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

2024-04-15

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

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体会

*年*班:

家长:

今天,我有幸作为孩子的家长,参加了*小学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为时半天,学校优美的教学环境、优良的教学设施,老师生动活泼的授课,孩子们开心快乐的学习,*校长推心置腹的讲话,不禁让我心情激动、感受深刻。

课堂展示第一节是体育课,同学们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在崭新明亮的体育馆里,做操、抛毽子、运球,让同学和家长互动运球。不知不觉,一节体育课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同学们即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一些运动技能。第二节是*老师的语文课,这节课讲的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上,*老师利用幻灯片将一堂课讲的生动有趣,同学们学习气氛高涨,每次提问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就这样,一节语文课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下课了,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快乐,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更是高兴不已。这样的课堂气氛,孩子们怎么会不愿学,又怎么会学不好呢!两个多月前还是一群在家里“称皇”“称帝”的淘气包,现在竟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由此可以想象的到,为了孩子们的快乐健康成长,老师们平日里要付出多少辛苦努力与良苦用心!在这里我向老师们说一声“辛苦了!谢谢你们为孩子们的无私付出!”

两节课堂展示之后,班主任*老师带领各位家长参观学校的教学设施,从一楼到四楼,全校所有的二十三个班级的教室都设在窗户朝南的位置,而所有老师的办公室,甚至校长办公室却都在“厢房”,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爱。美术室、音乐室、劳技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厅……,各项教学设施、设备远比想象中还要丰富。一些活动展示也充分体现了海城小学的办学特色。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家长也一百个放心。

最后在多功能厅,四个班级的同学结合学习内容分别表演一个节目,赢得家长们阵阵掌声。接着通过一段视频,让我们*小学的历史及概况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在这次活动的最后,*校长发表讲话,讲话内容诚恳殷切,让我深深感受到如今教师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到相互理解的重要与可贵,感受到*小学未来的光明前景。一个上午的活动就这样在兴奋、惊喜、愉快和对未来美好憧憬中圆满结束了,希望学校今后还能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家长有机会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最后,我再一次:“谢谢老师们!谢谢您们为孩子们付出了这么多!衷心祝福老师们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家长:

篇2: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

孩子现在上中班,每天我都很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吃的好不好?过的开不开心?对于幼儿园的认知除了每天电子屏上的菜单,就只限于看看幼儿园张贴的通知和老师之间的问候。想深入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却一直没有机会。感谢中班的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体会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

4月27日早上,和孩子一起来到中班教室,孩子稚嫩的阅读声已经传了出来,那是徐老师领着孩子在早阅读。期间三个老师都仔细观察孩子,要求孩子用手指指着课本上的字读,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又帮助孩子初步认识一些字。

老师工作认真仔细,尤其是关系到孩子安全的问题。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邻居让我把他借我哥哥的打胶枪捎回去,因为时间关系,我只好把打胶枪带到幼儿园,放在教室的门口。没想到一会班主任吕老师就把打胶枪拿进来放到小朋友接触不到的地方。因为打胶枪是金属的,小朋友看见玩耍会伤到自己或其他小朋友。虽说只是这么一个细小的动作,但是让我感到非常感动和欣慰,老师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孩子的安全问题,任何安全隐患都能及时排除,注意到每一个小细节:从桌子的棱角到玩具架、书架的高度,以及卫生间的防滑垫等,无一不看出老师的精心布置,从各个角度为孩子考虑。

早阅读结束后在白老师的看护下,每个小组轮流去喝水、上厕所,期间孩子们表现的安安静静,井然有序,这样良好的习惯和平时老师花耐心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是分不开的。没有轮到的小组由徐老师带领着唱歌做游戏,孩子们随着老师的手势做出各种动作,真的非常可爱。

我给孩子讲了《动物尾巴的功能》,看着孩子们积极的思考,踊跃的回答问题,感到非常的快乐,他们就像一群可爱的精灵,眼睛清澈明亮,心灵高贵纯洁,和他们在一起,自己都感觉年轻了许多。

喝奶的时间到了,老师将温和的牛奶发到每一个小朋友的手中,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有的孩子将奶袋弄破了,牛奶也撒出来了,老师连忙将剩余的奶倒到杯子里,收拾干净。当时感觉孩子还小,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老师每时每刻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力,付出耐心和爱心。

林林的妈妈给孩子讲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猜谜语环节时,我看到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动脑,大声说出自己想的答案,这次说的不对的也不气馁,下一个谜语依旧踊跃回答,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让我这个做家长的都小小惭愧了一下。

早操时间到了,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金光闪闪的向日葵球拍。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音乐响起来,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整齐的动作,喊出嘹亮的口号,即训练了孩子们的肢体灵活性及协调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接下来是好玩的唱歌做游戏时间。老师教孩子们唱的《种葵花》,看着孩子们都能大大方方地站到前面去唱歌,做游戏的时候也都积极参与,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这种唱歌做游戏的方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表演机会,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而且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然后是户外游戏时间,今天的游戏是跳圈比赛,老师将孩子们分成四个组进行比赛,孩子们积极参与,团结合作,每个人的小脸上都红扑扑的,洋溢着快乐的微笑,相对于快乐,名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培养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老师也积极参与进来,拉近了与孩子的关系。

午饭时间到了,因为幼儿园食堂是封闭式管理,外人不得入内,所以我和林林妈妈在外边等着老师把孩子的午饭领出来,结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三个桶,一大托盘洗好的餐具,还有一大盆馒头,真不知道平时两个老师是怎么拿的(还有一个老师需要留在教室看着孩子)。回到教室,打开一看,饭菜很丰盛:地三鲜,水晶丸子,紫米馒头,玉米蛋花羹。孩子们井井有条地去拿餐具,端饭菜,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等所有的小朋友都做好后,一起向老师道谢,才开始吃饭。期间孩子们都是安安静静的吃饭,并且没有吃饱的都会举手给老师要,饭菜也都是吃的干干净净,可以体会出老师平时对孩子生活细节中的教育,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接下来就是饭后散步和午睡时间了。为了不打扰孩子的休息,我们就恋恋不舍得离开了幼儿园。

这次开放日老师并没有刻意的提前去做什么安排,让我真真实实的感受到平时孩子在幼儿园的一种生活学习状态,孩子们过得充实而快乐,生活作息也非常有规律。老师真的很忙,也很辛苦,教室的场地有限,当做游戏的时候需要把床叠着放,桌子搬到后面去,给孩子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当吃午饭的时候又需要把桌子搬回来,午休的时候又需要把床铺开来。活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关心与呵护,她们都很爱孩子,努力为孩子们做到最好,很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我觉得老师能安排家长开放日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零距离感受

孩子在园学习生活,可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讨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得知孩子的发展水平及与伙伴交往的状况,特别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同龄幼儿相比较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助于深入了解孩子,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增强老师、家长、孩子之间的沟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衷心祝愿:孩子们成长快乐!祝每一位老师都万事如意!祝我们的幼儿园蓬勃发展!

中一班 卢韵涵妈妈:李宁

篇3: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的主要特点

(一) 自上而下的准备工作为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展开, 幼儿园会做出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幼儿园领导、年级组和教师三个层面的准备。幼儿园领导的准备主要是指幼儿园园长、副园长等对整个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规划和设计, 包括明确活动的宗旨、确定活动的大致时间与形式、协调整个幼儿园的人力与物力。年级组作为幼儿园的教研组织, 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困难与问题。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年级组会组织教师讨论活动主题、指导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平行班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教师与家长在互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教师是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执行者和组织者, 他们要做最微观层面的准备, 具体包括针对幼儿的准备、针对家长的准备。由于家长的到来, 在开放活动中幼儿会比较兴奋与激动, 从而忘记听教师的指令;或者过于紧张, 从头到尾都“放不开”;或者当家长离开的时候, 情绪激动而哭泣。为了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 教师一般会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之前, 与幼儿“约法三章”。家长是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受众群体, 教师会在开放日活动之前通知家长、动员家长积极参加活动。教师通知、动员家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书面材料的形式进行通知, 如班级的宣传栏贴通知、为每位家长发放一份通知单。还有一种就是口头通知或提醒,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前一天下午, 教师会再一次提醒来接幼儿的家长, 请他们务必来参加明天的家长开放日活动。

(二) 教师精心选择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吸引家长参与

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准备阶段一般遵循这样的路线:确定活动的时间—明确活动的宗旨—确定活动的形式—准备活动的内容—对相关人员作出准备。在整个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选择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在选择内容的时候, 幼儿园和教师一般会综合考虑班级近期的教育重点、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幼儿近期的发展状况、家长的兴趣与需要。

许多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园本课程或特色课程, 教师在确定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时, 会重点展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一位教师所说:“我们这次的活动主要是让家长了解我们‘儿童城’的活动, 这个‘儿童城’是我们幼儿园特有的。我们想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我们幼儿园的探究室都玩些什么, 怎么去玩, 幼儿自己怎么去动手做这些东西。”“幼儿园的课程不只是促进幼儿的发展的, 不只是促进教师发展的, 也是促进家长发展的。”“只有当家长真正成为课程的参与者, 家长才能从中获益, 即得到发展。”[1]因此, 幼儿园可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特色课程, 通过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促进家长的成长, 同时为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同事关系提供了基础。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面向全体幼儿家长的活动, 活动的受众群体就是家长, 教师在选择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具体内容时, 也会考虑到家长的兴趣与需要。“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幼儿方面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要时, 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就会更高, 态度也会更加积极。”[2]以服务家长为宗旨的幼儿园, 在选择活动内容的时候, 会考虑到家长的教育需求。

(三) 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有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相比,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会给予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新授课上, 同一个问题, 教师会请不同的幼儿回答, 可能是单个幼儿回答, 可能是一组幼儿回答, 还可能是全体幼儿的集体展示。比如, 在S教师的课上, 教师带幼儿学习一首儿童诗。教师先邀请了班上一半左右的幼儿单独背诵诗歌, 又请幼儿分小组来背诵, 最后请全体幼儿转身面向自己的家长集体背诵诗歌。由于后面一排的幼儿比较矮, 家长看不到自己的幼儿, 教师还专门请后面一排的幼儿站在凳子上, “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来背诵诗歌”。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家长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幼儿, 他们更希望看到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幼儿没有表现的机会家长就会很失落。他们会认为幼儿平时就更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了。”S教师说道。所以, 在一学期仅有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会照顾到家长的感受, 尽量给更多的幼儿一些发言的机会, 让家长能够看到幼儿在集体面前的表现, 从而打消家长的一些顾虑与不安。

(四) 运用观察记录表帮助家长有目的地观摩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除了采用言语、动作之外, 还会把观察记录表作为一种互动符号。观察记录表一般会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以描述教师和幼儿的主要活动为主, 包括教师的教学组织过程和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这一部分为家长观察教师和幼儿行为提供了线索。另一部分为家长的观察记录, 要求家长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填写观察记录表。教师的这些提示, 促使家长观察自己的幼儿, 并学习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幼儿的行为, 进一步地思考幼儿产生某种行为的主要原因。

戈夫曼用焦点互动和非焦点互动来指称两种基本的互动类型。其中“焦点互动是当人们积极有效地在某一时间里, 集中感觉和视觉的注意力于某一焦点时发生的”[3]。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一种焦点互动。观察记录表作为一种活动材料或者媒介,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家长的“视觉与认知”与教师的关注点协调起来, 可以说是家长参与教学观摩活动的“航线图”, 它的使用体现了家长开放日活动目的与意义的改变。

(五) 活动中教师创设家长与幼儿的互动环节

当家长集体进入本属于教师和幼儿的课堂时, 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客观环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考虑到这种改变, 利用新环境的优势, 增加一些家长与幼儿互动的环节,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比如, S教师请幼儿改编诗歌, 并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画出来, 请家长把幼儿创编的诗歌以文字的形式写在图画的旁边;F教师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跳舞, 请家长扮演小花, 小朋友扮演小雨。教师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 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 体验幼儿的学习过程, 从而更加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 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 从而拉进了教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进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情感关系。

二、影响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

(一) 幼儿园办学性质

不同办学性质的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 这影响了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大部分民办幼儿园遵循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运行规则, 其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来源于幼儿家长。幼儿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有足够的生源, 就必须有吸引家长的资本, 就应该尽量让家长满意。在一学期仅有的1~2 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幼儿园便以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为主, 把幼儿园的优势和特长尽量展现出来, 以获得家长对于幼儿园的认可与肯定。而那些资本雄厚的公办幼儿园在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方面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幼儿园, 这类幼儿园不需要考虑生源的问题, 不用刻意去迎合家长的需要, 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他们希望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 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维护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开放日活动过程中, 公办幼儿园更注重的是向家长展现幼儿学习的过程, 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成长。

(二) 家长的生存状态

处于不同生存状态的家长对幼儿园有不同的期望, 对幼儿园的活动持有不同的态度。D园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 如D园园长所说, 她们所面对的大多数家长主要精力是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 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幼儿的教育上, 他们希望幼儿园能够承担教育幼儿的全部责任。当面对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时候, 他们会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于这部分家长, 幼儿园在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动员工作”, 家长来到幼儿园现场之后, 更多是以一名“欣赏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生存状态, 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幼儿的教育问题上, 而且比较注重幼儿的教育。对于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 还会主动地配合教师做出一定的工作。在活动过程中, 家长不仅能够关注到幼儿的生活状况, 而且他们对于幼儿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的课程都希望有更多的了解, 教师也会通过观察记录表等方式对家长的行为进行引导。

(三) 教师对活动的情景定义

托马斯认为, “人不像动物那样对客观刺激进行纯粹的反应, 人在行动前都先经过对情境进行定义的过程, 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4]教师对家长开放日活动本身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方式:例行公事、成果展示、共同发展。

对于“例行公事”的教师来说, 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是他们不得不去执行的“任务”。 《幼儿园工作规程》 指出:“幼儿园可实行对家长开放日制度。”[5]教师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他们没有意识到活动对于教师、家长的意义时, 活动仅仅是例行公事。“成果展示”型教师在发现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信任危机, 并影响到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时, 便特别希望与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家长开放日活动就被定义为一种展示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的平台。“共同发展”型教师希望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促进家长某一方面的发展, 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好地合作。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 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课程, 同时也希望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真实想法以及困惑。

三、提高家长开放日活动质量的建议

(一) 明确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要目的———从活动展示走向合作学习

佐藤学在其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 一书中提出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构想。在他看来, “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 不仅仅是儿童们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 也是教师们作为教育专家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 还是家长和市民参与学校教育、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6]

教师和家长应该是一个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 教师和家长应该有共同的愿景, 即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在这个共同体中也应该不断地获得成长与发展, 获得更多的教育幼儿的理论、经验、方法等。有的幼儿园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用大段的时间来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 把幼儿一个学期所学到的主要内容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上都向家长展示。这种成果性展示是为了让家长能够更加信任幼儿园, 从而在情感上接受幼儿园, 对幼儿园及教师产生专业认同。这种情感上的接受和专业上的认同对于一个共同体的发展是必要的, 但这仅仅是最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应该以促进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进步为目的, 让每一个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发展。因此, 幼儿园应该转变这种观念, 从一种成果性展示走向一种过程性展示, 并把过程性展示的最终目的指向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通过集中有目的的观察、针对性的研讨促进家长的发展。

(二) 改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独唱走向合唱

通过对家长开放日活动现状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从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组织形式的确定到活动时间的选择等都是幼儿园及教师决定的, 家长多是处于被告知的地位。很少有家长会主动询问或者主动为教师出谋划策, 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活动过程中, 家长一般也是听教师的“指挥”。这种状况可以说是教师的“独唱”。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 “角色与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角色通过互动表现自己, 互动又是角色之间的互动”。[7]在活动过程中,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实际上是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个体根据对自身以及他人的角色意识进行互动。所以, 要想改善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行为, 首先要改善现有的教师和家长对于自身的一种角色定位, 建构一种更为和谐的互动关系。教师和家长应该平等协商、共同参与, 从教师的“独唱”走向教师和家长的“合唱”, 为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家长可以参与活动时间的确定、主题内容的选题、开放的形式等, 变活动的“客人”为活动的“主人”, 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 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三) 聚焦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从常规开放走向主题研讨

整体来说,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让家长学会观察幼儿, 并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判与解读, 反思造成幼儿行为的原因, 包括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另一方面,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也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体系,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并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如果遵循上述这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常规性开放并不能实现这一功能。幼儿园邀请家长来参观幼儿园的半日教育教学活动, 从幼儿入园开始, 经历晨间活动、早操、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吃饭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 家长在短时间内能够接受大量的信息, 但是家长缺少对于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主题研讨式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思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基于各自对幼儿行为的观察, 讨论确定一个活动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家长开放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的行为聚焦在这一更小的主题上, 围绕这一主题事先作一定的准备, 从观察幼儿的活动开始, 以教师、家长之间的讨论结束, 促使教师和家长在体验、交流、反思中成长。

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家园联系的一种重要途径, 是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明确活动的目的、改善活动中的亲师关系、聚焦于明确的主题, 提高活动质量, 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6) .

[2][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M].邱泽奇, 译.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4][7]周晓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篇4: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应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幼儿园可实行对家长开放的制度。”所谓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就是幼儿园在每学期特定的一天向家长开放教育教学的活动,目的是让家长更清楚、详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配合幼儿园采用正确的育儿方法,以提高保教质量,实现保教目的,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呢?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设计要新颖,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

1.开放日活动从“晨间接待”开始。接待不仅仅是把幼儿迎进教室,也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环节,因为家长根本不知道幼儿园老师是如何管理自己孩子的,更不知道孩子在园里是个什么情况,所以这个环节一定不可忽视。一“问”:“今天谁送的宝宝”“你带早点了吗”等,目的就是观察孩子的情绪对不对,看有没有异样的表现,以便教师清楚地掌握孩子的健康和情绪状况;二“看”:就是观察孩子的表情、气色、是否带伤、有无病容,以及时发现问题;三“摸”:摸摸孩子的额头看是否有发烧现象,摸摸孩子的脸让他感觉你在意他,让孩子感觉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并消除离开家的孤独感;四“查”:检查孩子的衣服口袋、书包,看有没有危险品。然后让孩子自己找座位、自己摘书包,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这时候孩子的一日活动才开始了。当家长看到老师这样细心地在管理自己的孩子,他们一定会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当然只让孩子这样干坐着还不行,晨间接待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特别是给家长开放的一天,作为活动的设计者,一定要满足家长的好奇心,既要让家长看到老师的能力和劳动的成果,还要顾全体幼儿,所以这个环节的内容要不拘一格,应该把平时所教的内容都展示出来:如背儿歌、唐诗、手指游戏、音乐游戏等,还要尽量让全体幼儿都活动起来,好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现。

2.早点和入厕环节。家长都很担心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因为在家这些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的,所以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是怎么进行的,这时生活老师就会不失时机地把平时培养的结果展示给家长:怎么取早点,怎么排着队有序地到杯架前取水杯,并在老师倒水时运用礼貌用语:“谢谢老师”,然后安安静静地进餐,之后把食品包装纸、果皮屑等垃圾丢到垃圾桶里面,再整理好自己的餐具,装回到自己的包里。然后是入厕时间,教师还是很有序地组织幼儿一组一组地入厕、洗手。当家长亲眼目睹了孩子在园的这些超常表现时,会由衷地发出赞叹:“简直是太能干了”“孩子在园的表现太棒了”。这样,家长回到家肯定会模仿老师的样子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就是“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目的。

3.教学观摩活动。让家长观摩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给家长提供一个实地学习老师的经验和方法的观摩机会,以便家长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例如:本次“开放日”观摩活动我们给家长展示的是听说游戏《可爱的小动物》,通过这个游戏活动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咕、汪、喵”等音,并能协调地模仿小动物动作,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积极性,并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在大家面前大胆、响亮的说话;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家长看了非常感兴趣,认为在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种游戏。

4.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目的是便于教师现场指导和孩子游戏的方式方法,使家长在和幼儿共同活动中获得亲子合作的经验。依然以游戏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在这个环节,教师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游戏,先让家长说出动物的名称,再让小朋友模仿出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然后互换角色,家长做出动作或者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让孩子说出动物的名称。

5.户外活动。户外活动的内容有课间操的表演、户外游戏等。幼儿园的课间操不像中小学,中小学生自觉性较高,而幼儿园的课间操是教师组织能力的体现,因为在做操时,首先要整队列队形,然后还要在小朋友前面带操,带操时不只是简单地做操,而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调动起所有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地来做操。这个环节,让家长既看到了老师的实力,也观察到了自己孩子的表现:听指挥的、“事不关己”的、东张西望的等,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会有个客观的评价。这样,回到家他肯定会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个反省: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么差?原因是什么呢?

6.展示活动。向家长展示幼儿园的课改经验、教学成果、办园特色等;还有幼儿的手工、绘画等作品。这有助于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并与老师积极配合,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二、要灵活有效地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不同年龄孩子的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也会不同。大班的家长希望看到孩子入小学前的状态,这就要教师必须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小班的家长只是希望看到自己孩子对集体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和表现情况,教师就要根据家长的这些要求和希望,来设计开放日活动,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充分体现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为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要调动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的积极性

家长开放日活动一定要注重整体规划,并关注孩子和家长的需要,让家长从观摩者转变为参与者,只有让家长亲自走进孩子的教育环境中来,他们才会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不易,才会大力支持园内的工作,为教育孩子献计献策,使家园共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2.家园互动,提高活动质量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切忌教师唱“独角戏”,一定要让家长参与进来,因为有的家长对开放日活动不重视,认为“只要我来就可以了”,至于老师和孩子做了些什么都不在意。有的是“无所事事”型的:什么也不看闲聊的、打电话的;有的是“包办代替”型的:教师要求的亲子互动,让家长配合孩子完成某个活动,家长就包办了,替孩子完成了任务;有观察和指导型的:这些家长会很认真地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还会不时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帮助。所以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教师必须让家长明确自己来参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要提供机会让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育儿的经验,实现家园之间交流、沟通的目标。

篇5:参加家长开放日的活动感言

接下来的音乐课,孩子们更是陶冶了情操,听着伟大的音乐家安德生作品,《打字机》这是一首令人难忘的名曲,幽默有趣的使用了真正的打字机快速打字而敲击出来的声音,甚至还包括了那种老式打字机在换行的时候发出的“警告”铃声,然后打字者手动换行发出的“嘎嘎”声,巧妙的模拟着忙碌的办公室里面此起彼落的打字声,旋律流畅生动,内容通俗易懂,感叹孩子们有如此机会欣赏伟大的作品,对比我们学习的年代,除了羡慕,剩下的只有感叹了,这次的家长开放日,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孩子们在何种氛围里学习。学校这种开放、自信的教学态度,对孩子对家长都是受益匪浅。谢谢老师!让我有了这难忘的一天。期待着下一次的家长开放日……。

家长会上,首先x老师对班里的每个孩子的数学情况向家长做了分析,并总结孩子的特点,因为孩子的学习态度不同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很大的差异,虞老师看到班里学习不自觉的或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利用午休或下班时间让学生及时过关作业,只要学生主动找她过关作业或是要求辅导,她就会毫无怨言得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她的费尽心思,苦口婆心想让每个同学都有极大的改善和进步。

虞老师报告完后,看到了儿子口中的MS曹(英语曹老师),她强调了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每天听读习惯的养成是如何的重要,鼓励孩子多说多表演,她以活跃、积极、鼓励的教学作风影响家长们让孩子如何爱上英语。

最后班主任x老师就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人际交往、积极自信、家校联合等方面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用事例来说明,深入浅出,很受启发。然后从语文角度谈语文素养,从课内外阅读、摘抄、日记到练字。可以看出,朱老师竭尽全力想把孩子培养优秀,唯恐一个孩子掉队。朱老师强调:要让孩子养成专心学习,主动完成作业,并把每一次写字当成练字的习惯;培养孩子们养成看书,看作文,摘记优美词句的习惯;也让孩子养成背词汇和课文的习惯;还要让孩子坚持周期学习的习惯(预习、听课、复习)……

三位老师都提出希望家长们能够好好和她们合作,努力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并强调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孩子的受益是终生的。

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家长,所以我的孩子的学习习惯一直很差。通过家长会,我深深体会到,在现在这种形势下,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责任,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做到严而有度,不能放任自流。在家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该有一些牺牲精神,就如老师所说对于老师来说一个学生只能占用她们四十分之一的精力,而对我们家长来说,孩子是唯一。

篇6: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

今天又是一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日,这次受邀的有三个小组的家长,我们一起体验了中

(一)班这个小集体的快乐一天。

现在的小孩都是独身子女,平时在家都是一个人玩,生活在大人们的世界里。一到幼儿园他们就像来到了自己的小王国,看到他们在一起聊天嬉戏、做游戏、上课、玩玩具,无不体现了孩子的童趣。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吃、睡、健康等问题。今天来到孩子们的课堂,我真感觉到了孩子的教育是事无巨细的,要从点滴开始,小到排队喝水、洗手、自己吃饭,大到学会跟别人交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去引导和重复示范才能取得成效。老师们准备充分、耐心教导,正确引导孩子们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且还主动与家长沟通,一起纠正孩子的不足之处,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幼儿园能开办这样的活动,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是非常有意义的。中

篇7:参加家长开放日感想

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对家长开放的日子,让家长了解学校,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日常表现的日子。

今天参加了蜊江小学家长开放日,感触颇深。在我们的印象中,上学就是老师讲台上讲,学生台下听,但是今天的家长开放日让我了解了现在孩子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家长开放日在孩子们的课间操――优美的足球韵律操中开始了,课间操不再是我们想象的单纯的跑步,而是有着优美时尚的配乐的足球操,将足球运用于体操中,既增加了趣味性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接下来的两节课也让我们感到时间飞逝,受益匪浅。五三班的张剑华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张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我们的思绪也随着老师精彩的讲解在飞扬,进入了《夏洛的网》的精彩情节中,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学生时代。第二节课更是形式丰富,有亲子诵读、有全班同学都参与的诗朗诵,有美文美感,还有绕口令,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了知识,收获了笑声。

作为家长,我们真心感谢蜊江小学为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让孩子在快乐中学知识,在快乐中成长!

篇8: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

关键词:家长参与,开放活动,比较分析,对策

1 研究的问题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在特定的日期向家长开放教育活动。园长是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引领人, 在努力与世界幼教发达国家对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上海郊区园长对美国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会做出怎样的评价?他们的评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如何看待和对待他们的评价?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方法:

采用重点访问法:选择一定的情境, 把研究对象置于其中, 进行访问, 了解他们在情境中的主观经验, 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解析。[1]

2.2 研究材料:

把研究者在美国P市M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中拍摄的照片按活动环节进行编码, 随机选出4个环节的照片各1张。

2.3 研究对象:

在上海10个郊区中随机抽出5个, 再在每个区中随机抽取1所幼儿园, 其园长为研究对象。

2.4 研究步骤:

在各园长办公室进行访谈;征得同意后, 对访谈进行录音;呈现4张照片, 加以说明;确认理解照片的内容后, 开始提问;把访谈的声音资料转化成文字资料, 反馈给园长。

3 研究结果

3.1 对自由活动的评价

园长的评价如下:

D1:家长对孩子很亲切、很关注;很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D2:这种形式非常好, 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活动, 值得我们学习。

D3:家长笑得很灿烂, 没有作为一种旁观者, 也没有帮孩子操作;孩子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非常开心, 没有心理压力。

D4:孩子少, 提供给孩子的环境好;家长在旁边看孩子, 让孩子自主操作。

D5:这2位家长是以很欣赏的神情在看孩子操作, 没有表现出大手代替小手做事。

由此可知, 园长在评价自由活动时, 最为关注活动中的家长, 认为他们能仔细观察孩子而不是对孩子熟视无睹, 主动参与活动但又不对孩子包办代替;较为关注活动气氛, 认为它轻松、愉快、融洽、和谐, 不会产生任何心理压力;也能考虑到活动中的幼儿, 认为班级规模小, 利于他们探索;还能考虑到活动的作用, 认为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3.2 对烹调活动的评价

园长的评价如下:

D1:家长很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 发挥自己的特长;活动很自然, 贴近孩子生活, 孩子很喜欢;我们不敢在厨房里搞。

D2:非常注重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可在厨房里活动, 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在中国幼儿园, 孩子一律不允许进厨房。

D3: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孩子体验, 作品成功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我们要像他们一样让孩子真正学会生活。

D4:他们让孩子亲身体验, 3个孩子都很投入;家长都参与活动;我们带孩子到厨房去操作还是比较少的, 因为考虑设施和安全。

D5:2个家长带着孩子专心致志地做点心, 孩子相当开心, 像这种太生活化的东西都被我们许多幼儿园抛弃了。

由此可见, 园长在评价烹调活动时, 最为关注活动中的儿童, 认为他们都对活动感兴趣、很专注、很自主, 能通过动手制作体验成功的喜悦;较为关注活动中的家长, 认为他们对活动很专心、很投入;比较关注活动的场所, 认为厨房大门的打开, 能为儿童提供直面生活的机会。

3.3 对集体活动的评价

园长的评价如下:

D1:老师很自然;孩子很开心;每个人的神态都很专注, 都在跟着教师的要求做;说明老师的方式方法完全符合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家长的配合很好, 孩子坐在里面, 家长坐在外围。

D2:这个活动真的是非常的宽松;孩子非常地投入;家长也参与进来, 这对家长来讲也是个受教育的过程。

D3:我们开放活动, 没有这么自由、宽松。

D4:孩子很放松;老师坐在小板凳上, 很亲切, 没有要求他们怎样坐好;家长也是放松的。

D5:从家长的姿态、孩子的坐姿、上课老师的神情中, 我感到他们的活动是常态的:家长以放松的神情在参与活动, 小朋友的坐姿也比较多。

从上可知, 园长在评价集体活动时, 都很关注活动中的教师、儿童、家长以及活动氛围:认为教师既能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幼儿, 而不是严格限制幼儿坐的姿势、形式、方向和视野, 又能以自然轻松的方式组织活动, 而不是去做许多准备工作, 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就或自己的才能;认为儿童很开心, 虽然随意、自由, 但又不失专注和投入;认为家长很放松, 能配合教师, 参与活动, 从中受到教益;认为活动氛围自由、宽松。

3.4 对午餐活动的评价

园长的评价如下:

D1:自带午餐为幼儿园减轻了很多负担, 这很好;家长在用餐中, 很轻松、很愉快;孩子进餐需要有个愉快的环境, 这种氛围很好。

D2:自带午餐很好, 能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也省掉了幼儿园很多人力和物力。

D3:对后勤工作来说, 他们已减轻了负担;像我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来操作。

D4:午餐都是自带的、丰富多彩, 真的蛮好, 对我们园长来说, 没有很多的压力。

D5:体现了家园的一种亲密程度和相互尊重的观念;他们在共同午餐, 吃得很开心, 重在感受和参与, 这是比较好的;我们国家对幼儿园食物的限制非常多。

从上可见, 园长在评价午餐活动时, 最为关注午餐来源, 认为儿童自带午餐能减轻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压力, 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较为关注午餐含量, 认为食物品种多样、营养丰富;还能关注午餐氛围, 认为家长和孩子同吃, 是尊重家长的表现, 利于为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

4 讨论与建议

4.1 家长参与的方式

从对自由活动的评价上可以看出, 园长喜欢美国家长积极的参与态度和民主的参与行为, 而不喜欢中国家长消极的参与态度和放任、代劳的参与行为。

致使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在参与方式上产生分歧的原因是: (1) 幼儿园的管理欠民主。幼儿园每学期只向家长开放1次活动, 而没有经常打开大门, 迎接家长的来访, 错失了让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事件真实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的许多时机。 (2) 幼儿园的指导不到位。幼儿园在向家长开放活动之前, 只是给家长发个“通知”, 告诉他们开放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而没有对开放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家长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加以说明。

为了使家庭参与的方式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实行家长开放政策。幼儿园要意识到家庭和他们一样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献给儿童。研究表明, 家长期望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来支持儿童的成长。[2]因此, 幼儿园应实行开放政策, 欢迎家长随时来访,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使家长能利用闲暇时间, 及时了解幼儿园教育, 客观评价孩子。 (2) 发挥教师多重作用。家园合作经验表明, 在家长参教过程中, 教师起着重要作用。[2]因此, 为了使家长能以适宜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到教育中来, 幼儿园就要发挥教师的作用, 鼓励教师扮演好咨询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等角色。

4.2 厨房重地的禁区

从对烹调活动的评价上可以看到, 园长羡慕美国幼儿园把厨房大门打开、吸引儿童与日常生活亲密接触的勇敢举措, 而对中国幼儿园紧闭厨房之门、把儿童与真实生活隔离开来的胆怯做法提出了质疑。

导致我国幼儿园厨房成为禁区的原因有: (1) 教育政策的贯彻不力。2002年教育部颁发《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提出“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2006年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要求“监督、检查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4]为了实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目标, 幼儿园建立了各项厨房卫生安全制度, 而“厨房重地, 闲人免进”牌子的挂出则是一种堵塞措施。 (2) 幼教工作者的认识偏差。美国同行视厨房为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所, 而我国却把厨房看作是一个“雷区”, 想到的较多的是导致儿童身体受伤这一消极面, 但对能更好地点击生活这一积极面看到的较少。 (3) 家园边界的划分不当。美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对优质幼儿园提出了各项评价标准, 其一就是“家长可以在任何时候参观访问幼儿园的任何地方”, [5]这就消除了家园边界;而我国则没有提出类似的评审要求, 加上一些幼儿园还亮出了“厨房重地, 闲人免进”的“黄牌”, 就使家园边界格外分明, 且有失偏颇。

要打破厨房重地禁区, 我们就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 开展大讨论。如何真正执行教育政策以保证厨房的卫生安全?在已采用的措施中, 哪些是积极的防范措施, 哪些是消极的阻断措施?儿童进厨房, 会带来什么正面或负面效应?如何利用积极因素去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反思讨论, 寻找变革思路, 为实现“厨房革命”做好认知准备。 (2) 变禁区为特区。美国在厨房开展烹调活动的举措,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我们可以此为参照, 解放儿童的空间, 把厨房禁区当作特区, 既不谈“厨”色变, 也不掉以轻心, 健全各种积极的预防机制, 为实现“厨房革命”做好制度保证。 (3) 进行小实验。我们要在保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 适时打开厨房大门, 指导儿童和家长进入, 观看、参与制作食物, 使儿童受益无穷。

4.3 集体活动的坐姿

从对集体活动的评价上可以发现, 园长赞扬美国幼儿园允许儿童自由选择坐姿的策略, 而对中国幼儿园硬性规定儿童坐姿的措施流露出了不满。

导致两国对儿童坐姿要求不一的原因是: (1) 儿童观的不同:中国教师认为, 儿童是小大人, 应像成人一样坐要有坐相、要坐如钟;美国教师认为, 儿童是成长中的人, 不可能像成人那样长时间地保持某种坐姿, 应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变换坐姿。 (2) 健康观的不同:中国教师更看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认为童年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儿童只有时刻挺胸坐好, 才能避免出现脊柱弯曲的不良状况;美国教师更看重儿童的个体特征, 认为不同的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 坐姿也就不同, 只有允许儿童选择坐姿, 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 (3) 教育观的不同:中国教师比较注意集体活动的形式, 强调对幼儿进行整齐划一的“军营式”管理;美国教师比较关注集体活动的氛围, 重视对幼儿进行轻松自由的“田园式”管理。中国教师比较关心集体活动的认知效果, 认为儿童只有坐得好, 才能学得好;美国教师比较关心集体活动的情感体验, 认为儿童只要乐于参与、感到愉快就行了。中国教师比较重视集体活动中自己的“闪亮登场”, 认为这是向家长展示自己管理才能的最佳时机, 因此对儿童的坐姿严加控制;美国教师比较注重集体活动中家长的合作分享, 认为这是吸引家长参与教育的宝贵时光, 儿童的坐姿只要不妨碍活动的开展就行了, 因此对儿童的坐姿不予干涉。 (4) 成才观的不同:中国家长认为,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自己的孩子不论在哪一方面都要比别的孩子强, 因此喜欢相互攀比, 一旦发现孩子有不如同伴的坐姿, 就会加以干预;美国家长认为, 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 没必要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 所以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落实在孩子的坐姿上。

美国关于儿童坐姿的看法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 正确看待儿童的坐姿:我们应把儿童看作是发展中的人, 正确认识儿童的特点, 全面理解儿童的坐姿, 并给儿童一定的自由度;站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 把儿童不合乎成人要求的坐姿与违反班级常规区分开来。 (2) 增强管理班级的能力。幼教实践表明, 如果班级是混乱的, 那么儿童则不能学, 教师也不能教。[5]因此, 我们要对班级进行管理。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 我们要把关注儿童的坐姿与重视活动的气氛结合起来, 把注视儿童外在的行为特点与注意儿童内心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3) 密切与家庭的关系。幼教经验表明, 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彼此了解和认可对儿童的期望, 那么他们就能达成共识;如果家长和教师合作, 那么家长还能帮助教师经营班级。[5]所以, 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 发挥家长在培养儿童良好坐姿中的积极作用。

4.4 午餐活动的负荷

从对午餐活动的评价上可以发觉, 园长向往美国幼儿园让儿童自带午餐减轻负担的“仙境”, 而对中国幼儿园为儿童提供午餐承载压力的困境表现出了无奈。

致使我国园长承受午餐压力的根源主要有: (1) 教育政策。2002年教育部颁布《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提出“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 明令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同年还发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006年又颁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强调“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 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8]这就使园长时刻绷紧“食品卫生安全”这根弦, 以免受到处分。 (2) 伙食管理。幼儿园庞大的规模增加了午餐的工作量。为了做到账目明细, 每月要向家长公布伙食费收支, 为缺席儿童退还伙食费;为了确保营养均衡, 每周要为不同年龄儿童制定食谱;为了防止病从口入, 每天要做好食物清洗、炊具餐具消毒工作。这就使园长在午餐供应的整个流程中不能有任何疏漏。 (3) 家长重视。“民以食为天”, “吃”成为家长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他们不仅会观看幼儿园的食谱, 而且还会寻问孩子进餐的情况, 这就使园长在午餐的质和量上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为了缓解园长的压力,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反思餐前准备。如何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为幼儿午餐做好准备?如何通过不同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 使家长知道应给孩子带什么样的食物来? (2) 优化午餐环境。在美国, 不仅允许教师和儿童一起午餐, 而且还欢迎家长来午餐。[9]这就给儿童营造了一个家庭式的进餐氛围, 使儿童能仿效身边成人的榜样,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也可对此进行尝试, 以扭转儿童进餐时, 教师和家长都是旁观者和监督者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参阅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273.

[2][3]Berger, E. (2004) .Parents as partners in education:Families and schools working together.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Education, p.282.

[4]http://www.moe.edu.cn2008/02/12

[5][6][7]http://www.naeyc.org2008/02/13

[8]http://www.moe.edu.cn2008/02/15

上一篇:井下排水安全措施下一篇:2010年林西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