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房子散文

2024-04-12

那老房子散文(精选10篇)

篇1:那老房子散文

家中那栋老房子散文

想起老家中的那栋老房子,就感到那栋老房子越来越变得生动感人、可亲可敬。

在我家的老房子中,仿佛奶奶仍然坐在那神圣的炕头上,烟袋锅还在吱啦吱啦地冒着烟,如同傍晚的炊烟升起来,支撑着家的天空。父亲的微笑,还如同年画一般,崭新地贴在南北的土墙上。母亲的幸福,还留在锅台旁,被喷香的饭菜,熏蒸得跌跌撞撞……

在土炕上,一家人围在一张饭桌边,大饼子就着咸菜条,高粱米饭就着大葱蘸大酱,土豆拌茄子,大锅炖豆角,咀嚼着团圆,咀嚼着幸福,咀嚼着脉脉的亲情。

兄弟姐妹们儿时的嬉戏,荡起阵阵无忧无虑的欢笑,还在老房子里千转百回地萦绕。我们夜晚读书用的那盏煤油灯,至今,还吊在房梁上,照亮了眼前求学的路,盈盈地亮在我们的心里……

几扇木质的窗户,镶嵌着精美的攀长,爬满的.攀长,曲里拐弯地书写着祝福。一层单单薄薄的窗户纸,就能把大风挡在窗外,也能把大雨挡在窗外,把生活中的苦难岁月挡在窗外。

傍晚时刻,吃过晚饭,那飘荡着泥土馨香的土炕上,放着一个红堂堂的火盆,奶奶就坐在火盆旁,一家人就团团围坐在一起,那火盆便火红了一家人的温暖。羡慕得天上的月亮也悄悄地走下来,挤在一家人中间,在火盆旁羞涩地取暖,静静地听着奶奶讲故事。

家中那栋老房子,紧紧地笼罩了一家人的甜蜜、一家人的温暖,把一家人的亲情、幸福,都温馨地留在屋中。

家中那栋老房子,虽然已经很老了,但是,昨天长出了新芽,抬起头,嘿嘿地笑出了声来……

篇2:那老房子散文

相当羡慕,而今的孩子们,一结婚,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不仅如此,车子、房子共同拥有的,也不为稀奇。每每这个时候,就想起当年,想起当年曾经属于我们的那房子。

我们是春天结婚的,婚后当年的暑假,我们在朋友的帮助下,和妻子就调到一起工作--那可是山区。说是在一起,其实,只是一块儿安家,是在两个离得较近的不同的学校工作。当时,我是任小学负责人,而妻子是在初中任教。我单位是没有房子,只有在妻子单位,经过和她学校领导反复商量,才在她学校伙房的后面,找了两间瓦房,这确实是除了教室和办公室以外的能够遮风挡雨的相对最好的房子了。

趁着还没有开学,我和妻子早早地从领导那里领了钥匙--其实,根本不用钥匙,那门不用锁,走到一看,我俩傻眼了:两间瓦房不错,是暑假才翻修用来当库房用的.,满屋翻修后的砖瓦石块和建筑垃圾,都没有清理,门儿,还可勉强以用,但已经没有门鼻儿和玻璃,门框儿也不结实,后面的窗户,没有了窗户扇儿,更不用说玻璃和窗棂了,用粗厚的木条钉着,然后,用砖和水泥镶得严严实实。不过还好,两间房还是两个单间掏开的里外间,虽然没有里间门儿,相对,还是严实方便。

看到眼前模样,和妻子相对无奈一笑,拿起工具打扫、整理了两天,才有了个家的模样。然后用一地排车儿,从家里拉了些日常用品--其实,家里又有什么可拉的呢?无非铺盖、衣箱,还有床,剩下的锅碗瓢盆什么的,临时又添置了一些,只要两个人维持简单的生活就行,这样,我们,总算安了家,有了属于我们两人的小天地。

后来,又和领导协商,垒了院墙,按了门,我们这个家,算是像模像样的了。

当时,尽管生活很清苦,工作很劳碌,然而,经过了每一天的劳累之后,回到那小小小天地呀,她,毕竟,是我们歇息、放松、安静的乐园,是我们修身养性的爱巢,是我们酝酿情爱的港湾,是奔向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当年的房子,尽管,破旧不堪,尽管,僻静、荒凉--那周围,没有他人居住,每到放学之后,其他老师和同学们走后,冷冷清清的,只有我们这对年轻人,相依相偎,相亲相伴.,现在,那些情景,历历在目,很多往事,涌上心间:

就在那房子里,第一次来看望我们的同事和朋友们,见证了我们的简陋和清贫--我们只有一个简单的炉子,放在院子的角里,那是用旧砖垒砌的,既烧水又做饭,没有桌子,在水桶的上边,放上高粱杆儿做成的圆圆的锅盖,这便是我们的桌子;凳子,只有两三个马扎儿,不够的,就随手在院子里,捡些砖头,摞好了,放上报纸什么的;喝酒,在门市部里,要了现成的罐头,打开,连碗都不用,然后,拿了茶碗,将酒倒满了,我们的酒宴就开席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暑假后不久的一个晚上,月亮很明,风儿清清的,在我新安居的家里,在月光下、院子里,和我的一群朋友们,喝了在我记忆中最难忘的一场酒--简朴、热烈、开心、开怀.!

就在那房子里,度过了难忘的四个岁月,有艰难困苦,有彷徨思索,有困惑寂寞,更多的是,欣喜和收获--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爱情的结晶:一双儿女!那是我们的幸福和骄傲,也是我们的宽慰和自豪--他们,不因我们身居陋室而嫌弃,不因我们的清贫而来迟,及时地安抚了我们这对生活在窘境中的伴侣!

毋庸讳言,那时的生活条件之艰苦,说给现在的年轻人,是根本不相信的---家中的电器,除了手电,还有一个破旧的半导体收音机,那还是借的;倒是新买了一件电器--鼓风机,那是用来做饭用烧水用的。那时因添了孩子,再加上来看孩子的老人,没有鼓风机,确实不赶趟儿,才咬牙要了它。不过,咱可没有屈才,楞给它加了个功能:吹风--把它对着墙面儿吹,那风倒回来,吹到孩子身上,不冲!那时呀,不是买不起电风扇吗,要不,谁费那心事啊?

唉,一晃,二十多年了,现在,也早已经住上楼房,现代化儿家具也一应俱全。可是,每每静下心来,总是,忘不了,当年那房子!更忘不了,生活在那里的一切一切!

篇3:那老房子散文

教学目标:品味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鉴赏散文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引导学生习得鉴赏能力。

预习指导:1) 熟读课文, 扫除字词障碍;2) 弄懂什么是意象。

教学设想:《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的一篇散文。教学这篇文章, 我遭遇了四个困难:一是这篇诗质散文密集的意象, 繁复的语言, 让高一的同学有些应接不暇;二是教学资料非常欠缺;三是切入点的选择颇费思量;四是怎样突破“时尚”的教学模式。于是, 我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1) 注重氛围的营造, 力争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为此, 开场白的设计贴近生活, 显得平实自然, 充分发挥导入功能, 不期望开场就制造一个高潮;同时, 选择声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

2) 长课短教, 选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根据本专题教学目标, 我设定本堂课教学重点为鉴赏“听雨”部分的意境之美。在指导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直奔主题, 跳开“听雨”“嗅雨”“舔雨”部分, 选择从“听雨”部分切入, 而“听雨”部分的赏析, 也尽可能精心选点, 注重学法指导, 以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3) 注重对本专题话题和第一板块话题的回望和观照, 体现教材编写者意图。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话题是“慢慢走, 欣赏啊”, 第一板块话题是“一花一世界”。传统教学模式可能注重单一文本的研读, 而苏教版在教材编写时更注重文本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充分发挥话题本身的统摄作用和诱导功能。

4) 结尾力求画龙点睛。一篇优美的散文, 我们可能更注重对语言和意境的体味, 但是, 散文家秦牧告诉我们, 其实,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散文的“神”, 那种生机勃勃的崇高精神。

2 教学过程

1) 课前播放“秋雨绵绵”声画视频。2) 导入。3) 作者简介。4) 解题。5) 交代学习任务:鉴赏“听雨”部分的意境之美。6) 指导学生鉴赏第五自然段, 总结鉴赏方法。7) 学生自主鉴赏第十自然段。8) 总结, 升华主题。9) 结束语。

3《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 (借班上课片段)

布置学生散读第五自然段, 完成学习任务:

1) 圈点意象;2) 勾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时间3分钟。教师巡视, 提醒学生动笔圈点、勾画)

师:你说说看第五自然段使用了哪些意象?

生1:有梧桐、荷叶、僧庐, 有舟、江、楼、庙。

师:说得不错。那么, 哪些语句写得好呢?

生2:我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是“一打少年听雨, 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 客舟中, 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这便是亡宋之痛”。刚开始的时候, 我不知道这是化用别人的诗句, 我就觉得像余光中, 包括鲁迅那种很多人在古典文学熏陶下那种文笔, 确实是不一样。后来, 我看到化用之后就恍然大悟, 这段话就有那种古典美, 很有那种书卷气。

师:有古典美, 有书卷气。说得好。这里化用的是谁的词?

生2:姜夔的词。

师:写出了人生的哪三个阶段?

生2:少年、中年和那个老年。

师:少年、中年和老年。同学们在书上把这几个词圈上。那么, 写出了这三个阶段各自怎样的情况?能不能各用一个短语归纳?

生2:少年, 我想起白居易写那个“琵琶”什么来着, 对, 《琵琶行》的时候, 他当时就有提到那个琵琶女年少的时候过的那种极尽奢华的生活。

师:年少轻狂, 极尽奢华, 不识愁滋味。接着说。

生2:中年的时候, 有点感觉人生的那种变化, 有点那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慢慢有点出来。

师:有没有那种四处漂泊的感觉?

生2:有。客舟中。到最后白头听雨的时候, 他说“亡宋之痛”的时候, 物是人非的感觉更加清楚。这时候, 国已经破了, 已经出家的话, 应该是没有家了。

师:物是人非, 国破家亡, 这种感伤和绝望, 是吧?

生2:嗯。

师:说得非常好, 我们给他鼓励的掌声, 好吗? (略顿) 没错, 这里化用了姜夔的词, 来, 我们把这首词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这里要化用姜夔的词呢?谁来说说?朱浩楠, 我认识你, 你来说说看。

生3:因为余光中先生一生的经历跟姜夔非常相似。

师:哦, 经历相似。具体说说。

生3:姜夔他是宋的遗民, 他写这首词是为了表达国破家亡的一种悲痛。

师:那么余光中呢?

生3:余光中先生和大陆相隔了25年之久, 非常想念故乡, 想念自己的家园, 然后……

师:一个是国破家亡, 一个是四处漂泊, 隔着故乡很多年很多年。好了?

生3:嗯。

师:老师再补充一点。请看第五自然段后边“十年前, 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大家知道吗?余先生有4个女儿, 1个儿子, 10年前的一个下雨天, 他唯一的儿子不幸夭折, 带给他摧心折骨的痛苦;16年前, 他的母亲, 那个江南小女孩长成的母亲去世了, 在他刚刚事业有成, 准备报答母亲的时候, 徒增“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 (略顿)

大家再看后边, “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同桌热烈讨论)

生4:我觉得的话, 他的小儿子在喊。

师:哦, 有可能是小儿子在喊“爸爸”。还有可能呢?

生4:还有可能是相隔海峡的母亲在喊。

师:哦, 温婉的母亲隔着许多年的烟尘在喊儿子。还有谁在喊?

生4:还有可能大陆在呼唤着他。

师:大陆在呼唤。就像《故乡的云》所唱的那样“归来吧, 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是吧?你觉得还有可能谁在喊呢?

生5: (为难) 说不出来。

师:没有关系。老师以为, 也许, 还有童年的小伙伴在喊他呢, 那嘉陵江边的小伙伴在喊他。 (略顿) 那么, 有哪些词语用得好呢?

生6:我觉得“凄凉、凄清、凄楚”三个词放在一起用挺好, 体现一种伤心、悲凉。

师:还有吗? (无人应答) 有两个词老师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请圈点。“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 一个“滴”, 一个“打”, 你能想象稀疏的雨一点一点滴在梧桐叶上, 又是黄昏时分那种凄凉和孤独吗?还有, “骤雨打荷叶”, 这里的“荷叶”, 大家认为是《荷塘月色》中那“田田”的叶子吗?

生齐答:不是。是残荷。

师:我也觉得是残荷。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啊! (学生笑) 可能正因为是残荷, “留得残荷听雨声”, 更能表现一种“凄凉”“凄清”“凄迷”的感受。那么, 我们读一下这一段, 你将怎样读呢?大家先试一下。

(学生散读)

师:有没有争取朗读的同学?

(抽生读, 提醒其余同学准备点评)

生7:“大陆上的秋天……”

师:谁来点评?

生8:我觉得他朗读得很不错, 很流利。但是, 有些抒发感情的地方, 比如说“凄凉”“凄清”“凄楚”应该再抑扬顿挫一些。

师:你读读看。

(生8朗读)

师:还有谁点评?

(抽生9)

师:你认为刚才这位陈同学读得好吗?

生9: (一字一顿) 很棒!

师: (笑) 棒在哪里?

生9: (犹豫, 欲言又止)

师: (启发) 语调怎么样?

生9:语调带着点儿忧伤。

师:带着点儿忧伤。语调比较低沉。你有没有觉得陈同学朗读有不足的地方?

生9:应该——更忧伤。

(全场笑)

师:那你觉得哪些语句应该更——忧伤呢?

生9: (害羞) 我说了, 你就会让我读……

(全场笑)

师: (笑) 我不要你读。大胆地说!

生9:最后一句。

师:你是觉得那种沧桑的感觉要更强一点儿, 是吧?

生9:嗯。

师:据说我们班的金佳悦同学朗诵比较好, 我们请金佳悦根据同学的建议来试一下, 来, 金佳悦, 有请!

(全班同学不由自主鼓掌)

生10:朗诵“大陆上的秋天……”

(学生朗诵过程中, 老师面带微笑, 不住地点头赞许)

(生10朗诵完毕, 全班同学不由自主鼓掌)

师:大家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接下来, 我们一起再把这一小部分朗诵一遍。

(生齐读)

引导学生归纳第五自然段鉴赏意境的方法。

大屏幕显示: (1) 抓意象; (2) 品语言; (3) 展想象。

(指导学生利用习得的散文意境鉴赏方法自主赏析第十自然段)

(第十自然段鉴赏) (略)

师:著名散文家秦牧说:“我们现在谈到一切动人的散文, 它们也许很有文采, 也许很有点新鲜的意境之美, 然而, 贯穿于这一切的不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崇高思想, 那些文采、意境也不可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同步出示PPT10) 那么, 这篇散文中“生机勃勃的崇高思想”是什么呢?

(抽生回答) (略)

师:我明白了。原来, 作者如此眷恋的凄美的冷雨不过是他抒情的载体, 真正美的是故乡, 是乡愁, 是大陆的一草一木, 山山水水, 是血浓于水的联系, 是5000年灿烂的文化。而他们,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叫做——中国! (板书:美的冷雨, 美的中国)

同学们,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在文学的森林里, 如果你慢走徐行, 你不仅会发现余光中的冷雨, 朱自清的荷塘, 你还会发现史铁生的地坛, 杜甫的茅屋;你不仅会发现辛弃疾的长剑, 柳宗元的西山, 你还会发现苏轼的赤壁, 梭罗的瓦尔登湖, 那珍贵的无与伦比的神的一滴。他们像春雨一样滋润你, 像阳光一样丰富你;在人生的征途上, 在喧嚣的人世间,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如果你细细品味, 你也一定会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慢慢走, 欣赏啊! (同步出示PPT11“慢慢走, 欣赏啊!”) 没错, 慢慢走, 欣赏啊!这是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感谢大家的配合, 下课!

4 课后反思

这是2013年12月一堂区级公开课。课堂上, 教学语言的选择符合“美文”的特点。教学过程中, 善于启发诱导, 教学气氛民主、和谐、自然, 少有公开课“作秀”的影子, 有不少“原生态”的成分, 思想的碰撞成为课堂上频频闪现的亮点。阅读理论的支撑体现一定的高度, 切入点的选择也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结构的起承转合流畅、圆润。注重授人以渔,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散文意境之美, 接受美的熏陶, 掌握鉴赏散文意境的方法, 实现了课前设想, 体现了“有效教学”宗旨, 得到一致好评。但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还不够从容, 时间安排上显得有些紧。

5 课例点评

篇4:那带有砖瓦的房子

明明我们住的已是高高的楼房,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各种树木,和宽阔的柏油马路,这些同样可以美好的出现在画面上。只有真实的来源于生活,我们才能进而去引导他们,慢慢的他们才会有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也许很多老师觉得孩子画不出他们想画的东西,养成观察的习惯是很好的。一次,教他们画扑克牌,那是我们的一次线描特色课。大家也对这Q上的女王很感兴趣,可是在画到她手握着花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觉得手画不出来。手是真的难画的,于是我让他们模仿着女王手握铅笔,然后开始观察自己的手,是怎样握住东西。也许还是有孩子画的不是很像,但是却能描绘出握东西的那种感觉。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让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确实很重要。解剖学家弗朗西斯·海尔登教学生解剖学时,要求他们像画家那样先仔细观察。他认为,只有这样,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技术才可以无限发展。诺贝尔获奖者大部分都拥有堪称艺术的技术、超强的观察思考能力、对科学的执着以及优秀的写作技巧。

一、不要只注重结果,要更加重视努力过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因此,父母千万不要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做什么。美术活动尤其如此。美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更好的表现力和自己的个性。我们不要先给孩子定好框架,然后把孩子塞进去。不要要求他们一定要去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应该多多表扬他做事情时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建立自信心。也许他们画出来的东西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但应该试着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画,他在画这个图案的时候在想什么,他想表达怎样的内心世界。

二、学会尊重

尊重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对于孩子们也是同样。他们的每个举动都不是平白无故的,画出的每样东西也都包含着他们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应当给予尊重,他们有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有他们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想象力,而我们的想象力早已受到制约。例如:一个母亲通过和她四岁的儿子讨论,才知道他画的是一张全家福,全家福右边的那个人头上有着大抹的黑色,孩子说因为妈妈有着很黑的长头发,而左边一个矮个子的是爸爸。靠着这个男孩的小孩是他的小妹妹,她还是个婴儿。妈妈问他,你哥哥在哪里?(哥哥是他的竞争对手)这个男孩很快在左边乱画了几笔,然后说:“这就是他,他正藏在一片灌木丛的后面。”在这个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事情。孩子能够突出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并且有能力区分开每个人。在这幅画中,情感是最突出的。也充分的表达了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还有哥哥是竞争对手,所以一开始没有画进去。这个时候的孩子进行美术活动时,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东西用语言表达不了就会用图画去表达,他会通过各种颜色和图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个时期对于充满表现欲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还有一个孩子,我在教他画猫头鹰的时候,我准备的范画里的猫头鹰是一个可爱的,两只圆圆的眼睛,身上的羽毛五彩斑斓,栖身在一根树干上。因为那节课是要给他们讲关于色彩搭配的知识。开始起稿的时候,一个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不想画你的这只猫头鹰,因为我觉得猫头鹰不会是这样的!猫头鹰是很威猛,很厉害的动物,不会这么可爱,我要把它画的厉害一些!”其实,有那么一瞬间,我是不知道怎么回复他的。我想他说的是有道理的,而我,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做出怎样的范画学生会觉得漂亮,会愿意画。而往往忽视了真实性,忽视了这中间会有知识的传授。

三、给予肯定和表扬

我的课堂上有一个七岁的孩子,很喜欢画画。但他似乎很热衷于画机器人。无论我每节课带大家描绘的是什么,他总是会在画面上加上机器人。大部分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会不断地尝试让孩子画别的东西,但结果通常不会如家长所愿,他们还是会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也许他们画出的形状或者选用的颜色非常好,但是如果发现每次画的内容都一样,家长还是会忍不住说:“怎么画的又是这个?画点别的多好啊。”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没有专门学过美术教育,所以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孩子。就算孩子一直不喜欢画其他的东西,也不必着急。如果孩子发现父母不喜欢自己的作品,自信心会大打折扣,甚至以后都不想在父母面前画画。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喜欢的东西表示认同,鼓励他画出更好看的机器人,为他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后来,我告诉他他可以一直画机器人,并且可以带来自己的机器人模型跟大家分享。不过每节课画的内容都希望他能给我讲述一个故事。他很享受分享的过程,并且希望画出很棒的机器人给其他同学看。如果不让他画机器人了,他可能不再想画画了。鼓励他画更好看的机器人,给他看各种机器人的照片,或者机器人的模型,让他去摸、去看,培养他的兴趣,就有可能让他的画技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不必担心他是不是跟别人画的一样。他的画里也表达了他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遵循这一点去引导孩子,会很好的提升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的表扬可以具体一些,比如:“儿子,你这个机器人是不是你最喜欢的那个啊?”“你要让你的机器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呢?那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儿子,你还画出了他们的星球,太棒了!”孩子会觉得你的肯定是真诚的,不会觉得你的赞扬是敷衍的。

绘画确实对孩子有更好的启迪作用,所以更重要的才会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传授,积极的引导是一名合格的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所以不要用结果评价一切,如果结果成为了最重要的,才会有“应试教育”,才会有课堂的程序化,才会有画面的形式化。孩子因为家长在乎结果,而失去了大胆的想象和表现的机会,只想画出好的技法。形成了一种不太良好的循环。

【参考文献】

[1]艾尔·赫维茨,克尔·戴.儿童与艺术[M].郭敏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2][韩]潘镜兰,李东烨,李知妍.读懂孩子的涂鸦世界[M].千太阳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5.

篇5:老房子情结散文

我常见写老房子相关的文章,只要是识得几个字的人背井离乡之后,孤苦伶仃之时首先想到的,大抵还是老房子;当然也有走南闯北,渐渐发迹的,居高堂大厦,也发老房子的情结。前者许是于凄风苦雨之中,思念起老房子的好处,虽则称不上富丽堂皇,终归还能挡风避雨,不至于寄人篱下,流落市井;后者许是锦衣玉食,山珍海味的生活过得腻烦了,因此时常回味往昔清贫的日子,好像富贵人家的老太太们吃斋念佛起来,居然也是有模有样。

举凡中国人都念旧,抱残守缺,常言道:“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狗窝窝。”于是我们总能看见一些老人们,坐在老房子的夕阳下,面容安详,只为等待一场死亡的约会。老人们像一棵棵老树,已经将根扎进了故乡泥土,盘横交错拔不起来了,他们的血肉似乎同故地的山水浑然一体,故土就是老人,老人就是故土。这样的景象让人看了免不了感慨,儿孙辈在城市里享受,父老辈只好留守故土,依旧守了一亩三分的薄地,尽管衣食无忧茶饭无虞,毕竟清苦,他们就像安居山野的隐士,和自然不再有分别,老来等待死亡的时光纵然安静平和,却透露出一点老房子的尴尬和凄凉。

深山老林之中,草窠枯木之旁,一爿飘摇破败的草庐,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倚门而望,数十年离家远走的游子,可算是到了归来的日期?古时辞亲远游,于人情而言也许过于冷漠了一些,因此圣人有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然而生计所迫,或是上命难违,远走他乡的人长久以来不在少数。半世漂泊,归期难觅的孤客,或于驿馆客舍,或托朋友庇护,虽有片瓦遮天却是独守清冷的烛光月色,念及父母妻儿,桑梓乡邻,无不涕泪沾衣,那些温柔亲切的时光,时常能够带来孤独的抚慰。月色朦胧之中,倘或借酒助兴,倘或触景生情,提笔挥毫难免是要吟哦一二诗文,以消心中愁闷烦忧。此情此景,至真至诚。故而当那些文字穿透千年的尘封重新摆上我们的书桌,依旧能够叫人觉得感动。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故土难离,这是民族千年的秉性,早就根深而蒂固,树大而叶茂花繁,无法再从中国人的灵魂之中剔除了。为什么要剔除呢?简直毫无道理可言,留念故土,怀乡思乡,都是值得提倡的情怀。如果称之为一种病症的话,也是文人士子们浪漫高雅的精神症候,反而是值得炫耀的无上光荣,当然不能和秃子头上的疥疮相提而论。对于故土的眷念难舍,现代人毫无疑问较于古人淡漠了不少,然而害起思乡病来,似乎反倒是比之古人严重了许多。

老房子作为怀念故土的道具,被十分无辜地滥用了。安居庙堂者,虽则也有背井离乡的境遇,毕竟抛弃的是穷乡僻壤,在更为肥沃的土地上享受生活。偶尔兴之所至,居然效法古人于高楼大厦几净窗明的.美好现状中回忆起了山村野地里那一座蛛网密布的老房子而感叹——吾家有房,冬暖夏凉。但是如若叫他放弃现在安适的新房子回到那座老房子里度过余生,大抵还是一百个不乐意的,足见其唏嘘感慨之下隐藏的矫揉造作,不是本真性情。至于文章之中所表露的老房子情结,多少掺杂了一点通过文化方式思乡怀乡的虚荣心。这样的思乡病,好比流行感冒盛行的季节里也戴上口罩,不仅没有病,反而是装病以防真的病了。

那些真害了思乡病的人,不做文章就叫人心生同情,旁人见了都要好言相慰一番,比如一个初次离家远行的孩子,一句“想家了!”几乎就能使他情不自禁想要落下几颗泪子。这样的情感和文化的思乡怀乡已经扯不上任何关系了,一颗柔弱敏感的内心,或许上升到了人性的高度。一个孩子想家了,一个孩子多么缺少安全感啊!他在梦里见到老房子,见到没有离开家乡的情景,只是因为内心的脆弱,一如古时月夜独酌的游子因为思念妻儿而倍感孤独彷徨,好像飘摇的风筝需要一条丝线的牵挂。在他们的梦里,故乡的泥土不应该是芬芳的,故乡的泥土只是泥土;故乡的冷雨不应该是温暖的,故乡的冷雨还是冷雨;故乡的老房子也不是冬暖夏凉,故乡的老房子只是安全,足够遮风避雨。

篇6:谈老房子散文

在家乡,起初据我了解的老房子是那种木壁很沉腐、严重破坏,有些东倒西歪,且没有人住的木房子。这种房子极少。那一家人逐年死去,终于没人居住,或是那家人乔迁,遗留下来的。

村里有一座祠堂——教学的地方,像现在的学校,与一座不用的木房子学校,虽然不是人居住的,但也是老房子。

村里的大多数木房子明显“老了”,只是住有人,在人们眼里就不是老房子了。但当他们说到房子漏风、漏雨,会说:“我家房子“老”喽!——已经是‘老’房子喽!”这里的“老房子”有如人变老的意味。老房子在不同的情况下被临时改变不同的意思。人们对老房子漠不关心——随口喊出,使其出现自相矛盾的一面。

这种木房子,左右(两头)一样,前面一间做厨房兼客厅,后面一间为卧房,正合居两兄弟;中间,堂屋后面是厢房,则居老人;房顶由一片一片的小青瓦盖住。老房子长期没人居住,要更加风尘仆仆很多,即使同是一样的木房,也一目了然,看上去却十分冷清怕人,黑夜害怕走过这里。其实,房子里有什么呢?只是他们自欺罢了。

人们慢慢地有钱并富裕起来,从木房子里搬出来,住进了砖切的新房,无论之前的木房子“老”与不“老”。人们都称老房子。又过了几年,人民的生活宽裕了,开始觉得老房子土气了。空出来的老房子被赋予了落后、土气,这层意思。也有如人变老的意味在里面。

相比砖切的新房,我是喜欢老房子的`。有很多人说,住在木房子(老房子)里冬暖夏凉,是它的优点,比砖房要好。我却不以为然,也并不感知。只是房子两侧、后面的树林景致很美,无论是在春夏秋冬,且能够天天看到;那些各种各样的果树,开花、结果,吸引我,惹人爱。又能够看到广阔的村寨。还有一个原因,夏天发洪水,淹没了稻田,成了一个很大的湖,人们像住在湖边的小山腰上一样,另有一番壮丽的景象。

篇7:向往那一片金色的草房子初中作文

“哎!”我轻轻地合上了《草房子》这本长篇小说,眼前全是生活在油麻地那群小孩鲜活的身影。金色的草房子,清香的艾草,静静的大河,还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一切都美得令人向往,又令人叹息。

作者曹文轩生动地塑造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帮孩子。最令我喜爱的是顽皮的小男孩桑桑,他是个喜欢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的人,从“蚊帐事件”到“棉衣事件”,字里行间透着桑桑调皮活泼的`面孔。最令我感动的是富家子弟杜小康,他是个大方、坚强的孩子,面对家里突如其来的贫穷和意外,面对读不成书的残酷事实,面对命运的挑战,他毅然担当起了家里的重任,卖小商品,放鸭子,直到他再次上学为止。最爱学校的人非秦大奶奶莫属了,她热爱油麻地小学,最初人们不理解,后来,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证明,她爱这些孩子。她不顾自己年老,跳入水中去救落水的乔乔,甚至去捞一个南瓜,因为油麻地小学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而她更有一颗柔软慈爱的心。

篇8:《最美的普罗旺斯老房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5年9月1日

篇9:在那遥远的地方(散文)

回到伊犁,我想,无论如何也得再去莫乎尔看看。

从巩留出发,车刚一上路就赶上一场阵雨,雨后的山路特别难走,等到了莫乎尔时,天已近傍晚了。天山山区的气候,常常瞬息万变,这时早已雨过天晴了。此时的莫乎尔青山如洗,葱茏翠绿,天山雪峰上的一抹晚霞,更增添了它的绚丽。已经厌倦了内地城市的喧嚣,这天山深处的幽静给我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于是把山路上的颠簸与不快都给忘了。

晚上,月色朦胧,淡淡的月光带着几分山中的岚气倾泻在窗前,十分迷人。我倚窗而望,远山近树,若有若无,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唯有山谷里小河哗哗啦啦的水声一声紧似一声,犹如一支永无休止的小夜曲。

第二天一早,我就急不可待地要去看这交响乐般的小河。河很小,它只不过是一条山溪。河出天山深处,集雪水山泉于一身,奔流跌宕,一泻而去。我问一个挑水的小姑娘,河叫啥名字?她睁大一双美丽的眼睛看着我,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她莞尔一笑,摇摇头挑着水走了,留下一河水声和我的疑问。

住了两天,这里的一切我似乎都习以为常了,一切又平淡无奇了。这时我决定去看一个我二十多年前的老友。我多方打听,才知道三年前他已经死了。漫长的岁月把他留给我的印象磨得如远山一样淡远。我只记得他是北方人,大个子,为人仗义,路见不平常拔刀相助,乐时爱哼哼几句家乡的小曲。我觉得,他就像北方厚土上一棵古朴的树。他妻对我说:“他的坟就埋在后山上,去看看吧!”

我们爬上山腰,只见一处平坦的山坳上布着一片馒头似的小坟。坟上大多长满了青草,有的已经坍塌成平地,有的立着些小碑,有的则什么标志也没有。时间正在抹平他们留下的痕迹。我转着看了一些墓碑,才知道躺在这里的人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他们这些人,生前死后都名不见经传,像山野中自生自灭的野草,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我伫立良久,俯瞰着山下的小河,生出了万千感慨:他们不正像山下这条无名的小河吗?它,集山间涓涓细流以成河,人们不问它从哪里来,也不问它向哪里去,它连个名字也没有。然而,因为有它,人们才聚以成村,才有生活。人们用它浇灌田地、用它发电、用它磨面,饮它、用它。它毫不吝啬,用它的乳汁哺育了天山深处几千年的古老文明。这些躺在这里的人,不管他们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来到这里,也不管他们一生中有无伟大的业绩,然而就是这一批批、一代代默默而来,又默默而去的人们,才给中国西部开发留下了道道痕迹,留下灿烂与文明。他们也是无名的小河。

阳光暖暖地照在山坡上,四周的空气显得那样的凝重。我打住了思绪,山下仍是奔流而去的小河,眼前仍是一抔黄土,只有那山谷中醉人的风,正伴随着历史无声地远去。

初春

我知道许薇薇的名字是在秋收发奖大会上。那天,当连长喊到许薇薇这个名字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人一定是上海人,因为我们单位只有上海人才叫薇薇、莉莉、蓓蓓什么的。许薇薇走上台的时候容光焕发,满脸笑容,她从领导那里接过一条印着“奖”字的毛巾就腼腆地走下来了。

许薇薇是个康拜因(联合收割机)手,是个人见人爱的阳光女孩。在我们团,女孩开拖拉机的不少,但开康拜因的姑娘一共只有两个,许薇薇就是其中一个。我们这十多个“牛鬼蛇神”下放去的时候,正是麦收季节,我们只能远远地看见她坐在康拜因的驾驶楼里“高瞻远瞩”地俯瞰着脚下的麦地。那时她是何等的气派,何等的可望而不可即。麦收以后,我们虽然经常在食堂打饭的时候碰着,但我们从来没有讲过话。

第二年春天,我当了驭手。我赶了辆胶轮大轱辘,那黑骡子驾辕的三套车也是威风凛凛的。那天我去团部,刚拐上公路就听见有人远远地喊我“小张”。我回头一看,见许薇薇手里提了个包跑上来了。她比我小,但也跟着大家喊我小张。马车“嘚嘚”地走了一会儿,她问,你家啥人在台湾?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向我提这个敏感的问题,于是我回头看了她一眼,说,你们这些连正眼也不看我们一眼的姑娘们,对我们还知根知底的啊!她说,是你们自卑不敢看我们,哪里是我们不看你们。我说,你们是天鹅肉,我们是癞蛤蟆。她笑了笑没有回答,却说,你别怕,我的小叔叔也在台湾。她觉得还是没能说清楚,就补充说,我们单位基本上都是转业军人和支边青年,你们一来大家肯定会关注你们的家庭背景。我无奈地笑了一笑。她说,其实我家里也是资本家,出身不由己,碰上了咋办,就好好干呗!我想,或许就是同病相怜吧!她和我说话的时候,我见她人消瘦了,脸色也不好。到团部后,她说她去医院看看病。

晚上回到连队的时候,才听说许薇薇住院了,是白血病。过去我们单位有个锡伯族翻译就死于白血病,所以我对这种病多少有些了解。当时新疆的医疗条件,得了白血病算是判死刑缓期执行。许薇薇人好,领导号召大家都去看看她。后来我是和十几个兄弟买了些鸡蛋点心去看她的,她正在输液,脸色更难看了,她情绪波动,眼泪一直往下流。那天人很多,没有轮上我说话。二十多天后,领导派我赶车把她接回来。

坐在车上,我问她为什么要回来。她说她带着师医院开的药,回去让卫生员打针就是了。最后她说,这种病,早晚的事,就等着吧!这时,她的情绪比以前稳定了很多。她突然说,春天了,到处暖洋洋的,你看我们新疆天多蓝呀,田野里到处生机勃勃的。人健康的时候觉不着这些,现在我多么留恋啊!我注意到了她话中说的“我们新疆”这几个字,这完全不像上海人开口闭口都是“阿拉上海宁(人),阿拉上海宁”的。她已经意识到她将永远留在新疆这块土地上了。在她和我说话时,我简直没有勇气看她的眼睛。她那眼神是一种渴望、一种祈求、一种无助。这种眼神可以让你落泪,如果你没有看见过这种眼神,你就很难理解。平时还算是能说会道的我,此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见我没有说话,就从包里拿出个铁盒,给我拿了几块饼干,说是她妈妈从上海寄来的。她见我羞于去接,就说,白血病不传染人,你吃吧!我说这个我知道。我心里想,别说是不传染人,就是传染人,今天我也吃。她见我吃,就笑了。

nlc202309081050

原来她们屋子里一共住着三个人,现在都搬走了,连里给派了个40多岁的大婶照顾她。有空的时候,我也去她那里坐坐。有天下班回来,我见一伙妇女在掐苜蓿颠,我想,新疆人一冬天大白菜老萝卜的吃够了,春天又正是没有菜的季节,就给许薇薇掐点苜蓿颠去吧!我一说几个娘儿们围了过来,一人给了我一把,说薇薇这孩子可怜,快拿去吧!还有一个妇女给了我一把荠荠菜(一种很好吃的野菜,四川有,但没有人吃)。我回去卸了车就赶紧过去,女卫生员刚刚给她输完液,她说,给我吧,我炒了给薇薇拿来。许薇薇坐在床上,惨淡地笑着,这时她早已接受了这一严酷的现实,把生死看透了,说话时也显得很轻松。她说,死我已经不怕了,但我很遗憾。我没有恋爱过,没有结婚,没有孩子。这时如果有人对我说一声爱我,我就满足了。她这句话说得我心里酸酸的。我想,许薇薇是个漂亮的姑娘,健康的时候一定有不少人爱过她,而现在,谁能对她说这样的话呢?即使有人想说,现在怕也不敢说了。

当天晚上,许薇薇的妈妈从上海赶来了。我没有看见她们娘儿俩见面的情景,第二天我见到了她妈妈。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上海女人,虽然已经50多岁,却和这里40岁的女人差不多。她妈妈脸上带着笑,一种非常苦涩的微笑。她说许薇薇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她要让女儿看着妈妈的笑容离开。当时我们不理解,都说这个资本家女人就是没有人性。

几天以后,许薇薇走了,她走得很安详。我庆幸她的早走,这样她或许少受一些折磨。

许薇薇很细心,她给单位所有的人写了一封感谢信,后面还特别附有一张好几十人的名单,这名单上也有我。

小何家的

何志刚因救人牺牲了,单位发给他妻子的电报只有“夫逝速来”四个字。单位不是为了节约几毛钱才把电文写得如此简短,而是发电报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写。

十天以后,当她带着只有半岁的孩子,心急火燎地从四川宜宾高县赶到新疆的时候,何志刚已经静静地躺在那个叫“独立营”的坟茔里了。

在她来之前,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何志刚在老家还有一个媳妇。她姓罗,二十来岁,中等个,瘦弱。大家并不在意她叫什么名字,都叫她小何家的。旅途劳顿,精神重创,小何家的到新疆时精神恍惚,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的。当她知道丈夫是救人被淹死在伊犁河的时候,她执意来到河边上,望着这曲曲弯弯柔肠百结的河水,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温文尔雅的母亲河为什么要吞噬自己的丈夫?她有气无力地坐在河边上,满脸泪水欲哭无声。在她看来,丈夫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说来该是前年了,那天,她姑领着一个小伙子来到他们家,姑说这小伙子叫何志刚,是从新疆回来看望爷爷的。何志刚的爷爷住在她的邻村,姑姑自然是说媒来了。她看见他穿着工作服,脚上穿着一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骑兵大马靴,走起路来“噔噔”的。他不喜欢说话,爱笑,笑得很腼腆。在农村挣工分的她,非常羡慕他有工作,而她和她的父母更喜欢他的敦厚。何志刚穿着马靴“噔噔”地帮她家挑水,“噔噔”地帮她家劈柴,“噔噔”地和她一块儿去赶集。就为这“噔噔”,很多女人向她投来羡慕的眼光,她的心里十分满足。他们从认识到结婚到何志刚回新疆,前后不到两个月。后来她就有了他的孩子,她每次赶集都要去邮局看看有没有他的信。她的期盼就是她心里的寄托,她期盼从遥远的新疆经常寄来书信。丈夫答应过,过两年把她接到新疆去。她一直盼望着这一天。

回忆往事让小何家的更是悲痛欲绝,她一动不动地望着河水。从河面上吹来的风凉凉的,带着几分大漠的狂野。大家说,小何家的,河边风大,先回屋去吧!大家扶她起来,她来到何志刚住过的屋子——三人居住的集体宿舍里有一张何志刚睡过的单人木板床,一套被褥和一些旧衣物,还有就是那双已经很破旧的骑兵大马靴了。她望着这些简单的东西心里十分酸楚,这难道就是自己丈夫的全部家当?她现在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过两年才把她接来,因为他刚刚工作,还很穷。她没有想到丈夫每月寄给她的钱,都是从他微薄的工资中省下来的。小何家的再也站不住了,一下子晕倒在地上。等大家千呼万唤把她叫醒过来时,她神情痴呆,只说了一句话,小何,你太苦了。

过去,她相信他,是因为他是她合法的丈夫,但她并不清楚自己的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从大家七嘴八舌的谈话中,她的丈夫才立体地站在她的面前。她听出来了,她丈夫是个好人。比如单位放电影,电影队的车一到,从卸车、安架子、架机子到最后装上车,她丈夫都会一竿子插到底,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放电影的。谁家盖房子,垫屋子,打火墙,盘炉子,红白喜事,她丈夫都不请自到。就连装车卸车这些重活累活,即使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他也是“十处打锣九处在”。

出事那天,何志刚的拖拉机正在河边干活,他见有人骑马驮着几十公斤汽车零件过河,他还没有来得及喊,不堪重负的马便连人带马沉下了河里。何志刚不会游泳,却二话没说就跳进了河里救人,谁知被那人扭住,白搭了一条性命。他救人义无反顾,临走也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一句话。

那时,什么事情都是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何志刚救的人是违规而死,所以对于何志刚的死就有了“轻如鸿毛”和“重如泰山”之争。虽然最后还是按烈士给上报了,大家还是觉得他死得窝囊。

几个大老爷们儿,当着小何家的就说,何志刚不会水,救人精神可嘉,但毕竟太“嘎”了。听了这话,小何家的猛然抬起头问,“嘎”是啥意思?大家忙给解释,说“嘎”就是“愣”嘛!她又问,“愣”是啥意思?大家说“愣”就是“二”,就是“二不愣子”的意思。她始终没有明白,说,该不是傻吧?虽然就是这个意思,大家还是说不是这个意思。但她听明白了,她丈夫救人这事做得有点犯傻,不值。

后来,她默默地来到丈夫的坟前,说,小何,你连孩子也没有看上一眼就走了。她没有责怪她的丈夫傻,只是说,我一定把孩子带大,他是你唯一的骨肉啊!她有气无力地紧靠在坟上,仿佛紧紧依偎在自己丈夫身边。

单位领导明确告诉她,如果她有要求可以提出来,包括工作要求。但她没有。

她是个农村女人,她嫁给何志刚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是看中了他的厚道。婚前,他们没有过深的感情;婚后,他们只能通过翻山越岭的一纸书信诉说衷肠。然而,她秉承了“妾拟将身嫁与,一身休”的传统美德。

临走那天早晨,很多人自发地到大门口,说是为小何家的送送行。其实,大家也是在替何志刚为他妻子送行。临上车,她突然扑通一声给大家跪下了。她长跪不起,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这是她到新疆后第一次放声大哭,那哭声很凄凉,像一支哀乐在原野上回荡。女人们陪着她哭,男人们陪着她抹泪。有个大婶紧紧把她抱住,说,哭吧孩子,哭出来就好了。

小何家的走了。这时,我耳边仿佛响起了“天山高,天山险,天山横在我面前;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那首荡气回肠的歌。

责任编辑 白连春

篇10:从前的那些老房子写景散文

赤夏,阳光在林立的高楼间,一路畅行无阻,烤热的水泥墙,撒泼置气地释放阵阵热浪,裹挟着屋内咸鱼一样黏腻腥臭的人。

这个时候,真想念从前的那些老房子:青的砖,木的墙,轩窗挂着竹帘,一丛芭蕉,几杆瘦竹,花光树影下,斜卧窗前榻上,竹床蒲扇,浓绿尽染。有鸣蝉清风,徐徐而来。如此度过长夏,慵懒闲散,热而不燥。

老房子里,都会有这样一方临窗的所在。一张贵妃榻,亦床亦椅,可卧可坐。还有一方小几,可读书写字,针线女红。或是三五知己,雪天雨日,喝茶谈天。斑驳的光影从古树的缝隙间漏下,再从雕花的木格子窗里,不紧不慢地摇曳进来。窗前的人,当然不需正襟危坐,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亲密就怎么挨着靠着。话头提起,闲话三日不觉累。话语间隙,抬头望着房梁上陈年的燕子窠,灰白灰白的,似个小圆球,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年筑起的。

老房子里有故事,像是瑞脑金兽里的沉香,房子里的人,烟火生活里的气息声音,袅袅地附在匾额上,砖雕上,飞檐上,照壁上,窗棂上这样的房子,每一个地方,都仿佛用光阴做了包浆,老是老旧了,可是已经变成了一个沧桑却有味道的长者。那被年长日久的雨水淋颓了的墙,被孩子们玩闹时损毁了的雕花木床,被人每日来去踏出凹槽的门槛,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坐下来娓娓地道一段,传了一代又一代,却又永远鲜活生动的故事。

看到老房子,我喜欢静静地,用手抚一抚那些砖墙,那些木窗木门。真的,那些无言的建筑,是会讲故事的。不像现代建筑,平滑的水泥墙、玻璃幕墙,多像一个粗蠢的姑娘,天资不足,还不肯读书,装扮得富丽堂皇,可是远远地就看到那份傻气。那些曾经去过的古镇——黄山脚下的西递宏村、江南水乡的乌镇,那才是秀外慧中的姑娘,一座村子静静地卧在山间水边,无言地讲述着家族或群落的往事。

然后,从你进入这座村子始,就像翻开了一本线装的古书。踏着青石板的小路,静谧的时光正适合品读。还只站在大门外,我就有无限探访的兴趣——房子为何要斜着开门,青石的门槛为何又是这般高,窗子和门上,雕那些植物和动物,都有哪些吉祥的寓意、高深的讲究你看,这样的.房子,真像一个有趣的人,永远都会让你感觉到新鲜。无限的好奇最让人欲罢不能,永远看不够的,才能永远让人着迷。

我站在天井下,仰望上方取景框一样的四角天空。蓝天深情,流云匆匆。有些房子,还在天井下方的地面,左右相对摆上几张太师椅。明明在房子里,却能一边聊聊天,一边看看天。既私密,又开放。天井的地面,有人独出心裁地挖一面小池,养几尾锦鲤,种几棵睡莲。晴天享清风,雨天雪天,那是滚滚红尘关在门外,一院独得世间风雅。

看过木兰湖边的一群老房子。静静地坐落在一湖碧水边,从垂绦的柳丝后远远望去,灰墙白边掩映在高低错落的绿树间。看那房子上的铭牌,都是商人从深山里购得并整体搬迁而来。天南地北的人家,居然聚在一起做了邻居。舒家老屋、庞氏老屋、竹林旧居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诗礼之家,每一栋房子,都用他用心良苦的细节,传达出家规家训,一脉相承的理想和追求。每一栋房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且,还丝毫不显老态,分明还能留存更久。想起现在动辄三五十年就要大拆大建一次的房子来,真让人有浅陋无知的羞惭。还有什么,比起用一整栋房子做传家宝,来得更实在也更能传情达意呢?

在那些空荡荡的房间里,我恣意地揣测着主人曾经的生活。在房前的大水缸里,用澄明之水照一照我蒙尘的脸。在繁复的雕花木床前,想一想“芙蓉帐暖度春宵”的香艳。在光线通透的小厢房里,想象“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浪漫。甚至,在那些放了纺车织布机的偏房里,我都想象自己一边听着孩子摇头晃脑地读着那些充满大智慧的文章,一边针针线线地纺着织着爱人的棉衣棉鞋。我走遍那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在静静的冥想中,多么希望自己就是整日在这里起居生活的主人。用现在的话说,我总是无比地羡慕妒忌恨:这房子里,曾经住过怎样的人呢,或者,应该住着什么样的人呢?

沈复和陈芸,当然是住过这样的老房子。每每读到《浮生六记》中“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日‘何处去?”’这样的句子,心中浮现的一定是在光线不甚明亮的老房子里,情深意笃的年轻夫妇,爱得热烈而又克制。老房子里的雕花窗子和门,紧紧凑凑的四合院设计,几世同堂同处一屋,培养的是内敛和守礼之人,容不下放浪与矫情。

自然,陆小曼是住不得这样房子的。据说,她和徐志摩婚后回徐的老家硖石,大小姐脾气本就令公婆不快,居然还当着公婆的面在徐面前撒娇,甚至“有次饭后要求志摩抱她上楼”,终于让公爹徐申如坐实了她不检点的名声,愤怒地拂袖而去陆是新派女子,追求不受束缚自由奔放的天性,新式的洋房,时髦而浮夸,更适合于年轻时候的她。

我还是喜欢写过“袜划金钗溜”的李清照,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住在这样的老房子里,娇俏明媚,天真烂漫,那些珍贵的经年楠木红木,似乎都沾了少女的甜香。也喜欢卷帐问海棠、重阳节里相思熬得人比黄花瘦时的那个她,和赵明诚一起,在房间里诗酒为伴、金石为乐。那时候,无论他们住的是多么老多么旧的房子,每一个房间里应该都被快乐映得阳光明媚,房间里的每一寸阳光,也都是明亮而欢快的。可是,我又是多么害怕,那写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的她,还是住在这样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容易潮,每一个房间里,自地底下泛起的霉味,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她那颗敏感却不得不孤独终老的心。

上一篇:高中生阿甘正传观后感下一篇:有关描写友谊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