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2024-04-10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通用14篇)

篇1:@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名著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狄更斯的期许——《大卫·科波菲尔》

近27个小时,我细细地将此书装进我的脑袋里。一本一本的国外名著下肚,最最遗憾的还是嫌弃自己的英文水平实在有限,不能阅读英文原版。不是觉得译者翻译的不好,是嫉妒他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情绪、理解、底蕴等放在他爱的书里。

大卫的小时候,让我想起我看的上一本书《雾都孤儿》。虽然大卫有母亲的呵护、保姆的疼爱,但依然难以幸免于难,过了一段孤苦伶仃、贫困交加的日子。大卫和奥利弗一样,都是经历长途跋涉,一个人徒步到了伦敦。大卫和奥利佛一样,都是善良的孩子,都成功地解救了自己。都是美好的结局,都是好人有好报的强烈思想愿望的结晶。只不过,大卫基本写完了他的人生。

六十多万字,各色人物的交织,写尽人生百态,写尽物欲横流,写尽真善美与假恶丑,写尽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写尽婚姻的甜与碎……狄更斯说这本书是他“最宠爱的孩子”,细节处见用心,一个个活灵活现、棱角分明的人物让我们随着大卫又体验了另一种人生。

大卫是一个没有主角光环得人物,我喜欢这样丰满的小说。很不喜欢中国的一些小说和电视剧,主角光环简直闪耀了整个世界,其他人就是简简单单的陪衬,无血无肉,没有灵魂。作家写作,难免融进自己的人生或理想人生,蓄意抬高那个中心人物就是在扼杀人类的思考。作为狄更斯自传的《大卫·科波菲尔》,大卫在其中是一个线索,连接着他所接触过的不同人类。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血有肉,都值得细细“赏玩”。看完后,能带给你深度思考的小说,那就是好的小说。

不想评论那些假恶丑的东西,人人唾弃又何必牢牢记起。也不想赘述大卫那悲伤的童年,困苦锻造了一颗强大的心,让那份真诚和善良熠熠生辉。更不想将故事梗概娓娓道来,百度能解决的事情何须我多言。我只想说说朵拉,说说爱格妮斯,说说这两个我见犹怜的女性。

坠入凡间的“小花朵”——朵拉

这位“孩子气的太太”是大卫花光了所有的力气娶回来的。他是大卫掌心的花朵,最爱的“孩子”。年轻的大卫,被可爱、漂亮、天真、善良的“小花朵”迷得团团转。他愿化身奴隶,守候着她;他变成一个情痴,不能自拔;他变得敏感多疑,变成一个不安的冤魂……当朵拉嫁给他时,我都怕他溺亡在这幸福的清潭里了。

美梦成真的那一刻也就是梦想破碎的那一刻。朵拉生存能力为零,而且是永远为零。大卫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朵拉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妻子,她永远都只是一个孩子,一朵鲜花,一朵盛放后必然凋谢的花朵。

朵拉身上有大卫母亲克拉拉的影子。大卫对朵拉的爱,多多少少有对童年的弥补吧。朵拉死在她最美好的年华里,却会永远活在大卫的心里。

志同道合的密友——爱格妮斯

在婚姻生活中,再没有比思想不合和志向不投更大的悬殊了。爱格妮斯就是大卫最最理想的生活和精神伴侣。

她美丽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聪明有学识,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她好得无可挑剔。她才是一个落入凡间拯救大卫的美丽天使,被这样一个天使爱着才是人世间最大的福气,又有谁是完全可以无愧地享受这份福气呢?在我心里,大卫是配不上爱格妮斯的。

爱格妮斯无疑是狄更斯心里理想女性的化身。她在小说里拯救大卫,在现实生活里满足狄更斯的对于理想女性的所有幻想。

大卫的两任妻子截然不同,但都是她们那个领悟女性所能达到的顶点。朵拉是爱的化身,爱格妮斯是理想的化身。她们是不相融的,她们是狄更斯的期许。

篇2:@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写了文中的主人公与自己的母亲和家里的佣人在他的父亲死后所经历的种种事,还有自己独自出门流浪的生活经历;并且

写了主人公在面临抉择时所做出的决定,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与个性。

此外,作者又通过主人公一家的“顶梁柱”倒塌后,亲戚朋友们一个个对他们冷眼旁观,他的姨婆更是不断侮辱主人公的母亲,使得她早产。而当时刚好在星期五的钟声敲响的同时,主人公诞生了,所以他被视为恶魔的孩子,但是主人公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达成理想。这个凄美的故事体现出了人心的丑恶。

在读到“照料我的保姆和隔壁几个的太太便议论开了说我这个人,第一,命中注定一定要倒霉。第二,有看见鬼魂的特异功能。”这一部分时,我心中不禁为主人公忿忿不平,这些不相干的人为何要对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指指点点,在我看来,那些话无疑于恶毒的诅咒。仅仅是因为这个孩子出生在星期五的十二点,就给他下这样一个定论,这对孩子公平么?

篇3:《大卫·科波菲尔》教学反思

我讲课的地点是襄阳市致远中学。基于师生第一次见面和学生既不熟悉教材, 也不熟悉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情况, 我在导入上就地取材, 审读“致远”二字包含的励志含义 (从“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可以引申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 , 而这与这部励志小说刚好暗合, 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很快地引出了课题。

“名著导读”关键在“导读”二字上。首先我在教学设计上紧扣“导”字, 教学模块分别设计为“先读为块”、“读为上策”、“熟读深思”。三个环节设计醒目, 有创意, 并且符合阅读由浅入深的规律。这三个环节也与本堂课传授学生的读书方法 (泛读、精读、细读) 暗合, 教学设计逻辑性较强。关于读书方法, 我以一组数字10×1=10, 1×10=10, 1/10×100=10, 分别对泛读、精读、细读的含义和收效作了形象地诠释, 这比讲道理更能让学生心领神会。此可谓授之以渔。其次, 授课者必须明白, 方法好教, 兴趣难引。本堂课, 我一反常规, 除了重视“渔”外, 特别注意“鱼”的传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醒我,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体验。从这个意义和从“名著导读”这一特殊板块角度来看, 重视“授之以渔”值得提倡, 但是也别忽略了“授之以鱼”, 这是挖掘文本的需要, 也是学生知识、体验、情感、价值观建构的需要。渔与鱼兼而得之, 应该成为名著导读, 甚至其他板块语文教学的一个理念。在课堂教学上, 我通过精读、细读举例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有限资源, 循循诱导, 让学生去体味人性, 领悟语言学有所得。较好地做到了欣赏文学作品魅力与提高思想素养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初步感受到了大卫、佩葛蒂、海姆等人善良的人性, 也捕捉到了狄更斯小说幽默的语言和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整堂课可谓“渔鱼结合”, 而不是偏执一方:“导而不读, 读而不导”。

另外教学结束时我即兴将一套励志名著《大卫·科波菲尔》赠给该班, 实有鼓励学生好好读书的用心。

接到课题后, 我一直想上一堂完美一点的课, 以上所述便是我努力探索的点滴记录。但毕竟“课无完课”, 本堂课也有一些遗憾之处。一是多媒体运用不够娴熟, 课件与讲课内容上要加强衔接, 多媒体是个辅助工具, 可以不追求花哨, 但在不影响课堂主体的情况下, 让多媒体发挥应有作用, 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是课堂板书有缺憾。课堂结束时应以板书形式强化一下读书方法, 这个方面, 因时间仓促, 没有通过板书小结, 是个遗憾。

一次比赛, 一次体验, 是一次教学理念的实践与飞跃。通过此次讲授《大卫·科波菲尔》“名著导读”, 我在教学理念上又有所突破, 那就是“渔鱼兼得, 方为好课”。单就名著导读板块的教学而言, 二者不必平分秋色。鱼当大于渔, 这个鱼可以少一点文学常识 (目前名著导读的教学就是给学生点文学常识) , 但不能忽视精彩文段赏析, 要引导学生去欣赏名著中大量的句子或段落。在处理教材时, 应当有所侧重, 而不必拘泥于教材, 否则那个“导”, 就会缺乏真正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兴趣的内涵。

“名著导读”课型如此, 其他板块亦可如此。这使我想起了叶老的教育名言:“教材无非个例子”, “无非”强调方法的传授, “例子”少不了认识与体验。通过本次讲授《大卫·科波菲尔》导读, 我对叶老这句话的理解趋向深刻, 以文本为主, 以学生为主, 这些新课改理念不是空话———语文教学的真谛原来如此。这是我本次教学比赛的最大收获。

如果有机会再上此课, 我想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一是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名著导读”文本内容冗长, 导读的名著学生大多没看过, 学生不熟悉名著和文本, 为课堂教学带来了难度。以后再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 不可能要求学生先读名著, 但是至少要引导学生把文本预习好, 这样师生进入课堂状态会早一些、好一些。二是要更好地借助多媒体, 为教学服好务。名著导读材料多, 信息量大, 借助课件能大大丰富课堂容量。另外, 海难事件中海姆救人一幕可以播放视频片段, 在视频基础上讨论“善良的人性, 博大的胸怀”, 就更有针对性。

篇4:《大卫·科波菲尔》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还未出生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继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的哥哥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母亲去世后,继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贝西小姐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员极为反感,因为他是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小人。

大卫中学毕业后与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不料,已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斯提福兹的引诱,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期间从安妮斯口中得知威克菲尔律师落入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与此同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并与之结婚。

大卫偶然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他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爱弥丽怀念每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

大卫成了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经典词句:

亲爱的安妮斯,我出国,为了爱你,我留在国外,为了爱你,我回国,也是为了爱你!

点评

篇5:《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正义的存在与幻想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概是狄更斯通过这部作品阐述的道理,而“善恶必报‘的思想,就是现代社会中的正义。

大卫与艾尼斯终成眷属,姨娘安度晚年,西普受到惩罚,米考博夫妇生活幸福……结局像童话中,公主和王子终在一起,恶毒的巫师被雷劈死的完满收梢。但在现实生活中,正义事件占总事件的比例不会达到100%,甚至会很低。更多的,是杰克伦敦笔下的《海狼》中“酵母菌“的丛林法则。

利益的我们做着利益的梦,即使只有一场如同呼啸而过的天花乱坠的人生,也要心甘情愿地,蹚一回利益的浑水。

但相信,我们记忆深处,有正义的影子,是最本真的人性。有人曾说:”人类是病入膏肓的梦游者,作家是唤醒梦中记忆的通灵师。“

狄更斯通过《大卫科波菲尔》告知我们的,正是正义,是温暖,善良,责任和力量。

狄更斯将正义融入生活,将每一个细节重现,用小说的正义幻想碾过正义的浅痕,使迷失的我们,警醒一回。

如果说悲剧是最悠长的精神鸦片,那么有着正义逻辑的小说,就是那忽明忽暗的如豆一灯,在跳动火焰的宁静安详底下,分明隐藏着一种情愫,一种难言的,心的悸动,用正义的幻想,将我们警醒,给我们力量,使我们在孤独和荒凉中无畏地茁长。

篇6: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看大卫少年时与继父那一段,直是一句一哭。“只是当时已惘然”,此之谓也。写得如此风起云涌之《双城记》作者,掉个笔花,竟便将一段少年心性也写得如此动人。更绝処在於哀而不伤,文中无一丝凄苦气,偏偏令读者心酸,几欲气绝。“少年不识愁滋味”竟也当得如此解,少年之时,非但说愁时需强自寻觅,而即便早已愁云笼罩,人人见而惊心,少年却依然不识,纯是一片天真烂漫。而偏偏此天真烂漫,更衬得世途之艰险,人情之凉薄。

斯蒂福之形象縂觉似曾相识,终于醒悟,原来《挪威的森林》之永泽便是如此行状,果不其然最后作出令人不齿之事。若说村上没有借鉴此书,我是不太相信的。

大卫的形象令人怒其不争,一本长篇巨著的第一主人公,偏偏其性格如此不鲜明,实为奇迹。然而通过狄更斯之巧笔,此一性格不鲜明到懦弱的人物形象偏又跃然纸上,可谓蹊径独辟。

狄更斯笔下的角色可真够辛苦,个个都被充分利用挖尽潜力。京剧裏有的是角色多演员少,於是演员便一赶二,一赶三,上半场是文官,下半场变了武将。狄更斯倒好,乾脆让文官该行直接当武将,也省得观众罗嗦。抑或是英国当时人口太少?兜兜转转总是碰见相同的那几个人?反正一个人只要有名有姓地在狄更斯著作裏登场,中途消失了也不必挂念,因为最后縂还是有机会与他重逢。

剧情縂让人费猜。当看到姨奶奶破产,只当是要演出一场嫌贫爱富的“马前泼水”,不料风云一变,又以为会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还是错了。最终大卫与朵拉的结合,眼看著往“伤逝”的路子上去了,大卫也渐渐变心起来,却让朵拉先病亡了,免去了碎梦后的彷徨凄凉。只是看过那些别的故事,觉得这科波菲尔便不能痛快下去。然而作者间或跳出来说是自传,或许这便是生活,本不能事事沉著起落,否则便是戏剧。

主人公的故事未能波澜壮阔,其他人的倒是愁云惨雾。只是看到达特尔小姐辱骂艾米莉,大卫却在隔壁干聼,只知道期盼旁人来搭救,不由怒火中烧。英国人不知道玩的什麽花样,这等情形,纵有天大理由,如何便不冲进房内救人於苦难,竟还能忍受关爱之人受此番侮辱。本不过是小说情节,不至动怒,偏偏作者要说是自传,於是转怒作者,不齿其行。好比作者持双节棍舞得一片棒花,看客正瞧得眼花缭乱,双节棍却突然失手,梆地一声将作者打了个鼻青脸肿。

看到快收场,人便一个个开始死掉。哈姆的一生令人无言唏嘘,斯蒂福的则让人难受。斯蒂福与希普同是卑劣之人,但两人举止风范有天壤之别,便让前者即便坏事做绝仍赢得作者敬重,后者则被从头鄙视到脚。这算是作者不自觉地宣扬以貌取人的例证麽。朵拉是个全无用処的可爱姑娘,然而贵在有自知之明,大卫也有知人之智,总算匆匆完结了一个爱情神话而不致崩裂。那时英国眼中的澳洲,就如同水浒中的海外一般,最终无法安排的李俊一干人,便去海外浪迹,开拓一片新天地,不在正传之中了。

看罢掩卷,才发现此书曲曲折折,竟是奔著一个目的而来,那就是完美无瑕的艾尼斯,完美无瑕的爱情。之前的一切情形,不过是伦敦那漫天迷雾,而作者一路顺著艾尼斯的明灯,终是穿透迷雾到达彼岸,全剧便也降下帷幕。而此书用自传体写就,便可以一路信马由繮,懒散而行,将途上可歌可叹的风土人情尽揽其中了。唯自传体能如斯散漫,只因唯真正的人生能如此目的不明而又性意昂然。向前望,一切尽在迷雾中朦胧虚幻,向后望,则是一条清清楚楚的小径蜿蜒而至。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能否有别样可能,这小径是否一早便在那裏,只有劝诫自己努力、善良,各各为著自己眼前那一豆灯光,摸索前行。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安妮斯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他们都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狄更斯个人的经历和好恶是 分不开的。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辟果提、海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斯提福兹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还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狄更斯希翼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不论是她的言谈举止,服饰装束,习惯好恶,甚至一举手一投足,尽管不无夸张之处,但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妇人形象。至于对女仆辟果提的刻画,那更是维妙维肖了。

在黑暗笼罩下的英国,宛如大雾笼罩的雾都:伦敦,但仍有许多人的心灵在迷雾中闪闪发光,照亮夜行的路,是光明和灿烂的,不被阴霾所污染,不因世俗的观念而改变,这是仍然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人性在发散着伟大的光辉,迷雾渐渐散开……

篇7:《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所以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个坚强的人,他在历尽了重重的困难以后,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从他的身上,我想我应该是明白了些什么,至少,我知道我不应该太在乎“钱”这个万恶的魔鬼,我拥有的远比钱重要,至于待人接物上面,我应该记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做些什么,我坚信,一份帮助换来的一定是无尽的快乐,如果我也遇到了些许的坎坷,那么,我想我会坚强逃避毕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我会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的幸福的!

篇8:@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一、由悲到喜的童话结构

从童话故事的内涵上看, 所有的故事主题都是一样的:正义战胜邪恶。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通过丰富的幻想, 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补偿了成年人对现实不满的心理。童话中善恶两种势力斗争的结局一开始就是明确的。所以童话中惯用的童话模式是:由悲到喜的。2

狄更斯的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戏剧化的特点。他在创作上受18世纪小说家菲尔丁和斯摩莱特的影响较深, 因此他往往根据自己的文学素材和创作的需求来选择喜剧或悲剧的模式。作者的童年并不快乐, 但他对同样经历的人却抱以极大的同情。他的经历和深层情感决定着他在不自觉中进入了童话式的创作境界里——生活中曲折的过程是只是为了突出“喜”和“善”的主题。3这种童话模式未来永远是光明的。主人公在危难之中总能适时找到愿意帮助他走上幸福之路的人。故事中, 人民天生乐善好施, 充满仁爱;哪怕是受苦受难的小角色也将受到庇护, 找到幸福生活;即使是邪恶的人也将改邪归正。如大卫经历磨难, 最终达到理想, 并和心爱的人比翼双飞;密考伯是另一个例子, 他有很多可恶之处, 还被恶人所利用。最终他改邪归正把希普送进了监狱, 挽回了威克菲尔先生的财产和名誉。

英国小说家杰斯特德说“与其说狄更斯是一位小说家, 不如说他是一位神话作家, 也许还是最伟大的神话作家”。狄更斯“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的儿童情结流露是童年生活使其在深层的精神——心理上成了永远长不大的“精神孩童”, 这是他近于儿童的天真的可爱之处。导致他用童话模式去反映现实生活, 使他的小说与童话的结构保持了一致, 经历了的跌宕起伏之后, 充满喜剧色彩的大团圆结局, 使小说充满了温馨浪漫的感情色彩。

二、天真浪漫无忧的童话叙述视角

《大卫·科波菲尔》的叙述笔法是建立在主人公的回忆之上的, 呈现出了儿童向成人叙述的发展过程。不少孩子在读这本书时都认为这书是孩子写的, “所以十二岁的孩子没有大人的解释也能自己懂”。4狄更斯彻底了解儿童们所讲的语言, 也懂得不能忽略他们美妙而天真的幻想。5他用儿童的眼光和口吻来述故事, 使故事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 姿态, 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叙事视角。而作家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不由自主地在小说的天真浪漫中融入一点成人的感伤。小说引起的痛苦直接来自小说家对自己少年时代所经受挫折的深刻意识, 可小说的智慧、细致的观察、和他对心境缓慢修正的描写, 都赋予了作品一种充满自信的活力和一种进步的乐观主义, 从而使悲剧的东西发生了变化。6他要通过儿童这个特殊的视角, 对英国的司法, 教育等系列国家机器做出深刻地揭露和批判。

狄更斯把世上的是非看得泾渭分明, 善就是善、恶就是恶, 这种简单化的世界观有助于加强他的乐观主义。7他主张用“爱”来陶冶净化着思想和心灵, 用爱来缓和化解矛盾纠纷, 又爱来感化和教育别人。这一思想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体现得很明显。狄更斯本能的战胜一切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为作家的“以德报怨”“以善胜恶”的美好理想。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它不可能像政治家那样通过政治, 经济改革达到使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目的, 但他能够倾其全部热情描写儿童的遭遇, 在作品中用作家的特权给他们幻化出一个幸福的归宿, 使他们最后能够得到人们的帮助而脱离贫困。于是, 在历险性的故事中, 我们感悟到了成长的艰辛并获取了成长的经验;在充满游戏精神的情节中, 我们感受到了自由的魅力与主体的觉醒;在关怀小生灵的童话世界中, 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力量, 友谊的崇高;在纯真的爱情中, 我们打扫了蒙在心灵上的灰尘, 守护了心灵的纯洁——就是在童话世界里, 我们明白了生活、个人、爱情、友谊、人性、追求、善良、成长……我们知道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守护住了精神的家园。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类必须明白的生存主题。

狄更斯始终认为只要人间有慈爱, 宽恕, 正义同情就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狄更斯通过大卫科波菲尔中一群儿童的视角来观察社会, 反映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百态。而这种单纯美好的童话模式更好的诠释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契合了读者的审美心理实现了审美价值。

总之, 通过《大卫·科波菲尔》我们可以看到狄更斯小说中存在的童话模式。笔者认为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的密不可分的, 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他用儿童的心里和童话的模式去展现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生活。这种模式正是他的小说风格的本质特征之一, 作者是让读者同他一样弯身来用孩子的心理观察和感受一切。因此, 这可以说是狄更斯对欧洲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一种革新。无论从现实的观点, 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狄更斯的作品都不愧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蕴育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法]安德列·莫洛亚.《狄更斯评传》朱延生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2][英]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保罗·亚哲尔.《书·儿童·成人》台北.富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

[4]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5]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花城出版社, 1981年版.

[6]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第四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美]古斯塔夫·缪勒《文学的这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版.

[8]《欧洲哲学发展史》重庆出版社, 1984年版.

[9]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版.

[10]郭春林.《远大前程》.女性形象探析.2004年5月第4卷3期.

篇9:挑战大卫·科波菲尔

汪奇魔原名汪其学,1957年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条河村。21岁时汪奇魔到南京钢铁厂参加工作。在一次回家休假时,他和几个朋友商量着一起凑点钱搭个魔术班子挣点外快。在这个过程中,汪奇魔第一次接触到了魔术。没有师傅,他就根据电影里的魔术表演,自己研制魔术道具。

从乡村街头、街边广场到剧场演出,从几个小节目到大型、综合节目,渐渐地,汪奇魔积累了许多演出经验,也赚了不少演出费。1991年,曾经小小的草台班子在上海有了办事处,汪奇魔打算把魔术当做一生的事业了。

上世纪90年代,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风靡全球,在中国也受到无数人的喜爱。为了学习大卫的魔术,汪奇魔自费到美国、欧洲等地看大卫的现场演出。看过大卫表演的变飞机后,他决心挑战大卫,也搞一个变飞机的魔术。汪奇魔的计划传出后,许多人给他泼冷水,一个农民魔术师还敢叫板世界魔术大师?

汪奇魔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在研究变飞机的日子里,他四处演出、拉赞助,拜国内著名魔术师边玉宽为师,学习中国传统魔术,还从上海杂技团请来老师进行指导。凭着一股韧劲,花费几年时间、数十万元的投入,汪奇魔竟然成功了!在大白天,他让几吨重的飞机瞬间从舞台上消失,数秒钟后又从海上升起。

海上变飞机成功后,汪奇魔火了!铺天盖地的国内外演出合同像雪片一样向他投来。2002年,汪奇魔成为中国杂技魔术最高奖“金菊奖”金奖获得者;2006年,他被选为中国魔术家协会的副会长;2008年3月,连云港市“奇魔魔术艺术团”获得中宣部、文化部、广播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颁发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他还被家乡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政府作为重点宣传典型列入当地五张文化名片之一。

篇10:《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7岁时就改嫁。大卫的继父是一个凶狠贪婪的家伙,而且继父的姐姐竟也是个铁石心肠,不近情理的人。他们姐弟俩不仅百般虐待大卫,而且把大卫的母亲折磨致死。母亲死后,大卫的继父逼大卫去当童工。在此期间,大卫有幸逃了出来,去投奔了他好心的姨婆,并被姨婆送进一所很好的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卫在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但是他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天性始终没有改变。他在困境中奋发向上,刻苦努力,最终不仅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同时获得了美满的幸福生活。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他是个助人为乐的人,这个人的人生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他面对困难毫不逃避,因为他深刻的明白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于是他在自己遇到种种困难时,都努力的想办法去解决。在解决过程中,他没忘记自己助人为乐的本分。他一边帮助人,一边解决自己的困难。最后他获得了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生活。

篇11:《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克克拉和辟果提仔细的对比起来,就会发现这两个名字一样的人,前者是多么的可悲。都叫克克拉,前者却像孩子,任性、没有主见,而后者却过早担起了生活的艰辛。

大卫明白的,自从继父默德斯通和他的姐姐铁女人默德斯通小姐介入这个充满温馨的家的时候。一切全都改变了。当时的默德斯通是这么教育大卫的:孩子,你应该知道,我是怎样对待不乖乖听话的驴的,先用好的东西诱惑他们,然后再往他们身上抽鞭子。

这是大卫在很小的时候接受到的第一课,他日后接触的人们教给了他更多。

后来在寄宿学校的时候,他认识了斯提福兹,这个表面优雅、骨子龌龊的家伙。并成功的让他在后来的一系列的悲剧之中成为了导火索。也许,他们交朋友就是一个错误,深深的伤害了别人,也狠狠的伤害了自己。因为斯提福兹而成功失去工作的麦尔先生,就对他说过:詹姆斯・斯梯福兹,我对你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你有一天会为你今天的行为而羞耻。眼下,我决不愿把你看作我的朋友,也不愿把你看作我关心的任何人的朋友。

总算逃出来,到了贝西姨婆的家。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转折点。终于,成熟点读了他,大卫,这个名字。默德斯通小姐和他的弟弟,一对阴险狠毒的人终于无可奈何。在这里,终于,被点读的他,开始深情地朗诵着他未来的人生。

奴颜婢膝的希普这才是危害最大的一个人。乐知天命,却时不时的告诫着大卫的密考伯先生,永远还不清的债务,这个人最后却成大卫和大卫姨婆人生的关键契机。

希普总是说自己很卑贱。其实他存在着最大的野心。他篡改了威克菲尔先生所有的文件档案,然后模仿威克菲尔先生的笔记,强迫着,使威克菲尔的精神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不是他,又怎么会造成大卫的姨婆破产。

篇12: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考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 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大卫・考波菲尔》一书中通过主人公大卫・考波菲尔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不论是她的言谈举止,服饰装束,习惯好恶,甚至一举手一投足,尽管不无夸张之处,但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妇人形象。至于对女仆辟果提的刻画,那更是维妙维肖了。

篇13:@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1.教育经历

简和大卫从小都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 简瞒着里德太太, 偷偷地阅读《英国禽鸟史》、《罗马史》等书籍, 通过想象, 徜徉书海, 放飞无拘无束的欲望, 以缓解内心长期压抑的苦闷, 弥补不能外出的遗憾。 大卫通过《天方夜谭》、《神仙故事》等书籍, 获得乐趣, 减轻母亲隔绝他的痛苦, 为思想保留一片自由畅想之地。 之后, 两人因为不同缘由被送进学校学习。然而学校的待遇没有胜过“家里”的待遇, 两个天真纯洁的小孩到学校后, 发现上学是一种折磨。 校园的老师非友善之辈, 滥用教师权力出口侮辱学生, 或当众体罚学生, 令学生丧失尊严, 被孤立。 校园设施简陋, 伙食糟糕, 仿似这不是学生的天堂, 而是受苦受难之地。 由此可见, 维多利亚时期的教育制度非常不健全:教学硬件不齐全, 比如宿舍、学生用品;教学软件欠缺, 如保护儿童的相关法律法规、教师素质要求等。

简和大卫分别就读于女子学校与男子学校, 学习内容大有不同。 简专门学习画画、唱歌、弹琴、针织、语言等科目, 偏向娱乐性, 展现维多利亚女性的淑女、文静气质, 基本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工作需要;大卫主要学习算术等实用性东西, 明显是为将来工作做准备。 女性与男性学习内容差别巨大, 从侧面展现了女性生存活动空间远比男性的小。 女性所学门类繁多, 却无多大用武之地, 只能局限于家庭等封闭式地方;男性所学能为其在社会上找份稳定工作, 养家糊口, 为其在开放式空间活动提供前提基础。 从这点而言, 简和大卫的学习不同, 体现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于教育层面受到男性的压迫, 更深化了文本主题, 即“父权制男性中心主义根深蒂固”的思想。 简的学习内容有力地证明当时女性从小就在思想文化方面树立“完美女性”标准, 为迎合男性审美观而制定的标准 (朱立元, 2014:292) 。

2.孤儿体验

在短暂的儿童期内, 简和大卫体验了孤儿的落魄、孤独、寂寞。简成孤儿之后, 被寄养在里德太太家。 严格而言, 里德太太从来没有给予简半丝温暖, 经常对简冷嘲热讽, 鄙视对待。里德太太家仅仅提供简物理上遮风挡雨地方, 但是就精神程度而言, 对简是一种摧残, 加剧了她的孤独寂寞的感觉。 约翰曾残忍地辱骂简说:“妈妈说你是靠别人养活的, 你没有钱, 你爸什么也没有给你留下, 你本该去讨饭的, 不能在这里跟我们绅士的子女一起生活, 跟我们吃一样的饭, 穿我妈妈花钱买来的衣裳。 ” (夏洛蒂, 2003:6、7) 这些话像把利剑, 直击简的心门, 严重打击她坚守的尊严。 正是这种言语欺压, 迫使简不得不意识并面对面对资产阶级等级分明的观念: 没财富没地位的下层人士容易受到有钱有势上层人的凌辱。 简在里德太太家所受的屈辱, 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她没有财产傍身, 这是生活在金钱至上的社会的悲哀。

大卫在母亲再婚之后, 表面上仍旧拥有母亲, 但实际上已经是“孤儿”了。 懦弱的母亲因为新丈夫的干扰, 对大卫的照顾名存实亡, 致使大卫年纪小小就体验“无父无母”的孤独感。 文中是这样描述他所感受的孤独:“我默不作声地吃饭, 心里还觉得难堪, 总觉得多了一副刀叉, 多的就是我这一副……总觉得多了一个人, 多的那个人就是我。 ”有亲人如同没有, 找不到关怀之源, 大卫被孤立家中, 心灵遭受巨大的孤独感, 无人可诉, 甚是寂寞 (狄更斯著, 2003:123) 。 母亲逝世后, 他被迫当童工, “少爷”落魄为“工人”, 从天堂落入了地狱, 受到许多人的欺负, 让年幼不经事的他逐渐体会到等级差别所带来的待遇差距。 从本质而言, 这其实是一种阶级歧视。 没有财产的大卫沦为下层阶级,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少爷, 相应地失去有金钱带来的待遇。

简和大卫孤儿体验的共同点存在经历相似性, 都受到经济所带来的阶级歧视。 但是作者在塑造两人时, 侧重点有所不同。 夏洛蒂·勃朗特倾向于刻画出简女性意识的觉醒。 虽然简年幼, 但是在接触社会对女性规定的条条框框时, 并不是完全服从, 多用批判审视的眼光看待它们, 挣扎着保卫自己的女性尊严和思想自由, 使其不被扼杀, 铸就她与时代不同的独特魅力, 也正是这点深深吸引罗切斯特。 狄更斯在刻画大卫·科波菲尔的孤儿经历时, 比简多了一个部分, 即被迫当童工, 侧重于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民的剥削。 十岁的大卫沦落成为社会底层的童工, 见识了底层人民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 从侧面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后劳动力价值的严重剥削, 彰显资本主义制度的劣根性。 “社会最底层, 代表着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最阴暗的角落, 那里暗无天日的生活, 尤其严重地摧残着儿童的身心发展” (陈连丰, 2013:26) 。 可以说简和大卫的孤儿体验给读者重现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的金钱观、 阶级观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性。

通过对比简和大卫在教育经历和孤儿体验两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呈现维多利亚时期儿童所受压迫, 展现作者对当时社会教育、文化、阶级、经济不足之处的抨击。

摘要:《简·爱》与《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狄更斯的作品, 文章通过对比男女主人公儿童时期的教育经历和孤儿体验, 重现当时社会状况, 展现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儿童形象,《简·爱》,《大卫·科波菲尔》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 著.戴侃, 译.简·爱[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6、7.

[2]狄更斯, 著.庄绎传, 译.大卫·科波菲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292.

篇14:《大卫·科波菲尔》再版序

关于狄更斯的身世和《大卫·科波菲尔》一书的来历,我在当年此译本出版时的译序中已做了交代,这次再版保留下来,所以不再赘叙。这里只想借再版序说一点关于狄更斯的不那么与文学搭界的话。

首先想说的是狄更斯不只是个伟大的文学巨匠,还是务实肯干的社会改良家。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是维多利亚时代,也是十九世纪英国城市化急剧发展时期。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他深谙社会下层——尤其是其中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也看到了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和凶残,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但他并没有将对贫穷弱势人群的同情止于笔下,而是身体力行。我们多数人都认为今天欧洲发展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完善、弱势群体得到的照应相对优越,这也与狄更斯当年的努力有很大关系。他号召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起发起了英国社会改良运动,他呼吁奔走募捐,亲力亲为,建立了对流浪妇女儿童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廉租屋制度等等。他当年用自己演讲和讲故事所得中的大部分捐给了慈善机构或用于公益事业,并发动人们捐助感化院,关闭儿童监狱,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甚至亲自设计培训计划和日常管理制度。

这些关注弱势的制度后来得到不断完善,普及西欧诸国,为这些国家在后来的发展中消弭阶级矛盾引起暴力冲突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狄更斯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最有社会良知的作家,不愧被称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社会改良家。正因为如此,每每看到一些文学评论者将狄更斯贴标签为“软弱”、“空想家”时,不仅仅对这样热衷捣浆糊贴标签的行为感到厌恶,也为不对自己研究的对象做深入了解(哪怕只要一点点深入)就轻易下结论的伪学术研究法大行其道感到悲哀。

然后想说的是今天很多人有意无意对狄更斯不地道的追究,其实狄更斯早就对自己的弱点心知肚明,坦率承认。狄更斯对他生活的时代的贡献除了文学创作、社会改良作为,还有大众传播方式的改进。而现在他还成为许多人的事业资源。湖南师范大学刘白博士在《一个被多派学者深挖的富矿——二战以来的狄更斯研究》一文中如此写道:

英美的狄更斯研究始于1836年《博兹札记》的问世后,至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诚如劳伦·W·麦泽诺所言,“没有哪位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家,享有狄更斯这么多的评论”。对狄更斯的研究涉及他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非虚构文学等各个方面。粗略统计,英美的狄更斯传记有一百多本,专著一千多部,研究论文一万多篇。

在该文结尾时,刘博士写道:“1926年,批评家奥洛·威廉斯在《一些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中抱怨道,研究狄更斯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从丹纳到切斯特顿,狄更斯已经被批评、谴责、欣赏完了’。然而八十年过去了,依然有狄更斯研究传记、专著、论文层出不穷地出版,这就充分证明狄更斯还有不断阅读与阐释的空间。麦泽诺就信心满满地在他编著的《狄更斯产业》中表示:‘狄更斯产业的未来前程灿烂,批评研究不可能下降,至少在短期内不会。’”

狄更斯学、狄更斯热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师的伟大,但作为伟大的人也有不幸,就如今日之公众人物一样,私生活的一切都被挑出来一一检审。狄更斯的个人情感生活、他与家人的关系、他的私交等等都被挖出、或被联想演绎,甚至媚俗地有意关照发挥,狄更斯也由一位文学巨匠成为堪称被小报八卦专栏的讨论对象。成名天下,光耀今日,是狄更斯的幸耶·不幸耶·

关于自己的人性黑暗点,狄更斯很坦诚,他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段话就是很好的告白。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监狱里阅读过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和《大卫·科波菲尔》,一直很崇拜书的作者狄更斯。1862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前往伦敦并拜访了狄更斯。数年后,陀氏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提起这次会面,其中有一段记录两位作家讨论他们笔下好人或坏人形象的来源:

一个作家接触时间最长,最经常,其实是天天见面的,就是他自己。为什么作品中的人物有这样而非那样的行动,这个人物是否能被人理解或不被人理解,这些都是由作者自己的行动决定的,作品中的人物来源于作者。1862年,我在狄更斯的杂志的办公室中与他见面时,他告诉了我同样的看法……他说他的作品中的好人,都是他自己希望能成为的人物;而他笔下的恶人,也都如他自己(更确切地说,是他在自己身上找到的):他的残酷,他对那些无助的要依靠他的人无缘无故的敌意的攻击,他面对他应该爱的人时的退缩,这些都被用在他的作品中。他告诉我,他的内心有两个人:一个是他应该做的人,另一个正相反。从那个相反的人身上他创造了作品中所有的恶人,而那个应该做的人让他能够继续生活。我问他:仅仅只有两个人·

我写上述的话,不是说我就一心认为狄更斯没有缺点,没有过失。我引用上述一段,也想证明狄更斯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完人。话说回来,如果不是那么善良,敏感的狄更斯只多是个自恋狂,他的挣扎正是由于他天性中美好善良的因子太多,加上他的过人天赋和努力,他成为一个作家,因为剖析人性而不失对人的爱心而成为大师。我还想说的另一点是:我理解今日做学问人的艰难和不得已,但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没有尊重,只将其视为饭票和支票来源,那么研究者自己的人品就很重要。因为研究者不可避免会将自己的人格投射到被研究对象上(这已在对萨特、毕加索等人的研究成果中不乏证明),对文学的研究如果演变成娱乐版,学术研究狗仔队化很可怕。不仅是学术不幸,也是人性不幸。

福克纳有位朋友说自己受一媒体邀约写要针对福氏的私人生活对他采访,福克纳当即拒绝。福克纳说,作为一个作家,我呈现给公众的是我的作品。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这么说,研究一个作家,重点也应是他的作品。对于狄更斯研究居然到了去找出被疑为是他情妇的女士之孙,并去问别人是否知道自己祖母曾有过的风流韵事,这也居然能成为学术论文,是不是把文学研究也看得太贱了·

走上译书之路,一直得到不少前辈和专家指点,其中唐荫荪公尤其对我关爱指导多多。我们曾一起讨论过狄更斯的作品,他说一般都认为《远大前程》和《双城记》是狄氏最佳之作,但我一直认为当数《大卫·科波菲尔》,后来我能翻译这本书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唐公的抬爱和推荐。翻译此书过程中,我常常去唐公家请教。此书当年出版时他已去世,我一直感到遗憾。

狄更斯是我最喜欢的作家,而这本《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一般作家的第一本作品自传性非常高,而狄更斯却不同,他一直避免写自传。我非常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因为童年留下的伤痛太多,他后来绕道都不愿经过他做童工的鞋油店就说明那种痛的刻骨铭心。后来在友人鼓励下他写出了这本书,主角的姓名英文缩写为D.C.,倒过来正好是他本人姓名缩写,可见他对这本书和主人公的情感,所以喜爱狄更斯的广大读者——不是专家——往往觉得这本书才是他最好的作品。这正和作者的心思一样,在1867年本书再版前言中,狄更斯写道:“在我所写的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本。对于我想象中创造出的所有孩子,我都是个溺爱的父亲,从没人像我这样对他们深深爱着。可是,正如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心底深处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也是读者宠爱的孩子。

我曾希望能再版时将此书重译,但由于许多变故不能付诸实行,也是我的遗憾。感谢漓江社刘硕良老师的厚爱,能让这本书在狄更斯诞辰两百周年再版,也希望能有更多汉译狄更斯的作品和中国读者见面,因为狄更斯不仅是英国的,也是世界的。

([英]狄更斯著,石定乐、石定柔译:《大卫·科波菲尔》,漓江出版社2012年版)

上一篇:护理出科心得范文下一篇:%B0学组课题研究——中学学困生成因与...