝、滑丝的处理

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千斤顶压力不准确或锚具安装误差、夹片质量差等原因,有时会发生断丝和滑丝的情况,当断丝或滑丝数不超过规范值时,可采用超张拉方式补足应力,若超过规范值必须卸锚,更换钢束。对此处理时必须慎重,必须保证质量和安全。

1)补足应力处理:

根据断丝数确定应力损失值,通过提高其他钢丝应力补足断丝造成的应力损失,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钢绞线应力达到0.8Rb,否则必须更换钢束。

2)更换钢束的处理方法:

a.丝束放松。将千斤顶按张拉状态装好,并将钢丝在夹盘内楔紧。一端张拉,当钢丝受力伸长时,锚塞稍被带出。这时立即用钢钎卡住锚塞螺纹(钢钎可用5 mm的钢丝、端部磨尖制成,长20 cm~30 cm)。然后主缸缓慢回油,钢丝内缩,锚塞因被卡住而不能与钢丝同时内缩。如千斤顶行程不够可如此反复进行至锚塞退出为止。然后拉出钢丝束更换新的钢丝束和锚具。b.单根滑丝单根补拉。将滑进的钢丝楔紧在卡盘上,张拉达到应力后顶压楔紧。c.人工滑丝放松钢丝束。安装好千斤顶并楔紧各根钢丝。在钢丝束的一端张拉到钢丝的控制应力仍拉不出锚塞时,打掉一个千斤顶卡盘上钢丝的楔子,迫使1根~2根钢丝产生抽丝。这时锚塞与锚圈的锚固力就减少了,再次张拉锚塞就容易拉出。

2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后应尽快进行孔道压浆

预应力管道压浆工作在后张预应力构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防止预应力钢材锈蚀;使预应力钢材与混凝土有效粘结,实现整体应力效果,增强梁体的承载能力;减轻锚固体系的负荷。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压浆质量。 要求压入孔道内的水泥浆在结硬后应有可靠的紧密性,能起到预应力筋的防护作用,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以便将预应力有效的传递给周围的混凝土。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孔道压浆的工艺和材料质量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预应力筋过早生锈,降低结构耐久性。要想使压浆工作成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孔道压浆按JTJ 041-2000中12.1后张孔道压浆、土木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2)水泥、水、外加剂和压浆设备符合规范要求。3)水泥浆的水灰比、泌水率、膨胀率和稠度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灰浆要具有较好的稠度,水灰比控制在0.4~0.45,每次调制的水泥浆应在30 min内用完,浆筒内的灰浆必须不断的低速搅拌。水泥颗粒要细,有块的严禁使用,出浆口处应过筛,以保证能顺利的压入孔道。4)压浆前检查孔道是否畅通,压浆顺序正确。按孔道由低向高的顺序进行,严格控制压浆压力和速度(可采用真空压浆技术)。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 h内结构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应在夜间进行。5)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三组试件,填写压浆施工记录。6)每次压浆结束,应立即对机具、阀门进行冲洗。7)锚具压浆后应将其周围冲洗干净,梁端凿毛,安装堵头板;非连续端进行钢筋绑扎后浇封锚混凝土。

摘要:指出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是后张预应力箱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及张拉程序,总结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的相应工作,从而为预应力箱梁张拉施工积累经验。

关键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篇3:大型设备基础监理控制要点

摘要: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技术政策。故此,相应的要建设大量的大、中型工业厂房和复杂的大、中型设备基础。

关键词: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监理控制节点 大体积砼浇筑 预埋螺栓

一、大型设备基础的定位放线;

在设备基础区域一般采用钢管龙门桩进行定位测量放线,不仅提高了工程测量放线的速度,而且也减少了工程测量的误差。

1、在基础密集区,离基础基坑外边缘3m左右,在基础四周对称钉设钢管龙门桩。

2、钢管龙门桩的长度,由密集区基础横向轴线累计尺寸及纵向轴线累计尺寸的长度确定。用一根长6m的水平钢管,以及两根牢固钉入土中并露出地面50~60cm的竖向钢管,由钢管扣件牢固连接。两根水平钢管的接口處用钢管扣件连接。

3、在钢管上,各轴线的位置处用细线画一道轴线标记,基础的轴线两旁一左一右用墨汁依次把基础的各轴线尺寸,轴线桩号标在钢管上。

4、基础各施工工序定位测量时,根据对称龙门桩上的轴线标记,依次拉线绑扎,进行定位测量放线。这样,再密集的设备基础一经拉线,其基础横向、纵向轴线就一目了然了。

设备基础采用钢管龙门桩进行定位放线,与常规钉木桩进行定位测量相比,可少钉桩、稳定、不易破坏和减少误差,从而提高了施工质量。

二、大型设备基础中的预埋螺栓施工控制要点

测量放线: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放线应在每个基坑的四面上钉十字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测设轴线中心点,钉上小钉子作为十字线的控制桩标记,复核准确后用素混凝土包裹固定防止碰撞发生位移,并在邻近建筑物上,以固定性标记作为校核之用,对于按轴线槽型开挖的基础,在地槽的两端位置砌筑龙门桩,待龙门桩复核准确后,应及时弹上墨线。便于随时校验之用。螺栓组的轴线位置至关重要,如有偏差,钢柱的垂直度将无法保证,会给上部结构和设备安装造成困难。

待基础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槽钢。在槽钢上安装螺栓架或在柱顶模板上口安装螺栓架#螺栓架安装完毕,先在基槽外木桩的小钉上拉施工线,控制螺栓架的位置。然后用经纬仪复核测量螺栓组正确无误后再拧紧固定好螺母或卡具。

三、大型设备基础大体积砼浇筑监理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

① 混凝土浇筑前,现场根据底板混凝土总量和浇筑计划与商品混凝土公司共同做好商品混凝土进场计划和现场准备计划确保混凝土连续供应,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② 对施工所有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并做好备用措施。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

③ 编制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顺序和方向,工长、技术负责人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④ 注意收集近期天气情况,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施工。

2、施工工艺

① 商品混凝土浇筑前及时上报配合比,混凝土要用低活性集料配制,其混凝土含碱量不得超过5Kg/m?。

② 为保证混凝土的缓凝时间达到4~6小时,满足混凝土浇筑时间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塌落度应控制住120±20mm;

③ 底板不留施工缝,地下室墙体施工缝按设计要求留置,采用焊接止水钢板防水措施。

3、施工要求

① 按后浇带划分施工区段,各区段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振捣完毕;

② 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自由倾浇筑高度不得超过2m,混凝土浇筑时不等直接冲击模板。

③ 混凝土浇筑时由专人看护模板、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当发现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④ 使用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成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漏振,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的1.5d,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

⑤ 对本工程大体积抗渗混凝土施工,重点是:一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二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根据《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2),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基础上最大温升值为35℃,混凝土浇筑块体内外温差为25℃,混凝土块体降温速度为1.5℃/d。

⑥ 泌水处理: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工程中,必然会有游离水析出并顺混凝土坡面下流至坑底。至此,在基坑边设置集水坑,通过垫层找坡使泌水流至排水沟内,再由排水沟流入集水坑内,用潜水泵将过滤了的泌水排出坑外。同时在混凝土下料时,保持中间的混凝土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这样经振捣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得到克制。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⑦ 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须在混凝土初凝前用刮尺抹面和木抹子打平,可使上部骨料均匀沉降,以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也可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闭合收水裂缝,促进混凝土养护。在终凝前再进行搓压,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

⑧施工缝的处理:

a.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本地下室底板不设施工缝。

b.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杂物、表面积水、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在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应清除。

c.在混凝土浇筑前水平施工缝上先铺上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d.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时,直向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3、温度控制:

加强温度监测,辅以应变观测,对该底板混凝土温度,进行数天的监测。分别对底板、混凝土外部气温、养护水温设置测点。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较快,后期降温较慢的特点,采用先频后疏,即前混凝土升、降温速度快、温差较大时每2小时测量一次,当混凝土降温速度缓慢,内外温差小25时,每4小时一次,混凝土降温速度缓慢并温差趋向平和时每8小时一次。

本工程混凝土浇捣后第一天采用二层草袋和一层塑料膜覆盖保温,以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的范围内,若8小时内测得内外温差大于25℃且温差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则在混凝土表面增加覆盖草袋,且采用与表面温高差在10度之间的热水蓄养,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准备工作要充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加强温度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基础大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篇4:张拉设备安全控制要点

1.1 工程简介

南梁沟大桥位于国家高速公路网荣成至乌海公路山西境山阴至平鲁段K184+612处。桥梁全长156.00 m,右前角60°,上部结构采用6孔25 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1.2 地质概况

桥址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粉土,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土、卵石土及中更新统(Q2al+pl)粉质粘土、卵石土。

1.3 技术指标

1)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2)桥面净宽:

2×净—11.75 m;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g;

4)设计洪水频率:

1/100。

2 箱梁张拉

2.1 原材料

1)波纹管。

箱梁正弯矩钢绞线预留孔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表面清洁不得有砂眼,咬口必须牢固,不得有松弛现象;进场后妥善保管,要有防雨措施,不得放在有水或潮湿处,防止管道生锈。

2)钢绞线。

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 860 MPa、公称直径d=15.2 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润滑剂、油渍等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力的物质,不得有严重锈蚀、肉眼可见的麻坑等现象。

3)锚具。

正弯矩锚具采用OVM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夹片的表面应无砂眼、裂缝和小坑等现象,并进行硬度检测。锚具型号、尺寸及力学参数须与设计图纸相符。锥孔面应光滑,无毛刺及小坑等。

2.2 张拉机具

千斤顶与油泵必须配套标定和配套使用,首次张拉前,进行试运行,以排出机具内的空气,并检查机具是否漏油。

张拉机具配套标定后,得出油表读数和相应张拉力(吨位)关系曲线。进行分组编号(千斤顶、油泵、压力表均需编号),实际使用时同一组编号的设备要对应该编号的标定数据或曲线。由于每组编号的设备有其相应的内摩阻值,故不同编号的设备不得混用。

通过配套检定,把千斤顶主动(或被动)工作状态的实际作用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相对应关系找出来,列成表或制成图供现场操作使用。

2.3 钢绞线张拉

1)准备工作。混凝土强度不小于85%的设计强度且龄期不小于7 d时方可进行张拉,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 395 MPa。

2)预应力采用伸长量和张拉力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控制在±6%以内,每一截面断丝率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的1%,且不允许整根钢绞线拉断。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可按下式计算:

ΔL=(PpL)/(ApEp)。

其中,Pp为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为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为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Pp=P(1-e-(kx+μθ))/(kx+μθ)。

其中,Pp为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波纹管取0.001 5;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注: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p=P

3)锚具、千斤顶的安装。

a.安装前对张拉机具进行检验确保状态良好。

b.安装顺序:

安装工作锚→安装工作锚夹具→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

c.工作锚须准确放在锚垫板定位槽内,并与孔道对中。

d.工作锚和工具锚孔中各装入夹片,用胶圈套好,用长约30 cm的铁管穿入钢绞线向前将夹片顶齐,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夹片之间的间隙要均匀,用改锥认真调整。每个孔中须有规定的夹片数量,不得有缺少现象。

e.夹片安装完后,其外露长度一般为4 mm~5 mm,并均匀一致,若外露太多,要对所用夹具及锚环孔尺寸及锥度进行检查,发现有不合格者则要进行更换。

f.穿入工作锚、工具锚的钢束要顺直,末端须对号入座,不得使钢束扭结、交叉。

g.安装千斤顶时不要推拉油管及接头,油管要顺直,不得扭结成团。

h.工具锚安装前,将千斤顶活塞伸出3 cm~5 cm,钢束穿入工具锚时,位置要与工作锚钢绞线位置一一对应,不得交叉扭结。

4)张拉操作。

a.张拉前对所有设备再进行一次检查,看是否按编号配套使用,若发现不配套时应进行调整,安装操作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程序如下:

初张拉P0→总张拉吨位的10%~15%(初应力)量测伸长量б1→张拉到总吨位量测伸长量б2→回油→量测伸长量б3。

b.张拉采用有经验的张拉工进行操作且班组固定,张拉时须缓慢、均匀、平稳进行,逐级加荷稳步上升。专人记录测量伸长值。

c.张拉完毕,检查千斤顶有无滑丝现象,如出现滑丝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继续进行张拉。

5)注意事项。

a.钢绞线开盘时,应注意回弹伤人。b.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c.张拉完毕,不得用重物敲或随意碰撞锚头及钢绞线,以防飞锚伤人。d.张拉现场的周围应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严禁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张拉现场。

3结语

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按规范执行,将影响预应力的施加效果,进而影响构件的承重能力和耐久性。因此,在施工中要正确操作、规范执行,以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针对箱梁正弯矩钢绞线张拉施工中的关键工序,从原材料、张拉机具、张拉操作工序及注意事项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进而总结出箱梁正弯矩张拉控制要点,以保证混凝土箱梁施工质量。

关键词:箱梁,预应力,正弯矩,张拉,伸长量

参考文献

[1]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上一篇:初二分班了作文下一篇: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第八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