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教学设计

2024-04-29

杜甫春望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杜甫春望教学设计

杜甫《春望》教学设计

一、朗读全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咸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三、赏析本诗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四、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篇2:杜甫春望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积累,学习古诗已经是非常寻常的事了,对于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基础还是不错的,在之前的《陋室铭》、《爱莲说》中已经初步了解了象征等表现手法,并且上学期学过了借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因此对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移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我设计如下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能准确背诵、默写这首诗。

2.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深切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心系人民、思念亲人的思想 感情。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解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主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导入

1、同学们,我们昨天刚刚学习了杜甫的诗《望岳》,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作者的信息,大家能给老师说一下吗?

(在此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提到: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等零零散散的信息)——由于了解杜甫的相关信息也是一个教学重点,在此学生就复习了课文同时加深的印象

2、嗯,大家说的很好,杜甫是一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社会历史现实的一面镜子,在“开元盛世”时写的诗例如《望岳》是满腔激情,壮志凌云表达自己政治抱负的,但《春望》却是在安史之乱期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当时作者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呢?我们通过《春望》去了解吧!——社会背景的了解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必须了解。

二、播放朗读课件,欣赏诗文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诗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的悲愤、感伤的情绪,体会朗读节奏,并且纠正字音)

三、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1、同学们,现在大家自己自由朗读《春望》,参照注释,展开联想和想像,将诗歌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来。

现在,同学们给老师讲一下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诗人看到了怎样的场景,诗人抒发的情绪情感又是怎样的?

(学生大致会回答:都城被攻破、草木深深、荒凉、冷清,战祸连绵、诗人思念担心家人安危)

2、3、大家已经能整体上把握这首诗了,现在,我们再来逐字逐句感知一下这首诗,大家先朗读一遍!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由于学生边远山村的孩子基础差,必须得逐句讲解)

老师:同学们这首诗的体裁呢是一首五言律诗,同学们律诗的每一句分别叫做什么?

同学:(因为 上一首《望岳》中教过,学生会回答:首联-----尾联)老师:同学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同学告诉老师从首联中作者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些景物后作者心情又如何呢?首联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沦陷的都城,深深的草木;感慨、哀伤

教师:对,诗人春日远眺看到的是破败的、繁华不再长满荒草的都城,满眼的荒凉冷落,作者心情是感伤、悲痛的,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亲人离散。这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老师:那颔联中写到了什么?

学生:写了流泪的“花”和惊乱的“鸟”。

老师: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把花鸟拟人化了,赋予了花鸟以人的感情,娇艳的花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①作者为“感、恨”的主体 ②花、鸟为“感、恨”的主体 老师:颈联又给我们叙述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战火连绵,家书值万金

老师: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用“万金”比喻家书的珍贵,形象地表达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嗯,大家接着继续看尾联又写了什么? 学生:头发花白,插不住发簪了

老师:诗人自己的肖像描写,诗人举手搔头,意欲解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用具体的形象写出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的程度之深!满腔愁绪难以排遣愁白了头。

4、好的现在呢大家详细了解了诗作的具体内容,大家现在朗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小组讨论来尝试归纳诗文的主旨.(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从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抒发的情感上来归纳分析)

(在学生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陈述意见)

四、教师呈现完整的主旨:

《春望》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五、诗歌艺术特色?

(同学们,大家认为这首诗写的好吗?你觉得写的好在什么地方?)

(在学生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陈述意见后教师给以点拨做出归纳)㈠ 借景抒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㈡

移情于物

诗人感叹时事而观花时,好像花儿也在流泪;怨恨别离时,那好像也在悲鸣,在诗人心里,花儿有情感,它会感伤流泪;鸟儿也有感情,它会悲伤鸣啼。这种不正面描写,而采用侧面描写方法——移情的手法,不但把无情之物赋予人的情感,而且推己及物,无生命之物都被感动了,这样更加有助于提高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的强烈性,增强诗人情感的悲戚与深沉,更能表现出诗歌意境的高远,提高了诗歌的审美艺术效果。

(三)对偶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让学生自己去找对偶的对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授此课所选取的教学资源:

篇3:杜甫《春望》教学拓展

关键词:借景抒情,乐景,哀

《春望》写于756年, 即杜甫被安使叛军俘获到长安的第二年。诗人春望, 疮痍满目;感时恨别, 情怀悲怆。颔联“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以乐景写哀愁, 可从两种角度加以品析。

一是移情于景, 写乐景不能为哀情欣赏。美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不同境遇的人, 对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审美态度。“一个沉溺在痛苦中的心灵, 美对他不起什么作用” (法国哲学家库申《论美》) 。诗人以花鸟拟人, 移情于景, 哀情生哀景,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 花鸟虽为娱人之物, 但诗人观之, 似乎花也“溅泪”, 鸟也“惊心”。而这样的哀景又生哀情, 此所谓情景相生。故景物虽美, 却不能为哀情欣赏, 其中也就蕴含了深沉的愁绪。

二是触景生情, 写乐景为哀情所厌憎。有时哀情过甚, 美景还可能令人产生厌憎情绪。杜甫胸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政治抱负, 而多重深刻的社会矛盾, 尤其是安史叛乱, 万方多难, 壮志难酬, 国愁家难, 交织一身。因而, 此时的花鸟美景与诗人的哀情愁绪格格不入, 以致触景而生发厌憎情绪。春色明媚, 春光如画, 反而更觉徒增伤悲;花开鸟鸣, 物竞自由, 而人事不预, 反而更觉亲人离散, 身心困顿;万物争春, 欣欣向荣, 这又反而深感山河破碎, 国势飘摇, 人生衰老。诗人犹言, 何以在“我”感时恨别之际, 花儿偏偏开得这么明艳, 鸟儿偏偏叫得这么动听, 而让人“溅泪”, 令人“心惊”?“溅”, 状泪流之涌, “惊”, 摹震撼之巨, 厌憎之中饱含着深哀巨痛, 而又蕴藉含蓄。这样品味的角度虽然不同, 但“乐景写哀”的本质是完全相通的。

乐景写哀哀愈深, 言之有尽意无穷。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身际遭遇, 杜甫的诗中常常表现乐景与哀情的审美矛盾, 以和谐融洽的景象, 将深沉积郁的哀愁, 对比、反衬得更加突出, 更加含蓄, 更加深邃。这也是古典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春望》教学中, 可选择杜甫的相类诗作, 结合特定背景, 引导学生有机拓展, 深入领悟, 提高鉴赏能力。乐景写哀大致有三种情况, 现分别举例并品析如下:

1. 写乐景不为哀情所欣赏

天地景物对人并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当人处于哀愁伤感时, 往往景色虽美, 却似乎非“我”所有, 而无心欣赏, 令人感到十分遗憾。这样的感受可以把哀情表达得深沉含蓄。如《日暮》:

牛羊下来久, 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 何须花烬繁。

这首诗写于767年, 杜甫流寓夔州瀼西。颔联“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 晚风凉爽, 明月皎洁, 瀼西山川, 明丽如画;然而, 这里却非故园。只因羁旅天涯, 漂泊无定, 忧国思家, 诗人的心境与明丽的乐景不相和谐, 因而无心欣赏。“自”, 蕴含着十分的遗憾;“非”, 渗透着满腹的惆怅。该联深蕴着无可奈何的乡愁旅思。

再如《忆弟二首》 (其二) :

丧乱闻吾弟, 饥寒傍济州。

人稀吾不到, 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 无时病去忧。

即今千种恨, 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 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 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 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 东西消息稀。

“故园花自发, 春日鸟还飞”, 只因安史战乱还在进行, 兄弟天各一方, 不得相见, 更不能同归故园, 欣赏故园春日的花鸟美景。“花自发”、“鸟还飞”, 寓意花鸟各得其所, 而人事不预。由于担忧其弟安危, 内心充满着孤独、失落和伤感, 所以记忆中的故园春景虽美, 却总觉得已经和自己了无相干, 引不起丝毫的欣赏意念。

2. 写乐景为哀情所厌憎

诗人的哀情愁绪与美景不相和谐, 有时不但无心欣赏, 还会感到格格不入, 甚至生发厌憎情绪。这种审美感受, 更能表达哀愁的深沉积郁。

如《送路六侍御入朝》:

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 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 触忤愁人到酒边。

这首诗作于763年春。前一年, 杜甫避乱而流寓梓州。可至今, 各种激化的社会矛盾并未真正解决, 动乱时局仍未平息。“不分桃花红似锦, 生憎柳絮白于棉”, 桃花红, 柳絮白, 春色明媚, 景象怡人;但诗人却反而感到“剑南春色还无赖, 触忤愁人到酒边”, 这只因为迟暮飘零, 感时恨别, 苍凉满怀, 难以自遣, 而对景伤情。在诗人眼中, 这些美景好像故意与自己作对, 更增添了愁绪, 因而对桃柳产生了“不分”、“生憎”之感, 憎其“无赖”、“触忤”。

再如《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首诗写于764年春, 正是吐蕃攻陷长安的第二年, 皇帝离京逃难, 诗人客居成都, 因国家多难, 忧伤不已。“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面对近楼繁花春色, 不仅无心欣赏, 反而更加黯然悲伤。

3. 写乐景为哀情作反衬

诗人还常常渲染良辰美景的和谐气氛, 从反面渲染、烘托哀愁沉郁的心情。如《南征》: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此诗为769春诗人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极度矛盾痛苦的思想感情。首联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春水方生, 桃花夹岸, 锦浪浮天;碧波荡漾, 云帆一片, 枫树成林。诗人描绘出一幅美妙迷人的自然图景, 渲染出生意盎然、欢乐明快的氛围。然而, 长年颠沛流离, 远适南国, 年老且病, 前途渺茫;虽仍忠心一片, 希冀报效朝廷, 而一生苦吟, 未见知音, 壮志终成空悲切。诗人正是以乐景描写创造出的和谐氛围, 反衬悲凉凄楚而难以遣怀的心境, 令人怆然泣涕。

再如《绝句二首》 (其二) :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 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绘出了一幅令人目迷神夺的的风景画。漫江碧波, 水鸟翎白, 掠翅江面;山青欲滴, 花红似火, 绮靡灿烂。一个“逾”字, 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 而愈显其翎毛之白, 碧白相映生辉;一个“欲”字, 以拟人化手法, 把青山之花朵写得摇曳多姿, 青红互为竞丽。江、山、花、鸟四景, 碧、青、红、白四色, 景象清新绚丽, 令人赏心悦目。

春末夏初的景色, 可谓美矣, 然而岁月荏苒, “今春看又过”, 却不知“何日是归年”。诗人渲染客观氛围的和谐融洽, 反衬乡思之愁的深沉积郁, 更令人感受到漂泊离乱的无限感伤, 而别具韵致。

篇4:杜甫春望教学设计

一、有效提问应创设丰富的情境

教学情境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诗歌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大多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合理有趣的情境,在提问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文中的情境,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作为情境。

在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中,诗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随着历史沉淀,而且在时代的脚步中毫不停息地前进着。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小对于“不知盘中餐,粒粒且辛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句就耳熟能详。在这之前,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天门山》,感受了李白丰富想象和豪放气势的浪漫主义风格,但是今天老师要通过杜甫的《春望》带大家领略另一种截然相反的风格。相信大家上课前已经做好了预习工作,现在有哪位同学想介绍一下大诗人杜甫呢?(由于学生平时积累较少,刚接触新课,对杜甫了解不深,学生一片安静,陷入沉思)

师: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前我们学过或者读过有关杜甫的诗歌,比如《望岳》。(经过提示,部分学生得到启示,踊跃举手。)

生1:杜甫,字子美。

生2:杜甫是“诗圣”!

生3:我们还学过他的《登高》。

教师及时补充:杜诗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著有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有效提问应抓准切入点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把握提问的着眼点,抓准提问的切入点。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角度、适宜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提问的设计要独到、新颖、有趣,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在提问的过程中,要重视方式方法,浅出深入。

在诗歌的课堂提问设计中,笔者认为重视“悟读”是关键。诗歌需要丰富的联想和自我理解、领悟。

[案例](组织学生朗读《春望》)接下来老师给大家2分钟,让大家思考从这首诗中联想到什么?(注意:要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杜甫,把自己融入到诗句里的情境中,感受他当时心中所想)。

补充:之所以规定思考时间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找准思维的触点。

生1:诗人是痛苦的,因为国家灭亡了。

生2:诗人很伤心,因为和家人分离。

生3:我认为他是愤怒的,因为国家遭受了侵犯。

感想: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找准提问的切入点,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而且有利于解放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

三、有效提问应把握好节奏

有些教师片面认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次数和频率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试想,一堂课仅有45分钟,如果设计过多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了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控制好提问的密度至关重要。

[案例]师:诗人由看到花鸟的感时恨别,以对花鸟的描写烘托出自己此时感伤的心情,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属于哪种写法吗?

生1:衬托吧。

生2:我认为是借景抒情。

师:意思差不多了,可以换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生3:触景生情。

师:那“感时”的“时”和恨别的“别”分别指什么呢?

生1:“时”指时事”, “别”指分别。

师追问:哪位同学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的?

生2:“感时”的“时”是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恨别”的“别”是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想:这些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此后再引导学生诵读诗句,让学生的思维有个缓冲的时间。因为过多的问题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探讨,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四、有效提问应通过争论生成更多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设法时,应该思考是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问题的设计应该能够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使提问不仅成为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也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案例]师:自从安史之变以来,到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然而战火持续不断,心中多么期盼可以收到家人的消息,在这时,一封家书莫过于 “万金”啊!这两句诗句写出了普通百姓在消息隔绝的战乱年代,等待家书的迫切心情,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正当笔者感慨万千之时,一位学生突然发言)

生: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我认为诗人迫切等待的“家书”其实隐含收复河山的期待。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非常独到,很有价值。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

生1:我同意,从“感时花溅泪”可以看出。

生2:我也同意。

生3:我不同意,我觉得杜甫不会跟妻子讨论战争的,他不会让妻子也为战事烦恼的。

师:说得多好啊!

感想:有效提问不应该一成不变,而要经得起质疑、讨论、探究。有效提问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打破常规,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结语

总之,关于有效提问的研究与探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提炼。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立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心声,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真正充实起来。

篇5:杜甫春望读书笔记

诗歌《春望》开始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当时山河依旧,物事人非,虽然是草木欣欣,但印入诗人眼中的却是满目凄凉。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祖国的大好山河一片凄凉的叹息。”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诗人在极度伤感的情况下,看到花都想流泪,听见了鸟的叫声都会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地描绘出了战火纷飞连绵,已经打了三个月还不停,在这时想要得到一封家书比得到万金还难,头发变白了还很稀疏,就是白发也所剩无几了,连簪子也插不上去。这几句诗把国事和家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和诗人憎恶战争、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精神。

篇6:《春望》杜甫 教案

唐·杜甫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准确背诵。

2、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

2.品味诗歌语言,解读诗歌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融情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律诗,饱含了作者的爱国、忧国之情,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所传达的内在情感,陶冶性情,并能够当堂成诵。

2、点拨法。这是本课的第二首诗,诗歌的意境、风格以及情感都有明显的变化,在理解这种变化的缘由过程中,教师可对作者的生平背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时年七月,杜甫闻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为的消息,便将家小安顿在朗州 羌村,只身投奔唐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回长安。叛军因杜甫官职卑微,未对他实行囚禁。此时的长安已被焚劫一空,作者环顾所见皆是满城荒凉,不禁悲从中来。于次年三月写下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朗读

1、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提示个别字词的读音。

2、教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读音错误,并提示朗读情感;深沉、凝重,学生根据提示再度诗歌。

三、文意解读

诗歌题为”春望“,和上一首诗“望岳”一样都由一个”望“字总起全诗,由此可见本首诗歌的内容,皆是作者春日望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描述春望所见之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虽然依旧是原来的样子,然而春临长安,眼前却是一片乱草丛生的荒废景象。“破”字道出了都城之破败,而“深”写出了野草之丰茂。“国破”而“山河在”,“城春”却“草木深”,两两相对,前后相比,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春天本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时节。然而面对眼前这残破荒凉的景象,不免使人触景生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乐之物,逗人开心的东西,然而作者却说花儿落泪,鸟儿惊心。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作者所表达的究竟是诗人落泪惊心呢还是花鸟落泪惊心?

明确:这两种解释都是合情合理的:一方面诗人感时伤世,看到开放的春花,不禁潸然泪下,听到小鸟的鸣叫,也心惊胆寒。这是促景生情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赋予花鸟以人的感情,以花鸟拟人,看见这遍地衰败之景,鲜花也不免落泪,鸟儿也不免心惊。两种解释虽则不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却相通,前一种触景生情,后一种移情于物,都突出了情景交融,感时伤世深刻含蕴。

诗句中,“溅”字可否换做“落”“滴”等词语?

明确:不可以。“溅”意思是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不仅包含了落下的意思,更形象的描述出眼泪飞溅的动态性,突出了作者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故而更好。

诗歌的前四句,都由”望“字统领。诗人俯仰瞻视,从都城的城池到山河,再由满城景色到花鸟,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在这种视线的转换中,诗人的情感由弱变强,不断从心中显现出来,以至于遍及眼之所望的所有景色都染上了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在这种情与景的相互变化和交融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这样一种画面:诗人站在倾圮坍塌的断壁残垣之上,翘首仰望,为国家和人民的不幸暗自落泪,都城尚且如此,别处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诗人由此不禁缓缓低下头,陷入沉思,于是,诗歌便很自然的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之乱以来,战乱连绵不息,至今仍然转乱不断。战争阻断了交通,使家书不能送达。奔波在外的游人、战士,他们是多么深切的盼望着得到亲人的音讯和消息。此时的家书,难道不比千金万银还要珍贵么?这一句写出了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当时是不是诗人所独有的?

明确:消息隔绝久盼不至的急切心情。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郁达夫曾经在他的诗作中写到“一直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眼前的遍地战火,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都让诗人心中充满了难以解除忧愁。想要抓一抓头皮以解烦恼,却不想这一头白发因为忧愁二更显稀疏短浅,几乎差不住发簪。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越是想要搔头解愁,白发越是短不胜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无疑更增添一层悲愁。

四、情感把握

总结起来,这首诗歌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由望字总领全诗,前两句写望中所见的春城败象,后两句写望中所感的忧国思家。荒凉破败的景色和作者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相互融合,形成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画面。字字句句显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千百年来历久不衰,奉为千古名篇,我想其间还有很多意味值得我们去细品,值得我们的去挖掘。让我们饱含感情的朗诵一遍。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一名消防文职人员下一篇:七只乌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