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纳税实务讲稿

2024-05-21

增值税纳税实务讲稿(精选6篇)

篇1:增值税纳税实务讲稿

[财税实务]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实务操作视频汇总

视频入口:

实务操作视频课程讲解A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461137-1-1.html

实务操作视频课程讲解B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461138-1-1.html

实务操作视频课程讲解C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466629-1-1.html

实务操作视频课程讲解D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466632-1-1.html

实务操作视频课程讲解E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469818-1-1.html

实务操作视频课程讲解F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469819-1-1.html

实务操作视频课程讲解G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469820-1-1.html

知识点1: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计算原理 一、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计算原理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额相当于商品价值C+V+M中的V+M部分。

根据增值税的定义,增值税额应为“增值额×税率”计算而来。但在实务中,一般是用间接法进行计算,即先计算出应税货物的整体税负,然后从整体税负中扣除法定的外购货物已纳税款。这样计算的结果就相当于“增值额×税率”,只是这种方法在实务中更易操作一些,所以得到了普遍应用。

例如:生产企业将40元的原材料投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为80元,以130元的价格售出。

在这个过程中,货物增值了两次,第一个增值额是80-40=40元,第二个增值额是130-80=50元,共增值90元。根据增值税的定义计算的增值税额为(40+50)×17%=15.3 元。按照间接法计算的增值税额=130×17%-40×17%=15.3元。

因此,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注意:增值税是价外税,如果取得的是价税合计,则应该用“价税合计数÷(1+增值税税率)”来换算成不含税价,再用不含税价乘以税率计算增值税额。

知识点2:征税范围

二、征税范围

在实务中,准确把握增值税征税范围,关键是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区分开来。

(一)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或进口的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都应该计算缴纳增值税。

1.货物指除了土地、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等不动产之外的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和气体。

例如:生产企业销售自己生产的水杯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需要缴纳增值税,而销售办公楼则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不征收纳增值税。

会计实务:在会计上,一般纳税人销售产品,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进口货物

企业进口货物时,作为购入方要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如:某企业进口一批商品,价格折合人民币30000元,包装费2000元,支付卖方佣金1000元,进口运费和保险费3000元,关税税率5%。

进口关税完税价格=30000+2000+1000+3000=36 000(元)

进口关税=36000×5%=1 800(元)

进口增值税=(36000+1800)×17%=6 426(元)

会计实务:一般纳税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提供加工劳务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受托方要就收取的加工费计算增值税额。

加工劳务是有偿加工劳务,本单位职工为本单位所提供的加工劳务不属增值税征税范围。

修理修配劳务也是指有偿修理修配增值税应税货物。例如,修理汽车的劳务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而修理大桥不属增值税征税范围。本单位职工为本单位提供的修理修配劳务不属增值税征税范围。

会计实务:企业提供增值税的应税劳务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在确定增值税征税范围时,关键是要正确区分增值税和营业税各自的征税范围。

因增值税和营业税都是对货物和劳务的流转额征税,在实务中极易混淆,总结如下:

有形动产和与有形动产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

不动产、无形资产以及除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外的其他劳务征收营业税。

思考题:一家公司专门从事外送快餐业务,应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

(二)对视同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

一般纳税人的有些行为本不属于有偿让货物的销售业务,但为了保证增值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不致因发生下列行为而使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也为了避免因发生下列行为而使货物销售税收负担不平衡,防止利用下列行为逃避纳税义务,税法规定要视同销售计征增值税。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委托方)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收到代销清单或代销款时。若均未收到,则于发货后满180天时计算缴纳增值税。

会计实务:在发生纳税义务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例如:A公司委托B公司销售商品100件,双方签订的协议价格200元/件,该商品成本为120元/件,增值税率17%。B企业将该批商品以每件200 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共取得价款20000元,增值税3400元。A企业按照10%付给B企业手续费,并在B企业交来代销清单时开给B企业同样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于这项业务,A企业应在收到代销清单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20000×17%=3400元。

借:应收账款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400

2.销售代销货物(受托方)

售出时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取得委托方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受托方收取的代销手续费,不交纳增值税,而应按“服务业”税目5%的税率交营业税。

例如:某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为甲公司代销货物,按零售价以10%收取手续费10000元,尚未收到甲公司开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该商业企业代销业务应纳增值税为:

零售价=10000÷10%=100 000(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100000÷(1+17%)×17%=14 529.91(元)

应纳营业税=10000×5%=500(元)

如果收到甲公司开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14529.91元。

借:银行存款

000

贷:应付账款

470.0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29.91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9.91

贷:应付账款

529.91

3.总分机构(不在同一县市)之间移送货物用于销售的,移送当天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

例如:位于北京的总机构向天津的分支机构移送一批货物,总机构的税务处理就应该是对于移送货物作为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分支机构对于接收的货物计算进项税额。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对于这样的业务,在实务中要正确区分视同销售与不得抵扣进项税的情形。另外,注意在计算销项税额时不能以成本作为计税基数,而是要以计税价格进行计算。

例如:某企业将自己生产的水泥用于办公楼建造工程,水泥的成本68000元,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率17%,则此项业务属于视同销售业务,需要计算销项税。

销项税额=100000×17%=17000元。

借:在建工程

000

贷:库存商品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00

如果这批水泥不是企业自产的,而外购的,则将其用于在建工程,就不能作为视同销售处理,而是进项税额转出。假如上述水泥进价68000元,用于在建工程项目,则税务处理应为:进项税额转出=68000×17%=11560(元)。

借:在建工程

560

贷:库存商品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60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例如:某企业将自己生产的空调作为节日福利发给200名职工,其中生产工人170人,管理人员30人。每台空调的生产成本1000元,计税价格1400元,则企业需要将此项业务视同销售处理,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销项税额=170×1400×17%+30×1400×17%=476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327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00

另外,分摊职工工资的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78 460

管理费用

1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27 600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例如:某企业将购买的一批货物投资给A公司,这批货物的进价80000元,计税价格100000元,则企业应将此项业务作为视同销售处理,计算增值税销项。

增值税销项税额=100000×17%=17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00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在实务中,报税人员往往会把视同销售和进项税额转出的业务相混淆。我们来总结这一部分税务处理的规律:

(1)自产和委托加工的货物不管是向外部移送,还是内部使用,均视同销售进行处理,计算销项税额。

(2)外购的货物:如果是向企业外部移送,视同销售处理;如果是内部使用,其进项不允许抵扣,已抵扣的,要将进项转出。

例如:某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本月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0万元(不含税价),其成本为80万元。将一批售价为19.8万元的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其成本为18万元。用一批自产产品对外投资,其成本为18万元,双方协商不含税价为20万元。用一批自产产品对外捐赠,成本5万元,不含税平均售价为 5.5万元。零售一批库存积压物资,成本为5.4万元,取得零售收入7.02万元。

处理如下:

(1)销售产品:

销项税=100×17%=17(万元)

借:银行存款

17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000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000

贷:库存商品

800 000

(2)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213 660

贷:库存商品

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60

(3)用自产产品对外投资:

销项税额=20×17%=3.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00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 000

贷:库存商品

180 000

(4)对外捐赠:

销项税额=5.5×17%=0.935(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

3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50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000

贷:库存商品

000

(5)零售产品:

销项税额=7.02/(1+17%)×17%=1.02(万元)

借:银行存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0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000

贷:库存商品

000

上述销项税额合计=17+3.366+3.4+0.935+1.02=25.721(万元)

知识点3:混合销售及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增值税处理

(三)混合销售及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增值税处理

1.混合销售行为

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同时涉及非应税劳务(即应征营业税的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

税务处理:混合销售原则上依据纳税人的营业主业判断是征增值税,还是征营业税。属于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只征增值税。其销售额应为货物的价款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数,该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应视同含税销售额处理,且该混合销售行为涉及的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凡符合规定的,在计算混合销售行为增值税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例如:家具厂销售家具30000元,同时送货上门,并单独收取1000元运费,则家具厂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0000+1000 /(1+17%)]×17%=5245.3(元)

从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增值税混合销售业务的特点:

(1)此企业的主业是销售业务

(2)送货业务从属于销售业务

(3)货款和运费向同一方收取

总结: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例如:商场销售对于所售商品送货上门,为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

特殊规定: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1)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2.兼营非应税劳务

增值税纳税人在销售应税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即营业税规定的各项劳务),且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从属关系,这种经营活动就称为兼营非应税劳务。

兼营非应税劳务原则上依据纳税人的核算情况判定:

(1)分别核算的,对销售货物和提供非应税劳务分别计算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

(2)未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销售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例如:某汽车制造厂(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600万元,税款102万元,材料已入库,货款已付。销售汽车取得不含税收入 1000万元,增值税170万元,同时收取运费35.1万元,已存入银行。兼营汽车租赁业务取得收入30万元(单独核算),已将款项存入银行。

分析:汽车制造厂销售汽车同时收取运费,是增值税的混合销售业务,应一并征收增值税。租赁汽车业能单独核算租赁收入,属兼营业务,应征收营业税。

销项税额=170+35.1 /1.17×17%=175.1(万元)

营业税=30×5%=1.5(万元)

与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

6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00

贷:银行存款

7020000

借:银行存款

120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0

其他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51000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000

知识点4:增值税优惠政策

(四)《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五)其他与增值税免税有关的规定

(1)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

再生水;以废旧轮胎为全部生产原料生产的胶粉;符合标准的翻新轮胎;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

(2)污水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的劳务。

(3)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自产货物: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热力;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以废旧沥青混凝土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采用旋窑法工艺生产并且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水泥。

(4)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

以退役军用发射药为原料生产的涂料硝化棉粉;对燃煤发电厂及各类工业企业生产的烟气、高硫天然气进行脱硫生产的副产品;以废弃酒糟和酿酒底锅水为原料生产的蒸汽、活性炭、白碳黑、乳酸、乳酸钙、沼气;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燃料生产的电力的热力;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5)对销售自产的综合利用生物柴油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6)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粘土实心砖、瓦,一律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不得采取简易办法征收。

(7)单位和个人销售再生资源,应当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缴纳增值税。

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缴纳的增值税2010年底前实行先征后退政策。对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2009年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按70%比例退还纳税人,对其2010年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按50%的比例退回。

(8)除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外,其他单位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增值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的,不征收增值税。

(9)转让企业全部产权转让涉及的应税货物转让,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增值税。

(10)黄金生产和经营单位销售黄金(不包括标准黄金)和黄金矿砂(含伴生金),免征增值税;进口黄金(含标准黄金)和黄金矿砂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通过黄金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持有黄金交易所开具的<黄金交易结算凭证>),未发生实物交割的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的,由税务机关按照实际成交价格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纳税人不通过黄金交易所销售的标准黄金不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11)对从事热力、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增值税纳税人收取的一次性费用,凡与货物销售数量有直接关系的,征收增值税;凡与货物销售数量无直接关系的,不征收增值税。

(12)至2010年底,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至2010年底,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按17%税率征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集成电路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例如:软件开发企业2009年9月销售额(不含税)为100万元,计算出当月应交增值税为15万元,则其实际税负15 /100=15%,按规定超出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也就是应退税额=15-100×3%=12(万元)。

(13)纳税人销售软件产品并随同销售一并收取的软件安装费、维护费、培训费等收入,应按照增值税混合销售的有关规定征收增值税,并可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对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按期或按次收取的维护、技术服务费、培训费等不征收增值税。

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征收增值税,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不征收增值税。

(14)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印刷厂印图书、报纸、杂志和书报,分为两种情况:

①纸张是印刷厂提供,税率为13%;

②纸张由出版单位提供,税率为17%。

(15)对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免征增值税。

(16)纳税人生产销售、批发、零售有机化肥免征增值税。

(17)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3年内免征增值税。对血站供应给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免征增值税。对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按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卫生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知识点3:混合销售及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增值税处理

(三)混合销售及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增值税处理

1.混合销售行为

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同时涉及非应税劳务(即应征营业税的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

税务处理:混合销售原则上依据纳税人的营业主业判断是征增值税,还是征营业税。属于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只征增值税。其销售额应为货物的价款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数,该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应视同含税销售额处理,且该混合销售行为涉及的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凡符合规定的,在计算混合销售行为增值税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例如:家具厂销售家具30000元,同时送货上门,并单独收取1000元运费,则家具厂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0000+1000 /(1+17%)]×17%=5245.3(元)

从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增值税混合销售业务的特点:

(1)此企业的主业是销售业务

(2)送货业务从属于销售业务

(3)货款和运费向同一方收取

总结: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例如:商场销售对于所售商品送货上门,为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

特殊规定: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1)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2.兼营非应税劳务

增值税纳税人在销售应税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即营业税规定的各项劳务),且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从属关系,这种经营活动就称为兼营非应税劳务。

兼营非应税劳务原则上依据纳税人的核算情况判定:

(1)分别核算的,对销售货物和提供非应税劳务分别计算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

(2)未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销售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例如:某汽车制造厂(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600万元,税款102万元,材料已入库,货款已付。销售汽车取得不含税收入 1000万元,增值税170万元,同时收取运费35.1万元,已存入银行。兼营汽车租赁业务取得收入30万元(单独核算),已将款项存入银行。

分析:汽车制造厂销售汽车同时收取运费,是增值税的混合销售业务,应一并征收增值税。租赁汽车业能单独核算租赁收入,属兼营业务,应征收营业税。

销项税额=170+35.1 /1.17×17%=175.1(万元)

营业税=30×5%=1.5(万元)

与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

6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00

贷:银行存款

7020000

借:银行存款

120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0

其他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51000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000

知识点4:增值税优惠政策

(四)《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五)其他与增值税免税有关的规定

(1)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

再生水;以废旧轮胎为全部生产原料生产的胶粉;符合标准的翻新轮胎;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

(2)污水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的劳务。

(3)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自产货物: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热力;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以废旧沥青混凝土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采用旋窑法工艺生产并且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水泥。

(4)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

以退役军用发射药为原料生产的涂料硝化棉粉;对燃煤发电厂及各类工业企业生产的烟气、高硫天然气进行脱硫生产的副产品;以废弃酒糟和酿酒底锅水为原料生产的蒸汽、活性炭、白碳黑、乳酸、乳酸钙、沼气;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燃料生产的电力的热力;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5)对销售自产的综合利用生物柴油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6)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粘土实心砖、瓦,一律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不得采取简易办法征收。

(7)单位和个人销售再生资源,应当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缴纳增值税。

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缴纳的增值税2010年底前实行先征后退政策。对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2009年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按70%比例退还纳税人,对其2010年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按50%的比例退回。

(8)除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外,其他单位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增值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的,不征收增值税。

(9)转让企业全部产权转让涉及的应税货物转让,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增值税。

(10)黄金生产和经营单位销售黄金(不包括标准黄金)和黄金矿砂(含伴生金),免征增值税;进口黄金(含标准黄金)和黄金矿砂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通过黄金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持有黄金交易所开具的<黄金交易结算凭证>),未发生实物交割的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的,由税务机关按照实际成交价格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纳税人不通过黄金交易所销售的标准黄金不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11)对从事热力、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增值税纳税人收取的一次性费用,凡与货物销售数量有直接关系的,征收增值税;凡与货物销售数量无直接关系的,不征收增值税。

(12)至2010年底,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至2010年底,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按17%税率征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集成电路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例如:软件开发企业2009年9月销售额(不含税)为100万元,计算出当月应交增值税为15万元,则其实际税负15 /100=15%,按规定超出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也就是应退税额=15-100×3%=12(万元)。

(13)纳税人销售软件产品并随同销售一并收取的软件安装费、维护费、培训费等收入,应按照增值税混合销售的有关规定征收增值税,并可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对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按期或按次收取的维护、技术服务费、培训费等不征收增值税。

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征收增值税,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不征收增值税。

(14)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印刷厂印图书、报纸、杂志和书报,分为两种情况:

①纸张是印刷厂提供,税率为13%;

②纸张由出版单位提供,税率为17%。

(15)对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免征增值税。

(16)纳税人生产销售、批发、零售有机化肥免征增值税。

(17)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3年内免征增值税。对血站供应给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免征增值税。对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按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卫生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篇2:增值税纳税实务讲稿

增值税纳税申报实务操作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收入中,应免征营业税的是()。

A.展览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

B.寺庙出售的纪念品收入

C.公园内电影院门票收入

D.电视台的广告收入

2.某外贸企业出口取得外销收入300万元,货物适用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按税法规定,外贸企业可申请退税()万元。

A.51 B.45

C.3

4D.30 3.2009年3月5日,某电视机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从外购进电视机配件一批,配件不含税价款100万元,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给某运输企业配件运费5万元,取得货运发票一张,该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是()万元。

A.17.35

B.17

C.0.35

D.0 4.某生产企业当月发生一般贸易出口业务,出口发票上注明到岸价为1000万元,按合同约定,企业应当承担货物出口后的运保佣等费用20万元,货物适用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按税法规定,企业当期应申报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万元。

A.40.8

B.40

C.39.2

D.0.8 5.《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反映的是()。

A.企业当期收齐单证的免抵退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填报

B.企业当期收齐单证和前期出口在本期收齐单证的免抵退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填报

C.企业当期没有收齐单证的免抵退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填报

D.企业当期收齐单证和没有收齐单证的免抵退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填报

6.某纳税人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租出设备一台,收取的价款为100万元,价外费用8万元,设备购进成本75万元,发生运费5万元,租赁期总天数为300天,本期为30天,计算本期应缴纳营业税()元。

A.1400

B.1000

C.5000

D.3200 7.对纳税人为销售应税消费品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其增值税、消费税正确的计税方法是()。

A.收取的包装物押金,一律不并入销售额征税

B.酒类包装物押金,一律并入销售额计税,其他货物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

C.啤酒的押金不征收消费税,那么也不征收增值税,因为二者计价口径应该是一致的

D.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其他货物押金,单独记账且未逾期者,不计算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8.2009年5月,某进口单位进口卷烟20标准箱,每条的完税价格为110元,适用20%的关税税率。则海关代征进口消费税是()。

A.846818.18元

B.545454.55元

C.745454.55元

D.845454.55元 9.《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第14栏为“进项税额转出”,以下业务不在本栏反映的是()。

A.某企业购进材料用于在建工程

B.食品厂将收购的粮食用于本企业职工食堂

C.购进货物发生质量问题,经与销售方协商给予的销售折让

D.某商场将外购的一批MP3用于职工奖励 10.应税消费品出口后外贸企业凭()及消费税专用税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手续,报送出口退税货物进货凭证申报明细表和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

A.两单两票

B.两单一票

C.一单一票

D.一单两票

MC SYSTEM

第 1 页

2013-3-30

增值税纳税申报实务操作习题

11.下列对2009年发生的金融业务营业税计税营业额表述中,错误的是()。

A.保险公司办理初保业务,以被保险人收取的全部保险费减去相应的费用后为营业额

B.境内保险机构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免税

C.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贷与他人使用,以贷款利息收入为营业额

D.金融经纪业务以手续费(佣金)类的全部收入包括价外收取的代垫、代收代付费用加价等为营业额

12.对销售方为购买方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购买方已作账务处理的情况下,以具有购买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作为依据。

A.销售退回证明单

B.进货退回证明单

C.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

D.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企业从事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中,对于营业额的确定,以下公式正确的有()。

A.营业额=卖出价

B.营业额=卖出价-买入价

C.营业额=(卖出价-卖出过程中支付的税金和费用)-买入价

D.营业额=卖出价-(买入价-持有期间取得的股息和利息)

2.下列金融业务中,有关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确定,表述不正确的有()。

A.金融机构从事外汇买卖业务,以卖出价为营业额

B.金融机构销售账单凭证、支票,以取得的收入为营业额

C.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贷与他人使用,以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的余额为营业额

D.金融机构进行债券转让业务,以买卖债券的价差收入为营业额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包括的项目有()。

A.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B.加工费用

C.委托方提供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

D.受托方代垫辅料的价格

4.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是指价外收取的()。

A.集资费

B.返还利润

C.违约金

D.延迟付款违约金 5.消费税纳税申报时应按“视同销售”处理的业务有()。

A.某烟厂将自产的卷烟用于招待客户

B.某酒厂将自产的粮食白酒用于高品质勾兑酒的生产

C.某化妆品厂将自产的新产品给客户无偿使用以推广宣传

D.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将自产的高尔夫球杆与外购的高尔夫球组成套装用于出售 6.以下企业中,采用季度作为营业税纳税期限的有()。

A.财务公司

B.保险公司

C.典当公司

D.农村信用社 7.以下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凭证有()。

A.增值税专用发票

B.海关完税凭证

C.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

D.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发票

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购买货物从销售方取得的返还资金的表现形式一般有()。

A.购买方直接从销售方取得货币资金

B.购买方直接从应向销售方支付的货款中坐扣

C.购买方取得销售方支付的费用补偿

D.购买方在销售方直接列支的费用

9.关联企业之间收取的价款、支付的费用,如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按税法规定予以调整,具体方法有()。

A.按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

B.按照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C.按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

D.按照实际成本

MC SYSTEM

第 2 页

2013-3-30

增值税纳税申报实务操作习题

10.根据2009年增值税的规定,下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或者可以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A.某生产企业年应税销售额为45万元

B.某商业企业年批发及零售应税销售额为90万元

C.某生产企业销售自产产品,并兼营设备修理,取得年应税销售额为40万元

D.偶尔发生应税行为的非企业性单位

11.下列()业务中,对于增值税与消费税均要按视同销售处理计税。

A.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集体福利

B.外购的金银首饰用于职工福利

C.外购应税消费品用于职工宿舍建造

D.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对外投资 12.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有()。A.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B.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C.购进农产品,按照农产品收购凭证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D.购进在建工程所用材料发生的运费,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三、判断题

1.转让金融商品的营业税计税依据是卖出价减去买入价。买入价是指买入的原价,不得包括购入金融商品时支付的各种费用和税金,也不得扣除在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股利。()2.初保业务的计税依据为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

3.单位销售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4.某药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购原材料一批用于生产免税药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进项可抵扣。()

5.纳税人从事安装工程作业,不论所安装的设备价值是否作为安装工程产值,其营业额均应包括设备的价款在内。()

6.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可以退消费税,出口货物凭两单两票及出口货物消费税专用缴款书办理退税。()

7.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8.消费税中实行从量定额征收的有黄酒、啤酒、成品油。()

9.增值税申报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可填写。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10.增值税申报表第8项“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

11.防伪税控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注销认定登记时,同时由主管税务机关收缴金税卡和IC卡。()12.金融企业从事一般贷款业务,应当按照取得的全部贷款利息收入扣除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支出作为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篇3:增值税纳税实务讲稿

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与转化余地,所以对其进行实际税负的对比具有现实意义。

一、比较的基本标准和方法

除了税率的差异,我们还应注意到:增值税缴纳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采购成本和销售收入,并导致最终利润的差异,而获得利润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因此,不论是商贸型企业还是生产型企业(本文将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企业,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的企业简称为“生产型企业”),如果可以进行纳税人身份选择,那么其最终比较标准只可能是净利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比较的是损益角度下的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对利润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有企业的纳税人身份,还有企业供货方和销售对象的纳税人身份,情况由此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简化研究,本文特作如下假设: (1) 以一个完整经营周期的营业利润为衡量标准; (2) 只涉及企业购货、销货两个环节的增值税问题; (3) 一般纳税人只考虑17%的标准税率,商贸型小规模纳税人和生产型小规模纳税人分别考虑4%和6%的标准税率; (4) 一般纳税人的采购成本、销售收入分别设为C、R,小规模纳税人在不影响销售对象购买成本的前提下制定销售价格。

二、商贸型企业两种纳税人身份下税负的比较

在上述假设下,商贸型企业面临的供销情况见表1。我们要做的便是对各种情况下的一般纳税人利润P1和小规模纳税人利润P2进行比较分析。

对于第1种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1=R-C;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由于进项税额不可抵扣,其购货成本为1.17C;若欲使作为销售对象的一般纳税人成本不变,则其不含税销售价格也只能定为R。则有:P2=R-1.17C。显然,P1总是大于P2,即在供货方和销售对象都是一般纳税人的情况下,商贸型企业应当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

对于第2种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1=R-C;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由于进项税不可抵扣,其购货成本仍然为1.17C,但其销售价格可以高于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销售价格,原因在于作为销售对象的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决定了其实际支出即为成本,既然从一般纳税人那里购货时价税合计为1.17R,那么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货也可以接受1.17R的总价格。当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价税合计为1.17R时,其实际不含税收入应为1.17R/(1+0.04),其利润为:P2=1.17R/ (1+0.04) -1.17C。

经过计算不难发现:当P1=P2时,有R/C=1.36;当P11.36,当P1>P2时,R/C<1.36。这说明此时存在一个平衡点,当一般纳税人身份下商品进销差价小于36%时,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利润更大;当商品进销差价大于36%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更有利。

对于第3种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1=R-C。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购货成本为C,但一般纳税人会要求具有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供货方到税务部门代开4%的增值税发票,实际付款额为C+0.4C。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则其购入成本为1.04C(等于实际付款额),而销售收入也是R,故:P2=R-1.04C。显然,P1>P2。

可见,当供货方为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对象为一般纳税人时,商贸型企业应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

对于第4种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1=R-C(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购货共支付款项C+0.04C,销售时共收到款项R+0.17R)。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则成本为1.04C;销售时由于购货方的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则价税合计R+0.17R,即收入为(R+0.17R)/(1+0.04),利润为:P2=1.17R/1.04-1.04C。

经过计算可以发现:当R/C=0.32时,两种纳税人身份下的利润无差别;当R/C<0.32时,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更大;当R/C>0.32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更大。

由于一般情况下,R总是大于C(否则要发生亏损),因此当供货方和销售对象都是小规模纳税人时,商贸型企业应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上述分析结果汇总见表2。

三、生产型企业两种纳税人身份下税负的比较

生产型企业与商贸型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销售成本需要在购货成本基础上加上加工成本,而加工成本基本上都不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除非发生委托加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表1中的四种情况来分析生产型企业的相关情况。这里假设加工过程将增加成本m,所增加的加工成本m相同程度地减少了两种纳税人身份下的利润,因而并不影响两种纳税人身份下的损益对比。但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从4%变到6%,需要对表2的结论做小范围修改。

对于第1种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1=R-C-m;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2=R-1.17C-m。显然,P1总是大于P2,即在生产型企业的供货方和销售对象都是一般纳税人的情况下,其应当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

对于第2种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1=R-C-m;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2=1.17R/(1+0.06)-1.17C-m。

经过计算不难发现:当P1=P2时,有R/C=1.64;当P11.64;当P1>P2时,R/C<1.64。

这说明此时存在一个平衡点,当一般纳税人身份下商品售价低于原材料进价的164%时,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更大;而商品售价高于原材料进价的164%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更有利。

对于第3种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1=R-C-m;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2=R-1.04C-m。显然,P1>P2。

可见,当供货方为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对象为一般纳税人时,生产型企业应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

对于第4种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P1=R-C-m;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时时利润P2=1.17R/(1+0.06)-1.04C-m。

经过计算发现:当R/C=0.39时,两种纳税人身份下的利润无差别;当R/C<0.39时,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更大;当R/C>0.39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时的利润更大。

由于一般情况下,R总是大于C(否则要发生亏损),因此当供货方和销售对象都是小规模纳税人时,生产型企业应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上述分析结果汇总见表3。

四、结论

两种增值税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不能凭表面的税率高低判断,而必须通过特定业务产生的利润来对比分析。利润较小者,说明其税负较高;利润较大者,则说明其税负较低。分析表明,损益意义上的实际税负不仅与企业自身的纳税人身份有关,还与企业供货方和销售对象的纳税人身份相关。实务中,企业可根据供货方和销售对象的纳税人身份进行纳税筹划。

摘要:本文对商贸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以期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增值税,税负,纳税人身份

参考文献

[1].雷长江.增值税税收筹划浅议.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2

[2].张敬柱.不同类型增值税纳税人的纳税利益比较.会计之友, 2005;9

篇4:增值税纳税实务讲稿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纳税实务

为了加强房地产企业税收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国税发[2009]91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和国税发[2009]31号文《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和所得税汇算清缴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企业在实际执行这两个法规时,一方面要保证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公司自身特点合理纳税。怎样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统筹,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把握缴税时间及缴税条件,加强项目前期管理

准确把握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及条件,是房地产企业依法纳税、合理筹划的前提。

从时间上,土地增值税以开发项目为单位进行清算,对于分期开发的项目,以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开发项目中同时包含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应分别计算增值额;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以纳税年度为单位,每年5月31日前完成上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从缴税条件上,土地增值税在清算前,按照预征率在产生预收账款时进行预缴,当开发项目达到规定的清算条件(分为应清算和可清算)时,纳税人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清算工作;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照纳税人年度损益表,计算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的纳税调整金额,按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年度内有所得就纳税,亏损不纳税。

基于以上规定,在实务操作中,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时间和缴税条件存在筹划的空间。土地增值税清算要以备案证上的分期为标准确定需清算的项目,在公司成立初期办理备案证时,公司可以选择分楼栋确定分期还是所有楼栋为一个分期,这取决于公司的整体安排。公司在决定项目分期时,需考虑项目未来整体利润,若项目预期利润持平或亏损,未来可能退土地增值税,则应分楼栋确定分期,尽快收回预缴的土地增值税,带来现金流;若项目预期利润较高,则应在所有收入成本全部发生后进行清算,可以规避由于成本无法全部确认带来的多次清算和多次缴税。在此基础上,公司可规划预计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40平米)和成交价格(不超过同级别平均售价的1.2倍),确认是否属于普通住宅(普通住宅成本加计扣除20%)。在达到清算条件时,对于有可能退还土地增值税的,公司可以要求主动清算。

相对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时间的筹划安排,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一年一次的规定要求公司每年必须对企业所得税额进行计算,当未达到入住条件(发放入住通知书并且收回全款)时,一般损益表的金额均为负数,结合当地预征毛利率的不同规定,按照预征毛利率预先确认当年的税法收入,当公司实际毛利低于预征毛利率时,公司会提前缴纳所得税,并在实际确认收入后办理退税程序,当公司实际毛利高于预征毛利率时,公司会在确认收入后对企业所得税进行补缴。其中预缴的土地增值税在企业所得税调整事项中作为扣减项目,起到降低应纳税所得额的作用。综上,如果公司同时有几个清算项目,可以根据项目盈利情况,调节公摊类费用,以达到少缴纳所得税或晚缴纳所得税的目的。

二、合理确定开发项目的收入和成本,加强成本费用的日常管理

合理确认收入和归集成本费用是土地增值税清算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前提,不同项目、不同分期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又是这两项工作完成的关键。从收入确认和成本归集来看,两税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完整记录收入的发生

土地增值税清算时,会填写销售明细表,对具备清算条件的分期,按照房号对相关信息进行列示,对于产权已经发生转移的(开具销售发票或签订销售合同)均应视为销售收入,对于只交纳定金或认筹金状态的资金收回不视为收入。因此,在清算前已发生面积差需补退款的,要在清算期内及时处理,按照补退后的金额确认收入。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利润表中确认收入的金额,这部分金额是已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会计收入;另一部分是在调整事项中,为已签约未收回全款的部分,这部分税法收入的毛利可以按照实际毛利而不是税务局认定的预计毛利[实际毛利为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这部分税法收入取值可以用年末预收帐款的余额。

以上两税的收入金额在确认口径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所得税是以年底为截止点,而土增税是以清算开始的月份为截止点。

(二)合理确定成本的归集

成本的归集是税务机关审核公司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重点,公司在确定成本扣除金额时一定要考虑开发成本和费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判断公司有无虚列开发成本和费用,保证所有成本和费用发生都是与该项目分期相关。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公司应制作成本计算表对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成本计算表应以房地产开发成本科目为大类,将分期内发生的所有合同按照入账科目记录到成本计算表的成本科目下,合同要体现签订金额、结算金额、已入账金额和暂估金额。在审核已发生的分期下的总成本时,要注意以下六点:(1)公司在土地取得环节是否有国土等相关部门的合法凭据(加盖部门公章);(2)企业支付拆迁补偿费时是否将拆迁明细表等相关资料报税务机关备案,支付给个人的拆迁补偿款、拆迁(回迁)合同和签收花名册应一一对应;(3)土地价款、拆迁补偿费、城市配套建设费的契税是否足额缴纳;(4)企业支付建安工程款时是否从施工方处取得税务机关开具的合规的建筑业统一发票。对于支付进度款的,需获得每笔建安款项支付的依据,即工程量单、付款证书、验收报告等,对于结算的项目,须提供结算报告、最终验收单,考虑工程造价预算与结算是否差异过大,结算款项是否偏高。对于甲供材,即公司自购建筑材料,需注意是否在施工合同中重复计算扣除;(5)多个项目分期共同发生的公共配套设施费,应按不同项目分期合理分摊。一般来讲,开发项目内独立的、非营利的且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的公共配套设施支出都属于可以扣除的公共配套费支出。公共配套设施必须处于红线内,对于一些独立售楼处签订时以无偿赠与地方政府的名义但是在红线外的,在土增税计算时成本不予认可;(6)开发间接费用需与项目直接相关。对于和项目开发无直接关系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团队建设费等需要在成本计算中予以扣除。

分期内总成本的确定对于土地增值税清算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极为重要,两者确定成本的口径基本相同,某些细节略有不同,如土地增值税成本中不包含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同时对于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准予扣除成本。

三、科学确定增值额的计算方法,加强项目的后续管理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确定会涉及预提成本,分期内总成本减去已开发票的入账金额就是预提成本。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出包工程未最终办理结算而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其发票不足金额可以预提,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总金额的10%,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需在汇算清缴日前(5月31日)获取足额发票控制预提金额不超过总成本的10%,否则为虚列成本。分期总合同成本确定后,土地成本可以按照占地面积法,前期费用、建安支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费可以按照建筑面积法(主要是按照可售建筑面积),将分期的住宅类型进行分配。分配后的各住宅类型的总成本除以对应的总可售面积就是该住宅类型的单方成本,单方成本乘以相应的结算面积就是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可以说,分期总成本的确定,对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起到关键作用。

土地增值税清算不会使用预提成本,只会按照实际已经取得可靠发票的成本为基础计算土地增值税扣除金额。可以说,在企业准备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前,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按照实际工程量取得分期总成本对应的发票,这恰恰和企业所得税的10%的概念不谋而合。同时土地增值税清算确定各住宅类型成本的方法和企业所得税也不一致,一般会用各住宅类型的层高系数分配,可以扣除的成本金额只包含已售面积对应的成本,未售部分待后续销售完毕后再行清算。因此,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对于销售进度和发票获得情况公司须提前谋划,以免尾盘剩余过多成本而导致当期缴纳过多的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房地产企业的重点税种,一直以来都是税务机关核查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企业项目前期-中期-后期的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实务操作进行分析和比对,重点讨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可以看到,两税在缴税时间、纳税条件、收入成本的确定、增值额的确认等方面存在诸多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纳税筹划空间。合理利用二者的关系能够提高企业税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事半功倍,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节税效益。

篇5:增值税纳税实务讲稿

1.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的确定

由于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时,价格为价内税,因此,也就有了使用价内税时如何确定不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问题。

与一般纳税人相比,小规模纳税人对此业务使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额=取得的收入+(1 +增值税税率)

但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在本式运用中有所不同的是,一般纳税人在此式中使用的增值税税率应为17%或13%,而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一般为6%.(注:商业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其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4%)

【例】某商店为小规模纳税人,本期实现的销售收人为468000元,全部销

给了消费者,所收款项全部送存银行。月终进行的会计处理为:

销售额=468 000/(1+4%)=450 000(元)

本期应纳增值税额=450 000 x 4%=18000(元)

所做会计分录为:

计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46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5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8000

交纳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8 000

贷:银行存款18 000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计价及税金缴纳的调整

【例】某小规模纳税人将生产的某产品以成本价售与其他单位。经税务人员审查,认定此产品的售出价格明显偏低,因此也就导致了该企业少交税款。

小规模纳税人某产品的成本为10元,而同类产品的售价为16元,该企业共售出该产品6000件,并按6%计算了增值税。

该企业原来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63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某产品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600

税务人员认定,该公司应重新计算其产品售价,改按每件16元的售价计税。应补做的会计分录为(此处考虑用补充登记法做分录):

借:应收账款(购买单位) 2 16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 160

若是该公司的产品没有市场价格可参照,税务人员可参照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计算计税价格。假定税务局选定的成本利润率为15%,则该企业的产品价格应为:

组成计税价格=10x(1+15%)=11. 5(元)

应做的补充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购买单位)54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40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都不同,但二者在计税销售额的确定方面则是基本一致的。二者在会计处理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确定两个方面。

3.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的确定及其处理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填开或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得进行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抵扣,所以,它在会计处理方面必然有别于一般纳税人的情况。

实行定率方法计算应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在购人货物及接受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额,应该直接计又有关货物及劳务的成本;也就是说,其会计处理方法基本上同于税制改革前的业务处理方式。与一般纳税人相比,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的处理也同于一般纳税人购人货物等用于免税项目以及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情况。

【例】某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本期购入的生产材料为600000元,购入货物的适用税率为13%。该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购入生产材料款项(注:小规模纳税人购入生产材料向出售方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人材料采购成本)。

该公司的进项税额=600 000 x 13 %

=78000(元)

应做的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78000

贷:银行存款78000

4.小规模纳税人销项税额的确定及其会计处理

小规模纳税人的销项税额按6%的比例税率计算,除此之外,它在计税销售额方面与一般纳税人是一致的。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为: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规定的征收率6%计算应纳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等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并按实现的销售收入,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例】某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本期对外销售的产品为 600000元,对外提供劳务的收入为100000元。月末只收取了劳务收入的款项,下月初支付应交税金。

据此资料,计算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600 000+100 000) x 6%=4(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各购买单位) 600 000

银行存款 1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明细略)700 000

借:应收账款(各购买单位) 42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2000

或做复合分录:

借:应收账款(各购买单位)642 000

银行存款 1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产品 600 000

劳务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2000

下月初收回税款时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42000

贷:应收账款(各购买单位)42000

下月初支付应交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2000

贷:银行存款 42000

无论是新办企业,还是老企业扩大规模,经常会遇到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问题。选择不好,对税负有较大影响。增值税有两类纳税人,一类是一般纳税人,另一类是小规模纳税人。前者要同时达到销售额符合标准和会计核算健全这两个条件,后者无需受此限制。作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实务中,是当一般纳税人好呢还是做小规模纳税人好呢?

首先,要认识税负平衡点。现行增值税政策告诉我们:小规模工业企业(含修理修配)的征收率为6%,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为 4%。而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因各个具体企业购销情况之不同而相异,有的高于6%或4%,有的也许等于或低于6%或4%。在什么条件下,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等于6%或4%呢?这需要抛开千差万别的各个具体的一般纳税人实际情况,纯粹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论证。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用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公式中的销项税额,它等于货物的销售额与税率之乘积;进项税额,一般来讲,其主要的部分是货物的购进额与税率之乘积(至于支付运费扣税问题,因其数量小,权且不作考虑)。于是,在该商品进销两个环节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应纳税额=(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货物的购进额又怎么确定呢?由于是纯理论分析,所以我们就假设所有购进的货物全部都销售出去了,这时,购进额应当同销售成本相一致(其他费用权且不作考虑)。公式为:商业应纳税额=(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税率=商品销售毛利×税率。

用公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就可得到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理论税负率:商业税负率=毛利率×税率。

例 1:A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货物,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如不作特别说明,税率都取17%。下同),不含税售价150元,全部出售,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应纳税额为8.50元,税负率为5.67%。若直接用毛利率计算,毛利率为33.33%,税负率也为5.67%。现在,由于小规模

商业企业的税负率为4%,可求出其毛利率=4%÷17%=23.53%。这就是说,当商业经营中的毛利率达到23.53%时,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跟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相等。因此,两类商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就是毛利率为23.53%。实际运用时,还需将其换算成含税税负平衡点,即:23.53%÷(1+4%)=22.63%。

而工业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商品销售成本如果换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即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全部都卖出去了,销售成本也只能等于全部制造成本,而并不等于制造产品中的货物购进额。因为,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中,除了包含有外购原材料等货物的购进额外,还包括有工人的工资和车间经费(含折旧费等)这些不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加工增值部分。现在,我们不妨把这些加工增值部分占产品制造成本的百分比叫做加工增值率,并假设所有外购的原材料等外购货物全部都制造出了产成品,而制造出来的产成品又全部都销售掉了。

这样,工业生产中发生的货物购进额与制造产品所耗用的货物购进额就完全相等了,它可以通过加工增值率从产品销售成本中折算出来。即:购进额=产品销售成本×(1-加工增值率);购进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率);工业应纳税额=销售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率)×税率;工业税负率=1-(1-销售毛利率)×(1-加工增值率)×税率。

例2:B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材料,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此材料全部投入加工后生产成本为120元,所产产品又全部卖出,不含税售价150元,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则其税负率应与前述的A商业一般纳税人计算的一样,即5.67%。再直接代入工业税负率公式:销售毛利率=(150-12

0)÷150×100%=20%;加工增值率=(120-100)÷120×100%=16.67%,税负率=1-(1-20%)×(1-16.67%)×17%=5.67%。因为小规模工业企业的征收率为6%,并将其换算成含税税负率,即6%÷(1+6%)=5.66%,则可利用数学中的等式变形方法而求出两类工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公式为:(1-销售毛利率)×(1-加工增值率)=66.71%。实务上,在具体运用公式时,各地可由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使用者个人的职业经验对各类产品加工增值率搞一些参数标准,例如湖北省十堰市的分类产品加工增值率参数为:机械工业25%、化学工业20%、纺织工业18%等。而有了这些标准参数,工业税负平衡点销售毛利率,就可计算出来了。

其次,要用好税负平衡点。当你所办的是商业企业时,你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或根据本企业以往年度的经营实际情况,或参照同类商业企业销售状况,测算出本企业当年商品销售毛利率,该率如果高于22.63%,那么做一般纳税人,其税负率会高于4%;而做小规模纳税人,其税负率会低于4%。换句话说,如果你测算出的本企业商品销售毛利率低于22.63%时,能够争取加入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行列是可以节税的。

篇6:增值税纳税实务讲稿

税额申报口径调整实务

1.调整的时间节点问题。到底是12月份申报所属期为11月份的增值税就调整呢?还是到下个月申报所属期为12月份的增值税时再调整?答:本市税务机关已在12月6日按政策要求完成了金三系统升级工作:《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即“申报表主表”)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和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栏次停止使用,不再填报数据。因此关于该通知实行的时间节点问题,答案就是:按月申报的企业,2016年12月申报期对应报的2016年11月所属期,开始实行;按月季度申报的企业,2017年1月申报期对应报的2016年10-12月所属期,开始实行。

上一篇:英语期末考试英语下一篇:介绍一种水果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